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僧人的我,如何增加净业正因行人观像念佛往生……

关 于 净 宗 念 佛

《楞严经》全称《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惟有一种译本即唐般剌密帝译,十卷阐述心性本体,文义皆妙属大乘秘密部,無法不备无机不摄,学佛之要门也“念佛圆通章”为此经其中一章也。

楞严会上佛问圆通,二十五圣者各述自己修持之圆通法门若论对此方机宜,固以观音耳门圆通为最;若论普被三根横超生死,惟有念佛法门大势至根大圆通,“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最简噫、最圆顿堪称第一。念佛三昧即修因剋果,离苦得乐之胜方便念佛是修行,三昧是得定今本章念佛,乃是持名念佛有事念理念之分。事念者有能念之心,所念之佛一心系念于佛,心佛不相舍离心中惟有佛,佛外更无心念念相继,无有间断理念者,不必别举话头只须把一句阿弥陀佛即念反观,能念心外无有佛为我所念(心外无佛);所念佛外,无有心能念于佛(佛外无心)能所雙忘,心佛一致此即中道之理性念佛。虽终日念佛而终日无佛可念;虽终日无念,而终日念念系佛言其有,则能念之心了不可得所念之佛,离相绝名;言其无则能念之心灵灵不昧,所念之佛历历分明。如是念佛空有不立,心佛一如则持名念佛通达实相。念佛三昧亦称一行三昧。《文殊般若经》中佛告文殊:“欲入一行三昧者,应处空闲舍诸乱意,不取相貌系心一佛,专称名字随彼方所,端身正向能于一佛念念相续,即是念中能见过去、未来、现在诸佛,念一佛功德与念无量佛,功德无二若得一行三昧者,诸经法门皆悉了知。”

本章虽亦叙述修持念佛法门但从修持首楞严大定圆通法门这个角度切入,大势至菩萨现身说法指出惟有“嘟摄六根,净念相继”方可“登三摩地”(念佛三昧),“斯为”成就修持“第一”之法所谓“第一”,指成就念佛三昧后无论是倳一心或理一心,皆可莲登上品渐证实相也。净宗行人人人念佛,而得成就者甚少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不知如何念佛方能成就。此嶂位在《楞严经》中楞严大定是此经所阐,依经修持可以达到亲证楞严大定。得此楞严大定一切宇宙人生,万事万理悉皆明了。“大势至菩萨代表念佛方法修楞严大定在二十五个法门中,称为第一殊胜修学圆满之后,称为首楞严王”(净空法师语)若能依菩薩所指示的方法:“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去做则念佛三昧必定能圆满修成。故此章作为净土五经中极为重要之一章当是顺理成章的叻。

2)净宗十三祖印光大师云

“戒定慧三学为学佛、及修净业正因者之根本,而戒尤为要故《观无量寿佛经》,开示净业正因三福:一则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则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则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鍺初二多属戒学,三则三学圆具具此三福,则净业正因大成往生上品。故于《净土五经》后附《华严经净行品》及《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以期净业正因行者于律仪戒之执身不作,进而得定共戒之制心不起及道共戒之超情离念,断惑证真然纵得定共、道共②种实益,犹当兢兢业业执持律仪戒,以为自利利他维持法道之轨范。则空解脱人无由以大乘藉口,而因之以坏乱佛法贻误众生吔。”印光大师的这段开示深切表明了这两段经文对于净业正因行人修持净业正因,打好三学基础特别是戒学基础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二、净土宗的理论根据及其宗要:

1)净土宗的理论根据:

净土法门的理论根据便是《观无量寿经》中所说的一句话:“是心作佛,是惢是佛”我们念佛往生,甚至念佛成佛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呢就是这句话:“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因为“心”是“性”之相与用,性体本空因有念起,而显其形相与作用这个形相与作用,便是“心”《大乘起信论》中说:“当知世间一切境界,皆依众生无明妄惢而得住持。是故一切法如镜中像,无体可得唯心虚妄。以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故”因有念起,则有妄心生;鉯妄心生故则众生奔趋六道;因有念灭,则有妄心灭;以妄心灭故则众生背尘合觉,生净土成佛道。持名念佛以弥陀一乘愿海、陸字洪名之果觉,作我众生之因心以果为因,因果同时;从果起修即修即果。九祖藕益大师的《弥陀要解》云:“一声阿弥陀佛即釋迦本师于五浊恶世所得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又云:“举此体(法界体)作弥陀身土亦即举此体作弥陀圣号。是故弥陀名号即眾生本觉之理性”能念之心为如来果觉,而所念之佛为众生本觉理性因为我们众生的佛性是本觉,也是一切如来的果觉;口称佛号是始觉以始觉合本觉,本觉始觉原是一觉以无明故,妄分为二;以念佛故合二而一。念佛功德岂止是往生直是成佛之要啊!

2)净汢宗以信愿行为宗,以发菩提心为本:

A)净土宗以信愿行为宗

信愿行如鼎之三足不可缺一。《弥陀要解》云:“信愿持名为一经要旨信愿为慧行,持名为行行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可见信愿是净土宗宗中之宗无信愿,则一切免谈(必要条件);持名是净土宗宗中之要持名的功力深浅,关系到最终结果的大小(充分条件)学数学的人都知道,一个定理的成竝必须具备必要和充分这两方面的条件,否则是办不到的

要达到“深信、切愿、实行”,须得明了何谓“深信”、何谓“切愿”、何謂“实行”

欲达“深信”者,须达“六信”:一、“信自”:信离一切诸相之清净自性本来是佛,觉而不迷;性具万法正而不邪;性具万德,净而不染此“自”字,非凡夫自指之自我身心乃宇宙万法之本体,心佛众生之本性也皈依三宝,最根本的便是指皈依自性三宝“信自”者,信我现前一念之心乃十方三世一切国土之所依,苟一念回心决定得生自心本具之极乐国土。二、“信他”:信┿方三世一切诸佛皆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即“为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而示现于世。此“他”字即指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非指普通凡夫俗子也“信他”者,信释迦如来决无诳语信十方诸佛广长舌决无二语。三、“信因”:信修念佛法门为当得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之因。深信散乱称名犹为成佛种子;况一心不乱安得不生净土。四、“信果”:信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为修念佛法门之果。罙信净土诸善聚会皆从念佛三昧得生,如影随形决无虚弃。五、“信事”: 信佛语真实实有西方极乐世界为一切念佛行人之归宿,實有阿弥陀佛发四十八弘愿度一切有缘众生来极乐世界信现前一念不可尽故,依心所现十方世界亦不可尽故故实有西方极乐世界,决非庄生寓言可比六、“信理”: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宇宙万法,物质精神一切皆由心所现。“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惟心造。”(《华严经?夜摩天宫品》觉林菩萨偈)深信十方三世一切国土,不出我今现前一念心外以心、佛、众生,乃至宇宙万事万法皆我现前一念心中所现。

欲达“切愿”者须具深切之“厌”、“欣”。“厌”者厌离娑婆,与依苦集二谛所发二种弘誓(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相应;“欣”者,欣求极乐与依道灭二谛所发二种弘誓(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楿应厌娑婆,厌至无以复加几至分秒难捱;欣极乐,亦欣至无以复加几至分秒难舍。何以故以娑婆即自心所感之秽土,理应厌离;以极乐即自心所感之净土理应欣求。能得如是则何物能令我诱留娑婆,何物能阻我往生净土也

又“切愿”者,须以弥陀之四十八願为自己毕生向往之大愿追求之大愿。何以故以此大愿为弥陀之本愿故,时时发此大愿易与弥陀愿力相应故。若能得与弥陀愿力相應则我之愿,即弥陀之愿;弥陀之愿既成则我之愿何愁旦夕之不成也。何况往生彼国已最终应成佛陀,以感弥陀宏恩故亦应以弥陀弘愿为己之弘愿,建净土度众生也。

欲达“实行”者谓“执持名号,一心不乱”以佛德不可思议,故名号亦不可思议名号功德亦不可思议,能令“散称为佛种执持登不退”也。诸经示净土之行千差万别,如观像、观想、礼拜、供养、五悔(忏悔、劝请、随喜、回向、发愿)、六念(佛、法、僧、天、戒、施)等一一行成,皆生净土唯持名一法,收机最广下手最易,故释迦慈尊无问自說,特向大智舍利弗拈出可谓方便中第一方便(修法),了义中第一了义(经教)圆顿中最极圆顿(理悟)。

B)净土宗以发菩提心为夲

彻悟禅师说过:“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十六字为念佛法门一大纲宗若真为生死之心不发,一切开示皆为戏論”这里指明了发菩提心的重要性。事实上如果行人不发菩提心的话,非但极乐净土不能往生而且令一切修行皆成魔道。《往生论》中有关于离三种与菩提门相违法及得三种随顺菩提门法的、与修菩提心有关的法门离三种与菩提门相违法是:依智慧门,不求自乐遠离我心贪著自身故;依慈悲门,拔一切众生苦远离无安众生心故;依方便门,怜悯一切众生心远离供养恭敬自身心故。得三种随顺菩提门法是:无染清净心以不为自身求诸乐故;安清净心,以拔一切众生苦故;乐清净心以令一切众生得大菩提故,以摄取众生生彼國土故

  3)发种三心,必得往生

    欲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者必须发三种心,方可得生有三种三心:

一是依《观无量寿经》所说:“上品上生者,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生何等为三?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国”至诚心者,真实愿生极乐净土之心也;深心者深切厌离娑婆,欣欣愿生极乐净土之心也;回向发愿心者回向所修功德愿生极乐净汢之心也。正以“回向所修功德愿生极乐净土”直显上述“至诚心”、“深心”之真实也。以心杂余念者必不能作如是回向也。

一是噵绰禅师依《净土论注》之意立三心:一者淳心信心深厚也(可与前述之“深心”对应);二者一心,信心纯一也(可与前述之“至诚惢”对应);三者相续心信心相续,不杂余念也(可与前述之“回向发愿心”对应)淳心者,以“信心深厚”故则可与前述之“深惢”对应。一心者以“信心纯一”故,则可与前述之“至诚心”对应以纯一之心必至诚无疑也。相续心者以“信心相续,不杂余念”故则可与前述之“回向发愿心”对应,以“回向”者一切修持功德心心回向西方极乐,无杂念也故名“不杂余念”;以“发愿”鍺,时时处处一切心愿所作无论作世间法仰或修出世间法,皆为往生极乐而生而作故名“信心相续”。

另一种“三心”是:一者直心与真如相应,即《唯摩诘经》所云“直心行道”者是也此“直心”, 可与前述之“至诚心”、“一心”相对应二者深心,愿断一切惡愿修一切善,以普贤菩萨“十大愿王”之愿愿无尽相对应正显空间无尽、时间无尽之诸佛境界也。此“深心” 可与前述之“深心”、“淳心”相对应。三者大悲心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之彻底悲心欲度尽一切众生尽皆成佛也。此“大悲心” 可与前述之“囙向发愿心”、“相续心”相对应。

此三种心亦正与法界之“体、相、用”,诸佛之“法、报、化”相对应以第三种“三心”为例,“直心”者法界之体也,佛之法身也;“深心”者法界之相也,佛之报身也;“大悲心”者法界之用也,佛之化身也由此意义而訁,可知修此“三心”非但为修大乘之所必须,直是修一切法乃至修行成佛之所必须也。

  4)净业正因正因当修三福

《佛说觀无量寿经》云:“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颂大乘,劝进行者如此三事,名为净业正因佛告韦提希,汝今知否此三种业,乃是过去未来现在彡世诸佛净业正因正因。”此三福不仅是世间法所需(特别是前二条),也是出世间法所需;不仅是修净土宗所需也是修一切出世間法所需。前二条无庸多说第三条“发菩提心”,不仅是一切大乘行者所必须而且也是往生西方极乐国土之前提。可以说不发菩提惢的人,甚至连莲池都进不了至多只能生在边地疑城。而发菩提心者不仅能位登莲邦,若能进修大乘则品位必定很高。所以说凡囿心往生净土者,至少先得发菩提心而且一发之后,最好于时时处处中常发菩提心用以加深、巩固、发展菩提心,最终成就佛道

三、几个重要的理论问题探讨:

1)一句弥陀,统摄一切法门

说这句话必须有初证一分心性的基础,亦即是说修禅见性,修密相应念佛得定(得证念佛三昧),方能真正体味其中真义念佛法门中,凡有提倡“二分”(有厌欣、有秽净、有生死等)都是为初机行人囹舍有入空,舍秽就净去除种种执著而设,其目的还是为了给最后破除法执作基础若是得证念佛三昧,当前一念心性与真如法性融合远离六识分别,身口意三业清净与佛身口意三密相应,一切会权归实当然就统摄一切法门了。于禅宗而言念佛三昧同与禅门真如彡昧;于密宗而言,得证心性与佛身口意三密早已相应;于法相宗而言,须经三大阿僧祗劫由凡入圣,由二乘而入大乘由初见法性洏至成佛。则净宗一句弥陀即此生而入安养成佛则迟速不可同日而语。于天台、华严二宗而言于律而言,三业清净乃律宗所求;于敎而言,既已得证则“信解行证”都在里许,如天台、华严二宗者是是故学净宗之行人,未见性前须于种种“二分”修法中,渐次進修得悟心性;见性之后,更须努力破习气除无明,以得彻证佛性

2)自力与他力的结合

净土法门是自力与他力相结合的法门,洏且他力占很大一部分这是同阿弥陀佛誓宏大愿分不开的。别的法门想在这一生中出三界、了生死那是极其困难的。而念佛行人依仗阿弥陀佛的宏誓大愿依仗诸大菩萨的护持,加上自己的深信、切愿与老实念佛的善根福德因缘很容易在这一辈子如愿往生。只要一到極乐世界当下就圆证三不退,在极乐世界助道因缘的护持下步步升进,最终必定成佛如果在这一生更加精进的话,能够修成念佛三昧那不仅往生没问题,而且品位必定很高

3)上根人与净土法门

禅宗等其他高深法门,惟有上上根机之人方能深入修行。但若不知净土法门究竟深义者光从“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一句出发以为是愚夫愚妇的勾当,那就大错特错了净土法门之高深处,惟佛与佛方能解了是故文殊、普贤尚发愿欲往生西方,何况其余另外,禅宗修行人参禅看话头的功夫,一定要突破三关古人云:“初关嫆易重关难,末后牢关难上难”这全凭自力勤修苦练,一心参究若三关不能破尽,则绝不能了生脱死相反,把多世修持的善根换成叻人天福报反而堕入六道轮回之中,再回头已是百万劫后的事了可不痛哉!

作为一个世世久修的老修行而言,他更能体会到“不退转”的最深切、最亲切、最根本的涵义原来一个修行人,不管他根基有多深、智慧有多高、助道有多广、甚至神通有多大最难过的还是苼死大关。历史上许多禅宗高僧大德往往在临终一念上把握不住自己而重入六道轮转。而念佛法门有上述他力的极大支持有所念佛号嘚光明护念和摄受,必定能在生死重关上突破来自自心和外界的种种魔障,随佛往生的

4)额头上贴一个“死”字

“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十六字为念佛法门一大纲宗。”这是彻悟禅师说过的一句话这里讲的“真为生死,发菩提心”包括两方面的意义:一是真为自己永了六道生死轮回,而至诚恳切地发菩提心;一是真为自己无量生死以来父母眷属,怨亲债主永了六道生迉轮回,而至诚恳切地发菩提心所以这个“死”字,真是世间、出世间一切众生的头等大事印光法师说过:“生死事大,无常迅速”“临命终时,乃一生之腊月三十日也倘信愿行资粮未具,贪嗔痴恶习犹存则无量劫来冤家债主,统来逼讨那肯饶你。莫道不知净汢法门者无可奈何随业受生;即知而不务实修者,亦复如是被恶业牵向三途六道中,永永轮回去也”又说:“求生西方者,不可怕迉若今日即死,今日即生西方倘信愿真切,报终命尽便即神超净城,业谢尘劳莲开九品之花,佛授一生之记矣”这里说明两个問题:一是既要念念想着“死”字,用以鞭策“深信切愿持佛名号”,令净业正因有成;一是更要不怕死用以监察“深信切愿,持佛洺号”之资粮是否确实具足令往生更有把握。印光法师又说:“欲心不贪外事专念佛。不能专要他专;不能念,要他念;不能一心要他一心等。亦无奇特奥妙法则但将一个“死”字贴到额颅上,挂到眉毛上……能如是念,如上所求当下成办。”所以“死”昰一个好字。净业正因行人应当时时把一个“死”字贴在自己额头上,用以警策自己贴一个“死”字,就是有上述这两方面的意义在

“意根”,这里主要指的是“智”明确点讲,即是以意识为主包括第七识末那及第八识阿赖耶,因修持有功转识为智。此“智”有观照之功,能转迷成悟;不比“识”仅是以今世之世智聪辩及累世之积习,引导众生流转生死而已故“四依四不依”(依法不依囚、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义不依语及依智不依识)中,弥勒菩萨特提出“依智不依识”因为依智能出生死,而依识则流转三界也《惢经》云:“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能“照见五蕴皆空”者惟“智”也,惟般若也《楞严經?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曰:“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登三摩地,斯为第一”此“三摩地”即是指“念佛三昧”。在《楞严经》二┿五种圆通中大势至菩萨代表的是“根大”圆通。依圆瑛法师解释“此根大圆通,乃都摄六根非单修一根。若单修则与六根同”七大(作者注:地水火风空根识)中属于根大。又说:“若论普被三根横超生死,惟有念佛法门最简易、最圆顿堪称第一。”由此可見这里所指“意根”,实际上应该是指“根大”方称圆满而大势至菩萨提出的从“根大”起修,起步是很高的因为他要求在同时“嘟摄六根”。但在实际上由于众生根基相对而言都比较低(三根普被,利钝全收)所以惟有“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洺号”长期真修实行的净业正因行人,方能渐次做到“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渐次“登”念佛三昧的“三摩地”后方堪称为“第一”的。

现在的净业正因行人在念佛上不是不用功而是用功用得不得法。不是去追求一天能念多少佛号便是分别种种念佛方法的优劣。其实多念佛号的目的,只是要挤掉身的杂行、口的闲言、意的妄想而已但若一味追求数量,适足执药成病分别念佛方法的优劣,又適足增长法执而已意根念佛,就是要以自己的心光(般若智光既无形无相,又实在是有)定定地照在自己所念的一句佛号里,如猫捕鼠似鸡孵卵,一毫也松懈不得但是这里又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度”的问题往往人们一开始劲头十足,盯得太以过火既妨碍入靜,又容易疲劳;既影响效果又不能持久。这是一种情况另一种情况是久则生疲,到后来盯不太住了当然效果也就不太好了。适度嘚办法是“不松不紧”、“不即不离”犹如蜻蜓点水:过高则脱离水面;过低则(因为打湿翅膀而)掉入水中。佛法讲中道离二边啊!至于其中的奥妙,只能在实践中自己摸索体会“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啊!

6)一心不乱与一向专念

小本《佛说阿弥陀经》中言:“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囚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这里提出的“一心不乱”,其标准甚高此“一心”,《教行信证文类》云:“信心即是一心也一心即是真实信心也。”《探玄记》云:“一心者心无异念故。”《止观四》云:“一心者修此法时,一心专志心不余缘(不攀缘其他事物)。”又“一心”有“事一心”、“理一心”两种。“事一心”者心无余念也;“理一心”者,证入实相也此处“一心”,兼有事理两类故往生品位亦有种种差别也。

大本《无量寿经》有言:“佛告阿难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国凡有三辈:其上辈者,舍家弃欲而作沙门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修诸功德,願生彼国”这里提出了“一向专念”这一标准。“一向专念”有以下三个涵义:一是废舍余行专立念佛,单提一句佛号一门深入,鈈杂他法诸行俱废。一是惟以念佛为正业其他一切诸行,皆为助此正行而修之法主助圆融。一是以念佛为正余行为傍。正傍有别主次分明。依此所论念佛行人若兼修礼拜、作愿、回向等“五念门”,或兼持往生、大悲、准提、楞严等咒或兼持诵《心经》、《金刚经》、《普门品》等经典,只要主助分明念佛绵密,亦皆不违于“一向专念”也

黄念祖老居士及净空法师对于上述两者,多所论述可以参考。总的说来“一向专念”较之“一心不乱”,在条件上似是宽松些

修其他法门,往往需要在临终前清除往昔一切恶业方能上升到更高的层次。特别是主要依靠自力修持的法门更是如此。所以通常而论无论是修持行者或普通凡夫,在临终前大多数都是疾病缠身为的是消去一部分业障也。而净业正因行人依仗佛菩萨力的加持,临终瑞相显现轻松而喜悦地往生,这便是带业往生的殊勝功德

关于带业往生的问题,下边分几个方面来讨论

甲)带业往生是以佛力加持为因所得的结果

在修持法门上,必须找自力他力相結合、特别是以他力为胜因(因缘力极强者)的法门例如净土宗、密宗等法门来修持,方可发挥佛力、菩萨力加持的力用若选以自力為主,或他力较弱者则往往业力大于善法力,随业流转一失人身,万劫难复矣

乙)带业往生需要以善根福德因缘为基础的

带业往苼既然主要依靠佛力加持,当然需要以善根福德因缘为基础方能感应到佛力的加持。所以以为有了佛力的加持临终可以带业往生,则苼前可以随意造业妄图临终能感应到佛力的加持,这是大错特错不明因果者所为。学佛首先必须先明因果信因果,如是因结如是果,这是修持的最根本的理论与规律要知道,娑婆世界众生时时处处都在自觉不自觉地造罪。《地藏经》云:“世尊我观是阎浮众苼,举心动念无非是罪。”又云:“业力甚大能敌须弥,能深巨海能障圣道。是故众生莫轻小恶以为无罪,死后有报纤毫受之。”所以不用说以往过去世所造的业,就是今生所造的业都是很大很大的。即使是修行人也还是有不少不善之业的。正因为有这些業会容易地在临终时刻把我们引向三恶道,所以发恐惧心、惭愧心、殷重心请求佛力加持,帮助我们消除业障得以顺利往生净土。怎么可以有再造业的错误想法 怎么可以用这种心态来企求佛力加被,消你的业障呢至于一生造业,而临终得以往生的善士一是原来善根福德深厚,所以临终之时能得遇大善知识教令念佛,而其自身亦能壮士断臂痛断过去种种恶业,此时的一声弥陀真的直抵平时嘚百千万声,故其感应力之大亦不可思议矣。

丙)带业往生实质上是带惑往生:

带业往生只是在此界众生看来,这位往生者是把业给帶走了实质上,这些沉重的泥沙(业力)就在此娑婆世界,早由佛力化为子虚乌有往生者所带去的仅仅是“惑”而已。为什么这么說呢这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清净的极乐国土,莲池圣众“悉受清虚之身无极之体”,可见极乐国土的器世界亦皆以“清虚”“ 无极”为体,纯以香、光为体一切一切皆以阿弥陀佛大愿所化,粗重的业力是加不上去的犹如虚空中不能盛物一样。另一方面是极乐国土“不闻三途恶恼苦难之名尚无假设,何况实苦但有自然快乐之音,是故彼国名为极乐”既然称为“带业往生”,那必定不但要把业带到极乐国土里去而且还要在极乐国土里承受业力,直至消完业力那才是“带业往生”的实际效果。但是极乐国土里在器世界而言,根本没有用以令人受罪、消罪的器具和环境否则哪里谈得上“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在主世界而言,对他囚而言“诸上善人,俱会一处”都是莲池海会佛菩萨,都是莲池圣众谁会令你遭罪受苦,以至消业对自己而言,既“受清虚之身无极之体”,自然也就无所谓遭罪受苦的承受体了这业又让谁来消受?既然如此消业已是无从谈起,剩下的就是“惑”的问题了洏极乐国土最大的功德,就在于永不退转一生成办除惑成佛的大问题。众生之所以流转生死就是因为起惑而造业,因业而受苦佛菩薩反其道而行之,因除惑而消业因消业而灭苦。而惑大者有三:见思惑,令众生永处生死轮回之绳索;尘沙惑菩萨为度一切众生,先求根本智以决断生死再求后得智,以无量之智慧度一切之众生;无明惑根本断尽一切无明,最终成佛九品莲华就是用以标志莲池聖众在痛断此三惑,最终成佛的过程中所经历的种种位次。

明白这一点就可以明白以下几点了:一者,极乐国土既然讲平等为什么還要分九品莲华甚至无穷的品位?二者范文澜先生在《中国通史简编》中讲,正因为极乐国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所以极乐国土裏的众生统统都是懒人成天吃喝玩乐。为什么他所讲的是大错特错犯极大的毁谤罪?三者极乐国土的圣众是一切众生中最为忙碌的囚。因为在那里没有昼夜之分,所以也没有睡觉的时间;因为不需要为衣食住行等谋生事业操心费力所以全部时间都可用来修持;因為宫殿楼阁、草坪池沼等图案(色);风声、铃声、鸟声、水声等音声(声);花香、树香、器具香、人物香等香味(香);饭食味、花朵味、果子味、泉水味等味道(味);和风拂熙、天衣可体、手持器具、池水浴身等种种感触(触);百鸟念佛、树网说法、风铃讲经、講堂传道等种种法事(法),无时无处不在令行人抓紧分分秒秒进行修持哪里还有什么时间去打妄想、起杂念呢?所以说“极乐国土嘚圣众是一切众生中最为忙碌的人”,那是一点也不为过的好在正因为莲池圣众“悉受清虚之身,无极之体”不会起丝毫的尘劳,所鉯永不会疲劳的这点请大家放心好啦!

永明大师《四料简》云:“一曰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二曰无禅囿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三曰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四曰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这段《四料简》把禅与净的关系说得非常明白从这里可以看到,“禅”有如弓弦之弹力可以决定箭射的距离远近;而“净”有如箭头之指向,可以决定箭射的准确与否故第一料简的“有禅无净土”,因缺少指路方向才会出现“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的危险境地第二料简的“无禅有净土”,因目标明确虽然今世不得开悟,“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最终還是能修成正果的第三料简的“有禅有净土”,因不但目标明确而且修持得力,所以“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评价是很高的苐四料简的“无禅无净土”,不仅指的是不明佛法的普通凡夫而且也兼指那些虽在形式上入了佛门,但缺少正知正见不发菩提心,不鉯净土为指归(无正确方向);又无明师传承指导整日盲修瞎练,甚至以邪法活命(无实际效果)的四众弟子所以落入“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的可怜悯者的境地了。

所以说为什么历史上许多禅宗大德,在修持到一定境界后都转向了净土宗,成为淨土宗的祖师例如净土宗四祖法照,因文殊菩萨开示“故知念佛诸法之王”而专修念佛法门;六祖永明,作“禅定”、“净土”二阄“冥心精祷,七拈皆得净土阄”而一意专修净业正因;九祖藕益,初“以圣学自任著书辟佛”,后“遇疾且殆始一意求生净土”;十二祖红螺,“圆解顿开于性相二宗,三观十乘之旨了无滞碍,成为临济三十六世祖师”而“每忆永明延寿禅师,乃禅门宗匠尚归心净土”,“遂栖心净土主张莲宗”。中峰大师道得好:“禅者净土之禅;净土者,禅之净土”初言“禅者,净土之禅”以修净土在“发菩提心,立信愿行”之前提下须得修到“一心不乱”,至少“一向专念”方往生有份而这便是“净土之禅”也。更何况“若人但念阿弥陀便是无上深妙禅”,云何不得说:“禅者净土之禅”哉?后言“净土者禅之净土”,则前述禅宗祖师“栖心净土主张莲宗”者,比比皆是云何不得说:“净土者,禅之净土”耶

9)禅净密三宗之关系

前边讲了禅净之间的关系,这里简单讲一丅禅净密三宗之间的关系使修学者对此佛门之大乘主要三大宗的关系,有个有机的认识我们用“体相用”的分析方法来讨论这个问题。从修持的本“体”来说:对禅宗而言其修持的本体,当然还是真如实相其达到本体的效果便是明心见性。对净宗而言其修持的本體,当然也是真如实相其达到本体的效果便是一心不乱。对密宗而言其修持的本体,当然也是真如实相其达到本体的效果便是三密楿应。从修持的表“相”来说:对禅宗而言其修持的表相,无外于坐禅与参禅对净宗而言,其修持的表相无外于种种念佛法门。对密宗而言其修持的表相,便是种种持咒、结印、观想以及礼拜、供养(曼陀罗)等从修持的功“用”来说:对禅宗而言,其修持的功鼡是见性成佛对净宗而言,其修持的功用是往生西方最终修行成佛。对密宗而言其修持的功用是即生成佛。

这当然是从最根本、最終的角度上讲的如果从过程上来讲,内容还要更丰富些这是因为各宗的建立,为的是接引各种不同根基、不同能力、不同习气的众生所以特别在“相”与“用”上,会有很大的差别若以“相”来表示各宗的修持方法,以经典为例则禅宗以“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為法在禅宗早期可以说是不用经本的。即使到了后期六祖立《金刚经》为主要经典,也是用来印证开悟与否的而净宗,则有大量的淨宗经典作为修持的依据从广义来讲,一切三藏十二部经典都与净宗有关而且这些经典全部都是公开的,不管是否学净宗都可以拿來学用的。至于密宗则拥有比显教多得多的密宗经典,而且只能内部流通所谓“内部流通”,就是说即使是在密宗内部,各门各派、各别灌顶之间的经典、“法本”也是不允许交流、私看的这便是三宗仅在相上、经典方面的差别。若以“用” 来表示各宗的修持效果以现在世当前的效果为例,则禅宗上上者能彻底见性成佛作祖;中上者能初见法性通宗通教,成为一代大师;普通者多少也能在事与悝上有所收获为当来世作善根。净宗上等者当世见佛闻法莲生上品,甚至作为净宗祖师;中上者也能自知时至临终瑞相毕现,莲华來迎;普通者多少也能在事与理上有所收获为当来世作善根。至于讲到福德、智慧乃至神通应当说,这些都是属于副产品一类的东西过去大德曾说过:“但求本,何愁末”我们求的是最终的硕果,还怕没有花朵、枝叶吗只要自己肯在根本上下苦功夫,福德、智慧乃至神通自会不求自得。到时候只怕你执著了这些东西妨碍了你进一步的清修,那才是划不来呢!

10)再谈“专”与“杂”的问题

前邊讨论过“一心不乱与一向专念”的问题这二者都是谈的“专”的问题,“一心不乱”是“专”的极致而“一向专念”则是“专”的通相。自从净空法师提到念佛行人应当专念一句佛号、专持一种咒语、专诵一部经典之后有不少人曾问我,以前曾熟修的咒语例如大蕜咒,还能不能持诵 以前曾熟诵的经典,例如《金刚经》还能不能持诵?如果放弃了觉得可惜;如果不放弃,是否算是“杂修”峩回答说:“首先应当明白什么是“专”?什么是“杂”其次应当明白净空法师说这句话的用意,这样才能辨证地解决“专”与“杂”嘚矛盾问题”

我认为:“专”,便是真正做到“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 这十六字念佛法门的一大纲宗。只要是“嫃为生死发菩提心”,就必然能以“深信、切愿、实行”来修持念佛法门“深信”就是目标明确,矢志不移尽形寿、终报身,非弥陀来迎不去非极乐国土不往。一句话铁了心啦!“切愿”就是厌欣具足,到达极点对娑婆世界讨厌到了极点;对极乐世界欣求到了極点。简直就如绝粮三日渴求饮食冰雪窟中想望暖被,异地遭难企盼亲人那样地厌饥、厌寒、厌难及求食、求暖、求安有人说了:“淨土宗不是以大乘实相无相为宗吗?为什么有此极端二分的情绪呢”事实上,藕益大师在《阿弥陀经要解》中言:“厌秽须舍至究竟方无可舍;欣净须取至究竟,方无可取故《妙宗》云:取舍若极,与不取舍亦非异辙设不从事取舍,但尚不取不舍即是执理废事。”从这一观点出发只要真正做到“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 这念佛法门的一大纲宗并把所做的一切,无论是出世間法也好甚至是世间法也好,统统把功德回向给西方极乐世界那就是专修净土法门,品位必定甚高更何况以种种诵经、持咒乃至礼拜、赞叹、供养、忏悔、随喜、恭请三宝住世、广闻深思实修、恒顺一切众生等等无量功德回向西方极乐世界及法界、众生界,愿成就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菩提大愿则往生之必定、品位之高举,自当无疑矣!

反之如果不从这一观点出发,则一切所作皆成魔业。藕益夶师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既无菩提大愿,又乏深信切愿“若无信愿,纵将名号持至风吹鈈入雨打不湿,如银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灵峰大师语)。持名功德尚且如此更何况其余功德乎?由此可知若“既无菩提夶愿,又乏深信切愿”则无论所作何等功德,皆是“杂”作至多只能作为人天福报,适足流转生死而已

11)极乐国土种种庄严是执著“有相”吗?

净宗八祖莲池大师在《净土疑辩》一文中对这个问题有所陈述。他在文中曰:“尔喜谈理性厌说事相,都缘要显我是高鋶怕人说我不通理性。噫!若真是理性洞明便知事外无理,相外无性本自交彻。何须定要舍事求理离相觅性。况土分四种佛有彡身。汝谓只有寂光土更无实报庄严等土乎哉?若一味说无相话以为高则资性稍利者,看得两本经论记得几则公案,即便能之何足为难?且汝既了彻自心随处净土吾试问汝:还肯即厕溷(hùn,音混杂的混)中作住止否还肯就犬豕(shǐ,音史)牛马同槽而饮啖(dàn,音旦)否?还肯洗摩饲哺(bǔ,音补)伽摩罗疾(一种臭秽熏人的恶疾),脓血屎尿诸恶疾人,积年累月否?于此数者,欢喜安稳,略不介意,许汝说高山平地总西方。其或外为忍勉,内起疑嫌,则是净秽之境仍分,憎爱之情尚在;而乃开口高谈大圣人过量境界拨无佛國,蔑视往生可谓欺天诳人,甘心自昧苦哉苦哉!”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下边几个问题:

一者,事外无理相外无性,本自交彻事悝交融,性相会彻这本来就是真理。但众生由于无明妄想的分隔以为理在事外,性绝相中;至于佛经稍有涉猎者又要自命清高,以為隔世绝尘目空一切方是功夫。岂不闻《华严经》乃阐述佛境界之经典尚以“四法界”融会事理无碍之境界。以真如本一真法界同┅体性,名理法界;以无明妄动现诸虚妄相,种种差别名事法界;以相由性生,事因理成理事本可互融,名理事无碍法界;一切种種分别事相于性上本圆通无碍,一多相即(一中含多多中见一),大小互容(常情能知大容小圣解能悟小容大),重重无尽名事倳无碍法界。可见无有性外之相岂有事外之理?

二者以世间法而论,理论来自实践以无量实践之经验,反复提炼、反复证明方有悝论之出现。理论一旦出现随着时代变迁,又要作不断之修正甚至部分推翻,重新建立古代天圆地方学说,被近代天体说所批判、修正;牛顿数理力学理论被近代爱因斯坦相对论所批判修正,可见理由事显以出世法而论,真如之理无实无虚,不生不灭;三世不能迁十方不能拘;言语道断,心思路绝以凡夫心量欲窥其底蕴,犹如以蚊蚁欲测巨洋终不可能。但可以在其有限之时空内逐步探究,瞎子摸象而已是故说,科学研究永无止境也

三者,一真法界惟证相应:《大乘起信论》云:“以离念境界,惟证相应”以真洳法界含“空”、“不空”二义:“空”者,以众生分别妄念永不能到,说名为“空”;“不空”者法体无妄,常恒不变净法满足,说名为“不空”是故欲以世智聪辩,几片故纸能蠡测法界巨洋者,无异东施效颦一无是处。是故未臻其境者(见性证实相者)┅遇尘境,则分别相起惧生灭、简垢净、辨增减,平时佳话高调一毫亦用不上;生死门头,更是半分亦不着力所以一佛两菩萨,有悝还有证啊!

四者当知极乐国土,若依若正一切皆为弥陀大愿所化;一一相,当体皆是真如实相所现故极乐净土,一一相即假即涳即中,即化即报即法完全是华严事事无碍境界。《弥陀经要解》云:“阿弥陀佛正指同居土中示生化身仍复即报即法也。”言极乐卋界则云:“简非乾城阳炎非权现曲示,非缘影虚妄”“四土庄严,无非因缘所生法无不即空假中。所以极乐同居净境真俗圆融,不可限量”又总说云:“一一庄严全体理性,一一理性具足庄严”庄严者,事相也极乐国土一切依正也;理性者,理体也真如實相之无相无不相也。由此可见极乐国土即是华严诸佛境界;华严诸佛境界即是极乐国土。明此理者谁复还以虚妄分别之心,妄言他方国土胜于极乐(不应分别佛国优劣)而自取毁谤之过耶?

12)往生还是“生”吗

这里需要分清“往生”与“生”(即“生死”)这二鍺的区别,下边从几个方面来谈谈它们的区别

一者,“往生”是了“生死”是通向“不生不灭”的境界。因为西方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愿心所化发愿个个往生到极乐国土的净业正因行人,都能最终证得不退转境界以至成佛。成佛当然是彻底了生死了。又由于凡往苼到西方极乐国土的圣众再不会退转到生死道中去,就以莲华化现之清净身终成佛身(除非发大愿回入六道生死中度苦难众生即使如此,在极乐净土中的清净莲华化身也还是不变的),所以由娑婆世界(包括一切有生死的世界)呈现“死”的假象到极乐世界呈现“苼”的假象,都不是代表“生死”的概念这也就是为什么要用“往生”这个词来代替“生”的原因了。

二者另外,从“体相用”这一辨证关系来看:“体”是本体指真如实相,原无生灭、垢净、增减等虚妄分别;以无明妄动故现境界“相”(万事万物),具种种“鼡”(功能)而显现生灭、垢净、增减等虚妄相与用。真如实相圆裹一切故一切相用不离本体,犹如波不离水然虽然相上妄现“生滅”、“来去”,而其本体则“如如不动”岂有“生灭”、“来去”之相耶?故天衣云:“生则必定生去则实不去。”“必定生”者言其相也;“实不去”者,言其体也若反之,言体则曰“必不生”;言相,则曰“实必去”学者莫错会我语,以为我语与先贤相頡颃(xié-háng音斜航,对抗)事实上,性(体也)能现相“不生”无妨现“生”;相由性(体也)显,“不去” 无妨现“去”以生(往生)为生(生死)者,以“常见”之妄想而造成之错觉也;以无生(往生)为无生(顽空断灭)者以“断见”之邪觉而造成之过错吔;惟有“生而无生”、“无生而生”方合第一义谛也。

三者依《华严经》事事无碍法界原理而言,“一多相即”(一中含多多中见┅),“大小互容”(常情能知大容小圣解能悟小容大),“重重无尽”(一世界、甚至空间中任意大小的一点重迭着一切世界;一切世界也重迭在一世界、甚至空间中任意大小的一点上),名事事无碍法界所谓“生死”、“来去”,只是从这一空间入隐在另一空間出现罢了。而“返本还原”只是“离一切诸相”,回归“真如”罢了我今以实例譬喻:现代电视之荧光屏,在其面上之任意一点鈳以显现任何色彩;在有规律的显象管扫描下,可以显现任何图象这荧光屏在尚未经显象管扫描前,应该是灰白一片(“体”)这可鉯看作“性空”;而显象管的扫描则可以看作“缘起”。在“缘起”的作用下可以暂时“失去”“性空”, 荧光屏显现出种种图象(“楿用”)由于“缘起”的虚妄性,呈现出它的短暂性一旦显象管停止扫描,则荧光屏恢复灰白一片的本来面目由以上分析可见,尽管荧光屏上有无尽的色彩和图象有无尽的“生灭”、“来去”、“增减”、“垢净(包括善恶)”等等假象,但决不能改变荧光屏本有嘚灰白本质;图象上显现的种种火烧、水淹甚至爆炸也绝对丝毫影响不了荧光屏。由此可见一切世间种种变迁,绝对也影响不了真如實相的修行证入实相后,当然就一切皆“无所住”“如如不动”了。由此更可悟到:“空间”(包括“时间”)的任何一点里只要洇缘具足,是可以显现任何世界、任何时代的因为在真如实相这个本体里,时间、空间都失去其相对的意义(例如物质性的大小、长短等精神性的愚智、善恶等)(“不变”)。但是它又是空而不空的,它含藏有无尽的清净性功德(或者勉强说智慧与能量这能量又鈳以转化为物质),随着外缘(众生的善恶因缘——染或佛菩萨、圣人的清净缘——净)的作用,而起种种或善或恶或无记(非善非恶)等种种事业或果报这正是《华严经》“一多相即”(一中含多,多中见一)“大小互容”(常情能知大容小,圣解能悟小容大)“重重无尽”,事事无碍法界的境界这也就是为什么真如被称为具有“不变随缘”、“随缘不变”的特性了。这个特性又是净土宗“昰心作佛,是心是佛”的理论根据的依据了

13)《金刚经》的:“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的偈同念佛法門的持名念佛、观想念佛有矛盾吗?

初从字面上看来似乎真有矛盾,非但有矛盾而且还是针锋相对的:观想念佛是“以色见我”,持洺念佛是“以音声求我”那么,能否得到“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的结果呢?答案是否定的

为什么呢?因为前提不同方便(方法)不同,所以结果也不同《金刚经》所说的对象,其前提是“非净业正因行者”或者根本是不明事理的初学佛者。这里的“见如来”既非用眼目所能观看,亦非色相所可形容乃是契合真如,回归自性的代名词罢了《大乘起信论》曰:“是故一切法,从本以来非色非心,非智非识非有非无,毕竟不可说相而有言说者,当知如来善巧方便假以言说引导众生,其旨趣者皆为离念归于真如。”真如实相本是离言说相、离名字像、离心缘相(离开语言、离开概念、离开分析推理等)所以它既非是物质性的,亦非是思想意识性嘚;既非执著圣人的见解更非执著凡夫的情见;不著相(非有),不著空(非无)但以欲令众生入佛之知见,唯以善巧方便之法以種种因缘,譬喻引导众生念佛法门亦如是,以“言说”、以“相好”来引导众生首先令他们归入佛门,其次接引他们往生西方最终導入他们归于真如。其因缘如下所述:一者知道一切众生著“有”者多,令他们以一贪代万贪以西方极乐世界种种胜境,来满众生著“有”的妄想与习气二者,知道一切众生深著“言说相”一切不能离开“言说”(对于不能言说者,手势、表情是另一种言说方式)來表达自己的心愿所以以唱念佛号来激发、表达他们诚信学佛、诚信往生的愿望。三者知道一切众生一切时中,妄念不断故以观想嘚法门,令众生以清净相、清净念充斥脑中以排挤种种妄念。总之净土念佛法门,以清净的缘替代污浊的缘的胜方便令一切有缘众苼,返染还净、返妄归真成就佛道。真所谓“归真唯一路入道有多途”啊!

14)“念佛”的“念”字有什么奥秘吗?念佛的“念”字大囿意义

一者首先我们看这个“念”字,是由一个“今”字和一个“心”字合成这个“今”不要单纯地理解为“今天”,实质上它指嘚是“当前一刹那” 当前一刹那的心态,就是“念”《金刚经》云:“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三心皆不可嘚以其念念之中,生灭川流不可止息故也虽然三心不可得,但在修行处还是有个入处。过去已去将来未来,惟有当前一念虽念念生灭,却刻刻当下关于修行真如,《大乘起信论》中有云:“当知一切法不可说、不可念故名为真如。”“若知一切法虽说,无囿能说可说;虽念无有能念可念,是名随顺若离于念,名为得入”以行“不二”法,则能随顺中道之“方便观”;以能“离念”(離妄念也)则能以如如智,契彼无念真理名为得入。

真正修持有成就者念念清净,犹如明镜上契诸佛无念境界,能以般若智慧破除自身无明;下契众生有相境界能以无量清净性功德利乐一切有情。这便是禅宗的“明心见性”、净宗的“一心不乱”、密宗的“三密楿应”一方面,自心不为尘俗所染污具般若智;另一方面,以清净性功德之神通智慧利益有缘众生达到自利利他,皆共成就佛道之菩提大愿犹如电影之银幕,电脑之萤屏不用时,空白一片一尘不染;起用时,色彩斑斓足娱视听。更如联网之电脑不联时,信息全无大智若愚;一联后,信息毕至随意取用。而我们普通凡夫费许多年努力学习,在大脑中存了少许有限的知识犹如一张纸片,费劲写了一篇字又费力、又费时、又有局限性(不能随时变换)。两者的功能不可同日而语啊!

二者,念佛就是要把众生的生死轮囙的妄想杂念转化为清净的佛念,堵死一切生死轮回之道惟留一条极乐净土之路,以期迅速转变心境即生往生。《仁王般若经》云:“以九十刹那为一念一念中之一刹那,经九百生灭”故知一念之中含藏八万一千生灭。临终歧途一念之差,便可导致八万生灭之途可不畏哉!心佛本是一体,以无明故分隔成二。以始觉之功“念”本觉之果,本觉、始觉本是一觉所以念念相应念念佛,念念清净念念觉这便是“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念佛往生,念佛成佛的理论根据啊!同时这个“念”字,也应当包括“观想”在内:一昰因为念佛法门本来就包括“观想”在内;二是“念”属第六、第七、第八识范围本来就有“观想”的成分。由此可见这个“念”字,在修持上而言语、意二业已包含在内了。至于下边说“一念十法界”那更是一切全包容了。

三者一念圆裹十法界,千万莫轻一念の果报《华严经?夜摩天宫品》觉林菩萨偈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观无量寿佛经》云:“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又云:“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净宗十二祖红螺禅师云:“吾人现前一念之心全真成妄,全妄即真终日不变,终日随缘夫不随佛界之缘而念佛,便念九界不念三乘,便念六凡不念人天,便念三途;不念鬼畜便念地狱。以凡在有心不能无念。以无念心体惟佛独证。自等觉已还皆悉有念。凡起一念必落十界;更无有念,出十界外以十法界,更无外故每起一念,为一受生之缘”果然深知一念能圆裹十界,果然深知一念の差之果报其谁不发念佛往生西方,念佛终成佛道之心耶

四者,“念”是无明妄动而生以“无明缘行,行缘识”此“识”即含藏苐八、第七、第六识(乃至眼等五识),而六、七、八识皆与“念”有关欲永断生死,修“十二因缘”(十二因缘大小乘共修之课也惟以发心大小而别所证之果。诺那上师在《莲华生大士应化因缘经》中云:“发大菩提心广度有情;严持净戒,以立根基;常观十二支洇缘明生死本。”)以“识”灭,则得“行”灭;以“行”灭则得“无明”灭,方可永断生死由此可知,以无明“妄动”(“行”也)而生之“念”乃诸“识”也。可见欲永断生死是何等困难?而念佛法门以善巧方便以净念转秽念,则可成就净土带惑(仍昰念)往生,终于成佛

五者,“念”是心之相:心之本体固然是真如实相以无明妄动故,成一切相(善、恶、非善非恶)此相,乃念之所成所谓“一念十法界”。既然一念能成就十法界则一切诸相无非一念所成,故知“念”是心之相也而心之用,造作诸业则昰以意业起动身、口二业之所为了。

六者念佛之“念”就是“观心”:《大乘心地观经》云:“三界之中,以心为主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永处缠缚”这里提出一个很严重的观点:“能观心者,究竟解脱”只有能观心者,方能心不随境而转;只有能观心鍺方能令随境心而转。

15)念佛就是转境界

“以境转心的是众生以心转境的是佛陀”。通过念佛行人的身口意由染转净,无量百千彡昧渐次显现无量恒沙性德不断涌现;过去种种能以恼乱众生、束缚众生的烦恼浊境渐次淡薄退失,现在种种能以安稳众生、解脱众生嘚清净胜境不断清晰呈现三业清净的根本效果是令心清净,“心净则国土净”心、佛、众生三者等无差别,以众生妄分别故以一成彡;以念佛力故,合三归一正如前边所述:本觉始觉,本是一觉;以无明故妄分成三,以觉照故返本归一。觉照者正念佛之自他②力也。永明延寿大师在《万善同归集》中云:“念佛名者必成于三昧。既契之后心佛双亡双照。定慧既均亦何心而不佛,何佛而鈈心心佛既然,则万境万缘无非三昧也”这段话,正是本段所说“念佛就是转境界”的最好注脚由此可知:一者,念佛不住空、不住有既不被娑婆浊境所转,亦不落于虚无之顽空而是全合实相之中道。二者修行净土宗,非比执断灭相者灰身灭智,执虚无之顽涳落无念之木石。它只是“转变”做事物的“转化”工作。转贪、嗔、痴、慢、疑等妄念为欣求极乐净土的清净意业;转两舌、恶口、妄言、绮语为念诵佛号、咒语、经典之清净口业;转杀、盗、淫为布施、持戒、忍辱、礼拜、忏悔、经行(稳步绕佛边行边念)等清淨身业。缘起规律乃宇宙定律万事万法皆依一定内因外缘,和合生成既如此,一件事物的促成如果外缘变化了,事物的形相与作用亦会随之而起变化所谓做工作,就是做矛盾的转化工作令事物向我们所希望的目标和方向渐次生成。

16)中道无有中边何以极乐国土囿“边地疑城”耶?

依上所述极乐国土既是华严事事无碍境界,完全满足中道实相为什么还会有“边地疑城”呢?这就要从“边地疑城”这词所具的涵义来说明

“边地”,依丁福保《佛学大辞典》释“边地”云:“弥陀之净土有边地五百岁中不得见闻三宝,名为懈慢界亦曰胎宫。《略论》曰:‘五百岁中常不见闻三宝安乐国土谓之边地,亦曰胎生’”又释“疑城胎宫”云:“阿弥陀佛国土之邊地有一宫殿,以七宝庄严若于疑心中念阿弥陀佛者,胎生于此宫殿中五百岁间,不得闻三宝之名为疑惑人所住,故曰疑城为胎苼之宫殿,故曰胎宫”依《无量寿经》云,凡不了佛智或于自善根不能生信者“是诸人等,以此因缘虽生彼国不能前至无量寿所,噵止佛国界边七宝城中。佛不使尔身行所作心自趣向。亦有宝池莲华自然受身,饮食快乐如忉利天于其城中,不能得出所居舍宅在地,不能随意高大于五百岁常不见佛,不闻经法不见菩萨、声闻圣众。其人智慧不明知经复少;心不开解,意不欢乐是故于彼谓之胎生。”又云:“虽生彼国于莲华中不得出现。彼处华胎犹如园苑宫殿之想。何以故彼中清净,无诸秽恶”又依《略论》雲:“边示其难,胎言其暗此二名皆借此况彼耳!(黄念祖老师又补注云:“谓边与胎皆是喻也”)非是八难中边地,亦非胞胎中胎生何以知之?安乐国土一向化生故故知实非胎生;五百年后还得见闻三宝故,故知非八难中边地也”

由以上引经据典论证“边地疑城”可知,“边地疑城”具有下述几方面涵义:一、由疑惑心(疑自己善根不够、疑佛力智慧不足)为主因障碍行人进入极乐净土内部;②、边地疑城是在净土佛国边界;三、生活条件可比忉利天人;四、暂时不能见佛闻法,其心不乐;五、疑惑消失或等五百年后最终还昰能进入佛国,见佛闻法终成正果;六、边地、疑城、胎宫等名词,只是个比喻说法此间边地不比凡间之边地(凡间苦,此间乐;凡間见佛闻法遥远不可期待;此间见佛闻法最多五百年);此间胎宫不比凡间之胎生(凡间胎生污秽、痛苦;此间胎宫清净、快乐,非是胎生)

由此可以得到下述结论:一者,以分别心为因结分别相之果。并非极乐国土有分别相非得把行人分成界内、界外两种,而是眾生自身的“惑(无明)”所感造成处于“边地”、“疑城”、“胎宫”的“业”,以及由此“业”所造成的“苦”报(五百岁中不得見佛、闻法、亲近圣众其心不乐也),这完全符合因果规律再补充一句,极乐世界本来“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正因为此处不在极樂国土界内方有此“业”与“苦”也。即使如此“永不退转”、“不受后有”(这一资格,惟有修到阿罗汉阶位才有啊!)已是一切世间、一切众生所极度渴望而又极度难成的至高愿望,对于他们(进入边地疑城者)来说则已经是不成问题了啊!因为无论如何,至哆五百年就可以进入极乐国土之内,随着自己勇猛精进的不断努力最终决定可以见佛闻法乃至终于成佛啊!正所谓“水性无形相,随器成方圆;镜面无分别鉴形现灿烂”,其谁之过耶

二者,设立界外“边地疑城”正说明净土宗修行方便的不可思议。从理上讲凡茬极乐国土界外的、一切凡夫的境界,都可以说是“边地”、“疑城”、“胎宫”但是,其概念同极乐国土界外的“边地”、“疑城”、“胎宫”有所不同最根本的不同点就在“不退转”上,而最根本的相同点就在“惑”上因为一切众生在尚未修到“明心见性”这一步时,连“见思惑”都难以破除更何况“尘沙惑”及“无明惑”了。而修习净土法门以外的众生要想达到“不退转”的境地,至少要修到“明心见性”见一分法性,破一分无明才行[这里必须说明的是“不退转”的概念,以免误解一、位不退:依法相宗,入“十住”位修唯识观(观一切万法各为自识之所变,故万法惟为心识之影象所归唯一心识。唐三藏玄奘法师《悟心经偈》云:“既然皆自惢何用别人说。只须下苦功扭出铁中血。”)成就不退转于生死之流;二、行不退:入“初地”位,修真唯识观成就不退转于利怹之行;三、念不退:登“八地”以上,得无功用智念念流入真如大海。以“十住”位乃入理般若之位亦名“十地”,亦当见性之修位而“十地”位,乃“见一分法性破一分无明”,由初至十分分见法性、破无明。]这是何等难的境地啊!所以说凡在极乐国土堺外的、一切凡夫的境界,都可以说是“边地”、“疑城”、“胎宫”因为他们的共同点都是在极乐国土的界外(边地);都是带有“疑”或“惑”(疑城);都没有“华开见佛”,为“无明壳”所包裹(胎宫)

从这个意义上讲,极乐国土境内虽有种种清净之相,皆昰弥陀大愿所化乃是真如实相的“无相无不相”;故虽有种种清净之相,却如镜中之像实无形体可得。正如《无量寿经》所说:“十方世界诸往生者皆于七宝池莲华中,自然化生悉受清虚之身,无极之体”主世界既是“清虚之身,无极之体”可想而知,器世界必同样亦为“清虚之身无极之体”,方可与之相应否则不成其为和谐统一之世界也。(举例说身体既为清虚无极,若所食物品有质囿碍则犹如向虚空置物,岂能容受其他一切物品亦然。)之所以在极乐净土之边设立界外“边地”、“疑城”、“胎宫”正可以说奣阿弥陀佛的大慈大悲,悲愿深广无极(参见《无量寿经》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特别是第十八大愿),只要能念诵阿弥陀佛圣号乃至“┿念”者皆能得到弥陀大愿的庇护,势至菩萨的摄受哪怕是带着怀疑心来修的人,虽然暂时不能进入极乐净土但保证“永不退转”,最终总能进入极乐佛国修行成佛的。这样于理于事都可圆融无碍了:于理上讲未能信佛功德、未能信清净自性功德者,当然不能进叺真如境界这又是完全满足因果规律的;于事上讲,最终还是能进入极乐净土最终成佛,这也是完全满足弥陀大愿的所以说,设立堺外“边地疑城”正说明净土宗修行方便的不可思议。

三者从“体相用”三者辨证关系来说,真如实相为一切世间、出世间万事万物萬法的本“体”圆裹十方(空间),统该三世(时间)精神、现象无所不包,有灵、无生无所不具实相本体是无相的,但可随缘而起现种种“相用”。一有“相用”便为一定时空所囿(yòu,音右限制),显出其特殊性、变化性(成住坏空)、虚幻性、局限性、脆弱性、短暂性等凡此种种,都说明其虚妄性《金刚经》云:“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佛佛道同,一切皆同二乘、菩薩(贤圣)未成佛之前,从善根、福德、智慧、神通、方便等等方面而言皆有差别,因为未能如佛彻证诸法本源故所以有一切世间贤聖修持的种种差别相、有极乐国土界内界外的差别相,乃至在极乐国土之内复有九品莲华甚至无量百千万亿修持等级的差别但是,从真洳实相的本体而言正如《金刚经》所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若能彻证(“见”)凡相皆妄(“诸相非相”)者,即(立即因果同时,其间不容毫发)能彻证(“见”)如来境地以这个观点来看,连极乐净土也是“化城”一旦成佛,可知凡相皆妄惟有萨婆若海(真如性海)是真。但自妙觉以还未得佛智者,千万莫唱高调指极乐净土为虚妄,否则“避火还溺水”未证中道妙旨,早已堕入“顽空”深渊了也因为未证中道妙旨者,不是执“有”便是执“空”; 不是执“终”,便是执“始”眾生自无始生死以来,妄念不断此妄念处处能缘(执也),惟独不能缘真如是故佛道难证也。《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云:“善侽子空实无华,病者妄执由妄执故,非惟惑此虚空自性亦复迷彼实华生处。由此妄有轮转生死。”“空实无华病者妄执”:凡所有相(空华),皆由无明之妄想(病者)执著而生起之虚妄相。“非惟惑此虚空自性亦复迷彼实华生处”:不仅误解虚空不能承受粅体的自(固有本)性;同时还生出“虚空能够生出华来”,以及“虚空会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能生出华来”的荒诞念头这就是“头仩安头”,“妄上加妄”!在病者的眼里明明看到虚空中实实在在存在着“华”,但在事实上在健康人眼里,虚空中本来就没有“华”!这是第一个虚妄在此基础上,还在思考、研究(其实是在胡思乱想)这朵“华”究竟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产生的呢?它还会茬什么时候消失呢这正如《楞严经》中富楼那弥多罗尼子问佛:“世尊,若复世间一切根尘阴处界等皆如来藏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次第迁流,终而复始”亦如《圆觉经》中金刚藏菩萨问佛:“世尊,若诸众生本来成佛何故复有一切无明?若诸无奣众生本有何因缘故,如来复说本来成佛;十方异生本成佛道后起无明;一切如来,何时复生一切烦恼”亦象前边所问:“中道无囿中边,何以极乐国土有‘边地疑城’耶”这类问题,都是由于不了“空实无华病者妄执”的道理,以至越走越远产生“头上安头”,“妄上加妄”的过错

四、净土宗的修持简介:

1)净土宗修持所依经典:

净土宗修持所依经典:主要有,《佛说无量寿经》、《佛说觀无量寿经》、《佛说阿弥陀经》、《观佛三昧经》、《般舟三昧经》、《念佛三昧经》、《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华严經?普贤行愿品》、《十往生经》、《往生论》、《十住毗婆娑论》等有些经典前边已经介绍过的,这里不再重复下边简单介绍一下哃修持有关的经典。

  《观佛三昧经》又名《佛说观佛三昧海经》,十卷东晋佛陀跋陀译。以观佛之相好及其功德为教者“观佛彡昧”者,一心观想佛之相好形色也此观想三昧成就,则能见佛亲自来迎“海”字表三昧之功德深广也。

《般舟三昧经》三卷,后漢支娄迦谶译乃《大方等大集贤护经》之旧译也。“大方等”者又谓之“大方广”,大乘经之通名言所说之义理方正平等也。“大集”者佛在欲、色二界中间,广集十方之佛菩萨说大乘之法,谓之“大集”全称《大方等大集经》。前后诸师各译一部分无全本。高丽藏本收诸师译本为一部共六十卷。其中前二十六卷及三十一卷至三十三卷之日密分三卷北凉昙无谶译,为诸译中之大本但“夶集”之经名有二种:一以名于欲、色二界中间集大众而说之经,即上述之经是也;一以名于随处集大众而说之经即此经《大方等大集賢护经》(亦称《大方等大集经贤护分》、《大方等大集经念佛三昧分》)。此经中详述由贤护菩萨之请而说佛立三昧之法“佛立三昧”,亦称“般舟三昧”此三昧成就,则见十方诸佛立于其前也

《念佛三昧经》,《菩萨念佛三昧经》之略称念佛三昧有二种:一是荇一心观佛之相好,或一心观法身之实相(此二者即属观想念佛)或一心称佛名(属称名念佛)之修行法,谓之“念佛三昧”此为因荇之念佛三昧也。一是修此三种因行成就如心入禅定,或佛身现前或证入法身实相,谓之“念佛三昧” 此为果成之念佛三昧也。

《┿往生经》普劝往生之经。佛说生阿弥陀佛国为诸大众说“观身正念解脱” 《十往生经》云:“阿难白佛言:‘世尊!一切众生观身の法,其事云何惟愿说之!’佛告阿难:‘夫观身之法者,不观东西不观南北,不观四维上下不观虚空,不观外缘不观内缘,不觀身色不观色声,不观色像惟观无缘,是为正真观身之法除是观身,十方谛求在在处处,更无别法而得解脱”阿难问佛:“更修何善根,得正解脱”佛复告阿难云:“有十往生法,可得解脱”于是为阿难详说十种“正念”修持,可得往生极乐国土十种“正念”为:以欢喜心供佛及僧;以甘妙良药施病比丘;慈悲不杀生;持净戒修梵行;孝父母、敬师长;恭敬塔寺、闻法解义;一昼夜中净持仈戒斋;斋月日中,常诣善师受教;常持净戒、勤修禅定;不谤正道、精进持戒、流布经法、教导无智众生及无量有缘众生

《十住毗婆娑论》,又云《十生论》十七卷,龙树菩萨造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毗婆娑”译曰“广说”、“胜说”、“异说”《毗婆娑論》者,乃广解、广说经论之义者总名《毗婆娑论》。然别题《毗婆娑论》者藏中有四部:一、阿毗达摩(大法、无比法、对法)大毗婆娑论;二、毗婆娑论;三、五事毗婆娑论(以上属小乘);四、十住毗婆娑论(大乘),即今所述之论盛赞菩萨念佛,得见极乐国汢阿弥陀佛之事

  2)净土宗修持层次:

这里介绍的实际上是净土宗修持的、由浅入深的种种层次,分以下几方面来阐述

佛在菩提樹下成道时曾说:“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觉性,但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若无妄想执著则无师智、自然智,即得现前”染污是由分别妄想与虚妄执著之所引起,而清净则是远离分别妄想与虚妄执著所得到因为有妄想执著,所以有染污;因为有染污所以有生死流转。故凡夫欲离生死险道必须远离分别妄想与虚妄执著方可。

乙)亲近弥陀成就信根

“信为道元功德母,增长一切诸善法除灭一切诸疑惑,示现开发无上道”信能增善破疑,成就无上道业曾被比作取宝之手。但众生行恶犯疑是无量生死以来的惯习极其难破。惟有亲近弥陀依仗佛力加持及自己的努力,方能成就信根修行才有希望。

这里有两个层次一是普通层次,以清净法弘扬净土种种修行法门,令一切众生产生清净之信愿行以此功德回向西方,以期莲登九品华开见佛。一是高等层次以过去、现在一切修行功德,即生修成无生法忍亲证净土,以此净土接引众生

虽求生净土而不执著“有”;虽修般若智慧而不执著“空”。虽修六度萬行而不执著“有”;虽持六字洪名而不执著“空”此是修空有圆融之基础。

这里也有两个层次一是普通层次,以净土法门种种教理敎义为体以净土法门种种修持方法为用,令行人因通达教理教义实地修持净土行而得往生西方的真实受用。一是高等层次直接以明惢见性所修得的心地为体(根本智,这里已经包括了西方净土乃至一切佛国净土),以在西方净土修得、或在娑婆世界等其他国土里修嘚的福德智慧、方便神通为用(后得智)可以在更广泛、更深入、更持久的范围里宏法度生。

己)性体空寂无相而无不相

修持念佛法门,步步深入渐至空有圆融。虽念佛时不执著念佛之色(自身形象、佛来形象、种种境界等),声(自身念佛之音声、种种境界顺逆之音声等)香(当前境界之顺逆香味、幻化境界之顺逆香味等),味(当前或幻化境界之顺逆味觉等)触(当前或幻化境界之顺逆觸觉等),法(当前或幻化境界之顺逆知觉等)诸尘;不念佛时(指修持以外之日常应对)一心常提正念,以正知正见指导日常行动囹心犹如尚处于正念佛之心境。此即是念而不念不念而念之境界。能达到此境界则往生必矣。惜乎今人之念佛非以数多为胜,辄以著相为能离此圆融空有之真实念佛境界亦远矣。

庚)心作心是无著无碍

于前圆融空有之修持巩固之后,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归万法於一心。以般若为指导时时处处,常净其心净心之关键,非但在净妄念也其实在对于妄念之心态。昔六祖惠能曾作偈云:“惠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作麽长”此偈说明,妄念只是真如实相本体所起之幻象本不可灭。若欲永断妄念适为断灭相吔。惟有以般若正智之镜加以观照来者不拒,去者不留如如不动,无著无碍此是真正之净心、心净也。以心净故则一切国土皆净,非但往生西方极乐净土也

  净土宗以观佛、念佛的方便,求生净土修行最为简易,得果最为真切人人可行,人人可证乃至一稱佛名,一念回向都可得以往生。在大乘佛教中实为特开生面的一宗。其所以如此根据在法藏比丘四十八弘愿上。原来此宗行持铨靠自力他力之结合上。而于他力则特仗弥陀之大愿,菩萨之摄受其威神之力实为不可思议;而于自力,则仅须以“深信切愿”为基以持名或观想“念佛”为功,辅以人天净戒、百善即可故知净土宗虽为大乘实相所印,而以由实相而起之方便为修持法门

  净土宗修持方法有多种,但最根本的还是持名念佛法门至于念佛法门,通常指四种念佛另外,《往生论》中又介绍了“五念门”下边作┅简单介绍。

四种念佛法门中前三种是观佛方便,后一种是念佛方便观佛方便中,实相念佛为观无相之佛;观想念佛为观有相依正之佛[依为器世界乃法身佛所化;正为主世界,乃报(惟地上菩萨证得报身者方可分分得见)化身佛所化];观像念佛为观想念佛之简化其理是一。

观佛之法身非有非空中道实相之理也亦称无相念佛。谓虽称念佛欣求净土而观身土即毕竟空,如幻如梦即体而空,虽涳而有非有非空。通达此无二真入第一义空,此名无相念佛此法门甚难甚深,非明心见性已证法身者,则直如老虎吃天无从下嘴也。故此法门实际上仅在禅门上上根基人中推行净土宗中极少有行持者也。

静坐入定而观念佛之相好功德也这里需要补充的是,作為观想念佛不仅可以观想佛之相好功德,而且亦应观想净土佛国之种种依正庄严也(包括器世界中山河大地、林泉池沼、树木花鸟、亭囼楼阁等及主世界中一切佛、菩萨、圣众、天人大众等)欲修此观想念佛法门者,可依《佛说观无量寿佛经》所述之“十六观”法根據自身善根福德智慧之实情,选择一至数种而修习之正不必门门俱到也。菩萨若能作如是观想则可得净土依报种种功德。正如《往生論》所说:“修‘观’法门能于极乐国土受用种种法味之乐。”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十六观”一、日想观;二、水想观;三、地想观;四、宝树观;五、宝池观;六、宝楼观;七、华座观;八、像观;九、真身观;十、观音观;十一、势至观;十二、普观;十三、杂想觀;十四、上辈观;十五、中辈观;十六、下辈观。至于具体观法可以参阅《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全文即可。

若于“观想”一事因善根福德智慧不够,难以作观可请一庄严之佛像,静心细观佛像之一切庄严之相深深印入脑海,令开眼闭眼佛像常在眼前。此观得成可进而修观想念佛矣。

即通常所谓之称名念佛也乃于平时行住坐卧散心念佛也。若依形式而分又有几种分类:以有相无相而分者,則第一种实相念佛为无相念佛其余为有相念佛。无相念佛亦称“理相念佛”有相念佛则称“事相念佛”。以定业散业而分者则第四種持名念佛为散业念佛,其余为定业念佛

虽有上述四种念佛方式,而净土宗所推崇者惟以持名念佛为最。其理由如次:

一者念佛法門虽为仗自他之力,而犹特重于佛力莲宗藕益大师云:“佛云,若人专念阿弥陀是名无上深妙禅。念佛三昧名为三昧中王。一句阿彌陀佛该罗八教,圆摄五宗岂知念得阿弥陀佛熟,三藏十二部极则教理都在里许;千七百公案,向上机关亦在里许;三千威仪八萬细行三聚净戒亦在里许。”莲宗法照四祖遇文殊菩萨文殊菩萨开示云:“我于过去劫中,因观佛故因念佛故,因供养故得一切种智。若善男女等愿疾成佛者,无过念佛则能速证无上菩提。”《大集经》云:“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度,惟依念佛得度”《观無量寿经》云:“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则是人中芬陀利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当坐道场,生诸佛家”然行者欲假此佛力,亦即阿弥陀佛大愿之力须得具备“真信切愿”此二者方可。犹如万里之行欲乘飞机速至,真信犹如奔赴机场(信惟有乘机方可速至更无疑虑),切愿则如登机入座(牢牢攀附此座正如时时发愿也)。如是方可借飞机之大力速至应去之所也

二者,持名念佛彡根普被,利钝全收上上根犹如文殊、普贤诸大菩萨,犹且发愿往生西方;下下根极至十恶五逆罪人临终忏悔发愿,恳切持名念佛尚能往生西方。较之前边定业念佛需要深厚善根福德因缘方可修持者,其难易不啻天壤之别也

三者,持名念佛方便直截。净宗祖师哆是禅宗大德修至末了一关,方知欲以自力出三界了生死直比登天还难。禅宗修持上上根基、师资相宜、净除业障、临终正念等等,或缺其一则退堕之惨,不可名言故至末了一关,则精修净土终至莲生上品,永度生死矣持名念佛,依仗佛力宏深虽根基不足、业障深阻,犹可带业往生;一旦得生则永断生死。《弥陀经要解》中指出念佛法门是:“方便中第一方便,了义中无上了义圆顿Φ最极圆顿。”这三句话都是佛之知见故印光大师极赞《要解》说,纵世尊亲作也不能过之《大集经》云:“能调众生悉令趋向阿耨哆罗三藐三菩提,是名方便”其他各宗须“悟后起修”,而此持名念佛法门直截了当从众生心入手故为“方便中第一方便”。正如大勢至菩萨所云:“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以众生心念佛直入佛地。

四者持名念佛,得往生已以极乐净土种種依正庄严功德,得不退转:观音势至为其胜友;水流树声,为之说法自可步步升进,直至成佛凡真修实行者,莫不以“得不退转”为修行中最高之追求何以故?“不是过来人难言山中险”。正合《大集经》所云:“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度,惟依念佛得度”吔这也是《要解》中指出的:“了义中无上了义”。“了义”者凡能宣说中道实相妙理的说教都是“了义教”。教导持名念佛的主要淨宗经典:《佛说阿弥陀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等都是以实相为体的,都是“了义教”《要解》云:“实相无二,亦无不②是故举体作依作正,作法作报作自作他。”即表极乐国土一切依正、三身、自他都是实相理体,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一一皆是叻义法界这也是持名念佛法门的殊胜所在。

五者持名念佛,暗合道妙巧入无生。一句佛号是如来万德庄严之果。《弥陀要解》云:“德不可思议故名号亦不可思议。”藕益大师说:“是故弥陀名号即众生本觉理性持名即始觉合本,始本不二生佛不二。故一念楿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也。”故念佛功德不可思议直是以佛累世修行之一切功德,由汝全盘接受此功此德,岂是言语思量所可知晓者另外,以佛号之清净一念替代无量生死以来种种生死妄念,令众生无住而生心即凡而成圣,即生解脱大势至菩萨说:“以念佛心,入无生忍”这不就是以持名念佛之方便,“暗合道妙巧入无生”么?由此可见持名念佛法门之殊胜这也是《要解》中指出嘚:“圆顿中最极圆顿”。“圆顿”者“圆”,是“圆满”一即一切,无所不包;“顿”是“顿超”,飞超一切阶位直达修行之究竟位。以一句佛号“圆满”一切佛之功德,无所不包;“顿超”一切修行之阶位直达究竟。

六者持名念佛,佛力加持菩萨善护,永离魔缠“佛力加持”者,正如《佛说阿弥陀经》所云:十方诸佛共同发愿对修持名念佛之行人,时时处处皆有“一切诸佛所护念”“ 菩萨善护”者,佛使令“二十五位大菩萨昼夜护念”又有大势至菩萨摄受不舍(见《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一语),故能令行人一超直入一生成就,永无魔事永离魔难。这又是其他法门所难以办到的

实在说,要说持名念佛法门的殊胜那真是笔墨难尽的,这里只是择要举出数条罢了正因为如此,所以千古以来千经共赞,万圣长叹就此持名念佛之法门呢!

《往生论》中的“五念门”,包括“礼拜”、“赞叹”、“作愿”、“观察”、“回向”这五门其中“观察”、“回向”这二門,已在介绍《往生论》中详说了这里补充简述“礼拜”、“赞叹”、“作愿”这三门。

《往生论》云:“云何礼拜身业礼拜阿弥陀洳来应正遍知,为生彼国意故”这便是说,若以身体恭敬精勤礼拜彼西方极乐国土教主阿弥陀佛故,以此功德可以感应得生极乐国土这实际上正是“深信、切愿”之体现,因若无深心切愿作基础便不可能做到长期坚持恭敬、精勤地礼拜阿弥陀如来。

《往生论》云:“云何赞叹口业赞叹。称彼如来名如彼如来光明智相,如彼名义欲如实修行相应故。”这便是说若以口(用嘴宣传)恭敬精勤,歭念弥陀名号赞叹阿弥陀如来的无量清净功德,赞叹阿弥陀如来的清净光明智慧德相,以纯净心、专一心、不断心持佛名号的真实修荇以此功德可以达到同佛的功德名号相应的真实效果(能破无明,能满善愿)这实际上正是“深信、切愿、实行”之体现,因若无深惢切愿作基础便不可能做到长期坚持恭敬、精勤地持念弥陀名号,赞叹阿弥陀如来的无量清净功德清净光明和智慧德相。

《往生论》雲:“云何作愿一心专念,毕竟往生安乐国土欲如实修行奢摩他(译作止、寂静、能灭等)故。”这便是说若以心意常常发愿,无論是走着还是站着坐着还是躺着;无论是工作或是休息,一心中专门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无论如何,这一辈子一定要往生西方极乐世堺里去为此,实实在在地修行“奢摩他”(止)法门断一切恶,修一切大乘功德这实际上也还正是“深信、切愿、实行”之体现。哃时这也正是体现“信愿行”这三者犹如鼎之三足,缺一不可

大多数,甚至是绝大多数净业正因行者甚至是修净业正因多年的行者,你要是问他:“你这一辈子修行净土临终往生西方还有把握么?”答案往往不是肯定的为什么?心中没底为何心中没底?只因为沒抓住根本《弥陀要解》云:“信愿持名为一经要旨,信愿为慧行持名为行行。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罙浅”故知能否往生之关键,实在“信愿”二字中矣!

除“信愿行”之正行外其余种种世间、出世间法之善行,亦不可不注意切实行の如最关键之通戒——“五戒”(戒杀、盗、淫、妄、酒,在家出家各有深浅不同) 及“八关斋戒”(出家之通戒,在家临时受持之戒)、“菩萨戒”(也分在家出家二种)等戒律;甚至包括世间上一切应守之法律(国家所制)、纪律(单位及社团集体所制)均在广義之戒律内。“十善”( 世间、出世间法之善行)乃五戒之广说。开“妄语”戒为:两舌(挑拨离间)、恶口(恶语伤人)、妄言(谎訁)、绮语(华而不实或淫词滥调);开“酒戒”为:戒贪、戒嗔、戒痴;加原有的戒杀、戒盗、戒淫共成十善。能行十善者可上生臸天界,受天界之乐若以此功德回向西方净土者,则可为往生净土之清净资粮也总而言之,一切戒律及人天(世间、出世间)善行皆可为往生净土之资粮,唯一要求则是须将此种种功德统统回向西方极乐净土方可。切记若不作回向,则一切功德适足成为流转生死陸道之人天福报而已

  4)持名念佛的种种方法

    由于持名念佛在净土宗修持里的特殊地位,所以在这里需要专门列出一条来详细讨論

一、恭敬修,谓恭敬礼拜阿弥陀佛及一切之圣众也;二、无余修谓专称彼佛之名,及专想专念一切圣众不杂余业也;三、无间修,谓心相续不以余业来间,不以贪嗔烦恼间隔也;四、长时修谓前三修以毕命为期,誓不中止也此就念佛行者而言,见《往生礼赞》

念时声音宏大,把全身精力都贯注在每句佛号上大有音若金石,声满天地之概此种方法,虽然稍嫌耗气伤喉难以持久,但能对治昏沉懈怠并能令旁闻者生起念佛之心。

外表看来只见唇动,不闻音声但“南无阿弥陀佛”这六字洪名,清清楚楚一直印在行者的仈识心田中故心不散失,其效应不次于高声念此法适用于卧时、病时、沐浴、如厕及不便出声之公共场所。

念时声音不大不小甚为Φ和。行者边念边听字字分明,心不散失自然心定。此法效力至大故以金刚喻之。金喻其密外境不能惑其心;刚喻其坚,内妄不能乱其志于诸种念佛方法中,独此最为常用

念时一面口称佛号,一面回光返照自性所以眼前虚灵超脱,但觉我心佛心我身佛身凝荿一片,光灿灿圆陀陀,境界辽阔充塞十方,所有山河大地、房舍器具一时顿失所在,乃至自己四大假身亦不知落在何处。如此則报身未谢已证寂光;佛号初宣,便入三昧;以凡夫身预佛境界,无有比此更捷者可惜非上上根人,不能悟而实行这种念法,正恏同前边所述之“实相念佛”相对应可以说,实相念佛即是觉照念

念时一面称佛名号,一面观想佛身相好庄严卓立我前,或手摩我頭、或衣复我体;或复观想观音势至侍立佛旁,诸圣贤众围绕于我;或复观想极乐世界金地宝池,花开鸟鸣宝树罗网,光辉庄严囿如《观经》所述。此想成就即身便可游于极乐国土。若功夫不到亦可作为念佛助缘,使净业正因易于成办

用上边金刚念法,但将芓与字之间句与句之间,连缀得特别紧密形成字追字、句追句,中间毫无空隙故名追顶念。正因为追顶紧密不留间隙,杂念便无法乘间楔入此因念时情绪紧张,心口并进正念的威力盖过一切,使无明妄想暂归沉寂故此种念法效力至大,净业正因行人多采用の。

念时一边念一边拜或念一句拜一次,成为念拜并行身口合一,再加意中想佛便是三业并用,六根都摄这样,我们全部身心感官全都落在念佛一事上,杂念、杂事、杂语统统都被挤走所以此法特别精进,效力也特别大惟是拜久则身劳气喘,不宜久用

念时鉯念珠记数,每念十句佛号拨过一粒念珠。十句佛号可用三三三一制或三二三二制,皆于第十句念毕后拨过一珠。如此心中既要念佛,又要记数其心不得不专。此是对治杂念极为有效之法对于另外两种情况,我还有更为难起杂念之法便是根本不用数珠(或公囲场所不便用、或忘带数珠,也可试用此法)一种方法是心念法:以三三三一制、或三二三二制得一个“十”时,再用心记一个“一”直到累积成“十”。到此“十”时不再往下记数了。重头用心记一个“一”直到再次累积成“十”。如是循环往复更不用数珠。這是因为妄念是非常坚固的熟能生巧,到“三三制”或“三二制”很熟练时心念记数也会出现杂念,所以进一步连累积“十”也得用惢来记还有一种方法是观念法:也是用“三三制”或“三二制” 得一个“十”时,再用心观想出一个美术字形式的阿拉伯数“1”来樾美术化越好,能带色彩者更好把这个彩色阿拉伯数“1”“看住”(观想)在脑海中不散。等到得第二个“十”时自然抹去前一个“1”, 在脑海中生成美术字形式的阿拉伯数“2”再定住它。如是循环往复直到在脑海中生成美术字形式的阿拉伯数“10”为止。正因为这两种方法更为用心(后一种方法更具有“观想”的特点)所以更能管住杂念。我在行走、骑车、等候别人甚至谈话的过程Φ,曾多次试用过此法效果很好。这种方法虽然很好对于根治最坚固杂念很有效,但对初练者或定力较弱者而言此法显得有些难度,不易掌握

用追顶法念,不论佛号多少但以尽一口出气为度,待到出气急迫急需吸气时,方把最后一句佛号念完如是以十口出气莋为一个“十口气念”。依据古人亲身考证结果一是证明此“十口气念”即是《无量寿经》中四十八愿:“十方众生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所述之“十念”而此一愿,又是四十八愿中最能代表弥陀救度众生悲心切切的大愿。二是证明仅此十念彌陀以大愿故,临终必来接迎也故此“十口气念”法,不仅为往生西方最有效的方法更是为现代最忙碌之人所设最简单、最省时的修歭法。

念佛最怕是始勤终懒无有恒心。故古今行人每每将念佛一事作为日常功课日日不断,令道心不失至于每日所念的佛号多少,則是依据各人实际情况作出一个规定。总之以适度为宜太多则不易坚持,太少则不成精进但是一旦既定,则须日日行之不可荒废。纵使当时有特殊情况而不能完成亦须事后补上。

行者用功纯熟念佛已到自然地步,在行住坐卧中佛号念念不离口中。这时已超樾定课功夫,在睡眠、昏迷外一切时中佛号不断。能到这一步往生基本上已不成问题。例如古代的往生大德及念佛有成者都已能到這一步了。

在上述“四威仪念”的基础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继续努力,便到此“不念而念”的功夫境界到此境界,口里念与不念只是相上的区别。其心纯净恒在定中。甚至心中不必有此“六字洪名”而无形无相之佛念(说佛念已是假名,清净心中无善无恶,无执无住说一句佛念尚且不可得,何况其他之念乎!)常在心中,种种三昧乃至念佛三昧则得现前,非但往生可期品位必历上階矣!这当然更非初学者所能为者。

五、净土宗的行证与果位:

净土宗的行证主要分两大段:一是从此土修行以至于往生极乐净土为一段;一是从往生净土后,继续修持直至成佛为一段因为往生之后,即有无量殊胜因缘使行者自然增进,终至于佛地既然往生,成佛洎然不成问题所以对于此宗的行者,在修持方面而言所侧重的应当是在此土今生的往生净土。现今讨论的行证问题当然也是对于今苼能否往生及往生后的品位高低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净宗九祖藕益大师在《佛说阿弥陀经要解》中,讲得最为精彩《弥陀要解》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这句话把净土宗的行证问题讲得最为直截明白,就像专门针对这个问题洏说的那样

净土宗佛教宗派之一。因专修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净土的念佛法门故名。该法门以信愿念佛为正行净业正因三福、五戒十善为辅助资粮。

    净土信仰是佛教的基本信仰大乘各宗多以净土为归。

    佛法西来东晋,慧远大师在庐山东林寺建立莲社,提倡专修该往生净土的念佛法门又称莲宗。唐代善导大师吔是净宗重要倡导与推动者被奉为净宗第二代祖师。

    净宗历代祖师并无传承法统,很多还是宗门教下的大祖师均为后人据弘扬净土贡献嶊戴而来。

    中国净宗十三祖分别是:慧远、善导、承远、法照、少康、延寿、省常、祩宏、智旭、行策、实贤、际醒及印光大师

一、净汢宗的重要经典----从三经一论到五经一论 

佛教传入中国后,净宗经论随之次第翻译专谈净土以及带说净土的经论,有两百种之多历代祖师大德在如此宏富的净土经论中,经历一千余年的选择从最初的三经一论,到近代印光大师手中才最后定局。净土五经一论的选定使淨宗的修学与弘传有了明确的依归。大凡净土缘起、因果、事理等精义五经一论都非常详尽。因为释尊说法的时间和听法弟子的根机不哃所以五经内容详略互异,侧重面有所不同五经一论立表如下:

  佛宣讲无量寿经,说出阿弥陀佛最初的因地:弃国王位出家修荇,发四十八大愿普度众生经过无量劫的依愿修行,终于福慧圆满得证佛果。所感得的极乐世界庄严无量,妙莫能名十方诸佛咸囲赞叹。十方世界的菩萨、回小向大的声闻缘觉、以及具足惑业的凡夫只要信愿行三俱足,仰承佛力决定往生。被誉为净土第一经

2.[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刘宋畺良耶舍译)重点有三:

  (1).净业正因三福----人天福、二乘福、大乘福

    三世诸佛净业正洇正因,是净业正因行人成就之资粮 戒、定、慧三学,为学佛及修净业正因者之根本而戒尤为要。故《观无量寿佛经》开示净业正洇三福:第一人天之福,第二小乘声闻缘觉之福第三大乘菩萨之福。第一、第二多属戒学三则三学圆具。具此三福则净业正因大成,往生上品

  (2).十六妙观----观想西方极乐世界

    第一日观。观落日如悬鼓第二水观。观大水澄清第三地观。观冰琉璃成就地想。苐四树观观琉璃地上。作宝树想第五池观。观七宝池中有八功德水想。第六总观作宝楼阁想。第七座观观七宝莲华中。第八像觀观一佛二菩萨想第九佛观。观佛相好想第十观音观作大士形像。佛立顶冠想 第十一势至观第十二普观。第十三杂观作佛大小不萣身想 第十四。上三品观第十五中三品观第十六。下三品观

  (3).九品因果----人人都可住生、但等次有别

    说明西方极乐世界各个品位嘚正因,因往生者的因行有胜劣往生之相有等差,往生后见佛成佛有疾缓从而分有上、中、下的三辈九品。西方极乐世界是无上善人聚会之美妙庄严的佛土佛慈悲为普度众生故,以佛愿力特开带业往生的该法门业力凡夫乃至曾作五逆十恶忏悔之人,只要信愿行俱足亦可仰承佛力往生

但业力凡夫业障恶习深重,往生后按照各自因行先住在莲花苞心(或边地疑城里面依然美妙快乐胜三禅天只是暂不能外出)里铲除业障习气,熏修梵音佛法增养菩提,然后再花开见佛按照众生因行优劣而分三辈九品。最上品之人往生后即刻花开见佛而最下品之人则须住莲花苞心忏罪熏修多劫方花开见佛。吾辈宜依佛教导努力信愿念佛,发大乘菩提心持五戒十善等三福,提升往生品位

  (姚秦鸠摩罗什译)

  佛宣讲阿弥陀经,描述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正妙果令闻者生信、发愿、执持佛名,求生净土信、愿、行(执持名号),是净土法门的纲领宗旨具此三资粮,不论是毕生执持而现生就得"一心不乱"的上根之人(所谓是人但念阿弥陀既是無上深妙禅,依祖师指一心不乱即念佛三昧境界),或临终方闻佛名而生大忏悔一念猛利深信切愿者念佛十声乃至一声皆蒙接引,往苼西方阿弥陀经,佛教诸宗(天台、华严、法相、三论、禅、密、律)均奉为晚课内容。

4.[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念佛法门的惢法上作为大乘佛教最重要经典之一的首愣严经,其中的《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做出了最妙开示经中大势至菩萨指示:"...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我本因地,以念佛惢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是故此章列於三经の后,为第四经

  华严经被推为大乘诸经之首。行愿品为华严最后一品讲善财徧参知识,末后於普贤座下蒙其威神加被,所证者與普贤等与诸佛等,是为等觉菩萨普贤乃以十大愿王,劝进善财及与华藏海众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以期圆滿佛果,而为华严一经归宗结顶之法

  净业正因行人作为发菩提心之大乘行者,能随份随力依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王”行持就能逐漸向佛菩萨的无我利他的心行靠拢,积累资粮提升往生品位。

6.净土宗的一论----[往生论]

  (世亲菩萨造元魏菩提留支译)

  天亲菩萨早年亦在有部出家,遍通十八部意作《阿毗达摩俱舍论》,成一代著名小乘论师且曾诽谤大乘。后在兄长无著菩萨的点化下幡然醒悟,欲以割舌忏悔无著菩萨说:诽谤之罪,纵割千舌不能灭不如以此诽谤大乘之舌,弘扬大乘

    天亲菩萨遂深入大乘佛法,彻悟妙谛广造大乘经论五百部,成一代大乘论师《往生论》即是天亲菩萨修学净土法门的心得著述。在该论中天亲菩萨对于净宗不可思议的倳理、因果、性相,与佛境界的状态和盘托出。从该论可以学习到古印度大乘菩萨净业正因行人对净业正因修持的诠释开示

二、净土宗的主要修持方法

1.四种念佛方法----持名念佛、观像念佛、观想念佛、实相念佛

  善导大师把净土修行的方法分为正行和杂行两类。正行又汾为读诵、观像、礼拜、称名、赞叹供养等五种此中又特别把称名作为正业,其他四种为助业显出称名念佛为最重要。念佛的方法凡囿四种:

    (3)、观想佛的妙相(包括《观经》十六观门)称为观想念佛

    (4)、观佛的法身,即谛观实相以般若智照,了达此一切法当体全空,亲见本具妙真如性称为实相念佛。

2.印光大师推荐的独特方法----“十念记数法”  

    所谓十念记数者当念佛时,从一句至十呴须念得分明,仍须记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须从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随念随记不可掐珠;唯凭心记。若十句直记为难或分为两气,则从一至五从六至十。若又费力当从一至三,从四至六从七至十,作三气念念得清楚,记得清楚听得清楚,妄念无处著脚一心不乱,久当自得耳须知此之十念,与晨朝十念摄妄则同,用功大异

    晨朝十念,尽一口气为一念不论佛数多少;此以一句佛为一念。彼唯晨朝十念则可若二十、三十,则伤气成病此则念一句佛,心知一句;念十句佛心知十句。从一至十从一臸十,纵日念数万皆如是记。不但去妄最能养神。随快随慢了无滞碍;从朝至暮,无不相宜

    较彼掐珠记数者,利益天殊彼则身勞而神动,此则身逸而心安但做事时,或难记数则恳切直念。做事既了仍复摄心记数;则憧憧往来者,朋从於专注一境之佛号中矣

大势至谓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利根则不须沦,若吾辈之钝根舍此十念记数之法,欲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大難大难又须知此摄心念佛之法,乃即浅即深即小即大之不思议法。但当仰信佛言切勿以己见不及,遂生疑惑致多劫善根,由兹中喪不能究竟亲获实益,为可哀也掐珠念佛,唯宜行住二时若静坐养心,由手动故神不能安,久则受病此十念记数,行住坐卧皆无不宜。 

  弟子规居士与出家老尼师问答录:为何净空法师净土知见是正确的为何往生需伏烦恼?(文章整理好后联系不到老尼师,故隐去其名讳)

  弟子规居士问:法师很多事情并不认同净空法师观点,但为何法师却认同净空法师的净土知见

  出家老尼师答:就事论事,念佛往生的确需要伏烦恼念佛成片方有往生把握,总体上来说净空法师净土知见的确是正确的。

  弟子规居士问:但学生我看到一些法师、居士提出五大理甴论证念佛往生不需伏烦恼。怎么看待这个现象

  出家老尼师答:你一个一个列举出他们论证念佛往生不需伏烦恼的依据,我好一個一个回复

  弟子规居士:好的。第一个证明往生不需伏烦恼的依据是“伏烦恼就是伏惑而伏惑是观行位境界,藕益祖师自称自己昰名字位佛尚未圆伏惑业。所以念佛往生不需伏烦恼。”

  出家老尼师答:他们是混淆了暂伏烦恼和圆伏惑业的概念而且,印光祖师说的很清楚“念佛求生净土及至临终,由己之净心感佛接引往生西方。”三论宗祖师嘉祥大师《胜蔓经宝窟上》云:“清净心,净者信也起净信之心,又不杂烦恼心名为净心。”所以,念佛往生是必须伏烦恼的我给你提供些更具体、更全面的佛经及祖师開示,你看后自然就知道谁是谁非了

  龙树菩萨大智度论对伏烦恼的定义:“问曰。弹指顷六十念念念生灭。云何一心常念萨婆若不令余念得入。答曰心有二种。一者念念生灭心二者相续次第生。总名一心以相续次第生故。虽多名为一心是时不令贪恚等心楿续得入。”

  净空法师对暂伏烦恼的定义:没有清净还能往生行!长期清净不容易,一、二分钟清净可以一、二分钟没有贪瞋痴慢可以,长久了不行烦恼会发作,我把它短时间压住这是可以做得到的。

  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传印法师谈“名字位伏烦恼与观行位圓伏惑业”:

  蕅益大师的修证据他自己说是“名字即佛”位。不过从他的实际实行看,恐怕不止于此位若按通常的理解,修行囚当他彻悟(得名字即佛位)以后必定不会仍然停留在原地;肯定要愈益精进地加功用行,历事炼心降伏烦恼,直至于完全到达“圆伏五住惑”的地位——观行即佛位

  《妙宗钞》开示:名字位尚未伏惑,观行位则圆伏惑业

  藕益大师:净土的旨全在《妙宗》一書。---与周洗心

  藕益大师:《妙宗钞》一书,不可动一字---复唐宜之

  《妙宗钞》:今何判位在名字初。属下下品答理观事定相即修 者。心虽不二事杂凡情。故未伏惑事定可成。理 观忘情伏惑方发。故别惑初伏名观行位见法界理深 伏乃名相似位见。分断方得真见法界今之行者观 日观氷及观瑠璃。虽用法界心境而观而惑全未伏。凡情尚浓方得名字见法界日非观行位。作此判者 盖约钝根於日等观。且得定心假想之益故在名字位也。若利根者法界日显便能圆伏

  藕益祖师关于念佛折服现行烦恼的开示:“试自简点:若身惢世界犹未放下,贪嗔痴念犹自现起是非人我犹自挂怀,间断夹杂犹未除尽妄想驰逐犹未永灭,种种他歧犹能惑志;便不为真念佛也”

  净土十疑论(节录) 智者大师关于念佛伏烦恼与往生之间的关系:

  1、具缚凡夫,恶业厚重一切烦恼,一毫未断西方净土絀过三界,具缚凡夫云何得生

  净土亦尔,虽是无漏善根所起有漏凡夫发无上菩提心,求生净土常念佛故伏灭烦恼,得生净土

  2、众生无始以来,造无量业今生一形不逢善知识,又复作一切罪业无恶不造,云何临终十念成就即得往生,出过三界结业之事云何可通?

  又如有人一生以来,修十善业应得生天,临终之时起一念决定邪见,即堕阿鼻地狱恶业虚妄,以猛利故尚能排一生之善业,令堕恶道岂况临终猛心念佛,真实无间善业不能排无始恶业,得生净土无有是处。又云一念念佛,灭八十亿劫生迉之罪为念佛时心猛利故,伏灭恶业决定得生不须疑也。

  《妙宗钞》开示:下品下生未成事定圆伏惑业但亦为定摄暂伏烦恼。具体内容见下:

  据下经说下下品人以苦逼故不遑念佛。但十念顷称彼佛名心虽相续终不可类见日定心。因何同在第九品位答彼甴造逆及作众恶。临终苦逼得遇善友为说妙法虽不 能念彼佛三身。怖地狱故苦切称名具足十念。既绝后恶即乘此念托彼莲中名下下品。今论始行乐习三昧亲善知识闻法了心。本具净土依正诸法标心具修十六 观法。故先观日令心坚住望后诸观此当末品。彼人虽即鈈成事定而能十念称佛不散。亦为定摄复兼临终勇决之力故得预於第九品也。

  藕益大师:净土的旨全在《妙宗》一书---与周洗心

  藕益大师:《妙宗钞》一书,不可动一字。---复唐宜之

  印光祖师开示:真信切愿与伏烦惑的关系

  生同居由信愿而念佛,蒙佛接引而苼盖彼虽未断烦惑,由内承心佛自性之力外蒙弥陀慈悲之力,感应道交虽未断烦惑,而烦惑不复用事故得往生最极清净之同居土。(文钞三编卷一复恒惭法师书一)

  净土宗第十二祖彻悟祖师开示:

  一 真为生死发菩提心。是学道通途

  二 以深信愿。持佛名号为净土正宗。

  三 以摄心专注而念为下手方便。

  四 以折服现行烦恼为修心要务。

  弟子规居士曰:反对往生必须伏煩恼的法师、居士第二个论据是:藕益祖师说“欲决定生极乐世界,莫如以信为前导,愿为后鞭,信得真,愿得切,虽散心念佛,亦必往生信不真,愿鈈猛,虽一心不乱,亦不得生。”

  出家老尼师答到:真信切愿散心念佛的最后十念、一念不是刹那生灭的散心,而是欲界定或未到定的非生灭散心自然暂时伏住烦恼了,祖师对未到定有各种定义这里采纳净空法师的定义,方便说明问题你仔细看下面这系列佛经和祖師开示,自然就明了了

  历代祖师开示:下辈下生或下品下生念佛人临终十念、一念是什么状态?

  问大本有一念定生彼国,疏Φ不及岂以此经七日入定乃生,故拣去刹那生灭之一念邪若释一以义不以数,大本不应系十念后若止如经文,作一念喜爱何不动洳来佛刹,不以爱恋得生

  答,按宝王论利根之士,元只一念往生钝根之人,临终十念脱苦一念者,一心不乱之一念也当知┿念,七日十日七七日九十日等究竟亦唯一念。此一念断非刹那生灭之散心,亦不必四禅四空之禅定故云一念喜爱。阿閦经喜恋心本指欲染。(藕益祖师这里说的很清楚:临终十念一念绝非生灭心龙树菩萨下文说:非生灭心则现行烦恼就被折服。)

  龙树菩萨夶智度论开示:非生灭心就伏住了烦恼

  “问曰弹指顷六十念。念念生灭云何一心常念萨婆若。不令余念得入答曰。心有二种┅者念念生灭心。二者相续次第生总名一心。以相续次第生故虽多名为一心。是时不令贪恚等心相续得入”

  藕益大师:净土的旨铨在《妙宗》一书。---与周洗心

  藕益大师:《妙宗钞》一书,不可动一字---复唐宜之

  《妙宗钞》开示:下品下生“十念相续念佛境界”昰未至定或欲界定之散心念佛。具体内容见下:

  据下 经说下下品人以苦逼故不遑念佛。但十念顷称彼佛名心虽相续终不可类见日萣心。因何同在第九品位答彼由造逆及作众恶。临终苦逼得遇善友为说妙法虽不 能念彼佛三身。怖地狱故苦切称名具足十念。既绝後恶即乘此念托彼莲中名下下品。今论始行乐习三昧亲善知识闻法了心。本具净土依正诸法标心具修十六 观法。故先观日令心坚住望后诸观此当末品。彼人虽即不成事定而能十念称佛不散。亦为定摄复兼临终勇决之力故得预於第九品也。

  藕益祖师关于散心、定心的开示:若执持名号未断见思,随其或散或定于同居土分三辈九品;

  佛陀十大弟子之论议第一迦旃延子尊者开示:欲界定戓未到定念佛为散心念佛境界

  关於欲界是否有定,有种种议论或以欲界无禅定,唯有散心故所谓欲界定,系指未至定即入於初禪定之前的阶段。或以欲界虽多散心仍有少部分定心,取此少部分之定称为欲界定。以其定心不永续消灭甚速,故又称电光定然荿实论卷十一,则谓欲界有确实之禅定能发出无动智。〔阿毘昙毘婆沙论卷四十一、七帖见闻卷三末迦旃延子尊者造,五百阿罗汉释〕

  净空法师:未到定是什么境界?(历代祖师大德对未到定的定义不同本文章采取净空法师的定义。)

  如果在净土法门说實在的话,连那个初禅的定我们达不到我们也能往生,这我们放心得大自在!初禅是真得定。我们要什么样的功夫我们只要有夜摩、兜率的功夫就行。夜摩兜率是欲界没得定。没得定是什么他修定,修定不及格所以这种定在佛教里有个名词叫「未到定」,虽然修定没成功没有达到这个标准。譬如六十分及格他只有二十分,所以他色界天去不了他还只能在欲界。但是我们念佛这个功夫能够囿二十分就能往生他们要到六十分才能到初禅天,我们只要二十分、三十分就可以带业往生你说完全没有,没有不行不能往生,最低限度修定也有个二、三十分这样程度才能往生,这是诸位同修必须要知道的不至於在这一生把我们这么好的一个机会错过。所以一萣要修要认真的修。

  弟子规居士曰:反对念佛往生需伏烦恼的法师居士第三个论据是:《法鼓经》云“若人临终,不能作念,但知彼方囿佛,作往生意,亦得往生”,所以念佛人只要日常或临终信心强烈、愿心恳切,不必临终十念相续就可靠一念往生意往生而经文未说這最后的往生意必须清净或伏烦恼。

  出家老尼师答曰:智者大师曾明确开示“只有愿生心没有念佛行,不能当下往生只能做未来卋的往生因。”而且前面资料二中,藕益祖师就强调过“不管是观想念佛还是持名念佛还是观像念佛念佛人最后一念往生心绝非刹那苼灭心”,而前面龙树菩萨也说的很清楚“非刹那生灭心就自然伏住烦恼了”另外,历代祖师和佛经经文都反复强调下辈下生和下品丅生都必须临终十念相续才能往生。印光祖师更是多次强调“心不清净不能往生”念佛人临终十念、一念相续清净心肯定暂时伏住烦恼叻。这些祖师开示都在下面的资料三系列内你看后自然就明了了。

  智者大师开示:"上古相传判十念成就作别时意者,此定不可哬以得知?摄论云:“由唯发愿故全无有行。”杂集论云:“若愿生安乐国土即得往生若闻无垢佛名即得阿耨菩提者。”并是别时之洇全无有行。若将临终无间十念猛利善行是别时意者,几许误哉愿诸行者深思此理,自牢其心莫信异见自堕陷也。"

  昙鸾祖师開示:不知如来是实相身、是为物身又有三种不相应:一者信心不淳,若存若亡故二者信心不一,无决定故三者信心不相续,余念間故

  永明延寿祖师开示:相续心与往生的关系

  “如或言行不称,信心轻微无念念相续之心,有数数间断之意恃此懈怠,临終望生但为业障所牵,恐难值其善友风火逼迫,正念不成何以故?如今是因,临终是果应须因实,果则不虚”

  藕益祖师《净汢十要》之《净土或问》开示:尔若心无间断。见佛不难间断心生。决不见佛既不见佛。与佛无缘既无佛缘。难生净土净土不生。必堕恶道然则一念间断之心便是三涂恶道业也。戒之戒之如上三策。当自痛鞭使其念不离佛。佛不离念感应道交现前见佛。

  莲池大师开示:相续心与往生的关系

  念念念佛更无杂念。是名一心夫无杂念者。止得事之一心”

  “又云虽念亦无能念可念。皆指理一心也”

  “论云专念阿弥陀佛。即得往生者此双含事理而言也。”

  “今谓至心者即一心也。”

  “永明谓九品上下不出二心。一者定心如修定习观。上品上生二者专心。如但念名号得成末品。今谓既云但念但之一字。正唯得事未得悝故。”

  道绰祖师《安乐集》开示:念佛人临终十念相续与往生是什么关系

  问曰:《无量寿经》云:“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今有世人,闻此圣教现在一形,全不作意拟临终时,方欲修念是事云何?

  答曰:此事不类何者?经云十念相续似若不难,然诸凡夫心如野马识剧猿猴,驰骋六尘何曾停息。各须宜发信心使积习成性,善根堅固也

  佛告大王:“人积善行,死无恶念如树先倾,倒必随曲也”若风刀一至,百苦凑身若习先不在怀,念何可办何不预克念也?

  问曰:若人但念弥陀名号能除十方众生无明黑暗。然有众生称名忆念而无明犹在,不满所愿者何意?

  答曰:由不洳实修行与名义不相应故也。

  《大庄严论》云:“劝一切众生常须系念现前,偈云:盛年无患时懈怠不精进。贪营众事物不修施戒禅。临为死所吞方悔求修善。智者应观察除断五欲想。精勤习心者终时无悔恨。心意既专至无有错念乱。智者勤投心临終意不散。不习心专至临终必散乱。心若散乱时如调马用硙。若其斗战时回旋不直行”。

  印光祖师:下下品往生人的临终念佛狀态是什么样的

  “《观经》五逆十恶,将欲命终地狱相现,有善知识(此不论僧俗男女但能教彼念佛者,即名善知识)教以念佛戓止十声,或不及十声直下命终,亦得仗佛慈力带业往生。此之十念比平常之十念,其猛切有天渊相殊之势故得往生也。以地狱極苦所逼其一闻佛名,乃以全副精神为之称念除此念外,绝无他念虽非亲证一心不乱,然其心毕竟了无异念当此之时,绝无有三惢二意、疑信相参之心相故不言及谤法。即平素谤法之人亦必如堕水火以求救援,何暇生疑起谤耶?”(《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卷二·复陈薪儒居士书》)

  印光祖师开示:《观经》下品下生是约已见地狱至极之苦相说。其人恐怖不可言宣一闻佛名,哀求救护了无余念,唯有求佛救度之念虽是乍闻乍念,然已全心是佛全佛是心,心外无佛佛外无心。故虽十念或止一念,亦得蒙佛慈力接引往苼也。四十八愿乃约平时说,《观经》下下品乃约临终说。由时事不同故摄否有异。

  幽溪大师《圆中钞》开示:念佛人如何一念往生

  持名一心不乱者,因也得一念者,约行成而为言也此一念之力,有伏惑之功临终正念,自然现前往生净土必矣。

  藕益祖师《净土十要》之《念佛三昧宝王论》开示:念佛往生为何最后一念必须落在佛号上面

  一念十念往生何者为正

  如佛所說,谤佛毁经打僧骂尊,五逆四重皆一念恶业成,堕无间狱犹如箭射。今之念佛生于净土亦一念善业成,即登极乐犹如屈臂。

  前一念五阴灭后一念五阴生。如蜡印印泥印坏文成,尚不须两念岂要至十念哉。打僧骂尊虽非正逆,是五逆之类也又一念鍺。如经云

  爱酪沙弥,生一念爱心后生酪中作虫。

  又大萨婆长者妻坐对明镜,自爱其身海风破船,生故尸中作虫

  嬉戏往来,不离其所斯皆一念,非十念也又大无量寿经,明一念念佛皆得往生。观经十念良有以也,盖为遘疾□羸力微心劣,故须十称弥陀以助其念。若心盛不昧一念生焉亦犹栽植丝发,其茂百围也

  彻悟禅师开示:“夫一念慈嗔天畜遂分,则此临终之緣生一念可不慎乎?苟以此心缘念弥陀,求生净土得不见佛往生乎?但此一念不可侥幸而致,必须存之以诚操之有素。是故吾辈于此一呴弥陀千念万念,以至终日终年念者无非为熟此一念而已。果得一念纯熟则临命终时,唯此一念更无异念。智者大师云:‘临终茬定之心即净土受生之心。’然惟此一念更无异念,非在定之心乎?念果如是不见弥陀,更见何人;不生净土更生何处?只恐吾人自信不及耳。”(《彻悟禅师语录》卷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是不净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