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进球最多球队哪支球队的球迷最多,全球有多少万人?

世界杯火?调查称中国50%伪球迷 直言不看球就OUT_网易体育
世界杯火?调查称中国50%伪球迷 直言不看球就OUT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假球迷都有哪些特点?调查中,63%的受访者首选“盲目支持一流强队,只喜欢看强队比赛”;其次是“对比赛结果的关注远超对过程的享受”(50%);还有43%的人发现,假球迷最爱问“哪支队会夺冠”。
“真假”之争由来已久,而激战正酣的世界杯再次引爆这一话题。不过,重庆晨报公众调查中心联合重庆立信市场研究公司“调研吧”网站,展开的一项千人在线调查显示,虽然有76%的人宣称自己是球迷,但其中有一半的人承认自己是假球迷,连比赛基本规则都搞不懂。38%受访者认为,只关注球星,经常以貌取人就是假球迷。
从1978年到2014年,我们与世界杯相伴走过了36年,对于我和你,世界杯不再是一项纯粹的足球赛事,它记录了我们和这个国家的每一次改变。这个故事的主人公与世界杯有着不解之缘,在他的身上,有你和我的影子,也有你和我关于世界杯的回忆。网易体育中心出品/编辑:dudu&nbsp斑小米&nbsp潘昊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2/600x450_9UGGRSQP5OGJ000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2/t_9UGGRSQP5OGJ0005.jpg
直到许多年以后我才知道,1978年是一个对中国有着特殊意义的年份。就在我呱呱坠地的这一年,封闭了30年的中国终于打开了国门,中国人第一次通过黑白电视看到了世界杯,尽管中央电视台的信号是偷来的。当然,准确的说,那一年的中央电视台还叫“北京电视台”。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1/600x450_9UESP4I95O2Q000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1/t_9UESP4I95O2Q0005.jpg
父亲说,那年,他在工会的会议室里和十来个弟兄围着一台9寸黑白电视机看了一场世界杯决赛,当时画面里除了漫天的纸片,他们记住了一个脱缰野马似的阿根廷人,那个长发男人成了他们那个年代最大的腕儿。那人不叫克鲁伊夫,也不叫贝肯鲍尔,叫肯佩斯。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1/600x450_9UESP3T35O2Q000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1/t_9UESP3T35O2Q0005.jpg
直到我自己参加高考那年才听说,1978年那会儿,有一道高考题是:北京夏至的时候,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是什么季节?据说这道题当年难住了570万考生。现在听上去不可思议吧?大概这570万考生是错过了那年的世界杯,因为肯佩斯那帮人是穿着长袖球衣戴着手套,呼着白气捧起大力神杯的。(王友生摄)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1/600x450_9UESP5.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1/t_9UESP5.jpg
1982年世界杯时,我们家住在纺织城,那条街上依次排开了6个大国企,十万人口只有一块标准足球场,就在我住的家属区里。没有草坪,没有看台。我记得小时候每次踢比赛,周围满满当当都是人,甚至不远处的电线杆上爬的都是人。大多数都是坐在自家的板凳上,端杯茶,叼根烟,欣赏着,吼叫着,谩骂着。那时,如果能踢得一脚好球,在厂里一般都会很有地位,办起事来也比其他人容易,很容易就成了厂领导的座上宾。同样,球踢的好的孩子绝对没人敢欺负。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1/600x450_9UETJDUR5O2Q000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1/t_9UETJDUR5O2Q0005.jpg
80年代早期,文革的印记还没有完全褪去,厂里的广播站会不停放着“社会主义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之类的歌曲,比我稍大些的孩子,除了玩弹球、画片、烟盒,足球算是他们最大的乐趣。我们那一片儿没一个孩子打篮球,不管父亲会不会踢,孩子们都能凑上去来两脚。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1/600x450_9UEVIH395O2Q000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1/t_9UEVIH395O2Q0005.jpg
我4岁那年,家里已经有了第一台电视机,父亲总会叫街坊上我们家看球,除了看世界杯,也看女排,也看容志行。那年对科威特,容志行拖着刚缝过针的小腿出场,为中国队首开记录,虽然没有打进世界杯,但“志行风格”实实在在影响了一代人。三十年过去了,“志行风格”大概早就被中国足球遗忘了。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1/600x450_9UETJDJ35O2Q000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1/t_9UETJDJ35O2Q0005.jpg
中国第一代的铁杆球迷,基本都是那一年出现的,电视台放了几十场世界杯,鞍山钢铁厂的电工李文钢,便是因为意大利金童罗西的走红,干脆把自己的名字也给改了。这个“中国罗西”后来辞了工作离了婚,开始了足球的“万里长征”。(图为中国罗西)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1/600x450_9UGA4S2T5O2Q000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1/t_9UGA4S2T5O2Q0005.jpg
我真正有了看球的记忆是1986年世界杯,“1号传给2号,2号传给3号,3号传给4号”,虽然宋世雄每次都这么解说,但小时候的我怎么都不会犯困。1986年马拉多纳举起“上帝之手”的时候,宋世雄的弟子韩乔生说了一句,“这个球太漂亮了”。直到现在我还是没弄明白这球哪里漂亮了!当然对于8岁的我,球王那个连过五人的进球也只能看的一知半解。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1/600x450_9UF3LLBA5O2Q0005.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1/t_9UF3LLBA5O2Q0005.jpg
父亲上大学那会儿是足球队前锋,毕业之后进了厂矿,先当队长,后当教练,带领厂队拿过区冠军,又拿乙级冠军,最后升上了甲级。冲甲的最后一战,整个厂子的职工都疯了,厂里准备的大客车不够坐,工人们便自己坐公交车赶到市体育场,坐满了看台。我们厂的孩子只爱足球,大概就是受了老一辈影响和环境的熏陶。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1/600x450_9UGBAFVO5O2Q000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1/t_9UGBAFVO5O2Q0005.jpg
我读小学开始踢球,下午两点的大夏天,顶着30多度的高温,找两块砖头当球门,然后光着膀子一直踢到太阳落山,总是家里人叫吃饭了才悻悻离开。记得那会儿除了桔子汽水,条件好的家里已经能喝上健力宝和可口可乐了,踢球的孩子哪管那么多,渴了直接对着旁边的自来水管一通牛饮。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1/600x450_9UF3LKR85O2Q000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1/t_9UF3LKR85O2Q0005.jpg
日,国家队在工体1-2输给中国香港队,最终无缘世界杯,这大概算得上是中国足球未来几十年噩梦的开始吧。记得后来听人说,香港队球员事后每人分了一万多港币的奖金,相当于中国球员十年的工资,中国球员除了满肚子的愤怒,嫉妒的眼睛都绿了。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1/600x450_9UGAHJ035O2Q000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1/t_9UGAHJ035O2Q0005.jpg
如果让我回忆过去二十多年的球迷生涯,大概只有1990年的那个夏天是最无忧无虑的,那时我还没开始上初中,学业负担还不算太重。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1/600x450_9UFFF2F95O2Q000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1/t_9UFFF2F95O2Q0005.jpg
我哥告诉我,那届世界杯的主题歌“意大利之夏”在学校里特别流行,他那会儿上高中,文艺汇演的时候,几个帅哥连唱带跳的,瞬间迷倒一片女生。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1/600x450_9UFFF24B5O2Q000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1/t_9UFFF24B5O2Q0005.jpg
长虹彩电那个时候在各家各户已经挺普遍了,印象比较深的还有盼盼牌运动服,当然还少不了飞跃鞋、回力鞋。在80年代,穿飞跃鞋的就是贵族,小孩儿可穿不起。当时的中国假冒伪劣风盛行,一天穿坏几双飞跃鞋的事情也不稀奇。意大利世界杯的赞助商是阿迪达斯,但这个名字是连马明宇那样的国脚都没听说过的,中国人倒是通过电视记住了三叶草的样子。那时候人们流行穿着宽口的喇叭裤,自行车是必备的代步工具。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1/600x450_9UGC2LEG5O2Q000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1/t_9UGC2LEG5O2Q0005.jpg
1994年的那个夏天,对一个高中生来说,看世界杯是件无比奢侈的事情,何况那是在美国举办。因为时差原因,有的比赛是在早上八九点开打。那年哈吉的罗马尼亚队实在太棒了,1/8决赛他们对阿根廷,我当时特别想看这场比赛,没想到父亲竟然同意我不去上课,而且帮我给学校老师撒了谎。那场比赛罗马尼亚3-2获胜,挺进8强,创造了历史最好成绩。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1/600x450_9UGCSQFE5O2Q0005.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1/t_9UGCSQFE5O2Q0005.jpg
看一届世界杯对一个球迷究竟有多大吸引力?那年有个故事曾经被媒体报道过,说当时有个球迷本来准备在“五一”结婚,结果却找各种理由把婚期推到了世界杯之后的“十一”。最后一问才知道,这哥们儿竟然是舍不得单身宿舍的看球气氛,还想在宿舍里赖到6月份,痛痛快快的和弟兄们最后一次看世界杯。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1/600x450_9UGCSRE85O2Q0005.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1/t_9UGCSRE85O2Q0005.jpg
90年代初,街头巷尾忽然开始流行“追星”,几乎所有中国人都疯狂的迷恋上一个扎马尾辫的意大利人,所有中国人对于那届世界杯的回忆都定格在了那个画面:一边是低头不语的巴乔的背影,一边是跪地庆祝的塔法雷尔,那大概是现代足球百余年历史上最为人熟知的一个瞬间。04年的时候,巴乔退役,那本《天上的门》可比贝克汉姆的自传畅销。我感觉直到今天,中国球迷再也没有像当年对巴乔那样,呵护膜拜过任何一位足球偶像。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1/600x450_9UFGQQI85O2Q000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1/t_9UFGQQI85O2Q0005.jpg
从中国体育的角度说,1994年真的很有纪念意义,甲A联赛是从那一年开始,NBA总决赛也是从那一年开始在央视转播,而且还和世界杯的时间撞了车。当时我周围就有人这么干:从晚上11点连看三场世界杯到第二天早上7点,睡上两个小时,9点多起来再看NBA总决赛直到中午。记得当时有一批美国记者去采访尼日利亚队,他们没有问足球,而是打听奥拉朱旺在祖国的情况,因为大梦当年曾是尼日利亚少年队的门将。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1/600x450_9UGCSPER5O2Q000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1/t_9UGCSPER5O2Q0005.jpg
1998年法国世界杯在瑞奇·马丁的歌声中开始,当时我已经考上大学,清楚记得7月7日那天巴西打荷兰,我跟室友打赌,我押了巴西,赌注是一箱可乐,结果巴西点球赢了,当时真把我乐坏了。到了98年,几乎在一夜之间,满街净是黄色的巴西队服,大家清一色是9号,罗纳尔多成为了新的时代标志。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1/600x450_9UFJG97H5O2Q000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1/t_9UFJG97H5O2Q0005.jpg
不过当年那场决赛留下一个谜,据说罗纳尔多上场前出现了痉挛,结果表现严重低于正常水准,传闻在更衣室里发生了一些不可告人的事情。后来媒体报道,有赌博集团为了避免天文数字的赔付金,收买了巴西队队医和酒店厨师,给某些不听话的球员下毒,中毒后的罗纳尔多在赞助商耐克的施压下被迫出场。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1/600x450_9UFJG9P05O2Q000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1/t_9UFJG9P05O2Q0005.jpg
那时候的年轻人开始有了一些时髦的追求,边看球边喝啤酒开始渐渐流行,而拥有一件150块左右的耐克T恤,那真是很多人的梦想,买那一件衣服的钱,够我在大学里零花两个月的。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1/600x450_9UGDAEI75O2Q0005.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1/t_9UGDAEI75O2Q0005.jpg
那段时间在学校的广播里,每天就是《生命之杯》的单曲循环,你能哼两句“go&nbspgo&nbspgo,&nbspole&nbspole&nbspole”还不够,你得有那个CD,后来我才知道,好多人买的CD都是盗版。我记得那时开始有人用手机了,用现在的话说,那时用手机的都算土豪。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1/600x450_9UFJG94G5O2Q0005.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1/t_9UFJG94G5O2Q0005.jpg
2002年的体育界还有一件大事,姚明进了NBA,然后在接下来长达8年的时间里,足球在中国第一运动的地位开始动摇了,好多年轻人因为姚明喜欢上了篮球。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1/600x450_9UFMEJCK5O2Q0005.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1/t_9UFMEJCK5O2Q0005.jpg
于根伟的进球帮助中国队第一次打入世界杯决赛圈,中国球迷进入狂欢的节奏。据说在北京,有超过50万球迷自发的上街游行,整个长安街都是汽笛声、呐喊声。这种举国上下的体育狂欢,你不知道有生之年还能不能赶上第二次。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1/600x450_9UFMEKQS5O2Q0005.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1/t_9UFMEKQS5O2Q0005.jpg
在整个国家的喧嚣声中,最嘹亮的莫过于这位阎世铎大人慷慨激昂地说:“中国足球从此站起来了!”然而,中国足球的黑色幽默也正是在这一刻被呈现到了极致。就在中国队冲进世界杯的前一天,发生了“精彩绝伦”的甲B五鼠案。有些东西你不得不承认,真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1/600x450_9UGDSEHP5O2Q000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1/t_9UGDSEHP5O2Q0005.jpg
甲B五鼠案惹得宋卫平一怒之下撕开了中国足球的遮羞布,但最终“好人”龚建平以十年刑期扛下了中国足球所有的原罪,而陆俊们则一直逍遥到了2009年。自那届世界杯后,中国国家队连亚洲区十强赛都没有再进入过。最新的国际足联世界排名,中国队没能进入世界杯百强。(左:龚建平去世/右:陆俊执法世界杯)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1/600x450_9UGDSFQN5O2Q0005.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1/t_9UGDSFQN5O2Q0005.jpg
当时央视请来了一个叫沈冰的女主持,真是挺新鲜的一件事儿。世界杯的魅力就是有这么大,阿根廷小组赛出局,看着偶像巴蒂泪别赛场,铁杆白岩松把自己关了起来,据说是写了上万字来回忆自己的大学时光。他从82年开始支持阿根廷,他说自己的青春结束了,然后给儿子取了个小名叫“巴蒂”。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1/600x450_9UFMELQU5O2Q0005.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1/t_9UFMELQU5O2Q0005.jpg
我记得李承鹏在世界杯之后给大家揭秘说,那年有球员告诉他,中国队就是去旅游的,赛前集训根本就不知道该干嘛。所以“进一球、平一场、赢一场”的分步目标是现实的,在第一场输了0-2之后,我记得有好些地方闹事了,用国足作为体育爱国教育的素材,风险太大了!(左:中国队被抽到和巴西同组时阎世铎的表情/右:国足3战全败后球迷落泪)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1/600x450_9UGDSGJF5O2Q0005.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1/t_9UGDSGJF5O2Q0005.jpg
2006年,正值巅峰的刘翔创造了12秒88的世界纪录,中国体育又一次高潮了。世界杯之前,当时有湖南卫视联合PPlive直播超女的跨年晚会,春节晚会也通过网络进行直播,种种迹象表明,我们国家的互联网开始进入视频时代。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1/600x450_9UFOAUJ45O2Q0005.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1/t_9UFOAUJ45O2Q0005.jpg
老球迷都有同感,06年世界杯相对是星光黯淡的,出彩的都是齐达内、卡纳瓦罗那批30岁以上的老将,当时还是新星的C罗、鲁尼统统都是配角。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1/600x450_9UFOAV445O2Q0005.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1/t_9UFOAV445O2Q0005.jpg
但那届世界杯,最火的,不是卡纳瓦罗,不是齐达内头顶马特拉齐,而是年长我10岁的黄健翔,“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因为那次著名的“意大利万岁”,我记得当时新周刊在采访黄健翔之后表达了这样一种意思:21世纪前10年的中国足球,最大成就不是踢进了世界杯、不是女足、不是CCTV5、不是俱乐部不是联赛、也不是成千上万的球迷,而是出了一个黄健翔。“意大利万岁”的解说词后来被各种恶搞,那一年还出了“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赵丽华的“梨花体”,当然你也可以算上当时已经火到一塌糊涂的芙蓉姐姐。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1/600x450_9UFOAVFF5O2Q000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1/t_9UFOAVFF5O2Q0005.jpg
有人把06年称为中国的网络炒作年,而“足球宝贝”更因为世界杯的缘故在那一年登堂入室。当时有一大批电视台、网站都办起了宝贝评选的活动,那些穿着热裤露着肚脐、手捧足球搔首弄姿的女生,确实给当时的男球迷带来了很大的视觉冲击。除了那些模特,因为选秀爆红的李宇春、张靓颖都纷纷以天价在报纸开设了世界杯专栏。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1/600x450_9UFOAVUI5O2Q000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1/t_9UFOAVUI5O2Q0005.jpg
4年一次的世界杯虽然能在某个夏天缓解人们不断变快的生活节奏,但近些年我深深的感觉到,足球在人满为患的城市里开始消失了,大概想去踢球的人还是有的,但场地实在太少了。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1/600x450_9UFOB05S5O2Q000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1/t_9UFOB05S5O2Q0005.jpg
南非世界杯开始前,我跳槽到了一家网络公司,开始接受网络媒体的洗礼。第二年,我升级当了爸爸,我很自然的想起了我的父亲,记忆也一下子被拉回到那个工厂大院的年代。我这辈子所有的锻炼时间基本都献给了足球,只是年过而立,渐渐感觉力不从心,对于足球的热爱也慢慢转移到儿子的身上。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1/600x450_9UFQ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1/t_9UFQ5.jpg
西班牙成了新时代的王者,但世界上最好的两个球员在世界杯上却远没达到称王的水准,这种事情如果发生在我看球的那个年代,是很让人费解的。我时常想,世界杯是不是真的没有二十年前那么吸引人了,最后我总是这样宽慰自己:也许是现在的生活有点过于五彩斑斓了。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1/600x450_9UFQ63NM5O2Q000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1/t_9UFQ63NM5O2Q0005.jpg
后来《阿凡达》席卷全球,电影院有了3D技术,智能手机开始慢慢占领市场,这些日新月异的科技的确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然而就在我工作的地方,我目睹了那些80后的艰难与尴尬。足球也是他们的初恋,但是他们需要面对的是买不起房、养不起家这样的残酷现实。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1/600x450_9UFQ63UN5O2Q000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1/t_9UFQ63UN5O2Q0005.jpg
至于90后的孩子们,足球已经不再是必需品,他们有太多可以关注的新鲜事物,他们几乎每一年每个月都在引领时尚,只是这些莫名其妙的东西,来得快去得也快。或许他们中间也有好多是热爱足球的,但现实让家长、老师和孩子没有选择。我又想起那一年,父亲为让我看世界杯给学校撒谎的往事,我不知道自己十几年后有没有这样的宽容和魄力。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1/600x450_9UFQ649E5O2Q0005.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1/t_9UFQ649E5O2Q0005.jpg
儿子今年4岁了,他和我一样都生在世界杯年,我喜欢这样的巧合。孩子要早睡,我不会强迫他陪我一起看世界杯,尽管那会让我很自然的想起父亲。父亲身体还算硬朗,但毕竟年近七旬,我叮嘱他不要熬夜,但他估计不会听我的,何况今年的举办国是巴西,那是他前半辈子的主队。如果没有父亲,我不知道这一生会不会跟足球结缘,但我不会勉强我的孩子,他的人生是他自己的。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1/600x450_9UGEP4CQ5O2Q0005.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1/t_9UGEP4CQ5O2Q0005.jpg
图集已浏览完毕重新浏览
谁是假球迷? 三成人承认“分不清”近来,《球迷鉴别完全手册》、《伪球迷测试指南》等一系列剑指假球迷的网帖、博文受到网民疯传。不少人惊呼身边一大票“球迷”“躺枪”,自己也不能幸免。本次调查中,53%的受访者直言身边有很多假球迷,但是近三成人(29%)承认“分不清”谁是假球迷;另有18%的受访者感觉假球迷并不多。家里看球时,你的零食是需要剥皮牙啃的,还是光喝啤酒不吃零食?老婆与你一起看球时问问题,你是详细解释还是不理睬?……这是网络上被热转的一份真伪球迷问卷调查。设计者将一系列问题的选项赋予分值,接受测试的人可自测出总分,对照答案看自己是真球迷还是假球迷。不少球迷惊呼“很准”,然而也有被测为假球迷的人感到委屈,认为这些判定标准太过表面:“自己支持的球队输了,有的人要么破口大骂对方球队,要么怨天尤人,而有的人则是积极讨论,找自己队伍的不足。这才是真假球迷的最大区别吧?”假球迷啥特点?43%称爱问“谁会夺冠”“意大利出局,让我悲痛欲绝”,“意大利,我爱你,不因为你是冠军,只因为你是意大利”……足球爱好者周小衫告诉晨报记者,6月25日凌晨意大利不敌乌拉圭最终惨遭淘汰之后,微信朋友圈上缅怀意大利的感言刷了满满一屏,有惊呼的,有落泪的,有骂裁判不公的,有骂对方球队的,这些人大多是女性,盲目支持强队,特别是帅哥多的强队,这些人大部分是假球迷。假球迷都有哪些特点?调查中,63%的受访者首选“盲目支持一流强队,只喜欢看强队比赛”;其次是“对比赛结果的关注远超对过程的享受”(50%);还有43%的人发现,假球迷最爱问“哪支队会夺冠”。相信专家分析,并作为看球的主要依据(39%),只关注球星、经常以貌取人(38%),没进球的比赛不好看、进球多的比赛才好看(37%)。社会心理学会会员、重庆明亮心理咨询所所长邱驷认为,真球迷也好、假球迷也罢,大家不用过多在意这个名分。其实看球是最能发泄心理压力的方式之一,通过看球享受快乐,挥洒激情,宣泄压力未尝不可。为何假球迷扎堆?半数人直言不看球就out了邱驷发现,当整个社会都在关注世界杯时,身边哪怕再不感兴趣的人,为了不让自己在人群中显得格格不入,或者希望在与他人交往时获得更多谈资,也会主动去了解世界杯是什么。为何假球迷扎堆?54%的受访者直言,世界杯是大家的共同话题,不看球就成“outman”了;50%的受访者认为原因是为了看踢足球的帅哥;47%的受访者觉得是因为,不加入的话怕朋友聊天插不上话,可能不利于交际;另有36%的受访者承认家里“另一半”是球迷,不陪看也要陪聊。
邱驷指出,围绕世界杯的话题可以引发一系列社交行为:通过世界杯可以跟单位平时不怎么聊天的同事、上司产生更多话题;可以迅速拉近“球迷客户”的距离;可以以看球为名,与心仪已久的人约会;当然,还可以在深夜,约一大群朋友一边聊天喝啤酒、吃炸鸡,一边看世界杯,这样的场景,肯定能让人久久不能忘怀……世界杯正在我们的生活中,织成一张社交网络。不过,邱驷提醒,时下也有一部分人在烦恼被世界杯信息洪流裹挟,形成心理负担,甚至正常生活受到干扰,所以建议球迷们文明看球,要在不打扰他人生活的前提下狂欢。重庆晨报记者 肖舒楠 通讯员 邓循
本文来源:华龙网-重庆晨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我的位置:
世界杯32强出炉,球迷们还在为无缘俄罗斯的球星伤心,美国人已经嗅到商机了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姚勤毅
摘要:人家还在感伤,美国人已经嗅到商机了——这么些个球星,这么好的资源,明年俄罗斯世界杯的时候都坐在家里的沙发上看球多浪费,要把他们利用起来。
俄罗斯世界杯的最后一张门票归属,北京时间今天上午尘埃落定了——南美区第五名秘鲁队,赶上了这趟世界杯末班车。至此,世界杯32强全部产生。
有不少球迷对着这张名单哀叹着,“我喜欢的某某队、某某球员无缘参赛,这对我来说可能是一届假世界杯。”
这也是自然。本届世界杯的预选赛过程中,意外和冷门之多,叫人叹为观止。许多传统强队都折戟沉沙,比如意大利,1958年来第一次缺席世界杯;美国是自1986年来第一次缺席世界杯;荷兰和加纳自2002年之后,第一次缺席世界杯;作为过去连续两届美洲杯冠军的智利队,2006年之后,第一次无缘世界杯;另外像威尔士、科特迪瓦斯洛伐克这些球队,也都和世界杯说了再见。
最近几个星期,不少媒体都在做各种“落选榜单”,比如“无缘世界杯身价最高11人”“无缘世界杯最强11人”“无缘世界杯球星中,你心目中最佳阵容为何?”等等。这也是顺应球迷的需要,毕竟像这些传统强队,在国内拥有相当的拥趸,而奥巴梅扬、贝尔、桑切斯、维拉蒂、阿拉巴、范迪克等等无缘世界杯的大牌球星,粉丝也都是千万级别的。
所谓的身价最高落选11人。
所谓的最强落选11人。
人家还在感伤,美国人已经嗅到商机了——这么些个球星,这么好的资源,明年俄罗斯世界杯的时候都坐在家里沙发上看球多浪费,要把他们利用起来。
《ESPN》近日报道称,美国足球协会及相关部门已经在计划筹备一项赛事。据悉,美国将邀请几支失意落选世界杯的国家队参与这项比赛,其中包括意大利、荷兰、智利和加纳,除此之外还有科特迪瓦、爱尔兰、北爱尔兰和斯洛伐克等。
听闻这一消息,已经有很多球迷为这场赛事想出了搞笑的名字,诸如“落选世界杯”、“失意者杯”、“另一个世界的杯”、“伤心杯”、“悲剧杯”等等,网友的智慧大无穷,不过真叫这样的名字,恐怕参与的球队还没来,就已经没动力踢了。
如果美国足协真能把这项赛事办出来的,还真不缺卖点和噱头。
首先在球迷心目中,荷兰、意大利、智利这些国家队,本身就很有号召力,人们很希望看到这些球队的比赛。而从国家对角度说,如果有这样一场有组织、有规模、也有较高水准的友谊赛,明年夏天球员们就不会闲着,也省去了自己组织友谊赛练兵的麻烦。
当然最重要的是,球队可以赚钱。对于一些国家队来说,这可是大大的诱惑,比如意大利队。此次意大利无缘世界杯,有媒体就分析称,意大利出局的真因,归根结底就是太穷,请不起像样的教练。
而这场赛事只要商业开发做得出色,版权卖得好,那球队的出场费必然是不菲的。而主办方恰恰是最善于包装和营销职业体育赛事的美国。
而除了赚钱,美国还有其他动力,去将这场赛事做好——今年早些时候,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已经确定合作申办世界杯,一方面美国急于向国际足联展示足球赛事的组织筹备能力,另一方面要借此提升足球在国内市场热度,提前为之后的申办打基础。
所以这场赛事确实有一定的可行性,绝对不是异想天开。据了解,如果赛事能够成功落地,那将会在俄罗斯世界杯开始前举行,毕竟谁也不会蠢到和世界杯去抢收视率。而放在世界杯之前,反倒可以为这一年的足球盛世,做个铺垫和预热,对世界杯来说,也有好处。
不过,中国队恐怕会无缘这场赛事,因为明年的“中国杯”,时间上正好有些冲突。笔者倒建议中国足协去和美国足协商量下,是否可以合办这场“落选杯”,毕竟有中国这么大的市场,加上诸多落选的大牌球星站台,届时肯定能借着世界杯的东风,先火一把。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第三届绿色账户微电影大赛
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整合推广平台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客户端下载
Copyright (C) 上观(沪ICP备号-31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站长统计
沪公网安备 61号
解放日报新媒体研发中心技术支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世界杯冠军最多的球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