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学生观察珠海职业训练指导中心

杏园鸿儒轩——赣州于都黄胜工作室
当前位置:&&&&
如何指导学生审题构思
上传: 吴蕾 &&&&更新时间: 19:07:37
如何指导学生审题构思
王小弘(笑着说)
如果当做爱好,写作是一件随心随性的事情,但考试作文不是,得面对一个题目。小学一般面对命题或半命题,到了中学,题目的类型会多起来,有给幅图的,有给个材料的,有给个话题的。不管面对什么题目类型,既然出题了,就得扣题。在考场面对一个题目能扣题写作,应该是一种判断、分析、推理、提炼的综合能力反映,如果能够信手拈来皆文章,那么,面对什么题目都无所谓,但些人把考试命题作文当做应试来批判,我估摸着是还没有达到这种作文能力的缘故。有很多人纯粹为了应试而学习,拼命地进行机械应试训练。想在作文上多拿点分,就背范文,找模式,考试时就是套路化、模式化,瞎猫碰死老鼠。碰上了,到处吹牛自己作文水平如何了得;碰不上,就做出满腔正义的摸样对考题大肆批判,把考试戴上扼杀学生创造力的高帽,恨不得一棒子打死。跟这种德行的人说不通,做个不太恰当的联想:有人拿菜刀切菜切成大厨,就赞美菜刀之美,有人拿菜刀剁人了,就批判菜刀之恶,其实这跟菜刀有什么关系呢?
小学语文考试作文的命题,多是给一个字、一个词、一个短语,也有给一句话的,从根本上来说审题构思,就是考验学生几个方面的能力:一,汉语的理解和感悟能力。二,生活的积累和认知能力。三,题目的拓展和设计能力。四,写作的基础和创新的能力。当然,有阅卷老师自身水平低下,对作文好坏不分的情况,可能对考什么能力一无所知,改作文随心所欲,这的确是让人头疼的事情。不过这是一个关于老师综合素质培养的话题,与我这里要讲的从能力角度训练审题构思技术的内容无关,另撰文。
有人讲审题,将题目划分成多少种类型,每种类型又规划为若干规律,试图表达这样一个意思:什么样的题目,比如写人的,写事的,写景的,状物的,都可以按规定动作去写,省事儿了。这看上去一套一套的,事实上是试图将作文这件鲜活的充满个性的需要创造的事情装进套子,很不合理。作文的审题构思,不应该有套子意识,而应该面对作文题尽量拓展思路,思考立意,创造出新。被套路所困,是属于四平八稳的机械应试思维,比如高考60分作文中的42分标准,几乎是所有平庸之作的追求目标。但这样拿到42分的后果是,美丽语文成为了平庸的推手,精彩人生从这里开始沦陷。
审题的功夫,只有从分析理解的能力以及创造力、想象力开始训练,才能在考场上找到真正的成功。
1.关注课本上的例子
先来说一个无需审题但需要看明白题意的例子。比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语文园地四的习作是写观察日记。
课本上的习作要求是:你把观察到的事物写进日记里了吗?让我们先交流一下各自的日记,听听同学的意见,再写一则观察日记。要观察自己最感兴趣的,要写自己最想写的。写好后读给同学听,看谁在观察中有新的发现。
教参中对这篇作文教学是这样的提示:这次习作有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让学生交流已写的观察日记,二是在此基础上再写一则观察日记。低年级时,学生已经学写过日记,观察日记无非是日记的一种,并没有特别的格式要求,只是在内容方面侧重讲观察。本次写观察日记在《花钟》一课后面已有布置,可以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最想写的内容,写出观察中的新发现。教学中,可组织学生讨论、交流,说说自己最感兴趣的是什么,准备写哪些内容,提示学生讲评自己在观察中的新发现。如果有的学生还没有确定观察的事物,可以带着习作的任务去观察一种事物,再把观察过程中自己最想写的内容写下来。写完后,要组织学生互相读一读、评一评,并根据同学的意见,修改自己的习作。教师要通过这次习作,继续培养学生写日记的良好习惯。
显然,从单纯习作来讲,这个单元习作的题意是,要求学生观察一个东西,把观察的过程和这个东西的模样写下来。这是三年级培养观察习惯、建立表述逻辑的基本训练,但日常教学中,最容易掉入两大陷阱:①写成一板一眼枯燥无味的介绍性说明文,无法培养孩子的作文兴趣;②眉毛胡子一把抓,没有详略,无法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
这种观察训练,一般有两个发展方向,一是培养科学的观察,二是培养人文的观察。科学观察是一板一眼的科学探究,对孩子来说,这当然是必要的,也是有意义的,但我以为应该是科学课的事儿,包括写观察日记,或者观察小论文,应该专门有这样以科学探究为训练目标的课程,否则,语文有点乱。人文观察是通过观察培养孩子留心生活、关注世界、培养人文素养的基础手段,是带有主观感情色彩的观察,可以不够严谨,但一定是有趣的。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看一个事物觉得有趣,是因为这个事物与孩子的内心发生了碰撞,这个碰撞是以游戏和想象为基础的。就是说,如果观察过程中注意引导游戏心理的融合、激发大胆想象的融合,再普通的事物,也会在孩子眼里趣味无穷。
孩子对一个事物发生兴趣,不会是对这个事物的方方面面都感兴趣。孩子的兴趣多集中在一点上。比如小男孩对一个球感兴趣,也许并不在意它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什么质地的,而只在意它可以弹起来四处乱跳,淘气得很。抓住&趣点&,突出&趣点&来观察,不仅孩子乐意,习作时还可因此初具详略,达到训练&有意表达&的目的。
讲到语文课本,不妨多讲几句如何进行作文与阅读融合教学的话。
比如三年级上册&观察&这一组中的第一篇课文《花钟》,虽说是&留心观察,就会发现&,实则并不能说是一篇观察意义上的文章,文中第一段短短百余字,就例举了牵牛花、蔷薇、睡莲、午时花、万寿菊、烟草花、月光花、夜来香、昙花等九种花卉,且不说日常生活中就找不到这么多花凑一块儿的场景,它们似乎是在不同季节开放的,就是这么多花名对应的花型也没几个人能说得明白,用这样的课文来对应说观察是会出问题的。
但这一段中几个句子着实值得学习并加以拓展,这对于将观察日记写精彩太有帮助了。比如,&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睡莲从梦中醒来&,等等,这既是写了花开,又将花想象成了人,写出了一点有趣情态。可惜只写出了&一点&,我们可以借机拓展一下:牵牛花为什么事儿要吹喇叭?这个喇叭声音会是怎样的?周遭的植物们听了这喇叭什么反应?再结合环境想象一下这牵牛花吹喇叭时是什么表情神态?这个过程,恰恰融合了孩子的游戏心理和想象特征,表达出来就很有意思了。
这篇课文的详略安排也很值得学习,先是铺陈了很多种花,然后重点写了昙花。不过文中对昙花的详尽介绍,有现象后面的原理解读,一看就知道是查资料比较多而观察比较少的写法,因此,这算是一篇科普说明文。不过试着去弄懂事物的原理,是着力于培养观察的态度,对孩子总是有好处的。这种详细叙述的写法,也可以引导孩子用到叙述自己的观察对象上,用来表达孩子眼中所见,心中所想,即便没有探究原理,一样可以精彩。
好了,话题转回来,来看一个观察作文的具体例子:
《张力的书包很出名》(三年级)
在我们班,你要是听到有人这样说:&你是张力的书包啊。&那就是说这个人很不讲卫生的意思。
张力是我同桌,他的书包能够这样出名,就是因为脏。你看他的书包,一眼看去,好像是蓝色的,再仔细一看,又有很多黑色的污斑。书包背上画着的蜡笔小新像个流浪的孩子,脸上尽是污垢。
张力的书包这样脏,都是作了&百变书包&的结果:gē(搁)腿上当作小餐桌,垫脚下当作垫脚石,li&o(撂)地上当作球门柱,抡在手里当作进攻的武器,顶在头顶当作避雨的工具,有时候还要用来擦汗、擦桌子、擦黑板上自己的名字、擦墙上自己划的铅笔印子、擦衣服上别人吐的唾沫星子。
有一次刚下课的时候,张力打了一个大喷嚏,有一些鼻涕飞到了课桌上,张力二话不说,提起书包就在课桌上蹭来蹭去,李老师见了,皱着眉头说:&你怎么这么不讲卫生啊,书包又不是抹布。&可是这个时候,另外一组的余雷雷又打了一个大喷嚏,他倒没有擦桌子,抬起袖子在鼻孔下一抹,李老师眉头皱得更紧了,说:&不讲卫生,你是张力的书包啊。&我们都哈哈大笑起来。以后我们只要见到有人不讲卫生,就对他说:&你是张力的书包啊。&
张力的书包就这样出名了。
这篇习作是观察了一个书包,很显然是围绕着习作要求中的&要观察自己最感兴趣的,要写自己最想写的&要求来做的。所以这一节内容看起来与具体的审题无关,但课本上的&习作要求&难道不是题目内容吗?我是说,如果能够养成这样的审题习惯,总是可以围绕题目给出的任何一点提示去用心思考,这就为审题构思的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
2.培养对字词的敏感。
小学阶段是语文积累的基础阶段,一辈子要用的绝大部分字词,都在小学阶段学过了。有人就以为,小学阶段只要把这些基础的字词认识了,就算是任务完成了,至于审美、思辨、拓展等语文素养的训练,太麻烦,太难,到中学再去做吧。这样的思维,就注定了无法在小学阶段学好作文,作文只能靠套、抄、编,对于这种作文方式,审题就成了一个毫无意义的话题。审题也是无法单独拿出来说的,必须在作文的正确观念下来研究。作文的正确观念就是:作文是孩子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来表达自己眼里的世界,有自己的真情和判断,有自己的审美和情趣。也就意味着,作文是一种创造。有种观点说,作文就是把事情说清楚。这就好比说,吃饭就是把肚子填饱,看起来没错,却是多么消极而无趣,绝不是生活的全部:能解决温饱之后,吃饭难道不讲究卫生、营养、美味、情趣?难道永远只满足于温饱、只把温饱当做终极追求?因此,把事情说清楚,应该是说话的基本功,不应是作文的终极目标。
要对题目出现的字、词、句有创造性的构思,就得有对字、词、句的敏感,这种敏感有一点点天赋,但绝大部分人都需经过训练才会出色。一般来说,训练这种敏感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知识积累由量变到质变,将知识内涵内化成自身素养。这不仅需要识记知识,还需要盘活知识,否则,知识不仅不能给人智慧,还把人变得迂腐。二,关注生活,善于对生活现象概括分析,充分挖掘出个人潜力。下面分别从这两方面解释一下。
对知识的盘活非常重要。汉字的字音、字型、字义、字意、字境等,决定了汉语是一种意味深长的语言,一个字,一个词,往往具有无限丰富的意味和情趣。在学习过程中,不单是要掌握字的读音和字型,更重要的是要领会其意味,这样才能充分感悟语言之美,用语言进行创造性表达。比如静这个字,有安静、宁静、平静、恬静、幽静、寂静等不同意味,这些意味看起来差不多,但细细体会,却有着很有意思的区别:安静中的安定之意,宁静中的安宁之意,平静中平稳之意,恬静中舒心之意,幽静中的曲折之意,寂静中的沉寂之意,折射到生活中显然就是不同的情境。能敏感地捕捉到它们之间的细微区别,再以静这个字为题去写作文,就会找出很多方面的特别有意思的材料来。相反,如果没有这份敏感,看到这样的题目,甚至会觉得没办法写,就只会抱怨出题人的怪异了。
关注生活,就是要扶持、培养孩子&多管闲事&的习惯。都知道&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不是读书的好习惯,但有些老师以为,&闻窗外事&就是关心国家大事,这就有点狭窄了。窗外事嘛,就是窗外的事情,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就是眼睛所能看到的事情。孩子的眼睛能看到什么呢?大人眼里的世界,和孩子眼里的世界,是同一个世界,但又有很大不同,这个不同,就源于大人与孩子之间不同的观念、不同的审美、不同的智慧,大人比孩子心思复杂,所以也看出这个世界的更多复杂来了。但是,很多孩子睁着眼睛,却并不会看世界,他的眼里没有世界,只有自己的欲望,这是由孩子的心理特点决定的。孩子在小时候,尚不会关注他人,只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培养孩子关注身边这个世界,不仅是要培养这个习惯,还要教会他如何去关注,这样,孩子在关注世界的过程中,才会渐渐认识到自己是人群中的人、社会中的人、自然中的人,才慢慢地形成主动去了解这个人群、这个社会、这个自然的习惯。这个习惯一旦形成,思想就可以稳稳扎根在现实中,作文的创造就有了底气。对于作文审题来说,对题目的敏感有了可以折射的生活,当然有话可说了。就像上面说的&静&,可以写亲情,可以写友情,可以写自然的美,可以写生活的忧,题材太多了。
3.训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联想和想象的能力不唯是审题的需要、作文的需要,也是生活的需要,是科学发展的需要,艺术创造的需要。
联想和想象是有区别的。简单地说,联想是联系起来想,这想到的东西,原本就存在着,现在用想把它们联系起来了。想象是想出一个象,一个新的形象,一个新的思想,这个形象和思想,是原本生活中没有的,被想出来了,这是一种创造。这个简单区别可以看出来,联想应该是想象的基础,两者是紧密联系的。
弄明白这个区别,是为了训练的目标更加清晰。联想是一种思维习惯,并不需要特别的训练,每个思维健康发展的人都会联想,回忆就是联想的一种方式。但是将联想作为习作的手段,因为习作本身的特别属性,决定了要将自然联想方式经过整理、概括、提炼,为形成习作的创造性思维服务。习作中所谓的联想能力,其实并不是联想本身的问题,而是如何形成习作表现所需要的联想习惯,以及如何将自然联想升华到与主观判断分析相结合的层次。一些教作文的老师强调联想的时候,刻意用一些联想的花里胡哨的形式做宣传,甚至将联想与想象混淆起来,打着培养想象力的旗号四处招摇,而忽略了联想的本质,结果把学生迷糊得云里雾里,真正的联想和想象没有把握,倒是形成了胡思乱想的习惯,以后调整起来很是麻烦。
联想与想象虽然有密切联系,但是也有明确的区别。简单地说,它们都是以生活实际为基础延伸开去,联想的基本方法是联系,想象的基本方法是幻想,联想可以发展到想象创造,想象也可以促进联想习惯的形成。在教学过程中,联想习惯和想象能力都要共同发展,但是老师必须弄清楚联想与想象的异同,在教学中有的放矢,清晰引导,帮助学生的各种能力能够有序、有效地发展。
联想的基本方式用最直观的概括大约三种:扩散联想、单线联想和树形联想。扩散联想是由一点进行发散联想,无限扩展;单线联想是就一点向某一方向单线发展,层层进入;树形联想是就某一点进行单线联想时,在进入每一层联想时横向展开,挖掘更多的生活内容。用这样基本方式来概括,只是为了更便于理解和形成习惯,在实际联想中,所有方式都是交叉在一起的,联想本来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非要弄个什么规则,按个什么方式来进行,不仅会把事情做得索然无味,还会落得邯郸学步的结果。教学过程一定要注意把握方式理解和生活运用之间的关系,不能死板照搬,落入窠臼。
这些联想的基本方式不单是理解联想的途径,也是习作表现的基本手段。本篇仅从材料剪辑艺术角度来理解,大千世界,万事万物,习作表现时选择什么,怎样组织,如何表现,都取决于对材料的理解。联想的基本方式可以成为这种理解的钥匙,因此,联想不能停留在想到即止,要耐心感受,认真分析,将每一种&想到&结合生活进行深入理解。&想到&的训练很容易,也很有趣,但一不小心就会陷入游戏中,热闹之后一无所获,这就违背了联想的初衷。
想象则是一个创造的心理过程,根据已经的知识经验和生活材料,经过新的配合,创造出一些新形象。也就是说,没有生活,就没有想象,凭空是想象不出来的。有人把幻想、胡思乱想、白日梦等心理过程称为凭空想象,倒是道出了它们与想象之间的区别:虽然都属于想象一类,但是想象是一种有目的的创造,是一种需要经过锻炼才会越来越优秀的能力,幻想、胡思乱想、白日梦等只是停留在空想状态,想来想去还是一场空。换个角度看,这些空想其实是想象的基础,空想人人都会,但并不见得人人都拥有想象创造的能力,就是因为有的人在空想的基础上发展了想象力,有的人空想只是图个精神上的短暂快活。
想象的基础是生活,但并不是基于生活的思考都是想象。想象是要把感性联想和理性分析结合起来,把幻想和逻辑融合起来,进行独特的创造。想象的目标是创造。创造就要出新。新的形象,新的思想,新的方法,新的成绩,都需要创造出来。新是相对旧而言的,就是与现存的形象、思想、方法、成绩等相比较,有突破,有变化,有新意,并且是创造出来的,不是刻板的模仿加上一点似是而非的更换,更不是借助优秀的&旧&稍作粉饰来做功利性的炫耀。创造是一个全身心投入的探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的心灵得到愉悦,智慧得到发展,人格得到升华,是人生价值的一种体现,生命意义的一种表达。因为这样的目标,使想象与空想从本质上区别开来了。
在生活的大地上,洒下想象的春雨,新形象、新思想,就会像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了。所以面对生活的各种事物、事情、现象,如果能充分调动自己的想象,将它们一一积累下来,就不用担心看到作文题目没东西写了。
4.审题主要审什么
面对一个作文题目,一要看懂题目的意思,二要能拓展题目的意味,三要能根据确定的立意找到合适材料,四要能给材料们安排一种恰当而准确的表现形式,到这一步,审题这件事才算是完成,可以开始设计开头了。
很多孩子考试时,拿到题目就写,一边写一边想,作文就脚踩西瓜皮,最后勉强靠些生硬的句子收回来,怎么看都显得别扭。出现这样的情况,就是因为没有弄明白审题到底审什么,也没有形成审题的习惯。当然,从文学写作来说,文学创作并不需要审题,审题能力的高下似乎也并不影响文学水平的高低。但我觉得,文学只是语文的一部分,作文与文学有着紧密联系,但作文考试中的审题首先考的是分析判断能力,审题是必要的。
我仍然拿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里的一个作文题目来做例子说明这个审题过程。比如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习作。为方便讨论,现将习作要求和教参提示列出来:
课本上的习作要求是:本组课文,写的都是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你长大以后,或许会离开家乡,想象一下,当某一天你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将会是怎样的情景呢?以&二十年后回故乡&为内容写一篇习作。尽情发挥你的想象,可以写家乡发生了哪些变化,哪些地方引起了你的回忆,可以写与亲人或同学处面的情景,也可以写你想写的其他内容。回忆一下课文中作者表达感情的方法,并试着在自己的习作中加以运用。
教参上的教学提示是:本次习作是想象作文,写《二十年后回故乡》,是本组专题学习的延续,目的是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美好的想象,正是基于对家乡的爱和关注。
本次习作的教学重点,一是要引导学生充分展开想象,二是要引导学生注意学习本组课文表达感情的方法,适当运用到自己的习作当中。
教参上具体的教学建议是:1.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想象家乡变化绝非易事,对小学生来说,世事变化、岁月沧桑并不容易体会,所以他们的想象可能就显得稚嫩,情感可能就显得肤浅,这就需要教师用情感去点燃情感,用变化去促成想象,开启思路。比如,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经验,说说家乡二十年前的清况,让学生感受家乡的变化,或请学生通过采访家长来完成这一体验;再比如,教师可结合诗人贺知章写的《回乡偶书》,让学生体会又见家乡时感受到的人事的变化。(《回乡偶书》一:&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回乡偶书》二:&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诗人刚回到故乡时,儿童谁也不认识他.当他在故乡住下来后,发现离别家乡这么多年,什么都变了,跟记忆中的一点也不一样了,似乎只有家乡的镜湖没有变。以此来促使学生展开想象,激发学生表达的兴趣,开启学生的思路。2.学生有了表达欲望之后,要引导学生具体想象,从哪些方面来写。教材中只是一个提示,要让学生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充分交流,以达到互相启发的目的。在学生交流中,教师要结合一两个学生的发言,相机点拨,帮助学生理清思路,选择材料,起到示范作用。在学生写之前,提醒学生要注意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3.学生写完之后,要引导交流,相互欣赏。重点评价学生的想象角度和表达自己感情的方法。选取有突出特点的习作,全班集体评价,进一步进行习作的指导。在交流评价之后,要引导学生进行修改,并把修改过的习作读给大家听。
在一线教学的老师可能都有过这样的感受:这篇习作的结果是学生写得大同小异,无非是二十年后回故乡,故乡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什么都先进了,发达了。再有一部分就是反其道而行之,故乡被污染了。绝大部分孩子的想象停留在&空想&状态,作文看起来比较乏味,能写出真情的凤毛麟角。
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可能是教参的影响,让老师误以为这个题目就是写故乡的变化,另一方面,应该是审题上没有掌握正确方法,并没有深入审题。
先说说死搬教参的教学建议来教为什么会效果不佳。教参中也预测到了小学生对世事变化、岁月沧桑不容易体会,于是启发老师,可以结合自己经验说说家乡二十年前的情况。老师的家乡与学生的家乡并不是同一个家乡,即便是同一个家乡,也不见得有同样的关注,所以即使老师这样引导,也无非是让孩子听了一个离自己生活很远的故事,对于&点燃情感&是效果不大的。教参又启发老师,可以用贺知章的诗来&促使孩子展开想象、激发学生表达兴趣&,这应该是一个不错的切入点,但很可惜的是,利用两首古诗怎么就能做到这些呢?教参中没有提示了,结果孩子真情没有调动起来,习作还可能变成了贺诗的改写。
但如果按照审题的正确方法来思考一下这个题目,效果会不一样了。《二十年后回故乡》,这是一个隐含了主语的短句,题目构成略复杂,我先分词解读。
先看故乡这个词,基本意思是出生或长期居住过的地方。但这个词意味十分丰富:故,是过去的意思,与现在有了一定的时间距离和空间距离了,而且这个词有一种怀念意味,这里一定曾有我熟悉的人事物景,曾包容过我的喜怒哀乐,曾是我的生活家园,也是精神家园。所以,故乡可以是一份怀念,也可以是一份牵挂、一份依托,可以是幸福,也可以是惆怅。从这些意味角度,可以推断出,对二十年后的想象,首先需要的是关注当下:此时我生活的地方(也就是我二十年要回来的地方),现在,我关注的是什么?给我留下深刻记忆的喜怒哀乐的有哪些事情?哪些人?哪些地方?哪些具体的事物?在这里,我最爱的是什么?最讨厌的是什么?最自豪的是什么?最想永远都不改变的是什么?不是老师说给孩子听,而是孩子说,老师通过孩子的说来引导孩子体会其中的真情,这份真情,不管是高兴还是忧伤,放到二十年后的怀念中,就是对故乡的爱。这是此文的重要材料,如果再加上想象,这些真情体验的人事物景,经过二十年时光的打磨,会是什么模样呢?想象创造就有了基础,不再是空想了。
再看故乡前面两个词。二十年后,是给出了一个时间限定,五年级的孩子,那时差不多就是自己爸爸妈妈眼下的年龄,这样在想象的时候就有了一个具体参照,刻画人物外形和心态上有了依据。回,是确定了习作进入的一个点,预设了必须离开家乡,然后回来。怎样回似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为什么要回,这是成文的铺垫,可以结合前面对故乡的意味拓展分析,来确定这个回的理由,是弥补一段情?是纪念一份爱?是寻找失落?是兑现诺言?当然也可以什么理由都没有,就恰巧路过,回来看看。虽然这个为什么回并不是习作的重点,忽略也可成文,但如果稍加关注,习作就有了更加紧凑和集中的线索,更好写一些。
课本的习作要求,对这个题目隐含的主语用了第二人称,当然是对孩子说的,这个&你&应该是预设成写作文的孩子本人的,就是说作文中的主角是&我&。但如果有创新意识的孩子,其实可以将这个&我&转换成任何人或物的视角来写,比如&我&是小主人腕上的一块表,二十年后,被戴在小主人的孩子的腕上,回到了故乡。通过表的视角来看待二十年后的孩子的生活环境,与小主人当年的生活环境相比较,不是很有意思吗?就表现形式来说,还可以有更多的创新,比如以日记的方式,记录自己回到故乡的所见所闻,或者用为家乡设计城市(乡村)名片的方式,来对故乡的面貌进行描绘,都是可以的。这当然就是审题的第四步,给确定的立意和内容来安排表现形式了。
评论:(未激活和未注册用户评论需审核后才能显示!如需回复,请留下联系方式!)
文明上网,理智发言404 - 找不到文件或目录。
404 - 找不到文件或目录。
您要查找的资源可能已被删除,已更改名称或者暂时不可用。拒绝访问 | www.gytoday.cn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www.gytoday.cn)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40fa366c439444af-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如何指导孩子进行看图写话
【 liuxue86.com - 实用资料 】
  如何看图写话
  家长如何指导孩子进行看图写话
  一、认真看图,培养观察力
  看图写话,顾名思义就是就是要用眼睛看,看是基础。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观察能力是十分欠缺的,他们看到一幅图往往毫无头绪,不知该如何下手,可以说无目的、无顺序。这就需要在旁边好好引导,教给他们观察的方法。首先引导他们看图要有顺序,或从上到下,从下到上;或从远到近,从近到远;或从左到右,从右到左:或从中间到四周。对画面所表达的主要内容先有一个整体性的了解。再从画面中人物的形体、相貌、服饰等,弄清人物的性别、年龄、身份;从人物的表情、动作,推测人物的思想,以及他在干什么,想什么;还要观察周围环境,弄清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等等。使学生做到言之有序,使整幅图或多幅图画变成一个完整的、连贯的事物,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逼真,情节更加曲折动人。
  二、合理想象,培养想象力?
  看图想象也要力求百花齐放,从&异&字入手。因为低年级的小朋友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尽量让学生创新思维,进行大胆想象,想别人还没有想到的,说别人还没有说过的。正所谓&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三、看图说话,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在指导时要注意以下三点:(1)要让学生先看明白,在想象的基础上,然后组织语言说出来,要求说得有头有尾,要遵循一定顺序,条理清楚,表达完整。(2)鼓励学生用词的准确与生动,启发学生大胆思维、合理想象、积极发言。注意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兴趣盎然,表达精彩纷呈,富有童趣和灵性。一幅简单的图画,在不同的学生眼里就是一幅不同的图画。(3)训练要有层次的进行。
  四、看图写话,培养书面表达能力
  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刚开始要求他们只要用一两句话写清&时间、地点、人物,干什么&就行了。慢慢地随着学生阅读量的增加,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的提升。可要求学生不仅要写完整,更是要写得具体、生动。写出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等等。
  看图写话的画面是静止的,但是学生写出来的一段话或一篇文章是生动的、有趣的。充满了孩子对这个世界认知,写满了他们的善良和活泼。那一句句天真烂漫的话语让我们为之感动,为之欣喜若狂!
  如何辅导一年级孩子看图写话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课程,它包括了听、说、读、写等多种能力的训练。所以,在我们从小到大的学习生涯中,语文都占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而在语习中,写又是一种不可忽略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从小学一年级时就该得到重视。
  小学一年级写的培养主要体现在看图写话。 看图写话,顾名思义就是要用眼睛看,看是基础。低年级的孩子观察能力比较欠缺,看到一幅图往往毫无头绪,不知该如何下笔,所以辅导孩子写话成了令家长们头疼的事。其实,按教学大纲的要求,对于一年级孩子只要能看图写出一到两句完整的话即可。而事实上咱们班许多孩子的阅读面广,识字量大,已经可以看图写一段完整的话了。所以请大家一定要放下思想包袱,跟随我一道看看如何正确辅导一年级孩子看图写话吧!
  1、培养孩子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内容,并按顺序说出来。
  观察是一个知觉、思维、语言相结合的智力活动过程,也是人们增长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孩子写话之前,首先要看图,让孩子弄清图的类型,是单幅图还是多幅图,如果是单副图,重在引导观察的顺序,或从上到下,从下到上;或从远到近,从近到远;或从左到右,从右到左;或从中间到四周,对画面所表达的主要内容先有一个整体性的了解。再从画面中人物的形体、相貌、服饰等,弄清人物的性别、年龄、身份;从人物的表情、动作,推测人物的思想,以及他在干什么,想什么;还要观察周围环境,弄清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等等。使孩子做到言之有序。如果是多幅图,写话时,要引导孩子比较图与图之间的联系和变化,把多幅图画变成一个完整的、连贯的事物,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逼真,故事情节更加曲折动人。
  2、让孩子合理发挥想象。
  看图写话的画面是一个个静止的人或物,而且比较单调,可以通过适当的提问,鼓励孩子进行合理想象,使静止的画面尽量动起来、活起来,使单调的画面充实丰富起来。可由一副图联想到前前后后的几幅图,由一个动作理想到前前后后的几个动作。抓住一个想象点、一景一物、一举一动,让孩子自由想象,让童心自由绽放。
  3、指导说话要说到位。
  由于孩子日常使用的是对白语言,表达起来缺乏条理性和连贯性,说起话来前言不搭后语,跳跃性很强,有时重复,有时带语病。在训练时不能操之过急,耐心地指导孩子有条理地说,连贯地说,用普通话大声地说,及时纠正语病。在说的基础上再动笔写,自然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了。
  4、降低要求,保持兴趣,让孩子我手写我心。
  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最基本的要求是能用一两句话写清楚&时间、地点、人物、干什么&。对于知识面广,识字量大的孩子则不必拘束,让他们尽可能地去自由发挥。开始写的时候一定要养成好的习惯,格式要规范,语句要通顺,无错别字,能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要想让孩子喜欢表达、喜欢写作,家长得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的写作成果,让孩子享受成功的喜悦。有条件的花些时间把孩子的写话打出来发到博客上与大家分享,或者投稿到相关报刊杂志。这既可以作为童年的记忆珍藏,又让孩子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使他写作的热情越来越高。
  我是这样指导看图写话的
  看图写话是一项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的训练;也是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的根本。因此,指导学生看图写话,能为今后学生作文打下良好基础。下面谈谈我是怎样指导学生看图写话的。
  在指导学生看图写话教学中,我紧紧抓住看、说、写、读这四个环节,而在这四个环节中,我又侧重于想这一思维活动。
  一、看。
  在看、说、写、读这四个环节中,看(即观察)是说和写的基础。观察仔细,才说得清楚,写得具体。因此,我着力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
  1、按一定顺序观察。
  出示图画后,我不急于提问,而是先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观察画面。思考了解画中表现的内容,然后指导学生根据图意,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如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从里到外(或从外到里);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从前到后(或从后到前);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由整体到部分(或由部分到整体)。学生掌握了以上的观察顺序,一经图画出现,就能通过思考,有选择的按一定的顺序去观察。
  2、抓住重点仔细观察。
  懂得按一定顺序观察,还要学会抓住重点仔细观察。我指导学生于图中所描写的事物中,思考找出主要事物;在图中许多人物中,找出主要人物,并要求说出。这一&为什么&强制了学生非想不行。对于主要事物或主要任务要仔细观察。如教第四册基础训练9看图写话《游泳》时,在引导学生找出主要人物(老师)和回答了&为什么&后,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老师的表情、动作,想象图中老师当时可能想些什么说什么?为寻问题的答案,学生自然专注地观察、思索起来。这时,学生的求知欲无形中被老师有意的诱发了,而且表现得相当强烈,只要教师加以恰当的启发性的点拔,学生的综合能力就会得到培养和发展。
  二、说。
  说是在承接上面学生仔细观察、理解图意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是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分析能力的重要环节。我点拔学生的方式是通过设计好一系列问题,启发学生一句一句把图意说清楚,说完整。通常可以分二步进行。
  1、简单概括图意。低部看图写话,以事、活动为主。可这样问:图上画的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有哪些人,他们在做什么?学生就能根据问题,用一、两句话把图意表达出来。
  2、引导学生按观察顺序,抓住主要人物,展开合理想象,把主要部分说具体,要求意思清楚、连贯。《游泳》一图,我是这样提出问题的:近处有谁和谁在干什么?老师是怎样教同学游泳的,同学们是怎样学的?从他们的表情、动作想象他们会说些什么?远处还有些什么人在做什么?这一引导,上层生基本能说出(近处老师双手托着一个女同学浮在水面,一边指导她练浮身,一边对大家说:&同学们,你们大胆些学,就一定能学会的。&老师耐心的讲解,同学们听着,看着,模仿着。有一个男同学最先练会了,远处的大同学自由自在地游着,有的游累了就扶着梯上岸,还有两个女同学在游泳池边休息。)图意。但如果满足、停留于这一阶层,就达不到预定的教学目的。因而我总是耐心的、不厌其烦的辅导下等生练习说。让他(她)们敢说会说,增强学习自信心。让他(她)们在说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和提高自身的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分析能力等。
  三、写。
  写话是在观察和说话的基础上进行的。只要观察和说话两个环节指导有方,抓得落实,写话这个环节自然会顺利通过的,但这并不表示以马虎应付。我的做法是侧重点的转移&&从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回答问题转为提出明确的写话要求。有了要求,学生就会按要求认真考虑怎样写和怎样写才好。对于低部学生我一般规定:1、按照观察和说话的顺序想想应该先写什么,后写什么;2、抓住重点,展开想象,把主要部分写详细;3、怎样说就怎样写,意思清楚,句子通顺;4、学习用一些词语,字要写正确,不会写的字可用拼音代替;5、正确使用学过的标点符号,书写要整齐。
  依据上面要求写出来的话就会比较有条理,有中心,重点也比较突出。这比随随便便想到什么就写什么要好得多。当然有些学生未能完全按老师的要求写,但只要老师严格要求,坚持训练,就会在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低部学生虽未有具备掌握读写知识能力,但却容易在反复训练和强调中养成某些习惯,我的目的就是要使养成根据要求写话的习惯。但必须强调指出:写话一定要在指导好观察和说两个环节的基础上进行,一定要在课堂上在老师查巡下进行才有效果。否则将前功尽弃&&观察和说话两个环节都会失去原有的效果。
  四、读。
  读即是学生读写好的稿。这是看图写话的最后一个环节。这一环节常被忽略,尤其是被学生忽略。为使学生重视读的习惯。我先引导学生认识读可以发现问题,可以使看图写话得到修改提高的意义。然后有步骤地组织学生实施这一过程。如自读&&侧重于熟悉内容,明确写什么,怎么写,发现并纠正错漏(字句与标点),互读&&指出对方写得好与不足之处(针对用词及句子);小组读&&发现不足,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全面提高。就这样,学生在多形式、有层次的读中,反复的去粗取精,不断提高、完善着看图写话。请看修改后的《游泳》吧:(加点的词、句是经过修改的。)
  &一个炎热的夏天,老师带着同学们到公园里的游泳池学游泳。近处老师双手托着一个女同学浮在水面,一边指导她练浮身,一边鼓励大家说:&同学们,你们看,只要大胆地学,就一定能学会的。&老师一句一句地讲解,一次又一次地做着动作,同学们全神贯注地听着,看着,练着。一个男同学最先练会了,他高兴得笑了。远处的几个大同学,快活地在水中游着,&&休息。
  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看图写话教学中的看、说、写、读这四个环节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也没有主次之分。看图写话的教学过程的优化,必须是在四个环节的和谐统一中突出想象之一创造性的思维活动。
  想了解更多实用资料网的资讯,请访问:
本文来源:
妈妈们,你们是不是打算在宝宝睡觉之前给他们讲故事呢?以下是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睡前故事:《小老鼠做蛋糕》”,欢迎大家阅读,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更多睡前故事在
在宝宝睡前给他们讲故事,有利于让宝宝们了解更多的知识。以下是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睡前故事《送小蚂蚁回家》”,欢迎大家阅读,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更多睡前故事在
朋友,早安!看着天边的红日蹦出来一次又一次,希望你的一天也如刚升起的红日一般!以下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2018最新早安心语正能量的句子”,欢迎大家阅读,仅供大家参考
清晨,打开窗棂的玻璃,我呼吸着新鲜空气,迎面的风捎来了你的气息,不知你现在在哪里?希望在这美丽的早晨时时见到开开心心的你,早安!最新早安心语正能量的句子有哪些呢?以下是由出国留学网
不但还造句【一】1、要取得好成绩,不但要用功,还要改进学习方法。2、我们不但要努力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还要注意培养自己高尚的道德品质。3、他不但自己学习好,而且还能帮助别人。4、你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学生观察力训练游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