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体育人,平常人的心率是多少心率在55左右,今天早上去运动了三个小时,休息了一个多小时心率还96,正常吗?

当前位置: >>
中医养生康复学-绪论
中医养生康复学 第一章绪论 ? 学习要点:1、熟悉养生及中医养生学、康复及中医康复 学的概念; 2、了解中医养生康复学的学科范畴; 3、了解中医养生康复学的发展概况; 4、了解中医养生康复学的特点 第一节中医养生康复学的基本概念一、中医养生学的基本概念(一)养生的定义:养:护养、保养、调养、补养 生:生命、生存、生长养生:保养生命文库 4 养生一词最早见于《庄子》。所谓生,就 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 养、培养、补养、护养之意。养生是通过养精神、 调饮食、练形体、慎房事、适寒温等各种方法去 实现的,是一种综合性的强身益寿活动。 养生就是根据生命发展的规律,采取能够 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手 段,所进行的保健活动。 (二)中医养生学的概念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探索人类生命活动规 律,研究养生理论和养生技术,以实现人类强健体质、预防疾病、延年益寿为目的的实用科学。文库6 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与历代医家在漫长 的历史岁月中反复探索、求证,逐步认识与 实践后形成的。因此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比较系统的理论体系。如:文库7 养生之道丰富:? 养生的理论和方法叫做养生之道。“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养生之道诸如:静神、动形、固精、调气、食养及药饵等。学术流派众多:? 道家养生、儒家养生、医家养生、释家养生和武家养生等。养生原则系统:? 形神共养、协调阴阳、顺应自然、饮食调养、谨慎起居、各调脏腑、通畅经络、节欲保精、益气调息、动静适宜等等。文库8 为什么要养生? 人的寿命与健康?寿命:寿命是指生物在自然界存在的时间,也 就是说,寿命是指生物的生命活动存在于自然 界全过程的时间概念。生物遵循出生、生长、 发育直至衰老、死亡这一生命周期的必然规律, 人类也不例外。 人的正常寿命该是多少 ?? 人的寿限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古人云“人生七十古来稀”。清朝时人均寿命33 岁,民国时期只不过35岁,而目前我国的人 均寿命已达75岁。那么,人的寿命究竟该有 多长呢?科学研究结果表明,人类的正常寿 命不应该少于100岁。 ?科学家研究哺乳动物时发现,其最高寿命相 当于生长期的5~7倍。例如,狗的生长期为2 年,寿命约为10~14年;马的生长期为5年, 其寿命为30~40年。人也是哺乳动物,生长 期为20~25年,自然寿命则应为100~175岁。 人类不能长寿的原因人从直立行走后,以胸式呼吸为主,不仅限制 了肺活量,还影响到消化系统功能。 ? 缩小了全身运动幅度,脊椎负荷加重,头高位 运动易导致大脑缺血、缺氧,双手作用不均匀, 导致大脑缺乏逆相调节,心脏负荷加 ? 运动不足,减少了心血管的锻炼。 ? 消化功能的萎缩,咀嚼力下降,胃肠道细胞构 成改变。 ? 人类是社会性动物,消极情绪的产生与发展, 减少了自然寿命。即中医所言“七情”损伤机 体而致减寿。? ? ???? ?人的生命周期大致可分为几个阶段: 0~35岁,为人生的最活跃期,身体的组织器官从开 始发育至完善,其各方面功能总的趋势是积极上升的, 所以称健康期。 36~45岁,人的生理功能从峰顶开始下滑,部分器官 开始衰退,比如动脉硬化开始形成,糖尿病症状开始 显现等,所以有人称这一时期为疾病的形成期。 46~55岁为生命的高危期,大多数疾病在此阶段暴发, 有的甚至危及生命,尤其是冠心病、糖尿病、癌症等 多在此期高发。一些英年早逝的悲剧,大多发生在 46~55岁这个年龄段,故有专家称之为人生旅途中的 “沼泽地”。 56~65岁为安全过渡期。 65岁以后如果没有明显器质性改变,反倒是相对安全 期。人生的高危期:46~55岁 人体老化的十大改变1、体表外形的变化,头发花白,颜面及全身皮肤松弛,暴露部分 出现“老年斑”,牙松脱落,步履缓慢,脊柱弯曲,身高有所降低, 体重相应减轻。 2、器官萎缩,据估计,70岁老人的脑、肾、肺、肌肉等脏器组织 的细胞数目相当于年轻发育最旺盛时期的60%左右,脾脏和淋巴 的重量只及中年人的一半。 3、骨骼脆、肌肉弱、关节僵硬。60岁以上的老人,几乎100%有 骨质增生现象。 4、血管硬化,影响较显著的是心脏的冠状血管、脑血管和肾血管 5、呼吸功能降低,80岁老人的肺活量约下降25%。6、消化能力差,50岁以后,胃肠功能逐渐减弱,消化能力可下降1/3左右。7、脑细胞的减缩。老年人记忆力减退,反应迟缓、动作协调性差。8、感觉机能明显减退。出现眼花、耳聋,嗅觉、味觉、冷热觉、关节位Z觉、震动觉都有不同程度的减低。9、内分泌和代谢功能下降。性腺、甲状腺、肾上腺、胰岛、脑垂体等内分泌腺普遍出现衰老性变化。10、免疫功能减弱。 细节决定活百岁? 平衡是根本? 适度是核心 ? 坚持是基础 ? 细节是关键 ?现代科学证明,关键是生活方式。世界卫生组 织(WHO)明确公告:“健康长寿遗传因素占 15%,社会因素占10%,医疗条件占8%,气候 条件占7%,生活方式占60%”。研究证明,良 好的生活方式可减少高血压病发病率55%,已 有高血压发生脑中风减少75%,糖尿病减少50 %,癌症减少1/3,传染病减少50%以上。 健康? (一)健康的概念? 197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健康概念确定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身体虚弱, 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 (二)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十大标 准(1)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的担负日常生活和 繁重的工作而不感到过分紧张和疲劳。 (2)处世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 论大小,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中的各种变化。 (5)能够抵御一般感冒和传染病。 (二)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十大标 准(6)体重适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位Z协 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捷,眼睑不发炎。 (8)牙齿清洁,无龋齿,不疼痛,牙龈颜色正常, 无出血现象。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肌肉丰满,皮肤有弹性,走路轻松有力。 身心健康新标准―“五快”“三良好”?“五快”―快食、快眠、快便、快语、快行 快食:快食并非狼吞虎咽,不辨滋味。而是指吃饭不挑食、不偏食,吃主餐时感觉津津有味。如果出现持续性无食欲状态,则意味着胃肠或肝脏可能出了毛病。 快眠: 上床后能较快入睡,睡眠舒畅,醒后头脑清醒,精神饱满, 睡眠质量好。如睡的时间过多,且睡后感觉乏力不爽,则是心理 及生理的病态表现。神经系统兴奋、抑制功能协调,内脏无病理 干扰,是快眠的重要保证。 快便: 能快速畅快地排泄大小便,且感觉轻松自如,在精神上有一 种良好的感觉,便后没有疲劳感,说明胃肠功能好。 快语: 说话流利,头脑清楚,思维敏捷,没有词不达意现象,且中 气充足,心肺功能正常。 快行:行动自如、协调,迈步轻松、有力,转体敏捷,反应快速,动作流畅,证明躯体和四肢状况良好,精力充沛、旺盛。因诸多疾病导致身体衰弱,均先从下肢开始,人患有内脏疾病时,下肢常有沉重感;心情焦虑,精神抑郁,则往往感觉四肢乏力,步履沉重。 ?“三良好”―良好的个性、良好的处世态度、良 好 的人际关系1、良好的个性人格,情绪稳定,性格温和;意志坚 强,感情丰富;胸怀坦荡,豁达乐观。 2、良好的处世态度,观察问题客观现实,具有较好 自控能力,能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 3、良好的人际关系,助人为乐,与人为善,对人际 关系充满热情。 (三)健康四大基石合理膳食 ? 适量运动 ? 戒烟限酒 ? 心理平衡? 健康第一大基石――合理膳食两句话,十个字: ? 第一句话叫做一、二、三、四、五 ? 第二句话叫做红、黄、绿、白、黑? 一是每天喝一袋牛奶。我们中国人膳食有很多优点, 但缺钙,中国人差不多99%缺钙,缺钙什么结果呢? 三个结果。第一骨疼。缺钙的人骨质疏松,骨质增 生,腰疼、背疼、腿疼、老年忧郁症,反正浑身疼。 第二龟背。越活越矮,越活越收缩,岁数越大个子 越小,为什么呢?龟背。第三,骨折。一摔倒骨头 就断了,这太多了。 “二”是二百五十克碳水化合物。相当于六两至八两 的主食。这六两到八两不是固定的,比如有些年轻 人,民工他干活挺重一餐就要一斤半。有些女同志 呢?胖胖的,工作量很轻,不用六两,三两二两就 够了,调控主食可以调控体重,是最好的办法 。 三份高蛋白。人不能光吃素,也不能光吃肉。 蛋白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三份至四份就好,不 多不少。一份就是一两瘦肉或者一个鸡蛋,或者 二两豆腐,或者二两鱼虾,或者二两鸡和鸭,或 者半两黄豆。一天三份,比如说我今天早上吃了 一个荷包蛋,中午我准备吃一个肉片苦瓜,晚上 吃二两豆腐或二两鱼,这一天三份至四份蛋白不 多也不少。 四即“有粗有细,不甜不咸,三四五顿,七八 分饱”。粗细粮搭配,一个礼拜吃三次粗粮,棒 子面、老玉米、红薯这些,粗细粮搭配营养最合 适,三、四、五顿是指每天吃的餐数。 ? 五是500克蔬菜和水果。? 什么叫红、黄、绿、白、黑??红:每日饮少量红葡萄酒不超过50-100毫升,有助于升高高密度脂蛋白及活血化瘀,预防动脉硬化, 或一天一个西红柿。? ? ? ?黄:是胡萝卜、西瓜、红薯、老玉米、南瓜、红辣椒, 或者干脆叫红黄色的蔬菜,红黄色的蔬菜维生素A多。 绿:指绿茶及深绿色蔬菜,绿茶有抗肿瘤、抗感染作用。 白:是指燕麦粉或燕麦片,每日食50克可使血胆固醇、 甘油三脂下降,对糖尿病效果更好。 黑:是黑木耳,每日食用10~15克可降血糖及血脂、胆 固醇,有助于防治糖尿病及高脂血症。 健康第二大基石――适量运动? 适量运动是预防和消除疲劳,保证健康长寿的一个要素。运动贵在坚持,重在适度,项 目可因人而异。每天可做轻中度运动,每次 半小时左右。中青年可打球、游泳、长跑, 中老年可快步行走、慢跑、骑自行车、爬楼 梯、跳健身舞等,此外也可做气功、太极拳 或散步等运动。 健康第三大基石――戒烟限酒?吸烟不仅使人成瘾,还会促发高血压、冠心病,引起肺 癌等多种癌症和气管炎、肺气肿等,因此,吸烟是健康 的大敌。任何年龄的戒烟都可获得健康上的真正收益。 如戒烟一时有困难,每天吸烟应限制在5支以内,逐步 减少吸烟量直至彻底戒烟。酒可少饮,经常或过量饮酒 则伤肝,容易引起肝硬化,甚至肝癌。注意做到不要喝 高度烈性酒,低度白酒也不可常喝,黄酒、葡萄酒也要 有节制。 酒是一把“双刃剑”?现代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每日饮少量酒能有效 地降低高血压病及冠心病的患病率和病死率。 适量饮酒能缓解紧张,改善情绪和睡眠,有助 于人际交往。 ?但是,饮酒少量可以,多量不行,按国外的 标准是每天不超过30克酒精,按我国标准为 15克酒精,相当于葡萄酒60-100毫升,白酒 25-30毫升,啤酒 0.5-1瓶。 健康第四大基石――心理平衡?健康四大基石中,心理平衡最重要。保持心理平衡要做 到三快乐:助人为乐、知足常乐、自得其乐;三个正确: 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他人、正确对待社会;三个既 要:既要尽心尽力奉献社会,又要尽情品味美好人生; 既要在事业上有颗进取心,又要在生活中有颗平常心; 既要精益求精于本职工作,又要有多姿多彩的业余生活。 (四)健康的八大要素营养(N) 锻炼(E) 喝水(W) 阳光(S) 节欲(T) 空气(A) 休息(R) 信念(T)NEW START 新起点计划 ?阳光:阳光中的紫外线可杀死病菌,还可使人体皮肤中 的脱氢胆固醇转化为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有利于 防治骨质疏松症。缺乏阳光照射,会影响青少年的骨骼 发育。 ?空气:清新的空气能促进人体健康,污染的空气是疾 病的载体。请保持你的房间空气流通,要尽可能多地 开窗换气;注意不时深呼吸以增加氧气摄入,坚持常 到户外走走,尤其是公园、郊区、野外等绿色植物较 多的地方。减少接触污染的空气,如工业排出的废气、 汽车尾气、烟雾等,它们均含有大量的致癌物质和铅, 能够诱发癌症、老年痴呆症。 ?水:水是生命之源,多喝水去毒除病。有学者认为,晨 起一杯水,可清洗胃肠道,补充睡眠中随呼吸、汗液等 丧失的水分,可预防心绞痛的发作;并有助于消除疲劳, 促进消化,增进食欲。要养成每天晨起喝水,未渴先饮, 科学喝水的好习惯。 ?营养:大鱼大肉并不等于营养丰富,吃的精也不一定 身体好。营养的摄人要均衡,要合理调整食物结构, 每天喝一杯牛奶,吃饭荤素搭配,多吃新鲜蔬菜、水 果、鱼、豆类及其制品,食物要天然、新鲜、高纤维 且营养丰富。多吃天然食物,少吃加工食物和调味品, 尤其是熏制和腌制的食品。 ?运动:适当的运动是一剂补养佳品,它能增强心肌收缩 力,改善机体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促进胃肠蠕动, 加强呼吸功能,使人保持适当的体重。坚持运动,尤其 是户外运动,还可放松大脑,陶冶情操。步行就是最好 的选择,建议每周不应少于5次锻炼,每次最好步行 3000米(或30分钟以上)。 ?休息: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会养生的人不仅热爱运 动,也懂得休息。每天的睡眠要保证6-8小时,坚持 早睡早起,午饭后可午睡片刻,安排一定的休闲时间, 以消除大脑、身体的紧张、疲惫。 ?节制:拒绝一切有害身体的不良嗜好,戒烟、限酒,吃 饭不过饱,性生活不过度,控制情绪不过激,正如中医 古籍《内经》上所说的“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 劳”。还要拒绝“三高”食物(高热量,高脂肪,高蛋 白),过咸食物,霉变食物。 ?信仰:信仰是健康长寿的重要因素。没有信仰,人就 没有追求,失去心灵的依托和责任感,处于空虚、悲 观之中,无所事事,得过且过,不努力改变现状,使 身体懈怠、疲惫、退化,易为疾病所侵袭。 你的身体健康吗?1.体重基本稳定,一个月内体重增减不超过4千 克,超过者为不正常。 ? 2.体温基本在37℃左右,每日的体温变化不超过 1℃,超过1℃为不正常 ? 3.脉搏每分钟在75次左右,一般不少于60次,不 多于100次。 ? 4.正常成年人每分钟呼吸16-20次,呼吸次数与 心脏跳动的比例为1:4,每分钟呼吸少于10次 或多于24次为不正常。? ?5.大便基本定时,每日1-2次,若连续3天以上不大 便或一天4次以上为不正常。 6.每日进食量保持在1-1.5千克左右,连续一周每日 进食超过平常进食量的3倍或少于正常进食量的1/3 为不正常。 7.一昼夜的尿量在1500毫升左右,连续3天24小时 内尿量多于2500毫升,或一天内尿量少于500毫升 为不正常。?? ?8.成年女性月经周期在28天左右,超前或推后15天 以上为不正常。 9.正常成年男女结婚后,夫妻生活在一起未避孕, 3年内不育为不正常。 10.每日能按时起居,睡眠6-8小时,不足4小时或 每日超过15小时为不正常。?? 体质测量?1.闭眼单脚站立:1分钟以上得10分;40秒以上得8分;30秒 以上得5分;15秒以上得3分;5秒以上得1分。 2.爬楼:(选爬18层以上的楼房,以1秒一阶的速度向上攀) 没有任何累的感觉得10分;略微腿酸、呼吸变化不大得8 分;明显心跳加快、呼吸变化得5分;途中有明显走不动 的感觉得3分;途中有明显的间断休息得1分。 3.每周锻炼的次数:有两次1小时的活动得10分;有一次1 小时的活动得8分;累计1小时的活动得5分;有不到1小时 的活动得3分;只有简单动一动的得1分。?? ?4.近期的精力:(自我感觉)不错得10分;还可以得8 分;一般得5分;不太好得3分;不行了得1分。 5.最慢的速度跑:持续半小时得10分;20至25分钟 得8分;15至20分钟得5分;10至15分钟得3分;10分 钟以下得I分。? 如果你得到45分以上,说明你的体质很不错; 得到40分到44分的你,体质较好;如果得分高于 35分,说明你的体质一般;低于34分,说明你 的体质较差;如果你的得分不足20分的话,那么 你的体质问题就太大了。 心理测量?1.一星期中,至少有两天觉得精神饱满、身心舒畅。 (是、否) 2. 8小时以上的睡眠,仍感精神不振。(是、否) 3.精神不振找不到生理上的原因。(是、否)? ? ?4.以下症状,有哪几项是你经常经历的:头痛、头 晕、呼吸不畅、心悸、眼花、消化不良、便秘、 习惯性腹泻、精神紧张、四肢乏力、长期失眠、 精神不振及容易疲倦。(A)8项以上,(B)4-7项, (C)3项以下。 ?5.身体不适时,是否向他人倾诉?(A)时常,(B)偶 尔,(C)从不。 6.你周围的人是否重视你的存在?(A)非常重视, (B)重视,(C)不重视。? ?? ?计分:第1题选“是”,2、3题选“否”,4、5题选C,6题 选A,各得1分。 第1题选“否”,2, 3题选“是”,4、5、6题选B,各 得2分。 第l、2、3题不选择,4、5题选A,6题选C,各得3 分。???? ?评分:0-7分,你是一个身心健康的人。 8-11分,你有神经衰弱的倾向,需改变一下目前的 生活方式。 12-15分,你有严重的神经衰弱,应重视自身的生理 及心理健康,必要时求助于心理医生。 亚健康测量? ? ?1.早上起床时,常有头发丝掉落。5分 2.感到情绪有些抑郁,会对着窗户发呆。3分 3.昨天想好的事,今天怎么也记不起来了,而且 近些天来,经常出现这种情况。10分??4.害怕走进办公室,觉得工作令人厌倦。5分5.不想面对同事和上司,有自闭症趋势。5分 ? ? ?6.工作效率下降,上司已对你不满。5分 7.工作一小时后,身体倦怠,胸闷气短。10分 8.工作情绪始终无法高涨。最令自己不解的是:无名的火气很大,但又没有精力发作。5分?9.一日三餐,进餐甚少,排除天气因素,即使口 味非常适合自己的菜,也经常味同嚼蜡。5分 ?10.盼望早早地逃离办公室,为的是能够回家,躺 在床上休息片刻。5分?11.对城市的污染、噪声非常敏感,比常人更渴望 清幽、宁静的山水,休息身心。5分?12.不再像以前那样热中于朋友的聚会,有种强打精神、勉强应酬的感觉。2分 ?13.晚上经常睡不着觉,即使睡着了,又老是在做梦的状态中,睡眠质量很糟糕。10分?14.体重有明显的下降趋势,早上起来,发现眼 眶深陷,下巴突出。10分?15.感觉免疫力在下降,春秋流感一来,自己首当 其冲,难逃“流”运。5分 ?如果你的累计总分超过50分,对不起,你已经踏人了亚健康的大门;如果累计总分超过80分,你己经是“亚 健康协会”的资深会员了,你需要从医生那里获得支 持来摆脱这种状态。 什么是亚健康 ?亚健康也称灰色状态、病前状态、亚临床期、 临床前期、潜病期等,包括无临床症状或症状感觉 轻微,但已有潜在病理信息。 它本身拥有广泛的内涵,是人们在身心情感方 面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健康低质量状态及其体验。 因为亚健康本身没有任何器质性改变,各项检查又 无异常,医院常做出非疾病诊断,所以不以引起患 者的重视。 但是,亚健康状态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既可 向健康状态转化,也可向疾病状态转化。究竞向哪 方面转化,取决于自我保健措施和自身的免疫力水 平。因此,人们应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 ?亚健康是指机体虽无明确的疾病,却呈现出活力降低、 适应能力呈不同程度减退的一种非健康非患病的中间 状态,又称“第三状态”、“灰色状态”等。 有人认为其特点是“我没有病,但我不健康”。“没 有病”是医生说的,因为诊断疾病无依据;“不健康” 是患者说的,因为他感到痛苦的折磨。? 亚健康的发生率?世界三种人(WHO的全 球性调查)健康人群――约10%亚健康人群――约70% 疾病人群――约20%亚健康 70%健康 10%疾病 20%??? 亚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是从亚健康诱发环境的角度审视的, 这类人群的特点是存在着易诱发亚健康的因素。 主要有以下几种:? ? ?工作紧张或不适应人群 (如“三资”企业员工、农 民打工者等) 生活不规律人群 (如小公司经理、昼夜轮班者、经 常出差者等) 烦恼、焦虑人群 (如出国者、大学生等) ?情感空虚、悲观抑郁人群 (如下岗者、离婚者、离退休者 等)??特殊职业人群 (如演员、医护人员、电脑爱好等)遭遇突发事件人群 (如突然遇到失恋、重病以及意外受伤 等)??机体生长发育、转折期人群 (如儿童、青少年、更年期男 女等)体弱及病后人群 (如平素体虚者、大病、重病之后者等)?精神压力过大人群 (如公务员、知识分子、成功者等) 亚健康的发生原因目前认为亚健康的产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有 关: ? 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的影响 不良饮食行为、缺乏运动、吸烟、酗酒等。 ? 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 竞争、紧张、冲突、焦虑、抑郁等。 ? 环境因素的影响 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人口过剩等。 ? 生物学因素的影响 遗传因素(致病基因和易感基因等)。 亚健康的临床特点? ? ????? ??发病率高,严重危害身体健康 无确定病因或病因不明 是机体身心轻度失调状态的一组临床症状。 其临床特点为“一多三少”。一多指疲劳多;三少即 三种减退:活力减退、反应能力减退和适应能力减退。 无器质性病变,属功能性改变 临床上无疾病诊断依据 呈慢性发病及发展 若及时干预可逆转为健康状态 若不及时防治,可发展为疾病。 亚健康的常见临床表现亚健康主要以主观感受为主,客观体征极少或没有, 症状可单一出现,也可以交替或合并出现,临床上 具体表现为:? ? ? ? ?失眠或嗜睡 健忘 食欲不振 烦躁不安 抑郁或消沉?焦虑不安??头晕、心悸、气短大小便异常?性欲低下免疫功能下降? 亚健康的分类?躯体性亚健康:躯体性症状,以疲劳为主,还可有失眠、便秘、头痛、腰背酸痛等? ?心理性亚健康: 急躁、焦虑、抑郁、担心、恐惧等。 社会交往性亚健康:与他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加大,交往频率下降,人际关系紧张等。?道德性亚健康:在世界观、价值观上存在着不利于自己和社会的偏差,导致行为的偏差、失范和越轨 。 亚健康诊断的参考标准(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亚健康专业委员 会)① 已经出现各种不适症状,持续或反复出现6个月以上, 通过系统检查,无明显的器质性病理损害证据和实验 室检查指标的阳性改变; ② 无重要器官的器质性疾病及精神心理疾病,或原有疾 病在康复过程中的病理损害及实验室检查指标改变与 现有的临床表现无明显内在联系; ③ 尽管患有明确的非重大器官器质性疾病或精神心理疾 病诊断,但无需用药维持; ④ 具有以疲劳为主的各种躯体不适症状(以躯体性亚健 康为主); ⑤ 具有急躁、焦虑、抑郁、恐惧等心理不适症状(以心 理性亚健康为主); ⑥ 具有人际交往频率下降、人际关系紧张等社会适应能 力下降(以社会交往性亚健康为主); 判断:具备第①、②、③项可诊断为亚健康状态,加上 ④、⑤、⑥任一项即可判断为亚健康状态的类型 。 ? 二、中医康复学的基本概念(一)康复 1、定义: (1)从中文字义来看,《尔雅》谓 “康,安 也”,“复,返也”,故康复的含义可理解为恢 复健康或平安。文库75 ?(2)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 康复原意 “复原”,“恢复原来的良好状 态”,“重新获得能力”,“恢复原来的权利、 资格、地位、尊严”。1910 年始将“康复”一词 应用于残疾人医学领域,主要是指身心功能、职 业能力和社会生活能力的恢复。从康复医学角度讲,康复是指对于伤病、残 疾者综合地、协调地应用各种措施,尽最大可能 以减轻病残的影响,最大限度地恢复其身心功能 及生活与工作能力,使其重返社会。文库 76 2、康复的要素康复的对象 康复的领域 康复的措施 康复的目的 康复的提供文库77 1、康复的对象:主要是残疾病人、慢性病人和老年病人。文库78 ?2、康复的领域: 包括“医学康复”或称“医疗康复”(利用医 疗手段促进康复),“教育康复”(通过特殊教育 和培训以促进康复),“职业康复”(恢复就业能 力,取得就业机会),“社会康复”(在社会的层 次上采取与社会生活有关的措施,促使残疾人重返 社会)。实现以上四个领域的康复也就是“全面康 复”。文库79 ?3、康复的措施:一切有用的措施 包括所有能消降或减轻身心功能障碍的措施, 以及其他有利于教育康复、职业康复和社会康复的 措施,不但使用医学科学的技术,而且也使用社会 学、心理学、工程学等方面的技术和方法。文库80 ?4、康复的目的:全面康复、重返社会 实现全面康复,着重在提高生活素质,恢复独 立生活、学习和工作的能力,能在家庭和社会上过 有意义的生活,重返社会。文库81 ?5、康复的提供: 提供康复医疗、训练和服务的不仅有专业的康 复工作者,而且也包括社区的力量、残疾人及其家 属也参与康复工作的计划和实施。 康复不仅是训练残疾、残障患者,提高其功能, 以适应环境;还需要环境和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参 与,以利于他们重返社会。要求残疾、患者本人, 其家庭及所在社会均参与康复服务计划的制定和实 施。文库82 ?(二)中医康复学的概念中医康复学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研究康复医学基本理论、 医疗方法及其应用的一门学科。具体地说,它是一门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综合地运用调摄 情志、娱乐、传统体育、沐浴、饮食、针灸推拿、药物等各种方法, 对病残、伤残、老年病、慢性病等功能障碍患者进行辩证康复的综 合应用学科,其目标在于使患者机体生理、心理功能上的缺陷得以 改善和恢复,帮助他们最大限度地恢复生活和劳动能力,使病残患 者能够充分参与社会生活,同健康人一起共同分享社会和经济发展 的成果。文库83 ? 三、中医养生康复学的学科范畴中医养生学――相当现代医学的保健、预防医学――第一医学范畴――针对健康及亚健康者。中医康复学――第三医学范畴――针对功能障碍者 ?中医养生康复学与中医康复学:联系:在学术渊源、理论基础、方法技能、目的意义等方 面有着内在的联系和一致。 区别: 研究对象:? 养生:生命规律、衰老机制、养生原则和方法? 康复:功能障碍机制、康复预防、康复评估及康复治疗适用范围:? 养生:健康及亚健康者 ? 康复:功能障碍者文库85 第二节中医养生康复学的发展概况? 上古时期(萌芽)1、人类已经注意到居住和衣着条件的改善 2、火种的发现(饮食卫生)“炮生为熟,令人无腹疾”;“灸、熨”3、运动养生的萌芽文库86 ? 先秦时期(起源)一、先秦养生思想:1、道家养生思想:“清静无为”、“返朴归 真”、“顺应自然” 2、儒家养生思想:强调精神调摄,注意身体 护养,倡导饮食卫生。 3、杂家养生思想:《吕氏春秋》:“趋利辟 害,顺应自然”;文库87 二、先秦养生实践1、提倡讲究个人卫生 2、注意饮食调养 3、导引健身 4、敬老养老 5、优生优育与胎教文库88 三、《内经》奠定了养生学理论基础1. 对生命起源的认识 “天地合气,命之曰人” 2. 天人相应,顺应自然 “顺四时而知寒暑”,“春夏养阳,秋冬养阴”3. 明确提出养生原则和方法 精神调摄,起居养生,饮食养生,房事养生。文库89 ? 汉晋时期1、张仲景―合和五味、顺天辟邪、清静调 神; 2、华佗―重视体育锻炼,编创了“五禽 戏”; 3、王充―提出禀气的厚薄决定寿命长短; 4、《神农本草经》―药物养生的开端; 5、葛洪―注重服食养生药物和导引方法, 同时倡导房事养生。 ? 隋唐时期孙思邈的养生康复学思想: 1、重视养性 2、重视食疗 3、强调房中补益 4、重视导引吐纳之术 ? 宋金元时期1、刘完素―注重气、精的保养; 2、张子和―重视机体与情志的关系,强调人 与社会环境的和谐统一; 3、李东垣―重视脾胃功能; ? 明清时期药物养生及饮食养生的理论日渐完善, 方法也日趋丰富,康复医疗的手段也日趋增 多。 ? 近代及现代时期1、年―养生康复学几近夭折; 2、1949年之后―养生康复学开始复苏; 3、近几十年来―得到长足的发展; 4、进入21世纪―更加得到重视。 第三节 中医养生康复学的特点? 一、突出整体观及辩证观? 二、重视机体的平衡和谐 ? 三、强调未病先防与既病康复 ? 四、方法手段丰富多彩 ? 五、适应面广 谢谢!
更多搜索: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文档资料库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体育课心率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