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帖关于减脂减肥平台期怎样突破

(西门镜湖)
(西门镜湖)
(西门镜湖)
(西门镜湖)
(西门镜湖)
第三方登录:&p&这是一位机械大神说过的话,对于机械未来的发展与职业规划,我这里就借鉴一下,希望可以帮助到你,这些话已经帮助了我们许多机械学子迷茫无助,走出困境。&br&一、 机械行业、从业地点、企业选择类:&br&1.中国目前不同地域的机械发展很有自己的特点。内地机械行业依然以实用型为主,主要解决国内内部需求,所以所涉及的行业相对比较传统,面对社会各个阶层,从国家建设到民用消费品均有涉及。沿海机械行业则以精加工和轻工业为主,由于大量外资和代加工或者二次加工的需求涌入,所以机械行业多呈现于小型化,高端化,快速反应化。而华北东北等北方区域,则以重工业为典型代表,这和历史原因有一定关系,另外北方矿产资源丰富也导致重工业相对比较发达。很显然,如果针对收入和新型技术而言,东部沿海地区的机械行业肯定是首选;但是要全面学习基础机械方面的知识,反倒是内地比较有优势。因为沿海地区几乎没有什么重工业了,把重工业从机械行业中抛开是不正确的分类。&br&目前国内比较好的行业有医疗器械,电信硬件,网络通信,重工设备,精密设备,半导体,自动化设备以及标准化部件;以前比较好,但是在走下坡路的行业有汽车,纺织,微电子,电信软件,电梯,物流等等;比较惨淡经验的行业实在太多,不罗列了。&br&机械大行业分类,较好的为研发,CAE分析应用相关,制造/组装为其次,其他稍差。&br&3.企业优先选择顺序:从上至下:美资 & 欧资 & 合资 & 日资 & 大型国企&/p&&p&2.从事什么具体行业,是不建议从事汽车和模具的,因为从业人员多,竞争压力大,整体行业水平低。曾经有人问我为什么我的资料上写的电信,我的回答是,我的团队是机械设计,但是我们做的产品是电信网络产品,这不冲突。一样的,无论是机床还是模具,具体到产品,总是不一样的。我举个例子,同样是机械工程师,一个设计医疗器械的,一个设计标准件的,你说谁的收入高,谁的技术含量高?很显然设计医疗设备的收入和技术能力要高的多。所以工种上有影响,产品分类的影响更大。&/p&&p&台资,韩资,私企,是被我T出考虑范围的,我在相应的帖子里都有描述。企业文化以美资和日资为代表;公司流程要学美资;工作技能要学日资。&br&如果你是比较内向而且,坐的住的人,那么你可以选择国企。国企的制度虽然让人很吃不消,但是目前国企是唯一还存在师傅带徒弟的模式的地方。如果你不够主动,希望一直有人指点你,那可以先进国企待两年,但是最多两年,不要待太久。如果你足够积极向上,很主动,求知欲很强,也能够主动开口去问,那么你应该选择外资,推荐日企。因为日本公司,有一点非常好的事,虽然人情冷漠,但是真的会教会你很多的东西。只要你够主动,只要你开口问,基本是有问必答。这里不推荐私人公司,因为老板都是很现实的,他们只需要一进来就能工作,就能给他创造利润的人,你显然不合适;也不推荐台湾,韩国公司,因为他们只会压榨你。欧美公司情况比较复杂,这点以后另外再解释。&br&公司规模越大越好,都说小公司能学的多,那是因为人少,相应每个人要做的事情多,其实这样的话,很多东西貌似学会了,但是实际上做法很不正规。公司规模大,那流程和制度就完全,那么虽然每个人相应的事比较少,但是是有机会向别人讨教,去学习别的技能的。所以自学能力还是最重要的,至于怎么在公司里混,去学习,去请教,甚至去偷师,就要看个人的能力。&br&4.从业方向:目前机械行业并没有急缺的方向,由于从业人数相当的多,各行业都涌现出了一大批相当优秀的人才,当然需求量很大,所以也不存在饱和的问题。目前从发展和收入各方面考虑,机电一体化,自动化,机械开发设计等方向是优于其他方向的,但是对从业经验要求比较高。另外你在学校里是学习不到什么尖端的知识的。机械行业的基础知识非常的枯燥,积累也是极其缓慢的,没有捷径。而一些看起来尖端的设备和技术,其实分解开再看,就是普通的技术不断优化和组合的产物。&br&5.机械行业分类:机械行业博大精深,要细分的话,洋洋洒洒无穷无尽,按大类来说,也是见仁见智。我的分类是比较简单的(仅个人意见,抛开比较冷僻的内容):加工,制造,设备,开发这四个大方向。&br&这几年寻求帮助的朋友中,真正已经涉及开发的朋友非常少,这可能和资历有些关系,这里不谈;设备属于维修和技术服务这一块,其实是机械中很大的一个分类,但是由于从业人数少,而且相对冷门,所以也不多言了;而加工这一块,是我收到求助最多的,也是目前国内从业人数最多的;制造一直是我推荐大家从事的主要行业。这四个分类的相互关系如何呢?我的理解是这样的:&br&加工是最初级的应用,是一切机械技术的基础,所以从业人数多,对机械行业基础知识要求高,是非常锻炼人的;制造是加工的后道程序,可以认为是加工的进阶,其核心内容就是把加工完的零件变为成品的一个过程,对机械组装和功能体现有相当高的要求,但是已经在某些程度上降低了对加工技术的要求;设备维修,技术服务是更进一步的层次,必须对机械基础,机电知识和制造技术都有很高的认识,才能从事这个行业;而开发则是一个集大成者,需统领以上所有基础行业。所以这四个分类就是按这样的顺序排列的,而且也可以说,实际工作的收入大体上也是这样由低到高分布的。这也就是很多还在从事加工行业的朋友,我建议他们从加工跳往制造,然后再跳往技术,最后是开发这样一个顺序的原因。&br&6.机械行业的各个分支中,加工行业,虽然重要,毕竟从事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是不如其他几个行业的。而且由于周围从业人员的水平和自身素质的问题,导致即使你很主动和好学,依然很难摆脱环境的影响,甚至你周围的朋友都会成为你发展的阻碍。而如果现在就要求你往机械设计方向发展,我觉得也实在一下子跳的太高。因为我其他很多帖子都提到,机械设计是集大成者,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经验都非常多。&br&机械制造,包括所有的机械加工的后道程序,主要有产品组装,调试,质量控制(和质量部的品控有区别,这里指生产部门的质量控制),产品生产技术,甚至包含一些工装夹具类的工程维护和生产工具等等。我们国内目前从事这个行业的人不少,但是总体水平非常低,而且从业人员不稳定。事实上我们与世界的差距很多就是差在这里。&br&由于大多数公司都会招聘大学生来从事制造工程师的工作,但是事实上,他们毫无经验,也没有足够的机械基础,所以虽然人数多,但是水平总体差,但是他们的收入和发展却都是不错的。而且对于一些正规公司的生产制造部门,都有完整的流程和技术规范,可以大大扩展你的视野和提升你的技术能力。而大学生也并非一无是处,你会发现他们在理解和学习能力上确实是超过其他人的。&/p&&p&二、 学历与学习内容类&/p&&p&1. 机械行业对学历方面的要求相对稍微低一些,因为我们更看重其实际能力。如果你发现某些公司一定要求某某学历,那么几乎100%肯定是HR和大老板这些门外汉定出来的要求。这里存在两个问题:&/p&&p&a.尽管我们招人不看学历,但是如何绕过HR这些门外汉,取得面试机会,就要看你自己的本事的,并不是说学历不好,就总是抱怨没机会,这完全是个人能力问题。如果学历不和要求,怎么绕过HR的硬性指标也是一个人沟通能力的体现。&/p&&p&b.绕过或者说是让HR或者大老板让步,放弃学历这个指标的方法见仁见智,但是绝对不可以用欺骗的手段。&/p&&p&2. 目前的单片机已经发展到了相当高的高度了,在真正开发单片机的过程中已经很少有人再去从底层编写程序,而各大供应商,像欧姆龙,三菱,西门子等等,已经把单片机的诸多功能集成化,模块化,在工程中直接应用即可。而你企图从底层开始学习再进入单片机高级应用,那么并非不可行,只是这道路过于漫长了。而且单片机目前不属于传统机械的分类,而是属于工业自动化的分类中,这要求对自动化,和机电一体化的基础知识要求很高,我建议不要在这方面花太多的精力了。汇编同理,一切与计算机有关的东西同理;好多朋友都问我从事机械行业,计算机方面的知识是否重要,包括cad,汇编等等,我的回答都是不重要,不要太花时间。&/p&&p&3. 至于软件问题,我重复过无数遍了,这是我们最不看重的东西。机械设计师和绘图员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会画图却不知道所以然,是没有用的。要真正去理解其中的原理和含义,你说图纸基本能看懂,我却说远远还不够,通常情况下,是不会有什么人能真正看懂所有的图纸的,我今天也不敢说这句话。一张小小的图纸上可以包含机械行业几乎所有的知识,足够我们学习一辈子了。只会画图,除了CAD操作,别的一无所知。这不叫从事机械行业,我倒觉得那是美术专业的。去找个工业设计毕业的,画出来的图绝对漂亮。我不记得我是否举个这个例子:当年我的UG老师,作为职业培训师,他精通十多种绘图软件,操作简直炉火纯青,但是一个月也就3000块,因为他除了会画图,机械基础一窍不通。他只知道怎么把东西画出来,却完全不知道怎么去设计,怎么去完成一张标准的图纸,更不明白图纸上那千变万化的注释都是什么意思。你们难道都想当绘图员吗??&/p&&p&4. 关于CAD和各类证书的问题,我在无数回复中都提到过,CAD证书无用!教会你用一个软件只是几天的功夫,但是绘图员和设计师的区别我强调了无数次了,光会画是没有用的,事实上没有强大的机械基础,画都不见的画得好。一张图纸的标注时间往往比画这些线条要长的多,那么多的注释,每一条每一句都是有深刻的含义的,这不是一个绘图员能理解的。而且对于正常人来说,画图技巧是没有任何难度的,这点完全可以忽略不计。所以不要花钱去读什么证书,自学即可。至于如何去熟练,我很多回复都说了,拿你身边的东西来练手,手机,闹钟,电话,电视,电脑……都是可以用来练习的。建三维模型,出二维图纸,完全可以用的很好,网上好的论坛也不少。对于实际工作,CAD要求使用要得技巧非常少,要是上面我说的东西你都能自己完成,那么你的CAD技巧足够了。&/p&&p&5. 机械行业读研是浪费生命,但是为什么我们还是在招研究生,那就是因为本科生几乎没有一个能用的,研究生也不见得专业能力上有多强,只是研究生至少能比较好的掌握公司内的工作方式,至于专业技能,研究生和本科生一样,同样需要下基层去。而且现在本科已经泛滥,阿猫阿狗都是本科,研究生还是稍微能体现点总和实力。所以现在研究生的收入也不见得比本科生高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只是把研究生当本科生在用而已,或者说现在本科生几乎没有合格的。我们每年也要找大量的实习生,一旦发现优秀的本科生就会立刻留下来。你也可以通过这样的途径,几乎在上海的世界500强每年都有这样的动作。&/p&&p&三、对机械设计和研发的理解类&/p&&p&1.设计技能&/p&&p&  设计技能绝对不是只在设计部门的,或者说基本上就不是在设计部门的。&/p&&p&  机械设计是一个集大成者,其所有需要的技能其实都是在设计之外,而设计部门的人只是汇聚了这些技能,然后把他们统一在一起而已。要我来定义设计技能= 机械常识+ 加工技能 + 工艺知识 + 生产制造 + 质量控制 + 财务核算 + 绘图技能 +....&/p&&p&  那么你还能说设计部门自己有什么技术吗?设计部门只有经验,只要需要大量积累的经验,还有如何有效的把这些技能结合在一起。&/p&&p&&br&&/p&&p&2.产品设计&/p&&p&  标准产品设计一般分为5个阶段(有的公司简化成4个阶段)。&/p&&p&  a.阶段:新产品需求产生,由市场部门或者高层发掘新的用户和需求,并进行可行性分析和预估,决定是否要草拟立项&/p&&p&  b.阶段:对于已经立项的产品,设计部门提供概念设计,并预估成本和投资额度。各部门完成财务预期报告,然后决定是否正式立项&/p&&p&  c.阶段:当财务报告通过之后,客户首肯之后,设计部门提供初步设计方案(high level design),并反复和客户确认,修改,直到最后成型&/p&&p&  d.阶段:重新评估项目风险和财务报告,一切可行的前提下,决议执行。设计部门提供详细设计图纸(low level design),并建立相应的系统,准备递交生产部门。生产部门准备相应的工程系统和产品系统。试样并最终完成所有测试报告。&/p&&p&  e.4阶段:生产部门接到设计部门的详细图纸,并量产。设计部门在全程参与改进设计和工艺完善相应的设计变更。直至产品生命周期结束&/p&&p&  f.阶段:有些公司有这个流程,一般用于项目收尾,作用为项目小结和经验总结)&/p&&p&  关于设计流程的问题,写几本书都不过分,这里就不展开了,仔细消化一下上面的内容,你会知道一个设计师有多么艰辛,要懂多少东西了,画图真的是小得不能再小的内容了。&/p&&p&3.机械研发&/p&&p&  我推荐研发是出于三个原因:&/p&&p&  a.收入:在机械行业内部来说,目前最宽泛的工种,且平均收入最高的工种就是研发。只有个别小方向上的工种收入能超过研发,但是要进入那些领域是需要极深厚的实力和机遇的。我们活着都要吃饭,所以研发是一个最佳的选择。&/p&&p&  b.成就感:一个工程人员很多时候不仅仅需要物质鼓励,还需要精神上的。而对于研发来说,挑战是巨大的,相对的,成功后的成就感和喜悦感也是最高的,很多同行不在乎收入的一些小差别,而很在意自己的设计是否被认可。&/p&&p&  c.自豪感:研发是集几乎所以机械行业知识为一身的职业,很少有其他工种可以与之抗衡,所以研发人员自身的实力也是相当高的,这无疑可以使自己在其他很多领域中也同样出类拔萃。&/p&&p&  英语中研发是R&D,也就是research and development,研和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p&&p&  Research做的就是理论和可行性方向的工作,这是很枯燥的,也确实需要很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际动手能力才能做,其中模拟运算,模拟分析,基本模型等等都是最最常见的;&/p&&p&  Development做的就是实际开发设计的工作,把理论上的应用,直接联系到实际的产品中。目前我们国家98%的研发,其实只是做了development也就是设计方面的工作,而research研究方面几乎做的人很少,这恰恰正是我们和老外的差距。一个成熟的大型公司,研发部往往有数百人甚至更多,其中研究是占多数的,但是国内我们相反,几乎没有研究,全部都是设计师,这样的研发部往往几十人就足够了。一毕业就从事研发,并没有什么不好,在一个高手如林的环境里,也可以迅速成长起来,你也会立刻看见自己和别人的差距,缺什么补什么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至于制造方面的知识,是每个机械从业人员都必须掌握的,做研发更应该了如指掌,这只要靠你自己两只手去做出来了。&/p&&p&四、职业规划类&/p&&p&  1.机械行业是独木桥,你要走,就必须从头走到底,你可以半路离开,但是别指望再回来。所以还是要看你自己的理想来决定以后的道路。如果你坚定的走机械行业,那么前两三年,吃萝卜干饭,然后从事真正的研发,制造,测试,品控等相关职业,然后在8-10年的时候迎来第二次选择,你可以选择继续纯技术路线或者选择技术管理工作。如果你半路放弃了,那别的只能看你自己的发展了。&/p&&p&  2. 机械行业是个无底洞,没有任何人能说自己天下无敌,没有任何人能说自己完全领悟,即时花上一辈子,我们只能说自己在这漫漫长路上走得有近有远而已,所以戒骄戒躁,我们不可能成为机械行业的全才,抓紧某一个方面,走到最远,兼顾相邻的行业,才是上上选。&/p&&p&  3. 方向不是别人给你定的,我的话不是标准,更不是圣旨,是非曲直,大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合理判断。目标都是自己定的,路都是自己走出来的,我只是给大家一个参考,希望大家少走点弯路,我也摔过,很疼得,没必要每个人都去摔一次才知道该怎么走。&/p&&p&  4. 现在没有方向,没有关系。给我留言的朋友,有一些心态不是很好,我看得出来,很急躁。我知道他的现状让他难受,但是心不静下来,是不可能有所作为的,无论我说什么都是没有用的,所以个别朋友的留言我没有回复。只是希望你们能够平心静气下来,再来看我的文字。&/p&&p&  5. 这不是高收入行业,功利者请绕路。也许我和大家所说的高收入是有差别的,但是我必须提醒大家如果只是冲着高收入来从事这个行业的话,那趁早离开。机械行业是寂寞的,也是需要有一定热情才能坚持下去的。很多朋友发消息时都提到了想自己做几年,就出来单干。我是很遗憾的,话只能说到这里了,大家应该明白我的意思。&/p&&p&个人体会:我很喜欢老师和我说过的一段话,我分享给机械人也给自己哪。&/p&&p&
他大概是这样说的:机械行业是独木桥,你要走,就必须从头走到底,你可以半路离开,但是别指望再回来。所以还是要看你自己的理想来决定以后的道路。如果你坚定的走机械行业,那么前两三年,吃萝卜干饭,然后从事真正的研发,制造,测试,品控等相关职业,然后在8-10年的时候迎来第二次选择,你可以选择继续纯技术路线或者选择技术管理工作。如果你半路放弃了,那别的只能看你自己的发展了。 &/p&
这是一位机械大神说过的话,对于机械未来的发展与职业规划,我这里就借鉴一下,希望可以帮助到你,这些话已经帮助了我们许多机械学子迷茫无助,走出困境。 一、 机械行业、从业地点、企业选择类: 1.中国目前不同地域的机械发展很有自己的特点。内地机械行…
&p&本人机械工程师,偏设计方向,硕士学历,有9年机械工程经验,曾担任某央企项目负责人,算不上大牛。&/p&&p&虽然离题目提出时间已经很遥远了,但看了这个题目和许多回答真的感慨很多,加上一些知友最近私信问我类似的问题,作为一个过来人简单谈谈自己的感受。
&/p&&p&首先得为题主的好学精神点个赞!那时作为大一学生就能考虑到以后的工程实践,提早想到要自学充电是难能可贵的。&/p&&p&但是,不管是哪所大学,只要它开设机械工程专业,在本科阶段所设置的课程应该都是大同小异的,因为本科四年是用来打基础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掌握这个专业&b&基础的、经典的课程&/b&,并且&b&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究竟喜爱、适合哪项专业细分&/b&,以便学生找准自己将来的职业道路(是设计还是工艺,是电控还是液压)。&/p&&p&下面是网上公开的一所大学的机械专业&b&必修课课程表&/b&,你看第一学年确实没有什么专业课,只是数学、英语、物理、计算机语言这些基础课。但到了第二学年,就开始设置非常重要的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图学、机械原理这些专业基础课了,到后面还有机械设计、互换性、自动控制、工程材料、液压等等,&b&涵盖了学生以后可能从事的各种机械行业所要用到的绝大部分基础知识&/b&。所以题主说的“在工程实践中需要用到一些作图等等知识,但是这些都不是在授课范围内”应该不准确,不是学校没设置这些课程,而是还没到开这些课的时候。&/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cedb3fd80ba4a7d36f9eff_b.png& data-rawwidth=&520& data-rawheight=&159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2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cedb3fd80ba4a7d36f9eff_r.png&&&/figure&&br&&p&如果是特别爱好机械专业的学生,迫切地想提早接触一些东西,我个人的建议还是需要先自学课程表上的课程,&b&这才是机械专业真正的内功&/b&!我认识的一些单位里的研究生,有一些连基本的理论力学知识都没掌握,稍微复杂一点的受力分析都算不好,虽然也会CAD画图、ANSYS建模,但机械的内功不足!如果你想让自己有竞争力,首先要把这些基础打牢,不要轻理论而重软件。&b&就算你CAD用的再好,而不懂为什么要这样设计,那也只不过是沦落为专职绘图员而已。内功打牢了,学起软件来会非常快!&/b&&/p&&p&&b&如果基础打牢了,确实有几项软件可以自学一下(针对机械设计方向)&/b&,为快速适应今后的工作岗位做准备,按重要程度排序:&/p&&p&&b&1、 AutoCAD&/b&,这是无论你将来从事设计还是工艺还是电控还是液压都必须掌握的一个软件,不要在意版本, 现在一般2010以上的即可,练习的方式也很简单,买本书跟着学,先把常用的命令搞懂搞透,再对着工程图从描图开始。检测你是否入门的标准是能否快速绘制一幅课程设计的工程图,一般都是减速器,如果你能掌握快捷键的应用,那就更好了。&/p&&p&&b&2、 三维建模软件一个&/b&,不要在意是PRO-E还是SolidWorks还是UG,选一种就行,因为你不可能知道你将来的公司用的是什么三维软件,比如我以前读书时能熟练使用SolidWorks,但到单位后发现统一用的PRO-E,你不可能还是用SolidWorks吧,格式都不统一,只能重学,但会了一种,相类似的学起来也就轻车熟路了。&/p&&p&&b&3、Mathcad&/b&,我把这个软件形象地称为“word版的excel”,是目前我接触到的最好的写计算书的程序。以前学生时代编辑一些计算程序,往往只会用excel表格,这样看不到公式的具体内容,而Mathcad非常清晰地显示了计算书的全貌,修改参数立即可以得到计算结果,非常直观、方便,并具有强大的图形输出功能。下图是Mathcad自带的一个计算轴的支撑反力和弯矩的例子,是不是参数设置和公式都一目了然呢。&/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0b7e345561dbbdbc9bccdd6b011241ca_b.jpg& data-rawwidth=&1161& data-rawheight=&76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61&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0b7e345561dbbdbc9bccdd6b011241ca_r.jpg&&&/figure&&p&&b&4、经典ANSYS和ANSYS Workbench&/b&。有限元分析软件,一般用来做结构分析。如果是学习经典ANSYS的话,那相对于前面的AutoCAD、PRO-E等要难几倍,而且需要有限元的基础,一般没有实际项目支撑的话,自学起来比较费力且浮于表面。但现在随着ANSYS Workbench的日趋完善,让有限元分析操作傻瓜化了,省去了经典ANSYS里最麻烦的建模的步骤,也不需要太懂有限元知识,只要你会PRO-E,建一个三维模型,导入到ANSYS Workbench里,划分网格→约束→加载→点击求解,ok了,非常容易上手!下图是我以前做的一个小例子(受力变形云图)。但ANSYS
Workbench和大多数工程软件一样,上手容易精通难。&/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27bc5a8ef125a14abb5b50_b.png& data-rawwidth=&300& data-rawheight=&26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0&&&/figure&&p&先写这么多啦?&/p&&br&&br&&p&小尾巴~ 如果想更多了解机械专业(&b&我现在学的将来在我的工作中究竟能派上什么用场?如何选择专业方向?我毕业后是去设计院还是国企制造单位,他们都有什么不同?我如何在机械类面试中取胜?&/b&),可以看看我的live“ &a href=&https://www.zhihu.com/lives/192576& class=&internal&&教你认识机械工程师的工作&/a&”
本人机械工程师,偏设计方向,硕士学历,有9年机械工程经验,曾担任某央企项目负责人,算不上大牛。虽然离题目提出时间已经很遥远了,但看了这个题目和许多回答真的感慨很多,加上一些知友最近私信问我类似的问题,作为一个过来人简单谈谈自己的感受。 首先…
&p&听说短短 4 分钟的 Tabata 相当于 1 个小时的慢跑?觉得不可思议是不是,想知道这么有效率的训练到底是真是假,首先你得知道 Tabata 到底是什么!&/p&&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c12d373c23bf14cc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53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c12d373c23bf14cc_r.jpg&&&/figure&&br&&h2&&b&1、Tabata 是什么?&/b&&/h2&&p&Tabata 是 HIIT 高强度间歇训练中的一种,代表最高强度间歇训练,它和 HIIT 的区别是强度更高,休息时间更短。一般是选取一个到几个动作,全力运动 20 秒,休息 10 秒然后循环。&/p&&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2fe78ca8aeee8dbc8f54c7a2b5fa601b_b.jpg& data-rawwidth=&1071& data-rawheight=&74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71&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2fe78ca8aeee8dbc8f54c7a2b5fa601b_r.jpg&&&/figure&&br&&p&全力(最高强度)的含义是竭尽全力达到极限,比如平时 10 秒内你能轻松完成 5 个深蹲,那 Tabata 里就要在 10 秒内尽可能做到 8 个甚至 10 个以上(尽可能多),如果做完 Tabata 没感觉到怀疑人生的累和喘,那你肯定没做对。&/p&&p&Tabata 是由日本东京体训大学的田畑泉( lzumi Tabata)教授专门设计给短道速滑运动员用于赛前提高体能的,实验中发现 Tabata 不仅在体能提高方面非常优秀,在减脂方面也有很好的效果,得益于后一点,Tabata 现在被广泛应用于大众健身领域。&/p&&br&&h2&&b&2、Tabata 如何做到 4 分钟神话?&/b&&/h2&&p&Tabata 是 HIIT 高强度间歇性的一种,它的训练方式和 HIIT 有些区别,但减脂原理以及优点和 HIIT 都是类似的。&/p&&br&&ul&&li&&b&提高新陈代谢,运动后持续燃脂&/b&&/li&&/ul&&p&有氧运动(如慢跑)几乎只在运动过程中消耗热量,运动完了基本就没有多余的热量消耗了。而 Tabata 通过短时间的高强度爆发运动让身体在运动后产生&b&「运动后过量氧耗(EPOC)&/b&」的机制,让身体在运动后 12-48 小时都能持续燃烧脂肪,运动完躺着就能瘦。实验表明这种持续性的燃脂效果远远优于普通有氧运动的燃脂效果。&/p&&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4ab600ac5594fbbf65b89f9_b.jpg& data-rawwidth=&1680& data-rawheight=&10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8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4ab600ac5594fbbf65b89f9_r.jpg&&&/figure&&br&&ul&&li&&b&强化心肺功能&/b&&/li&&/ul&&p&Tabata 因为强度变化大,相比心率相对稳定的匀速有氧运动,对心脏的刺激更大更明显,这会强化心肺功能,心肺功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身体素质,强大的心肺功能不仅可以提运动表现还可以有效预防心脑血管以及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p&&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9e492e1dfe9f7bd76d0b_b.jpg& data-rawwidth=&860& data-rawheight=&39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6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9e492e1dfe9f7bd76d0b_r.jpg&&&/figure&&br&&ul&&li&&b&耗时短,无需器材,无场地限制&/b&&/li&&/ul&&p&很多人不去运动的理由无非就是没时间或者没场地,Tabata 在家、在公司、在公园、在健身房利用自重就可以进行,相比动辄 40 分钟以上的匀速有氧运动节约了太多时间,非常适合忙碌的上班族的生活节奏。&/p&&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da09c61d02a1dd1db7c4c24fc748594e_b.jpg& data-rawwidth=&375& data-rawheight=&25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75&&&/figure&&br&&ul&&li&&b&减脂不掉肌肉&/b&&/li&&/ul&&p&很多健身爱好者不喜欢做有氧的一大原因就是有氧会消耗辛辛苦苦练出来的肌肉,相比持续时间较长的有氧运动,Tabata 的特点是耗时短,从而减少了流失肌肉的可能性。对没有进行过高强度运动的新手而言,Tabata 的高强度还有可能刺激肌肉生长,达到减脂又增肌的效果(只针对这部分特殊人群),肌肉越多基础代谢越高,越容易变成「易瘦体质」。&/p&&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673f8e6dffdd9ed4d754a_b.jpg& data-rawwidth=&1790& data-rawheight=&100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79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673f8e6dffdd9ed4d754a_r.jpg&&&/figure&&br&&ul&&li&&b&有助于突破减脂平台期&/b&&/li&&/ul&&p&很多人采取慢跑等匀速有氧减脂,一段时间后发现体重停滞很难再下降,这是因为你的身体已经逐渐习惯了这个相对稳定的强度进入了减脂平台期。这时候你可以把慢跑替换为 Tabata,通过强度的不断变化,使身体不会很轻易的难适应,所以 Tabata 可以不断给予身体新的刺激,帮助你突破减脂平台期。&/p&&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78a8b2b6e5cc27ac8de2adde12a87d03_b.jp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37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78a8b2b6e5cc27ac8de2adde12a87d03_r.jpg&&&/figure&&br&&p&如果你的运动目的是减脂,又不想在健身上浪费大量时间,希望在家里或者公司迅速解决战斗,Tabata 完全能够满足你的需求。Tabata 方法容易理解和使用,但它并不轻松,甚至可以用变态来形容。因为强度太高的关系,有肌肉、骨骼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的人请务必先咨询医生后再决定是否进行,训练前后请注意热身拉伸,根据身体情况循序渐进进行练习。&/p&&br&&p&当然,说 4 分钟就有效也是一个比较夸张的说法,如果你真的就只练 4 分钟 Tabata,恐怕也不会有什么效果,根据自己的能力和身体状况,4-16 分钟甚至更长可以自己来把握。&/p&&br&&h2&&b&3、Tabata训练推荐&/b&&/h2&&p&将同一个动作重复进行练习很单调,Tabata 的魅力在于你可以挑选各种不同的动作进行组合,只要保证训练强度就行,既然有这样的自由,那就发挥一点创造力,而不是深蹲、深蹲、再深蹲,或者卷腹、卷腹、再卷腹!&/p&&p&以火辣健身App上的「减脂集中营- Tabata 初级训练」为例:&/p&&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94f3bf8ed594dc_b.jpg& data-rawwidth=&1232& data-rawheight=&51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32&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94f3bf8ed594dc_r.jpg&&&/figure&&br&&p&这套训练适合有一定运动基础以及体能储备的训练者,训练共包含12组动作,包括了&b&高抬腿、开合跳、俯身小碎步、波比跳、高抬腿、徒手跳绳、拳击跳出拳、前后交换跳、手肘交替平板支撑等&/b&。&/p&&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5aedc3cce97ae_b.jpg& data-rawwidth=&240& data-rawheight=&13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40&&&/figure&&p&高抬腿&/p&&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bfccce70d838ec78f42de19_b.jpg& data-rawwidth=&240& data-rawheight=&13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40&&&/figure&&p&开合跳&/p&&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3514cadf42e0bd496cf2c65c391cb241_b.jpg& data-rawwidth=&240& data-rawheight=&13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40&&&/figure&&p&波比跳&/p&&br&&p&嗯,就是这么简单,如果你也懂得一些训练动作,你也可以同样搜集来类似的 8-10 个动作,然后按照「全力运动 20 秒,休息 10 秒」这样的循环,来设计一组属于自己的 Tabata 吧!&/p&&p&--------------------&/p&&p&健身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并不复杂也不高深,在运动的过程中慢慢进步。希望大家都能够开始健身,把它作为一种像吃饭睡觉一样必不可少的生活方式!&/p&&p&——火辣健身&/p&
听说短短 4 分钟的 Tabata 相当于 1 个小时的慢跑?觉得不可思议是不是,想知道这么有效率的训练到底是真是假,首先你得知道 Tabata 到底是什么! 1、Tabata 是什么?Tabata 是 HIIT 高强度间歇训练中的一种,代表最高强度间歇训练,它和 HIIT 的区别是强度…
森田疗法&br&声明:这是邓云天老师的文章。出自《走出强迫的泥潭》。写的真的很好,希望对大家有实质的帮助。&br&&br&顺其自然 &br&&br&森田疗法是治疗强迫症比较好的方法,&顺其自然,为所当为&是森田疗法的精髓所在,而如何正确地理解&顺其自然&这四个字则是治疗是否有效的前提条件。 &br&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的患者朋友,对&顺其自然&的理解都是不够深的或是错误的,因而造成森田疗法对他们的治疗毫无效果,甚至使他们对森田疗法本身是否有效都产生了怀疑。揪其原因,其实是他们只是从字面上去理解其含义,以为&顺其自然&就&任其自然&,就是对自己的问题不加控制,痛苦就让其自己痛苦下去所造成的。如强迫观念的患者,他可能就会错误的认为&顺其自然&就是让自己一直强迫下去。 &br&要正确地理解&顺其自然&首先我们要弄明白什么是&自然&,既你要知道什么是&自然规律&。比如白天与黑夜的轮回、天气有晴也有雨,这些都是大自然的规律,它是不能人为控制的,我们人必须遵循、接受这些规律才会过得快乐。倘若人整天都抱怨为什么会有黑夜,或者认为下雨是不应该的,那么就违背的&自然规律&,结果肯定是自找苦吃。 &br&而我们人本身也是存在一定的自然规律的,比如情绪,它就是我们不能人为控制的,它本身有一套从发生到消退的程序。你接受它,遵循它,它很快就会走完自己的程序而结束,反之则不然。举例来说,比如你马上要参加一个重要的考试,这时你感到焦虑、紧张,其实这是非常正常的心理反应,如果你不去管你的情绪,它很快就会消失或者转化为你努力复习的动力,而倘若你认为自己不应该出现紧张或焦虑,那么你就违背的情绪的&自然规律&,焦虑、紧张就会越来越严重。又比如说一个社交恐怖症的患者,性格内向,他和陌生人说话时感到紧张和不自在。他觉得不应该如此,非要在和陌生人面前故意表现得不紧张,其结果是他越来越紧张,以至于到现在看到熟人也开始紧张了。他之所以会发展到现在的这种症状,其原因是他违背他自己的&自然规律&。他的性格是内向的,而内向的人的特点就是腼腆和害羞,和陌生人谈话,肯定会出现紧张、不自在的心理反应的。而他自己却不接受自己的&自然规律&,和&自然规律&对抗,结果必然会如此。 &br&人本身还有一个自然的现象是古怪的、可怕的、肮脏的念头上必然会出现的,在这里我们暂且把他称做杂念,而杂念也和情绪一样,它也有自己的的一套从发生到消失的过程。倘若你接受它存在,并知道它是毫无意义的&杂念&,不理会它,那么它将不会影响你,很快就消失了。反之,你去注意它,你去和它辩论等,那么你就会被它束缚。例如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上课的时候,他的头脑里突然出现了一个杂念——我要把老师杀了。这个念头使他非常的害怕,他觉得自己不应该出现这样的念头,他觉得自己太可怕了,所以就不停地自责和想为什么自己会出现这样的想法,从而对这一念头形成了强迫。这个学生之所以会出现这个念头,其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因为这为老师平时对学习要求非常严格,以至于给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这个念头的出现其实就是这个学生的潜意识对压力的一种发泄。在这里,让学生本身明白其潜意识过程是不太现实的,但倘若这个学生事前就明白杂念是必然会出现的道理,那么他有可能就不会那么在意这个杂念了,从而避免强迫观念的形成。 &br&上面讲的是&顺其自然&中&自然&这两个字的含义。那么怎么样才是正确的&顺其自然&呢?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在认识的&自然&的前提上,不去在意那些有&自然规律&的情绪或杂念。举一个形象的比喻,比如我们把平静的湖水比做是我们的思想,而把向湖水里投石所引起的涟漪比喻成影响我们情绪或杂念。那么你说我们要怎么样才能制止涟漪不断的产生呢?是继续向湖水投石头还是根本不用去管它能制止涟漪呢?答案当然是不再投石,根本不去管它。这根本就不用去管它就是&顺其自然&。 &br&当然为了能让&顺其自然&对你的问题产生效果,就得结合&为所当为&。也就是说,你在&顺其自然&的同时,你得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客观的现实中,该工作就去做工作,该学习就去学习,该聊天就去聊天。做自己应该去做的事情。当然也许刚开始的时候,那些困惑你的观念、杂念仍旧让你感到痛苦,但只要你相信它们是迟早会自然地消失的,并努力地去做好现实生活中你该去做的事情。那么,那些杂念、情绪就会在你认真做事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消失了。 &br&&br&&br&强迫症难治的两点原因 &br&&br&强迫症是一种比较难治的心理疾病,它带给人的痛苦是非亲身经历者难以体会的。在现实中,很多强迫症患者都在选用森田疗法来治疗自己的强迫症,但治疗的效果有时却是差强人意的,当然这并不是森田疗法不好,而是由于没有正确地理解森田的精神所导致的。以前我曾写过一篇《此顺其自然非彼顺其自然》来说明“顺其自然”的真正含义是什么。这里我将再分析一下除了没有正确理解森田精神之外的强迫症难治的另外两点原因。 &br&1、 人都有强迫倾向 &br&强迫症患者心中最大的愿望可能就是希望自己的头脑里再也不要出现一丝的强迫观念 &br&了。这个想法虽然是美好的,但同时也是危险的,因为没有一丝的强迫观念是完美主义的想法,它会为你以后从强迫症的旋涡里走出来埋下一个隐患。 &br&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会遇到一些挫折、不顺和需要做出选择的事情,而这时,我们每一个人都会为此烦恼,会不断地在头脑里反复地想该怎么样处理这些事情,特别是当我们面临重大选择的时候,有可能这种反复地想会持续得更久,其实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种反复地想就是一种强迫,所以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有强迫倾向的,只是那些健康的人它们在事情解决之后,强迫也就跟着结束了。 &br&所以强迫症患者应该放弃不要一丝的强迫观念出现的完美主义愿望,因为你抱着它不放,生活中这些必然的强迫就会与你的强迫症结合起来加重你的症状,这也是为什么强迫症难以跟除的原因,因为强迫是根本就无法彻底根除的。 &br&其实强迫症给我们人最大的痛苦不是强迫的观念或行为,而是伴随着这些观念和行为出现的焦虑、紧张和不安的情绪。你不访想一想,如果你的情绪是平静的,甚至是愉快的,那么即便是反复地想问题的症状依然存在,你还会有以前那么痛苦吗?所以要想治疗强迫就不要将症状视为大敌,而要接受症状,只有这样,你才不会把症状看得那么重要,症状不重要了情绪才会平静,而只有情绪平静了才会反过来使症状得到缓解和消失。 &br&&br&2、强迫的泛化 &br&强迫症有个特点就是容易泛化,也就是说最开始我们强迫的只有一个观念,但到后来,强迫的观念越来越多,一个接着一个地强迫,它们可能是同时强迫,也可能是一个替代一个地强迫。强迫泛化的原因首先得有人格说起,一般来说患有强迫症的人都是比较内向的,同时又完美主义、敏感和固执的。而在患上强迫症后,由于症状的原因使得原先人格成分中的敏感跟加敏感,所以产生泛化。当然如果从行为的角度来说是因为形成了一种强迫的习惯。从心理分析的角度来看,泛化其实就是心理冲突持续得不到解决的一种表现。 &br&那么我们要怎么样来防止强迫的泛化呢?答案很简单,首先我们要意识到泛化的存在,当出现泛化的时候,不用去理睬这些让你反复想的观念,而应该该做什么就去做什么,那么泛化就不会影响你。当然有的时候这些泛化的强迫观念表面上看是很正确的,给人的感觉是不去想是不行的,但你要记住,这是个陷阱,只要你一去想它,那么你就又陷入了强迫的怪圈。 &br&为了让大家对泛化理解清楚,下面我将举例说明: 比如某人他最开始只是反复地强迫别人是不是觉得他很怪,由于这个强迫的冲突持续得不到解决,于是他又对其他事物产生了强迫,如他在看关于人体科教片的时候,他突然冒出了一个念头,就是我们人要分男人和女人两种性别,于是他又反复地思考这个问题,而后,他在出门后又突然想到门是不是没有锁好,于是又强迫地思考这个问题,以此类推,强迫的东西就越来越多,而这些其实全是强迫的泛化造成的。倘若事先他就知道强迫会泛化,那么当他出现泛化的时候就会警觉和认识到原来不是这些问题(人为什么分男女两种性别等)有什么意义,而是症状在泛化,这样他的心里就有底了,内心的焦虑情绪会减少很多,同时也为能顺其自然,不去在意这些症状找到了一个理由。 &br&&br&&br&森田疗法治疗失眠 &br&&br&失眠,是困扰现代人的一个普遍问题。而导致失眠的原因有两种: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生理因素是指由于躯体不适、疾病或创伤的疼痛而导致的失眠;而心理因素则是指那些由心理困惑导致的失眠。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社会的压力越来越大,由心理因素而导致失眠的人越来越多,已成为失眠患者的主力军。 &br&由心理因素导致失眠的人,最初阶段主要是为一些困惑自己的事情烦恼、担心、焦虑而产生的失眠。就这一阶段而言,还没有多大的问题,因为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一些困惑我们的事情,为之失眠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这种情况的失眠一般会在一周之内就会好转。但如果这时由于人们对睡眠知识的不了解或采取了一些错误的心理应对方法,那么失眠将进一步严重,这时造成人失眠的主要原因将不再是先前那些烦恼他的事情,而变成了另一问题:要是自己再睡不着怎么办?也就是说失眠原因变成了因为担心失眠本身而造成了失眠。处于这一阶段的人,往往会对夜晚会产生一种恐惧感,有时甚至看到床都会产生焦虑的情绪。 &br&在这里我们将向大家介绍如何运用日本的森田疗法对由心理因素导致的失眠进行治疗的方法。 &br&1、首先要对失眠本身有正确的认识:就象前面说过的,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或多或少地都会遇到一些困惑的事情,为之失眠是正常的现象。所以当失眠出现时,我们不应该强迫自己尽快克服失眠,因为你越是努力克服,你的精神就越集中,你就越兴奋,而一兴奋你又怎么会睡得着呢?所以我们正确的态度就是要以平静的心态对待失眠,接受失眠,甚至是享受失眠,不去想它、不去管它,不把失眠当回事,那么失眠将不会成为困绕你的问题。 &br&2、就是要知道睡眠的规律:睡眠是一个自然的生理现象,它有自己的一套规律来让我们每个人进入梦乡,所以当你烦恼而睡不着的时候,你根本就不用去担心睡不着的问题,只要你静静地躺在床上闭上眼睛就行了,睡眠会自然而然地引领你睡着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会在前一条的最后说不去想它、不去管它的意思。当然进入梦乡的时间长短是因人而异的,但不管长或短,你只要记住不去管它,不去想它就对了。 &br&3、就是要知道睡眠时间的长短到底会对人有什么样的影响,因为我们很多时候担心自己睡不着的重要原因就是害怕没睡好会对明天的工作、学习和对自己的身体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其实就睡眠时间而言,长短是因人而异的,有些人需要晚上睡上10小时,白天才有精神,但有些人只需要4个小时就够了,甚至更有甚者2小时就够了。不过经过科学的研究,一个成年人平均每天需要5小时睡眠时间就够了,所以即便是你晚上没有睡足5个小时,也没关系,因为第二天中午你还可以午休。至于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可用一句话来概括:这个世界上还从没有哪人是因为失眠而死掉的。 &br&4、就是睡眠最好要有一定的时间规律,不要今天晚上12点睡,明天晚上2点睡,而后天晚上又在9点就睡了。还有就是早上也要定时起床。平时没事的时候,特别是失眠期间,不要白天有事没事就躺在床上。而应该该工作就工作,该学习就学习,到晚上该睡觉的时候在上床睡觉。 &br&以上四点,如果你能深刻的理解和坚持运用,那么对你的失眠一定会有所帮助的。 &br&&br&&br&&br&强迫症该用心理治疗还是药物治疗 &br&&br&强迫症是神经症的一种,它的主要症状是以反复出现某些观念和某种行为为特征。它的发病原因至今还是个迷,不过我们现在能够知道的是它的发生总与人的性格特征、曾经的心理创伤(特别是性方面的问题)以及应激事件是紧密相关的。 &br&目前在治疗强迫症的临床中,主要有两种治疗倾向,一是主张用药物治疗,第二是用心理治疗,但是到底那种治疗倾向才是比较有效的呢? &br&笔者在以往的治疗中曾接待过一些强迫症患者,他们其实在很早之前就开始到处寻医治疗自己的问题了,但是至今都未治愈,最长者有10年的治疗史,揪起原因主要是他们以前都是单纯地用药物治疗。 &br&我们知道强迫症的起因主要是心理因素,如个体的完美主义倾向,敏感内向以及错误的思维模式或思维习惯导致的。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调节大脑的生理机制来达到治疗的效果,所以药物它并不是针对强迫症的病源来进行治疗的,因而它是治标的,其作用只能是暂时的控制症状,而无法达到治愈症状。中国有句古话叫“心病还需心药医”,所以对强迫症的治疗应该要以心理治疗为主,纠正其个性缺点和错误的思维模式或习惯才是治本。 &br&不过在这里我要提的一点是,倘若针对比较严重的强迫症,在治疗初期单独地使用心理治疗也是有弊端的,因为心理治疗一般都需要患者花一定的时间去理解和实践治疗的理论和观点才会有效果。而强迫症的症状一旦爆发,如果患者对心理治疗的理论或观点还没有真正的理解,那么就会造成心理治疗的失败,从而使患者对心理治疗丧失信心,导致他今后不再治疗或去寻求单纯的药物治疗,其结果必然是久治不愈。 &br&所以治疗强迫症,正确的治疗方法应该按其症状的严重程度来分类治疗:对症状比较轻的患者可以直接用心理治疗就可以治愈,而不必使用药物;而对于症状比较严重的患者,比较有效的方法应该是在心理治疗为主的情况下,辅助地使用药物。大概的治疗程序如下:在治疗初期,可以适当地服用一些药物来控制和稳定症状的发展,同时配合心理治疗。而当患者在实践中逐渐获得心理治疗的效果后,一方面继续心理治疗,另一方面则应该逐渐地减少药物,并最终停止药物。 &br&&br&&br&接纳症状 &br&&br&其实不论是强迫症患者还是其他心理疾病的患者,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接纳症状。当然我们能够深深地体会到那些症状给患者朋友们带来的痛苦,也深深地知道患者朋友们心中那种迫切希望自己能够尽快好起来的心情,所以他们对症状的不接纳、自责,甚至是憎恨这些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想说的是,虽然这些可以理解,但如果你真的这么做了,却是和你尽快想好起来的初衷愿望是背道而驰的。 &br&这里我将打一比喻来说明为什么接纳症状才会真正地让自己尽快地好起来。比如说,我们的手部或脚部有个地方被擦伤了,留下了一块血液凝结的伤疤,你说我们应该怎么做才会让这块伤疤在我们的身体上消失呢,正确的做法其实很简单,就是接受它,根本不用去管它,因为等到这块疤痕下的皮肤完全愈合后,它自然就会脱落而消失。 &br&而倘若我们把这块疤痕比做强迫症,那么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强迫症患者们又是如何对待这块伤疤的呢?他们是不断去抠这块伤疤,恨不得瞬间就把这块伤疤永远地去掉,但这样做的结果又如何呢?其结果无非就是越抠越流血,越抠伤疤越大。而最终强迫症也就这样被患者紧紧地抠住了。 &br&所以,面对已经出现的症状,我们唯一能做的,也是唯一能使我们好起来的做法就是接纳它,不把它当会事情,那么症状就会在我们这种容纳的心态中减轻很多,并且就会顺其自然地逐渐消失。 &br&&br&为所当为 &br&&br&如果要选出森田疗法中最有效的治疗理论或观点,我想非“为所当为”莫属。那么什么叫“为所当为”呢?简单讲就是认真地做你该做的事情,比如吃饭、睡觉、聊天、学习、娱乐、工作、逛街,扫地、洗衣服、修理东西等等,这些都是你该去做的事情。 &br&仔细想想强迫症患者与正常健康人的区别是什么?其实他们之间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强迫症患者忘记了“为所当为”,忘记自己该去吃饭、睡觉、聊天、学习、娱乐、工作、逛街,扫地、洗衣服、修理东西等等等等,而是把自己的所有注意力都全都放在了内心中的一个念头、一个情绪中,所以所以久而久之,他们的心理就形成了一直恶性的、喜欢固着念头以及情绪的习惯中,因此强迫症就这样产生了。 &br&而我们正常的健康人呢?他们之所以没有得强迫症,则是因为他们则是一直在“为所当为”,他们的注意力不是关注在某一个念头以及某一个情绪上,而是关注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应该去做的一些事情上,所以强迫症就不会发生在他们身上。 &br&那么反过来,我们要怎样才能消除强迫的症状呢?不言而喻,从现在开始,你就得“为所当为”,既立即得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吃饭、睡觉、聊天、学习、娱乐、工作、逛街,扫地、洗衣服、修理东西等等这些你应该去做的事情,并努力把它们做好,同时根本就不用去再去理会自己的些症状,那么久而久之,就会改变那种恶性的、喜欢固着念头以及情绪的习惯,所有的强迫症状也就会在你“为所当为”中自然而然地消失了。 &br&&br&&br&完美是把双刃剑 &br&&br&强迫症等神经症患者的人格特征中有一条就是完美主义。他们除了对外在的事物要求尽善尽美外,在内心的深处也总是认为自己的完美的,是优秀的人。当然认为自己优秀并没有错,这是一种很好的自我评价,会增加一个人的自信;而追求外在事物的完美其实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可以说如果人们没有追求完美的愿望,社会也就不会进步了。 &br&可是既然追求完美是有好处的,那为什么一些追求完美的人们最终却得了强迫症呢?原因很简单,因为完美把双刃剑,适当的完美是可以促进一个人发展,而过度的完美,既过度到偏执和狂妄的完美只能阻止一个人的发展,很不幸的是,强迫症等神经症的患者身上往往都有过度完美的倾向。他们对自己评价往往是与现实的能力严重脱节的,当然这里指的脱节并不是说他们是完全没有能力,而是说他们把潜力和能力搞混了(潜力是指未来发展可能达到的能力,而能力是指此刻你就已经拥有的实力)他们往往认为自己现在已经是潜力完全发挥出来的一个完人了。所以,他们在脑海里常常会有这样一种想法:我是一个凌驾于众多平凡人之上的人、我是天才等等。 &br&正由于这样,因而他们会苛刻地要求自己,不允许自己身上有一点的瑕疵,所以非常地重视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常常对自己表现出的不足和缺点自责。倘若他们长时间都无法改正自己的缺点,其实可以说是他们不论怎么努力都是无法改正自己的缺点的,因为他们的要求是要自己做一个完美无缺的人,而这个世界上有完美无缺的人吗?没有,所以他们必定会陷入自责、抱怨、自怜的恶性循环中,久而久之就会形成社交困难和障碍,因为他们无法面对自己在他们人面前是一个有缺点的人和不如他人的人。 &br&而这时如果再加上一些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如心理创伤、性心理问题等或认知偏差,还有就是敏感,内向等性格特征,就极有可能出现强迫症、焦虑症、抑郁症、恐怖症等神经症。 &br&所以要想走出强迫症等神经症的痛苦,就必然要改掉完美主义的人格特征,其方法就是客观的看待问题,要认识到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事物和人,我们只能接近完美,而不能做到完美。同时不要以完美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要允许自己有缺点,因为任何人都有缺点,总之一句话就是要学会善待自己、宽容自己和接纳自己。也只有善待、宽容和接纳自己后,内心才会从冲突中平静下来,这样才可能走出强迫症。 &br&记得森田正马先生曾说过,患有神经症的人都是优秀的人,也只有优秀的人才可能患有神经症,他们与其他那些优秀而健康的人的区别就在于神经症患者是发挥出了起优秀的短处,而优秀而健康的人却是发挥出了优秀的长处。这真是金玉良言啊,值得我们好好地反思! &br&&br&&br&多想少做与少想多做 &br&&br&对强迫症的解释,其实可以用多想少做与少想多做这两个简单的名词来解释。 &br&一个人为什么得强迫症呢?因为他想得太多,做得太少。我想这一点没有人会反对吧,强迫症患者可以好好地想一想,你自己是不是一天到晚把90%甚至更多的时间都花在想那些无聊而没有答案的问题上,而对吃饭、学习、工作、玩耍等等这些事情是一点都心不在焉呢? &br&而一个人为什么没有得强迫症呢?因为他最多花50%的时间在想,还有50%的时间在做事情,当然甚至是60%、70%、80%、90%都是在做事情的,并且对所做的事情都充分投入进去。 &br&所以,可以说强迫症患者和健康人之间刚好是两个反方向,一个是多想少做,一个少想多做。因此其实要想治疗好强迫也并不难,只要你像健康人一样少想多做就行了。 &br&&br&放弃治疗 &br&&br&都说森田疗法是放弃疗法,意思就是说只要你彻底地放弃治疗,那么你的神经症也就好了.的确这句话说得非常有道理,可以说是精髓之言。于是很多的患者朋友就抱着这句话去放弃治疗了,强迫就让它强迫,就让自己沉溺在强迫的症状中,结果到头来放弃治疗不但没有治疗好自己的问题,反倒是越放弃越强迫。 &br&之所以如此,完全是由于患者的以偏概全,抱起半边就走思想导致的。他们只是从字面上去理解放弃,而没有深刻地考虑过怎样的放弃才是真正的放弃。 &br&其实要想真正的放弃,有个前提就是首先要接受你的症状,承认症状是你身体的一部份,并接受你现在状态就是正常的状态。为什么呢?因为你只有完全地接受你的症状了,把它当做你身体的一部分,那么你才能对症状不敏感,才会使你的注意力更容易地放在客观现实中你该做的事情上,举个例子例子来说,你说谁会对自己身上长了两只手而困惑呢?因为每个人都有两只手,这是正常的,所以你才会不去在意它。.因此,你只有接受症状的正常,那么你才会真正放弃对症状的治疗而达到真正治疗的作用,无为而治就是这个道理.其实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放弃治疗其实就是忘记强迫症,是对症状的脱敏,症状被忘记了,那么你的注意力才会放在你该做的事情上。而这样你也就达到了顺其自然,为所当为。 &br&而倘若你没有首先接受你的症状,那么症状对你来说,就是身体的一个异物,而我们人对身体异物本能反应就是排斥。所以在排斥的前提下,你说你的放弃是真正的放弃吗?在这种前提下的放弃其实是一种压抑,是对症状另一个角度的关注。 &br&所以大家要想放弃治疗,首先就要接纳症状啊。 &br&&br&&br&症状外的陷阱 &br&&br&有许多强迫症患者朋友都曾问我这么一个问题,说他们对森田疗法是理解正确了的.但为什么自己的强迫症还是反反复复地无法根除呢?关于这一点我想说的是,虽然你们理解正确了,也去实践了.但是你们却没有注意到症状外的陷阱,所以你们无论走多远始终都会被陷阱给拉回来到症状中去的. &br&那么症状外的陷阱是什么呢?陷阱有两个,一个是所谓的理性,二便是纵容. &br&我们知道强迫症患者其实是很聪明的,思维能力强,并且非常地理性,不过他们的理性是和完美主义结合在一起的,所以他们才会非要把没有答案的问题在大脑里理性地搞清楚.本来在接受治疗后,顺其自然,为所当为实践得好好的,症状也好了很多.但是就在这个关键时期,强迫症患者所谓的理性却也开始复苏了.他们会在没事或冷静的时候偶尔地想一下,其实以前强迫观念中的某些东西其实还是有点道理的。 &br&这里我举个例子来说,比如有个人的强迫观念是担心自己天花板上的吊灯会掉下来。他会想:“以前确实是多想了,没有意义。不过仔细想一想,这个世界上没有百分之百的牢固,还是有可能掉下来啊,只不过几率很小-------。”这时他可能意识到自己快陷入强迫了,于是就停止去想灯的问题。但他的“理性”会立刻告诉他:“这个世界上没有百分之百牢固这句话是绝对正确的啊,”于是他的心中立刻就有了一种非想不可,不想自己反倒是错的念头逼着他去想下去,结果症状就这样又恢复了。 &br&而所谓的纵容,我称它为吃饱了没事干,没事找事。有时候我们的强迫症患者由于症状缓解了很多,所以心情特别的开心,于是他可能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来,就是对以往的症状进行炫耀,故意地再去在去想一想以前强迫的观念,好像是要告诉症状他可以摆脱它了。而实际上这么做是非常危险的,常常容易想着想着就又想成症状了。 &br&所以,在治疗强迫症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这两个陷阱。针对理性的陷阱,具体的做法其实很简单,就是不论某些理性的思想是多么正确,记住,只要是和强迫的观念沾边的,统统都不要去想,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去。即便自己感到不去想是错的,非要去想不可,也不要去想,因为这正是陷阱诱惑你的地方。你挺住了你的强迫也就好了,否则就又陷入症状中去了;而针对纵容这个陷阱的具体做法也很简单,就是不要纵容,把自己的高兴劲投入到自己该做的事情上吧。 &br&&br&&br&痊愈的含义 &br&&br&强迫症患者最大的愿望无非是痊愈了。森田疗法里不去管症状,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实际上也是有意志的成分在里面的,他们害怕森田疗法里的意志的会再次导致他们强迫,于是便对森田也恐惧起来,甚至由此导致了治疗的失败。 &br&其实患者朋友这种对森田的疑惑本身就是一种强迫的症状,是一种对森田理论的强迫。要想摆脱理论的强迫与摆脱其他强迫的症状的方法是一样的,就是顺其自然,为所当为,这里我就不在具体赘述。 &br&不过在这里我还是要讲一下关于意志的问题,森田疗法里的确是有用到意志的,但这个意志是用在行动上和实践上的,既在治疗的过程中要用意志去努力地生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强迫症患者很多时候,都是以情绪作为自己生活的准则,比如情绪不好的时候,他们就不想吃饭了、不想工作了等,这时如果你真的不吃饭了,不工作了,那么你就没有为所当为,必然很难走出强迫。所以这时你就要用意志让自己去吃饭,去工作,去做你该做的事情,并在这过程中真正地融入生活中去,只有这样才能渐渐地改掉以情绪为准则的行为方式。 &br&综上所述,强迫症状中的意志与森田疗法中意志的区别就在于,强迫症是因为我们把意志用来在脑海里与自己的思想斗争,而森田疗法中的意志则是用在努力地做自己该做的事情上的。正所谓此意志非彼意志,大家一定好搞清楚啊,以免自寻烦恼。 &br&当然用意志去努力生活与顺其自然并不是矛盾的,更不是对自然的压制,他们之间的关系一种相互的容纳,简单讲就是森田所说的带着症状去生活,是一种即便情绪不舒服,也要继续生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的态度. &br&&br&&br&接受正常,不想症状的疑问? &br&&br&时常都有一些患者朋友问我这么一个问题:森田的书上说症状都是正常的,那么既然症状是正常的,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去想呢? &br&在这里我将把这个问题的答案写出来,以便更多的朋友祛除疑惑。其实森田所说的症状的正常性,是指的我们人头脑中出现的杂念的现象是正常的,是指的现象,而不是说的杂念的内容。 &br&杂念之所以是杂念,那里因为它的内容本身是荒诞的、毫无意义的、肮脏的、恐怖的等等。所以如果你主动去想、去关注杂念内容的话,必然就会陷入一个永无止境的死循环中,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强迫。 &br&而之所以我们可以不去管,那时因为我们人在头脑中出现杂念的现象是有自己从发生到消失的规律的,根本就用不着我们的意识去管的。它就跟我们呼吸一样,自然的呼,自然地吸,杂念自然的出现了,自然也会消失。 &br&你用意识去管了,反倒是违背了它的自然规律,结果肯定是自讨苦吃。所以面对症状,我们是不用去管它去想它的,你自己该干什么就去干什么,这样它就恢复了自然的规律:自然地发生,自然地消失,最终你根本就意识不到它了。 &br&&br&&br&&br&不为痛苦停住脚步 &br&&br&人生在世,痛苦何其多? &br&当然在主观上,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是永远快乐的,没有任何的痛苦。虽然这种理想是美好的,但和现实却是有差距的,有时你越是追求快乐,却越是痛苦不堪的。因为人生不可能天天快乐,就如同人生不可能天天痛苦一样。 &br&“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苏东坡的词却是人生最客观的写照。所以,要想真正获得人生的快乐,首先你就得面对现实:人生是痛苦与快乐的结合体。你如果接受这个事实,那么可以说痛苦就远离你一步了。当然,光这一步还是不够的,因为你接受痛苦,并不能让痛苦离开你。 &br&日升日落、风云流转,时钟的秒针不停的跳动着,就如同我们的心脏跳动一样。这一切其实都是在解释着这个世界的规律,那就是这个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变化、运动着。 &br&大自然是我们最好的老师,所以如果你想让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痛苦早日离开的话,你就得向自然学习,尊崇自然的规律:不为痛苦停住脚步。 &br&这里我得讲一个佛教的小故事,说是从前有师徒弟两个和尚正要过一条小河,当他们走到河边时看到有个妇女也想要过这条河,但是由于河水高度及腰,且又湍急,所以这个妇女很是为难。和尚师父二话没说,背着妇女就过河了。到了河那边,和尚师父放下了妇女,继续和徒弟赶路。但过了很久,和尚徒弟始终心中不安,问师父说男女有别,师父不该背哪个妇女过河,但这个师父却对徒弟说:“我在过河后就把那个妇女放下了,你到现在还没放下吗?”徒弟恍然大悟。 &br&当然这个故事佛教里的寓意是讲放下的。但我想说的是,这个徒弟之所以放不下,烦恼不安,是因为他违背了大自然运动而变化的自然规律,他为那妇女的问题停下了心的脚步,停在过去的那一刻,忘记了自己当下该做什么,所以才放不下的。 &br&其实,我们大家可以好好的想一想,为什么我们长时间都走不出痛苦呢,是痛苦本身不愿意离开我们,还是我们为了痛苦停止了前进的脚步,忘却了我们自己该做的事情而让痛苦长存呢? &br&在面对痛苦的时候,我们很多人的做法是心情不好了,我们就什么都不做了,不工作了,也不学习了,不与人交流了,甚至连饭都不想吃了,只是做那里发呆,美其名曰是为了想解决的办法,实际上这样的行为却是一种沉迷,是对痛苦的沉迷。 &br&例如某人失恋了,她把自己所有的时间都放在了失恋的痛苦上,工作也不上了,也不玩了,也不说话了。结果不但没有走出失恋的痛苦,反倒得了抑郁症;又如我们的强迫症患者,为了一个偶然出现在自己思想里的观念,他能把自己所有精力都拿来关注和压制这个观念,也是同样不去工作学习了,不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了。结果必然是走进死胡同。 &br&烦恼归烦恼,痛苦归痛苦,如果烦恼痛苦了,我们就什么都不做了,不管了,只是去关注烦恼和痛苦,这就是违背了自然运动变化的规律,就是停止运动,停下了自己的脚步,这样必然是沉迷于苦海之中,无法自拔。 &br&所以,不为痛苦停住脚步的意思就是不论我们烦恼与否,痛苦与否,我们该做的事情,还是要去做。既要抱着即便烦恼痛苦,我也要做自己该做的事情。这样我们就尊崇了自然的规律,不为痛苦停住脚步,痛苦自然就会在我们前进的步伐中不知不觉地消失了。 &br&&br&什么是症状与症状的区分问题 &br&&br&强迫症患者若长期都走不出强迫,那么他们将变得异常的敏感,在生活中只要一遇到苦恼,特别是在思想上一想不通或困惑时候,都会不自觉地将这些困惑与强迫症状挂上勾,他们时时刻刻都在担忧和警惕强迫症状的到来,就仿佛草木皆兵似的。而在接受治疗后,他们也时常会疑惑一个问题就是分不清什么症状,什么不是症状?就像前面提到的,只要他们一觉得自己困惑和情绪不好的时候就把一切都归为症状。 &br&其实不论是强迫症患者还是正常的健康人,他们都会在生活中遇到很多问题,也都会为此苦恼和烦忧,其实这是非常正常的,所以我们强迫症患者朋友首先要认识到这一点,不要把什么都往症状上靠. &br&那么到底什么才是症状呢?举例来说,比如有个患者朋友,他在经过一间房间的时候,看到桌子上有点脏,想去擦干净,但是这时他突然控制自己不去擦,因为他觉得自己去擦了就是症状,于是就那里在反复地想自己到底该不该去擦的问题。 &br&他把这个困惑搞告诉了我,我问他,如果你去擦了呢?他回答说,如果他去擦了就不会想了,也不会反复擦,自己就会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去了。 &br&于是我又问他,那你为什么不擦呢?他说担心自己去擦的行为是症状。我对他说,其实你擦也可,不擦也可,都不是什么症状,擦了说明你的性格比较细心,不擦说明你比较粗心而已。而你的担忧,反复想自己该不该擦才是症状,又或者擦了之后,反复地擦那才是症状。 &br&其实说实话,生活中一切都不是症状,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症状都是自己主观地想出来的,你的心动了,那么症状就出来了,不动或动了不去管,事情过了就过了,你也就会继续地做自己该做的事情了. &br&谈到这里,很多患者又会提这么一个疑问,就是我们是否应该去区分什么是症状?什么不是症状呢?该怎么区分呢,是仔仔细细掌握某种标准答案,时刻准备着来对照区分吗?这个问题,很多患者朋友都有.但我想说的是如果你去区分,那么你就错了,因为如果你去区分,那么你的脑子里装着的还是症状,况且我们每个人遇到事情和出现在脑中念头太多太多,你如果一一区分,不是把你累死就是再次陷入强迫的死循环中,况且有的时候,这种区分都会成为一种强迫. &br&那我们到底该怎么办呢?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不论生活中正常问题还是的确是症状,我们都没有必要去管,根本就不需要考虑区不区分的问题,继续做你该做的事情就是了,因为正常的问题要解决,也只有通过行动才能最终解决,不是说想想问题就没有了.而症状就更不可能通过想解决的. 记住,只要你还在继续做你该做的事情,不是在那里呆呆地反复地想,反复地担忧,反复地重复动作,那么一切都不是症状,即便是症状,也都会在你继续做自己该做的事情的过程中消失殆尽。 &br&&br&&br&切忌急切 &br&&br&强迫症患者普遍都比较急切,巴不得症状一下就没有了,马上就恢复健康了.他们的这种心情的确可以理解的,因为强迫症的确是非常非常痛苦的,可以说真的比死还痛苦。但是我想说的是,这种急切之心却往往是走出强迫症的一块大绊脚石.很多患者朋友之所以接受治疗后,又中断治疗,觉得治疗没有用,其实就是急切导致的. &br&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治疗强迫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的艰难与困惑,例如对治疗理论的理解错误,症状的反复等.其实这是非常正常的。痊愈,其实就是在纠正理解错误和症状的反复的过程中达到的. &br&很多患者朋友都在读森田,觉得森田说道接受症状有道理,对自己有帮助.可是他们疑惑的是,我接受症状了啊,虽然有好转,为什么我就是不能彻底走出来呢? &br&这时,我都会问他,你真的接受了吗?如果你接受了,那你为什么还那么急切呢? &br&其实急切有两层含义: &br&第一就是完美主义的表现,就是希望所有的问题,都能在一瞬间完美地解决。但所有问题真的能在一瞬间解决吗?如果可以,为什么你还会强迫这么多年呢? &br&第二就是还是不接受症状,因为急切就是想快速地祛除,而你为什么想快速的祛除呢?因为在本质上,你始终还是把症状当异物,你根本就没有真真正正地接纳。而这也就是为什么你不能痊愈的原因了。 &br&所以,在治疗的过程中切忌急切啊! 推自己一把 &br&&br&很多患者朋友都说陷入症状后真的是很难走出来,即便是已经意识到了自己陷入了症状,也是感觉自己一点也动弹不得. &br&这时,我会说,那你就只有推自己一把,立刻让自己行动起来,做自己该做的事情.他们会回答,我其实也知道啊,但我感觉自己真的好象没有这个能力啊,没有这个力量啊.这时我会说,你真的没有能力吗,没有力量吗?如果是这样你也不会得强迫了,因为当初症状出来的时候,你根本就不会去管,而你不去管,反倒是符合的自然的规律.其实不是你没有力量,而是你把力量用错地方了,你在思维里长时间地反复地去压制和控制症状,就证明了你有很坚强意志和强大力量啊.你说那个常人能几年和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来做一件事情呢?但你却做到了. 所以你怎么能说自己没有力量呢?你的力量只是用错了地方而已. &br&所以,想要走出症状的状态没有那么难,你只需要把自己一半的,甚至更少用在对抗症状的力量,努力的推自己一把,立刻去行动,做自己该做事情,那么你就走出症状了.而你的力量也因此用在正确的地方. &br&&br&&br&填饱肚子的道理 &br&&br&很多患者朋友之所以迟迟都走不出强迫症,其实有的时候,并不是他们对森田的理论不理解或理解错了,而是在于他们太重理论而轻了实践。于是经常就可以看到这么一些患者朋友,他们在嘴上说理论是一套一套的,并且还说得非常的透彻,但是他们却仍旧是陷在症状里无法自拔。 &br&在治疗强迫的过程中,正确地理解理论是很重要的,因为它关系着走的方向的正确与否,但是光晓得理论是不够的,因为要想真正地走出强迫唯有行动行动再行动。 &br&其实这就好比我们人肚子饿了,大家都知道只有吃饭才能填饱肚子,但是如果我们只是在那里说只有吃饭才能填饱肚子的道理就能填饱肚子吗?答案是当然不能。要想真正填饱肚子,只有去行动,去找食物来吃。 &br&所以,要想走出强迫,也就像我们要填饱肚子一样,唯有行动行动再行动。 &br&&br&&br&为什么森田疗法使症状加重了? &br&&br&一些患者朋友有这样的体会,就是他们在运用森田的方法应对症状后反倒感到症状加重了:强迫的念头越来越多或情绪也变得比以前更加的焦虑不安,甚至有的还出现了轻微的生理的不良反应。 &br&这时如果他们没有在心理医生那里进行系统的治疗,由于不明就里,就很容易不知所措,害怕这种情况的发生,不知道这种情况到底是怎么了?而这一害怕就会使他们与森田的方法背道而驰,他们会更加地注自己的状态,而这样的结果却是越关注越焦虑。而也就在这时,他们对森田疗法怀疑和否定也就跟着产生了.认为森田疗法根本就无法帮助他们,而再接下来,也就是因为这种对森田的怀疑,就有可能会导致治疗的失败。 &br&而实际上,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在接受森田治疗的初期,症状的加重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因为强迫的症状实际上就是一种恶性习惯,当我们停止习惯时,这种习惯的惯性是必然会反弹的, 因此就会导致症状的加重。但这种症状加重的时间却是有限的,因人而异,几小时到几天不等。 &br&其实,走出症状的这个过程与戒烟的过程是非常类似的,很多戒烟的朋友都有这样的体会,就是刚开始戒烟的时候,那几天浑身都会感到非常的不舒服,其实这就是停止习惯后,惯性反弹的表现,而很多人没有把烟彻底戒掉,也就是因为他们无法接受这种不舒服,还有就是害怕这种不舒服会一直持续下去。而实际上你只要坚持住了,继续做自己该做的事情,不去管和想这种不舒服,不久之后,这种不舒服的感觉自然就消失了。 &br&所以,强迫患者朋友们根本不需要害怕治疗初期的症状加重的问题,根本也不需要你去担忧,你只需要坚持继续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就行了,那么症状必然会在你的坚持中自然减轻。 &br&&br&&br&心动不如行动 &br&&br&俗话说“心动不如行动”,这句话是非常有道理的,而把它用在解释和治疗强迫症上也有异曲同功之妙。 &br&其实所谓的症状在还没有发展成症状之前,一切的都是正常而自然的。但是后来为什么又发展成症状了呢?原因就只有一个,那就是你的心动了。你在心里自以为是地警觉到:“为什么我会这样,我不该这样,这是不正常的”。而接着你就会在心里去压制或长时间地关注这些你所认为的不正常的东西,却不知道这样恰恰陷入了症状开端。而实际上,只要我们心不动(当然,我们一般人很难做到不动的)或着动了,不为心中所担忧的,所怀疑的而引起的焦虑情绪停留,去行动,继续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那么一切过了就过了,根本也就不会得所谓的强迫症了。 &br&这就像一个人在走夜路,当他走进一条漆黑的巷子时,他突然害怕自己是否会遇到鬼,于是心理就很紧张,实际上有这种想法和焦虑的情绪是很正常的,每个人遇到这样的情景都有可能会这么想,但我们的强迫症患者他们往往却认为自己不该出现这样的念头和焦虑的情绪,会认为自己出现了这些就是懦夫,于是就拼命地去压制。所以当他们走出巷子后,也会反复地想自己为什么要出现害怕的心理,以及强烈地抵抗先前自己所出现的行为和情绪,结果,强迫症状也就在他们的不停的“心动“中产生了。 &br&而实际上只要走过这条巷子,那么我们的焦虑情绪自然就会逐渐地减少,我们只需要去行动,继续做自己该做的事情,事情过了,也就过了,什么也不会发生。所以心动不如行动。 &br&而对于那些已经陷入症状的朋友来说,他们之所以始终都还没有走出症状,有个最大原因就是他们仍旧是在心动中,症状出来后,他们总是习惯性地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到心里,想把症状想清楚,而实际上,如果症状是可以想清楚的,那么这个世界上就根本不会有强迫症了。而对于森田的治疗方法,他们也是一如既往地心动中,认为顺其自然,为所当为是可以想出来的。以为可以通过在心中理解森田的真谛就可以治疗强迫了。而实际上,即便是你把森田的理论在心中是理解地如何深刻,也是没用的,因为森田的真谛是实践,而不是在心中理解。你只有行动了,那么你就顺其自然和为所当为了,也才会在实践中体会中森田的真谛。所以心动不如行动 &br&&br&&br&应对焦虑的“无为”之法 &br&&br&其实,强迫症给我们最大的痛苦就是那忐忑不安的焦虑情绪了,而倘若强迫症没有焦虑的情绪,各位可以试想一下,是不是痛苦也就小了一大半了呢? &br&想要战胜强迫症,克服焦虑这一关是非常关键的,森田疗法讲顺其自然,为所当为,意思是说当焦虑来的时候,我们不去管它,做自己该做的事情,那么这些焦虑自然就会在我们做事情的过程中消失。道理很简单,但很多患者朋友在实施的过程中,却常常是举步为艰的。这里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的阻碍,一是不明白为什么不去管焦虑,焦虑就会自然消失。二就是认为焦虑对自己的影响很大,会使自己什么事情都做不好。下面我就将这两点阐述一下,以消除大家疑虑: &br&第一,为什么不去管焦虑,反倒会使焦虑下降和消失呢?这里有两个道理在里面,首先就是我们人情绪发展规律是一个发生——高潮——消失的过程,并且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它是不需要我们人为控制的,焦虑来了,自然也会随之消失,就如同日升日落一样。而倘若你不接受焦虑,非要迅速的把焦虑克制下去,这就是违反了自然的规律,所以不但焦虑无法消失,并且只会越来越焦虑,因为你在对抗自然,就好比一个人只想要阳光明媚的白天,而不想要夜晚一样,结果必然是自讨苦吃,其实说到底,强迫症患者朋友之所以如此焦虑,并不是焦虑不愿意离开你,而是你死抓住焦虑不放。所以,只要你放开手,不去管焦虑,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那么焦虑自然也就会走完它的过程,如同流水一般消失了。 &br&其次的道理乃是物极必反的原理,意思就是说当某件事物到达它的顶点,突破某种临界之后,事物就会朝与原先完全相反的方向运动。这一原理来源于我国的老庄思想,经过几千年来的实践是完全正确的。而爱因斯坦相对论中认为当我们的速度达到光速的顶点后,时间就会倒流,其实也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当焦虑来的时候,我们不去管它,当焦虑到达顶点之后,它是自然就会下降和消失的。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其实焦虑是一种对郁结在内心中的能量的释放,你不去管它,那么这种能量就能畅通无阻地完全释放出来,释放完了,焦虑自然也就消失了。而反倒是你自作聪明地去管它,却是阻碍了它的释放,结果必然是一直焦虑。所以面对焦虑,我们完全可以不去管它,带着焦虑继续去做其它该做的事情吧,焦虑自然就会在我们做事情的过程消失。 &br&第二,在实施森田疗法的过程中,焦虑是并不会立刻就会消失的,消失时间的长短是因人而异的,几小时到几天不等,并且一段时间后可能反复。在这个过程中,很多的患者朋友都会对我说:焦虑太痛苦了,使我什么事情都做不好?这时我会反问道:谁说焦虑了,我们就不能做事情了,这是你自己的自我设限,是错误的认识,科学的研究证明,适当的焦虑可以使大脑兴奋,使注意力集中,反倒有助于我们把事情做得更好。你以前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你自己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对抗焦虑上,所以做事情时心不在焉,当然就做不好事情。这时,他们却又会说害怕焦虑会对自己产生不良的后果,而我则会说,关于这一点,你比我还有发言权,你患强迫这么多年,也焦虑了这么多年,焦虑之后到底是什么,难道你自己没有体会吗?他们的回答是焦虑之后好象就是反复焦虑。 &br&焦虑的后果就是反复焦虑,的确如此。所以我想对那些患者朋友说,既然你害怕的结果最多就是焦虑,而这么多年来你都焦虑过来了,你还怕什么呢?彻底地放弃控制你的焦虑吧,做你该做的事情,这样你的焦虑才会消失,即便真的不消失,也不过是再焦虑罢了,但只要你坚持不管,焦虑是一定会消失的,这只是个时间的问题。 &br&&br&&br&&br&应对焦虑的“有为”之法 &br&&br&由于森田疗法的本源是我国的老庄思想,所以用森田来应对焦虑情绪,是一种“无为而治”的方法。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既有无为的方法,那么也就有有为的方法,而倘若我们把无为之法与有为之法结合起来,那么就更有助于我们尽快地走出焦虑的情绪。 &br&在以前的心理治疗临床中,用得比较多的有为之法就是行为疗法里的放松技术,它主要有两种放松方法,第一种是肌肉放松技术,二就是意象放松的方法。至于它们具体的放松指导,我这里就不赘述了,另有资料可查。只是想说明的是,强迫症等神经症患者朋友在接受森田的治疗后,每天可花半小时的时间来做放松技术,只要坚持,一个月后你的整体情绪都会趋于平静,即便是症状还有,焦虑的程度也会下降很多。 &br&而在这里,我将介绍一种来源我的治疗实践中所摸索出的应对焦虑的方法,我把它称做:情绪能量转化法。 &br&在上一篇文章中我曾说过,其实焦虑是对我们内心中的一种能量的释放,森田疗法的不去控制自己的焦虑情绪的实质是让这种能量毫无阻碍地释放出来,所以最后焦虑就消失了。但是焦虑的背后是能量啊,让能量自然消散了,未免有些可惜,其实我们是可以利用这些能量的,让这些能量转化成我们需要动力。打个比喻来说,这种焦虑背后的能量就像是核能一样,它既可以用于制造原子弹,毁灭人类,但同时也可以用于发电,造福于人类,这主要就看使用者如何利用它了。 &br&而情绪转化的具体方法也很简单,就是当你感到非常焦虑的时候,请你立刻使劲地握紧拳头,咬紧牙关,在内心里大声地暗示自己:我浑身充满了无穷的力量、我非常的自信!不停地反复暗示多次,并且要用心地去体会那种充满力量的感觉。一般而言,只需做要1到3分钟,你将体会到自己先前的焦虑减轻了,内心里出现了一种非常振奋的感觉,而这就标志着能量转化了。而此刻你要做的就是回到森田的方法上来,不去在意自己的情绪,立刻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 &br&看到这里,也许有的朋友会觉得这样做不是和森田的理论相违背吗?但是我要说的是,其实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是自然的,根本就不违背,就像有男人就有女人,有太阳就有月亮,有火就有水一样,他们看似对立,本质却是和谐而统一的,用不着为此执着、拘泥,因为你的执着、拘泥才是违背自然的,才是问题;当然,这也不是与焦虑的情绪对抗,我们不是在打压焦虑,而是在利用它,是把它的能量从这个通道里转到另一个通道里释放而已。 &br&&br&&br&&br&                      佛说,佛法不是佛法 &br&&br&  佛说,佛法不是佛法,意思是要告戒他的弟子们不要拘泥和执着于表面的、有形的文字,否则不但修不成正果,反倒会入魔。而在用森田疗法治疗强迫症的过程中,我们同样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br&  比如有些朋友,最开始接触森田的时候,效果非常好,但是随着他们对森田的“研究”越来越深入,效果却是越来越差了,有的人甚至到最后对”顺其自然和为所当为”等字眼都感到恐惧起来。而揪其原因也非常之简单,最开始的有效,那是因为他们按照了森田的所说去做,去行动了,而后来的无效,却是因为他们停止了做和行动,只是纯粹地思想中搅拌而已。我们知道,森田的精髓是实践,是要在实践里出真知,而不是在纯粹的思想里出真知。所以他们后来的行为完全是本末倒置,你好说又怎会不入“魔”呢? &br&  又如某些朋友把森田当做了唯一的标准,排斥其它疗法中有用的东西,认为森田与其他疗法之间是水火不融的。我就遇到过一个患者朋友,他很长一段时间的强迫症状就是思考的这个问题,其实这就是典型的拘泥,庸人自扰,是大大的错误。他忘记了天地之所是万物之母,那是因为她容纳百川,虚怀若谷。其实一切都是相融的,不融的是你那头脑里的念头而已。 &br&  再如某个患者朋友他明白了冲突与对抗是强迫症的根源,于是就停止了对抗,不久之后虽然症状减轻了,但却抱怨说他人际关系越来越差了,我问他为什么,他说现在只要他对某人有意见,他是不会再想以前那么压抑自己了,而是立刻就毫不留情的提出来。我问他,假如你的内心有想打某人一顿的想法,你是不是也会立刻行动呢?他考虑的一会说,是的。而我说,如果你真的那么做了,可能的结果是你会被他打一顿。这个患者朋友之所以如此,其原因就在于犯了执着和拘泥于表面的道理的错误,而以至于卤莽行事。他的内心虽然已停止了对抗,没有了强迫,但他的注意力却至始至终都是停留在内心里的,所以他始终也都会被自己头脑里出现的各种念头牵着鼻子走,而结果必然只是从这个火坑跳到另一个火坑而已。因此,要想真正地走出强迫,我们不但要停止内心的冲突与对抗,还要把注意力从内心里真正而彻底地拿出来,放到现实的生活和工作中,去把该做的事情做好,这样你就会自然地知道到底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那种做法对自己有好处,而那种做法对自己是无好处的。 &br&  佛说法49年,最后佛所说的却是他什么都没说。而在这里,我借佛之所言对那些执着、拘泥于森田理论的朋友说一句话:森田疗法不是森田疗法,森田正马其实什么都没说,去做好你该做的事情吧。 &br&&br&&br&症状必定是冲突,但冲突不一定是症状 &br&&br&森田疗法的理论使我们知道强迫症的根源之一就是“精神拒抗”作用,既内心中的冲突与对抗,一些的患者朋友明白了这点后,按照森田的指导不再去对抗,虽然强迫的症状好了不少,但是他们却有可能走入另一个误区,就是把生活中遇到的一切冲突都当作症状去对待。而结果就有可能使他们对生活中合理的痛苦与烦恼进行排斥,从而使康复停止不前。 &br&人生在世,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很多烦恼和痛苦,这是非常正常的,也是人生必经的过程。而这些烦恼和痛苦的根源就是我们内心中的冲突导致的,例如某人将要在工作中做出某种决定,但由于有几种方案可选,于是便导致了他犹豫不决,一会觉得这个方案好,一会又觉得那个方案好,从而产生烦躁焦虑的体验。从本质上讲,这种犹豫不决原因就是因几种方案利弊的选择冲突导致的;而又如某个女孩,她在重新省事自己的爱情:到底是要与恋人分手还是继续,同样也是犹豫不决,始终没有做出决定,非常的痛苦。而她这种痛苦的根源同样也是由于两种选择的利弊冲突导致的。 &br&虽然以上这两种状态和强迫症一样都是由于冲突导致的,并且也有可能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和伴随焦虑不安的痛苦体验,但这两种冲突是强迫症吗?答案肯定不是,那这两种冲突到底是什么呢?答案就是:前者是工作的压力或烦恼,后者则是爱情的烦恼罢了. &br&但是我们的强迫症患者朋友,由于他们“一朝被蛇咬,所以就十年怕井绳了”,生活中只要一遇到与这些类似的情况,心中就会不由自主地认为自己陷入症状了,于是焦虑的情绪也就随之而来,.也就是说本来不是症状的,但由于他们自认为是症状而成为症状.虽然他们这个时候可以做到暂时不去管这些问题,继续去做其他的事情,走出了先前的状态。但却会因为不明个中原由而导致他们出现以下两种情况,一是感觉到自己仿佛无法真正而深入地融入生活与工作中,二便是会产生一种预期的焦虑,害怕这些情况万一又使自己陷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减肥平台期一般多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