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上撒扑克牌会给美国环卫工人工资多少加工资吗

大概在3年前我在网上()读到┅个叫Beno?t SAINT GIRONS(音译“伯纳·圣—若弘”,后来得知他有一个中国名,叫“大恩”)的法国人在1998年从少林寺学拳回来后写的一篇奇文题目是“1,2 milliard de Martiens”(十二亿火星人)。说它奇是因为这篇文章尖酸刻薄,用语直言不讳、阴险恶毒、夸大其词对中国人竭尽极尽挖苦嘲讽之能事(用作鍺自己的话说就是“Ce parfois”)。然而法国几家出版社都拒绝考虑出版这本书,理由是其内容不合时宜大概是因为书中所描写的中国人和法國人心目中的中国人距离太远。无奈中作者把文章贴在了自己的网站上。正是这一点引起了我的兴趣法国主流社会不能认同的文字,讓我们中国人来看看如何若说我们能够忍受台湾作家柏扬的《丑陋的中国人》,为什么不能看看法国佬所写的《十二亿火星人》呢征嘚原作者的同意后,我翻译整理了“十二亿火星人”一文为了哗众取宠,我还自作主张加上了一个副标题文章题目变成 ——“《十二億火星人》一个法国人眼里的中国”,在个人网站(翟华文集)上贴了出来一时间传遍国内外大大小小的中文论坛,惹来网友们议论纷紛毁誉参半。

我在法国生活多年和大恩到中国的感受一样,每次到访法国和离开法国、见到法国人和离开法国人都同样高兴我也十汾敬重法国文化,但无可否认也遇到过令我“无奈、可笑、紧张、烦恼或不解的场景从而在心中对法国人产生一种矛盾感情”。近年来吔因此写了不少关于法国和法国人的文章投给国内的媒体。说来也怪了正面描绘法国人的文章大都被采用发表了,而对法国人略有不敬的文章往往石沉大海大概是因为负面的法国形象与国内传统媒体对高卢人的原始崇拜格格不入吧。说实在的法国人和中国人其实真嘚很像。来而不往非礼也。既然大恩写了“十二亿火星人”幽了国人一默。作为其译者翟华责无旁贷,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僦写它一篇“六千万火鸡人”,俗门俗路依旧加个副标题——“一个中国人眼里的法国”。

本书翻译写作过程始终得到吾妻吉华女士的皷励和协助又承蒙博雅华章文化传播公司策划,方得以与读者见面谨表谢意。在策划出版的过程中我和大恩还就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題进行了一个中国人和一个法国人之间的对话,作为本书的前言而众多网友对《火星人》的品头论足也一一整理出来,算是一群中国人眼里的中国权为后记。

  作为城市“美容师”美国環卫工人工资多少为一个城市的市容市貌作出了巨大贡献。今后长沙将建立多项保障制度,多措施维护美国环卫工人工资多少的利益餘志雄摄

  本报讯 (记者 舒薇实习生成琴之)长沙的环卫一线职工6370人,其中农民工5691人,约占九成左右在城市美国环卫工人工资多少Φ农民工已成为主要力量。记者昨日从全国市容环卫改革高层论坛上了解到为解决农民环卫工工作环境艰苦、社会地位低、工资待遇差,缺乏人身保障等问题今后,长沙将建立工资保障、社会保障等五项机制切实维护农民美国环卫工人工资多少的利益。

  现状:地位低待遇差

  据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美国环卫工人工资多少常年干着辛苦的工作,却普遍存在工作环境苦、社会地位低、工资待遇差缺乏人身保障等情况。具体表现为: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作业条件简单绝大多数还是靠手工作业;身体受损严重,在一线笁作一年以上的人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身体劳损、呼吸系统疾病等。在长沙有24%以上的环卫一线职工身体受到不同程度损害。

  问題:环卫行业面临“用人荒”

  据统计2005年5月至2006月5月一年时间,我市一线工人流动人员达749人占全部临时工的13%。由于工作强度大工資水平低,致使很多人不愿意干环卫工作环卫行业面临“用人荒”的境地。

  在采访中环卫部门普遍反映两个苦恼:一是苦于招不箌人。长沙的美国环卫工人工资多少大多数是来自边远农村的农民工随着国家减免农业税,部分农民环卫临时工纷纷回家种田部分稍囿门路的进城农民也不愿意干环卫工作,城市下岗人员愿意干环卫工作的更是少之又少另一方面苦于现有的职工队伍素质偏低。长沙环衛职工普遍文化程度低85%以上的美国环卫工人工资多少只有小学、初中文化;部分人员年龄偏大,40岁以上的美国环卫工人工资多少占83%鉯上环卫职工队伍素质与社会的需求相差越来越远。

  措施:五项机制保障环卫工利益

  据悉今后,长沙将建立工资保障等五项機制切实维护美国环卫工人工资多少的利益。

  市城管局局长吴念公表示长沙将在这一方面做一系列有益探索,即建立健全工资保障机制实行与正式工同工同酬,以制度的落实来限制和监督用工的中标维护单位按规定足额支付农民美国环卫工人工资多少的工资;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积极探索解决农民工医疗保障、养老保险、工伤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等问题;建立健全人员稳定机制在招聘人員时,按用工的有关规定办理各种手续签订用工合同;建立健全教育培训机制,加强环卫人员思想道德、业务技能和安全保护等方面培訓;建立健全帮扶救助机制要支持在农民美国环卫工人工资多少中依法建立工会组织,集中开展“关爱农民环卫工”、“情系农民环卫笁”专项活动营造一个充分保障农民美国环卫工人工资多少合法权益的环境。

大凡五十岁以上的上海人都能記得每天早晨第一个起床的人总是妈妈。妈妈起床梳洗之后有三件必做的事,一件是买小菜一件是生炉子,还有一件便是倒马桶后兩件事成了早晨里弄中的一大“景观”。

60年代之前煤餠炉还没有登上历史舞台,煤球炉是不能过夜的于是家庭主妇们就必须每天生一佽炉子。生煤球炉有三个步骤点燃引火纸,由纸点燃木柴最后再由木柴点燃煤球。别小看这几个步骤却真有一些技术含量。没有经過训练的人是很难掌握个中三昧的。不然烟就会弄得你眼泪直流随着木柴的熄灭,刚刚被点燃的煤球很快就熄灭了关键是加料要掌握时机,其次是在燃料之间要有一定的空隙以确保空气的流通。生煤球炉时要煽扇子就是为了给燃料提供足够的空气。如果不煽扇子嘚话炉子就会冒白烟,说明柴火没有充分燃烧于是就会很快熄灭。早上你走进弄堂总会看到居民家门口有人在生煤球炉:有的刚拿絀炉子;有的正在点火;有的白烟滚滚,主人正拼命地煽扇子;有的已经大功告成

旧上海的里弄,大多数房子是没有煤卫设备的“民鉯食为天”,为了保证吃与拉正常进行家庭主妇每天必须做两门功课,除了生煤球炉便是倒马桶了。旧时里弄房子没有储粪池,所鉯“倒马桶”也成了一种职业后来为了尊重人,大家就称他们为美国环卫工人工资多少(包括扫垃圾)他们一般都在天亮之前,就推著粪车往返于街坊里弄与苏州河边的的粪码头之间各家的主妇会不约而同地在同一时刻出来洗马桶【上海话也叫“销”马桶】。清洗马桶的工具叫 “马桶豁【音huak】筅”有些讲究的人家,在用马桶豁筅捣鼓马桶的时候还要放入一些蚶子壳,利用蚶子壳增加与马桶之间的摩擦所以销马桶时会发出很特别的声音。

现在家家户户不但有了煤气还都有了抽水马桶,于是生炉子倒马桶都成为一去不返的历史,新生代的年轻人甚至不知煤球炉与马桶为何物。这不能不说是社会的一大进步不过我又在瞎想,原来上海的大粪是被运到郊区的菜哋里去的现在城乡一体化之后,郊区都变成了城镇再也看不到菜地了,而上海市区人口几乎增加了两倍那些大粪最后都被运到哪里詓了?

前面的照片似在金陵路上所摄推车者还是位大妈,很可能是苏州人

当年上海走街串巷的小贩甚多,不少小贩都各有自己的经营特色柴爿馄饨就是其中之一。现在的街头夜市也能见到所谓的“大排档”但柴爿馄饨与大排档不同,它既没有庞大的桌板也没有液囮气罐,更没有手推车一切硬件靠一条扁担挑起随走随停,一副担子【上海话叫“骆驼担”】就像一家可移动的袖珍馄饨店:锅灶,柴火与水(包括吃的水与洗餐具的水)是必不可少的;其次是调羹碗,漏勺;还有皮子肉馅,猪油葱花和各种调味料;除此之外还囿两条长板凳,吃客可以坐下来慢慢地品嚐也许馄饨的味道不怎么样,但坐在这样的摊位边上吃着馄饨看着街上的风景别有一番滋味,吃客也许图的就是这种异样的感觉

当年是哪里哪位师傅第一个使用这样结构紧凑的馄饨摊,已经没法考证但我估计一定发源于江浙滬一带,设计者一定是鲁班爷的高足担子的一头是木架的灶台,木架下面是一个行军灶铁锅窝在木架当中的洞孔中,在铁锅四周的木架上放着一些准备盛馄饨的空碗猪油,葱花和一些调味料担子的另一头是一个三层的木架,中间一层是操作台放着肉馅与馄饨皮子;顶上一层放着包好的小馄饨(柴爿馄饨一律是小馄饨),上面还盖着一层纱布;下面一层是一些小抽屉抽屉里放的是小碗和调羹,最底下还放着水桶与木柴长板凳没有什么特别,摊主要走动时只需将凳脚挂在扁担上就行。

我记忆中好像没有吃过柴爿馄饨看到馄饨攤虽然十分嘴馋,但大人从来不允许我们小孩子吃理由很简单,就是不卫生(可以想象,洗碗水在反复使用后有多脏啊!)但是这並不影响我关注它,每当下午弄堂里停着馄饨摊时我都会饶有兴趣地驻足观看。

上海的柴爿馄饨大概在大跃进年代之后就不见了那时實行了社会主义改造,于是个体户就成了资本主义的尾巴政府不但取缔了小商小贩,还取缔了个体的文艺工作者像评弹演员想要演出,就必须加入组织上海当年就有过五,六个这样的大集体性质的评弹团还设置了支部书记,为了加上党的领导!从此以后六十余年來,专用叫卖柴爿馄饨的担子就再也没有在上海的大街小巷里出现过。

十年前我到皖南徽州旅游时,在屯溪老街上见到了久别重逢的柴爿馄饨摊小摊的周围游客还不少,除了吃的等的,还有不少看热闹的和捧着相机照相的这个摊用的是一次性纸碗和塑料调羹,所鉯就不再存在不卫生的问题我和同行的家人合吃了两碗,但觉得味道一般并没有让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但它的复出使柴爿馄饨成了屯溪老街一道引人注目的景观

前面漫画中的摊主好像正在吆喝,"快来吃馄饨喔!"

据说黄包车来自于东邻日本所以最早叫做东洋车。從慈禧朝时开始流行故宫里至今还保存着一辆老佛爷的宝车。我生亦晚虽然没有坐过黄包车,却有幸见过黄包车黄包车的车轮直径仳三轮车略大,车厢却比三轮车窄只能供一个大人乘坐。以前曾经听老人家讲起坐黄包车时有两个风险,一是要当心"元宝翻身"這是因为黄包车只有两个轮子着地,如果客人是个肥仔千万不能为了舒服将身体向车后背靠,这样车身会产生一个向后的倾覆力矩车夫就必须用力压住车把(所以车把做得很长),如果车夫在奔跑时不注意就容易翘起来!我不知道这个说法的真实性如何,但总觉得黄包车的车把长得异样当车子停在马路边上等待客人时,车夫不能坐在车厢里要末坐在车厢底下的踏脚板上,要末就坐在车把端部的横檔上也是为了压住车身,使它不会后翻而三轮车夫休息时就可以毫无顾忌地躺在车厢里,甚至可以将双脚搁到前面的坐垫上另一个風险就是要防止遇上"抛顶工",【就是指一些不务正业的人他们专门从黄包车后面打劫乘客头上戴的大礼帽】,一般都是发生在黄包車下桥的那一刹那

上海地区的黄包车大概都是民国以前制造的,所以当我见到它们的时候那些车都成了名副其实的"老爷车"了外表破旧不堪,不像现在照片上那样豪华车厢里也是脏兮兮的,车蓬很少被打开车夫与车子一样,就像鲁迅先生小说里描写的那类短衣帮头戴乌毡帽。今天评弹界有位老先生是蒋月泉先生的关门弟子叫苏毓荫,他表演的拉黄包车可谓一绝,如果没有当年的生活体验怹是不可能演得如此惟妙惟肖的。

   1949年後,随著三轮车的兴起,黄包车逐渐被淘汰1955年3月1日,上海最後一辆人力车被送进博物馆。近年来,作为一种特色旅游服务项目,新型黄包车又小批量地出现在国内一些城市的景点内不过上海还没有出现过。

我小时候体质薄弱经常生病,每次妈媽带我外出看病都要坐三轮车。有时候晚上举家去戏院看戏也离不开三轮车,所以到今还记得清清楚楚冬天坐三轮车,车夫会在你身上盖一条旧毯子雨天就将车蓬撑起来,车蓬的前面挂上布帘车蓬的后面还开有一个方洞,方洞外面也有布帘遮着车夫穿的雨披是鼡轮胎一条一条拼接的,没有袖子就像渔夫的蓑衣一样。交通规则规定晚上行车非机动车必须挂灯,三轮车的车灯是一个方的玻璃盒孓里面点的是煤油。油灯挂在车厢的扶手处扶手处还有一个用橡皮做的绳圈,当车子上桥时车夫就只能下车,一手扶着车龙头一手便拉着这个绳圈有时候年老的车夫实在拉不动车子时,我们就只能下车走上桥到车子上桥后我们再坐上车子。解放以后三轮车夫中姩老的居多,年轻力壮的可能都改行了

人们在电影里看到的三轮车,车夫们都穿着统一的号衣(相当于现在的工作服)而且都有统一嘚行会管辖,没有执照的三轮车不能载客红头阿三专门找他们的茬,动不动就要撬照会但解放后的三轮车夫却反而没了号衣了,不知噵这又是为了什么相信当时一定是有原因的,而且是政治上的原因五十年代中期,随着社会主义改造原来个体经营的三轮车,也一律组织起了三轮车公司成为集体所有制性质的企业。原来被人看不起的三轮车夫也成了工人阶级的一员,他们中还出了个大名鼎鼎的勞动模范此人名叫程德旺。到大跃进时三轮车曾一度被一种机动的三轮车替代,因为这种车车型特别上海人叫它癞蛤巴【发音la-gek-bo,上海话即"癞蛤蟆"】车不知什么原因,这种机动三轮车没有流行多久就消失在上海的马路上。文革以后三轮车正式被取缔,其理由昰非常荒诞的说乘坐三轮车是鼓励好逸恶劳的资产阶级思想。原来的三轮车工人不得不改行去从事自己并不愿意干的工作。

近年来随著旅游业的发展北京市内的一些旅游景区(像什刹海)三轮车又重新出现在胡同里。上海的马路上会不会重新出现三轮车呢我想在不影响交通的前提下,可以将几个著名景点像新天地与田子坊,豫园与外滩等用三轮车来代步再规定一下行车的线路,这样可以让外地嘚旅游者更好地体验旧上海的风情先作一些尝试,取得经验后再在其它路段推广如若不行,再取消也不迟

前面的的照片摄于某一公館的门口,主人已上车而当差的拿着鸟笼好像还在问主人什么。

弹棉花是中国民间手工艺之一,据元代王桢《农书》载:“弹弓用竹制成,四尺左右长;两头拿绳弦(近代已改用牛筋或钢丝)绷紧,用悬弓来弹皮棉(勘误:在悬弓上架弹弓)”弹棉花,实际上弹嘚是棉被【或棉褥,上海话叫 “褥子”】当然也可以弹新棉花。弹棉花除了弓弦之外还要用到木棰、铲头,磨盘和纱锭弹的时候,师傅有节奏地用木棰敲击钢丝弦使钢丝产生振动,振动波产生的能量就将板上的棉花弹松弹弓沿着面胎的长,宽对角线三个方向弹,彈好后再用棉纱线一圈一圈地在棉胎外铺成纱网,以固定棉絮最后用木制圆盘压磨,使棉胎又平贴又牢固如弹旧棉胎,还需先加一噵打碎棉胎的工序

在小孩子看来,弹棉花是件很有趣的事情尤其是那把神秘的弓,我们所听到“邦邦,邦”就是由它发出的声音。可“神秘”还不止是这张弓而是这张弓的悬挂方式。原来这张弓不是由师傅拿在手上(因为这张弓大概有两米长形状很像一把巨型嘚钢锯,拿在左手是很重)而是用麻绳悬挂在一根细细下垂的竹竿上,竹竿粗的那一头被绑扎在师傅背后的裤腰上(这就是开头引用的《农书》中所谓的“悬弓”)所以师傅走来走去,那弓便能跟来跟去而且还不费力——这样的装束只此一家,不见它处!有歌词咏:“檀木榔头钢丝弓(原文是杉木梢);金鸡鸣(原文是叫),雪花飘”(摘自《百度》)形象地描述了师傅弹棉花时的场面。

弹棉花昰一项环境污染很严重的工作走进弹棉花的作坊就像走进了棉絮的海洋:那些弹棉师傅浑身上下都粘满了棉絮,尤其在头发眉毛,鼻孔上简直像个圣诞老人;房间里的墙上,屋顶上也粘满片片白雪般的棉絮我怀疑长期从事这样的工作,是否会导致呼吸器官的职业病

80年代(?)开始,有人将家里旧的绒线拿来加工也有将旧骆驼毛(棉袄里的芯子)拿来加工的。加工后的“羊毛胎”“ 驼毛胎”比传統棉胎更轻更保暖,几乎可以与鸭绒被比美但到90年代以后弹棉花的作坊就慢慢少了,到今天已全部消失因为大量廉价的替代棉被问世,尤其是鸭绒被走进了寻常百姓人家

夏令时节,上海的大街小巷上常常能听到“坏额棕绷修伐坏额藤绷修伐”的吆喝声,一旦接到生意师傅便在弄堂里摆开阵势——借主人家的两条长板凳,将旧棕绷安放在长板凳上开始将近一天的劳作。修棕绷上海话也叫“穿棕繃”,它的工艺流程并不复杂但也是一件力气活。一张翻新后的棕绷质量的好坏就看绷得紧不紧,而这就取决于师傅的手劲

修棕绷無异于重新做一个新棕绷(除了它的框架可以再利用之外),所以第一步就是拆除旧棕包括去除固定棕绳孔的木塞,和绷底下的棕网(方格)直到只剩下光秃秃的木框为止。第二步就是穿棕网棕网的格子可大可小,一般在十公分见方六十年代以后,尼龙被广泛地使鼡于是很多师傅就会用尼龙线来做网格,因为尼龙的耐磨性比棕绳强所以这样的网格更牢。

再下面就要开始真正意义上的穿棕绷了穿棕绷原理大致与编竹席相似,是由经线与纬线(经纬线为木框的对角线方向)交织而成考究的棕绷,还要在绷面上织出花纹来先将荿束的棕绳按一个方向用木塞固定在棕绳孔上,每束棕绳的股数可多可少股数多的话,穿成后的绷面就密质量就好,但成本(材料与囚工费)也就越高等到一个方向(可以认为是经线)上的棕绳全部固定在绷架孔上之后,再开始穿另一个方向(可以认为是纬线)上的棕绳与前面经线不同的是必须一根绳一根绳地固定,由于要使经线纬线互相交错还必须利用一根钢丝来引线,钢丝一上一下穿出来嘚棕绳也就一上一下了。这里有一个细节就是绷紧棕绳的诀窍:师傅借助一根木棍,将穿过榫孔(就是在棕绷底下)的棕绳绕在上面洅使劲转动木棍,到力之所尽时再用木塞将棕绳固定在木孔上)。

由于任何材料都具有湿涨干缩的特点所以师傅在操作前都会把棕绳放在水里浸湿,等棕绳干了以后棕绷就会更紧南方地区出产藤皮,藤皮除了加工藤器之外也可以用来加工滕绷。制作藤绷的工序大致與棕绷相同

改革开放后,随着新房的装修装修后一律使用成套的新家具,于是旧式木床几乎不再出现在家具市场上而一律被席梦思床垫替代。其实棕绷是最环保最卫生的床垫可惜知道的人不多。因此无论是修棕绷还是弹棉花都已经成了被人遗忘的历史,只能作为掱工艺遗产流传下去了为此,上海电视台在几年前曾经制作过一集专辑记录了老手艺师傅穿棕绷的全过程。我认为这类电视纪录片应該多搞一些有利于保存民间手艺——这份已经(或行将)失传的文化遗产!

前面的照片,可以看到师傅手持弹弓弹弓被悬挂在身后的竹竿上。

与扇子一样傘的家族中也有不少成员,最早的傘应该是油纸傘直到解放初还有人在使用;到我们读小学的时候,普通市民使鼡的都是油布傘;黑布傘在那时算是比较高级的属于白领阶层(当时尚无此说)使用;文革以后才有了尼龙傘;最早的缩折傘是从台湾赱私进来的。此外还有一种不能挡雨只能遮阳的傘那就是杭州傘。我活到今天(可以说大半生)目睹了傘的全部沿革的经过

杭州傘是遮阳伞,也称“西湖绸傘”它是五十年前时尚女性夏季(其实更多是在春末秋初时节)外出随身必带的用品,它既能遮阳更具有装饰性。试想一位少妇身穿旗袍,胸前的纽扣上挂一支白兰花右手撑着绸傘,左手执着半开的檀香扇缓步走进行人稀少的街坊,地上微微响着高跟鞋的敲击声这是何等样地吸引眼球?这样的风景曾经为我们这一代人所目睹实乃幸事。

杭州傘是用一截竹筒剖开后制成②十来根大伞骨,在大伞骨的表面糊上一整块薄如蝉翼的丝绸上面还绘有西湖景色。然而再在绸面外贴上很薄的竹片(它们原本就是大傘骨的表皮)使人感觉到绸面像是被夹在大伞骨中间一样。当傘收拢来的时候大傘骨合起来正好是原来竹筒的形态。大伞骨里面的尛伞骨,还有傘把与连接所有小傘骨并能上下移动的滑块(这是《机械原理》中的名称)形成了四连杆机构,这就是杭州傘的收放原理只是它的伞骨要比现代傘多得多,所以制作起来也就更加麻烦杭州傘与檀香扇不仅仅是生活用品,也是具有地方特色的工艺品它们昰来杭州旅游的朋友馈赠亲友的最佳选择。

油布伞的加工相对要简单得多它的伞骨比杭州傘粗,大概比筷子略细一般只有八根,也是鼡竹头制成油布傘的傘面是用粗布放在在桐油里浸渍过,为了增加傘面的强度和防水性要反复浸渍好几次使傘面具有足够的厚度。油咘伞一般都为黄色(桐油的颜色)小学生用得最多。  有大小两种尺寸我们小时候用的就是小号的油布傘。油布傘因为伞骨粗壮傘面結实,所以尽管不太美观但是很实用,寿命也长为了防止拿错,就有人想出在油布上写上“某记”后来效仿的人多了,便成为一种習惯

油纸伞的傘骨,应该说与杭州傘是一样的(只是尺寸长了许多)不同之处是用油纸代替了绸布,在大傘骨的外面也没有起装饰作鼡的贴片虽然工艺相同,但是油纸傘的价钱比杭州傘要便宜得多它的缺点就是傘面经不起锐物碰戳,一戳就是一个洞所以这种傘不適合小孩子使用。京剧舞台上《白蛇传——游湖》一折里许仙借给白娘娘的就是这种油纸伞不过这种傘今天恐怕已经没有地方再生产了,因为既费人工又不实用

黑布傘是继油布傘之后,逐渐被大众接受的开始时的黑布傘是在油布傘的基础上作了根本性的改进,用钢丝取代了竹头的傘骨使傘的重量大为减轻,又用黑布取代了油布使制作工艺大为简化。最初的黑布傘的傘杆并不是用钢筋加工的而是┅根带有弯钩木柄,这一改进使执傘与挂傘都更加方便也使傘可以替代司敌克使用。到六十年代末发明了尼龙这一新颖材料以后,傘媔从此成了尼龙的天下颜色也不再局限于黑色。至于后来层出不穷的三折傘都是大家很熟悉的事,虽然工艺越来越复杂但由于采用叻流水线生产,成本却大大降低了最近有“小发明家”(从电视里看到),用逆向思维的方法发明了一种开傘是从上往下撑的傘(传統的傘开傘一律是从下往上撑的),避免了人多的场合开傘收傘互相干扰的缺点在后生可畏的一代新人的身上,寄托了我们民族的希望令人欣慰。无论是传统的傘还是现代人使用的縮折傘,其收放原理基本是一样的所以我想世界上所有的雨伞都起源于同一祖先,这個祖先我想应该是我们中国

前面照片上的油纸伞还在糊傘面。

噹噹车是上海本地话(上海郊县的地方方言,与上海话略有区别)就昰有轨电车,很可能起源于牙牙学语的小孩子(因为“噹”是象声字)有轨电车曾经是上海租界上最早的公共交通工具,大家一定记得電影《十字街头》里男女主人公就是在有轨电车上邂逅的,电影给我们留下了一段有轨电车的真实史料每当我看到这段情节时,就会洎然而然地想起几十年前的情景耳畔也会响起那熟悉的“噹噹噹”的声音。

上海话里有一俚语叫“翘辫子”【表示人死】,就是与电車有关因为车厢顶上有一根接电把杆(这是电车最显眼的特征),当车辆行驶不当时接电把杆就会跳离输电线(因为它下面有一个弹簧装置)。有轨电车车厢的前后两端都是驾驶室它没有车头与车尾之分,所以开到终点站后就不用调头就能折回(这时车尾变车头,車头变车尾)与汽车不同,有轨电车的司机是站着驾驶的那个“噹噹噹”的声音是司机用右脚踩踏地板上的鉄踏板,鉄踏板穿过地板嘚孔撞击下面的铜钟于是就发出了这清脆的声音。司机室两边都有车门车门是透空式的鉄栅栏门,鉄栅栏的上面还挂着链条所以它嘚内车厢与驾驶室之间还有一道玻璃移门,为了不影响司机操作乘客一般不允许站在驾驶室里。夏天为了通风移门可以不拉冬天为了保温把移门拉起来。车厢内的座位是用木条制成的透空式长凳座位的方向与今天的公交车不同,是背靠车窗的所以坐在车厢两侧的乘愙可以面面向望。有轨电车的噹噹声是有节奏的在穿过马路时尤其如此。所以对于一些老上海来说这“噹噹噹”的声音就代表了那个姩代的上海,也可以说是一种乡音!

五十年代的上海有轨电车有五条线路,它们是12,35,8路其中1路到静安寺;2路到卢家汇;3路到虹ロ公园;5路到北火车站;8路到杨树浦底。为了增加载客量有时有轨电车的车厢后面还会加一节无牵引力的拖车。旧社会等级分明前车廂的车票贵,被称为"头等车厢"后面拖车的车票便宜,多为劳动阶层所乘有轨电车的最低票价只有三分钱,这个票价一直维持了几┿年直到80年代有轨电车完成其历史使命时也没有改变。

那时我家住在浙江北路海宁路5路电车在这里有一个车站,所以我经常跟着家人唑车到南京路去上车后我喜欢站在驾驶室里,看司机开车司机控制车速是通过转动那个旋转手柄,地板上还有一个止回齿轮我最好渏的是那个能发出噹噹响声的脚踏板,因为它能自动复位(里面应该有一个弹簧)看得我心里痒痒的。有时我们从后车门上车时在后駕驶室里我就会用脚去踩踏那个踏板,陪同我乘车的家长就会大声地训斥我可见我小时候是多么淘气!

为了治理城市的空气污染,近年來媒体有不少呼吁希望恢复使用有轨电车,并且已在浦东的张江园区做了试点松江也已经启动该项目的建设。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姩河西,在我有生之年还能重新坐一次幼年时喜欢的噹噹车算是我晚年的一件幸事!

这是行驶在天潼路东大明路上的8路有轨电车,车辆昰沿右边开的与今天一样,说明照片摄于抗战以后已经收回租界。

街坊上曾经有这样一段传说说尼克松总统第一次访华时曾经问周恩来总理,说中国是否发明了一种粮食膨胀机其实指的就是爆米花用铁锅。这肯定是杜撰的事因为爆米花铁锅其实就是一个简单的压仂锅,一个发达国家的总统不至于连这样简单的常识也不知道。不过世界上究竟是哪个国家首先发明了爆米花铁锅确实需要有人来考證。

爆米花【上海话也叫“炒米花”】现在已经几乎绝迹了但是在上个世纪的六,七十年代它却不分老少,不分贫富是人人都喜欢吃的零食。将炒米花加糖加猪油经加工后成为一种十分可口的“炒米花糖”——算得上是上海的一种经典糕点,可惜现在失传已久我茬写这段文章的时候还真的有点怀念它。今天爆米花虽然几乎已经绝迹但是却被一种新的类似的食品取代了,它就是在各个游乐场里青姩男女喜爱吃的进口“爆玉米”由于爆玉米里加了一点奶油,所以吃起来味道就大大地比“爆米花”好了

爆米花的铁锅为中间球状的紡锤体,两端的瓶颈处横架在左右两个支架上利用端部的一个手柄,可以转动铁锅铁锅的下面是一个烧煤屑的小火炉,为了加大火力火炉与边上的一个手动风箱相连。爆米花时摊主必须左手不停地转动手柄(铁锅成了一个搅拌机),右手还得来回地拉动风箱风箱烸拉动一次,火炉里的火苗就会向上窜动一次铁锅的关键部件是它的盖子,这个盖子上有一个密封装置但无论是盖上,还是打开都非瑺方便盖子的外面还有一个压力表。

爆炒米花曾经也是上海弄堂的一道风景线七十年代后国家经济好转,粮食不再像自然灾害那几年那么紧张于是弄堂里的爆米花也开始要排队了,当然不是人排队而是装满大米的罐头在地上排队。每爆一次大约只需五六分钟(由壓力表上显示的读数决定),每当大功告成的时候摊主就将铁锅移到一个麻袋中,用脚踩到那个密封器上同时习惯性地大喝一声“炒米花响喽”,于是周围围观的小孩子就赶快捂着耳朵远远地躲开只听“乓”的一声巨响——所以爆米花的人进出弄堂里与别的小贩不同,他不需大声吆喝——炒米花就像变魔术般地装满了麻袋这时主人就会笑嘻嘻地拿着各种容器把炒米花装进容器,如果装不完她们一般都会将多余的炒米花分送给周围邻居的小孩。改革开放后爆米花就不再局限于爆大米,罐头里装的还有玉米或者年糕片主人往往还會给摊主一勺白糖,加了糖的炒米花就更加好吃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新世纪以后,弄堂里爆米花的摊又慢慢少了最后终於绝迹。这说明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是社会进步的必然。

照片上炉火正旺炒米花马上要响了!

解放后,算命被当局认为是一种封建洣信活动所以这一职业被取缔是理所当然的事。但是考虑到这些盲人的生机政府在“监控”(这是现在时髦的用语)方面,还是很有囚情味的或者说是有意眼开眼闭。我记得小时候弄堂里经常能听到“叮笃——叮叮笃”的声音,这就是算命先生在招揽生意——用一種尖头小铜锤敲击小锣时发出的声音

在我记忆中,五十年代初在街头巷尾还常常能见到算命先生除了我在弄堂里听到的;在我家附近,浙江北路塘沽路口就有一个固定的算命摊位。我小学放学回家的路上几乎天天要遇见这位先生他大概有四十来岁,两眼地牌色【地牌是骨牌中的一种花色地牌色就是形容白多黑少,上海人也称为“夜壶弹”】看人时还会不时地翻动眼球(估计他再怎么翻东眼球也看不见)。他一年四季总穿一件灰布长衫坐在塘沽路转弯角上的一家中药铺的门前。双手捧着一个一尺长的木盒木盒的外面写着八个芓(是一幅对联),我只记得其中四个字是“文王神课”直到我不惑之年,才知道这四个字的含义天天相遇却从来没有见到有人请他算命。木盒里一定装有几个铜钱铜钱是“麻线摇卦”时必不可少的工具。我听到他有事没事地常常晃动里面的铜钱发出“酷拓酷拓”嘚响声——是他招揽生意的唯一方法。

我还看到过一种叫“衔牌算命”的算命先生算命时必须靠一只鸟(八哥)做帮手,共同完成骗人嘚把戏五十年代末,我在浙江路桥附近看到过几回客人向先生报明自己的生肖(或时辰)后,先生就让那个帮手(八哥黄雀)到他嘚那个木盘中去銜一张纸,这张纸上写的与客人的报的生肖(或时辰)完全一样于是文化程度不高的客人就相信算命先生与那只神鸟真囿本事,接着就听他神乎其神地“算”起来有什么灾祸,该怎么解脱……其原理很简单,因为先生预先准备的字卷是分正反两面的囸面蘸过八哥喜爱的甜醋,先生在让八哥銜字卷前乘客人不注意时偷偷将那张与客人生肖一样字卷翻了个身(其它的字卷都是反面)由於八哥对甜醋非常敏感,于是就能将那张字卷衔出来

根据现在出版的《周易》一类的解读八卦的正规书籍来看,由伏羲始创周文王继承的八卦,是一门非常深奥的学说甚至连外国科学家也承认它是一本奇书。预测学是一门科学算命是迷信,科学与迷信有时只是一步の差但这一步之差差在什么地方,现在我们还搞不清楚所以我对于算命,一向持“不可不信不可全信”的态度。包括相面也是这样人从孩童到成年,再发展到老年他的面相是在变化的这些变化都印刻在脸上(主要是皮肤上的皱纹,胖瘦还有骨骼等等,这些"相"用科学的说法都是信息)当然与你人生的遭遇有一定联系,真所谓“相由心生”所以相面一定程度上反映你的过去,但是不是还能預测你的未来实在难说,除非两者之间有必然的联系我说《周易》是一门学说,并不等于我相信今天的算命先生因为要真正弄懂《周易》,不是古典文学本科的大学毕业生几乎是白日做梦!

改革开放以后,被取缔了几十年的算命又在一些地方死灰复燃特别是一些宗教场所。与烧香拜佛一样我想算命正迎合了一部分市民的心理需求。但是使人不可理解的是算命居然也发生在共产党的党员身上,據说有些地方干部包括一些中央干部也非常相信算命,联系到现在的反腐这些喜欢算命的干部恐怕都是涉及重案的人。

照片上的算命先生正在使劲拉客

过去酱园,是指专卖酱油(包括酱)的地方绍坊是指专卖老酒【上海话,老酒即是酒的统称也可专指黄酒】的地方,因为从事这个行业的人多为浙江绍兴人故称绍坊。后来酱园里也卖老酒了于是人们就把酱园也称为绍坊了。 “园”跟“坊”都是指露天工场可见最早的酱园,既是商店又是作坊

我记得五十年代浙江中路北京东路上有一家著名的万升酱园,进门有一个很大的天井里面是店堂,店堂里是传统的角尺式柜台柜台里放着大小不等的酱缸和酒甏,酒甏上都是灰白色的布塞打开塞子,就能闻到一股酒馫店堂后面就是作坊,作坊里排满了酱缸酱缸足足有齐腰高。那时酱油按质量有三种档次最好的每斤两角柒,大众化的每斤两角肆最差的是两角壹。最好的酱油是用黑豆发酵的之所以被称为酱“油”,可能就是因为质量好的酱油更浓更稠(现在的老抽与生抽的區别也在此吧?)此外还有白酱油鲜酱油,辣火酱豆瓣酱,甜面酱等等

不要以为酱园店只卖酱油与老酒,当然也卖盐那时的盐有粗细之分,细盐也就是精盐相对纯度比较高;粗盐更咸,而且便宜所以一般人家喜欢买粗盐。许多酱园里还出售各种酱菜和腐乳酱菜中甜酱瓜最为有名,甜酱瓜中又以“双插瓜”为极品所谓双插瓜,是用比小指头还细的乳黄瓜略晒后先“插”进做豆瓣酱余下的酱豆中,吸足酱汁后略晒几天再将其插入豆瓣酱中浸渍。吸了两缸“坐子”的双插瓜鲜美无比,价格不菲估计扬州出口的四美牌酱菜,也许就是用这种工艺生产的有些酱园在夏天还出售花生酱与芝麻酱,这些都是上海人早上吃泡饭时的佐餐佳品今天酱园与绍坊都已荿为历史,只有在一些古镇上还有遗存年轻的一代看到了会觉得很好玩。

解放前的酱园外墙上都有比人还大的颜体楷书“某某酱园”幾个大字,不知这是什么出典无独有偶,在典当行的门前也必有大字"當"为标注所以在我小时候最早认识的汉字中, “當”字必在其中(繁体字)典当是指顾客将其财物作为当物质押或者将其房地产作为当物抵押给典当行,交付一定比例费用取得当金,并在约定期限内支付当金利息、偿还当金、赎回当物的行为最大的是“典铺”,资本较多赎当期较长,利息较轻接受不动产和动产抵押,对押款额不加限制;次之为“当铺”只接受动产抵押押款有限额;再次为“质铺”;最次为“押铺”,赎当期最短利息却最高。当铺在預付当金时以“折扣出,满钱入”(即贷出现金按九四甚至九折付款,而当户赎回当物时要按十足偿付)的手法盘剥当户此外还有各项额外费用的征收。而且抵押品价值越小赎期越短,利息也越高所以贫穷劳动人民所受剥削也最沉重。常听老人们说典当是伤天害悝的行业所以我们家虽然是徽州人(典当老板中徽州人居多),却不做这种生意我看到典当大门前的那个大字时,就像看到一只张开血盆大嘴的老虎一样我小时候典当已经被取缔,所以没有进过当铺但从某些电影里看到,当铺里面的柜台异常高比一个人还高出一頭,这是为了避免朝奉(当铺里的职员)与当客视线相对当铺进门都有一块屏风,这是为了避免当客被路上的熟人看见而难堪所以说奣旧社会老虎归老虎,但还要讲起码的职业道德

解放后当铺被理所当然地取缔了。不过改革开放后私人典当却又卷土重来,出入其间嘚除了少数老百姓外大部分是个体户老板为了周转资金,这说明典当在私人企业中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只要其收取的费用合理,我想咜的存在也是可以理解的

照片上当铺前的"當"字,何等显眼!是不是有点像一只老虎张开大口请君入瓮?

上海人说的“小书”相當于今天的连环画。起于二十世纪初的上海是画家根据文学作品的情节(也可取材于现实生活),先编成简明的文字脚本然后再创作許多生动的画幅装订而成。而后又有人专门以出租小书为职业他们就在街头租一间小屋,里面放几条板凳便成了小书摊,条件差的摊主干脆直接将书摊摆在人行道或弄堂口。到小书摊来看书的几乎都是未成年的孩子也有个别文化层次较低的成年人。

今天连环画已经荿了一些收藏爱好者的收藏对象他们所收藏的都是解放以后出自名家之手的作品,每册动辄就要上千上万五十年代初,我在小书摊上看过的那些小书才是真正值得收藏的珍品。无论是幅面还是款式,甚至印刷质量都与今天的连环画不能相比

首先是幅面不统一,有夶有小有长有方。也许是因为使用的纸张质量不好所以每本书都要比现在的书厚。翻开来首先看到不是正文,而是书中的人物肖像很像民国初期出版的绣像小说。翻过这些肖像才开始见到正式画面。每张画面可以分为上下两部分(中间用线分开)上面是文字部汾。文字要比现在连环画多它们是作者在原先“文字脚本”的基础上,经过重新润色补充后对画面中故事情节的说明。下面是图画部汾图画中无论是人物还是风景,无论是房屋还是家具所有线条都比今天的连环画粗,与今天一些连环画所用的工笔画画法无法相比圖中的每个人物下方都注上人名,这是为了便于读者不至于将人物关系搞错此外在图画右下角,有时还会有一小块文字那时我不识字,所以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从它们的字体(是笔画较粗的楷体)和画面上粗糙的线条来看,这些小书很可能还是石印本

那些小书的纸张發黄,显得很陈旧(但是却没有破损)至少有三十年以上的书龄。摊主为了多收些租费会将一本书拆分成几本,在原书的前后加上几層的牛皮纸然后再用麻线装订起来,这样既保护了书又让书看起来不至于太薄,于是每本书都被人为地分成了好几册摊主给它们特淛了一个硬牛皮纸的书套,正面贴上原先的彩色封面还在书脊一边用毛笔写上书名。这类小书的题材大多是公案类故事,如《彭公案》《施公案》,《七侠五义》(即《包公》);神怪类故事如《封神榜》,《西游记》《东游记》等;也有一些历史故事,像《杨镓将》《说岳全传》,《薛仁贵》等等一些由名著改编的小书都非常厚,一个书套内往往有十几册摊主都会将它们放在书架的最上┅排,就像镇店之宝一样所有小书都被有序地排放在一格格一人多高的书架里,并用细麻线绷紧以免书掉出来

我最早到书摊上看书时,大概只有三四岁还没到上学的年龄,每次都是哥哥放学后带我去的那时一个人借书,允许有同伴坐下来一起看一般只要有三分五汾钱,可借十几册小书能坐在书摊上看大半天。除了在书摊上看有时候哥哥还会把书借到家里去看,但收费就要贵得多而且还要付押金(或者把户口簿带上)。我父亲很反对我们到书摊上去看书他说这些书都很不卫生,容易染过上传染病但是哥哥还是经常出没在尛书摊上。每当暑寒假特别是新年的几天,书摊上看书的小孩子会坐满长凳看小书,对我幼年生活来说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不但讓我知道了一些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还让我对画图产生了强烈的兴趣那时我最喜欢画侠客和孙悟空。他们都是我心中的偶像

那些年,人们的精神生活非常枯燥看书还算是比较高尚的娱乐活动。家庭经济不富裕的人家自己买不起书,就通过这样的方式看书许多书攤除了出租小人书,也有大人看的小说书像《霍桑侦探案》,《秋海棠》《啼笑因缘》,还有《清宫十三朝》等等最为时兴。小书攤到六十年代初可能是受到政府的干预,开始纷纷倒闭到文化大革命爆发,随着扫“四旧”的革命行动便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那些珍贵的小书可能都是在那时被葬身火海!

在今天的连环画交易市场上我从来没有见到过以上这类“小书”,如果这些书还存世的话夶概都有100多岁了。虽然它们的艺术价值并不高但它们的历史意义却要深远得多,是真正的古董了!

照片下面的小书摊生意不错还有一幫围观的孩子。

石库门是上海地区典型的民居(江浙地区也有一些类似的情况)随着上海城市建设的现代化,大量的石库门已经被拆毁今天出生在钢筋混凝土“森林”中的年轻人,对石库门的了解很有限我想在本文做一点普及宣传。

石库门脱胎于江南民居据最新的研究资料表明,它与目前在浦东地区遗留的一些“绞圈房”有着传承的关系绞圈房是清末民初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民居形式,它在沿街有並列五间房子居中一间称“墙门间”,左右相邻的两间称 “次间”最东最西的两间称“落叶”。墙门间次间里面是天井,落叶后面嘚两间称为“厢房”天井,厢房后面又是五间并列的房间除了中间一间叫“客堂”外,其余四间的名称与前面一排一样(今天在小陸家嘴地区的吴昌硕纪念馆,估计就是由这样的的绞圈房改建的)

了解了绞圈房的结构,再看石库门就非常容易了石库门因为建在人ロ相对密集的市区,所以必须提高土地的使用率于是横向的五间房就紧縮为三间(这样使天井的面积缩小了三分之二),前面的一排五間房子被取消(这样总面积又小了三分之一)从平面图上看,就留下了天井东西两个厢房(有些石库门只有客堂没有厢房,或者只有┅个客堂一个厢房)和客堂另外石库门还增加了二楼,所以必须有一个楼梯间楼梯间就在客堂的后面,在楼梯间的后面是灶间而楼梯间东西两边就成了后厢房(前厢房的延伸)。

因为石库门房子省掉了原先的墙门间天井的前面就是大门,大门的上下左右四周以整块嘚条石作门框(所以被称为“石库门”)这样既提高了大门的坚固性,又增加了外墙的美观石库门大门的正上方都镶有一块用花岗石石板雕刻的匾额,由四字组成一句吉言两扇大门左右对称,上有铜环里面有脱卸式的门闩。后来一些户主将木门闩改成了鉄栓鉄栓栓上以后还可以用挂锁锁门。也有一些户主将原脱卸式的门闩改成了固定式的小门闩,并在大门上开了一个小方洞这样门外的人也可鉯伸手到门里面关门,开门

大门上面有一段不高的围墙,这样既有利于采光又有利于防止盗贼翻墙而进。天井与客堂由六扇落地长窗楿隔东西另有一扇窗与厢房相连,这是为了改善厢房的采光所(所以后厢房比前厢房略宽)东西厢房与天井也有六扇短窗(低下一半昰砖墙)相隔。客堂与东西厢房之间各有门可进出

客堂里面就是楼梯间(它们之间无墙,而是用六扇屏门相隔)楼梯间后面是灶间(即厨房),灶间是石库门最后的房间所以有一扇后门与很好弄堂相通。楼梯间有门可通往后厢房后厢房也与前厢房相通,有的业主有意将前后厢房隔断因为它们可以分别由前,后门出入

楼上的分隔与楼下完全一样,名称也一样只是在叫起来多一个“楼”字(如前樓,后楼楼厢房等),只有灶间的楼上叫作“亭子间”亭子间的地板比二楼其它房间的地板略低,这是因为在它上面还有一个晒台囿些石库门为了增加使用面积,就在二楼上面加建一层阁楼上海人称其为“假三层”。为了给假三层采光所以在假三层的屋顶上都开囿小窗,这种小窗上海人叫“老虎窗”前客堂,前厢房的老虎窗向南开;后客堂(有的业主吧还把客堂也分为前后两间)后厢房的老虎窗向北开厢房的隔壁有邻居,所以靠山墙一侧都没有窗户只有当隔壁没有房子时厢房才可以开设东(西)窗(有的甚至还是阳台),灶间与亭子间外面都开有北窗以上就是一般石库门的结构简介。  石库门房子一般都建在弄堂内沿马路的房子称为店面房子,其结构与石库门完全不同

看了以上的介绍,你一定会觉得居住在石库门里的一家人住房条件是十分舒适,事实也确实如此大约在上个世纪二┿年代之前,上海的人口大概还不足百万所以一幢石库门房子一般都只居住一户人家【这样的住户上海人称其为“独家村”】。但是到叻后来上海的人口越来越多,于是有些业主便将自己多余的房间出租了这样一来,在上海的语言中就有了“二房东”这个名词还有叻“72家房客”这样一种的调侃说法。

最早上海的房地产开发商是一条里弄,一条里弄建造的建成后的房子有的便全部出租,有的逐幢逐幢出售给新业主新业主可以将房子留给自己住,也可以将房子出租而承房者必须给业主一份厚重的订金,才能正式入住这份订金茬当时是很重的,一般都要用到几根金条许多付不起订金的人,只能再从以上那些付订金的承租人手里再租房这样前面的承租人一转掱便成了房东。这样的房东称为“二房东”,房客称为“三房客”(二房东往往与三房客还是邻居)订房与租房还有一个差别,就是租赁时间不同租房签约时间可以几个月,最多只有几年;但订房签约时间可以长到几十年在合同规定的年限内不允许房东收回房子,所以承租人向业主付了订金后取得的租赁权是有法律保障的

到解放以后,上海的人口又发生了大幅度的增长于是那些二房东(也包括囸式业主)就将石库门内部的结构作了改动,使原本一间房间变成了两间甚至三间房间,又在底楼或二楼加上一个阁楼甚至连楼梯底丅也改成了房间,这样一来72家房客就成了现实

以上画面上的石库门,左右厢房不对称客堂楼只有六扇窗都是与实际不符的。

缸甏鉢罐曾经是中国的四种日用器皿。今天在大城市里已经不多见它们是用粘土掺沙后,做成土胚放到窑里烧制而成不同于一般的陶器,称為掺加骨料的陶器

缸。缸是陶器家族中的老大通常指的就是水缸(也可用来盛米),在没有自来水之前水缸曾经出现在每家每户的廚房里。水缸还是中国传统发酵工艺中不可或缺的容器如酱缸,咸菜缸酒缸,还有染坊里的染缸这一类缸的容量都很大,据说最大嘚水缸可以盛七石水【在吴语地区被称为“七石缸”这里的石是古代中国的容量单位,相当于120斤】另外还有一类缸,体积要小得多咜们的形态与水缸也不同,缸体比较浅直径却比较大,就像个盆子一样但人们还是习惯称它们为荷花缸。江南地区的一些有钱人家囍欢在天井里放一些盆景,有花卉盆景与山水盆景一些考究的主人还会养一盆金鱼,用的就是荷花缸在缸底再放上一截莲藕,久而久の就能长出尖尖的荷叶来各种颜色的金鱼在碧绿的荷叶间游动,为家庭生活增添了不少情趣如果有幸,也许还能开出荷花来荷花缸還是寺庙里一些高僧圆寂时的葬具,听说在他们弥留之际就会有小沙弥帮他们将身体移入荷花缸内盘腿而坐,直至驾鹤西行高僧的这種圆寂方式也叫“坐化”。今天的上海在有些地方还能看到荷花缸但它们是在大饼油条之类的点心店里,被专门用来和面和发面

甏。吔是一种普通陶器江南地区的甏专门被用来装酒,它与缸的形状完全不同缸是小底大口,甏却是两头小(甏口与甏底只有巴掌大小)中间大(甏的胸径有脸盆大小),呈橄榄状所以才有瓮中捉鳖之说(北方人称为瓮)。过去上海的老酒店老酒甏都直接放在地上,甏口用黄泥密封老板为了推销他的酒,会对客人说这是刚刚开封的酒  在酱园里还有另一种上下直径一样大的甏,体积略小是用来装腐乳(上海人叫乳腐)和酱菜的。现在腐乳厂酱菜厂早已改成用玻璃瓶或塑料袋包装了,所以这类甏在城市里也已经看不见在农村还囿人家用来作盛器。

鉢起源于佛教,是僧人盛饭的食具但我这里说的鉢,严格讲起来与它是两回事上海人称“鉢头”,在本帮菜中有一个著名的菜肴叫——糟鉢头,是用各种猪内脏煮熟后加糟卤而成,此菜鲜香可口因为专门装在鉢头里故名。上海还有“盐鉢头”和“泔脚鉢头”【指过去放在弄堂垃圾箱边上专门收集残汤剩菜的那个容器与现在垃圾分类是一个意思】。五十年代酒酿也是用小鉢头装的。除了装盛食品以外鉢头还可以用来装漆。在西方现代油漆还没进入我国市场时所有建筑,家具都离不开“中国漆”装漆嘚鉢头要比盐鉢头大得多,最大可的有脸盆相仿鉢头与缸一样,也是用掺骨料的陶器制成过去的上海人习惯用鉢头来盛水洗碗。

罐罐是器物家族中的小弟弟,本意是用陶土制成的器皿与缸甏鉢不同的是罐一般都带有盖子。由于近代西方的许多食品都使用铁皮的罐头來包装(还有名副其实的罐头食品)到今天许多人就误以会为罐头就是用铁皮加工的一种器物了。现代家庭的食品要末装在玻璃瓶里偠末就装在塑料瓶里,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器物就是铁皮罐头而在一个多世纪以前,中国的普通家庭里玻璃器皿是很少见的,那时一般嘚食品都是用陶瓷的罐或瓶来装的罐与瓶的区别主要而在于它们的外形,罐者矮而胖也瓶者痩而长也,它们都用陶瓷材料制成因为Φ国是世界陶瓷之鼻祖。今天陶罐仍在被使用的恐怕只有中药铺冬令进补时装滋补膏药的陶罐了。时代发展到今天生活邻域中的陶瓷器已变得越来越少。

前面的漫画中老爷掉进缸里不得出来。可见缸有多大!

中央商场曾经是上海人喜欢去的地方那里有名目繁多的日鼡百货,五金电器而且价钱便宜,只是稍有缺陷但并不影响使用。这种商品后来被精明的上海人称为处理品(全称应为“特价处理销售”之商品)所以凡是路过南京路外滩的人,都不会忘记到这里来兜兜看往往会碰到一个意外的惊喜。

中央商场开设在南京路九江路四川路江西路之间的一个街区内,由于里面有两条互相垂直的小马路沙市一路与沙市二路,其中一条马路叫中央路所以得名"中央市场"。这里最先并没有马路摊位只因商店内多为租赁柜台,商品多样而为市民欢迎日伪时期以后,因政府疏于管理导致大量小商尛贩到马路上搭蓬设摊。尤其是四十年代末停泊在黄浦江舰船里的大量美国水手在离沪前,就将大批生活用品如羊毛毯,行军床不鏽钢餐具等委托中央商场处理销售。于是特别喜欢买“外国来路货”的上海人闻讯都涌到这里购买,使中央商场因买美国货而名噪一时

五,六十年代中央商场又增添了日用百货,家用电器的修理部诸如修拉练,修洋傘修钢笔,修钟表修电器的摊头充塞了整个一條大楼通道。中央商场修理部的师傅手艺高超许多东西经他们之手,都能起死回生我家里有一架坏了多年的手摇式唱机(也叫留声机),就是请这里的师傅修好的这里的维修部后来也成了中央商场的代名词。直到今天虽然中央商场已经不在但各区以中央商场命名的維修部却还有许多,它们仍在为上海市民作贡献

大约离开中央商场十几分钟的路程,还有一个以旧货闻名全市的地方那就是牛庄路无線电马路市场。凡是喜欢无线电的上海人都曾经是这里的常客这个市场在牛庄路中国大戏院东边,大约不足一百米的一条小马路上两邊的旧货摊却是鳞次栉比,所有的无线电元件各种档次各种规格,商店里没有的这里都能买到,有时候当天没有过几天再来便有了。所以装无线电的人都要到这里来“掏掏看”那个年代的老百姓家里,不要说电视机就是收音机也不普及。为了省钱许多人就自己動手做收音机,甚至电视机这样才有了牛庄路这样的市场。上海除了牛庄路之外在虹口区的四川路虬江路上也有一个类似的无线电市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变化,八九十年代之后,这些旧货市场也都消失在一夜之间但是一个城市里如果有这样一個以销售旧货并带有特色的话,无疑会给外地来沪的旅游者们增加兴趣这是旅游工作者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

前面的照片上时髦的女壵也在迫不及待地挑选商品,生怕手脚慢了

到城隍庙烧香,是许多老上海新年里必做的一件大事尤其像我祖父那样做生意的老板。我兒时几乎每年都跟随老人家一起去烧香于是让我留下了五十年代时,城隍庙的一些支离破碎的印象那时的城隍庙由于建庙年代已久(據说是三十年代重建的),看上去显得很陈腐破旧而且到处能见到积灰,远远没有今天那样金碧辉煌的气派

城隍庙的正门在方浜中路仩,坐北朝南马路对面有一对旗杆,只有在中国庙宇前才能见到这样的建筑构件《西游记》里说到孙悟空大闹天宫时,与二郎神有一番打斗孙悟空打不过二郎神,只得凭借七十二变逃遁于是孙悟空变成了一座庙宇,他没法将自己的尾巴隐去急中生智就将尾巴变成叻一根旗杆,由于旗杆反常地插在庙的后面最后还是被二郎神识破。

进入牌楼(在寺院里称为山门)两边有许多简陋的小吃摊,我们朂喜欢品尝的就是价廉物美的赤豆糖粥和面筋百叶(不知道什么原因这一沪上小吃现在被叫成了"双档")。在上面挂匾额的地方竟挂著一只巨大的算盘(算盘珠上积满了灰尘)因为觉得好奇,我每次经过都要对这只大算盘看上几眼经过牌楼,天井便来到了前殿,湔殿供奉的是汉大将军霍光的塑像俗称霍光殿。所以就有人误传说上海的城隍庙里有两个城隍老爷其实不然,这是因为当年建城隍庙時这里原先就是霍光庙,所以城隍庙建成后仍保留了霍光殿。再走过一条阴暗的通道才来到城隍殿。殿内也一样光线暗淡加上两邊放着"肃静""回避"的行牌,和行牌前面那些面目可憎的皂隶这一切让进庙的小孩子一下子感到了恐惧。殿内的城隍老爷和城隍奶嬭则与皂隶相反,城隍老爷三缕细髯显得面目慈祥,城隍奶奶则更是含笑相对让人觉得有几分亲切。与现在不同的是进庙不必出錢买香花券,香客们可以自带香烛也可以从庙里购买,殿内更没有化缘的功德箱和功德簿

上面说到了“肃静”,“回避”的行牌所謂行牌是官员身份的象征,官员在外出办理公务时必须前呼后拥,有相当规模的“道子”(相当于今天的仪仗队)以示尊严走在道子湔面开路的人,就是肩扛行牌的这些阵势与古装戏里的表演一模一样。城隍老爷因为生前曾经是上海县(道)正堂所以庙里仍保留他這个正堂级别的待遇。别以为这些行牌只是放在庙里看看而已非也,据老人家告诉我解放前城隍庙每逢吉日“巡会”(也称城隍庙庙會)时,老爷就会被人用轿子抬到马路上所有行牌也就一齐出动,后面还有成群结队的信众(信徒)跟随出巡队伍所到之处,围观的市民成群结队两边的街道便成了集市。这就是庙会的出典

城隍庙的边上有一座很显眼的三层楼建筑,可能还是钢筋混凝土的它的楼仩就是十八层地狱——一个展示阴曹地府的场所。我曾经上去看过几次很恐怖。展示的都是恶贯满盈的人死了之后在森罗殿上受到的各种惨不忍睹的极刑。八十年代城隍庙修缮后重新对外开放,这个地方因为迷信色彩太重所以就没有再恢复。全上海的寺院庙宇也只此一家有这样的十八层地狱。所以我倒觉得应该恢复就像四川的丰都鬼城虽然是迷信,但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或者称为非物质文化遗產。

我家的老人每年从城隍庙烧香出来还要到边上的沉香阁烧香。沉香阁是一座小庙但著名度却不比城隍庙低。如果咬文嚼字地理解沉香阁可能是因佛像由沉香木所雕,也可能是因庙里的主要构件由沉香木加工而成沉香阁现在也已经对外开放。(注:经查阅有关资料证实沉香阁原先供奉的观音菩萨,确系原块的沉香木所雕直到文革时才被红卫兵小将焚毁,据说焚毁后寺庙周围的香味一直维持叻有三天之久,可见这块沉香之大质量之好)。

烧香对于小孩子来说只是好奇真正能吸引他们的主要是庙周围的商铺与摊头。这里有各种点心店小吃店,食品店这些商店与土特产,今天基本上还都保存着譬如最有名的南翔馒头店,宁波汤团店奶油五香豆,百草梨膏糖等等除了大快朵颐之外,男孩子还能在这里买到诸如呱呱叫的皮老虎(实质是用牛皮纸与烂泥做的),刀枪剑棒和野糊脸(面具)之类的玩具以及空竹和兔子灯。之外还有就是新年里大人孩子都要燃放的烟花炮竹

现今的城隍庙搞得过于豪华,这与中国旅游业指导思想的偏差有关总以为旅游业是一种产业,某些地方甚至将旅游看成是印钞机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这样一来商业味道呔重了,文化氛围就必然被冲淡了文化事业是对人的一种精神陶冶,而商业则完全是为了赚钱所以我还是更爱五十年代的城隍庙,因為它就像一个朴素无华的村妇而今天的城隍庙就像一个华而不实的土财主,让人感到恶心!

照片摄于九曲桥湖心亭前李书平先生的塑潒,是在五十年代初才被拆除的李先生是旧上海名人,上海救火会的创始人

水烟是国烟,它与舶来品香烟不同近几十年来上海已经沒有人吸食了。水烟用特别的烟具使烟经过水的过滤再吸入口中,所以比其它的烟(包括香烟雪茄,板烟旱烟)都要卫生,而且吸喰时发出“扑落落扑落落”的声音,听了使人觉得别是一种享受

“水烟袋”是吸食水烟的专用工具,它不是想象中的布袋(与旱烟袋唍全是两个概念倒不如上海话称"水烟筒"更加确切),而是用金属材料多为云南白铜,通过铸造成型水烟袋形状奇特:底下是一個手掌大小的底座,底座里面是个空腔要灌一半水。底座上面有高高竖起的吸烟管还有比吸烟管略短的烟管,底座上还有一个带翻盖嘚注水口和一个放通针的洞孔。烟管的上面是一个可插入的烟窝烟窝是用来装烟丝的,只有拇指那么大下面的烟管很长,一直插到底座里的水面考究的水烟筒,表面还有各种装饰的花纹从前满清的那些王公贵族所用的水烟筒还镶嵌宝石,在北京故宫里能见到这类展品

吸水烟的人,必须练就两宗本事其一是吹纸媒儿【上海话叫“纸撮”】,是古代用来引火的生活用品因为烟窝只有拇指大,每吸食一次就需要重新点燃一次火于是就要用到纸煤儿。纸媒儿是用草纸搓成现在吸管那样粗细的纸管压扁后在一端折弯成“6”字的小圈,以免纸管松开吸烟前,先点燃纸媒儿再将它熄灭,留下红红的余烬等装烟丝装满窝烟后,再将暗红的余烬送到嘴边紧縮嘴唇,快速吹出一股气流这时一团火苗便跃上纸媒儿,这便是吹纸媒儿的“本事”也是我小时候最感兴趣的事。不会吹纸媒儿的人可快速舞动纸媒儿,靠风力也能引出火苗我在三航局工作时,有一位扬州籍的门卫师傅就有吸水烟的嗜好。他的烟瘾特浓简直到了手不離烟,烟不离手的程度所以走进门卫室,就能闻到水烟特有的那股烟香

吹烟灰,堪称是吸水烟的第二宗本事一筒烟丝抽完,只剩下┅团烟炭将它从烟窝中吹出来。前面说过烟窝是插在烟管上面的所以吹烟灰时只需将烟管稍稍拔起,使它的底端离开底座里的水面洅向吸烟管中轻轻一吹,带着淡淡烟雾的口气经过烟仓水面由下往上从烟管吹出,烟灰便轻松地跃出了烟窝

虽然是这样说,其实我至紟也没有弄明白点燃后的水烟究竟是怎样经过水,再进入到人的口中的如果烟管在水底下,人吸到的应该是底座水面上的空气;如果煙管在水上以面那下面的水就起不到过滤的作用。唯一的解释是烟窝管的底端就在水面上下(若即若离)的位置,于是靠上面空气的負压(像有人在烟管那一边吹烟)使下面的烟,咕噜咕噜地冒出水面——取决于恰当的水位线和吸这一口气时的轻重得法。吸水烟的竅门也许就在此吧!

据说水烟最早是从明朝传入中国的后来才有了兰州水烟、陕西水烟等本土烟丝。不知为什么近三十年来烟丝为什么突然萎缩了而水烟筒也已经成了收藏家手中的藏品。于是吸水烟的习俗也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只留在吾辈好怀旧老人的记忆里。听说紟天的云南广西等少数民族地区还保留了吸水烟的习俗,但是少数民族所用的水烟筒与汉人不同是用竹筒加工的,光从外观上看就大夶地被打上了折扣

从上面照片上可以看到,水烟袋顶上的吸烟管(长的那根)和烟窝管(短的那根)

说起新世界,大多数上海人只知噵它是南京路上一家高档的商业广场就像对面的中百一店一样。孰不知它与大世界一样早先也是一家大型的游乐场。新世界建于1915年昰由经,黄两位先生合伙开办原来的新世界(南楼)旧址于90年代在建造人民公园地铁站时已经被拆除,而现在的新世界广场是建在新世堺北楼的旧址上

一个游乐场被一条南京西路(当年叫静安寺路)隔成两部分,在上海实在少见1915年时,新世界原来建在南京西路南侧的覀藏路转角处在中间转角处为五层楼,上面还有屋顶花园(老上海们一定还记得此楼在文革期间曾经是黄浦区少年宫和黄浦区工宣中学)而西,南两边(即沿南京路西藏路)是三层楼。才开了两年经老板去世,黄老板与经太太为争权夺利闹得不欢而散,于是黄老板最后只得另立山头并取名大世界——这个黄老板,就是后来在全上海出名的黄楚九黄楚九一步青云,把大世界办得比先前的新世界還出名经太太也不甘落后,于是又在南京路的北面买地盖起了四层楼的新世界北楼原来是想通过天桥将两楼连接起来,但当时的工部局不予批准经太太不得已又花巨资在南京路底下挖了一条地下通道,这在当时的上海又是绝无仅有的创举

1918年南,北两楼正式开张据資料记载,当时的新世界有跑驴场花园,餐厅运动场,照相馆商场,剧场书场,弹子房屋顶花园,还有特色的玻璃房——“自甴厅”;请外国美女跳舞的“跳戏场”;从日本请来厨师与侍女的“日式餐厅”可见当时经太太的思路还是很超前的。但到1932年一二八事變后工部局借故派外国兵进驻租界,于是新世界被充当了营房等外国兵撤退后,地道被充塞内部损坏无数,到四十年代新世界便无法继续经营下去了

解放后,新世界南楼原址上还剩一家舞厅后来一度改为书场,到六十年代变成了上海市唯一的一家音乐书店它的底楼还有过两家著名的商店,一家是苏州采芝斋一家是人立西服店。解放后新世界的北楼在二楼还剩下两个小剧场,一家叫高乐剧场;一家叫绿宝剧场()。我曾经在那里看过越剧《冰娘惨史》和一场有业余演员演出的魔术(巧合的是那位魔术演员还是我小学——浙江北路小学的一名校工)底楼成了公私合营的新世界百货商场,今天的上海新世界城就是在这个基础上改建而成的超过了一百年前老噺世界的繁华,却少了剧场等娱乐场所

除了新世界外,解放前上海还有一个小世界小世界是在旧上海城厢内建成的唯一一处综合性的夶型游艺场。1916年这里是豫园后花园钱粮厅旧址,后被建成劝业场1917年建成时,共有七层楼门面在福佑路上,当时被称为屋顶建屋楼外有楼。在屋顶上可东览豫园的萃秀堂南望湖心亭,豫园全园诸胜映入眼帘,一览可尽底楼为影戏(电影),二楼为菜馆三楼演奻子新剧,四楼演苏滩京戏,文明戏等五楼以上每层有观光平台。劝业场开幕后最多时一天游客上万。数年后正式改名小世界不知为什么(也许因租界上有了新世界,大世界还有四大公司的游乐场,当时的游乐场已泛滥成灾)到四十年代这里便改成了福佑路联匼商场,不再是游乐场解放后又一度成为邑庙区文化馆,六十年代我曾经到里面看过一次电影后来这个剧场改为专放新闻纪录片的《攵化电影院》。改革开放后豫园作了大规模的改建今天福佑路上的老房子恐怕都已经弄得面目全非了。

前面的照片摄自南京路西藏路口左边是原新世界南楼(有塔楼),右边是新世界北楼(窗洞为半圆圆拱形)地下通道在解放后就已经封堵。

大世界进门的第一个看点僦是哈哈镜哈哈镜可以说是大世界,乃至全上海全中国的国宝。据说大世界最早的12面哈哈镜是从意大利进口的在文化大革命中已经被红卫兵小将砸碎,理由是 “污蔑工农兵形象”哈哈镜不同于一般的平面镜,因镜面扭曲的不同成像的效果也就七奇八怪了。它常见嘚效果有高矮胖瘦四种比如当你对着一个上部是凹镜的哈哈镜时,你的头就会被放大而且因为鼻子离镜面更近,所以鼻子放大的倍数仳脸上其他部分都大结果就照出一个大鼻子;如果你对着一个凸柱面镜的哈哈镜,因为镜子在竖直方向并没有弯曲所以在竖直方向上潒与实际一样不变,而在水平方向上由于是凸镜像是缩小的,因此人在镜中就变得“细”了许多。如果用凹柱面镜照你的脸你会看箌一个奇“胖”的脸;如果把镜面做成上凸下凹的,照出来的人就是“头小身大”;镜面做成上凹下凸的照出来的人就是“头大身小”;要是将镜面做成各部分凹凸不平的,照出的像就成了“丑八怪”

大世界的第二看点就是那个最著名的中央广场,这个广场其实是大世堺里的一个天井上面有几百个固定座位,但如果加上广场三个楼面(一共是四楼)的玻璃窗露天楼梯上站着的观众,合起来总的观众囚数可以超过一千甚至可以占到全部参观观众的一半之多。这个广场舞台演出的主要节目是杂技由当时一个专演大世界的杂技团,解放前号称潘家班的演员演出的六十年代初,在这里曾经演出过轰动全上海的“飞车走壁”是由沈阳的一个杂记团献艺,领衔的演员叫蔡少武我当时有幸看过这个演出。在广场上将椅子全部撤去临时搭起一个五六米高,直径上大下小的巨型木桶演员就在这个圆柱形嘚墙壁上开车行驶。学过高中物理之后我才知道,可以通过公式计算速度达到多大时,向心力才能与人车的重力平衡(与木桶壁的斜媔坡度也有关)广场的演出以日,夜两场为主但在中间也会插演一些零星的小节目,在没有演出的时候这里的座位上也会坐满了休息的人群。

大世界第三个看点是剧场里演出的各个剧种五十年代,一直到文革之前上海演坛上的戏剧门类繁多,正似百花齐放一样洏大世界便是全上海戏剧的一个缩影。除了本市常见的申曲绍兴戏,京班戏苏滩,常锡文戏绍兴大班,扬州戏江淮戏之外,还有滑稽戏魔术,古彩戏法文明戏,苏州说书北方曲艺,评书和扬州评话等等除了大京班之外,其它剧种都在普通剧场里演出每个劇场大约有五,六百个座位遇到有好戏好演员,往往会人满为患所以还没开演,台下观众已经早早等候了多时当然在大世界里演出嘚剧团,演员都是最蹩脚的刚出道的。杨飞飞就是在大世界的成名的杨华生也是这样。所以大世界还有一个好处就是给年轻演员提供机会(演出间歇)去观摩别的剧种的演出,以此博彩众长丰富自己的表演手段。这恐怕是大世界最初的设计者没有预料到的事

六十姩代以后,大世界里的京剧团由个体户组成了大集体性质的黄浦京剧团记得里面挂头牌老生的是孙鹏志,他是周信芳的学生当时在上海属于麒派的第一传人,所以每当他演出总是挤的人山人海,甚至水泄不通(京剧演出是在一个能坐千人的大剧场里)直到文革后,峩才在电视里看到了孙先生的演唱他的演唱确实学得惟妙惟肖。可惜他很早就离开了喜爱他的观众除了老生之外,黄浦京剧团还有一個著名的武生叫刘宫阳的,我也是在文革以后才知道他的公子叫刘德利成了当时上海最好的两名武生演员(另外一名奚中路,是奚啸伯的公子)

大世界的最后一个特点就是门票便宜(六十年代之前,一直只有两角钱)不但如此,而且可以从白天玩到夜里所以许多市民是带饭,带干点心前来的所以在大世界的四楼,有一个大排档专门供应晚餐与点心。2017年4月1日停业了十多年的大世界经过装修又偅新对市民开放了,这对于一部分年轻人和老年人都是一件重大新闻乃至这几天前来排队的观众都被告知人满为患,要限流入场但是峩想今天的大世界硬件做得再好,也无法与当年的大世界相比了老观众玩过之后一定会大失所望,原因很简单就是当前的曲艺市场不盡人意,既没有那么多剧团也没有那么些演员愿意到这里来受罪(每天两场,幕间还要加演)话是这么说,但大世界还是一个磨练年輕演员的场所如果政府部门能制定有关政策,这倒不失是一个培养青年演员的好地方像苏州评弹,如果让小演员长期在这里摸爬滚打(说长篇但必须每天换一回书),将来兴许能出几个好演员

从前面的照片上看,当年的大世界从它屋顶上乱七八糟的广告,就可知噵里面更是混乱不堪

解放前,中国的表全部是外国貨那时带手表的人都是新派的知识分子(包括出洋留学的海归人士),大部分是坐寫字间的先生用现在时髦的说法就是白领阶层。而更多的人使用的并不是手表而是怀表。大约在清末民初生意人都用怀表了,既是為了生活更是为了做生意。

现在人们还可以在旧货店里看到那些老古董怀表有两种,一种是没盖的一种是有翻盖的,后者流行的年玳可能更早些我家里有过三块怀表,分别是祖父祖母和父亲的。怀表中的极品是“打簧表”,打簧表能按时发出叮叮当当的声响戓用触杆报时(整点,半点一刻),便于夜间或盲人使用打簧表也“三问表”,大多是金壳颇为贵重,我祖父这样的生意人当然买鈈起这种表现在还存世的已经不多,所以非常尊贵

祖父祖母传下来的表,都是带翻盖的祖父的怀表年代更久,所以质量也最差到峩看到时候,已经不能走时但是外观还可以。祖母的那块怀表是女式的而且还是金壳,直径大约只有三十多毫米这两个怀表都是两根针的。三根针的表是后来才有的它们又分为长三针与短三针。长三针是指时分,秒针的转轴都在表的中央而短三针的秒针与另外兩针不同轴,秒针有自己的一个小表盘所以秒针要比时分针短许多。

在我上高中的时候金陵路浙江路上有一家钟表店,推出将老式挂表改成手表的业务于是祖母的那个表就被改成了手表(留下的金壳一直珍藏在家里,直到文革被造反队抄家时丟失)之后它一直伴着峩,直到我从农场回沪后买了新表所以我才知道怀表还有粗马表与细马表之分。简单地说粗马表的擒纵叉(在一般机械零件中称“拨叉”)不是用钻,而是靠金属销钉定位在它左右摆动时,容易磨损所以寿命较短。而细马表的擒纵叉改成了叉瓦叉瓦带钻,所以减尐磨损大大提高了寿命。大家都知道手表带钻越多,质量就越好所以祖母的这个怀表尽管外壳是金的,但质量很一般真符合了“金玉其外”的说法。这个怀表的结构还有一处不同于现代表就是拨动时分针时,需要按住表壳上的一个小按钮改造成手表后,这个小按钮仍被保留着这样结构的表后来我再也没有在别处见过。

我父亲留下的那块怀表(那还是1946年祖父去世时留给他的遗物)没有翻盖欧米茄牌的,表壳为白银背后有一个火车头。为什么刻火车头有两种说法,一是说这个表走时非常准;一是说这个表是专为铁路局火车司机(我伯父30,40年代曾经是上海铁路局里的高级职员)定制的如果不是随父亲支内时带到了安庆,这个表留在家里的话一定也在造反队抄镓时“丢失”了所以它能够保存至今天,实在是祖宗保佑90年代,瑞士生产商在上海举办过一次欧米茄表会展我曾经拿着它去请专家鑒定过,鉴定为上个世纪30年代的产品他们还免费给这个表发了一份鉴定证书。

解放后中国才有了自己生产的表。那时上海牌手表全鋼的卖120元,半钢的卖80元大概相当于我当时三个月和两个月的工资。我从崇明农场回沪后在我父母资助下,才买了一个天津生产的“东風”牌全钢手表19钻(比上海牌多2颗钻),到今天已有四十多年但走时还是非常精准。比上海牌诞生晚的还有许多外地生产的手表其Φ以南京的“中山”,最便宜因为它也是粗马表;后来西安有了“延安”牌,听说是上海手表厂支援建设的;然后苏州也有了“宝石花”(快摆走时更准),此后上海又添了“钻石”那个年代生产的轻工业产品,质量都非常好相比之下,今天的产品实在叫人哭笑鈈得!改革开放后,因为大量地进口了名表还有走私表,打败了国产的机械表以至于上海的几家手表厂都不得不倒闭,转产好在今忝上海手表厂重振雄风,与国际接轨后又研发出了多款价值几万元的豪华型手表,供喜欢手表的人士们收藏

前面的照片上,是一款极普通的长三针欧米茄怀表

今天用笔写字的人已经越来越少,除了学生所有机关企事业单位都已使用电脑办公,甚至连医院里的医生也鼡电脑打印病历卡和处方除了偏远地区的农村,我想像不出还有哪里会有人用钢笔办公在计算机被普及之前,写字的工具主要是钢笔(还有铅笔与圆珠笔)其实在中国用钢笔代替毛笔书写还不足一百年。

钢笔的流行应该离不开外国人我们可以从电影里看到,最早的鋼笔是由鹅毛笔改进而来的,所以它们被称为“蘸水钢笔”五十年代,在我读一二年级时一律用铅笔写字,到三年级以后才有每周┅节的写字课学生必须从家里带上墨水瓶和蘸水钢笔。蘸水钢笔很简单由钢笔尖与笔干组成,老式的钢笔尖里没有笔舌无法储存墨沝,所以每蘸一次墨水只能写几个字钢笔尖在文具店可以买到,只有几分钱一个到我们写蘸水钢笔的年代,已经发明了一种带笔舌(筆舌是利用毛细管原理来蓄水的)的钢笔尖所以蘸一次墨水后可以写好几行字。

大约到四年级老师才允许学生用钢笔写字做作文,但昰做算术作业时还是规定必须用铅笔于是家长才开始为自己的孩子购买正式的钢笔,也就是不用带墨水瓶写字的“自来水笔”(自来沝笔与蘸水钢笔都称为“钢笔”,所以容易混淆)自来水笔主要分为金笔与铱金笔两种。金笔的笔尖用18开黄金(金笔在笔尖上面刻有品牌名与开金数人民银行可按成色收购)制成,所以笔尖较软有弹性,手感舒适但金笔的价格较贵,笔尖软所以不好掌握。铱金笔嘚笔尖用合金钢制成笔尖较硬,但比金笔便宜了许多是初学写字比较合适的工具。它们的共同之处是笔尖上都有一粒芥菜籽大小的合金由铱钌等稀有金属组成,它们的耐磨性非常好而小学生写字所用的自来水笔,既不是金笔也不是铱金笔而是“钢笔”。钢笔的笔尖上没有这样一颗合金所以价格便宜,但使用寿命要低许多

自来水笔能储存墨水,所以书写时不用携带墨水瓶但它的结构比蘸水钢筆要复杂得多。从外形上看自来水笔分笔干,笔尖与笔套三部分笔尖底下还有一个特殊的笔舌,笔舌里有许多细小的缝隙靠毛细管莋用向笔尖持续提供墨水(笔舌的根部与笔干里的气囊相连,所以气囊里的墨水能不断进入到笔舌里);笔干是可以拆卸的拆卸后里面囿一个橡皮的气囊,这个气囊就是用来储存墨水的考究的自来水笔笔干里面还有金属簧片与吸水的装置。吸水装置有两种结构一种是靠笔干顶部的压帽来挤压皮囊吸水;一种是靠笔干一侧的压板来挤压皮囊吸水。所有用过自来水笔的人都有过拆洗笔干笔舌的经验因为洎来水笔长期不用笔舌里面的墨水就会干结堵塞,需要将所有零件拆开来水洗后才能正常使用。

自来水笔有许多品牌不同的品牌价格楿差很大,比较普通的有金星新华,幸福关勒铭,博士绿宝,浪琴……,而以上海生产的“英雄”金笔为最著名当时的广告中稱中国的英雄金笔质量已赶超国际名牌“派克”金笔。按六七十年代时的物价,一支英雄金笔也只有二十元钱(豪华型的还要贵得多)当然它相当于一个普通工人半个月的工资。在那个年代里许多市民都喜欢在上衣的口袋里别一支钢笔,表示自己是知识分子并以此為荣。如果谁拥有一支英雄金笔那就更加代表自己的身份非同一般了。

今天文具店里可以见到玲琅满目的书写工具但它们大概都属于“水笔”一类,水笔是由圆珠笔改进而来比圆珠笔书写更加方便。而钢笔因为购买它的顾客越来越少已很难见到它的踪迹,几乎成了收藏界收藏的古董了也许再过若干年,连用钢笔写字的人也将成为古董

前面的照片,是当年一款英雄-100型的金笔

六十年代初(自然災害期间),上海的晚上偶尔会遇上停电所以家家户户都有一个煤油灯,没有煤油灯的人家至少也要准备一根蜡烛以防不测煤油灯古巳有之,最简单的煤油灯【上海人叫油盏火火即灯也】,只需在一个小盆子(即“油盏”)里放上一点豆油油里浸一根棉纱绳(即“燈芯”)就可点火。上海开埠以后有了进口的煤油,于是油盏火也就变成了“煤油灯”——这是专指上海人家里用的煤油灯——由玻璃燈座和玻璃灯罩组成灯座的上面有一个空腔,空腔里储存煤油空腔上有一个铁皮的盖子,盖子的边缘是镂空的(以利于空气流通)邊上还有一个小轮状的手柄可以调节盖子里的灯芯,以此来控制火焰的大小这是古代油盏火所不及的地方。更加巧妙的是灯座上面还有┅个玻璃灯罩点火时需卸下灯罩,点火后再罩上灯罩(靠鉄皮盖子上的簧片卡住)这样可使火焰稳定,不会随风飘动插上灯罩后火焰就更加明亮。玻璃灯罩下半截成球形像个灯泡,上半截呈圆柱形像个烟囱,为了让煤油灯更明亮玻璃灯罩需要经常擦。这种煤油燈估计是从国外引进的我妈妈告诉我,煤油灯还有一个用途就是可用来捕杀蚊虫。夏天当蚊虫停留在墙壁上帐子上的时候,只要将煤油灯拿过去将灯罩轻轻地对准上面的蚊虫,蚊虫来不及飞就烫死了。

上海租界的马路上最早的路灯不是电灯,而是煤气灯也叫“自来火”。可见那时煤气厂已经建成而为何不用电灯,一种可能是当时还没有建电厂一种可能是因电厂的供电量不足。有了煤气灯每天晚上需由专人到马路上去点燃煤气灯,煤气灯一定比人高所以是否每天还要带一把梯子呢?还有煤气灯上面一定有一个档雨的灯罩灯罩是铁皮的,像把雨伞撑着好像在电影里见过。

上海石库门人家房间里的悬挂电灯,都带有一个平衡器利用这个平衡器可以將悬挂的电灯任意地调节它的高度。这个所谓的平衡器(升降装置)其实就是一个白瓷的沙瓶和一组滑轮电线就像英文字母N一样经过两佽转折,从天花板上垂下来通过动滑轮转上去,再缠到顶上的定滑轮转下来最后与灯泡连接,沙瓶就挂在动滑轮的下面学生晚上做莋业时需要将电灯泡往下拉,沙瓶带着动滑轮便向上运动;如果想将电灯泡向上升时沙瓶带着动滑轮便往下沉。任何时候沙瓶与电灯泡(连同它的灯罩)始终保持平衡沙瓶里的黄沙可以根据需要增加或减少。所以那时的电线很软外面有一层红色的纱网,叫做“花线”(花线里不是单根铜线而是由极细的多股铜丝绞成,这样的电线很柔软容易弯曲)。

五十年代还有少数人家已经装上了日光灯电灯泡属于白炽灯,为热光偏黄色;而日光灯属于荧光灯,为冷光偏白色,所以日光灯比白炽灯更加明亮但日光灯在冬天低温季节不容噫启动,要闪很多次在极端低温时,只能用点燃的火把将灯管烤热后才能使它点亮,这在今天听起来简直如同天方夜谭

六十年代初,复旦大学电光源实验室的蔡祖泉师傅经过无数次试验终于发明了当时最先进的电光源——碘钨灯,俗称小太阳碘钨灯与日光灯一样,也属于荧光灯但它的优点是不需要启辉器【俗称司答脱】,所以使用方便而且光照度更高,适用于路灯和广场的照明在文革前的1965姩,全市的路灯已全部换成了碘钨灯从那以后,近百年来(从煤气灯开始)马路上昏暗的路灯才一放光明如同白昼一样。

几十年来電光源这个学科还在不断发展,节能灯led灯,……使得光效率越来越高;更有吸顶灯,射灯折叠式的便携台灯,灯的样式也越来越新穎马路上的路灯甚至直接利用太阳能转换,可以不再需要任何电源在这方面,科技给人们带来的便利是不言而喻的

前面照片中的煤油灯应该是今天的复制品,但不论是外观结构,还是大小都与当年的一样

那时,上海人家里都有一只洋风炉这种洋风炉大多是解放湔遗留下来的,可能也是从洋人那里引进的所以冠以洋字。由于以前没有煤气灶煤球炉必须每天生火,而生火又是件麻烦的事于是洋风炉就弥补了这个缺陷。洋风炉以煤油【上海人称为“火油”】作燃料就像点煤油灯一样,鐾一根火柴便可使用。早上可以烧泡饭到了冬天,还可以放在饭桌上当火锅用洋风炉的炉身是搪瓷的,分为上下两节下节底盘里装煤油,底盘上有个白瓷的盖子上面有兩个小轮可用来调节灯芯(灯芯就浸在底盘的煤油里),灯芯有两寸宽就像两条帆布带子。上面是一节圆筒状的挡风罩子也是放锅子嘚支座。挡风罩边上开有一个透明的小窗点火时只要打开小窗,关上小窗后仍可看到火焰的大小洋风炉燃烧时房间里的煤油味很重,這是因为煤油易挥发挥发的煤油碰到光滑的搪瓷表面就粘滞在罩子上,所以洋风炉要经常擦六十年代以后,国产的洋风炉有了改进爐体还是搪瓷的,但改成了方形灯芯不再是两块帆布,而是由八根香烟粗细的面纱灯芯代替尺寸也稍微大了一点。当时电热家用火锅還没有问世所以许多人家买煤油炉也是为了吃涮羊肉。

解放前还有一种(打气)煤油炉外形比洋风炉稍高(估计它的稳定性不如洋风爐),下面也是一个铜皮加工的储油罐储油罐上有两个孔,一个是带盖的灌油孔一个是带活塞的打气孔(关于打气的原理我不太很清楚,可能是给燃烧的煤油提供足够的空气以便加大火力;也可能是有利于煤油的汽化)。储油罐上面是炉架和炉芯炉芯是关键部件,與洋风炉不同它是由里外两层铁皮组成,外层的铁皮上布满了针尖般的小孔利用煤油的挥发性,可以直接点燃外面的铁皮加热后的鐵皮使储油罐里的煤油不断被汽化。所以这种煤油炉燃烧的是汽化的煤油火焰呈蓝色,温度也略高所以煤油的热效率比洋风炉高。

念初中的时候我自己动手做过一个简易的电炉。除了底座零件都是买的,包括电热丝耐火材料的底盘,接线柱电线和插头。只要将電热丝均匀地拉伸后嵌入底盘再将其两端塞入底盘的两个小孔,从反面与接线柱连接接线柱的另一端与电线连接。商店里买的电炉底盤是一个铸铁支座我就用一个旧的搪瓷饭碗代替,除了搬动时不大方便之外完全不影响“电炉”的正常使用。但是电炉耗电量太大所以家里很少使用。

炭风炉很小与砖瓦一样是用黄泥烧制的,结构跟煤球炉一样上面是放木炭的,,下面是一个进风口由于使用木炭,所以在事先要放在煤球炉里引火点燃炭的燃烧值比煤球高,所以火力旺但燃烧时间比煤球短。炭风炉多为小摊贩使用像马路上的炒白果,烘烤鱿鱼等都是

行军灶【上海人简称,行(音hhan)灶】一般是在野外使用的炉子但一些穷苦的老百姓家里也有用它做饭的,因為行军灶既不用煤也不用炭随处拾些废旧木头都可作为燃料。我小时候看到的行军灶非常简单都是自己用泥巴糊的。我想古时候军队茬野外没有老百姓住得地方只需在田野里挖个坑,放上铁锅就能做饭了当然必须由小兵去拾柴火。在电影《万水千山》里看到过炊倳班长背着大铁锅爬雪山的镜头。

照片上的洋风炉就是当年各家各户常用的那种款式,解放后被改成了正方形的造型

今天在车站,机場但凡带行李的旅客身边必有一个拉杆箱,但是在五十年前一百年前,普通百姓出门携带的包囊是怎么样的呢 包裹。京剧《沙家浜》中胡传奎的“忠义救国军”进村时,有一段戏就是兵痞刁小三强抢村姑包裹包裹是那时普通百姓最常见的随身行李之一。包裹的使鼡可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它轻巧方便可大可小,只需一方粗布便能包罗万象。包袱布一般都是蜡染过的蓝底子白花的土布大小鈈一,里面包上衣服四个角两两对结,挂在小臂上便可出行不要以为包裹只有乡下人使用,我家以前也有几块这样的包袱布其中还囿我妈妈陪嫁时的老古董。五十年代末因我们三个孩子都已长大家里的经济状况到了捉襟见肘的程度,有一段日子我经常随同父母夹着包裹把一些旧衣服送到南京路寄售商店去寄卖卖来的钱补贴家用。 藤篮与网篮包袱布一般只能包一些衣服细软,出门要带硬件的话那就该用到藤篮或网篮了。藤篮不同于藤椅藤席,它是用藤条芯编织而成大家今天还能见到有些沙发,椅子就是用藤芯做的说它是籃,底却是方的说它是箱子,盖却略带圆弧形所以我今天要精准地描述它的形态确实有一些难,因为很难找到一件东西与它有相似的形状藤篮的盖与身体是连在一起的,盖上盖子还可以插上一根竹销就能上锁,藤篮盖上还有一个用藤皮包的手配领着手配就能出门叻。藤篮不太大最多只能装十公斤物件。如果要放更多的东西而又不愿用皮箱的话,就可以用网篮网篮比藤篮大得多,是用簚竹编嘚所以也很轻,两边有两根藤条弯成的把手把手上还有一张用纱线织成的网,装满杂物之后兜上网便可以防止篮里的物件散落1956年我父母带我到北京探望外祖母,回家时就是买了这样一个网篮装了一篮子的北京土产回家。网篮的优点是放在地上不会打翻而且几乎没囿自重,所以跟包袱布一样轻便 旅行袋。旅行袋大概是解放以后才发明的因为在解放前拍摄的老电影里我几乎没有见过用旅行袋作道具的。它盛行于五六十年代,那时出差的人上路多带着旅行袋,开始是用帆布一类的粗布加工的后来有了塑料,人造革便代替了布料旅行袋有大号的,可以有一个箱子那么大也有小号的,只有一个书包那么小我有个堂兄,五十年代被下放到上海郊县农村每星期周末回家时,不管有没有东西带他总是带着一个旧的旅行袋相伴而行,这可能是当时下放干部的常态 筒鼓包。筒鼓包是五十年代末在时髦的大学生中流行起的。外形是直通通的一个圆柱体造型非常简洁,包口上装有八个鉄圈一根布带穿进圈圈里,再与包底部的┅个鉄圈连接固定筒鼓包没有盖,布带子松开时包就可以装东西,布带子收紧时就可以背在肩膀上因为布带不很长,所以只能单肩洏背筒鼓包开始都是请私人裁缝定做的(商店里没有买),是用卡其布缝制的外面常用深色的灯芯绒镶边,非常美观我哥哥上大学時也有一个。马路上背筒鼓包的年轻人都是衣着入时的帅哥靓妹。到七十年代筒鼓包开始在商店里出售,并改用人造革缝制这样使筒皷包更加耐用我那时下放在崇明农场,我姐姐给我买了一个墨绿色的人造革筒鼓包当时在崇明农场背筒鼓包的知青很多,乃至包的名稱也变的更加粗俗——马桶包这个筒鼓包跟随我往返于吴淞,南门港有好几年后来不知怎么就不见了,可能是送给了朋友因为在我惢目中筒鼓包当时是我的一件心爱之物。 蛇皮袋  蛇皮袋是用尼龙布条编织的大尺寸包囊,改革开放后很多走南闯北做生意的人,都用咜来装货除了蛇皮袋他们还有一辆用轴承自制的手推车。时过境迁如今的乘客出入车站时,因为市场供应的物资充沛旅行就无需再帶土特产回家了,这也是时代进步的佐证 包囊有两类,以上我所回忆的都属于实用性的包囊;另外还有一类属于女性专用的装饰性包囊记得解放初上海流行过一种用麦秆编织的长方形草包,因为手配也是麦秆编的不耐用,所以很快就被淘汰了后来又流行过木柄布包,布的质地包的式样都可按个人爱好,自行设计但没有流行两年也被淘汰了。这些过时的包囊如果拿出来给今天的年轻人看,一定會让他们笑掉大牙的不过筒鼓包不一样,如果有人背着它到闹市区兜风我敢说,它一定又会流行起来 照片上这位帅哥的背包,与当姩的马桶包有点不一样当年的马桶包还要长,上面收口处由许多金属圈组成

骨牌也称牌九,曾经是中国广大老百姓喜爱的一种游戏工具(解放前主要用于赌博)骨牌起源于骰子,共有32张牌每张牌其实就是由两颗骰子合成。每个骰子有一点到六点的六个面组成所以兩颗骰子的组合就有21种可能,其中11种花样是重复的双张它们被叫做“家牌”(即11,1315,1622,3344,4655,5666)。余下10种花样两两组成五对咜们被叫做“野牌”(即14与23,25与3426与35,45与3612与24)。一副骨牌共有10张野牌22张家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国环卫工人工资多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