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后卫们的头球比篮球前锋后卫还好

16被浏览8,930分享邀请回答145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0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原创]小议梅西的头球
导读:2008-09赛季欧冠决赛,哈维右路传中,身高1米69的梅西在后点无人防守头球吊射破门,曼联后场3大高佬(1米97的门将范德萨、1米88的费迪南德、1米89的维迪奇)也无能为力。
如果说一个这样的进球具有一定的偶然性,那么我们再来看一看梅西上赛季进的一个极其相似的头球。
上面的两粒头球打的都是巧劲,在时机合适时,梅西一样可以顶出力道十足的冲顶。
在巴萨主场对拜仁的比赛中,巴萨直到下半场第77分钟才打开进球之门。但其实在第15分钟,巴萨就错失了一次
自从2004年出道到2015年11月,梅西代表巴萨罗纳和阿根廷国家队一共打入470球,场均进球是0.78个。虽然梅西进球如麻,但这470个进球里面,头球只占非常小的比例。梅西的头球一直是被球迷诟病的一块短板,1米69的身高,往往会给人以无法头球的印象。但梅西正逐渐去磨灭人们的这一印象。身高不够,不代表头球就不行,进头球少,不代表不会。不要轻易给梅西这样的伟大前锋头球机会,哪怕他的脚比头出色一万倍。梅西、阿圭罗这样的身材矮小的前锋,自然无法和C罗这样的头球怪兽相比,C罗职业生涯的头球进球占比可以达到15%,只比他左脚的进球比率少3个百分点。如果给梅西一个空位头球的机会,也足够致命。限于身高,梅西的头球极少“旱地拔葱”试的强力头球轰炸,多是巧妙的头球吊射,或者是无需起跳的头球抢点。2008-09赛季欧冠决赛,哈维右路传中,身高1米69的梅西在后点无人防守头球吊射破门,曼联后场3大高佬(1米97的门将范德萨、1米88的费迪南德、1米89的维迪奇)也无能为力。此球主要是哈维的传球及其巧妙,球的落点在两大后卫费迪南德和维迪奇之间,又让门将范德萨不敢出击,从而给了梅西从容起跳头球的机会。但此球也反映出梅西的头球功底,起跳后空中完成后仰动作,将一个对自己来说并不是很好的机会转化为一个漂亮的头球吊射。如果说一个这样的进球具有一定的偶然性,那么我们再来看一看梅西上赛季进的一个极其相似的头球。在欧冠小组赛客场对阿贾克斯的比赛中,巴尔特拉在对方禁区内与主队门将拼抢,将球吊入禁区中央,又是矮子梅西、又是原地起跳、又是空中后仰、又是一粒头球吊射。上面的两粒头球打的都是巧劲,在时机合适时,梅西一样可以顶出力道十足的冲顶。上赛季西甲的最后一轮,巴萨主场面对输球就降级的拉科鲁尼亚队。红蓝军团在第5分钟就取得进球。拉菲尼亚右路起半高球到小禁区中央,梅西高速插上,面对来球甚至没有起跳,力道十足的将球顶入网窝。梅西的头球进球少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1米69的身高使其在争抢头球时处于巨大的劣势。梅西从没有遇到过比他更矮的后卫,甚至说只比他高5cm的后卫也很难找到。梅西这样的前锋能争顶成功,能头球射门,还能头球进球,并不容易。二是巴萨的地面球的打法也使巴萨前锋争顶头球的机会远远少于其他队的前锋。网上有这样的观点:巴萨将球传着传着就传进了对手的球门!西甲各个赛季的数据统计中,在“传中”这一项,巴萨罗那的数量都是排在偏后的。即使是角球,巴萨在很多时候的选择都是战术角球。传中少自然头球机会也少了。巴萨的前锋,从上世纪90年代的罗马里奥、斯托伊奇科夫、罗纳尔多,到“梦二”的埃托奥、梅西、亨利,再到现在的MSN,都是脚下技术强于头顶技术的。即使高如伊布拉希莫维奇,也是以脚下技术闻名的。梅西的头球还体现在进攻时的摆渡上。上赛季的欧冠半决赛,拜仁慕尼黑就在主客场各吃一次亏。在巴萨主场对拜仁的比赛中,巴萨直到下半场第77分钟才打开进球之门。但其实在第15分钟,巴萨就错失了一次黄金机会。巴萨门将后场开出大脚,梅西在中线附近争的落点,直接头球点给苏亚雷斯形成单刀,可惜苏牙的射门被拜仁门神“一字马”挡出。第二回合回到拜仁的主场,梅西再次用头球告诉拜仁的高佬们:不要小看小个子的头球!本场比赛,拜仁在第7分钟以头球先开纪录。当人们以为拜仁会再次上演翻盘奇迹时,梅西两次策动进攻,将比分反超。尤其是第二球直接杀死了比赛。第29分钟,巴萨后场大脚解围,梅西在本方半场中线附近头球后顶,苏亚雷斯反击中禁区右侧传中,内马尔10码处射入左下角。打进此球后,巴萨总比分5比1领先,并且占有客场进球的优势。意味着拜仁要在剩下的60分钟内要比巴萨多进5球才可以打进决赛,这完全是“mission mpossible”(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由于梅西的左脚太出彩,也因为梅西的身高太显眼,所以梅西的头球一直被人忽视。但梅西随时准备着给对手致命一“头”。身高不够,不代表顶不到;进头球少,不代表不会。不要轻易给梅西头球机会!本文内容为我个人原创作品,申请原创加分
点击加载更多
更多精彩内容
24小时热文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后卫接连抢走前锋进球好戏 “带刀侍卫”何以主导比赛
人民网   14:16:59
         分享到:
  原标题:“带刀侍卫”何以主导比赛
  4日进行的两场半决赛,两支获胜球队的中后卫成了比赛的终结者。德国后卫胡梅尔斯头球打进唯一的球,巴西两名中后卫蒂亚戈?席尔瓦和路易斯锁定胜局。世界杯打到后期,为何“带刀侍卫”抢走了王牌射手的风头?
  破严防,定位球显威
  德国战法国、巴西战哥伦比亚,2场比赛4个进球,全部来自定位球。
  偶然中有必然。越往后的比赛越关键,箭头人物遭到更有针对性的盯防,这时候定位球的重要性得到凸显。胡梅尔斯的头球破门,源自左路队友的任意球妙传;蒂亚戈?席尔瓦的膝盖破门,要感谢队友开出的角球无比精准;路易斯利用直接任意球破门,精彩绝伦;J罗扳回1分则是利用最简单的方式:点球。
  现代足球正向着高强度对抗的方向发展,进攻难度大大增加。世界杯进入淘汰赛阶段,球队打法上的功利性大增,利用好定位球的机会,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盾变矛,成秘密武器
  4个定位球破门中,除了J罗打进点球,另外三名进球者都是球队的中后卫。防守时负责阻断对手进攻,扮演厚实的盾牌;定位球进攻时积极插上,变身锋利的尖刀。“带刀侍卫”集体上演进球秀,成为4日两场比赛的最大看点。
  胡梅尔斯的头球破门非常精彩,路易斯的直接任意球堪称惊艳,昨天两人都被评为当场比赛最有价值球员。其实,这已经是两人各自在本届世界杯上的第二个进球,他们的进球数甚至超过了不少平庸的前锋。由此看来,后卫的进球已经成为各支球队的秘密武器。
  后卫能进球,首先要感谢定位球发出前的死球状态。只有死球状态下,中后卫们才能离开自己的防守区域,坚决插上制造威胁。由于中后卫一般都拥有身高和力量的优势,加上对位盯防他们的对手前锋防守技能和意识略显不够,由此“带刀侍卫”开始抢戏。
  量增多,是发展潮流
  如果你认为“带刀侍卫”发威只是这两场比赛的偶然现象,那就大错特错了。事实上,技术全面的中后卫进攻得分已经成为足坛的潮流。后卫不会进球的球队更容易被对手限制,往往无法在世界杯上走得更远。
  国际足联提供的资料和数据,可以证明定位球得分的重要性。2002年韩日世界杯,定位球得分有30个,占161个总进球数的18.6%;2006年德国世界杯,定位球破门36个,占147个总进球的24.5%;南非世界杯是28个,占比19.3%。定位球中,尤以角球破门最多。
  再看后卫们在过去三届世界杯的进球数据:韩日世界杯,后卫们打进21球,占总进球数的13.3%;德国、南非世界杯,相应的数据是23球和18球,分别占15.6%和12.4%。本届世界杯总进球比上届明显增多,不出意外的话,定位球和后卫的得分也会刷出新纪录。
  原标题:后卫接连抢走前锋进球好戏“带刀侍卫”何以主导比赛
  稿源:人民网
  作者:
  相关阅读:
新华报业网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国新网许可证:
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主办问:我想买个接电视的游戏机,谁帮我推荐一下哪
答:我觉得还是PS3比较好,现在《未知海域2》的画面已经开始拉开差距了,再说了现在的游戏能值得玩得也不多,也就几个大作,攒几个月的钱买一张正版(你要是买2手的更便宜...
游戏知识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前锋中锋后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