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如何落实中小学体育核心素养养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核心素养--《体育教学》2018年03期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核心素养
【摘要】:体育与健康课程经历了从掌握技术到获得技能到提高能力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改革目标均跟随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体育核心素养是体育教学本质的最大化体现,是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育人思想下,从实践中提炼出来的在体育教学中带有规律性的总结。要更新理念,以学科核心素养设置学习目标,改变教学方法,创新学习方式,坚持体能练习,提高练习密度,增加运动强度,并通过构建体育教学与课外体育锻炼相联动的机制,不断提高学生运动能力,并使学生形成健康行为和获得体育品德。
【作者单位】:
【分类号】:G633.96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黄瑶;[J];中等医学教育;2000年02期
林海鹏;[J];教育评论;2000年01期
封小青;[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方卫华;[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S3期
鲍卫志;[J];体育科研;2002年04期
于泳;;[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8期
王伟,黄有新;[J];教学与管理;2003年18期
郭占红;[J];教学与管理;2003年36期
沈永慈;;[J];科学教育;2004年05期
刘永阁;[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云豪;;[A];2014年9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韩有才;;[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青海卷)[C];2010年
王玫;;[A];萃英集——青海省教育委员会、青海省教育学会优秀教育论文集[C];2000年
侯野;;[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罗玉贵;;[A];2013年5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周建国;程安民;;[A];2013年6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温建军;;[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1卷)[C];2009年
丰立斌;;[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1卷)[C];2009年
谢金兰;;[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四卷)[C];2013年
梁宏光;;[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二卷)[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山东省滕州市南沙河镇中学
张敏;[N];中国体育报;2008年
泰州市大冯初级中学
沈红芳;[N];江苏教育报;2013年
贵州省兴义市第八中学
杨永秀;[N];经济信息时报;2014年
青化砭中学 刘开锋;[N];延安日报;2014年
姜堰市白米中学
刘国霞;[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周玉庄;[N];中国教师报;2007年
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
邵荣;[N];中国体育报;2007年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罗昕;[N];中国体育报;2007年
山东省鄄城县第三中学
陈国景;[N];中国体育报;2007年
张有为;[N];大同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志红;[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晓冬;[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杨青卿;[D];成都体育学院;2015年
陈德建;[D];苏州大学;2016年
覃雯;[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孙兆民;[D];曲阜师范大学;2016年
憨慧;[D];湖南科技大学;2015年
王亚文;[D];河南大学;2016年
边元强;[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吴妍;[D];南京体育学院;2015年
沈瀚涛;[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山东省莱芜市大王庄中学 271119
  摘 要:基于核心素养下的体育教学是体育教师责无旁贷的事情,体育课程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拥有健康的身心,使之具备适应未来社会的最基本的 先决条件,更能够在其实施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坚定的意志品质、与人交往和合作的能力。
  关键词:体育教学 核心素养 中国学生
  一、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激发学生兴趣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是认识的兴趣,人们在满怀兴趣的状态下所学的一切,常常掌握得迅速而牢固。多媒体这一新生事物,在学生的眼中是新鲜好奇的象征,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生兴趣盎然,实际上是给学生一种新异的刺激,也就是采用新颖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心理学也研究表明,人的心理活动当对某一事物有一定的指向和集中时,在大脑皮层中会产生一个兴奋中心,外界对它的多种感官同时刺激,而且刺激愈强烈,学生的注意愈集中,愈有利于激发学生对认识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动力,它是学生获取知识、积极思维的&催化剂&。而体育兴趣是体育教师教学中影响学生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的重要因素,这种学习兴趣一旦被激发,他们会产生聚精会神的注意、积极向上的愉快的学习情绪和坚强的意志品质,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传统体育技术教学中,由于教法单调、呆板或运用不当,加之有些教师对传授技术运用的教学规律把握不准,极易导致学生对体育技术课索然无味,不感兴趣。因此,在体育技术教学中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诱发学习积极性,可借助于电教媒体,利用直观、形象、生动、图文并茂、色彩艳丽等特征,提供给学生具有新颖、奇特趣味的音像教材去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兴趣。
  在讲授动作教学中,选编录完整动作&&慢动作&&重点分析、定格、提示要点&&完整动作再现的录像教材,例如:教&前滚翻&这一动作时,通过视听效果的演示,学生很快就明白了整个动作的全部过程。画面上的每个动作细节都清晰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他们可自己去试着练习这个动作,再和课件上标准的动作去对照,老师在旁边再稍加指导,完成动作的质量就会明显提高。结合教学组织学生学习,可以建立清晰的运动表象,会增加学生的好奇心和新鲜感,引起学生的注意,明确掌握动作关键,从而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二、探索&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培养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
  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的主体,在学校体育中开展自主学习,体育课堂教学自然成为主渠道。一般认为,教学模式是教学中各要素相互联系的方式,只要有教学过程,教学模式就必然存在。我们希望在体育教学中,按照体育教学的基本特点,反映自主学习思想,把握一个基本的教学模式:教师导学&&确定学习目标&&探索性活动&&评价反馈。
  教师导学环节:要求教师用最短的时间,明确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和基本要求,有技术动作学习内容则要求示范,为学生探索性学习提供载体。
  确定学习目标环节:学生根据学习内容,把握各自的特点确定个体学习目标,不要求班级目标统一,而是强调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这个目标一般是由学生个人或与教师、同伴协商确立的,由于目标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自我选择,本身也成为一个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环节。这一过程,一方面适应了学生的个别差异,使学生学得主动;另一方面,也形成了竞争机制,看谁能尽快达成目标,并向高水平冲刺。
  探索性活动环节:这是自主学习的中心环节,学生要在此环节中开展具体的自主学习活动,摸索快速学习技术动作的方法,发现他人的优点长处和缺陷,强化自己的优点和矫正不足。在这里,每个学生可以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有问题还可以求助于教师。这一过程,就学生而言,不是完全听从教师摆布和支配,而是从个人实际出发的一种自主学习;就教师而言,也不是完全的放任,而是以指导学生学习方法为主,及时为学生提供帮助。
  评价反馈环节:考评学生个人目标达成度,通过学生个人评价、学生间相互评价及教师评价,及时将经验的东西总结出来,分析学习效果及学习效率,促使学生勤于动脑,不断理解学习过程。这样,在不断的学习中,逐渐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自我调控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从而养成自主学习习惯,做学习的主人。
  三、把创想带进课堂,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如果一个国家没有创造力,那这个国家将会被灭亡,如果一个民族没有创造力那 这个民族将会被淘汰&&所以创造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中最为重要的。在体育课上,我并不是手把手地教学生一丝不苟地学。 更多的时候,我只是起到一个&引子&的作用。在不断的潜移默化中,学生们不像以前那样沉默寡言,与人的交流渐渐多了,思维在不断地打开,总能有自己的见解。看着一张张通红的脸蛋、闪闪发光的眼睛,你一定会感慨,孩子的世界是无穷的,需要有人去引导。学生核心素养是从人的全面发展角度出发,体现 &促进人的 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这一要求,按照学生发展规律规定了一定教育经历后其必须拥有的基本素养和能力,不但充分地贯彻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思想,也让体育课堂变得丰富多彩且充满活力。所以在学生受教育的这一程中,让我们能更多培养其基本素养,使他们能成功地融人社会,创造自我价值,从而为推动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站长推荐
&&期刊推荐
&&原创来稿文章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邮件地址:
写信给编辑
您的邮件地址: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浅谈中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学历分类-就爱阅读网
浅谈中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
【摘 要】在学校教育中,体育教育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着重于学生运动技巧和能力的提高、身体素质的增强以及体育素养的培养。但是,在当前中学生们由于课业繁重,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很少,因此,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使学生形成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本文论述了体育素养的内涵,并简要分析了中学体育教学的现状,最后提出了一些培养学生体育素质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中学体育教学;体育素养;培养   良好的身体素质是个人的成长与发展的基础,在中学生的学习成长过程中,通过体育教育使他们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形成良好的体育素养是中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在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学生体育素养的培养是中学体育教学的主要趋势。   一、体育素养的内涵   所谓体育素养,就是指以个人先天遗传的身体素质为基础,通过体育知识的学习和体育能力的培养所形成的关于体育行为和能力的综合素质和修养,是人们正确认识体育并开展体育活动的思想指导。   体育素养的培养主要由以下几个要素构成:   一是健康意识的培养。以健康锻炼为指导思想,贯穿于体育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之中,使学生在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形成健康锻炼、提高身体素质的意识。   二是体育文化的培养。主要包括体育知识与体育技能两个方面。体育知识主要有人体的生理卫生常识、体育的人文知识以及体育锻炼的基本知识。体育技能则包括体育运动的技能、技巧以及体育评价的技能等。   三是身体素质的培养。主要有运动素质和健康素质两个内容。健康素质不仅包括身体状态的健康,还有生理及心理状态的健康,它是运动素质的基础保证,在健康素质基础上进行运动锻炼,才能有效提升自己的运动能力、更好的适应体育锻炼。   四是体育意识的培养。强烈的体育意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促使锻炼身体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有利于他们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体育意识受到文化水平、认识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心理素质等因素的影响。   五是体育品德的培养。体育品德反映的是个人在体育活动中的心理特征与倾向,是关于体育的道德规范。体育品德的养成可以更好的规范和指导学生进行积极、有效、健康的体育运动。   二、中学体育教学的现状   当前的中学体育教学中,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很多学校对体育教育的重要性并不重视,认为体育教育的发展会牺牲掉智育教育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很多学校普遍缺乏体育意识,而且学生的体育素质也比较低,生理卫生知识、锻炼常识等基本体育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较弱,自觉进行身体锻炼的意识也比较缺乏。   同时,虽然学生的体育道德品质普遍较好,但是在体育活动中,一些学生所表现出来的言行与体育道德、体育精神不符。   另外,很多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目的只是为了应付体育考试或者娱乐等,没有从自身的健康和身体素质的提高出发,而且也没有形成持久、稳定的动机和习惯,往往目的达到就停止进行体育锻炼。   三、培养学生体育素质的方法和措施   (一)转变体育教学的理念,加强体育素养的培养   教学理念是教育活动的指导,在提高中学生体育素质的培养中,首先要转变传统的体育教学理念,增强对体育素质培养重要性的认识,以学生健康锻炼为指导,立足于学生体质增强的长远目标,加强体育素养的培养,使学生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能力以及坚定的意志,从而促使他们可以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   (二)更新教学内容与方法,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激发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可以提高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热情,形成强烈的运动动机,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的习惯。首先,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建立和谐良好的师生环境,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使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知识与技能,这样也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实现与教学目标的达成。其次,体育教学的内容要根据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与特征来制定,选择符合中学生特点的、适应他们身心成长的体育活动与项目,同时,也要考虑到趣味性和娱乐性,贴近中学生的实际,更好的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再次,在体育教学的方法和锻炼的手段上,应该丰富多样化,单一刻板的教学方法不符合体育教育的特征,也容易使学生感到厌烦。   (三)提高教师队伍的体育素养   在中学的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是教学的主体之一,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因此,应该加强中学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在提高他们体育教学水平和能力的同时,注重他们自身体育素养的培养,使他们养成积极向上的体育精神和品德,做好学生的引导作用。另外,也应该适时对他们进行培训,更新他们的体育知识和技巧,提高他们体育素质培养的技能和水平。   四、结束语   中学生正处在成长的关键时期,需要有强壮、健康的体魄来保障他们的学习与生活。因此,中学体育教学应该在素质教育思想的指导下,积极转变教学理念,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不能只教给学生体育知识与技能,还要加强学生体育素养的培养,使他们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的习惯,促进他们更好的成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存德.体育教师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J].运动,2013(14)   [2]蔡祥.浅谈中学生应具备的体育素养[J].当代体育科技,2015(36)   [3]桂小英.中学生体育素养的培养[J].文学教育(下),2016(02)   [4]吕贺,张振东,张栋.郑州市中学生体育素养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少林与太极(中州体育),2015(10)
邀请好友扫一扫分享给TA或者 长按上图保存二维码,使用微信扫一扫右上角的"相册"扫码,再分享好友或朋友圈在体育教学中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培养
周长存《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要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新一轮的教学改革突出核心素养的顶层设计,注重以人为本,立德树人。那么,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呢?在此,笔者将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经验加以分析。一、正确理解核心素养内涵1.核心素养是三维教学目标的有机整合以《義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例,其在体育教学的目标要求中指出:要使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方法,增强体能;学会学习与锻炼,发展体育与健康、实践与创新能力;体验运动的乐趣与成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合作交往能力;提高自我维护健康的意识,基本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因此,核心素养是三维教学目标的有机整合,是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2.核心素养培养必须结合学科特点学科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渠道,而各学科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表现形式、方法也各不相同。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科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去满足学生多样性和个性化发展的需求。例如,在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时,体育教学是通过体验耐力跑、各种比赛的艰辛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因此,教师要善于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各种教学因素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科的育人价值。3.核心素养培养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核心素养培养的对象是学生,故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是核心素养培养的最终目的。核心素养培养的最终目标有三个:一是自身发展,即让学生能将自己的需求、愿望转化为自觉行动的素养;二是人和发展工具,即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技能转化为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能力;三是人和社会,即让学生在生活中能够与他人和谐相处,并能适应社会,遵守各种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从“以知识为本”转变为“以生为本”,无论是教学目标的制订、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活动的安排等,都要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贯穿始终。二、提升体育教学质量,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课堂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主阵地,核心素养的发展离不开课堂教学。体育教师作为体育课堂教学的组织者、知识和技能的传播者,只有掌握并实施科学有效的培养方法,才能更好地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1.课堂常规,培养学生遵守纪律体育课堂常规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消除安全隐患。整个教学过程既要让学生养成遵规守纪的习惯,又要让学生学会认真倾听、不交头接耳等文明礼仪,进而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如通过对着装的检查等,提高学生消除运动安全隐患的能力,促进学生内化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严格执行课堂常规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环节。2.游戏组织,培养学生规则意识游戏是体育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手段,它既是提高学生练习兴趣的“兴奋剂”,又是培养核心素养的“催化剂”。游戏需要有一定的规则,只有遵守规则才能获得公平、有效的结果。游戏的开展能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和公平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游戏还可以在规则允许的前提下让个人发挥出自己的聪明才智,对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发挥着积极作用。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提升课堂效益,还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3.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团队精神终身教育的“四大支柱”为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由此可见,学会合作已经成为现代人生存的必要条件,更是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小组合作学习是一个增进情感交流、学会交往、思维碰撞阐述观点、辩证分析取长补短、分工合作共同提高和各抒己见达成共识的过程。体育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是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手段,更是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途径。4.课外延伸,树立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课下作业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与延续,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如趣味性作业可以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开放性作业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三、拓展课程资源,培养学生核心素养1.传统体育,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传统体育项目不仅包含着体育技能,还包含着我国传统的伦理道德。如武术讲究“习武先习德”“武以德立,德为技先”等,充分体现了“仁义”的育人观念。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传统体育文化的丰富内涵,让学生了解其文化、历史背景,加深对传统体育文化的理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这既适应了我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治学、修身、济世”,又体现了核心素养的重要内涵。2.球类竞赛,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篮球、排球、足球等球类比赛的整个过程,是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展现。比赛有具体的规则,遵守规则的过程就是学生学会公平竞争的过程;比赛中既有个人能力的展示,又有同伴之间的相互配合,有利于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提高他们的团结协作意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长时间的激烈对抗会使体力不断消耗,而为了保持领先“地位”或超越对方,学生需要咬牙坚持、时刻不能放松,这为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吃苦耐劳、积极进取的精神奠定了基础。可见,球类比赛是综合性较强的运动比赛项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3.高难度项目,培养学生战胜自我、增强自信的优秀品质体育项目中的跨栏、器械体操等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具有较大的挑战性,其学习的过程是学生挑战极限、战胜自我、体验成功的过程。教学中,通过循序渐进、由易到难、保护帮助等措施,让学生在不断战胜困难的过程中增强自信。同时,学生之间的互相保护和帮助又会增强他们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美德。所以,高难度项目的教学对培养学生的自信和不怕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教学也要不断地践行核心素养培养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运动知识、技能和科学锻炼的方法,还要增强学生的体能,更要做好核心素养的培养工作,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责任编辑 张慧籽)endprint
基础教育参考
基础教育参考的其它文章“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 郑高翔
【发布日期:日】 【来源:】 【字体::
】 【阅读:次】 【】
“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读《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体会
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明确强调了教育的本质功能和真正价值,开始从国家层面更加深入系统地考虑“教育要立什么德、树什么人”或者说“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教育最根本的问题。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高中体育教学更加注重对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能力与素养,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通过体育专项化改革,使学生在高中体育教学中不仅有健康的体魄,还能使学生具有团队意识与责任,具备创新能力,掌握学习方法等,从而使学生学会学习,具备现代人才应当具备的素养,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一、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概念)
素养是通过个体的努力以及环境的影响,由训练和实践而得到的有关思想、品性、知识、技巧的能力。核心素养是指个体在知识经济、信息化时代面对复杂的、不确定性的现实生活情境时,运用所学的知识、观念、思想、方法,解决真实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
目前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暂无统一定论,依据教育部在2014年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的教育核心素养的概念和发展目标,结合“终身体育”的思想,笔者认为高中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具备体育理论基础知识,能够掌握1~2项体育技能,能够树立健康体育意识、体育精神与体育价值观念等。
&&&什么是体育专项化教学?
体育专项化教学是指学生按兴趣和技能水平为依据,自主选择某一体育单项作为相对稳定的学习方向,以掌握和提高该专项技能为中心内容,同时学习相关的知识和发展技能,提升专项化比赛能力,并逐步养成参加体育活动的习惯。学生选项后重新编班,打破传统行政班级格局,实行小班化教学或者分层教学。
二、目前我国高中开展体育课程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青少年健康状况仍不容乐观,耐力、力量素质等指标明显偏弱,视力不良检出率、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居高不下;大、中、小学之间体育课程内容脱节;中小学生体育课练习时间过少,运动负荷的量和强度偏小,学习内容转换过于频繁,体育教学模式、手段和方法相对陈旧,学生未能真正掌握1-2项体育运动技能。要真正提升学生的体育水平,应使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基本理论知识,懂得竞赛的组织与规则,提高体育文化素养和欣赏能力,使每一个青少年学生沿着“锻炼成为一名业余体育专业者”的轨迹积极地、不间断地参与体育运动,最终,培养与发展学生的体育兴趣,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基本养成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及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健康素质明显提高。
高中体育专项化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关系
通过高中体育教学改革,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发挥体育教育在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增强学生体育意识和体育兴趣,掌握体育知识和1-2项体育运动技能的主渠道作用,为学生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发挥高中体育教学承上启下的作用,延伸、辐射并推进大学及中小学体育教学的改革发展,为建立科学完善的学校体育教育教学体系进行制度创新。
掌握1-2项体育运动技能和相关知识,能够为学生在离开校园之后拥有体育一技之长,对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有良性循环作用,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真正促进学生终身体育的热情。这符合《意见》中提出的教育核心素养的概念和发展目标。
三、在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中影响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因素
中国学校体育改革走过了百年的奋斗历程,它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进步。纵观改革历史,清末民初,新式体育逐渐融入我国传统体育项目之中,并且占据主导地位。1902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效仿日本、德国等国家的先进经验,推行军国民教育。随后五四运动的到来,学校体育改革进而转向欧美等国家,倡导实行自然主义和实用主义体育,即国术、军事、体育为一体。自建国到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开始慢慢探索适合自身的学校体育改革模式,学校体育从理论到实践全盘搬抄苏联凯洛夫的传习式教育理论,我国学校体育长时间处于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为主的发展道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校体育改革逐渐走向成熟,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改革发展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近期教育部提出深化课改、立德树人,实现各学科、学段统筹规划,切实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学校体育改革也顺应当前制度形式,又往前迈进了一步,体现了新时代的制度影响力。
2 人文因素
多年来,学校体育的改革之路显得尤为艰难。当前的高中学生由于课业负担加重,缺少充足的运动时间,导致体质日趋下降,而超重及肥胖的学生数量明显增加,视力、心肺功能等各项体能指标呈逐年下降趋势;另外,由于升学压力过大,导致许多学生出现性情孤僻、情绪失常等不正常心理问题。以上诸多人文因素向学校体育专项化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社会为学校体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当前社会、学校、家庭体育设施趋于完备并逐渐普及,为学校体育的改革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和环境。学校体育的改革顺应社会的发展,其目标是以人为本、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以及社会适应性人才,社会的发展对人的身心、生理、思想观念等影响颇深,现代社会对人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强化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学校体育的改革提出了新目标和创新理念。
四、如何在体育专项化教学中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1 在专项化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在体育专项化教学中众多的体育项目需要团队间的合作才能完成,而想要获得优异的成绩,就需要学生间的密切配合。教师可以依据训练的项目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团队意识。例如,在健美操的教学中,依据学科特点而言,它所培养的是学生健美操的基本步伐、组合能力以及学生集体表演的能力,要培养学生的协调力、节奏感、表演力以及对于美的欣赏力。但是,教师在教学中不仅需要对学生的这些能力进行培养,还要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使学生形成团队意识,明确自身在集体中的作用,从而形成责任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并且学会尊重他人,与同学和谐相处,从而加强团队的协调能力和配合能力。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使学生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才能使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发挥应有的价值,从而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使教师的教学不仅是技能的教学,更是育人的过程。
2在体育专项化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必须使学生处于自由、放松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进行。因此,教师要讲究方法的灵活性,如果教师在教学前就将教学规划完善,并依据规定进行确定的模式进行,最后形成既定结论,使学生形成思维定式,难以实现创新能力的培养,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爱因斯坦曾提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可以少讲,让学生进行实践感知,从而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明确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获得方法的创新,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投篮练习中,学生在距离篮圈3.5-4米的地方投篮总是感觉力不从心。这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从而找出问题,对症下药。如因球举得太高而作用力距离太短、出手时间把握不准等。教师要让学生针对具体的问题找出解决策略,从而通过实践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到了引导作用,学生通过自我探究、学生讨论等形式,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升学生的创造力。
3在体育专项化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社会、贡献社会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在校内进行体育训练,还应当引导学生参与到社会中,对全民进行体育锻炼的引导,使全面参与运动,养成体育锻炼的意识与习惯,从而增强全民体质,为中华崛起打下良好基础。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诸多校外体育活动,鼓励学生参与校外的体育活动。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参与城市的马拉松比赛,宣传体育精神,带领体育爱好者以及普通公民参与到体育运动中,从而增强体魄,提高全民体育素养。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到社会中,进入社区帮助老年朋友、小朋友进行规范化的体育训练,使他们能够正确使用社区中的体育器材,合理运用社会资源,进行体育运动,增强全民体育,提高老年人的身体素质,使老年人爱上体育,从而提高身体素质;使小朋友正确运用体育器材进行运动,掌握运动要领,从而为小朋友的体育运动奠定基础,促进小朋友的健康发展。教师引导高中生参与到社会中,并贡献社会,能使学生与社会进行更多接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并且让学生贡献社会,能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境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有助于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五、在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中完善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
1.因地制宜,讲求实效
体育专项化在教育学体系改革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应切实注重体育课程的实效性。首先,整体规划体育教学内容、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课外活动等具体的实施方案,通过课间操,课外活动的有效坚持,形成学生良好的运动健身习惯;其次,通过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让学生真正掌握1-2项运动技能,确保学生自主选课,实现学生乐学目标,配备专项能力突出的教师帮助学生切实提高运动能力,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2.师生互动,协同发展
在教育学领域,教师的教与学是辩证统一的整体。发展学生核心素养需要师生互动、教学相长,协同发展。体育教学中教师的讲解、示范市学生学习的重要途径,教师的人格、德能展示将直接影响学生的人格塑造,而学生的学习态度、氛围直接影响教师的工作激情,学生的反馈是教师改进教学的有效凭借。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不仅要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教师的德、能素养,更要重视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形成积极主动、身心愉悦、团结进取的学习氛围,把“教”和“学”协调统一,以求获得最理想的教学效果。
3.政策支持,健全评估
教育部对学校体育有明确的文件规定,对不同学段的科次、课时、师职、场地设施等有详细的要求。推动学校体育改革、发展学生核心素养需要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并健全评估体系、进行目标管理。
总之,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不仅要注重对学生体育技能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发挥教师的育人作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得到思维的拓展,精神境界的提升,提升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与素养,从而与新时期的教育相符合,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小学体育核心素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