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市明和熊朝忠真能打一场 中国拳王邹市明两大拳王你说谁赢

熊朝忠VS邹市明似关公战秦琼 中国两拳王谁更强?_网易新闻
熊朝忠VS邹市明似关公战秦琼 中国两拳王谁更强?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来源:新浪体育 微博 T|T字号:打印参与评论
新浪体育讯一直以来,我的梦想就是获得职业拳击的世界冠军,今天我的梦想实现了,希望这可以成为推动中国职业拳击发展的一个契机。”日,熊朝忠获得WBC世界职业拳击迷你轻量级(105磅)金腰带后,这样说。
“我一直希望、渴望职业拳击。”日邹市明卫冕了自己的奥运会男子49公斤级拳击冠军后,这样说。
日,熊朝忠创造历史,获得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职业拳击冠军后,不少拳迷都在网络上开始议论熊朝忠和邹市明如果打一场的话,谁更厉害?其实这个问题早在2010年就已经开始在国内的拳击圈进行讨论了。记者早在2010年WBO拳击中国中心于天津成立的时候,就已经和《拳击与格斗》的执行主编贾春天进行了非常深入的探讨。
此后在历经国内的记者、业余专业体制内的拳击教练选手、官员、国外的职业拳击推广人等广泛的采访讨论后,形成了本文的观点。如果这样一场比赛永远不会进行的话,其实只是一场关公战秦琼式的讨论,以饕拳迷和体育迷。写这样一篇文章的目的,其实是为了推广拳击在中国的发展,使得更多的人了解拳击运动的内涵。
职业和业余拳击完全不同
熊朝忠获得的职业冠军级别是105磅,换算成公制是47.627千克。熊朝忠打比赛前的称重为47.6千克。不过他在拿到迷你轻量级金腰带之前,也曾经获得过WBC的轻蝇量级银腰带,轻蝇量级的重量为108磅,换算为48.987千克。而邹市明在伦敦奥运会上得到的是男子-49公斤级冠军。也就是说,如果两人真的较量的话,这应该是一个级别上的比赛。
把熊朝忠和邹市明放在一起比较,粗浅的说法是,两个人都是打拳击的,只不过熊朝忠是职业拳击选手,而邹市明是业余拳击(或者称为奥运会专业体制)选手。
在熊朝忠拿到冠军当夜,在昆明市体育馆的新闻发布会上,WBC下属的ABCO(亚洲洲际)职业拳击组织秘书长帕克说,“我希望所有的记者都能明白,职业拳击和业余拳击是不同的,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比赛,希望你们可以把这个告诉给体育和拳击迷们。”
普通观众观看职业拳击和业余拳击,认为最大的不一样是业余拳击戴头盔,而职业拳击不戴头盔;此外业余拳击一般只打3个回合,而职业拳击的比赛有4回合6回合和8回合10回合。世界战都是12个回合不等。
其实,区别职业拳击和业余拳击的最大不同,是评判输赢的标准。
到目前为止,奥运会所属的业余拳击是加分制,以拳手击中对手有效部位的清晰程度和效果,给予点数。5名裁判中只要有3名裁判同时按下计分器,就算得分。3回合比赛击中对手的点数累计,得分多的获胜。比如邹市明在伦敦奥运会的决赛3回合得分为13比10,战胜泰国拳手庞普里亚杨夺冠,就是3回合的累计击中对手拳数。
至于职业拳击,其评判标准是3名裁判的主管打分。一般一回合的满分是10分,裁判认为一名拳手在比赛中击中对手的拳数更为清晰有效,打中对手的效果给对手造成的伤害更大,那么这名拳手就得到10分,而劣势选手只有9分。当一名拳手被对手击倒数8秒后,他会被扣1分,这时候会出现一回合10比8的比分。
在熊朝忠拿到职业冠军的夜晚,为其打分的3名裁判都是wbc最为资深的裁判,其中一人是WBC的裁委会主任,另外两人则主裁过帕奎奥或者霍利菲尔德的比赛,都是有20年以上经验的老裁判。当时熊朝忠的比分分别为澳大利亚霍克116比114、美国的米尼118比111和泰国裁判116比112。这样的读解是,第一名裁判认为熊朝忠12回合中赢了7回合对手5回合,第二名裁判则认为12回合熊朝忠赢了9回合对手2回合1回合战平,而第三名裁判认为熊朝忠赢得了8个回合。最终3比0一致判定,熊朝忠夺取冠军。
规则和比赛风格的差异
在熊朝忠和邹市明究竟谁更厉害的讨论中,拳击记者、裁判、推广人、官员们几乎一致提出了一点,那就是,看用什么规则打。如果用业余规则比赛,熊朝忠必败无疑,这是他粗糙的技术特点决定的。而用职业比赛规则,则需要看打多少回合。
邹市明和熊朝忠能够分别在业余和职业拳击获得世界顶级头衔,和他们的天赋分不开。
邹市明打49公斤比赛,身高1米63,其臂展为1米64。在脚步移动变化上,邹市明已臻化境,他的速度更快。一名业余拳击体系内的官员在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说,“如果打起来,熊朝忠3个回合连邹市明的毛都摸不到。”而另一名以前是全国冠军,后来出来培养职业拳手的教练从技术上读解说,“邹市明就后退着打迎击,打前手拳,熊朝忠的步伐根本跟不上他,打不到的。”
熊朝忠身高1米50,臂展1米60,他的最大特点是身体强壮,力量十足,抗击打能力强。在2009年第一次挑战日本的职业拳王内藤大助的时候,熊朝忠挨了和邹市明一样身高的内藤大助很多拳,但是几乎没有感觉,以至于赛后内藤说,些令人沮丧的是,似乎我打多少拳对手(熊朝忠)也觉得没事儿人一样。”但是熊朝忠因为23岁才开始从打野拳接受职业拳击训练,其技术粗糙得根本不被国内体制内的专业拳手看在眼里。3年前和内藤大助比赛的时候,他的前手左拳几乎没有,连续击打也不多,完全靠着气势和右拳的杀人拳去进攻,结果击倒了内藤一次。虽然经过3年的磨练,熊朝忠的前手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可是就看他的夺冠之战对哈维尔-马丁内斯,也出拳打组合不如对手,出拳比例只有2比5左右,只是靠着出拳的效率,获得了胜利。
这种比赛特点和风格使得熊朝忠和邹市明走了两个极端。邹市明非常适合业余规则的打点制,他的出拳迅速、精确、步伐灵活,往往第一回合就开始领先,随后进入防守反击,抓机会打点。而熊朝忠在打点上就是职业拳台也很少占上风,因此重拳和杀人拳是他的王牌。
体能回合数以及KO
再次回到两人对决的虚拟舞台上,在3回合业余规则下,邹市明以自己的飘忽走位和速度,以及臂长优势技术特点,会把熊朝忠打得没有脾气,几乎会成为靶子。但是如果到了职业拳台上,则是另一番景象。在前4个回合,邹市明占据完全上风,而此后,邹市明就将陷入体能的问题。
一些专业体制教练或者专家在这个问题上有些不服,认为在专业(即国内业余拳击体制)下,在打队内实战训练的时候,邹市明也打12个回合的循环。因此不存在邹市明体能不够的问题。不过职业拳击拳手和裁判们则很不屑地认为,训练中的12回合和比赛中的12回合是完全不同的。此外一名业余拳击的权威人士表示,邹市明因为长期打业余拳击,其身体的记忆能力使得他在真正的比赛中最多坚持5个回合,也最多分配5个回合。5回合后,身体的疲劳记忆就将使得他很难再保持原来的速度和力量。这一点奥运会决赛第三回合邹市明的体能下降就是明证。
也就是说邹市明如果和熊朝忠按照职业拳击规则进行王者12回合比赛的话,他在前4-5个回合会占据上风,按照职业计分规则,在很难打倒熊朝忠的情况下,获得50比45的领先,而随后的7个回合会成为他很难度过的时刻。他很可能在拳台上进行不断的躲闪反击,而熊朝忠则利用体能优势,希望给予邹市明致命一击,将他击倒。
也许有人不同意这一点,在前5个回合,邹市明能打熊朝忠多少拳,熊朝忠几乎都打不中邹市明啊。一名拳击资深人士在读解职业拳击的时候说,70%是看CTRL即比赛控制、20是看打击效果、只有10%是击中对手的数量。也就是说,就算邹市明在前5个回合打中熊朝忠30拳,熊朝忠1拳也没有,也是50比45而已。在职业拳击,没有累计积分,每一个回合都是新的开始。后面熊朝忠依靠自己的控制完全可能扳回来。
搂抱和观众的嘘声
伦敦奥运会的决赛,邹市明对阵泰国的庞普里亚杨是一场非常经典的比赛,邹市明将自己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他在反击中以清晰有效的得分,最终13比10赢得了比赛。赛后现场观众发出了嘘声。一名在现场的CCTV5记者谈到嘘声的时候说,“那是因为泰国观众多而且对手的教练会表演的缘故。”不过,邹市明确实在比赛中一直打防守反击,其积极进攻性不如对手,在职业赛场,这种消极的防守打击,除非能将对手击倒,否则很难得到认可。
这不是拳击观众第一次对中国选手发出嘘声,中国拳击队在阿拉木图进行奥运会预选赛的时候,也有中国拳手遭到过这种待遇。“海盗式”打法,说到底是利用业余拳击规则的一种非积极性打法,和职业拳击以及观众的感受并不一致。
熊朝忠的日本训练师中村荣治说:“业余拳击和职业拳击的不同就在这里,业余拳击是靠得分赢得比赛的,而职业拳击的精髓是将对手击倒,这也是业余拳击的票房和职业拳击的票房没法比的原因,在职业赛场,观众买票是来看KO的。”
根据WBC下属东洋太平洋拳击组织OPBF发表的一个数据显示,职业拳击拳手在洲际战10回合比赛中全场出拳能达到500-550次,即每回合平均出拳50-55次。而业余拳手在3回合的比赛中,平均一回合出拳最多只有25次。
在11月24日熊朝忠和马丁内斯的比赛中,全场12个回合36分钟比赛,双方的搂抱只有短暂的2次,而且这种搂抱在比赛中是不停表的。而邹市明和庞普里亚杨之间3回合9分钟的比赛中,消极的搂抱分别是第一回合8次、第二回合7次、第三回合10次,高达25次,每次裁判将两人分开都必须停表。业余拳击的断断续续,不连贯弊病暴露无遗。
要是在职业拳击赛场上不断出现搂抱,满场跑,不正面进攻的情况,赛场早就被观众嘘翻了天。这样的拳手也不会有职业市场价值。
业余冠军和职业冠军
奥运会业余拳击选手打不了职业拳击么?很多职业冠军都曾经是奥运会业余冠军,从伟大的阿里、福尔曼到哈斯勒以及现在的重量级拳王克里琴科都是奥运会冠军又怎么解释呢?
业余拳击是职业拳击的重要一步。很多拳手都是先在业余拳击展露头角后,进入职业拳击赛场的,奥运会的业余拳击是职业拳击的基础,也是职业拳击的培训营。在国外,一般拳手打业余拳击出成绩后,都会在23岁或者最晚25岁转入职业拳击,开始进行转型。用1年左右的时间适应职业拳击赛场,他们需要适应抗击打的能力,取悦观众的能力等等,经过6回合或者8回合的过度战,开始进行更高等级的挑战。
在国外,职业拳击远比业余的奥运会拳击受到重视和尊敬。那些一开始就以职业拳击为目标的拳手,会在年满18岁后开始进行职业亮相,从4回合打起,然后是6回合,经过2-3年左右8到10场的锻炼(熊朝忠的对手马丁内斯有资格争夺职业头衔等了5年,熊朝忠是2年),打出实力和名气,加上推广人的运作,开始竞争洲际头衔,继而是世界头衔。泰森18岁落选了业余的奥运会选拔,转战职业赛场后2年就在20岁拿到了世界金腰带。
人们很少会在业余赛场上看到26岁之后的老将。这是因为国外拳手到了一定年龄都会想到去职业拳坛赚钱,而只有在中国体育体制中,奥运会大于一切,业余专业体制内的运动员吃喝有保障,有工资拿。打个全运会冠军能得到50万加房子,打个奥运会冠军能拿到200万加未来的工作或者晋级官员仕途。而职业选手如熊朝忠之类的,在没拿到世界冠军之前,穷得叮当响,有时候还要借债训练度日。
当然,在职业拳坛,奥运会冠军会比普通刚刚入行的职业拳手得到更多的尊敬和青睐,因为他们已经有了一些名气,是有实力的推广人争抢的对像。这也就是此前唐金邀请邹市明的原因。他们有时候不会等2年,在推广人的安排下从开始打菜鸟到打老鸟,一步一步逐渐进步后,1年左右就可以进入高等级的比赛,进行头衔战。
在这当中,有的拳手从业余拳击很好地过度到了职业拳击,像阿里那样成为了伟大的拳手,有人因为风格原因很难转型。比如2004年在雅典奥运会上击败邹市明夺冠、只比邹市明大1岁的古巴选手扬巴特雷米。他在2007年加入美国国籍,成为职业拳手后,全部职业战事出场12次11胜3负4KO。
2009年进入职业后2年,扬巴特雷米10回合击败了亚历山大第一次拿到了空缺的WBC拉美洲际金腰带。此后也许是因为推广人实力不行,他没有卫冕,今年2月在另一场10回合的洲际赛中,扬巴特雷米负于对手,目前他只是一名普通职业拳手,连打世界战的机会都没有。而熊朝忠到目前为止打了8次洲际赛,7次卫冕。参加了2次世界挑战赛,夺取了世界职业冠军。这也是熊朝忠推广人刘刚实力的体现。
结束语:很难完成的命题
写到这里该结尾了,综上所述,如果真的出现一场这样的比赛的话,按照业余规则,熊朝忠肯定负;而打职业规则12回合王者战的话,4回合甚至6回合以前熊朝忠会根本没法打,而6回合以后,邹市明会被动得很难看。
如果邹市明再年轻一些,也许可以经过1年的转型,通过训练改变一些自己的风格,去职业赛场上试试自己的身手。而现在已经31岁的他为了中国的奥运战略,在奥运会上为中国升国旗奏国歌,失去了最好的时光,已经基本不可能改型了。
对于31岁邹市明和29岁的熊朝忠来说,他们俩都是中国拳击历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不能贬低两人在各自领域内为中国所做的贡献。
也许正是认识到了职业拳击的魅力,认识到了职业拳击的科学性以及观众观感和现场裁分的异常感。协办奥运会拳击比赛的的国际拳击联合会正式改变了业余拳击规则,全面向职业拳击靠拢。从日开始,所有的奥运会业余体制拳击将不会再佩戴护具,采用职业拳击的减分规则。也就是说,邹市明将是最后一代靠点数累计计算输赢的业余拳击冠军。奥运会的业余拳击将发生巨大的变化。
本文的采写得到了以下人员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受益匪浅。
《拳击与格斗》杂志执行主编贾春天
中国体育报资深拳击记者杜文杰
中央电视台拳击专项记者尉迟学敏
昆明众威拳击俱乐部拳击推广人刘刚
大连鹰图腾拳击俱乐部教练、推广人崔迪
北京拳击协会副秘书长张宝健
WBO中国区职业拳击冠军、韩国KBC冠军杨连慧
日本职业拳手,熊朝忠训练师中村荣治
中国香港、WBC职业拳击裁判张志诚
ABCO秘书长帕克
本文来源:华龙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中国十大拳王战力榜!邹市明登顶熊朝忠居次
球球苏老师
职业拳击作为体育领域中最吸金的行业,始终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尽管近年来受到UFC等新兴格斗项目的冲击,但拳击的霸主地位依然十分牢固。与拥有百年职业拳击历史的美国相比,中国职业拳击起步较晚,仅在最近十年才获得重视,尤其在邹市明、熊朝忠等拳王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观众开始对职业拳击产生更深入的了解,如今职业拳击已经成为中国正在兴起壮大的运动之一。在这项运动中,自然少不了标志性选手助力,下面就根据国内现役拳手情况给出当今中国十大职业拳王榜单。第十名:曲鹏现年26岁的曲鹏出身于内蒙古,他此前是一名酒吧保安,此前从未接受过正规的拳击训练,后来因为喜欢拳击,进入了大连的鹰图腾俱乐部,随着水平的提升,他考入了大连公安特警学校,不过为了金腰带的梦想,他放弃了当警察的工作。曲鹏有着1米91的身高,主打超次中量级154磅的比赛,他的特点是拼打大胆,敢于进攻,技术也很细腻,只是在耐力和力量上有一些欠缺,毕竟在大级别上亚洲人种并不占有优势。随着比赛的累加,曲鹏的技战术能力提升很快,其最近一场比赛是在1月30日“王者归来”赛事,他5回合大比分击败澳洲拳手。第九名:“泰山”董建军拥有2米13身高的“泰山”董建军无疑是最受世界关注的中国拳手之一。目前,董建军在金童霍亚的推广公司的安排下比赛,在美国已经打了几场,表现尚可。与俄罗斯巨人拳王瓦罗夫一样,“泰山”的拳风十分凶狠,身强体壮,与其过招必须提前做好挨打的准备。不过,“泰山”有时移动和出拳速度相对较慢,这容易给对手可乘之机。第八名:马一鸣35岁的马一鸣曾获得辽宁省52KG散打冠军,2006转战职业拳击赛场。2009年获得WBO洲际拳王金腰带,之后一直成功卫冕。 2011中国拳坛龙虎榜年度最佳人气选手评选:马一鸣获得“年度最佳人气选手”称号。日,在上海梅赛德斯-奔驰中心举行的“拳力巅峰2”职业拳击争霸赛上,马一鸣得到了WBO和IBF的泛太平洋双组织洲际金腰带。日“王者归来”比赛上,马一鸣再度亮相,最终点数击败对手,捍卫了老将的尊严。第七名:徐灿徐灿日出生,身高和臂展皆为1米75,在超羽量级拥有不俗的硬件优势。徐灿2013年11月转为职业拳手,目前战绩为8胜2负,是现役WBA洲际超羽量级和WBA大洋洲超羽量级双料冠军。现在徐灿在130磅排名世界第74位,是中国该级别排名最高的拳手。根据国外著名的拳击媒体BOXREC显示,在最新一期中国拳手排名中,两届金牌获得者邹市明已经滑落至第6位,取而代之的则是年仅21岁的新星徐灿,至此BOXREC中国五大拳王的名单也重新洗牌。第六名:“龙王”张君龙现年34岁的张君龙目前是中国排名最高,战绩最漂亮的拳手,转为职业拳手以来,取得12战全胜 12场KO对手的100%胜利+击倒率。在BOXREC中国拳手排名榜上,他以162分的积分高居榜首。张君龙绰号“龙王”,1981年出生,打法凶狠,颇有当年泰森的味道。2014年他曾拜师霍利菲尔德,并举行场面盛大的拜师仪式,吸引众多媒体报道。今年1月30日,张君龙3回合强势KO阿根廷老将,继续保持全胜全KO的骄人战绩。张君龙现在已经拥有八条金腰带,包括是世界拳击联合会WBF和世界拳击联盟WBU的双料重量级过渡世界冠军获得者,拥有世界冠军的强制挑战权,他的下一个目标就是要向世界四大组织冠军发起冲击!第五名: 作为北京奥运会重量级银牌获得者,张志磊已经创造了中国大级别拳手的历史。自2014年转入职业拳坛至今,张志磊出战7场保持全胜,并有4场KO对手。在2014年8月职业首秀中,张志磊仅用17秒便KO美国拳手,刷新了职业处子秀的秒杀记录。今年2月20日,张志磊与刘强分享了各自胜利的喜悦,这位巨人仅耗时37秒便KO印尼选手戴维。第四名:刘强作为国内60公斤级曾经的领军人物,33岁的刘强多次获得全国冠军。在李超、崔迪、臧广悦等著名教练的指导和帮助下,刘强很快恢复了竞技状态,进军职业拳坛。日“王者归来”比赛中,他将拉开自己职业生涯的序幕,对手是1990年出生的菲律宾拳手约瑟夫,后者拥有12胜4负1平的战绩,具备一定实力。前三个回合,两人打得都有些谨慎,第四回合有所好转,刘强打出几个后手拳,最终他点数优势击败约瑟夫。日,刘强完成了三周两战的高密度赛程,这一次他3回合KO泰国拳王完颜可汗,比赛中他还展现出中国拳手从未施展的“螺旋直拳”打法,颇有罗伊·琼斯的风范,其技术精纯度无可挑剔。第三名:裘晓君现年25岁的裘晓君被国外很多媒体和拳迷看做是目前最具潜质的中国拳手,他不仅年轻,而且技术力量俱佳,具备与世界一流拳手过招的实力。日,第四届CCTV贺岁杯世界拳王争霸赛在泸州奥体中心完满结束。12日是世界拳王争霸赛—中国选手PK外国选手,其中,裘晓君卫冕了自己的WBA122磅国际金腰带,同时获得了CCTV金腰带。裘晓君在超最轻量级世界排名中位列第21位,著名推广人 正在为裘晓君向更高的排名发起冲击争得机会,并且对目前122磅冠军弗兰普顿、里贡多两大强敌毫无畏惧。第二名:熊朝忠熊朝忠是一位令人尊敬的拳王,1982年出生。他是中国第一位世界职业拳击金腰带获得者,2013年6月,他12回合击败排名第一的奎洛,获得WBC世界迷你轻量级金腰带,抒写了中国职业拳击的崭新篇章。熊朝忠最近一场比赛是在今年2月12日CCTV贺岁杯赛事上,最终他10回合点数不敌吕斌。但这场比赛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比赛”,胜与负并不会计入战绩表中。第一名:邹市明两届奥运金牌得主、三届世锦赛冠军邹市明无疑是当今中国职业拳击的头号领军人物,其地位堪比美国的泰森或梅威瑟。正由于他在业余拳坛的卓著表现以及转型奋战职业拳坛的经历,才使得大众将目光转向职业拳击这个曾无人问津的冷门运动。目前,邹市明不仅在职业拳坛做的风生水起,在《爸爸去哪儿》等真人秀节目同样获得了不俗的曝光率。今年1月30日,邹市明在时隔10个月后卷土重来,8回合KO巴西小将桑塔纳,振奋了无数国人。据了解,邹市明可能在今年年底再次向世界冠军王位发起冲击。
正在加载...
(视频与本文无关,仅供延伸阅读)以上内容来自公众号:球球苏老师免责声明:腾讯体育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mandyge]
热门搜索:
排名球队胜/负胜率/胜差
排名球队胜/负/平积分
排名球队胜/负/平积分
排名球队胜/负/平积分
排名球队胜/负/平积分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手记:熊朝忠邹市明的双轨马车 中国拳击的2013年_综合体育_新浪竞技风暴_新浪网
手记:熊朝忠邹市明的双轨马车 中国拳击的2013年
(中国拳击的2013年)
  新浪体育讯 2013年,是中国职业拳击受到极大关注的一年,邹市明进入了职业拳坛,受到了极大的关注。他的职业适应性和实力也受到了极大的议论。熊朝忠则进行了两次成功的卫冕,搭着邹市明带动的市场开始真正走入中国主流媒体的眼帘。央视给予了职业拳击以重视,对这两位代表性人物都给予了关注和直播。
  但是作为有影响力的职业体育人,以央视为代表的中国传统主流体育报道群体对职业拳击的快速接受程度和追捧远不能和一个更为小众,而且在欧洲逐渐没落,只能到中国来找市场讨生活的斯诺克相比。在这2013年即将过去的时候,我有了写一些东西的冲动,但是时间紧迫,本来和编辑商量写一个专题的,而这次先闲散着写出来,让大家看看,然后再拼接这些碎片吧。
  职业拳击报道任重道远 中国媒体也在路上学习
  “熊朝忠第一场拳赛冠军的到来太突然了,而实际上邹市明他的团队做足了准备,像职业选手那样去推进,不断地让媒体和公众知道他现在在做什么,而熊朝忠好像突然就参加了一个比赛,突然就拿到了这个腰带,这完全不符合职业的规律。”――在参加中央电视台2013年CCTV体坛风云人物第二季度观察的节目中,北京体育广播的著名主持人梁言老师这样说。
  “世界上有四个职业拳击组织,级别分得很细,金腰带有三四十条,其实最受关注的是重量级的金腰带。这和职业网球一年只有4个大满贯,李娜的夺冠是不同,物以稀为贵……”――在参加中央电视台2013年CCTV体坛风云人物第二季度观察的节目中,新华社的体育部主任许基仁这样说。
  主流媒体人们的再认识
  这是两句反应了中国主流体育新闻媒体人对职业拳击看法的两段话,他们代表了中国主流新闻媒体、特别是掌握了目前话语权的人的观点,因为这两位老师也是央视体育风云人物的核心投票人。
  还记得我在90年代全运会的时候就开始听梁言老师的广播了,而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前去新华社旁听《奥运快报》编辑会议的时候,就认识了许基仁老师,我们在伦敦奥运会期间也有很好的交集。我很尊敬这两位老师,但是他们的话中恰恰反应的是中国的一些主流媒体、掌握一些官面话语权体育人的对职业拳击不全面的认识。
  梁言老师的这番话里,更多的是透露出了对职业拳击的不了解。因为熊朝忠在2006年就进入了职业拳击赛场,他在2008年拿到了洲际金腰带。2009年当熊朝忠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人去日本东京有明挑战内藤大助的WBC世界蝇量级(112磅,就是目前邹市明打的这个级别)拳王金腰带的时候,他早就在日本出名了。因为那场比赛熊朝忠以稚嫩的技术和一腔热血击倒了经验丰富的世界冠军一次。
  当内藤大助轰然倒在擂台上,当熊朝忠在边绳上对内藤大助出连续拳连击的时候,日本的主播充满了敬意“啊,冠军倒了,令人难以置信,冠军被打倒了。”“冠军危险!冠军危险!”
  但是也正式因为半路出家,23岁才开始练拳的熊朝忠技术粗糙,所以最后在打分判定上他没能击败内藤大助,但是得到了内藤大助的尊敬。赛后内藤在现场向现场的拳迷们道歉,说是自己献丑了。2个月后当小熊去日本对阵粉川拓也的时候,伤口还在痊愈中的内藤亲自到酒店来见小熊表示敬意。
  在当时日本的2CH论坛网站上,对于熊朝忠的议论盖了800多楼,充满了对这名小个子云南苗族拳手的惊叹,甚至直到2010年还有日本拳迷在这个帖子上追踪熊朝忠在中国比赛。这也许是有2CH这个网站以来,第一次有一名中国运动员在2CH网站上可以单独被开帖子讨论。此后的李娜没有得到这个待遇,姚明也没有。
  熊朝忠和内藤大助的那场比赛在日本的TBS收视率为瞬间23%。超过了日本国家队2009年的南非世界杯出线之战,等于每5个日本家庭有1个观看了这场比赛。对于这位4年前就名满日本的拳手来说,在中国的主流媒体中冒出来,确实是“太突然了”,其被主流媒体的关注度,也“太不符合职业规律”了。
  至于职业拳击,目前其实在世界上有100多个职业拳击组织,而并非只有4个。只是在这100多个组织中,目前能够组织起有影响力比赛、和经常能够举办比赛的是4个,如果将新崛起的IBO或者WPBO也算在内的话。只不过目前IBO和WPBO的一些有影响力的比赛只限定在几个级别,而且其赛事自己的主要王者匮乏,就跟以前的WBO一样,除非有里迪克-鲍这样的超级拳王撑场子,IBO和WPBO只是一个预备队而已。
  在四大拳击组织中,如果不算拥有两个不同组织金腰带的拳手,或者像小克里琴科这样拿3个组织统一金腰带的统一王者,应该是有68个世界职业冠军(不算暂定拳王、银腰带挑战权或者名誉拳王、超级拳王等头衔)。所以在职业拳击中,有的头衔确实很水,而有的选手则很有市场。
  是的,职业拳击是以市场影响力为衡量标准,帕奎奥打一个中量级WBO低等级的国际金腰带(为本组织内挑战顺位排名16-30名的选手准备的,获得世界挑战权谈判资格的金腰带)都能得到HBO PPV付费电视的分账转播,拿到3000万美元的收入。而小克里琴科是重量级冠军,有3个组织的统一金腰带却无法获得分账,一场几百万美元,还没有当帕奎奥的对手挨揍赚的多。原因很简单,外国、特别是美国拳迷肯花50-60美元买一场拳赛的付费电视,是想看到热血沸腾的对攻比赛,拳拳到肉的拼搏,而不是控制距离,不断打后退迎击。没杀伤力的战斗,是没有市场的。
  当然,这两位老师只是对于职业拳击不了解,在今年的7月,体育总局的一个会议上,一位在北京媒体圈里已经快退休的某报纸主任老师愤然批驳,“就不应该开展职业拳击”,当时他对于搞这种以“人类原始嗜血和发掘原始欲望为爱好的比赛”,深恶痛绝。
  从以上的话中,其实可以见到的是,中国主流传播媒体在接触职业拳击后的阵痛,从不了解,到了解需要走过的一个过程。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的体坛风云人物初选中,邹市明先被提名了进去,而没有熊朝忠;而后正式发表的名单中却只有熊朝忠而没有邹市明。中国的体育界也在慢慢转型,慢慢接触这个赛事,开始逐渐认识到职业体育、职业拳击的价值。
  报道中啼笑皆非的谬误
  对于职业拳击的不了解,其实并非是领导者,就是一些一线的记者也会因为对规则一知半解而出现莫名其妙的报道。
  比如对于熊朝忠在昆明击败卢克拉克的比赛,现场的韩乔生老师当时说的是,“KO优势获胜”。但是实际上,这个纪录应该是TKO。英文为technical knockout,一般翻译成技术性击倒获胜,KO的英文则为KnockOut。
  在裁判的判罚和现场手势上,KO和TKO是有着非常大的区别的。KO是选手丧失意识或者数了10秒后无法站起,然后现场的宣判。而TKO则是有两个判断,1是一名拳手在一回合之内连续2次或者3次被击倒,裁判认为双方差距过大或者比赛不能继续进行后,判罚RSC――裁判终止比赛,这在记录上被记录为TKO。当时卢克拉克已经被击倒了一次,站起来后再次遭到连续重击。现场的裁判日本人福地勇治判断卢克拉克已经无法继续比赛,第二次被重击时,他已经无法举起拳头对头部进行有效防守,因此出于保护拳手考虑,宣布了TKO。
  除了拳击外,在国内的很多职业格斗赛事中,也经常会出现KO和TKO不分的现象。
  另外的一个报道问题是“以点数优势”获得胜利。
  一位也跟了邹市明至少2场比赛的记者在进行了一年的报道后,于某次饭桌上的讨论中竟然问道说,为什么不能说点数优势获胜。难道裁判判罚邹市明59比55赢不是双方互相击中对手的拳数么?
  是的,这不是双方互相打中对手的拳数,而是裁判的打分,只有业余拳击才会看一名拳手击中对手的拳数判定胜负。比如邹市明在奥运会上击败庞普里亚杨就是13比8的点数优势获胜。而职业拳击的判罚在没有出现KO、TKO的情况下,是靠三名裁判根据现场拳手的表现打分,来判定胜负的。而打分的主要依据是击中对手拳给对手造成的无遮挡伤害(damage)、攻击的果断清楚(clean hit)、拳手对比赛的控制和攻击性(aggressive)来进行判断的。
  115比112是裁判给据他们两人在12回合比赛中,每回合表现打出的分数累积的结果,而并非所中的拳数。
  每一回合,占优势的拳手可以得到10分,劣势拳手只有9分,而被击倒一次,则会被判丢掉1分。比如熊朝忠在卫冕战和奎洛的比赛中第一回合被对手击倒,那一回合他的比分是8比10落后。在职业拳击中,每击倒对手一次,可以让对手被减1分。在熊朝忠和奎洛的赛事中,小熊除了被击倒额外减了1分之外,还因为头撞击对手被裁判罚了1分。所以最终小熊能够从118比120的劣势中扳回来,击败这位拳手公众投票排行榜P4P上远超自己的超级拳手,是相当不容易的事情。
  最终,当三名裁判的12回合打分累积相加后才会宣布比分,3名裁判的打分都是A选手多于B选手的,叫做一致判定3比0胜利。邹市明的3场职业比赛都是3比0一致判定。
  而1名裁判和另外两名裁判的打分不一致,则被称为非一致判定,比如小熊在迪拜战胜奎洛的那场比赛是1人判平局2人判小熊胜,因此是非一致判定2比0。此外也会出现非一致判定2比1的比分。如果3名裁判中有2人判罚平局,就直接成为平局的比赛。
  熊朝忠在日夺冠后,其实在国内依旧处于一个小受众的范围。中国职业拳击只不过被打开了一扇小门,很多人都还是在看新鲜。
  真正让中国老百姓开始接触职业拳击,将门彻底打开的其实是邹市明。戴着两届奥运冠军的光环,背靠TOP RANK这棵大树,进入了澳门的金光综艺馆,知名度更高的邹市明所受到的瞩目、关注度远远超过熊朝忠。在这一点上,邹市明对于中国职业拳击的推广力度是第一位和毋庸置疑的。
  那场熊朝忠的世界冠军战央视并没有转播,直到某超级大人物一声令下后,才在央视得到了录播的机会。而邹市明从一开始就得到了主流媒体和央视的青睐。和非奥但是在世界上处于更为小众的斯诺克台球不同,职业拳击在中国的传播和熊朝忠所引起的轰动远不能和丁俊晖相比。我们也在从奥运会的轨道上在向世界职业赛事的轨道上转变。
  当邹市明和熊朝忠站在了同一个平台上,一个镜子前,有了对比后。人们才发现,职业拳击并非是原来自己想像的那样简单。
  熊朝忠从当年的不被问津,到央视黄金时间在其家乡马关的直播,也开创了中国职业拳击的先河。
  最后的话――
  我想写这些,主要是源于一件事情。
  在今年邹市明进入职业拳坛后,我写了一篇文章,其中有一句话“作为两届奥运业余拳击冠军邹市明……”。这篇文章被新浪体育的微博账号转发后,有1800多人在微博上转发,其中有300人在批评说――“小编奇葩,奥运冠军居然是业余的”。
  这就是中国拳击和中国体育迷理解的现实,也是中国职业拳击的认知度和现状,至少有1/6的人不知道旧规则下奥运冠军和职业冠军的区别。
  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更主要的是,中国的媒体人们缺乏对职业拳击的认识。所以我们的担子更重,需要为职业拳击多做宣传。 (周超)&&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拳王邹市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