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关节,肌肉疼是全身的关节疼怎么回事事

关于全身关节肌肉疼痛是怎么回事呢?
提问时间: 03:51:43|
病情描述:
年龄:24性别:男病史:3周后我的全身关节肌肉疼痛,一直到现在还是这样。3周左右开始吃抗生素药,7周HIV检测阴。想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很害怕,想得到帮助,应该怎样治疗呢?
看了该问题的网友还看了:
医生回答专区
医师/住院医师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帮助网友:57408收到了:
你好!根据你的描述你说的全身的关键痛应该是和受风寒有关系。一般的危险的4周以后才可以检查hiv的。这样的病症有一定的潜伏期,关节肌肉疼痛属于风寒入侵体内,脾肝不足引起的,采用舒筋活血,活络通脉的药物就可以的。用中药疏通经脉,通气活血。可以用:舒筋活络汤。大秦究汤都是可以的。建议你去看看中医,祝你健康!
TA帮助了147人
目前共收到封感谢信
TA帮助了24人
目前共收到封感谢信
TA帮助了199人
目前共收到封感谢信
中医科医生
中医科医生
妇产科医生全身肌肉关节酸痛的检查有哪些?
一、病 史  是一个主观诉述,每个患者所反映的关节疼痛症状,其实际含义可能各不相同。突发性严重疼痛与长时间反复疼痛的患者,其病变程度可能大不相 同。在关节部位疼痛的诊断上重要的是首先询问详细的病史,了解疼痛的各种特征,包括发病快慢,疼痛性质、发作时间,伴随症状,加重或缓解因素。  1、起病快慢  关节疼痛分急性与慢性而言。急性疼痛见于感染性炎症,特别是化脓性关节炎。多以与急剧开始。沙门菌关节炎,脑膜炎球菌性关节炎,念珠状链杆菌性关节炎等均以关节疼痛骤然开始,随之可有肿胀或渗液。代谢性关节病、痛风发病较快,骤然开始剧痛/慢性疼痛多见于变性性关节病,增生性骨关节病,骨坏死性关节病,特发性关节病,营养性关节病,内分泌,血液病性关节病,代谢性关节病,关节,性关节病等。  2、疼痛性质  一般痛的性质对诊断大多无助,开始站立时关节疼痛,活动一会儿疼痛减轻或消失多为退变性骨关节病,交锁性疼痛多为膝关节内或游离体。静息性疼痛多为骨内压增高,运动时疼痛多为骨坏死性关节病。  3、关节创伤  许多关节疼痛是由于关节创伤,损伤关节内软骨,关节内骨折,韧带撕裂。关节囊损伤,关节内结构损伤,外伤史对于诊断关节痛有重要意义。  4、伴随症状  感染性关节炎多伴有全身中毒症状,、头痛、食欲缺乏。风湿性关节炎多伴有心脏炎,舞蹈病,环形红斑、皮下结节。牛皮癣性关节炎伴有皮肤病损。痛风性关节炎可有脉管病,肾脏尿酸盐结石。血友病性关节炎可有其他部位出血。急性白血病关节受累,常见脾脏肿大,肝脏肿大,淋巴结病或紫癫。淋病性关节炎可有淋病性尿道炎,眼结膜炎等。溃疡性结膜炎性关节病可有发热,贫血,肠道排出血液和新液。结核性关节炎可伴有皮肤斑丘疹。发热和肌痛。类风湿关节炎可有肌肉萎缩,骨质疏松,贫血,巩膜炎等。骨关节病可伴有远端指间关节Heberden结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关节受累,并可有食欲缺乏,呕吐与便秘,多尿,烦渴,虚弱疲乏,普遍性骨质疏松。  二、体格检查  关节疼痛应当进行全面、细致的体格检查。首先应当是望诊,观察关节部位有无红肿、隆起,静脉怒张、窦道、癫痕、肌肉萎缩、畸形等情况。结合触诊了较两侧是否对称,等长,是否有。如膝关节的浮骸试验,是检查关节积液的常用方法。步态往往也是表明关节疾患的重要表现,如破行,鸭行步态,跳跃步态,呆步及麻痹性步态,痉挛性步态等;某些关节病变可有关节活动时弹响;关节的触诊即对关节周围肌肉收缩和关节活动度情况的检查,两侧要进行对比。肢体测量也是诊断中一项内容。针“对不同关节有不同的特殊检查法,而不同的检查法对疾病的诊断具有特殊意义。  三、实验室检查  在诊断关节病时,实验室检查是不可缺少的诊断步骤。检查项目较多,其临床意义不一。  1、类风湿因子(RE)是直接对抗天然或变性丙种球蛋白的抗体(自身抗体)。它以IgM,IgG,IgA免疫球蛋白出现,对人类 IgG的可结晶部分的附着素表现特异性。检查类风湿因子的方法多,但基本原则都是相同的。除系统性红斑性狼疮外,其他关节病及关节病变阳性率均较低 (&50% )因此在鉴别诊断方面,本实验有重要意义。  其他疾病的阳性率:①和其他胶原病的阳性率,根据 Ziff的报告,风湿热为20%,为34%,结节性为21%,系统性硬化症为28%,皮肌炎为12%。②非风湿病的阳性率,根据Barffeld的报告,传染性肝炎为20%,亚急性心内膜炎为27%,梅毒为4%,类肉瘤为18%,癌肿为11%,白血病为4%,多发性骨髓瘤为4%。③的阳性率为10%-20%,④正常人口中的阳性率约 4%。  2、红斑狼疮细胞试验  是一种已经摄取变性核质的吞噬细胞。红斑狼疮细胞现象共分为两期。第一期,出现细胞核的核蛋白质为抗核因子所改变。第二期,出现毁坏细胞或死细胞的 吞噬作用。红斑狼疮的意义亦就是红斑狼疮细胞的意义:依靠试验的小心处理,大约有80%全身性红斑狼疮患者可发现红斑狼疮细胞。有18%患 者可以见到,慢性活动性肝炎,药物过敏、进行性全身硬化,节性多动脉炎和皮肤真菌病,有时也可见到红斑狼疮细胞。  3、红细胞沉降率  血沉是测定各种风湿病和炎症性疾病的最简便而又重要的检测手段。血沉增快可见于急性风湿热,急性感染,活动性结核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恶性肿瘤等多种疾病。定期检查血沉,可有助于推断疾病发展或逐步痊愈。对某些 疾病的鉴别有一定帮助。  4、抗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  如抗链球菌 溶血素”O“效价高至500U以上,表明患者在近期曾感染溶血性链球菌,常用以协诊断风湿热。必须注意,如有溶血、高胆固醇血症、黄疽和血清污染或细菌感染者,皆可使抗链球菌溶血素”O“增高。  5、儿反应蛋白  血中的C反应蛋白升高常被用于了解急性风湿热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活动情况。  6、抗核抗体  此种检测常用于结缔组织病的诊断,尤其是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中抗体效价和阳性率最高,诊断的特异性最强。  7、免疫球蛋白和补体  该测定可用于观察免疫功能状况,对结缔组织疾患如:肝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慢性细菌、病毒及寄生虫感染,肿瘤等的诊断有一定的帮助。  8、HLA-B27的检测  可用已知 HIA-B27清,加被检查者淋巴细胞相混合,然后加人补体,如果特异性抗血清与淋巴细胞膜相应的HLA抗原结合,即可活化补体而引起细胞膜损伤。损伤的 细胞膜能通过活性染料而着色,可在显微镜下识别。如有50%以上的细胞着色,湖细胞被认为是具有相应的HIA-B27抗原,判为阳性。HIA-B27阳性 者最多见于强直性脊柱炎,阳性率在 86%-96%。  9、尿酸  尿酸充分弥漫在整个体液之中,尿酸代谢发生障碍、形成、关节尿酸盐沉着,造成关节炎急性发作,即痛风。通测定血尿酸、尿尿酸的含量。  10、滑液的检查 首先是外观上看,正常关节液色淡黄、清晰,呈效性。根据它的透明质酸的含量,聚合作用的浓度和程度来定它的部滞性。部蛋白试验;加醋酸于正常或接近正常的 滑液中,可凝成级蛋白凝块。急性炎症关节液,呈现稀疏絮状就蛋白凝块。白细胞,变性性关节病其白细胞数为(0~1)/L,类风湿性节炎为 (3-15)x109矿,甚至还要更多些。类风湿因子;有时血液出现阳性反应之前,滑液可出现阳性,因而对诊断有所帮助。若出现结晶体,可用偏光湿微镜检 查结晶体。  四、关节镜检查  关节镜是一种新的外科技术,对于诊断和治疗关节疾患已显示出它的先进性与准确做目前已广泛用于膝关节、肩关节、肘关节、髋关节、踝关节,甚至还可以 用于腕关节及指间关节的检查及治疗。关节镜技术损伤小,恢复懈可以肉眼直接观察关节内的结构变化,要比影像学检查更加准确。镜检价值:①早期发现外科手术 所能处理的损伤。②给患者与外科医生提出不需要施行手术处理的根据。③尽早提出可供了解和研究某些病变可能发生的进展小④关节镜检查能够避免不必要的手 术,对预定计划手术方案可以改变。⑤确定了意料以外的诊断。  五、影像学检查  关节疾患X线拍片是常规的检查方法之一,主要查看骨质的变化,特别是对关节部位骨肿瘤,骨质破坏、畸形、关节渗液肿胀,有明显的诊断意义。CT及 MRI也是检查关节病变新的方法,除对骨质显像之外,对关节内的软骨,软组织结构能够显像,对诊断半月板损伤有其先进之处,这是普通X线拍片所不能比拟 的、其缺点是价格较昂贵。
全身肌肉关节酸痛医院推荐
1条患者评价
1条患者评价
1条患者评价
1条患者评价
0条患者评价
您可以在医患咨询平台咨询健康问题,还可以分享您身边的健康知识和就医经验。
全身肌肉关节酸痛药品
用于防治流行性感冒和其它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
参考价格:¥0
清热解表。用于流行性感冒,症见发热恶风、头痛头晕、咳嗽、...
参考价格:¥0开始腿部肌肉痛,慢慢全身的肌肉都痛 但不是酸痛 不是刺痛 不胀痛 也不冷痛,头脑是清醒的。食量正常。只有打加兰他敏 休息会可以走动
但全身肌肉很痛。到处医院都检查了 但查不出是杂回事
希望有哪位可以帮帮我 谢谢
你好:
  纤维肌痛综合症(fiomyalgia syndome,FS)是一种非关节性风湿病,临床表现为肌肉骨骼系统多处疼痛与发僵,并在特殊部位有压痛点。纤维肌痛综合征可继发于外伤,各种风湿病,如骨性关节炎(osteoathitis,OA)、类风湿关节炎(heumatoid athitis,RA)及各种非风湿病(如甲状腺功能低下、恶性肿瘤)等。这一类纤维肌痛综合征被称为继发性纤维肌痛综合征(seconday fiomyalgia syndomen),如不伴有其他疾患,则称为原发性纤维肌痛综合症(pimay fiomyagia syndome)。
发病机理
  本病的机制尚不清楚。文献报道与睡眠障碍、神经递质分泌异常及免疫紊乱有关。
  1.睡眠障碍
  睡眠障碍累及60—90%的病人。表现为睡眠易醒、多梦、晨起精神不振、疲乏、有全身疼痛和晨僵感。夜间脑电图记录发现有α波介入到Ⅳ期δ睡眠波中。用铃声干扰志愿者非快动眼睡眠(non apid eye movement)亦可诱导出上述脑电图图形及临床症状。其他影响睡眠的因素如精神紧张、环境噪音均可加重纤维肌痛综合症症状。因此推测...
你好:
  纤维肌痛综合症(fiomyalgia syndome,FS)是一种非关节性风湿病,临床表现为肌肉骨骼系统多处疼痛与发僵,并在特殊部位有压痛点。纤维肌痛综合征可继发于外伤,各种风湿病,如骨性关节炎(osteoathitis,OA)、类风湿关节炎(heumatoid athitis,RA)及各种非风湿病(如甲状腺功能低下、恶性肿瘤)等。这一类纤维肌痛综合征被称为继发性纤维肌痛综合征(seconday fiomyalgia syndomen),如不伴有其他疾患,则称为原发性纤维肌痛综合症(pimay fiomyagia syndome)。
发病机理
  本病的机制尚不清楚。文献报道与睡眠障碍、神经递质分泌异常及免疫紊乱有关。
  1.睡眠障碍
  睡眠障碍累及60—90%的病人。表现为睡眠易醒、多梦、晨起精神不振、疲乏、有全身疼痛和晨僵感。夜间脑电图记录发现有α波介入到Ⅳ期δ睡眠波中。用铃声干扰志愿者非快动眼睡眠(non apid eye movement)亦可诱导出上述脑电图图形及临床症状。其他影响睡眠的因素如精神紧张、环境噪音均可加重纤维肌痛综合症症状。因此推测,这种Ⅳ期睡眠异常在纤维肌痛综合征的发开门见山中起重要作用。
  2.神经递质分泌异常
  文献报道血清素(seotonin,5-HT)和P物质(sustance P)等神经递质在本病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血清素的前体是色氨酸、食物蛋白中的色氨酸在肠道被吸收后,大部分与血浆蛋白结合,小部分呈游离状态。游离的色氨酸可被载体携带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然后,在5-HT能神经元中经羟化和脱羧作用生成5-HT。释放到突触间隙的5-HT,在部分被突触前神经末梢重摄取,部分经线粒体单胺氧化酶作用生成无活性的5-羟吲哚乙酸(5-hydoxyindole acetic acid)。5-HT也存在于消化道粘膜、血小板及乳腺细胞中,由于它很难通过血-脑屏障,所以中枢神经系统与外周血中的5-HT分属两个系统。经研究发现:①纤维肌痛综合征病人血浆中游离色氨酸及其转运率(tannspot atio)减低。减低的程度与肌肉骨骼疼痛呈相关,即血浆浓度及转动比率越低,疼痛越明显。②血小板膜上的高亲合力的5-HT受体,丙咪嗪 可与5-HT竞争性地结合到血小板受体上,用氚标记的丙咪嗪测定血小板膜上的的5-HT受体密度,发现纤维肌痛综合征比正常人受作用。③纤维肌前综合征现人脑组织中5-HT比正常人明显减少。实验表明,5-HT可调节非快动眼睡眠、减低对疼痛的敏感性,改善抑郁状态,还可加强麻醉的镇痛作用。阿米替林(amitiptyline)和胺苯环庚烯(cycloenzapine)可5-HT向5-羟吲哚乙酶转化,增加5-HT浓度,故对纤维肌痛综合征有一定疗效。相反,给予色氨酸羟化酶抑制剂—对氯苯丙氨酸(paachloophenylalamine)会出现纤维肌痛综合征样疼痛,停用这种药物后,疼痛消失。
  另一种与纤维肌痛综合征有关的神经递质是P物质。Littlejohn发现,物理或相关信息刺激可诱导纤维肌痛综合征病人产生明显的皮肤充血反应,这种过度反应可能与存在着持续的末梢伤害刺激有关。由于这些刺激,皮肤多型伤害感受器(polymodal cutaneous nocicepto)反射性地从神经末梢释放病理量的P物质,后者又可引起局部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强及一种神经源性炎症(neuogenic inflammmation)。神经末梢释放P物质后,背根神经节的初级感觉神经元将合成更多的P物质,以便维持一个恒定水平。合成的P物质同时向末梢和中枢双向传递,因此,中枢神经系统的P物质含量增高。由于它的缓慢但持久而强烈的兴奋作用,中枢神经系统必会受到一定影响。
  此外还发现在正常或高水平的5-HT存在下,P物质对感觉神经冲动的发放有一个阻抑作用。缺乏5-HT,它将失去这种控制作用,导致痛觉过敏。
  3.免疫紊乱
  一些作者报道在纤维肌痛综合征病人的真皮-表皮交界处有免疫反应物沉积,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纤维肌痛综合病人肌肉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肿胀,提示有急性血管损伤;组织缺氧及通透性增强。病人常述的原因不明的体重增加,手弥漫性肿胀及夜尿增多可能与通透性增强有关。
  此外,初步研究发现,白介素-2(inteleukin-2,IL-2)水平在纤维肌痛综合征中升高。接受IL-2治疗的肿瘤病人会出生纤维肌痛综合征样症状,包括广泛的疼痛、睡眠障碍、晨僵及出现压痛点等。还发现α干扰素可引起疲乏。上述现象提示免疫调节紊乱。体内细胞因子水平异常可能与纤维肌痛综合征的发开门见山有关。
[编辑本段]流行病学
  关于纤维肌前综合片的流行病学情况,国内尚未见报道,国外亦无精确统计资料,但从一些初步资料看来,该病并不少见。英国一个调查资料表明,在因病不能工作的人群中,10.9%是由风湿疾患所致,其中纤维肌痛综合症约占一半。美国风湿病协会指出原发性纤维肌痛综合征最常见的风湿病之一,仅次于RA和OA,占第三位。Yunus等在1年内共诊治285例有骨骼肌肉系统疾病的患者,其中29%为OA,20%为原发性纤维肌痛综合征,16%为RA。亚洲国家中,日本有一篇报道,说明了们2年内在结缔组织病门诊共诊治182名风湿病患者,其中纤维肌痛综合征为11例,占总数的6%。列类风显关节炎(27.5%)、系统性红斑狼疮(16%)、系统性硬化症(10.4%)、干燥综合症(7.7%)等之后,居第七位。
临床表现
  纤维肌痛综合征多见于女性,最常见的发病年龄25—45岁。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但主要有下述4组症状:
  1.主要症状:全身广泛疼痛是所有纤维肌痛综合征病人都具有症状。虽然有的病人仅主诉一处或几处疼痛,但14的病人疼痛部位可达24处以上。疾病遍布全身各处,尤以中轴骨骼(颈、胸椎、下背部)及肩胛带、骨盆带等处为常见。其他常见部位依次为膝、头、肘、踝、足、上背、中背、腕、臀部、大腿和小腿。大部分病人将这种疼痛描写为刺痛,痛得令人心烦意乱。
  另一个所有病人都具有症状为广泛存在的压痛点,这些压痛点存在于肌腱、肌肉及其他组织中,往往呈对称性分布。在压痛点部位,病人与正常人对“按压”的反应不同,但在其他部位则无区别。
  2.特征性疾病:这一组症状包括睡眠障碍、疲劳及晨僵。约90%的病人有睡眠障碍,表现为失眠、易醒、多梦、精神不振。夜间脑电图显示有α波介入到非快支眼节律中,提示缺乏熟睡。50—90%的病人有疲劳感,约一半病人疲劳症状较严重,以至于感到“太累,无法工作”。晨僵见于76—91%的病人,其严重程度与睡眠及疾病活动性有关。
  3.常见症状:这一组症状中最常见的是麻木和肿胀。病人常诉关节、关节周围肿胀,但无客观体征。其次为头痛、肠激惹综合征。头痛可分偏头痛或非偏头痛性头痛,后者是一种在枕区或整个头部的压迫性钝痛。心理异常包括抑郁和焦虑也比较常见。此外病人劳动能力下降,约13的病人需改换工作,少部分人不能坚持日常工作。以上症状常因天气潮冷、精神紧张、过度劳累而加重,局部受热、精神放松、良好睡眠、适度活动可使症状减轻。
  4.混合症状:原发性纤维肌痛综合征很少见,大部分纤维肌痛综合征病人都同时患有某种风湿病。这时临床症状即为两者症状的交织与重叠。纤维肌痛综合征常使与之共存在风湿病症状显得更严重,如不认识这种情况常会导致对后者的过度治疗和检查。
辅助检查
  除非合并其他疾病,纤维肌前综合征一般无实验室异常。但有报道纤维肌痛综合征病人IL-1水平增高,自然杀伤细胞及血清素活性减低,脑脊液中P物质浓度升高。药13病人有雷诺现象,在这一组病人中可有抗核抗体阳性、C3水平减低。
  自70年代Smythe首次提出纤维肌痛综合征诊断标准以来,相继以许多诊断标准问世。但这些标准在方法学上、内容上都不尽相同,从而给流行病学及临床研究带来一些困难。为此国外学者通过多中心协作,在以往标准的基础上,研究了大量病人的临床症状及压痛点,从中筛选出最有鉴别意义的一个临床症状及18个压痛点,提出了1990年纤维肌痛综合征的分类标准。
  1.持续3个月以上的全身性疼痛:身体的左、右侧、腰的上、下部及中轴骨骼(颈椎或前胸或胸椎或下背部)等部位同时疼痛时才认为是全身性疼痛。
  2.用拇指按压(按压力约为4kg)18个压痛点中至少有11个疼痛。这18个(9对)压痛点部位是:枕骨下肌肉附着处;斜方肌上缘中点;第5至第7颈椎横突间隙的前面;冈上肌起始部,肩胛棘上方近内侧缘;肱骨外上髁远端2cm处;第二肋骨与软骨交界处,恰在交界处外侧上缘;臀我上象限,臀前皱襞处;大粗隆后方;膝内侧脂肪垫关节折皱线的近侧。同时满意上述2个条件者,可诊为纤维肌痛综合征。
  应用这个标准可使纤维肌痛综合征的定义更趋一致。该标准所强调的纤维肌痛综合征与其他类似疾病的区别处,因而没有包括综合征特征性表现,如疲劳、睡眠障碍、晨僵等。应用这个标准时,考虑到上述特点,将会增加诊断的可靠性、正确性。但这个标准不能区分原发性纤维肌痛综合征和继发性纤维肌痛综合征。因此,纤维肌痛综合征诊断成立后,还必须检查有无其他伴随疾病,以区分原发性与继发性纤维肌综合征。这种区分在临床研究及疗效观察显然是必要的。
鉴别诊断
  纤维肌痛综合征的症状如疲乏、疼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它需要下列几种疾病相鉴别。
  1.精神性风湿痛:纤维肌痛综合片易与精神性风湿病相混淆,但两者有显著不同。精神性风湿有带感情色彩的症状。如把疼痛描述成刀割炎烧样剧痛,或描述为麻木、发紧、针扎样或压迫性疼痛。这些症状常定位模糊。变化多端,无解剖基础,且不受天气或活动的影响,患者常有精神或情感紊乱,如精神神经病、抑郁、精神分裂症或其他精神病。区别两者是重要的,因前者更难处理,常需精神病专家治疗。
   2.慢性疲劳综合征:慢性疲劳综合征包括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和特发性慢性疲劳综合征。表现为疲劳、乏力,但缺少基础病因。检查患者有无低热、咽炎、颈或腋下淋巴结肿大,测定抗EB病毒包膜抗原抗体IgM,有助于鉴别二者。
  3.风湿性多肌痛:风湿性多肌痛表现为广泛性颈、肩胛带、背及骨盆带疼痛。但根据血沉快、多见于60岁以上老人、滑膜活检示炎性改变、对激素敏感等特点,可与纤维肌痛综合征相鉴别。
  4.类风湿关节炎:RA和纤维肌痛综合征病人均有全身广泛性疼痛、发僵及关节肿胀的感觉。但纤维肌前综合征的关节无肿胀的客观证据,它的晨僵时间比RA短,实验室检查包括类风湿因子、血沉、关节X线片等也都政治。纤维肌痛综合征疼痛分布范围较广泛,较少局限于关节,多位于下背、大腿、腹部、头部和髋部,而RA的疼痛多分布于腕、手指和足趾等部位。
  5.肌筋膜痛综合征:肌筋膜痛综合征亦称局限性纤维炎,也有学问压痛点,易与纤维肌前点征相混淆。但两者在诊断、治疗和预后上都有不同之处。
  肌筋膜痛综合征的压痛点通常叫激发点,按压这一点,疼痛会放射到其他部位。虽然病人感到疼痛,但他们可能不知道激发点任何处。
  肌筋膜综合征通常只有一个或聚集在局部的几个激发点。激发点起源于肌肉,受累肌肉活动受限,被动牵拉或主动收缩肌肉均可引起疼痛。用1%普鲁卡因局部封闭激发点可暂时消除疼痛。它与纤维炎不同,没有广泛的疼痛、僵硬感或疲乏等症状。但是如果持续性的疼痛引起Ⅳ期睡眠障碍,肌筋膜综合征就可能演变为纤维肌痛综合征。
  肌筋膜综合征通常由外伤或过劳所致。一般预后较好。
治疗措施
  纤维肌痛综合征是一种特发性疾病,其病理生理至今不明,因此对它的治疗方法也不多。它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弥漫性慢性疼痛,除“压痛点”之外,别无客观体征。所以不仅治疗选择不易,疗效评定也颇为困难。目前的治疗主要致力于改善睡眠状态、减低痛觉感觉器的敏感性、改善肌肉血流等。据认为这几方面与纤维肌痛综合征的成因有关。而疗效则主要根据治疗前后压痛点数目及症状的变化而判定。
  治疗方面较重要的一点是给患者以安慰和解释。告诉患者它不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疾病,也不会造成终生残疾,以解除病人的焦虑和抑郁。
  在药物治疗方面,多数作者报告三环类抗抑郁药阿米替林和胺苯环庚烯是目前治疗本病的理想药物。它们通过:①抗抑郁;②增加非快动眼睡眠,减少快眼动睡眠;③增加血清素含量;④解除肌痉挛等作用达到改善睡眠、减少量僵和疼痛的效果。阿米替林10mg,根据可缓慢增至20—30mg,或胺苯环庚烯10—40mg,均为睡前一次服。其副作用为口干、咽痛、便秘,由于剂量较小,病人大都可以耐受。
  近年发现S-腺苷甲硫氨酸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有一定疗效。它是脑组织许多甲基化反应的甲基拱体,且具有抗抑郁作用。
  在非药物治疗方面,文献报道心血管适应训练(cadiovascula fitness taining)及肌电图生物反馈训练(EMC-iofeedack taining)有一定疗效。McCain等将42例原原性纤维肌痛病人分为心血管适应训练和弹性运动组(flexiilty execises)。每组病人每周训练3次,每次60分钟。心血管适应训练脚踏自行车测力计,运动时要求心率要超过150次分,并且持续时间逐次延长。灵活运动组只是做各种活动,心率很少达到115次分。20周后,两组比较,心血管适应训练组在压痛点的压痛程度,病人和医生的总体评定方面均有明显改善。Fuaccioli等对15个原发性纤维肌痛病人在5周内进行了15次肌电图生物饭训练,其中9人在晨僵、压痛点数目及压痛程度方面均有改善。治疗结束后,这种改善一直持续了6个月。此后的对照研究也得到了同样结果。
  其他治疗如局部交感神经阻断、痛点封闭、经皮神经刺激、干扰电刺激、针灸、近摩等均可试用。这些治疗的疗效和机制尚有等进一步研究。
其他答案(共2个回答)
应该考虑可能是得了纤维肌痛综合症的可能,它是一种非关节性风湿病。临床表现为肌肉骨骼系统多处疼痛与发僵,并在特殊部位有压痛点。它可继发于外伤各种风湿病,如骨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及各种非风湿病(如甲状腺功能低下恶性肿瘤)等。
另外,不知道患者没有嘛眼睑下垂的症状?如果有的话,那就应该是得了“重症肌无力”。它是一种神经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重复活动后肌肉无力或易疲劳,休息后症状缓解,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已积累的大量证据表明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患者体内存在乙酰胆碱抗体,该抗体作用于运动神经原末梢和骨骼肌细胞所构成的运动终板,尤其是突触后膜的乙酰胆碱受体,结果是功能性乙酰胆碱受体数量减少从而导致动作电位产生障碍,乃至神经肌肉传导障碍。从而出现症状。
肌肉劳损是一种慢性的反复积累的微细损伤。常发生在肌肉活动过多或固定姿势下肌肉持久紧张的部位。可分为急、慢性两类。常见部位为腰、颈、腿部的肌肉。临床表现...
小腿肌肉痉挛的原因有:
  1、寒气:外界环境寒冷、潮湿时,若准备活动不充分,突然参加剧烈体育活动,易发生腓肠肌痉挛,在水温低游泳时,也会发生腓肠肌痉挛,这种情...
引起腰痛的原因有哪些??
腰痛是一个症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引起腰痛的原因很多,绝大多数的原因已经知道,但仍有少数病因尚未明确。常见的病因可概括为四大类:①由...
钾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元素,其作用主要是维持神经、肌肉的正常功能。因此,人体一旦缺钾,不仅精力和体力下降,而且耐热能力也会降低,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四肢酸软无力,出现程...
纤维肌痛综合征的症状如疲乏、疼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它需要下列几种疾病相鉴别。 1.精神性风湿痛:纤维肌痛综合片易与精神性风湿病相混淆,但两者有显著不同。精神性...
胀痛:中医学名词,是指疼痛且有胀的感觉。是气滞作痛的特点。如胸胁脘腹等处胀痛,时发时止,多属于气滞之证。但是头目胀痛,则多见于肝阳上亢或肝火上炎的病证。
胀痛:中医学名词,是指疼痛且有胀的感觉。是气滞作痛的特点。如胸胁脘腹等处胀痛,时发时止,多属于气滞之证。但是头目胀痛,则多见于肝阳上亢或肝火上炎的病证。
胀痛:中医学名词,是指疼痛且有胀的感觉。是气滞作痛的特点。如胸胁脘腹等处胀痛,时发时止,多属于气滞之证。但是头目胀痛,则多见于肝阳上亢或肝火上炎的病证。
胀痛:中医学名词,是指疼痛且有胀的感觉。是气滞作痛的特点。如胸胁脘腹等处胀痛,时发时止,多属于气滞之证。但是头目胀痛,则多见于肝阳上亢或肝火上炎的病证。
大家还关注
Copyright &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
相关问答:12345678910111213141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全身关节肌肉酸痛无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