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总决赛观看人数nba的人数有多少

在美国看NBA的人到底有多少人啊?是不是很少啊~_百度知道
在美国看NBA的人到底有多少人啊?是不是很少啊~
我有更好的答案
十个男人里头有一个不去健身房锻炼的在美国,排在第一的是美式足球---橄榄球。举个例子,比如健身,在欧美国家,所有人基本都被这三个体育项目平分了,第二的是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为什么会感觉三大项目在美国都非常受关注呢,人都很多呢,因为欧美国家对全民健身运动很看重,那就是奇葩,但在中国,十个男人要是有一个是酷爱健身的,他就是奇葩。老美基本上所有人都会锻炼健身,第三是篮球---NBA
采纳率:89%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看nba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亚洲人不会打NBA?看NBA里有多少亚洲面孔,姚明无人能敌!亚洲人不会打NBA?看NBA里有多少亚洲面孔,姚明无人能敌!失败由于没有坚持我百家号田卧勇太被称为是日本的“乔丹”,2003年在掘金试训后最终还是没能进入NBA,但2004年田卧勇太和太阳签订合同。2004-05赛季,田卧勇太成为了首位登上NBA赛场的亚洲后卫。同年12月18日,田卧勇太被太阳裁减;2005年9月他又和快船签约,但10月31日再次因经验不足被放弃。作为伊朗最优秀的中锋,哈达迪并没有参加过NBA选秀,但他却在2008年和灰熊签约正式登陆NBA。哈达迪是第一位进军NBA的伊朗运动员,也是继贝哈德·萨米之后第二位在美国职业联赛打球的伊朗运动员。2004年选秀大会上,韩国中锋河升镇在次轮第17顺位被开拓者选中。04-05赛季河升镇代表开拓者出战19场,场均得到1.4分0.9个篮板,职业生涯总共出战46场,场均得到1.5分1.5个篮板。2006年夏天河升镇被交易到雄鹿,但因为伤病只代表球队打了一场季前赛比赛就被裁减。日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利亚州·帕罗奥多,美国职业篮球运动员,效力于NBA金州勇士队。大学期间效力于哈佛大学。虽然在NBA选秀大会上落选,但是在日NBA金州勇士队却与这位自由球员签订了一份两年的合同,林书豪也因此成为哈佛大学自1953年后首位进入NBA的球员,同时还成为首位进入NBA的美籍华人。2007年NBA选秀大会上,被誉为“中国魔术师”的孙悦在次轮总第40顺位被洛杉矶湖人选中,成为科比的队友。然而孙悦在湖人的日子并不好过,总共代表湖人出战10场只得到6分2次助攻。日,湖人正式宣布放弃孙悦,但是幸运的孙悦由于湖人2009年的夺冠也获得了一枚NBA总冠军戒指。作为中国近代男子篮球联赛中最伟大的三大中锋之一,巴特尔在2002年1月登陆NBA,成为王治郅后的中国第二人。在随后的三个赛季中,巴特尔分别为掘金、马刺、猛龙效力。2002-03赛季,巴特尔转战马刺后仅代表球队打了12场比赛,场均上场3.8分钟,拿下0.8分0.8篮板的平庸数据,但是却拿到了很多NBA球星梦寐以求的总冠军戒指。这样,巴特尔成为首位戴上NBA总冠军戒指的亚洲球员。1999年的NBA选秀大会上,达拉斯小牛在第二轮总第36顺位选择了来自中国的解放军球员王治郅,几经波折于2001年登陆NBA,成为首位在NBA上场打球的中国球员。作为中国近代职业篮球联赛中最伟大的男子篮球运动员,王治郅曾在达拉斯有过短暂的辉煌,但是后来由于“回国门事件”在NBA中的路越走越窄,最终无球可打黯然回国。2007年NBA选秀大会开始前,易建联在经纪人费根的操控下多次拒绝包括雄鹿在内的多支NBA球队的试训要求,成为了当年选秀大会上最神秘的新秀之一。但在选秀大会上,雄鹿还是强行在首轮第6顺位将阿联摘走,让他成为了继王治郅、巴特尔、姚明之后第4位进入NBA的中国球员。2002年姚明以状元秀身份被火箭选中,成为NBA历史上第一位外籍状元郎。凭借出色的天赋和自身的努力,姚明在火箭以及NBA打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成为了当今联盟最具统治力的中锋之一。姚明职业生涯连续7年入选全明星阵容!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失败由于没有坚持我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很多失败不是由于才能有限相关文章每天都看NBA,那你们知道堪比FBI的NBA的数据库到底有多厉害吗?
数字是从来不会说谎的,要精确地描述每一场比赛的每一个时刻,必须拥有足够多的数据。NBA技术统计的发展历程,正是沿着这样的轨迹一路走来。那么看了这么多年的NBA,你注意到球馆的黑科技了吗?现在就一起聊一聊球馆被你忽略的黑科技。
手写时代 数据统计初显雏形
1946-47赛季,那时的联盟还叫做BAA(Basketball Association of America,全美篮球协会)。即便如此,这个里程碑的赛季仍然被看做是有关于NBA的一切起点,一个伟大的联赛就此开始。
在那个年代,联盟一共只有11支球队,而到了1947年,其中的4支球队已经宣告解散。那时候的比赛条件,与如今的NBA根本无法同日而语。1946-47赛季,联盟的技术统计栏里只有几项数据有据可查:出手次数、命中次数,罚球次数、命中次数,助攻次数以及犯规次数。
至于两支球队在比赛中的数据,只能查到诸如某一方在比赛中出手的次数和命中数,其他的一切数据几乎为零。有迹可循的1946-47赛季总决赛第一场比赛,费城勇士84比71战胜芝加哥雄鹿。
全场比赛,勇士103投31中,而雄鹿仅仅只有129投26中。不要惊讶于如此之低的命中率,在这个赛季,联盟的11支球队均出手次数高达93.2次,而命中率却只有可怜的27.9%,没有一支球队的命中率超过30%。
1950-51赛季,NBA的技术统计终于出现了一些显著的变化,球队和球员的篮板球数开始被联盟统计。虽然单单依靠手写和人工收集的方式所统计出的数据准确性遭到了如今很多数据专家的质疑,但这至少表明NBA的数据统计已经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有意思的是,在五六十年代,联盟并没有统一的数据统计标准,各支球队数据统计的能力有高低之别,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都有所不同。
而数据统计对于当时叱咤联盟的球星还有一些“特殊优待”,譬如比尔·拉塞尔连续3场比赛篮板球都超过30个,埃尔金·贝勒连续4场比赛均出手次数高达25.5次等等。
很快,NBA的技术统计已经可以精确到每名球员的场均得分、篮板、助攻以及犯规数。到此,NBA的技术统计已经初显雏形。
伟大变革 NBA进入全面数据时代
在这之前,不能不提的是1973-74赛季。从这一年开始,NBA开始统计盖帽数据,而这正是威尔特·张伯伦退役的第1年,比尔·拉塞尔退役的第5个赛季。
两位NBA历史上著名的盖帽达人,但却没有任何数据可以佐证。譬如“单场25次盖帽”、“职业生涯每场都有10次盖帽”这样的传说,也真的只能成为传说了
时间来到1986年,这一年对于NBA的数据统计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正是从1986-87赛季开始,NBA联盟从每支球队、每场比赛以及每名球员都有了完整、准确的数据统计。
因此,翻开如今联盟不断刷新的历史记录,都会附上这样一段开场白:“从1986-87赛季NBA有技术统计以来,这是第N次有球员打出这样那样的数据。”
然而,问题也就随之而来。即使这个时候的数据统计再全面和精确,也无法掩盖统计项目太过单一的现实。得分、篮板、助攻、盖帽,这样的数据虽然直观,但却无法完全反映球员在比赛中的真实表现,而这对于想要研究对手的球队来说,也没有太多的参考价值。
当时,已经有一些人在试图改变这种局面。《体育画报》曾经披露了一份爵士球探对于乔丹的深度数据分析。其中介绍了譬如乔丹主导公牛每场比赛80%的进攻回合,乔丹更喜欢在右侧投篮,17%的进攻来自于拉开单打,83%的投篮方式是跳投等等这样的数据。但这样的研究方式,在联盟中并没有得到普及,直到下一个合适的时机出现。
网络时代 数据从此无所遁形
进入21世纪的网络时代,信息开始呈现爆炸性的发展,NBA的数据统计也同样如此。随着联盟各支球队、媒体,甚至球迷在内对于数据统计精细化和深入化的需求,各式各样的新式数据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
在很多的数据网站中,人们看到的不再是简简单单的得分、篮板和助攻这些冰冷的数据,而是诸如一名球员在一场比赛中完成得分的方式所占的比重、他在每一个角度的投篮细节,传球的去向,他在关键时刻的效率值,他在场或不在场时球队的效率上升还是降低等等。
这时候,多数NBA球队的管理层也开始重视这些数据所能带来的改变。上世纪90年代,身为尼克斯主帅的帕特·莱利喜欢收集球员的一些冷门数据——球员出手的角度、篮板卡位的位置变化、如何干扰对手出手。而20年过去了,莱利已经不需要事必躬亲的去记录那些繁琐的数据,因为他可以向各大数据网站和公司订制服务,而联盟中的很多球队也都尝到了这种服务的甜头。
对于球迷而言,数据对于他们看球方式的改变也同样显而易见。NBA英文官网也开始为球迷推出高级数据服务,从最初的1946-47赛季每场比赛的各项统计,到之前只有NBA管理层才可以看得到的高级数据,球迷如今所能获取的数据,已经和NBA各支球队所获得的并无二致。
引述前NBA联盟总裁大卫·斯特恩先生的话:“既然这些数据如此伟大,为什么我们不能把它们分享给所有的球迷们?”
当今NBA联盟发展到今天,球员们的数据统计已经变得越来越详细,没有查不到,只有你想不到。那么,NBA联盟这样几乎可以媲美FBI的数据统计,到底都有些什么呢?
一些球探报告里常用的数据解释,也许能够为我们解答一些什么东西。
效率值(PER)是Player Efficiency Rating的缩写,它是篮球数据专家霍林格独创的一套球员效率统计方法,如今它已经被各大媒体以及球队使用,甚至很多数据网站都已经将PER值作为球员的常规数据统计。
PER公式本身相当复杂,包括了命中球总数,罚球总数,三分总数,助攻总数,篮板总数,盖帽总数和抢断总数,而错失投篮数,失误数,个人犯规数同样计算在内。
同时由于球员所效力的球队不同,打法节奏不尽相同,因此计算PER时还要消除球队打法快慢对数据产生的影响。
胜利贡献值(Win Shares)分为两部分,进攻胜利贡献值(Offensive Win Shares)和防守贡献值(Defensive Win Shares ),两者相加即为一个球员的胜利贡献值。‘‘WS’’综合球员几项数据表现以及对于球队胜利的影响,合计为一个综合数据,其公式有点类似于PER值。
但胜利贡献值本身对于球员来说是可以累计的。每一场胜利计成一个赛季的‘‘WS’’,而每个赛季累计成整个职业生涯的‘‘WS’’。
值得一提的是,在胜利贡献值的一个‘‘附加数据’’WARP值(用以衡量球星与队中替补球员对球队胜场所做的贡献差额)。简单来说,就是在相等的出场时间,一名球员(通常是首发)为球队带来的胜利,能比相同位置的球员(通常是板凳球员)多出多少。
球员使用率(USG%)的意思是当一个球员在场时,他所掌控的球权所占整个球队的百分比。其实也可以说是球权使用率,但是这个球权指的是球员支配球的次数(投篮,助攻,失误),计算公式也很麻烦。
客观而言,如果一支球队的某名球员USG%数据太高,这并不是什么好事,它说明了球队在进攻体系中对该球员依赖过大。
真实命中率(TS%)所谓真实投篮命中率,是一个衡量投篮效率的指标,它将两分球命中率,三分球命中率和罚球命中率皆列入考量范围。计算公式:真实投篮命中率=全场得分/(2 x (全场出手次数+0.44 x 罚球出手次数)。
受助攻率(Ast'd)即一个球员受助攻的得分占总得分的比例,这项数据的高低并不能反映球员强弱,只是说明其技术特点。
篮板率(TR%)助攻率(AST%)失误率(TO%)等
单纯某项场均数据并不能非常精确的反应出一个球员在这上面的好坏,而需要通过进一步结合比赛内容折算出实际效率。比如篮板率(TR%),算的是如果球没有投中而产生一个篮板的话,球员抢到它的概率。
如果某人的篮板率为20%的话,也就是说比赛如果产生了一个篮板,他有接近五分之一的可能抢到它。
NBA的数据库是强大到你根本想象不到的。每当我们在观看一场比赛的时候,这背后就已经产生了许多数据,并且不知道运行了多少次计算了。顿时觉得一个完整的联盟背后到底有多少团队支撑。
部分硬件设施
介绍完了数据,下面让我带你们看看为我们提供数据的数据库部分硬件设施。简直比国内拍电影的配套还完善。
LED 灯篮板
这个发源于NBA的“高科技”早已是全世界职业联赛的标配;它将时间的计时和滚动的 LED 结合在一起,时间到的时候,篮板上的 LED 灯便会闪烁发光。
球场上是分秒必争的现场,每一个动作都要注意,出现争议的时候,就需要回放中心的回放了。裁判会在场内戴上耳机,一边看显示器上的回放一边跟转播车沟通,让对方播放更多角度的画面。
2014 年的时候,为了让裁判更加清楚地进行判罚,NBA 新任总裁亚当·萧华牵头建立了全新的高科技回放转播中心:在转播中心中拥有高达 94 块高清监视屏,可以清晰地监测到 29 个球馆的每一个角落。
每一位工作人员的工作台上都有3个触摸屏:最左边的显示赛场每个角度可用摄像头的名字,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触屏的方式选择一个或者多个角度的视频进行编辑;中间的触摸屏用来显示被选中的视频,工作人员可以对视频进行剪切、放大,还可以快速地将多个角度的视频拼接在一起;最右边的屏幕显示裁判看到的最终画面。
回放中心在赛季正式启用,根据NBA的统计,常规赛裁判们总共依靠回放中心做出了2162次裁决,每次用时42.1秒,用时比前一个赛季减少了50%。
运动员追踪系统
在腾讯NBA直播中,经常能看到转播镜头中附上一张以圆点代表球员的统计表,球员的投球点,是否进球一目了然。追踪系统将每一个球员都变成了数据,怪不得前NBA球星“大嘴”巴克利说不太喜欢这个系统,他觉得太依赖数据,是“把人变成机器人”。
这个系统更大的意义是将球员的表现数据化。除了传统的得分、篮板、助攻、盖帽这些数据,追踪系统可以提供球员跑动范围、触球点、投篮点等更加详细的数据。
360度3D回放
在一次的NBA全明星赛中,扣篮王拉文高高跃起时,时间仿佛停滞,摄像机带我们“转了一圈”。
这是全新的freeD的摄像回放系统,技术来自加州Replay Technologies公司。它利用独特的算法在三维空间内定位摄像机捕捉到的像素,然后还原成3D视频。
达拉斯小牛队最早采用了这种技术。在今年的全明星赛上,NBA官方在全场放置了28个超清摄像机,最终呈现出了这样的画面。
压力感应地板
3D回放技术以及追踪技术,已经让比赛更加公平化了,但是这也满足不了球馆的精准要求。负责运营和技术的NBA副总裁Steve Hellmuth,希望可以用压力感应技术,让判罚更加准确,尤其是在面对3分还是2分的争执时,让准确的数字来说话。
足以看出一个完善的联盟要付出多少才可以做到今天这样,之前觉得组织一场篮球赛不就拍几张照片,找几个裁判就可以了嘛。当然,业余联赛是这样,不过如果有一款这样的软件能从中体会一下NBA级别的乐趣,那岂不是也圆了我们从小的NBA梦。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看NBA直播有感,美国人比中国人确实豪放很多……
老美NBA直播中场搞一些活动,无论大人小孩都这么欢实,跟着音乐跳舞,还玩kiss time,在我天朝看球哪有这些。天朝估计如果有人跟着音乐跳舞,会被当成sb吧。一些演唱会,歌迷也比国内疯狂很多啊,以前看迈克尔逊的演唱会录像,很多歌迷都跟疯了一样,此后看得多了比如碧昂斯等一些巨星演唱会,老美的歌迷简直疯狂的不要要的,动不动就昏迷被抬出场。
这些回帖亮了
看CBA大部分都是骂街骂裁判,也挺豪放的。
中国搞kiss cam,没准你约了别人的女票结果在全国观众面前被抓就不太好了
去现场看过几次CBA,后面有个女的一直骂客队的球员,XXX,傻X ..到问候全家各种..
中国搞kiss cam,没准你约了别人的女票结果在全国观众面前被抓就不太好了
看CBA大部分都是骂街骂裁判,也挺豪放的。
文化不一样嘛才知道?
去现场看过几次CBA,后面有个女的一直骂客队的球员,XXX,傻X ..到问候全家各种..
我倒是觉得人家去看NBA是去感受体育的欢乐,我们这里去看球是跟裁判客队较劲的!
引用1楼 @ 发表的:
中国搞kiss cam,没准你约了别人的女票结果在全国观众面前被抓就不太好了
哈哈,美国也有,之前有个集锦
其实跟哪国人没有本质关系的,不知道楼主有没有去现场看过CBA,比分不拉开的话,气氛也挺火爆的,只是CBA的赛事组织者不会玩花样,也没有大屏幕现场显示摄像机的镜头,如果会组织的话完全可以做的一样好的。
发自手机虎扑 m.hupu.com
文化不一样呗,咱们国家人比较含蓄,要是有人像美国那样会被说成得瑟逼
别闹好吗?我有六个同学南钢的,别人公司免费请不上班的工友看比赛,假观众都有你说呢
我还是觉得中超比赛那才叫豪放
那*河蟹*喊得震天响
国内一些小众摇滚演唱会经常有人现场嗑药啪啪啪,其实也很奔放。
美国人家那是当PART 去发泄。。。
天朝是去乱喷发泄
都是发泄 市场环境不一样 肯定不一样的吧
CBA球迷都是穿着羽绒大衣插着裤袋,进球了一点都不兴奋的样子~
NBA球迷都是穿着自己支持球员的球衣,还经常能看到球迷穿一些已经退役或转会的球衣。NBA进球的时候球迷还会和隔壁不认识的哥们give me 5~~
中国人在网上绝对比现实豪放的多。。。至少是部分中国人
虽然没去过美国,但在YY看了一个在美国户外直播的主播,经常和老外说how are you,老外也热情的回应,但遇到中国人或亚裔却很冷漠,如果跟他说你好就认为找他有事,其实欧洲有些国家也这样,这跟美国文化有关系的。
人和人不一样,这种不一样其实不存在对错好坏之分。要想证明自己的是对的,根本办法是改变对方的大环境
引用1楼 @ 发表的:
中国搞kiss cam,没准你约了别人的女票结果在全国观众面前被抓就不太好了
今年还是去年,看足球的好像,当场拍摄逮到一对,后来闹的很精彩。
引用5楼 @ 发表的:
我倒是觉得人家去看NBA是去感受体育的欢乐,我们这里去看球是跟裁判客队较劲的!
同感
为什么不去看足球
动不动就喊裁判CNM。。。
球场文化和人民素质有待提高
发自手机虎扑 m.hupu.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请或者
/人参加团购/元&/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nba观众人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