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胃下垂能治好吗跑步吗

饭后运动会导致胃下垂吗 掌握四大方法治疗胃下垂_腾牛健康网
腾牛健康网:实用的健康养生网站,助你健康生活每一天
饭后运动会导致胃下垂吗 掌握四大方法治疗胃下垂
导读:胃下垂是目前很多人都有的现象,胃下垂也是胃病的一种,导致胃下垂有很多的原因,胃病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痛苦,那么饭后运动会导致胃下垂吗?
对于胃下垂我们应该都非常的熟悉,我们的身边经常会有出现胃下垂的人,但是胃下垂并不会因为饭后运动而导致,得了胃下垂一定要及时的治疗,要引起重视,不然会对我们的身体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胃下垂是什么胃下垂是「内脏下垂」的一种,指的是在站立的时候,胃的位置下降,胃小弯最低点在髂嵴水平连线以下。髂嵴是哪里呢?就是你做叉腰动作时放手的地方,它的位置比肚脐还要低一些。胃下垂常见的病因是腹内脏器支持韧带的松弛,或严重消瘦、腹肌张力减弱。韧带怎么会变松呢?可能是下面的原因导致的:1.长期暴饮暴食使胃容量增加;2.腰带过紧;3.年老退化。4.由于韧带松弛,不能再把胃好好悬吊、固定在一定范围内了,就可能出现胃下垂。另外,下面的原因会引起腹肌张力下降、腹肌无力,于是腹压下降,也可能发生胃下垂:1.多次妊娠2.腹壁松弛3.腹壁手术4.卧床少动饭后运动会导致胃下垂吗胃会不会下垂,与重力的关系其实不大。因此,站着吃饭、饭后运动,并不会因为「食物往下坠」而导致胃下垂。可是胃下垂患者就不理解了,既然站着吃饭并不会得胃下垂,那为啥得了胃下垂明显站着更难受呢?没错儿,站着吃饭并不会导致胃下垂;但是得了胃下垂,吃东西、站立会让症状更明显。另外,站立对患者的影响,还要视疾病的严重程度而定:轻度胃下垂患者可不出现任何症状,而仅在接受身体检查时偶然发现。胃下垂明显时常有上腹部沉胀不适,食后饱胀,食欲减退。进食后,胃扩张、站立时胃下垂明显;上腹不适或胀痛等症状,在进食后、长时间站立或劳累后会加重。疼痛的轻重和吃的东西多少有关。仰卧及垫高臀部时,疼痛会减轻或消失;碱性药物不能使腹痛缓解。重度患者这时患者会出现呕吐,吐出物量较大,常为潴留时间较长的发酵有酸味的食物残渣。有许多患者同时有横结肠下垂,使结肠肝曲与脾曲呈锐角,而致通过缓慢,可出现顽固性便秘。又由于胃下垂的多种症状长期折磨病人,使其精神负担过重,因而产生失眠、头痛、头昏、迟钝、忧郁等神经精神症状。还可有低血压、心悸以及站立性昏厥等表现。胃下垂的治疗方法增加营养胃下垂患者疼痛的轻重和进食量的多少关系密切,故每日的饮食应少量多餐,进食易消化而富营养的食物,特别增加富于维生素的食品。如需要,可在专业消化科医师、营养科医师的指导下制定饮食计划。加强锻炼结合身体素质及是否有其他疾病、心脏功能,选择适宜的运动方法,循序渐进,强身健体,加强腹肌功能,大多可以收到良好疗效。腹肌锻炼以腹式呼吸、平板支撑、平卧蹬腿等为主。可结合腹部按摩:在体育锻炼后进行 10 分钟左右。屈膝仰卧,然后以右手按揉腹部。对症治疗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针对症状进行药物治疗。充分了解、保持信心对胃下垂有科学的认识,了解到其难治性及对于寿命并无影响。保持信心,避免抑郁、烦躁。适当休息,睡眠时仰卧及垫高臀部以使疼痛减轻或消失。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整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果对您有帮助,留下您的阅读感言吧!胃下垂的十种运动疗法 你可知_胃下垂_胃病_99健康网
Please click
if you are not redirected within a few seconds.
胃下垂的十种运动疗法 你可知
14:36来源:99健康网
导语患有胃下垂的病人,自感中下腹胀痛不适,尤其是在饱餐后更明显,让每一位患者都饱受折磨,那么,胃下垂该怎么办?
  胃下垂是属于一种功能性,主要是因为胃平滑肌或者韧带松弛而导致的。一旦患上胃下垂,让每一位患者都饱受折磨。那么,胃下垂怎么办?胃下垂如何?下面我们来看看中医治疗胃下垂的运动疗法怎么做。
  1、v字形平衡操,双脚上举,膝与脚尖均伸直,双臂上举,使全身保持v字形,坚持30秒钟,天天早晚各做5~10次。
  2、高抬腿原地走,两条腿轮流高抬,膝关节屈曲,大腿和身体呈直角,抬后放下,像原地踏步一样,逐日走200步。
  3、腹壁运动,使腹壁一张一缩前后运动,增强腹肌的气力,使其对胃有一定的支撑力。每顿饭前做一次,每次30~50下。
  4、仰卧挺胸,以头和腿支撑身体,用力将胸腹部挺起来,一起一落,天天早晚各做10~20次。
  5、仰卧抬头,两手扶住头的后脑勺,头尽量往上抬,停两秒钟后落下,天天早晚各做10~20次。
  6、仰卧抬臀,两手放在身体两侧,两腿屈曲,两脚掌蹬在床上,臀部尽量向上抬,停两三秒钟后放下,天天早晚各做5~10次。
  7、仰卧起坐,两手放在身体两侧,头向上抬,用腹肌的气力使身体坐起来,然后再躺下。如不用手扶床坐不起来,可用手稍加帮助,天天早晚各做10~20次。
  8、摆腿运动,两腿并拢,直腿举起,在离床20~30厘米处停止不动,再慢慢地向两侧往返摆动,天天早晚各做10~20次。
  9、举腿运动,两腿并拢,直腿举起,悬在离床20~30厘米高处停止不动,控腿约10秒钟,然后还原做第二次,早晚各做10~20次。
  10、推拿腹部、坐位、仰卧位均可,用右手手掌在腹部上下左右推拿,由轻到重,由慢到快,逐日推拿两三分钟,以空腹时推拿效果最好。
  患者可从上述的动作中选2~3项,天天坚持练习,即能收到较好效果。但要留意,采用运动疗法,不可急于求成,需从小运动量做起。每次饭后应留意适当休息,不宜多运动,以免增加胃的负担。
  胃下垂患者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多身体,把胃养好,才能把身体养好。患者可从上述的动作中选2~3项,天天坚持练习,即能收到较好效果。但要留意,采用运动疗法,不可急于求成,需从小运动量做起。
  温馨提醒:对于胃下垂疾病,大家一定要引起重视,避免这样的疾病给患者的肠胃带去太多的危害和影响,争取早一些的康复。
(责任编辑:陈碧惠)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推荐
两性热门话题
现在越来越多的避孕套都走向了超薄的系列,那么你知道避孕套是要越薄越好吗?
纵欲过度的危害性很大,很多平时性爱不加克制的男性应该能明显感觉到身体的变化,悲观的时候甚至觉得自己活不了很长时间。那么,男生纵欲过度会短命吗?
甲状腺彩超说血流减少什么意思...
大家都在看
电话:010-
电话:010-
原创文章精选
扫一扫关注我的热心医生
快速免费咨询医生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胃下垂的人应该注意些什么,适合跑步运动吗?_百度拇指医生
&&&网友互助
?胃下垂的人应该注意些什么,适合跑步运动吗?
拇指医生提醒您:问题下方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胃下垂是指胃呈降下的状态.此种体质者一般为瘦型体,体力和肌力都很弱,容易疲劳,精神不振,有暴饮暴食的习惯,或者睡眠不足,或者遭受过精神刺激. 一般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消化不良、烧心等.此症如在饮食上注意,其症状会有所改善 .
  1 少食多餐
  由于胃下垂者的胃功能减弱,所以每次用餐量宜少,且次数可适当增加,最好要定时就餐,以保证供给体内足够的营养及能量.进餐的类别主食宜少、蔬菜应多.牛奶、半熟鸡蛋、干奶酪都是容易形成血和肉的物质,应优先选择.用餐速度要缓慢,细嚼慢咽以利消化吸收.餐后要休息30~60min.
  2 多食易消化的蛋白质类
  胃肠功能较弱,要慢慢康复,易消化的蛋白质是不可缺少的,如嫩子鸡、鱼肉、里脊肉、半熟蛋、牛奶、酸奶、奶酪、豆腐、豆奶等.应注意的是,鱼肉不可过熟,实际上半生不熟时最易消化,对胃的负担也小.
  一、挺身运动:取仰卧位,头枕枕头,两腿弯曲,足跟尽量靠近臀部,髋部尽量挺起呈半桥型,维持一定时间,然后还原休息,再做,总时间应有3-5分钟。
  二、举腿运动:取仰卧位,两腿并拢,直腿举起,悬在离床20-30厘米高处停止不动,控腿约10秒钟,然后还原再做第二次。
  三、摆腿运动:取仰卧位,两腿并拢,直腿举起,在离床20-30厘米高处停止不动,再慢慢地向两侧来回摆动。
  四、背部运动:取俯卧位,体后屈,反复多次。
  五、腹部运动:取仰卧位,两臂前举,收腹。上体尽量抬起,同时两腿伸直尽量举高,停10秒钟后还原。
  六、仰卧起坐:取仰卧位,下肢不动,收腹,坐起,上体成坐位后还原成仰卧。
  另外,患者也可多做一些卧位双臂运动,如身体平躺,双臂拉力器、哑铃等活动,可达到强壮肌肉的目的。
  总之,胃下垂患者采用运动疗法,不可求成心切,需从小量运动做起。每次饭后应注意适当体息,不宜多运动,以免增加胃的负担。
对于体形消瘦者的胃下垂治疗,运动锻炼是最好的方法。经常锻炼身体可使肌肉,尤其是腹部肌肉保持一定的张力,对于胃下垂的恢复是非常有益的,但注意不宜做过分剧烈的运动,如跳高、跑步等。最适宜胃下垂治疗的运动项目是柔软体操、单杠、双杠、游泳等,这些运动有利于腹壁肌肉力量的增加和胃肠肌肉的紧张度加强,病人可根据自己的体力情况适当选择。在锻炼的过程中,应逐渐增加运动量,由少到多,长期坚持,持之以恒。
在运动锻炼的同时应加强饮食营养。因为胃下垂的人大多食量较小,所以选择的食物应富有营养,容易消化而体积又小。食物搭配上应注意动物蛋白和脂肪酌量多一些,蔬菜和米面类食物少一些,并可采用少吃多餐的方法,增加次数,减轻胃的负担。也可在医生指导下配合一些药物,如中药补中益气丸等进行治疗。
另外还有一些锻炼方法:
一,全身锻炼,如保健体操、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散步等。
二,腹肌锻炼,仰卧,双腿伸直抬高,放下,反复进行数次,稍休息再重复做数次。也可以模拟蹬自行车的动作,或做下蹲动作。
三,腹式呼吸,即横膈呼吸。吸气时腹部隆呼气时腹部下陷,反复进行多次。
四,姿势治疗,饭后卧床20 ̄30分钟,取头部放低骨盆垫高的姿势,使胃向上移。
五,按摩腹部,一般在体育锻炼之后进行,时间10分钟左右。病人可屈膝仰卧,然后以右手按揉腹部,再根据胃下垂的不同程度,自下而上托之。最后以逆时针方向在腹部做环形按摩。
六,气功疗法,卧位,全身放松,吸气,意守丹田(思想集中下腹部丹田穴),呼气。如此反复进行,速度宜缓慢,每次10到20分钟,每天一至二次。一般在锻炼前做。另外,还可去医院进行理疗针炙等治疗。必要时可用胃托将胃托起。
下面介绍几个方面的调理方法,这些对胃下垂患者来说,应当必须遵循且长期坚持才能有效。
少食多餐 每日4~6餐为合适。进餐的类别中主餐宜少,蔬菜宜多,经济条件较好者可每日喝一杯牛奶,蒸一碗蛋花,吃几块饼干作为正餐的补充。
细嚼慢咽 用餐速度要相对缓慢些,细嚼慢咽以利于消化吸收及增强胃蠕动和促进排空速度,缓解腹胀不适。
食物细软 主食应以软饭为佳,如面条要煮透煮软,少吃又厚又硬的夹生面条;副食要剁碎炒熟,少吃生冷蔬菜。但应注意的是,鱼肉不可过熟,因为鱼肉在半生不熟时最嫩和易消化,对胃的负担最小。
营养均衡 患者要注意在少量多餐的基础上力求使膳食营养均衡,糖、脂肪、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比例适宜。其中脂肪比例偏低些。而蛋白质食物应略有增加,如鸡肉、鱼肉、瘦猪肉、半熟鸡蛋、牛奶、豆腐、豆奶等,将其做得细软些并不会影响消化吸收。
减少刺激 刺激性强的食物如辣椒、姜、过量酒精、咖啡、可乐及浓茶等,可使胃下垂患者的泛酸、烧心症状加重,影响病情改善,故而这些食物应尽量少吃少喝,有所限制。少量饮些果酒和淡茶是有益的,有利于减缓胃下垂的发生与发展。
防止便秘 便秘会加重胃下垂程度,所以,患者应特别注意防止便秘。日常饮食中多调配些水果蔬菜,清晨喝杯淡盐水或睡前喝杯蜂蜜麻油水,以缓解和消除便秘。
春防哮喘:注意身体保暖不要骤然接触冷空气。不要穿着羽绒制品以及蚕丝制作的衣、被。
本病系胃的位置小降,胃下界最低点在髂嵴连线以下。常有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及全身其他病状,并有腹肌松弛,体重减轻等体证。
(病因病理)现代医学认为,胃下垂是一种功能性疾病,乃由于胃平滑肌或韧带松弛所致。患者因长期劳累,大脑过渡疲劳,强烈的神经刺激和情绪波动不断作用于大脑皮层,使皮层和皮层下中枢功能失调,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逆使胃紧张力减弱,蠕动缓慢,机能减退。但少数患者,因胃肠蠕动亢进,食物在胃内停留时间较短,营养物质不易被吸收,消化功能低下,故日渐消瘦,也可导致胃下垂和其他内脏下垂。
引起胃下垂的原因有先天和后天两种。
1.先天性 多见于无力型体形者。身体素若,胸廓狭小,皮肤苍白,皮下脂肪菲薄或肌肉营养不良,第十肋游离等。先天性胃下垂患者,常可并发其他内脏(如肾、肝、脾、横结肠、子宫等内脏下垂),所以又叫全内脏下垂。
2.后天性 多与慢性消耗病合并存在或在大病初愈之后;为其他消化系统疾病的并发症。如慢性胃炎、猩性溃疡等;腹肌松弛或腹内压降低,如妇女多次生育,腹部肿瘤切除术,体重突然减轻,或胸腔内压增加,如长期咳嗽、闷气、心界下移等,均可引起胃下垂。
祖国医学虽无“胃下垂”病名的记载,但认为此症乃中气不足,气虚下陷所致。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胃主受纳,以降为顺;脾主运化,以升为和。两者一纳一运,一升一降,互相配合,在心肺的作用下,将水谷精微输布于全身,以维持机体的正常功能活动。
由于禀赋不足,机体素弱,七情内伤,饮食劳倦等,均可导致脾胃运化失常,升降失调,脾气不升,反而下陷,则可导致胃下垂和其他脏器下垂。
(临床表现)
1.消化系统症状 患者食欲减退顽固性腹胀,以食后症状尤为突出,经常嗳气不止,左腹有下坠感和压迫感,且于食后或行走时加重,平卧时减轻。有时便秘,有时腹泻,或有腹泻便秘交替出现。胃部多有闷痛、隐痛,剧烈疼痛比较少见,患者食欲明显降低,并有畏食、厌食的表现。
2.全身症状 多表现为逐渐消瘦,可伴有眩晕、乏力、心悸、失眠、多梦等症状。
3.体征 患者身体瘦长,皮下脂肪缺乏,肌张力低下,直立时上腹凹陷,下腹膨隆,有明显振水音,腹肌松弛,左下腹触压明显疼痛。少数患者可见肢体多关节松弛。
4.X线检查 X线观察一般可见胃的位置下降、紧张力低下蠕动波稀疏,滞留物较多,胃由膨大型变为袋形或其他胃形。
胃下垂的诊断标准,一般以胃距髂嵴连线4厘米视为正常。按下垂的程度,又可分为轻、中、重三度,5到8厘米为轻度下垂;9到十二厘米为中度下垂,十三厘米以上为重度下垂。
根据病史,消化系统典型症状及全身情况,结合体征预X线检查,对其诊断并不难。根据X线钡餐透视与摄片,还可与吸收不良综合征、恶病质、胃肠神经官能症、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相鉴别。
(辩证论治) 胃下垂乃脾胃失和,中其不足,气虚下陷所致。治疗当以温中健脾,益气升举为原则。
(基本手法)
1.推揉背俞健脾法 单掌或掌根交替推颤,双拇指重叠顶推,叠掌上行拢揉,双掌快速交替推搓背部膀胱经内侧线大肠俞至膈俞一段,在主要穴位上,顶推时应重点刺激,以上手法自下而上,以左侧为主,反复操作约十分钟。
2.压推三穴提胃法 单肘按压三焦俞,在保持压力的前提下,缓慢上推至脾俞,热后轻轻抬起,再重复以上动作。
3.揉压肾俞固本法 双掌根同揉,对挤、按压双侧肾俞。亦可左右拨动。
4.推颤腹部益气法 两手掌自右下腹交替推、颤至左上腹,两手多指揉拨肾区后,捧拢腹肌向上推颤;单手多指左右轻拨腹直肌,自下而上;叠掌上行揉左侧腹部胃经路线,掌根揉关元,拇指揉脘,单指压颤膻中穴等;以上手法应反复操作约8分钟。
5.牵拉肢体升举法 双拇指分拿患者双合谷或双行间,令患者肢体屈曲,待肢体伸展时加外力牵拉抖动,患者应配合深呼吸,反复十次;平复后揉孔最、足三里,按压公孙。
6.对症处理手法 若患者伴左下腹坠疼,可按压大肠俞、中脘、重压粱丘;腹泻者可采用掌搓八缪;便秘严重可侧指敲击结肠部位;腹胀严重者可握拿背肌;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者加捏脊法;失眠者,可同时按压双神门,交替压两侧枕骨下缘;合并肾下垂者,可采用上摩百会,中按揉关元、擦搓、揉涌泉穴。
【附】胃下垂医疗体操
1.腹式呼吸举腿法
(1)两腿交替抬举法配合腹式呼吸,两腿交替伸直,抬举90度停片刻放下,反复数次。
(2)两腿一齐抬举法配合腹式呼吸,双腿伸直,一齐抬举至最大限度,稍停片刻放下,反复数次。
2.双足空中蹬车法屈膝曲髋在空中作蹬自行车动作1~2分钟。
3.双手抱膝屈腰法双腿举至90度屈膝,然后两手抱膝,屈髓抬髋使腰部屈曲,复原休息片刻,反复数次。
4.仰卧起坐收腹法双下肢伸直靠紧,两手十指在枕部交叉,腹直肌用力收缩,同时上身抬起坐立,再慢慢躺下还原,休息片刻并逐渐增加其次数。
5.收腹抬臀缩肛法屈膝抬臀,足蹬床面,然后收腹抬臀,肛门紧缩停半分钟后,臀部着床,腹肌放松,休息片刻,复作数次。
6.静卧双掌摩腹法双掌紧贴下腹部,循顺时针方向掌揉全腹部(自下腹起经右下腹向上,横过上腹,转向左侧,向下至左下部,循环全腹部),连续摩揉10至20遍。
注意:此医疗体操,有利于巩固疗效,但在进食前后一小时内慎用。
【附2】 肾下垂医疗体操
第一节腹式呼吸
口呼鼻吸,呼时收腹,吸时鼓腹。
第二节仰卧半坐
拾起上身至半卧位,两臂前平举,呼气,躺下,吸气。
第三节单抬腿
两腿伸直,轮流抬高和放下。
第四节挺胸
头和两肘支床面,抬起胸肩部,臀部不动。
第五节转体
仰卧,两臂侧平举,轮流向一侧转体,同时一臂经体前摆,至对侧击掌。
第六节双抬腿
两腿并拢伸直上举到垂直位,呼气;放下,吸气。
第七节“半桥”
两腿屈曲,足踩床面,抬起臀腰,同时收紧肛门,吸气,放下,呼气。
第八节仰卧起坐
两臂举向头侧,掌心向上,起坐,尽量以手抵足。
第九节举腿侧倒
1.两腿伸直上举至和地面垂直;
2.两腿并拢向左侧倒下;
3.还原到1:
4.两腿并拢向右侧倒下。
第十节抬腿剪交
1.两腿伸直拾起约30度,然后左右分开;
2.两腿伸直交叉,右腿在上;
3.两腿伸直分开同1;
4.两腿伸直交叉,左腿在上。
第十一节“全桥”
头、两臂、两足撑地,抬起臀、胸及肩,吸气,放下,呼气。
第十二节蹬“自行车”
两腿抬起,交替屈伸,模仿踏自行车动作。
1.体力较差时先练1至5节,1至2周后加6至8节,以后酌情增加11、12节,最后加9、10节。
2.每节重复1至2个八拍,逐步增加至3至4个八拍。
(附3)胃下垂的叩压诊检查法
仰卧位患者饭后屈膝仰卧,医者立于其侧,沿左锁骨中线自上而下叩诊。正常人胃部呈浊音,肠曲呈鼓音。如胃内气体充盈,胃部可出现鼓音,肠曲鼓音相对减弱,两种不同叩诊音的分界线,即为胃下界。沿叩诊线稍用力触压,可触及到一半圆形囊体,用手拨动明显上移,此囊体的最低点即胃下界。以上叩压诊所得胃下界距髂嵴连线的厘米数(横指),即胃下垂的实际度数。
站立位患者头、臀、足根紧贴墙壁,(方法同上)。所得结果比仰卧位检查的胃下约低2至3厘米,这与站立时胃自然下垂或腹肌松弛有明显关系。
以上检查方法对于腹壁菲薄者准确率较高。
胃小弯角切迹低于髂嵴连线以下,十二指肠球部向左偏移时,称为胃下垂。胃下垂的程度不一,且常伴有其他内脏下垂,多见于瘦长体型者。
(1)临床表现 胃下垂的主要表现有:消瘦、乏力、胃部胀闷不舒,食手更甚,腹部似有物下坠,平卧时减轻,腹痛无周期性及节律性,常有呕吐、嗳气,饱餐后脐下部可见隆起,而在上腹部反而凹陷。上腹部可扪及强烈的主动脉搏动。X线胃肠钡餐检查可帮助确诊。
(2)治疗 包括
1) 饮食 少吃多餐,食后平卧,保证每天摄入足够的热量。
2) 胃托 安置胃托。
3) 锻炼 加强腹部肌肉的锻炼,每天坚持做仰卧起坐,以增强腹肌张力。
4) 对症治疗 ①每餐前皮下注射正规胰岛素4-8单位;或用甲苯磺丁脲0.5克,每天3次,饮前半小明服用,以促时食欲。②苯丙酸诺龙25毫克肌内注射,每周2次。
5) 中药 补中益气丸或补中益气汤。
6) 外敷法 五倍子10克,蓖麻子仁克,捣烂后以纱布包裹,敷贴脐区
西药治疗: 腹痛者口服普鲁苯辛15毫克,每日3次。泛酸、胃酸分泌较高者用氢氧化铝凝胶10毫升或碳酸钙0.5克,每日3次。胃酸低或缺乏者用胃蛋白酶合剂10毫升,每日3次。上腹饱胀者口服胃复安10毫克,每日3次。
中药治疗:
1.中气下陷
表现:脘腹坠胀痞满,食后则甚,平卧减轻,饮食减少,面色萎黄,气短乏力,头晕眼花。舌质淡,脉沉弱。
中成药: ①补气升提片,每次4~6片,每日2次,淡姜汤或温开水送服。 ②补中益气丸,每次9克,每日2~3次,空腹时温开水送服。
食疗: ①猪肚1具,内外洗净,黄芪200克,陈皮30克,用纱布包好,放入猪肚中,用线扎紧,加水文火炖煮,熟后去掉药包。趁热食肚饮汤,分作4~6次食完,2具肝为1疗程。 ②猪脾、猪肚各100克,漂洗干净,切成条块,加水煮至八成熟,再入粳米100克煮成粥,加糖适量,分顿随意食用。以上为1疗程,间隔3~5天,再进行下1疗程。
2.饮停肠胃
表现:脘腹胀满,胃中有振水音,或腹部有水声漉漉,恶心,呕吐清水痰涎,或不欲饮水,或饮水后马上吐出,心悸气短,头晕眼花。舌苔白滑,脉弦细滑。
中成药: ①五苓丸,每次6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肥。 ②六君子丸,每次6~9克,每日2~3次,温开水送服。
食疗: ①砂仁5克,生姜汁1汤匙,同置盅内,加清水半碗,隔水炖半小时,去渣缓缓饮用。 ②橘皮10克(新鲜30克),粳米50~100克,生姜汁少许。先将橘皮煎取药汁,去渣,加入粳米煮粥,待粥将成之时,加姜汁,粥成食用。
3.肝胃不和
表现:胸胁、胃脘胀满疼痛,情志不舒则加重,呃逆,嗳气,胃脘嘈杂,吐酸水,性情郁闷或烦躁易怒,喜长叹气。舌边红,苔薄黄,脉弦。
中成药: ①调胃舒肝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②开郁顺气丸,每次9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食疗: ①食盐腌杨梅备用,越久越佳,用时取数颗,开水泡服。 ②砂仁1.5克,木香1克。共研细末,加适量藕粉、白糖,开水冲调服食。
家庭自疗:
1.按摩:用拇指点按百会、中脘、天枢、气海、关元、足三里,每穴半分钟。然后患者平卧,用手掌在腹部外缘作逆时针方向按揉摩擦,约5分钟。紧接着患者双手十指交叉,用小指侧着力上托小腹部,呼气时,由下向上托起至脐部,吸气时慢慢放下,重新托起,反复操作10次。最后,施术者提拿患者脾俞、胃俞处5次。
2.灸法:①取梁门、中脘、关元、气海、足三里穴,按艾条灸法常规操作,每日施灸2次,每穴15~20分钟,10天为1疗程。各型均可用本法。②取百会、足三里、关元、脾俞、胃俞、中脘穴,按艾条灸法常规操作,每次选用3~5个穴位,每穴每次施灸10~15分钟,每日灸治1次,10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5~7天。
3.刮痧:重刮大椎、膏盲、神堂、大杼经穴部位,中等强度刮拭中脘,内关、足三里经穴部位,轻刮脾俞、胃俞、章门经穴部位各3~5分钟。
4.拔罐:取中脘、天枢、关元穴,每穴施行闪罐20~30下,然后留罐10分钟,每日1次,症状缓解后改为隔1~2日施术1次。
5.敷贴:①将蓖麻仁10克、五倍子5克共捣为泥糊状,敷于脐部,每天早、中、晚各热敷1次,隔4天换药1次。孕妇及吐血者忌用。一般敷药6次可愈。②五倍子、升麻、枯矾、五味子各等量,研细末,水调敷贴于鸠尾穴、第二反应点(从鸠尾沿任脉往下摸到圆形或条索状阳性反应点)。每天换药1次,连用20~30次。
6.保健功法:仰卧位,双下肢伸直,双上肢放于身体两侧,腹部用力,使上身和双下肢离开床面,仅臀部着床,坚持一会儿,再慢慢恢复到平卧位,反复作20次。然后双膝屈曲,双足踏床面,将臀部抬起,越高越好,使背部和双足着床,坚持1分钟,恢复原姿势,休息一会再做,反复10次。
生活提示:
胃下垂患者切勿暴饮暴食,宜少吃多餐。戒烟酒,禁肥甘、辛辣刺激之品,宜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品。不要参加重体力劳动和剧烈活动,特别是进食后。饭后散步,有助本病的康复。保持乐观情绪,勿暴怒,勿郁闷。要耐心坚持治疗、食物调理和康复锻炼,要有战胜疾病的信心。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 百度拇指医生解答内容由公立医院医生提供,不代表百度立场。
* 由于网上问答无法全面了解具体情况,回答仅供参考,如有必要建议您及时当面咨询医生
向医生提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胃下垂怎么能治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