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举办防震减灾规划一般可包括科普展有何看点?

科普助力 创新发展 两翼齐飞
原标题:科普助力 创新发展 两翼齐飞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防震减灾科普是防震减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常态减灾的基础性工作。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等方面对防震减灾科普的需求越来越大。中国地震局党组历来高度重视防震减灾科普工作,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出台指导意见,制定工作制度,强化平台建设,壮大科普队伍,制作科普精品,创新传播方式,防震减灾科普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科普工作机制逐步形成。长期以来,始终将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普及工作纳入防震减灾事业发展规划,不断加强顶层设计和制度建设,科学谋划防震减灾科普创新发展。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科普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家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认定管理办法》《国家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建设指南》等制度性文件,印发了《关于加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防震减灾科普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指导性文件,联合召开了全国防震减灾示范学校现场交流会,积极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逐步形成“政府推动、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科普工作机制,防震减灾科普工作呈现创新化、协同化、社会化、精准化新局面。科普宣传基地初具规模。地震部门先后有25家单位成立了防震减灾科普工作专门机构,体现了科普宣传专业化发展,起到了“头雁”效应。1986年建成的唐山抗震纪念馆成为我国第一个收藏陈列地震资料实物、宣传、普及防震减灾知识的专业展馆,被确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7年“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等四个基地被教育部命名为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通过研学实践,有效提升了中小学生防震减灾意识和应急避险、自救互救技能。唐山地震遗址纪念公园、汶川地震纪念馆、北川遗址公园等一批融纪念和科普为一体的防震减灾基地陆续建成。全国已创建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493个、科普示范学校5488所,为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打下了良好基础。利用线上线下技术积极推动虚拟科普馆、数字科普馆、趣味科普馆建设,防震减灾科普宣传阵地呈现创新型、多样化发展。各类科普阵地已成为科普宣传常态化的一个重要载体,为提高全民防震减灾科学素质、提升全社会抵御地震灾害综合防范能力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科普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小南海之谜》《震不倒的房子》等专题片及《家园》《当地震来临时》等一批公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具有影响力传播力的优秀防震减灾科普作品获得良好社会影响。《中国地震科普网》被《科普中国》评为首批品牌网站,《地震探索之旅》丛书等三部作品入选2017年全国优秀科普作品。部分防震减灾科普作品被翻译成了蒙、藏、维、壮等10多种文字和语言普及推广,仅2017年就举办各类科普活动达18767场,展现了服务社会的广度和深度。“互联网+防震减灾科普教育”行动的实施,打破了传统服务模式,实现防震减灾科普宣传信息化、智能化;“四网联盟”的组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广泛应用、官方微博微信的开通,有力地增强了传播效应,扩大了社会影响,提高了防震减灾科普现代化水平。通过精准施教、科学普及,科普传播广度、深度、融合度进一步加大,服务能力明显提升,民众对防震减灾科学认知能力和整体素质不断提升。社会参与氛围逐步形成。广泛调动社会资源参与防震减灾科普工作,大力推动科普工作投入的多元化,运作方式的市场化,科普资源的社会化。与“今日头条”、UI中国等企业合作宣传防震减灾知识取得显著社会效益,为科普社会化提供了较好的示范;高校、社会团体、尤其是新媒体的导入式参与,给防震减灾科普增添了活力,社会化影响力不断扩大;党校、中小学校主动将防震减灾知识编制到教材、课件中,使得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更加深度发展;运用市场化方式在潍坊金宝乐园、宁波雅戈尔动物园等社会场所建设了一批地震科普馆,形成防震减灾科普强大合力。近年来通过实施“平安中国”防灾宣导系列公益活动,“科普中国·百城千校万村行动”“科普文化进万家”“科技列车行”等专项科普活动,广大科技人员、普通民众、社会组织、志愿者的热情逐渐高涨,氛围愈显浓厚,科普社会化效益明显提升。“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地震部门将认真总结防震减灾科普工作经验,分析新时代科普工作新形势新要求,不断丰富科普内涵,创新科普方式,挖掘科普资源,打造科普精品,构建科普新格局,提高科普服务能力,为促进全社会共同减轻地震风险,全面提升地震灾害综合防范能力而不懈奋斗。
(责任编辑:崔满丰)
Sina.cn(京ICP0000007) &7月7日唐山教育资讯百宝箱|维稳|环渤海|唐山_新浪网
7月7日唐山教育资讯百宝箱
7月7日唐山教育资讯百宝箱
1、河北省整改校外“问题培训机构”1836所河北省整改 问题培训机构 1836所推进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我省整改 问题培训机构 1836所河北新闻网讯(记者马利)7月5日,从河北省教育厅、省人社厅、省民政厅、省工商局联合召开的全省推进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视频会议上获悉,截至6月底,全省已摸排校外培训机构17442所,其中面向中小学生开展语数外等学科类培训活动的有5680所。2、唐山:西郊污水处理厂水质维稳提升改造顺利完工为全域治水,清水润城注入活力西郊污水处理厂水质维稳提升改造顺利完工近日,市排水公司西郊污水处理厂水质维稳提升改造项目顺利完工通水调试,经过一周的稳定运行,化验结果显示出水总磷、总氮、COD、氨氮等各项指标远优于一级A排放标准,大大消减了污染物排放总量,为全域治水,清水润城工程注入了活力。今年上半年,为解决西郊厂进水水量及水质超设计标准及负荷问题,进一步提升脱氮除磷能力及COD出水指标,稳定一级A出水水质,市排水公司融资280万元谋划建设该厂水质维稳提升改造项目,并于4月初实施。主要实施内容为新增一套高效沉淀池设备、新增高效沉淀池配套进水泵2台、新增液体除磷液储罐2套,改造加药设备管线。3、承德“国家一号风景大道”7月5日全线贯通国家一号风景大道 全线贯通7月5日,国家一号风景大道全线贯通,沿途风景如画。塞罕坝森林小镇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大滩镇丰宁满族自治县张家口穿林海、过草原、跨滦河、赏花甸、观云海。7月5日,北京游客李志伟第一次驾车行驶在 国家一号风景大道 上,心旷神怡。4、唐山召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调度会议我市召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调度会议环渤海新闻网消息 (记者 徐喆)7月6日下午,我市召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调度会议。5、三友集团高质量发展路径解析一个大型化纤化工企业集团的奋进崛起三友集团高质量发展路径解析环渤海新闻网专稿 (冯冬玲)今年7月8日,是三友集团组建20周年纪念日。20年,三友从资产总额23亿元,负债率高达72.23%,生产经营处于亏损状态,发展到资产总额270亿元,累计上缴税收152亿元,成为全国化纤纯碱行业领军企业,实现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站在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节点回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进程中,传统化纤化工产业如何做强做优做大,如何更好地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6、唐山市工商局全面提升商标服务水平全市有效注册商标达到26921件,其中中国驰名商标47件,马德里国际注册商标42件。商标窗口,惠企便民。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看点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看点联系。唐山海港开发区关于“安比”台风的紧急通知
受“安比”台风影响,我区海域将有较大风暴潮,要求所有海边养殖户和作业人员迅速全部撤离到安全地带。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别再转了!看天就可以预测地震?相信你就输了!因为地震云根本就不存在~_新浪新闻
北京时间8月8日21时19分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33.2度、东经103.82度震源深度20.0公里目前,地震已造成19人死亡,247人受伤九寨沟沟口震后道路受损、碎石满地一时间,微博和朋友圈上充满了大家互相询问、报告震感、记录受灾场面的信息。但是,在这些消息之中,有些“未卜先知”的神秘消息,开始被很多人转发——如此密集的攻势就算不信的人也未免心里打鼓莫非,看云真的可以预测地震?呵呵!如果你也这么认为那么,事实可能会让你失望了!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专业人士李汀也在8月7日科普:“让你失望了,地震云并不存在”!他在文中写道:让你失望了,地震云并不存在,也没有什么云能预报地震。传闻中的地震云(图片来自网络)“地震云”发展史相信诡异的云就是地震的先兆,这个思路在古今中外由来已久。  1624年,明天启年间,意大利传教士龙华明和高一志,摘录西欧古籍,写成一本《地震解》,呈送给太宰李崧毓。其中第八章“震之预兆”里,预兆五就是“地震云”:“昼中或日落后,天际晴朗,而有云细如一线甚长,震兆也。”传闻中的地震云(图片来自网络)在中国很多关于地震的古代记载中,也都强调之前有怪异的云雾。比如:  日云南楚雄6.5级地震前“自西北起,黑雾弥天”;  日山西平陆6.7级地震前“西南天大赤……夜有彤云”;  1935年宁夏隆德县《重修隆德县志》:“忽见黑云如缕,宛如长蛇,横亘空际,久而不散,势必地震”;  1936年甘肃天水:“是日天空布满积云,下午一时许聚起大地震”;  日黑龙江绥化6级地震前:“伪县府庶务科长看见,在西北天空中有如烟云的三系,其间带有黄色而明亮”;……  “地震云”在民间始终存在,但它后来作为一种“学说”被发扬光大,日本市长键田忠三郎功不可没。键田忠三郎曾担任日本奈良市的市长,需要强调的是,他没有任何地质或者气象方面的专业背景。键田忠三郎(图片来自他本人写的《地震云》)  从上世纪40年代,键田忠三郎开始推广“地震云学说”。他说“昭和23年6月26日,奈良市上空出现了一条异常的云,颜色和形状像一条乌黑的长蛇,横跨东西方向。我当时预报即将发生地震,引起了轰动。两天后,距离奈良160公里的福井就发生了大地震。”  (注:日下午5点14分,日本福井平野一带发生7.3级大地震,死亡3895人,福井市几乎遭到毁灭性破坏。)福井大地震后的一片废墟(图片来自网络)  键田忠三郎把这种云命名为地震云,还说在中国唐山大地震前两天,日本九州也出现了“像把天空分两半似的”地震云。“像把天空分两半似的”地震云(图片来自网络)  键田忠三郎用观测地震云的方法来预报地震,坚持了30多年,自称在1948年预报出了日本的三次7级以上地震,在1979年预报出了两次地震。  80年代,他与日本九州大学的真锅大觉、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的吕大炯,合写《地震云》一书,1981年在中国出版。  上世纪80年代,是“地震云”在中国的黄金期。当时中国刚刚结束某疯狂年代,科学界百废待兴;而1976年唐山大地震留给中国人的恐惧和悲痛又太深,举国上下都如饥似渴地希望真能找到一种预报地震的方式。1976年唐山大地震(图片来自网络)  因此,“地震云学说”在中国广为流传,甚至一脚踏入了中国科学界。吕大炯曾于1981年在《科学通报》发表过《地震云观测》的论文,并在1982年出版《震兆云霞》一书。  而民间的热情更加高涨,日本成立了“地震预知俱乐部”,中国也成立了“中国震兆云霞研究会”。  但是,“地震云学说”从未被主流科学界所接纳。随着科学认知的发展,地质或气象方面的专业人士都曾或委婉或直接地加以反驳。  美国地质勘探局(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USGS)曾明确表示,地震发生前的某种形态的云出现,与地震没有必然联系。中国气象局也曾表示“没有充分的事实证明地震与天气二者之间有内在关联性,也没有证据可以通过卫星云图来预测地震发生”。“地震云学说”逐渐绝迹于严肃期刊和出版物。  但“地震云”在民间依然拥有广阔而深厚的土壤。迄今为止,很多人依然相信看云就能预测地震,而一些民间“地震云专家”也依然在矢志不移地发布自己看云预测地震的消息,并拥有一定数量的信徒。什么是“地震云”?80年代,一些发表的“地震云研究”认为,地震云共有三种类型:条带状、辐射状、干涉条纹状,并且附上了照片。  今天我们回头看,尽管年代久远,照片模糊不清,但依旧可以辨认出这些“地震云”,其实在云的科学分类中都有对应种属,而且很常见。  比如“条带状地震云”,其实是荚状层积云或者荚状高积云。  当年拍摄的“条带状地震云”(《初论地震云》,自然杂志,1986年)  再比如“辐射状地震云”,其实是辐辏状高积云。  当年拍摄的“辐射状地震云”(《初论地震云》,自然杂志,1986年)  再再比如“干涉条纹状地震云”,其实是波状高层云。  当年拍摄的“干涉条纹状地震云” (《初论地震云》,自然杂志,1986年)  如果说80年代的“地震云研究”,还试图用一些科学方法来对”地震云“作出一些限制和区隔,那么在如今,当”地震云“已经彻底退出科学界后,现在的民间“地震云专家”则显得更加奔放和随意。  他们把一切“怪异”的云都指为地震云,而“怪异”是一个主观词,到底什么样是怪异什么样是不怪异?完全没有客观标准。  比如日下午,江西婺源出现的这种云,被说成是地震云,引起一阵恐慌,但这实际上是波状层积云。江西婺源波状层积云(图片来自网络)日潍坊,也说有地震云,这还是波状层积云。潍坊波状层积云(图片来自网络)  今年7月28日,长春刷爆朋友圈的“地震云”,其实是透光高积云。长春透光高积云(图片来自网络)  现在你打开搜索软件,搜一下“地震云照片”,将看到各种高积云、各种层积云、各种卷云、各种卷积云……而它们其实都是天空中再常见不过的云(如果你经常抬头看云的话)。  甚至还有飞机喷出水汽形成的航迹云(俗称“飞机拉线”),也被指为“地震云”,难道飞机飞过也是地震征兆?航迹云(图片来自网络)  网上形形色色的“地震云”,以高积云或层积云居多,因为这两种云容易形成波状、絮状、透光、放射状、荚状等“怪异”的样子;再加上有时在傍晚或早晨,染上了晚霞或朝霞的颜色,就更被疑为“天有异象”了。“地震云”的高命中率当然,“地震云专家”能长盛不衰,也不是浪得虚名,人还是有一套很具迷惑性的“证据”,这就是“高命中率”。  比如,他们说:  中国512汶川大地震的前3天,在山东临沂出现“绳纹状的地震云”;  中国四川雅安地震的一周前,杭州上空出现“地震云”;  号巴士海峡地震前一天,合肥出现“地震云”;512汶川大地震(图片来自网络)  说上三五个例子,一般人就被唬住了,觉得是呀是呀,这么多次都命中了,就算不全信,也没法全不信了。  那么,为什么能多次命中呢?其实说破了也没什么稀奇。  网上几位知名“地震云专家”,他们的路子就是,先贴一张“怪异”的云出来,宣布为地震云。之后,在短则几天、长到一个月的时间范围内,全球任何一个地方地震了,都算“命中”!“专家”眼中的地震云(图片来自网络)  这精度也太粗犷了吧,简直是霸王条款,想不命中也难啊。  要按着这个精度,天气预报就可以改成“今天明天后天乃至一个月内,全球总有一个地方将会下雨”,这准确率也能分分钟飙到100%,想降都难。还有不少“地震云专家“的粉丝吹捧说“比天气预报准”——真是令天气预报员们男默女泪。  有人说,地震能跟下雨比吗?下雨是常事,地震是小概率事件啊!  你看,很多人总以为地震很罕见,能“命中”几次就是神算子了。其实这是个误区,事实上地震每天都发生。  据统计,全球平均每年发生500多万次地震,每天都要发生上万次。咱就不算那些小地震了,就光算≥5级的破坏性地震,全球每年发生1000次,差不多每天都得发生两三次。  换句话说,任何人,随便朝天一指、掐指一算,随口说句“今天全球会发生5级以上地震”,他都稳赢不输。更何况“地震云专家”还把时间放宽到一个月以内呢。  真的,“地震云专家”自称“多次命中”,这都属于谦虚了,其实他们是“每次命中”,逢测必中。地震云的“理论依据” “地震云专家”们还提出了一些“理论依据”,试图从物理、大气科学、地质学的角度来证明地震云的“科学性”。传说中的地震云(图片来自网络)  思路都差不多,大概就是说,在地震前的“孕震期”,大地积蓄很多能量,这些能量会以“地热”“波动”“振荡”“次声波”“电磁辐射”“高能水汽”“带电粒子”…等形式,从“断裂缝泄射出地表”“上逸到空中”,影响云的形状,出现怪异的地震云,之后就会发生地震。  这些专业词汇乍一听挺唬人,其实经不起科学验证和推敲。  地球上从地表到高空已经密布各种的监测仪器,无论是能量、波动、振荡、水汽、次声波、电磁辐射……都能被精准地监测到。  假如在地震前,它们真的从地下冒出来、再到达天空、再体现到云的形态上,那所有这些仪器,怎么可能全都无动于衷、监测不到任何异常数值呢?反而要等它们折腾到云上去,再由人眼来辨认?  这些质疑已经被反复提出过多次,然而“地震云专家”们永远视而不见。心理聚焦效应“地震云理论“能在民间收获信任,也源于大众的心理需求。  当人们遭遇诸如地震这样的重大灾难后,往往会反复回忆起事件发生前的各种细节,并倾向于认为这些细节是“罕见和异常”的。其实这些“罕见和异常”经常发生,只不过平时人们不会去特意观察和记忆罢了。这被称为“心理聚焦效应”。那些看似怪异的“地震云”,也是这个道理。看似怪异的“地震云”(图片来自网络)  波状层积云、透光高积云、絮状高积云…这些其实都是很普通和常见的云,每天都在世界各地的天空出现。但当它碰巧出现在某次地震之前,就会被人赋予特殊的“天兆”含义。  看似怪异的“地震云”(图片来自网络)在地震这样恐怖又突然的天灾面前,人类显得太过于渺小和无力,所以古往今来,人们都希望能有一种简单直接的方法(比如看云),来预先判断地震的出现,能让人们有机会逃脱厄运。  正是由于满足了人类的这种心理需求,“地震云理论“永远都会有追随者。除此之外,还有很多谣言大家一定要仔细甄别切勿信谣传谣▼网传“震区房屋倾斜”照片?【传闻】8日晚,一些地震现场图片开始流出,其中,一张“大楼倾斜”的照片在网络热传,有部分网民称此图系九寨沟地震现场照片。【真相】“求真”栏目记者核实发现,网传“大楼倾斜”照片的事发地为台湾高雄,照片记录的是2010年台湾高雄地震场景。地震局援救中心向市民征集救助金承诺双倍奉还?【传闻】有部分网民表示收到地震局救援中心发来的呼吁捐款短信,短信中提到,请市民将钱打入某账号,该款项将全部用于四川地震救灾,同时,承诺灾后将双倍返还捐款金额。【真相】8月9日,多地网警对此信息进行辟谣,称系骗子欲借地震灾情骗取钱财,广大网民请不要轻信来源不明的信息,尤其是涉及财物方面的信息,一定要仔细甄别,防止上当受骗。北川防震减灾局通报:4死30伤?【传闻】网传消息“北川防震减灾局发布消息称,地震致4人死亡30多人受伤”。【真相】北川防震减灾局通过人民日报记者就此辟谣,表示未发布此消息。“求真”栏目记者提醒:由于伤亡人数的实时变化,伤亡情况易被误传。截止8月9日9时30分,死亡人数升至13人,175人受伤。公路上鸟儿乱飞系成都震前异象?【传闻】一网传视频称,一群鸟儿在公路上乱飞,此现象系成都地震前的异象。【真相】8月9日,泉州网警回应,经查,该视频实为日在美国休斯顿一段高速公路上拍摄的!
再次提醒!相信救援的力量!勿信谣、勿传谣!◆ 来源:新华社、新华每日电讯更多前方最新消息请持续关注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长按二维码,关注华西都市报官方微信【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华西都市报”】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唐山防震减灾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