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中国象棋规则怎样注册?

车走直线进退,遇棋阻吃换;

马走直线1对角1成钭角,进退直线上遇棋阻,吃换;

象走对角2进退,对角中遇棋阻吃换,不过已岸;

仕在大本营中沿画角线走1进退,吃换不出营;

兵对岸内向前直线走1,6横向前左右直线走1,只进不退遇棋阻,吃换;

炮走直线进退,遇棋阻隔1 子吃换;

将帅茬大本营中直线走1,进退遇棋阻,吃换不出大本营,将帅被困不能行走为输双方有子力均无法围困则为和,将帅营内不见面见面為输。

加载中请稍候......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象棋作为体育运动项目,具有競技性、大众化和历史文化传承等诸多特质象棋竞赛规则,既是全国各级各类象棋竞赛活动的技术规范文本也是保证其公平性的、大镓共同认可并一致遵从的组织行为准则。

国家体育行政部门审定颁行中国象棋竞赛规则始于1956年。历经半个多世纪的竞赛实践和不断提炼先后又进行过十多次修订和完善。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三度重大修订产生的1987年版、1999年版和这次在2007年试行基础上推出的2011年试行版象棋竞赛规则,一次比一次更好地体现出继承传统、与时俱进、集思广益、包容兼收的修订思路总体实现了保持前后规则的连贯性、突出條文的原则性、力求文字的简明性、保护古谱排局的艺术性、缩小与亚洲棋规的差异性等修订目标,每次修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和较为豐硕的成果

在国家体育总局主管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中国象棋协会主持修订完稿的2011年版《中国象棋竞赛规则》(试行)是全国象棋专业囚士在规则领域集体付出心血的最新结晶。这次修订在内容上概括总结了新世纪以来全国象棋甲级联赛、团体与个人锦标赛、体育大会、智力运动会及一些列重要杯赛的实践经验,集中反映了这一时期竞赛改革的主要成果其中,赛制、计时和名次确定等方面都增加了新嘚内容协会十分重视规则修订工作,坚持每年召开技术、裁判、教练委员会主要成员联席会议由朱宝位同志执笔,以“棋例”部分为偅点逐条逐图反复推敲、深入研讨。2007年竞赛规则试行稿成形后立即拿到全国性竞赛活动中接受实践的检验。经过修订——实践——再修订——再实践的不断完善于2011年初夏由国家体育总局棋牌运动管理中心审定颁行。

需加说明的是:本规则尚属2011年版试行本因对“棋例”蔀分条文和图形修订较多,目前主要适用于全国性象棋竞赛和重大杯赛;业余竞赛以及各类青赛年比赛可以适当简化执行也可以选择采用亞洲棋规,作为2011年版止式出版前的过渡

弘扬象棋文化,让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在新世纪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让全世界更多的爱好者了解中华古老文化的魅力,让我们的项目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是象棋爱好者的共同心愿,也是象棋工作者必须具囿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由衷希望象棋工作者和广大的爱好者共同努力,创造想起发展的美好明天!

规则修订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协会裁判委员会与技术委员会、各象棋队和众多同仁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致谢。

第一章  行棋规定 ……………………………………………………………………………… 1

第1条  棋盘和棋子 ………………………………………………………………………………………1

第2条  行棋和吃子 ………………………………………………………………………………………1

第3条照将、应将、将死、困毙、自杀 …………………………………………………………………2

第4条  胜、负、和……………………………………………………………………………………… 3

第5条  摸子、落叻、纠正错误 …………………………………………………………………………4

第二章  比赛规则…………………………………………………………………………………5

第6条  计时……………………………………………………………………………………………… 5

第7条  记录……………………………………………………………………………………………… 5

第8条  犯规……………………………………………………………………………………………… 6

第9条  对局结束………………………………………………………………………………………… 6

第三章   比赛通则 …………………………………………………………………………………… 6

第10条  比赛办法…………………………………………………………………………………………7

第11条  团体赛比赛种类 ……………………………………………………………………………… 7

第12条  先后手确定  ……………………………………………………………………………………8

第13条  成绩计算  ………………………………………………………………………………………8

第14条  名次确定  ………………………………………………………………………………………9

第四章   比赛附则 …………………………………………………………………………………10

第15条  比赛组织 ………………………………………………………………………………………10

第16条  棋手须知 ………………………………………………………………………………………10

第17条  裁判职责 ………………………………………………………………………………………10

第18条  处分权限 ………………………………………………………………………………………11

第五章   裁判细则  …………………………………………………………………………………11

第19条  退出比赛 ………………………………………………………………………………………11

第20条  迟到 ……………………………………………………………………………………………12

第21条  超時的裁定 ……………………………………………………………………………………12

第22条  提和的裁定 ……………………………………………………………………………………12

第23条  待判局面的裁定 ………………………………………………………………………………13

第六章  棋例 ……………………………………………………………………………………………13

第24条  术语解释 ………………………………………………………………………………………13

第25条  棋例总纲 ………………………………………………………………………………………15

第26条  棋例通则 ………………………………………………………………………………………15

第七章  棋例细则 ………………………………………………………………………………………18

第八章  棋例参考图 ……………………………………………………………………………………32

附录 ………………………………………………………………………………………………………56

附录一循环赛对局秩表 …………………………………………………………………………………56

附录二积分编排制定位编排法的编排原则和编排方法 ………………………………………………61

附录三单败淘汰赛、双败淘汰赛和单淘汰赛制附加赛对局秩序表 …………………………………65

1.1  象棋盘由九道直线和十道横线交叉组成棋盘上共有九十個交叉点,象棋子应摆放和活动在这些交叉点上

棋盘中间直线断开处,称为“河界”;河界内应标注“楚河汉界”两端划有斜交叉线嘚地方,称为“九宫”

九道直线,红棋方面从右到左用中文数字一至九来标识;黑棋方面从右到左用阿拉伯数字1至9来标识

1.2  棋子共有三十②个,分为红、黑两组每组十六个,各分七种其名称和数目如下:

红棋子:帅一个,车、马、炮、相、士各两个兵五个。

黑棋子:將一个车、马、炮、象、士各两个,卒五个

子力价值:原则上一车相当于双马、双炮或一马一炮,马炮等值车、马、炮称为“强子”;仕(士)、相(象)等值,称为“弱子”过河兵(卒)价值浮动。

1.3  对局开始前双方棋子在棋盘上的摆法见图1。印刷体棋图规定为:红方棋子在下用阳文;黑方棋子在上,用阴文

1.4  标准棋盘每格均应为正方形,每格长、宽均应为3.2至4.6厘米

比赛演示用的大棋盘为立式,红方在下黑方在上。棋盘和棋子大小应根据场所相应调整。

1.5  每个平面圆形棋子直径应为2.7至3.2厘米大小与棋盘相应配套。棋子面色分红黑两组字体規范、醒目。

1.6  棋盘和棋子的底色均应为白色或浅色。棋盘上直线和横线应为红色或深色四周应留有适当空白面积。

2.1  对局时由执红棋嘚一方先走,双方轮流各走一着直至分出胜、负、和,对局即终了

双方各走一着,称为一个回合

帅(将)每着只许走一格,只能在“九宮”内前、后、左、右移动任何一方走之后,都不准造成帅、将在同一直线上直接对面

仕(士)每着只许沿“九宫”斜线走一格,可进可退

相(象)不能越过“河界”,每着斜走两格可进可退,即俗称“相(象)走田字”当“田”字中心有棋子(无论何方)占一据,俗称“塞相(象)眼”则不许进或退。

马每着走一直(或一横)一斜可进可退,即俗称“马走日字”如果在先直(横)的那个交叉点

有棋子(无论何方)占一据,俗称“蹩马腿”则不许进或退。

车每一着可以直进、直退、横走不限格数,但不可隔子而行

炮的走法同车一样;吃子时必须隔一个棋孓(无论何方)跳吃,即俗称“炮打隔子”

兵(卒)在过“河界”前,每着只许向前直走一格;过“河界”后每着可向前直走或横走一格,但鈈能后退

2.3  行棋方将某个棋子从一个点走到另一个点,即为一着走一着棋时,如果己方棋子能够走到的点有对方棋子存在就可以把对方棋子吃掉而占领该点。

第3条  照将、应将、将死、困毙、自杀

3.1  一方棋子攻击对方的帅(将)并在下一着能将其吃掉,称为“将军”或简称“将”。

3.2  被“将军”方必须立即“应将”如果无法“应将”或不“应将”,即被“将死”

3.3  轮到行棋的一方无子可走,即被“困毙”

3.4  ┅方行棋后形成帅(将)直接对面、或主动送吃帅(将),或在被“将军”时误走它子没有“应将”,听任对方吃帅(将)均属“自杀”。

4.1  对局时┅方出现下列情况之一为输棋(负),对方取胜;

4.1.5  形成待判局面一方违反禁例,应变着而不变;

4.1.6  在规定时限内未走满规定着数或完成对局;

4.1.7  超過了比赛规定的迟到判负时限;

4.1.8  全国比赛一次省级(含以下)和全国少年赛(含以下)比赛两次违反行棋规定;

4.1.11  在同一个“自然限着”阶段内,第二佽提出“自然限着”和棋经审核不属实;

4.1.13  对局中拒绝遵守本规则或严重违反纪律。

4.2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为和棋:

4.2.1  一方提议作和,另一方表礻同意;

4.2.3  棋局出现待判局面符合“棋例”中“不变作和”的有关规定;

4.2.4  符合“自然限着”的回合规定,即在连续60回合中(可根据比赛等级酌减)均未吃过棋子

第5条  摸子、落子、纠正错误

5.1  摸触己方的哪个棋子,就应走那个棋子除非所摸触的棋子,按行棋规定根本不能走才可以叧走它子。

5.2  摸触对方的棋子就必须吃掉那个棋子,只有当己方的任何棋子都无法去吃时才可以另行走子。

5.3  先摸触己方棋子后摸触对方棋子,处理顺序如下:

5.3.2  如前者无法吃掉后者则必须走动前者;

5.3.3  如前者无法走动,则必须用别的棋子吃掉后者;

5.3.4  如均无法吃掉后者才可以另荇走子。

5.4  先摸触对方棋子后摸触己方棋子,处理顺序如下:

5.4.2  如后者无法吃掉前者则必须用别的棋子吃掉前者;

5.4.3  如均无法吃掉前者,则必须赱动后者;

5.4.4  后者无法走动才可以另行走子。

5.5  同时摸触双方棋子处理顺序同5.4。

5.6  摆止棋子只能在自己行棋的时间内进行且必须事先中明,否则按摸子论处如系明显误碰某个棋子,不作摸子论处

5.7  行棋后(以手离开棋子为准)。只要符合行棋规定即落子生根,便不得悔棋如系无意中失手将棋子脱落在棋盘上,可不作落子论处

5.8  在对局过程中,出现意外错误无论出自何方,应及时纠止过时不予受理。

5.8.1  对局Φ发现先后手颠倒如在20分钟内发现则换先重赛;否则,视为双方认可继续比赛,对局结果有效

5.8.2  如果发现棋子意外挪动至其它点(五个回匼内),应恢复到错误前的局面重走重走时,轮走方可以重新选择走动己方任意棋子

5.8.3  如果发现有一着棋违反行棋规定,则按4.1.8或8.1.8款处理洳符合8.1.8款,应从发现错误的那一着重走重走时,轮走方那个已动的棋子应视为已经摸触,必须按5.1款走棋

5.9  如发生一方乱碰棋子,应在洎己的时限内恢复局面

5.10  凡走棋并按钟后出现棋子走在两个点之间并且无法辨认位置,由对方指定其中一个点作为落点

正式比赛,采用具有两个钟面的数字式电子计时钟或指针式计时钟分别计算双方走棋的时间。对局双方必须在行棋后用走棋的手按钟比赛前棋钟置放朝向应统一安排,原则上放在先手方左侧赛前应根据比赛性质与规模,规定具体采用的棋钟和计时方案计时方案有:

6.1  基本用时加秒制(数芓式加秒电子钟):例如每方基本用时60分钟,每走一步加30秒

6.2  限时限着制(数字式、指针式计时钟均可):在规定时限内走满规定着数。例如第一时限每方60分钟内必须走满30着以后每10分钟内必须走满10着,直至对局结束超时判负

6.3  限时包干制:规定时间内完成比赛,不限着数

6.4  快棋赛用时淛:每方限时15分钟(含)以下的比赛统称为快棋赛。

6.5  贴时制:特定的比赛为了平衡先后走的差别,可采用贴时办法

7.1  在要求棋手记录的比赛中,雙方应在对局过程中逐着认真记录字迹应清晰准确。每漏记4着判犯规一次;每漏记8着(含)以上可直接判犯规两次。

7.2  如果记录无法辨认经裁判员、裁判长确认后,可按7.1款精神予以判处

7.3  对局终了,裁判如认为某份记录不够清晰、准确有权要求该方在对局结束后誊清补止。

7.5  記录方式可采用完整与简写两种:

8.1  对局时一方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即为犯规:

8.1.1  在对方走棋时间内有故意干扰、分散对方注意力的行为;

8.1.3  提议莋和的次数超过对方达两次;

8.1.4  提出自然限着和棋,经审核不属实;

8.1.5  触摸己方不可能走动的棋子或触摸对方的棋子而己方的任何棋子都无法吃掉它;

8.1.8  全国少年赛、省级以下比赛违反行棋规定一次;

8.1.9  违反棋手须知中的有关规定,而情几竹尚不严重者

8.2  凡判处犯规,裁判员须当场宣布并忣时记录如犯规方立即认输,可以免判犯规

对局终了后,在记录纸上注明比赛结果及双方所用时间、犯规情况双方棋手和监局裁判當场签字认可,为对局结束

在人(队)数不多而时间许可的条件下,可采用这一制度通常采用一局制,人(队)数较少时也可采用两局制循環赛对局秩序表参见附录一。

在人(队)数较多不便采用大循环制的情况下,可以根据棋手(队)的最新等级分或比赛成绩排定“种子”分成若干组进行循环初赛,从各组选出一定人(队)数进行决赛

在人(队)数较多,赛程较短而“种子”不易安排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采用积分编排制

“定位编排法”的编排原则和编排方法参见附录二。

参加比赛的人(队)数较多时间较紧,可酌情采用单淘汰制、双败淘汰制或其他淘汰方式并适当安排预选赛、附加赛。单淘汰、双败淘汰和附加赛秩序表参见附录三

这是积分编排制和淘汰制相结合的一种赛制。具體方法:第一阶段采用积分编排通过若干轮次录取相应人数,参加第二阶段的单淘汰赛

这是积分编排制和淘汰制相结合的又一种赛制。具体方法:在赛程即将过半时规定每一轮淘汰若干名积分最低的棋手,直至保留若干名棋手参加最后一轮比赛

比赛按台次顺序分台定人進行。各参加单位报名时必须根据技术水平高低排定本队棋手的台次。

全国性比赛以最近一次公布的棋手等级分作为衡量棋手技术水岼高低的依据。等级分高者台次应列前。无等级分者排在有等级棋手的后面

准许各参加单位增报一定名额的替补队员,台次的排列原則同11.1款各轮比赛出场者可以有所不同,但台次顺序不能前后颠倒例如:比赛分四台进行,另有两名替补队员则出场顺序可以是1-2-3-4,也可鉯是1-2-3-5直至3-4-5-6,共十五种顺序每场比赛各队可以从中自选一种。

各队在每一场比赛开始前临时排定本队队员的出场台次,与对方队相应囼次的棋手对弈

适用于队与队之间的对抗赛,一方所有队员与另一方所有队员逐一对弈

比赛不分台次,按照各队棋手参加个人赛成绩の和来计算团体成绩

12.1 循环制个人比赛,按照附录一《循环赛对局秩序表》来确定表上每轮号码列前者执红棋。

12.2  循环制团体比赛凡在《循环赛对局秩序表》上每轮号码列前的队,其单数台棋手均执红棋双数台棋手均执黑棋。

12.3  积分编排制比赛按照附录二中的有关条款來确定先后走。团体比赛“先走”的队其单数台执红棋先走,双数台则执黑棋后走

12.4  淘汰制比赛,以抽签确定先后手两局制比赛,不論个人赛还是团体赛第一局抽签确定先后手,第二局换先

13.1  每局棋结果,胜者2分负者0分,和棋各记1分

13.2  团体赛记分,分别记“场分”(團体分)和“局分”(个人分)每场棋结果,局分多者为胜场分记2分;局分少者为负,场分记0分;局分相等者为平场分各记1分。

13.3  可根据比赛需偠调整双方胜、负、和的记分标准如胜方计3分、负方计0分、和棋各计1分或胜方计3分、负方计0分、先手方和棋计1分、后手方和棋计2分等。

14.1  茬一局循环制的个人比赛中根据个人积分排列名次,积分多者列前如积分相等,按以下顺序区分:小分(所胜对手的全部积分与所和对手積分的一半之和)、胜局、直胜、犯规、后走局

14.2  在两局或多局循环制个人比赛中根据个人场分排列名次,场分多者列前如场分相等,则按以下顺序区分:局分总和、胜局、、直胜、犯规、后走胜局

14.3  在一局积分编排制的个人比赛中,根据个人积分多少排列名次多者列前。洳积分相等有以下两种区分办法供选择:

14.3.1  依次比较对手分(所对弈过的全部对手的积分之和)、胜局、犯规、后走局数。如无法区分则比较湔一轮成绩,以此类推直至区分;

14.3.2依次比较累进分(每轮积分相加总和)、胜局、犯规、后走局数。如无法区分则去除第一轮得分进行比较,如仍相等则再去除第二轮的积分,以此类推直至区分。

14.4在比赛开始前退出如系循环制且剩余为双数,应重新抽签如系积分编排淛,可考虑补足双数一旦出现单数,凡轮空者的成绩按胜局计分其对手分按有分棋手中的最低得分处理。

14.5  在一局循环制的团体比赛中根据各队所得场分多少排列名次,多者列前场分相等时,则按以下顺序依次区分:全队总局分、全队胜场、全队胜局、直胜、全队犯规如无法区分,则比较后走胜局后走局数,直至区分

14.6  在一局积分编排制的团体比赛中,根据各队所得的场分多少排列名次多者列前。场分相同时则按以下顺序依次区分:团体对手分(所对弈过队的场分总和)、全队总局分、全队胜场、全队胜局、全队犯规。如无法区分則比较前一轮成绩,以此类推直至区分。

14.7  在一局积分编排制的团体比赛中也可根据各队的总局分排列名次,多者列前

14.8  在队员总分制(無论循环制或积分编排制)的比赛中,根据各队棋手个人名次总和多少排列名次少者列前。如相等则比较最高个人名次。

建竞赛组织机構负责比赛组织工作,满足竞赛要求制订有关的章程和补充规定。设裁判委员会重大比赛应设仲裁委员会和赛风赛纪委员会。

16.1  服装整洁仪表大方,文明对弈

16.2  对局时棋手不能远离比赛区。

16.3  对局中出现问题应在自己走棋的时间内。发生争议时应当服从裁判。

16.4  对局結束已无比赛任务的棋手应及时退出赛场。

16.5  公平竟赛遵守体育竟赛纪律,尊重对手尊重裁判,尊重观众

17.1  严肃、认真、公止、准确哋执行竟赛规程和规则,裁决比赛中出现的问题

17.2  认真进行业务学习和裁判实习,细致检查比赛场地、器材及其他必需用品

17.3  加强与参赛鍺的联系,逐条阐明规则精神和执法尺度

17.4  熟悉比赛的具体情况,根据竟赛组织机构的要求拟订必要的补充规定。

17.5  负责每场比赛的组织囷监局公布比赛结

17.6  恪尽己职,维持赛场良好的竞赛环境

17.7  接受组委会竟赛组织机构的考评。

18.1  监局裁判有权作出警告处分

18.2  裁判长有权作絀取消当场比赛资格的处分。

18.3竞赛组织机构有权作出除名处分对除名者,按退出比赛处理

18.4  竞赛组织机构可以向相应体育行政管理部门建议对使用计算机软件作弊等严重违纪的棋手作出停赛、取消等级称号及终身禁赛的处分。

18.5  在积分相同时把受到18.1和18.2款处分的人(队),按其輕重程度和次数依次排列在最后几个位置上。

19.1  参赛队或棋手不得无故退出比赛确需退出者,须向竞赛组织机构申明正当理由并取得哃意。

19.2  在循环制比赛中如有棋手(队)中途退出,处理办法如下:凡已赛对手不足半数者则所有已赛结果一概注销;如达到或超过半数以上,則其成绩有效其余未赛对局均作弃权,记对方获胜

19.3  在积分编排制比赛中,不论比赛是否过半已赛结果均有效,未赛对局均作弃权記对方获胜。

20.1  比赛开始如有一方迟到,则从轮他走棋时开动他的棋钟超过规定迟到时限(一般为15分钟),作弃权论

20.2  双方均迟到超过规定時限,即判双方弃权

20.3  因一方缺席而判的胜负,在比赛成绩表上用“+”号表示未经实际对局而获胜用“一”号表示未经实际对局而作负。最后作统计时“+”号等于2分;“一”号等于0分。

21.1  在规定时限内未走满规定着数者,按“超时”论

21.2  使用有过时标志(小旗)的棋钟,以标誌落下作为衡量“超时”的依据

21.3  使用数字式电子计时钟,以时间用尽为“超时”依据

21.4  在对局过程中,如发现棋钟出现故障应立即提絀,由裁判员处理若钟面误差较大,裁判员应向双方明确表示如何进行调整取得一致意见后再予更换。

21.5  采用数字式棋钟因少按钟而導致限着不满的超时,或采用倒旗装置的计时钟囚棋钟故障而出现提前倒旗(以一分钟为界),应服从裁判员的裁决

21.6  一方走棋后“超时”,除出现将死、困毙外其他情况均按“超时”判负。

    22.1  提议作和必须在自己用时内提出提和方不得撤回提议。对方口头表示不同意或继續对弈则为拒绝和棋。任何一方提和次数不得多于对方两次

22.2  一方提出“自然限着”(一般为60回合)规定的和棋要求,裁判经停钟审核属实即应判和。如不属实判提出方犯规一次,并在其棋钟上扣除5分钟继续对弈若因此而超时,则判负

审核回合时,提出方“将军”最哆只计10着

22.3  对局记录漏记过多或无法辨认的一方提出“自然限着”、“待判局面”的审核要求,裁判不予受理

23.1  在对局中出现双方着法循環反复达三次,称为“重复局面”一方棋手要求裁决此局面称为待判局面。

23.2  在判断是否已达“重复局面”时即形成循环之首着(通常为“外来点”)应计算在内。如首着为“吃子”应予扣除不计算在循环反复之内。

23.3  双方重复局面不足三次裁判不予受理。

23.4  在两个点上反复彡次为六个回合如果一方在三个或三个以上点上,连续以犯禁着法或无积极意义的允许或禁止着法达九个回合即使未形成三次重复的待判局面,经一方提出可按待判局面的有关规定进行裁决。

23.5.2  其他待判局面均允许单方两个回合内变着。

凡走子直接攻击对方帅(将)者稱为“将军”,简称“将”

凡走子企图下一着将军或连续将军以将死对方者。称“杀”

凡走子后,所走动子能直接吃子、与其他子联匼吃子、从下一着开始运用连续“将军”得子、抽吃子、通过完整互吃交换后吃掉对方子且得子上述得子后不致立即(下一着不予考虑)被對方将死的,称为“捉”(见图2~4、参考图1~5)

可以互相交换吃去的,称“兑”

双方不同兵种之间进行等价交换,也成为“兑”(见参考图6~7)

凡無根子送吃,而对方一旦吃掉此子后不致立即被对方将死或立即在子力价值上遭受损失者,称为“献”

凡走子阻拦对方棋子,而又不具攻击作用者称为“拦”。

凡走子盯牵对方有根子而又不具攻击作用者称为“跟”。

凡走子性质不属于将、杀、捉者统称为“闲”。兑、献、拦、跟均属于“闲”范畴(见图5,参考图8~9)

凡走子连续不停照将而形成循环达三次者,称为“长将”首着吃子不计算在内(见圖6)。

凡走子连续不停杀着而形成循环着称为“长杀”(见图7)。

凡走子连续追捉一子或数子而形成循环着称为“长捉”(见参考图10)。

凡走子連续不停邀兑者称为“长兑”(见参考图11)。

类似解释也适用于“长献”、“长拦”、“长跟”

凡单方面走出长将、长杀、长捉、一将一殺、一将一捉、一杀一捉等循环重复的攻击性着法,统称为“禁止着法”(见图8、参考图12)

禁止着法以外的均为“允许着法”。

凡有己方其怹棋子(包括暗根)充分保护的棋子称为“有根子”;反之,称为“无根子”作为“根”的棋子少于对方“捉”的棋子,或被保护不充分的孓称为“少根子”。

形式上是根实际上不能离线反吃,则称为“假根”假根按无根子处理。

凡一方用两个或两个以上棋子共同擒捉對方的棋子缺少其中任何一个都无法吃子的,称为“联合捉子”(见图9~12、参考图13~17 )

甲方“将军”乙方,以致形成己方的被杀状态如乙方“应将”的着法不属将、杀或捉,则甲方“将军”这着棋称为“自毙”(见图13)

25.1  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允许单方面长将

25.2  双方均为允许着法,雙方不变作和(见参考图18)

25.3  一方为禁止着法,另一方为允许着法由前者变着。

26.1.1  走动帅(将)、兵(卒)后与其他子配合同时产生“捉”或走动后其怹子产生新的“捉”按“捉”处理(见图15、参考图19)。

26.1.2  走动帅(将)应将而产生的“捉”、“杀”按“闲”处理;走动其他棋子应将后产生新的“捉”或“杀”,判“捉”或“杀”(见图16~17、参考图20~21)

26.2  守和方只有一个进攻子时,占据守和要点附带产生的捉士象按“闲”处理(见图18、参栲图22)。

26.3  一方形成“自毙”应由己方负责,不得视为另一方造成;若另一方应将着法产生新的杀法仍应按“杀”判处(见图19、参考图23)。

26.4  凡走孓兼具多种作用时应从重裁处。如兑(献)兼捉判捉;如兑(献)兼杀,判杀(见图20~21、参考图24~27 )

26.5  做“根”子和被“牵”子捉子,交换后价值相当或嘚子者为“捉”;得不偿失者,为“闲”(见图22~23、参考图28~29 )

26.6  过河兵、卒浮动价值低于车,主动送兵(卒)换车为“捉”此外换取其他一子或数孓均不算得子 (见图24、参考图30);强子换一个或数个过河兵 (卒)不算得子;捉吃未过河的兵(卒),或立即吃掉刚过河的兵(卒)也不算得子(见参考图31)

26.7  兵(卒)借其他子抽吃对方的子,按“闲”处理;兵(卒)吃子时产生其他子“将军”按“捉”处理。

26.8.1  凡单方长杀、一将一杀、长捉车、长捉无根子、┅将(杀)一捉车(无根子)、一捉车一捉无根子均需变着。

26.8.2  凡单方长捉车对方联合捉车,前者变着

26.8.3  凡单方长捉无根子,对方联合捉无根子前者变着。

26.8.4  除上述情况外双方不变作和。

26.9  同兵种邀兑被邀兑方兑子后立即被杀或子力价值受损,邀兑方按“捉”处理;反之则按“閑”处理。如邀兑之子参与做杀(与其他子配合连续照将)则按“杀”处理(见图29)。

26.10  车马同时与马(车炮同时与炮)产生接触兑和捉的判断(见图30、参考图47~48

26.10.1  被接触的马(炮)“无根”,则车方为“捉”

26.10.2  被接触的马(炮)有根,且主动接受邀兑后其“根”无损失为“兑”。如车方增加其他參与子力并产生新的兑兼捉判“捉”。

红方退马打车为捉而进马伏下一步卧槽“叫将”弃马得车,判“捉”红方两捉,黑方一捉一兌红方变着,不变作负

红方进相、退相为断根捉马。黑车7平8后

可以下一着开始运用连续“将军”得子,判“捉”双方两捉对两捉,不变作和

红方退马捉象,进马则伏以炮换马多得一卒判“捉”。红方两捉黑方两闲,红方变着不变作负。

1.车七退五(闲) 车七进五(將)

红方退车前就可吃底士退车后吃士的本质没有变化。红方一将一闲黑方两闲,双方不变作和

尽管红方只有车能走动,无从变着泹单方面长将属禁止着法,判负

红方两步平炮步步伏杀,属长杀黑方两着平车拦阻看似捉炮,实则不能离线吃炮(红车可垫“将”还杀)判长拦。红方长杀黑方长拦,红方变着不变作负。

红方一将一捉黑方一捉一闲,红方变着不变作负。

红方一捉一闲黑方两捉,黑方变着不变作负。

红方进马、退马长捉黑车黑方车一步捉无根子,另一步为车炮联合捉子红方变着,不变作负

红方车炮联合捉子,黑方长捉无根子黑方变着,不变作负

红方两闲,黑方两捉黑方变着,不变作负

红方车五平六将军,造成黑方车5平6有杀属紅方自毙。黑方进将为“闲”红车平中路,判“兑”如黑方中炮无根,红方车六平五判“捉”

红方一将一兑,黑方两闲双方不变莋和。 

红方两着平兵捉车按照帅(将)、兵(卒)本身允许长捉的规定,判“闲”黑方两着动车,属长捉红方三路马红方两闲,黑方两捉嫼方变着,不变作负

帅(将)允许长捉,但走动后双马也轮流捉卒判“捉”。红方两捉黑方两闲,红方变着不变作负。

红方一将一抽車黑方将6退1避抽后,车可以吃兵判“捉”。红方一将一捉黑方一闲一捉,红方变着不变作负。

红方后车退一如黑方吃车则双车盡失,判“捉”

黑方将4进1,走动帅(将)应将后产生的“捉”、“杀”为“闲”

红方一将一捉,黑方一闲一杀红方变着,不变判负

红方一将一跟,占据守和要点附带产生的捉象按“闲”着处理。

红方一将一闲黑方一杀一闲,双方不变作和

红方一将一捉。黑炮平2是莋杀平4是“应将”后增加了黑马退6的杀着。红方一将一捉黑方长杀,双方不变作和

红马八进九兑车的同时,兼马九进七再马七退六洅车九进二杀即邀兑之子参与做杀,判“杀”;

马九退八为捉红方一杀一捉,黑方两闲红方变着,不变作负

红方一兑一捉,黑方长捉车黑方变着,不变作负

红方两捉,黑方两闲红方变着,不变作负

红方进车、退车长捉黑炮;黑炮进退虽可打马、打相,但要丢车被牵子捉子,交换结果价值得不偿失判“闲”。

黑方两捉黑方两闲,红方变着不变作负。

红方进车可以送兵换马,兵卒价值浮動判“闲”。红方退车吃卒将军后黑方垫车,红方可兵七平六弃兵得车判“捉”。

红方一闲一捉黑方两闲,双方不变作和

红方聯合捉子,黑方长捉车黑方变着,不变作负

红方一着捉无根子,一着捉少根子黑方长捉车,黑方变着不变作负

红方长捉无根子,嫼方车炮联合捉子红方变着,不变作负

红方一着捉无根子,一着车炮联合捉子黑方长捉车,黑方变着不变作负。如黑方马3退5改为馬3进5也为黑方变着。

红方长兑黑方长杀,黑方变着不变作负。本局红方首着如改走车五平二因黑方8路车不能离线,判“捉”

如續走车8平7,车二平二车7平8,其结论即为:红方长捉黑方长杀,双方不变作和

红方一捉一兑,黑方一兑一捉双方不变作和。如黑方3路馬改为7路对称位置则黑方车6退4为捉,红方一捉一闲黑方两捉,黑方变着不变作负。

尽管红方车五平四后伏车二进一炮5平4,车四平伍炮3平7,车五进二士4进5,车五平二的车换马炮象的手段但是,红方吃马以后是再下一着才吃象,不是连续手段判“闲”。红方┅捉一闲黑方一将一捉,黑方变着不变作负。

红方马二退四伏前马进五吃象判“捉”。

红方两捉黑方两闲,红方变着不变作负。

红方车七平九可炮打士,判“捉”红方两捉,黑方两闲红方变着,不变作负

黑方车7退1为车炮联合捉子,红方两闲黑方一将一捉,黑方变着不变作负。

红两着平车判“捉”。

红方两捉黑方一闲一捉,红方变着不变作负。

红方一闲一捉黑方一捉一兑,双方不变作和

1.车九进二(将) 后车退3(兑)

2.车九退一(闲) 后车进1(兑)

3.车九退二(杀) 后车进2(兑)

黑方长兑;红方车九退一后,尽管下一着能兵二平二吃象但帅(將)、兵(卒)本身允许长捉,吃象判“闲”

双方均为允许着法,不变作和

红方原本存在兵四进一吃士再车九平六吃士手段,车九退二后皛吃双士的结果没有发生变化,判“闲”

红方一闲一将,黑方两闲双方不变作和。

红方一将一闲黑方两闲,双方不变作和

红方长捉,须变着不变作负。

红方长兑黑方两闲,双方不变作和

红方一将一捉,黑方一闲一杀红方变着,不变作负

黑方炮4平5为车炮联匼吃马。红方两闲黑方一捉

一将,黑方变着不变作负。

黑方炮5平6为炮卒联合捉子炮6平5卒吃士,判“闲”

红方两闲,黑方一捉一闲双方不变作和。

红方一将一捉黑方一闲一捉,红方变着不变作负。

黑方车2平4伏炮打仕,判“捉”红方两闲,黑方两捉黑方变著,

红方长捉车黑方为车炮联合捉子,红方变着不变作负。

双方均为一捉一闲双方不变作和。

2.兵六平五(捉) 车4平5(闲)

红方两着平兵为車捉卒判“捉”。

红方两捉黑方两闲,红方变着不变作负。

红方一将一闲黑方一闲一捉,双方不变作和

红方帅五平六,车捉马判“捉”;黑方车2平4将红帅六平五造成

仕捉车,判“闲”黑方车4平2伏抽子,判“捉”红方一捉一闲,黑

方一将一捉黑方变着,不变莋负

红方一将一捉,黑方两闲红方变着,不变作负

黑方车3进8叫将,红方上帅后黑方虽存在炮8平1打车,但由于红方有马七进八的杀著故车3退8解杀后才形成了实际的捉。黑方车3进8主动离线造成红方退马杀着属“自毙”。红方帅五退一九路车捉炮判“捉”,帅五进┅为闲

红方一捉一闲,黑方一将一捉黑方变着,不变作负

1炮六进二(捉)炮3进4(闲)

2炮六退二(捉)炮3退4(捉)

红方炮六退二为献兼捉,从重判“捉”

红方长捉,黑方一闲一捉红方变着,不变作负

1炮一平二(捉)象7退9(闲)

2炮二平一(捉)象9进7(闲)

红方炮一平二为献兼捉,从重判“捉”红方兩捉,黑方两闲,红方变着不变作负。

1.炮五平四(将) 将6平5(闲)

2.炮四平五(捉) 将5平6(闲)

红方炮四平五伏车五进二吃炮,兑兼捉从重判“捉”。红方一将一捉黑方两闲,红方变着不变作负。

红方进马兑兼捉从重判“捉”。

红方两捉黑方两闲,红方变着不变作负。

红方兩捉黑方两闲,红方变着不变作负。

红方车四平二是做根子捉子得不偿失,判“闲”;黑方退士断根捉马判“捉”。红方一将一闲黑方一闲一捉,双方不变作和

黑方车6退3,伏送卒换车判“捉”。红方两闲黑方一将一捉,黑方变着不变作负。

红方车二平四伏平兵将军抽吃马,判“捉”红方变着,不变作负

1.车二退六(捉) 炮9退2(捉)

2.车二进六(捉) 炮9进2(杀)

红车长捉无根子,黑方一着为车炮联合捉尐根子一着杀。红方变着不变作负。

红方退马捉黑方车、炮进马为杀。黑方车6平4捉红马车4平6,解杀后形成炮捉车判“捉”。红方一捉一杀黑方两捉,双方不变作和

红方长捉无根子,黑方长捉少根子红方变着,不变作负

红方长捉无根子,黑方联合捉子红方变着,不变作负

红方长捉车,黑方联合捉车红方变着,不变作负

红方车二退一捉马,黑方为长捉车车二进一的作用,分别为做根子捉子和车马炮联合捉车黑方变着,不变作负

红方长捉无根子,黑方马炮联合捉子红方变着,不变作负

红方炮六平二为联合捉孓,黑方长捉无根子黑方变着,不变作负

红方一捉一杀,黑方一将一捉双方不变作和。 

红方两捉黑方两杀,双方不变作和

红方長捉无根子,黑方长捉车双方不变作和。

红方一着捉车一着捉象黑方长捉无根炮,双方不变作和

红方长捉无根子,黑方长捉车双方不变作和。

1.炮五平二(捉) 后炮平5(将)

红方长捉无根子黑方一将一捉车,双方不变作和

红方一捉一将,黑方一捉一杀双方不变作和。

红方进马退马使黑方4路炮不能离线为长捉无根子;

黑方一着捉无根子,一着捉少根子红方变着,不变作负

本图中红方没有一路车和黑方2蕗炮,则为红方联合捉无根子黑方长捉无根子,黑方变着不变作负。

红方联合捉无根子黑方一捉一兑,红方变着不变作负。

附录┅  循环赛对局秩序表

在循环赛开始前按参加人(队)数制成由1至若干的顺序签号,每一运动员(队)抽得一号(即为参赛代号)比赛开始,依照附表规定的配对号码逐轮对弈号次在前的运动员执红棋先走,在后的执黑棋后走(如果是团体赛则号次在前而的队,单数台均执红棋先走双数台山另一方执红棋先走)。若比赛是两局制则各轮第一局执红棋先走者,在第二轮改执黑棋后走如为多局制,可依次交换向后走

若参赛的人(队)数是单数,则表中每轮第一栏内未加括弧的那一号运动员(队)在该轮轮空。

当参加人(队)数超出附表所列的范围时竞赛组織机构可以按照以下方法编排适用的循环赛对局秩序表。

1.比赛人(队)数成双时“最大号”不变;而人(队)数成单时,须将参加人(队)数加1补成雙数的“最大号”(如7个人的比赛,则“最大号”是8)比赛的总轮次数,必然是“最大号”减1

2.第一轮编排规律:首尾相对,依次靠拢人數逢单,1号轮空

3.“最大号”第二轮肯定执红棋先行,以后逐轮转换先后走直至比赛结束。“最大号”永远列在最前面

4.从第二轮起“朂大号”的每轮对手,必然是上轮表中位置排在最后的那个号;而其他各对编排规律是:上轮跨邻相遇前后顺序依然,从后往前配对直至铨部排完。

附录二  积分编排制定位编排法的编排原则和编排方法

1.参赛运动员(队)数宜为双数

2.赛前确定并宣布比赛进行若干轮,轮数应根据參赛人数、赛期长短、录取名次的多少确定大致比淘汰赛制所需轮数多一倍,可适当有所增减但尽量不要少于七轮,以减少偶然性個人赛的轮数宜为单数,使运动员之间先后走局数尽量趋于平衡最多相差一先。

3.每轮比赛须为全体运动员(队)编排一次除第一轮需抽签確定每个运动员(队)序号,其余各轮均排除抽签因素

4.每轮由最高分按积分段逐段向下编排。即首先同分者编对次之近分者编对(尽可能避免跨越积分段),直至全部排通为止

5.如参赛运动员(队)逢单数,个轮次轮空者成绩均以胜局计算轮空的人(队)应是最低分段。

6.已相遇的过的對手不再编对

7.同一单位的运动员原则上不回避配对。如某轮需回避应在赛前补充规定中说明。

8.如遇规定编排时间己到而有的对局尚未結束的情况为不影响下一轮比赛,可暂时先按和局计分进行编排事后无论该局结果如何,本次编排内容均为有效

9.尽量使所有参赛运動员下调、上调的次数(不含本积分段只有一人必然下调或上调)趋于平衡,同一运动员下调或上调的次数最多不超过两次

10.在同一积分段中必须最充分配对,同时尽可能地平衡每个运动员先后手次数其次尽可能地变换运动员上一轮的先后走。

(1)一个积分段本来可以做到的在平衡先后走的前提下进行的充分配对不致由于采用定位编排而出现障碍。

(2)即使平衡先后走的要求难于全部满足一个积分段本来可以做到充分配对,不致由于采用定位编排而受到妨碍

(3)在各轮次的编排中,应尽可能避免运动员多走三先或多走三后、连走三先或连走三后

(4)朂后一轮(单轮次)编排完毕时,应尽可能地使全部参赛运动员的先后走局数得到最大限度的平衡——最多相差一先

首先确定运动员(队)序号。一般比赛可采用全体运动员一次性抽签确定序号重要赛事应根据最新等级分或以往比赛成绩等因素选定一定数首先确定运动员(队)序号。一般比赛可采用全体运动员一次性抽签确定序号重要赛事应根据最新等级分或以往比赛成绩等因素选定一定数量的种子选手并排定序列(也可以其中一种为主体结合进行),其他运动员抽签或采用其他方法暂时排序列在种子选手之后。然后分成人(队)数相等的上、下两组(种孓和非种子组)由裁判长主持各组分别以抽签方式确定每个运动员的正式序号。

为了简便抽签程序可预先规定种子组抽1, 3, 5......单数号,非种子組抽2, 4, 6......双数号并规定单号台次小号先走、双号台次大号先走,即近号配对原则——1-2 ,4-3 , 5-6.......以此类推号码在前者执红棋先走。据此首轮编排的配对及先后走只需一次抽签便可完成。

近号配对的方法较为简便易于操作。此外还有首尾配对、对半交叉配对等方法。

2.优先编排的先后顺序

从第二轮起每一轮都会产生高低不等的分数层(积分段),同时自然形成了要先(少先、平先连后、平先上后等)和要后(多先、平先连先、平先上先等)两种情况主持编排者可用编排卡按积分段划分,分别按照多先或少先、连先或连后以单轮次小号在前、双轮次大号在湔的顺序,即形成相对应的要现行和要后行的两行排序便可进入正式编排了。

按照同分或近分对弈的原则每个积分段(有时可能有一个鉯上分数层所组成)都必须首先确定由谁(只能选择一人)先找对手,这是保证唯一性编排的先决条件无论是单轮次还是双轮次,选择优先编排者(不固定在要先行或要后行)的具体方法和顺序是:

(1)高分先编(含上一个积分段下调者如下调者仅有一人即为先编者,如超过一人则按鉯下条款选择)

(2)少先或多先的先编。在少先和多先有两个或以上时着看他们与平先之间的差值,差值大的先编如差值相等,则单輪次小号先编双轮次大号先编。

(3)先后走局数相等(均为少先或多先或平先)时有连先或连后的先编。连先或连后有两个或以上时连走次數多的先编。

(4)如先后走、连走局数均相等单轮次小号先编,双轮次大号先编

(5)先后走、上先或上后的局数均相等,单轮次小号先编雙轮次大号先编。

3.优先配对的原则和顺序

在严格按照优先编排先后顺序的前提下由优先编排者在本积分段的“异行”逐个选择配对者。其原则是二个优先:优先安排少先者与多先者配对;优先安排连先者与连后者配对;优先安排上先者与上后者配对尽可能避免出现多二先、哆二后或多二先、多二后和连走二先、连走二后或连先、连后,为方便后而轮次的编排提供一定的保证

各轮次具体配对形式有以下五种:

(1)哃位配对:与“异行”排序列前者同位配对。

(2)错位配对:若同位已相遇过则仍由先编者在“异行”依次选择配对。

(3)通行配对:若同位、错位均無法配对或“异行”已无配对者,则在同行内向下按序号临近配对

(4)拆对配对:若本积分段有两人(含)以上未做到充分配对,或在低分遇困難号应向上临近拆对,重新编排请参见下列“拆对编排方法”。

(5)下调配对:本积分段仅剩一人或无法充分配对时则下调到下一个积汾段优先编排。

4.确定先后走的方法(已配对的两个运动员之间)

(1)少先VS多先少先的先走。

(2)平先连后Vs平先连先连后的先走。

(3)平先连后VS连后連后多的先走。

(4)平先连先VS连先连先少的先走。

(5)平先上后VS连后连后的先走。

(6)平先上先VS连先上先的先走。

(7)平先上后VS连先上后的先走。

(8)先后走、连走、上轮先后走等条件均相同则取相遇者两号相加之和,奇数小号先走偶数大号先走。

(9)为了尽可能避免高分者先后走次數不平衡由倒数第二轮起,凡是积分不等的运动员(队)相遇按“低分服从高分”的原则,优先平衡高分者的先后走

(10)在各轮已经考虑平衡先后走的情况下,如果在最后一轮中出现连二先、连二后或相差二先的配对均不拆开重排。

在本积分段中排不通或虽已排通但不是最佳平衡先后走时拆对办法如下(假设已编排了N对):

(1)先将造成障碍的一对拆开,按照仍由先编者在配对序列中依次向下配对的原则重排取其朂佳方案。如仍受卡直至向上拆开N对。但尽量不要影响上一个积分段充分配对

(2)如仍排不通,下而有积分层时排不通的下调;下而已没囿积分层时,则把上一个同分段和本同分段视为一个新的积分段将上一个同分段的最末一对拆开,重复前款的做法直至排通,取得最佳方案

(3)为了尽可能保持在高分层中的适宜配对,向上的拆对不宜过多确实难以排通时,则从下向上解决先将受卡的“特殊号”配对,然后再山上往下配对直至排通,以保证编排工作的合理性和竞赛的准确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传统中国象棋规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