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实战篮球鞋球鞋如何选择

【军师&识货】购鞋指南——近一年的实战球鞋大测评!2018年4月(耐克篇 共49款)
我的球鞋微博:欢迎大家关注注意鞋子的排名是不分先后的,并不是说排在越前的性能越好图片和资料来源:(1) 个人使用实战;(2) 专柜货源试穿上脚感受;(3) 国内外球鞋论坛测评帖;(4) 各品牌官方网站;(5) 球鞋杂志;(6) 网店购买评价。&下面的鞋子有以下特点:(1) 配置与性能适合实战;(2) 在交易区和网店中比较容易找到;&本期收录的球鞋有:
(能在水泥外场持久使用)
(能在水泥外场使用)
(请在木地板或塑料场使用)
NIKE KD Trey 5 V
NIKE Zoom Venomenon 6
NIKE Air Max Dominate
NIKE Air Max Infuriate Low
NIKE Air Max Infuriate Mid
NIKE Air Precision
NIKE LeBron Soldier 10
NIKE Ambassador 10
NIKE Ambassador 9NIKE Kyrie 4
NIKE Kyrie 3
Hyperdunk 2017
NIKE Hyperdunk 2017 Flyknit
NIKE Hyperdunk 2017 Low
NIKE Prime Hype DF 2016
NIKE Zoom Rev 2017
NIKE Zoom Live 2
NIKE Zoom Live
NIKE Zoom Evidence 2
NIKE Zoom Evidence
NIKE Zoom Devosion
NIKE Zoom Ascention
NIKE The Air Overplay 9
NIKE Air Max Audacity 2016
NIKE Air Integrate
NIKE LeBron 15
NIKE LeBron 14
NIKE LeBron 14 Low
NIKE Air Zoom Generation
NIKE LeBron Soldier 11
NIKE LeBron Zoom Witness
NIKE LeBron Witness 2
NIKE KD 10
NIKE Zoom KD 9
NIKE Zoom KD 9 Elite
NIKE Zoom Kobe 1 Protro
NIKE Kobe AD
NIKE Kobe AD Mid
NIKE Kobe AD Mid NXT
NIKE Mamba Instinct
NIKE Mamba Rage
NIKE Zoom Clear Out
NIKE Zoom Shift
NIKE Hypershift
NIKE Zoom Assersion
NIKE Air Versitile
NIKE Air Versitile 2
&&&1.NIKE LeBron 15科技配置:Battleknit面料、Flywire飞线、棉中底、4/3掌Zoom Air+Air Max混合形态气垫、中足抗扭转支撑板首先,LeBron 15相比于LeBron 14的进步是相当值得肯定的,鞋面的Battleknit是一个好东西,它比普通的Flyknit更加厚更加耐用,在实际的上脚体验中表现出色,舒适,贴服,坚韧稳固,而且它能够构建出立体的形态,让鞋子在外观上更加精致。Zoom+Max气垫脚感异常地好,虽然仍然谈不上非常柔软,但起码软度比LeBron 14要明显许多,同时不会有明显的塌陷感,有着不错的弹性回馈,从缓震角度来说,LeBron 15的Zoom+Max组合比以往几代的六边形Zoom、Lunarlon+全掌Zoom等等科技都要更加“完善”,柔软、耐久、避震都能兼顾,但我个人感觉这个中底有点不平衡,前掌内侧似乎要比外侧稍微高点,不过我并没有长时间实战,看其他测评也没有人反映这个问题,似乎并不会对各位在实战中造成困扰。中底特别是后掌依然比较厚,但前掌似乎刻意降低了些厚度,尽管你穿上LeBron 15后会觉得鞋子比较高,但你并不会有“很不稳”的感觉,前掌的反应速度也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这个有点惊喜。气垫的纤维丝还是容易断,我在货源那看到有些新品没有上脚过就已经断了一排纤维丝,不过对脚感似乎没有太大影响,期望以后能够改进。尽管Battleknit的保护性相当出色,但LeBron 15脚踝部分的保护还是堪忧,在LeBron系列设计师的采访中得知,本人曾对设计师说:“我想让鞋帮变回去,变得低一些。”,这也从一定程度上解释了LeBron 15脚踝保护乏力的原因,如果你把LeBron 15当成一双低帮球鞋,鞋子的脚踝处理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如果你期望从LeBron 15得到可靠的脚踝支撑,那估计会相当失望,这个鞋帮只是鞋面单纯的延伸,是没有任何加固处理的。外底抓地力个人感觉还不错,没有明显的打滑出现,耐磨度也不是很差,但还没有到很好的程度,依旧不建议水泥场地使用。鞋子重量已经控制得不错了,虽然不会有畅快的轻盈感,但也不至于太累赘。鞋子的外观个人觉得相当漂亮,实物非常精致,虽然没有多色拼接或者花俏的配色,但Battleknit的纹路就是如此有魅力,即使当休闲鞋穿着也是非常适合。测评资料: @
@l朝阳落日
@ 识货推荐购买:&&&&2.NIKE LeBron 14科技配置:贴绑带、双层复合鞋面、Flywire飞线、四块分块式Zoom Air气垫、中足抗扭转支撑板按照詹姆斯本人的意愿,LeBron系列从十四代开始采用了伪高帮设计,LeBron 14虽然有着高耸的鞋帮,但鞋帮材质只是单簙的复合布料,对脚踝几乎没有任何保护作用;中底的Hex Zoom有着不错的弹性,但柔软感并不明显,而且需要一段穿着时间去“开封”;中底稳定性还不错,中足位置设有一块六角形Zoom,同时嵌入一块支撑板,鞋子的前后过渡感与抗扭转能力都得到保证,但狭窄的宽度和防侧翻外延的缺席还是让鞋子的安全系数减去一些分数;鞋面包裹并不算很好,尽管设有魔术贴绑带,但鞋面还是有点单簙;鞋底纹路有点挑场地,在水泥外场抓地力不错,但在木地板或者塑料地会有少许打滑情况,但并不严重;外底耐磨度一般,尽量少在粗糙场地实战。个人认为六角形Zoom Air无法发挥出Zoom的全部能力,虽然弹性不错,但柔软感说实话并不明显,有些体重轻的鞋友甚至会觉得硬,随着LeBron 15使用新形态Zoom Max气垫,六角形Zoom似乎开始渐渐退出NIKE球鞋的舞台。测评资料: @
@飞翔的麻辣香锅
@大维石 识货推荐购买:&&&&3.NIKE LeBron 14 Low科技配置:编织材料鞋面、Flywire飞线、四块分块式Zoom Air气垫、中足抗扭转支撑板底盘结构与高帮版完全一样,中底脚感和外底表现也就没有任何区别啦:需要较长穿着时间踩开,弹性佳,但柔软感不明显;场地感尚可,虽然中底偏低,但灵敏度的表现并没有太笨拙;外底抓地不错(水泥场地更佳,但外底并不太耐磨)。低帮版的鞋面包裹依旧不太好,除非你把鞋带系得很紧,否则脚掌在鞋内还是难免有点滑动。测评资料: @蓝颜oO 识货推荐购买:&&&&4.NIKE Air Zoom Generation科技配置:Sphere内靴、前掌Zoom Air气垫、后掌Air Sole气垫、中足碳素纤维支撑板Generation的复刻质量还是不错的,配置和工艺与元年基本保持一致,鞋子本身的性能就不错,尽管配置并不算豪华,设计也没有太多亮点,但该有的一样不缺。包裹感很舒适,皮革鞋面与Sphere内靴能让脚掌随时处于柔软的环抱中,脚踝填充并不算很厚,但后跟强度异常稳固,中底上延的托盘与TPU加固时刻保证脚跟的稳定性,尽管鞋帮是中帮设计,但不会有任何不跟脚的感觉;鞋带拉紧后,鞋帮的保护和鞋面的支撑都可以,尽管算不上完美(鞋帮稍微单簙,鞋面皮革材质长时间使用后支撑力下降),但也没有不安全的感觉;中底前Zoom后Sole的配置已经足够对付平时的运动需求,但明显的柔软感是没有的啦;中底配置大面积碳板,抗扭转能力佳,加上中底并不是很厚,因此前后掌过渡表现得非常自然,场地反应也不错。外底耐磨度中规中矩,不过我相信大多数人买这鞋都不是为了水泥场地实战咯,哈哈。测评资料: @ 识货推荐购买:&&&5.NIKE LeBron Soldier 11科技配置:四条弹性魔术贴绑带、前后掌间隔式Zoom Air气垫、中足V字形抗扭转支撑板万金油般的实战好鞋,在Soldier 11的众多测评和评价中,几乎所有穿着者都认为11代比10代要更加优秀,具体提升在哪些方面呢?鞋子更加轻盈了,重量和略显臃肿的外观完全相反;鞋身包裹更加贴服稳固,弹性魔术贴绑带并不是华而不实的,拉紧后贴服的包裹和稳固的支撑都让人折服,Soldier 11的布料鞋面部分其实很单簙的,但绑带的存在完全弥补了这个短板,同时让减重和无鞋带设计得以实现;中底前后掌的两块Zoom弹性更加明显了,而且并不会过于塌陷,缓震保护与场地反应都能兼顾。Soldier 11是真正的全位置匹配球鞋,中锋前锋后卫都能在穿着Soldier 11的过程中找到乐趣,当然人无完人鞋无完鞋,Soldier 11还是有些瑕不掩瑜的小缺点:鞋面虽然包裹和支撑都不错,但欠缺加固保护,特别是脚趾部分;鞋子中底偏窄,对于宽脚型的鞋友可能有点不太友好;外底抓地表现不稳定,有些鞋友反映会出现打滑情况;外底耐磨度欠佳,有些鞋友穿着XDR版本实战几次就发现了明显磨损;鞋面非常不耐脏,包括弹性绑带部分,建议选择深色配色使用。测评资料: @大维石
@曼巴恩特 识货推荐购买:&&&&6.NIKE LeBron Soldier 10科技配置:三条魔术贴绑带、前后掌间隔式Zoom Air气垫、中足V字形抗扭转支撑板从历史角度来看,Soldier 10注定是在詹姆斯战靴历史中位高权重的一款,击败73胜的队,在家乡克利夫兰夺冠,总决赛MVP,Soldier 10陪伴着詹姆斯见证了其职业生涯最耀眼时刻,拥有其他詹姆斯球鞋永远都无法攀比的历史地位。但从实际使用角度来看,Soldier 10的表现并不是很好:首先鞋面是无鞋带设计,值得肯定的是包裹性非常好,但绑带的位置实在欠缺考虑,前掌第一条绑带对于收紧鞋身并没有太多帮助,第二条绑带的位置正好在脚掌与脚踝的交接处,如果你系太紧,它会非常不适地压迫脚踝弯折点,如果不系紧,鞋帮的包裹就无法发挥到极致,矛盾;鞋帮内侧有两个加厚泡棉,增加脚踝与鞋帮的贴合度,加上第三条绑带的加固,鞋帮的保护性其实挺不错的,但鞋帮边缘和部分区域刮脚,对于某些腿型,不穿长袜长久实战真的会皮开肉绽;中底Zoom Air气垫脚感柔软感并不明显,刚开始穿着甚至会觉得偏硬,这个是Soldier 10最最最最最最奇怪的地方,从一些网站的拆鞋中可以看到,Soldier 10的前后两个气垫中间只隔了一层簙簙的EVA材质和內底布,气垫与脚掌的距离实际上是非常近的,而Soldier 11的气垫上实际还有2-3毫米的EVA材质间隔,但是Soldier 11的脚感却比Soldier 10要柔和得多,什么原理呢?外底抓地力也不是很好,前掌与后掌的正方形纹路太宽阔了,如果正方形面积小些密集些相信可以提升咬地;外底耐磨度还可以,XDR版本的外底材质应该会更加耐用,摸上去硬度提升了不少。很高兴Soldier 10的一些缺点在Soldier 11得到修正,如果你是一位詹姆斯鞋迷,从实战角度,Soldier 11是更好的选择,但Soldier 10却拥有所有詹密最甜美的回忆,自行斟酌啦。测评资料: @
@欧皇无双 识货推荐购买:&&&&7.NIKE Ambassador 10科技配置:魔术贴绑带、Flywire飞线、前后掌间隔式Zoom Air气垫、中足抗扭转支撑板Ambassador 10的网上测评资料很少,上一代Ambassador
9的表现我是很满意的,Ambassador 10的底盘和Ambassador 9完全一样,那意味着软弹兼具、不会卸力、抓地出色、耐磨等等鞋底表现也原汁原味继承下来了,当然继承下来的还有那不那么灵敏但也过得去的场地感,有时候新款球鞋使用旧底盘并不是坏事,前提是旧底盘的表现令人信服。Ambassador 9的脚踝包裹并不是特别好,而Ambassador 10则使用了绑带和两层鞋帮来解决这个问题,在外层皮革鞋帮内再套一层海绵填充的踝套,这样确实能提升脚踝的包裹感,但也让鞋子的内里长度缩短了,有鞋友反映由于鞋帮和后跟的加厚导致脚趾容易顶鞋头,我不知道是不是所有脚型都有这个问题,但显然Ambassador 10鞋帮的设计仍然有很大改进的空间。鞋面前掌依旧有热熔摸加固,但面积缩减到脚趾位置,这导致鞋面的支撑强度和耐久度均有所下降,你会觉得Ambassador 10的前掌鞋面尽管比Ambassador 9贴服,但似乎没有那么稳固了。尽管相比Ambassador 9,Ambassador 10似乎有点小退步,但在500多元的价位,Ambassador 10还是挺不错的选择,耐磨,Zoom Air脚感出色,各种球场位置都能匹配,很适合即将到来的夏季水泥外场。测评资料: @ 识货推荐购买:&&&&8.NIKE Ambassador 9科技配置:Flywire飞线、前后掌间隔式Zoom Air气垫、中足抗扭转支撑板Ambassador 9是我上一年穿着时间最长的实战球鞋,当初入手的原因其实只是想要一款纯白而简洁的鞋子,但真没想到Ambassador 9能让我持续使用这么长时间,看到你可能会觉得Ambassador 9是一款无双的实战极品,事实上Ambassador 9也不是每个性能指标都尽善尽美,但它真的很“实用”很均衡,考试100分制每科能得到80分的水平。时间回到几年前,那时候的Ambassador系列就是沉重的代名词,但近两三代特别是Ambassador 9却是相当轻盈,作为LeBron系列的一款中端球鞋,Ambassador 9的外观看上去还是有点憨厚,但实物的轻盈感是相当惊艳的;前后掌都嵌有Zoom Air,脚感说不上非常柔软,但穿开后气垫的软度和弹性你都能实实在在得感觉到,保护充足,脚感舒适同时不会卸力,能够适合各种体重和打法;中底前后掌过渡有点延迟,我始终不太喜欢这种内凹的TPU支撑盘设计,但已经比Soldier 6,7,8那种“飘起来”的脚感好很多,底盘厚度也不过分,适中的高度,反应速度虽然谈不上极致,但突破中的快感还是可以的了;鞋面包裹和支撑都很不错,鞋面主体是织物布,但前掌位置增加的热熔摸加固实在太明智了,大大增加了鞋面的强度,大脚趾位置还有个簙塑料加固壳,脚趾保护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后跟有加固TPU环抱,鞋舌有厚填充,而鞋帮填充并不算厚,胜在材料稳固而且容易收紧,拉紧鞋带后,还是会有点低帮鞋的感觉,但脚踝的安全感其实还可以,而且也不会有不跟脚的情况出现;外底抓地力和耐用度都很好,水泥外场实战无压力。目前Ambassador 9的价位已经很低,在如此全面的性能表现下,Ambassador 9的性价比优势是毋庸置疑的。测评资料: @大维石
@米奇允浩 识货推荐购买:&&&&9.NIKE LeBron Zoom Witness科技配置:Breathability鞋面、脚踝FeatherPosite材质环抱、前掌两块六角形Zoom Air气垫、中足抗扭转支撑板Zoom Witness我大概实战了一个星期,我个人觉得这是整个LeBron球鞋家族历史中表现最差的一款,我当然知道Zoom Witness是位于LeBron系列金字塔底部的低端球鞋,官方售价也比较低,但这个结论没有任何偏见成分。中底缓震比较“单簙”,前掌配置两块六角形Zoom Air,中底较簙,从以往的LeBron球鞋就可以知道,六角形Zoom Air是无法完全发挥Zoom气垫的弹性和柔软感的,Zoom Witness也不例外,平时穿着不会有明显的柔软感,实战中较簙的中底也容易踩透,尤其是抢篮板球,封盖等需要垂直起跳落地的动作中,能感觉到中底的避震有点勉强,体重大的鞋友估计更加吃力;鞋子反应倒是非常灵敏,鞋身穿着很舒适,抓地力和透气都不错,这些都是鞋子为数不多的优点,下面来重点说说鞋子最大的缺点:鞋面使用了Breathability面料,支撑和包裹的软弱令人发指,这种面料实在太柔软了,基本和一块布没有什么区别,无论你怎么死拉鞋带,鞋面还是没有靠谱的支撑,鞋帮FeatherPosite Wing材质确实比鞋面好点,但也就真是好点,对脚踝的支撑非常有限,如果你的脚踝有旧伤或者踝周肌肉力量不太好,实战中每一步都是那么的缺乏安全感,柔软的鞋面基本就是松松垮垮地覆盖在你的脚掌上,鞋头位置也没有特别加固,被人踩一下那伤害会直接落到脚趾上,Zoom Witness的保护表现是完全不及格的,很多时候你甚至会觉得穿着一双网布跑鞋在实战。外底耐磨度一般,前掌那个微微凸出的Zoom Air区域非常容易磨损。测评资料: @
识货推荐购买:&&&&10.NIKE LeBron Witness 2科技配置:Breathability鞋面、脚踝FeatherPosite材质环抱、前掌两块分块式Zoom Air气垫、中足抗扭转支撑板Witness 2使用了和一代完全一样的底盘,优点是贴地、场地反应迅速、抓地力好,缺点是前掌Zoom Air无感、垂直下地时缓震不太够用、外底不耐磨。鞋面针对第一代保护性差的情况作出了些改进,大脚趾位置添加了热熔摸加固,鞋头更加坚稳了,鞋帮添加了一个软塑支撑盖,鞋身和鞋帮都相应收窄了一点,包裹性得到了提升,但尽管有了些进步,鞋子整体的保护性依旧严峻,Breathability面料的柔弱不是一些小细节就能弥补的。如果你想选择一款LeBron系列鞋子来压压马路,LeBron Witness 2确实是不错的选择,轻便透气脚感舒适,但如果你想把它带到篮球场上,那就需要评估一下你的脚踝情况和是否搭配护踝使用等问题。网购评价:“鞋底有点硬,不过穿上很舒服。”“穿着嗝脚,底非常硬,鞋底白色的不知道什么材质,穿一周就磨出坑了,耐磨性很一般啊。”“还算舒服,需要多踩踩稍微硬,溢胶不多,包裹性有,回弹刚穿有一点,鞋底日常硬。”识货推荐购买:&&&&11.NIKE KD 10科技配置:Flyknit面料、加粗鞋带包覆足部两侧、全掌双气室Zoom Air气垫、先来谈谈众说纷纭的“断管”问题,KD 10前掌的气室连结导管相比KD 9加粗了,尽管断管问题依旧存在,但相应地几率大大下降了,网上我已经尽可能地收集关于KD 10断管的图片,暂时只找到六张实锤,而且有些穿着时间都已经有半年以上了,理论上来说KD 10的断管问题不会是常态。中底的Zoom Air相对于KD 9慢热了一些,初次上脚并没有那么明显的柔软感,但随着穿着时间增加,脚感还是会和KD 9一样软弹,但作为一款低帮锋卫球鞋来说,这种软绵绵的中底会有点影响突破快感,对某些大体重球友的膝盖来说也是一种负担;鞋带覆盖了鞋身两侧,确实能够很好地提高包裹力,加上KD 10本身鞋型有点窄,拉紧鞋带后的包裹感只能用极致去形容,但连结中底的鞋带拉扣对脚掌是个不小的考验,当你拉紧鞋带时,那几个拉扣会相应地绷紧,脚掌在这几个点会有些恼人的挤压感;鞋面Flyknit拥有不同的密度,鞋身需要重点支撑的部位密度更高,其他位置则使用更疏的制法,得益于这个特点,鞋面能更快适应脚型,中底的设计也更加合理,尽管鞋子看上去很单簙,但上脚后还是有着很安心的稳定感;整体来看,KD 10还是有不少其他缺点的,鞋帮和后跟边缘容易磕损皮肤,拉紧鞋带容易勒脚,不拉紧又似乎没有满意的支撑,最遗憾的是外底抓地力并不好,外底圆形纹路看上去很密集,但实际表现只能说一般,打滑出现的情况有点多,耐磨度较差,粗糙场地使用损耗飞快。测评资料: @詹姆斯的大风车
@飞翔的麻辣香锅
@大维石 识货推荐购买:&&&&12.NIKE Zoom KD 9科技配置:Flyknit面料、鞋带拉带、全掌双气室Zoom Air气垫使用了新型双气室Zoom Air气垫,前四分一气垫与后四分三气垫之间有一条导管连结,这个设计其实无论构思还是实际性能都很妙,但它也是KD 9“断管”的原罪,导管比较细,包裹着一层外底橡胶,随着穿着时间的增加,橡胶会非常容易破裂,破裂后内层导管断裂的机会也大大增加了,有些鞋友一开始发现导管位置的橡胶裂开了,但脚感并没有区别,那其实是内层导管并没有真正断,如果导管断开,脚感是有影响的,甚至随着你的脚掌运动,那个位置会发出“啾啾”的气体进出声音。抛开断管问题,KD 9整体性能表现还是不错的,但一些这个系列固有的问题还是遗传了下来:全掌双气室Zoom Air气垫脚感很明显,几乎不需要磨合时间,初次上脚就能感受到气垫形变带来的柔软和弹性,这么说似乎有点吹毛求疵,但我还是觉得这种形变明显的柔软有点影响鞋子灵敏度,跑动中还是会有延迟感;鞋面包裹性很好,尽管Flyknit面料强度并不高,但鞋带拉带、收窄的鞋身和鞋口已经把鞋面的包裹和支撑提升到极限了,鞋面能贴服地抓住脚掌,和很多KD系列球鞋一样,KD 9对于宽脚型同样不太友好,脚宽的鞋友可能觉得鞋子有点太挤压了;鞋身前后段之间有条缝合线,这条缝合线对脚掌的挤压比较明显,虽然谈不上影响脚感,但这种感觉还是有点奇怪,好像鞋内有一个护踝的感觉(很多护踝的前端开口位也是这个位置);中底有点窄,全掌Zoom Air并不是很贴地,Zoom Air形变幅度也很大,在加上Flyknit面料并不厚实,这导致了鞋子的稳定性并不是很好,尽管后跟TPU很稳,没有不跟脚的问题,但个人还是觉得需要增加防侧翻外延来提升提升鞋子整体稳定性;外底抓地力异常优秀,密集的六角形纹路咬地能力太出色了;鞋底耐磨度一般,虽然纹路图案很粗,但材质并不是特别硬也不是特别厚,不建议在水泥外场使用。测评资料: @永远海港AI
@南荡 识货推荐购买:&&&&13.NIKE Zoom KD 9 Elite科技配置:Flyknit面料、鞋带组合包覆足部两侧、全掌双气室Zoom Air气垫“断管”隐患依旧严峻,KD 9 Elite使用了和KD 9完全一样的底盘,而从一些拆鞋贴可以得知,KD 9 Elite两个气垫的连结导管厚度比KD 9增加了0.19%,考虑到个体产品的少许区别,基本可以确定KD 9 Elite的导管设计与KD 9相比是毫无变化的(其实单从产品周期去考虑,可以很容易知道KD 9 Elite是完全没有充足时间去修正导管设计的),因此断管的威胁并没有消除,斟酌购买啦。KD 9 Elite主要变化集中在鞋面,鞋身使用了鞋带组合包覆整个脚掌,但选用的鞋带有点粗了,当你拉紧鞋带的时候,你会很明显感觉到那些线条紧紧地勒住了脚掌,鞋身包裹性和支撑是依旧可靠,但搭配上这些鞋带后鞋子的包裹似乎有些极端了,需要些时间去适应这种五花大绑般的挤压感;鞋帮和后跟使用了簙簙的人造皮材质,高度增加了不少,虽然对脚踝的包裹是有了,但实际提供的保护却很有限,毕竟只有一层皮包裹,即使鞋口收得再窄它也只是一层皮,而且这种设计大大增加了搭配护踝的难度;中底依旧是无需磨合的柔软和弹性,追求气垫脚感的鞋友还是可以考虑KD 9 Elite的,外底耐磨度没有任何变化,尽量少在粗糙场地使用,抓地力依旧非常出色。测评资料: @旧情旧爱
@或许你是 识货推荐购买:&&&&14.NIKE KD Trey 5 V科技配置:鞋带组合包覆足部两侧、前掌Zoom Air气垫、中足抗扭转支撑板鞋身使用了和KD 9 Elite类似的鞋带组合包覆,但实际效果有天渊之别,Trey 5 V的鞋带组合分布很疏,拉紧鞋带后的包裹感是有,但提供的支撑并不是很够,加上鞋面织物面料实在太软弱了,鞋子上脚后你会觉得鞋身的保护有点有心无力;后跟使用了上延设计,比鞋帮的高度还要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鞋帮和鞋身的软弱,起码跟腱部位有支撑感了,内嵌的TPU盖也让鞋子杜绝了不跟脚的情况;受限于价位,中底只在前掌配置了Zoom Air气垫,但整个中底脚感意外地不错,用手按压一下就可以发现底盘材料比较软,后掌的外底也设置了一个圆形的凹陷,这增加了后掌的形变空间,整双鞋子上脚后并不会觉得硬,实战中的避震软度也可以;外底耐磨度不错,这鞋子标配就有XDR外底,纹路也很深,可以在水泥外场使用,抓地力也很好,波浪形纹路能够应付各个方向的启动和急刹;鞋子重量很轻盈,中底贴地,突破中几乎没有负累感,很适合速度型锋卫使用。尽管保护和支撑有点不堪,但KD Trey 5 V的缓震、透气、舒适度和机动性都有不少亮点,考虑到低廉的价位,KD Trey 5 V是非常适合即将到来的夏季水泥外场的。测评资料: @
识货推荐购买:&&&&15.NIKE Zoom Kobe 1 Protro科技配置:前掌分割切槽防侧翻加固、玻璃纤维大包围支撑、中底碳纤维支撑板、全掌Zoom Air气垫Zoom Kobe 1是我最喜欢的球鞋没有之一,这里并不是说这双鞋子性能有多好,实际上Zoom Kobe 1的缺点还真不少,但原因怎么说呢,这双元年配色的鞋子就是有很多我必须买的理由,科密啊,81分啊那些就不用提了,我是设计师Ken Link的拥趸,他设计的很多鞋子很实用很少玩概念,外观也不会太花俏,但鞋子呈现出来都会带点霸气,和球星的气质很相符的感觉,例如LeBron 2,3,其次我很喜欢边缘横向平行的鞋帮设计,我觉得只有这样才能给予脚踝最好的支撑感(当然,ZK1是个反例。。。),但现在基本都使用袜套或者斜向设计了,最后就是学生时期回忆加成那些就不提了。说回性能啦,Protro复刻版中底配置由元年的前后掌间隔式Zoom Air改成了全掌Zoom Air,但这个全掌Zoom Air的厚度太簙了,几乎连元年气垫厚度的一半都没有,还好,脚感并没有太多缺失,脚底的柔软感依旧很不错,并不需要太多磨合时间,中底同时减小了碳板的面积,鞋子的重量确实减轻了;底盘设计很稳,后掌的玻璃纤维大包围、前掌三角形切割支撑和防侧翻突出都能让鞋子时刻保持在正确的位置,但中底高度似乎提高了,穿着的过程中你会觉得底盘有点累赘,最致命的是鞋帮的保护性并不好,鞋帮可以说是个假高帮,边缘位置只是柔软的织物布材料,跟腱位置还开了一个提鞋孔,并不能可靠地支撑脚踝,空荡荡的感觉,有时候甚至会有觉得后跟不跟脚;鞋面皮革材质穿久了支撑强度难免下降,而透气性就更不要强求了,连鞋舌都使用了皮革材质(上面那些小得可怜的透气洞我很肯定是没有真正开孔,只是压个孔纹做做样子);得益于碳板的加持,前后掌过渡没有异样感,但受限于重量,中底高度和不太跟脚的后跟,这注定不是一双速度很快的球鞋;外底抓地力很不错,经典的人字形纹路是很可靠的,耐磨度中规中矩。复刻版的做工以我这双实物来说还可以,少了一些元年神韵,但没有太明显的质量问题,那圈玻璃纤维大包围和像牙齿般的前掌支撑块依旧霸气十足。测评资料: @东仔153
@鄙视凯利 识货推荐购买:&&&&16.NIKE Kobe AD科技配置:工程网面鞋身、Dynamic Flywire飞线、Free理念中底切割、全掌Lunarlon泡棉中底、后掌Zoom Air气垫、中足抗扭转支撑板Kobe AD很多设计都有Kobe 11和Kobe 10的影子,如果科比没有退役,这双鞋子命名为Kobe 12推出市场是妥妥的,中底和Kobe 11的配置一样,全掌Lunarlon+后掌Zoom Air,不过Zoom Air的位置由Lunarlon下方提升至上方,距离脚掌位置更加近,缓震脚感还是很不错的,柔软,也不会太塌陷,但前期磨合时间比较长,初次上脚甚至会觉得鞋子很硬,Lunarlon的耐久度也是个问题;鞋身包裹和支撑都不错,Engineered Mesh相比Kobe 8初次亮相那会真是坚韧了不少,这种紧致的包裹是动态的,当你拉紧鞋带的时候,包裹会随之而来,而其他时候鞋面并不会太挤压,这个比KD 9和KD 10那种紧绷绷的窄鞋身要随和很多;高高翘起的后跟在刚开始穿着的时候会磕碰皮肤,这个翘起的部位很厚,能够把脚跟稳稳地压在鞋内,这个设计大概是考虑到科比断过左脚跟腱的伤病史,需要给予跟腱更多支撑而作出的;中底并不算贴地,而且跑动中的感觉并不是很稳,外底的防侧翻外延太小器了,并没有太多实质作用,整个底盘稳定性并不是很好;外底抓地力不错,耐用度依旧一般,尽量在塑料场或者木地板使用吧。测评资料: @全力明1998
@武汉市市长
@飞翔的麻辣香锅
@桀骜冥舞者
@不酷一点怎么行 识货推荐购买:&&&&17.NIKE Kobe AD Mid科技配置:工程网面鞋身、Dynamic Flywire飞线、Free理念中底切割、全掌Lunarlon泡棉中底、后掌Zoom Air气垫、中足抗扭转支撑板尽管外观和配置都和Kobe AD雷同,但Kobe AD Mid在实战中却是新生般的感觉,首先中底缓震磨合时间更短了,初次上脚就能感觉到后掌的柔软,中底的稳定性也更加靠谱,运动中比Kobe AD更加踏实更加平稳;鞋面支撑和包裹依旧不错,但鞋型有点宽,即使拉紧鞋带脚掌在鞋内还是有点滑动,但个人觉得还是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拉紧些鞋带后并不会太影响实战;鞋帮使用了中帮设计,脚踝安全感大增,鞋帮的包裹感非常棒,本身鞋口已经收得很窄,加上鞋帮内里有厚填充,脚踝能时刻处于鞋帮厚实的拥抱中;鞋舌边缘的簙塑材质并不是很坚韧,但还是有机会出现刮脚情况,如果鞋舌对你的皮肤实在刮得不行,那尽量搭配长袜使用,因为有些脚型就是很难匹配这种簙塑边缘,是很难靠磨合时间去适应的;外底抓地力不错,但也有鞋友反应抓地一般容易打滑,我搜集了很多测评资料,得出Kobe AD Mid抓地好的前提是场地粗糙或者比较干净的结论,由于外底纹路非常密集细小,在塑料场或者木地板使用时,如果场地不太干净,那么抓地力会大大下降;外底耐磨度一般,纹路簙细,材质偏软,水泥外场实战损耗飞快,鉴于刚刚提到的抓地力问题,我们可以得知Kobe AD Mid比较挑场地,最好在干净的塑料场或者木地板穿着咯。测评资料: @大维石
@全力明1998
@酒汇虾碧碧
@悟空拔根毛再走
识货推荐购买:&&&&18.NIKE Kobe AD Mid NXT科技配置:环抱鞋带系统、Free理念中底切割、全掌Lunarlon泡棉中底、后掌Zoom Air气垫鞋子尺码有点偏小,刚上脚有点明显的狭隘感,个人感觉如果你脚型较宽,那买大半码是完全没有问题的;新型环抱鞋带系统表现很棒,首先构思上就很有意思,通过拉动鞋带,鞋面能实现全方面收紧,鞋带头可以别在鞋帮处的拉带解决收纳问题,很巧妙的设计,鞋身本身就有点收窄,搭配鞋带系统后,鞋面的包裹非常贴服紧致;鞋盖感觉加些缕空会比较好,内鞋面是网布材质,外加一层鞋盖感觉有点累赘,也影响了整体透气,加些缕空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也让鞋子看上去不至于太单调;中底缓震还是很不错的,柔软感明显,尽管还是需要些磨合时间,但已经比Kobe AD那慢热的中底好很多,前掌的切割也加强了鞋子的场地反应速度;外底依旧比较挑场地,在不太干净的场地使用时,Kobe AD Mid NXT的抓地表现是有心无力的,但在干净的场地或者水泥场地使用时,抓地效果会非常好;鞋底的耐磨度很一般,在水泥场的损坏依旧飞快。测评资料: @蒋蒋是个美妞 识货推荐购买:&&&19.NIKE Zoom Venomenon 6科技配置:前后掌间隔式Zoom Air气垫、中足抗扭转支撑板Venomenon 6有点小惊喜,前后掌间隔式Zoom Air气垫很有感,后掌Zoom
Air面积比上一代扩大了不少,柔软和弹性都能兼顾,除非体重特别大,弹跳特别夸张,我相信大部分鞋友都能在Venomenon 6的中底找到乐趣;鞋身包裹性很好,虽然中底有点宽,但鞋面还是能够贴服地覆盖脚掌,但鞋面材料实在软,尽管包裹贴服,但支撑力并不太够,脚踝处的支撑也让人担忧,这让人无比想念上一代的飞线,Flywire的缺席实在可惜;外底并没有设置防侧翻外延,中底也只有一块小的可怜的支撑板,但鞋子的底盘还是很稳,这可能与宽阔的大底设计有关,底盘在运动中是不会缺乏安全感的,这和鞋子柔弱的外观大相庭径啊,鞋不可貌相;外底抓地很不错,在水泥外场如鱼得水,耐磨度极佳,刻度较深,材质偏硬,非常符合Venomenon系列水泥外场用鞋的定位。测评资料: @毒APP
@大维石 识货推荐购买:&&&&20.NIKE Mamba Instinct科技配置:Flyweave 编织网布鞋面、全掌Lunarlon泡棉中底官方售价699元,网络大概300多元就能买到的鞋款是很少出现惊喜的,即使打上了科比的Logo,也难以掩盖Mamba Instinct在使用中的各种小缺点。Lunarlon中底的厚度其实不错,但实在太慢热了,刚开始上脚硬得你甚至要怀疑中底究竟有没有缓震科技;中底有点厚,同时鞋身偏窄,在加上鞋面延展性欠佳,最终也只能得出鞋子夹脚的结果,脚宽的鞋友建议买大一个尺码;鞋帮和鞋舌的填充都很足,尽管是低帮球鞋,但脚踝下方和跟腱的包裹感还是不错的;外底抓地力很不错,材质很硬,但中部那细小纹路影响了鞋底的耐用,尽管耐磨度比一些内场球鞋要好,但离水泥外场铁鞋级别还是有点距离。网购评价:“鞋子太窄了,建议得买大一号,要不穿着脚挤得发疼。”“这款鞋有个重大设计缺陷,鞋垫设计的很厚,导致穿入脚时前脚背被顶住,根本运动不了,完全堵住血液流通。”识货推荐购买:&&&&21.NIKE Mamba Rage科技配置:Flyweave 编织网布鞋面、全掌Lunarlon泡棉中底这鞋和Mamba Instinct真的太相似了,中底结构完全一样,鞋面结构也有九成以上相似,区别就是取消了鞋面鞋带扣,鞋帮添加一圈海绵填充,鞋面图案的差别就不提了。鞋帮高度提高了一些,鞋帮和鞋舌的填充依旧很足,脚踝下方和跟腱的包裹感依旧很强,但鞋帮添加的这圈海绵填充太容易破损了,在搜索购买评价的时候发现好几张破损的照片;其他性能指标基本和Mamba Instinct一样,鞋内空间异常狭窄,脚宽的鞋友最好买大一码,中底依旧慢热,Lunarlon材料由硬到软需要一段较长的穿着时间去发酵,外底抓地力好,也比较耐磨。网购评价:“鞋子属于偏窄型,鞋头的空间比较大,不会挤压到脚趾,但是鞋面在折叠的时候会顶到脚,有点疼,鞋底的话确实挺硬。”“很帅很喜欢,不过想穿着打球的要慎重购买,鞋底有点硬,穿起来打球会磨脚。”“鞋底是比较硬,不过耐磨的也只能硬了,鞋子尺码偏小。”识货推荐购买:&&&&22.NIKE Kyrie 4科技配置:Dynamic Flywire飞线、Flex Groove弯形凹槽外底、全掌Cushlon中底、后掌Zoom Air气垫、中足抗扭转支撑板中底的速度与稳定得到了很好的平衡,前掌使用了弧形边缘设计并加宽了宽度,大大减少了中底在运动中侧翻的风险,同时弧形边缘能更快响应脚掌的横向移动,在实战中脚感相当畅快同时极具安全感;中底配置后掌Zoom Air,众所周知Kyrie 3的缓震脚感并不是很好,Kyrie 4针对此作出了调整,中底加入了Cushlon材质,脚感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尽管不会有很明显的形变,但柔软感已经足够应付实战需求;由于加宽了中底,导致鞋内空间特别是鞋头位置比较大,而鞋身并没有作出相应的收紧,飞线也只配置了两对鞋带孔,这导致鞋子前掌上脚后有点松动,这里还有一个小问题,前掌外侧尖齿般的中底上延容易磕碰小脚趾,即使鞋子前掌包裹性并不好,但这个位置还是有可能磕碰,最好搭配厚袜子穿着Kyrie 4;鞋帮和后跟的保护性比想象中好,鞋身中后掌材质偏硬,后跟在港宝的支持下也相当稳固,脚踝保护到位;外底抓地力个人感觉很不错,但也有鞋友反映纵向抓地力不足,在有限的穿着时间里我个人并没有明显感觉到这个问题,可能和使用场地的粗糙程度有关;外底耐磨度不错,纹路是分两层厚度的,可以在水泥外场作战。Kyrie 4的底盘是一个很强悍的存在,速度、缓震、稳定和耐用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兼顾,即使用这个底盘再推出几款鞋子,我自己还是非常乐意再次入手一双的。测评资料: @
@大维石 识货推荐购买:&&&&23.NIKE Kyrie 3科技配置:Dynamic Flywire飞线、后掌Zoom Air气垫、中足抗扭转支撑板很多鞋友反映Kyrie 3中足抗扭转乏力,缓震硬,Kyrie 3我并没有长时间穿着,外观设计实在有点简洁甚至乏味,只在货源处上脚了一阵,个人感觉中底前掌还是比较宽阔的,这种跨度的中底理论上稳定性会很好,问题是和前掌截然相反,Kyrie 3中足位置收得太窄了,我左脚掌是扁平足的,穿上后甚至会感到足弓被挤压,排除这点,我感觉这个中底的稳定性其实还可以,是有改进空间但也不至于步步惊心;鞋帮鞋舌填充很厚,但脚踝保护并非尽善尽美,鞋帮和后跟的硬度其实都不错的,拉紧些鞋带脚踝处的支撑其实还是有,但感觉它的鞋帮太“垂直”了,鞋口没有相应地收窄,这导致鞋帮内的厚填充没办法很好地抱紧脚踝,这可能是脚踝处安全感匮乏的原因之一吧;中底缓震确实比较无感,前掌是比较贴地的,比Kyrie 2的中底还要簙,但中底只有后掌配置了Zoom Air,鞋垫还要选用了少见的簙款,这导致中底很容易被落地的冲击力吃透;外底抓地力很不错,耐磨度也很好,很多鞋友对前掌的两个棱形独立区域赞口不绝,反映这两个区域在实战中响应速度飞快,大大减少了脚掌侧向动作的延迟感。测评资料: @球场摆渡人丶
@ 识货推荐购买:&&&&24.NIKE PG 2科技配置:Comfort Collar靴套设计、Dynamic Wings支撑模块、前掌10mm大容量Zoom Air气垫、中足与后掌Pistoned Zones单元PG 2推出市场还不到两个月,目前详细的测评文章还不是很多,而在有限的测评和网店评价中,大部分鞋友都觉得PG 2的前掌Zoom Air气垫相比一代有了极佳的改善,这里有两个原因:前掌Zoom Air增厚至1cm、同时Zoom Air位置上移更加接近脚掌,前掌脚感变得更加柔软和有弹性,磨合时间也大大减少;中底离地距离有了一定的缩减,上脚后前低后高的感觉很明显,加上前掌Zoom Air脚感出色,外底抓地力优秀,这让鞋子在突破中很有爽快感;前掌很多鞋友都觉得有点宽,不过在Dynamic Wings的加持下,调节松紧并不是一个很大的问题,Dynamic Wing是一个好东西,即使前掌比较宽,它提供的收紧与支撑功能依然相当棒;脚踝处接近零保护状态,即使有靴套配置,但鞋带距离脚踝还是远了点,导致整个脚踝下方缺乏有力的支持;鞋面织物材料比较软弱,不过在Dynamic Wings等加固设计的帮助下,鞋子整体的支撑性还是在较高的水准,部分配色的鞋头与鞋帮处使用了麂皮,在实战中可能容易磨损造成一些外观上的缺陷。测评资料: @识货妞
@ 识货推荐购买:&&&&25.NIKE PG 1科技配置:前足固定带、Flywire飞线、前掌Zoom Air气垫前足固定带的设计有点不合理,一般来说,魔术贴都能确实地提升鞋面支撑和包裹能力,但PG 1的前足固定带是与Flywire连接的,这导致固定带的收紧能力大幅下降,你可能需要拉很长一段距离,固定带才能收紧前足,这个时候固定带前端会留下很长一段,非常影响整体美观,还有个问题是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Flywire的耐用度会受到严峻的考验,论坛里已经出现了不少断飞线的情况;抛开前足固定带的各种不愉快,鞋子本身的包裹性是毋庸置疑的好,即使你前足固定带不拉很紧也没有太大问题,鞋带拉紧后鞋身就能紧紧地抱死脚掌(脚背处甚至会有不适的挤压感),鞋面的材料非常结实,提供的支撑是非常稳固的;脚踝处的保护比较严峻,鞋帮是低帮设计,边缘处的海绵填充较软,中底离地距离较高,这让脚踝在运动时始终处于一个小小的隐患中;外底耐磨度和抓地都不错,后掌没有配置缓震科技,前掌的Zoom Air气垫较簙,而且与鞋垫之间还隔了一层Phylon材料,因此鞋子整体脚感并不是很好,穿着初期无感甚至会觉得偏硬。测评资料: @35秒13人
@熊猫爱搞笑 识货推荐购买:&&&&26.NIKE Hyperdunk 2017科技配置:织物网面鞋身、全掌React发泡纤维、中足抗扭转支撑板就目前市场反应和实际性能来看,React还是没能成为Boost的“宿敌”,就缓震脚感这点来说,Lunarlon都要比React更讨好,诚然,React中底的场地反应速度是一流的,但它的柔软感并不强烈,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也只是“够用”的程度。从Hyperdunk 2017的表现来看,个人感觉React并不是很适合单独作为一种缓震科技出现在中底,和气垫或者Cushion等科技搭配或者会是更好的选择;底盘除了缓震乏力外其他表现都不错,中底内嵌大面积支撑板,抗扭转保护可靠,前后掌过渡迅速,贴地敏捷的特性令众多鞋友都赞赏有加;外底不同密度圆形纹路的抓地力相当棒,纹路深,比较耐磨,可以征战水泥场地;鞋身包裹很好,鞋型偏瘦,但上脚后并不狭窄,拉紧鞋带后鞋身能贴服地包裹脚掌,然而织物材料强度只能说一般,尽管包裹好,但鞋子的保护力度并不是很够,鞋帮给予脚踝的支撑也比较乏力。Hyperdunk 2017是一款很适合突破使用的球鞋,轻质、没有太多束缚、中底没有延迟感、抓地力佳等特性让鞋子在突破中很有优势,但缓震感偏硬、支撑乏力、保护欠佳等缺点也让鞋子的球场适用位置大大收窄,建议速度型后卫选用,体重大或者脚踝有旧伤的鞋友建议更换专业鞋垫或者搭配护踝穿着。测评资料: @
@想当射手的纯控卫 识货推荐购买:&&&&27.NIKE Hyperdunk 2017 Flyknit科技配置:Flyknit面料、全掌React发泡纤维、中足抗扭转支撑板Flyknit版的鞋帮高度更高,并在鞋头和脚跟位置进行了补强,包裹性依旧很好,脚掌在鞋内不容易松动,脚踝处的包裹感大大提升了,但总体来说,鞋身支撑的加强还是有限,鞋子仍然很难称得上一双支撑稳固的球鞋,脚踝处的包裹虽然更加贴服,由于跟腱处有开窗设计,鞋帮提供的支撑力度并不是很强,脚感更像是穿了一双很厚很紧的袜子;Flyknit版的底盘与普通版几乎完全一样,因此React材料那不温不火的脚感依旧能在Flyknit版体验到,尽管React材料穿开后能感到弹性,场地反应也非常灵敏,但柔软感还是过于“低调”了,很多人甚至会觉得硬,这个崭露头角的缓震材料真的没有太多惊喜;外底抓地力和耐磨依旧不错,尽管是高帮设计,但鞋子还是非常适合突破使用的。鞋面Flyknit材料由于密度较高,导致很多鞋友反映鞋子不是很透气,甚至有点闷热。测评资料: @
识货推荐购买:&&&&28.NIKE Hyperdunk 2017 Low科技配置:织物网面鞋身、部分配色合成革鞋身、全掌React发泡纤维、中足抗扭转支撑板低帮版和普通版的区别基本就只有鞋帮高度,其他部位几乎是完全一样,中底的React材料依旧偏硬,如果想对React材料尝尝鲜那你估计要失个“大”望了,而场地感灵敏、抓地力佳、耐磨等优点也相应继承了下来,鞋子还是非常轻快迅捷的,依旧很适合突破;鞋面材料还是偏软,这个和高帮的普通版没有太多区别,后跟虽然有较厚的海绵填充,但由于形状的改变,可能会磕碰跟腱处的皮肤,头几次穿着最好搭配长袜。测评资料: @
识货推荐购买:&&&&29.NIKE Air Max Dominate科技配置:脚踝护套、后掌可见式Air Max气垫、中足抗扭转支撑板“幻之实战鞋”,Air Max Dominate可能是近年来性价比实战球鞋中的Top 5之一,我很少会狠吹一款球鞋的,但这鞋子感觉不得不吹。首先后掌使用了可见式Air Max,脚感非常好,弹软而不塌陷,而难得的是,你并不需要太多穿着时间去“启动”这个气垫,穿着一两天就能够感受到Max的弹性,前掌并没有配置缓震科技,但幸运的是Phylon材质脚感也不硬,跑动中没有任何不妥的感觉;鞋身包裹和支撑都不错,特别是鞋帮,使用了护套设计,内里填充非常厚而且软,脚踝能时刻处于贴服、安全、舒适的包裹支撑中,在球场上可以很安心地做各种技术动作;外底纹路非常霸气,这里并不是说它多么有创意,Dominate的外底使用了最经典的人字形纹路,在前掌旋转点增加了圆形横向纹路,纹路不是一般的粗,深度也非常深,材料韧度极佳,抓地力和耐磨度都极其出色,简直暴力,相信在水泥外场都能使用很长时间。目前NBA球场上有很多球员选用Air Max Dominate,例如、、坎特、文斯等等,鞋子也不是完美的,例如后掌的Air Max始终有点高,虽然我个人认为还没有到不适的地步,但始终限制了突破中的快感,还有如果你的脚踝形状较粗,那鞋帮的护踝部分可能会磕碰你的皮肤。我之所以对这款球鞋青睐有加,是因为它做到了很少球鞋能做到的一些事情,例如:极其耐磨的外底,却有着不错的缓震脚感;脚踝保护出色,但鞋帮并不会有明显的束缚感;内线球鞋定位,却有着较为轻质的重量等等,而做到这一切的Air Max Dominate官方定价为849元,在网络仅仅400多元就能入手,等多两三个月甚至掉到360元左右都有可能,这是我2017年至今个人最推荐也是最喜欢的性价比实战球鞋,除非你对中底的贴地程度相当执着,否则我相信你会很喜欢和Air Max Dominate在球场上一起作战的。测评资料: @ 识货推荐购买:&&&&30.NIKE Prime Hype DF 2016科技配置:Dynamic Flywire飞线、Dual Fusion双密度材质、中足抗扭转支撑板中底使用了很少见的Dual Fusion双密度材质,这个材质是两种缓震材料结合而成的,前掌内侧材料稍硬,而其部分则使用较软的材料,这个科技一般是使用在跑鞋和训练鞋领域的,但也曾经出现在NIKE Dual Fusion BB系列两款篮球鞋的中底内,脚感是很奇妙的,中底有点轻飘飘的感觉,落地时的冲击力会向四周传递,虽然没有很明显的柔软感,但你能确实地感觉到中底在“卸掉”动能,避震保护丝毫不差,但,根据我穿NIKE Dual Fusion BB时的经验,这个中底迟早会被踩瘪的,DF 2016依然无法回避材料缓震耐用度方面的缺点。鞋帮虽然使用了超高帮设计,后跟并没有内置TPU港宝,虽然拉紧鞋带后,鞋帮的包裹和支撑还可以,但后跟的TPU个人感觉还是不可划缺的,脚跟处的软弱还是能在实战中隐约感受到;鞋身基本由网面材料搭建,鞋头处有热熔摸加固保护脚趾,由于鞋型本身就有点收窄,加上Flywire的加入,鞋身的支撑和包裹都不错,穿着也很舒适;外底抓地和耐磨度不错,纹路视觉上是有两层的,材质也比较硬,个人感觉还是可以在水泥外场打打。DF 2016目前在网络上依然后很多现货,价格也只在300元左右,无论作为主力战靴还是备用鞋,DF 2016都是实用而又实惠的选择。测评资料: @三枪六肾 识货推荐购买:&&&&31.NIKE Zoom Clear Out科技配置:Flywire飞线、前掌Zoom Air气垫Clear Out的底盘是一个翻模修改作品,外底纹路和中底内里结构和NIKE HyperRev 2016是完全一样的,而中底外侧则作出了修改,成品相信是外侧粘合上HyperRev 2016的底盘构建而成,虽然中底结构与HyperRev 2016一样,但后掌Zoom Air气垫却阉割了,用和底盘一样的Phylon材质填充了事,中底缓震偏硬,前掌Zoom Air由于放置在Phylon下方靠近外底的位置,因此气垫的形变很难被脚掌感受到,需要更多的磨合时间去踩开;中底外围的支撑框架保证了鞋子稳定性,底盘外侧的防侧翻外延设计也很细心,但鞋帮和鞋身整体支撑比较软弱,保护性还是堪忧,脚踝处的支撑比低帮鞋好不了多少;外底抓地力不错,耐磨度中规中矩,并不是特别耐磨的类型,在粗糙场地使用会磨损严重。测评资料: @名字长的人肯定超帅
@蔡狼2号识货推荐购买:&&&&32.NIKE Zoom Shift科技配置:鞋带连结加固带、热熔织物网面、前掌Zoom Air气垫、中足抗扭转支撑板和上一代Hypershift一样,Zoom Shift中底虽然只有前掌Zoom Air,但整体缓震并不是很硬,后掌同样设置了几个冲压孔减震,鞋子上脚很短一段时间就会踩开,形变虽然谈不上很明显,但柔软感还是有的;鞋面包裹依旧不错,后跟设置得很高,同时海绵填充很厚,杜绝了不跟脚的情况,同时让跟腱和脚踝得到更多支撑;鞋面保护力度比Hypershift要好,鞋头位置增加了大面积热熔材料覆盖,鞋帮和后跟填充也更厚,鞋帮处添加了连结加固带,一系列措施让Zoom Shift上脚后的安全感大增;外底抓地力很好,耐磨度目前还没找到靠谱的评价,单从实物的纹路和材质去分析的话,我个人感觉Zoom Shift不会是非常耐磨那种类型,纹路有点细而且刻度并不是很深;鞋子有点狭窄,但个人认为并不需要买大一码;此鞋实物的颜值颇高,结构简单却又相当优雅,鞋子上脚后显得很修长,白银配色看着真的非常舒服。测评资料: @
识货推荐购买:&&&&33.NIKE Hypershift科技配置:Dynamic Flywire飞线、前掌Zoom Air气垫、中足抗扭转支撑板中底缓震有点小惊喜,虽然只有前掌Zoom Air气垫,但后掌设置了几个冲压孔,初次上脚就能感受到柔软;鞋面使用一体化设计,鞋舌与鞋身是缝合的,包裹性很不错,但支撑乏力,即使飞线也难以弥补鞋面材料的软弱;外底耐磨度一般,还好抓地力很不错,加上低帮设计、贴地的中底和轻盈的重量,Hypershift在突破中有着“零负担”般的脚感,非常适合后卫使用。测评资料: @布达叫我小佩斯
@颜烈_程诺 识货推荐购买:&&&&34.NIKE Zoom Rev 2017科技配置:热熔织物网面、前掌Zoom Air气垫、中足抗扭转支撑板谈Rev 2017的价格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因为现在这鞋已经掉到450左右的价位了,但平时总听到NIKE没良心什么什么的,那今天来科普一下怎样没良心法吧,Rev 2017的官方定价是899元,是的,上一代HyperRev 2016的官方定价也是899元,但问题是HyperRev 2016是搭配了前后掌间隔式Zoom Air的,而Rev 2017只有前掌Zoom Air,而且相比HyperRev 2016的魔术贴一体化鞋身,Rev 2017的外观设计也比较平庸,减配不减价,够坑不?什么?你说899元的定价还不是很高?那我们的NIKE PG1该怎么评价呢。。。人家也是前掌Zoom Air,鞋面还有固定带,人家还是签名鞋呢,官方定价多少?849元。。。比Rev 2017还便宜了50元。。。这下你可以感受到Rev 2017坑在哪了吧。。。当然,就像开头提到的,讨论Rev 2017的定价并没有什么意义,毕竟现在现在450多元就能买到,而PG1你还是需要540元以上才能入手的,咱们只是调侃一下耐克粑粑“精明”的定价手段。说回性能啦,鞋子中底虽然只有前掌Zoom Air,但放置在中底的上方,因此脚底很容易感受到气垫的形变,后掌脚感还过得去,起码穿着中并不会觉得硬;鞋子包裹非常好,内衬和鞋帮的填充都比较厚,对脚掌的包裹很细致,舒适度和保护性都有着出色的分数;Rev 2017整体重量很轻盈,中底离地距离并不是很高,外底抓地力出色,这让鞋子非常适合突破使用,运动中响应速度快而且没什么累赘感;外底耐磨度不错,可以应付水泥场地。抛开899的不变定价,Rev 2017的性能表现实际上要比搭载前后掌Zoom Air的HyperRev 2016好,这是一双穿着很舒服,突破很灵活的鞋子,球场上一个忠实可靠的伙伴,如果你不是一个科技控或者外观dang,Rev 2017是值得你收入囊中的。测评资料: @ 识货推荐购买:&&&&35.NIKE Zoom Live 2科技配置:Dynamic Flywire飞线、前掌Zoom Air气垫、中足抗扭转支撑板使用了和一代一样的底盘,这个底盘虽然外观和科技都平平无奇,但实际脚感是挺不错的,前掌Zoom Air有能感受到的柔软感,后掌虽然没有科技,但Phylon材料较厚而且设置了冲压孔,因此实战中不会觉得硬,缓震保护已经很到位了;外底耐磨度和抓地力都不错,尽管纹路较细,距离特别耐磨等级还有些距离,但纹路深度和材料硬度都不错,鞋子还是可以在水泥场地使用的;鞋面包裹依旧很好,鞋身相比一代收紧了些,因此很多人穿着会觉得窄,但个人认为并不需要特意买大一码的;鞋面的支撑力度比一代要好,拉紧鞋带后鞋面依旧能够顺应地贴合脚面,鞋面韧度提升了,同时加入了飞线,鞋帮和鞋舌的填充也比较厚,因此对于一款低帮球鞋来说,Zoom Live 2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已经是比较好的了,当然,防侧翻外延、中底上延那些保护性设计要是有那当然更好,但这个底盘和鞋面依旧足以应付大部分人的实战需求了。Zoom Live 2目前网络价一般在450元左右,如果你耐心点找还能找到400元以下的价位,鞋子算是目前低帮实战款中有点小惊喜的一款。网购评价:“鞋子的整体感觉很惊艳,脚感爆炸好,前掌Zoom给的反应很到位,性价比高。”“我感觉贼好,正品的感觉Zoom明显,后跟也很舒服。”“前掌Zoom明显,实战相当爽,反馈明显,虽然没有吱吱摩擦声但也不会溜冰,唯一遗憾后脚有点拖沓,对于实现够用,前掌包裹还是可以的,溢胶什么的就直接忽略了,毕竟鞋是来穿的,值得入手。”识货推荐购买:&&&&36.NIKE Zoom Live科技配置:魔术贴绑带、前掌Zoom Air气垫、中足抗扭转支撑板引用论坛鞋友@ 的总结:性价比高,包裹出色,不挑脚型,前掌舒适,支撑一般,缓震凑合。真是非常好的评价,简明扼要,句式严谨,还带点押韵。中底只有前掌Zoom Air气垫,还好Phylon材质比较厚,后掌的Phylon有接近两厘米的厚度,而且后掌还设置了两个冲压孔增加Phylon的形变空间,因此鞋子中底即使配置寒酸,但脚感依然可以,实战中你是不会觉得鞋底硬的;鞋身包裹很好,而且穿着非常舒适,内靴设计,后跟填充很厚,穿上后脚掌能时刻处于柔软而细致的包裹中;鞋身支撑有点弱,主要原因是鞋面的织物面料太软了,即使有热熔摸覆盖,即使有魔术贴绑带加固,鞋身在激烈对抗中还是显得单簙;外底抓地力和耐磨度普遍好评,可以穿到水泥外场溜达。测评资料: @欧文拿下MVP后说
@ tx4332690
@我是娇妹i
@大爱保罗336 识货推荐购买:&&&&37.NIKE Zoom Evidence 2科技配置:Dynamic Flywire飞线、前掌Zoom Air气垫、中足抗扭转支撑板首先,有意入手白色的鞋友请注意,Evidence 2的鞋头位置有热熔摸加固,而随着你穿着时间的增加,鞋身的网布开始沾灰变脏,而鞋头的热熔摸依旧光洁如新,久而久之鞋子就变成“鞋头白鞋身灰”配色,视觉上是蛮碍眼的。中底只有前掌Zoom Air,很多人反应鞋子脚感比较硬,但同时也有不少人追评穿着一段时间后会变软;鞋型修长,甚至有点偏窄,各网店都有些买家评价鞋面勒脚背,拉紧鞋带后有着贴服的包裹,但鞋面实在太软了,弯曲一下脚掌就能看到鞋面肆意的形变,支撑很一般;鞋帮和后跟填充厚度都不错,后跟设计得比较高,能够给予跟腱更多支持,但受限于软弱的鞋身材料,鞋子整体的保护性依然是堪忧的水平;外底纹路有两层,抓地和耐磨都不错。Evidence 2的官方定价是599元,虽然是新款,但现在在网络上基本380多就能买到,尽管鞋子的性能并不是很优秀,但很多细节设计,例如鞋面图案、Swoosh Logo上的立体纹路、外底纹路的雕刻、鞋帮与后跟填充等等,都能看出设计师创作时的一些热忱,这比Evidence一代或者Zoom Rev 2017等鞋款的设计要有诚意得多。网购评价:“刚开始有点硬,后面穿一会就可以了,开始味有点大。”“刚买来很硬很硬,第一次打非常卡脚,后来踩踩开了才好一些,还不错。”识货推荐购买:&&&&38.NIKE Zoom Evidence科技配置:Dynamic Flywire飞线、前掌Zoom Air气垫、中足抗扭转支撑板中底只有前掌Zoom Air,但脚感并不是很硬,穿了一下还是能感觉到来自鞋底的柔软,鞋垫是常见得不能再常见的样式了,因此柔软感很可能是来自于中底的Phylon和Zoom Air,实战时的缓震够用的了;鞋身前掌部分包裹还不错,飞线的加入很好地提高了前掌鞋面的收紧能力,但鞋帮的包裹比较差,尽管鞋帮和后跟填充厚,然而鞋口设计的太宽阔了,鞋舌偏簙,鞋帮整体偏软,你需要使劲拉紧些鞋带,鞋帮才会有靠谱点的支撑保护;外底纹路看上去是很粗的,深度也可以,但材质比较软,个人感觉是不能再水泥场地持久使用,这个实在有点可惜了;中底的抗扭转似乎有点乏力,还好底盘有防侧翻设计,后掌也有两个上延的支撑块,跑动中并没有太多不稳的感觉,但你还是能隐约感觉到脚底没什么支持,响应有点迟缓。网购评价:“轻盈透气,抓地感强,不错。”“穿着打了场球,抓地力、减震性、包裹性都不错,很透气。”“这鞋子真的不耐磨,才穿一下午就磨了几块!建议在水泥地打的兄弟别买!”识货推荐购买:&&&&39.NIKE Zoom Devosion科技配置:鞋带连结加固带、前掌六角形Zoom Air气垫、中足抗扭转支撑板前掌只有一块小小的六角形Zoom,网络上普遍都反馈鞋子缓震较硬,估计底盘Phylon材料使用了密度较高的批次,因为Devosion的后掌有设置四个冲压孔的,一般来说,这种设计的后掌即使没有配置气垫,脚感也不至于太硬,例如NIKE Zoom Shift、NIKE Hypershift、NIKE Zoom Live 2等鞋款,这些后掌就只有冲压孔,但脚感还不错,有些初次上脚还会有明显的柔软感;虽然中底只有很小一块支撑板,但买家基本都反映底盘很稳,底盘其实很多安全性设计都有的,例如防侧翻凸出、中底上延加固、足弓位置收窄、底盘贴地等,因此实战中表现稳定安全也就不足为奇了;鞋帮使用了超高腰设计,鞋身和鞋帮包裹都很好,鞋带扣加固设计让脚背位置收得很紧,很多人评价后跟磕碰跟腱皮肤,实战是最好搭配长袜使用了,鞋身支撑有点软,尽管是超高帮设计,但保护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外底抓地不错,耐磨度也可以,外观设计虽然还是那些套路,但也不至于太平庸,上脚效果看上去还是挺不错的,价格非常低廉,目前网络上200元左右的价位就能入手。网购评价:“鞋底特硬,所谓的气垫缓震没什么用。”“鞋子包裹性还是不错的,与图片描述一致。穿上也很舒服,唯一一点就是鞋底比较硬。”“外观我很满意的,好像沒有避震或者没感觉到吧,前脚背被夹特痛苦。”识货推荐购买:&&&&40.NIKE Zoom Assersion科技配置:Dynamic Flywire飞线、前掌六角形Zoom Air气垫、中足抗扭转支撑板Zoom Assersion号称是Kyrie 3的简版,但在鞋身上并没有找到与Kyrie系列的联系,缓震偏硬,前掌硬是因为底簙而且气垫面积小,而后掌硬是因为Phylon材质实在太韧了,即使后掌有四个冲压孔,外底还设置了一个圆形凹点,后掌脚感还是不够友好,NIKE不同批次Phylon的密度有时候差异还真的挺大,不知道鞋子穿着一段时间后会不会软些,目前网络上几乎都是一边倒的偏硬评价。鞋身前掌有一圈热熔材料覆盖,用于提高鞋面的包裹能力,但这种方式不太明智,甚至有点粗暴,这种设计让鞋舌的长度缩短了一大段,变成了没有延展性的热熔塑料面,鞋子上脚后明显感觉到脚背空间太小了,这对于某些偏宽脚型或者高足弓的脚型是非常不友好的;底盘确实有些Kyrie 3,Kyrie 4的感觉,圆弧边缘能够很快响应脚掌改变方向的动作,贴地的中底场地感也非常灵敏,外底抓地力很不错但耐磨度一般,鞋帮边缘的一圈织物材质容易破损。网购评价:“帮忙给别人代买的,别人说脚背很低嘞的疼,不知道咋回事。”“脚背高的人不好穿进去,其他还好。”“不知道这鞋子是半截舌头订死的,订死的位置很硬很紧,所以这鞋子很挤脚磨脚,我塞湿报纸两天,踩了四五天了,右脚还是超磨脚,除非拆下鞋垫。”识货推荐购买:&&&&41.NIKE Zoom Ascention科技配置:前掌Zoom Air气垫、中足抗扭转支撑板鞋面材料很软弱,包裹性也欠佳,鞋身和鞋帮的填充实在太敷衍了,上脚后感觉脚掌和脚踝在鞋内空荡荡的,需要拉很紧鞋带才能有差强人意的包裹感;使用了和NIKE Zoom Evidence一样的底盘,前掌Zoom Air面积对于这个级别的球鞋来说已经算很大了,脚感也还不错,后掌就基本无感了,够用的水平;底盘很多人反应抗扭转乏力,我感觉还是有点的吧,跑一下还觉得鞋面太弱质了,带不起底盘;外底抓地力和耐磨依旧不错,外底的纹路其实很有潜力,人字纹很粗很深,但始终材料偏软,差一口气啊。这鞋的价位太没意思了,这种性能现在价位都能坚挺在400元左右,这个价位我选择NIKE Air Max Dominate或者NIKE KD Trey 5 V都比这个好很多啦。测评资料: @
识货推荐购买:&&&&42.NIKE Air Max Infuriate Low科技配置:Dynamic Flywire飞线、后掌可见式Air Max气垫、中足抗扭转支撑板后掌的Air Max气垫试穿时感觉比较硬,不过很多测评和网购评价都说穿着一段时间就会有软弹感,前掌很贴地,突破时应该会畅快,但相应地在落地时容易踩透,弹跳较好的鞋友最好换个硅胶鞋垫;底盘两侧都有上延包覆鞋身,但底盘严格来说并不算稳,个人认为原因可能是后掌使用了开窗设计的Air Max气垫,这种开窗气垫本身边缘就缺乏支撑,而Infuriate Low外底接地面积有点窄,这增加了Max气垫边缘形变从而发生侧翻的几率;鞋身很窄,包裹性很不错,可惜材质偏软,即使配置了飞线,但鞋面的支撑保护并不是很够,后跟很高,而且高得很突然,对跟腱的压迫有点明显,这个后跟给我的感觉有点像李宁音速5,但那个的压迫感更加强烈,Max Infuriate后跟的填充还是比较厚软的,穿着一段时间习惯一下应该就没有问题,至于实战中是否会磕破跟腱皮肤,视乎各人脚型吧,个人感觉可能性不大,搭配长袜穿着是最稳妥的;外底耐磨,菱形纹路的抓地力也很不错,尽管是Max球鞋,但重量还算轻,加上前掌贴地,鞋子应该非常适合小个后卫使用。测评资料: @大维石
@啦跨年啦 识货推荐购买:&&&&43.NIKE Air Max Infuriate Mid科技配置:Dynamic Flywire飞线、后掌可见式Air Max气垫、中足抗扭转支撑板中帮版使用和低帮版一样的底盘,性能表现也就一样咯:后掌Max气垫需要穿着一段时间磨合才会有软弹感,前掌较簙,落地时难以屏蔽地面的冲击,外底耐磨抓地颇佳,场地感非常好,后掌Max气垫的外底接地面积小,底盘不太稳。中帮版的包裹性依旧不错,保护性也得到了不少的提高,由于后跟多了一个衬垫,鞋子的内里空间相比低帮版有点小,网络上有人反映需要买大一码,我脚型偏瘦并没有这个问题,只是觉得有点紧,但由于只是试穿,我无法确定实战中是否会顶脚趾,耐克官方实体店最近都有售这鞋,对尺码不太有把握的鞋友可以去试穿一下。网购评价:“鞋蛮漂亮,但记住,一定要买大一号,我买了大半号的,穿着还是很挤。”“鞋底子是真的硬,可能是还没踩开。”“跟低帮的一样,硬是特色,抓地不错,但要踩一段时间。因为低帮的挺合我脚型,所以看到这个又买了。可是有点紧。建议脚宽厚的入大一码。”识货推荐购买:&&&&44.NIKE Air Versitile科技配置:Dynamic Flywire飞线、后掌可见式Air Sole气垫、中足抗扭转支撑板中底的Air Sole气垫普遍反映比较硬,暂时还不能确定穿着一段时间后会不会改善;鞋帮和鞋舌都有填充,鞋型宽度适中,鞋口弧度不会磕碰踝骨,后跟有跟腱衬垫,鞋面并不需要太多磨合时间,很多人首次穿着就反馈包裹很舒适;鞋身保护性中规中矩,材质偏软,也没有添加额外的加固块,但热熔摸包覆、飞线、后跟港宝等基础的保护措施都有,实战中相信不会很缺乏安全感;外底抓地力很不错但估计耐磨度一般,三叶草部分纹路太细了。测评资料: @老公你好坏
@胖猪爱欢宝 识货推荐购买:&&&&45.NIKE Air Versitile 2科技配置:Dynamic Flywire飞线、后掌可见式Air Sole气垫、中足抗扭转支撑板使用了一代的底盘,性能没有任何区别,后掌的Air Sole气垫仍然比较硬,外底三叶草纹路部分容易磨损,抓地力不错;二代使用了低帮设计,包裹性依旧不错,内靴设计,鞋帮和鞋舌的填充甚至比一代还要好,上脚甚至感觉有点紧;鞋面材料依旧软弱,个人感觉飞线应该延续至最前一对鞋带孔;由于前掌贴地,抓地力佳,重量轻盈加上低帮设计,如果你能忍受中底不太友好的缓震,Versitile 2是非常适合快速突破使用的。由于Versitile 2官方定价相对低,鞋子在耐克官方网店达成了每月月销2500双以上,累计8000个评价的惊人成绩。网购评价:“质量方面做工还是不错的,包裹性很强,鞋子里面有一层袜子包裹着整只脚,外层红色网状的表层很透气,夜跑感觉脚指凉凉的~大概就是这样了。”“鞋底很硬穿着不是很舒服。”“脚宽或者胖的人,建议买个大半号或者大一号,透气挺好的,稍微有一点紧。”识货推荐购买:&&&&46.NIKE The Air Overplay 9科技配置:后掌Air Sole气垫我估计没有人会猜到这个低调得不能再低调的系列竟然能延续十年,不过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已经过去了,2018年也走过了四分之一,Overplay 10还没有踪影,难道传说到此为止了吗?Overplay系列一直做工都不怎么样,毕竟价格放在那里,Overplay 9目前在一些网店里仍然能找到一些关于质量的吐槽,车线走歪、鞋舌长短不一,甚至连左右脚鞋楦大小都能差异巨大,无语。中底缓震一开始并不好,但穿开后会有不错的软弹,这个除了后掌Air Sole气垫的功劳外,还和鞋子外底的悬空设计有莫大的关系,足弓位置的悬空大大增加了中底的形变空间;外底耐磨度不错,材质很硬,抓地力也普遍好评;鞋身保护一般,后跟的港宝有点软弱,鞋帮强度也有点不足。网购评价:“挺好看的,大小合适,鞋底稍微硬了一点点,适应了就好了。”“买过后觉得不太合适,就退款退货了,卖家还是发货了,收到货一试果然有点微紧,以经验这个码应该是正好的,特别是左脚,一般应该都会松点,这个反而紧。”“这双鞋右边比左边的内空小一点点,穿着右边很紧,左边很舒服。”识货推荐购买:&&&&47.NIKE Air Max Audacity 2016科技配置:Dynamic Flywire飞线、Hyperfuse鞋面、后掌可见式Air Max气垫Max Audacity 2016的底盘和初代Max Audacity是完全一样的,初代我有一双安东尼戴维斯的红白金PE配色,断断续续穿着了大概一个月,既然两款球鞋的底盘一样,那我就直接谈谈初代Max Audacity中底的性能究竟如何了,首先我真的不太喜欢外底纹路,虽然涂鸦般的图案很有新意也比较耐磨,但抓地力实在有点勉强,其次后掌的缓震是可以的,你是可以感受到Max气垫的软弹,但毕竟是Max气垫,后掌的离地距离比较高,然而后掌外底的接地面积并不大,前掌的防侧翻外延也有点小器,这导致底盘在运动中并不是很稳;说回鞋面,鞋帮使用了前低后高的超高帮设计,鞋帮设计很棒,材料延展性很好,只要你把鞋带拉紧了,包裹和支撑都会有不错的表现,同时不会让跟腱和脚踝有太多阻碍感;鞋面飞线的加入实在太及时了,初代鞋身只有Fuse面料,软弱得很,而且走路的时候Fuse材料互相摩擦会有吱吱的声音,Audacity 2016则没有这个问题,飞线让鞋面的收紧能力和支撑力度提升了一个档次。测评资料: @
识货推荐购买:&&&&48.NIKE Air Integrate科技配置:Dynamic Flywire飞线、后掌可见式Air Sole气垫、中足抗扭转支撑板这鞋子的外观我挺喜欢的,简洁利落,鞋帮、后跟和鞋舌的填充都不赖,前掌有点窄,试穿时的包裹感挺贴服的,鞋身的强度也比我想象中要好,鞋头有一大块热熔摸加固,但不太清楚这块热熔摸运动时会不会磕碰小脚趾,毕竟延展性不太好而且覆盖的范围直达中掌位置;中底比想象中要簙,看鞋子的外观还以为中底会比较厚,后掌的Air Sole气垫没什么感觉,估计实战时的脚感会偏硬;外底抓地力不错,纹路很深,理论上是可以放心在水泥外场使用。网购评价:“鞋子还可以,气垫没有想象中那么软,包裹性很好。就是感觉鞋子不太适合我的脚型,鞋子的脚掌部分略窄,但是长度又长了点。”“脚胖的人刚开始会觉得有点挤,不过适应一下就好了。”识货推荐购买:&&&&49.NIKE Air Precision科技配置:Dynamic Flywire飞线、后掌Air Sole气垫首先想购买白红配色的鞋友请注意,鞋子的网面材质很容易脏,而鞋面脚趾和中足位置用的白色热熔摸并不易脏,这样穿着一段时间,鞋身的白色部分会渐渐变成白灰两种配色,外观上看上去是比较邋遢的,购买前考虑清楚咯。后掌配置基础得不能再基础的Air Sole气垫,缓震感偏硬,外底纹路很棒,简洁而漂亮,抓地力还不错关键是非常耐磨,纹路很深很厚,材质坚韧,很适合水泥外场作战;鞋楦很合脚,不是偏窄那种,而是形状很贴合那种合脚,提供的包裹很到位很舒服;鞋身特别是鞋头位置材质偏软,走动中的形变有点厉害,后跟港宝也不是很硬,保护性略嫌不足网购评价:“包裹性不错,鞋底有点硬,有点滑,外观漂亮。”我的球鞋微博:
欢迎大家关注
[&此帖被球鞋军师在 22:50修改&]
赞赏了50虎扑币
这些回帖亮了
购鞋指南正式复活啦如果球鞋的性能描述有差错,或者你有更详细的穿着感受想分享给大家,欢迎在帖子回复,这个帖子是动态的,以准确的实战感受为最终目的,我会随时根据大家的回复或者我穿鞋时的新感受更正内容。预告:四月份开始进入品牌商的Q2产品季了,目前NIKE比较注目的新款有:NIKE LeBron 15 Low,新的外底设计:Nike Kyrie Flytrap 欧文系列首款正式简版:Kyrie Flytrap的外观我还是挺喜欢的,外底设计也很有意思,带点Kyrie 4的影子,希望实战给力咯,我们下期Air Jordan篇再见注意鞋子的排名是不分先后的,并不是说排在越前的性能越好
[&此帖被球鞋军师在 13:37修改&]
已有JRs,赞赏了20虎扑币
很认真,很详细的感觉
购鞋指南正式复活啦如果球鞋的性能描述有差错,或者你有更详细的穿着感受想分享给大家,欢迎在帖子回复,这个帖子是动态的,以准确的实战感受为最终目的,我会随时根据大家的回复或者我穿鞋时的新感受更正内容。预告:四月份开始进入品牌商的Q2产品季了,目前NIKE比较注目的新款有:NIKE LeBron 15 Low,新的外底设计:Nike Kyrie Flytrap 欧文系列首款正式简版:Kyrie Flytrap的外观我还是挺喜欢的,外底设计也很有意思,带点Kyrie 4的影子,希望实战给力咯,我们下期Air Jordan篇再见注意鞋子的排名是不分先后的,并不是说排在越前的性能越好
[&此帖被球鞋军师在 13:37修改&]
已有JRs,赞赏了20虎扑币
很认真,很详细的感觉
好帖好帖好帖。
哈哈 好几双穿过没写测评的 看来最近可以补一补测评了
好久不见军师
大概一年了
好久不见军师了还是那么牛逼
有心了,绑定
发自手机虎扑 m.hupu.com
欢迎军师回归
前排吗,好久不见甚是想念
装备区小白参见大神
军师还是这么牛逼!!!
前排前排,军师真的强。
好帖好帖,紫薯紫薯紫薯
前排帮顶,好帖
帮顶帮顶,好帖
看了好久,帮顶
好帖,dddddd
前排围观复出
看到ld直接进来点赞
好帖好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请或者
259人参加团购499.00元&1099.00元
999人参加团购219.00元&849.00元
113人参加团购528.00元&850.00元
524人参加团购289.00元&699.00元
99人参加团购179.00元&199.00元
40人参加团购145.00元&228.00元
1124人参加团购548.00元&849.00元
444人参加团购249.00元&999.00元
89人参加团购269.00元&299.00元
343人参加团购236.00元&499.00元
325人参加团购487.00元&799.00元
1472人参加团购399.00元&599.00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7篮球鞋实战排行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