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球员如此称呼会不会比较方便,不容易混淆的字

很多答案没有提到一个重要的恶性循环:家长的对孩子的高期待直接钝化了他们对孩子成就的认知奖赏,削弱了他们对孩子的成就感激励(在很多案例中甚至是颠覆性的贬低),导致他们的孩子无法从成就感最重要的源头之一——也就是他们最在乎的父母——身上汲取足够的成就感。于是他们便会产生类似自卑,自我否定,自我放弃的心理。而这种心理又会进一步影响他们所获得的成就,于是上述情况便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周而复始的恶性循环。&br&&br&这样的孩子,根本不是自己选择平庸,而是被父母的期待压成平庸。有些孩子选择了自己结束生命,有些孩子则选择和父母保持距离自救。而更可怕的是,哪怕他们已经通过自我调节从别的来源获取了成就感,他们内心深处从小便滋生出的自卑将会一直伴随他们,如同儿时深可见骨的伤疤,哪怕多少年后还是会疼。&br&&br&每个孩子唯一的竞争对手只有他过去的自己。自己战胜自己的纵向比较机制就叫做成长,理应获得巨大的成就感激励。但我们的父母,学校和社会苦心营造出一种精密的横向比较机制。倘若如此这就罢了,两个机制的确有同时存在的必要性。但这里的问题在于,家长和老师所有的成就感激励几乎全部依靠横向比较机制。他们一点点地将本应收获巨大成就感的纵向比较机制边缘化,甚至用一系列刻薄的批评来贬低它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然而事实上,只有纵向比较机制才是伴随一个人一辈子,激励一个人不断进步的最重要的成就感获取机制。横向比较机制,在一个人一生的时间跨度上看,根本就是一个随着时间推进不断自我否定和自我摧毁的机制。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是,进入大学后没人会在乎你初中一年级时排名第几。&br&&br&当一个孩子的纵向比较机制被横向比较机制压制甚至摧毁,且在横向比较机制中还表现不佳时,他真的很难维系自己的自尊心——成就感恰恰是一个人自尊心最重要的源头。换言之,这些孩子丧失了自尊心的“造血能力”,而必须努力去符合横向比较机制上片面且暂时性的评价标准,因为只有符合这些标准才能够让他们的父母产生成就感奖赏,并给予他们成就感激励。&br&&br&在这个过程中,这些孩子逐渐合理化了横向比较机制作为父母成就感奖赏唯一来源的不合理,并习惯了父母通过这个机制评价他们的表现并给予他们维系自尊心的成就感。&br&&br&那么这些孩子长大后,会变成什么样呢?&br&&br&他们会异乎寻常地坚持横向比较机制,异乎寻常地在乎自己在别人眼里的表现,这里的别人早已经不仅仅是父母,而是更多社会角色,包括老师,老板,长辈,妻子,同事,甚至陌生人,只为了汲取这些人的评价带给他们的成就感。一旦他们的表现无法符合当前时间节点里的横向评价机制标准,他们就会产生莫大的成就感焦虑——进而导致自尊心焦虑。&br&&br&而更可怕的是,他们会变成下一个只依靠横向比较机制来激励自己后代的,不接受所谓的“平庸”的父母。某种意义上,他们把孩子当做是一个汲取自己成就感的工具,他们是在通过从他们孩子的表现上,维系自己的自尊心。他们完完全全没有意识到,真正有严重心理缺陷,甚至可以说是心理残疾的人是他们自己。&br&&br&这就如同是一个荒诞的寓言故事:&br&&br&从前有个村子,里面一群残疾人因为从小没了右手臂,便开始依靠各种木棍来行动。但这样很不方便,因为他们需要经常随着环境变化替换自己的木棍。而那些找不到替换木棍的人就会饿死。&br&&br&后来这样的这样依靠木棍的残疾人越来越多,有了很多孩子,作为父母的他们便产生了一个荒谬的集体意识——使用木棍的技能太重要了,因此所有孩子必须从小开始学习!。于是,父母将每一个身体健全的孩子的右手臂砍断,强迫他们学习如何依靠木棍行动。&br&&br&当孩子们求饶,躲避,反抗,质疑时,父母会语重心长地说:“你们长大后就知道我们是为你好了,只有从小就学习使用木棍,长大后才不会饿死!”&br&&br&有的孩子挣扎地问:“那现在学习使用一种木棍那将来替换了不会使新的木棍怎么办?如果注定要替换那现在学习这个木棍的意义是什么?”&br&&br&父母砍断了孩子的右手臂,恶狠狠地说:“学习的意义就是现在能好好活着,将来的事将来再说!”&br&&br&更有的孩子大声叫道:“为什么不能用右手臂代替木棍?这样我们一辈子都不用替换木棍还能活的更加轻松自在!”&br&&br&父母砍断了孩子的右手臂,恶狠狠地说:“你不会用木棍就是没用的废物!再说我积累了这么多年使用木棍的经验,为你准备了这么多材质精良的木棍,你要是用右手臂怎么继承我的经验和财富?你太不懂事了,我是爱你才这么逼你啊!”&br&&br&孩子捂着流血不止的右手臂哭着哭着喊:“那也许你们一开始就错了呢?”&br&&br&拿着滴血的刀,父母指着四周大声说:“孩子你傻啊!你看看这里所有人哪个是用右手臂的?总不能所有人都错了吧?”&br&&br&于是,在这样一个村子里,再没有一个有右手臂的人。&br&&br&这个故事里,这孩子们的右手臂,就是每个人生来就有,且能够使用一辈子的主动汲取成就感,维系自尊心的纵向比较机制。而父母们的木棍,就是需要不断更迭和痛苦适应的,被动汲取成就感,维系自尊心的横向比较机制。&br&&br&期待自己孩子们不平庸的心理残疾父母们,正在亲手终结了每一个孩子健全的人生,并将这种可怕的心理残疾,以爱的名义一代代传承下去。
很多答案没有提到一个重要的恶性循环:家长的对孩子的高期待直接钝化了他们对孩子成就的认知奖赏,削弱了他们对孩子的成就感激励(在很多案例中甚至是颠覆性的贬低),导致他们的孩子无法从成就感最重要的源头之一——也就是他们最在乎的父母——身上汲取足…
&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ae_b.jpg& data-rawwidth=&900& data-rawheight=&5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ae_r.jpg&&&/figure&&p&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发现有这样两类人:一种人总是能够坚定地做自己想做的事,走自己想走的路,他们明确自己想要什么,在和家人、伴侣的关系中也很“拎得清”。&/p&&p&还有一种人,他们好像很难理解自己想要什么,有时即便有一闪而过的想法或者信念,也极其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很难坚持自我。不管在为自己做决定,还是与他人的相处中都是如此。所以有人会说,他们“活得不明白”。&/p&&p&可是,坚持自我到底意味着什么呢?而那些不能坚持自我的人,究竟仅仅是因为太在意他人,还是原本就不明白自己究竟想要的是什么呢?今天,就来和大家聊聊坚持自我这件事情。&/p&&p&&br&&/p&&h2&&b&什么叫做“坚持自我”?&/b&&/h2&&p&&br&&/p&&p&心理学上,有一个与坚持自我密切相关的概念,叫作自我分化(differentiation of self)——&b&它决定了一个人能否拥有清晰的自我感,以及Ta是否能在外界压力下依然坚持做自己想做的。&/b&&/p&&p&自我分化这一概念由家庭系统治疗的奠基者Murray Bowen提出的,它指的是&b&一种能够分辨和管理个人的情绪和理智,并将自我独立于他人之外的能力&/b&。它包括了个体内心的分化——&b&分辨理智过程和感受过程&/b&,以及外部人际的分化——&b&把自我从他人那里分化出来&/b&两个层面:&/p&&p&&br&&/p&&p&&b&1. 个体内心层面&/b&(intrapsychic)&/p&&p&&br&&/p&&p&有一些人之所以无法坚持己见,容易在做出决定以后反复和改变,可能是因为&b&他们总在做决定时被那一刻的情绪或感受所裹挟,并把那误以为是自己思考得出的结果&/b&。因此,要坚持自我,&b&首先需要区分哪些是一时的情绪冲动,哪些是自己深思熟虑的结果,&/b&而这也是自我分化所强调的。&/p&&p&举个例子,当分化水平较低的人被问道在一段亲密关系中的感受时:“你和Ta在一起开心吗?”他们可能会回答:“挺好的,Ta对我不错,我们条件也很相配”——&b&这就是典型的混淆了感受与思维。&/b&&/p&&p&而如果是自我分化水平高的个体面对同样的问题,他们可能会说:“我们性格很合适,但我在这段关系中不快乐,因为感觉不到心动。”从中可以发现,分化水平高的人能够清晰地区分出“我的感受”和“我的思考”。对自己好、性格好、条件般配,这些更多是基于客观事实评估和分析后得出的结论,而提问问的是感受,是你的个人情绪,是你在这段关系开心与否。&/p&&p&分化程度高的个体不仅能够辨别自己的感受和思考,&b&还具有选择在特定时刻,要让自己受理智支配、还是受情绪支配的能力。&/b&他们在面对应该保持冷静和理性的情境中能够谨慎思考与分析,再做判断。&b&高分化者即使在极端的应激时刻也依然能够用理智主导自己的行为和思绪,不被激烈的情绪所干扰。&/b&此外,他们在应当感性的时刻也能自然、充分地流露自己的情感,比如花前月下。&/p&&p&与之相反,&b&低分化个体则常常完全被情绪左右。他们难以自制,难以客观冷静地看待事物,情绪和冲动总让他们做出不理智的决定,或是因为被情绪裹胁而无法坚持自己的选择。&/b&此外,&b&他们也可能在应该尽情释放情绪和感受时又被理智困住,东想西想,显得过于瞻前顾后。&/b&&/p&&p&&br&&/p&&p&&b&2. 外部人际层面&/b&(interpersonal)&/p&&p&&br&&/p&&p&在家庭与亲密关系中,一个坚持自我的人应该能够既保持个人的独立,又能与他人建立好的链接。自我分化程度同样代表着人际关系的成熟,它强调的也正是&b&个体在与人交往时,能同时体验到“亲密感”与“独立性”。&/b&&/p&&p&Bowen(1976)指出,分化更加完全的人在任何关系中都能始终坚守住一个“我“的位置(i-position)。也就是说,&b&他们能在关系当中保持一种清晰的自我感——明确“我”的立场,“我”的感受,及“我”的看法。&/b&他们不会因为他人失去自我,误以为对方的立场就是自己的立场,对方的看法会抹杀自己的想法。&b&这要求人们在面对来自重要他人的压力时依然能坚持自我&/b&(Bowen, 1978; Kerr, 1988)。&/p&&p&而分化不足的人由于没有坚定的“我”的位置,导致他们在为自己做选择时极大地受到他人的影响。比如,&b&他们可能在判断要不要和一个人在一起时,想着“我不能和这个人在一起,因为我家人不喜欢Ta”,或是“我朋友都觉得Ta很好,所以我应该和Ta在一起”。&/b&&/p&&p&又或者,&b&他们会因受到他人感受影响,而把那误认为是自己的感受。&/b&比如,一个人在选择自己职业时因为父母坚持说“你一定会喜欢做这个的,这个很适合你”,而觉得自己好像真的会喜欢,即便事实却并非如此。&/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2a4d633b21bca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85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2a4d633b21bca_r.jpg&&&/figure&&p&&br&&/p&&p&&b&* 分化程度低的人是什么样子?&/b&&/p&&p&&br&&/p&&p&在Bowen的理论中,&b&那些自我分化能力极低的人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常常呈现出两种极端状态&/b&——&b&情绪隔离&/b&(emotional cut-off)或&b&情感融合&/b&(fusion)。顾名思义,前者是一种刻意的疏离状态,即回避与他人建立链接。这类人会觉得自己和所有人都有距离,他们否认家庭和亲密关系的重要性,以&b&逃避与人的链接来达到一种不堪一击的“伪独立“状态&/b&(Nichols& Schwartz, 1998),因为他们害怕自己在与他人链接的过程中“被吞噬”。&/p&&p&与之对立的“情感融合”,则指的是和重要他人(e.g., 父母,伴侣)过度纠缠的状态。这类人在关系中没有边界,他们的情绪无时无刻受到他人的影响,当他人无法感受到他们的情绪时,他们可能会因此暴怒。&b&为了和关系中的他人保持“融合”的状态,他们要不就不敢提出和对方不同的看法,依靠一味地取悦来和他人保持一致,或者强迫他人和自己保持一致&/b&(Kerr & Bowen, 1988)。&b&取悦者,和残暴的统治者看起来截然不同,但都是为了能和他人保持全然一致、融为一体。&/b&妈妈说,你是我的女儿你应该和我一样;或者恋人说,我好爱你,我的一切想法都可以和你一样,就是两个例子。&/p&&p&冷漠的情感隔离者,和demanding的情感融合者,&b&本质都是自我分化的程度低。&/b&因为,他们的目的都是缓解自己的焦虑,而这种焦虑源于一种&b&过度受到他人影响&/b&的感受。唯一不同的只是他们使用了不一样的策略——&b&情绪隔离的人通过隔离他人来保持自己的安全,而情感融合的人则通过和他人完全融为一体以求安心。&/b&&/p&&p&不过,值得注意的一点是,&b&自我分化更像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能够完成的目标;自我分化不是一种要么有,要么无的能力,而是一个连续的谱&/b&(Bowen, 1976)。&b&完全的分化状态其实并不存在,但在这个谱上越靠近那个理想化的状态,就越能够了解自己,越少受到他人情感和思想的裹挟,从而更能坚持自我。&/b&&/p&&p&&br&&/p&&h2&&b&自我分化为何如此重要?&/b&&/h2&&p&&br&&/p&&p&正如上文中提及的,低分化的人不具备一个清晰、固定、完整的自我概念。他们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什么样的人,不了解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且极易受到他人的影响。而良好的分化水平则能给我们带来许多益处:&/p&&p&&br&&/p&&p&&b&1. 分化水平高的人拥有更健康、弹性的亲密关系&/b&&/p&&p&&br&&/p&&p&前面提到,分化不足的人在关系中时常被一种挥之不去的焦虑感围绕,而这种焦虑来源于他们和伴侣之间薄弱的边界(Harvey, Curry & Bray, 1991)。&/p&&p&即便他们可能有时和伴侣显得亲密无间,这种亲密也是完全经不起考验的。&b&一旦两人之间出现了冲突或是差异,就很容易在情绪爆发的瞬间彻底崩裂——低分化个体的关系实际上是非常脆弱的。&/b&&/p&&p&相对的,高分化的个体由于能够区分和管理自己的感受和情绪,因此也会尊重对方拥有自己的感受。他们更能接受关系中的差异,愿意承担分歧和争执。因此,他们的亲密关系也更加的健康、弹性。&/p&&p&&br&&/p&&p&&b&2. 高自我分化的人自尊水平更高&/b&&/p&&p&&br&&/p&&p&自我分化还与自尊水平有关,因为自我分化水平影响一个人对自我价值的肯定。Nichols和Schwartz(1998)认为,这是因为&b&分化程度高的人拥有清晰的自我概念,所以他们对自己的评价也相对客观,并且更能内化自己的成就。&/b&他们不像自我概念模糊的低分化者那样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或是完全将对自己的评估建立在他人的肯定之上。&/p&&h2&&b&是什么影响了我们的分化水平?&/b&&/h2&&p&&br&&/p&&p&自我分化作为家庭系统理论的基石,核心是个体与原生家庭之间的分化。Bowen(1976)强调,&b&家庭有两个最重要的功能:协助成员的个体化——也就是找到自我,以及,为个体提供一种稳定的安全感和归属感。&/b&简单来说,&b&一个好的家庭环境,会让人同时体验到归属感与独立性。&/b&&/p&&p&在婴儿时期,我们对直接照料者的依恋是非常完整的,因为我们的生存完全依赖于父母。因此,我们也无法区分自己与父母之间的差异。随着成长,我们慢慢建立起“我”的概念,开始将自己与依恋对象区分开来。&/p&&p&成长过程中,如果我们开始被允许在家庭中与父母有不一样的感受和观点,或者做违背他们意愿的决定,我们就能逐渐感受到“我”的位置和边界的存在。如果我在家庭中始终只能是父母意志的接收方——他们决定我的一切,那就容易在长大后表现出很低的自我分化水平。Bowen曾说过,&b&一个人的成熟,也就意味着Ta能不断与父母进行情绪上的分离。&/b&&/p&&p&那么,家庭中具体有哪些因素会影响自我分化呢?&/p&&p&&br&&/p&&p&&b&1. 父母的教养方式:过度溺爱或过度管教&/b&&/p&&p&&br&&/p&&p&孩子在两种教育方式下是不被鼓励表达他们自己的感受的:一味地告诉他们什么是对的,应该做什么,或是另一个极端——完全放任自由,不对孩子进行任何的约束和引导。前者会让孩子有一种“表达自己的感受是不对的”或是“我就算说了也没用”的无力感,而后者则让孩子感觉无论自己说什么得到的回应都是父母不加思考的纵容和“夸赞”。&/p&&p&于是,&b&孩子渐渐放弃了去探索、去表达自己的好恶,也没有得到健康的引导。长此以往,他们就不再具有辨析自己感受的能力。&/b&&/p&&p&&br&&/p&&p&&b&2. 家庭中的病态三角关系&/b&&/p&&p&&br&&/p&&p&在Bowen(1978)的理论中,三角关系是维持稳定的家庭情绪的最小和最常见的单位,它指的是父母之间的关系,以及父亲和母亲分别和子女的关系所组成的三角形。最健康的三角关系应该是父母相爱相敬,两人共同爱孩子,&b&这样的三角关系会最大程度地帮助家庭中的个人完成自我的分化。&/b&&/p&&p&在健康的三角关系中,家庭成员应该独立、自主地解决彼此之间的问题。比如,父母之间的矛盾不应该牵扯进孩子,而孩子和父母之中任何一方的矛盾也应该在他们两人之间解决。然而,&b&在不健康的三角关系中,孩子常常被卷入父母间的矛盾,&/b&孩子被父母中的一方拉去“结盟”,或者被迫“站队”,协同其中一方攻击另一方。也有时,孩子会故意给父母制造麻烦,借此强迫他们将注意力从争吵转移到自己身上,使得他们不得不先停下战火,为了共同解决孩子身上的问题而暂时和好。&/p&&p&在这样病态的家庭联盟中,孩子会感知到:我的父母需要我帮助他们协调婚姻关系,我应该帮助父母处理他们俩之间的矛盾。如此一来,&b&孩子变得不能够把自己和他人(比如父母)区分开来,他们会默认父母期待我去做的事情就是我应该做的事情。&/b&&/p&&p&&br&&/p&&p&&b&3. 自我分化的代际传递&/b&&/p&&p&&br&&/p&&p&Bowen(1976)还提出,自我分化水平是能够代代传递下去的。这是因为,&b&人们更容易选择与自己分化程度相当的人组建家庭。&/b&不难想象,&b&如果一个人习惯和重要他人保持绝对的、无边界亲密,那么他们的伴侣一般也是适应这种模式的。而两个能够坚持自我的独立的人,也更加容易走到一起。&/b&&/p&&p&低分化父母常常伴随着不稳定的情绪、被情绪操控等现象,而&b&孩子因此也无法从这样的照料者身上学会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不知如何不让自己被情绪绑架。&/b&&/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7c962fa0806cdb1e2d58c7b_b.jpg& data-rawwidth=&570& data-rawheight=&71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7c962fa0806cdb1e2d58c7b_r.jpg&&&/figure&&p&&br&&/p&&h2&&b&如何改善分化水平,更好地坚持自我?&/b&&/h2&&p&&br&&/p&&p&&b&1. 重新找回自己的感受&/b&&/p&&p&&br&&/p&&p&由于自我分化低的人不知道如何将自己的感受从伴侣、父母的感受中区别出来,所以他们自己的幸福和悲伤会收到对方情绪的强烈影响。如果你面临着这样的问题,那么&b&你的首要任务就是试着重新找回属于自己的感受。&/b&&/p&&p&首先,&b&在你与家人或伴侣相处时,试着在内心对你感受到的情绪提出质疑——这是Ta的感受,还是我的感受?&/b&&/p&&p&此外,还有一个帮助你找回自己感受的方法就是&b&“具体化”自己的感受&/b&。比如,你不能简单地说“我感觉不好”、“我觉得不舒服。”你要努力去体会和分辨,是内疚?是失望?是尴尬?以及那些情绪让你想到过去曾在什么样的情境中体会过?&b&要先识别自己的感受,明白它具体是什么,用心不断练习分辨,你就能和自己的感觉达成更好的关系。&/b&&/p&&p&&br&&/p&&p&&b&2. 学会辨识情感和理智&/b&&/p&&p&&br&&/p&&p&在能够区分自己和他人的感受的同时,你也要学会辨别自己的情感与理智。情感可以是微妙的,也可以是强烈的,但它们通常都是难以抑制的、下意识的感受。尤其是&b&在争执、辩论,或是情绪激烈的情境中时,你要问自己,现在是我的情绪在起作用,还是理智在起作用?&/b&&/p&&p&比如,你周围的人都认为你和伴侣不相配,你也清楚地意识到其实你们的性格、爱好都不和谐。可是,你就是会在想到Ta时忍不住嘴角上扬,会希望和Ta在一起的每分钟都变成两倍那么长——“我感到快乐,满足,幸福”,这就是你的感受。&/p&&p&而理智则是客观的,需要经过思考与分析,同时也是有据可查的。它不像自然发生的、有时甚至是“侵入式”的情绪或感受,理智思考更多的是一种人们主动选择的状态。比如,你在纠结是否要和伴侣分手时,想到Ta条件其实很不错,想到Ta性格好相处,想到Ta对家人不错,但也想到Ta抽烟喝酒,有时不尊重女性,&b&这就更像是一种基于理性而非感性的判断。&/b&&/p&&p&这样一来,你就可以回顾一下自己过去所做的一些决定和选择,看看自己更多忠于情感还是理智,以及它们分别给你带来了怎样的结果和后续体验。此时,“坚持自我”的含义也会变得更加明确,你会更清楚&b&在什么时候、什么场合,你想坚持的是哪一面的自我——感性的?还是理性的?&/b&不过,需要明白的一点是,&b&感性与理性同样重要,没有优劣之分,它们在不同的情境中发挥着各自的功能。&/b&&/p&&p&&br&&/p&&p&&b&3. 主动与原生家庭建立适当的边界&/b&&/p&&p&&br&&/p&&p&当你已经意识到自己和原生家庭之间边界过于模糊,就是时候主动建立起更加健康的边界了。首先,你要谨记即使是父母也无权干涉你的个人决定与选择,在他们试图这样做时,你要坚定地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和意愿。&b&你的人生应该以你的意志为基调,而不是父母施加于你的“你想要”、“你应该”或是“你适合”。&/b&&/p&&p&其次,当家庭成员之间出现矛盾,并试图将你牵扯进来,或是一方想要拉你“站队”时,你要告诫自己和对方:&b&这是你们之间的矛盾,我的过度卷入绝不是有效、长久的解决之道。&/b&当然,你可以倾听他们的想法,可以给出你的建议。但仅此而已,&b&你不能替他们决定,无法帮他们执行,更不该牺牲自己去解决他们的纠纷。&/b&&/p&&p&这一开始会有些困难,甚至可能受到家人的责难。但,如果你因此对于建立个人边界感到焦虑或愧疚,要记住,&b&完成与原生家庭之间的分化,才是拥有独立人格的关键的第一步,而这正是坚持自我最重要的前提。&/b&&/p&&p&我们都渴望链接,寻求归属,期盼被接受,却也不想因此失去自我。但,我们却时常在不知不觉中过分干涉他人,或是把他人的情绪揽了过来。曾经看过粉丝留下的一句话,是这样说的:&b&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你是你,我是我。&/b&我想,这大概才是一段关系最好的模样。&/p&&p&&br&&/p&&p&以上。&/p&&p&&i&KY作者 / 咯咯 &/i&&/p&&p&&i&编辑 / KY主创们&/i&&/p&&p&了解更多与心理相关的知识、研究、话题互动、人物访谈等等,欢迎关注&a href=&https://www.zhihu.com/org/knowyourself-1/activities& class=&internal&&KnowYourself - 知乎&/a&&/p&&p&&i&宇宙中最酷的心理学社区,人人都能看懂,但只有一部分人才会喜欢。&/i&&/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3962df2fef5cce_b.jpg& data-rawwidth=&900& data-rawheight=&200& data-thumbnail=&https://pic2.zhimg.com/v2-3962df2fef5cce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3962df2fef5cce_r.jpg&&&/figure&&p&References:&/p&&p&Bowen, M. (1978). Family treatment in clinicalpractice. New York: Jason Aronson.&/p&&p&Bowen, M. (1976). Theory in the practice of psychotherapy. Familytherapy: Theory and practice, 4, 2-90.&/p&&p&Harvey, D. M., Curry, C.J., & Bray, J. H. (1991). Individuation and intimacy in intergenerational relationships and health: Patterns across two generations. Journal of FamilyPsychology, 5, 204-236.&/p&&p&Kerr, M. E., & Bowen, M. (1988). Family evaluation. WW Norton & Company.&/p&&p&Kerr, M. E. (1988).Chronic anxiety and defining a self. Atlantic Monthly, 9, 35-58.&/p&&p&Lancer, D. (2015). Codependency for Dummies.John Wiley & Sons.&/p&&p&Nichols, M. P., &Schwartz, R. C. (1998). Family therapy: Concepts and methods (4th ed.). Boston:Allyn & Bacon.&/p&&p&Skowron, E. A. (2000). The role of differentiation ofself in marital adjustment.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47(2),229.&/p&&p&Skowron, E. A., Wester, S. R., & Azen, R. (2004).Differentiation of self mediates college stress and adjustment. Journalof Counseling & Development, 82(1), 69-78.&/p&&p&&/p&&p&&/p&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发现有这样两类人:一种人总是能够坚定地做自己想做的事,走自己想走的路,他们明确自己想要什么,在和家人、伴侣的关系中也很“拎得清”。还有一种人,他们好像很难理解自己想要什么,有时即便有一闪而过的想法或者信念,也极其容易受到别…
在中国,女孩不仅要比别人家的孩子强,还要比别人家的女孩像“女孩”。&br&&br&又或者反过来,被要求比男孩还要“男孩”。&br&&br&有故意把女孩打扮成公主的父母;也有强制留短发,不许女儿“爱美爱虚荣”的父母;也有在两者中徘徊,间歇性发作的。&br&&br&如果不让女孩在青春期之前形成比较完整的自我意识,让她明白“我不用为了让别人满意”而活,那进入青春期就是一场灾难。&br&&br&女孩会突然发现:成绩好没用,男孩会嘲笑自己书呆子;长得漂亮有坏处,男孩会不断骚扰自己;以前可以一起运动的男生,现在故意把球往自己身上踢;如果只是加油助威,又被笑话不懂运动。&br&&br&以前和男生是平起平坐的,忽然这个世界多了两个标准,一个是男生是怎么看你的,一个是其他女生是怎么议论其他男生是怎么看你的。&br&&br&而女孩根本不知道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br&&br&如果她从小就有“取悦”别人的想法,她这时就可能会为了让老师同学满意而彻底丧失自我。这是国外长期观察青春期女孩的学者得出的结论。&br&&br&作为家长,你无法抵挡其他人笑话你女儿的外貌,无法让你女儿比其他女孩更文静,无法让她真的和男生一样,你甚至很难安慰这些痛苦。&br&&br&只有默默地陪伴,观察,陪着她做自己喜欢的事,教她平等地去对待每个人。&br&&br&她也许不漂亮,但是爱漂亮,就不要说,你这种外貌条件还是多读书。把衣服和书都放在那里,让她选,选哪个,都不要谴责。谁说打扮得时尚的女性就一定没知识呢?&br&&br&她也许成绩很好,不要灌输她,将来什么职业适合女性,你这个分数能如何如何。看看她真的擅长什么,尊重她的理想。她也许成年后当不了天文学家、物理学家,可是花十几年去研究一下,对人生有什么坏处呢?一个有热切兴趣的人,不会把自己饿死。&br&&br&她也许会喜欢上一个男孩,会为了那个男孩突然改变自己,不要嘲笑她,不要制止她。给她更多的生活选项,旅行、社会活动、学一门技艺,给她看到更多人的机会。哪怕这些都无法让她从痛苦中解脱,至少你给了她一些好的记忆,而阻止她,拥抱她的只有痛苦。&br&&br&她也许又不漂亮,成绩也不好,还不愿和人交朋友,也没什么爱好,而你能做的,也就只能是无条件地爱她,因为她一定没有其他人像这样爱她。&br&&br&如果教她女孩漂亮文静就好,那她以后会不知道如何努力。如果教她努力上进就是一切,那她又会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其他人。如果完全放任,后果不堪设想,如果步步为营,她就学不会自己面对人生。&br&&br&逼出来的乖孩子,成年后都得面对自己心里的窟窿,我们能做的,只是不给自己的孩子多加一个窟窿。&br&&br&有时候要学会信任孩子,孩子也会思考,同时要明白,痛苦是无法避免的成长良药。&br&&br&除了保证她的身体健康外,引导她去选择自己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通常如果你做得还行,她会选择成为一个你这样的人。她要是拒绝选择,想要逃避,恐怕也只有放手了。
在中国,女孩不仅要比别人家的孩子强,还要比别人家的女孩像“女孩”。 又或者反过来,被要求比男孩还要“男孩”。 有故意把女孩打扮成公主的父母;也有强制留短发,不许女儿“爱美爱虚荣”的父母;也有在两者中徘徊,间歇性发作的。 如果不让女孩在青春期…
&ul&&li&&b&休谟的真理&/b&&/li&&/ul&&p&我说说休谟问题为何引起集体焦虑,以及其毁天灭地的破坏力。&/p&&p&休谟一闷棍干倒了整个科学界。西方哲学岌岌可危,古典哲学近乎全毁。直到康德出现进行了曲线救国,算是把勉强把科学捞起来,剩下唯物主义趟在地上挺尸。&/p&&p&休谟三个难题是什么:&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奇奇:什么是休谟问题?&/a&&/p&&p&&b&因果关系&/b&&/p&&blockquote&休谟因果问题——“我们无从得知因果之间的关系,只能得知某些事物总是会连结在一起。”&/blockquote&&p&人人都信,却根本无从论证。太阳出来和天亮了、温度上升,总是同时发生,这些事都可以感受,确认。然而其中的因果关系却是看不见的,没有任何方法可以证明,看到,听到,摸到,闻到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p&&blockquote&&b&我们从来未曾感觉到因果之间的任何联系&/b&&br&……&br&我们所确实知道的唯一存在物就是知觉,因为这些知觉借着意识直接呈现给我们,它们所以获得了我们最强烈的同意,并且是我们所有结论的原始基础。我们从一个事物的存在可以推断另一个事物的存在的那个唯一的结论,乃是凭借着因果关系,这个关系指出两者之间有一种联系,以及一个事物的存在是依赖另一个事物的存在的。这个关系的观念是从过去的经验得来的,借着过去的经验我们发现,两种存在物恒常结合在一起,并且永远同时呈现在心中。但是除了&b&知觉&/b&之外,既然从未有其他存在物呈现在心中,所以结果就是,我们能够在一些差异的知觉之间观察到一种结合或者因果关系,但是永远无法在&b&知觉&/b&与&b&对象&/b&之间观察到这种关系。因此,&b&我们永远无法从知觉的存在或其任何性质,形成关于对象的存在的任何结论,或者在这个问题上满足我们的理性。&/b&&br&——休谟&/blockquote&&p&人们凭经验习惯性地创造出了因果关系。从未证明过其存在于观察到的事物之间。现实中是否真的存在,根本无法判断。休谟并没有直截了当地宣称这样的结论,毕竟并没有足够依据。于是退而求其次:因果关系客观存在的依据不充分。&/p&&p&&br&&/p&&p&&b&经验的缺陷&/b&&/p&&p&先从简单形象的开始&b&。&/b&举几个例子(以下例子只有黑天鹅和太阳休谟用过。似乎造成了一些误会)。&/p&&p&一、&/p&&blockquote&一个农夫养了一只鸡,每天都喂它,这只鸡于是得出一个结论,每天农夫都来喂它,直到感恩节的前一天它被杀了。这只鸡到死都不知道为什么归纳法失效了(这个例子来自罗素)---- &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高黑科技:因果关系是真实存在,还是我们认识世界的一种方法? - 知乎&/a&&/blockquote&&p&放在统计学,这叫作&b&&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幸存者偏差&/a&&/b&:为什么所有的鸡都说农夫每天都喂鸡?没喂的都吃了。为什么人们倾向认为世界是物质的?非物质的看不见!&/p&&p&反例恰恰都被漏掉。做实验经常碰到少量不讲道理的数据,人们说这是坏点,要剔除……太阳明天一定会升起吗?如果我们也把坏点剔除,世界末日理论上根本不存在&/p&&p&&b&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跟真理白白了&/b&。&/p&&p&二、&/p&&p&有一个巨大的仓库,里面装满了豆子。只有2颗是黑豆,其它都是红豆。每天从仓库中取出一颗。数万年过去,取出的都是红豆,于是,&b&按照科学的思想,仓库里只有红豆。&/b&并且科学家提据此出了万年红豆理论,与试验100%吻合。准确。完美。无懈可击。然而,这里产生了巨大偏差。&/p&&p&牛顿就是那个取豆子的豆童。每次,苹果都从树上往地上掉(红豆)。从没有出现过往天上掉的情形(黑豆)。于是其创立了万有引力学说(红豆定律)。一切都是以拿到红豆为基础。却无法确保未来不出现苹果往天上飞的情况(反重力,黑豆)。从现象推断一般规律靠不住。广义相对论(绿豆)表示,当苹果大到中子星的级别,就不按牛顿说的那么往下掉了,会产生引力波。黄豆扁豆青春痘,防不胜防。&/p&&p&发现澳大利亚之前,人们认为天鹅都是白色的。&/p&&p&&&&&&&&&/p&&p&&br&&/p&&p&&b&休谟的毒药——认识的界限&/b&&/p&&p&然而时至今日。&/p&&p&为什么学校里总是教相反的事情呢?&/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ff6e7f1d849f94952e7cdb84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6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ff6e7f1d849f94952e7cdb84_r.jpg&&&figcaption&政治 正确&/figcaption&&/figure&&p&有些人可是连解药都没拿到,还躺在地上。似乎不少人认为对唯物主义还有救,我们就亲眼鉴证唯物论如何死掉。并非我要弄死唯物主义,主要其它挨打的都有抢救空间,只有唯物论比较难救活。&/p&&p&&br&&/p&&p&&b&认识的界限&/b&&/p&&p&唯物主义基本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源,是客观的,可以被认识的。并且唯物主义一个必不可少的目标就是认识这个客观、严谨、规律井然的世界。&/p&&p&休谟远不止踩了因果关系和归纳法那么简单。人们对休谟问题的关注并不完整,休谟的背后有怀疑论、经验论的成果。单纯从因果关系,归纳法出发,是因为这些是休谟首先提出的独到观点,但如果局限于此,无法看清休谟的整体破坏力,更不可能搞清楚后面康德针对休谟和整个怀疑论的解决方案。&/p&&blockquote&贝克莱:在心灵面前,除了知觉以外,就再也没有【任何事物】了。&/blockquote&&p&但休谟认为,既然知觉之外不可知,就不能断定没有任何事物,而必须止步于无从得知。&/p&&p&从高尔吉亚的“如果有物存在,也无法认识【&b&它】&/b&。”到笛卡尔二元论,到贝克莱,目标都在定义【物】,可知,不可知,不确定。然而,“可定义”本身,不也是某种程度的认识吗?会产生矛盾。到休谟这里,怀疑论的材料已经很丰富,休谟做了调整,打铁必须自身硬,自己得先经得起怀疑:【&b&知觉&/b&】之外无从得知。描述主体换成了知觉,避免对存在进行任何描述。&/p&&p&休谟认为人类对世界的看法,哲学,科学,一切,都只不过是人受人性驱使,总结出来的经验。&b&唯物论认为宇宙的规律都是客观的,是宇宙本身的性质,所以人们才会称之为“客观规律”。休谟却说人对世界的认识和规律总结都是人的意识创造出来的,是知觉,不是存在。所谓的客观世界究竟是不是这样,无从知晓。&/b&于是,唯物主义认识世界的伟大目标变成了“我的世界”。人类所能研究的一切事物都被划进了主观范围之内。那么,在休谟的阴影之下……唯物主义者到底还在忙活些什么呢?&/p&&blockquote&我们&b&永远也不会有任何理由推断说:我们的对象类似于我们的知觉。&/b&因此,那个意见只是由想像的前述那种性质得来的,那种性质就是:想像是从某种先前的知觉得到它的一切观念的。&b&我们除了知觉之外,永远无法再想像任何东西,因而不得不让所有事物与知觉类似。&/b&&/blockquote&&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3ac43ebbe424e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23& data-rawheight=&2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23&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3ac43ebbe424e_r.jpg&&&/figure&&p&能认知,才能研究。知觉之外,你没感觉到啊!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切认识和结论,都成了镜花水月。敢说你知道,定是脑补。然后,轮到经验论登场。人的认识只不过是经验,但是经验靠不住,你认为变成了你以为。&/p&&p&意识之外无从得知,意识流靠不住。人们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全被休谟给毁了&b&。&/b&休谟这个“经得住质疑的怀疑论”之后,古典西哲的世界从一拨讲道理的人批判另一拨不讲道理,变成了不讲道理和假装讲道理的两拨人干瞪眼。世界是什么样的人们并不能知晓,只不过&b&世界在唯物论者的意识中被认为是物质的&/b&。至此,唯物论者对这个意识中的物质世界的认识和研究,只不过是意识范围内的一个下级分类……说唯物论死透了不过分吧?&/p&&p&&br&&/p&&p&&b&康德与先验论&/b&&/p&&p&人们无法接受休谟的不可知论,又无法扳倒休谟,极其尴尬。只好先当做看不见,该研究啥研究啥。直到以解决休谟难题为己任的康德登场。人们都说康德解决了休谟问题,这样说不恰当,会使人误以为康德驳倒了休谟。&b&康德发展了休谟的观点,依据休谟1.0框架发展了先验论2.0。&/b&&/p&&p&就算因果关系靠不住,但靠不住不等于一定不存在,还有抢救余地。而且休谟承认觉知与存在间有关联。于是康德说人从来都是在自嗨,根本无法准确理解客观世界。每个人都带着一副有色眼镜看世界,并且每个人的眼镜都一样,你看苹果往下掉,我看也往下掉。但摘掉眼镜之后的世界什么样,苹果往哪飞,苹果还是不是苹果,都是无法知道的事情。因为眼镜无法摘掉。&/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ea61d4d46ae0c49fa9a4d8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ea61d4d46ae0c49fa9a4d8_r.jpg&&&/figure&&p&&b&康德拯救了谁&/b&&/p&&p&知觉在扩展是人们实实在在感受到的。那么知觉是如何扩展的?是向一无所有的虚无扩展,还是向所谓的客观世界扩展?知觉的扩展是知觉自身的行为,还是与外界存在互动的结果?这都是休谟留下的废墟。从此,觉知与外界的关系和如何互动成为了西哲最关键的主题。&/p&&p&康德首先&b&为他自己&/b&解决了休谟问题。先验论与休谟的不可知论有很大重合,甚至一脉相承。康德正面接受了问题,第一个成体系地接受了不可知。不过,不可知并不影响认识。&/p&&p&康德管那不可知的存在物叫“物自体&,通过技术处理,康的解决了知觉与物自体的互动问题,虽然【物自体】本身不可认知(休谟在笑),但物自体的属性可以认知。讲道理康德是捞了所谓物质世界的,在休谟标准下搭建了认知通道。也给了坚信物质世界存在/为正义的人们一个活下去并喘息的机会。科学也可以愉快地继续顽了。&/p&&p&这是后休谟时代的&b&第一条出路&/b&,让西哲活下去。当然,也不是全都同意休谟。康德有自己的世界。&/p&&p&先验(transcendental)。&/p&&blockquote&我们的认知能力是&b&如何&/b&考察经验知识并认识到经验知识以哪些先天条件为前提才得以可能的。---&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人造人怪山:如何区分康德哲学中的「先天」和「先验」?&/a&&/blockquote&&p&康的认为在人们思想和经验之前,就已经先天存在对世界的认识、判断能力,人们通过不同方式、途径去认识世界,这个认识方式是先天认识。时间、空间、因果关系等,康德一共划分了12个先天范畴。先验则是先天认识决定通过什么方式获得经验,并考察检验——有色眼镜&/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52d8a5fccfb0f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52d8a5fccfb0f_r.jpg&&&/figure&&p&比如看到一个人。对空间大小、时间和运动、几何形状等具有判断能力是先天认识。要判断这是一个人,而不是一只羊,一块石头,需要结合经验知识。使用哪些先天认识,如何与经验结合,以及结合过程,最终得出结论,这整个复杂过程就是先验。最终得到这是一个人,经验知识。先验过程不受主观控制,康德认为这是思维本身的行为方式。&/p&&blockquote&一切思维者都具有一种思维的结构,这个结构不是哪个人主观的,当然每个人的主观里面都有,但它不是主观的,而是思维本身内部固有的,任何一般可能的思维者都必须服从于这样一种结构。这样的结构他称之为先验的。&br&……&br&康德讲客观是由主观建立起来的,而他讲的主观又不是某个人可以任意违背的、可以抵消的,是先验地定下来的主观的东西,你要抛开是不行的。你只能按照这套主观的知识结构去进行认识,所以这套主观的结构对于主观的任意性构成了先验的限制。你只要是个理性的存在,这个理性就是一套固定的先天的结构,是不变的。&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360doc.com/content/10/41_.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邓晓芒演讲:《纯粹理性批判》&/a&&/blockquote&&p&康德之前,&b&人们认为外界有啥决定了人们认识到啥&/b&,康德则反过来说,&b&人的认识能力决定了人能认识啥&/b&。康德说这是“哥白尼式的革命”。&/p&&p&康德搞得特别复杂,康德最开始说《纯批》是个小册子,结果写出来有800多页。康德的先验思想来自理性主义,经验方面认同了经验主义,物自体则明显在讨好不可知论,对前人思想的有效整合,奠定了康德之重要地位。&/p&&p&休谟说因果关系靠不住的主要论证途径是因果关系既不是来自理性,也不是客观存在,而是来自经验,并且对经验的归纳靠不住。康德这个先验如果能站住,那么先天知识并非来自经验,而是思维自身特性,并且可靠,也就绕过了休谟因果问题,使得因果关系在先天范畴内成立,是理性的一部分。但是,因果关系要落实,后天经验是躲不开的环节。折腾半天,具体到现实问题,还是靠不住…… 康德自己挺美,拯救了他纯粹理性世界中的因果关系。&/p&&p&&br&&/p&&p&&b&粉丝哲学(误)&/b&&/p&&p&休谟:你是怎么知道物自体不可知的?&/p&&p&康德:(我研究过……不对,不可知怎么能被研究呢?)我伙食好,脑补的!&/p&&p&休谟:囧(在纯意识领域,可不就是脑补么……还挺有道理……)&/p&&p&就康德自己来说,确实完美解决了。康德&b&自己认为&/b&自己的认识是先验的,休谟也无法反驳:“你怎么知道你是这么想的?”这种问题。在“&b&我认为&/b&”后面加的任何描述,都难以被质疑。休谟最多只能说他不信,却断然无法反驳:&你不是这么想的&。纯粹意识领域我的思想我说了算。在剥离了经验这个不良资产之后,康德的世界,天地万物,宇宙星辰,康德自己说了算。&b&康得凭什么说其它人的认知也都这样呢?&/b&哲学上,这倒不算啥事。证明不了才算哲学吧?&/p&&p&直到今天,&b&有人说康的解决了休谟问题,有人说没解决,有人说绕过了,有人说看似解决了,有人说他俩说的不是一回事。&/b&我们这次换个新鲜的娱乐角度。&/p&&p&康德没给出证明,然而现实却简单纯粹地给出示了某种戏剧性喜感:自己表态。&/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d028fb9eb71ba137ca4a6f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97& data-rawheight=&49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7&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d028fb9eb71ba137ca4a6f_r.jpg&&&figcaption&有些事,由不得你不信,不信不幸福&/figcaption&&/figure&&p&&b&如果让康德代表一种颜色,那一定是橙色&/b&&/p&&p&虽然看起来还是没摆平休谟,但康德对知觉进行系统详尽的描述,引发了有趣的事情。能否接受康德的思想,完全看读者。如果读者思路跟康德一样,并且康德远比读者思想丰富,逻辑严谨,探索深刻,必定拜服。&b&康德与读者主观地达成了一致&/b&,读者会说,我就是这么想的,跟康德写的一样,知我者康德也。彻底摆脱物质束缚,存在于康德纯粹理性的因果关系与粉丝心心相印中得到了升华!这俩人要是相爱……咳……相知,冲破心与心之间的壁障,跨越了种族,甚至穿越时空,的心灵相通,是不是绕过了休谟呢?粉丝与偶像之间,不容第三者。康教主带着信徒一起前往康德的极乐世界愉快顽耍的同时,康教徒一致的思想也得到印证。每个康教徒不仅证明了自己,也共同证明了康德世界,完美无瑕,无懈可击,怀疑论根本无稽之谈。康德这个粉丝哲学的玩法,噫……简直了。哲学自古如此,只不过康德这次,前无古人,后……尚未出现来者。可能连康德自己都不知道有这一段。&/p&&p&&br&&/p&&p&&b&被逼的得永生&/b&&/p&&p&康德有没有为其它人解决休谟问题?也许,&b&对“解决”的不同理解&/b&,可能会很痛苦。康德没有反驳休谟,而是强行占领了休谟的阵地,用自己的理论与休谟相结合。要想说休谟问题解决了,人们必须承认康德的先验论,加入康德的旗下,完全投身思想,拥抱形而上学,承认休谟说的各种靠不住,跟着康德一起意识流。康德自己说解决了休谟问题可以,但别人也跟着说,就中了套。这哪是解决休谟问题啊?休谟只捅了一刀,康德过来补八刀。如果说休谟是土匪,一路烧杀抢掠,把古典哲学赶出了家园,康德则是跟在休谟身后灾后重建的包工头,在废土之上圈地盖房子,分封诸侯,插旗称王,理性王国欢迎你!I
You! &/p&&p&在那个不可知的年代,西哲只剩一种活法,信康德。&/p&&p&康德带来了希望,但也是从康德开始,原本的西哲世界规则被玩坏了。&/p&&blockquote&“我在此斗胆宣称,这本书解决了所有的形而上学问题,提供了打开所有问题之门的钥匙。”
&br&——《纯粹理性批判》&/blockquote&&p&康德认为通过先验可以给形而上学制定规范,并搞出12个先天范畴,但后来者全都貌合神离,只拿东西不给钱……马克思用实践检验真理,基督教认为上帝是万能的,黑格尔用辩证法检验一切……从康德开始进入了全民先验时代,还是从康德开始,人们开始承认或默认,哲学从来都是先验的?理性和实践这些检验标准无法被检验怎么办?我们能确知的是每个人的预设不尽相同,五花八门层出不穷。不讲理的事讲完再说:咱们都是讲道理的人呦~&/p&&p&&br&&/p&&p&&b&救世主·康德&/b&&/p&&p&多数人不介意先验。康德的意见至少是自洽的,且调和了原本争霸的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既有远见又足够包容。康教主对灾民说,咱还不至于走投无路,康德带你看世界。康教主除了拯救认识的《纯批》之外,还有第二批《实践理性批判》,讲述人的道德观念,和第三批《判断力批判》。本来第一批和第二批没什么关系,后来康德改变了看法,认为人的审美和道德是人类的先验认识,自然与道德完成了统一。给人们带来道德、自由与希望的康教主绝非浪得虚名。毫不犹豫地,人们紧紧抓住了康德这棵救命稻草。按照上文&a href=&https://www.zhihu.com/people/www-hhh-84& class=&internal&&高黑科技&/a&链接中的叙述,唯心论大行其道。&/p&&blockquote&在康德之前,哲学存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派系,自康德之后,主流的哲学界再也没有人坚持唯物主义了(不知道的同学,可以去面壁了)。世界是唯心的,我们只能认识我们能认识的那个世界,规律是我们人类自己想出来的,至于客观存在的那部分,我们无法认识,不可知。 &br&康德是近代第一大哲,他的哲学就是一个蓄水池,之前所有的旧哲学都汇聚到他这里,之后所有的新哲学都从他这里流出。&/blockquote&&p&第一大哲语出梁启超,蓄水池语出安倍能成。哲学界的一切,几乎都能找到康德的影子。&/p&&p&&&&&&&&&/p&&p&&b&反康德武装&/b&&/p&&p&实际情况是……唯物论还真没趴下!休谟问题诞生于十八世纪,而每个人都了解一点,在天朝深入民心的辩证唯物主义诞生于十九世纪…… &/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0be62bfae430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266& data-rawheight=&13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66&&&/figure&&p&看出差距了吗?谁说死人就得躺着,谁说的没人坚持唯物论了,自己反一下自己。挺尸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唯物论大受欢迎。坚持就是胜利。&/p&&p&虽然修建了康德大道,但是……唯物论救不活啊。康德建立的先验体系都是意识、认知、经验层面的东西,出了意识层,就是物自体,不可认知。不论康德归唯心阵营还是算理性主义,唯物论怎么可以建立在康德的基础上呢?既然这样,不如大家一起死。这就形成了休谟危机之后的另一选择:批康德。唯物的世界已经完了,在唯物论者眼里,就等于西哲全部都完了。康德也别假装还有希望,都是死人,有尸一起挺。讲理者死,无理者生。批康德比起批休谟,不要容易太多。批宗教批了那么多年,都是老司机。穿马甲换车牌改名字照样认识。&/p&&p&另一支反康德队伍来自宗教,这拨是康教主主动发难。最后国王忍无可忍敕令禁止康德公开讨论宗教相关问题,维护了教会的地位和政权的稳固。康教主奋力批判宗教的同时,自己理论里却给理性定义的“上帝”留了位置,感觉背后很有深意……&/p&&p&学习了康教主和&政治哲学&的事迹,猛然醒悟,能圈粉才是关键啊!其它都是假的。&/p&&p&&&&&&&&&/p&&p&&b&形而下与形而上&/b&&/p&&blockquote&“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周易·系辞》 &/blockquote&&p&形而上者,直接告诉我们世界怎么回事,就跟翻过答案一样愉快。比如以佛教来说&/p&&blockquote&一杯水中有四万八千虫&br&一沙一世界,一叶一菩提&br&大千世界&/blockquote&&p&痛苦的地方在于,认准了逻辑的人不能判断别人是真的翻过答案还是纯粹在忽悠。全凭个人悟性。&/p&&p&爱信信,不信拉倒。&/p&&p&从表象来说,不解释为什么就是形而上。至于那些讲逻辑讲道理,讲因果关系,讲现实,因为所以,科学道理,是【形而下】。 &/p&&p&人们对形而上学的定义多有不同,每个时代,甚至每个人嘴里的形而上学意义相差都很大。&/p&&blockquote&「形而上学」是被用来翻译 metaphysics 这个词的 …… metaphysics(原文是 τ? μετ? τ? φυσικ? βιβλ?α (ta meta ta physika biblia)
即 “the books that come after the [books on] physics” [1]),也就是「物理学之后」这样的意思。有人(比如古代阿拉伯的一些学者)认为这是指探索物理学背后的哲学问题之类的意思,其实也有可能编者只是在标明顺序(比如阅读或学习的顺序),表示这本书在物理学那本书的后面。当然,说形而上学是比物理学更深一层的追问也没什么问题。&br&后来 metaphysics 就被用来指类似亚里士多德在这本书里讨论的这些话题,但 metaphysics 到底具体包括哪些问题在中世纪、近代早期、康德及其后是各不相同的,到现在也是有争议的问题。所以简单解释为关于世界实在的追问是比较省事的做法。除此之外,也可以用做减法的方式来理解,比如把形而上学与认识论区别开来,认识论是讨论知识和真理怎样探索问题。&br&「形而上」出自《易传·系辞上》:「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道」和「器」的区别非常类似哲学问题和技术问题的区别,所以用「形而上」翻译 metaphysics 还是蛮贴切的。 (这还是日本人井上哲次郎 () 的翻译。)&/blockquote&&p&&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唐逍:「形而上学」到底是什么意思?&/a& &/p&&p&metaphysics按字面说:超越物理。这个词按照发明者的意思,一定是贴近字面意义的。物理学能研究的都不是形而上学。也就是手段所不能及者是为形而上。&/p&&p&&br&&/p&&p&休谟本人反对形而上学,认为形而上和神学都不讲道理没法交流。也正因承认不讲道理,就无法用讲道理来推翻。休谟用讲理的方式对不讲理的进攻,暴露了一些自身问题。&/p&&p&不幸的是,西方哲学几乎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形而上。进入哲学讨论必讲逻辑。西方哲学界而是形而下统治的,所谓的形而上学实际是上下的结合,甚至还有思想认为东方没有哲学。苏格拉底那般真正的宗师连一本书都没留下来,只留下了段子,并且死于民意,得是多不吃香?&/p&&blockquote&哲学一词译自「philosophy」,字面意思是「爱智慧」。&/blockquote&&p&有见过反过来嘲笑西方哲学是炭基AI的说法。要说西哲已经退化成&b&爱逻辑&/b&,似乎也挺恰当。&/p&&p&休谟的战果:&/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3dd6f24d4a8e10e26a1eb8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97& data-rawheight=&49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7&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3dd6f24d4a8e10e26a1eb8_r.jpg&&&figcaption&自此西哲一条路&/figcaption&&/figure&&p&&&&&&&&&/p&&p&&b&形而上&/b&&/p&&p&纯粹的形而上者,我们聊天朝。&/p&&p&王阳明:心外无物——本人的一切仅限于觉知。其它觉不出来。&/p&&p&道可道,非常道——无法准确描述道是什么,讲出来就已经改变了。&/p&&p&关注本心,感受能感觉到的世界就够了。感觉不到的世界,跟你有啥关系呢?主观世界就是一切了。证明?不必~~主流东方哲学并非以思辨、证明为基础,不太受影响。看诸子百家,人们也根本不注重解释我为什么持有这个观点……只说结论或主张,何为天道,何为帝道,何为人道,不聊为什么世界是这样。也没法讲为什么。就算详细解释一个问题,也是&b&为了听者更好理解,不为证明自己是对的。每个人都长了脑子,信不信自己去悟!&/b&有个人一句话完整包括了休谟问题,涵盖了康德的先验世界,顺带指出,每个人的世界并非一样的,而且由于人盲目相信自身经验,导致人与人之间本质上不能互相理解,并举例说明——&b&夏虫不可语冰&/b&(庄子)。&/p&&p&根据夏虫不可语冰改编的小故事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douban.com/not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三季人&/a&,具体诠释了其中含义——认知范围不同无法交流。我无法用语言来评价这句话。简洁,深邃,哲理,这些词似乎都配不上这短短的七个字。西方哲学用晦涩难懂的语言堆积出的一本本著作,最终却争执不休,莫衷一是。但这七个字说了他们说过的,说了他们说错的,说了他们没说的。而且没有争议,任何智力正常的人都能懂。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看到、理解了真实的世界,然后打作一团。辩论只会变成争论,根本没法交流。它总结经验得出结论:一年有三季。人也总结经验,你告诉我天上有两个太阳,一个看得见的,一个看不见的,我是信……还是不信呢?我好像也是三季人。&/p&&p&刚果人民表示,一年中只有雨季和旱季。北极的朋友坚持一年只有一天。青蛙强调,它看了一辈子,天都只有井口那么大。人们无法知道自己的哪些认识恰当,哪些不恰当。就算从井里爬出来,知道了一年四季,知道了极昼极夜,也只不过是&b&进入了另一个结构不同体量更大的井而已&/b&。近代科学管不一样的井叫作范式(paradigm,1962年由托马斯·库恩提出,只有在一个范式之内,才能交流,否则鸡同鸭讲无法对比) 。听得懂就听,听不懂就算了。证明不了。你说几季就几季。并非世界观不一样。世界就不一样。&b&每个人都是三季人。&/b&然而几乎每个人都认为自己了解世界,&b&不认为自己是三季人。&/b&“夏虫不可语冰”,还可以点评整个西方哲学史,包括今天——各说各话,春夏秋冬。&/p&&p&&br&&/p&&p&孔子也有类似的说法:中人以下不可语上。&/p&&p&跟太蠢的人,讲不通。&/p&&p&但是碰上有智慧的人,就变成他跟你不讲了。怪就怪自己太……呃……接受不了新事物……&/p&&p&老子:知者不言,言者不知。&/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4063c0acd3c40b6b17ed082c99d18054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4063c0acd3c40b6b17ed082c99d18054_r.jpg&&&figcaption&逻辑是什么,证明是什么……好吃吗?&/figcaption&&/figure&&p&名副其实的宗师之间,没有分歧。老子跟孔子之间没有争论什么,但道家弟子和儒家弟子间的故事多了去了。争来争去地,说明什么呢?&/p&&p&——大师领进门,也没学会『冬』怎么写。&/p&&p&&br&&/p&&p&&b&完美的觉知&/b&&/p&&p&唯物主义认为真理是在人意识之外的某种“存在”,哲人去把她找出来搭讪……不,认识一下。而东方圣贤总是在说,一切都要向内找。真理、道、造物,不管如何称呼,都在知觉内,只不过个人的觉知没能扩展到完全覆盖真理那么大。可知、不可知都表示在觉知之外。因此在形而上、觉知的领域,&b&没有可不可知,只有知觉的扩展&/b&。&/p&&p&一个人把自己的知觉传给他人,或者从他人处接收觉知,不可能通过语言完美完成。因为语言是觉知之外的传播途径。&/p&&p&道不可道。&/p&&p&只有在知觉中交流,与上帝同一体&/p&&blockquote&他与父、圣灵是同为一体,同享一名的(太廿八19)&/blockquote&&p&牛顿明白了,跟了教会。&/p&&p&爱因斯坦也明白了。以他为代表的众多科学家表示:“不相信&b&人形的&/b&上帝。”相信“非人格化的上帝”。&/p&&p&西哲很自觉把东方诸子百家归类为宗教。耶稣基督当年教他们到里面找上帝的时候没听,现在可怎么办……&/p&&p&&br&&/p&&p&&&&&&&&&/p&&p&信康德啊&/p&&p&康德对道德的描述像极了佛教中众生皆有佛性,以及基督教所宣扬的上帝的意志,在不知不觉间完成了东西方的统一。康德说道德就是纯粹理性,纯粹理性是人的本性,不随环境、时间、习惯、个人喜好改变,是绝对不变的定言命令,唯一值得尊敬的品质。&b&道德是每个人先天、内在的品质&/b&。&/p&&p&康德提出不应该看人怎么说,也不看人怎么做,而要看他为什么那么做。动机最重要。只有道德的动机才是道德,如果为了沽名钓誉,即便施舍钱财大行善事也不是道德。&/p&&blockquote&梁惠王:朕一生所有造寺、度僧、写经、弘扬佛法、有多大功德&br&达摩祖师:没有功德&/blockquote&&p&若被金钱迷瞎了双眼,欲望占满了躯壳,沦为欲求的奴隶,讲话做事自然不一样。并且道德与自由是一回事,自律即自由,他律即不自由。摆脱欲望的束缚,人类在道德的同时获得真正的自由&/p&&blockquote&随心所欲不逾矩----《论语》&/blockquote&&p&孔子到了七十岁,真心想做的事没有一件是不规矩的&/p&&p&&br&&/p&&p&&&&&&&&&/p&&p&近似思路的另一个西方代表是&b&黑格尔&/b&&/p&&p&黑格尔是西哲大成者,古往今来,东西史话,从《圣经》到《易经》,什么都懂点。在黑格尔眼里,康德不大灵,唯有斯宾诺莎王道。休谟认为“上帝”是存在于知觉之外的“精神实体”,不可知,由此不同意宗教观念。黑格尔这个很不康德的稀有生物走了一元论路线,认为“个体”是“精神实体”的一部分,没物质什么事。&/p&&blockquote&斯宾诺莎把他的实体描述为一种“在自身内通过自身而被认识”的东西。这其实是说,这个实体其实就像一个最大的集合,世界上的所有事物都只是它的一部分,斯宾诺莎称它们为“实体的分殊”。所谓“在自身内通过自身而被认识”可以作这样的理解:我们的认识活动,小到认识一朵花、一片树叶、一个句子,大到认识一个国家、一个行星,都不仅仅是关于它们自身的认识,或者更准确一点说,通过认识上面这些事物所获得的知识,&b&不仅仅是相关于这些对象的知识,也是相关于对象整体——实体(神、自然)的知识&/b&……一切认识,都是实体的自我认识;一切憎恨与爱,都是实体的自我感受。这即是黑格尔及其同窗好友谢林与荷尔德林所共同秉持的“万有在一论”。&/blockquote&&p&&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黑格尔的形而上学究竟是什么?&/a&&/p&&p&如果粗糙地概括,知觉之外是什么呢?可以被知觉,却未被知觉的东西——精神实体。每一个分殊是实体的一部分。按照黑格尔的思路,人与人的本质相似和交流不成问题。&/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f249e21d9ab8e1b785b014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27& data-rawheight=&5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27&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f249e21d9ab8e1b785b014_r.jpg&&&/figure&&p&精神和物质都包含在实体中,并且所谓物质,也是精神。如果物质跟精神是本质不同的东西,永远也不会进入知觉。能进入知觉,恰说明是精神。怀疑论成问题吗?辩证统一!根本不需要什么自寻烦恼的先验,更不需要矫揉造作的物自体的属性。归纳法不好用,黑哥有辩证法,辩证法永远好用,可以用来批任何人,要什么自行车……黑格尔认为休谟不懂辩证法,不造啥是辩证统一,不懂得事物内在必然联系……用“万能的”的辩证法打败休谟。&/p&&p&&br&&/p&&p&&b&回归&/b&&/p&&p&黑格尔挨的批也不少。思辨部分,还是西哲一贯那个样子,语言过分复杂难懂登峰造极,辩证法耍无赖不讲道理,两面说的都有理,所以听我的。但这不影响他形而上的成就。黑格尔统一了从笛卡尔二元论开始的哲学对立,而实体问题一直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黑格尔的解决方案没什么缺陷,后来者可以不同意他的观点,但扒不出明显漏洞。&/p&&p&黑格尔这套除了沉迷逻辑之外,已经非常成熟。拿“实体在自身之内,通过自身而被认识”为例,这说法很符合西哲话风,以难理解为本。我用中国话翻译一下很好懂。老子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我们可以知道,万物都是道的一部分,并且是逐渐分化的一部分。又说“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义。失义而後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随着人们离道越来越远,人性也越来越差,直到天下大乱。解决方案呢?把道找回来,成为得道者,回归天道,天下太平。得道也就可以表达为:重新认识原本的自我,觉悟,顿悟,见性,认识自己,与上帝同一体,回归天国,分殊合并进实体,“在实体自身内通过自身而被认识”。西哲特别喜欢强调我家那个神跟你家那个不一样,定义有如何差别……我有时候觉得他们不好好说话是故意的。&/p&&p&休谟放火烧山,康德扯旗传教,黑格尔江山一统。&/p&&p&哥仨挺美。&/p&&p&&&&&&&/p&&p&虽然黑格尔受时代局限在自然科学方面有很多看起来不恰当的结论,但以当代科学的视角却莫名神似。具体不贴了&/p&&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my.tv.sohu.com/us/117431.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全息宇宙】量子启示录 (中文字幕)&/a&&/p&&p&很黑格尔&/p&&p&&br&&/p&&p&&&&&&&&/p&&p&&b&爱逻辑&/b&&/p&&p&然而……还是康德那个问题,我们得先承认“黑哥辩证先验”,才算问题解决。实际情况是康德比休谟虚幻,黑格尔比康德虚幻。证明是某些人为了互相攻击,以及打倒宗教挖的坑,现在证不出来锅是整个西哲来背。&/p&&p&我们须保持清醒,&b&哲学无需自证&/b&。不管康德还是黑格尔都无需自证。有关世界本质的哲学思想,一定是形而上学,有史以来没有任何一个是可证明的。怀疑论不管出发点如何,终究要向“对一切索要证明”开刀,不能蓄意谋害哲学。&b&即将搞死哲学的,恰恰是极端确证&/b&。怀疑是去伪存真的第一步,不必为被切除的部分可惜。怀疑论被当成“问题”看待,是哲学人病得太重,向形而下看齐 ,越来越low。真正需要开除的,是形而下,逻辑证明,循证。某个哲学分支的理念蔓延到整个哲学,这不正是癌吗!把这些踢回科学逻辑学,本体哲学重归形而上。肿瘤切除之后,怀疑论不是问题,休谟也不需要解决。&/p&&p&「证据」,「实践」,「爱逻辑」。&/p&&p&「超越物理」,「形而上学」,「爱智慧」。&/p&&p&休谟不是问题。把怀疑当成问题,自己当了那个肿瘤,解决不了是显然。【爱智慧】还是【爱逻辑】,This is a question。&/p&&p&怀疑论到休谟这里,已经完成自相矛盾。形而上学,客观世界,经验,分别是纯属瞎猜,无从得知,靠不住。从逻辑出发,以证明为目的推理,最终证明了除去“知觉之外不知道”这个一定正确的定义之外,一切都无法确证。休谟没有攻击逻辑自身,那会引起休谟理论自相矛盾并崩溃。休谟的努力表明&b&逻辑的尽头找不到真理,连长的像真理的都没&/b&。&/p&&p&这正是19世纪证实主义以及后来的逻辑证实主义拒绝先验和形而上学,紧抱休谟大腿的原因——&b&休谟原本是个证实主义者&/b&,怀着美好的理想研修哲学,希望证实这严谨美妙的世界,结果证来证去不但没证出认识的正确性,反而证明了不可证,把自己证明成了不可知论者。这种自毁三观,简直人间悲剧自捅八刀。&/p&&blockquote&撰写《人性论》的艰辛过程使得年轻的休谟近乎精神错乱,为了回复正常的思考能力,休谟决定暂时返回平凡生活。&/blockquote&&p&自从爱上【逻辑】这个小三,【智慧】就跑了。&/p&&p&&br&&/p&&p&&&&&&&&/p&&p&&b&哲学死了?&/b&&/p&&p&维特根斯坦是近代哲学界的翘楚,但人们对他的态度却两级分化,一方面粉丝众多,另一些人则避而不谈。维特根斯坦向语言进军,首先试图对哲学语言进行规范&/p&&blockquote&“凡是能够说的事情,都能够说清楚。而凡是不能说的事情,就应该保持沉默“。&/blockquote&&p&如果有什么概念写了几页天书都说不清楚,不如闭嘴。但后来他又觉得自己错了,&b&无法创造出一套严谨的哲学语言&/b&。生活中的语言意思在不断变化,严谨的哲学交流根本不存在。我不能确定维特根斯坦心力交瘁是不是被哲学坑的&/p&&blockquote&告诉他们,我过了极好的一生。&/blockquote&&p&这是维特根斯坦生前最后一句话,一个美好的愿望。&/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a8fbcc259d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49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a8fbcc259d_r.jpg&&&/figure&&p&维特根斯坦患有抑郁症。&/p&&p&休谟当年是想展开一个严谨确证的世界,结果崩了 。最终留下伏笔,没有向逻辑开炮。维特根斯坦也经历了同样的事,被自己的研究击倒,最终转向了治愈系。&b&哲学要解决人的困惑,怎么越研究越困惑呢&/b&?维特根斯坦没有直接指出讲逻辑是罪魁祸首,但已经讲出来&b&“不要想,而要看!”&/b&&/p&&p&虽然很多人不同意,大概哲学也要死了&/p&&blockquote&如果哲学有什么真正发现的话,那只是“使我能够在想从事哲学时终止哲学,让哲学安息”。&/blockquote&&p&&br&&/p&&p&&&&&&&&/p&&p&&b&世界可能是假的&/b&&/p&&blockquote&&b&“缸中之脑”&/b&是希拉里·普特南(Hilary Putnam)1981年在他的《理性,真理和历史》(Reason, Truth, and History)一书中,阐述的&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aike.baidu.com/view/754339.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假想&/a&。“一个人(可以假设是你自己)被&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aike.baidu.com/view/3310.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邪恶&/a&科学家施行了手术,他的脑被从身体上切了下来,放进一个盛有维持脑存活营养液的缸中。脑的神经末梢连接在计算机上,这台计算机按照程序向脑传送信息,以使他保持一切完全正常的幻觉。对于他来说,似乎人、物体、天空还都存在,自身的运动、身体感觉都可以输入。这个脑还可以被输入或截取记忆(截取掉大脑手术的记忆,然后输入他可能经历的各种环境、日常生活)。&br&&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nr=1& class=&internal&&如何看待「缸中之脑」这一假想?&/a&&/blockquote&&p&这个例子符合康德的先验论框架,虽然是比较脱线的方式。普特南认为自己证明了缸中脑不存在来批笛卡尔的怀疑论。这是算对手送人头还是潜伏?&/p&&p&后世一些作品借用了缸中脑的思路。电影《源代码》就是照搬了缸中脑假想。不过电影里科学家制造的缸有缺陷,被装进缸里的哥们发现了
°(°ˊДˋ°) °&/p&&p&人类没有任何有效手段确保世界不是《骇客帝国》,不是《盗梦空间》。证明?不存在的~逻辑现在只配用来买菜和骗人……&/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e16caec3c0ad2a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90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e16caec3c0ad2a_r.jpg&&&/figure&&p&当你想通过讲道理讲逻辑确证什么,就已经错了。&/p&&p&&br&&/p&&p&&b&哲学完成了?&/b&&/p&&p&逻辑的隐含前提:逻辑是对的①。逻辑可以推导出不自相矛盾的结论②。这都没证明过。并且就算逻辑能够自证,又可信吗?&/p&&p&先验论给出的回答是:二律背反——逻辑的自相矛盾&/p&&p&以时间为例&/p&&p&如果假设时间是无限的,那么时间从过去流动到今天就要经过无限长,而这是不可能的。所以时间在过去不可能是无限的。&/p&&p&如果时间是有限的,那么必定有个起点,起点之前没有时间。没有时间则意味着物质能量都不运动,没有任何变化。没有变化就无法诞生有时间的新世界。所以时间不能是有起点的。&/p&&p&&br&&/p&&p&康德认为这种逻辑矛盾来源于人类理性的局限,是人类思考认识能力之外的事情造成的——与物自体相关的彼岸性问题无法有效讨论。&/p&&p&只要制造出更要命的问题,原先的问题根本不成问题。康德在这里挖了一个&b&无与伦比的巨坑&/b&。显然,思维超越理解界限不是在发现逻辑矛盾的那一刻,而是在之前的逻辑推导甚至设问时就已经超越了。但对于尚未发现矛盾的问题,如何判断是否越界了呢??&/p&&p&&br&&/p&&p&根本没有什么越界,一切都是矛盾的,有没有逻辑都有矛盾。这不是人类认识的局限,而是宇宙本来如此。那便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坑的大小是——无限大。于是,只用了25年哲学就被“吃完了”。&/p&&blockquote&1781年康德第一批判说,在他的批判哲学之前是没有哲学的;1806年,黑格尔又说,哲学在这里结束了----&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为什么说黑格尔完成了哲学?&/a&&/blockquote&&p&&br&&/p&&p&&&&&&&&&/p&&p&&b&苟活于有用&/b&&/p&&p&西哲不大灵的过程中,实用主义兴起。 就算不一定对,但是既然每次观察都是对的,拿来用就好了。没发现反例或者可疑样本之前,就先用着。渴了要喝水,饿了要吃饭。就算你说这不一定有因果关系,我也总不能渴了去睡觉,饿了去唱歌来解决问题吧?万一真的倒霉碰上预料之外的情况,也是没办法的事情。&b&不关心本质,只关心效果&/b&。结果即正义,强行无视怀疑论。&/p&&p&&b&这是无差别挽救众生的 真·救世主!&/b&甚至还世俗化成为日常、鸡汤、格言,最终引奔向一句Just Do It!&/p&&blockquote&我们是开放的,即&b&一切能说服我们的我们都接受&/b&。 &br&……&br&实用主义认为&b&人最根本的能力是解决问题的能力&/b&&br&……&br&[&b&实用主义&/b&的指南是结果导向 ]&/blockquote&&p&&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实用主义到底是什么?&/a&&/p&&p&康德之后凡是不想玩认识论的基本都会带点实用主义色彩&/p&&blockquote&马克思: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blockquote&&p&在马克思眼里,真理是可以用实践批量生产的。&/p&&blockquote&实用主义大佬 威廉·詹姆斯:有用即是真理&/blockquote&&p&另一个对休谟比较常见的回应是概率。讲原则,概率也是实用主义的。只要看见概率两个字,就可以得出,我们只知道整体情况,不晓得单次样本的确切情况。不知道的可能原因有二:不关心,不需要知道已经够用了(实用主义);无从得知,办法用尽还是不知道(不可知论)。说概率可以解释休谟问题,是在拿实用主义滥竽充数。&/p&&p&实用主义流行于美利坚,是马列主义的死敌……詹姆斯这句话省略了主语:“(对我)有用即是真理。”实用主义带有永远洗不掉的利己主义影子。而马克思本人的思想匪夷所思地接近东方思路——以人为本。以人民的利益为基点,反对钱主社会。钱要为人服务,不能反过来让资本奴役人。改变世界,为了全人类!&/p&&p&另外有些事也不赖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也不是马克思的主义,是政治问题。马克思是“实践主义”者。虽然主流观点认为马克思是实践唯物主义者,但唯物在马克思思想中的地位远不如实践。辩证唯物主义主要是苏联人根据恩格斯的思想搞的。“物质第一性”,“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这些辩证唯物主义的核心思想都来自恩格斯。&/p&&p&马克思正是在“探索意识世界中的物质世界”,用实践证明思维的此岸性,填上康德巨坑。&/p&&blockquote&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br&(一)&br&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b&人的感性活动&/b&,当作&b&实践&/b&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br&(二)&br&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b&自己思维的此岸性&/b&……&/blockquote&&p&&br&&/p&&p&&b&托马斯·库恩扒了科学的衣服&/b&&/p&&p&科学也是实用主义的。科学的两个基础:公理体系和逻辑关系。公理,未经证明,只是与经验总是相符,这是归纳法。逻辑关系转换成为因果关系,进而应用于现实。在实用主义没诞生的年代,这两样都被休谟掀了。&b&放开那个真理&/b&,大家好过。&/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fe18503db1bebc9060d9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67& data-rawheight=&70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7&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fe18503db1bebc9060d9_r.jpg&&&/figure&&p&时至今日,怀疑论已经显得过于简陋,被广泛应用的是前面提到的【范式】。科学理论总是成体系的,每个体系都有那么几条原理作为其根基。一个体系内的论必定相融,没有重大矛盾。根基不可变,但外围理论可以修改。如果触及根本理论,则成为一个新的范式:范式转移。古典物理学是亚里士多德打底,以其为基础发展而来;经典物理的核心是牛顿定律;双缝干涉实验是量子力学的起点。但是托马斯·库恩发现,这些不同的范式不能说哪个是对哪个是错,因为核心理论都是无法证明的,仅仅是与&b&当下实验结果&/b&相符而已。其它后续理论在各自体系的前提假设之下都是对的,但放到其它范式下,错得幼稚。假设的前提不同,&b&不同范式之间没有可比性,【不可通约】。&/b&&/p&&p&多数科学家默认自己信奉的范式是正确的,范式眼镜看世界。库恩对科学史的研究直接终结了波普尔的&b&证伪主义&/b&。人类因为各种原因拒绝改变观点,学术理论的演化只因迫于学术环境随波逐流&b&。&/b&在科学理论发展过程中,就算发展出与当前范式不符的东西,通常也被人们当成实验误差或者&b&干脆对结果搁置不理&/b&。直到积累到一定程度,发生科学革命。只有光芒万丈的带头大哥提出新的范式,两套范式相互竞争最终发生范式转移。正如拉卡托斯所说:“&b&在一个更好的理论出现之前是不会有证伪的。&/b&”科学也从来不是什么理性的活动,是非常主观的学科,披着实践外皮的玄学&b&。&/b&为了防止科学作为一个范式被整体淘汰,“只有科学能找到/接近真理神教”不遗余力消灭其它任何理论体系。&/p&&p&作为科学史上&b&最重要&/b&的指导理论,非常值得进一步了解。或者直接当做科学哲学版先验论也可以。&/p&&p&&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知乎:范式(Paradigm)是什么?--《牛津通识读本:科学哲学》&/a&&/p&&p&有件重要事差点忘了,托马斯·库恩是科学的“脑残粉”。&/p&&p&&br&&/p&&p&&b&否极泰来,返璞归真&/b&&/p&&p&借用一下叔本华批黑格尔,黑格尔可以替换成西哲。&/p&&blockquote&如果你想让年轻人的才智变得迟钝,并使他们的头脑变得不适用于任何思想,那你最好就是让他们去读黑格尔。因为那些彼此抵消和相互矛盾的词句的怪异堆积,驱使心灵徒劳地折磨自身,试图思考什么与它们相联系的东西,直至最后因精疲力竭而崩溃。因此,任何思考就这样完全被摧毁了,年轻人最终把空洞的、肤浅的冗词误认作真实的思想。 &br&——《叔本华全集》&/blockquote&&p&除非你想练习逻辑思维能力或者语言理解能力或者练习外语等,否则为了避免维特根斯坦那样的悲剧,放过复杂晦涩难以捉摸的“逻辑证明学”吧。哲学原本是天马行空,富有创造力和梦想的艺术,无需刻意学习或分享于不必要之人。&/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19ba0ea3a433aa8fadb6b7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802& data-rawheight=&8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802&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19ba0ea3a433aa8fadb6b7_r.jpg&&&/figure&&p&当一个人仰望星空,或思考人生的意义,就已经是个哲人&/p&&blockquote&水生万物,万物复归于水——泰勒斯&br&我除了知道我的无知这个事实外一无所知——苏格拉底&br&凡是活着的就应当活下去——费尔巴哈&br&任何一种哲学思想只要是它能够自圆其说,它就具有某种真正的知识——罗素&br&我思故我在——笛卡尔&br&自由不是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你想不干什么就不干什么——康德&br&聪明的人应该像猪一样不动心——皮浪&br&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赫拉克利特&br&……&/blockquote&&p&&br&&/p&&p&&b&真理·真相&/b&&/p&&p&最后,我们也一起来个哥白尼式的革命吧!&/p&&p&不要被“哲学寻找真理”的言语所蒙蔽,那只是你的思想在愚弄你自己。人从来都是先出结论,后找解释。休谟以逻辑为真理;康德以道德与自由为真理;黑格尔以辩证统一为真理;马克思 以人为本 为真理,&b&他们站定位置之时,早已获得属于自己的真理,&/b&哲学也好逻辑也罢只是实现理想,为真理而战的工具。&/p&&p&心中没有真理而困惑的追随者啊,一脸懵B!被哲学家美妙言语所迷惑,想象出“因为他们研究哲学所以如此智慧”的谎言,并通过学习,期待哲学赏一个真理给自己,以结束自身迷惘困顿缺乏希望的人生。找妈妈的孩子误闯进了理想交锋的战场,把攻击他人理想的逻辑武器当成开启真理的钥匙,这是一个比感人更感人的故事。&/p&&p&绝非通过哲学探寻真理,心无真理成不了哲学家。&/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ce767ccca2f06e7396484d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32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ce767ccca2f06e7396484d_r.jpg&&&/figure&&p&你订的真理,到货了吗?&/p&
休谟的真理我说说休谟问题为何引起集体焦虑,以及其毁天灭地的破坏力。休谟一闷棍干倒了整个科学界。西方哲学岌岌可危,古典哲学近乎全毁。直到康德出现进行了曲线救国,算是把勉强把科学捞起来,剩下唯物主义趟在地上挺尸。休谟三个难题是什么:
&p&前几天打算回答的提问,写了一半就被删掉了,那就在这里写吧。&/p&&p&就像另外一些答主所说的,“欧洲绿化”本来就是个伪命题。是少数极右群体,为了吸来票数,不去讨论正事,而用来煽动本地白人民族情绪的手段。只要是有任何抱怨个人生活衰退的人,无论是什么真实矛盾(比如科技进步问题)所导致的困难,就很容易去相信这种借口,把责任反射到某种“异类”上。历史一直以来都是这样的。没高中毕业,跟不上时代,找不到稳定工作,但是看见身边有几个犹太人或XX人开了公司,人家过得不错,这就成了XX人的问题。不用去思考别的,也不用考虑身边很本地人也有很多过得不错。只要别人特意主导宣传这种思想,反复搞一些局限性新闻,伪造群体冲突意识,民众就非常容易被误导+操控。&/p&&p&更讽刺的是;移民比例越少的地区,越是强调这种思想,这就相对排外了。移民比较多的地方,比如大城市里面,无一例外都是倾向于讨论别的问题。为什么?因为他们天天都得跟移民相处沟通,自然就更了解真相,发现所有民族都差不多,每个民族也存在各种各样的人。如果你没多少机会接触到移民,反过来就只能自己带偏见乱想。调查这种人,往往会发现他们心里很混乱,对于移民来源、数据、分布、移民相关的法律规则、还有各种移民、难民、政治避难的区分,都是一所无知(因为没人跟他们讲过)。默认觉得所有移民都是自己幻想出来的模样。也可能跟教育程度有很大关系,因为上过大学的人很少会选择留在乡村和小城市。&/p&&p&总之,只要认真去了解欧洲到底什么情况,或者生活在欧洲大城市,就会发现自己从前很多观点假设可能是错误的。也会发现还有一大堆关注度更高更值得讨论的问题。&/p&&p&到了知乎,就存在一帮天天喜欢抹黑穆斯林或欧洲的人。就像在欧美也存在一帮天天喜欢抹黑中国的人。这两种情况是非常相似的;一点也不理解真相,没体验过也不愿意去体验,只喜欢攻击跟自己不一样的人,把对方国家小众媒体(或反派)的声音不断地放大,最后占领本地针对对方国家的舆论,到处骗人。&/p&&p&所以在这里,就稍微科普一下吧。以后一段时间估计不再讨论这个话题。因为真的很不重要。只是我希望更多中国人别去误解欧洲,评价欧洲之前先去认真融入欧洲社会。&/p&&p&---&/p&&p&首先,我刚才要用到的一些东西,刚发现被 &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www.zhihu.com/people/6df0c48fdaa20a23c052a6& data-hash=&6df0c48fdaa20a23c052a6& data-hovercard=&p$b$6df0c48fdaa20a23c052a6&&@伍治坚&/a& 讲过;&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 class=&internal&&欧洲有多少穆斯林?&/a&。推荐这篇文章。&/p&&p&最重要的是这张图吧:&/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c857c030e12ceb48dc5bf0_b.jpg& data-rawwidth=&565& data-rawheight=&37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5&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c857c030e12ceb48dc5bf0_r.jpg&&&/figure&&p&灰色是现实穆斯林人口,橙色是本地人对于穆斯林人口的平均预计。最搞笑的是美国,才1%的穆斯林,居然美国人普遍认为自己国家穆斯林人口占22%以上。英国,不到6%,但大众也普遍认为英国穆斯林人口占21%。等等。(也可以说明美国极右的洗脑更加离谱,或者更“成功”一些)&/p&&p&我想来想去,怎么会误解到这种这样呢?大概有几种原因。很多身边没有穆斯林的人,见到所有肤色偏棕色的人,都默认觉得是穆斯林。实际上,绝大部分棕色皮肤的人都不是穆斯林,还有一大半是印度人呢?另外,如果你是小城市的人,偶尔去了大城市,你会更加注意到肤色不同人种的存在,会有些不理性。(就像我去伦敦卖奢侈品的商场,感觉身边一半的人都是东亚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容易混淆的成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