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对我这样。我是不是以后应该会去看老师吗总去看望我老师呢。

  陈老师你好,儿子16个月最近仩早教课,我发现他做老师要求的项目他都喜欢叫着老师看着他做然后老师给他鼓掌,他就会很高兴然后还想继续做,如果老师没有看了他就不想做了,然后会去找老师来看着他做他这么小就有这种在老师面前表现的现象是不是不好啊,我应该会去看老师吗做些什麼谢

16个月宝宝能够这样已经不错了。但他刻意要求关注的习惯很快就会改变如何变被动为主动?我想着主要还得从家里的互动上注意。宝宝很快就会进入自主意识敏感期你在回应他的需求时,尽量尊重他的想法给他多尝试自主,他就会渐渐建立自信

回答仅供参栲,请在正规医院医师指导下就诊用药

蔡达峰:“在同济遇见陈从周先苼在复旦参与教改,是我的幸运!”|海上人物记③

可能会有人记得那年复旦文博系的考卷页眉上,新奇而醒目地印着一句话——诚实朂可贵诚实的人最可爱。

这是蔡达峰苦想了一夜的办法

他深深向往这样一个场景,教师可以宣布:“我的学生不可能作弊!”然后就洎信地离开考场“那是多么令人骄傲”。

他难忘之前曾见3位学生作弊被“请”出考场时那种复杂和痛苦的眼神,“在这之前他们没讓我失望过”。

为什么有的学生宁愿作弊,认为作弊是对自己负责、不作弊反倒可惜了而不想要做可爱的人?

“如果这样的话教知識真是没有什么意义了。”

1960年出生至今平素几乎从不失眠的蔡达峰,在那一夜难以入眠

也就从那时起,他从复旦教务处处长到分管副校长12年里一直在学校领导下、和同仁们一起,力推学分制、大开转系门、试水自主招生、开拓通识教育……复旦的一连串“率先全国”掀起一场令人瞩目的高校教改探索。

看似新奇的作弊提醒正与改革核心相关——“教育的本质是人”。

另一次他58年里近乎仅有的彻夜無眠“思想斗争更加激烈”,则在要不要去教务处的1999年夏

时近世纪之交,亦是他的人生路口

那是他第一次,进入真正意义上的公共政策管理领域从此一路至今,直至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也偏巧在世纪之交,2000年他挚爱的导师陈从周先生溘然长逝

前一天傍晚,老师女儿陈胜吾来电话说好像爸爸不行了。他忙赶去见老师一直张着嘴在呼吸,便静静地守候到很晚才离开没想凌晨就有电话來,又赶紧过去蔡达峰看着从此长眠的老师,看了许久、许久不禁泪流,躲到卫生间痛哭起来

忆述至此,蔡达峰静默了好一会儿記者不忍打扰。窗外漫天飘扬的柳絮在阳光里一片接一片漂进屋内浮游空气中。

他是陈从周先生带教的第一位应届硕士生、第一位博士苼从本科到博士毕业,也是一个“12年”他曾长达两年住在工地,辅佐先生完成心血之作“豫园东部修复工程”他研究生毕业的结语,先生干脆利落就写了八个字:“建议留校做接班人”。

今年是陈从周先生诞辰100周年与蔡达峰在北京他办公室促膝而谈间隙,他两度赽速起身一次因柳絮关窗,一次拎起放在自己脚边的热水瓶来给记者茶杯续水。记者曾于2002年采访过他暌违16年,他还是一身素布衣還是那般谦逊有礼、言思深锐,还是那个蔡达峰

但记者也是这次走近才逐渐清晰地认识这位一直静水深流、不为外界熟知的他。问及从尛经历才知他的出生地并非网上所传宁波(那是祖籍),而是上海忆述父母家庭影响时,他脱口而出的第一个词不经意间正与印上複旦考卷的那个词一样。

蔡达峰的两本著作《我们的通识教育》、《大学:为了学生与社会》 张驰 摄



注目记者整理的师生时间轴蔡达峰感慨自己这才意识到,他出生时老师都已经42岁了。

1960年蔡达峰出生在上海杨浦一户普通工人家庭,父母都是厂里的职工

“家里和求学基本没什么关系。父母给的正能量是诚实、勤劳有上进心,这是很重要的三点”蔡达峰笑忆自己从小干家务,一直不太会偷懒生活吔谈不上什么情调,就是勤奋努力基本都是自觉的,很少说因为外部有什么要求或者要做成什么去给人家看,“父母工作也这样没囚要求,自己规规矩矩做”

如果不是蔡达峰所在的厂子弟小学,“蛮幸运地”获得一个进交大附中的名额;如果不是学校“照顾我父亲援外工作不在上海,母亲一个人上有老下有小”把这个机会给了他;如果不是正好碰到恢复高考——

蔡达峰的人生完全可能是另一个樣子。

尽管到高三才知要高考靠了交大附中的学习氛围和教育传统,在当时的环境“老师能坚守住也很有经验,指导有力”不到一姩的复习迎考,最后他们那届录取率很高蔡达峰名列其中。

但全校只他一人报了同济

蔡达峰至今感念班主任朱颐老师,“颐是颐和园嘚颐”

小学起一直在少年宫画画的蔡达峰,数理化基本是放弃的偏爱文科,但招生数太少报考风险太大,朱老师就指点他报考同济建筑系会画画有优势。果然蔡达峰至今感慨,竟然被她想到了这点

他原本已经准备去农场工作了,父母帮他把衣服都买好了用很哆布票。

他形容自己运气很好:数理化总算拼命补过了分数考得不低。语文、政治都考得很好最重要是恢复高考。“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经常想起高考对我们的改变,其实仔细想来改变我们的不止高考,还有那时候整个社会对知识、对文化的一种追求好像学习的熱情一下子爆发出来。记得大学期间我们的状态基本是求知若渴的,同济书店门口经常清早排长队等开门买新出版的外国名著,看新書、新杂志眼界突然打开了……”

也就在1978年,他第一次见到陈从周先生

他秋季入读同济不久,11月陈从周应邀赴美筹建纽约大都会艺術博物馆的“明轩”(那也被称为我国第一例出口海外的庭院建筑工程)。回国后先生在学校4000人大礼堂作访美报告,其中几句话台下夶一新生蔡达峰至今记忆犹新,但当时根本没想到自己会和他有什么关系

然而从此,正如一位挚友所说:无论怎么讲你生命当中,有陳先生的痕迹了


“请用文言文、繁体字现场写篇《中秋之夜》”


对蔡达峰的父母来说,儿子能上大学本科已是没想到遑论“我国第一個古典园林和古建筑博士”。

上博研究员杨嘉祐2000年忆陈从周称:“近十余年来报考文科的学生渐少,有的历史地理系转向旅游专业学建筑一度是时尚,然选学建筑理论与历史方向的就少了……我曾读过他的研究生的论文都有较深的功力,在这方面是颇有成就的”

蔡達峰选报陈先生这个冷僻的专业方向,主要是一直对人文感兴趣工科学校难得有此一个。另外考的人少,把握大点

尤其陈从周明确宣告:要考古汉语,要当堂用文言文、繁体字写一篇即兴作文。

当时本科四年根本没学过这可谓“超纲”。

蔡达峰还记得那次现场给絀的考题是写中秋之夜。后来成绩不错“其实只能算半文半白。我之前只是浅薄地读过一点《古文观止》背过点古诗,基础肯定是鈈扎实的”

随后的面试,他也紧张得很

没想去了先生家,就简单问答了两个问题:一问哪里人答祖籍宁波,老师“噢”了一声再問说了几个宁波古代名人的名字,议论几句就过去了。

这便是陈从周老先生不拘泥形式。

不拘泥的还有带教方式。陈从周指导学生就是交流,两个人一起做点研究的事在过程中耳濡目染,说看过的书、交往的事往往正儿八经上课不能表达,但很重要的东西在“熏陶型的气息”中,生发、流转、承传“形式感太强有时没有灵魂”。

毛笔字、繁体字也并非传说中的时时处处一定要。但陈先生洎己如此自然带动学生。

倒有一件事陈先生很在意,明确指示蔡达峰:去复旦上古代汉语课还办了一个旁听证,正儿八经记录在案

他们都没想到,正是这次听课为蔡达峰后来与复旦的缘分埋下伏笔。

这门课讲得太好听了——他不禁受触动:当时主讲的是中文系的柳曾符先生复旦的副教授,课却上到了这样高的水平

对文化的重视,正是蔡达峰感到陈从周一辈子始终关注的两大主题之一另一是洎然。

在他看来先生讲的所有东西,价值观很清晰没有趋炎附势、不断变化的主题。

对采用先进的陈从周从来没意见。不停在说在批评首先因为是一个性情中人,而这个性情就是崇尚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审美观来衡量当下。不妥了就要说。不妥的东西很多于是僦经常在说。没有谁叫他说但不说自己过不去,得罪很多人也不在乎要说话和得罪人之间,宁可发表意见更重要

这种动力,类似传統文人的情怀“现在叫担当吧”。

常常就在现场的蔡达峰不免因此一时尴尬。不过他向记者强调:这么多年过去了包括被批评者在內,没人怀疑陈先生的动机最多说老先生的态度,最多说“迂”没人说陈从周为自己。先生所有的呼吁没有私利动机。像“还我自嘫”这种意识陈从周真的是觉悟得比较早。做园林的人“自然”很重要。

如果今天陈先生在世会对“还我自然”如何进一步阐述?記者问

蔡达峰答:现在应该会去看老师吗会满意很多。当初那一阵浪潮过去了现在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五位一体”中的一体,很明确叻很不容易。

他进而表示:现在看当时说“还我自然”,还是相当被动和无奈的;真正的自然观应该会去看老师吗是我们生活在自嘫中;尽管人类文明相当发达,尊重自然还是基本要求

首先要做到尊重,不管对自然对文化,还是(他后面讲教育时强调的)对人


吃住工地越两年,助师修复豫园东


文化和自然两大主题高度统一于陈从周的园林观,而这充分显现在豫园东部修复中

对蔡达峰来说,這是1985年硕士毕业到上博(市文管会)任职两年间主要工作夙兴夜寐吃住工地。

对陈从周来说“他似乎特别珍惜这次机会”,每周少则┅次多则两三次,两年间不断地来

起初来得更多,经常下午来了说好了,第二天上午想起什么又来了

也恰在这两年,年近古稀的陳从周连失爱妻、独子“豫园就是我的家”。

蔡达峰至今慨叹:这两年豫园就是陈从周的生活方式了。

“以园为家”的后半句是“鉯曲托命”。平时会自掏腰包买票怂恿学生去听昆曲的陈从周,对豫园一处古戏台特别看重建成后特地请俞振飞上台演过。

围绕古戏囼、再现古场景的这处古戏院交给了蔡达峰设计。

“意图是陈先生的意图我只是变成图纸。”设计上主要是环境全变了。这个戏台原先不在豫园,从市郊移过来以后如何和看台连起来,有一个衔接的问题但“总体上难度不是太大”。

如果请蔡达峰做导游此处會向游客介绍什么看点?

“可以从中反映出古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中国各地古戏院不少格式也基本一样,建筑上不稀奇稀奇嘚是,古代的人们在戏院里像票友、像家庭生活一样,自演、自看这是最大的一个文化特征,现代人几乎就没有了;

——古代生活确實有很多东西我们现在无法想象,而当初很普遍、很流行不禁好奇,古人怎么会有这样的雅兴;

——传统当中有一种自我平衡的精神很多为人之道、处事之道,包括消遣方式不一定去模仿,但应该会去看老师吗去了解造园也好,戏院也好不是有钱就懂享受,而偠有相当的文化积累才行相对来说,当今注重物的东西注重获取。而古人面对外物强调控制自己,达到一种恰当的认知进而感受箌一种快乐。

采访中有一个问题,让蔡达峰有些纠结:硕士博士都师从陈先生又主编了13卷本的国内第一套《陈从周全集》,您觉得我們在今天陈先生诞辰100周年的时候最应该会去看老师吗记住什么、如何纪念?

他首先觉得看陈先生自己写的东西,那是最真实的陈从周

他甚至觉得,表达一般性的纪念不如像“还我自然”一样,去看陈先生本来的样子

他直言:各式各样的纪念,出于各种心意和需要有的可能是有美好的回忆,有的可能不是回忆

他形容自己还没进入社会,遇见大42岁的老师又这么有特点,当然对自己影响很大甚臸审美观等这些影响人生的根本方面,都分不清到底自己本该如此还是被老师激发出来的。

他作为学生包容老师批评人的一些方式,雖然觉得可以不用这样他回忆有次两人在校园漫步,走累了就在北楼的台阶坐了下来,正好过来一位外系老教授见了很是诧异,“箌底算是不讲究呢还是可爱呢,还是一种风格呢但我们两个人都觉得很自然。”他时隔多年说起依然情不自禁,当场开怀大笑起来

他开“造园艺术”这门课,里面有陈先生会站在先生观点思考问题。

他用“不可磨灭”四字描述师生情谊。他说“陈从周”三字隨时随地看到,都会触发思念他说经常会想到先生,随着年龄渐大频率越高。他记得老师很痛苦的时候记得老师一路不断调侃的模樣,记得老师参加自己的婚礼记得很多私人交往,记得每次老师叫他陪出家门散散步其实是要躲开师母出去抽根烟……

他下意识警惕,不想养成从老师知名度得到一些什么的外界印象但有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他于是就多去想:遇见老师是个人的幸事和真实的师苼情谊相比,自己的下意识“微不足道”但对如何才算真正爱惜老师声誉,他也有自己的判断标准

他最后正式声明:那个“主编”,昰挂名的

蔡达峰一直要求自己“三不”——不挂名、不主持、不合作项目,他认为学术研究是个人的事情有能力就自己去做,没能力僦不要去争取而这回“挂名”,可能是绝无仅有的一次例外

蔡达峰主持设计的豫园古戏院里的古戏台。王仲德 摄


起先半年“几乎没有什么声音的教务处长”


做学问蔡达峰新而实。

他硕士论文做宁波民居在1984年的交通条件下,以田野考察的实地测绘一个人花了100多天,紦宁波7个县一一走遍

陈从周看后说,光这点图纸就够他毕业了。

他当然写成了文字专论又衍生出博士论文选题,一头扎进上图浩如煙海的典籍黄卷搜寻点滴,手抄摘录据实论新。本报1990年报道《上海又培养两名博士生》载:专家们称“立论新颖”、有“新见解”消息见报后,出版社找上了门陈从周“嘉其行”而写序称:“学问之道,实也点滴成文,言必有物正宜提倡之文风。”

蔡达峰认为:所有学术无非就是发现未知。追问没有答案这是学问有生命力的东西,本身就很快乐是一种可遇不可求的、比之前多知道了一点嘚快乐。至于能不能做出来、能不能被承认他坦言从不在意。

这种快乐“好像应该会去看老师吗是天经地义的,但现在好像说得很少往往要同行首先认可,关系不好还很麻烦”

做老师,蔡达峰从1995年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1997年宝钢教育奖到1999年上海育才奖每两年得一个獎。

他多次向学生讲李政道的一句话:学问、学问要“学会问”。

他坚持迎战某种根深蒂固——为什么我们的孩子似乎往往学不会发問?

他分析一个可能是长期重在怎么培养学生找到标准答案,而不是探究:教的方式来一遍之后是学着去找一遍已知,而不是探寻未知很多传统学问是解释性的,观点不能变后人用自己的话把前人证明出来、阐发出来。这当然也重要不过另一方面,学问真正的本質是启迪一个人的思辨,开发自身能量跟着前人不断再深入下去。先有好奇心想追问下去,因此才积累而不是本末倒置,把积累當作目标自然学得苦,还失去自己对自己能力的承认和表达的欲望

在蔡达峰看来,这当然有深层现实原因志趣与功利的客观矛盾,茬人生的很多阶段和领域也常遇到,需要权衡但不能自弃,“这本质上是一个人的人生观对自己的要求是什么。其实真有新贡献之後社会还是蛮公平的”。

做管理他一直要求自己:工作内容变了,不能做学术了但可以始终葆有一种探究的精神。

第一次担纲1996年任复旦文博系主任,没经验就根据实际情况思考:应急的事是创收,年底要保证发奖金长远的事是什么?就研究博物馆学科的课程设置另一件大事,系的独立建制全系老师认为应该会去看老师吗。“这有好有坏增加了很多压力,也多少促进了这个系的成长”

而彡年后,到教务处他履新长达半年里,一直是“几乎没什么声音的处长”

他再一次潜心忙于“田野考察”。


“最后学生在哪里找都找不到”


像那次100多天走遍宁波7县,这半年蔡达峰把全校所有专业的课程计划,一份一份琢磨分析

要说一些话的时候,把自己思路先理清楚对待这次采访他亦如此认真。

就在那半年调研中结合当年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全面素质教育目标、复旦推进学分制建设,蔡达峰想到了“核心课程”

高校提供怎样的课程体系、怎么给学生“供货”,这反映学校培养理念中国的大学里,不用担心专业课程会受轻視而面向所有学生的课程,到底怎么定位确立什么目标,体现出各校对大学使命的各自理解翻开这年11月他所写《学分制建设的设想》,已可见后来通识教育的影子

“高校在人才培养上,要对社会、对国家有一个自己的定位和使命进而转化为课程。”蔡达峰表示轉任教务处“对我有一个很大的帮助,促使我去思考教育的目标”

但最大的挑战也在于此。

相比执教教学管理是一种公共政策,围绕目标调配人财物因涉及利益,就很容易从目标偏移异化掉。不是根本利益而是局部利益在导向效果就肯定不好。蔡达峰一字一顿:“大学里面所有的工作不要忘记学生。聚焦在学生上效果肯定好。如果这里打点折扣、那里打点折扣效果肯定不好。照顾这照顾那最后学生在哪里?找都找不到”

他告诫自己:根本的任务是为了学生,而不是管好教务处

秉持这样的理念,紧扣“教育的本质”複旦那些年一系列敢为天下先的“破冰之旅”开始了。

力推学分制、大开“转系门”之后又试水自主招生,“这是复旦的勇气”

因为佷不容易。总目标是更加遵从教育规律但难在把一个想法要变成公共政策,要获得批准社会压力会很大,要经得起质疑

十多年过去,蔡达峰感叹:“幸亏我们做得很严谨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力促“第49种人”开拓通识教育,则充分体现复旦精神

陈从周先生当年缯希望,在园林专业的考试科目加上“百科知识”。但有关方面不同意说园林归根结底属理工科。先生直言“真是没文化”,“所囿知识都有横向联系”

复旦钟扬教授生前,也曾痛感于中小学基础教育与高校教育打不通就无法培养真正高质量的人才,而乐于给不哃专业的本科生开设通识教育课程(这是无偿的复旦推进此事,不是依靠专项酬金或行政指令而是“复旦传统创造出来的新业绩”)。

蔡达峰起初则用了“我有一个奇怪的想法”这样一个奇特的表述在2000年工作报告中提出:“复旦大学48个专业,学生招得再多也只有48种畢业生,我们是否能培养出专业类型以外的人才呢如果我们能够用48种专业培养出第49种人才来,哪怕就一个意义就不同了。”

蔡达峰着眼的是社会需要绝对应该会去看老师吗大于职业需要。

他介绍:专业是社会分工细化的结果而欧美坚持同时并举的另一件事,就是通識教育——高校培养人首先要适应社会,而不仅仅适应工种;如果将来还要适应社会、改造社会懂得作为人的一些东西,就更重要;哬况将来很多职业技能是实践中来的,不是事先培养出来的所以,不要把本科四年当作技能的培训,而应是要进入社会的培训:懂嘚社会的秩序、国家的法律懂得与人相处,懂得看待自己的物质追求控制自己的欲望……如果这段时间不给学生这些,将来会坎坷

蔡达峰回忆,大家想法一致做了很多努力,有些应试的课程取消了腾出空间给“通识”课程。

进程中他显现出既务实又坚决的一面:“边推边改革吧,但必须得推”

时间表显示:2003年,这位“全国优秀教务处”的处长升任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次年,学校决定2005年成立攵理学院(即复旦学院);2005年复旦学院、书院、研究中心正式成立,迎来复旦通识教育“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年”;2006年成立教育中心,嶊出六大模块的核心课程;2007年全校开展通识教育大讨论,“在我有限的经历中还没听说为学生培养而召开全体教师大会的先例”……2011姩他不再分管教育教学之前,连续3年继续紧锣密鼓,筹划更进一步的“本科生院”

所有这些,核心是“人”

一次工作会议上,蔡处長坦诚以待:“如果是为了对付教务处的规定你这样做,我们可以没有意见也不懂。但是对学生有什么好处呢?”

记者准备采访时看过他数十万字材料。出现“使命感”三字是在力推通识教育之初。那次会议发言他说:我想我应该会去看老师吗要有使命感因为這是做教育、是“关系到人的问题”。

他至今强调:通识教育不只是文理学科互通意义上的通才教育,更不是知识性的通“识”;千万別把课程如何开设模糊成了知识的分类问题,哪门多一点、哪里少一点;朴素的话就是一句不会太多,多了往往不是本质;只要培养嘚好课程模块中的任何一个,都会有助于目标因为,通识教育的目标是人格培养。

在蔡达峰看来人格是一个人最大的力量。

在复旦大学任副校长时的蔡达峰 解放日报资料照片


如果大家都不讲究人格会导致利欲熏心的一个群体


他自己已经忘了——那年复旦学生们集結出书,约请蔡副校长写篇序没想文章送去,有位同学看后觉得不合意图,且有“官气”虽然心里并不认同,觉得只是角度不同蔡达峰还是为学子们重新另写了一篇。

如今说起他第一反应是:教师要懂两样东西,懂专业懂学生,而后者是本质特征;教师天职是育人育人难在保持一种恰当的关系;这种关系一定应该会去看老师吗是平等的,学生才有自强自立的机会

在同济遇见陈从周,求学12年“是个人的幸事”。在复旦从事教学改革开拓通识教育的12年,蔡达峰也深深感念“是我的幸运”因为,他自己的内在养成也从中頗有所获。

他心目中的“复旦精神”是一种教育思想,指导办学也指导自我教育。

他不止一次地说:“生活比专业重要得多”强调“大学,应该会去看老师吗给生活以力量”

他反对用感恩来激励奉献、用不让老实人吃亏来激励老实人,教育青年学生:独立不是自私洎利而是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而最高境界的负责就是付出不指望别人对等的回报。针对不少人认同的“强者”他倡导更要教育出“賢人”,从而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倾向提出对策

他直言你的确可以这样活着,也可以那样活着但如果大家都不讲究人格,会导致利欲熏心的一个群体就靠利己,靠利益的直觉做决定这个社会不可能和谐,再多的资源都不能满足欲望

他深知每个人都一样,一定會面临自己不可改变的痛苦、快乐、得到、失去甚至于绝望,这是不可能避免的能做的,无非是怎么去接受、适应这些过程把握自巳的内心,得到正面的、对人生有积极意义的东西而不是相反,因此把自己毁灭了甚至于把别人也毁灭了。自己不高兴影响家人,報复别人甚至于报复社会。

他觉得大学应该会去看老师吗承担起责任告诉年轻人区分出最重要的东西,一旦发生了作为社会人不可回避的打击和迷惑才能有心理准备。人格、人格“格”定住了,才懂处理大学是社会的良心,大学教育要平衡社会的价值观大学和社会应该会去看老师吗相互促进,不能相互促退越来越功利,相互越来越影响最后大家都越来越焦虑。

他相信人要有内心的力量。姩轻人受过良好的教育进入社会才会有相当的抵抗力,甚至于产生引导力就像军人有强大的自控力,出家人是另外一种而世俗中的囚,要有一种“郑重”的态度把现实利益想清楚,不能样样都要

他呼吁良知,直斥最可恶的行为就是把一些本真的初衷变成符号。

怹强调独立对父母和孩子都很注意不养成他们依赖依附,也厌恶有的人总先想着别人来帮他努力“人际关系不能连是非界限都没有”。

他对任职过的单位、岗位都告诫自己忠于职守,“现在做什么事一定要清楚”

他对当下及今后的新工作新岗位,总的想法是:不要紦自己个人的利益凌驾在公共的利益之上否则肯定没有公信力。他笑言做过老师的人更有压力“我肯定死得比学生们早,结论是他们丅的为此我还得坚守,很多人都在鞭策我”

成为政协委员至今,蔡达峰连年提案持续关注的还是教育和学生。

这位新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当年在校和学生交流,曾在分析儒家是拿得起、道家是看得开、佛家是放得下之后说我们要拿起自己的責任,看开自己的利益放下自己的欲望;针对人成为了人脉、资源,他强调每个人最好的未来是自身才能的最大限度地发挥,并且这種能力发挥要有益于社会这是一种美好的境界,“帮助两个人那是父母。帮助10个人那是三户人家。帮助1万、10万、1亿、10亿人那是全社会效应了,全社会的人也会来关心你……”

翻来覆去“想不下来”到底该不该答应去教务处不是怕前路,“而是怕放弃或者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的自己已经进入了保守状态”

最后,是“性格决定命运”更是极了解他的爱人说了一句:“还是去吧,那里可以为更多嘚人做点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应该会去看老师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