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张力太大,怎样锻炼多久才能有效果才能够减小

我是男生,可是我的臀部太小,穿牛仔裤松夸夸的,不好看,请问应该怎样针对锻炼?
全部答案(共13个回答)
房,练器械.让健身教练给你度身量做一套健身方案,不要盲目练习.
自己平时可以利用时间和有利条件,每天进行半小时的慢跑锻炼,或游泳等有氧运动.这些运动可以增强你的肌肉力量,匀称身材.但要坚持,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人的胖瘦有时也受遗传的影响.有的人怎么吃,怎么练都不一定能长好.还有的是内...
如果,你是女人,生个孩子屁股想不大都不行.呵呵!
可你是男人,只有去相关信息房,练器械.让健身教练给你度身量做一套健身方案,不要盲目练习.
自己平时可以利用时间和有利条件,每天进行半小时的慢跑锻炼,或游泳等有氧运动.这些运动可以增强你的肌肉力量,匀称身材.但要坚持,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人的胖瘦有时也受遗传的影响.有的人怎么吃,怎么练都不一定能长好.还有的是内分泌不好,影响了吸收,有很多原因,主要是结肠的问题,吃点补脾益肠丸调理一下,坚持一段时间,或许会有所改变.
最后在着装上注意搭配.臀部瘦小的人,适合穿西裤,或直筒裤,颜色不要太深,不要穿竖条纹的.或者把上装(衬衣)扎进裤腰,上衣可以穿深色的,这样搭配看起来下身比较修长.还有就是,气质上要注意,平时走路不要低头,弯着腰,要有精神.
男人主要是靠事业展示他的魅力的...
如果你的身体一切都正常,精神也好,就不要太刻意把身材放心上.心情好,身体好,比什么都好!
每天晚上睡觉前做提臀运动,时间少又方便,坚持一定有效果。我朋友坚持了40天了,已经有成效了。具体方法是:1、平躺,双腿弯曲,向上挺腹,感觉到臀部和大腿肌肉在收紧...
臀部肌肉主要由臀大肌、臀中肌和臀小肌组成,它是髋关节活动的主要肌群。女性臀部是体内多余脂肪最容易堆积的部位,因而按摩是减少臀部脂肪堆积的重要措施之一。方法是:
因人体质而论的
有的后天可以通过多吃少运动可以达到这个效果
有的就是先天的
就是怎么吃都不上肉的那种
这年头瘦的想胖,胖的想瘦,真能折腾
想胖还不简单,网上那么多减臀部的注意事项,一定不可以作的,你反其道而行就可以了
答: 还有动感健身俱乐部,力美健身俱乐部,1012 ,黄金时代澳瑞特健身俱乐部, 中体倍力健身俱乐部 美格菲 这几家都不错!
答: 体育运动项目之一。是一种专门的 体育比赛运动,简称体操。分男子六项 和女子四项。男子六项为跳马、吊环、 单杠、双杠、鞍马、自由体操;女子四 项为跳马、高低杠、平...
答: 体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总文化的组成部分。体育既是教育的一环,又是生活的一环,它对人的身心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体育运动项目
篮球、足球、垒球、网球(含软式网...
答: 1.体育动机与体育行为之间的关系体育动机对体育行为效果(即体育成绩)之间的关系不是线性关系。当动机水平由低到高变化时,运动表现和体育行为的效果也随着由低向高变化...
大家还关注
Copyright &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
相关问答:123456789101112131415当前位置: >>
《运动生理学》笔记
运动生理学笔记 第一章绪论 运动生理学是人体生理学的分支,是专门研究人体的运动能力及运动反应和适应的过程,是体育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 运动生理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是在对人体机能活动规律有了基本认识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探讨体育运动对人体机能影响的规律及机制,阐明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过程中 的生理学原理,研究不同年龄、性别和训练水平的人群进行运动时的生理特点,以达到增进健康、增强体质、防治某些治病和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目的。生理学研究 的方法主要是实验。 英国的生理学家希尔,被称作“运动生理学之父” 。 运动生理学研究的现状 1.从整体、 器官水平的宏观研究深入到细胞水平与分子水平的研究。 2.最大摄氧量、 个体乳酸阈、 无氧功率的研究是当前各国研究的热门课题: 最大摄氧量是评价耐力运动员身体机能的重要指标,两者有极大的正相关。而个体乳酸阈训练又是提高极限下强度的最佳手段。3.对研究方法的探讨:自动化分析仪 器设备、电镜、核电磁共振、电脑信号处理等。4.提高人体机能辅助方法的研究:运动员抓住一切可能,提供能增进人体机能的物质和手段以提高运动成绩。5.密切 联系运动竞赛。 ●当前运动生理学的几个研究热点 1.最大摄氧量的研究 最大摄氧量是评价耐力运动员身体机能的重要指标,两者有极大的正相关。自动气体分析仪的出现,使得在运动实践中用直接法测定最大摄氧 量成为现实。也使得最大摄氧量这一指标在运动科研和实践中的应用更加广泛深入。目前,运动员最大摄氧量能力的研究与应用仍然是运动生理学的重要课题。 2.对氧债学说再认识 传统氧债理论:在进行剧烈的运动时,由于机体所提供的氧不能满足运动的需要,此时机体要进行无氧代谢,产生大量乳酸,从而形成氧债。 在恢复期机体仍然保持较高的耗氧水平,以氧化乳酸,偿还氧债。自从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一些生理学家展开了对氧债、氧亏和无氧阈这三个概念的争论后,引起了 更多人对大强度运动后,人体是否缺氧问题的关注和兴趣。认为:人体在从事短时间的大强度力竭性运动后恢复期,血乳酸的浓度是持续升高的而此时的耗氧量却已 恢复到安静水平;在从事长时间力竭性运动过程中血乳酸就已经达到峰值,并且在随后的运动过程中渐趋降低,在运动后的恢复期继续降低到安静时的水平,而此时 的耗氧量却高于安静时的水平,表现出乳酸和运动后的额外氧耗没有线性关系,从而证明了“氧债”概念不正确,提出了用“运动后过量氧耗概念” 。 3.关于个体乳酸阈的研究 人体运动时,随着运动强度的逐渐增大,血乳酸的水平会持续升高,当运动强度增至最大摄氧量的 60%左右时,血乳酸开始明显升高,这 个血乳酸的拐点被称为无氧阈。亚极限负荷运动时,肌肉组织因缺氧导致乳酸的产生是无氧阈理论建立的基础。即认为这个拐点意味着肌肉开始缺氧,由有氧功能向 无氧功能过渡。但是有很多证据表明,亚极限负荷运动时,缺氧并不是肌肉产生乳酸的真正原因。 乳酸阈(LAT)的概念是根据血乳酸浓度变化和运动强度的关系而 提出来的。当运动强度逐渐加大时,血乳酸的变化出现两个非线性拐点,即 2mmol/L 和 4mmol/L。国内外广泛使用 4mmol/L 作为乳酸阈值。由于乳酸阈没有考虑运动 时乳酸动力学的个体特点,其拐点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他们根据运动时和运动后血乳酸的动力学特点,求出每个受试者的乳酸阈值,并称此为个体乳酸阈(ILAT) 。 由于个体乳酸阈的改善依赖于最大摄氧量的提高, 因此它是极限下强度运动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实践证明, 个体乳酸阈训练是提高极限下强度运动能力的最佳手段。 目前用个体乳酸阈指导运动训练已成为运动生理学和运动生物化学的重要研究课题。 4.关于运动性疲劳的研究 1982 年第五届国际运动生化学术会议,将疲劳定义为“机体的生理过程不能维持其机能于一特定水平和(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 ” 疲劳是一种机体的整体机能水平或工作效率降低的生理现象,应同疾病和运动训练中的过度训练相区别。运动性疲劳是一个特别复杂的生理过程。它是由运动员引起 的全身多器官和系统机能变化的综合结果。运动性疲劳可分为中枢疲劳和外周疲劳。从中枢到骨胳肌细胞再到细胞内物质代谢过程,中间任何一个环节或这些过程综 合变化,都可造成疲劳。目前对运动性疲劳产生机制的认识已从单纯的能量消耗或代谢产物堆积,向多因素综合作用的认识发展。研究水平也由细胞、亚细胞的结构 与功能变化深入到生物分子或离子水平。 5.关于运动对自由基代谢影响的研究 1956 年 harman 在分子生物学的基础上提出了自由基学说,认为在生物体内进行的新陈代谢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副产品,这些副 产品称为自由基。研究证明,急性剧烈运动可使体内自由基浓度增加。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一是剧烈运动时体内代谢过程加强,氧自由基的生成增加;其次是剧烈 运动时,乳酸的堆积抑制了清除自由基酶的活性,使自由基的清除率下降;第三是由于运动时体内有些物质可自动氧化而生成自由基。运动引起体内自由基含量增多, 会导致脂质过氧化反应加强,而对组织和细胞造成的损伤表现: (1)运动性贫血和血红尿蛋白。剧烈运动时红细胞内氧合血红蛋白自由氧化速率加强,从而产生大量 自由基,使红细胞脂肪质过氧化,降低了细胞膜的变形能力,脆性加强,导致红细胞溶血,最终发生运动性贫血和血红尿蛋白。 (2)造成肌肉疲劳。剧烈运动后,过 多自由基可攻击肌纤维膜湖和肌浆网膜,使其完整性受到破坏,造成一些离子的运转的紊乱。另外也可使线粒体的呼吸链受到破坏,使 ATP 的生成发生障碍,导致肌 肉工作能力下降加速疲劳过程的发展。 (3)延迟性肌肉酸痛。目前已有证据显示,延迟性肌肉酸痛与自由基损伤有关。研究表明,有氧运动可以提高体内的抗氧化酶 的活性,可有效清除运动过程中产生的过量地自由基。另外可以补充外源性抗氧化剂,如维生素 E 和维生素 C 及一些中药也可有效地提高人体抗氧化能力。 6.运动对骨胳肌收缩蛋白机构和代谢的影响 超过习惯负荷的运动训练或体力劳动能引起骨胳肌延迟性酸痛 (Delayed-Onset-Muscular-Soreness, DOMS) 、 肌肉僵硬、 收缩和伸展功能下降及运动成绩降低,因而受到生理学研究人员高度重视,并提出了组织撕裂、痉挛假说。进一步研究表明,运动后产生肌肉酸痛与肌肉损伤或肌纤 维结构的改变有关。有的学者把运动引起的骨骼肌超微结构改变称为运动性肌肉损伤(Exercise Induced Muscle Damage ,EIMD) 。尝试用针刺和静力牵张促进超微 结构变化的恢复和缓解肌肉酸痛。目前,利用电子显微镜、免疫电镜、微电极、色谱分析、同位素示踪、核磁共振和多聚酶链是反应技术先进的实验仪器和技术,通 过观察大负荷运动后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自由基水平、酶活性、生物膜的机能、亚细胞结构和功能、收缩蛋白的代谢和基因表达等指标的变化,分析研究大负荷运 动后骨骼肌机能的变化,以及促进骨胳肌的机能恢复的生理机制,将运动对骨 骼肌机能影响的研究提高到一个崭新阶段。 7.关于肌纤维类型的研究 目前,在肌纤维类型研究方面的主要任务是继续深入研究快肌和慢肌纤维德机能和代谢特征,运动对运动员肌纤维类型组成的影响,不同类型肌纤维在运动中的参与程度,以及肌纤维类型这一指标在运动选材中的应用等。 8.运动对心脏影响的研究 1984 年心钠素的发现,从分子水平内分泌方面改变了人们对心脏传统的认识,证明心脏不仅是一个循环器官,而且还是人体内一个重要的ConfidentialPage 13/15/2017 内分泌器官,心脏所分泌的心钠素具有利钠、利尿和舒张血管作用。近年来发现,心脏不仅是心钠素的分泌器官,同时也是心钠素作用的靶器官之一,长时间耐力性 训练所导致的心率减慢及血压降低都与心钠素的作用有关。 9.运动与控制体重 目前,肥胖已经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世界性问题。有关运动与控制体重的研究越来越受到运动生理学工作者的重视。有关运动控制体重的研究主 要集中于引起肥胖的机理、肥胖的评价方法、运动减肥方法和运动减肥机理等方面。近年来运动生理学对肥胖机制以及运动减肥机理的研究较多,研究内容也日益加 深,主要集中在肥胖的中枢调定点机制和神经内分泌机制方面。研究表明,单纯运动或单纯节食的减肥效果不如运动加节食。限制能量摄入结合有氧运动是最佳减肥 方案。由大肌肉群参加的长时间、中等强度运动能量消耗多,且不会引起运动性损伤,因此能有效地达到减肥目的。一般减肥运动的运动后即刻心率达到自身最高心 率的 70-80%,运动时间为 20 分钟左右或更长,每周运动 3-4 天。常用的减肥运动方式有慢跑、越野跑、自行车、健美操和游泳等。 10.运动与免疫机能 运动对人体免疫机能的影响是近年来运动生理学十分关注的课题之一。虽然人们习惯地认为运动员抗病能力高于一般人,但科学研究表示,运 动员与非运动员安静状态下的免疫机能没有显著差异。大量研究表明,适当地运动对免疫机能有良好的影响。中等强度运动能提高人体的免疫机能,增强抗病能力。 大负荷运动后,人体的免疫机能却下降。而且,运动强度越大,持续时间越长,对机体免疫学机能下降越明显。大负荷运动后,由于人体免疫机能下降,病毒和细菌 易侵入人体而发病。因此有学者提出运动后免疫机能变化的“开窗理论。 ”由于运动形式的多种多样,而且影响人体免疫机能的因素很多,造成人体的免疫机能影响 的多样性。可以预言,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运动对人体免疫机能影响仍然是运动生理学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第二章运动对肌肉功能的影响 肌肉的收缩形式 1.向心收缩:肌肉收缩时,长度缩短的收缩。特点:肌肉收缩使肌肉的长度缩短、起止点相互靠近,因而引起身体的运动。肌肉张力增加出现在前,长度缩短发生在 后。但肌肉张力在肌肉开始缩短后即不再增加,直到收缩结束。故又称等张收缩,有时也称动力性或时相性收缩。肌肉向心收缩时,是做功的。其数值负荷重量与负 荷移动距离的乘积。等张收缩中,肌肉用力最大的一点称为“顶点” ,出现的主要原因在此关节角度下杠杆效率最差,肌肉收缩损失一部分力量。在整个关节运动范 围内,只有在“顶点”肌肉才能有可能达到最大收缩,这是等张训练不足之处。 2.等长收缩:肌力大小同负荷大小有关,负荷愈大,肌肉收缩的张力愈大,随着负荷的增加,肌肉开始出现缩短的时间愈晚,且缩短的速度和长度愈小。当负荷达到 或超过某一数值时,肌肉在收缩时不能缩短,但肌力却达到最大值,这种肌肉收缩称为等长收缩,又称静力收缩。肌肉等长收缩时,虽然收缩力达到最大值,但由于 长度不变,因而不能克服阻力做功。 3.离心收缩:肌肉在收缩产生张力的同时被拉长的收缩称为离心收缩,又称退让工作。离心收缩时肌肉做负功。 4.等动收缩: (也称等速收缩)是指在整个关节运动范围内肌肉以恒定的速度进行的最大用力收缩。肌肉进行等动收缩时整个运动范围都能产生最大的肌张力,等张 收缩则不能。 ●向心、离心和等长收缩的比较 1.力量 在收缩速度相同的情况下,离心收缩可产生最大张力,比向心收缩大 50%,比等长收缩大 25%。关于肌肉离心收缩为何产生较大的张力,原因:首先是牵张 反射,肌肉受到外力牵张时会反射性地引起收缩。在离心收缩时肌肉受到强烈牵张,因此会反射性地引起肌肉强烈收缩。其次是肌肉内并联及串联成份在离心收缩时 都发挥作用。肌肉进行离心收缩和向心收缩时,力量的大小随运动速度变化而变化,但变化规律有所不同。在向心收缩中,收缩速度较低时力量较大,随着收缩速度 的加快力量减少;而在离心收缩中随着收缩速度的加快开始力量有所增大,然后开始下降。 2.肌电 a 当肌肉进行随意的等长收缩时,积分肌电(IEMG)与肌张力呈直线关系。即随着肌力的增加 IEMG 也增加。b 在等速向心收缩和离心收缩时,IEMG 与肌张力 成正比。但在负荷相同的情况下,离心收缩的 IEMG 较向心收缩低。c 张力不变, IEMG 与缩短速度呈直线关系。在收缩速度相同情况下,离心收缩的电活动(IEMG) 低于向心收缩。d 以不同的速度作最大收缩时,不论是向心收缩、离心收缩还是等长收缩,其 IEMG 没有差异。表明在最大用力收缩时参与工作的运动单位没有明显差 异。 3.代谢 在输出功率相同的情况下,肌肉离心收缩时所消耗的能量低于向心收缩,其耗氧量也低于向心收缩。 4.肌肉酸疼 大负荷肌肉离心收缩比向心收缩更容易引起肌肉酸疼和肌纤维超微结构的变化。无论是何种形式的收缩,肌肉酸疼均在练习后的 1 至 2 天才明显出现。 肌肉离心收缩引起的肌肉酸疼最显著,等长收缩次之,向心收缩最低。 ●关于肌肉酸疼假说及研究进展:延迟性肌肉酸痛是指人体从事不习惯运动后所出现的肌肉痛疼或不舒服感觉,由于这种痛疼并不是发生在运动后即刻,而是在发生 在运动后 24-48 小时,所以称为延迟性肌肉酸痛。1.损伤假说 是由霍夫提出来的,他认为,未受训练的肌肉参加长时间工作可导致损伤,肌肉酸疼是肌肉内部结构 损伤所致,包括肌纤维损伤和结缔组织损伤。2.痉挛假说 迪夫瑞斯认为延迟性肌肉酸疼是由局部运动单位的强直性痉挛所致。运动造成肌肉局部缺血,引起一些致 痛物质(P 物质)的产生,当致痛物质积累到一定的程度,便刺激肌肉内的痛觉神经末梢,引起疼痛,疼痛又反射性地一起痉挛,痉挛有进一步使局部缺血加剧而形 成恶性循环。3.肌肉温度升高可以导致肌肉组织损伤,造成肌纤维坏死和连接组织分解。 20 世纪初,Hough 发现人体进行负重屈臂伸运动后出现骨骼肌酸痛症状,他认为这种酸痛症状主要是由于“肌肉组织结构破坏”所致。进入 20 世纪 60 年代以后,人 们对延迟性肌肉酸痛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运动延迟性肌肉酸痛和运动性肌肉结构损伤有密切关系,进一步提出延迟性肌肉酸痛是运动肌纤维损伤所致的假设, 特别是近十年以来,运动医学工作者在此领域进行大量的研究,是延迟性肌肉酸痛的研究有了新的进展。但目前延迟性酸痛损伤机制尚不十分清楚。 缓解方法 1.牵拉活动 2.电疗 3.准备与整理活动。 肌肉力量 绝对力量 某一块肌肉做最大收缩时所产生的张力为该肌肉的绝对力量。肌肉绝对肌力和肌肉的横断面大小有关,肌肉横断面越大,其绝对肌力越大。而肌肉横断面ConfidentialPage 23/15/2017 的大小又取决于组成该肌肉力量的肌纤维数量和每条肌纤维的粗细。绝对肌力只能反映肌肉力量大小,而不能反映肌肉每条肌纤维力量大小。 相对力量 是指肌肉单位横断面积所具有的肌力。相对力量可更好地评价运动员的力量素质。 力量――速度曲线 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张力大小,取决于活化的横桥数目;收缩速度则取决于能量释放速度率和肌凝蛋白 ATP 酶活性,而与活化的横桥数目无关。从 力量――速度曲线上可以看出,其它因素相同的情况下,要想得到较快的收缩速度,就必须降低负荷。如果要克服更大的负荷阻力,肌肉的收缩速度就要减慢。通过 不同负荷的训练,可得到不同的训练效果小负荷训练可使肌肉的收缩速度得到提高。用最大负荷进行训练,肌肉进行等长收缩,虽然可以使肌肉力量得到较好的发展, 但无助于收缩速度的提高。如果要达到最大输出功率,得到最佳的训练效果,就必须采用最适的负荷和速度。 当负荷逐渐减轻直到仅是肢体运动时,运动时间(movement time 简称 MT 是指肢体运动一定距离所用的时间)却不一定会随之缩短。力量越大的人动作速度快。在负 荷相同的条件下,力量越大运动速度越快。当以同样的速度运动时,力量特别大者的力量是力量小者的两倍。 (Repetition Maximum 的缩写是 RM 是指疲劳前所能完成的最大负荷的重复次数)力量增加不仅能在一定负荷下有较快地运动速度,而且在同样 1-RM 百分比下快速移 动负荷的能力增强。 爆发力:人体在短时间内所完成的最大做功能力。当一个运动员的体重较大,而且绝对力量较大时,运动员具有较大爆发力。 ●影响肌肉力量的因素 (简述影响肌肉力量的生理学因素) 1.肌肉长度 肌肉在收缩时的初长度与肌纤维中的每个肌节的长度有关。肌节的长度可以影响肌纤维收缩力量。 2.肌肉收缩速度 在训练中不仅要注意运动负荷,更主要的是注意运动速度。如果要发展爆发力,就要尽可能地加快运动速度(在负荷适宜的情况下) ;而要发展肌肉力量,就要尽可能地加大运动负荷,同时使肌肉的收缩速度相应的减慢。总之,在进行力量练习时,要结合运动项目特点,使运动速度和负荷适当地结合。 3.肌肉体积 肌肉力量大小与肌肉体积有关,肌肉体积越大,力量越大。力量训练引起的肌肉力量增加,主要是由于肌肉横截面积增加造成的。由运动训练引起的肌 肉体积增加,主要是由于肌纤中收缩成份结果。肌纤维中成份增加,是由于肌肉的激素和神经调节对运动后的肌肉产生反应,是蛋白质合成增多。研究证明,主要是 肌凝蛋白增加。肌凝蛋白是肌纤维内一种重要的收缩蛋白。凝蛋白含量增加,可使肌肉收缩力量及速度得到提高。力量训练引起肌肉横断面增大,除蛋白质以外,同 时伴随肌肉胶原物质增多。多数学者认为,力量训练引起的肌肉肥大是由于肌纤维的增粗,而不是肌纤维数目增多。但少数学者认为,力量训练也可导致肌纤维数目 的增多。 4.肌肉的神经调节 研究表明,肌肉牵拉后立即收缩,所产生的力量比牵拉后停留一段时间再收缩的力量大。 (如投掷运动员投掷之前先向后摆动身体,向后引器械, 会使向前的运动力量加大)用牵张反射的原理解释:骨骼肌中的本体感受器(肌梭)对牵张敏感,由于肌梭和肌纤维德排列成并联关系,因此当牵张骨骼肌时,肌梭 也同时受到牵张后会立即反射性地引起受到牵张的肌肉产生收缩,使肌肉力量增加。力量训练会使腱器官对张力的敏感性下降,使肌力增加。 中枢神经系统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影响肌肉力量:其一是改变参与工作的运动单位的数量;其二是改变支配骨骼肌的运动神冲动发放频率。如果在完成同一动作时,肌 肉力量增加了,就意味着有较多新的运动单位参与工作,或是在同一运动单位中,冲动的频率增加了。另外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改善了主动肌和协同肌、对抗肌、 支持肌之间的相互协调关系。 5.性别 用绝对力量表示,在各种练习中,男子力量都明显大于女子。用相对力量表示,性别之间差异却明显地缩小或消失。 6.年龄 人在成年之前,力量的增长很快。肌肉体积德增长与力量增长呈正相关。身体发育成熟后,只有经过超负荷训练才能使肌肉力量增加。如果不进行力量训练, 随着年龄的增长,肌肉会同其他器官一样开始走下坡路。20-30 之间的肌肉力量最大,以后逐渐下降。 7.体重 体重大的人一般绝对力量较大,体重较轻的人的相对力量可能比体重大的人大。 运动单位及动员 运动单位是由一个 a-运动神经元和受其支配的肌纤维所组成的。 (Motor Unit 简称 MU) 。可分为运动性运动单位和紧张性运动单位。运动性运动单位的肌纤维兴奋 时发放的冲动频率较高,收缩力量大,但容易疲劳,氧化酶的含量较低,属于快肌运动单位。紧张性运动单位的肌纤维兴奋时冲动频率较低,但发放的冲动可持续较 长时间,氧化酶的含量较高,属于慢肌纤维。运动单位的大小是不同的,一个运动单位中的肌纤维数目因肌肉不同而不同。一般来说,一个运动单位中的肌纤维数目 越小,就越灵活,而越多产生的张力越大。在同一运动单位中的肌纤维的兴奋是同步的,而同一肌肉中不同运动单位的肌纤维的活动则不一定是同步的。 运动单位动员(Motor Unit Involvement, MUI) :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张力的大小与兴奋的肌纤维数目有关。肌肉收缩时兴奋的肌纤维数目越多,产生的张力越大。由 于肌肉中所有的肌纤维都属于不同运动单位,因此同时兴奋的运动单位数目决定了张力大小,张力不但与兴奋的运动单位数目有关,而且也与运动神经元传到肌纤维 的冲动频率有关。参与活动的运动单位数目与兴奋频率结合,称为运动单位动员又称运动单位募集。 研究发现,肌肉在收缩时肌张力与 MUI 程度之间有显著相关,当肌肉收缩力量增加时,MUI 也成比例增加。在力量水平相同的情况下,离心收缩动员的运动单位比向 心收缩少。当肌肉疲劳时,力量会显著下降。当肌肉做持续最大收缩时,MUI 可以达到最大水平,肌肉力量会随着收缩时间的延长而下降,但 MUI 基本保持不变。这 说明在最大力量收缩时,肌肉 MUI 已经达到最大值,随着疲劳程度的增加不会有新的运动单位再参与工作。但是,如果让肌肉保持次最大力量(50%最大力量)收缩 至疲劳,可以发现,在持续收缩的过程中,肌肉张力可以基本保持不变,但 MUI 却逐渐升高。这是因为在次最大用力的收缩中,在开始阶段只需要动员较少数量的运 动单位就可以产生足够的力量,随着疲劳程度增加,参与工作的每个运动单位的收缩力量会下降。为了维持肌肉力量,就必须有较多的运动单位参与工作,因此在一 定范围内,肌肉力量可以得到维持,但 MUI 却随着疲劳程度的增加而增加。 肌纤维类型与运动 快肌 白肌 运动性运动单位 Ⅱ Ⅱb 快缩白 FG Ⅱa 快缩红 FOGConfidentialPage 33/15/2017 慢肌红肌紧张性运动单位Ⅰ 慢缩红 SO不同肌纤维的形态、机能及代谢特征 1.不同肌纤维的形态特征 (1) (2) (3) (4) (5) 快肌纤维的直径较慢肌纤维大 快肌纤维的肌浆网(内质网)较慢肌纤维发达 慢肌纤维周围的毛细血管较快肌纤维丰富 慢肌纤维含有较多的肌红蛋白,而快肌纤维中含有较多收缩蛋白 与快肌纤维相比慢肌纤维含有较多的线粒体,而且线粒体的体积较大2.神经支配特征 慢肌纤维有较小的运动神经元支配,运动神经纤维较细,传导速度慢,兴奋阈低。神经末稍与肌肉接触面积小。神经末稍内突触小泡的含量小。 3.生理学特征 (1)肌纤维类型与收缩速度 研究表明,快肌纤维收缩持续的时间短,慢肌纤维收缩持续时间较长。在人体骨骼肌中,快肌运动单位与慢肌运动单位是相互混杂的, 一般不存在单纯的 快肌或慢肌。但是在每个人的每块肌肉中,快肌与慢肌运动单位的分布比例是不同的。肌肉中如果快肌纤维的百分比较高,肌肉收缩速度就较快。 (2)肌纤维类型与肌肉力量 肌肉收缩力量与单个肌纤维的直径和运动单位中所包含的肌纤维数量有关。由于快肌纤维的直径大于慢肌纤维的,而且快肌运动单位中所包含的肌纤维数量多于慢肌运动单位。因此快肌运动单位的收缩力量明显地大于慢肌运动单位。快肌运动单位百分比较高的肌肉的力量大于慢肌运动单位百分比 较高的肌肉。运动员在完成某一运动时,如果参与工作的肌肉中快肌纤维百分比较高,则在同样的运动速度下能发挥较大的力量;当肌肉力量相同时能产生较大收缩 速度。 (3)肌纤维类型与疲劳 快肌运动单位比慢肌运动单位更容易疲劳。是因为慢肌纤维的有氧代谢潜力较大。慢肌纤维中的线粒体体积大而且数目多,肌红蛋白的含量也比较丰富,周围的毛细血管网较为致密。 快肌纤维和慢肌纤维的电生理学特征 慢肌纤维收缩的潜伏期较长,快肌纤维收缩的潜伏期较短;慢肌纤维收缩时间长,快肌纤维收缩时间短;慢肌纤维的静息电位 较小,快肌纤维的静息电位较大;慢肌纤维的动作电位持续时间长;快肌纤维的动作电位持续时间短。 4.代谢特征 (1)慢肌纤维的氧化能力明显大于快肌纤维 实验证明慢肌纤维氧化脂肪的能力为快肌的四倍。慢肌纤维中作为氧化反应场所的线粒体大而多,线粒体蛋白的含量也较快肌纤维多,慢肌纤维中的甘油三酯可比快肌纤维多三倍。另外,慢肌纤维中的毛细血管的数量多于快肌纤维,说明慢肌纤维的血液供应丰富。慢肌纤维中的肌 红蛋白含量也明显大于快肌纤维。这都说明慢肌纤维的有氧代谢能力大于快肌纤维。 (2)快肌纤维的无氧代谢能力高于慢肌纤维 快肌纤维中一些重要的与无氧代谢有关酶的活性明显高于慢肌纤维。 运动时不同类型运动单位的动员 高耐克等人让受试者用 2/3 最大摄氧量强度运动,发现慢肌纤维中的糖原首先被消耗,继而转向快肌纤维。甚至当慢肌纤维中的糖元完全空竭时,快肌纤维中还有糖 元剩余。当运动强度为 150%最大摄氧量强度运动时,快肌纤维中的糖元首先被消耗。这说明,在以较低强度运动时,慢肌纤维首先被动员,运动强度较大时,快肌 纤维首先按被动员。在运动时运动单位的动员具有选择性。而且这种选择性与运动强度有密切关系。在运动训练时,采用不同强度训练时,可以发展不同类型的肌纤 维。为了发展快肌纤维的代谢能力,训练计划必须包括大强度的练习;如果要提高慢肌纤维的代谢能力,训练计划就要由低强度、持续时间长的练习组成。 运动员肌纤维组成 运动员肌纤维的组成具有项目的特点。参加时间短、强度大项目运动员,骨骼肌中快肌纤维百分比比较从事耐力运动项目运动员和一般人高。相反,从事耐力项目运 动员的慢肌纤维百分比却高于非耐力项目运动员和一般人。既需要耐力又需要速度的运动项目,肌肉中的快肌纤维和慢肌纤维百分比相当。虽然从平均值中可见肌纤 维组成有明显的项目特点,但应注意的是,在相同项目中肌纤维组成的变化范围也是很大的。这意味着肌纤维组成的优势只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因素之一。除此之外, 运动训练可使人体产生良好适应。 肌纤维类型分布同遗传与训练的关系 关于如何解释不同项目运动员的肌纤维类型分布不同,有两种观点:其一,每个人生来快肌纤维和慢肌纤维的分布比例就已经确定,而且这种比例是不能通过训练和 其他方法得到改变。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优秀运动员某种肌纤维占优势的现象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也就是说人的肌纤维类型组成是先天决定的。只有那些肌纤 维组成占优势的运动员才能取得好成绩。其二,运动员长时间系统从事某一专项运动训练,可使肌肉结构和机能产生适应性变化,通过训练可导致运动员肌纤维组成 发生适应性改变。即“训练适应”的观点。 训练对肌纤维的影响 (1)肌纤维选择性肥大 萨尔廷发现耐力训练可引起慢肌纤维选择性肥大;速度、爆发力的训练可引起快肌纤维选择性肥大。 (2)酶活性改变 肌纤维对训练的适应表现为肌肉中有关酶活性的有选择性增强。 ●运动训练与肌纤维类型的转变 1.骨骼肌纤维类型决定于遗传 训练并不能引起快肌纤维想慢肌纤维转化或慢肌纤维向块肌纤维转化。 2.交叉神经支配可引起肌纤维类型转变 这种假设在动物骨骼肌交叉神经支配实验中得到证实。3.运动训练对肌纤维亚型的影响 目前许多研究证实,耐力训练、阻力训练和速度训练后ⅡConfidentialPage 43/15/2017 型肌纤维的Ⅱb 向Ⅱa 转化,而在停止训练和肌肉废用后,Ⅱ型肌纤维出现相反变化,即Ⅱa 向Ⅱb 转化。 4.运动训练对快慢肌纤维的影响 运动训练无法引起Ⅰ型肌纤维向Ⅱ型肌纤维转化,即慢肌向快肌纤维转化。而运动训练能否引起Ⅱ型肌纤维向Ⅰ型肌纤维转化,还 有待于更多实验证实。 肌肉力量训练的基本原则Ⅱ 型肌纤维 (1)超负荷原则 所谓超负荷是指肌肉对抗超过平常所遇到的负荷。肌肉或肌群超负荷时,对抗最大或接近最大阻力,能有效地发展肌肉力量。超负荷可使肌肉得到极大刺激,并产生一定生理适应,使肌肉力量增加。超负荷并不是超过本人的最大负荷能力,而是指这种负荷超过平时一般负荷阻力。或超过自己过去已经适应的 负荷。 (2)渐增阻力原则 在训练过程中,超负荷可使肌力增加,使原来的超负荷变成了已经适应的低负荷。这时如果不增加训练负荷,使之达到新的超负荷,就不能是力量继续增加。要想继续取得负重训练的最佳效果,就要逐渐增加负荷,使负荷重新成为超负荷,训练效果才能不断地增生。在进行力量练习时,负荷增加一般采用 “负荷到 8,训练到 12” 。 (3)由大到小原则 是指在负重抗阻训练中,先进行主要由大肌肉群参与的练习,然后进行小肌肉群的练习。其生理机制:一,当一块肌肉受到训练而增加力量时, 身体其它肌肉的力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增加。因此先练习大肌肉群,这种相互影响会更加明显;二,小肌肉群容易疲劳,一块肌肉的疲劳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能对 其它肌肉的工作能力有所影响,因此,先练习大肌肉群可推迟肌肉疲劳的出现。 (4)专门性原则 包括进行力量练习的身体部位的专门性及练习动作的专门性。换言之,进行负重抗阻练习时,应包含着直接用来完成动作的肌肉群,并尽可能地模拟其实际的动作结构及动作节奏与速度。因为不同的专向练习对身体各肌群的要求是不同的。同时力量训练的动作应和实际运动结构相似或一致。身体部位的专门 性和动作结构的专门性,有利于神经系统的协调调节能力,以及肌肉内一系列适应性生理、生化变化。生理学机制:不同肌群甚至同一肌群的不同运动单位之间应具 有一定的神经肌肉协调性。在训练中,不仅肌肉本身会发生变化,神经系统也会发生变化。在训练中,不仅要注意运动技术的专门性,还要注意:肌群运动时的关节 角度;肌肉的收缩形式。 (5)合理的训练间隔原则 研究表明,对初次参加运动训练者,隔天训练的效果比每天训练效果好。训练间隔时间的长短对力量消退速度影响不同。通过力量训练使肌肉力量增加后,如果每隔 6 周进行一次力量训练,可以使力量的消退的速度大大延缓;如果每两周进行一次力量训练,可使已获得的力量得到保持。 肌肉训练的构成 1.等张训练 等张训练又称动力性训练或向心训练。进行等张训练时,肌肉没有静力紧张,肌肉的收缩与放松交替进行。在肌肉力量增长的同时,肌肉群的协调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1)训练负荷 力量训练的负荷应与运动项目特点相适应。5-RM 的负荷能使肌纤维增粗、肌肉体积增大,使肌肉力量速度都得到发展,适应于举重和投掷项目运动 员; 6-10-RM 的负荷能使肌纤维增粗、 肌肉体积增大, 使肌肉力量和肌肉收缩速度都得到提高, 但肌肉耐力的增长不明显, 适合于 100 米、 跳跃等项目运动员; 10-15-RM 的负荷可使肌纤维增粗不明显,而力量耐力速度均有提高,这样负荷适合于 400 米、800 米跑等运动项目;30-RM 的负荷可使肌肉内毛细血管网增多、肌肉内有关有 氧代谢酶的活性提高,因此可有效地改善肌肉耐力,但对力量和速度的提高不明显,30RM 是用于耐力性运动项目运动员。 (2)训练的组数和重复次数 一般认为等张力量训练计划由 1 至 3 组和 2 至 10RM 负荷组成经济、适宜。 (3)等张训练的频率 每周进行四次训练是能坚持长期训练的最大频率限度。一般认为,要使肌肉力量明显增加,而又不至于产生慢性疲劳的积累,每周进行三次 等张训练最为适宜。 2.等长训练 又称静力训练,肌肉产生张力,但长度并不发生变化。从生理学角度,静力练习可使神经细胞持续保持较长时间的兴奋,有助于提高神经细胞的工作能力。进行训练 时,由于局部肌肉持续紧张,对该部位的毛细血管压力增加,使血液循环受阻,从而造成局部缺氧。因此,肌肉的无氧代谢能力会得到提高,肌红蛋白含量增加。静 力练习不能提高肌肉收缩与放松的协调性。 (1)等长训练的强度和次数 经验证明每周安排 5 次训练课,每次课进行 5 至 10 次最大等长收缩,每次持续的时间为 5 秒钟是较为适宜的。 (2)关节角度的特性 进行等长训练时,由于关节角度不发生变化,因此力量增长只在受训练的关节角度最明显。如果要在整个关节范围内获得等长收缩力量增加, 那么训练必须在不同的角度上进行,而不能只在一个角度上进行。因此,等长训练在实际应用上有一定的局限性。这就是等长训练可以增加进行训练的某一角度的肌 肉力量,而不能发展整个关节范围的力量;而且等长训练对肌肉快速用力也没有什么良好的作用,甚至有不利影响。训练中运动员可用等长练习关节活动范围内的某 一障碍点(顶点) 。发展某一力量较差的关节角度(顶点)力量。等长练习的作用大多发生在训练的早期,要取得最佳训练效果,必须用最大力量练习,并且要持续 足够时间,使参加工作的肌肉募集更多的运动单位。 3.等动练习 肌肉进行最大等动收缩时,在整个关节运动范围内都产生最大张力。 (也称等力练习、等速练习、调节阻力练习) 。由于等动练习在关节运动的各个角度均受到相应的 最大负荷,因此力量的增加明显。等动训练最大的优点就是在练习中,运动速度可以得到控制。快速等动训练能使快速运动和慢速运动力量均增加,而慢速等动练习, 只能使慢速运动力量增加。由快速等动训练所增加的快速肌肉耐力大于慢速等动训练所增加的慢速力量耐力。 等动训练应遵循下列原则:训练频率为每周 2-4 次。训练持续时间为 6 周或 6 周以上。在训练中要尽可能使受试者的动作接近运动技术所包含的运动动作。并尽可能 使运动速度达到甚至超过受试者运动技术中所包含的运动速度。每次训练课应进行 3 组练习,每组最大收缩的次数应为 8-15 次。 4.离心练习ConfidentialPage 53/15/2017 进行离心练习时,肌肉在产生张力的同时被拉长。在练习时肌肉交替收缩与放松。但是肌肉收缩时,表现为肌肉被拉长,而不是缩短。向心练习和离心练习增长力量 效果相似,似乎为增加力量而进行的离心练习,得不到比其他练习更多益处。但同样负荷训练后,离心练习引起的肌肉疼痛比其他练习明显。 5.超等长练习 肌肉在离心收缩之后紧接着进行向心收缩的力量练习。超等长练习是在肌肉先被拉长的情况下进行向心收缩。肌肉在离心收缩之后紧接着进行向心收缩的所以能产生 更大力量,是因为肌肉弹性组织产生的张力变化以及牵张反射使肌肉收缩加强。 等长练习与等张练习利弊的比较 (1)等张练习的运动负荷比较容易控制和检测训练效果。 (2)等长练习和等张练习可增加力量。 要提高运动成绩,采用等张练习可得到比等长练习更好的训练效果。在超负荷训练中,采用等张练习可比等长练习更有效地增强爆发力。然而,两者增加力量效果却相似。等张训练对提高运动成绩更有效。 (3)等张练习较等长练习能更有效地发展肌肉耐力。而等张练习后疲劳的消除较等长练习快。 (4)等长练习仅在关节运动范围内的某一点产生明显力量增长。在其他位置,力量增长不明显。而等张练习则可以在整个关节运动范围内均产生力量增加。 等张练习与等动练习利弊比较 快速的等动练习可使肢体在各种速度运动时的肌肉力量都得到较大增长。等动练习能使运动成绩比等张练习有较大提高。这意味着等动练习能使参与同训练模式相似 的运动的肌肉力量和速度得到较大提高。而且,等动练习引起的肌肉疼痛较等张练习轻,等动练习优于等张练习。 动作电位 正常肌纤维在静息状态下,肌纤维膜内外存在 60-90 毫伏左右的电位差,膜内为负,膜外为正,这一电位差就是静息电位。肌纤维兴奋时,膜电位的极性 会发生偏转,变为膜外负,膜内正,而且产生可传导扩布的电位变化,这个电位变化称作动作电位。 肌电图的应用 1.利用肌电图测定神经的传导速度 2.利用肌电图研究肌肉疲劳 (1)肌肉等长收缩至疲劳的研究过程中,在一定范围内,肌电幅值随着肌肉疲劳程度加深而增加。 (2)在研究肌肉持续工作至疲劳过 程中发现,随着疲劳程度加深,肌电信号的平均功率频率降低,肌肉工作负荷越大,疲劳程度越大,平均功率频率的减少明显。 (运动单位募集假说;运动单位同步 活动假说;运动单位动作电位的传导速度减慢假说;肌内压增大假说) 。 (3)利用肌电图评价肌力。当肌肉以不同的负荷进行收缩时,其肌电信号的积分值同肌力成 正比,即肌肉产生张力越大肌电信号的积分值越大。 第三章 运动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 运动员心脏增大,心壁增厚是运动训练的良好反应,对提高心脏泵血功能和增加身体有氧代谢能力都是十分重要的。 ●试述运动对心脏形态、机能影响 ●从事不同类型训练的运动员心脏的形态结构特点(简述运动员心脏的心态特征) 经过长期系统训练的运动员,不论是耐力性和力量性运动员的心脏总体积指数全部显著大于无训练的普通人。但不同类型运动员的心脏增大有其各自不同特点:耐力 性运动员表现出全身增大趋势,不仅左心室容量和心室壁厚度有所增加,而且右心室腔也显著扩大;而力量性运动员增大和左室增大有关,并以左心室肌肥厚为主, 而左右心室扩大都不明显。目前研究结果具体归纳如下: (1)耐力性项目运动员左室腔扩大,左室壁不变;力量性运动员则左室壁增厚而室腔未见增大。 (2)力量组 室壁增厚而腔不变但耐力组不仅室腔增大,而且室壁也增厚。 (3)力量组左室肥厚明显,伴随轻度腔扩大;耐力组左室腔扩大明显,伴随轻度室壁增厚。 ●从事不同类型训练的运动员心脏的机能特点 耐力性训练引起的心脏血流动力学变化是增加心脏的前负荷(即容量负荷) ,因为在进行耐力训练时,参加工作肌肉的节律性舒缩和呼吸的加快、加深,加强了“肌 肉泵”和“呼吸泵”的作用,具有促进静脉回流的效应;力量性训练引起心脏血流动力性变化是增加了心脏的后负荷(即压力负荷) ,因为在进行力量训练时,工作 肌肉的强烈收缩,带有静力性用力的特征,压迫了外周血管,因此具有增大心脏排血阻力的作用。耐力运动员的心脏扩大和心肌肥厚,对增加耐力训练时心脏泵血量, 提高机体的有氧能力是有利的;力量运动员左室心肌肥厚,对克服力量练习时增大外周循环阻力,加强心脏排血功能,保证工作肌肉的供血液也是有利的。 经过系统训练引起的心脏结构功能的改变,是对训练的一种适应性反应,如果停训后,原来训练时对心脏刺激消失了,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便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运动 员心脏结构变化是可逆的,其中左室内径比左室壁厚度的变化速度快,并且运动员心脏形态在全年不同训练季节变化相当缓慢。 ●运动训练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1.窦性心动徐缓 运动训练,特别是耐力训练可使安静时心率减慢,是经过长期训练后心功能改善的良好反应,可将窦性心动徐缓作为判断训练程度的参考指标。 2.运动性心脏肥大 运动性心脏肥大,外形丰实,收缩力强,心力储备高,是对长时间运动负荷良好反应。 3.心血管机能改善 安静时运动员心率较低,每搏输出量较大;当剧烈运动时,心率达到最高时,其每搏输出量比非运动员增加幅度更大。运动员的每搏输出量增加 是心脏对运动训练的适应。 此外,经过训练心肌微细结构会发生改变,心肌纤维内 ATP 酶活性提高,心肌肌浆网对钙粒子储存、释放和摄取能力提高,线粒体与细胞膜功能改善,ATP 再合成速 度增加,冠脉供血良好,使心肌收缩力增强。 运动不仅使心脏在形态和机能上产生良好适应,而且也可使调节机能得到改善,有训练者在进行定量工作时,心血管机能动员快、潜力大、恢复快。运动开始后,能 迅速动员心血管系统功能,以适应运动活动需要。进行最大强度运动时,在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下可发挥心血管系统最大潜力,充分动员心力储备。运动后恢复期,也 就是说运动机能变化很大,但运动一停止就能很快恢复到安静时水平。 运动对心脏超微结构影响ConfidentialPage 63/15/2017 经过系统的耐力训练可使心肌重量增加,肌纤维增粗,肌节变长,肌球蛋白显著增高,心肌毛细血管增生和闭合的毛细血管开放共同致使毛细血管供血增多,细胞器 的改变以线粒体最明显,心肌供能增加,ATP 酶活性增强。而短时间的训练在心肌纤维和粗、细肌丝均无明显变化时,即可见线粒体肌质网摄 Ga2+能力增强加强了 心肌收缩和舒张机能平衡。 超负荷运动,心肌代偿性肥大的同时,线粒体肿胀,肌断裂,进而有肌丝紊乱,粗丝减少,最终导致肌丝断裂、解聚等变性坏死现象。超负荷剧烈运动下的心肌状态, 可能和心肌局部缺血再灌注后氧自由基对心肌损伤病理过程相似。在剧烈运动时,能量的大量消耗促使自由基的酶活性、儿茶酚胺与肌红蛋白的增多等因素也均可使 自由基增加。活化氧通过奇电子同细胞成分反应,导致蛋白变性,膜脂质过氧化和超化因子形成,使酶表失活性和膜通透性异常,从而构成损伤心肌的一个重要原因。 ●运动员安静时出现的心博徐缓机制 1.心率和心博量在影响心输出量的比重上变化 优秀运动员安静时心肌收缩力量增加导致的心搏量增大时产生心动徐缓的主要原因。心搏量增加通过反馈作用可能使 传向心脏的神经冲动减少,造成心率减慢,一般认为是长期训练导致心交感神经张力降低和迷走神经张力增高结果。 2.支配心脏的神经张力的变化 运动员安静时出现心博徐缓是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对心脏窦房结的控制关系发生了变化。一般情况,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对窦房结的 作用的比例 25/50,而经过训练可使这种比例关系改变为 15/45,也就是说:训练使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的张力都有所下降,而以交感神经张力下降更为明显,从而 使心率降低。 3.支配心脏的神经敏感性变化 迷走神经冲动敏感性增加才使心动过缓,较高的敏感性和迷走影响加强可能是互相补充的。 运动时心输出量变化 1.心输出量 心脏每分钟向循环系统中射出的血量称为心输出量(Q) ,它取决于每次心跳射出的血量(SV)和每分钟的心跳次数(HR) 。Q=SV×HR。由于在大多数练习和运动中要克服的大负荷的体重,因此,进行最大工作时女子在氧利用方面是有利的。 (男子体重大于女子) 。 2. 心输出量的调节 在运动开始前,支配血管和心脏的交感神经兴奋就已使进入体循环的血液增加,并同时使心率增加。运动开始时,心输出量在早期快速地增加, 主要是由于血液从内脏器官和不工作肌肉转移到外周循环中。运动时,骨骼肌等细胞代谢增强,这些组织细胞的耗氧量增加,所以生理学中都以机体耗氧量来衡量运 动强度。运动时血液循环系统适应性变化归根结底是增加心输出量以满足肌肉组织对氧的需求,同时运走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代谢产物。在一定的范围内,肌肉运动时 的心输出量与机体耗氧量成正变关系,而且,运动时的心输出量的增加有性别差异。在同样耗氧水平,女子的心输出量比男子多 5-10%,这是因为女子血液中血红蛋 白较男子低 5-10%,所以这是一种弥补血红蛋白较低的一种代偿机制,运动时心输出量的增加是通过心率加快或增加每搏输出量两方面来实现的。 (1)每搏输出量的控制 调节 SV 主要有两个机制:其一是进心脏的血量,其二是植物神经系统兴奋的程度 每搏输出量的内源性控制 内源性因素对 SV 的控制包括血量对心脏机能影响。研究证明,在安静时和运动中,心脏舒张末期容积是相对不变的,运动中 SV 的增加就是由收缩期收缩力量增大造 成的。心脏射出的血量或 SV 特别取决于收缩期左心的收缩力量和舒张末期的心室容积。由于 SV 和静脉回流量必须相等,所以一个增加必然使另一个增加,由于心室 容积没有显著增大,但心室壁受到更大的张力,牵拉了心肌纤维,结果使收缩力量大增最终效果是 SV 增多。 每搏输出量的外源性调节 SV 的外源性控制指植物神经系统对心脏活动的神经调节。研究表明,如果没有交感神经刺激,身体工作能力将大受影响。当交感神经系统的加速神经刺激时,心房和 心室的收缩力量增大,力量增大使左心室排空更加完全。SV 增多。 2.心率的调节 心率 运动时心率增快与耗氧量之间也存在线性关系。运动导致心率增快的五个阶段:运动开始前的预期性或条件反射性增快,运动早期的陡形加快,运动中期缓慢加快, 稳定时态和恢复(快速恢复和缓慢恢复) 。运动前心率预期性增加纯属于心理性机制。运动一开始,其机制大脑皮质运动区发出神经冲动达到所支配肌肉,引起肌肉 收缩,心迷走神经受到抑制。运动开始后,来自肌肉、肌腱和韧带反馈信息传入神经系统。运动中,心率缓慢加快是血液中儿茶酚胺浓度上升、温度升高等体液因素。 运动后,神经信息不存在,故心率快速下降,随后体液因素逐渐恢复,故心率缓慢降落。 心率的调节 心率受血流量和血流速度的内在性控制和植物性神经外在性控制,但主要是受神经活动调节的。植物神经系统的副交感和交感纤维终止于窦房结和心肌不同部位,两 条副交感神经(称迷走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使 HR 减慢,交感系统的加速神经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使 RH 加快,心肌收缩加强,无论何时,HR 都处于交感或副交 感神经为主的控制之下。 3.每搏输出量和心率与心输出量的关系 研究表明,高强度运动中 SV 和 HR 与 Q 的关系:在最大运动负荷中,HR 可以增加到正常水平的 2-3 倍,而 SV 仅能增加到安静时的 2 倍。如果 HR 或 SV 中某一个保持 不变,Q 分别可以增加到 2-3 倍,然而,如果两者都达到最大值时,Q 可以增加到安静时的 5-6 倍,当人以最大负荷运动时能达到此值。虽然 HR 对 Q 有影响大于 SV, 但是训练使 Q 增加主要还是靠增加 SV。因为训练不能使 HR 增加。 4.训练对心输出量的影响 经有氧训练后,最大心率并没有明显变化,不同年龄 HR 最大值的曲线适用于任何人,而与有氧能力无关,训练效果主要反映在 SV 增加。增强有氧能力的重要因素之 一是保持高水平 Q 和 SV 的时间。以低于 100%VO2max 但高于 80%VO2max 最大值的负荷训练,持续时间越长,效果越好。 运动与心钠素ConfidentialPage 73/15/2017 心钠素(ANP)也称为心房肽和心房利钠多肽。它是心房肌细胞分泌的一种具有强大的利钠、利尿、舒张血管、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的作用的肽类激素。心钠素的发 现(1984)证明心脏不仅是一个循环器官而且还是一个重要内分泌器官。 心钠素释放的影响因素 1.物理因素 无论是心房扩容还是直接牵拉心房,都可引起心钠素释放,心房压力增加,是促进心钠素释放最有效的刺激。 2.钠负荷 渗透压也是引起心钠素释放的有效刺激。 3.血流动力学变化 心率和血压的变化可引起心钠素的释放。 心钠素对血管作用 可以对抗去甲肾上腺素和血管紧张素所引起的血管收缩反应。 心钠素与心功能不全 心功能不全时血浆心钠素的水平显著提高。 心钠素与心肌缺血 心肌缺血,血浆心钠素水平常提高。 心钠素与运动的关系 血浆心钠素水平可因体力运动而大幅度升高, 但上升的幅度因人而异, 血浆心钠素的水平对体力运动的反应呈强度依赖性, 没有明显的阈强度, 有一定时间的依赖性。 ●评定心脏功能的方法 通过定量负荷或最大强度负荷试验,比较负荷前后心率的变化及运动后心率恢复过程,可以对心脏功能及身体机能状况做出恰当判断。目前常用对定量负荷试验有联 合机能负荷试验及台阶试验等。 ●简述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心输量的大小决定于每搏输出量和心率,而每搏输出量又决定于心肌收缩和静脉血回流 1.心率和每搏输出量 心输出量等于每搏输出量与心率的乘积,因此心率加快和每搏输出量增多,都能使心输出量增加。如果每搏输出量不变,在一定范围内,心率 加快,可是每分输出量增加,但心率过快时,每个心动周期缩短,特别是舒张期缩短更加明显,因此心室没有足够时间充盈,以致使每搏输出量减少。心率加快了但 由于每搏输出量减少,心输出量仍然减少。反之,如果心率过缓,虽然舒张期延长,心脏能获得足够的血液充盈,使每搏输出量有所增加,但因心率过低,每分输出 量减少。 2.心肌收缩力 如果心率不变,每搏输出量增加,则每分输出量也增加,因此,心肌收缩力是决定每搏输出量的主要因素之一。一般来说,心肌收缩力强,每搏输出 量就多。在一定范围内,心肌纤维收缩力与心肌纤维收缩前的初长度有关,在生理范围,心肌纤维初长度越长,收缩力越强。对于心脏来说,心肌纤维初长度取决于 心室血液的充盈度,在一定范围内,心室舒张期充盈量越多,则心肌纤维被拉长程度越大,心室收缩力也越强,从而使每搏输出量增多。在完整体内,心肌收缩的变 化是受神经体液调节的, 。 3.静脉回流量 心脏输出的血量来自静脉回流,静脉回流增加是心输出量增加的前提。血液由腔静脉回流入右心房,主要取决于静脉血压与右心房内压差。只有在压 差增大、静脉回流量增加时,心输出量才能有所增加。当神经体液因素引起心肌收缩时,每搏输出量增加,同时心缩期心室容积减少。待心肌舒张时,心室内压下降 更加明显,因而静脉血液由心房流入心室更多更快,故心肌收缩力加强,一方面可增加心输出量,另一方面又可加速静脉血液回流心脏。静脉回流量还与肌肉收缩和 胸内压有关,强烈肌肉运动时,不仅增加心率和每搏输出量,而且还可以使静脉血管广泛收缩,提高静脉充盈压,加速血液回流。此外,心室舒张吸力、呼吸动作和 四肢肌肉对静脉挤压作用,都有助于静脉回流。 总之,在神经系统作用下,肌肉运动时心输出量的增加主要是心肌收缩、心搏频率和外周血管的紧张性(加速血液回流)等各种调节机制所起的整合效应。 运动员有氧或无氧代谢能力 无氧阈 在持续递增负荷时从有氧供能到无氧供能所代替的这一点称为无氧阈(AT) ,这一点通常是由乳酸浓度在 4 毫克分子/升时来表示的。 实验依据 1.体内从有氧向无氧代谢转化时相 第一时相 随着运动开始和强度的增加,组织将摄取较多的氧,从而导致呼出气中氧含量的百分比减少,同时二氧化碳的百分比会增多,肺通气量和心率及摄氧量会 呈直线增加,这是因为强度低,所以血乳酸生成量极少,呼吸商在 0.7-0.8 之间,因此第一时相因为有足够的氧气保证运动,所以无疑属于有氧代谢过程。 第二时相 运动强度逐渐加大,当达到最大摄氧量的 40-60%时,摄氧量和心率会有所上升,血乳酸增至安静时的二倍,二氧化碳生成量增加,肺通气量增加,这样 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会有所增加此时,肺通气量和二氧化碳排出量呈非线性升高是与慢肌纤维较多的动员,与丙酮酸生成量和氧化之间的不平衡有关,而与无氧代 谢的关系较小,所以,把第二时相的开始称为“有氧代谢”阈。 第三时相 运动强度再继续增大,当达到最大摄氧量 65-90%的范围时,摄氧量和心率呈直线增加,一直持续到接近最大运动负荷时,血乳酸迅速地增加直到受试者 达到最大摄氧量。此时肺通气和二氧化碳排出量继续增加,以代偿乳酸堆积,然而过度通气也并不能完全代偿,此时 FE 二氧化碳有持续下降趋势,而 FE 氧则继续升 高, 为此第三时相开始时, 血乳酸急促增加, 并伴有明显的肺通气量增大, 这与缺氧导致无氧酵解, 与运动员快肌纤维的加强工作关系较大, 此时相为 “无氧阈 (AT) ” 。 2.无创伤性测定无氧阈 3.用血乳酸测定无氧阈 4.用心率测定无氧阈的探讨 对无氧阈学说的理论研究 无氧阈学说理论研究依据是以最早的氧债理论――氧亏为基础的。 (1)希尔等把乳酸代谢与运动后恢复期的氧耗量仍高于安静水平联系在一起,认为运动中,形成乳 酸约有五分之一于运动后继续氧化,从而提供能量使其余五分之四的乳酸重新转化为糖元。 (2)玛伽俐对此理论进行修正,把氧债分为乳酸性氧债和非乳酸性氧债。ConfidentialPage 83/15/2017 (3)盖塞等人为用乳酸性氧债是过于简单化了,许多工作证实乳酸在运动过程中以及静息状态下都是非常活泼的代谢物质,生成与排出始终保持动态平衡。 (4)布 鲁克司等提出了废除氧债概念,建立运动后过量氧耗(EPOC)的新概念。而无氧阈建立的基础是在亚极负荷运动时肌肉组织由于缺氧大量产生乳酸。证据表明,在亚 极量运动时,缺氧并不是肌肉产生乳酸的真正原因。肌肉不缺氧,乳酸值升高是由于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儿茶酚胺分泌量增多,以及其他一些能影响乳酸代谢的因素造 成的。 个体乳酸阈 无氧阈值每人不尽相同,甚至在同一个人的不同训练阶段时期测量也不一样,将个体在渐增负荷中乳酸拐点定义为“个体乳酸阈” 。 横向研究表明,耐力运动能有更高的个体乳酸阈水平,纵向研究也表明,经过耐力训练后,个体乳酸阈得以提高,而且个体乳酸阈的显著改善并不需要 VO2max 的显著 改善,因此它是决定极限运动下运动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反应了骨骼肌的代谢水平,所以今后研究个体乳酸阈的重点应放在骨骼肌。 ●试述最大摄氧量的生理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最大摄氧量是指人体在进行有大量肌肉群参加的长时间剧烈运动中,当心肺功能和肌肉利用氧的能力达到本人极限水平时,单位时间内(通常以每分钟为计算单位) 所能摄取的氧量称为最大摄氧量(也称最大吸氧量或最大耗氧量) 。它反映了机体吸入氧、运输氧和利用氧的能力,是评定人体有氧工作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最大摄氧量受多种因素制约,其水平的高低主要决定于氧运输系统或心脏的泵血功能和肌肉组织利用氧的能力。 1.氧运输系统对最大摄氧量的影响 空气中的氧通过呼吸器官的活动吸入肺,并通过物理弥散作用与肺循环毛细血管血液之间进行交换。因此,肺的通气与换气机能 是影响人体吸氧能力的因素之一。肺功能的改善为运动时氧的供给提供了先决条件。 弥散入血液的氧由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携带并运输。因此,血红蛋白的含量及其载氧能力与最大摄氧量密切相关。而血液运输氧的能力则取决于单位时间内循环系统 得运输效率,即心输出量大小,它受每搏输出量和心率所制约。许多研究证明,运动训练对最高心率影响不大。所以,由训练者与无训练者在从事最大负荷工作时心 输出量的差异主要是由每搏输出量造成的。后者决定于心肌收缩能力和心容积的大小。优秀耐力运动员在系统训练的影响下出现安静心率减慢、左心室容积增大和每 搏输出量增加一系列心脏形态机能的适应性变化, 表明心脏的泵血机能和工作效率提高。 由此可见, 心脏泵血机能及每搏输出量的大小是决定最大摄氧量最重要因素。 这是因为要实现肺泡气与肺毛细血管血液间的气体交换,除了有一定的肺泡通气外,还必须有相应数量的肺部血液灌流量与其匹配。由于剧烈运动时人体增加心输出 量的能力远远跟不上肺通气的增加,结果导致部分肺泡得不到相应的血液供应,其中的气体不能实现与血液的交换,使气体交换率降低。由此可见,心脏的泵血机能 是限制运动员最大摄氧量提高的重要因素。 2.肌组织利用氧能力对最大摄氧量影响 当毛细血管血液流经组织细胞时,肌组织从血液摄取和利用氧的能力是影响最大摄氧量的重要因素。每 100ml 动脉血流经组 织时,组织所利用(或吸入)氧的百分率称为氧利用率。肌组织利用氧的能力主要与肌纤维类型代谢特点有关,许多研究表明,慢肌纤维具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分布, 肌纤维中的线粒体数量增多、体积大且氧化酶活性高,肌红蛋白含量也较高。慢肌纤维的这些特征都有利于增加慢肌纤维的摄氧能力。可见,有氧能力的好坏不仅与 氧运输系统的机能密切相关,而且与肌组织利用氧的能力即肌纤维组成及其有氧代谢能力有密切关系。 3.其它因素对最大摄氧量的影响 (1)遗传因素 最大摄氧量与遗传的关系十分密切,其可训练性即训练使最大摄氧量提高的可能性较小。 (2)年龄、性别因素 最大摄氧量在少儿期间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并于青春发育期出现性别差异,男子 30 岁女子 25 岁以后,最大摄氧量随年龄增加而递减的幅度 减小。最大摄氧量出现性别差异的原因一般认为女子的心容积、血红蛋白含量和心输出量等均比男子低。 (3)训练因素 长期系统进行耐力训练可以提高最大摄氧量水平。在训练引起最大摄氧量增加过程中,训练初期最大摄氧量的增加主要依赖于心输出量的增大;训练后期最大摄氧量的增加则主要依赖于肌组织利用氧的能力增大。但由于受遗传因素限制,最大摄氧量提高幅度受到一定制约。 最大摄氧量与有氧耐力的关系及在运动实践中的意义 1.作为评定心肺功能和有氧工作能力的客观指标 最大摄氧量是反映心肺功能的综合指标。最大摄氧量水平的高低是耐力性项目取得优异运动成绩的基础和先决条件 之一。因此,如何在先天因素的基础上最大限度提高一个人的最大吸氧水平也是耐力性项目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 2.作为选材的生理指标 最大摄氧量有较高的遗传度,可作为选材生理指标之一,尤其可作为儿童少年心肺功能最好的选材指标。 3.作为制定运动强度的依据 将最大摄氧量强度作为 100%最大摄氧量强度,根据训练计划制定不同百分比强度,使运动负荷更客观更实用,为运动训练服务。 ●无氧阈(乳酸阈)个体乳酸阈在体育运动实践中的应用及意义 1.评定有氧工作能力 最大摄氧量和乳酸是评定人体有氧工作能力的重要指标, 二者反映了不同的生理机制。 前者主要反映心肺功能, 后者主要反映骨骼肌代谢水平。 通过系统训练最大摄氧量提高可能性较小,它受遗传因素影响较大。而乳酸较小受遗传因素影响,其可训练性较大,训练可以大幅度提高运动员的个体乳酸阈。显然 以最大摄氧量来评定人体有氧能力的增进是有限的,而乳酸阈值的提高是评定人体有氧能力增进更有意义的指标。 2.制定有氧耐力训练的适宜强度 理论与实践证明,个体乳酸阈强度是发展有氧耐力训练的最佳强度。其理论依据是,用个体乳酸阈强度进行耐力训练,既能使呼吸 系统和循环系统机能达到较高水平,最大限度地利用有氧基础,同时又能在能量代谢中使无氧代谢比例减少到最低限度。研究表明,优秀耐力运动员有较高的个体乳 酸阈水平,以个体乳酸阈强度进行耐力训练,能有效地提高有氧工作能力。 提高有氧工作能力的训练方法 1.持续训练法 是指低强度、持续时间较长且不间歇地进行训练的方法,主要用于提高心肺功能和发展有氧代谢能力。对于发展有氧代谢能力来说,总的工作量远比 强度更为重要。由于机体内脏器官的机能惰性较大,需在运动开始后约 3 分钟才能发挥最高机能水平。因此,发展有氧代谢能力而采取训练,练习时间要在 5 分钟以 上,甚至可持续 20-30 分钟以上。●(长时间持续运动对人体机能产生什么影响)长时间持续运动对人体生理机能产生诸多良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能提高大脑皮 层神经过程的均衡性和机能的稳定性,改善参与运动的有关中枢间的协调关系,并能提高心肺功能及最大摄氧量,引起慢性肌纤维出现选择性肥大,肌红蛋白也有所 增加。对发育期的少年运动员及训练水平低者尤其要以低强度的匀速持续训练法为主。ConfidentialPage 93/15/2017 2.乳酸阈强度训练法 个体乳酸阈强度是发展有氧耐力训练的最佳强度,以此强度进行耐力训练,能显著提高有氧工作能力。由于个体乳酸阈的可训练性较大,有氧 耐力提高以后,其训练强度应根据新的个体乳酸阈强度来确定,运动员随着训练水平提高,有氧能力的百分利用率明显提高。 3.间歇训练 是指在两次练习之间有适当间歇,并在间歇期进行强度较低的练习,而不是完全休息。由于间歇训练对练习的距离、强度及每次练习间歇时间有严格的 规定,往往不等身体机能完全恢复就开始下一次练习。 (1)完成的总工作量大 间歇训练法比持续训练法能完成更大的工作量,并且用力较少,而呼吸、循环系统和 物质代谢等功能得到较大提高。对于发展有氧代谢来说,总的工作量远比强度更为重要。 (2)对心肺机能影响大 间歇训练法是对内脏器官进行训练的一种有效手段,在间歇期,运动器官(肌肉)能得到休息,而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活动仍处于较高水平。如果运动时间短,练习期肌肉运动引起内脏机能变化,都是在间歇期达 到较高水平。无论在运动时还是在间歇休息期,可使呼吸和循环系统均承受较大负荷。因此,经常进行间歇训练,能使心血管系统得到明显的锻炼,特别是心脏工作 能力以及最大摄氧量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4.高原训练 在高原训练时,人们经受高原缺氧和运动缺氧两种负荷,这对身体造成缺氧刺激比平原更为深刻,可以大大调动身体的机能潜力,使机体产生复杂的生 理效应和训练效应。研究表明,高原训练能使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数量及总血容量增加,并使呼吸和循环系统的工作能力增强,从而使有氧耐力得到提高。 ●无氧工作能力的生理基础 1.能源物质储备 (1)ATP 和 CP 的含量 人体每千克肌肉中含 ATP 和 CP 在 15-25 毫克之间,在极限强度运动中在 10 秒内几乎耗竭。 (2)糖元含量及其酵解酶活性 2.代谢过程的调节能力及运动后恢复过程的代谢能力 代谢过程的调节能力包括参与代谢过程的酶活性、神经与激素的调节、内环境变化时酸碱平衡的调节以及各器 官活动的协调性等。 3.最大氧亏积累 在剧烈运动时,需氧量大大超过了摄氧量,肌肉通过无氧代谢产生能量造成体内氧的亏欠,称为氧亏。最大氧亏积累(MAOD)是指人体从事极限强 度运动时(一般持续运动 2-3 分钟) ,完成该项运动的理论需氧量与实际耗氧量之差。许多研究发现,最大氧亏积累是衡量机体无氧供能能力的重要标志,短跑运动 员的无氧工作能力和运动成绩与最大氧亏积累高度相关。 提高无氧工作能力的训练 1.发展 ATP-CP 供能能力的训练 在发展磷酸原系统供能能力的训练中,一般采用短时间、高强度的重复训练,无氧低乳酸训练,其原则是: (1)最大速度或最大练 习时间不超过 10 秒; (2)每次练习的休息时间不能短语 30 秒,因短于 30 秒是 ATP、CP 在运动间歇中的恢复数量不足以维持下一次练习对于能量的需求,故间歇时 间一般选用长于 30 秒,以 60 秒或 90 秒的效果更好; (3)成组练习后,组间练习不能短于 3-4 分钟,因为 ATP\CP 的恢复至少需要 3-4 分钟。 2.提高糖酵解供能系统的训练(1)最大乳酸训练 1 分钟超极量强度间歇 4 分钟的运动可以使身体获得最大乳酸刺激,是提高最大乳酸能力的有效训练方法。为使运 动中产生高乳酸,练习强度和密度要大,间歇时间要短。练习时间一般应大于 30 秒,以 1-2 分钟为宜。以这种练习强度和时间及间歇时间组合,能最大限度地动用 糖酵解系统供能能力。 (2)乳酸耐受能力 乳酸耐受能力一般可以通过提高缓冲能力和肌肉乳酸脱氢酶活性而获得。因此在训练中要求血乳酸达到较高水平。一般认 为在乳酸耐受能力训练时以血乳酸在 12mmol/L 左右为宜。然后在重复训练时维持在这一水平上,以刺激身体对这一血乳酸水平的适应,提高缓冲能力和肌肉中乳酸 脱氢酶的活性。 ●有氧耐力的生理基础 有氧耐力(aerobic endurance)是指人体长时间进行以有氧代谢(糖和脂肪等有氧氧化)供能为主的运动能力。有氧耐力有时也称有氧能力(aerobic capacity) 。 1.最大摄氧能力 是反映心肺功能的一项综合指标,也是衡量人体有氧耐力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心脏泵血机能和肺通气与换气机能都是影响吸氧能力的重要因素。 凡是能影响最大摄氧量的因素均能影响运动员的有氧耐力水平。 (2)肌纤维类型及代谢特点 是决定有氧耐力的重要因素,实验证明,优秀耐力专项运动员慢肌纤维 百分比高且出现选择性肥大,同时还伴有肌红蛋白、线粒体及其氧化酶的活性和毛细血管数量增加等方面适应性变化。 (3)中枢神经系统机能 在进行较长时间的肌 肉活动中,要求神经过程的相对稳定性以及各中枢间的协调性要好,表现为在大量的传入冲动作用下不易转入抑制状态,从而能长时间地保持兴奋与抑制有节奏地转 换。 (4)能量供应特点 耐力性项目运动持续时间长、强度小、运动中的能量绝大部分由有氧代谢供给。 ●无氧耐力的生理基础 无氧耐力(anaerobic endurance)是指机体在无氧代谢(糖无氧酵解)的情况下较长时间里进行肌肉活动的能力。有时也称无氧能力(anaerobic capacity) 。进行 强度较大的运动时,体内主要依靠糖无氧酵解提供能量,因此,无氧能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肌肉内糖无氧酵解供能能力、缓冲乳酸的能力以及脑细胞对血液 PH 值变 化的耐受力。 (1)肌肉无氧酵解供能能力 主要取决于肌糖原的含量及其无氧酵解酶的活性。 (2)缓冲乳酸能力 肌肉无氧酵解过程产生的乳酸进入到血液后,将对血液 PH 值造成影响。但由于缓冲系统的缓冲作用,使血液 PH 值不至于发生太大的变化,以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性。 (3)脑细胞对酸的耐受力 尽管血液中的 缓冲物质能中和一部分进入血液的乳酸,减弱其强度,但由于进入血液的乳酸量大,血液的 PH 值还会向酸性方向发展,加上因氧供应不足而导致代谢产物的堆积, 都将会影响脑细胞的工作能力。 提高无氧耐力的训练 1.间歇训练法 2.缺氧训练法。 ●运动后氧债学说及废除的依据 关于氧债学说的五个阶段 1.本世纪,霍布金、希尔在实验室中发现,肌肉收缩本身不需要消耗氧,只是在恢复肌肉的收缩能力时必须有氧存在,其用途在于清除乳酸。 2.希尔发现,肌肉收缩转变舒张会释放第二次热但必须在有氧气存在时才会出现,其热量约相当于该肌肉收缩时所产生的乳酸总量的五分之一被氧化所释放的热量。 同时,迈尔霍夫发现肌肉收缩时,肌糖元含量逐渐减少,而肌肉中的乳酸逐渐增多,肌肉舒张时相反,本世纪 20 年代初建立氧债学说,获诺贝尔奖。 3.1933 年马加里亚发现人体在 3-8 分钟耗竭运动后的恢复期,血乳酸并不会因运动的停止而减少,此时的氧耗量比安静时间高,认为运动后恢复期分为两个时期:非 乳酸期,氧消耗与乳酸的清除在时间上无联系;乳酸期,氧与乳酸清除有联系,他代表乳酸重新合成糖元。ConfidentialPage 103/15/2017 4.洪研究表明,人在从事 1-3min 的耗竭运动后恢复早期血乳酸浓度持续升高,到第六分钟达到峰值。人在从事 10-65 分钟的耗竭运动时,血乳酸浓度在运动中就可 以达到峰值,然后逐渐降低,故在运动后恢复早期血乳酸仍呈减少趋势,直到安静水平。 5.为了从理论上弄清乳酸和氧债的关系,学者们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对氧债学说进行了全面挑战。 废除氧债概念的依据 布鲁克斯在
年间,用衰竭的鼠注入同位素 14C 标记的乳酸钠,在不同的恢复阶段,测量了血液、心、肝、肾和肌肉中的乳酸,并用二维空间 X 线照相技术, 看到在恢复期内乳酸的通路是多途径的,并得出结论:运动后恢复期乳酸的去向,应以身体在恢复期内的代谢状态为转移,如果在恢复期内某人的血糖元浓度明显下 降,乳酸则较多地转化为葡萄糖。为此可清楚地看到,体内乳酸无论是在安静时、运动时或运动后,都不是一种静态物质,它的生成与排除永远力求保持动态平衡。 这样看来,乳酸与过量氧耗的关系并不密切,因此也就谈不上还债的问题了,最明显的实例是麦克阿特症患者的病例,患这种病的人肌肉中缺少磷酸化酶,故这类患 者肌肉丧失生成乳酸的能力,但在实验中仍可见到这类患者在运动之后的恢复期,同样出现过量氧耗,即非偿还乳酸之债,则氧债的概念可以废除。 ●氧债与运动后过量氧耗的区别 经典氧债学说将运动后恢复期内的过量氧耗称为氧债。传统的氧债理论认为,在进行剧烈运动时,由于机体摄入的氧不能满足运动的需要,此时机体要进行无氧代谢, 产生大量乳酸,从而形成氧债,并将氧债分为乳酸氧债和非乳酸氧债,在恢复期机体仍然保持较高的耗氧水平,以氧化乳酸偿还氧债。 过量氧耗:运动结束后,肌肉活动虽然停止,但机体的摄氧量并不能立即恢复到运动前相对安静的水平。将运动恢复期处于高水平代谢的机体恢复到安静水平消耗的 氧量称为运动后过量氧耗。 运动后恢复期的摄氧量与运动中的氧亏并不相等,而是大于氧亏。因此,运动后恢复期出现的过量氧耗,不仅用于运动中所欠下的氧,而且还用于是处于较高代谢水 平的机体逐渐恢复到运动前安静水平所消耗的氧。 影响运动后过量氧耗的因素 1.体温升高 在运动后肌温不可能立刻下降到安静时水平的情况下,导致肌肉代谢仍维持在较高水平上。实验证明,运动后恢复期内氧耗量的恢复曲线,与体温和肌 肉温度的恢复曲线是十分一致的。 2.儿茶酚胺的影响 运动后,儿茶酚胺的浓度仍保持在较高水平上,它的去甲肾上腺素促进细胞膜上的 Na、K 泵的活动增强,从而消耗过多的氧。 3.磷酸肌酸的再合成 运动后恢复期恢复 CP 再合成,可分为快时相和慢时相,正好与运动后恢复期内的耗氧量一致的。 4.Ca 离子的作用 Ga 离子有刺激线粒体呼吸作用,运动中从终末池中释放大量的 Ca 离子,而恢复期内回收这一部分的 Ca 离子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在 Ca 离子全部 回收到终末池之前,仍有促进线粒体呼吸的作用。 5.甲状腺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作用 甲状腺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也有加强细胞膜 Na、K 泵活动的作用,运动时释放大量的甲状腺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将在运动后恢 复期内继续发挥作用。 ●提高人体有氧代谢能力的训练 有氧能力训练的负荷: 1.运动形式 大肌肉群能参与活动和周期性的、长时间的、有一定强度的、以有氧代谢为主的活动。 2.练习强度 能达到最高心率的 60%至 90%,或者是最大摄氧量的 50%至 85%, 3.锻炼次数 每周 3 至 5 次 4.持续时间 持续时间取决于练习强度。一般可持续的有氧活动 15 至 60 分钟范围内作出选择,对非运动员的成年人,以低强度、长时间的活动为宜。 理论依据: 人体有氧能力的提高,取决于训练的次数、强度、持续时间、运动方式与起始的健康水平,从最大摄氧量角度分析: 1.最大摄氧量通过训练只能提高 5-25%。 2.最大摄氧量的提高与训练次数有关。起码每周要保持 3 次训练,如果每周少于两次训练,最大摄氧量变化不明显。 3.提高最大摄氧量的最低阈值。应为最大心率储备的 60%左右(50%最大摄氧量) 。最大心率储备是指最大心率与安静时的心率之差,再加上安静时的二分之一的心 率。 4.要想改进身体的组成,使去脂体重的比例增大,每周的训练次数不能少于 3 次,每次至少持续 20 分钟。 5.持续训练时保持良好效果的重要因素。 6.初次练跑每周 3 次以上,每周超过 30 分钟,有可能一起足膝的损伤,为此可选用不同项目进行交替练习。 7.年龄不是耐力训练的障碍。中老年人最大摄氧量的变化与青年人相似,只是年龄大的人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适应训练。 8.力量训练不能提高最大摄氧量。 9.短期训练不能提高人体的有氧适应能力,最少需要 10 周到 20 周才有效。 人体有氧代谢训练的原则 1.在最初训练时必须使大肌肉群也参加运动。 2.保持大肌肉群持续不断的、有节奏的、数十分钟以上的运动时间。 3.为了达到有氧训练的目的,运动必须达到足够的强度,心率和呼吸率能达到本人的最高值的 50-70%,身体出汗。 4.如果参加勃格体力感知测试表,运动主观感觉应达到 12-14 之间。ConfidentialPage 113/15/2017 5.每次参加训练时,必须遵守先做准备活动,在做剧烈运动,最后作恢复运动程序。 6.有氧代谢锻炼的次数,每周进行 3-4 次是比较适宜的。 7.每次训练时间,开始时每次训练 5-12 分钟比较适宜,逐渐地延长到 20-30 分钟。 8.提高有氧代谢的训练项目,最好是快走、跑、游泳、骑自行车、越野滑雪或有氧舞蹈等等。 ●人体在运动中是如何进行能量供应的? 人体在各种运动中所需要的能量分别由三种不同的能源系统供给,即磷酸源系统、酵解能系统和氧化能系统。 磷酸原系统作为极量运动的能源,虽然维持运动时间仅仅 6-8 秒,但却是不可代替的快速能源。 酵解能系统是运动中骨骼肌糖元或葡萄糖在无氧条件下酵解,生成乳酸释放能量供肌肉利用能源系统。 氧化能系统是糖、脂肪和蛋白质在氧供应充分时,可以氧化分解提供大量能量。 不同运动项目的能量供应具有各自特征,但运动中不存在绝对的某一能源系统功能。一般运动开始时,机体首先分解肌糖元,如 100 米跑在运动开始约 3-5 秒,肌肉 便通过糖酵解方式参与供能;持续运动 5-10 分钟后,血糖开式参与供能,当运动强度达到最大摄氧量强度时,可达安静时供能速率的 50 倍,运动时间延长,由于骨 骼肌、大脑等组织大量氧化分解利用血糖,而致血糖水平降低,肝糖元分解补充血糖,其分解速率较安静时增加 5 倍。脂肪在安静时即为主要供能物质,在运动达到 30 分钟左右时,其输出功率最大。脂肪分解利用对氧的供应有严格要求,因而通常在时间长运动中,当肌糖元大量消耗或接近耗竭且氧供应充足时才大量动用,蛋白 质在运动作为能源功能时,通常发生在持续 30 分钟以上耐力项目。随着运动员耐力水平提高,可以产生肌糖元及蛋白质的节省化现象。 运动与内分泌 运动对甲状腺素分泌机能的影响 1.急性运动后甲状腺素的变化 大多数研究表明急性运动后甲状腺素浓度增加。运动中甲状腺素适当增高,有助于能量物质的分解,供给肌肉更多能量。 2.长期运动训练队甲状腺素分泌的影响 长期运动训练队甲状腺的分泌活动影响不大。 3.运动对甲状腺素周转率的影响 运动时甲状腺素周转率加快。 运动对胰岛素分泌的影响 运动可以使体内胰岛素水平下降,且降低程度与运动强度、运动时间相关。运动中胰岛素水平适当降低有一定生物学意义。它可以使肝糖元分解的激素的作用占优势 地位,维持血糖水平。另外还可以抑制运动肌、肝脏、脂肪组织从血液中摄取葡萄糖。这样,一方面防止血糖下降;另一方面抑制运动肌和其他组织中糖元、脂肪的 再合成,有利于运动肌组织中糖元和脂肪的分解,促进糖、脂肪的作用。 运动对肾上腺皮质素分泌的影响 1.非力竭性运动后糖皮质素的变化 研究结果颇不一致。不变或降低。 2. 力竭性运动后糖皮质素的变化 力竭性运动后糖皮质素呈下降趋势。 运动对肾上腺髓质素分泌的影响 运动中儿茶酚胺的分泌量是增加的。可以提高心血管系统的机能,调节血液的重新分配,促进肝糖元和脂肪的分解,有利于肌肉运动的顺利进行。 ●运动对雄激素分泌活动的影响 1.中等强度、短时间的运动对睾酮分泌的影响 中等强度、持续时间不长的运动可使睾酮明显升高。血浆睾酮的变化似乎与运动负荷的大小有一定的关系,当运动员 负荷达到一定限度时才能使血浆睾酮升高。可能与儿茶酚胺的作用,及肾上腺皮质雄激素分泌量增多有关。 2.长时间的力竭性运动可以使血浆雄激素浓度降低。可能还影响到睾丸本身机能。] 3.运动训练对运动员安静状态下睾酮值是高于正常人的。 唾液睾酮在体育科研中应用的意义 1.采集唾液标本无损伤、无应激影响,可以频繁多次取样,简便易行。 2.唾液睾酮反映了体内游离睾酮水平 3.唾液睾酮可反映血总睾酮的变化。 ●运动对生长素分泌的影响 1.短时间、中等强度运动的影响 生长素变化与受试者机能状况有关 适应者血浆生长素不变,不适应者升高。 2.长时间、中等强度运动影响 血浆生长素经潜伏期后逐渐增加,达到峰值后又逐渐下降。 3..影响运动中生长素变化的几个因素(1)潜伏期 运动中血浆生长素的升高具有一定的潜伏期,且潜伏期的长短与运动强度有关。 (2)运动强度 在一定范围内,随 着运动强度的增强,血浆生长素增加。 (3)机能水平 有训练者和无训练者运动时生长素变化不同。 (4)生长素的“爆发性”分泌特点。在从事长达 5-7 小时的运动 时,血浆生长素的变化多次出现高峰现象,因而认为生长素的释放具有“爆发性”特点。 运动技能的形成与改进 运动技能就是人体在运动过程中通过学习而获得的运动方式。即运动技能是“通过学习而获得的” ;运动技能是一种行为。其生理的本质就是建立运动条件反射的过 程。 运动技能的分类 1.闭式技能的特点 完成此类动作时,基本上不因为外界环境的改变而改变自己动作;这类动作几乎是千篇一律的重复动作。完成这类动作时,反 馈信息主要来自本题感受器。 2.开式技能特点 完成此类动作,往往随着外界环境的改变而改变自己的动作。如在篮球投篮时,因为对方盖帽而改投篮为分球;此类ConfidentialPage 123/15/2017 动作是多种多样的;完成这类动作时,由多种分析器参与工作,并综合成总的反馈信息。其中往往以视觉分析器起主导作用。 ●运动技能主要研究的方向 1.反馈在形成运动技能中的作用 2.动机对运动技能的影响 3.运动员对动作的自我分析 4.错误动作的纠正 5.运动技能的转换等等 ●运动技能形成的过程 ●1.粗略学习时相(运动粗略时相表现、生理原因及注意事项) 外在表现与生理原因 外在表现 (1)动作不准确、不协调、僵硬、多余动作多 生理原因 (1)兴奋在大脑皮层扩散,使不该收缩的肌肉收缩,内抑制 过程建立不完善 (2)动作不连贯,缺乏节奏和韵律 (3)错误动作较多 (4)分不清动作的主要环节与次要环节 (5)不能用语言来描述完成动作的情况 (6)动作易受外界的干扰而被破坏 (2)兴奋与抑制尚未建立起连贯的定型 (3)分化抑制不完善 (4)分化抑制不完善和反馈调节不巩固 (5)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号系统未建立起巩固的选择性联系 (6)条件反射建立不巩固在训练中应注意的事项 (1)由于学生尚未建立起精细的肌肉感觉,学习动作主要靠视觉分析器的作用。因此本阶段的教学应注意多运用形象化的教学手段(如示范等) ,使学生在模仿学习 中通过反馈逐步建立肌肉感觉。 (2)由于学生对所学的新动作缺乏感性认识,抓不住主要技术环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突出重点,不宜过多地要求技术细节,以利于分化抑制的建立。 (3)利用保护、帮助、降低动作难度等方法,使学生在不能独立完成动作的情况下,提高肌肉运动感觉,以及消除防御性反射对联系的干扰。 (4)尽可能的应用直感教学法。直观教学法主要发挥视觉的作用,而直感教学法则综合利用视觉、听觉、皮肤触觉等各种感受器官的作用。 (5)教材安排及教学要求,应注意贯彻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低到高的循序渐进的原则。选用的辅助练习应与教材动作结构相似。 (6)教师对学生完成动作的情况多做正面的肯定和鼓励,对学生的动作要求,多从正面提出希望,以利于加速阳性条件反射的建立。 ●2.精细学习时相(运动精细时相的表现、生理原因及注意事项) 外在表现与生理原因 外在表现 (1)动作逐步协调、准确、轻松、自如,多余动作逐渐减少 以至消失 (2)动作连贯,节奏性和韵律感加强 (3)错误动作逐渐减少直至消失 (4)能抓住动作的主要环节和次要环节 (5)能用语言清楚地描述自己完成动作的情况 (6)新异的外界刺激不易使动作受到干扰和破坏 (2)大脑皮层在空间与时间上按固定的运动顺序建立了定型 (3)分化抑制逐渐完善 (4)分化抑制完善,反馈调节能力增强 (5)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号系统建立了选择性联系 (6)由于不断的强化,建立了牢固的运动性的条件反射和动 力定型 在教学训练中应注意的事项 (1)由于学生建立了完整的动作概念,并从反复实践中对动作有了体会,而且具备了一定的概括能力,第一信号系统与第二号系统之间建立了巩固的选择性联系。 教师运用精练、准确的语言可以起到代替示范等具体信号的作用。 (2)彻底纠正错误动作,提高动作质量,以免形成错误动作的动力定型。 (3)为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动作的精确度,可以采用加大难度的练习方法,以利于建立更精细的分化抑制。 (4)在代表队训练中,要注意从比赛的实际出发,运用训练和比赛相结合的办法。在正式比赛前的模拟训练中,可以有意识地给队员制造外界的干扰,以提高队员 熟练地运用技、战术能力。 3.运动成绩提高规律 (1)在学习新技术的初期,过去已经掌握的与新技术有关的相似动作环节及动作经验,具有迁移作用,有助于新技术的掌握。但到了后期,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 生理原因 (1)兴奋逐渐集中,分化能力增强,内抑制过程趋于完善ConfidentialPage 133/15/2017 对运动条件反射的精确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与训练初期形成的运动条件反射差距很大,这就相当于需要重新建立运动条件反射。 (2)在学习新技术的初期是粗糙分化,而到后期则要求进行精细分化。技术水平越高,对分化的精确度要求也越高,因此,这种分化抑制的建立也就越困难。 (3)运动技术的掌握和提高是建立在一定的身体素质基础上的。在学习新技术的初期,可以充分利用原有的素质基础,而到了后期,随着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对 身体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发展和提高身体素质是需要时间的。 (4)运动成绩的提高是螺旋式上升的,因而运动训练也总是分周期的。每一个训练周期,在不同能够的训练水平上,都存在一个构成运动成绩的诸因素重新综合的 问题。这种综合的实质上是要求重新建立更高水平的运动条件反射。 (5)从心理因素上分析,初学动作时,练习和教学训练方法都比较新颖,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加之学习效果比较明显,因而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 而加速了掌握技术的进程。而到了改进和提高阶段,练习内容、手段大都是重复的,可直接感知的学习效果减少了。而这些因素容易使学生产生单调、枯燥以至厌烦 的感觉,而形成消极心理,影响学习效果。 4.关于动作自动化的问题 (1)把动作自动化,称之为“在低意识控制”的情况下完成动作,更为科学一些。因为人的任何动作都是在大脑参与下完成的,其区别只是参与程度的高低不同而 已。 (2)动作自动化以后,仍会出现错误。因为“在低意识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样化妆才能减小眼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