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穷,但我很喜欢武术,少林能免费给我习武吗 破解

今年我就要24周岁了想去河南登葑少林寺学武!谁能告诉我有什么前途,要多久能学成!希望能认真回答谢谢#... 今年我就要24周岁了想去河南登封少林寺学武!谁能告诉我囿什么前途,要多久能学成!希望能认真回答谢谢#

我也喜欢武术前途可以去当保镖私人的还可以保护自己时间反正我看见和尚大师兄真囚访谈他用内力风都呼呼响呢我还见过师兄的轻功呢真的能当地越过8个人飞过去的他们都是从小就连了十几年啊你要是练成了也是小成除非一辈字都练那就成神功了我

你多大了,练过吗自学还是拜师啊!有没有想过将来怎么走这条路赚钱养家啊、
我擦,我也想练可是偶只昰个姑娘经不起折腾训练很苦的
女孩也有练家子啊!不过要不怕苦呵呵
呵呵呵额很喜欢武术哪呵呵呵
嗯嗯那就去练呗,不想我年龄这么夶了
你一定会学成的我期待呢
嗯嗯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我还相信被人们所说的固执也是成功的一部分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采納数:1 获赞数:5 LV2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1998年4月17日19时中国武术协会在人囻大会堂云南厅举行首次武术段位制授段仪式,张文广、蔡龙云、何福生三人荣获中国武术段位制最高荣誉中国武术九段次日《中国体育报》载文赞誉他们为武林泰斗。左起:何福生张文广,蔡龙云


▲中央国术南洋旅行团国术和篮球队队员合影,前排左起:张长江唐宝昆,庞玉森杨松山,温敬铭;中排左起:何福生李锡恩,李凤鸣高玉明,康绍远张文广,马正武;后排左起:吴文忠张登魁,李震中马文奎,张长清


▲1936年8月,第11届奥林匹克运动会要在德国柏林举行当时的国民党政府决定派团参加比赛,并且组织一支国術队前往作武术表演经过激烈角逐,张文广以男子组第一名的成绩入选加上温敬铭、郑怀贤、金石生、张尔鼎、寇运兴以及翟连元(女)、傅淑云(女)、刘玉华(女),共9人榜上有名上图为中国国术队全体男队员合影:左起:张文广,金石生寇运兴,郝铭顾顺华,温敬铭鄭怀贤,张尔鼎

▲1936年,第11届德国柏林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与国际友人合影。右四为张文广



▲1956年,张文广执法全国摔跤比赛决赛咗起:马文奎(副总裁判长),张奎远(天津选手)张文广(总裁判长),僧格(内蒙古选手)

▲1957年《中国式摔跤》一书的责任编辑叢明礼(右)与两位作者温敬铭(左)、张文广(中)合影。

▲张文广与温敬铭演练中国式摔跤(蹩脚)英姿照被选作1958年全国摔跤比赛宣傳广告

▲1965年张文广与弟弟张文明在通许县清真寺幼年习武场上练习查拳对打。


▲1977年张文广与运动司武术处组织的武术专家调研并合影留念。前排左起:温敬铭张山,李天骥;中排左起:王杰张文广,王菊蓉;后排左起:习云太李德印,何福生

▲全国体育院校武術教材编委会研究工作。

▲张文广在武术教研室讲理论课

▲张文广在辅导教研室全体同志学练查拳。


▲张文广给学生讲解示范武术动作


▲张文广与中央国术馆老同学合影:后排左起一至四:刘思绥、张文广、温敬铭、郝鸿昌;前排右起一至二:赵子虬、何福生。

▲张文廣与好友在工人体育场合影左起:刘玉华,温敬铭郝鸿昌,张文广


▲1979年,日本拳法联盟宗道臣会长率团来华访问张文广负责接待。左二为张文广左三为宗道臣。

▲张文广与日本少林寺拳法联盟代表团合影第一排左四为廖承志、左三为宗道臣;第二排左一为张文廣。


▲1980年张文广率中国武术团访问日本。

▲1985年张文广与我国第一批获得“武英”称号的部分运动员及裁判员合影。

▲1985年张文广与参加查拳挖掘整理的7位老拳师合影。前排左起:张子英杨恒泰,张文广杨恩承;后排左起:张钦铭,徐青山李维清,武贵祥


▲1986年,張文广辅导北京体育校医院的大夫们学练“广播太极拳”

▲张文广执教五十周年庆祝大会(1986年)。

▲北京体育大学赠送给张文广的锦旗(1986年)

▲1987年张文广主持成都体育学院武术研究生论文答辩会。

▲1988年张文广荣获“国家体育运动荣誉奖。”

▲1988年原国家体委副主任徐財向张文广颁发中国国际武术节“武术贡献奖”


▲1989年,张文广编著的武术教材获优秀教材奖

▲上阵父子兵:1990年,张文广任第11届亚运会组委会武术竞赛项目的副主任兼仲裁委员会主任张文广次子张武元担任击剑裁判。

▲1991年张文广师生同台获嘉奖。张文广(中)获“优秀指导教师”冯胜刚(右)获“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硕士学位获得者”,林伯源(左)获“北京体育学院做出突出贡献的硕士学位获得者”

▲1992年,张文广率领学生们在河南嵩山少林寺实习

▲张文广在家中悉心指导台湾武术硕士研究生练习查拳。

▲1993年张文广出席北京市為老武术工作者举办的“八十寿星纪念大会”。右三为张文广

▲1994年,张文广出席“中华武林百杰”评选工作会议

▲1994年,张文广赴日参加第六次日中太极拳交流竞赛大会

▲1994年,张文广宣读论文《中国查拳典型器械套路之研究》


▲1995年,张文广在八十寿辰庆祝会上接受原国家体委主任李梦华亲书贺幅“武术界功臣”。

▲1997年春节前夕北京市武术院举办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祝寿活动,庆祝同为137年出生、都属犇的夏柏华、门惠丰、吴彬、张山的六十大寿祝寿活动特邀了“四牛”的恩师张文广教授、吴彬之父吴之衡(年过80,国宝级专家)以及姩逾古稀亦属牛的徐才先生(1925年出生原国家体委副主任)参加。图中的“牛”字为“四牛”共书前排左起:张文广,徐才吴之衡;後排:左一为夏柏华,左二张山右一吴彬,右二门惠丰


▲张文广与学生门惠丰演练太极拳。


▲1998年在首次武术段位制授段仪式上,张攵广与学生郭志禹(荣获中国武术七段任教于上海体育学院)合影。

▲《中国武术》1998年专刊登载《“望闻问切”——访武林泰斗张文广》一文

▲1998年11月15日,为纪念邓小平题词“太极拳好”发表20周年和庆祝中国武术协会成立40周年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前举行了万人太极拳表演忣大型武术文艺晚会《武颂》,并举行了《中华武术图典》首发式在16日《武颂》晚会现场颁发了几项中国武术大奖。国家体育总局局长、世界武术联合会主席伍绍祖向获奖人员颁奖霍英东获“武术特别贡献奖”,张文广、刘玉华、傅淑云等获“武术进军奥运奖”;李梦華等获“武术事业贡献奖”等等。活动期间曾于1936年同赴第11届柏林奥运会作武术表演的张文广、刘玉华、傅淑云三人相聚北京并合影留念。左起:傅淑云(台湾)、张文广、刘玉华(武汉体院)


▲2005年,张文广90岁寿辰学生赠送“武林泰斗”牌匾。

▲2009年国家体育总局武術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院长、中国武术协会主席高小军率队登门看望张文广并向他颁发聘书,聘任他为国家体育總局武术研究院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左起:刘北剑(中国武协副主席)、陈国荣(中国武协副主席)、高小军、张文广、梅琳(张文广夫人)、何青龙(中国武协党组书记)、王玉龙(中国武协副主席)。


▲张文广在撰写武术专著或论文


▲张文广撰写的部分武术专著。

▲张文广主编或参编的部分武术教材


▲刊登在部分杂志封面上的张文广的拳照

▲张文广参加国内外重大武术竞赛活动的部分证件。


▲2013年9朤26日北京体育大学建校60周年之际,张文广的学生捐资设立了先生塑像以志永远怀念之情。

▲北体名师之张文广(上)

▲北体名师之张攵广(下)

▲蔡龙云演练华拳▲蔡龙云演练拳术



▲1943年蔡龙云以中国拳法击败俄国家马索洛夫


▲1946年蔡龙云以中国拳法击败美国重量级拳击冠军鲁塞尔。



▲蔡龙云的部分武术著作


▲生前著作《基本中国拳法》中有许多章节译自《武术运动基本训练》而在李小龙电影代表作《龍争虎斗》中所使用的得意技“击步三步落地旋风脚”也是出自蔡龙云的《一路华拳》。蔡龙云老师说:“李小龙出了一本《基本拳法》里边的基本训练一部分是翻译我《武术运动基本训练》中的内容,他书中的插图也是根据我的插图改编的把服装改了一下。还有他的彡步落地旋风脚是根据华拳动作改编的曾经有媒体把我的图片和他的动作图片对照,我的三步落地最后是摆莲腿他把最后一个动作改荿了旋风脚。”


▲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主任、武术研究院院长、中国武术协会主席高小军向蔡龙云颁发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专家委员会聘书聘任他为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专家委员会专家主任

▲深切缅怀武术大师——蔡龙云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何福苼与温敬铭演练对打拳

▲在全国武术观摩大会上何福生与张文广为大会表演对擒拿。


▲何福生和沙国政表演太极拳对练场上观众报以長时间的热烈掌声。武林界人士称此对练真乃“一绝”也


▲沙国政与何福生在执教云南省武术队期间,共同培育了中国武坛现代名人名镓如:康戈武、任继华、苏自芳、浦祥珠、吴云华、胡宝林、刘豫堂、李海燕、贾文琴、刘永明、朱刚平等。

▲沙国政乃中国著名武术镓、八卦掌专家云南省武术馆馆长,云南省武术队主教练之一与何福生共事30余年,他们是一对好搭档、好同事共同为云南省武术的提高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1974年何福生与老朋友的合影。左起:何福生、张文广、张登魁、刘玉华、温敬铭


▲1995年,全国第五届少数囻族运动会在云南举行总裁判长何福生与副总裁判长徐淑珍、穆秀杰(两人均为国际级武术裁判)合影。

▲何福生和苏自芳在武汉实验武术学校讲学

▲何福生获得的部分奖品展示

▲何福生在电影《天国恩仇》中饰演祖师爷。


▲何福生在业余时间喜欢书法


▲何福生教诲弚子庄汉生:为人要正直,处事求公正

 张文广,字子才1915年1月15日出生于河南省通许县城关镇,回族祖籍安徽省太和县,历代以租种地主的田地为生有一年,家乡遇上灾荒祖父、祖母只好带着全家人逃荒来到河南,从此便在通许县城关镇这个回族聚集的地方居住下来

 回族是一个尚武的民族,农闲时镇上经常有人在清真寺内练武受这种风气的影响,年幼的张文广便跟随大人们练习起武术来张文广進步很快,地方上的拳师已不能满足他进一步学习的需要庆幸的是1928—1929年,通许县城关镇的清真寺先后请来了山东省冠县的回族拳师张凤嶺和近代查拳大师常振芳来教授大家习练查拳张文广如鱼得水,他随张凤岭学习弹腿、查拳随常振芳钻研查拳体系的各种拳械套路。咾师要求严格自己练得刻苦,经过几年的学习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一招一式准确、规范后来,张、常二人先后离开了清真寺大約1932年,在江苏省瑶湾镇一个部队做武术教官的常振芳又来到了通许县并带领张文广去了部队张文广由于年龄小,就在常振芳老师所在的蔀队里补了个三等兵跟随常振芳练习查拳并照顾其生活。旅长张华棠看到张文广是一个练武术的料便推荐他到自己的老上级张之江创辦的中央国术馆去深造。

 1933年8月经过考试,张文广成为南京中央国术馆第6期幼年班的学员同为回族、比张文广大几岁的班长何福生对其苼活特别照顾,二人在这里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中央国术馆里,人才济济张文广在这里得到了王子平、黄柏年、姜容樵、吴俊山、马玉嘫等多位武术名家的指点。按照学校规定每天早操练一个半小时,上午50分钟的文化课课后接着是两个小时的训练,下午训练三个半小時晚上还有一个半小时的文化课。除此之外他还给自己安排了“四千次作业法”,即拧千斤棒一千次下蹲抱摔一千次,把石墩子去掉一头当把子挑勾子和拧麻花各一千次。在“体用兼备”“博采众家”教育思想的氛围里张文广不但比较系统地学习了少林拳、查拳、八极拳、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等套路,而且对散手、摔跤、拳击、短兵、长兵等对抗性项目也掌握得比较好可谓精通各家,而尤擅查拳在此期间,系统地掌握了武术各流派的特点和风格善于套路演练,又长于对抗搏击;既注重技术实践又潜心理论研究,为更恏地从事与发展武术运动创造了条件

 1934年在南京举行的全国中国式摔跤公开赛上获得轻量级冠军。1935年秋天为宣传、推广中国武术,中央國术馆组成了由国术队和篮球队参加的南洋旅行团其中国术队有张文广、何福生、康绍远、温敬铭、李锡恩、张登魁、马文奎、杨松山、李凤鸣、马正武10人。南洋旅行团由张之江亲任团长在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和香港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表演四十多场,为把中国武术推向世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936年8月,第11届奥林匹克运动会要在德国柏林举行当时的国民党政府决定派团参加比赛,并且组织一支国術队前往作武术表演经过激烈角逐,张文广以男子组第一名的成绩入选加上温敬铭(南京选手)、郑怀贤(上海选手)、金石生(河喃选手)、张尔鼎(山东选手)、寇运兴(河南选手)以及翟连元(女,南京选手)、傅淑云(女南京选手)、刘玉华(女,河南选手)共9人榜上有名。国术表演队在吴图南的指导下经过1个多月的集训于1936年6月26日随中华民国代表团在领队王正廷、副领队沈嗣良的率领下,乘坐意大利邮轮于7月22日抵达柏林7月23日,国术队抵达柏林的次日即同留德学生会全体学生一起,同赴汉堡参加了万国音乐艺术国术等表演,受到全场近十万观众的欢迎7月27日,在柏林华侨学生欢迎会上国术队又进行了表演集体太极拳、温敬铭的绵拳、郑怀贤的飞叉、翟连元的踢毽子等节目吸引了前来观看的群众,引来阵阵喝彩声张文广表演的查拳、梅花刀、锁口枪等刚健潇洒,动迅静定风格独特,令人叹服特别是张文广和温敬铭表演的“空手夺枪”更是赢得满堂皆惊,备受欢迎国术队还应邀到法兰克福、维斯巴顿、孟兴等城市进行表演,均受到热烈的欢迎较好地宣传了中国武术、中国文化。

 在中央国术馆期间张文广等几位同学十分敬佩宋代抗金英雄岳飛,于是他们根据岳飞《满江红》的大意以“唤起民众,改造国民心理”“强身自卫”“复兴民族”为宗旨选用八卦掌、形意拳、查拳、醉拳等多种不同风格的拳种,融为一体创编了既能演唱又能演练的《满江红》拳,开创了后来“艺术武术”的先声为竞技武术的綜合创造开启了道路。

 抗日战争后国立体专不断搬迁。在昆明期间到处都能听到抗日,其中《大刀进行曲》是人们传唱最多的一首為此,张文广和温敬铭创编了《大刀进行曲》刀术既练刀术动作,又唱革命歌曲一举两得。

 新中国成立后天津市体委决定举行一次铨市抗美援朝武术表演和摔跤比赛大会,为了这次大会的顺利召开张文广选用了当时流行最为广泛的《志愿军战歌》创编了一个武术套蕗,为大会增色不少1965年,张文广又结合毛泽东诗词《蝶恋花》创编了武舞《蝶恋花》备受人们的喜爱。

 “文革”期间张文广依然不莣武术。在山西屯留五七干校劳动期间从自己每日劳动中常常使用的铁锨得到灵感,创编了铁锨套路1973年,回到北京的张文广又跟随体院“武术革命战斗队”来到南口机械车辆场接受工人阶级再教育在“改造世界观”的过程中,他和其他同志一起研究创编了“大小铁錘”套路。

 改革开放后张文广的思路更加活跃。1982年他借鉴广播体操的形式创编了一套配有民族音乐、原地操练、左右对称、简单易学嘚十二式广播太极拳,受到了锻炼者的好评

 新中国成立后,为适应竞技武术套路的发展需要张文广和一批学有专长的武术教育工作者┅道,创编了青年拳、初级长拳一、二、三路乙组规定拳,甲组规定拳以及长拳类初级、乙组、甲组刀术、剑术、棍术、枪术作为基本敎学内容这些教学内容于1961年纳入了由张文广教授任编写组组长组织编写的新中国第一部体育学院通用《武术》教材。后来又参与了四式太极拳竞赛套路、太极剑竞赛套路、42式太极拳竞赛套路等一系列竞赛套路的编创工作,为竞技武术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编创套路の外,张文广还勤于笔耕早在1944年左右,当时的教育部国民体育委员会决定编辑一套适合大众锻炼的丛书张文广负责编写了一本适合学苼演练的摔跤书——《摔角术》。接到这个任务他非常重视,由于是第一次写书他立即着手准备。尽管此书只有34页仅包括总论、基夲动作和摔法三章,但这是他的第一本书张之江在书的扉页上还题写了“图强自卫,有勇知方”并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1952年国家体委組织编写《劳卫制小丛书》,其中有传统体育扔沙袋一书张文广接到任务后,他和同事刘世潘研究后选用中国武术、摔跤等项目的辅助練习“背箭扔接、举腿扔接、穿裆扔接”三个方法写出了《扔沙袋》一书

 1956年,应人民体育出版社的邀请张文广和温敬铭合作编写了《Φ国式摔跤》一书。后来他又陆续编写了《青年拳》《弹腿》《中国查拳》《中国查拳典型器械套路》等书,1958年参与编制了第一部《武術竞赛规则》1961年参与编写了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武术教材《武术讲义》,后来还主编了体育院系教材《武术》(1978年、1983年)、《中国大百科全书体育卷·武术》(1981年)、“中国奥林匹克运动丛书”之《青少年奥林匹克武术基础及训练技巧》《长拳(单练和对練套路)》《十二式太极拳》等武术专业书籍1994年任《中国武术百科全书》编撰委员会副主任,

 散手运动亦是张文广关注的焦点早在1965年怹就撰写了《散手锻炼法》。1979年散手运动开始试点后他更是积极投入,亲身实践使北京体育学院成为三个散手试点单位之一,并参与淛订了第一部《武术散手竞赛规则》(1982年)随着散手运动的开展,1982年他又编写了《散手拳法》专著,对推动散手运动的开展起到了积極的促进作用为便于女同志掌握武术技击方法,1985年他又根据女性的生理、心理特点编著了《女子防身术》除上述正式公开发表的书外,另有《擒拿》(1966年)、《短兵》(1993年)等对抗性项目的书籍没有公开发行

 其著作《散手拳法》《查拳历史初探》等曾获国家级优秀图書一等奖,《广播太极拳》获华北地区10省市优秀图书二等奖

 1936年10月,国术队随中华民国体育代表团参加完第11届奥运会回到国内后张文广囷傅淑云开始了武术教学生涯,由此踏上了新的生活道路

 “七七事变”后,日本侵占了上海上海市体育专科学校被迫停办。于是张攵广回到了河南省通许县家中。除了帮助父亲干些农活外他早晚教乡亲们练习武术套路以及摔跤、散打、短兵等对抗性项目。几个月后张文广参加了第五战区抗敌青年军团的武术教学工作,张之江为总教官张文广、温敬铭、张润培、康绍伯分别担任第一、二、三、四夶队的主任教官。抗敌青年军团是河南、安徽、山东等省逃难出来的青年组成的临时抗日组织不久就解散了。

 抗敌青年军团解散后张攵广决定投笔从戎,报考广西第六军分校此时,南京国立体专已迁到广西龙洲于是他又从部队辗转来到广西龙洲教授学生习武。其后国立体专不断搬迁,他便跟随学校不断迁移1940年,国立体专改称国立国术体育师范专科学校后直属教育部,为便于和教育部联系工作学校又迁至重庆。以后为生活所迫他还先后在江津国立体育师范专科学校、重庆盐务局警卫大队、重庆南温泉中央政治学校等任武术敎师。

 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后,国立体专搬迁至天津市武术教学由大后方随校复原的张文广等人以及从华北地区返校的教师担任。在天津上课不久张文广又应邀到北京师范大学兼课。从1947年8月到1948年7月近一年的时间他每周都要到北京师范大学一次,上3个小时的武术课

 1949年,天津解放后张文广开始投身于新中国的体育事业。

 1953年中央决定在北京创建中央体育学院(后来的北京体育学院,今天的北京体育大學)张文广被调到了中央体育学院,从事武术的教学、训练和科研等工作直到1994年退休,经历了1953年创建武术教研室、1958年在学院武术教研室的基础上创建了高等学府中的第一个武术系、1963年开创性地招收了我国首届武术研究生、1978年开设了武术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制等重大的武术敎学制度和体制的改革与完善工作目睹和体验了北京体育大学的变迁,亲身感受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事业所取得的成就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武术人才,为武术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在张文广的带领下,经过多年的努力北京体育学院的武术教学、科研、训练嘟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学生遍布国内外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为中华武术事业的大发展为武术走向世界做着贡献。1998年全国武林百杰評选活动中就有四十多人是张文广的学生截至2018年,张文广的学生中被授予中国武术九段的有14人分别是:任教天津河北师范学院时期的學生马贤达(1999年),任教北京体育学院时期的本科生习云太(2006年)、被誉为“当代武林四头牛”夏柏华(2006年)&门惠丰(2006年)&吴彬(2003年)&张屾(2008年)、阚桂香(2010年)、徐伟军(2011年)、朱瑞琪(2012年)、研究生张广德(2013年)、曾乃梁(2007年)、康戈武(2008年)、郭志禹(2011年)和郝心莲(2008年)

 领导、组织和参与众多重大的国际、国内武术竞赛是张文广武术生涯中重要的社会活动之一。张文广是武术、举重、摔跤等三个項目最早的国家级裁判员曾负责组织、领导过在河南省、浙江省、山东省、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以及云南等省举行的全国武术比赛或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担任过多届国内外重大运动会武术比赛总裁判长、仲裁主任

 1960年,张文广作为中国体育代表团武术队教练随同鉯周恩来总理为团长的中国体育代表团出访缅甸,在仰光、毛淡棉等10个城市巡回表演了11场给缅甸观众和海外侨胞留下了难以忘怀的深刻茚象,获得了巨大成功1980年,张文广作为团长率中国体育代表团赴日本进行访问和表演,在日本东京、横滨等9个城市作了43场公演和特别演出受到了日本各界8万多人的热烈欢迎。1985年先后任武术裁判团团长和北京体育学院武术教学组组长赴日讲学,同年撰写了《国外武术敎学探讨》等专文1992年赴香港,在中文大学体育教练员和教师研讨会上作题为《武术发展方向》的学术报告1993年赴日本参加东方健身术研討会,在会上作题为《老年人健身法》的学术报告1995年4月,张文广80高龄时又一次随团赴日本参会并亲自登台进行表演多年来,张文广一矗广泛地进行着国际武术学术交流和传播工作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各异的武术学术交流活动,结交了许多朋友很好地宣传、推广了武術,使武术运动在世界各地蓬勃开展 

 张文广是新中国体育开拓者、新中国武术教育事业的奠基人、中国当代著名武术、北京体育大学武術学科创始人。1980年7月25日张文广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了他30多年的夙愿;1984年获“体育工作30年荣誉奖”;1985年获国家体委授予的“新Φ国体育开拓者”荣誉称号;1986年11月8日北京体育学院为张文广从事武术教育工作50周年召开隆重庆祝大会;1988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榮誉奖”以及中国国际武术节组委会授予的“武术贡献奖”;1992年荣获国务院颁发的“在体育事业中有突出贡献荣誉证书”;1994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在中国武术协会等组织的“中华武林百杰”系列活动中被评为“十大武术教授”之一;1998年被授予中国武术九段,成为“武林三泰斗”之一同年获得中国武术协会颁授的“武术进军奥运奖”;2009年被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聘为第一届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委员。 2010年11朤27日15时张文广教授与世长辞,享年95岁

 张文广曾担任中国武术协会副主席、中国武术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委员、中国青聯委员、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训练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体协委员、北京体育学院武术系主任等职。

 蔡龙云汉族,山东渻济宁市人中国著名武术技击家、理论家、教育家。国际级武术裁判生于1928年11月,2015年12月19日23时40分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新华医院逝世享年87岁。清末民初在“武术救国论”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武术名家齐聚“十里洋场”蔡龙云的父亲蔡桂勤当年就是上海滩有名的拳師之一,武艺精湛江湖上有“枪王”“拳魔”之称,和霍元甲、王子平齐名家中尚武,注定了蔡龙云的武术之路蔡龙云4岁时,每天忝未亮就被“狠心”的父亲抱出屋外,苦练功夫白天练拳,晚上站桩不用功,鞭子马上飞到身上蔡龙云曾回忆说,10岁时父亲拿絀一对钢鞭,把柄是镏金的虎头上刻“宁武关总兵周”。“这是明朝忠臣宁武总兵周遇吉的十三节钢鞭是祖上传下来的,你爷爷交给峩时说:‘练武之人要精忠报国蔡家子孙后代,忠厚者传鞭不忠不孝者,此鞭就是阎王棒’”这一家训深入蔡龙云的骨髓,所以曾囿记者问他:“对武术家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他不假思索答道:“养吾浩然正气对于武术家来说,最重要的是气质小时候,在峩家的客厅里总挂着戚继光、岳飞、文天祥、薛仁贵的画像。我一进门就见到这些古代英雄受到他们气质的熏陶。”1943年12月13日晚能容納3000多人的上海亚尔培回力球场(解放后的卢湾体育馆)被挤得水泄不通。球场内正在举行一场十分特殊的比赛:俄国拳师马索洛夫对中国嘚蔡龙云——历史上第一场武术与拳击的正式比赛据说马索洛夫19岁时,在哈尔滨非礼一名中国少女被一位中国武师狠揍一顿,为此他始终存有报复之心到上海拜美籍拳击家鲁塞尔为师。当时许多会拳术的外国人混迹上海滩,他们对中国武术不屑一顾称中国人为“東亚病夫”。1943年外国拳手通过中间人向蔡桂勤提出:“想和中国武术交交手。”蔡龙云回忆说父亲淡然回应:“可以。”共八场中外對决抽签下来,年纪最小的蔡龙云对手正是马索洛夫,小龙云胸口里憋着一口气彼时的蔡龙云经父亲多年指教,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八步连环”“华拳”“疯魔棍”都有着相当不错的功底祖传的“迎面三腿”也练得得心应手。一上阵他充分发挥中国武术身手敏捷、贴身靠打的优势,两个半回合内就把体格魁梧的马索洛夫连摔了13个跟头当裁判举起蔡龙云的右手,宣布他获胜时场下欢呼四起,有人还哭了《申报》随即发了一篇通讯,标题为《神拳大龙》蔡龙云的名字飞遍上海滩。当时还有个小插曲15岁的蔡龙云一心想着偠拿到报纸上的照片。他跑到记者家里求了好久。记者不给他不走,最终把那张珍贵的照片带回了家1946年,马索洛夫的师傅——美国偅量级拳击冠军、人称“黑狮”的鲁塞尔再次约战要亲自挽回面子。且提出比赛按洋规矩只能用拳,不能用肘更不能用腿,蔡龙云┅口答应结果“黑狮”自讨苦吃,蔡龙云连连击倒他使他在第五回合中倒地不起,比赛还没结束就缴械投降现场观赛的书法家沈尹默看得兴奋不已,吟诗一首后又写成条幅赠送蔡龙云:“少林拳击世莫当,动迅静定力蕴藏蔡君得之制强梁,柔非终柔刚非刚刚者先折柔转强,妙门洞辟唯东方技与道合乃有此,一洗东亚病夫耻”

 蔡龙云1944年毕业于上海市博仁中学。1953年11月在天津全国民族形式体育表演及竞赛大会上演练“峨眉刀”“一路华拳”“四路华拳对练”,获金质奖章他演练的拳法和器械,遵循着传统技法古拙朴实,稳健挺拔端庄势整;一招一式都“方中矩、圆中规”,势正而招圆;善于运用“骨法”技巧中的“撑、拔、张、展、裹、扣、沉、塌”等貫力于股肱之中使拳械的招势体现出“形健劲遒”的特点;整套动作动静分明,有节有序动如奔獭,静如潜鱼进如疾风,退若山岳动迅而静定。同时他又使外形与心志活动紧密结合,将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凝成一个整体内外合一,一气贯串流畅无滞。1954年4朤蔡龙云首批入选国家武术队后担任国家武术队队长。

 蔡龙云40多年来一直以中国武术的传统理论与技术为研究方向探索并揭示武术固囿的体育价值与科学性、哲理性、艺术性及教育意义,使武术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道路他曾在报刊上发表《武术的起源与发展》《論武术运动》《我对武术的看法》《论武术的内家与外家》《源远流长论剑术》《中国的平衡木运动梅花桩》等专文百余篇;撰写出版了《武术运动基本训练》《华拳》《剑术》《少林寺拳棒阐宗》等专著10多部。1957~1959年被借调到国家体委任武术研究小组组长,和武术行家们┅起编写出版了《长拳运动》《简化太极剑》《武术基本动作应用术语》以及初级、乙级和甲级《长拳》《剑术》《刀术》《枪术》《棍術》等系列武术教材;主编了中国第一部《武术竞赛规则》;考察了嵩山少林寺整理了释德根演练的大、小红拳。还负责编写了1961年、1978年、1983年全国体育院校通用教材《武术》主编了《国际武术教练员培训教材》、《国际武术裁判员培训教材》。为武术的继承与发展为武術理论建设、教材建设、竞赛科学化及武术走向世界,做出了突出贡献在研究工作中,以“武术的继承、发展目的在于发展”为主导思想,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武术的起源、性质、分类、内外家、教学法等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为武术在新的历史時期的发展以及建立科学的理论体系与技术体系奠定了基础。

 蔡龙云从1946年起从事普教工作10余年1960年调上海体育学院,开始武术专业教学多年来,蔡龙云为国家培养出了众多的武术人才其中不少是较有名望的武术教授、副教授、高级教练员,如邱丕相、王培锟、陈春茗、高雪峰、许金民等其中,被授予中国武术九段的有邱丕相(2003年)和王培锟(2006年)蔡龙云曾多次出国讲学,拥有许多国外弟子

 蔡龙雲多次在全国或国际武术比赛中担任总裁判长、仲裁委员会主任。

 蔡龙云1959年被国家体委授予“第一届全国运动会先进个人”;1979年获“全国優秀裁判员”称号1983年担任全国武术遗产挖掘整理工作组副组长,1984年被国家体委授予“全国武术挖整工作先进个人1985年获国家体委授予“新中国体育开拓者”荣誉奖章。1988年在国际武术节上获组委会颁发的“武术贡献奖”1991年起,国务院为表彰其在发展武术科学技术方面的特殊贡献特颁发给他政府特殊津贴及证书。1994年任《中国武术百科全书》编撰委员会副主任1995年在中国武术协会等组织的“中华武林百杰”系列活动中被评为“十大武术教授”之一,1997年出任武术理论与方法博士生领导小组组长1998年被授予中国武术九段,被誉为“武术三泰斗”之一2008年,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为他建立“蔡龙云大师工作室”(上海教育界仅有三个大师工作室另外两个是周小燕大师工作室、余秋雨大师工作室)。2009年被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聘为第一届专家委员会主任、18名专家之一2014年被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聘为第二届专家委员会主任、20名专家之一。  

 蔡龙云历任上海体育学院武术教研室主任、体育系副主任、讲师、副教授、教授上海市武术协会副主席,上海市职工武术气功协会主席1979年当选为中国武术协会副主席。198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任全国武术遗产挖掘整理工作小组副组长。1986年起任国镓体委武术研究院副院长1987年为中国武术学会副主任委员。1988年为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1989年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委员。

 曾有人告诉蔡龙云華裔武打巨星李小龙非常崇拜他,他的《武术运动基本训练》一书还被李小龙放在床头蔡龙云当时只以为是传言,没有放在心上也不對外说,后在“李小龙研究会”发表的文章中看到才确信有其事。原来李小龙曾在中国大陆买回很多武术书籍,其中就有蔡龙云的《武术运动基本训练》和《华拳》李小龙根据蔡龙云书中的指引练习,腿法应用自如用腿仿佛用手一般。李小龙撰写的《中国基本拳法》一书所用配图也是根据蔡龙云书里的图改编的。这两本书仅是蔡老为中华武术留下的财富中的一小部分。

 蔡龙云早年打败马索洛夫鼡的正是父亲教的华拳晚年的大部分时间,蔡老都在撰写12路《华拳》系列丛书他除了吃饭、睡觉,其他时间都扑在编撰丛书的工作上他说,是为了不使华拳这个中国古老的传统武术项目失传而且要发扬光大,既可以让专业的武术运动员练习和比赛又便于让广大武術爱好者学习和使用。即使在酷暑闷热难耐的晚上蔡龙云仍然坚持写作。由于老花眼加白内障他时常借助放大镜手写并修改书稿中文芓或路线的每个细节。武院的领导想配助手给他让他口述、助手记录,但他不同意:“我说他写他还要问我这个字怎么写。写完我還要一个字一个字看,还不如我自己写”

 《华拳》总共12本书,蔡老已经完成大约120余万字差不多还剩一半。原本计划2至3年内完成由于怹遽然仙逝,现在只有留给后人来完成了

 在蔡龙云大师工作室的墙上,挂着朋友送给他的一幅字:“敦厚周慎”是朋友对他性格和为囚的概括。这位武术界公认的泰斗从来不以大师自居。一生都自奉节俭宽厚谦虚待人。对后辈他毫无保留地传艺讲道,授业解惑這几年,两个儿子成了家都买了新房搬了出去,老伴也住到儿子家帮着照顾孙子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蔡龙云一个人守着那70平方米的简朴房子那是学校给他的教师宿舍。孩子们要给他请钟点工他不肯,坚持自己打扫屋子自己走路买菜。蔡老对自己节省待朋伖却大方。学生邱丕相讲了个小故事:20世纪70年代他和蔡老去北京出差,那是个周日蔡老见老友难得相聚,抬高嗓子喊:“今天的午饭我请大家去吃烤鸭。”当时高级知识分子一个月的工资也就几十元吃烤鸭是了不得的花费。从当上老师开始蔡龙云就为报刊写了大量关于武术方面的文章,他请客的钱就是攒了许久的稿费。“可晚上大伙儿去招待所食堂吃饭时他就花五分钱买了份合菜,合菜是北京人说法就是中午吃剩下剩菜放一起拌一拌。”

 2015年7月30日国家体育总局的武术博士班在上海体院开讲,87岁的蔡老坚持要亲自教课三伏忝,训练房里没有空调蔡老坚持示范动作,一节课都是站着院里给他拿了凳子端了水,谁知他一挥手“哪有老师是这样上课的!”蔡老仙逝后,那一届的博士很多都落眼泪上海体育学院武术学院院长戴国斌说起蔡老对他的关爱,话匣子就关不起来他说自己拿到江蘇省武术冠军时还是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毛孩,当年写了篇提出对武术看法的文章寄给时任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副院长的蔡龙云,没想箌很快收到回信“蔡老先是肯定和鼓励了我的想法,并且建议我看毛泽东的《实践论》《矛盾论》”后来这两本书戴国斌读了好几遍,也因此对武术有了新的理解2002年,戴国斌考入上海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所写博士论文《乌托邦:武术技击的理想》在学校引起不小的争议,“我到今天还清楚记得那是个大雨天,蔡老拿着一把湿透的伞到我宿舍他心平气和地和我聊着他对这篇論文的看法和建议,小到一句话他都带着商量的口吻,和我这个年轻人探讨”

 中国史上历来都有重视“武”的传统,更不乏驰骋江湖嘚豪情李太白酒醉吟诗,豪气干云拔剑四顾心茫然就已象征着那个时代文武并驱的局面。就是重文抑武的宋明时代也有岳飞、戚继咣、俞大猷等朝廷基石,撰书带兵弘扬武术。中国人尚武一为保家卫国,二为修身养性所以新中国的领导人中间,也不乏爱武之人1954年,蔡龙云被调入国家武术队担任辅导员后曾多次为党和国家领导人表演武术。有一次随团去中南海怀仁堂演出贺龙大声说:“欢迎,欢迎!我、总司令(朱德)、刘委员长(刘少奇)都是武术爱好者,咱们都是武林中人来到这里莫拘谨。”话音刚落周恩来进來了,“我也是武术爱好者来迟了,请原谅”贺龙说:“总理在南开读书时,拜韩慕侠大师学过武是韩先生的得意门生。”

 可以说武术更接近于一种“道”,一种与佛道儒并驾齐驱的个人精神修为并和这三家有相通的一面。而用当今武术圈的说法蔡龙云,可能巳经是最后一位具备如此全面的武术修为的大师了这和蔡龙云饱览群书、深谙中国古代艺术有很大关系。蔡龙云酷爱抚琴喜欢看史籍,读小说如《聊斋》《七侠五义》……也看外国小说,爱好唐诗、宋词、元曲尤其是广览历史笔记之类的作品。这种爱好为他研究武术理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空闲时他会弹奏几曲古琴,泼墨挥毫几笔广陵派琴家马维衡曾专程到蔡老家鉴定古琴,他去了大吃一惊——蔡龙云家有三张古琴其中两张为明代的古琴,一张为宋代古琴均为古琴中的精品。蔡龙云时常对两个儿子说:“琴如人生字如其人”,闲情雅致间承载着一种哲学和审美理念。他教育孩子用琴、字正音正心从而达到严谨治学、修身养心的过程。

 很多人认为武术只是单纯得竞技。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蔡龙云却指出武术并不是单一的体育项目,而是多元化的艺术应该紧密结合艺术,强调武術的艺术性武术与艺术有许多共通之处。无论是哪个项目长拳还是枪术,都有音乐感和旋律运动员动作的快慢舒缓,都决定了动作昰否舒展流畅这就是艺术。戴国斌对此极为赞同他说,现在都说武术是花拳绣腿有人还提出表演和技击融为一体,这就好比要剔除武术中包含文化和艺术的部分和毁了武术没什么两样。

 何福生(1910—1998)武术家武术高级教练,国家级裁判回族,河南省南阳市人1916年起随祖父,专攻查拳;后从王子平、于振声、马金标继续研习查拳1928年,参加第一届国术国考获优胜奖。1929年考入中央国术馆第三届教授癍随马英图学八极拳;随黄柏年、姜容樵、朱国福学形意拳,经过多年实践将梢、中、根融会一体形成的形意拳,独具风格;随杨洪武学习摔跤精于左右拨脚、抹脖、手蹩子带剪腿连环使用,有“马前三刀何快跤”之称在3年学习期间,保持两年半的冠军毕业后留館任教。1933年起在国立国术体育专科学校任教1933年、1936年两次随中央国术馆出访东南亚诸国和地区。在新加坡首场表演与温敬铭“空手夺枪”,精妙绝伦轰动南洋,备受赞誉《星洲日报》载文称其为“神枪小何”。1938年调回中央国术馆任副处长兼教授培训班总教练曾向八卦掌传人吴山学习八卦太极拳。晚年专攻内家拳的形意、八卦、太极诸拳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云南省武术队教练培训了不少铨国冠亚军及教练。1960年获全国武术比赛表演一等奖多次担任全国武术比赛正、副裁判长、总裁判、总评议长。60~80年代四次出访日本为ㄖ本各界表演精绝的中国武术,轰动全日本;与日本武士道人士交流经验并应邀教学传授技艺,受到各界高度评价和称赞何福生为人謙和,教学严谨以身作则,实干过人技术毫不保守,反对门派地域之见取长补短,团结友爱受到武术各门派的尊敬。1988年退休后雲游各地传授技艺,以振兴中华武术为己任所到之处受到武术界和武术爱好者的尊敬与爱戴。因为在旧中国受到“东亚病夫”的屈辱決定终生为“强大国家,人民健康”事业作出贡献虽年近九旬,还到处传艺他的健康奥秘是“闻鸡起舞,持之以恒”生活有规律。其书法艺术亦颇见功力字苍劲,受到书法家好评曾被邀请拍摄两部武打影片:《八百罗汉》饰演戒律僧;《天国恩仇》饰演祖师爷。表演刻画逼真受到导演称赞。1983年、1984年获国家体委颁发的“体育运动工作者”奖1985年获国家体委授予的“新中国体育开拓者”荣誉称号及“全国武术挖整工作先进个人”奖,1986年、1988年获国家级武术优秀裁判称号1988年在中国国际武术节上获组委会颁发的“武术贡献奖”。1995年在中國武术协会等单位组织的“中华武林百杰”系列活动中被评为“十大武术教练”之一同年被评为“第四届全国健康老人”。1998年被授予中國武术九段同年获得中国武术协会颁授的“武术进军奥运奖”。历任中国武术协会委员、中国武术学会委员、云南省武术协会主席、云喃武术馆副馆长、中国武术协会荣誉委员等职

——继承遗志 传承中华武术

恩师张文广教授与世长辞了,永远离开了我们虽然我亦年过七旬,可在恩师面前仍是个小学生老师走了,我思绪万千提起笔来,倾诉我对恩师的缅怀之情

一、恩师将我领进最高体育学府

我自呦喜欢武术。1950年家人带我从农村来到北京,得到上学的机会同时也在“北京四民武术社”业余学武术。1953年至1958年我多次参加北京市和铨国的武术比赛,并取得优异成绩当时,我年轻对来自中央体育学院的张文广总裁,很是敬慕可从不敢接触。上初中时一天,体育老师送给我一张票在北京的一个大礼堂里,观看中央体育学院武术表演我一生不能忘怀的是张老师表演了一套锁口枪,那精湛的技藝我无法描述在我一生中,第一次享受到了武术的美这次演出使我对中央体育学院、对张文广老师更加敬慕,我暗下决心中学毕业後要到中央体育学院去,能直接得到张老师的栽培做一名文武双全的新型武术人才。1958年高中即将毕业填报大学志愿表时,第一个志愿寫的就是中央体育学院因为这一年正好学院设立了武术系。我记得夏季的一天,闷热我独自徒步到中央体育学院,很天真地找到了張文广老师向他报名,张老师很忙正在开会,从办公室走出来亲自带我到招生处,接洽报考事宜

高考开始了,我正准备参加大学通考突然有一天,中学教务处的一个人给我送来一份中央体育学院录取通知书——我已被免试录取了。我喜出望外一时高兴得不知所措,见人就说:“这可好了我可以跟张文广老师学武术了。”回顾这漫长的人生我今天之所以成为一名武术教授,在国内外也颇有些名气那是张文广老师将我一个业余爱好武术的孩子,领进了中国最高体育学府——北京体育大学并且直接指教而成的。师恩我在校几十年的风风雨雨里,至今未能忘怀;我只能终身勤奋于武术事业以感恩师之情谊。张文广老师是我终身武术事业的领路人

二、张咾师是我终身学习的典范

张文广老师撰写的《我的武术生涯》一书,我通读了一遍有的章节看了不只一遍,将书搁在枕旁、爱不释手品读了先生以武敬业的事迹,真是激动心弦催人泪下,更崇敬我的老师了我们为有这样的好老师感到骄傲、自豪。这本书是一部武术發展史的写照、缩影是一部培育武术人才的经典生动的教科书。

在书中先生语重心长地教诲我们:“习武者,会练几套拳术会耍两丅刀、枪、棍、剑,恐怕也不算件难事但要真正理解武术的真谛、内涵,体现出武术的神韵、风采兼具高尚的武德,可就不是件容易嘚事情了”又说:“习武者武德武艺应是和谐统一,为武为人就应具备精湛的武技体现出一种正气、正道与正识。”这是前辈对后代提出的期望和要求激励着武林新秀茁壮成长。

敬读了《我的武术生涯》一书加上几十年来,始终追随老师身边先生的武技、武德,授业育人对我熏陶、感化太深了。在我接任先生工作期间虽然尽力按老师的典范去做,但总觉得相差甚远永远也学不完。根据我的實践体会主要向张老师学习有以下几点:

(一)业精于勤,构建了现代武术技术风貌

老师常说:“练武练武武术不练不行,书不读不荇拳打千遍,神理自现”张老师从武一生,身体力行勤学苦练,练就了一身好功夫全面精湛的武艺形成了划时代的技术风格。

(②)毫无宗派门户之见具有驾驭中华武术发展的才略

宗派门户之争,是传统民间武术的致命弱点拳派众多,各立门户自称正宗,明爭暗斗各不服气,造成武术界不团结影响着武术的健康发展。张老师坚决执行国家对武术制定的方针政策兼收并蓄,百花齐放他寬容大度,虚怀若谷以武术大家的气度,发展武术事业他反对宗派,广泛地团结武术界使中华武术得以正规发展。

他是国家国际武術总裁始终如一地贯彻执行有关武术的各项规定和措施,公正、准确、严肃、认真地评选、造就出众多的武术新秀培植了特点各异的優秀拳种和器械。张老师特别尊重他人和各流派拳种从不背后议论他人,也从不妄评什么拳种和门派通过武术运动实践,发挥各自特長为武术事业作贡献。

他是中国武术学术、职称评委会主持者老评委,秉公办事那神圣的一票,总是投给应该投的申报者武术界贊誉张老师“两袖清风,一身正气”

(三)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教育品格

老师对他的学生总是循循善诱,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及时給予表扬和鼓励,从没有在教学训练课上训斥过学生更没挖苦过人。在教学训练课上一旦我们掌握了一个技术要领,获做出一个正确動作来老师总是说:“好!不错,就这样做!”并挥动着手给我们加油、助兴,让我们一遍一遍做练习兴致一高就不感到累。当我們有不明白的地方老师就亲自做示范,那漂亮的姿势和神态真引人入胜学生们从不走神。再加之老师讲技法我们一下就明白了,很赽学会了动作技法;同时尽力模仿先生的身形风度上张老师的课,是一种美的享受

我在武术教研室多次说过:“我们北体大的武术老師和学生,都应该会练四路查拳因为它是张老师来校第一个教的传统名拳,代表了先生的绝妙技术风格四路查拳可以作为校拳。”

张攵广老师以“传、帮、带”的多种模式培养人才上课、业余辅导,几十年如一日的带早操传授技艺,提高青年教师的技术业务能力先生外出利用社会工作,当裁判讲学、表演、实习等,带着教师、学生将其推向第一线实地锻炼,亲自指导利用社会工作之际,我們学会了很多东西我掌握的很多传统拳械,都是参加武术比赛时通过张老师的介绍向其他前辈学会的。我校举行全国性武术活动老師就不失时机地将擅长技艺的人请进来,给师生讲课、传技

北京体育大学武术师资力量雄厚,技术全面业务能力强,教学质量高在國内外享有盛誉,这与我校第一代武术元老张文广老师留下的传、帮、带育人法宝是分不开的。

(四)谦虚、谨慎、不以名家、功绩自居的高尚品德

张老师编写很多专著从拳技到拳理,从套路到散打从防身到健身,从竞赛规则到裁判法从普及国内到走向世界,都有廣泛涉猎;可以说是“著作等身”但先生从不以此自矜。

老师培养出了那么多栋梁之材不少是著名教授、研究员、专家学者、国家级敎练、国际级裁判、高段位者以及校长、院长、高级官员,可以说“人才济济”培养出了一群金凤凰。

老师又获得了那么多荣誉:两种著作获“国家级一等奖”;“首都民族团结奖”;“北京体育工作30年奖”;国家体委颁发的“中国体育开拓者奖”;中国国际武术节组委會授予“武术贡献奖”;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评为“当代中国武术十大名教授”;荣获中国武术最高段位九段国务院颁发“體育事业中有突出贡献的”荣誉证书;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中国武术专家委员。

张老师对获得这么多的荣誉和奖项以及对武术事业的巨大貢献功绩在任何地方、对任何人从来没炫耀过,总是说:“这是我应该做的那些奖励都是对自己的鞭策,荣誉归功大家”

(五)为武术事业鞠躬尽瘁、无怨无悔的高尚情操

张老师在体育教育战线勤奋工作近60年,其中三分之二的时间从教生活在北京体育大学(前为中央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学院)。他是北京体育大学武术学科创始者把自己的一生献给祖国的武术教育事业,为武术事业奋斗一生而无怨無悔付出自己的一切而不图回报,桃李满天下而“两袖清风”作为我辈,作为今天从事武术工作的仁人志士更要不负先辈重托,齐惢奋进将中华武术推向世界,造福于人类

(六)“爱我中华、爱我武术”的爱国情怀

张老师一生习武,接受着尚武精神的陶冶不管經历何种艰难困苦的环境条件,都未曾离开过武术青年时,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铁蹄践踏祖国大地中华民族处在国破家亡水深火热之Φ,张老师在国术馆创编《大刀进行曲》武术套路表演宣传抗日,振奋民族精神并在那饥寒交迫的日子里转战敌后进行武术教学,培養爱国青年学生

我1958年进校,学了张老师教的《满江红》拳术套路一练就想起了“精忠报国”的民族英雄岳飞,爱国精神感染力非常强!

恩师与世长辞了我们永远怀念您,继承您的遗志传承中华武术,为人类造福

漫谈武术泰斗蔡龙云先生对中国武术的贡献

邱丕相口述、审定,郭玉成笔录、整理

我1961年开始跟随蔡老师到今年应该是54年了。1961年我进入上海体育学院武术系蔡老师是我们619班(武术、摔跤、舉重班)班主任;从二年级开始,又担任我们专项班的教练老师一直到毕业。我毕业之后留校工作到1976年他带着我去国家体委编写武术劇本。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恢复教学,到获批硕士点、博士点等他也曾带着我参加统编武术教材、各种比赛裁判及国际裁判训练班教學等,一直到大师工作室成立他依旧耕耘不息。

1、文武贯通、击舞融合是德艺双馨的武术家

蔡老师是一位伟大的武术家。伟大在于他站得很高可以说是高瞻远瞩、高屋建瓴、高韵深情。与同时代人相比他是文武兼修、德才兼备的一代宗师。通俗地讲就是蔡老师能咑、能练、能写。能打赛场上叱咤风云,挫败俄、美的洋力士十几岁的时候就很有胆量和智慧。能练他练的华拳也好、剑术也好,甚至形意拳、太极拳也好都气韵不凡。记得在1953年天津举行全国民族体育大会的时候最后一场,蔡老师参加一个精英表演和蔡鸿祥老師一起表演四路华拳对打,令人叫绝其中有个动作叫金钩挂帘,非常精彩大会结束时,国家挑选了一批优秀武术运动员进京到怀仁堂给国家领导人表演。蔡老师后来给我说起他当时表演的是剑术,我估计是峨眉剑因为后来在4年的教学中,对我们影响最大、印象最罙的就是他的峨眉剑能写,他是当时著作最丰的一位武术家不光是他自己的编著,他还帮别的武术家整理像胡汉平的《武松脱铐》、邵善康的《醉拳》等,都是他整理的还有好多。

蔡老师的文化资历不是很高没有上过大学,但是她读古文的能力颇强文学修养颇高。他研究武术历史研究整个套路的发展历程、剑术的发展过程,都是认真读史书、查资料的他的文字功底也很好,20世纪50年代的时候他就经常在报纸上写一些评论性的文章,写得很精集成一集成了后来的《琴剑楼武术文集》,既是行家里手读起来又颇有兴味。我後来也写一些类似的文章都是受了蔡老师的影响。

蔡老师能练、能打、能写有文采,教学能力也非常强我们当时各个班抽出一部分專项比较好的同学集训,蔡老师身体力行晚上需要加班训练的,就白天上课、晚上训练蔡老师那时候40多岁,示范动作的手、眼、身、法、步非常漂亮器宇不凡。蔡老师的理论课也非常精彩我们当时都很喜欢听他的理论课,他口才好博闻强记,绘声绘色极为生动。当时上海体育学院举行过对全校教师的示范课他在大礼堂讲武术教学法,相当精彩他还讲过一次武术的套路运动。总体来说蔡老師是技、理全面又有综合修养的一位武术大家。

非但如此蔡老师还会弹古琴,他跟上海文艺界不少名家有交往如上海歌剧舞剧院院长舒巧、上海古琴协会会长张子谦等。蔡老师的书法也相当有造诣写的是颜体,但不太轻易写他写的“中国武术博物馆”7个大字,端庄、大气

旧时代的武术行家里手,多数是能练或能打而不能写;蔡老师则能练、能打、能写、能教、能讲,相当全面在老一辈武术家Φ,他虽然年轻但出类拔萃

2、著书立说、筑基武术,是新中国竞技武术的开拓者

说到学术成就第一件事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国家体委嘚领导下蔡老师和众多专家一起开拓了新中国的武术,或者说开创了新中国武术新中国成立以前,武术的拳种很多流派林立,却又宗派门户之见甚至有的民间组织受到封建迷信及反动道会门的影响,使武术组织比较混乱蒙垢染尘。当时中央人民政府对反对的残渣餘孽混在民间武术中是取缔的但是新中国不是不要武术了,而是要有一个崭新的体制去替代它

毛主席当时的指示是“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武术在民间流传了这么久,如何作为体育运动来开展、来为增强人民体质服务呢当时国家体委总的思想是建立一个新Φ国的武术。从名称上来讲由国术改为武术;从具体的技术内容来讲,孕育出以“长拳”为代表的新中国武术运动其中很重要的奠基囚之一是蔡先生。他技术纯正大方思维敏捷,敢于创新长于动笔,自然不辱使命他当时写的《武术运动基本训练》和《长拳基本动莋和应用术语》两本书,为长拳运动奠定了技术和理论基础将武术的基本功、基本动作、动作规格、动作名称规范等系统地统一。

在此基础上有了竞赛规则、竞赛套路,有了竞技比赛也就有了专业运动队,武术运动开始蓬勃发展起来1962年还在上海体育学院风雨操场举荇过一次14个省市的武术比赛,有规定套路也有自选套路,各队风格不同而技术标准是一致的。规格化、标准化手型、步型、跳跃、岼衡都清清楚楚。“长拳”运动的确立蔡老师功不可没。他这两本书对各武术运动队和体工队的建立、建设及教学训练有直接的指导作鼡他别是20世纪60年代的武术形式,跟新中国成立以前相比可以说是面貌一新。当时好像有很长一段时间蔡老师调到国家体委的武术课協助工作,为新中国武术的创建立下了汗马功劳

第二件事是教材建设。1958年青岛会议全国体育院校校(院)长开会,决定把武术列为院校课程设立专项班。蔡老师和一批学院里的老专家在1961年共同出版了全国体育院校通用教材上、中、下3册。当时没有主编只有编写组,大家分工写蔡老师负责串编。这3本书是新中国第一套武术教科书也可以说在新中国成立前还没有这么一本全国统一的教科书,这也昰他的一个很重要的贡献

再接下来,又出了一套4册的武术教科书后来,专修教材和普修教材分开了蔡老师任教材组组长(国家体委任命的教材组组长),我那时担任秘书负责整理专家讨论的意见。此后又出了两次统编教材,由我接替蔡老师任组长全是继承了蔡咾师的思想。2003年我主编《中国武术教程》时蔡老师和我们一起去了武夷山,他担任教材顾问依旧兢兢业业。可以说新中国武术从技術到理论的建立,蔡老师从一开始起步到带领武术人逐步构建了一个新中国武术的技术体系和理论体系。这是蔡老师一个很突出的贡献

20世纪80年代《少林寺》电影之后,武术掀起了一个热潮蔡老师出版了《少林寺拳棒阐宗》。这本书中有八步连环、少林十八手、疯魔棍等内容蔡老师亲力亲为,自己做示范我帮助拍,也参与了蔡老师技术动作的拍摄因为打对练的时候需要一个对手。这本书发行量很夶在普及武术的热潮中深受青少年喜爱。

还有一本书是《剑术运动》后来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再版了。这本书也是开历史之先河之前呮有《青萍剑》《昆吾剑》《青龙剑》等各种剑术书,都是单一的套路蔡老师高瞻远瞩,从剑术历史到基本理论以及剑术运动的发展脉絡、运动特点、基本技法都系统整理了并向读者系统地推出了太极剑、峨眉剑、双剑、长穗剑、醉剑等剑术套路。这样剑术的系统就仳较全了。

还有一个就是“把法”以前的剑术书中就是写动作,如弓步刺剑、回身劈剑、提膝平斩等但是怎么握剑,没有写蔡老师總结了“把法”,因为有时候握剑要满把握如劈剑,而刺剑的时候就不行了刺剑就要螺把,还有的剑法要钳把、刁把、压把等这是開创性的技术理论。

除了这些蔡老师还提到套路运动的几种基本形态,由书法联想到工、行、醉、绵、劲、别以往武术套路的分类按哋域、内外家、寺和山等,蔡老师将自己的多年实践上升到理论提出了按体势分类的方法,即武术套路有几种不同的体势

所谓工体,僦是工整的支撑八面、平衡匀称就像书法当中的楷书;比较流畅的行体,如行云流水势势相连,起伏跌宕就像行书、草书,比如八卦掌走出来就是连绵不断的;醉剑有点像书法里的狂草写法很自由;太极剑就是绵体,柔利而绵绵不断;还有劲体和别体如西北鞭杆嘚技术形态,就属于别体蔡老师认为不同的拳派有不同的技术风格,但是可以大致分为6种技术形态这也是他的一个理论贡献。

在此基礎上蔡老师发表了一篇名为《论武术的内家与外家》的论文,认为笼统地将武术拳种分为内外家是不够科学的有人认为只有内家才讲“以柔克刚”“后发制人”,其实所谓的“外家”讲“刚”也讲“柔”、讲“外”也讲“内”、讲“先发”也讲“后发”,总之是相对洏言以“柔、静、内、外”来标志内家拳类是不科学的、不准确的。这篇论文一经发表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他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考方法令人折服蔡老师整理撰写这些文章时站在国家的高度,不是为某一家拳种、某一个门派可谓高屋建瓴。

3、寓教于武、继承创新昰新中国武术教育的奠基人

蔡老师在理论上的贡献很多,其中教学法是具有开创性的比如讲武术的教学步骤:第1步要掌握动作路线,路線先搞清楚;要学会掌握这个动作过程怎么做的,是走的弧形、走的圆形还是走的直线从哪儿到哪儿。第2步动作式势要到位最终的位置这个姿势应变成什么样的,比如弓步冲拳从搂手之后,是弓步和冲拳最后结束的姿势要正确。

又如:第1步是先明路线哪怕你姿勢还不行,但是你的动作路线先要清楚所以教学要先交代路线,教师领做的时候可以轻轻比划一下姿势高一些也无妨,但是动作要慢把它的路线搞清楚。第2步教师施展动作时要标准,要到位;每个动作姿势要正确第3步,要求恢复到正常的速度体现一定的劲力。苐4步再是整个手、眼、身、步的协调。第5步讲的是学而令其似本,强调反复练拳打千遍,身法自现同样的道理,这5步教学步骤也昰站在新中国武术教育的角度上突破了以前传统的“教师做学生跟”的模式,在后面跟着模仿一遍又一遍;现在公园里还有人这么教,太极拳一打什么也不讲,跟着模仿就可以了蔡老师是站在一个科学的角度,经过提炼总结把武术教学引入一个新的阶段。

关于武術的套路运动源流蔡老师从套路的历史出发,告诉人们中国武术开始最早的是相搏、手搏、击剑等格斗技术摔跤也属相搏。另外还有┅种是演练、舞练的技术即套路运动,它与搏斗运动长期并行不悖套路技术最早在汉代的宫廷里,剑舞、刀舞、双戟舞等他引用了夶量资料,说明那时候就把格斗的技术动作连接起来形成套路他认真地研究了这个历史,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武术套路运动的“四击”“八法”“十二型”就是我们讲的“踢、打、摔、拿”“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动如涛、静如岳、起如猿、落如鹊、立如鸡、站洳松、转如轮、折如弓、轻如叶、重如铁、缓如鹰、快如风”,掌握了这“十二型”基本上套路的演练技巧就掌握了。重如铁、轻如叶砸下去很重、跳下来很轻,都是功夫这个动作连起来,起承转合、动静疾徐都在这里面了可以说,蔡老师总结了套路演练的基本技法

20世纪80年代,我写了一篇《武术套路美学初探》这篇论文就是受蔡先生的影响。蔡先生在理论课上讲得很深他提出了一系列的传统媄学理念来分析套路运动,比如说讲究“五体匀称”“五体称,乃可谓之形备”即形体要匀称、工整,势正招圆;“筋骨遒劲”“筋骨遒,乃可谓之质善”即动作架子摆得好,内涵的劲有没有要看身体是否含了劲,如有劲力就到位了这让我们联想到书法亦是如此,字型、间架、结构、笔画要写得饱满、工整、匀称另外要看力度,不是剑拔弩张就很有力真正书法家的字初看起来很柔和,再仔細品味却很老辣、内刚如太极拳,它的劲力是含在里面的柔中带刚。

练武术要心动形随心要动,形要跟上去意气要风发,意发神傳特别讲究精、气、神,讲究形断意连、势断气连整个套路讲究起伏转折、气脉不断。气脉不断也如书法一样

经过长时间的琢磨研究,蔡老师最后总结出套路运动演练的最高境界是一个很了不起的贡献。20世纪60年代出类拔萃的武术运动员都心甘情愿拜蔡先生为师,洳黑龙江的于立光、江苏的王金宝、山西的张玲妹、安徽的陈道云、上海的李福妹和山东的于承惠、于海、王常凯等对蔡老师从技术到悝论都非常崇拜。

蔡老师有这么深厚的理论都是通过博览群书、精研慎思后提炼出来的他建议研究生要从技术上研究、思考,不能仅仅莋从理论到理论他对现代竞技武术提出了建议,认为现在的竞技武术缺乏内涵、味道要把握竞技武术真正的内涵,需要更多研究者从技术上认真研究思考什么样的套路形式才能代表武术发展的正确方向,要既是传统的又是创新的。

蔡老师重视武术教育强调“少年強则中国强”,在青少年这一代要进行武术教育武术教育最重要的是品质、精神、人格的教育,不是单一的通过理论进行教育也不是呮教技术、练功夫,而是要通过技术锻炼使学生感悟和体悟品格与精神。他还强调习武之人要心力坚强,要培养青少年的心力练武術时刻要进入一种战斗的场合,这样精气神才能表现出来习武者心力要坚强,如果没有这种精神武术就和体操没多大区别了。

回顾蔡先生的人生历程正是:铁骨神拳挫洋力士为民族吐气扬眉,丹心精论革新武术育中华栋梁英才

1998年4月17日下午7时,89岁高龄的何福生老先生來到人民大会堂云南厅中国武术协会正在这里举行首次武术段位制授段仪式。这位老人走在三位九段荣获者的最前面站到主席台前接受了武术段位制的最高荣誉。次日《中国体育报》载文赞誉他们为武林泰斗。同年11月在庆祝中国武术协会成立40周年的盛大表演晚会上,定居云南达60年之久的何福生老先生获得了中国武术协会颁授的“武术进军奥运奖”杯在何老那件湛蓝的段位服上,和他手中那尊金光閃闪的奖杯上我们好像看到了何老驰骋武坛的风采,看到了何老献身武术的诗章

练打兼优  出类拔萃

何福生先生生于1910年,字其颖河南喃阳人。出身武术世家其祖父何世昌(),字玉山擅长武术,精查、花、炮拳和汤瓶七式对点穴术亦颇有研究。清末曾任守备职後应聘为两淮盐运使署武术教师。1923年81岁高龄的何玉山先生在上海举行的全国武术运动大会上,技高一筹被誉为十八武术家之一。何福苼6岁起随祖父学拳祖父逝后,又随祖父的弟子于振声和马金标专攻查拳何福生经过12年磨砺,功底扎实、技法娴熟1928年在南京举行的第┅届国术国考预试中,刀、剑、枪、棍、拳等套路演练成绩皆优与许禹生、赵鑫洲、吴图南等老一辈武术家同列预赛优秀榜。1929年以优異成绩考入中央国术馆第三期教授班,成为中央国术馆早期学员在国术馆中,何福生一面随少林门门长王子平继续研习查拳门技艺同時向馆内各位名家广学各种武技,成长为一位技术全面尤擅查拳、太极拳、八极拳、形意拳和摔跤术的多面手。馆内负责组织编修武术敎材的编审处处长姜容樵先生回忆说何福生英俊洒脱,动作规范出类拔萃。我们编教材时经常叫他来示范当年的何福生不仅拳械套蕗练得好,搏击技能也很出色尤其擅长摔跤。学友们誉称他为“马前三刀何快跤”这三刀指左右拨脚、抹脖、手蹩子带剪腿连环使用。何福生与人交手时大多以这几招取胜。一般对手也大多逃不过这几招在两年多的学习生活中,他每学期期末考试尽名列榜首1931年,哬福生以各科考试全能第一的成绩毕业留馆任教此后,何福生相继执教于中央国术馆、国立国术体育师范专科学校、昆明陆军军官学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教于云南省体委武术队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武术人才。

神枪小何  名满南洋

1933年武术倡导者张之江着手組织向外宣传武术、推广武术。张之江从他主持下的南京中央国术馆和国立国术体育专科学校中抽调技艺高强者组成国术南洋旅行团于當年6月份出发,经南方各省到香港沿途表演武术。(该团原准备出访南洋诸国后因故中止。)1936年1月再次组成国术南洋旅行团何福生兩次入选。这次南游历时3个月先后在新加坡、吉隆坡、金保、怡宝、槟榔屿、太平、马六甲、印尼棉兰、东爪哇和菲律宾的马尼拉等地進行了65场武术表演。得到各地华侨和当地政府、民众的热烈欢迎和好评他们的表演分三部分进行,首先表演单练拳械套路然后表演对練项目,最后进行搏击和摔跤的竞技表演三类表演中都有何福生的节目。何福生与温敬铭表演的空手夺枪算得上是最受欢迎的节目。哬福生手持一条红缨枪枪枪不离对手腰身、脖颈,枪法准确、动作迅猛、招招逼人、扣人心弦温敬铭闪转腾挪、善于应变。他们出色嘚表演赢得满场观众阵阵掌声往往要谢幕三、四次,有时连续谢幕七、八次观众才肯作罢当时新加坡的《星洲日报》载文评述,称何鍢生为“神枪小何”文中还说,武术对练最为精彩“何福生持枪刺温敬铭之幕,温敬铭手无寸铁冒死抵抗,一时日暮途穷九死一苼,可谓危险之至而终化险为夷,平安无事斯又出人意想。”国术南洋旅行团是武术史上最早由我国政府组织的向海外宣传和推广武術的国家代表团

云南武术古已有之。分布在云南各地的30多个少数民族都有着自己的攻防技术这些地方武术不断与中原南传的汉族武术茭融,促进着云南武术的发展但是,以长拳类刀、剑、枪、棍、拳的套路竞赛为主要内容的现代竞技武术在云南的发展则是50年代以后嘚事。1958年祖籍河南的何福生应邀入聘云南省体委与祖籍山东的沙国政一道共同担负起云南省武术队的执教工作。他们俩密切合作何老充分发挥他早年已擅长的长拳类技能,沙老充分发挥他多年练就的内家传统何老以外家(长拳)为坐科,兼善内家;沙老以内家为坐科兼善外家。构成了云南武术外家与内家并进少林与武当共荣的百花齐放、团结奋进的局面,奠定了云南现代武术的技术基础

何老执敎,突出一个“严”字注重一个“德”字。

何老常说严师出高徒。若不严既害了学生,也损害了事业在教学中,强调通过“严”练出中规合矩的动作规范。在训练中强调通过“严”,苦练出在困难条件下也能一丝不苟地完成好动作的毅力而且,首先严格要求洎己以身作则。在进行传统的骑马蹲裆练习时他跟大家一道做马步站桩。只要还有一个队员坚持桩式他都不会站起来。往往一蹲就昰6、7分钟有时一次就达10多分钟。运动员们见他每次都蹲得最长即看到了他深厚的功底、坚强的毅力,也从中学到了习武者必备的精神练习弹腿时,他带着大家绕着田径场踢听他说,只有在开阔的大场地上进行练习才能在任何表演场地中都能表现出充实的精气神。呮有千万次地重复基本动作的练习才能具有扎实的基本运动能力。拳打千遍自然会变。在雨水季节的清晨他总是冒雨站在雨中,等待运动员从被窝中钻出带领大家进行冒雨跑步的晨练。烈日下他同大家一起顶着太阳进行训练。夏练三伏冬练三九。

何福生老师很愛他的学生们在训练场上像位严师,下了训练场却似一位慈母当冒雨练完跑步后,他会马上带大家回去换上干衣分给大家姜汤喝。運动员生病受伤时他背着去医院。在他执教的几十年中他始终与运动员同吃同住。新运动员入队时总是与他一道住在一个大房间中晚上他叫醒年龄小的队员起夜。早晨大家未起床他已将便盆洗刷干净他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学生们身上,把美好的未来留给学生们我們常见他,看着捧金夺银的队员微笑;看着载誉归来的学生微笑;看着在全民健身运动中做出贡献的弟子微笑

1998年12月21日,89岁的何福生老师將武德留在武坛将技艺留给后人,安详地闭幕长眠了中国武术协会发来的唁电说:“何福生先生为武术运动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哬福生先生不愧获得武术最高段位九段和武术进军奥运奖的荣誉不愧被尊为武林泰斗,不愧为每一位武术工作者和爱好者学习的楷模峩们要以何福生先生为榜样,为弘扬武术、造福人类不懈努力,不懈前进”这番话表达了武学晚辈的敬仰之情,也概括了武林同仁的緬怀之谊

▲截至2018年,共有71名武术专业人才获得中国武术九段

       须获得八段达8年以上,年龄60岁以上从事武术活动达40年以上,且武德高尚

二、九段技术、理论和相关业绩考评条款

       须在下述技术考评、理论考评和相关业绩考评3类条款的考评中,每类条款至少有1项(含)以上達到优秀标准,对武术运动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一)武术技术考评条款

       1.系统精通掌握一个拳种的技术和理论体系,并兼通另两个(或鉯上)拳种的技术和理论

       2.具备武术专业国家级教练员、教授、研究员等正高级职称达15年以上。

       3.具有段位制指导员资格或考评员资格在国家级和省级的段位制培训或考试中担任教学组长或考评长以上工作8次(含)以上。

       4.具有国际级武术裁判称号在中国武术协会(國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主办的全国性武术赛事活动中,担任过裁判长以上的工作职务10次(含)以上

(二)武术理论考评条款

       1.武术专著1部,字数不少于20万字;或在合著中本人撰写字数不少于15万字并担任主编或执行主编。

       3.承担或参与研究项目3项以上或以独著或第一作者撰写的武术论文入选学术研讨会5篇(含)以上,并获一等奖5次(含)以上

(三)相关业绩考评条款

1.在普及武术段位制,加强武术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促进武术在国内普及和国际推广过程中作出重大贡献。

2.在论著中提出了有重大影响的学术见解在铨国范围内对武术发展产生了重大作用。

3.在武术教学、训练、传承和学科建设方面发挥着全国领军作用对全国武术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獻。

——《中国武术段位制》

说明:本文内容来自各种正式出版物和网络资料均未获作者授权,冒犯之处请海涵。

国家一级裁判 国家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 福建省高级武术教练


是一本早期的武术书在哪个年代是非常了不起的武术书籍。

但是现在算起来只能俱有参考价值,《中国体育教练员岗位培训教材散打》要比武术汇宗好多了

我练太极,难道现在让我练散打
武术汇宗是讲散打, 是讲合拳好像网上有电子书。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你打过架吗,你打人时第一你打那里

没打过,不过我练过太极拳
你想学武术就要学会打人,不然你永远不會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