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下肢软瘫可以做桥式运动练哪些肌肉吗

果果酱考研总结 · 脊髓损伤的一道题与复习_果果酱医学图文_传送门
果果酱考研总结 · 脊髓损伤的一道题与复习
果果酱医学图文
Q:患者,男,17岁。半小时前因跳马比赛不慎颈部受伤,初步检查:患者可主动做肩前屈、肘屈运动,但不能主动做肘伸运动,双下肢软瘫。该患者损伤部位最可能是位于A.颈3、4B.颈4、5C.颈5、6D.颈6、7答案不是太看得懂。还有,颈部骨折下肢为何软瘫?不是硬瘫么?能帮忙分析下吗?A:刚看到这个问题=_=这是考察脊髓损伤的。患者肘关节可以主动屈曲→颈6N完好,伸肘功能丧失→颈7受累,所以损伤水平在颈5、6。关于为什么发生下肢软瘫,第六颈脊髓节段以下的神经所支配的手指、躯干及下肢肌肉均呈瘫痪,这个就是一个支配与损伤的对应关系所致。之所以会问为什么是软瘫不是硬瘫,说明有些概念可能不是那么清晰。那什么,下运动神经元的胞体位于脑神经运动核和脊髓前角运动细胞,它们突分别组成脑神经和脊神经,支配全身骨骼肌的随意运动,此处脊神经受损当然发生的是下运动神经元了呐,所以是软瘫。【姑且不看到底出现了一些什么症状】下肢软瘫,会不会有可能是损伤平面以下的脊髓震荡/脊髓休克?因为表现为下肢软瘫,没有损伤到脊髓侧索的皮质脊髓束,累及脊髓前角或前根,定位应该是腰丛和骶丛吧“颈7受累,所以损伤水平在颈5、6”说得清楚一些,颈7脊髓节段受累,比相应的颈椎高1个节段,所以损伤水平在颈椎5-6之间(太久没看神经病,真记不太清楚了.....)REVIEW[脊髓损伤定位](一)、颈脊髓损伤1、第一、二脊髓损伤病人多数立即死亡,能到医院就诊者只有下列神经病学改变:
运动改变:第一、二颈神经发出纤维支配肩胛舌骨肌、胸骨舌骨肌和胸骨甲状肌,当其受伤时,会影响这些肌肉功能。
感觉改变:第一、二颈神经的前支参与构成枕大神经、枕小神经及耳大神经。当寰枢推骨折、脱位、齿状突骨折时,病人可感到耳部及枕部疼痛、麻木。检查时可发现有局部痛觉过敏或减退。2.第三颈脊髓损伤该部位的脊髓支配膈肌及肋间肌,损伤后不能进行自主呼吸,伤员多于受伤后立即死亡。常见的损伤原因为绞刑骨折,即第二至第三颈椎脱位,第二颈椎双侧椎弓骨折。这种骨折脱位亦可因上部颈椎于过伸位受伤引起。3.第四颈脊髓损伤
运动改变:病人为完全性四肢瘫痪。膈肌受第三至第五颈神经支配,第四颈脊髓节段损伤后,创伤性反应也往往波及到第三颈神经,故病人的自主呼吸丧失。创伤性反应消退后,膈肌机能可望恢复而行自主呼吸,但呼吸仍较微弱。
感觉改变:锁骨平面以下的感觉消失,其他如括约肌功能、性机能、血管运动、体温调节机能等均消失。4.第五颈脊髓损伤损伤早期因第四至五颈脊髓受到创伤性水肿的影响,病人膈肌功能很差,加之创伤后病人发生肠胀气等更会加重呼吸困难。
运动改变:双上肢完全无自主活动而放置于身体两侧;肩部则因有提肩胛肌、斜方肌的牵拉而能耸肩。
感觉改变:患者除颈部及上臂前方一个三角区以外,所有感觉全部消失。
反射改变:患者除肱二头肌腱反射明显减弱或消失外,其余腱反射全部消失。5.第六颈脊髓损伤患者由于脊髓创伤性反应及肠胀气的影响,呼吸功能可受到明显干扰。
运动改变:胸大肌、背阔肌、肩胛下肌、三头肌瘫痪,肘部失去伸展功能。提肩胛肌、斜方肌、三角肌及肱二头肌仍可收缩,因而病人的肩部可抬高,上臂可外展90度,前臂屈曲,手放在头部附近。桡侧伸腕长肌呈下远动单位性损害,而第六颈脊髓节段以下的神经所支配的手指、躯干及下肢肌肉均呈瘫痪状态。
感觉感变;上肢的感觉,除上臂外侧、前臂背外侧的一部分以外,上肢其余部分均有感觉缺失现象。
反射改变:肱二头肌、肱桡肌反射均正常,肱三头肌反射消失。6.第七颈脊髓损伤伤后膈神经机能正常,病人腹式呼吸。
运动改变:上肢轻度外展,前臂屈曲于胸前,腕可向桡侧偏位。伸指总肌肌力减弱,其中以伸示指肌的肌力减弱尤为明显;旋前圆肌、桡侧屈腕肌、屈指深肌、屈指浅肌、屈拇长肌均显力弱,故手呈半握状态。肱二头肌肌力正常。
感觉改变:躯干、下肢、上臂、前臂内侧、手的尺侧3个手指、有时食指有感觉障碍
反射改变:肱二头肌反射、桡骨膜反射均存在,三头肌反射消失或减退。7.第八颈脊髓损伤病人可见有单侧的或双侧Horner氏征;由卧位改为直立位时,可出现血管运动障碍,即位置性低血压,经过锻炼以后,此种现象可消失。
运动改变:屈拇长肌、伸拇短肌、骨间肌、蚓状肌、对掌肌、对指肌肌力减弱或消失;外展拇短肌完全瘫痪而呈爪形手。
感觉改变:感觉障碍范围包括4—5指、小鱼际及前臂内侧、躯干及下肢。
反射改变:三头肌反射及腹壁反射、提睾反射、膝腱反射、跟腱反射有障碍。8.第一胸脊髓损伤Horner氏征阳性,面部、颈部、上臂不出汗。
远动改变:拇收肌、骨间肌、蚓状肌部分瘫痪,拇展短肌完全无功能,肋间肌及下肢瘫痪。
感觉改变:感觉障碍发生在上臂远端内侧、前臂之内侧、躯干及下肢。
反射改变:上肢无反射改变,腹壁反射、提睾反射、膝腱反射、跟腱反射有障碍。(二)、胸髓损伤仅影响部分肋间肌,对呼吸功能影响不大,交感神经障碍的平面也相应下降,体温失调也较轻微。主要表现为躯干下半部与两下肢的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以及相应部位的感觉障碍和大小便功能紊乱。1、上胸段(第二至第五)脊髓损伤:病人仍可呈腹式呼吸。损伤平面越低,对肋间肌的影响越小,呼吸功能就越好,除有截瘫及括约肌失控症状以外,尚有血管运动障碍,病人坐起时常因位置性低血压而出现晕厥。
运动改变:损伤平面以下的肋间肌、腹肌、躯干及下肢麻痹,呈截瘫状。
感觉改变:损伤平面以下感觉消失。
反射改变:腹壁反射、提睾反射、膝腱反射及跟腱反射发生障碍。2、下胸段(第六至第十二)脊髓损伤
运动改变:在第六至第九胸脊髓受伤时,上段腹直肌的神经支配未受损害,具有收缩功能,而中段的和下段的腹直肌则丧失收缩功能。在第十胸脊髓节段以下损伤时,由于腹内斜肌及腹横肌下部的肌纤维瘫痪,病人咳嗽时腹压增高,下腹部向外膨出。下肢呈截瘫状态。
感觉改变:第六胸脊髓受伤时为剑突水平,第七、第八胸脊髓为肋下,第九胸脊髓为上腹部,第十胸脊髓平脐,第十一胸脊髓为下腹部,第十二胸脊髓为腹股沟。
反射改变:上、中、下腹壁反射中枢分别为胸7-8、胸9-10、胸11-12节段。(三)、腰髓及腰膨大损伤1、第一腰脊髓损伤
运动改变:腰部肌肉力量减弱;下肢肌肉瘫痪,其中包括提睾肌、髂腰肌、缝匠肌以及髋关节的外展肌;膀胱、直肠的括约肌不能自主控制。
感觉改变:整个下肢、腹股沟、臀部及会阴部均有感觉障碍。
反射改变:提睾反射、膝腱反射、跟腱反射、足跖反射均消失。2、第二腰脊髓损伤
运动改变:髂腰肌及缝匠肌肌力减弱,股薄肌隐约可见有收缩,下肢其余肌肉瘫痪。肛门、直肠括约肌失控。
感觉改变:除大腿上1/3感觉改变以外,整个下肢及会阴部鞍区均有感觉缺失。
反射改变:提睾反射、腹壁反射阳性,膝腱反射、跟腱反射、足跖反射障碍。3、第三腰脊髓损伤
运动改变:下肢呈外旋畸形;股直肌力弱导致伸膝力量弱,膝关节以下肌肉瘫痪。
感觉改变:大腿中下1/3交界处平面以下及鞍区感觉缺失。
反射改变:膝腱反射消失或明显减退,跟腱反射及跖屈反射阴性,提睾反射可引出.4、第四腰脊髓损伤
运动改变:病人可勉强站立、行走,但由于臀中肌力弱,病人步态不稳,极似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者的鸭步,上楼困难;足的跖屈和外翻功能消失,但背屈和内翻功能存在;膀胱括约肌和直肠括约肌没有功能。
感觉改变:鞍区及小腿以下感觉缺失。
反射改变:膝腱反射消失或减弱,跟腱反射消失,跖屈反射消失。5、第五腰脊髓损伤
运动改变:因髂腰肌及内收肌没有拮抗肌,故患者髋关节呈屈曲内收畸形,严重者可脱位。又由于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的肌力弱或瘫痪,可出现膝过伸畸形或者膝反弓弯曲畸形。此外,由于阔筋膜张肌及臀中肌力弱,病人行走时呈摇摆步态。胫前肌及胫后肌力量较强而腓骨肌、小腿三头肌瘫痪,可导致马蹄内翻足。括约肌失控。
感觉改变:足背、小腿外侧及偏后方、鞍区感觉缺失。
反射改变:膝腱反射正常,跟腱反射消失。6、第一骶脊髓损伤
运动改变:小腿三头肌及屈趾肌瘫痪而伸肌有力;大腿的股二头肌瘫痪或有少许肌力;半腱肌、半膜肌肌力减弱;膀胱括约肌及直肠括约肌仍无功能。
感觉改变:跖面、足外侧、小腿外侧、大腿后侧及鞍区感觉减退。
反射改变:膝腱反射存在,跟腱反射消失。7、第二骶脊髓损伤
运动改变:屈趾长肌及足部小肌肉瘫痪,病人不能用足尖站立。由于足之内在小肌肉瘫痪,足趾呈爪状。括约肌失控。
感觉改变:小腿后上方及大路后外侧,足之跖面及鞍区感觉缺失。
反射改变:跟腱反射可能减弱。(四)脊髓圆锥损伤骶髓3-5和尾节称脊髓圆锥。损伤后,会阴部皮肤感觉减退或消失,呈马鞍状分布。由于膀胱逼尿肌受骶2-4支配,可引起逼尿肌麻痹而成无张力性膀胱,形成充盈性尿失禁。大便也失去控制。有性机能障碍。肛门反射和球海绵体反射消失。腰膨大在圆锥以上,故下肢功能无影响。[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上颈椎(C1-C4)=对应脊髓节段下颈椎(C5-C7)和上胸椎(T1-T4)+1=对应脊髓节段中胸椎(T5-T8)+2=对应脊髓节段下胸椎(T9-T12)+3=对应脊髓节段第一腰椎(L1)=骶尾髓节段[软瘫与硬瘫]软瘫是下运动神经元受到损害,所支配的肌肉力量减弱,肌肉松弛,并逐渐萎缩,同时腿反射减弱消失,故此类瘫痪又称“弛缓性瘫痪”。硬瘫是上运动神经元,即大脑的神经细胞和它发出的纤维受到损害。由于高级中枢失去对低级中枢的控制,肌肉无法随意动作,感觉减退或消失,但肌肉张力增大,摸上去发硬,对刺激极为敏感,很容易发生不自主收缩。此类瘫痪称痉挛性瘫痪。脑瘫或高位截瘫便属这类。
觉得不错,分享给更多人看到
果果酱医学图文 微信二维码
分享这篇文章
10月20日 1:26
果果酱医学图文 最新文章【图文】第5章 常见疾病的康复护理_百度文库
赠送免券下载特权
10W篇文档免费专享
部分付费文档8折起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第5章 常见疾病的康复护理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积分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以下试题来自:
单项选择题腰骶段脊髓损伤时仍保留的功能是()
A.躯干运动
B.下肢运动
D.膀胱功能
为您推荐的考试题库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A.手肌萎缩无力
B.下肢反射亢进
C.舌肌震颤
D.步态不稳
E.上肢反射消失
A.颈膨大损害
B.腰膨大损害
C.不完全损害
D.完全损害
E.预后较好
A.被动活动
B.增强肌力训练
C.呼吸训练
D.起立床训练
E.桥式运动
A.不完全性,损伤平面以下的任何感觉均保留,但无运动功能
B.完全性,无任何运动或感觉功能
C.保留运动,但无任何有用的功能,感觉可保留可不保留
D.完全恢复,运动和感觉完全恢复,但仍可有异常反射
E.不完全性,保留随意的有用的运动功能
A.不完全损伤,损伤平面以下的任何感觉均保留,但无运动功能
B.不完全损伤,保留运动,但无任何有用的功能,感觉可保留可不保留
C.不完全损伤,保留随意的有用的运动功能
D.完全损伤,无任何运动或感觉功能
E.完全恢复,运动和感觉完全恢复,但仍可有异常反射【图文】《康复护理》常见神经疾病患者康复护理(脑卒中、颅脑损伤、脑性瘫痪、脊髓损伤、周围神经病损、帕金森病)_百度文库
赠送免券下载特权
10W篇文档免费专享
部分付费文档8折起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康复护理》常见神经疾病患者康复护理(脑卒中、颅脑损伤、脑性瘫痪、脊髓损伤、周围神经病损、帕金森病)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积分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服用巴氯芬后出现下肢软瘫,是否与不当服用此药有关
09:28&&&&&&浏览7846次
病情描述:患者因患脊髓栓系综合症术后切口出现渗液,引发中枢神经感染,经治疗治愈。但脊髓神经受到损伤,卧床近一年后进行康复训练。经过爬楼梯、踏车、桥式运动等训练,病人已经基本能在家人单手搀扶下行走。在她精神状态好时,病人有时能独立行走。最近医生认为患者肌张力高,9月14日始给她服用巴氯芬,以降低肌张力。开始剂量是5mg/每次,一日三次;到9月19日共服用10片,总剂量达100mg。但是意想不到的是她服用这种的药的第二天就发现双下肢无力,步伐行走缓慢,站立困难,随后几天日益加重,继而出现软瘫。病人患有尿潴留症,此时残余尿量突然增多,由原先每天300ML陡增至400500ML (9月18日高达540ML)。由于不断的导尿,又产生尿路感染,出现腰疼、发烧,血象高(白细胞是12万)等症状。9月19日我们将病情向医生做了反映,医生下了停止服用巴氯芬与抗抑郁药黛力新的医嘱。这几天医生对她进行了脑CT、腰椎MR、血生化、心肌酶谱等相关检查,尚无定论。目前病人双下肢无力,右腿肌张力由原先4级降为3级,左腿肌张力原先4级降为1级(且无知觉),病人无法站立。与服巴氯芬前病人状态相比,病情发生了明显变化。病人6月份入院时,坐着轮椅靠助行器才能站立与勉强行走;到9月上旬,经三个月的康复锻练,状态一天比一天有明显进步。爬康复专用的楼梯由刚进院时每次23圈,到服用巴氯芬前几天已达41圈;病人在无人搀扶下能独立行走十多米。服用巴氯芬药第二天后,病人双下肢突然乏力加剧,继而下肢软瘫,无法站立,寸步难移,病人临床表现发生明显变化。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巴氯芬中文别名巴氯酚、贝康芬、贝可芬、和路行、利路行、氯苯氨丁酸、氯苯氨酪酸、巴克诺芬(γ氨基丁酸类似物),为骨骼肌松弛药。机制尚不明,可能干扰兴奋性神经递质释放,抑制脊髓突触间的传导。巴氯芬能激活GABAβ受体,降低脊髓单突触或多突触的反射电位及脊髓后根与后根间的反射电位,产生骨骼肌松弛作用,自70年代以来,国外一直广泛使用于脊髓损伤性痉挛患者,此药已经卫生部药政司许可,同意将此药应用于临床。适应症  用于改善锥体束损害造成的肌张力增高的痉挛症状、不同原因造成的痉挛性偏瘫和截瘫,如多发性硬化、脑血管病、脊髓损伤和脊髓炎后遗症、儿童脑性瘫痪、破伤风、难治性呃逆;改善 Duchenne肌营养不良症患者中十二指肠梗阻出现的反复呕吐;缓解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改善锥体外系损害后造成的肌强直如帕金森病、迟发性运动障碍以及 Huntington舞蹈病的轻度改善。静脉注射后减少截瘫患者的残余尿。不良反应  本品可引起嗜睡、乏力、眩晕、恶心,呼吸抑制、心功能下降、共济失调及精神错乱(少见),偶有尿潴留。肝、肾及呼吸功能差者慎用。相互作用  1.1 本品与其他中枢抑制剂或乙醇合用时,可增加镇静作用。   1.2 与三环类抗抑郁剂合用可加强本品作用,引起明显的肌张力过低。   1.3 与降压药合用使降压作用加强,因此降压药的剂量应适当调整。   1.4 帕金森病患者同时接受本品和卡比多巴左旋多巴治疗,有报道引起精神错乱、幻想和激动不安。该患者长期服用三环类抗抑郁药物,再加上服用此药,使其肌松效果更明显,故而容易造成尿潴留及肌无力,根据您的描述,何不停用巴氯酚,继续康复训练即可,或根据具体情况询问主管医生是否需要从小剂量使用巴氯酚。
没有满意答案?看看更多相关问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硬瘫和软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