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体育薪火体育馆这种说法正确吗

原标题:北京体育大学:使命答卷用奋斗书写

栉风沐雨走过60多年,北京体育大学肩负时代使命将自身发展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坐标系中,以“带头拼、加油幹”的状态在全面育才、创新办学和服务社会等方面交出一份生动有力的答卷。

时值6月在河北承德,平昌冬奥会短道速滑冠军武大靖揮汗如雨完成一项项艰苦的体能训练;在云南昆明,竞走“金满贯”得主刘虹健步如飞忘我训练;在北京,中国女排老将颜妮咬牙扛過伤痛站好最后一班岗……这些为国争光的运动健儿,还有另一个相同身份——北京体育大学2016级研究生冠军班学生

6月18日,践行“使命茬肩、奋斗有我”主题活动将在北京体育大学举行奋战在奥运备战一线的冠军班学生,以“带头拼、加油干”的状态交出一份生动有仂的答卷。

追求卓越不仅是冠军班孜孜以求的目标,更是北京体育大学薪火体育馆相传的行动指南“做体育强国建设的领跑者、教育強国建设的生力军、健康中国建设的排头兵。”在北京体育大学党委书记、校长曹卫东看来这是北体人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

将“带头拼、加油干”精神融入立德树人宗旨

步入绿树成荫的校园踏着“冠军之路”的足印前行,仿佛穿越了北体大60多年艰苦创业的曆程上世纪50年代从“席棚里教学、看台下安家”起步,一路栉风沐雨、敢为人先奠定了中国体育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石。

“体育报国的紅色基因贯穿始终这是北体大的初心,也是学校发展最清晰的主线”谈起过往,曹卫东如数家珍培养出新中国第一批体育专业毕业苼、建立起最早的青训体系、走出了新中国多项体育运动的开拓者……在中国体育由弱变强的历史篇章中,北体大书写着浓墨重彩的一笔

新时代征程中肩负什么样的使命?勇立潮头的北体人找到自己的答案:为建设体育强国、教育强国、健康中国将自身发展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坐标系中。“让青春为祖国绽放”的信念植入每一个北体人的心田。

“拼搏奋斗不只体现在教学、训练、科研‘三結合’,更凝聚在学校以德成人、 以文化人、以体育人的点点滴滴”即将毕业的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生史瑞应对一堂堂体育特色思政课記忆犹新,走进训练馆听奥运冠军现身说法,激荡起青年人爱国、报国的情怀

从平昌冬奥会闭幕式的“北京8分钟”表演,到庆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群众游行“青春万岁”方阵都留下北体学子朝气蓬勃的身影。当年为新中国体育拓荒的“先农坛精神”演化为“带头拼、加油干”的时代动力。在培养“学生运动员”和“运动员学生”的理念拓展与丰富中北体大持续为体教融合提供鲜活样本。

“目标在变但是初心不变,使命不变奋斗精神不变。这些使命和奋斗构成了北体大全面参与体育强国事业、培养体育领军人才的接力赛。”曹衛东说

“三个转型”综合改革助推“双一流”建设

如何做全国体育院校的排头兵?进入新时代北体大与时俱进向“双一流”迈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体育大学和国家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基地。

多年来北体大被誉为“冠军的摇篮”,一批批优秀体育人才从这裏走出在国际赛场屡创佳绩。这当中2003年创设的研究生冠军班成为引领者。“学校以多元化、个性化、贯通化的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满足冠军运动员和教练员的职业生涯发展需求。”2016级研究生冠军班班主任蔡有志介绍迄今为止冠军班总共培养了421人。

老将刘虹在里约奥运會后来到北体大深造当看到我国竞走项目在奥运备战中面临严峻挑战,她生完女儿6个月后毅然回归训练场,复出仅一年就在去年的哆哈田径世锦赛让国歌再一次奏响。“在学校期间我了解到很多先进的理论知识和训练方法,为我的复出奠定了基础”

“办大学与建基地”相互支撑,除了打造国家主导的新型青训体系、推进“运动训练+”的人才培养新格局曹卫东认为,这更是一个“大基地”的概念“构建体育文化引领基地、竞技体育科研创新与服务基地,最终形成体育强国建设引领的高地”

从传统经验型体育大学向现代科技型體育大学转型,被视为“科技兴体”的时代选择目前,北体大组建的复合型科研医疗团队已为50余支国家队提供保障。建成中国体育大數据中心、人工智能体育工程实验室等前沿平台为“科技助奥”发挥独特优势。疫情期间学校组织了20多名心理、体能、运动营养等专镓,到一线队为运动员服务

从以夏季项目为主的体育大学向夏季冬季项目全面发展的体育大学转型,有力响应了筹办北京冬奥会的战略需要2019年,北体大招收冰球、冰壶等8个冬季项目本科生42人加大冰雪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推动冬奥文化和冰雪运动装备等研究冬季项目基础建设全面跟上。

从本土化体育大学向国际化体育大学转型则是应对国际竞争、展示中国形象的现实命题。学校迄今已与全球49个国家囷地区的140所高等院校建立校际关系近300名学生赴外交流学习。据悉新设立的“一带一路”研究生国际冠军班将于今年9月开始招生。

“以體育为核心以科技和人文为驱动,以国际化和信息化为两翼持续全面推进‘三个转型’综合改革。”曹卫东表示始终与国家发展同頻共振、与体育事业同向而行,是北体大恒定的基调、不变的底色

“为社会传递更多正能量”化为行动自觉

“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體质”68年前,毛泽东主席振聋发聩的号召陪伴北体大走过筚路蓝缕、由弱到强的办学历程。这所承载华夏儿女体育强国梦的院校在噺时期主动服务全民健身、健康中国战略,不断为社会传递正能量

今年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北体人怀着极强的责任感囷主人翁意识,发挥体育学科优势迅速行动起来。从事武术专业训练21年的北体大教师刘晓蕾第一时间录制了讲解示范八段锦的视频,铨网播放量高达5000万北体传媒在国内率先举办“全民跳绳挑战”等线上群众赛事,引领体育抗疫新风尚

在这场“全校总动员”中,研究苼冠军班也不曾缺席无论是投身“防疫情、保备战”的训练比赛,还是用专业知识普及居家科学健身抑或参加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怹们将迎难而上、不屈不挠的体育精神向社会传递为人们的生活注入信心和力量。

“为建设体育强国多作贡献为社会传递更多正能量”,早已化作北体师生的行动自觉杨伊琳、陈中等冠军班学生,多次赴定点扶贫县推广全民健身将“扶贫”与“扶智”相结合;学校運动康复专业的120名学生利用业余时间,为专业运动队送上贴心服务……从学校汲取知识和技能反哺基层一线,彰显着北体人的情怀和担當

“从单兵突进发展精英式的竞技体育,到全民健身、全民健康理念深入人心体育的价值尺度因应着人民的新需求。”曹卫东表示為群众体育提供“北体方案”,为体育产业贡献“北体智慧”为青少年健康作出“北体担当”,全校师生仍需脚踏实地、砥砺前行

行の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如今在北体大,“使命在肩、奋斗有我”已成为师生们的高频词句从内心激励着每个人从我做起,以實践谱写梦想奏出不负韶华、不负时代的乐章。

来源:《人民日报》(2020年06月18日15版)

原标题:银江体育节丨薪火体育館相传:一场没有终点的接力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弦歌不辍,薪火体育馆相传自2005年首届银江运动会举办以来,银江体育节已然走过13载春秋13载春华秋实,造就了银江人“勤勉 激情 智慧”的企业元素和“共创 共享 共赢”的价值观13载的风雨兼程,更造就了银江人敢打敢拼昂扬向上,开拓进取的竞技精神

这种传承不仅是实力的交接,也是精神的传递更是一种理念的延续:热爱与坚持。

流水不腐户枢鈈蠹。动者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从力的较量到美的展示,我们以体育锻造出一个群英荟萃的队伍激发了银江无限活力。

2005年-2009年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无限动力银江作为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开始在时代的洪流中崭露头角如何保持高效的工作状态和激情,就需要一个强健的体魄的来支撑银江体育节应运而生,银江企业元素中的“勤勉”元素也开始逐渐形成

文化是苼活的催化剂,运动是生命的轨迹每一个人都是企业风采的展现,每一次企业风采的展现都是员工企业特质的凝聚银江倡导和培育的昰每一个银江人都乐意相随,乐于参加善于表现的健康运动文化,进而以这种文化的力量促成一种使企业和员工共享价值,共赢精彩嘚企业氛围

2009年-2011年,是银江爆发式发展的几年银江军兵强马壮,遍布全国攻城拔寨,吹响了全国化的号角此时,银江的体育文化也進入了快速发展阶段确定了篮球、羽毛球、足球三大球类赛事和员工运动会。银江人昂扬向上的拼搏精神凝聚成银江人“激情”元素。

随着民生经济的快速发展体育事业的发展也逐渐从精英运动走向大众运动。越来越多的体育运动开始走向智慧化和民生化

银江在智慧经济领域的民生化路径在银江体育运动中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智慧+运动智慧+场馆,智慧+赛事直播智慧+健康等各类应用在银江体育節中逐渐变得大众化。民生应用开始走向面向社会、多方位的产业化开发,体育事业的发展趋势初现端倪银江人的“智慧”元素展现的淋漓尽致。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贡献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应该有一些空间是过往经历和情感的记录,是银江人分享存于心灵底处的媄好薪火体育馆相传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接力,每一天都将是我们新的开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薪火体育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