请问洪江市黔城完小的位置是不是特别好?想在那里办个托管服务中心,合适吗?

3月5日是第60个“学雷锋纪念日”

也是第23个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

我市各单位、学校积极响应

为学雷锋系列活动拉开序幕!

洪江市掀起学雷锋志愿服务热潮

通讯员:唐霄鹏、杨学祥、陈飞

3月4日,洪江市委宣传部、共青团市委牵头组织市妇联、市教育局、市水利局、市卫生健康局、市志愿者协会、市芙蓉小学等部门积极开展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全国卫生城市为主题的“雷锋青少年”志愿服务活动,近300名志愿者走上街头,参加环境卫生的整治,争当创文创卫的创建者。

在活动现场,志愿者们身着统一服装,对行人进行文明劝导。负责黔城镇舞水河沿岸及其周边绿化带环境卫生的志愿者,正在仔细清扫路面垃圾废物,他们将清理完的垃圾统运到垃圾箱处理,防止二次污染。志愿者们分工明确、团结协作,奋战在黔城市区各主要街道,发扬不怕脏、不怕累的精神,认真清扫路面的果皮、纸屑等垃圾。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辛勤努力,志愿者们把责任区域内街头巷尾的路面打扫得干净光亮。

此次活动其目的是为了推动“学雷锋”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的常态化发展,助力我市“创文创卫”工作,通过城市环境卫生整治活动,既美化了城市环境,为城市助力,也结合党史教育,进一步增强了党员和青少年志愿服务者学习雷锋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洪江汇聚点滴力量。

据不完全统计,当天共文明劝导120多人,清理卫生死角52处,处理各类垃圾50多吨。

塘湾镇中心学校开展“学雷锋,净校园”活动

为进一步弘扬雷锋精神,塘湾镇中心学校开展以“学雷锋,净校园”为主题的校园清洁活动。

活动现场,师生们不怕脏,不怕苦,不怕累,认真清扫校园每一个卫生死角,用实际行动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干净整洁的学习环境。

通过此次活动,同学们进一步理解了“热爱劳动、乐于助人”的雷锋精神,强化了同学们的奉献意识和责任感。该校将继续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加强校园雷锋精神文化建设,引导师生以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让雷锋精神永驻校园!

托口镇中心小学开展学雷锋志愿活动

托口镇中心小学组织少先队员们组成学雷锋志愿队,在校园内和校外开展卫生清扫志愿活动,用自己的小小行动、点点真诚与爱心,践行并弘扬雷锋精神。

学生们举着队旗,拿着工具,捡拾校园内外的垃圾、清扫花坛,一个个干得热火朝天,不放过一张废纸、一个塑料袋。活动中,学生们纷纷表示,“学雷锋”就是先从身边小事做起,把礼貌带进校园,把微笑带给同学,为校园服务,为同学服务。

洗马乡中心学校开展“学雷锋,树榜样”志愿服务活动

为了弘扬雷锋精神,完善自我,服务他人,奉献社会,3月4日,洗马乡中心学校组织开展“学雷锋,树榜样”志愿服务活动,活动内容为共青团员和少先队员利用劳动工具对校园内、校园周边的垃圾进行义务清扫。

活动中,大家都不怕脏、不怕累,仔细清理校园内外草坪上、田野里的包装袋、烟头、果皮等垃圾。

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不仅让团员和少先队员们明白了乱丢垃圾的危害,而且从心底开始热爱劳动,明白奉献的意义。

硖洲小学开展“学雷锋”活动

在全国学雷锋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为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3月5日下午,硖洲小学组织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清扫学校周边街道,用实际行动投入到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中来。

活动中,数十个志愿者们,统一佩戴好红领巾,利用扫帚等工具,对街道内卫生死角进行清理。大家热情高涨,不怕苦不怕累,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周边街道环境焕然一新。

通过此次活动,不仅给附近居民们创造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还进一步弘扬新时代的雷锋精神,引导了居民参与到环境保护共建中来。

红岩中心学校:学习雷锋精神,争做优秀新青年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志愿服务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和志愿服务精神,3月4日,红岩中心校于组织开展“清扫沿校路道,绿色生活环境”为主题的“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

13名共青团员和27名少先队员秉承着不怕苦不怕累的雷锋精神,积极行动,身体力行,分工明确,不一会,街道的景象就焕然一行。

通过此次活动,不仅创造了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还进一步弘扬了新时代的雷锋精神,让学生们切身感受到了精神的力量。

市特校:弘扬雷锋精神 争做新时代志愿者

3月7日上午,市特殊教育学校开展了以“弘扬雷锋精神,争做新时代志愿者”为主题的系列主题活动。

学校通过国旗下的讲话、黑板报、手抄报、主题班会、社会实践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带领学生走近雷锋,了解雷锋的感人事迹,寻找雷锋的足迹,体验雷锋的精神。与此同时,学校少先队领携全校师生深入龙田村街道,进行社区卫生大扫除。此举不仅弘扬了志愿服务正能量,还传递着友爱互助好声音,受到附近村民的一致好评。

该校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全体学生能学会以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帮助他人,乐于奉献,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大做好人好事,彰显文明力量,争做新时代志愿者。

茅渡乡:创建美丽乡村,青年在行动

3月7日,在雷锋活动月和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茅渡乡共青团携手乡妇联围绕集镇周边开展清爽行动。

此次行动共有50名村居公益人、青年志愿者和妇联执委参加,主要是清理公路两旁的垃圾,整治集镇车辆乱停、家禽圈养、门前杂物乱堆等情况。

该乡表示,举办此次行动旨在提高村民爱护环境、建设美丽家园的意识,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今后将持续开展此类活动。

规划调整教训:怀化“洪黔合并”冲突风波始末

1997年11月,怀化地区改制为地级市时,同步实施“洪黔合并”方案,原洪江市突然间被无端撤销,并入邻近农业县黔阳县,原黔阳县则改设为新洪江市,原洪江市所辖区域缩编为新洪江市所属雄溪镇!1999年2-4月,原洪江市爆发与新洪江市(原黔阳县)的激烈冲突,即所谓“洪江群体事件”。1999年6月,怀化市实施“洪黔分治”方案,原洪江市单独成立独立于新洪江市之外的“洪江管理区”。从此,在中国、在湖南、在怀化,完全同名、互不隶属、事实同级的两座洪江城,开始长期共存。

湖南省怀化市南郊,西侧有座“洪江市”,东侧有座“洪江区”,两座“洪江”相邻而居,却同名不同城、互相不管辖!“洪江”们困惑着,却也期待着……

湘西重镇洪江,地处雪峰山边缘,是一座风景秀丽、历史悠久的山城,工业发达、经济繁荣,现属湖南省怀化市管辖。

洪江古商城历经千年之久,古建筑群堪称中国江南民居古建筑之经典、《清明上河图》活版本,明末清初就以集散洪油、木材、鸦片、白腊而名扬一时,是滇、黔、桂、湘、蜀五省五十余州县商贸物流中心和物资集散地,素有“湘西明珠、小重庆、小南京、西南大都会”之美称,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如窨子屋、寺院、古庙、钱庄、商号、洋行、作坊、店铺、客栈、青楼、报社、烟馆等共380多栋,总面积约20余万平方米,青瓦灰墙、飞檐翘角、雕龙画凤,错落有致地形成“七冲、八巷、九条街”的独特格局,明清及民国时期的门匾、门联、石雕、石刻、题字等随处可见,为大西南最早、最大、最完整的古商城。

2006年6月10日,国务院将洪江古商城以“洪江古建筑群”名义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与丽江、平遥、凤凰并称中国四大古城,目前还是国家级文化遗产及湖南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重点项目。

1997年11月,怀化地区改制为地级市时,同步实施“洪黔合并”方案,原洪江市突然间被无端撤销,并入邻近农业县黔阳县,原黔阳县则改设为新洪江市,原洪江市所辖区域缩编为新洪江市所属雄溪镇!

1999年2-4月,原洪江市爆发与新洪江市(原黔阳县)的激烈冲突,即所谓“洪江群体事件”。

1999年6月,怀化市实施“洪黔分治”方案,原洪江市单独成立独立于新洪江市之外的“洪江管理区”。从此,在中国、在湖南、在怀化,完全同名、互不隶属、事实同级的两座洪江城,开始长期共存。

原洪江市以工业为主,辖四街四乡,面积216平方千米,人口9万人。原黔阳县以农业为主,辖七镇十八乡,县城驻安江镇,面积2161平方千米,人口40万人。新洪江市政府设在黔城镇,该镇由原黔阳县黔城镇和原洪江市黔城乡合并而来,成为名正言顺的新洪江城。

“洪黔合并”又分治后,湘西唯一工业重镇原洪江市虽然部分恢复“洪江城”名义,却不得不依附于怀化市而存在,变成没有正式名分、没有法律地位、在中国县级行政区划中并不正式存在的所谓“洪江管理区”。“洪江管理区”没有设立正式的党委机构,只有“中共怀化市委洪江区工作委员会”;没有设立正式的“人大”机构,只有“怀化市人大常委会洪江区工委”;没有设立正式的政府机构,只有“怀化市洪江区管理委员会”;没有设立正式的政协机构,只有“怀化市政协洪江区工委”……

从此,两座“洪江”城相邻并存!

附图1:洪江市辖区图(名义包含洪江管理区)

附图2:洪江市城区示意图(原黔城镇)

附图3:洪江区城区示意图(老洪江市)

【“黔城争夺”与“洪黔合并”】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原洪江市经济蓬勃发展,工业一度占据整个怀化地区十二个县市总和的一半左右,但因交通闭塞和建设用地所限,原洪江市陷入城市发展停滞不前的困局,开始提出并实施“打开西大门,建设新洪江”的发展战略,计划放弃老城片区,重点开发距离老城25公里的黔城新区,以修建洪黔公路为由,先后合并会同县横岩乡、黔阳县黔城乡。

怀化地委、行署也计划重点扶持原洪江市扩大工业发展空间、进而拉动整个怀化地区经济发展,于是全力支持原洪江市合并黔阳县黔城镇及其他乡镇的战略规划。在怀化地委、行署直接推动下,1989年1月7日,湖南省政府下发“省政府办公厅【001】”号文件,黔阳县黔城镇正式划归洪江市管辖。

此举遭到黔阳县强烈抵制,为了保住黔城镇,黔阳县提出将县城从50公里外的安江镇迁回黔城镇,同时组织农民发动了五个月“黔城争夺战”,怀化地委、行署被迫让步,湖南省政府文件“暂缓执行”并实际作废,黔城镇被黔阳县成功“夺”回!

怀化地委、行署考虑到黔阳县及洪江市都规划将黔城镇区域作为未来发展重点,1996年又提出“洪黔合并”设想,计划以发展“沿路经济”为由,将洪江市与黔阳县合并发展,但又遭到洪江市反对,洪江市委、市政府专门上报《关于洪江市干部群众坚决反对黔阳县与洪江市合并的意见》。洪江市的顾虑是,原黔阳县40多万人口中百分之九十是农村人口,国民经济总值中工业经济所占比重极少,财政状况极为困难,年年入不敷出。

原洪江市虽然城镇人口占总人口80%以上,但全市总人口仅8万多人,城市整体规模太小;原洪江市虽然工业经济占经济总量也在80%以上,每年上缴上级财政1800万,但整体经济势力远不足以带动原黔阳县、甚至整个怀化市的经济发展。区区八万人口的城市规模,根本不足以拉动比自己大五倍的农业大县黔阳县,更远不足以推动整个怀化市的经济发展,强行合并无异于“小马拉大车”,洪江市必然不堪重负,不但无法改变黔阳县农业经济比重过大的现状,反而会阻碍洪江市自身的工业经济持续并良性发展。

1996年6月,湖南省“下放挂职”任洪江市委书记的刘芝明同志因“洪黔合并”问题与怀化地委、行署领导意见相左而提前返回省里。

1997年初,洪江市代市长潘运鹏同志提升为洪江市委书记。1997年3、4月间,兼任洪江市党政一把手的潘运鹏同志秉承怀化地委、行署领导“加快洪黔合并步伐”的指示,亲自拟定《关于洪江市同意与黔阳县合并的报告》,但因洪江市委绝大多数常委反对而未获通过。

怀化地委派地委副书记薛忠勇同志带工作组进驻洪江,将洪江市委常委们逐一单独“做工作”,但洪江市委召开第二次常委会讨论“合并”时,仍然仅有一名常委支持合并,还有一名常委“保留反对合并的个人意见”,其余常委们均未明确表态,《关于洪江市同意与黔阳县合并的报告》就此以“默认”方式“通过”。

《关于洪江市同意与黔阳县合并的报告》获得洪江市委常委会的所谓“通过”后,潘运鹏同志在怀化地委压力下,不将该报告提交洪江市人大常委会审议、盖章,不准洪江市政协和洪江市政府表达不同意见,不走正常的法定程序而强行上报。怀化地委、行署急于向国家上报“地改市”方案,得到洪江市“同意与黔阳县合并的报告”后,立即将其作为“怀化地改市方案”重要附件上报湖南省民政厅和国家民政部。

1997年11月29日,国务院以(国函【1997】105号)文件批复:

(1)撤销怀化地区和县级怀化市,设立地级怀化市,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鹤城区迎丰路。

(2)怀化市设立鹤城区、中方县。鹤城区辖原县级怀化市的迎丰、城中、城北、红星、坨院5个街道和盈口、杨村、鸭嘴岩、石门、黄金坳、芦坪、贺家田、凉亭8个乡。区人民政府驻府星路。中方县辖原县级怀化市的泸阳、花桥、中方、牌楼、铜湾5个镇和炉亭坳、桐木、下坪、聂家村、龙场、铜鼎、丁家、新路河、袁家、新建、蒋家、石宝、接龙、铁坡、活水、锦溪16个乡及黄吉坪瑶族乡。县人民政府驻中方镇。

(3)撤销洪江市和黔阳县,合并设立洪江市(县级),以原洪江市和黔阳县行政区域为新洪江市行政区域。洪江市人民政府驻黔城镇。

(4)怀化市辖原怀化地区的沅陵县、辰溪县、溆浦县、会同县、麻阳苗族自治县、新晃侗族自治县、芷江侗族自治县、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通道侗族自治县和新设立的中方县、鹤城区,新设立的洪江市由省直辖、怀化市代管。

根据社会的发展,部分极不合理、甚至严重阻碍区域经济发展的旧行政区划确实需要进行适当调整,这本身不足为奇。按照通常做法,实施“洪黔合并”无非有三种方法:一是原黔阳县撤消并入洪江市,二是原洪江市撤消并入黔阳县,三是两者合并成立一个更高级别的区划后再重新划分管辖区域。

可实际实施的方案呢?原洪江市撤消并入原黔阳县,同时原黔阳县又盗用原洪江市名称,“洪江市”作为城市之名整整搬移了近三十公里距离!真不知是属于“城市搬家”、还是属于“城市名称被盗用”了!

原洪江市政府及人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怀化地区实施“地改市”,为什么必须撤销原洪江市呢?原洪江市继续存在就会成为“怀化地改市”的最大障碍吗?很多地区实施“地改市”后,原所属的县或县级市通常不会、也不必发生重大变化,如果撤消了原所属的县或县级市,通常是为了并入新设立的地级市辖区。怀化地区撤消原洪江市并不是为了将原“洪江市”并入怀化地级市市区,撤消原“洪江市”实在看不出有何必要!

既然撤销原洪江市,为何又在黔阳县境内黔城镇另成立新“洪江市”?如果撤消原“洪江市”建制仅仅是为了剥夺原洪江市名称,以给其他政区使用,岂非天下奇谈!原“洪江市”从唐、宋起就叫洪江,宋熙宁五年(公元1075年)钦定命名为“洪江铺”,明万历年间定名为“洪江驿”,现在却再也不能以一个独立的“洪江”城市存在!原黔阳县纵使需要撤县设市,使用自身名称设立“黔阳市”或以其市区所在“黔城镇”名称设立“黔城市”有何不可?怎么对“洪江”之名就如此地情有独衷呢?

1999年4月14日,前怀化地委书记、地改市后首任怀化市委书记杨泰波同志在“洪江区”(原洪江市)影剧院千人干部大会上代表怀化市委、市政府作长篇讲话,进行了逐一阐释。

“洪黔合并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决策本身正确。城市历来依托交通而定,历史上的交通主要靠水路,那时发达的经济主要是‘沿江经济’。历史发展到今天,内陆水运日渐萎缩,代之而起的是公路、铁路、航空港,发达的经济主要演变为‘沿路经济’……交通不发达的城市必然伴随经济的萎缩。”原洪江市只通水路、公路却不通铁路,黔阳县黔城镇既通水路、公路又通铁路,就必须撤销原洪江市、实行“洪黔合并”吗?

“洪江历史上水运发达,确实有过一段辉煌,曾被誉为‘小南京’。但时至今日,这里和黔阳县原县城安江镇一样,已基本成为交通死角……据说解放初期洪江市经济实力居全省第三位,现在已退到几十位了,现在很多居民家里很穷,一些做小生意的一天也挣不了几块钱。从内心里讲,我十分同情,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交通不发达的城市必然伴随经济的萎缩。”

洪江自宋代(1075年)到1996年提出“洪黔合并”方案前一直辉煌,明清时期洪江一直是湘、鄂、川、黔、桂五省五十余州县的商贸及物流中心!从民国初年至抗日战争爆发前,洪江出口海外的“洪油”几乎占全国年度桐油出口总量的一半!抗日战争时期,洪江成为大湘西乃至华中西南部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以“小南京”之别名声名远杨!1951年抗美授朝时代洪江市工商界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捐献过一架战斗机!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洪江市更成为全省瞩目的“五小工业”先进典型,在洪江召开了全省“五小工业”现场观摩会!1986年,洪江市列为湖南省八个计划单列市之一,与长沙、株洲、湘潭、衡阳、常德等大中城市并列……千年的灿烂,岂止“一段辉煌”?

洪江经济“现在已退到几十位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怀化地区管辖十二个县市,论人均GDP产值、外贸出口、工业产值所占经济总量比重、财政上缴等,洪江市均为怀化地区第一名!每年上缴财政1800万,在湖南全省县级市中均属第一,何来“已退到几十位”之说!

“交通不发达的城市必然伴随经济的萎缩”?交通不发达的城市也许会导致经济的萎缩,但说“必然”就未必了。湖南省内来说,衡阳市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出现经济萎缩,难道是因为交通不发达?衡阳是京广线重要枢纽,水、陆、空立体交通!省外来说,如东北三省沈阳、长春、哈尔滨等城市交通极为发达,经济照样在萎缩!

洪江市从1996年出现经济萎缩、甚至大滑坡有各种客观原因,1996年7月洪江市遭到百年难遇的洪灾而损失惨重,1997年11月洪江市被强制执行“洪黔合并”而撤消,天然及人为原因双管齐下,洪江经济“雪上加霜”,怀化市委、市政府竟然奚落洪江“风光不再”是因为“交通不发达的城市必然伴随经济的萎缩”!

“洪江要根本改变这种状况,只有寻找新的出路,出路就在黔城。黔阳县原县治安江镇也正是这个情况,也要找新的出路,出路也在黔城。”真是这样美吗?

“洪黔合并”实施后,原洪江市民从不理解到不满,逐步发展为过激行为,最终导致了群体事件的发生。

1、“洪黔合并”后,新洪江市市治搬至安江镇,随即搬至黔城镇,原洪江市所有党政部门被撤销、摘牌、人走楼空。新洪江市市委、市政府将黔城镇列为发展重点,原洪江市区域受到冷落,曾经繁华的城市逐步萧条,1996年百年未遇的特大洪灾所造成的破坏更没有及时得到大力恢复建设却反被遗忘,原洪江市民异常愤怒、怨声载道。

2、“洪黔合并”后,新洪江市65个科级党政部门主要领导仅有4个是原洪江市干部,其余领导均为原黔阳县干部,使老洪江市党政干部逐步滋生出严重的不满情绪。

3、“洪黔合并”后,新洪江市以“资金统一使用”为名,将老洪江各局流动资金一千余万悉数“统”走,用于黔城新市址租宾馆、办招待、买小车……老洪江群众抵触极大,新洪江市委于1998年9月在原洪江市政府大院小礼堂召开干部大会训斥洪江“长官骑马,士兵也要骑马”的“绝对平均主义”错误思想。因资金完全断流,老洪江环卫处连垃圾车也无法运转,致使洪江大街小巷垃圾成山、苍蝇遍布,其状惨不忍睹!

4、“洪黔合并”后,原洪江市属于工业重镇,各机关及企事业单位有大量离退休干部职工享受公费医疗,在就医时需要主管单位盖章出证,可单位均已迁往“新洪江市”,往返一天鞍马劳顿,病人及亲属十分不满。

经过一年磨难,老洪江各种社会矛盾严重积压、一触即发。1998年年底时,老洪江许多工矿企业有如“多米诺骨牌”连续亏损倒闭,几千工人下岗、失业,老洪江经济更加萧条,所有机关干部包括机关离退休人员连续四个月拿不到工资,春节临近,老洪江市民却手头拮据,企业无人过问,贫困居民无人关怀,“社会集体烦躁情绪”全面蔓延,社会矛盾十分尖锐。

1998年12月底,新洪江市委在老洪江主持召开“中共洪江市雄溪镇第一次代表大会”,原“洪江市”正式缩编为“雄溪镇”,老洪江社会一片哗然,市民们几十年的城市居民身份突然变成乡镇居民身份,建议设立为“洪江镇”的请求也遭拒绝,群众怒火可谓蓄势待发、就差最后一个导火索了。

1999年1月底,两位农民在已经关闭的原洪江市政府外面人行道上卖丝毛菌,遭到“新洪江市”从安江调来的数十名膘肥凶悍的“城管队员”阻拦而发生争执,“城管”怒而将两筐丝毛菌踢翻在地,农民据理争辩,“城管”穷凶极恶地将两筐鲜嫩的丝毛菌踩成一摊烂泥!围观群众越聚越多,咬牙切齿、骂声不绝、义愤填膺。老洪江民众对“洪黔合并”本已气愤难忍,又对原洪江市降级为“雄溪镇”并即将挂牌怒火中烧,听闻“安江城管怒踏丝毛菌”事件后,无疑火上浇油,终于爆发了前后上万人参与的“洪江严重群体性事件”。

1999年2月中旬,洪江街头陆续出现人群集聚,焦点直指“雄溪镇”挂牌之事。1999年2月12日上午,雄溪镇在前次挂牌未果后进行第二次挂牌。当原洪江市政府大门刚打出庆祝挂牌的横幅时,市民自发涌进阻止挂牌,随后集聚的数百人进入院内礼堂将镇党委、人大、政府、武装部等竖牌扛到大门外踩烂焚烧,洪江事件就此发生。

3月30日,“雄溪镇”公章依然大用特用,退休老工人李桂山气愤不过,单枪匹马在洪江大湾塘设卡堵车,参与者达十余人,设卡一天一夜堵车一百余辆。

3月31日晚,怀化市委令怀化市政法委书记兼公安局长李铁岩同志带若干公安干警分乘两部汽车赶来洪江处理“烧牌事件”和“堵车事件”。

4月1日凌晨,砸牌烧牌和堵路的三十多个嫌疑人被抓,立即引发“山洪爆发”!数千洪江民众拥向原洪江市公安局要求放人,砸烂公安局办公楼玻璃、掀翻怀化市公安局的一辆小车,当晚李铁岩局长便将那三十余人全放了。

1999年4月2日,怀化市委骤然将“砸牌事件”和“堵路事件”升级为“暴乱”,直接负责处理此案的花化市公安局长李铁岩同志不同意这一定性,但怀化市委、市政府领导认为李铁岩“包庇洪江”,断然决定采取各种应急手段,紧急向湖南省委、省政府、省军区直至中央谎报“原洪江市”一些反对“中央批复”的人“别有用心”地发动暴乱,参与人数已达数千人之多,“有人要炸大桥、抢银行、火烧黔城、血洗安江。”

1999年4月4日晚,满载武警部队的专列从长沙连夜开出,5日晨抵达宁静无声的洪江山城,8日晨第二列武警部队专列又抵达,怀化市同时还从溆浦、辰溪、麻阳、沅陵等下属各县调来公安干警约七百余人,合计三千余公安武警“重兵压境”,洪江山城“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洪江市民面面相觑,惶然不知所措。

1999年4月11日,洪江全城大搜捕,近百人被抓捕,但经仔细甄别后大多释放,仅有十二三人被绳之以法,其中没有任何党政干部。1999年4月底,湖南省委书记杨正午同志派胡彪同志前往老洪江收拾残局,怀化市委同时也派出四百余人的工作组进驻老洪江进行善后处理。

面对洪江民众对“洪黔合并”不满而发生的过激行为,部分领导未能冷静反思,武断认为洪江有人“借机闹事,居心叵测”。

1999年4月14日,怀化市委书记杨泰波同志在千人干部大会上声色俱厉地断然宣布:“洪黔合并没有召开人民代表大会讨论,到底合不合法。我们说,如果工作做得细一点,在人民代表中广泛听取意见,这更好。但民政部的同志说,区划变更,国务院没有认定这是必经程序,只要求逐级上报。因此应该说,洪黔合并是合法的……这些人名义上是对行政区划调整不满,实质上是以此为借口煸动闹事,以此来发泄对党和政府的不满,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合并之路绝对不能动摇,因为决策本身正确……国务院批复必须维护,合并以后要变回去是绝对不可能的!”

洪江历史悠久,新石器时代洪江地域已有人类活动,春秋、战国时属楚黔中地,秦属黔中郡地,西汉初置镡成县地,南北朝宋齐时属武陵郡舞阳县地,梁时属南阳郡龙标县地,隋因之。唐贞观八年(634),析龙标置朗溪县,洪江改属朗溪县地,五代初洪江地域为少数民族据有。

宋熙宁五年(1075年)设洪江铺,宋元八年 (1090年)因商务流通早已形成的街市格局定名为“洪江寨”属朗溪县,祟宁二年(1103)洪江隶属靖州三江县,三江县改为会同县后又随属会同县。元世祖八年(1271)废洪江寨,元成宗三年(1297)设立洪江巡检司,明洪武年间()设洪江驿,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会同县若水巡检司移驻洪江,乾隆十六年(1751)若水巡检司改名为洪江巡检司,同治十四年(1875)设置“洪江保甲局”,1914年洪江寨改名为洪江镇,1923年会同县划为8区1镇即洪江镇、城区、广坪、朗江、伏龙、安怀、雄溪、若水、丰山区,1924年设立会同县洪江市,不久恢复为洪江镇。

1940年4月,湖南全省划为十个行政督察区,其中第十行政督察区驻会同县洪江镇,辖会同县、芷江县、绥宁县、黔阳县、晃县、靖县、通道县,1942年新设怀化县。1944年10月3O日,湖南省政府在洪江设立洪江行署,辖第六(邵阳)、第十两个行政督察区。1949年10月3日,湖南和平解放,原行政督察区改为“行政专员公署区”,简称“专区”,原第十行政督察区改称会同专区,同时设立湘西行政区,辖永顺、沅陵、会同三个专区。

1949年11月1日:黔阳县驻地由黔城镇迁至安江镇。

1950年3月2日:会同县驻地由洪江镇迁至城关镇。

1950年10月19日:洪江镇从会同县划出设立洪江市。

1953年6月5日:洪江市撤消并入黔阳县,黔阳县驻地由安江镇迁至洪江镇。

1953年9月2日:洪江市恢复,黔阳县驻地由洪江镇迁回安江镇。

1961年7月9日:安江镇从黔阳县划出设立安江市,为黔阳地区驻地,黔阳县驻地由安江镇迁至黔城镇。

1962年10月20日:安江市撤消并入黔阳县,黔阳县驻地由黔城镇迁回安江镇。

1963年5月20日:洪江市撤消并入黔阳县。

1979年9月12日:洪江市恢复。

1997年11月29日:洪江市和黔阳县均撤消,合并设立洪江市(县级),市政府驻黔城镇。

1998年7月,湖南省民政厅下发“湘民行发[1998]第12号”文件,以原洪江市除黔城乡外之区域设立雄溪镇,属新洪江市管辖。

1999年6月,湖南省委、省政府下发“湘办〔1999〕58号”文件,正式实施“洪黔分治”方案。撤销洪江市雄溪镇,改设洪江市洪江管理区(副县级),设立中共洪江市洪江管理区工作委员会、洪江市洪江管理区管理委员会,随之设立洪江市人大常委会洪江管理区联络工作委员会、洪江市政协洪江管理区联络工作委员会等,原洪江市区域名义上仍然归属洪江市管辖,但事实上完全自治。

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湖南省公安厅同意,分别设立洪江市洪江管理区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局,从此洪江管理区政法机关也从洪江市独立出来。

2002年6月,根据洪江管理区发展情况,湖南省以“湘办〔2002〕37号”文件,将副县级洪江市洪江管理区改为正县级怀化市洪江管理区,将中共洪江管理区工委、人大联工委、管委会、政协联工委改为怀化市派出机构(其中区人大联工委改为区人大工委、区政协联工委改为区政协工委),均由怀化市直接管辖。怀化市洪江管理区现辖4街3乡,即河滨路街道办事处、沅江路街道办事处、高坡街街道办事处、新街街道办事处、桂花园乡、常青乡、横岩乡,面积115平方公里,人口约8万。

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李必湖领衔牵头32名代表提出解决洪江区行政体制问题的建议。

方案1、撤销怀化市洪江管理区,恢复洪江市建制,原黔阳县改制而来的洪江市更名为黔阳市或黔城市;

方案2、撤销怀化市洪江管理区,设立怀化市洪江区。

民政部“民函[号”答复,“关于将怀化市洪江管理区改为怀化市洪江区,要在条件和时机成熟时,按照《国务院关于行政区划管理的规定》(国发【1985】8号)要求,在科学研究、充分论证、广泛征求民意的基础上,由相关地方人民政府逐级上报审批”。

(尽量如实阐述区划现象,若有错误恳请指正,若有倾向纯属偶然。)

声明:本来转载自网络,湖南政商参考不对文章真实性负责,阅读原文请点击左下角链接。

声明:转载时请务必在文底标明“选自 博客“地图驿栈”,转载来源:湖南政商参考(微信公众号)”

欢迎关注“湖南政商参考”,微信公众号“hnzs0731”。湖南政商参考是湖南最大的乡土社交资讯平台,主攻经济、商业、人文、地理、历史、养生、舆情等领域。涨姿势,供谈资,小八卦,轻幽默,少谈国是。QQ交流群号:【回复目录或ml,查看往期文章目录;回复目录中文章标题前的数字,查看相应文章详情。】
—————————————————

阅读原文阅读 22256 举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洪江区和洪江市的区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