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否一定死美女奥特队员被打死的,不能零伤亡吗

大庆油田107修井队:33年抢险零失败零伤亡-闽南网
大庆油田107修井队:33年抢险零失败零伤亡
来源:央广网(北京)
&  (原标题:大庆油田107修井队:33年抢险零失败零伤亡记录)
&  央广网大庆10月31日消息 大庆油田107修井队作为大庆油田唯一一支专业化应急抢险队伍,12年来完成了多口高危险高难度油水气井的抢险任务,被誉为“英勇善战的修井铁军”。33年来,他们践行者“时刻准备着:战必用我,用我必胜”的诺言,创造了至今抢险零失败零伤亡的传奇,恢复产油33.6万吨,演绎了新时代的铁人精神。&  人生病影响健康,井有病影响产量。在大庆油田,就有这样一支给井看病的铁军——107修井队。去年12月18日,位于黑龙江省通河县乌鸦泡镇的方402井井口漏气并起火,火焰直冲入30多米的高空,抽油机已被烧毁,坍塌在地上。井口大火被扑灭后,方402井仍如脱缰的野马,肆意地向空中喷着油气。107修井队队长蒋德山带着8名抢险队员,身着厚重的防火服,腰系保险绳,在摄氏零下30度中,趟着没膝深的油水,冲向生死第一线。&  蒋德山:我们作为抢险队来说,完成这个井、控制好这个井,首先这是我们的责任。第二,每口井我接到任务之后,我先去看,我没有怕不怕,我只有好干、不好干这两种概念。&  齐眉高的井口把高压油气不停地喷在8名硬汉的脸上,眼睛肿了,没法呼吸、没法睁眼,油雾模糊了视线,他们就扭过头,用消防水抹把脸,实在喘不过气来,就弯下腰来,在满是油水的冰面上,深深呼吸几口。经过6个小时的殊死较量,方402井被彻底制服。当8位勇士相互搀扶、蹒跚地走向等待的人群时,蒋德山只有一句话。&  原107队技术员徐洋回忆:蒋队长说的是,既然把这些兄弟给带上去,我也要保证把这些兄弟安安全全地全都带回来,不让一个人掉队。&  107队践行着“时刻准备着:战必用我,用我必胜”的诺言,实现33年无安全责任事故,累计修复各类油、水、气井1022口,恢复产油33.6万吨。修井能力由组建初期的每年8口跃升到目前的年施工50口以上,年创产值近2000万元。&  大庆井下作业分公司党委书记许德军说,107队至今已向国内外其他修井队伍输送人才57名:把107队的一个人输送出去,就是把它这种精神、这种作风输送出去,就是把一个107尽量打造成若干个107。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18日至24日召开。
48小时点击排行榜戚家军队曾以几乎零伤亡歼灭倭寇 彻底平息浙江倭患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戚家军在一个月的战斗中,彻底歼灭了侵犯台州的倭寇。而自己每战只损失数人,几乎是零伤亡。这在冷兵器时代简直是一个奇迹”
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戚继光被改任为台金严参将,负责台州、金华、严州三府的防务。他加紧训练义乌兵,并加强了海防建设。
嘉靖四十年(1561年)四月,倭寇一两万人乘坐数百艘船大举入侵浙江。十九日,倭寇在象山口东塔、奉化西凤登岸,进至宁海一都团前。二十二日晨,戚继光率领主力部队赶赴宁海。倭寇得到这个消息,就另分三路进犯空虚的台州,一路500多人入侵桃渚,一路2000人泊于健跳圻头,还有一路500多人进犯新河。戚继光分析之后,认为桃渚、健跳之敌威胁尚不紧迫,而新河之敌危害很大,应该迅速消灭之。
导读: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戚继光被改任为台金严参将,负责台州、金华、严州三府的防务。他加紧训练义乌兵,并加强了海防建设。
&戚家军在一个月的战斗中,彻底歼灭了侵犯台州的倭寇。而自己每战只损失数人,几乎是零伤亡。这在冷兵器时代简直是一个奇迹&
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戚继光被改任为台金严参将,负责台州、金华、严州三府的防务。他加紧训练义乌兵,并加强了海防建设。
嘉靖四十年(1561年)四月,倭寇一两万人乘坐数百艘船大举入侵浙江。十九日,倭寇在象山口东塔、奉化西凤登岸,进至宁海一都团前。二十二日晨,戚继光率领主力部队赶赴宁海。倭寇得到这个消息,就另分三路进犯空虚的台州,一路500多人入侵桃渚,一路2000人泊于健跳圻头,还有一路500多人进犯新河。戚继光分析之后,认为桃渚、健跳之敌威胁尚不紧迫,而新河之敌危害很大,应该迅速消灭之。
二十四日,倭寇在新河附近到处抢掠。当时新河精壮的士兵都出征了,城里都是老弱妇孺,人心惶惶。戚继光夫人正好也住在新河,她是一个果敢坚毅的女人,命令打开兵器库。守库兵很为难,说:&没有将军的命令,谁敢擅自打开库房啊?&戚夫人说:&现在情况紧急,我来担当这个责任。&于是拿出了兵甲武器和火药,并发动妇女,让她们与守城士兵一样穿上军服,排列在城墙上,密布旌旗,放铳呐喊。倭寇远远望去,以为城内已有准备,就没敢进逼攻城。戚夫人的随机应变,帮助明军赢得了宝贵的救援时间。
戚继光令楼楠、胡守仁等部将驰援新河。二十六日早上,援兵与倭寇在新河城下遭遇。倭寇抵挡不住,慌忙退到一座大院中。经过几番战斗,倭寇大败,向温州逃跑。戚家军追上,又在温岭大败倭寇。
这时,团前的倭寇已经因为戚继光主力的到来而逃遁。而桃渚之敌已经进犯到精进寺。戚继光分析,这股倭寇的目的是想乘机进犯台州府城,于是在二十七日拂晓率兵回援台州。戚家军二十二日去宁海时,士兵只带了三天的干粮,这时已经断粮了。全军空腹急行军70里,于中午赶到台州府城。倭寇果然也是从奸细那里得知府城空虚,城墙颓坏,所以偃旗息鼓一路疾奔,已经进至距府城只有2里的花街了,真是千钧一发。戚家军士兵们又累又饿,颇有怨言,但是戚继光还是决定立即进攻敌人,他鼓励士兵们,先打败敌人,然后再吃饭!
两军对垒,戚家军先以火器射击,然后大部队奋勇冲锋。勇士朱珏一马当先,杀死了一个倭寇大头目,然后又连斩七名倭寇,使得军心大振。两军展开激战。戚继光辛苦训练出来的义乌兵果然厉害,鸳鸯阵更是神奇,很快就把倭寇击败,并马上猛追。倭寇左翼被戚家军压迫,全部被挤到江中,淹死一大片。右翼逃跑了十里被戚家军追上,全部歼灭。战斗迅速结束,此时戚家军的午饭刚刚做好。戚家军此战大获全胜,解救被掳民众5000余人,自己只阵亡3人。
花街之战充分体现了戚家军超强的军事素质,他们饿着肚子长途奔袭,迅速击破并全歼敌军。戚继光高超的判断、指挥才能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此时泊于健跳海面的2000名倭寇也已登陆,于五月初一进到台州府城东北的大田镇。而此时戚继光的部队分驻在新河、隘顽等地,在身边的只有1500余人,兵力上处于劣势。但是戚继光激励士卒,与倭寇对峙。倭寇见戚家军有了准备,就撤退到大田中渡,又撤退到大石,打算偷袭仙居,窥视处州。戚继光判断,敌人要去仙居,必经过上峰岭,出白水洋。于是先率部到上峰岭埋伏。他命令士兵每人砍一枝松树掩蔽身体,远远看去,就像丛林一样。
五月初四,倭寇果然冒雨沿着上峰岭下谷地中的山路去仙居,单列行军,前后绵延20里。倭寇的前锋和后卫都是最强的精兵,而中间部分则比较弱。戚继光等倭寇走过一半,才下令进攻。戚家军抛开松枝伪装,奋勇冲下山去。倭寇人数虽然比戚家军多,但是分散在20里的范围内,远不如戚家军集中。其精锐从头尾断断续续赶来,打成了添油战术,所以反被戚家军打败。戚继光还在北山下立起白旗,宣言说:&被迫胁从倭寇的良民,快到此旗下来投降,可免一死。&于是有几百人都跑到旗下来投降。
倭寇抵挡不住,就抢登上界岭,据险顽抗。上界岭峻削如柱,顶部虽然宽阔,却只有一条小路可以上去。必须鱼贯攀援,才能上到顶部,否则就会掉下山涧摔死。但是英勇的戚家军将士用盾牌和长矛配合,向上猛攻,居然攻上了山头。当戚家军大部队蜂拥而上,摆开了鸳鸯阵后,倭寇就更加没有机会了,被杀的、从悬崖跌落的不计其数。剩下的残寇拼死攀岩下山,跑到白水洋,躲进朱家大院。戚家军用鸟铳进攻,拆毁院墙,用狼筅将屋顶顽抗的倭寇扫落。倭寇无路可走,有的下跪求饶,有的自杀,有的投火自焚。上峰岭、上界岭、白水洋,戚家军一连三战全胜,全歼敌人,解救被掳男女1000余人,自己只阵亡3人。
十五日,戚家军又取得藤岭战斗的胜利。十七日,自宁海团前逃跑的倭寇2000人在温岭东南的长沙登陆。戚继光周密部署,水陆配合,于二十日对这股倭寇发动了突袭。倭寇猝不及防,败退夺船逃跑,但船只又被戚家军奇兵焚毁,泅水逃命的,又遇上飓风,全被淹死;而局促于海滩的则全被歼灭。事先分兵出去抢掠的300名倭寇趁夜驾船出逃,也被戚家军水师消灭。
这样,戚家军在一个月的战斗中,彻底歼灭了侵犯台州的倭寇。而自己每战只损失数人,几乎是零伤亡。这在冷兵器时代简直是一个奇迹。联系到倭寇强悍的战斗力,戚家军的战绩就更加令人惊叹了。与此同时,进犯宁波、温州等地的倭寇也被其他明军消灭。
在台州大捷的次年,倭寇又进犯温州,很快就又被戚家军消灭。从此以后,倭寇再也不敢进犯台州,浙江的倭患彻底平息了。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施金挺]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21 15:54
04/21 15:54
04/21 15:54
04/21 15:54
04/21 15:54
07/10 13:31
07/10 13:31
07/10 13:31
07/10 13:31
07/10 13:31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6:02
01/16 16:02
01/16 16:02
01/16 16:02
01/16 16:02
播放数:1133929
播放数:4135875
播放数:2845975
播放数:535774辉县抗洪抢险“零伤亡”启示录_网易新闻
辉县抗洪抢险“零伤亡”启示录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辉县抗洪抢险“零伤亡”启示录)
各界爱心人士纷纷携带爱心物资,慰问奋战在抗洪一线的战士。
电力抢险队员第一时间抢修电力设备,让群众早日用上电。
灾情发生后,辉县市消防人员深入山区,营救被困群众。
32 高温,没有纳凉场所,抢险战士累了,只能顶着烈日,得到片刻的休息。
10天两遭洪灾,境内有1000平方公里山区、110个地质灾害点、49公里长的南水北调总干渠、34座中小型水库、10平方公里煤矿塌陷区、9个旅游景区等,形势严峻,险象环生!
本报记者李虎成本报通讯员王永乐段永强
7月以来,辉县连降大暴雨。8日-9日,该市12个小时降雨相当于平常一年的降雨量,为有记录以来的极值。受灾的群众尚未完全摆脱困境,19日又遇大雨,辉县市再受重创:冀屯镇、峪河镇、沙窑乡等11个乡镇,9个旅游景区遭遇特大山洪“洗劫”。据初步统计,这次受灾人口达12.9万人,农业受灾面积20万余亩,直接经济损失5.1亿元。
然而,当记者在重灾区辉县冀屯、峪河、沙窑等乡镇实地走访时发现,面对突如其来的特大暴雨山洪,虽然家园、山川遭受严重损毁,但没有一名群众伤亡,也没有一名游客落难——辉县市创造了全市“零死伤”的抗灾奇迹!
疾风骤雨,不动如山。这是党委政府有力指挥、党员干部冲在一线、人民群众奋力生产自救的结果,是历年以来防洪经验的结晶,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的成果,是科学有效防御洪灾的又一次生动展示。
 险情回放
  历经数次大战场场惊险激烈
  南水北调杨庄渡槽保卫战
7月19日早晨7点多钟,在特大暴雨的夹击下,南水北调辉县杨庄渡槽开始漫溢,总干渠衬砌面板滑塌5块,防洪堤被冲开缺口1处,直接威胁南水北调工程安全,也会给下游群众带来灭顶之灾。
“快!快!立即带上铲子、沙袋,跑步前进到杨庄村抢险!”8时,正在单位待命的辉县市水利局60多名应急抢险队员接到防指紧急命令,蹚着齐腰的洪水赶往南水北调杨庄沟排水渡槽。
到达现场后,队员们用沙袋垒起防水墙,用铁锹挖出一条导流渠,让碎石和洪水及时排出渡槽,同时动用吊车、装载机快速清理流出的碎石,满身泥水的队员们奋战到晚上7点钟才排除了险情。
“当时啥也没想,就是想努力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事后,和应急抢险队员一起奋战的市水利局局长宋东亮说。
西平罗6民工被困“孤岛”救援战
7月19日早上,新乡市市长王登喜得知辉县市西平罗6名民工被困“孤岛”命悬一线时,心急如焚,立即与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马义中,新乡军分区参谋长张键等冒着瓢泼大雨,于上午9时赶往现场坐镇指挥救援。
由于水流湍急,消防官兵无法涉水实施救援。随即决定通过投掷绳索、利用滑轮救出被困群众。
消防官兵先用抛投器将两条绳索抛给孤岛上的被困群众,由他们将其中一条绳索固定在工程车的顶端,另外一条绳索系在腰间。
因为担心群众固定不牢,消防官兵李双又顺着绳索滑到孤岛上,帮助群众一一拴牢绳索。
下午5时40分,被困群众宰金广被第一个营救出来。又用两个小时,将其余被困民工全部救出,总计耗时7个小时。
南水北调峪河暗渠抢险战
7月19日晚7时,接到险情报告:峪河暗渠出现险情!市南水北调办立即启动防汛应急预案,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同时组织干部职工20余名奔赴现场,搬运砂石、排查险情、运送防汛物资。
随后,省南水北调办主任刘正才、副主任杨继成,新乡市市长王登喜,辉县市委书记王天兴、副市长王炳岳先后冒雨赶赴现场,积极筹备、调度防汛物资,协调部队官兵进行抢险。
针对出现的问题,辉县市领导班子与省、市有关领导、总干渠运管单位一起集思广益,商量对策,全体抢险人员齐心协力、同舟共济、全力以赴,直到20日凌晨5时,险情不再扩大。
冀屯北流河大堤保卫战
7月19日晚11时,冀屯镇北流河大堤告急,已经连续工作了两天两夜的副县级干部、冀屯镇党委书记赵化录不顾工作人员的阻拦,毅然登上大堤查看水情,坚持在最危险的地方指挥抗洪救灾。
7月20日凌晨2时,北流河大堤出现60多米长的溃口,市直各单位各部门快速反应,紧急抽调500名党员干部组成10支先锋突击队奔赴大堤进行支援。高温酷暑下,没有一人退缩,没有一人喊累,脏活累活重活抢着干,人员轻伤不下火线。
冀屯镇副镇长、省选调生吴泰鹏因连续奋战两个多昼夜,体力严重透支,一头栽倒在大堤上,人事不省,后经努力抢救,才脱离了生命危险。
党心印民心,齐心志成城!在党员突击队的带动下,群众自发集结组织救灾,和赶来增援的300多名部队官兵,连续奋战4天3夜,终于将决口合龙。
立足于“严”,党政领导身先士卒,党员干部冲在一线,鼓起了全市上下夺取抗洪工作全面胜利的信心
灾情就是命令,灾情就是召唤。7月9日凌晨4点钟,在接到辉县市气象局的雨情电话后,本已周末回到新乡市区家里的辉县市委书记王天兴、市长郭书佩立即赶回辉县指挥抢险。暴雨积水使车辆无法通行,在新乡市区绕行几次后,他们最后趟着齐腿深的大水在6点多钟赶到险情点辉县杨庄沟南水北调排水渡槽。
而新乡市委书记舒庆、市长王登喜也在指挥调度全市抢险救灾的同时,深入辉县各严重内涝点查看雨情灾情,指导抢险救灾。
在突如其来的暴雨洪灾面前,辉县市委、市政府第一时间启动防汛应急预案,举全市之力组织防汛救灾,最大限度减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各乡(镇)、办事处班子成员深入抗洪一线,靠前指挥,组织一切力量投入抗洪救灾工作,巡查河道、巩固大堤、转移安置受灾群众。市直各单位各部门广泛动员,全民参与,调运各种抢险物资,投入抗洪一线。
在杨庄排水渡槽旁,辉县市水利局局长宋东亮从凌晨3点多钟就带领30多名抢险队员死守在那里,应对随时可能发生的险情。而各乡镇、办事处以及矿管部门110个地质灾害监测点,在凌晨2点多钟接到暴雨预警信息后,凌晨3点多钟也全部自动到岗。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经过洪水的洗礼,共产党员的旗帜愈发鲜艳。防汛期间,辉县市委要求,各级党组织、党员要把抗洪救灾作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要考场。在这场特殊的考试中,各级党组织、党员以实际行动作答。
  启示二
立足于“早”,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未雨绸缪,为成功应对洪灾打下了坚实基础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值得称道的是早在5月底,辉县市就提前谋划防汛工作,对全市27座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建立了132个山洪灾害防御机构,设立了77个临时避险点,确立了安全区、危险区和转移路线,实现了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到乡到村,预警发布到乡到村。
在落实防汛抗旱工作各级行政首长负责制的同时,辉县市还建立了防汛工作技术责任制、24小时防汛值班制等制度,制定了有效的应急响应措施。
同时,对全市范围内的南水北调左岸排水工程、各级河道堤防、险工险段、穿河穿堤工程等防汛工程设施和河道内采砂、设障情况进行了徒步拉网式检查。
为确保防汛队伍建设组织到位,辉县市号召各乡镇,积极整合依靠集体企业、民营、私营企业工人等力量,成立防汛突击队270个,抢险队员12500名,开展培训演练。一旦险情来临,听从统一调配。
“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辉县在全市实施所储备物资的品种、规格、数量、质量、储存地点、联系人“六落实”。共储备编织袋12万条,炸药10吨,麻绳3000斤,汽柴油100吨,竹竿5000根,帆布篷100块等,市防汛指挥部办公室储备救生衣730余件,发电机6台,应急冲锋舟3艘,度汛应急灯300个及救生绳、雨伞、手电筒、铁锨等防汛物资。
同时“7·9”特大暴雨期间,辉县山区所有可能遭遇危险的群众都已经全部转移,暴雨过后所有乡镇均对全部河道进行了清理疏浚,确保了第二次泄洪河道畅通。
为确保广大群众生命财产不受损害,占城镇党委政府在第一时间组织各村干部对全镇58个危房户走访,并及时转移存在安全隐患的28户群众;对塌陷村特别是大梁冢村未搬迁的十几户群众,镇党委书记刘国华、镇长侯玉敏带领党员干部蹚着一米深的水,用装载机将群众安全转移。
为确保此次防汛抢险工作顺利完成,该镇在原有物资筹备的基础上,紧急筹备5000个编织袋,运送到蔡其营、大梁冢、周圪垱等防汛重点区域,并紧急抽调铲车、钩机等大型机械到险要路段值班备勤。对全镇重要河段的大堤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当日共巩固堤口15处,排查大堤隐患3处,备土200余方,出动人员1500余人次。
立足于“稳”,及时做好灾后救助工作,在最短时间内恢复生产生活正常秩序
7月9日下午3点多钟,辉县城区洪水渐渐退去。房倒屋塌、道路毁坏、田地淹埋、满街泥浆,整个辉县满目疮痍。但灾难没能击垮辉县人民,当天下午广大干群就开始清理淤泥和积水,抢修基础设施。
7月10日,市委书记王天兴带领全市100多个单位5000余名党员干部职工,自带扫帚、铁锹,走上街头开展灾后自救义务劳动。同时全市出动铲车、垃圾清运车等230余台,使淤泥得到清理,道路得以疏通。
受灾严重的百泉镇、胡桥乡村民也不等不靠,开展灾后自救。积水较深的胡桥乡南观营村村民想方设法抢排渍水、抢抓补种,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百泉镇石棚村村民自发筹钱调来了铲车,两天时间清理通了被山洪淤堵的3公里道路。
“7·19”洪灾受灾严重的冀屯镇共有10个村进水,112余户房屋受损,39户房屋倒塌,受灾人口1.7万人,农田受灾面积1.73万亩,造成经济损失2000余万元。
灾后该镇先后安置转移前桥位、后桥位、张千屯、马正屯受灾群众4300余人,全镇没有发生一起人员伤亡事件;派出人员和车辆清理村内积水、道路淤泥、垃圾;动员各方力量,积极扶持受灾群众恢复生产。目前,各项灾后恢复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
立足于“实”,不断完善机制,健全基层防汛体系,夯实灾后防疫工程,强化信息科技支撑
7月19日暴雨和山洪来临时,辉县各乡镇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吴村镇党委书记孙喜梅、镇长曹启进,率领全体机关人员奔赴王敬屯村北口、卧龙岗漫水桥、赵屯村西口等关键部位重点路段设点布控,及时疏散群众,使进水农户及时封门闭户,搬迁至临时安全设置点。
机关、站所、卫生院、学校等党员干部50余人奔赴受灾最为严重的赵屯村,清理街道淤泥,方便群众出行;挨家挨户为群众喷洒药剂,防止疫情传播;搬运摊晾粮食,使群众损失减至最低。
灾情发生后,辉县市卫计委党组班子成员吃住在单位,实行一天三碰头三汇报,随时研究解决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紧急时刻,把党组会开在救灾的一线、开在需要冲锋陷阵的最前沿。
同时,成立了汛期防病救灾应急指挥部,紧急启动了防病救灾三级预案,要求卫计系统各单位迅速进入一级戒备状态,全员在岗在位,随时待命出发,动员一切人力、物资、车辆投入到防病救灾的工作中去。
为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实现对可能发生疫情的区域全覆盖、无死角,辉县开展了市、乡、村三级卫生防疫大巡查,出动500余人的专业巡查队伍,责任到人、责任到区域,做到全面巡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及时处理。
在城区重灾区,全市划分了六大卫生防疫区,每个防疫区由2名领导带队,20名专业消杀防疫人员参加,共计12名党组成员带队,120名专业人员参与,全覆盖、全方位对重点灾区进行消杀防疫。
在受灾最重的群众聚集区和救灾抢险的第一线,组织了四大医疗机构设立10个临时医疗点,组成4个应急流动医院,全天候进行诊治活动,进乡镇、进村庄、进农户,最大程度保障群众健康。
据统计,全市共投入专业防疫队伍20支230人,参与防疫人员2800多人次;累计投入防病救灾经费35万余元,使用消杀药品1655公斤,消杀场所1057个,消杀面积达430万平方米,发放消杀知识和防病知识宣传材料3万余份,为1.2万受灾群众提供了应急诊疗服务,确保了“灾后无疫情、因病无伤亡”目标的实现。
同时,辉县市食药监局共出动车辆220余台次,执法人员650余人次,检查食品药品经营单位2000余家次。监督销毁货值1530余万元的过水食品药品,避免了浸水食品药品再次流入市场,保障了灾后广大人民群众的饮食用药安全。
  启示五
立足于“情”,以人为本温暖四方游客,爱心涌动携手共渡难关
7月8日晚暴雨下了一整夜,薄壁镇西沟村观上自然村一处地质灾害易发点附近的农家旅社,住着500多名游客。险情传到薄壁镇,镇党委立即组织镇村两级党员干部对游客进行紧急疏散。
游客走到宝泉村西时,山体发生了塌方,出山的公路被巨大的石块和泥土堵住,绕行山西的桥又被大水淹没。
疏通公路成为第一要务,时间就是生命,镇村两党员干部借来了大锤,拿来了铁锨,没有机械就自己干,一锤锤地敲,一锹锹地铲,硬是苦干六个小时,打通了一条两米宽的生命通道,使游客安全地转移到了山下。
7月19日凌晨1时36分,南坪村雨开始下大,住在丹分自然村的沙窑乡南坪村党支部书记许爱林再也不能入眠,因为山下群众大都是沿河居住,外地70多名避暑老人居住的崔家大院不断进水,十分危险。
凌晨4时30分,许爱林冒着倾盆大雨出门,因为距离山下太远雨大路又不通,他用一根绳子将自己拴住,滑到南坪河对面,实地看情况,并让村干部杨峰通知近处的党员干部集合,大家通过扶、背、抬等将70多名老人就近安全转移到杨峰家中安置,安抚老人情绪。
7月21日,许爱林与包乡领导辉县市委常委王健、乡长郭冬卫、派出所干警及消防官兵带着生活急需品深入10多公里外的南坪村南马岸自然村,安抚解救在南马岸140多名被困的安阳夏令营活动游客。3天来许爱林没回过家、基本上没合过眼,肿着脚连夜组织党员干部群众上路用铁铲、撬等清理路面障碍,硬是只用了3天时间就抢通了11个自然村的道路,使滞留游客能安全下山返程。
共城有爱,温暖了四方游客,同时也温暖了受灾群众和抗洪一线人员。7月15日,辉县市孟电集团、米多奇公司等14家非公企业向“7·9”特大暴雨受灾群众捐款110.5万元,捐物折合达25万元,特别是孟电集团发挥带头作用捐款50万元。
辉县市辉都花园项目负责人牛富涛积极响应倡议,在了解到吕巷村的群众房屋被大水浸泡、生活物资被洪水冲走后,专门为两个村的1800名群众购买了面、油等生活必需品。而河南鸿运纺织公司虽然企业受灾严重,但是毅然担当,现场捐款2万元;新乡市中东石油有限公司总经理孙玉明在捐赠现场深受感动,当场又追加了3万元捐款。
为全力支持一线防汛抗洪,7月22日,新乡市长城机械有限公司副董事长裴发良带领部分员工,派出两辆货车满载3000斤西瓜、40件矿泉水,到达冀屯镇文庄北流河溃口处,慰问抗洪防汛一线人员,向奋战在一线的抢险人员送去了社会的温暖与关爱。
占城镇西樊村的樊红玲在村里开了家百货超市,在抗洪最危难的5天5夜中,她免费向守在堤坝上的勇士们发放纯净水、方便面、火腿肠、啤酒等物资。几天中,偌大的仓库中能吃的东西全部送到堤坝上。她说:“全村人都在忙活,咱这点算个啥!”
刘继是西樊村村委会主任,他的微信名字叫心连心,在他的朋友圈中,在外地工作或学习的西樊村村民知道家里的情况后,纷纷通过微信转来捐款,要求他用捐款为全村人抗洪出力。短短5天,刘继就收到20166元的捐款。加上村里的捐款,现金达3万元。刘继说:“好多人长期在外工作,钱转来时我都不知道是谁,收到的不仅仅是钱,也是一片片爱心!”
市民政局积极做好救灾物资的接收、储备、运输和发放工作,购置和接收馍干200件、方便面700件、矿泉水2200件、大米31200斤、面粉1500斤、食用油2050桶、棉被30条、消毒药物8桶、牛奶1400余件等一大批救灾物资分发到受灾乡镇,并及时发放到受灾群众手中,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住所、有干净水喝、有病能得到及时医治。
(原标题:辉县抗洪抢险“零伤亡”启示录)
本文来源:大河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当前位置: &
美军侦察队鏖战半日“零伤亡” 击毙270名塔利班(2)
战斗胜利后,3位空地协调员合影留念。
&&&&炸弹在眼皮底下轰鸣
&&&&为了更准确地锁定敌人,索伦逊倾斜着机身钻进山谷,呼啸着掠过塔利班分子的防线,巨大的F-15忽而贴地飞行,忽而垂直冲向天空,被地面上的士兵戏称为&死亡之星在演戏&。随着时间的推移,两架F-15扔光了所有12枚炸弹,可塔利班武装分子还没死心。无论演习还是实战,在一次出击中消耗如此多的实弹,是索伦逊此前从未有过的经历。
&&&&大约两小时后,地面部队的弹药接近告罄,两架运输直升机试图空投补给,但被敌军火力阻止在很远的地方。眼见战况不利,戴拉尼果断向后方指挥部请求实施两次&危险接近&打击,目标区离自己人只有200码远。所谓&危险接近&,是指目标的600米方圆内存在我军或友军部队,实施远程或空中火力打击可能造成误伤。现在,如果戴拉尼和马科弗雷的计算出现任何失误,侦察小分队都可能遭受不必要的伤亡。
&&&&山谷里的每个人都被命令就地隐蔽。说时迟那时快,两架赶来接班的F-16突然从山脊后跃出,几乎在大家眼皮底下丢下了炸弹。巨响过后,岩石和泥土漫天乱飞,当中似乎夹杂着敌人的惨叫与咒骂。当尘埃落定,美军士兵惊奇地发现,居然没有一个战友受伤。
&&&&&空中炮艇&逆转战局
&&&&戴拉尼意识到地面部队需要更多帮手,于是要求增派绰号&空中炮艇&的AC-130攻击机、一名空中前沿控制官和两名空地协同的高级指挥人员。不过,最先出镜的反而是一小批美军快速反应部队和阿富汗国民军突击队员,他们乘&支奴干&直升机很快就到达了。此时,敌方的火力稍有减弱,仿佛全然没有注意到浑身重武器的AC-130已出现在天边。地面增援部队携带了红外线频闪观测器,指挥&空中炮艇&用105毫米加农炮对北面的山脊进行密集覆盖。形势顿时发生了逆转,塔利班的进攻显出颓势,美阿联军开始反击。
&&&&戴拉尼、马科弗雷和另一名协调员划分了负责区域:新到的那位负责引导AC-130对北边的目标实施压制,戴拉尼和马科弗雷则重点指挥打击南、西、东面的敌人。在随后的5个小时里,美军战机一直在山间低飞,全力搜寻四散的塔利班人员,第二架AC-130也赶到战场,两架&空中炮艇&不间断地盘旋,朝地面上的一切可疑目标开火。
&&&&戴拉尼通过夜视仪看到飞机的远红外聚光灯来回扫射,随后,如雨的炮弹倾泻而下。无线电中不断地传来一个持续更新的数字&&那是已被消灭的敌人数量。
&&&&伏击开始后13个小时,四周的枪声沉寂下来。侦察队继续坚守在原地,但这一次,敌人的反击再没出现。第二天上午,从后方赶来的大部队小心翼翼地向山谷深处进发,但见硝烟早已散去,除了多达270具的敌人尸体,再也找不到塔利班分子的丝毫踪迹。
(责任编辑:CM005)
精彩高清图推荐:
更多 的相关消息
戴拉尼,美军战机,美军士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拉拉队员都死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