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沈晚报:国足和日韩差距真是亚洲三流 日韩凭什么强盛

辽沈晚报刘志向:取经就要接受磨难_评论-报纸评论_NIKE新浪竞技风暴_新浪网
不支持Flash
辽沈晚报刘志向:取经就要接受磨难
  当中国足球已经成为亚洲的三流,那就没有什么撇不下的东西。那所谓的颜面只能维系空洞而虚无的自尊而已,中国足球需要忍辱负重,需要勇往直前。
  既然是弱旅,既然我们赖以维持生计的本事早就落后,既然我们还有进取心并准备从头再来,那我们就虚心地当一个学徒吧。白眼又能怎么样,慢待又能如何,只要坚持,只要执著,“许三多”就不再是荧幕上的童话故事,而中国足球也需要“许三多”精神来支撑。
  国足教练组正在经历磨难,四处求学多数碰壁,甚至还被德国足协涮了一把。但他们没有放弃任何学习机会,远学温格、弗格森、希丁克,近学图拔科维奇、桑特拉奇……高洪波说:“国家队是弱队,任何把自己当强队的想法都是危险的”,之所以这样说,他清楚国家队的现实,没有张扬的资本,更没有扭转乾坤的实力,中国足球还是老老实实地从头学起为好。
  所有人都清楚,当学徒也不是那么容易的,经常要忍受师傅和大工的责骂甚至羞辱,经常要承担最繁琐也是最没有技术含量的杂役,有耐心有心思的学徒会乐观地接受这一切,因为他们懂得珍惜,抓住任何机会学习技术,他们在日复一日的点滴积累中变得越来越强大。
  积累并不是教条的经验主义,需要开放、包容,兼收并蓄。中国足球曾经从基层到高层都患上了严重的 “自闭症”,所谓的经验主义在青少年足球培训体系中贻害多年,使得中国足球尽管不断有外教出现救场,但总是偏离国际轨道。现在的国家队教练组踏上了艰苦的 “取经”之路, 《西游记》里的唐僧尚且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才能修成正果,中国足球这才刚刚开始。
  □刘志向
不支持Flash
相关专题:专题 
更多关于&&的新闻
<FONT COLOR=#8f-7-21 10:05
<FONT COLOR=#8f-7-21 09:22
<FONT COLOR=#8f-7-20 14:54
<FONT COLOR=#8f-7-20 14:26
<FONT COLOR=#8f-7-20 12:56              
?记者热线:6690002
您现在的位置:
&>&&>&&>&正文
没错!国足真是三流 日韩对决印证高洪波论调
07:47:46 来源:北国网-辽沈晚报 [
  日本队与韩国队前晚的亚洲杯半决赛,这是名副其实的巅峰之战。日本队超一流的技战术、韩国队超强的整体实力,他们代表了亚洲最高水准。在感叹的同时,人们不免想起了中国队,必须承认,日韩为代表的亚洲强队越是如此强劲,球迷的心越是冰凉,高家军落后得太多了。  在本届亚洲杯开赛之前,中国队主帅高洪波就曾抛出一个论调:现在这支队伍在亚洲就是三流的水平。此言论经过传播引起了各方关注。其中,上海申花老板朱骏和现国奥队主帅布拉泽维奇对此进行了“炮轰”。不过,现在看过日本队和韩国队的半决赛之后,没人对高洪波的这个论断持怀疑态度了,现在的高家军就是三流球队。  就中国队所在的亚洲杯小组而言,乌兹别克斯坦、卡塔尔、科威特,三支队伍中,科威特队三战皆负,卡塔尔止步四强,乌兹别克斯坦止步决赛,某种程度上,中国队的这个小组整体上比较弱。即便在这个极弱的小组里,中国队都没能出线,这已经完全说明高家军的水平。  再看看日本队和韩国队120分钟的比赛,两队把现代足球的涵义诠释得淋漓尽致。日本队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坚持地面配合,他们流畅的传接、娴熟的配合和超强的个人能力让国足只能望其项背――此前高洪波一直强调地面进攻,日本队就是最好的学习榜样。韩国队虽然点球大战告负,但他们的技战术素养、超强的韧劲,足够高家军消化一段时间。  想当年,中国队与日本队的比赛,后者基本上构不成威胁。但最近的十年间,日本足球以火箭般的速度崛起,别说中国队,即使是亚洲其他诸强,也都落后于日本队了。  日韩足球如此强盛,归根结底,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的青训培养体制,日本队与韩国队的这场亚洲杯半决赛,都出现了90后的球员,在他们的国内,90后不是一支,而是一大批。足管中心主任韦迪对此曾深有感触地说:中国足协能够注册的青少年群体和韩日相比,是七千人对日本的五十万!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讲,中国队与日韩的差距至少十年,要想缩小这种差距,喊了无数遍的中国足球的青少年培养建设已经刻不容缓。  记者 姚国繁  分享到空间  转播到微博  争当转播第一人
责任编辑:李正军
版权声明:任何个人、任何组织未经许可均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本网原创作品。
&&相关新闻
] [] []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您的昵称: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胶东在线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加拿大女星埃曼纽尔?克莉琪是全世界男人最渴望得到的女人。
  电影版《武林外传》将不再只是一部室内情景喜剧,虽然它的人物造型……
新闻热线:
&| &&| &&| &&| &
Copyright@ JiaoD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辽沈晚报:三流教练只能带出三流球队_评论-报纸评论_新浪竞技风暴_新浪网
不支持Flash
辽沈晚报:三流教练只能带出三流球队
  亚洲杯开赛在即,中国队究竟是“几流”的问题,却引发了一场口水战。高洪波自称中国队“三流”,遭到网友的批评,申花老板朱骏更是讥讽高洪波是“三流教练”。谁是谁非?
  亚洲三流亚洲杯末流?
  高洪波的三流论,最先见于12月6日他接受北京电视台采访时说的话:“目前中国足球在亚洲是三流或者二流的,而亚洲杯集中了亚洲16支最强球队,中国足球去了亚洲杯就是末流。我们不存在跟谁分在一组是好是坏,我们去了只能是去学习,去检验,然后进行改良。&”
  12月27日,离出征多哈只剩3天,高洪波又对媒体表示:“过去的几年里,中国足球在亚洲已经被定义为‘三流’球队,那么为什么要求一支三流的球队在亚洲杯上打出一流的成绩呢?&”
  在国足即将出征亚洲杯之际,高洪波再发此言,在网上引起了巨大争议。许多人认为,高洪波作为一支国家队主帅,在大赛前发出这等言语,有灭自己威风、提前为失败推卸责任之嫌。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申花老板朱骏,他27日在个人微博上反击:“一支三流球队也是你教出来的啊,那就承认了(自己是)三流教练喽,哎!国家队队员们你们都承认是三流球员?老布在中国的后半年可一直在说:中国有一流的球员!想不通的是现在只有这样排名,不过今天可以想通了!其实老布很笨,如果你也说国奥是三流球队,那么万一你失败了也可以有继续努力的借口,多几年合同啊!&”
  许多网友支持朱骏的观点,但由于朱骏本身就是个争议人物,于是许多人又将对准高洪波的矛头指向他,认为他没资格指点国家队。知名足球评论员黄健翔则在微博上对高洪波表示了支持:“(高洪波)这态度是对的,目前中国足球就是如此。本届亚洲杯,小组三场球不全输赢一场,就可以接受了。能出线就是大捷。这不是哪个人的事,是大势所趋。&”
  高洪波:由他说去吧
  高洪波没想到,他以为自己说了几句实在话,却引来如此声势浩大的讨伐。不过由于亚洲杯开赛在即,面对朱骏的批评,他却无心回应,“作为国家队主教练,我所要做的就是竭尽全力带好球队,为完成之前设定的目标而努力。至于其他的,我不是很关心,也不想去花费无谓的时间和精力。我们在这里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的工作,任由别人去评说,没有什么可以改变我们前进的方向。”28日晚,高洪波对记者说。
  事实上,“三流”未必是高洪波的真实想法。此前,他私下里就这个问题表过态,他认为经过大家的努力,中国队已经进入到“亚洲二流中等靠下”的位置。既然有如此清晰的定位,那为何这次又要老调重弹提出三流论来找骂?一位国家队内部人士认为,这正是高洪波的一片苦心。“高导的意思我们都清楚,他是想在大战前给球队降降温,减减压,一切都是为了国家队的利益。但没想到,这反而落下了口实,被人好一顿炮轰,连什么北洋水师都出来了,真是让人气愤。&”这位国家队内人士向记者说,“高导难道不想率队打好亚洲杯吗?他比所有人都想,但知道不能凭空说大话。对手都比较强,只有主动把自己放在弱者位置,努力去拼对手,才是最为正确的做法。&”
  特约记者 邵峰
相关专题:专题 辽沈晚报:国足选帅六问_评论-报纸评论_竞技风暴_新浪网
辽沈晚报:国足选帅六问
http://sports.sina.com.cn 日03:39 辽沈晚报
  在经历了施拉普纳、霍顿、米卢之后,中国足球唯“洋”是举,痴心不改,这近乎偏执的“洋帅路线”不免让人心生疑窦国足选帅六问
  由金志扬、朱和元为首的选帅先遣小组已经悄悄抵达了欧洲。在法国,选帅小组将在近几天对特鲁西埃、科埃略、雅凯、米歇尔、勒梅尔分别秘密接触。在十几天的时间里,中国足球的新一任主帅可能在法国诞生。而中国足球经历了施拉普纳、霍顿和米卢之后,中国
足协掌门人阎世铎接到国家体育总局以及有关方面的死命令――中国足球队必须来一次大变革!心急如焚的足协按照上级的指令出手了,而这次出手的出发点和方向从一开始就发生了偏离。
  究竟谁了解中国足球?
  中国足协针对中国足球队主帅的问题连续在北京开了几次研讨会,包括国家队中方教练组、中国足协技术部、中国足球的资深人士以及各地方俱乐部的老总等等,都被召集到北京发表过看法。但是,中国足协并没有采纳在国内寻找主帅人选的意见,坚持了体育总局的方针,选择欧洲拉丁派的名帅来执教中国队。目标是在日本执教的特鲁西埃与在韩国执教过的希丁克,两人虽然都在亚洲执教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两个人所在的日本与韩国不论在足球基础上、足球思想上、人文环境上、战术理念上、人际关系上与中国足球都有所不同。而且,日本足球与韩国足球都是讲究整体与个人技术灵活结合,中国足球既没有整体也没有个人,名帅来一般都在协调战术、完善整体上做文章,并不想浪费时间再纠正球员个人的基本技术问题。这一点,名气不小的米卢已经在中国遭到了巨大的打击,他后来已经懒得针对球员们的技术动作大呼小叫了。
  完成锦标还是着眼未来?
  中国足球在2001年完成了一个巨大的锦标,从此也摘掉了与世界杯无缘的破帽子。而中国足协之所以选择米卢,就是因为他曾经4次神奇地带领球队冲入世界杯。在对霍顿兢兢业业的工作失去信心之后,中国足球功利、浮躁的一面暴露无遗。教练必须在短期内完成管理部门设置的锦标,否则就会失去信任。米卢虽然完成了锦标,但是中国足球在这两年间根本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改变,宝贵的两年时间其实都是在为这个短浅的锦标作准备。以至于中国足球在冲入世界杯之后旧有的风格消失殆尽。特鲁西埃在日本得到了4年的时间,并统一了国家队和国奥队的风格,给日本足球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米卢什么都没有留下。不是这位教练没有水准,而是他没有时间在基础上作文章,一个巨大的锦标一直逼迫着他。而这次足协选帅,高层领导和选帅小组一直没有就主帅的具体职责统一思想。
  谁能调教中国的大腕们?
  在中国,最令人感到悲哀的就是那些狂妄自大的球员。郝海东这位只能在国内称称大腕的球员动不动就出来指手画脚。一位在足球报道领域辛勤耕耘了多年的老记曾经评价说,从国家队回来的年轻球员最大的变化就是态度明显傲慢起来。“而北京国安队的几位年轻球员从国家队回来之后变化最大,不论是在场下还是场上都学得很牛气。”许多国脚在球技上不求长进,但在怀疑教练上却劲头十足。而且,中国足球内部的关系错综复杂,谁跟谁是一派的,谁跟谁是一伙的,彼此之间不和睦,在场上就不互相传球,就有可能联合起来抵制主教练,设置左右教练的决策。大连队的李明、辽宁队的张玉宁就可能是这种微妙关系的牺牲品。在冲击世界杯之后,中国国家队的内部迅速分化,球员的心态也浮躁起来,许多人都转眼之间变成了大腕。外籍教练如果得不到完全的权威和足够的时间,他们不可能改造出一支团结的国家队来。
  名气能够拯救中国足球?
  选帅的方针非常明确,欧洲拉丁派的名帅。而名帅并不意味着能够提高中国足球的威望。其实,在国内俱乐部当中也有许多并不算有名的教练,他们的战术思想、对中国球员的了解都为他们在中国执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去年陕西国力队的主帅卡洛斯得到了国内足球界的一致肯定,将由三流球员组成的国力队带上了一条规范科学的发展道路。霍顿去年对四川队的改造可以说是最成功的,将他的442路线演绎得有声有色,但受球员能力的限制,霍氏的442平行站位、区域防守战略始终没有成为流行模式。还有在山东经常受球员排挤的涅波,总有一种有心无力的感觉。这些在俱乐部执教的外籍教练在国际上并没有什么名气,但是他们最了解中国足球,也最了解中国的球员,从而也最清楚中国足球的基础是什么样,应该给中国足球一个什么样的定位。
  哪种风格真正适合中国?
  中国足球目前最大的悲哀就是不知道应该坚持什么样的风格。从国少、国青、国奥再到国家队,没有战术风格的概念。很多率领国字号梯队的年轻教练都是退役球员,他们自己的球还没有踢明白,就开始肩负中国足球未来这么沉重的任务。所以,他们干脆像王宝山那样成天带着小球员练万米跑。中国国家队应该最鲜明地代表这个国家足球的特点,但是,目前的国家队已经一无是处。戚务生时代还有特点鲜明的防守反击,霍顿时代刚刚出现了一点现代英式足球的特点,到了米卢时代,已经什么都没有了。法国足球讲究的是个人技术,法国教练并不十分强调整体。而“白巫师”特鲁西埃是法国足球界的一个特例,他强调整体,为此他可以牺牲很多大腕,所以他在法国没有市场。但是他幸运地选择了日本,因为日本已经向巴西引进了全套的技术,正在寻找一个把这些捏合起来的人物。特鲁西埃在过去的四年里成功地完成了这个任务。不论是雅凯、米歇尔还是勒梅尔,他们都是传统的法国教练,他们对球星的依赖决定他们不可能成功地执教足球第三世界国家。米歇尔在阿联酋的失败已经是个例证。而事实上,法国足球并没有什么鲜明的风格,移民球员成为法国队的主力军团,促使这支国家队刚柔并蓄。这种结构的国家队在中国是不可能建立起来的。
  为什么不考虑英德足球?
  一位足球专业人士曾经评价说,其实德国足球和英国的现代足球风格才适合中国足球,因为中国球员的柔韧性其实并不好,技术也粗糙,德国和英国的打法更注重整体,对个人技术的要求不是很高。而中国足球最初的风格就是来自东欧的匈牙利风格,但是经过这么多年早已经无影无踪了。盲目地追求细腻的打法其实并不适合中国足球的现状。
  为什么李铁、孙继海能够在英超立足,为什么属于国内二流球员的杨晨和谢晖能够在德国闯出一番天下?英德足球强调整体的打法从某种程度上弥补了技术的不足,也弥补了中国球员的不足。德国国家队在世界杯上能够闯入决赛,恰恰证明了这种整体足球的强大。除了巴拉克和诺伊维尔之外,德国球队当中的其他球员的技术都很粗糙,但是他们的整体意识战胜了众多强手。
  中国足球取经的目的地确实应该是欧洲,但不是整个欧洲的足球精华都可以挽救中国足球。
  首席记者刘志向
【】【】【】【】
(0.2元/条)
(0.5元/条)
(0.5元/条)
你的手机: 手机密码:   &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笔名:   密码:
新 闻 查 询
新浪商城推荐
新酷运动产品沙龙
流行图书火爆热销
MD精品有买必送
&(以上推荐一周有效)
  电话:010-0-09 欢迎批评指正
Copyright & 1996 - 2002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四通利方 新浪网中国足球水平的提高单靠闭门造车很难实现,而目前的球员留洋状况并不乐观,当年孙继海在英超占据绝对主力位置的情形已经成为美好回忆,迄今为止还没有人能够接近这个历史高度。
2010年,中国足协将派遣一批青少年球员赶赴欧洲留学,这是南勇时代与意大利方面达成的一项培训计划。其实,促成此事的除了中国足协之外,还有背后的国家体育总局,有关领导意识到了目前存在的危机,整体的提高需要让更多的青少年接受先进的足球理念,不断增加留洋球员和教练员数量,引进来,走出去,两手都要硬。
猛将孙继海后继无人
现在有哪位球员能够超过孙继海?答案很简单,是没有。这位在国内联赛崛起的球员,加盟英超之后取得了中国球员留洋历史上的最佳战绩,一度成为当年曼城队的绝对主力,而且在对抗激烈的赛场上毫无畏惧,赢得了欧洲足球界对中国球员的尊重。
孙继海无疑是中国足球历史上最成功的留洋球员,他的表现改变了欧洲对亚洲球员的传统看法,还因此掀起了一股引进亚洲球员的高潮,影响极为深远。中国球员也受到了尊敬,当时孙继海并不寂寞,短暂在英国停留的李玮峰和长期受伤病困扰后来淡出英国的李铁,他们都曾经是备受关注的焦点。
后来郑智进军英伦,他无限接近了孙继海的业绩,可惜并没历史性的超越,但也缔造了一个中国球员留洋的小高峰。如今,郑智在苏超联赛处于低迷期,暂时还无法获得主力的位置,他所面对的压力和挑战越来越难以应付。
最近几年出国踢球的中国球员很多,他们分布在各个国家的联赛,不过大多无法在最高等级的联赛当中找到位置,只能在欧洲二三流联赛中的次级甚至更低层次的联赛中寻找机会。不论是能力和水平,还是对当地环境的适应能力,都无法与当年的孙继海相比。
孙继海之所以成功,除了自身的素质和能力这个决定性的因素之外,还有他超强的适应能力,在解决了语言问题之后,孙继海彻底融入了球队和当地的社会。思想的交流丰富起来,他也消除了最后的障碍。目前,很多留洋球员并不是能力不济,恰恰是没法突破自我,无法深入本土。
国内核心国外边缘化
郑智如果在国内效力,他绝对是一支队伍的核心球员,目前他还在海外为了主力位置努力拼搏。中国国内足球水平的低下决定了落差的存在,留洋的球员们必须有思想准备,如何突破压抑的开局,的确是横亘在他们面前的一道鸿沟。
邵佳一在德国的效力时间也不短了,他的事业正运行在一条危险的轨迹上,一方面是年龄增大、体力下降,一方面是竞争日益激烈,稍有不慎就可能彻底失去位置。颇有灵性的邵佳一大多数时候被当做奇兵,可是进入首发阵容越来越难。
如果邵佳一回国踢球,依照现在的能力和水平,他将毫无争议地占据球队中场核心的位置。即使是在国家队,主帅高洪波也力图让他成为稳定军心衔接前后场的灵魂人物。在国足的热身赛和亚洲杯预选赛当中,邵佳一都曾被委以重任。
相比之下,曾在天津泰达效力的主力球员蒿俊闵也许是一支潜力股。最近加盟德甲球队沙尔克04队之后,蒿俊闵迎来了一个相对乐观的开局。他在德国杯上替补出场,表现非常稳定,并没有表现出拘谨和慌张,多少给主教练马加特留下了不错的第一印象,所以他才将蒿俊闵纳入替补名单,征战与科隆队的比赛。
马加特对中国球员似乎有特殊的理解,他曾经指导过杨晨等留德球员,对他们提出过很多批评和建议,这次他也会以自己的想法来考验蒿俊闵。对科隆队的比赛,马加特没有给他出场适应比赛的机会。蒿俊闵在替补席上看了90分钟比赛,最终沙尔克04队2:0战胜对手。
也许,马加特在等待一次最佳的时机,让蒿俊闵在最恰当的时候来证明自己。而此时的“沉寂”其实是一种考验,需要作出百分之二百的努力来准备才能获得成功。如何摆脱边缘化的不利局面,是中国球员需要面对的艰巨任务,因为我们的国内足球水平有限,我们的国家队表现低迷,我们首先丢掉了第一印象分。
融入当地社会更重要
都说足球本身就是一种语言,专业足球人士不需要太多的话语就能明白彼此的用意,可是由于特殊的文化背景和语言障碍,想彻底地消化先进的足球理念,光靠照猫画虎根本无法实现。如果不能融入本土,不能与队友教练进行深入的沟通,就无法为自己找到合适的位置,这其中不乏历史的教训。
董方卓进军曼联无疑是最典型的一个留洋失败的案例。他的个人身体素质和速度令人惊叹,可是他沉闷的性格却成为影响他再上台阶的最大障碍。从比利时到英国,漫长的考察期其实是一个自我塑造的过程,可是董方卓最后让老爵爷弗格森失望了。
如今,董方卓在中超联赛当中也不能保证主力位置,如此表现多少令人有些不安。任何一位专业人士对董方卓的身体素质都十分看好,但是也有不少人用“性格决定命运”来表达对董方卓的担忧。
最近,董方卓正在与波兰甲级联赛接洽,在经纪人的安排下跟随波兰豪门球队华沙莱吉亚队试训。主帅亚纳·乌尔班对于董方卓目前表现出来的能力并不十分满意,不过俱乐部主席认为这位球员身体素质过人而且价格低廉,所以力主引进,因此董方卓可能会在上半年效力华沙莱吉亚队。董方卓的第一份合同可能只有四个月,球队要观察其表现来决定是否再延长两年。
大部分年轻人在挣扎
春节过后,在欧洲联赛挣扎的年轻球员们迎来了更严酷的考验。葡萄牙职业联赛有三位中国球员,他们的表现始终牵动人心。葡萄牙甲级联赛、乙级联赛虽然不是该国的顶级足球赛事,但要想突出重围,中国球员也需要付出更多,如今他们的努力还没有收到预期中的回报。
在葡甲头名贝拉马尔效力的王刚当年从天津来到本菲卡队踢球,他曾是本菲卡青年队在青年联赛中的最佳射手,但是这样的成绩并未帮助他赢得一份正式合同。王刚后来辗转到了葡乙的查韦斯队,上赛季查韦斯升级后,王刚加盟贝拉马尔队,目前这支队伍暂时排名榜首。王刚自己评价说,中国球员在技术上没什么优势,只有速度才是他争取机会的唯一法宝,可见,想立足并不容易。
在葡乙联赛马夫拉队踢球的中国球员大宝,因为连续不断的伤病,很难取得稳定的发展机会。本赛季他的出场次数增加,已经在联赛中多次进球。不过根据最新的消息,于大宝即将离开并前往美国职业大联盟的达拉斯俱乐部试训,他希望能在那里继续自己的职业生涯,但未来如何依然是未知数。
另外一名中国球员张呈栋是河北人,曾是中国青年队的主力,因为与辽足俱乐部在工资合同上未能达成一致,以自由转会的方式来到了马夫拉队,这次留洋一度被认为是效仿戴琳、冯潇霆的“逃亡式留洋”,一开始包括葡萄牙人在内都并不看好,认为他会“转一圈”之后就回国。直到在葡萄牙杯赛上演帽子戏法,他才赢得了主帅的信任。
由于语言上没有过关,张呈栋暂时无法完全融入球队,他的月薪也只有可怜的600欧元。是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中坚持下去面对无法知晓的未来,还是回到国内联赛中“淘金”,对他这样的年轻球员来说将成为残酷的选择。
留洋大潮将达到高峰
中国球员走出已是大势所趋,国家体育总局正在酝酿一次大规模的留洋行动,一批青少年球员全面进入欧洲球队深造。这批年轻人可能不会以整支队伍的形式留学,将被拆散并分别进入不同的俱乐部学习。当年健力宝模式取得过一定效果,可是队伍在解散之后就面临很多问题,最严重的就是被国内的传统思维所同化,现在大家终于明白,要想真正提高足球水平,首先要提高思想水准,并不是缔造一支所谓的“超级队伍”。
如今,中国球员走出国门的次数越来越多,在近邻韩国联赛中,有李玮峰、冯潇霆、万厚良等球员效力,其中李玮峰和冯潇霆取得了令人信服的成功,间接证明,中国球员在单个位置上的能力并没有落后日韩,但是整体组合能力却被落下很远。如果想改变这种局面,就必须提高基础水平,巩固好塔基,更多的球员留洋踢球,更多的教练留学深造,他们耳濡目染之后,在潜移默化当中积累了战术意识,并把这种思维方式带回到国内影响到其他球员,这才能从本质上提高中国足球水平。
首席记者 刘志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作者:刘志向
频道头条 Big News
ArpAdPro_Date_End -->
ArpAdPro_Date_End -->
中医药科技成果推广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
最热万象VIP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辽沈晚报官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