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国家队为什么不救市不救军工

  华龙网5月29日16时55分讯(首席记者 佘振芳)军民融合发展战略行动计划的贯彻执行,离不开金融的支持。记者从重庆市产业引导基金处获悉,日前,重庆首支具有军工央企产业背景的军民融合专项基金——重庆南方工业股权投资基金正式成立。

  据了解,该基金由重庆市政府、军工央企中国兵器装备集团主导,重庆产业引导基金和南方工业资产公司发起,联合两支“国家队”基金——国华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基金和中国国有资本风险投资基金共同设立,首期规模30.3亿元。这意味着金融支持重庆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迈向新时代。

  背景:重庆军工企业超100家 产值2900亿

  党的十九大要求,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强化统一领导、顶层设计、改革创新和重大项目落实,深化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

  其实,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在重庆有着天然的优势。

  重庆是国家重要现代制造业基地和重要的军工基地,产业体系完备、军工资源富集,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数据显示,重庆现有军工企事业单位100余家,其中军工央企在渝机构、企业、研究所约40家,主要涉及装备、车辆、船舶、航天航空、电子、材料等多个行业领域。

  从军民融合产业体系来看,重庆已形成了汽车、摩托车、电子、船舶动力配套、装备制造和服务运营等优势产业集群。从产值来看,2017年全市国防科技工业总产值完成近2900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1%,成为重庆工业经济重要支柱和产业发展重要引擎,并培育了长安汽车、西南铝业、海装风电、红宇精密等诸多行业龙头或重点企业。

  2017年11月23日,重庆市政府与12家军工央企集团举行军民融合发展对接会,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动重庆军民融合产业更好更快更大发展。

  揭秘:基金规模30.3亿元 由两支“国家队”发起设立

  据重庆市产业引导基金公司有关人士介绍:“4年来,重庆产业引导基金以形成集群发展和多点支撑的工业发展格局为目标,围绕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改造提升传统工业,主导设立或出资参与了14支主投工业、科创型企业的投资基金,总规模926.46亿元,并投资了无人机、半导体芯片、电子信息、精密仪器制造、伤口愈合材料等一批前沿技术项目。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催生出了军民融合发展广阔空间”。

  无论是国防科技工业能力结构调整、军工集团股份制改造、军工科研院所改制,都要以资本为纽带,在保证军品的研发生产和保密工作的基础上充分放开投资领域,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此外,参与国防科技与武器装备建设的科技型民营企业,因其类型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和规模不同,可能难以获得国家财政给予的军工固定资产投资和传统信贷市场的资金支持,政府产业引导基金则可以构建以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并购投资为主的股权投融资链为它们提供金融支持,显著提高“民参军”中小科技型企业(特别是处于种子期和起步期)股权融资的可获性和有效性。

  在此背景下,重庆产业引导基金按照市委“三大攻坚战、八项行动计划”部署,积极开展军民融合基金招募,此次成功与南方工业资产公司联合国华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基金、中国国有资本风险投资基金两家“国家队”基金共同发起设立了重庆首支具有军工央企产业背景的军民融合专项基金,其目的是有效整合政府、军工、金融、民企等多方面资源和力量,借助兵装集团在渝各级企业形成的良好产业基础,推动实施并购整合,培育新兴军民融合产业集群。

  方向:主要投向三大领域 项目储备超50亿

  据介绍,基金主要投向三大领域:

  立足区域特色,支持符合我市发展战略的特色军民融合企业,特别是汽车产业、高端制造业产业升级;

  立足产业背景,支持兵装集团在渝产业、重庆军工企业及民营科技企业的技术改造、军民研发成果相互转化;

  立足国企改革,支持我市传统军工企业混改升级,进一步提升国有企业的经济活力及竞争力。

  记者从重庆南方工业基金管理公司总经理王洪朝处获悉,目前基金项目总储备超过50亿元,涵盖特种装备、汽车关键零部件、先进光电、自动化控制系统、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据悉,下一步重庆产业引导基金将发起专注中早期项目的军民融合基金,立足技术创新,培育军民两用技术成果转化项目,军工科研院所产业孵化项目。

  金融输血,实体发力,强强携手,合作共赢,重庆军民深度融合,产业发展未来可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家队为什么不救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