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求助根据怎么判断脚型内翻外翻买鞋子,我是脚外翻,扁平足,脚掌内侧跑步很容易磨水泡,大概3-4圈操场,

你有认真看过自己的脚底板吗 90%的人都不知道的脚
一双好的跑鞋对于爱运动的人来说就好比一柄好的利剑对于一名绝世武林高手的作用了。很多运动爱好者在买跑鞋的时候都带着随意的心态随便的去挑选,并没有自己的标准,觉得买一双畅销款的或者名牌跑鞋,再或者买一双漂亮或者昂贵的跑鞋就足够了,其实不然,他们都不知道这样一句话,鞋子合适不合适,只有自己的脚知道,脚也是会说话的,不合适它会表现的很不开心,会让你感觉到疼,所以说选好一款适合自己的鞋子,要先问问我们的鞋子合适不合适。为了脚的开心,也为了您的放心,我们需要清楚的认知到自己的脚型是怎样子的。
01.根据自己的脚型选鞋是关键看脚型
究竟什么样的跑鞋适合自己的脚,需对脚型做出一个大体判断之后方可以选择。
人的足部通常有一个正常弯曲的弓型结构,我们称之为“足弓”,测试足弓的方法其实很简单,把脚底打湿,踩在水泥地上会留下一个印记,留下的足印中间会缺少一块。根据缺少部分的大小,可将人的足分为正常足型(中间)、扁平足(左边)和高足弓(右边)。
2正常足形如何选鞋
如果脚印看上去是中间那种情况,并且你也没有运动损伤和体重超重的情况,属于标准脚型,大部分人是这种情况。
这种足型在跑步过程中,通常是脚后跟的外缘逐渐过渡到足弓,最后过渡到前脚掌,能够有效的缓解震动。从鞋的底部磨损来看,整个鞋跟和鞋尖内侧有一定磨损
正常足形的人最适宜的跑鞋:能够提供一定稳定性的跑鞋
3扁平足如何选鞋
如果你的脚印看上去是左边那种情况,那就是扁平足了,扁平足主要表现为脚的足弓塌陷。
扁平足的人跑步时,往往由于足弓非常矮导致没有缓冲,脚内侧着地持续受力,并且伴随有足外翻的情况产生,长期跑下去有可能造成脚踝和膝盖损伤。从鞋底磨损来看,鞋跟外侧和鞋尖内侧磨损明显增加
扁平足的人适合购买支撑好的跑鞋,这种鞋鞋内侧带有支撑性的稳定结构,能有效的支撑足弓,并部分代偿足弓塌陷。
特点:为足弓提供稳定支撑,中底内侧材质较硬,目前多流行“双密度”中底足弓处往往会有TPU等支撑片。
4高足弓如何选鞋
如果你的脚印看上去是右边那种情况,那你就是高足弓,高足弓的人表现为脚背高,穿鞋时感到脚面受压。
高足弓人跑步时,足通常属于内翻状态,通常是足的外侧落地并持续受力,灵活性较强,但是过高的足弓却没有足够的缓冲,容易造成小腿疲劳性损伤。从鞋底磨损来看,鞋尖外侧磨损明显增加。
高足弓的人最适宜的跑步鞋:缓冲避震效果好的,并且带有一定稳定脚踝功能的鞋 。
特点:鞋底相对较厚,缓震较好,脚踩进去,中底柔软舒适。
5如何判断合不合脚
1.后跟支撑部位要牢固,才能使脚跟部位稳定,不易倾斜。
2.鞋底的前侧,比脚掌要稍宽,可以避免脚在鞋内空间不足,挤夹脚趾的情况产生。
3.鞋面贴合脚趾,脚趾可以活动,不能出现紧绷的情况,否则鞋头会对脚趾造成过大压力,出现淤血情况。
4.鞋底要有柔软的的夹层,缓冲跑步时候地面的反作用力对于身体的冲击。脚后跟部位最好呈现斜面,方便脚的滚动式着地。
5. 鞋底的前1/3处要柔软,适合跑步时候脚趾正常屈伸。鞋底的后1/3处要稳固,不能一受力就发生形变,这样才能在长距离跑步过程中,防止后期因疲劳而造成的崴脚。
6.选鞋时间最好在下午。因为那时的脚会比早晨时大,并且选鞋时要穿着运动袜,试穿完毕最好跑一跑,感受脚在运动过程中和鞋的贴合程度,这样最容易看出是否合脚。
7.在脚完全穿进去的情况下,鞋头的前方需要预留一部分的空间作为脚的缓冲,一般来说能容纳一个大拇指按下去的空间是比较合理的。
8.选鞋要选合适的,不能一味的追求价格和时尚而忽略了自己的脚是否适合鞋子本身,如果不适合,再昂贵的鞋也没有意义。
9.鞋面材料相对于长距离跑者来说也非常重要。尼龙网编织成的鞋面比较轻,网状结构,脚比较容易保持干燥凉爽,在长距离的赛跑时,可以避免因脚出汗而造成磨出水泡的情况产生。
10.选到合适的鞋,建议可以一次性买2到3双换着穿,一般一双鞋跑400到600公里就需要更换,换着穿可以增加鞋的寿命。
一双好的鞋子可以让跑者,跑的健康,跑的更快,下次买鞋多留个心眼!!
想了解更多的讯息,请关注微信:Domestyle或者下载我们的嘟蜜App,有更多惊喜等着你!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求推荐好的跑步鞋? - 知乎<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1,425分享邀请回答m.douban.com/group/topic/6804206/#rd或者直接看我贴上来的文字——【给新手的跑鞋指南】这个09年介绍跑鞋的帖子,关于具体品牌,型号的评判和推荐随着时间的流逝已经不准确了。毕竟时间也N年了,跑鞋都换了N代了。但是对于选跑鞋的跑步新手来说,还是有参考价值!另外:mizuno官网上的这个可以参考脚型 跑鞋相关术语混乱的问题,术语不规范是没办法的事情,商业社会,大家都希望用户跟随自己的概念,就跟医院医生专门把字写得别人看不懂一样。 最大的术语冲突时运动医学跟跑鞋商业的叫法,如果去运动医学专业医院,医生告诉你的跑步力学外翻和内翻与跑鞋上所指的内翻外翻刚好相反。另外一个问题是各大跑鞋商的叫法: 中性(mizuno中国)=避震(new balance中国)=缓冲(asics 中国) 也就是我和跑友常说的避震 支撑(mizuno中国)=支撑避震(new balance中国)=避震(asics中国) 也就是所说的稳定 如果是英文会没有这么头痛 neutral(mizuno)=cushioning(new balance)=cushioning(asics) 就是避震 support(mizuno)=stability(newbalance)=structured cushioning(asics) 就是稳定 简单地说,我下面用的术语,以及其他跑友用的术语标准,多半是历史最长的NB常用说法的民间惯例翻译,Newbalance自己的官方翻译都和我们的叫法不统一。大家自行核对吧。 以下是原来的正文: 在组里混了大半年了,组里最重要的两个月经贴一个是“啊,我的小腿怎么粗了。”另一个是:“要不要买跑鞋?AD双星多威李宁哪个好?” 帖子很长,最好大家有耐心开完。如果没空看完,那么目录如下:第一大段解释跑鞋存在的意义;第二大段解释市面跑鞋的分类;第三大段详细说明了各种身体状况适合的跑鞋。 第一:为什么需要一双跑鞋,跑鞋存在的意义是啥? 相信组里大多数跟我一样,都不是专业训练过的运动员,身体素质很一般。在跑步都是一样的目的:锻炼身体。我们这样的人为什么需要一双跑鞋?用我的经历可以解释得很清楚。 我最开始跑步的时候,穿的是一双德尔惠的运动鞋(经过我后来的鉴定,这是一双慢跑鞋)。第一天跑步的时候连一公里都跑不下来。在半个月内,慢跑距离迅速提升,在第二周,我跑到了大约3KM左右。 这个时候开始出现了极为严重的运动伤。大约是在3KM的距离左右,膝盖开始剧痛。右腿膝盖外侧一跑就剧痛难忍,完全没法跑了。那时候什么都不懂,第二天还试图坚持,完全痛得没法跑。于是不得以,回来上网查找原因。 一查,吓了一跳。慢跑,不管是多慢的跑,都会对膝盖造成剧烈的冲击。冲击力量大约是体重的3-5倍,你跑步的时候整个人腾空而起,然后落地,然后瞬间再腾空而起。学过中学物理的,应该知道这样的冲量有多大,这些冲量主要由膝盖的软骨吸收。按我60KG不到的体重,膝盖在跑步时接受的冲击就有有200KG左右。很多保护不周的跑步爱好者下半生都承受着巨大的膝盖伤痛折磨,甚至连走路都需要扶着东西才能动。演唐僧的哥们儿腿就是跑步跑废的。 我TMD跑步是为了锻炼身体,不是让身体完蛋的更快。 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我这样的,以前没怎么锻炼的,身体不算太好了,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现在跑量很大的人,需要一个东西来代替膝盖吸收冲击,保护骨头。跑鞋不是为了让你跑得更快,不是为了让你冲击世界记录,是为了让你跑步的时候不受伤。 这就是跑鞋存在的意义。 跑鞋怎么工作? 跑鞋工作的原理说白了很简单。既然跑步最大的损伤是膝盖吸收的冲击,那么就要用一个东西代替膝盖的软骨结构吸收冲击。完成这个任务的,就是跑鞋的避震技术。 AD的air,asics的gel,NB的absorb,本质上都一样的东西,就是弹性物质,把膝盖软骨原来该承担的形变分一些给这些材料来承担,膝盖的工作就会少一些。你可以把跑鞋想象成一个对弹簧……第二:跑鞋有哪些种类? 市面上的运动品牌非常多,中国名牌,双星,多威,回力,德尔惠,李宁,全球名牌ad,nike,puma,跑友名牌asics,new banlance,mizuno…… 这些牌子出的叫做“跑鞋”的无数,选什么好? 先来解释一下市面上能买到的跑鞋的分类,跑步的鞋一般能买到的为这么几种:   1,慢跑鞋:为普通跑步爱好者准备的。全力注重保护,避免用户运动伤害。一般寿命是跑程1000KM。特点是重,保护完善,为不同身体特征,不同跑道类型的用户有不同的系列型号。   2,性能训练鞋:为专业,半专业长跑运动员准备,赛道训练专用。这种鞋注重的是保护和轻巧的平衡型,一方面要避免运动员训练受伤,另一方面也要让运动员出成绩。    3,马拉松鞋:仅为马拉松准备的鞋!绝对不适合日常慢跑!极限类型鞋,真正的超轻,轻到几乎没有重量,保护性能极差,寿命极短。这种鞋存在只有一个目的,为专业马拉松运动员追求比赛最高成绩。 很显然对于没有经过专业训练,为了健身而不是跑出多牛成绩的普通爱好者来说,应该选为了保护而存在的慢跑鞋。为什么不买性能训练鞋呢?又轻又有保护呢,李宁超轻系列广告多好看?因为这种鞋的保护比起慢跑鞋是远远不足的,因为一方面专业运动员身体状况远好于我们这些爱好者,避免运动伤技巧更是好得多,另一方面,为了追求轻便,厂家必须放弃大量保护技术。看看跑鞋之王ASICS kayano的鞋底,那么多gel材料堆上去,能轻起来么?轻了还减震么? 一般说来国内专柜是不会给你分清楚什么跑鞋是什么类型的,柜员更是完全不懂的。怎么分别很简单。马鞋非常轻薄,几乎没有重量,鞋底也很薄,一眼就能看出来。慢跑鞋一般都比较重,鞋底非常厚。性能训练鞋居中,能感觉比普通运动鞋轻,比慢跑鞋远轻。 知道了要选“慢跑鞋”,而不是马鞋,性能训练鞋,就上商场了?这还不够。 之前说了,慢跑鞋是针对不同用户身体状况,不同路况有区别设计的,你还要搞清楚你适合的是什么类型的慢跑鞋,也就是所谓的,你在跑鞋矩阵里是什么位置。 跑鞋矩阵有三个维度,第一,跑步姿态。第二,体重。第三,跑步路况。 道路首先分为了越野和径跑两种。越野指跑步的道路不是人工修建,或者修建得不那么“好的”,山路,土路,树林。径跑就包括赛道,马路等等修得很直的路,塑胶,水泥,柏油,都算。 确定路况之后,再确定你的跑步姿态。 2,跑步姿态 这个是最重要的,也是最不容易搞错的一步。如果搞错了,结果可能让你花几百上千跟买来的自以为牛逼哄哄的跑鞋,穿上跑了一天,自己生不如死!关于这一点,苏无妄小朋友出来亲身说法吧! 一般跑步的姿态有三种,外翻,内翻,严重内翻。这三种是连续渐进关系。 一般来说,这三个有这样的对应关系: 外翻——高足弓——没有八字脚或内八字——对应跑鞋:避震型 内翻(外翻不足)——没有八字脚或外八字——中低足弓——对应跑鞋:稳定型 严重内翻——典型扁平足——严重外八字——对应跑鞋:姿态矫正型 绝大多数人都是外翻或者内翻,严重内翻还跑步的,少的可怜。如果你是严重内翻……很不幸地告诉你,严重内翻的鞋很难买……特别好的也少…… 足型很容易判断,脱了袜子自己就知道了。但是根据足型可以大致判断自己的姿态,但是记住:这个判断是不准确的!高足弓的也可能外翻,低足弓的也有内翻的!自己有没有八字脚可以稍微准确一点,但是跑步姿态和走路姿态略有不同,所以依然不是百分之百准确。 百分之百准确的判断有几种,一个是专业测定跑步姿态的机器,或者有经验的人看你跑步时候的姿态状况。在欧美日本等卖跑鞋的,这是基本配置,也是店员的基本常识。在国内,不好意思,基本找不到。 另一个百分之百准确的办法,是找一双没有姿态矫正的跑鞋,包括避震型跑鞋,马鞋等等,跑到严重磨损,然后看磨损情况判断。这种方法很准确,但是我不推荐!因为大多数人搞不清自己的鞋子有没有姿态矫正,如果有鞋子自身有姿态矫正功能,那判断结果有偏差!明确没有姿态矫正的鞋子包括多威的马拉松鞋,双星啊什么一般的板鞋之类,如果你们用这种鞋子跑过,可以看看前掌。如果前底磨的是外侧(小脚趾头一侧),那你就是外翻,如果是内侧(大脚趾一侧)就是内翻。如果两侧基本差不多,好像是正中间磨的厉害,那你避震和稳定型跑鞋都可以试一下。 既然大多数人这些能100%准确判断的都没有条件去做,那要判断自己该用什么鞋怎么办?我推荐的方法如下: 判断自己的脚型,高足弓还是低足弓。然后高足弓在鞋店主力考虑避震型,也尝试一下稳定型,低足弓的主力尝试稳定型,也去尝试一下避震型。看看哪个最舒服,选择哪种型号。记得,不是穿上走两步,而是穿上跑两圈!这个差别很大! 再来解释一下几种鞋具体有啥区别。 其实所有跑鞋都是避震的。所以所谓的“避震“型跑鞋不是说他比别的更”避震“而是说,除了避震,他没有更多的功能。而稳定和姿态矫正型,除了避震以外,还要负责把不良好的跑姿矫正成良好的跑姿,让你更舒服。所以如果你一旦买错类型,可能面对的问题是自己的跑步姿态被错误地扭曲,而更加不舒服。可以这样想:最良好的跑步姿态是0,大家的跑步姿态是-2到2的一个区间。而跑鞋是提供了一个加减,让你的数值最接近0.如果你的姿态是2,你就该买-2的跑鞋。如果你买了一个+2的跑鞋,你的姿态就成了更痛苦的4! 判断了该用稳定,避震,还是姿态矫正之后,就进入跑鞋矩阵最后一步。 3,装备量。 装备量是两个概念的集合:你的体重,你的锻炼强度。 体重越大,锻炼强度越高,跑步的冲击就越大。体重代表着单次冲击的力量,锻炼强度代表这个冲击会持续的程度。跑步差不多就等于你的膝盖挨打,每次被打得多重,被打了多久…… 一般说来,好的跑鞋都设计为足以应对单次3KM以上,每周3次以上的锻炼强度。所以最重要的是你的体重。不过差一点儿的跑鞋就不一定了,比如迪卡侬自有品牌kalenji,低端型号明确说明了,只适合每周一次到每月一次,每次20分钟以下的跑步…… 跑鞋一般可以分为两个装备量级——轻量级、大量级。 用asics举例: 稳定型的:大量级是著名的跑鞋之王KAYANO,轻量级的是跑鞋销量冠军GT 2130。 避震型的:大量级的是NIMBUS,轻量级的是CULMBUS 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误区:大量级价格贵很多,轻量级价格低很多,所以大量级就比轻量级的高级?有钱就都该买大量级的顶级款? 不是这样的! 大量级是“针对”大体重设计的,这就意味着假如你体重不够,你跑步的冲击力可能不够大,那这些“顶级款”设计来吸收大冲击力的弹性材料就显得太硬了。就像一个弹簧,假如设计来承受1吨的压力,你就压上去100KG,那弹簧是压不下去的。对于跑者来说,明显的感觉就是:鞋底好硬!这样的情况下,跑鞋吸收的能量就不足,而你的膝盖就要吸收更多的能量。最明显的是MIZUNO,旗舰款的鞋没有大体重的人穿起来就是受罪。 所以尽量根据自己的体重来选择装备量级,不要只盯着顶级款。大装备量级和轻装备量级的分界一般是75KG,如果你的体重紧接这条线,而跑步距离很大,或者很小,那最好根据自己情况灵活选择。70KG的每天要跑15KM,买KAYANO没错的!你要是80KG,每天跑3KM,买GT 2130也挺好。你要是45KG,买KAYANO干嘛! 你现在应该能确定: 自己什么路况,什么跑鞋类,什么装备量。 那么这就已经确定了要买哪些跑鞋了。 第三:具体该买哪一款? 已经在跑鞋矩阵里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在几个较专业的运动品牌里,根据官方的跑鞋矩阵,有哪些款可以买就已经定好了。 那买哪些牌子?哪些款推荐? 对于普通爱好者,不推荐双星,不推荐回力,不推荐多威等等价格低廉的“国产专业运动品牌”。 为什么?很简单,多威,双星,回力在专业马拉松,长跑训练确实是有一定地位的。但是我们都不是专业运动员,你没有那样的体魄,也没有那样的技术——你要是有,还看我这个帖子干嘛!怒指! 这几个牌子的保护避震技术都很简单,人体工学等更是差得远。 对于已经有了很大跑量的爱好者,不推荐李宁,AD,NIKE……等等名牌。 AD,NIKE,是不是没有好的跑鞋?不是!但是国内能不能买到?……基本上不太可能。他们能作出好鞋子,但是国内店里卖的,都是潮鞋。要真的跑步的,还是免了吧…… 李宁呢? 我还能更鄙视这个牌子么? 李宁有没有好的慢跑鞋?没有。在没有好的慢跑技术的时候,就开始炒作超轻的概念。之前已经说过了,超轻跟保护是难以调和的矛盾,给长跑爱好者推荐日常跑步“超轻”,这不是害人么!去死去死去死去死去死去死! 国内能买到的好跑鞋一般是ASICS,NEW BANLANCE,mizuno这三个牌子。另外brooks和索康尼早就在国内买不到了。 简单推荐几款径跑口碑比较好的吧: ASICS:稳定——大装备量:KAYANO;轻装备量:GT 21X0避震——大装备量:nimbus;轻装备量:culmbus(珺仔跑鞋型号ASICS GEL-CUMULUS15)ASICS可能是技术最优秀的跑鞋牌子了。他的大装备量和轻装备量的区别不算特别大。就算小体重的买大装备量,也不会觉得难受。千万不要买kinsei系列的…又贵,又不舒服,不知道为啥…… MIZUNO:稳定——轻装备量 :inspire;大装备量 :Nirvana 避震——轻装备量 :rider;大装备量 :creation Mizuno这两年WAVE技术拿奖拿到手软,价格比ASICS实在,而且店特别多,好买到。但是很明显的,mizuno大装备量级的非常“硬”,体重轻的千万不要买。 New banlance:稳定:1224 ;避震:1063 没有分量级推荐……为什么呢……因为new banlance中端轻装备量的实在做的不怎么样……所以只推荐顶级款。好在顶级款对轻体重支持还算很好,一般只要在50KG以上的穿起来都挺好。 另外有一个很重要的tip——虽然跑鞋是有分:避震,稳定。但是实际上变化是线型的,而不是绝对化的。上面说了,假如跑步姿态是-2到2之间,跑鞋的矫正也是在-2到+2之间。就算同样类型的跑鞋,矫正系数也是不一样的,对足弓的支撑都是不同的。同样的稳定型,ASICS gt 2130的足弓支撑明显比MIZUNO的INSPIRE高,inspire的足弓支撑又比同为稳定型的NB 1224高。NB的避震型1063比ASICS的NIMBUS足弓支撑低很多,更接近GT 2130的程度,许多穿著名稳定型跑鞋GT 2130的同学可能未必适合NB的顶级稳定型1224,反而更适合NB的避震型1063!所以跑鞋的类型只是一个大致的指标,哪个更适合你的脚,一定要亲身尝试。 11X0系列是低端款,技术相对简单。 21X0系列以上基本是看家技术都上了。 跑鞋按美元价格基本是100美元主流档,2130,INSPIRE都在这一档,这一档已经相当不错了。 区别很小,跑步装备的权威网站RW的评价是: 的差别很小,这是一件好事儿,因为2130已经是一个极为优秀的跑鞋了。根据足型判断鞋型是不准确的,低足弓,但是适用避震型的人也很多的。 如果穿起来很不舒服的鞋子,跑起来肯定会很不舒服。用脚跑起来的感觉为准,不是以“理论上大多数低足弓都更适用稳定型。”为准 你的情况是典型的适用避震型。稳定型跑鞋穿上会把“偏前掌内侧着地”向外扭,变成“前掌中央着地”,就是把外八扭成没有八字。你既然觉得只有外侧着地,说明你平时已经是“中央着地”这种姿势了,穿上稳定型kayano就扭过头了,从没有八字或者略内八扭成明显内八了,这样是不好的。专业跑鞋不是特别适合步行,比较跑步的冲击大,避震型还好,稳定型和姿态控制型的矫正对于步行来说都太大,步行的时候不会特别舒服。 而且专业跑鞋为了吸收跑步冲击,要不鞋底太软,要么太硬(不同的牌子,不同的技术,mizuno为代表的的走路就显得硬,aiscs为代表的走路就显得软),对膝盖脚踝什么的不是特别好。 不过ascis有专门的健行鞋,kayano什么的都有健步鞋系列,如果有钱可以买买看。我没买过,只听过,不知道具体怎么样。 还有个好办法,就是把跑鞋跑到废掉,1000KM跑程到的时候,好的跑鞋基本都还没有什么外伤。这个时候中底的弹性已经发生了变化,不再能很好的适应跑步,但是就很适合平时走路了。一双合格慢跑鞋的标准寿命应该是500-1000KM,这个是考虑标准体重.如果你的体重不是很符合跑鞋定位标准,可能会有变化。比如90KG的人穿asics 2140,那就跑不了1000KM。 还有不同牌子,不同型号设计寿命也不一样。好多人说mizuno的wave技术衰退比别的牌子快,寿命短。不过也没有准确数据,传言而已,但是不同技术的寿命肯定有区别。 反正一般说来,500KM以前,鞋的性能基本没有啥变化。超过了500KM,基本都会渐渐丧失弹性和保护性。所以跑过了500KM以后,就至少开始考虑有新的鞋子来补充吧。 过了1000KM,就开始考虑用来走路吧。好跑鞋到了1000KM基本结构都还很结实,走路还很舒服,但是弹性和保护可能已经不足以充当主力跑鞋了。2.2K354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27584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拒绝访问 | bbs.badmintoncn.com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bbs.badmintoncn.com)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40edd-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鞋子磨脚怎么办
【导读】每个女孩纸总有那么几天,鞋子会无情地蹂躏你的脚后跟。看看自己血淋淋的脚后跟,也只能面目狰狞地保持微笑,忍受着巨大的痛苦前行。妹子们的内心却在无声地呐喊着,这磨脚的小妖精,此生再不与你同行。美眉们一定要吸取教训啦,鞋子磨脚是生活中常见的问题,遇到这些问题的时候,学会下面几招避免血的教训!
刚买的鞋子美眉们就迫不及待地就穿出去溜达了,可是万万没想到一双磨脚的鞋子就把美眉们逛街的心情全毁了!看看自己脚上被磨出的大大的水泡,美眉们是不是瞬间心中万千只草泥马奔腾而过?其实鞋子磨脚不用怕,学会下面几招分分钟搞定它!1、湿毛巾法。鞋子磨脚有可能使皮质太硬了,可以用这种方法软化皮质。用水将毛巾打湿,晚上把湿毛巾放在鞋子磨脚处,放置一晚上后再穿鞋子,磨脚的感觉就会减轻很多了。同理,用报纸、海绵打湿也是一样的用法。2、吹风筒法。美眉们都有吹风筒,拿着吹风筒直接对准鞋子磨脚的地方吹吹,磨脚的情况可以减轻。3、打砸法。是时候给那个小妖精一点暴力的滋味尝尝了,用锤子把磨脚的地方砸一砸,但是一定要注意度,千万别一不小心就把鞋子砸坏了。4、胶布法。在磨脚的后跟处贴上一块胶布,过一段时间就不会感到磨脚了。5、踩踏法。把磨脚的后跟处往鞋子里面折一下,像穿拖鞋一样穿鞋子,放置几天后再穿情况会有所改善。6、酒浸法。将小部分白酒倒入新皮鞋内,晃动几次,放一小时后再穿,坚硬的后跟就不会那么硬了。7、鞋楔撑大法。鞋子小了怎么办?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把鞋子撑大,先用湿润的毛巾浸湿鞋子,再将鞋楔放在鞋子里面把鞋子撑大。这么简单粗暴的方法,注意别力气太大撑坏了鞋子。 ...
刚买了鞋子不到10分钟,再穿的时候竟然发现鞋子小了,穿起来哪里都磨脚。即使是几千块的名牌鞋子也避免不了这个问题,妹子们还以为自己买了假货呢!究竟是自己眼瞎被无良商家骗了还是自己脚大的原因呢?关于鞋子磨脚的原因,不了解的妹子们快来看!1、鞋子本身制作工艺。在制造皮鞋的时候,大部分皮鞋的前后都会放置定型化学片,起到鞋型定性的作用,再加上鞋后跟通常由两块皮子缝合,脚跟和鞋之间稍有空隙就会被磨破。这是由于鞋子本身制造工艺造成的,不可避免。2、鞋子不合适。在挑选鞋子的时候,由于选择了不合适自己脚型的鞋子,在穿着的时候不可避免会磨脚。3、走路姿势不当。不正确的走路姿势也会给双脚增加压力,让脚和鞋子之间的摩擦力更大。4、鞋子质量问题。鞋子材质太硬、做工不好都会造成磨脚,这属于鞋子本身的质量问题了。
美眉们好不容易买来一双满意的鞋子,可是竟然磨脚后跟,这简直不能忍!磨脚不但造成穿鞋不舒适之外,还可能造成一些健康危害。看完下面的危害,美眉们你还敢这样对待你的脚吗?1、磨脚处造成疼痛不适感,影响行走姿势。2、如果长期穿磨脚的鞋子,容易导致鸡眼、甲沟炎、拇指外翻等疾病。3、鞋子挤压造成血液循环不畅可能导致周围血管病变,使得脚部疾病几率大增。4、长期穿着不舒适的鞋子影响脚型,有可能形成扁平足或高弓足。扁平足会导致肌肉和肌腱拉伸力量削弱,引发跟腱炎和关节炎。高弓足会导致脚部动作僵硬,削弱减震作用,增加膝盖和背部压力。
每个美眉上辈子都是折翼的天使,她们对鞋子的爱远远超过了对磨脚疼痛的忍耐力。作为新时代的女性,不但要出场永远保持美美的状态还要舒适轻松地驾驭各种美鞋。美眉们买回新鞋子,第一件事情就是把可能磨脚的地方给处理了,让你在人前人后都保持着美观大方!1、香皂/面霜。容易磨脚的鞋子一般在穿的时候可以涂点香皂或者面霜增加脚和鞋子之间的润滑性,减少鞋子和脚之间的摩擦力。2、鞋垫。&垫一双鞋垫可以让鞋子穿起来更加舒适。市面上有很多材质的鞋垫,比如硅胶、软胶鞋垫。购买鞋垫的时候选择一面有粘性的那种,如果鞋垫不合适可以进行修剪。3、穿丝袜。穿一双丝袜能有效隔离磨脚处和脚的接触,避免磨脚。4、拇外翻前掌垫。这个神器可以防止拇指外翻,材质非常柔软,完美解决前面磨脚的问题。5、足踝贴。在穿鞋的时候将这样的一个防护贴粘在鞋子上的后足踝位置。既可固定鞋跟,还能防止脚与鞋直接接触,避免磨脚。6、走路姿势正确。特别对于爱穿高跟鞋的美眉来说,正确的走路姿势是有效预防磨脚的重要事项。穿高跟鞋的时候尽量把腿伸直些再落步,不正确的走路姿势只会让鞋子更加磨脚。7、选择质量好的鞋子。质量好的高跟鞋穿着起来肯定是要舒服许多的,买一双质量好价钱高的高跟鞋,让自己穿着更舒适。 ...
鞋子试的时候刚好,买回来就磨脚,这就是质量问题吗?美眉对于这个问题可不能一概而论。一双鞋子质量的好坏不是通过磨脚不磨脚来决定,而是鞋子的面料,做工来决定的。大部分时候这与质量问题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关联,而是自己在选择尺寸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鞋子磨脚代表是脚和鞋子不匹配,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一般有几个:1、新鞋子刚穿会存在磨脚问题,穿一段时间鞋子就会越穿越大。2、鞋子面料确实容易磨脚,这是属于质量问题。3、穿着方式不当也会造成磨脚,但不属于质量问题。4、码数选择不正确,小码的鞋子自然穿着磨脚。
挑选出一双不磨脚的鞋子,美眉们才能将鞋子磨脚问题从根源上解决了。下面这些方法教你怎么挑鞋子,以后别说自己又买了磨脚的鞋子,这些小窍门快来收藏吧!1、选择合适脚型的鞋子。不同脚型需要选择不同的鞋子,不同脚型的人也不是什么鞋子都能穿。鞋跟与足底凹陷处的弧度必须合脚。踝骨与脚尖不应该碰触到鞋子,前脚要有一定摆动的余地,而后跟不能摆动。2、选择适当高度的鞋子。如果选择高跟鞋,鞋子理想的鞋跟高度在2-4厘米之间,最好不要超过6厘米。3、选择轻巧的鞋子。鞋的重量每增加1克,对足部造成的负担相当于在人的脊背上增加几十克的重量,所以要选择轻巧的鞋子以减少足部负担4、选择质量好的鞋子。鞋子的皮质是否舒适透气、鞋底穿起来是否软硬合适、后跟处制作是否细致,这些在买鞋子的时候都要好好观察,不要等到回家才后悔。
选择食物分类
五谷杂粮食物加工篇蔬菜/食用菌肉禽蛋/野味水果水产品/海鲜调味品饮品/饮料零食/小吃豆/乳/奶制品干果补品草药
选择适用人群
客户端下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是外翻脚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