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疫情什么时候结束啊?

全球疫情第一波还没过 这场“抗疫”中疫苗将扮演怎样的角色? 新冠疫情何时能结束?

【全球疫情第一波还没过】央视新闻频道《新闻1+1》,主持人白岩松连线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解读全球疫情。吴尊友介绍,全球累计确诊病例超过1000万,配合累计50万死亡病例。千万人口确诊说明人类面临新冠疫情的灾难。目前还没有达到最高峰,未来一段时间还会上扬。全球现在还处在第一波疫情,新冠肺炎没有冬季夏季之分,只要防控措施松懈,随时造成死灰复燃。

全球新冠肺炎死亡超50万

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发布的全球新冠肺炎数据实时统计系统,截至北京时间6月29日,全球共报告新冠肺炎确诊例,死亡500306例。

数据显示,美国依然是确诊和死亡病例数最多的国家,分别有2542675例确诊病例和125763例死亡病例。此外,巴西、俄罗斯和印度的确诊病例也都突破了50万。巴西现有确诊病例1313667例和死亡病例57070例。俄罗斯现有确诊病例633563例和死亡病例9060例。印度现有确诊病例528859例和死亡病例16095例。(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全球疫情第一波还没过,有些国家已“失控”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表示,全球每天新增病例数在十几万。美国、巴西每天新增病例数超过4万,比一周前的两万又翻了一倍。

这些迹象都说明,全球疫情第一波根本就没有过去,即使在夏天也又出现了疫情。这说明,新冠肺炎没有冬夏季之分。防控措施稍微松懈,疫情就可能出现反弹,可能造成更大范围扩散。

目前全球防控力度来看,除了中国和少数国家外,世界大部分国家都没有有效控制疫情。从防治措施和基础病例数来看,从1000万到2000万需要的时间会更短。有些国家已经发生了失控,这种状况变得越来越糟糕,一定要尊重科学,依靠科学,扎实实施科学防控措施。有些国家违反科学,不可能短时间扭转疫情上升趋势。

在这场“抗疫”过程中,疫苗将扮演怎样的角色?

吴尊友说,由于新冠肺炎的防控十分困难,我们所采取的传统措施并不能建立一种“免疫屏障”,只是把病人和健康的人隔离开,以阻断病毒传播。因此,大家对疫苗都寄予了很大希望。

但他同时提醒说,疫苗可能不是万能的。或者说,疫苗并不能够提供终身免疫。截止目前,冠状病毒一类并没有研制成功的疫苗。此外,其他冠状病毒,例如非典,中东呼吸综合征等,在人类感染后并不能产生长期免疫保护,保护效果通常在6个月到1年时间。人类用疫苗预防传染病是基于自然感染后产生免疫力,所有疫苗都是仿照人体自然免疫。因此,吴尊友表示,依靠疫苗产生长久免疫力的可能性较小。

新冠病毒可能是人类遇到的最棘手病毒。吴尊友表示,新冠病毒的传染不分男女老少、不分种族、区域,也不分冬夏,只要防控措施不到位,新冠病毒就会传播扩散。找到遏制新冠病毒的杀手锏,是我们当前迫切需要研究、需要解决的事情。

不过,吴尊友指出,从全球对新冠病毒的监测情况来看,病毒没有发生变异。这是一个好的迹象,对研究疫苗来说是好的信息。(来源:中国青年报)

据法新社日内瓦消息,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当地时间29日说,自新型冠状病毒开始传播已经过去6个月,但疫情大流行“甚至还没接近结束”。

谭德塞在视频简报会上说:“我们都希望疫情结束。我们都希望继续生活。但严酷的现实是疫情甚至还没接近结束。”(来源:参考消息网 编译/杨新鹏)

专家:与其关注疫情何时结束 不如作好准备与病毒长期共存

国家卫健委疾病预防控制专家委员会专家、北京社区卫生首席专家吴浩被问及最多的问题也是,“疫情什么时候可以控制”。他说,特别理解公众“希望疫情快一点结束”的期盼,但从防控角度看,或许人类真要作好和新冠病毒共存的准备,精准防控既是现在、也是未来常态化防疫的策略。(来源:中国青年报 见习记者 朱彩云)

来源:综合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央视新闻、中国青年报、参考消息网等

2020年3月16日,除中国外全球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数超过中国。全球“抗疫”战迎来重要变化,中国以外国家和地区已成为“抗疫”的主战场。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最新实时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3月16日5时30分,全球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162687例,中国以外累计确诊病例突破8万例,达81625例。中国国家卫健委当天的最新通报显示,截至3月15日24时,中国国内累计报告确诊病例80860例,累计死亡病例3213例。 新冠肺炎疫情到底什么时候能结束呢? 中国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发文表示,今年夏天结束疫情基本不可能了,以为中国度过艰难时刻世界疫情也会得到同步的控制,但很显然,欧洲已经成为了新的疫情暴发中心,中国将面临极高的输入性风险。如果伊朗和意大利疫情持续恶化,那疫情可能实现"跨年",疫情成为了全球性流行病,这带给中国很多不确定性。......

  据外媒4月9日报道,此前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推特上推荐的新冠肺炎“特效药”羟氯喹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方案,因副作用大,被学术界普遍质疑,美疾控中心已经悄悄删掉了用药指南,FDA亦因紧急授权被谴责。  谁忽悠了特朗普?  氯喹原本是一种抗疟老药,但随着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疟疾被逐步消除后,氯喹基本不在临床上

  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疾病(COVID-19)的一系列面向公众的相关新闻发布中,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博士以他清晰的思路、严谨的逻辑和惊人的语速征服了公众。2020年1月18日,在“CC讲坛”面对公众进行科普演讲时,“硬核医生”张文宏结合自身多年从医经验和临床案例,动情的表述:“我再次宣称流感病毒

  12月4日,2020年上海科普教育创新奖颁奖典礼举行,表彰为科普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组织。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获颁本届“科普杰出人物奖”,其科普成果家喻户晓,为全国乃至世界疫情防控工作作出积极贡献。 当天,张文宏等沪上科普大咖们在现场,与大家分享来

   “本周是世界抗疫开始后最为混乱无序的一周。”3月15日晚,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发文表示。  这一周,意大利处于崩溃边缘,开始封城;英国放话“群体免疫”,引发全世界热议和来自本国的抗议;美国遭受了来自本国和国际各种质疑,宣布进入紧急状态;中国被境外输入困扰,张文宏称上海专家团队已

  据中国新闻网,近期,多国通报发现新冠病毒发生了变异。印度报业托拉斯15日报道,印度东部奥里萨邦的研究团队对1536个样本进行了测序,最终首次在印度报告了两个新的病毒谱系,发现了73个新冠病毒毒株的新变种。资料图:防疫人员在印度尼西亚梭罗为一名男子进行新冠病毒检测取样 新华社供图  马来西亚卫生部

  新冠肺炎疫情疫苗最快何时能使用?张文宏:明年3月,可能可以看到第一个成功的疫苗。  对于新冠病毒的疫苗,在张文宏看来按最乐观的情况预计,在明年3月可能可以看到第一个成功的疫苗,但效果如何都是未知。所以回过头来,还是得寄希望于疾病控制,“现在马上寄希望于疫苗,我觉得这种寄希望可能还是不负责任的”。

   “本周是世界抗疫开始后最为混乱无序的一周。”3月15日晚,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发文表示。  随着新冠病毒的全球流行,中国在国内防控形势转好之际,却遭受到境外输入的困扰,猝不及防迎来疫情防控的“下半场”。  3月15日,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预防兽医系终身教授王秋红和北卡罗来纳大学教

 张文宏作报告 9月20日,上海交通大学第二届“安泰交响”高峰论坛在百年学府发源地—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隆重举行。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机遇与挑战并存不悖。如何在危机中寻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学术界与行业界需要共探新思路、共谋新发展。传统商学院教

  11月30日,上海市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上海市传染病与生物安全应急响应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在复旦大学揭牌成立。研究院院长由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吴凡担任,重点实验室主任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担任。两大机构的成立和建设也是贯彻落实上

新冠肺炎全球疫情信息瞬间翻盘  昨天全球还在为中国祈祷,担忧中国的新冠病毒蔓延和失控。今天的剧情却加速在演变。世界多个国家均出现病例的大幅攀升。意大利部分地区开始封城(意政府已对其中11个城镇采取了“封城隔离”)。  受全球疫情失控影响,欧美股市遭遇“黑色星期一”,道琼斯指数狂泻千点,大跌逾3%。(

  历史上的冠状病毒“毒性”都是减弱的。  “不需要过分渲染,也不需要恐慌。”  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在最近一篇讨论新冠肺炎的文章中这样说到。  在经历新冠病毒爆发初期肆虐的疫情之后,我们正在进入新的抗疫阶段。虽然今天我们依然不能说已熟悉了这个新的病毒,但它的许多大致特性我们已经掌握。  其中最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2020年11月06日,丹纳赫集团携旗下四大战略平台以及15个子品牌,以“丹心一片,矢志健康”为主题,亮相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此次大会是丹纳赫第三年参加这一全球性盛会,作为第三届进博会公共卫生防疫专区展位面积最大的企业,丹纳赫展台以抗击新冠、智慧实验室、生命科学及思拓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张文宏教授牵头的全国多中心耐多药结核病协作网通过长达4年的研究,提出基于分子药敏的耐多药结核精准治疗新策略,将分子药敏显示吡嗪酰胺敏感患者的治疗疗程缩短至12个月,无复发成功率达82.4%。相关研究论文近日被欧洲呼吸病协会期刊《欧洲呼吸病杂志》接收。  据了解,以孟加拉方案为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此前,我们曾经采访宁波大学俞建成,上次他谈到宁波大学质谱研究院和刚成立的以质谱为核心业务的盘福生物公司,近日获悉,在2020大学创业世界杯全球总决赛中,盘福生物代表宁波大学参赛的“新一代质谱技术研发与应用”项目,荣膺该赛事全球总冠军。喜讯传来后,分析测试百科网在CISLIE盛会

  12月22日零时21分,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医生发微博称,英国发现的新冠病毒新突变株属于自然现象,在意料之中。他指出,就像前段时间出现的D614G突变一样,病毒在传播中不断出现变异,并出现优势株是必然的,是生物进化的自然现象。新冠病毒是一种RNA病毒,随着病毒的复制过程自然地

  随着北半球气温转凉,秋冬降临,欧洲多个国家单日新增病例持续创新高。在亚洲,印度、尼泊尔等国疫情让人担忧,而美国单日新增病例则一直在高位徘徊不下。中国疾控中心原副主任杨功焕11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综合多方面因素,新冠疫情秋冬季反弹已经开始,第二波疫情的发作已拉开序幕。不过她也认为,

  一夜之间,意大利、韩国、日本都成为新冠的新暴发点。新加坡佛系抗冠成功,中国在质疑声中赢得第一阶段胜利。  这正应了一句老话,我猜中了开始,却没猜中结尾。武汉封城之时,我说过中国抗击新冠三种结局,第一种是中国得到很好的控制,第二种是胶着,第三种是全球流行。  现在看起来,争取到第一种可能是大概率事

  2020年4月2日,中国无锡 —— 随着全球疫情不断升级,各个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今日,无锡国际生命科学创新园I·Campus,英国生物工业协会BIA,阿斯利康共同组织了线上专题讨论会,邀请来自英国和中国在生命科学、医疗产业、金融投资方面的专家共同探讨疫情为生命科学领域带来的挑战与机遇。与会

  日前,由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关鸿志教授牵头的多中心脑炎协作组在世界上首次报道了伪狂犬病毒(PRV)可导致人类脑炎相关研究。相关论文近日发表在《中华医学杂志》上。  PRV又称猪疱疹病毒I型,猪是其最主要的自然宿主,此前缺少感染人类致病的证据。2017年,复旦大学华山医院感染科张文宏教授团队,应用二

  日前,由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关鸿志教授牵头的多中心脑炎协作组在世界上首次报道了伪狂犬病毒(PRV)可导致人类脑炎相关研究。相关论文近日发表在《中华医学杂志》上。  PRV又称猪疱疹病毒I型,猪是其最主要的自然宿主,此前缺少感染人类致病的证据。2017年,复旦大学华山医院感染科张文宏教授团队,应用二

中科院院士王恩多(右)、褚君浩(左)为一等奖获得者何鑫颁奖 9月19日,由上海市科协主办的第七届“谁是王牌诠释者”赛事成人专场决赛在上海科学会堂落下帷幕。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何鑫获得“王牌诠释者”一等奖;上海科技馆科普达人组合、复旦大学显微镜组合、上海麦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追光者组合获

  6月14日,北京又新增36例本土病例,疫情将反弹或大暴发吗?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生健康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对此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在6月11日和12日,北京市新增的7例确诊病例均与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有关联。李兰娟表示,批发市场人流量非常大,就更容易带来和传播病毒。但目前还不确定人和食品

  8月25日,第九届颁奖典礼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召开。  《病毒因素与遗传因素在肝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创新锁孔手术入路治理岩斜部脑膜瘤》等55项成果分获医学科技奖一、二、三等奖;《系统性红斑狼疮诊疗策略的应用与推广》等3项成果获上海医学科技(成果推广)奖。  《社区慢性病联动式综

   3月29日下午,第二届新冠肺炎多学科论坛举办,李兰娟、张文宏、葛均波等与会专家围绕全球各国抗疫策略、重症新冠肺炎诊治进展、中国经验对全球抗疫启示、COVID-19疫苗前景展望等话题展开探讨。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介绍说,我们重点对重型和危重型的患者密切观察,主要观察他的细胞因子和炎症现象,当

  为热烈庆祝第36个教师节,由中宣部、教育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举办的“闪亮的名字——2020寻找最美教师”发布仪式日前在京举行。在发布仪式上,公布了10位最美教师、1个最美教师团队的先进事迹。 荣获2020年“最美教师”称号的教师有:复旦大学教授张文宏,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王易,北京航空

  所有的人都认为这是一次黑天鹅事件。我们被突如其来的、无法预测的黑天鹅事件攻击了,我们今天经过的不幸都是因为运气不好而已。如果我们都是这样认为,那么我们真的是辜负了这一场危机,辜负了举国上下的向死而生的付出。  今天我们从至暗时刻中走出,整个世界却似乎回到了武汉早期流行的时候,所以中国的复盘与经验

  4月25日是第34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上海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张文宏教授,在上海接受人民日报客户端专访。  新冠肺炎疫苗进展如何?  中国疫苗研制是几条线路齐头并进  新冠疫苗国际上有很多种。中国已经走在前面。中国是几条线路齐头并进,有的已经

  8月24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微生物学系讲座教授袁国勇及其团队的一项研究被《临床传染病》接收,已在线发表。 该研究披露了香港一名33岁男子二次感染新冠病毒(SARS-CoV-2)的案例,该患者曾于3月底确诊新冠肺炎,4月中旬康复出院,并于8月前往英国、西班牙,返港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2010年10月签署的科学合作谅解备忘录,为促进两国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合作,双方于2011年共同征集、资助合作试点项目,支持中美两国科学家在肿瘤、过敏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包括HIV/艾滋病及其并发症)、医学免疫等研究领域

  PRV又称猪疱疹病毒I型,猪是其最主要的自然宿主,此前缺少感染人类致病的证据。2017年,复旦大学华山医院感染科张文宏教授团队,应用二代测序技术在1例眼内炎患者的玻璃体液中检测到PRV,首次证实PRV可以感染人类并引起眼内炎。  日前,由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关鸿志教授牵头的多中心脑炎协作组在世界上

河北什么时候解除封村,刚看到网上消息,湖北除武汉以外的其他地区3/10考虑解封,但是很多村庄还是封禁,造成很多事情都不方便,出行不便,看病也不方便。所以就有很多人问河北到底什么时候能解除封村?别急,小编来给大家分析一下:

目前我市还处于一级管控区,对于人员外出与进入管控严格,具体解控外出时间还需省政府统一安排。如需办理出迁证明,请与所在居委会、街道办事处、镇乡政府联系出具相关证明材料后加盖公章。

如果有想要出迁的朋友们

全国多日新增确诊病例都在个位数

已经有多个省市自治区连续多日零增长

不断传出的这些积极信号

中央指导组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2月28日接受天津海河传媒中心记者采访时被问道:“人们都关心“拐点”的到来。2月27日,钟南山院士表示,有信心在4月底基本控制疫情。您的判断呢?”
对此,张伯礼表示,“我基本同意钟先生的观点,但我更乐观一些。4月底除了湖北以外,全国其他省市我觉得就可以摘口罩恢复正常秩序了。不过,武汉这边彻底解除可能还要长一点时间。估计到了3月底,武汉的形势才会比较明朗。”

疫情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对于很多人最关心的“疫情目前处于什么阶段,何时结束”的问题,白岩松在2月29日的央视《新闻周刊 》节目中讲到:“一月份开始的防疫之战已经持续了整整一个二月,并将在三月里继续,而钟南山院士说大约到4月底才能够结束,那么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本周我连线相关专家的时候,她也给了准确的解读,那就是在零增长之后再持续两个14天的潜伏期,也就是28天都保持零,才能宣告疫情结束。也就是说,哪怕今天全国所有的省市自治区新增确诊病例都是零,那也还需要28天都是零,才能说中国的疫情宣布结束,而且还要防范输入性的病例。”
因此,白岩松提醒,这么算怎么都要持续整个三月,更何况此时此刻我们的新增确诊病例不是零,这中间稍有放松,哪个环节出现漏洞,都会延长疫情结束的时间,也会给防疫之战增加难度。

所以一不放松,二不出现松动,甚至漏洞,我们才会更有信心地走向胜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京疫情结束了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