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和青少年锻炼 怎样锻炼更科学

上海资讯_上海青少年科学训练教育信息平台
欢迎您: |
全球视域下上海市儿童青少年的身体活动
  采用活力健康儿童全球联盟(Active Health Kids Global Alliance,AHKGA)构建的“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评价指标体系”,对上海城市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进行研究,进而诊断影响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不足而导致体质下降的因素并提出改进建议。其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我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和改善其体质健康水平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活力健康儿童全球联盟;城市;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评价&如本文中若干表格和图片因为排版格式原因,无法看清,可点击鼠标右键下载后查看。&城市作为一国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技等要素的高度聚居地,其不仅是人类走向成熟和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人类群居生活的高级形式。在构成城市人口的结构中,儿童青少年群体不仅是城市富有朝气、充满活力的象征,更是整个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对于处在生长发育关键时期的儿童青少年而言,每天参加足够量的身体活动是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因此,对城市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进行研究,不仅可为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指导,对于城市乃至整个人类未来的发展也具有深远意义。然而,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生活在其中的儿童青少年,无论是个体行为习惯,还是日常生活环境,以及与其相关的政策法规,都对其身体活动水平带来了影响。如何对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进行研究,是一个必须综合考虑的问题。否则,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就难以全面掌握,进而对城市以及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在如何研究的问题中,全面权衡、综合考虑既是出发点也是落脚点,综观国际社会对此问题已展开的实践研究和相应的研究成果,活力健康儿童全球联盟(Active Health Kids Global Alliance,AHKGA)在该方面的研究拥有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好的参考价值,其中较为完善的“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评价指标体系”是联盟成立、各成员国和地区定期发布各自国家和地区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研究报告的关键所在。鉴于AHKGA构建的评价体系已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得到较好的实践应用,且相关的应用成果对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全球化程度逐步加深,我国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以及儿童青少年体质水平总体持续下滑的背景下,采用AHKGA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城市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进行研究,进而诊断影响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不足而导致体质下降的因素并提出改进建议。同时,希望相应的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我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和改善其体质健康水平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帮助。&一、AHKGA及其意义(一)AHKGA的成立背景及其使命2014年,加拿大活力健康儿童(Active Health Kids Canada,AHKC)慈善机构,在加拿大多伦多组织召开了“首届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全球峰会”,会议以“强力推广运动,让更多的孩子动起来(The Power Move to Kids)”为主题,共同探讨和应对因身体活动不足导致的儿童青少年肥胖率逐年增高、体质持续下降、健康潜在隐患突出等问题。会议期间,为了形成监测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的长效机制,构建有力推动全球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发展的共同体,AHKC倡议以全球峰会为契机,成立活力健康儿童全球联盟(AHKGA),成立初期共有来自5大洲的32个国家和地区加人。鉴于AHKGA是在加拿大AHKC慈善机构积极倡导下成立的,同时考虑到AHKC具有较为规范和成熟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因此,AHKGE、的运营模式、目标使命以及评价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的指标体系基本上是在AHKC的基础上进行构建的。此外,为了促进AHKGA长远发展,AHKGA各成员国和地区还自行在各自国家和地区成立类似的组织机构。AHKGA希望各成员国和地区采用联盟通用的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评价指标体系,每年对各自国家和地区的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进行评价,并定期向社会发布研究报告,目的是希望通过逐步改善儿童青少年参与身体活动的行为习惯和生活环境,实现其促进和帮助更多的儿童青少年定期、定量参加身体活动的使命。此外,AHKGA还建议每2年召开一次全球峰会(2016年在泰国曼谷举行第2届峰会),会上除了统一发布当年各成员国和地区的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报告,总结过去两年在监测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方面的经验之外,还将共同探讨应对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的新挑战,进而为全球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发展提供指导建议。&(二)AHKGA对本研究的双重意义◆AHKGA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践操作意义AHKGA各成员国和地区共用的“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评价指标体系”(表1),是在AHKC评价体系的基础上进行筛选后构建的,该评价体系具有评价内容全面、操作过程简单、结果呈现简明等特征。评价内容以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为基础,围绕与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密切相关的个体行为习惯(5个指标)、日常生活环境(3个指标)和政府政策法规(1个指标)3个层次进行构建;操作过程以计算各指标中符合要求的儿童青少年百分数为主要统计方式;最终结果将各指标对应的百分数转换成相应的等级进行呈现。总之,以通过发布报告获得全社会对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的关注度和认知度来说,该种评价方式以及具体的实践操作值得借鉴与推广。表1 AHKGA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评价指标体系
&◆AHKGA组织成立的理论启示意义大量研究证实,儿童青少年体质下降与身体活动不足密切相关,而且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不足已成为全球普遍化的问题,城市的问题甚于农村,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的大城市中问题更大。针对该问题有必要从全球的视域进行审视,从而在实践和理论上提出解决方案。如果评价体系的构建是理论付诸实践的初探,那么,在AHKGA各成员国和地区的评价结果基础上,建设相应的全球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研究数据平台,将会为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的研究提供更多更具有价值的行动理论。因此,理论意义大致表现为:1)在AHKGA数据平台基础上,从横向上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现状进行比较分析;2)同样基于AHKGA数据平台,在纵向上可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趋势进行比较分析;3)综合横向的发展现状和纵向的发展趋势,揭示全球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的概况及特征。基于此,本研究将会对我国城市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情况与AHKGA成员国和地区的平均水平进行比较分析,同时,AHKGA成立对本研究的理论启示意义也会在“思考与建议”部分进一步论述。&二、调查结果与分析(一)行为层次指标结果与分析◆身体活动水平分析及比较身体活动水平是指按照国际通用的身体活动推荐量,儿童青少年在过去一周平均每天至少参加60 min中高强度身体活动(Moderate to Vigorous-intensity Physical Activity, MVPA)的情况。研究证实,MVPA更易对人体产生有效刺激并利于健康促进,而中等以下强度的身体活动对人体健康促进作用收效甚微。在本研究中,综合身体活动水平的界定和我国城市儿童青少年对身体活动的认知情况,将MVPA定义为:各种能使儿童青少年心跳加速并让其在一段时间里上气不接下气的运动,包括在体育课、体育锻炼、体育训练以及日常生活中(如爬山、郊游、快走)进行的各种身体活动。该指标的数据结果通过问卷题项“过去一周中,周一至周五你参加60 min以上中高强度身体活动的天数是多少,选项范围为0~5”和“过去一周中,周六至周日你参加60 min以上中高强度身体活动的天数是多少,选项范围为0 ~2”获得。统计显示,在过去一周中,每天参加60 min以上MVPA的儿童青少年比例仅为18.4%(图1)。在构成18. 4%的综合比例中,男生为20.9%,女生为15.8%,符合国际上男生身体活动水平普遍高于女生的基本规律。从图1所示的按年级升序排列可知,初中和高中2个学段的儿童青少年全部低于平均水平,小学阶段的虽然在平均水平线以上,但从小学向初中过渡阶段形成了较大的落差,且在落差之后基本呈持续下降的趋势。若该趋势持续保持,将不利于学生在儿童青少年时期形成积极参加身体活动的习惯,从而导致其成年时期难以养成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在横向方面与国际平均水平相比,我国城市儿童青少年在个别年龄段上也存在较大差距,巴西著名医生Pedro等通过对105个国家和地区13~15岁儿童青少年的身体活动水平分析发现,每天MVPA在60 min以上的比例为19. 700(95%CI;19.5%~19.9%),而我国仅为11.0%。身体活动水平作为AHKGA评价体系中的核心指标,是其他指标结果的综合反映,提高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是有效改善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必须从影响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的行为、环境和政策等方面作进一步探析。
图1 上海市4~12年级学生每天至少参加60 min MVPA的比例变化&◆组织化体育参与分析及比较组织化体育参与是指儿童青少年参加社会性体育组织(社区体育俱乐部、体育训练营等)的情况,该指标调查的内容反映出2个特征:1)城市儿童青少年自身以及家长支持其参加校外体育组织的意识;2)童青少年在校外参加体育组织方面所投人的时间。在本研究中,上海市学生体质健康研究中心通过调查中、小学生是否为学校体育代表队或体育俱乐部成员的方式,间接了解我国城市儿童青少年每周参加组织化体育活动的情况。通过对数据分析发现,我国城市儿童青少年在此方面表现不甚理想,在校外有时间、有意识参加组织化体育锻炼的不足15%(图2)。此外,从图2还可知,即使在初、高中阶段学生参加组织化体育锻炼的比例普遍低于平均水平的情况下,对于时间相对充足且更为活泼好动的小学生,平均比例也未达到20%,且这一结果远落后于AHKGA中欧美等发达国家(地区)的统计数据。澳大利亚国家统计局2013年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5~17岁儿童青少年每周至少参加一次组织化体育活动的比例在半数以上,其中,男生所占的比例为64%,女生为63%;而在我国城市的男性儿童青少年中有效比例为17%,女性仅为12%。较低的比例意味着在儿童青少年放学后,基本上很少参加规范性组织化的体育锻炼。分析认为造成该结果的原因:1)我国社会性儿童青少年体育组织的发展有待完善,即使是在城市;2)繁重的学业压力和自身的体育素养水平,使得多数儿童青少年学生在离开学校后根本无暇也无意识去参加体育锻炼。该指标的评价结果也说明,目前我国城市儿童青少年体育的发展主要还局限于学校之内,社会参与儿童青少年体育的广度和力度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图2 上海市4~12年级学生至少参加1个体育组织的比例变化◆自主性身体活动分析及比较自主性身体活动是指儿童青少年每周在校外自行参加身体活动的时间和频次情况图,其特征是:1)参与主体的自发性和活动形式的非组织性;2)参加身体活动的环境为“脱离学校,基于家庭,立足社区”。&在AHKGA成员国和地区中,加拿大建议其国家儿童青少年每周至少参加4h的自主性身体活动,但未评定最终结果;芬兰儿童青少年每周至少参加4h自主性身体活动的比例为34%。新西兰儿童青少年每周至少参加4h自主性身体活动的比例更高,接近80%。在本研究中,上海市学生体质健康研究中心在使用AHKGA通用统计方式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国情,统计过去一周自主参加除学校组织的体育活动(体育课、大课间体育活动、运动队训练活动等)达到4次(每次按1h计)及以上的儿童青少年比例。从图3反映的情况可知,我国城市儿童青少年自主性身体活动整体情况并不乐观,不仅在总体水平上与AHKGA成员国(地区)中部分发达国家(地区)存在一定的差距,就自身的发展趋势也是呈持续下降的态势。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英国出席全英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年会开幕式时也讲到:中国孩子玩的太少!玩的太少在某种层面上就是儿童青少年自主性身体活动不足,究其原因:1)没时间去玩;2)不会以体育的方式去玩。在我国,自主性身体活动作为学校体育以外儿童青少年参加身体活动的重要部分,不仅要发挥好学校体育的导向功能作用使得他们会玩,同时,学校、家长乃至整个社会也要多给他们一些自由支配的时间去玩。在我国,作为与学校体育活动互为补充、共同确保儿童青少年学生“每天锻炼1 h”的自主性身体活动,学校体育所要做的就是让儿童青少年学会以体育的方式自行参加身体活动,若时间能够获得保障,自主性身体活动将是提高儿童青少年日常身体活动水平的关键所在,也是改善学生体质的重要突破口之一。
图3 上海市4~12年级学生每周至少参加4次自主性身体活动的比例变化◆上下学交通方式分析及比较上下学交通方式是指儿童青少年日常出行(上下学,往返于公园、超市或朋友家)采用积极出行方式的情况。积极的出行方式主要包括步行和骑自行车两种。处于学生阶段的儿童青少年,往返于学校与家庭是其最主要的出行路线。因此,多数AHKGA成员国(地区)将儿童青少年上下学所采用的交通方式作为主要评价内容,部分国家(地区)也会将家与学校之间的距离作为评价参考。在美国,家至学校距离在3 km以内,只有15%的儿童青少年以步行或骑自行车方式上下学,相同的距离在芬兰比例却高达75%。在本研究中,将儿童青少年上下学所使用的交通方式作为主要统计内容。统计结果显示(图4),虽然我国城市儿童青少年在选择积极的出行方式上占到了41.1%,但家长开车接送的比例也接近40%。家用汽车的普及和城市公交系统的完善,为人们的日常出行带来了极大便利,但也在无形中减少了儿童青少年参加身体活动的机会。当然,家长开车接送也有出于路途较远、安全问题等因素的考虑,但这样的数据多少也反映出目前城市家长关爱孩子有些过度。在促进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的过程中,唤醒家长对促进孩子体质健康的主动意识,消除家长关于孩子成长成才的过度焦虑,无疑是一件十分重要的工作。毕竟,家长是孩子情感上最值得信赖、也最愿意依赖的对象,离开家长的主动意识,儿童青少年的身体活动的参与必然会受到较大影响。因此,如果家到学校之间距离适可(以3km为参照),建议家长多鼓励孩子选择积极的出行方式,从“健康身体,绿色环境”的角度而言,既实现了“体育”的价值,也体现了“教育”的意义。
图4 上海市学生上下学采用交通方式的比例&◆静态生活方式分析及比较静态生活方式是指儿童青少年每天在使用电子屏幕和其他久坐行为上花费的时间情况,AHKGA建议儿童青少年每天静态生活时间不超过2h。生产力的发展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日常静态生活时间增多就是典型特征之一。研究证实,因静态生活时间增多造成的身体活动不足(Physical Inactivity,PI),是导致当前肥胖和慢性心血管疾病流行的一种高危因素叫,且该种行为极易在儿童青少年时期形成并持续到成人阶段,直接影响其现在的体质和将来的健康。在本研究中,通过屏幕时间和作业时间2个指标,了解每天静态行为时间<2 h的儿童青少年比例(图5)。从图5可知,在综合比例方面,儿童青少年每天静态生活时间<2 h的比例仅为11. 800;随年级递增的趋势分析发现,每天的作业时间(X=0.38,SD=0.18)对儿童青少年静态生活时间增多产生的影响要远大于屏幕时间(X=0.68, SD=0.08),但也不能忽视智能电子产品的普及对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不足产生的影响。对儿童青少年静态生活方式进行调查,更多的是基于家庭和社区环境,目的是了解儿童青少年在放学后有多少时间参加身体活动。从本研究的调查结果来看,有时间参加身体活动的儿童青少年比例不高,繁重的作业量已让多数儿童青少年难以分身。相关调查显示,中国学生家庭作业量全球第一,其中,上海15岁青少年在家庭作业方面每周要花费14 h,而美国同龄青少年的时间为6.1h,芬兰仅为3h。当然,在现有考试选拔机制的推动下,增加校外作业时间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业水平,但也有相关报道,学校有效地利用校内时间和少布置或不留家庭作业,学生同样可以保持优异的成绩。家庭作业过于繁重,不仅剥夺了儿童青少年参加身体活动的时间,同时也会将家长“套牢”,当学生和家长将每天仅有的共同时间用在完成家庭作业上,非常不利于家庭体育的发展,并且静态生活时间增多导致的身体活动不足会让儿童青少年体质进一步下降。
图5 上海市4~12年级学生每天<2h静态生活时间的比例变化◆行为层次指标综合分析从城市儿童青少年在身体活动参与行为层次各指标的综合比例可知(图6),多数指标结果处在较低等级。在各指标结果综合比例普遍不高的情况下,该层面的整体情况也将不甚理想,其中,“身体活动水平”的综合比例便是该层次结果的集中反映。在AHKGA构建的评价体系中,“身体活动水平”不仅是整个评价体系的核心指标,也是行为层次指标群的综合体现。从行为层次各指标的关系分析来看,“静态行为方式”反映的是儿童青少年每天参与身体活动的时间,“组织化体育参与”体现的是儿童青少年参与身体活动的意识,“自主性身体活动”强调的是儿童青少年参与身体活动的技能(包含意识),“上下学交通方式”则是儿童青少年日常身体活动的另一重要补充,而“身体活动水平”则是以上4个指标综合作用的结果,是对身体健康促进程度的重要参照之一。至此,结合我国国情,可从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对儿童青少年行为层次的结果进行分析,其中,“身体活动水平”“组织化体育参与”“自主性身体活动”分别可与《课程》目标中的“身体健康”“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进行对应,但从上述相应指标的评价结果来看,《课程》对儿童青少年在积极参与身体活动方面并没有起到较好的效果。并且,此前相关研究也表明,《课程》对学生整体体育参与的促进所起效果甚微。从行为层次的指标构成以及评价结果来看,并不能完全否定《课程》本身所具有的功能,因为“静态生活方式”在行为层面指标中所起到的负面作用不容忽视。研究证实,儿童青少年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水平与放学后玩耍的频率和时间呈高度正相关关系,与使用屏幕(电视、电脑、手机、游戏机等)时间、频率呈高度负相关关系。因此,通过着力完善《课程》体系以及为儿童青少年预留更多的自由支配时间,以“身体活动水平”为核心指标的行为层次指标群的综合比例可以获得进一步提升。
图6 上海市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行为层次指标综合情况(二)环境层次指标结果与分析◆家庭综合环境分析及比较家庭综合环境是指父母为孩子创造参加身体活动机会,父母日常身体活动水平,父母同孩子一起参加身体活动以及儿童青少年之间相互鼓励、支持参加身体活动等综合情况。家庭作为实施教育、开展体育的主要环境之一,家庭体育对儿童青少年健身意识和运动习惯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父母在家庭体育环境中扮演着儿童青少年参加体育锻炼的支持者和引导者双重角色。本研究着重从家长对儿童青少年参加体育锻炼的支持和表率2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支持方面包括家长鼓励孩子参加体育锻炼、关心体育学习、创造体育锻炼条件等;表率方面体现在家长身体力行的引导孩子参加体育锻炼,经常同孩子一起参加体育锻炼,并对孩子运动习惯的养成产生积极影响等。统计发现,能够做到以上两方面的家长占到了73.9%(图7)。对数据进一步分析显示,“支持”(84.0%)和“表率”(62.6%)两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说明目前城市家长对孩子参与体育的支持主要还停留在主观层面。类似的情况在AHKGA成员国(地区)中也较为普遍,如在新西兰,近50%的家长在观念上支持孩子参与体育锻炼,但真正落实到具体行动上,日常同孩子一起参与体育锻炼的家长比例不足200oC0}}。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无论是在体育观念上大力的支持(含物质方面),还是在参与行为上良好的表率,都会对孩子参与体育锻炼产生积极的影响。反之,家长若在身体活动观念和行为上表现消极,将会在家庭综合环境中产生不良影响,进而导致孩子在身体活动的健康促进方面造成缺失,近年来,苏格兰儿童青少年因身体活动不足导致的体质下降与家长不经常参与身体活动和肥胖率升高有直接关系,可见,家长健康观念与日常身体活动参与之于家庭综合环境建设的重要作用。此外,相关研究显示,家长的健康意识和锻炼行为与其所受的教育程度呈正相关关系,而且这些健康的意识和锻炼行为很容易在家庭环境中对孩子产生深刻的影响。基于此,以家长学历作为自变量,对家长所受的教育水平与其对孩子身体活动综合影响的关系进行探析。从图7显示的结果可知,相较而言,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家长能够更好地依托自身受教育的水平,给孩子在身体活动参与方面提供更多的支持和起到更好的表率作用。
图7 上海市不同学历水平的家长支持孩子参加身体活动情况&◆学校综合环境分析及比较学校综合环境是指与学校体育相关的政策法规执行,体育师资配备,体育课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开展,场地器材配备等情况图。在我国,学校体育承担着增强学生体质、传承体育文化、培养体育人才等基本任务,基本任务的承担决定了其在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本研究中,以学校体育的基本任务作为出发点,分别从领导的重视程度、体育课开展情况、大课间活动开展情况、每天锻炼1h执行情况、场地器材的配备、学生总体满意度6个方面进行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图8),6个方面的综合比例为80.1%,总体情况较好。体育课按要求开课率达到95%以上,少数没有达到开课要求的学校主要是因场地器材满足不了天气变化对开课要求。在场地器材方面,由于上海市用地空间的限制,学校的空间拓展有限,大规模的增加场地基本没有可能性。提示,对于城市特别是已经成型的特大城市的学校体育发展,需要有新的硬件资源拓展思路,否则,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成果很难有效作用于学校体育的发展。在低于平均水平的评价内容中,“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情况并不理想。大课间体育活动作为体育课的补充,是学生日常在学校参加体育锻炼的另一重要板块,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情况的不理想也导致了“每天锻炼1h”得不到更好的保障。究其原因,仍然在于城市学校空间狭小,活动组织难度较大,实际效果难以得到体现。综合而言,空间局限已经成为当前城市学校体育发展的瓶颈问题。对于该问题,单靠学校自身已很难解决,必须通过因地制宜、创新发展才能促进学校综合环境水平的提升,一个可能的思路是,加强校外儿童青少年体育资源的建设,通过校外“增量”来弥补校内“存量”。此外,学习借鉴也是优化我国学校综合环境的重要途径。回顾我国学校体育百余年的历史,借鉴引进与自主创新是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两条主线。近年来,学校体育的借鉴引进多以美国为主,可是在AHKGA中美国的评价结果并不理想(评定等级为C-),一些赴美考察交流的学者也证实了该结果,不理想主要表现在学校体育管理体制松散、政策执行不利、专业师资匾乏、体育经费短缺、评价方式混乱等方面。而英格兰却在AHKGA中独树一帜(评定等级为A-),较高评定等级的背后是相对专业的师资队伍、完善的课程体系、有效的政策法规、充足的教育经费和先进的体育设施做支撑困。因此,我国学校体育在借鉴引进上应从多维视角比较分析不同国家的发展特点,进而为我国学校体育的借鉴引进树立更加合理的目标取向。
图8 上海市中、小学学校体育开展情况◆社区综合环境分析及比较社区综合环境是指社区中的健身场所、公共绿地以及社区周边的城市公园、广场等活动场所,该指标通过调查社区的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相关政策文件(policies)、体育组织(Programs)、安全系数(safety)和儿童青少年每天在社区中参加身体活动的时间5个方面,了解社区对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的促进情况图。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和人居环境的改善,以及从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来看,社区综合环境将成为我国城市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参与的主要场所。在本研究中,结合我国的城市社区特征,从社区的体育设施、体育活动和体育组织3个方面对社区综合环境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城市社区上述3个方面的综合比例为35.9%(图9),相较AHKGA中西方发达国家(地区)的平均水平(综合比例约为70%)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从图9可知,社区体育组织和体育活动的比例偏低,是综合比例处在较低水平的主要原因。社区的体育设施、体育组织、体育活动3方之间的差距,反映出社区体育发展极不均衡。当社区综合环境的发展出现失衡时,儿童青少年就难以利用社区环境提升其身体活动水平,行为层次指标“组织化体育参与”较低的综合比例也间接证明了该问题的突出。反观AHKGA中社区综合环境评定等级较高的多为西方发达国家(地区),通过查阅相应的调查数据发现,在英格兰,60%以上的儿童青少年对社区体育环境安全系数和参与体育锻炼的便利性方面表示满意;在加拿大,63%的家长认为现有的体育设施和活动组织可满足他们孩子参加日常的体育锻炼;在美国,84.6%的儿童青少年居住的社区至少拥有1个适合他们的健身场所[}sz};在澳大利亚,85%的儿童青少年及其父母认为其所在社区体育环境有适宜的健身场所并可满足参与体育的需求。可见,多数发达国家(地区)已将社区综合环境作为发展儿童青少年体育的重要依托。因此,要努力改变社区体育“有设施、缺组织、活动少”的失衡发展现状,提升社区综合环境对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参与的价值。当然,在平衡社区综合环境时,也要注意对社区体育设施的改进与完善,因为造成我国城市社区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参与“有设施、缺组织、活动少”结果,还可能与社区体育设施本身不适合儿童青少年体育参与的需要有关。多年来,我国主要以建设“健身路径”的思路发展社区体育设施,一定程度上偏离了儿童青少年体育参与的兴趣需求。因此,平衡社区综合环境,要从儿童青少年参加身体活动的需求出发,逐步地去完善现有的社区体育设施,创建儿童青少年社区体育组织,举办儿童青少年喜好的体育活动,充分发挥社区综合环境提升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的实际效用。
图9 上海市社区综合环境情况&◆环境层次指标综合分析从儿童青少年日常所处的家庭、学校和社区综合环境的评价结果可知(图10),环境层次指标总体的综合比例较好。分指标来看,家庭作为儿童青少年“生于斯、长于斯”的重要环境,家长最大的心愿就是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通过对家庭环境的评价结果可知,家庭在儿童青少年参加身体活动方面提供了较好的支持;学校作为我国开展儿童青少年体育、传承体育文化的重要社会事业单位,肩负着积极开展儿童青少年体育、提升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的责任和义务,从对责任承担和义务履行的评价结果来看,我国学校在积极提高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社区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正逐步成为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参与的又一重要环境,但城市快速的发展难免会导致社区人文环境滞后于建筑环境的建设,社区综合环境较低的综合比例正是对当前存在问题的最好说明。通过对不同环境的特征进行分析后,还需理清环境与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行为之间的关系。心理学家华生认为,人类行为主要通过后天习得,而环境是决定一个人行为模式的关键因素。从本研究所采用的评价体系可以看出,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行为是环境作用于个体后表现出的结果。因此,环境层次中的指标可以与行为层次的指标建立对应关系。
图10 上海市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环境层次指标综合情况从图10的对应关系可以看出,家庭作为影响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行为的首要环境,对行为层次的各个指标都会产生影响;学校是家庭以外儿童青少年运动技能学习、身体活动参与的重要场所,与学校环境能够建立密切对应关系的指标有“静态生活方式”“组织化体育参与”和“自主性身体活动”;社区环境作为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的重要补充,其对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参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组织化体育参与”和“自主性身体活动”2个指标上。建立对应关系后会发现,虽然我国城市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的环境层次指标整体获得了较高的综合比例,但从行为层次各指标普遍较低的综合比例来看,较好的身体活动环境并没有促进有效的身体活动行为养成。在该方面通过与AHKGA中发达国家(地区)对比发现,虽然其他国家(地区)也存在类似的情况,但环境与行为之间的差距并未如此显著。因此,需要对环境层次各指标的评定结果进行再次分析。首先,在影响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行为最大的家庭环境中,家长支持的态度是积极的,但在身体力行方面还有待提高,“身教重于言传”,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要在身体活动参与方面积极行动起来。其次,作为肩负增强学生体质基本任务的学校,是落实儿童青少年“每天锻炼1 h”重要环境。“1 h”不仅要在时间上动起来,更要在效果上动起来,如此才能提高儿童青少年每天的身体活动水平。最后,作为家庭和学校补充的社区综合环境,必须把组织建立和活动举办的短板补齐,才能更好地保障家庭和学校体育作用的有效发挥。此外,在完善各个环境不足之处时,还要考虑环境之间的均衡发展并产生协力,在环境协力的驱动下,才会更好地促进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参与行为的养成和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三)政策层次指标结果与分析◆政府政策分析及比较政府政策是指政府为提高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制定的政策法规以及政策法规在执行过程中为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的参与提供的人力、物力和资金等情况。加拿大正是依托体育政策,从联邦和地方在财政上获得持续的支持进而开展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研究,尽管资助力度有限;而芬兰则是AHKGA中政策制定和执行最好的国家(地区)之一(评定等级为B),颁布于20世纪80年代的《运动法案》)(The Sport Act)不仅是指导儿童青少年参与身体活动的基本依据,也是开展全民健身、制定相关政策、募集活动资金的重要保障。&我国政府历来关心和重视儿童青少年的体质健康状况,为促进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领域可谓是“政策高度密集区。考虑到我国在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方面政策的数量频度高、层级类型多的实际情况,在本研究中,将儿童青少年的父母及其他监护人对《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知晓度作为该指标的评价内容。选择《标准》的依据:1)((标准》在政策法规中具有目标导向作用,即《标准》是检验其他政策执行情况的标尺;2)《标准》在政策文件中具有代表性,因其在诸多政策中是少有被要求全面实施且历年执行的文件;3)《标准》是社会了解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的重要窗口。基于上述依据,选择儿童青少年的父母及其监护人作为调查对象,是父母及监护人不仅影响着儿童青少年的身体活动水平,同时,他们也是最为关心和重视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的主要社会群体。通过该群体对《标准》的知晓度,一方面了解家长对有关孩子体质健康信息关注的全面性;另一方面,了解《标准》在社会上的实际影响力。统计显示,父母及监护人对《标准》较为了解的综合比例为26.7%(图11)。分项来看,父亲与母亲对《标准》的知晓度较为接近,但皆低于儿童青少年其他监护人的知晓水平。造成该差距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祖辈和父母辈之间教育观念的差异,如在讨论放学后是让孩子多玩玩促进身体健康,还是按时完成作业以免成绩下降的问题上,祖辈更愿意让孩子多玩玩,关心的是健康问题,而父母辈则多是要求孩子按时完成作业,倾向于重视孩子的文化成绩。此外,家庭环境指标中家长主观支持低于客观表率的结果,也间接说明了父母辈在具体行动上还需加强,同时一也要提高对《标准》的知晓度。当然,从《标准》本身来讲,还要进一步完善以及对外加强宣传引导,从而让《标准》成为社会了解儿童青少年体质状况,支持儿童青少年体育发展的共识。
图11 上海市儿童青少年的父母及其他监护人对《标准》的知晓情况示意图&◆政策层次指标综合分析鉴于AHKGA的评价体系在政策层次仅有“政策法规”单个指标,所以对政策层次进行分析仍然以家长对《标准》的认知作为切人点。从家长对《标准》较低的认知水平以及儿童青少年体质持续下降的形势可以推断,与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相关且目标落实在《标准》上的政策(《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等)并没有得到有效执行。美国政策学者艾利森认为,在政策目标的实现过程中,政策本身的功能仅占10%,而其他90%取决于有效执行。在我国,政策执行一般采用“以政策为中心”自上而下的执行路径。然而,在沿着该路径对政策进行执行时,经常会遇到执行资源不足、执行手段单一、执行与监控机制不健全、执行机构互动不足、执行者认同度不高、执行动力不足和政策环境不利等问题,最终使得一些具有良好制定初衷的政策,只进行象征性的执行。其次,就政策本身而言,虽然其自身的功能只占政策目标实现过程的10%,但也不能忽视其处在整个政策目标实现的开端位置。在与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相关的政策中,有些政策在制定过程中忽视了要解决问题的复杂性和困难程度,使得政策目标层次较低、功利性偏强,一旦这些政策出台,不但难以解决问题,反而可能会让问题变得更加复杂。比如,身体活动是影响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受制于儿童青少年个体行为和生活环境的综合影响,如果仅让体育或教育部门出台通过提升身体活动水平的方式解决儿童青少年体质持续下降问题的政策,难度不言自明。因为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是个系统工程,需要长期举全社会之力方可有初步解决的可能。而要想实现更好的解决,必须在政策的合理制定和有效执行方面多加思考。参照已有相关研究成果,可从提升政策目标层次,完善政策体系,拓宽政策资源,整合政策执行机构(尤其是非政府组织机构),丰富政策执行手段,完善执行监督机制和优化政策环境7个方面进行思考。政策从制定到执行,最终目标是实现主客体对政策的认同。通过调查发现,家长对《标准》的认知度还较低,说明《标准》及相关的配套政策没有很好地实现政策制定要满足契合民意的良好初衷。因此,在制定促进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方面的政策时,需要有更加全面和理性的思考。&(四)我国城市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情况与AHKGA成员国(地区)平均水平比较分析为更好地认知我国城市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引入AHKGA成员国(地区)平均发展水平(15个国家和地区报告中各指标等级的均值)进行比较分析。从图12呈现的结果可以看出:&(1)我国在行为、政策以及环境层次中“社区”7项指标的评定等级低于AHKGA平均水平;(2)与AHKGA国家(地区)在环境和政策对行为的形成和促进效果相比,我国在该方面的转化效率较低;&(3)我国行为层次各指标评定等级的趋势与AHKGA的平均水平走势较为相似,但各指标等级均低于AHKGA平均水平且各指标之间的等级落差较大;&(4)我国城市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参与的环境主要依托“学校”和“家庭”,而AHKGA国家(地区)更多的是利用“社区”;&(5)我国在制定和有效执行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参与的政策法规方面与AHKGA平均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可见,我国城市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现状与AHKGA的平均水平相比,不足的地方还较多,尤其是身体活动参与行为方面。从“环境决定行为”的理论来看,要对行为进行分析最终还要回归到儿童青少年日常所处的环境中。通过评价可知,“家庭”环境更多地停留在家长主观支持上,与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参与更为相关的家长表率并不理想;“学校”环境在满足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基本要求方面做得较好,但对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提升产生较大影响的“大课间”和“每天锻炼1 h”还有待提高;“社区”环境仅在体育设施上保障了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参与的基本需求,在组织和活动上很难发挥社区综合环境对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的影响。总之,在环境层次,从评价的“量”上来看,我国城市在“家庭”和“学校”方面已超过AHKGA平均水平,但在真正促进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质”的提升上,即有效促进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行为形成方面,还需要对环境进一步优化从而实现行为的改善。
图12 我国城市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各指标结果与AHKGA平均水平比较示意图文章来源:《体育科学》2017年第1期
您可能还会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青少年锻炼计划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