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日本和巴西谁厉害比巴西厉害

近期,卡卡女友卡洛琳娜在社交媒体上放出了一张拉眼角的照片,此举再度引发了外界关于种族歧视的讨论。不少国内媒体抨击她的行为涉嫌歧视亚洲人。的确,这种将眼睛拉长的动作看起来并不那么友好。但在此前,包括罗纳尔多、内马尔、帕托在内的不少球星都做过这个动作,甚至连拥有无数中国球迷的绝代双骄C罗、梅西都曾有过类似的歧视嫌疑。那么,这个动作果真如好事媒体所说,涉及种族歧视吗?

卡洛琳娜做出的动作,在英文中叫Slanty Eye,也称为:Pulling your eyes back(嘲笑亚裔五官扁平及眼睛偏小)。另一种说法是:chinky eyes(眯缝眼)。在英国和美国,这些动作词汇都被定义为种族歧视的范畴。这与在球场上学猩猩或猴子叫侮辱黑人球员的性质基本相同。但要注意,这仅仅是英语体系中对此动作的定义。

西班牙摄影师都喜欢这么拍?

中国球迷最早熟知这一动作并引发争论是在2008年的奥运会前,当时的西班牙男女篮在拍摄全家福时,都做出了拉眼角动作,照片曝光后,西班牙代表团的新闻官连忙出来解释道歉称此举并无恶意。NBA球星加索尔表示,这只是西班牙摄影师提出的一个摆拍姿势而已,同在NBA打球的卡尔德隆称这个姿势的本意为an affectionate gesture,意为一种表达亲切和亲昵的举动。他还表示,自己有很多亚裔朋友,并一直对他们充满尊敬。

到了2017年,拉维奇拉眼角事件再次引发了轩然大波。在河北华夏幸福赛季前的摆拍中,他同样留下了一张双手拉眼角的照片,之后一名英国记者将其发到了推特上并指出在中国赚钱的拉维奇,做出了含有种族歧视的动作。随后包括《442》和《太阳报》在内的多家媒体争相转载了这张图片,他们也都认定拉维奇涉及种族歧视。《太阳报》更是直言阿根廷人“非常无耻”。

很快拉维奇便做出了公开道歉并解释称:在拍摄这组照片时,自己是应中超公司请来的三名西班牙国家通讯社埃菲社摄影记者的要求,做出这样的搞笑姿势,并无侮辱和歧视的意思。

两件事虽相隔9年,但从声明来看,唯一的共同点是都是拍照者按西班牙摄影师的要求做出此动作,且双方觉得并无不妥。以一个正常人的思维看,如果这两次的摄影师明知这些动作含有种族歧视还故意为之,那一定是他们脑子瓦特了或是心理扭曲。

当然,这种可能性极小,而这个动作,并非西班牙摄影师独创。

这些球星都做过类似手势,却为啥少有抗议之声?

拉眼角的手势包括卡卡本人、罗纳尔多、内马尔、帕托等南美巨星几乎都做过类似的动作,而在当时,这些举动压根没有引发过抗议。

2002世界杯是罗纳尔多的封王之战,除了赛场上的神勇外,他在场下最著名的一张照片,就是抵达日本看到两名接待人员时做出的双手拉眼角动作。对此两名日本姑娘,不但没有发怒而是哈哈大笑。世界杯后,罗尼对东道主感激不尽:“我非常喜欢日本,巴西队和我都在这里重回巅峰,感谢这里的所有人,我爱你们。”

2011年世俱杯,桑托斯在对阵柏太阳神的比赛前,发布了内马尔等四名主力一起拉眼角的照片,这样的宣传照堂而皇之的出现在了日本的杂志和网络上。虽有个别球迷感到奇怪,但更多人似乎习以为常。

比赛后,内马尔也像前辈罗纳尔多一样感谢了日本的招待,他认为亚洲很美丽、这里的人很和善。同样,曾代表AC米兰出征世俱杯的罗比尼奥,也满脸笑意地做出过这个动作。

日本与南美尤其是巴西渊源颇深,日本侨民在巴西超过300万人,两国关系和睦。如果巴西球员如此挑衅自尊心极强的日本人,为何他们没愤怒抗议?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更了解巴西文化的日本人,不认为这个动作构成了种族歧视和侮辱。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卡卡当年在一档日本综艺节目中曾公开做出拉眼角的动作来调侃日本球员长谷部诚。要知道卡卡对日本感情很深,他11岁时曾作为交换球员来到日本的山形县相野町体验生活,在这里居住的1个多月时间里,巴西人住在日本夫妇押切家中,受到热情款待和细心照顾,他被押切夫妇认为干儿子。时至今日他仍与押切夫妇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并多次邀请他们前往自己家中做客。对日本有如此深厚感情的卡卡,如果认为此手势有歧视含义,又怎会明目张胆的做出?

此外,在西甲埃瓦尔效力的乾貴士以及在国米踢球的长友佑都,都曾被队友公开做过拉眼角的动作,对此,他们不但没有发怒,甚至还笑意盈盈。

不恶意解读:拉丁语系拉眼角确实另有含义

在拉丁语系中(包括欧洲的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南美的巴西、阿根廷等)中,拉眼角表达的主要含义是:“看,我也是亚洲人!”或者“我也是你们的一员”,还可引申为“我来到这里很快乐很开心”的意思。

恰恰是基于此类理解,很多南美球员来到亚洲,才做出了拉眼角的手势来表达亲切获得认同感。否则这些球员即使再脑残,也不至于在来到亚洲的土地后再故意进行挑衅,为自己挖坑。

另一个例子是:如今在权健被称为帕建国的帕托,也曾在2011年的北京鸟巢代表AC米兰击败国际米兰后,拉着罗比尼奥做出了拉眼角的动作。赛前就表示过对中国喜爱之情的巴西人,其本意当然是表达开心而绝非歧视。需要注意的是,他做出此动作时,身边的荷兰人范博梅尔、瑞典人伊布都没有跟风模仿,这可能证明他们对这个动作的理解并不相同。

《体坛周报》驻西班牙记者梁宏业,在2017年拉维奇事件后透露,自己亲自询问了周围的西班牙朋友拉眼角的动作是否涉及种族歧视,结果超过九成的西班牙人认为,这只是一种表示亲切的方式,绝非恶意的种族歧视和侮辱。这一点与当年西班牙篮协的说法基本相同。

当英美媒体抨击拉维奇的行为时,阿根廷媒体对这样的说法很不理解,他们表示拉维奇一向喜爱搞怪,中超给了他这么好的待遇,他怎么可能砸自己的饭碗?不少阿根廷网民更是感到惊讶:真的不知道这种姿势涉嫌种族歧视,我们认为这只是一种对亚洲打招呼的方式。

(图)一位在南美居住的华人做出的解释

很多在南美居住的华人和亚洲人也都表示在巴西或者阿根廷的街头,他们常常遇到那些拉着眼角或挑着眼皮的人笑着跟自己打招呼。

此外,西班牙和巴西媒体也多次站出来澄清:在西语背景和南美文化里,这个动作没有种族歧视的意思。

尊重不同文化,不被极端英美价值观绑架

世界由不同的国家组成,尽管文化和习俗有所不同,但只要不违背道德、法律和人性的底线,都应得到尊重。

没错,英美文化及英语体系中的价值观是世界主流价值观,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价值观下的一些观点和要求就无比正确,更不意味着地球人都必须遵守他们的规定。

2016年里约奥运会,巴西女排美女杰奎琳和中国女排队长曾春蕾合影时就做出了拉眼角的动作。她的意思是,欢迎中国女排,欢迎老朋友。但之后NBA巨星基德却对此评价说:“如果美国梦八队做这样的动作,他们会被踢出奥运会,反正至少是没法回美国了。”巴西女排当然没被踢出奥运,他们甚至懒得回应基德的言论。

两种不同文化的冲撞显而易见,不知道在很多人要求南美人为这种动作道歉的同时有没有想一下,为什么不要求美国人至少试着尊重一下他人的习俗。

包容的概念,不是要求所有人都遵从一种行为或语言方式,而是一百个人中,即使存在一百种不同方式,他们依然互相尊重。

不同的国家有完全不同的文化和习俗,在美国和英国,做出OK的手势代表同意或赞赏对方的说法,但在巴西,这种手势象征着男性生殖器,意味着侮辱猥亵;在德国这种手势和竖中指类似,在土耳其和希腊,此手势是影射对方为同性恋。如果一味要求所有国家都认同OK只有一种表达含义,是不是过于荒唐和狭隘?

2017年拉维奇事件时,英国网友的反应更加激烈,这是因为他们认为这种动作涉及种族歧视,而不少中国球迷,仅仅是看了一些旅美旅英的学生解释就相信这样的动作伤害了球迷的感情。相比之下,中国足协对此事的定论似更公允,足协调查后相信拉维奇和摄影师并无恶意,呼吁媒体不过度解读,虽然不同文化的手势有不同解读,但也希望足球偶像注意自己的言行和文明表率。

拉维奇事件后,不少西班牙记者都在社交媒体上与率先披露此事的英国记者进行论战。他们回击英记者最经典的一句话就是:你们认为英国的价值观就是全世界所奉行的价值观?而这,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在阿根廷、意大利、法国,很多人都喜欢亚洲人的小眼睛,难道仅仅因为英国人不认同,他们就没有权利用这种动作表达自己的亲昵和好感?这样的论述同样适用于卡卡女友事件。

反对种族歧视,但也不恶意抹黑非歧视行为

无论种族、肤色、贫富,人人生而平等,这是世界公认的真理。足球场不该成为种族歧视者的发泄之地,更不该成为种族歧视言论、手势、动作的传播场。国际足联掌门人因凡蒂诺明确表态:若比赛中出现种族歧视行为,裁判有权利取消比赛。

但是反种族歧视,并非要禁止所有差异化的表达。在网络时代,对一些利用非种族歧视动作夸大其词后进行恶意攻击的行为,同样不应提倡。《马卡报》就表示:将运动员亲切的手势解读为包含种族歧视的手势并不友善。

2017年11月,韩国在与哥伦比亚的热身赛中,哥伦比亚球员卡尔多纳就曾在争执中做出了故意拉眼角的动作,在这样的环境下,此动作当然不妥。赛后面对韩国的强烈抗议,哥伦比亚足协和卡尔多纳迅速道歉。随后卡尔多纳被国际足联禁赛5场。

与上述事件不同,一向彬彬有礼又受过高等教育的卡卡,在4月底刚刚与卡洛琳娜前来中国参加多项综艺活动,两人都表达了对中国的热爱和尊敬,对球迷和粉丝也数次深表感激。他们根本没有进行恶意种族歧视的动机。

截至目前,卡洛琳娜还未就此事作出解释,只是将自己的社交平台改为需她本人验证后才能看到此张图。如果她压根没有不友好之意,那些偏执地将对方“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一种打招呼方式误解为种族歧视,是不是过于玻璃心?卡卡及其女友不会愚蠢到公开做出故意挑衅整个亚洲的行为。因此有些球迷所说的:卡卡人设崩塌、从此由粉转黑的言论,实在是过于跟风矫情、缺乏冷静和思考。

卡卡女友事件后,不少自媒体和球迷又拿出梅西和C罗当年的照片带节奏刷流量,事实上,二者当初的照片与拉眼角毫无关系,C罗是在与鲁尼开玩笑,告诉他睁大眼睛看自己的传球。

事实真相是本场比赛不是对阵日本球队,C罗只是和队友玩笑

梅西则是2011年国王杯对阵贝蒂斯比赛中,接到伊涅斯塔助攻后做出的连贯庆祝而被摄影师抓拍,阿根廷人只是用此动作表达对小白精准传球的赞赏,与种族歧视没有半毛钱关系。单纯地相信这样的断章取义和污蔑的人,不得不说他们毫无辩证看待问题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图)梅西的一次普通庆祝,也曾被恶意抹黑

无论球场内外,如果缺乏最基本的认知和判断,一味笼统、盲目地将正常友好的动作也扣上种族歧视的帽子,借此达到攻击他人的目的,这样行为带来的危害与真正种族歧视所造成的后果,是一样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日本和巴西谁厉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