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2014冬奥会短道速滑滑裁判有偏向吗

冬奥会多国裁判有压分内幕?_新浪竞技风暴_新浪网
冬奥会多国裁判有压分内幕?
  平昌冬奥会明天就要闭幕了,关于裁判的问题我们还是没搞清楚。这次裁判真的黑吗?有多黑?韩国人真的收买了裁判吗?
  先来看看各个国家印象中的冬奥裁判,是什么样子的。
  裁判争议最大的,是短道速滑项目。这次冬奥,短道总共判罚犯规50次。加拿大和中国队最多,各9次。韩国3次。
  女子3000米接力,中国和加拿大队双双被判出局。赛后,主教练李琰说,我们需要一个公平的赛场,并且向国际化联提出申诉。虽然申诉第二天就被驳回了,因为没有在30分钟内提交。
  两天后,武大靖拿到金牌,他说,赢就赢在不给对手和裁判机会。我们恭喜他,顺便调侃“裁判:犯规,超速了。”
  甚至还制作了一张逻辑流程图。
  加拿大和我们一样,也很愤怒。他们的教练布莱克本说,“裁判必须有一个标准,同一种犯规应做出相同判罚。”
  男子5000米接力,加拿大队员拿到铜牌。领奖的时候,他们淘气了一把。他们戴着手套,对领奖台做了个清扫的动作,才站到上面去的。
  后来,其中一位加拿大队队员更新ins,说“打扫一下领奖台来领我的第五块奥运奖牌。”
  韩国人的态度有点尴尬。
  武大靖夺冠那天,央视记者问拿到铜牌的韩国选手林孝俊,这次冬奥,裁判的判罚有没有更严格一些。林孝俊否认了,“裁判也不是更加严厉,只是做本职工作而已。”
  之前,女子3000米韩国队夺冠的时候,崔敏静也说,“绊倒加拿大队并非故意,裁判是公平的。”
  但除此之外,国际媒体对这些争议的关注并不多。我们没有在四大通讯社找到关于这个事件的正式报道。零星的几篇报道是这样的:
  2月23号,美国财经网站quartz发布文章,《中国拿了首金,反而招致了国人对韩国的怨恨》。
2月22号,位于纽约的多维新闻发布文章,《平昌冬奥会中国要输得起 放得下》。
  “此次中国队的犯规,韩国方面根本就不是主要原因。裁判的判罚不可能没有依据,试想如果没有足够的证据,估计裁判的判罚也站不住脚。从目前比赛的录像来看,裁判判定中国队犯规是有依据的,并且这一依据也是符合比赛规则的。因此,中国队因为犯规被处罚并不冤枉,即使中国队申诉也改变不了犯规的事实,同时申诉也并不占理。”
  但这段话并不能让人信服,它的每一个论点,都只是结论而已,没有足够的事实作为支撑。
  那冬奥裁判到底有没有问题呢?
  极有可能有的。事实上,关于冬奥裁判,更让国际媒体关心的,不是短道速滑。而是花滑。
  早在2月6号,冬奥会开幕之前,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就说,“奥运会裁判黑哨?数据显示他们就是会偏袒自己国家的选手”。
  2月9号,冬奥开幕当天,美国新闻网站buzzfeed发布文章,“16个一直给他们自己国家选手最高分的裁判齐聚平昌,让我们期待他们会给奥运历史带来什么变化”。
按照这两篇文章的说法,冰上项目比赛中,裁判多多少少会偏袒自己国家的人。
  NBC的论证方法是,这次平昌冬奥会冰上项目的48名裁判,有11名在自己国家的冰雪协会担任或曾担任过官职。
  Buzzfeed的方法是田野调查。他们用一年的时间,统计了国际滑联的200多名裁判。结果发现,有27名裁判会一直给自己国家的选手高分。所谓的高分是指,比其他裁判的平均分高。
  这27名裁判来自10个不同国家,其中16名参加了这次平昌冬奥会,包括3名来自中国的裁判。
  那短道速滑呢?在我们这里快被传为事实的韩国人买通短道裁判的事,最开始是怎么传出来的?
  我们找来找去,在豆瓣八组找到了几个留言。
  “主裁应该是收钱了,也毫不我想不到为啥这样判罚。”
  “有组鹅说滑联一直是韩国和日本企业赞助比赛,偏向性很明显,不知道真假。”
难道这就是最初的信息来源?
  但在八组,我们给前面提到的,花滑裁判给本国选手高分的传说,找到了实锤。
  在一个名为《难过,花滑比赛更多的是各国裁判在婊演》的帖子下,豆瓣网友总结了一些规律,选几条:
  1。美国压羽生结弦和金博洋特别明显,给陈巍和宇野昌磨打高分。
  2。俄罗斯压金博洋特别狠, 其次是陈巍、费尔南德斯,想不通俄罗斯的脑回路啊。
  6。中国裁判给金博洋的打分让我看的都不好意思。中国裁判的思路应该是把金博洋各种打第一,然后中国的最高分被去掉,好保住第二高分。没有中国裁判这么厚脸皮打分,金博洋大约会被美国、俄罗斯压到第六。
  3天后,这件事被日本媒体注意到了。日本雅虎发布新闻,《中国裁判在花滑项目上给中国选手打高分,被国际媒体争相报道》。
  文章里,一位德国籍工作人员说,国际滑联已经收到举报,会对这件事展开调查。如果情况属实,这个中国裁判可能会被停权1年以上。
  本文来自公众号@有马体育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
蓝队和红队最大的差别,就是球员的状态、整体默契。我之所以把“过年”作...
在平昌的同事告诉我,一个韩国餐馆里,武大靖冲线那一刻,所有人都在鼓掌...
如今的马刺队,最不缺的是经验和篮球智商,最缺的是霸气和冲击力,没有莱...登录人民网通行证 &&&
谁是谁非?平昌冬奥短道速滑判罚疑云
孙嘉晖&白志标
日08:37&&来源:
原标题:短道速滑
平昌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3000米接力决赛在争议的喧嚣声中结束,第2个冲过终点的中国队被判犯规,东道主韩国队虽有疑似犯规动作,仍将金牌收入囊中。
对于这样的判罚结果,中国选手周洋和范可新表示无法接受,韩国队也有犯规动作,为什么裁判“视而不见”?
事实上,不光中国选手,包括观众对于这样的结果都无法接受。那么,这场具有争议的判罚戏码究竟谁是谁非,站在中立的立场,我们不妨听听各方观点,让专业人士进行解读。
国际滑联: 以超时为由驳回申诉
20日晚,中国短道速滑队主教练李琰赛后与裁判长进行沟通,提出申诉。
21日,国际滑联有关负责人就李琰提出的申诉给出书面答复,称提交申诉的截止时间是比赛结束后30分钟,因此中国队的申诉被驳回。
这显然无法令人信服。李琰表示,赛后因为裁判们在开会,所以申诉材料一时不能递交上去,那时距离比赛结束早已超过30分钟。
与此同时,国际滑联公布了中国队被判犯规的截屏图,对犯规细节进行了解读,并且表示不会再针对此事做出任何评论。图片显示,中国队最后一棒交接时从外道变至内道,阻挡了韩国选手。
截至21日,本届冬奥会短道速滑比赛总共发生了46例犯规判罚,其中男女各23例。中国队被判犯规次数最多,共有8次,男女各4次,超过了总犯规次数的1/6。加拿大队共有7例犯规排名居次,韩国队则很“干净”,只有2例。
国际滑联短道速滑技术委员会主席兰波特出席新闻发布会,解释了一些犯规判罚。兰波特是前波兰短道速滑著名选手、3届奥运会奖牌得主,她解释说:“当选手试图超越的时候,一般来说领先者享有优先权,但是如果两人处在同一水平位置,那么他们就是平等的,外道不能碰到内道的选手,反之也一样。”
兰波特表示,在弯道超越时情况就会变得棘手复杂,因为在弯道没有平等状况的出现,“我们的判罚依据是有人被阻碍。事实上,在平昌大多数判罚都是发生在弯道”。
杨扬:竞赛规则要让观众看懂
中国第一位冬奥会金牌获得者杨扬表示:“第一,要相信裁判的公正性;第二,我们只能按照现有规则比赛,熟悉裁判的判罚特点,尽量避免问题。”
“的确,近几年短道速滑的规则变化很大。”杨扬说,“我也在了解新的规则。我们当运动员时规则要简单些,超越者会影响前面选手的滑行,因此负主要责任。而现在的规则鼓励超越,做了非常细微的调整,比如超越时身体过了50%如何判罚等。当然,裁判规则太细了,复杂到连我这样的专业选手也感到非常困惑。裁判的尺度和角度也是我们看不到的,因此,我作为国际滑联的理事,接下来会提一些建议,因为规则过于细致会导致观众也看不懂了,失去大量观众对滑冰运动来说是没有意义的。”
杨扬同时表示,她也和中国队有过沟通,希望队员尽快适应裁判的判罚风格,“特别是手上的细微动作、超越时的外道横切等,我们要特别注意”。
中国队领队杨占宇:裁判判罚尺度不统一
中国短道速滑队领队杨占宇直言:“我们认为,比赛中的很多判罚存在着尺度不一致的问题。”
杨占宇称,下一步还会通过其他渠道跟进后续的一些措施,中国队目前仍在跟国际滑联进行积极的沟通和交涉。“我们还有一个比赛日,目前最关键的是专注接下来的比赛。”杨占宇称,队伍第一时间开了总结会,让队员们在场上尽量避免犯规动作。杨占宇表示,短道速滑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出现身体接触是难免的,“2016年开始,国际滑联出台了新的判罚规则,中国队一直在适应和执行相关判罚尺度”。
杨占宇透露:“最近这两年世界杯比赛时,我们一直在按照这个判罚尺度训练、比赛,对判罚规则是有预案的。”他强调,可能是因为冬奥会的缘故,国际滑联这次的执法力度更为严格一些,“每次国际比赛回来后,我们都会做详细的视频分析,针对判罚和自身出现的问题去做准备。不过,每站比赛的判罚尺度也会因为主裁判的改变而有所不同,每个裁判观察的角度不一样”。
多方热议:韩国队犯规在先应罚
中国的短道速滑国际裁判曲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裁判没有判罚韩国队碰撞犯规,却判了中国队犯规,这样的“偏颇”有些争议。他细数了比赛中中国队的4次碰撞,认为裁判对韩国队先出现的碰撞没有判罚,却判了中国队之后的犯规,显然尺度不一。
美国短道速滑名将阿波罗表示,加拿大队员被判犯规的原因是,在比赛快结束时,她挡在范可新和崔敏静的前进路线上,挡住了领先的滑手。对于中国队被罚犯规,她则表示不太清楚。
前短道速滑运动员、荷兰电视台评论员克斯特霍尔特表示:“以前超越者处于劣势,现在规则改变了,对超越者更有利,当你看到身后有人想超越时,必须非常小心,避免发生碰撞。运动员都习惯过去的规则,现在不得不重新认识规则,现在要改变并不容易。”克斯特霍尔特说:“我们和裁判能看到的转播机位不一样,我要给国际滑联提建议,从现在开始公开裁判手中的比赛录像,这样运动员也可以从中学习。”
(责编:欧兴荣、胡雪蓉)
“人民体育 健康中国”马拉松系列赛
  比赛由中国田径协会、人民网和中迹体育三家联合主办,系列赛旨在以高标准服务全国广大的基层跑步运动爱好者,让更多百姓能参与到全民健身的浪潮之中。
2018世预赛亚洲区12强赛
  2018俄罗斯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12强赛9月1日打响,中国与伊朗、韩国、乌兹别克斯坦、卡塔尔及叙利亚同组,这也是国足第11次冲击世界杯。
关注人民网微信真有脸了!平昌冬奥会短道速滑裁判组谢场挥手致意!真有脸了!平昌冬奥会短道速滑裁判组谢场挥手致意!曹蕾热热百家号平昌冬奥会短道速滑的竞赛已经悉数完毕,本届冬奥会短道速滑竞赛的焦点不是运动员也不是教练员而是裁判,在短短几个竞赛日中,裁判的判罚引起了巨大争议!加拿大运动员在领奖时就做出擦领奖台的动作,暗讽本届冬奥会裁判的判罚!而在比赛结束后,裁判组竟还有脸挥手谢场致意!其实本届平昌冬奥会短道速滑竞赛最辛苦的不是运动员,也不是教练员,而是尽管辛(yan)苦(xia),但仍然坚持在岗位上做出“正确”判罚的裁判员们!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曹蕾热热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花儿无语,花下坚挺的绿无语,浅浅淡淡的香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冬奥会短道速滑1500米半决赛太生气了。_百度知道
冬奥会短道速滑1500米半决赛太生气了。
怎么能判王蒙犯规呢,裁判的眼睛是吃饭的啊?看了真生气,希望周洋能顶住压力争取拿到金牌。
哈,真是争了一口气,中国队终于赢了,太棒了
我有更好的答案
一般这些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事情,我个人对滑冰的规则不太懂,不好妄加评论,逆境情况下取胜,就看裁判偏向谁了。不过最后中国还是得金牌了这个不太好说
采纳率:27%
。但周洋很争气啊,一开始我觉得这金牌悬了,没想到周洋实在太神勇。哎。。。米国人实力本来就不及,中途还使坏,还好周洋迅速调整过来了。至于寒国人嘛这回是彻底傻眼了,至于包揽的梦想只能提前见鬼去了。。我觉得王蒙应该没犯规,比赛前还偷偷摸摸的训练害怕我们知道他们的战术安排,最终还是三个人都抵不过咱一个,而且周洋领先很多,是当之无愧的冠军,那人是在内道超的,裁判偏心了,居然把始作俑者直接送进决赛。,寒国人也就会在冰上溜溜转转了,短道速滑拿几块金牌就了不得了。。,看到她超越了我也激动的要死。他们的金妍儿公主马上要亮相了,又有的他们得瑟了那个米国人是冰上拖拉机,是惯犯,自己跑不出好成绩就想拉别人后退。
在过去外国人看不起中国人是因为中国落后现在它们看不起中国人是因为它们嫉妒我们
确实,王蒙没有犯规,是后面的选手犯规才对,后面的选手想超王蒙,可是是从内道超的 ,不过,现在周扬赢了,为中国挣了一口气!万岁!
不知道裁判怎么这么黑 明明是美国的那个犯规 蒙姐姐 顶你
裁判太过分了。我们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其他4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短道速滑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偏袒韩国取悦东道主?冬奥短道裁判屡引争议,专家一语点破原因偏袒韩国取悦东道主?冬奥短道裁判屡引争议,专家一语点破原因泉城侃球百家号冬奥会短道速滑3000米接力决赛已经战罢,可是,关于这场比赛判罚的讨论还没有结束。赛后,很多中国观众都在抨击判罚不公,最大的疑问就是为何韩国有犯规的嫌疑,却没有任何判罚。确实,在3000米接力决赛中,韩国在倒数第五圈进行交接棒的时候,一名队员直接摔在了冰道上,并且,因此影响到了身边加拿大队的交接棒,这也直接导致了身后一名加拿大选手被带倒。可是,这次摔倒在赛后并没有任何判罚。当最终结果出来的时候,围在一圈的韩国女队一个个都激动得掉下了眼泪,她们抱在一起,感叹这枚金牌的来之不易。可以想像,在结果出来之前,韩国女队会是怎样忐忑不安。毕竟,这次碰撞她们的犯规嫌疑不小。中国资深短道速滑国际裁判王石安认为韩国犯规明显,“韩国队队员摔倒,将加拿大队员绊倒,不管有意无意,都是违规在先,都应该被取消比赛成绩。”可是,为何韩国女队没有被判犯规?这确实是一个大疑问。对此,国际滑联也没有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但是,偏袒韩国取悦东道主的嫌疑也是摆脱不掉。其实,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目前短道速滑这样的判罚方式确实需要调整了。王石安就表示,“短道速滑有强烈的身体接触和对抗,这是其运动自身魅力,单纯用比赛录像回放裁定结果,就像用显微镜和放大镜无限放大队员在身体对抗瞬间的动作,反而不客观,应该将选手比赛的动作逻辑和录像回放相结合,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如此看来,在短道比赛进行判罚的时候,裁判的主观认识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最终的判罚。裁判毕竟是人不是机器,人总有犯错的时候。看来未来短道速滑比赛的判罚,需要有更精确的技术手段来辅助,帮助裁判做出最客观的判罚。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泉城侃球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资深体育记者,分享第一手体育评论。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冬奥会短道速滑裁判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