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冰莹经典语录

丰子恺说:“正当的游玩,是辛苦的安慰”。人生漫漫,不必处处为难自己。

作家安·兰德在《源泉》里写过一句话:“像个大人一样生存,像个孩子一样生活。”

丰老的画作便传达着这样的理念:

人要像小孩一样,怀有一颗善良纯真之心,看待世间万物,才会懂得那些小事的真正趣味,才能看到更多生活的美。

民国有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头。

他长相清秀,画的画童真童趣,文章也是写的极其清雅质朴,句句至理。

他的心地,如他的漫画一样,善良、温润、有趣。

其实他的作品我们都看过,在儿时课本上,在老杂志报刊上……只是我们并不知这些生动的画,出自于“国漫之祖”丰子恺之手。

美学大师朱光潜赞他的画:有诗意,有谐趣,有悲天悯人的意味。

在这里,甄选了丰老10句经典语录与画作,作为开篇点趣。

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

你若恨,生活哪里都可恨。

你若感恩,处处可感恩。

你若成长,事事可成长。

既然无处可躲,不如傻乐。

既然无处可逃,不如喜悦。

既然没有净土,不如静心。

既然没有如愿,不如释然。

心小了,所有的小事就大了;

心大了,所有的大事都小了;

看淡世事沧桑,内心安然无恙。

可怜一片无暇玉,误落风尘花草中。

羡他村落无盐女,不宠无惊过一生。

人散后, 一钩新月天如水。

一切游戏都甩全力去干。

丰子恺特别喜欢儿童,他说:“人间最富有灵性的是孩子。

他的画处处映着青山绿水、春日斜阳、民国课堂、童稚嬉戏,民国质朴的风土人情,家国情深……

见画如晤,在那个大师辈出的特殊年代,人性的邪,世道的恶,都阻挡不了丰子恺的眼神,处处是善,是美,是真。


初出茅庐,一本译著惊鲁迅

1924年,日本学者厨川白村写了本奇书,叫《苦闷的象征》。两个月后,鲁迅买到日文版原著,即刻开始着手翻译并在《晨报副刊》上连载,受到了文学界的一致好评。

与此同时,《上海时报》也连载了这本书的另一版本的译本,同时出版两本外国著作,这在当时的中国文化界颇为鲜见。

而当时出版这本著作的人,让鲁迅大吃一惊,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伙,他叫丰子恺。

当时,人们很是好奇,鲁迅和丰子恺的两个中译本在翻译质量上,哪一本更好?

丰子恺说:“他(指鲁迅)的理解和译笔远胜于我。”这当然是谦词。

读者季小波(丰子恺的学生,与鲁迅也有交往)则认为,丰子恺的译本“既通俗易懂,又富有文采”,鲁迅的文章是大家手笔,但译文中有些句子长达百来字,佶屈聱牙。

他为此给鲁迅写了一封信,将厨川白村的原文及鲁译、丰译的同一节、同一句译文进行对照,在比较后指出:鲁迅在翻译上的确不如丰子恺。

几天后,季小波收到鲁迅长达3页的回信,表示同意季小波的看法,认为自己的译本不如丰子恺译的易读,还在信中幽默地说:

“时下有用白话文重写文言文亦谓翻译,我的一些句子大概类似这种译法。”

鲁迅和丰子恺的两个译本由两家出版社同时出版后,鲁迅嘱北新书局将他的译本推迟一段时间上市。个中道理很易理解,鲁迅当时已是成名的作家,而丰子恺则刚走上文坛,如果自己的译本先发行,必然影响丰子恺译本的销路。

后来,丰子恺到上海景云里拜访鲁迅,谈到中译本《苦闷的象征》同时在中国出现时,他不无歉意地说:

“早知道你在译,我就不会译了!”

“哪里,早知道你在译,我也不会译了。其实,这没什么关系的,在日本,一册书有五六种译本也不算多呢。”

鲁迅的态度打消了丰子恺的顾虑,这一段故事,成为了文坛佳话。

从此,中国文坛上多了一个文笔老练的作家。

其实,丰子恺的真正身份,远远不止一个作家那么简单。

大运河走到北端的拐角处,有一个四百多户人家的小镇,叫石门湾。

这里人人有米,家家有鱼,几百年来从未见过炮火战争,邻里和睦,处处洋溢着杭州文人雅士的文艺味道。

丰子恺,就出生在这里,从小便被包围在妈妈的温情的他,总是以温柔悲悯的心来看待事物,发散在他的笔下,就变成平实的文字和纯真的画风。

后来,他考上了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原本思乡心切,毫无进学斗志的他,结识了对他的一生产生重大影响的两位老师——李叔同和夏丏尊。

丰子恺说,李叔同像爸爸,沉默,但却温和关爱,教会自己许多有用的技能和为人处事的态度,而夏丏尊像妈妈,事无巨细,都关心着自己。

在这两位与他情谊深厚的老师那里,丰子恺找到了伴随他一生的东西——绘画。

当时,他画了一副江南小荷,画面稚拙,别有风趣,好友朱自清看了说:

“我们都爱你的漫画,像一首带核儿的小诗,像橄榄,老觉着那味儿。”

从此,这样一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画风横空出世。

他的事业很顺利,他那些画和美的教育的书很畅销,但是,他的眼睛却看见了自家窗外的孩子们,一个时代的悲哀心酸,出现在他的方寸画幅里。

“我的孩子们,我憧憬你们的生活,每天不止一次,我像委屈地说出来,是你们自己晓得,可惜你们懂得我的话的意思的时候,你们将不复是可使我憧憬的人了,这是何等悲哀的事啊。”

丰子恺在台湾办画展时,谢冰莹劝他定居台湾。他说:

“台湾好极了,是个美丽的宝岛,四季如春,人情味浓。只是缺少了一个条件,是我不能定居的主要原因。”

他常开这种玩笑,跟外人如此,更自己的儿女,更是如此。

有不少人以为丰子恺是吃常素的,理由是他画过6册《护生画集》,提倡爱护动物,不杀生。

确实,丰子恺吃过一时期的素,但后来就开荤了。他对荤菜有所选择,只吃鱼虾蟹蛋鸡鸭之类,不吃猪牛羊肉。好像他不吃4条腿似的,其实也是偶然。

丰子恺装了假牙以后,蟹钳咬不动了。在家里还可以用榔头敲敲,到外面去吃蟹就不行了。

在杭州时,有一次他到王宝和酒店去吃蟹酒,小女儿丰一吟陪在一旁。他要女儿替他咬蟹钳。女儿天生对这样的事物感到畏惧,但父命难违,只得勉强屏住气替他咬了。

以后女儿曾几次问父亲:

“为什么你那么喜欢吃蟹?煮蟹的时候不是很残忍的吗? ”

丰子恺点点头,承认是那么回事,但他无可奈何地说:

“口腹之欲,无可奈何啊!”

丰子恺在《忆儿时》一文中详细描述过祖父吃蟹的情况,最后说:

“这回忆一面使我永远神往,一面又使我永远忏悔。”

当时他正茹素,后来开了荤,就恢复了“永远神往”的吃蟹这件事。

他和祖父一样吃得很干净,蟹壳里绝不留一点蟹肉。

女儿一旁看了觉得惊奇。这时他便得意地说:

“既然杀了这只蟹,就要吃得干净,才对得起它!”

他反复地说这句话,好像是为他的吃蟹作辩护,或者是对内疚的补偿。

然后丰子恺每次吃蟹,总是把蟹钳头上毛茸茸的两个东西合起来做成一只蝴蝶。吃几只蟹就做几只蝴蝶。

所以一到金秋季节,家里墙上总是贴满蝴蝶。

吃蟹,很无可奈何,所以他吃完会接着又补说一句:

“单凭这一点,我就和弘一大师有天壤之别了。所以他能爬上三楼,而我只能待在二楼向三楼望望。”

弘一法师,毕竟是他一生都在仰望的人。

“世寿所许,定当遵嘱”

李叔同出家了,法号弘一法师。他知道,老师的爱国热忱从未歼灭,为了帮助老师弘扬慈怀,他决定为弘一法师画一部《护生画集》,40岁画40副,50岁画50副,直到100岁画100副。

为了笃定意志,他给老师留下一封信,写了八个字:

“世寿所许,定当遵嘱。”即若自己能活到老,便将此画按约定完成。

师徒两人发愿流布“护生画集”,商议由丰子恺作画、弘一大师题字。

“护生画集”,所谓“护生”即是“护心”。

弘一法师说:“去除残忍心,长养慈悲心,然后拿此心来待人处世”。

画集预计在1929年出版,丰子恺想到,那时弘一大师正好50岁,何不画成50幅出版,以贺恩师50寿辰。丰子恺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弘一大师,弘一大师也极为赞成。

就这样,由丰子恺作画、弘一大师配文、马一浮先生作序,在1929年弘一大师50岁时,50幅的“护生画集”出版。

1938年,日军侵华、丰子恺携着一家老小,颠沛流离,过着逃难求生的日子。眼看弘一法师60岁生日在即,无论什么情况,都不能忘了那60副画作。

某个夜晚,大雨滂沱,一家人躲在一间屋子里避雨安顿,桌子上正摆着未创作完的画作,不巧桌上的瓦当处有一漏洞,把整个画稿浸湿。

丰子恺没有办法,只能熬夜赶制,一连下了一周雨,一连熬了一周夜,为此他染上风寒,依旧不忘弘一法师的重托。

后来弘一大师没能等到“护生画集”的后几集,就在1942年、63岁虚龄时,在福建圆寂了。

弘一大师圆寂前,心里记挂着《护生画集》的事,他曾经给友人写信,希望友人能帮助丰子恺完成后几集的编绘工作,他在信中说:

“务乞仁者垂念朽人殷诚之愿力,而尽力辅助,必期其能圆满成就,感激无量。”

但后来他委托的朋友也相继过世,这样“护生画集”的创作使命就落到了丰子恺一个人的身上。

丰子恺牢记恩师嘱咐,决心把“护生画集”继续画下去。

在弘一大师70岁诞辰来临之际,丰子恺专程来到泉州,拜谒了弘一大师的圆寂之地。

在迎接的人里,有人给了他一件弘一大师的遗物,一看竟是自己写给老师的那封“世寿所许,定当遵嘱”的信。

丰子恺感念恩师,眼看70诞辰在即,他在当地租房,闭门谢客,三个月埋头作画,在此间完成了“护生画集”第三集的70幅画稿,此时离弘一大师圆寂已经有七个年头了。

为了能和之前两集画册的形式相同,丰子恺一时苦于无人能够替画稿配写诗文。

几经辗转,才将画稿送往香港,请精通佛学的叶恭绰先生配写。

曾有人劝他放弃,丰子恺只是微微一笑,又转身为画作奔走而去。

建国后,丰子恺出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在繁忙的公务之余开始了《护生画集》第四集的绘制。

但当时国内有一些人把佛教当作封建迷信看待,画集已经不能在国内出版,就连绘制工作也不便公开;丰子恺只得随时选材作画,陆续寄到新加坡,委托广洽法师出版。

1960年夏天,丰子恺画好了《护生画集》第四集的80幅画稿,但就像上面说的,画稿的内容被认为是迷信的,已经不能公开出版,他给在新加坡的广洽法师写信说:

“近来常感两事遗憾:其一,弘公八十冥寿,原拟作护生画第四集八十幅刊。今材料已有,而出版困难。只得从缓实行……”

广洽法师立即给丰子恺回信,表示可在海外募款出版。

丰子恺在欣慰之余,全力作画,并请朱幼兰居士题字后寄交广洽法师在新加坡出版。

层层阻挠,依旧击不跨丰子恺的决心。

到了弘一大师的90岁诞辰,丰子恺已提前完成了90幅的画作,这一集由虞愚居士配文。恰巧的是,一年之后“文革”爆发,再晚点,早已无机会绘制。

有人说这是天遂人愿,只有丰子恺知道,有弘一法师的遗愿加持,一切都会是往好的方面发展的。万万没想到,丰子恺成了批斗对象。

无论遭遇了什么身心上的折磨,乐观的丰子恺一直瞒着家人,报喜不报忧。

直到有一年冬天刚下过大雪,女儿丰一吟去给他送御寒的衣服,看到父亲孤独地站在寒风飕飕的田野里,胸前挂着一个蛇皮袋,正在一点点地摘棉花,全身冻得直发抖。

之后,在女儿的一再要求下,丰子恺才带着女儿去了自己的住处,女儿在那个破旧的牛棚草屋里,清楚地看到父亲的枕头边还有一堆没融化的积雪。后来因为环境的恶劣和非人的折磨,患上严重肺炎的丰子恺被允许回家养病,此时的他已经是76岁的古稀老人了。

回到家中的丰子恺并没有按照医生的要求,好好休息,积极配合治疗;相反,他甚至偷偷扔掉医生开的药,因为这样他的病好不了,就可以继续留在家里、继续作画了。

他每天凌晨4点就起床,开始着手画《护生画集》的第六集,此时与恩师约定的最后一集还有6年时间;但丰子恺似乎隐约感觉到自己将不久于世,所以才拼命画的吧。

儿女们怕他累坏身体,也担心造反派随时来家里搜查,就把他的笔和纸都藏起来了,丰子恺就向他们哀求道:

“你们这是要我的老命呀,快还给我吧。”

1973年,丰子恺终于画完了“护生画集”第六集的100幅画;他自知不久于人世,便秘密委托给朱幼兰居士保管。

1975年,丰子恺与世长辞,未能见到六集“护生画集”全部出版。

1978 年,与丰子恺失去联系多年的广洽法师来到上海,本以为“护生画集”的第六集会遗憾缺失,却没想到丰子恺早已将第六卷的稿暗自完成,而丰已去世3年了。

广洽法师跪在丰子恺灵前,老泪纵横,为丰超度祷告,深念故人。

随后,广洽法师将第六集的画稿和诗文带到了新加坡出版。这时丰子恺信守了半个世纪的约定,如愿以偿。

在这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人生几经沉浮,世事几度沧桑;但丰子恺却始终抱守诺言,践行了对恩师“世寿所许,定当遵嘱”的承诺。

他把一件事,就这么做了一辈子。

“一片片的落英,都含蓄着人间的情味”

这是俞平伯对丰子恺的评价。

在女儿的回忆里,丰子恺不仅教他们平等待人,还教他们爱世间的一切生命,小至蚂蚁。

本来我踩死一只蚂蚁不当一回事,有一回被他看见了,他连忙阻止我,说:

“蚂蚁也有家,也有爸爸妈妈在等他。你踩死了他,他爸爸妈妈要哭了。”

此后,孩子们碰到蚂蚁搬家,不但不去伤害它们,还用一些小凳子放在蚂蚁搬家的路上。孩子们像交通警那样劝请行人绕道行走。

长大后孩子们才知道这叫做“护生”。

丰子恺是佛教徒。但他和一般的佛教徒有点不一样。

他劝孩子们不要踩死蚂蚁,不是为了讲什么“积德”、“报应”,也不是为了要保护世间的蚂蚁,而是为了要培养孩子从小就有一颗善良的心。

他说,如果丧失了这颗心,今天可以一脚踩死数百只蚂蚁,将来这颗心发展起来,便会变成侵略者,去虐杀无辜的老百姓。

这样的人情味,在他的画里,笔笔皆是,红绿相映。

作家安·兰德在《源泉》里写过一句话:“像个大人一样生存,像个孩子一样生活。”

丰老的画作便传达着这样的理念:

人要像小孩一样,怀有一颗善良纯真之心,看待世间万物,才会懂得那些小事的真正趣味,才能看到更多生活的美。

声明:本文观点不代表黄生,若该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喜投网()是黄生创立综合金融理财服务平台,背景硬、风控严、团队强。自2014年5月上线以来,累计成交额超165亿元,活跃投资人数超50万; 50元起投,预期年化收益率高达12%,发展稳健,声誉良好,获得了投资人、资本市场与监管方的高度认可。通过本微信“阅读原文”注册送10000理财基金,邀请好友注册再送180000理财基金。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微信 iOS 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二维码转账支持公众号。

书名:《浴血的墨迹:中国抗战散文选》

出版时间:第1版(2015年7月1日)

铁血文章凝成历史强音苦难记忆化作时代箴言

古耜,本名田耒,中国作家协会散文专业委员会委员、辽宁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大连作家协会副主席。先后出版《荧灯下的心迹》、《分享生活的诗意》、《美文之美》等多部文艺评论集,主编《中国作家别解古典小说》、《续写的史记——文化名人读史录》、《新世纪散文随笔精品文库》等特色散文集二十余种。

一九四一的最后一天茅盾
白洋淀边一次小斗争孙犁
一个少奶奶的经历——《江南草长》之一锡金
追怀冼星海——纪念他逝世六十周年何满子
猜想井上靖的笔记本铁凝
一个日本老兵的身后事——谨以此文献给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蔡星天
“九一八”致弟弟书萧红
有人问起我的家端木蕻良
从《松花江上》想起的慕柯夫
今昔之别——为“九一八”七周年纪念日作李辉英
头颅作花——英雄挽歌老姜
“九一八”之后:王小亭的辽西初国卿
火与剑,还是康乃馨?韩小蕙
告缘缘堂在天之灵丰子恺
山,或者河流(节选)冯六一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简史冯友兰
疏散——教授生活之一章费孝通
奇迹——献给阵亡将士的英灵苏雪林
炼狱——教书匠的避难曲苏雪林
折一根竹枝看下午的日影赵玫

热血写成的民族心史——《浴血的墨迹——中国抗战散文选》(代前言)
在20世纪中国历史上,血与火相交织的抗日战争,既是一场深重的灾难,更是一次辉煌的胜利。关于这场战争的重大意义,冯友兰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简史》中曾有精彩表述:“中华民国三十四年九月九日,我国家受日本之降于南京。上距二十六年七月七日卢沟桥之变,为时八年;再上距二十年九月十八日沈阳之变,为时十四年;再上距清甲午之役,为时五十一年。举凡五十年间,日本所鲸吞蚕食于我国家者,至是悉备图集献还。全胜之局,秦汉以来所未有也。”
从那时到现在,七十度春秋过去。当年惨烈悲壮的抗日战争,已化作中华民族特殊的历史遗产与精神资源;而在以史为鉴,温故知新的意义上,重返烽火年代,直面铁血现场,不断发掘和认识那场战争的丰邃内涵,亦越来越成为国人的清醒认知和自觉选择。正是基于这种语境和诉求,植根于中华抗战峥嵘岁月的抗战散文,以其巨大的自身承载,渐次呈现出强大的艺术生命力和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
对于林林总总,数量庞大的抗战散文,尽管我们迄今尚缺乏全面梳理和准确归类,不过参照当年中国抗战特有的时间刻度和基本格局,仍然可以做大致清晰的划分。譬如:表现敌后战场和抗日根据地生活的作品;描写正面战场以及疆土沦陷过程的作品;聚焦“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抗战的作品;反映大后方战时生活和民众境遇的作品;讲述上海孤岛时期与敌斗争的作品;瞩目在国际主义精神感召下,他国健儿支援中国抗战的作品;披露日本友人反战立场和侵略者忏悔意识的作品。此外,还有一大批超越一般叙事框架和题材特征,而直接宣传抗战主张,议论抗战现象,光扬抗战精神的历史随笔、时政杂文、生活小品等。应当承认,所有这些作品相互交织,相互映衬,相互补充,最终构成了一个雄浑开阔而又斑斓缤纷的抗战文学时空。
正像散文文体的最大优势在于其鲜明的个人性一样,抗战散文最突出的特征,亦在于它写出了不同作家眼中和心中不同的抗日战争。换句话说,相对于整体的抗战文学,抗战散文的独特价值在于,透过带有作家经历、性格、情感乃至体温的笔触,传递出打上了“我”的印记的抗战话语。譬如:丁玲的《彭德怀速写》《到前线去》,用一个质朴的形象、几笔简约的白描,连接成刚健凌厉的艺术画卷,就中将八路军高级干部与人民群众的血缘关系,以及作家向往崇高,寄身戎马,勇赴国难的精气神,表现得生机盎然,感人至深;萧红的《“九一八”致弟弟书》《给流亡异地的东北同胞书》《失眠之夜》等,没有直接描写战争,但那些紧贴生命或记忆的动情诉说与热切向往,却把一种流亡中的牵挂,艰困中的持守,一种更多属于东北大地的抗战意绪和胜利渴望,昭然复沛然地合盘托出。鲁迅因早逝而未经历八年抗战,但他了解“九一八”事变,并遭遇了“一二八”淞沪抗战,因此,他对抗战问题同样有话可说,且每每别有洞见。他的《“友邦惊诧”论》《九一八》《沉滓的泛起》《宣传与做戏》等文,或主张团结御侮,反对“攘外必先安内”;或提倡切实抗战,反对将抗日事业私利化和游戏化,均显示了作家一贯的警醒与深刻。《昨天的云》是旅美作家王鼎鈞晚年激活早年经验写成的散文长篇,其中展现的抗战之中的鲁南乡土,不仅是一幅幅栩栩如生的风物画卷和性格图谱,而且浸透了作家特有的悲悯、深挚和沉郁的精神色调,是“我”的别一种乡愁。显然,诸如此类高度生命化和个性化的抗战书写,有利于读者着眼于不同的角度与层面,感知抗战和认识抗战。
当然,抗日战争毕竟是中华民族曾经的集体记忆和共同经历。这场战争所具有的有目共睹的历史情境和基本进程,以及中国作家面对这场战争所表现出的彼此相通的立场、感情、态度,取向,决定了百态千姿的抗战散文,最终又必然会形成某些共同的色彩和相近的质地:
第一,抗战散文高扬国家意识,统摄抗战全局,实录多方战事,具有实事求是的信史品格。如众所知,在一段时间里,由于受制于狭隘的教条或偏见,中国抗战的历史画卷未能得到准确全面的展示,其中国民党军队于正面战场的殊死搏杀,在一定程度上被淡化乃至遮蔽。值得欣慰的是,这样的遗憾并不见诸经典的抗战散文。当年的作家们尽管有着不同的政治信仰和党派背景,但是一旦面对强寇入侵,家国罹难,便迅速汇聚到抗战的旗帜之下,从不同的渠道,进入不同的战场,投入正义的歌吟与呐喊。身为战地记者的臧克家,顶着敌机轰炸,写出《津浦北线血战记》,生动描述了台儿庄一战中国军队的英雄气概和牺牲精神,进而向世人宣告:“台儿庄一片灰烬,台儿庄的名字和时间长存。”与此同时,郁达夫也来到徐州前线。出其笔端的《在警报声里》,透过英雄师长池峰城的讲述,不仅凸显了47位敢死队员,以生命换取胜利的壮举,同时还插入了一位农村妇女冒死为军队送情报的感人镜头,从而更显示出同仇敌忾的民族精神。当时任教于齐鲁大学的老舍亦投身战地采访与写作。一篇《三个月来的济南》,以敏锐坦诚的态度,直言齐鲁战事,既批评了战争到来之际,政府的准备不足和军事的调度不当,又称赞了在敌强我弱的态势下,中国士兵的忠勇坚韧,不断成熟,进而强调:“在这生死关头,真正爱国的人必须认清我们的长处,同时也必须承认我们的弱点。”曹白是深受鲁迅关注和爱护的青年木刻家。抗战爆发后,他参加新四军的救亡宣传工作,陆续发表了《潜行草》《富曼河的黄昏》《到张家浜去》等一系列作品,以雕刀般的笔墨,让一大批“在受难里面战斗”(胡风语)的游击健儿,活现于历史的天幕。而周立波的《黄河》写八路军东渡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全民皆兵;孙犁的《采蒲台的苇》写白洋淀老百姓用鲜血生命掩护八路军战士;李健吾的《淹子崖》写山东莒南农民组织起来,血拼敌寇,均以真实感人的形象,彰显了中共领导下敌后抗战和人民战争的蓬勃与悲壮。应当看到,这些作品尽管传递了不同的战地信息,反映了异样的抗战画面,但分明充注了同一种国家意识和民族情怀。正是这种巨大的精神力量,保证了当年中国抗战的最后胜利。
第二,抗战散文关注历史现场,直面战争节点,还原人物和细节,呈现出较高的认知意义和文献属性。对于亲历抗战的作家来说,抗战散文是他们的经见撷取或记忆捡拾,其笔下富有现场感和目击性的文字,很自然地承载了战争的风云变幻与慷慨悲歌。所有这些经过时光淘洗和岁月打磨,最终化作年代写真与历史镜像,成为后人重新触摸和认识战争的重要通道。不妨一读朱自清的《绥行纪略》和《北平沦陷的那一天》。前者通过作家赴前线慰问的见闻,勾勒出绥远抗战多方动员,众志成城的生动场景;后者从作家身临其境的感受出发,记录了历史上那个挥之不去的痛心日子。两篇文章均具有史笔的特色与重量。萧军的长篇散文《侧面》,讲述了作家在抗战初期由临汾到延安的一段经历,那一路看见的种种人物与景象,把当时晋陕一线紧张而混乱、灼热而悲凉的抗战局面,传达得既真切又充实。吴伯箫的《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歌声》等一组作品,落笔抗战中的延安,而又专写这里热火朝天的物质生产和激扬勃发的精神生活,于是,延安特有的气象氛围以及中国抗战的别一种风景,豁然再现。此外,茅盾讲述香港沦陷的《“巷战”——但也是“尾声”》《一九四一年的最后一天》,巴金历数两广战事的《在广州》《桂林的受难》,以及萧乾的《逃难记》、王火的《抗战:无法忘却的记忆》等,都在开阔的时空背景下,形象化地记录了战争的状貌、进程,乃至一个个难忘的瞬间。恩格斯当年曾盛赞巴尔扎克小说细节的丰富性,认为它“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其实,中国的抗战散文不乏异曲同工之妙。透过它的优秀文本,我们同样可以感受到中国抗战的细节真实乃至全部历史。
第三,抗战散文关注战争中人的命运与价值,赞颂正义的反抗,呼唤和平的回归,揭露战争造成的民众灾难和人性扭曲,表现出强烈的人道主义和以战反战精神。一切战争都是人的战争,一切战争散文所表现的都是战争中的人。抗战散文作家显然深谙个中道理,反映到创作中便是始终锁定并高扬了人与战争的基本主题。具体来说又有两个相反相成的维度,即一方面无情揭露战争和侵略者的滔天罪恶;一方面热情讴歌反战争和反侵略的斗争精神。在前一维度上,一批抗战作家从切身体验出发,零距离书写了战火下生灵涂炭,民不聊生的苦难境况:丰子恺惊闻家居被毁,禁不住发出《还我缘缘堂》《告缘缘堂在天之灵》的悲愤之音。苏雪林身处尴尬艰窘的避难生涯,只能以《炼狱》这样的牢骚和自嘲来排解。萧红的《放火者》写日机对重庆的狂轰滥炸,百姓遭殃;缪崇群的《流民》写难民的颠沛流离,食不果腹;方令孺的《忆江南》写江南老家的惨遭洗劫,文物损毁,无不血泪满纸,触目惊心。显然,这些作品对战争的残酷性、破坏性和反人性,发出了最严厉的声讨和谴责。在后一维度上,浴血沙场,保家卫国;各尽所能,同仇敌忾,更是构成了抗战散文久久回荡的主旋律。围绕这一旋律,一系列可歌可泣的人物形象纷至沓来:许世友将军有着“夜神”般的勇猛威严,关键时刻,竟像“提起一只小鸡”一样,挽救女兵的生命于马下(丁宁《晨曦》);张自忠将军骁勇善战,为国捐躯,他生前的生活却是罕见的沉毅自律,廉洁简朴(梁实秋《张自忠将军》);李淑清原本是家境优裕的少奶奶,但深明大义,当敌寇到来时,便毅然投身殊死的抗战(蒋锡金《一个少奶奶的经历》);作为“飞虎队”成员的张大飞,悲悯善良,向往和平,但情愿以战反战,最终将鲜血洒在国家的蓝天上(齐邦媛《巨流河》)。还有杨靖宇、赵一曼、投江的“八女”、跳崖的“五壮士”、在芦荡中坚持抗战的新四军伤病员……他们以血肉之躯构筑起国家的长城,同时也写就了一个民族的心史。
第四,抗战散文在艺术上亦有积极的经营与探索,留下了若干足以流传的篇章和应当借鉴的经验。毋庸讳言,抗战散文作为国难之中的文学表达,确实存在或率尔操觚或急功近利的缺憾。但并没有因此就从根本上放弃审美建造与追求,更不像一些论者所说,是有“抗战”而无“文学”。”事实上,抗战散文同样涌现了一些艺术上精彩亦精致的篇章,如茅盾的《风景谈》、孙犁的《山地回忆》、梁实秋的《跃马中条山》、端木蕻良的《有人问起我的家》、王鼎鈞的《红头绳儿》、汪曾祺的《跑警报》等,都是流光溢彩,质文俱佳的好文章。而抗战散文所倡导的直面本真、有为而著、言为心声等,迄今仍然是散文写作的重要圭臬。况且抗战散文是一个开放的体系,随着铁血岁月的渐行渐远,许多作家开始以从容睿智的心态回望那段历史,于是,有了铁凝的《猜想井上靖的笔记本》、王充闾的《九一八,九一八》、赵玫的《折一根竹枝看下午的日影》、李元洛的《万里长城万里长》等等。必须承认,这些篇章以堪称优雅圆润的艺术表达,为抗战散文注入了应有的风采与魅力。

在20世纪中国历史上,血与火相交织的抗日战争,既是一场深重的灾难,更是一次辉煌的胜利。关于这场战争的重大意义,冯友兰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简史》中曾有精彩表述:“中华民国三十四年九月九日,我国家受日本之降于南京。上距二十六年七月七日卢沟桥之变,为时八年;再上距二十年九月十八日沈阳之变,为时十四年;再上距清甲午之役,为时五十一年。举凡五十年间,日本所鲸吞蚕食于我国家者,至是悉备图集献还。全胜之局,秦汉以来所未有也。”
从那时到现在,七十度春秋过去。当年惨烈悲壮的抗日战争,已化作中华民族特殊的历史遗产与精神资源;而在以史为鉴,温故知新的意义上,重返烽火年代,直面铁血现场,不断发掘和认识那场战争的丰邃内涵,亦越来越成为国人的清醒认知和自觉选择。正是基于这种语境和诉求,植根于中华抗战峥嵘岁月的抗战散文,以其巨大的自身承载,渐次呈现出强大的艺术生命力和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
对于林林总总,数量庞大的抗战散文,尽管我们迄今尚缺乏全面梳理和准确归类,不过参照当年中国抗战特有的时间刻度和基本格局,仍然可以做大致清晰的划分。譬如:表现敌后战场和抗日根据地生活的作品;描写正面战场以及疆土沦陷过程的作品;聚焦“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抗战的作品;反映大后方战时生活和民众境遇的作品;讲述上海孤岛时期与敌斗争的作品;瞩目在国际主义精神感召下,他国健儿支援中国抗战的作品;披露日本友人反战立场和侵略者忏悔意识的作品。此外,还有一大批超越一般叙事框架和题材特征,而直接宣传抗战主张,议论抗战现象,光扬抗战精神的历史随笔、时政杂文、生活小品等。应当承认,所有这些作品相互交织,相互映衬,相互补充,最终构成了一个雄浑开阔而又斑斓缤纷的抗战文学时空。
正像散文文体的最大优势在于其鲜明的个人性一样,抗战散文最突出的特征,亦在于它写出了不同作家眼中和心中不同的抗日战争。换句话说,相对于整体的抗战文学,抗战散文的独特价值在于,透过带有作家经历、性格、情感乃至体温的笔触,传递出打上了“我”的印记的抗战话语。譬如:丁玲的《彭德怀速写》《到前线去》,用一个质朴的形象、几笔简约的白描,连接成刚健凌厉的艺术画卷,就中将八路军高级干部与人民群众的血缘关系,以及作家向往崇高,寄身戎马,勇赴国难的精气神,表现得生机盎然,感人至深;萧红的《“九一八”致弟弟书》《给流亡异地的东北同胞书》《失眠之夜》等,没有直接描写战争,但那些紧贴生命或记忆的动情诉说与热切向往,却把一种流亡中的牵挂,艰困中的持守,一种更多属于东北大地的抗战意绪和胜利渴望,昭然复沛然地合盘托出。鲁迅因早逝而未经历八年抗战,但他了解“九一八”事变,并遭遇了“一二八”淞沪抗战,因此,他对抗战问题同样有话可说,且每每别有洞见。他的《“友邦惊诧”论》《九一八》《沉滓的泛起》《宣传与做戏》等文,或主张团结御侮,反对“攘外必先安内”;或提倡切实抗战,反对将抗日事业私利化和游戏化,均显示了作家一贯的警醒与深刻。《昨天的云》是旅美作家王鼎鈞晚年激活早年经验写成的散文长篇,其中展现的抗战之中的鲁南乡土,不仅是一幅幅栩栩如生的风物画卷和性格图谱,而且浸透了作家特有的悲悯、深挚和沉郁的精神色调,是“我”的别一种乡愁。显然,诸如此类高度生命化和个性化的抗战书写,有利于读者着眼于不同的角度与层面,感知抗战和认识抗战。
当然,抗日战争毕竟是中华民族曾经的集体记忆和共同经历。这场战争所具有的有目共睹的历史情境和基本进程,以及中国作家面对这场战争所表现出的彼此相通的立场、感情、态度,取向,决定了百态千姿的抗战散文,最终又必然会形成某些共同的色彩和相近的质地:
第一,抗战散文高扬国家意识,统摄抗战全局,实录多方战事,具有实事求是的信史品格。如众所知,在一段时间里,由于受制于狭隘的教条或偏见,中国抗战的历史画卷未能得到准确全面的展示,其中国民党军队于正面战场的殊死搏杀,在一定程度上被淡化乃至遮蔽。值得欣慰的是,这样的遗憾并不见诸经典的抗战散文。当年的作家们尽管有着不同的政治信仰和党派背景,但是一旦面对强寇入侵,家国罹难,便迅速汇聚到抗战的旗帜之下,从不同的渠道,进入不同的战场,投入正义的歌吟与呐喊。身为战地记者的臧克家,顶着敌机轰炸,写出《津浦北线血战记》,生动描述了台儿庄一战中国军队的英雄气概和牺牲精神,进而向世人宣告:“台儿庄一片灰烬,台儿庄的名字和时间长存。”与此同时,郁达夫也来到徐州前线。出其笔端的《在警报声里》,透过英雄师长池峰城的讲述,不仅凸显了47位敢死队员,以生命换取胜利的壮举,同时还插入了一位农村妇女冒死为军队送情报的感人镜头,从而更显示出同仇敌忾的民族精神。当时任教于齐鲁大学的老舍亦投身战地采访与写作。一篇《三个月来的济南》,以敏锐坦诚的态度,直言齐鲁战事,既批评了战争到来之际,政府的准备不足和军事的调度不当,又称赞了在敌强我弱的态势下,中国士兵的忠勇坚韧,不断成熟,进而强调:“在这生死关头,真正爱国的人必须认清我们的长处,同时也必须承认我们的弱点。”曹白是深受鲁迅关注和爱护的青年木刻家。抗战爆发后,他参加新四军的救亡宣传工作,陆续发表了《潜行草》《富曼河的黄昏》《到张家浜去》等一系列作品,以雕刀般的笔墨,让一大批“在受难里面战斗”(胡风语)的游击健儿,活现于历史的天幕。而周立波的《黄河》写八路军东渡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全民皆兵;孙犁的《采蒲台的苇》写白洋淀老百姓用鲜血生命掩护八路军战士;李健吾的《淹子崖》写山东莒南农民组织起来,血拼敌寇,均以真实感人的形象,彰显了中共领导下敌后抗战和人民战争的蓬勃与悲壮。应当看到,这些作品尽管传递了不同的战地信息,反映了异样的抗战画面,但分明充注了同一种国家意识和民族情怀。正是这种巨大的精神力量,保证了当年中国抗战的最后胜利。
第二,抗战散文关注历史现场,直面战争节点,还原人物和细节,呈现出较高的认知意义和文献属性。对于亲历抗战的作家来说,抗战散文是他们的经见撷取或记忆捡拾,其笔下富有现场感和目击性的文字,很自然地承载了战争的风云变幻与慷慨悲歌。所有这些经过时光淘洗和岁月打磨,最终化作年代写真与历史镜像,成为后人重新触摸和认识战争的重要通道。不妨一读朱自清的《绥行纪略》和《北平沦陷的那一天》。前者通过作家赴前线慰问的见闻,勾勒出绥远抗战多方动员,众志成城的生动场景;后者从作家身临其境的感受出发,记录了历史上那个挥之不去的痛心日子。两篇文章均具有史笔的特色与重量。萧军的长篇散文《侧面》,讲述了作家在抗战初期由临汾到延安的一段经历,那一路看见的种种人物与景象,把当时晋陕一线紧张而混乱、灼热而悲凉的抗战局面,传达得既真切又充实。吴伯箫的《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歌声》等一组作品,落笔抗战中的延安,而又专写这里热火朝天的物质生产和激扬勃发的精神生活,于是,延安特有的气象氛围以及中国抗战的别一种风景,豁然再现。此外,茅盾讲述香港沦陷的《“巷战”——但也是“尾声”》《一九四一年的最后一天》,巴金历数两广战事的《在广州》《桂林的受难》,以及萧乾的《逃难记》、王火的《抗战:无法忘却的记忆》等,都在开阔的时空背景下,形象化地记录了战争的状貌、进程,乃至一个个难忘的瞬间。恩格斯当年曾盛赞巴尔扎克小说细节的丰富性,认为它“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其实,中国的抗战散文不乏异曲同工之妙。透过它的优秀文本,我们同样可以感受到中国抗战的细节真实乃至全部历史。
第三,抗战散文关注战争中人的命运与价值,赞颂正义的反抗,呼唤和平的回归,揭露战争造成的民众灾难和人性扭曲,表现出强烈的人道主义和以战反战精神。一切战争都是人的战争,一切战争散文所表现的都是战争中的人。抗战散文作家显然深谙个中道理,反映到创作中便是始终锁定并高扬了人与战争的基本主题。具体来说又有两个相反相成的维度,即一方面无情揭露战争和侵略者的滔天罪恶;一方面热情讴歌反战争和反侵略的斗争精神。在前一维度上,一批抗战作家从切身体验出发,零距离书写了战火下生灵涂炭,民不聊生的苦难境况:丰子恺惊闻家居被毁,禁不住发出《还我缘缘堂》《告缘缘堂在天之灵》的悲愤之音。苏雪林身处尴尬艰窘的避难生涯,只能以《炼狱》这样的牢骚和自嘲来排解。萧红的《放火者》写日机对重庆的狂轰滥炸,百姓遭殃;缪崇群的《流民》写难民的颠沛流离,食不果腹;方令孺的《忆江南》写江南老家的惨遭洗劫,文物损毁,无不血泪满纸,触目惊心。显然,这些作品对战争的残酷性、破坏性和反人性,发出了最严厉的声讨和谴责。在后一维度上,浴血沙场,保家卫国;各尽所能,同仇敌忾,更是构成了抗战散文久久回荡的主旋律。围绕这一旋律,一系列可歌可泣的人物形象纷至沓来:许世友将军有着“夜神”般的勇猛威严,关键时刻,竟像“提起一只小鸡”一样,挽救女兵的生命于马下(丁宁《晨曦》);张自忠将军骁勇善战,为国捐躯,他生前的生活却是罕见的沉毅自律,廉洁简朴(梁实秋《张自忠将军》);李淑清原本是家境优裕的少奶奶,但深明大义,当敌寇到来时,便毅然投身殊死的抗战(蒋锡金《一个少奶奶的经历》);作为“飞虎队”成员的张大飞,悲悯善良,向往和平,但情愿以战反战,最终将鲜血洒在国家的蓝天上(齐邦媛《巨流河》)。还有杨靖宇、赵一曼、投江的“八女”、跳崖的“五壮士”、在芦荡中坚持抗战的新四军伤病员……他们以血肉之躯构筑起国家的长城,同时也写就了一个民族的心史。
第四,抗战散文在艺术上亦有积极的经营与探索,留下了若干足以流传的篇章和应当借鉴的经验。毋庸讳言,抗战散文作为国难之中的文学表达,确实存在或率尔操觚或急功近利的缺憾。但并没有因此就从根本上放弃审美建造与追求,更不像一些论者所说,是有“抗战”而无“文学”。”事实上,抗战散文同样涌现了一些艺术上精彩亦精致的篇章,如茅盾的《风景谈》、孙犁的《山地回忆》、梁实秋的《跃马中条山》、端木蕻良的《有人问起我的家》、王鼎鈞的《红头绳儿》、汪曾祺的《跑警报》等,都是流光溢彩,质文俱佳的好文章。而抗战散文所倡导的直面本真、有为而著、言为心声等,迄今仍然是散文写作的重要圭臬。况且抗战散文是一个开放的体系,随着铁血岁月的渐行渐远,许多作家开始以从容睿智的心态回望那段历史,于是,有了铁凝的《猜想井上靖的笔记本》、王充闾的《九一八,九一八》、赵玫的《折一根竹枝看下午的日影》、李元洛的《万里长城万里长》等等。必须承认,这些篇章以堪称优雅圆润的艺术表达,为抗战散文注入了应有的风采与魅力。

书名:《浴血的墨迹:中国抗战散文选》

出版时间:第1版(2015年7月1日)

铁血文章凝成历史强音苦难记忆化作时代箴言

古耜,本名田耒,中国作家协会散文专业委员会委员、辽宁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大连作家协会副主席。先后出版《荧灯下的心迹》、《分享生活的诗意》、《美文之美》等多部文艺评论集,主编《中国作家别解古典小说》、《续写的史记——文化名人读史录》、《新世纪散文随笔精品文库》等特色散文集二十余种。

一九四一的最后一天茅盾
白洋淀边一次小斗争孙犁
一个少奶奶的经历——《江南草长》之一锡金
追怀冼星海——纪念他逝世六十周年何满子
猜想井上靖的笔记本铁凝
一个日本老兵的身后事——谨以此文献给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蔡星天
“九一八”致弟弟书萧红
有人问起我的家端木蕻良
从《松花江上》想起的慕柯夫
今昔之别——为“九一八”七周年纪念日作李辉英
头颅作花——英雄挽歌老姜
“九一八”之后:王小亭的辽西初国卿
火与剑,还是康乃馨?韩小蕙
告缘缘堂在天之灵丰子恺
山,或者河流(节选)冯六一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简史冯友兰
疏散——教授生活之一章费孝通
奇迹——献给阵亡将士的英灵苏雪林
炼狱——教书匠的避难曲苏雪林
折一根竹枝看下午的日影赵玫

热血写成的民族心史——《浴血的墨迹——中国抗战散文选》(代前言)
在20世纪中国历史上,血与火相交织的抗日战争,既是一场深重的灾难,更是一次辉煌的胜利。关于这场战争的重大意义,冯友兰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简史》中曾有精彩表述:“中华民国三十四年九月九日,我国家受日本之降于南京。上距二十六年七月七日卢沟桥之变,为时八年;再上距二十年九月十八日沈阳之变,为时十四年;再上距清甲午之役,为时五十一年。举凡五十年间,日本所鲸吞蚕食于我国家者,至是悉备图集献还。全胜之局,秦汉以来所未有也。”
从那时到现在,七十度春秋过去。当年惨烈悲壮的抗日战争,已化作中华民族特殊的历史遗产与精神资源;而在以史为鉴,温故知新的意义上,重返烽火年代,直面铁血现场,不断发掘和认识那场战争的丰邃内涵,亦越来越成为国人的清醒认知和自觉选择。正是基于这种语境和诉求,植根于中华抗战峥嵘岁月的抗战散文,以其巨大的自身承载,渐次呈现出强大的艺术生命力和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
对于林林总总,数量庞大的抗战散文,尽管我们迄今尚缺乏全面梳理和准确归类,不过参照当年中国抗战特有的时间刻度和基本格局,仍然可以做大致清晰的划分。譬如:表现敌后战场和抗日根据地生活的作品;描写正面战场以及疆土沦陷过程的作品;聚焦“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抗战的作品;反映大后方战时生活和民众境遇的作品;讲述上海孤岛时期与敌斗争的作品;瞩目在国际主义精神感召下,他国健儿支援中国抗战的作品;披露日本友人反战立场和侵略者忏悔意识的作品。此外,还有一大批超越一般叙事框架和题材特征,而直接宣传抗战主张,议论抗战现象,光扬抗战精神的历史随笔、时政杂文、生活小品等。应当承认,所有这些作品相互交织,相互映衬,相互补充,最终构成了一个雄浑开阔而又斑斓缤纷的抗战文学时空。
正像散文文体的最大优势在于其鲜明的个人性一样,抗战散文最突出的特征,亦在于它写出了不同作家眼中和心中不同的抗日战争。换句话说,相对于整体的抗战文学,抗战散文的独特价值在于,透过带有作家经历、性格、情感乃至体温的笔触,传递出打上了“我”的印记的抗战话语。譬如:丁玲的《彭德怀速写》《到前线去》,用一个质朴的形象、几笔简约的白描,连接成刚健凌厉的艺术画卷,就中将八路军高级干部与人民群众的血缘关系,以及作家向往崇高,寄身戎马,勇赴国难的精气神,表现得生机盎然,感人至深;萧红的《“九一八”致弟弟书》《给流亡异地的东北同胞书》《失眠之夜》等,没有直接描写战争,但那些紧贴生命或记忆的动情诉说与热切向往,却把一种流亡中的牵挂,艰困中的持守,一种更多属于东北大地的抗战意绪和胜利渴望,昭然复沛然地合盘托出。鲁迅因早逝而未经历八年抗战,但他了解“九一八”事变,并遭遇了“一二八”淞沪抗战,因此,他对抗战问题同样有话可说,且每每别有洞见。他的《“友邦惊诧”论》《九一八》《沉滓的泛起》《宣传与做戏》等文,或主张团结御侮,反对“攘外必先安内”;或提倡切实抗战,反对将抗日事业私利化和游戏化,均显示了作家一贯的警醒与深刻。《昨天的云》是旅美作家王鼎鈞晚年激活早年经验写成的散文长篇,其中展现的抗战之中的鲁南乡土,不仅是一幅幅栩栩如生的风物画卷和性格图谱,而且浸透了作家特有的悲悯、深挚和沉郁的精神色调,是“我”的别一种乡愁。显然,诸如此类高度生命化和个性化的抗战书写,有利于读者着眼于不同的角度与层面,感知抗战和认识抗战。
当然,抗日战争毕竟是中华民族曾经的集体记忆和共同经历。这场战争所具有的有目共睹的历史情境和基本进程,以及中国作家面对这场战争所表现出的彼此相通的立场、感情、态度,取向,决定了百态千姿的抗战散文,最终又必然会形成某些共同的色彩和相近的质地:
第一,抗战散文高扬国家意识,统摄抗战全局,实录多方战事,具有实事求是的信史品格。如众所知,在一段时间里,由于受制于狭隘的教条或偏见,中国抗战的历史画卷未能得到准确全面的展示,其中国民党军队于正面战场的殊死搏杀,在一定程度上被淡化乃至遮蔽。值得欣慰的是,这样的遗憾并不见诸经典的抗战散文。当年的作家们尽管有着不同的政治信仰和党派背景,但是一旦面对强寇入侵,家国罹难,便迅速汇聚到抗战的旗帜之下,从不同的渠道,进入不同的战场,投入正义的歌吟与呐喊。身为战地记者的臧克家,顶着敌机轰炸,写出《津浦北线血战记》,生动描述了台儿庄一战中国军队的英雄气概和牺牲精神,进而向世人宣告:“台儿庄一片灰烬,台儿庄的名字和时间长存。”与此同时,郁达夫也来到徐州前线。出其笔端的《在警报声里》,透过英雄师长池峰城的讲述,不仅凸显了47位敢死队员,以生命换取胜利的壮举,同时还插入了一位农村妇女冒死为军队送情报的感人镜头,从而更显示出同仇敌忾的民族精神。当时任教于齐鲁大学的老舍亦投身战地采访与写作。一篇《三个月来的济南》,以敏锐坦诚的态度,直言齐鲁战事,既批评了战争到来之际,政府的准备不足和军事的调度不当,又称赞了在敌强我弱的态势下,中国士兵的忠勇坚韧,不断成熟,进而强调:“在这生死关头,真正爱国的人必须认清我们的长处,同时也必须承认我们的弱点。”曹白是深受鲁迅关注和爱护的青年木刻家。抗战爆发后,他参加新四军的救亡宣传工作,陆续发表了《潜行草》《富曼河的黄昏》《到张家浜去》等一系列作品,以雕刀般的笔墨,让一大批“在受难里面战斗”(胡风语)的游击健儿,活现于历史的天幕。而周立波的《黄河》写八路军东渡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全民皆兵;孙犁的《采蒲台的苇》写白洋淀老百姓用鲜血生命掩护八路军战士;李健吾的《淹子崖》写山东莒南农民组织起来,血拼敌寇,均以真实感人的形象,彰显了中共领导下敌后抗战和人民战争的蓬勃与悲壮。应当看到,这些作品尽管传递了不同的战地信息,反映了异样的抗战画面,但分明充注了同一种国家意识和民族情怀。正是这种巨大的精神力量,保证了当年中国抗战的最后胜利。
第二,抗战散文关注历史现场,直面战争节点,还原人物和细节,呈现出较高的认知意义和文献属性。对于亲历抗战的作家来说,抗战散文是他们的经见撷取或记忆捡拾,其笔下富有现场感和目击性的文字,很自然地承载了战争的风云变幻与慷慨悲歌。所有这些经过时光淘洗和岁月打磨,最终化作年代写真与历史镜像,成为后人重新触摸和认识战争的重要通道。不妨一读朱自清的《绥行纪略》和《北平沦陷的那一天》。前者通过作家赴前线慰问的见闻,勾勒出绥远抗战多方动员,众志成城的生动场景;后者从作家身临其境的感受出发,记录了历史上那个挥之不去的痛心日子。两篇文章均具有史笔的特色与重量。萧军的长篇散文《侧面》,讲述了作家在抗战初期由临汾到延安的一段经历,那一路看见的种种人物与景象,把当时晋陕一线紧张而混乱、灼热而悲凉的抗战局面,传达得既真切又充实。吴伯箫的《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歌声》等一组作品,落笔抗战中的延安,而又专写这里热火朝天的物质生产和激扬勃发的精神生活,于是,延安特有的气象氛围以及中国抗战的别一种风景,豁然再现。此外,茅盾讲述香港沦陷的《“巷战”——但也是“尾声”》《一九四一年的最后一天》,巴金历数两广战事的《在广州》《桂林的受难》,以及萧乾的《逃难记》、王火的《抗战:无法忘却的记忆》等,都在开阔的时空背景下,形象化地记录了战争的状貌、进程,乃至一个个难忘的瞬间。恩格斯当年曾盛赞巴尔扎克小说细节的丰富性,认为它“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其实,中国的抗战散文不乏异曲同工之妙。透过它的优秀文本,我们同样可以感受到中国抗战的细节真实乃至全部历史。
第三,抗战散文关注战争中人的命运与价值,赞颂正义的反抗,呼唤和平的回归,揭露战争造成的民众灾难和人性扭曲,表现出强烈的人道主义和以战反战精神。一切战争都是人的战争,一切战争散文所表现的都是战争中的人。抗战散文作家显然深谙个中道理,反映到创作中便是始终锁定并高扬了人与战争的基本主题。具体来说又有两个相反相成的维度,即一方面无情揭露战争和侵略者的滔天罪恶;一方面热情讴歌反战争和反侵略的斗争精神。在前一维度上,一批抗战作家从切身体验出发,零距离书写了战火下生灵涂炭,民不聊生的苦难境况:丰子恺惊闻家居被毁,禁不住发出《还我缘缘堂》《告缘缘堂在天之灵》的悲愤之音。苏雪林身处尴尬艰窘的避难生涯,只能以《炼狱》这样的牢骚和自嘲来排解。萧红的《放火者》写日机对重庆的狂轰滥炸,百姓遭殃;缪崇群的《流民》写难民的颠沛流离,食不果腹;方令孺的《忆江南》写江南老家的惨遭洗劫,文物损毁,无不血泪满纸,触目惊心。显然,这些作品对战争的残酷性、破坏性和反人性,发出了最严厉的声讨和谴责。在后一维度上,浴血沙场,保家卫国;各尽所能,同仇敌忾,更是构成了抗战散文久久回荡的主旋律。围绕这一旋律,一系列可歌可泣的人物形象纷至沓来:许世友将军有着“夜神”般的勇猛威严,关键时刻,竟像“提起一只小鸡”一样,挽救女兵的生命于马下(丁宁《晨曦》);张自忠将军骁勇善战,为国捐躯,他生前的生活却是罕见的沉毅自律,廉洁简朴(梁实秋《张自忠将军》);李淑清原本是家境优裕的少奶奶,但深明大义,当敌寇到来时,便毅然投身殊死的抗战(蒋锡金《一个少奶奶的经历》);作为“飞虎队”成员的张大飞,悲悯善良,向往和平,但情愿以战反战,最终将鲜血洒在国家的蓝天上(齐邦媛《巨流河》)。还有杨靖宇、赵一曼、投江的“八女”、跳崖的“五壮士”、在芦荡中坚持抗战的新四军伤病员……他们以血肉之躯构筑起国家的长城,同时也写就了一个民族的心史。
第四,抗战散文在艺术上亦有积极的经营与探索,留下了若干足以流传的篇章和应当借鉴的经验。毋庸讳言,抗战散文作为国难之中的文学表达,确实存在或率尔操觚或急功近利的缺憾。但并没有因此就从根本上放弃审美建造与追求,更不像一些论者所说,是有“抗战”而无“文学”。”事实上,抗战散文同样涌现了一些艺术上精彩亦精致的篇章,如茅盾的《风景谈》、孙犁的《山地回忆》、梁实秋的《跃马中条山》、端木蕻良的《有人问起我的家》、王鼎鈞的《红头绳儿》、汪曾祺的《跑警报》等,都是流光溢彩,质文俱佳的好文章。而抗战散文所倡导的直面本真、有为而著、言为心声等,迄今仍然是散文写作的重要圭臬。况且抗战散文是一个开放的体系,随着铁血岁月的渐行渐远,许多作家开始以从容睿智的心态回望那段历史,于是,有了铁凝的《猜想井上靖的笔记本》、王充闾的《九一八,九一八》、赵玫的《折一根竹枝看下午的日影》、李元洛的《万里长城万里长》等等。必须承认,这些篇章以堪称优雅圆润的艺术表达,为抗战散文注入了应有的风采与魅力。

在20世纪中国历史上,血与火相交织的抗日战争,既是一场深重的灾难,更是一次辉煌的胜利。关于这场战争的重大意义,冯友兰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简史》中曾有精彩表述:“中华民国三十四年九月九日,我国家受日本之降于南京。上距二十六年七月七日卢沟桥之变,为时八年;再上距二十年九月十八日沈阳之变,为时十四年;再上距清甲午之役,为时五十一年。举凡五十年间,日本所鲸吞蚕食于我国家者,至是悉备图集献还。全胜之局,秦汉以来所未有也。”
从那时到现在,七十度春秋过去。当年惨烈悲壮的抗日战争,已化作中华民族特殊的历史遗产与精神资源;而在以史为鉴,温故知新的意义上,重返烽火年代,直面铁血现场,不断发掘和认识那场战争的丰邃内涵,亦越来越成为国人的清醒认知和自觉选择。正是基于这种语境和诉求,植根于中华抗战峥嵘岁月的抗战散文,以其巨大的自身承载,渐次呈现出强大的艺术生命力和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
对于林林总总,数量庞大的抗战散文,尽管我们迄今尚缺乏全面梳理和准确归类,不过参照当年中国抗战特有的时间刻度和基本格局,仍然可以做大致清晰的划分。譬如:表现敌后战场和抗日根据地生活的作品;描写正面战场以及疆土沦陷过程的作品;聚焦“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抗战的作品;反映大后方战时生活和民众境遇的作品;讲述上海孤岛时期与敌斗争的作品;瞩目在国际主义精神感召下,他国健儿支援中国抗战的作品;披露日本友人反战立场和侵略者忏悔意识的作品。此外,还有一大批超越一般叙事框架和题材特征,而直接宣传抗战主张,议论抗战现象,光扬抗战精神的历史随笔、时政杂文、生活小品等。应当承认,所有这些作品相互交织,相互映衬,相互补充,最终构成了一个雄浑开阔而又斑斓缤纷的抗战文学时空。
正像散文文体的最大优势在于其鲜明的个人性一样,抗战散文最突出的特征,亦在于它写出了不同作家眼中和心中不同的抗日战争。换句话说,相对于整体的抗战文学,抗战散文的独特价值在于,透过带有作家经历、性格、情感乃至体温的笔触,传递出打上了“我”的印记的抗战话语。譬如:丁玲的《彭德怀速写》《到前线去》,用一个质朴的形象、几笔简约的白描,连接成刚健凌厉的艺术画卷,就中将八路军高级干部与人民群众的血缘关系,以及作家向往崇高,寄身戎马,勇赴国难的精气神,表现得生机盎然,感人至深;萧红的《“九一八”致弟弟书》《给流亡异地的东北同胞书》《失眠之夜》等,没有直接描写战争,但那些紧贴生命或记忆的动情诉说与热切向往,却把一种流亡中的牵挂,艰困中的持守,一种更多属于东北大地的抗战意绪和胜利渴望,昭然复沛然地合盘托出。鲁迅因早逝而未经历八年抗战,但他了解“九一八”事变,并遭遇了“一二八”淞沪抗战,因此,他对抗战问题同样有话可说,且每每别有洞见。他的《“友邦惊诧”论》《九一八》《沉滓的泛起》《宣传与做戏》等文,或主张团结御侮,反对“攘外必先安内”;或提倡切实抗战,反对将抗日事业私利化和游戏化,均显示了作家一贯的警醒与深刻。《昨天的云》是旅美作家王鼎鈞晚年激活早年经验写成的散文长篇,其中展现的抗战之中的鲁南乡土,不仅是一幅幅栩栩如生的风物画卷和性格图谱,而且浸透了作家特有的悲悯、深挚和沉郁的精神色调,是“我”的别一种乡愁。显然,诸如此类高度生命化和个性化的抗战书写,有利于读者着眼于不同的角度与层面,感知抗战和认识抗战。
当然,抗日战争毕竟是中华民族曾经的集体记忆和共同经历。这场战争所具有的有目共睹的历史情境和基本进程,以及中国作家面对这场战争所表现出的彼此相通的立场、感情、态度,取向,决定了百态千姿的抗战散文,最终又必然会形成某些共同的色彩和相近的质地:
第一,抗战散文高扬国家意识,统摄抗战全局,实录多方战事,具有实事求是的信史品格。如众所知,在一段时间里,由于受制于狭隘的教条或偏见,中国抗战的历史画卷未能得到准确全面的展示,其中国民党军队于正面战场的殊死搏杀,在一定程度上被淡化乃至遮蔽。值得欣慰的是,这样的遗憾并不见诸经典的抗战散文。当年的作家们尽管有着不同的政治信仰和党派背景,但是一旦面对强寇入侵,家国罹难,便迅速汇聚到抗战的旗帜之下,从不同的渠道,进入不同的战场,投入正义的歌吟与呐喊。身为战地记者的臧克家,顶着敌机轰炸,写出《津浦北线血战记》,生动描述了台儿庄一战中国军队的英雄气概和牺牲精神,进而向世人宣告:“台儿庄一片灰烬,台儿庄的名字和时间长存。”与此同时,郁达夫也来到徐州前线。出其笔端的《在警报声里》,透过英雄师长池峰城的讲述,不仅凸显了47位敢死队员,以生命换取胜利的壮举,同时还插入了一位农村妇女冒死为军队送情报的感人镜头,从而更显示出同仇敌忾的民族精神。当时任教于齐鲁大学的老舍亦投身战地采访与写作。一篇《三个月来的济南》,以敏锐坦诚的态度,直言齐鲁战事,既批评了战争到来之际,政府的准备不足和军事的调度不当,又称赞了在敌强我弱的态势下,中国士兵的忠勇坚韧,不断成熟,进而强调:“在这生死关头,真正爱国的人必须认清我们的长处,同时也必须承认我们的弱点。”曹白是深受鲁迅关注和爱护的青年木刻家。抗战爆发后,他参加新四军的救亡宣传工作,陆续发表了《潜行草》《富曼河的黄昏》《到张家浜去》等一系列作品,以雕刀般的笔墨,让一大批“在受难里面战斗”(胡风语)的游击健儿,活现于历史的天幕。而周立波的《黄河》写八路军东渡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全民皆兵;孙犁的《采蒲台的苇》写白洋淀老百姓用鲜血生命掩护八路军战士;李健吾的《淹子崖》写山东莒南农民组织起来,血拼敌寇,均以真实感人的形象,彰显了中共领导下敌后抗战和人民战争的蓬勃与悲壮。应当看到,这些作品尽管传递了不同的战地信息,反映了异样的抗战画面,但分明充注了同一种国家意识和民族情怀。正是这种巨大的精神力量,保证了当年中国抗战的最后胜利。
第二,抗战散文关注历史现场,直面战争节点,还原人物和细节,呈现出较高的认知意义和文献属性。对于亲历抗战的作家来说,抗战散文是他们的经见撷取或记忆捡拾,其笔下富有现场感和目击性的文字,很自然地承载了战争的风云变幻与慷慨悲歌。所有这些经过时光淘洗和岁月打磨,最终化作年代写真与历史镜像,成为后人重新触摸和认识战争的重要通道。不妨一读朱自清的《绥行纪略》和《北平沦陷的那一天》。前者通过作家赴前线慰问的见闻,勾勒出绥远抗战多方动员,众志成城的生动场景;后者从作家身临其境的感受出发,记录了历史上那个挥之不去的痛心日子。两篇文章均具有史笔的特色与重量。萧军的长篇散文《侧面》,讲述了作家在抗战初期由临汾到延安的一段经历,那一路看见的种种人物与景象,把当时晋陕一线紧张而混乱、灼热而悲凉的抗战局面,传达得既真切又充实。吴伯箫的《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歌声》等一组作品,落笔抗战中的延安,而又专写这里热火朝天的物质生产和激扬勃发的精神生活,于是,延安特有的气象氛围以及中国抗战的别一种风景,豁然再现。此外,茅盾讲述香港沦陷的《“巷战”——但也是“尾声”》《一九四一年的最后一天》,巴金历数两广战事的《在广州》《桂林的受难》,以及萧乾的《逃难记》、王火的《抗战:无法忘却的记忆》等,都在开阔的时空背景下,形象化地记录了战争的状貌、进程,乃至一个个难忘的瞬间。恩格斯当年曾盛赞巴尔扎克小说细节的丰富性,认为它“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其实,中国的抗战散文不乏异曲同工之妙。透过它的优秀文本,我们同样可以感受到中国抗战的细节真实乃至全部历史。
第三,抗战散文关注战争中人的命运与价值,赞颂正义的反抗,呼唤和平的回归,揭露战争造成的民众灾难和人性扭曲,表现出强烈的人道主义和以战反战精神。一切战争都是人的战争,一切战争散文所表现的都是战争中的人。抗战散文作家显然深谙个中道理,反映到创作中便是始终锁定并高扬了人与战争的基本主题。具体来说又有两个相反相成的维度,即一方面无情揭露战争和侵略者的滔天罪恶;一方面热情讴歌反战争和反侵略的斗争精神。在前一维度上,一批抗战作家从切身体验出发,零距离书写了战火下生灵涂炭,民不聊生的苦难境况:丰子恺惊闻家居被毁,禁不住发出《还我缘缘堂》《告缘缘堂在天之灵》的悲愤之音。苏雪林身处尴尬艰窘的避难生涯,只能以《炼狱》这样的牢骚和自嘲来排解。萧红的《放火者》写日机对重庆的狂轰滥炸,百姓遭殃;缪崇群的《流民》写难民的颠沛流离,食不果腹;方令孺的《忆江南》写江南老家的惨遭洗劫,文物损毁,无不血泪满纸,触目惊心。显然,这些作品对战争的残酷性、破坏性和反人性,发出了最严厉的声讨和谴责。在后一维度上,浴血沙场,保家卫国;各尽所能,同仇敌忾,更是构成了抗战散文久久回荡的主旋律。围绕这一旋律,一系列可歌可泣的人物形象纷至沓来:许世友将军有着“夜神”般的勇猛威严,关键时刻,竟像“提起一只小鸡”一样,挽救女兵的生命于马下(丁宁《晨曦》);张自忠将军骁勇善战,为国捐躯,他生前的生活却是罕见的沉毅自律,廉洁简朴(梁实秋《张自忠将军》);李淑清原本是家境优裕的少奶奶,但深明大义,当敌寇到来时,便毅然投身殊死的抗战(蒋锡金《一个少奶奶的经历》);作为“飞虎队”成员的张大飞,悲悯善良,向往和平,但情愿以战反战,最终将鲜血洒在国家的蓝天上(齐邦媛《巨流河》)。还有杨靖宇、赵一曼、投江的“八女”、跳崖的“五壮士”、在芦荡中坚持抗战的新四军伤病员……他们以血肉之躯构筑起国家的长城,同时也写就了一个民族的心史。
第四,抗战散文在艺术上亦有积极的经营与探索,留下了若干足以流传的篇章和应当借鉴的经验。毋庸讳言,抗战散文作为国难之中的文学表达,确实存在或率尔操觚或急功近利的缺憾。但并没有因此就从根本上放弃审美建造与追求,更不像一些论者所说,是有“抗战”而无“文学”。”事实上,抗战散文同样涌现了一些艺术上精彩亦精致的篇章,如茅盾的《风景谈》、孙犁的《山地回忆》、梁实秋的《跃马中条山》、端木蕻良的《有人问起我的家》、王鼎鈞的《红头绳儿》、汪曾祺的《跑警报》等,都是流光溢彩,质文俱佳的好文章。而抗战散文所倡导的直面本真、有为而著、言为心声等,迄今仍然是散文写作的重要圭臬。况且抗战散文是一个开放的体系,随着铁血岁月的渐行渐远,许多作家开始以从容睿智的心态回望那段历史,于是,有了铁凝的《猜想井上靖的笔记本》、王充闾的《九一八,九一八》、赵玫的《折一根竹枝看下午的日影》、李元洛的《万里长城万里长》等等。必须承认,这些篇章以堪称优雅圆润的艺术表达,为抗战散文注入了应有的风采与魅力。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