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袋p2p理财爆雷是什么 口袋p2p理财爆雷功能特点详细介绍

近期,P2P理财平台暴雷不断,但是,从专业角度来讲,P2P理财平台依然具有可观的发展前景,理由如下:

1.P2P理财平台是一个合法的行业: 政府一方面以法律形式确立网贷行业的合法身份,另一方面通过小额分散、十三条红线、银行存管等具体措施引导整个行业走向规范化。所以说,国家法律层面对网贷行业的明确支持,为这一行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石。

2.有需求的地方,就有市场: 多数大学生或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由于门槛和个人征信问题,他们基本上无法从传统金融机构获得充分的金融服务。另外,中国还有5千万的中小微企业普遍面临融资贵融资难问题。这两大部分的群体,正是以P2P理财平台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所要服务的海量长尾客户群。

3. 监管利剑之下,已逐步形成良币驱逐劣币的市场竞争环境: 国家运用看得见的政府之手清除互联网金融里面的“毒瘤”假平台,逐步净化了整个市场环境。可以预见,监管整治后所剩下的平台,无论是巨头,还是“小而美”的平台,都将成为监管下的“正规军”。

4. P2P理财平台与银行利益边界已划清,二者合作空间广阔: 在《网贷管理暂行办法》出台后,二者利益边界已划清,未来合作肯定会更加多样化。

5. 网贷本质是金融,金融核心是风控,网贷平台要想活下来,并最终实现盈利,需要在不断做大交易规模的同时,还要严格控制逾期和坏账率: 而要做到这些,市场会催逼P2P理财平台不断加强风控体系和技术团队建设,引进高素质人才,从而不断提升风控和技术水平。

  今年6月以来,国内多家P2P平台接连“爆雷”。据网贷之家数据,6月停业及问题平台数量为80家,其中问题平台63家,停业平台17家。

  业内专家认为,此轮“爆雷潮”在业内早有相应预期。国内某知名互联网金融平台负责人告诉记者,去年年底有关部门发布的《关于做好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整改验收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在今年6月末前完成P2P行业的合规性备案。但一些问题平台在对照相应整改方案后,自知在合规性上“无法达到预期目标”,因此选择清盘退出。

  平台自融、发放假标劣标、缺乏自主造血能力……在已经“触雷”的平台中,几乎都能找到相似原因。一些平台缺乏可靠的“发标项目”,就将投资者资金和自身关联公司相匹配,让投资者承担经营投资“双风险”;一些平台尚未建立自主信用审核体系,对于借款人还款能力把关不严,致使延期兑付情况严重;一些平台借“0元购”概念大搞网络传销,长期将短期借款资金与长期投资资产错配,甚至垒起“借新还旧”的庞氏骗局……在P2P行业的强监管时代下,上述问题平台必然面临淘汰出局的最终结果。

  其实,自从2014年进入发展快车道以来,在经历了多轮市场“淘汰赛”后,P2P行业内正常运营的平台从最高时超过5000家降至目前不足2000家。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P2P行业该何去何从?

  “短时间内的集中‘爆雷’未必是坏事,这是行业进行自我净化的一个正常阶段。”资深金融专家黄生认为,P2P行业为“小有闲钱”的投资者提供了更加多元的投资渠道,同时也向有短期资金需求的小微企业提供了“弹药”。在行业不断吐故纳新之后,迎接投资者的也将是更加健康开放的投资环境。

  “优胜劣汰是所有行业发展所遵循的规律,不能因为短时间内出现的问题就一味地否认它。”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中心主任杨东认为,P2P行业能够覆盖银行等金融机构无法提供资金支持的领域,也是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数字普惠金融的缩影。相关部门应加快行业整改的工作进度,将符合整改要求的平台做好备案登记,缓解市场紧张情绪,避免行业恐慌。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郭田勇表示,监管部门在管理好平台的同时,应引导投资者分散投资风险,理性投资。对于涉嫌经济犯罪的平台,有关机关应加快推进调查取证进度,保障投资者合法权益。

凡注有浙江理财网或电头为"浙江在线-浙江理财网消息"的稿件,均为浙江理财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浙江理财网消息",并保留"浙江在线-浙江理财网消息"的电头。联系电话: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口袋理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