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不是前叉放松紧张的时候怎么放松吗

捷安特atx7302012款怎样调节前叉
全部答案(共1个回答)
,软一点当然是走崎岖路和越野了。就是这样,你调调感觉感觉。
前叉左上端有一个旋钮,是可以调节弹簧软硬度的,你可以试试,顺时针变硬,逆时针变软这些价格的前叉是这样的了,我也打算迟点换一根神叉上去,对于这个价位的整车,不要寄...
我的车是挑战者350,3598,你那里挑3要是3500就太贵了。车都是越贵越好,便宜的车也不是不能骑,都一样骑,看你的用途了。你那里的挑3太贵了,就不建议了,川...
前面还是后面
前面的好处里
只要把原本前叉拆下来去核对龙头的口径
后面的就要锯开重新焊接
不过这之间的费用已经可以直接买台新的
希望能帮到你。
可以往里加些润滑油,建议用润得的油。往前叉内管上直接喷就好了,多喷一些。不过这个叉子实在档次低,不经用。可以换一根,如果只是平时代步的话就不用了,反正用不着。若...
答: 快要生了是什么感觉?有经验的进来评论下
答: 汽车音响由于使用环境的特殊性,使其设计有别于家用音响。人们在日常使用汽车音响时,由于不熟悉它的特性,容易导致一些不必要的故障。
  对于车载CD音响系统,最应注...
答: 1.4的报价可能是4-5W不等。。。。。。。。。。。
答: 绝对贵!
答: 我家就是千里马,总体性能不错,价格也还可以,就是隔音效果差些,油耗是6-7个百公里
什么是合金的活化性能 什么是合金的活化性能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图片/文字:CB&-&MasteR.虐
作为速降前叉中的常青树,FOX&40早已人尽皆知,而其在近几年也开始步入多元化的趋势。FOX&2016款F40一共推出了两个版本,分别是定位初、中级的Performance&Elite版和定位高端的Factory版。前者采用油簧结构和新的Fit&4&LSC阻尼系统,拥有外部低速压缩和回弹阻尼调节;而作为顶级的Factory版,不仅采用了全新的Float空气弹簧系统,同时也搭载了性能强大的RC2阻尼系统,代表了FOX的最高技术水平,也正是本文的主角。
之前,我们对作了大致的介绍,让读者对其基本功能有所了解。经过几个月的亲密接触和使用,让我们对这款经典的产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可以说新40并不仅仅只是换了一身马甲,而是完完全全脱胎换骨,全新的气压系统和改良的阻尼性能给我们带来了完全不一样的感受,那么还等什么呢。
全新的Float空气弹簧系统
对于新款FOX前叉来说,最大的改变体现在空气弹簧系统上,并且FOX也将全新的空气弹簧系统应用于全系列的前叉中。
新的Float空气弹簧系统采用了全新的负压平衡结构,放弃了原本的负压弹簧来平衡初段的方案,而直接采用负气压自动平衡系统(全名叫:专利空气传输端口系统,就是我们口头说的串气槽),通过在行程初段位置的内管内壁上设置气槽,使活塞密封件经过气槽时使得正负气室的气压对穿并达到平衡。少了负弹簧,让前叉获得了更轻的重量,其实称为2640g(舵管为17cm,包含轴杆),比负弹簧版本减轻了70g。同时对于用户来说,少了负弹簧与体重的匹配工作,调节和操作上自然更简便。
同时,因气室活塞密封件的改善(将摩擦力较大的油封更换为顺滑度和密封性俱佳的星型圈/X-ring),使前叉运作的灵敏度和顺滑度得以更高,搭配新的负气室结构,也让前叉的初段启动值变得更小。
▲上图来源于FOX官网
新Float空气弹簧系统最后一项改进是更换了气室容积调整的方式,相比前一版Float&40来说,采用增减气室垫块来调节气室容积的方案自然是再方便不过。
▲行货FOX&Float&40前叉除了带有说明书、用户手册外,还附带防撞胶圈、花心以及7枚气室垫块,其中4枚在前叉内部
▲每个垫块的容积为10cc
▲Good&luck&and&good&racing!
如果说前叉是外部是骨骼和肌肉的话,那么阻尼系统就是前叉的灵魂了,因为它直接区分了前叉与好前叉。
自FOX将阻尼系统改进为FIT封闭结构后,经过了多次革新,到目前已经是第四代了。FIT封闭式阻尼结构不光将阻尼液与底筒润滑液隔离,而且通过油馕设计使阻尼器隔绝了空气,除了大幅度降低了重量,也提高了阻尼系统运作的稳定性。因为当空气混入阻尼油路后,会使阻尼变得不稳定,严重影响骑乘的稳定和安全。
▲FOX&FIT阻尼器
▲左图为油馕在0行程下的状态,右图为满行程下的状态,FIT通过油馕的弹性来补偿阻尼推杆的体积
而作为新的FIT4阻尼系统相比以往又有何不同呢?!如果光从外表来看,几乎看不到有什么不同,但当你取出阻尼器并将其放在一起对比时就会发现,FIT4阻尼器的推杆直径大了一圈。是的,FIT4阻尼系统拥有更粗的10mm直径活塞推杆,通过圆截面的计算公式,我们得出FIT4相比传统8mm的推杆在同长度下体积增加了56%。而这超过一半的体积使得更多的油量通过阻尼阀门,从而使压缩阻尼获得更明显且更细腻的感受,大幅度减轻手部和肩臂的震动。
▲三款阻尼器的推杆直径对比,第一款为9.5mm,第二款(40&RC2)为10mm,第三款为8mm
▲10mm直径的RC2阻尼器与8mm的传统阻尼器,虽然仅差2mm,但实际看上去差距还是不小的
Factory版本的40采用RC2阻尼系统,拥有LSC(低速压缩)、HSC(高速压缩)和LSR(低速回弹)的外部调节,而回弹阀门内置了高速堆栈阀。LSC的原理是一个自身固定不变且只能通过外部调节的油孔,可以提供骑手在摇车、压弯、压抬以及刹车时的稳定性;而HSC的原理则是几个被阀片和弹簧压住的油孔,平时并不工作,但在高速通过乱石、颠簸,以及大落差、大对抗时,快张阀就会启动,起到快速吸收冲击的作用。通过LSC和HSC的搭配,选择和调节属于你自己的骑乘风格,去征服一切不平整的路面。
▲LSC和HSC的调节范围均为24格
▲FOX的叉脚调节旋钮清一色都带有保护壳,一方面防撞防磕,另一方面可以隔绝雨水和泥沙
▲新款Float&40&RC2的回弹阻尼顶针已经升级为钛合金材质
新一代Float&40&RC2带给我们最明显的感受就是轻巧!
而这种轻巧的感受并非仅仅因为重量的下降,还是由接近弹簧的线性、整体的顺畅度以及阻尼的表现,使前叉不仅舒适,而且反应快速、轻盈,毫不拖泥带水。
全新的Float空气弹簧系统不仅改善了初段灵敏度,而换新的底筒润滑液和润滑脂也使前叉的顺滑性又作了一次提升,即使首次使用,其顺滑度便已经非常出色。加上气室容积调节来控制末端行程曲线,所有这一切使其能够拥有接近圈状弹簧的线性和质感。而更灵敏的初段行程也意味着前叉可以获得更有支撑力的中末端行程,在面对急弯、乱石、腾跃以及大落差的时候,坚挺的中末段行程可以给你足够的支撑,以免车头下沉过快或过多而导致重心失衡,造成失控甚至前翻。
值得一说的是,前叉的初段启动值非常小,常常在不经意间会有爆胎的错觉。这不仅归功于前叉良好的润滑性能,也和前叉内壁串气槽口合理的位置设定有直接的关联。较小的初段启动值不仅可以过滤路面的小震动,同时也能够很好地缓冲车轮接触地面一瞬间的冲击,使落地更舒适。而末端行程的支撑力可以通过增减气室垫块来实现,原厂设定为4块,实际使用下来非常合适,但如果你想要使末端行程的利用率提高,可以适当减少1&-&2枚垫块。
但光有灵敏的初段是不够的,还需要一支强大的阻尼器才能让你如履平地。在加粗了阻尼推杆直径后,能够明显感受到路面通过前叉传来的反馈相比前代产品要更为细腻,而且在合理的阻尼设定下,前叉的手感温和,但路感并非模糊拖沓,而是能够清晰地了解路面的情况,但在需要的时候,HSC会保护你免受突如其来的撞击。
通过简单的感受,我们发现FOX&RC2阻尼器的LSC大约占1/3的通油量,而HSC大约占2/3的通油量,了解了这个大概数据后,对我根据不同路况和骑乘风格来设定前叉非常有用。对于乱石、颠簸较多的路线,以及处于竞速的模式下,我会选择较高的LSC和较低的HSC设定(高:阻尼较大),让前叉拥有非常好的灵敏度,但同时LSC可以保证必要的稳定性;而在路面相对平顺但技巧设施较多的线路,比如弯道、跳台和公园路,我会选择将LSC和HSC调至居中范围,当身体瞬间发力时,前叉可提供支撑,不至于下沉过多。
▲这里有一点要注意的是,LSC和HSC均作用于全段行程,其运作原理完全参考骑乘速度,并非部分说法中LSC控制初段而HSC控制末端
全新的Float空气弹簧系统有效降低了前叉整体的重量,而FIT封闭式阻尼器则又降低了前叉下部的重量;前叉顺滑的运作性能搭配良好的线性,加上反应灵敏、积极的阻尼器,使前叉拥有一种不在一个重量级别的操控性和骑乘感受,用轻巧来形容再合适不过。
最后还有一个小事项,这是大家在安装前轮时都需要注意的。众所周知,20mm通轴规格的前花毂宽度为110mm,不过FOX&40前叉的安装规格为111mm*20mm,为什么是111呢?!大家仔细来看一下前叉轴杆,会发现其并非通体20mm直径,在轴杆的一端有2mm的直径增加,这是用作锁紧花毂的,而非碟刹侧的叉脚无需向内压缩,直接锁紧螺丝固定轴杆即可。这能够让底筒处于完全&放松&的状态,让前叉的顺畅度达到最高。
更多专业评测文章请持续关注自行车网!
关注CB公众号
下载CB客户端[原创] 恐怖的外科手术,浅谈国内前十字韧带重建术现状
首先,这个贴子百度了一下配了几张图,太血腥的图就不上了,但是胆小者还是慎入,发这个帖子的目的是向大家说明前叉的重要性,希望能够引起你的重视,如果你看完帖子觉得需要更好的保护你的膝盖,那这就是我的目的。
这是上一篇写的关于前叉的贴子,各位有兴趣的可以看看,这个贴子不再重复说明预防注意事项,想谈谈国内目前前叉重建的一些情况,谈的比较肤浅,欢迎各位补充。
[原创]从麦6广告的一个动作,及罗斯膝伤,谈膝伤的预防与注意事项。
这是北医三手术后的情况,上面两个小刀口是可吸收钉的刀口,是固定重建韧带用的,因个人体质以及医生的习惯会有不同的缝合方法。有的是左右左右多针,有的是一针下来的,多针的好处就是缝合结实但是伤口大,现在很多医生已经喜欢用一针了,其实牢固程度是一样的,但是创面会更小,而且拆线的时候也不用太痛苦。不过目前为止这个是你自己决定不了的。下面的刀口是针孔还有刀片进去的地方,两年左右还要再来一刀取钉。
这是北医三3K的护具,800的护具图片没有找到。这两种护具肯定是有区别,但是一般情况下如果是门诊住院医生会推荐800的,因为800的就够用,因为你只戴几个月起到支撑保护作用即可。急诊手术的话一般会推荐3K的,以及你是受伤2个月之内做手术,再有还是根据医生的选择喜好。总之,这两种护具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是达到支撑目的,而且你只需要他几个月的时间。当然也有区别,800的戴的时候容易掉,而且沉,3K的相对好点因为材质和设计不同,但是两种毕竟都是国产护具,只能说效果一般。
这是一个在JP做前叉手术用的护具,什么牌子不知道,但是看设计也知道比上面我说的两种都要好一点,当然,价格也不便宜。效果都是一样的,所以这个东西绝对没有必要迷信,他只是你手术恢复漫长过程中的一个护具而已,而之后你还要更换更多直到找到你合适的为止。
至于鲍尔芬的此类护具,不想讨论了,A3 P3都只是防护用的,这种支撑矫形护具鲍尔芬的价格大概在1W左右。
上张图片,这是微创的前叉重建术,没什么太多解释的。
~~~~~~~~~~~~~~~~~~~~·分割线~~~~~~~~~~~~~~~~~~~~~~~~~·
浅谈国内前叉韧带重建术的现状
在中国,北医三,上海中南(刘翔做手术那里)能够做前叉手术,木有之三了!
当然在国外这只是一个门诊手术,记住这这是一个门诊手术。
很多人会觉得会问你这样说是不是太绝对了?有这么慎得慌?还是你太迷信这两家医院了?不会是托儿吧?网上医托不少~~~
好吧,那我现在来告诉你真相。一个做前叉重建的,河北人,不是打篮球或者运动受伤,是工伤,搬运货物的时候腿没吃住劲韧带断裂了。有工伤保险,全部报销,于是在当地某医院做的,医生告诉说没有微创要刨面开刀。手术费6W(北医三无北京市医疗保险3W5以内)。刨面右腿膝盖上下各10厘米左右的刀口,缝了多少针自己算下吧。小腿取的肌腱,发现不够,左腿(好腿)膝盖下又开一刀取健。总共开了3个长刀口,打钉的刀口还没算在内。三个钉子都给打的可吸收钉。
术后一年,膝盖松动,大腿肌肉萎缩,无法正常完全,到北医三复查准备韧带半月板修复手术,一年中半月板磨损殆尽。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不过如果你觉得我在编故事那好吧我就是在编故事。
花了6W好腿患腿开了3个10厘米的刀口,钉口不算。左右腿可备用肌腱都取光了。然后就是这么个结果!这就是我们的医疗水平!还有谁敢说我们不是发展中国家么?!无力吐槽ZF,但是这真的是谋财害命。要知道开放性伤口来重建韧带是差不多10年前的技术,还有,两条腿备用肌腱都取完了要用人工韧带那10到15年之后还要更换。最大的一个问题是,现在的韧带重建手术不是在小腿取健应该是在大腿后侧取一条进化过程中四足到两足弃用的一条肌腱。
这就是我们医疗水平的现状,每年北医三接收无数韧带手术修复,比直接手术重建更麻烦更痛苦难度更大。北医三运医的号差不多是北医三最难挂的号,病房只给你5到7天住的时间,基本上就是你上午收拾完出院换套床单马上有人接着住进来。
为什么,我们只有一个北医三?这在国外只是一个门诊手术,只是一个门诊手术。
[&此帖被大智慧在 14:24修改&]
这些回帖亮了
说的不对的还请大家更正
愿意喷的你随便
觉得耸人听闻的右上角有个X
发表高见说你前叉断了照样打球的你纯爷们无需解释你继续
说的不对的还请大家更正
愿意喷的你随便
觉得耸人听闻的右上角有个X
发表高见说你前叉断了照样打球的你纯爷们无需解释你继续
没看到血,楼主还没编辑好?
有点想通在国外能做半个骨科医生的健身教练为什么能在国内是顶尖层次的教练了
引用2楼 @ 发表的:
没看到血,楼主还没编辑好?
本来想放一张开放创面的图,但是想想还是算了。
引用4楼 @ 发表的:
有点想通在国外能做半个骨科医生的健身教练为什么能在国内是顶尖层次的教练了
国外ACL手术当天就能出院的水平
引用6楼 @ 发表的:
国外ACL手术当天就能出院的水平
额,楼主,其实我想问:你发这帖子是吐槽国内技术还是有什么其他的想法?
引用7楼 @ 发表的:
额,楼主,其实我想问:你发这帖子是吐槽国内技术还是有什么其他的想法?
不是吐槽国内技术,看到6W做出来那样的结果,表示看着很震惊,还有医生那句话,我们没有关节镜
引用8楼 @ 发表的:
不是吐槽国内技术,看到6W做出来那样的结果,表示看着很震惊,还有医生那句话,我们没有关节镜
其实,国内医院、医生的那点事,你也应该懂的。
楼主是学医的么?其实来这边发这个帖子的话,还不如整理个如何保护膝关节的帖子
引用9楼 @ 发表的:
其实,国内医院、医生的那点事,你也应该懂的。
楼主是学医的么?其实来这边发这个帖子的话,还不如整理个如何保护膝关节的帖子
整理过了,在上一个贴子,主楼也有编辑进来。这是后续的贴子,我不是学医的,久病成医。
引用10楼 @ 发表的:
整理过了,在上一个贴子,主楼也有编辑进来。这是后续的贴子,我不是学医的,久病成医。
我倒是学运动医学的,目测楼主深受膝伤困扰
半蹲位和大体重对膝关节都不好
建议加强腿部力量训练,多做膝关节附近的筋摸放松,运动前充分热身,体重大的话可以适当减重
引用11楼 @ 发表的:
我倒是学运动医学的,目测楼主深受膝伤困扰
半蹲位和大体重对膝关节都不好
建议加强腿部力量训练,多做膝关节附近的筋摸放松,运动前充分热身,体重大的话可以适当减重
嗯,大体重对膝盖的鸭梨很大,减重是必须的。
lz,现在很多家三甲二甲的医院都是关节镜微创了。。您久病成医没写出啥道道来,看上去只是在给北三打广告了。。。取键位置各异,以前是髌韧带-髌骨-髌韧带,现大部分是健侧腿部的股簙半腱肌肌腱,还有一部人是小腿上的比目鱼肌肌腱。。还有
我国的医疗科技确实落后,国外的双束重建已稳定,而国内现在单束重建才刚刚稳定,不过四股股簙半腱肌的单束重建可以说对正常的生活运动很结实了。。不过我现在不是很理解,罗斯和路标都是八个月到一年复出,值入肌腱是韧带化完全了,但是对于NBA级别的训练对抗能撑的住吗?我现在手术后7个月了,其实要吐槽的是国内的康复水平,这个手术3分手术七分恢复,可是国内恢复太坑爹了,我现在才能慢跑,大概也是因为我懒的原因吧,呵呵
引用11楼 @ 发表的:
我倒是学运动医学的,目测楼主深受膝伤困扰
半蹲位和大体重对膝关节都不好
建议加强腿部力量训练,多做膝关节附近的筋摸放松,运动前充分热身,体重大的话可以适当减重
您好,向您打听一下什么是膝关节附近的筋摸放松,应该怎么做呢?还有 现在恢复力量主要方式是靠墙静蹲,这个静蹲是60度的这属于不属于半蹲呢?还有静蹲只是练习股四头肌肌力,这个动作本身对膝关节影响不大吧
引用6楼 @ 发表的:
国外ACL手术当天就能出院的水平
个人认为这个手术本身没有什么关系,外国人的体质在那里摆着,如果半月板没有事,戴上护具拄上拐就能下地了
引用14楼 @ 发表的:
您好,向您打听一下什么是膝关节附近的筋摸放松,应该怎么做呢?还有 现在恢复力量主要方式是靠墙静蹲,这个静蹲是60度的这属于不属于半蹲呢?还有静蹲只是练习股四头肌肌力,这个动作本身对膝关节影响不大吧
为什么要练腿,就是希望肌肉能最好的包绕住膝关节,使关节更稳定,你的这个训练动作可以的。
筋摸放松的话就是类似推拿手法了,不过这东西现在国内很少有医生做了,费力不讨好又不赚钱
不得不吐槽下国内的康复技术,国内康复和健身这两块都是刚刚起步
问下,你是外伤导致还是?
恢复训练的话,除了力量训练还必须要有牵拉训练。关节松动术之类的应该有做过吧?
居然健身区也看到你了。。。
LZ神人!!
关节镜+切开取膑腱的飘过,三甲很多微创的了,尤其北京这种地方
膝伤着飘过~~~
[quote]引用13楼 @ 发表的:
韧带重建后植入韧带的骨道愈合在临床上需要6个月达到愈合,即内部骨小梁微结构和其他位置骨小梁一致。6个月后进行运动对韧带松动是没有影响的,重建后韧带松动大多是因为6个月内即进行剧烈运动的结果(雨刷效应,自行百度之)。 6个月后,运动员的训练强度才能增大,如加速急停等,更多的训练以适应比赛的强度,与韧带无关
我前交叉韧带撕裂 到做手术 中间隔了4年 当初受伤的时候不懂 还以为是普通扭伤 之后膝盖十分不稳定 又经常打球 期间左膝又伤了好几次 去年八月做了前acl重建 在上海六院做的 现在一年了 虽然速度弹跳早已无法挽回 但如果除去心中的阴影的话 我感觉我还是能正常打球的真心觉得手术做的不错& 除了疤痕比楼主发的图片丑一点
[&此帖被悶______在 22:29修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请或者
200人参加团购369.00元&599.00元
568人参加团购549.00元&849.00元
123人参加团购558.00元&850.00元
57人参加团购579.00元&899.00元
426人参加团购439.00元&899.00元
258人参加团购221.00元&369.00元
654人参加团购149.00元&349.00元
111人参加团购249.00元&399.00元
1803人参加团购439.00元&799.00元
2831人参加团购518.00元&1248.00元
381人参加团购149.00元&449.00元
322人参加团购169.00元&399.00元150mm前叉与160mm前叉区别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150mm前叉与160mm前叉区别
想入手前叉,请问下使用过的朋友,150mm行程的前叉与160mm的区别在哪里?适用范围是不是不同? 区别会不会很大?
感激不尽啊!
150mm与160mm是山地车前叉的行程,160mm的前叉行程更长。前叉行程就是前叉可以压多深,也就是从完全放松状态到前叉压到最低点前叉所经过的路程距离,基本上行程越长,可以承受的力越大,减震效果越好。这两款前叉都是适合All Mountain(俗称AM)使用,一般多是软尾山地车(带有后避震的)采用。160mm前叉比150mm前叉的避震效果更好,适合重度AM。
采纳率:93%
来自团队:
150mm 一般都是32mm管径 或者34mm管径
适用于经典am地形160mm 有34 36 38 等多种管径
一般 最小34 最大38
适用于中度到重度am
一般看你车架的行程 如果是130mm-150mm
可以选择150的叉子如果是150-170
就可以选择160 的现在很多AM叉子都是能调节行程的
120-140-160 三段行程这样的
这些叉子都是给软尾或者硬尾AM,土坡架子用的。。
回答的很专业啊!我现在是硬尾的架子,搭配的是140mm前叉,落差一般1m的样子,感觉行程有点短,想换跟长点的前叉,有考虑120-150mm或者130-160mm前叉,但是不知道160mm会不会太软(主要是指前面几公分会不会太容易压缩),以至于比较大的动作玩不起来,另外从140mm换成150mm是不是没什么必要?麻烦补充下啊,跪谢!
硬尾的架子如果配超过100mm(120是极限)的话
就是车头插前叉那个地方
损害非常大随时可以造成断架子的危险
所以建议在换大行程之前先改成软尾架子或者土坡架子
这下更加纠结了。。。朋友的硬尾(13款挑战者350拆车架)装的150mm前叉,1.5m的跳台(有接坡)没压力啊,都玩了一年了。回家我好好的算了一下,前叉行程增加20mm,头管角度变化很小,都感觉不怎么出来,头管有那么脆弱吗?车架坏先坏头管啊,挺吓人的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10mm差别不大的
而且这个长度对整车的角度基本没有影响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等待您来回答山地车拆解保养图文教程(转)希望顶贴学习! (不断更新完善)
查看:166496 | 回复:198
本帖最后由 江郎 于
13:20 编辑
图文很有参考价值,现全文转贴
這次下船休息正好遇到單車瘋的高潮,應家人需要在添購一台腳踏車~~
08這一年車價和零件漲翻天,同等級的東西較07年漲了3成以上,新車貴到靠北邊走.......
在奇毛和露天守株待兔,撿到一台超值的MERIDA MTA 510
当我们确定要进行一次单车的维护时,首先要进行的就是对单车的清洗。这个步骤是让之后保养事半功倍不可或缺的步骤。
清洗车架可以用抹布蘸水淋到部件上,这样粘在车架底下的泥块遇到水后很易变软,这个时候只要再用抹布擦拭就可以轻易地去除泥污。笔者个人不赞成用高压水枪等去冲洗单车上的污泥,因为这样清洗,水易进入中轴或者花鼓里,影响零件寿命。
此时需要注意一些车架上容易积泥的地方,比如中轴上五通的位置。在用清水洗掉车架上的泥水后,接下来在抹布上倒少许洗洁精,用手简单揉搓后就可以在车架上擦洗,在遇到车架上有脏物的位置,只要轻轻 地来回擦几次,车架就会干净起来。通常不推荐使用洗衣粉等强效的去污剂,因为许多单车都是铝制材料,洗衣粉中含有的碱成分会和铝发生化学反应,天长日久就会导致单车铝的部分出现些颜色怪异的斑纹,所以柔性的去污剂——洗洁精绝对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買二手車總免不了全車拆解整理一翻
這台車狀況很好,前車主相當愛惜這台車,也讓我在整理的過程中省了不少麻煩
廢話不多說開始動手吧~
先量一下鍊條有沒有過度伸張,如果已經超限就剪下來直接丟了吧
這條狀況還滿好的繼續留用
用“截链器”剪下鍊條~
把鍊條洗乾淨,我習慣用松香水來洗
松香水會自然揮發不用為後續處理傷腦筋
把洗完的鍊條擦乾淨,晾在通風處讓剩餘的松香水揮發掉
拆下輪組,把車倒過來方便後續作業,油壓碟煞不建議倒立,建議先把碟煞組拆下來
在洗轮组的时候,可以选择用刷鞋子的刷子蘸洗洁精刷外胎上的泥沙。而在洗车圈的时候,最好换成粘有洗洁精的抹布,仔细抹车圈上刹车皮刹过的地方。辐条方面简单的擦洗就可以。在洗完花鼓的时候,同样不要用高压水枪等祛除洗洁精。只需简单淋过水后用干净的抹布擦抹就可以了。洗坐管和坐包的时候,要注意不要让泥水顺着坐管夹的缝流进坐管里。在坐包底下,往往是泥水飞上来最多的地方,要细心用抹布把泥抹掉。 对于轮胎可以用稍微硬一些的刷子刷去轮胎上的砂石和灰尘,进行简单的保养。
飛輪一樣刷洗乾淨
在整个大扫除的过程中,可能这三个配件是最脏的部位了。因为配件上留有润滑油,灰尘最容易粘附。我们可以先在抹布上同样倒上洗洁精,蘸了水后就可以去清洗牙盘,在洗牙盘的时候,尽量用抹布把每一个牙洗干净,当洗完后用水一冲,你会惊喜地发现在有洗洁精抹布的擦洗下,牙盘已经光亮如新。 接下来要洗的就是飞轮了。洗飞轮要把后轮拆下来清洗。首先放松后刹车,这样刹车就不夹着轮子了。先把后轮快拆两边的螺钉扭松,这个时候轻轻拍一下后轮,轮子就能出来了。把轮子放在地上,用抹布在飞轮上仔细擦抹后,把轮子装回车子上要注意后拨的位置,慢慢拉开后拨就可以把轮子放进去。这个过程很简单,经过一次两次拆装后即可了解。 最后要清洗的就是链条了,长时间后,链条上容易粘上许多泥沙。洗链条的方法多种,笔者在这里介绍两种方法:第一种是使用煤油洗链条,把粘有煤油的抹布包住链条去来回拖动。弊端就是会让自己身上留下异味,沾上油垢和油渍。第二种方法则是用洗洁精。这需要注意的是在洗链条的时候,最好能使用45度左右的热水,这个温度更容易发挥其清洁作用。除了需要用粘有洗洁精的抹布来回擦拭链条外,最好再用粗一点的毛刷子慢慢的把每一节链条刷一次,很快黑色的链条就会呈现出原有的色泽。
牙盘,后拨,前叉 拆解
把齒盤的迫緊螺絲拆下~~拆齒盤的時候記得順便檢查鎖齒環的螺帽有沒有鎖緊
用牙盘專用工具時記得螺紋要旋到底
洗完以上的配件后接下来是洗指拨了,指拨里面是比较复杂的,零件内有较多的黄油起着润滑作用。在清洁指拨时最好用抹布轻轻擦一下,干净就可以了。洗前拨、后拨的时候,可以用水管直接对准前后拨的空隙地方用水冲洗,这样可把卡在前后拨里的泥水和沙子冲洗掉。冲掉后可同样用洗洁精把前后拨上面的油污洗掉。
轉動螺絲拆下齒盤
把後變的變速線卸下
把中變的變速線卸下
中變偷懶沒有拆
把前後煞車線卸下
把前後夾器拆下,前後夾器不要搞亂~~比較高皆的夾器是有分前後的
拆下前叉龍頭上蓋
前叉及碗组拆解
低價的頭碗迫緊環都是塑膠的,拆不下來可以賞它幾下~~建議用軟的鎚子
就這樣整車解體輕輕鬆鬆
廉價頭碗的所有零件
清洗前叉和脚踏很简单,脚踏只要把泥水洗掉就可。前叉最好不用水冲洗,在擦洗叉子的内管时候,要把抹布上的水拧干后再去擦前叉的内管。前叉内管使用一段时间后会有些杂质留在上面,可以用棉签轻轻擦掉,最好能够养成保持前叉清洁的习惯,这也是对前叉最基本的保养。在洗刹车时候(以V刹为准)可以用水管直接冲洗在刹车里面留有的泥沙,为接下来的保养做好准备。 对于轮盘、前后变速器、导轮等都可以用刷子去除灰尘和小的污垢。
清潔之後乾乾淨淨
上下碗塗上黃油~~不是白巧克力呦
插入前叉保养图例(以REBA 和 SID 为例,举一反三呢,一通百通,希望有所启迪)
插入-----------------------------------------------------------------------------------
对于我来说这是个非常不错的叉子,但现在感觉很涩 不润了,所以打算拆开保养 换油.
先把负气压放掉
再把正气压放掉
 用10MM的开口扳手 把负气压的螺丝拧松一点
 然后把阻尼一边的调节扭拿掉 用5MM内6角拧松一点
 用橡皮槌 槌下去 上面的螺丝不能完全拿掉 槌下去一点 再把螺丝拧上来一点 另一边的阻尼口那里也是用同样的方法 槌下去一点 再把螺丝拧上来一点 
 两边应该是全部都槌下去的.
当完全槌下去以后 内管就可以从外管里抽出来了.
前叉工作的时候内外管摩擦最多的就是在这个地方 里面真的非常脏!
 把油曹里的润滑海绵拿出来 意外的看到 有一个的半边居然一点油都没有 而且很干净 这说明这叉子在出厂的时候这个环节就没有做好!(之后这个东西要进行清洗的!)
ROCK SHOX新突破?
这个要特别说一下的 关于ROCKSHOX的MOTION CONTROL的技术!
 现在,在采用带锁死功能和不带锁死的避震器的朋友,应该有体会,在以下几种情况,会很尴尬.
例如当在爬坡的时候,遇到很不平整的路面.不锁死(或无锁死)会容易累,锁死又震手,不好操控.真是两难.
或者锁死后正在进行长途骑行,30的速度下忽然的在你眼前出现了一道沟,一块石头,或者一个落差.已经来不及做出反应了.只有硬冲过去.一是有危险,而是容易损伤避震器.
 又或者你希望你的避震调教的又润又软.再崎岖的地方都能如履平地.可是,在田间小路上,只有些小碎石.避震行程都用不到30毫米.而你的又长又润又软的避震器在这样的路面上,却随着你的大力踩踏,而剧烈起伏.吞噬着你的动力.(俗称BOBBING)怎么踩都踩不快.不是很让人沮丧?
 下面我先把MOTION CONTROL拆开
 1.5MM的内6角拧松 
 拿掉那个扭
 用卡簧钳把这个卡簧拿掉
 把蓝色的COMPRESSION 盖子拿掉
 2MM内6角 下掉这个套环
 同样!很脏
 套桶扳手拧松
通俗点说,MOTION CONTROL的核心就是上图这根红色的棒棒了
 它使避震在锁死的状态之下,还可以有小的动作.
注意,是小的动作.就是说对小冲击有一定避震效果的同时,不会损耗太多你的动力.这样,上面的问题,就都解决了. 但切记哦!它只能对付小的颠簸哦!大的落差就放过他吧!
 把这根红色的棒棒拿出来 
把这根红色的棒棒拿出来后就可以把油倒出来了 也很脏...天啊.......
阻尼系统就是用外部的一个2.5MM内6角来调节内部进油孔的大小 来调节油从这个孔里流过的速度 速度快回弹就快 速度慢就是你叉子压到底回来的速度就慢
 润滑海绵洗干净后(事实上只能洗成这样)放在润滑油里浸泡 使这个海绵充分吸满油.然后再放回叉子外管里面的那个油曹里面 然后把内管插进外管里面 再把外管底部2个螺丝拧紧
 换了100毫升5W干净的避震油 倒进内管里面.把红色的棒棒再上回去.全部拧回原来的样子 就可以了 
 做完保养之后感觉叉子无比的顺畅!!!哈哈哈哈~~
 在过去的一年中,FREERIDI自由骑和ALL MOUNTAIL全地形车种越来越成为国外车厂的热门话题.人们需要的是重量,刚度和长行程互相平衡的产品.ROCKSHOX在05年也不再沉寂,推出了PIKE和REBA来应对市场.
插入完毕-------------------------------------------------------------------------------------------------
把前叉裝回去,頭碗零件的方向和順序不要搞錯
把龍頭上蓋裝回去調整好間隙,不能太鬆也不能太緊
把龍頭橋正鎖緊
后拨及中轴拆解
接下來把所有零件清潔乾淨~~洗車用家裡的洗衣粉/沙拉脫泡濃一點就很好用了
另外....用抹布擦就行了不要整個丟進去
拆卸下導輪
拆卸上導輪
一般保養拆到這樣就差不多了
把導輪裝回去~~怎麼拆的就怎麼裝
插入后变速调整贴
插入----------------------------------------------------------------------------------------
此主题相关如下:
链条长度测算的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OK-------------------------------------------------------------------------------------------------
拆BB的時候要先拆左邊在拆右邊
拆下的BB(中轴)
中轴及V刹上油
把螺紋清乾淨塗上黃油~~一般BB的螺紋上都有上螺絲膠因此有的人主張不能上油
清乾淨上黃油
鎖BB的時候右邊的先帶上之後左邊的也帶上,右邊先鎖緊之後在鎖左邊的~~如果有墊片的話請別忘掉了
費了一翻功夫全部都擦乾淨了,接下來開始組合
把V夾座塗上黃油
後叉也是~~V夾座的三個孔是用來調整手感的(彈簧力量)一般用中間的孔
夾器上的十字螺絲也是用來調整張力用的
便宜的煞車皮會卡鋁削,這就是為什麼輪框會刮傷的原因
把後變/夾器/齒盤裝回去
轮组及花鼓拆解上油
接著處理輪組~~先把它擦乾淨
檢查前後輪鋼絲張力是否有明顯不均衡,有的話拿去給店家處理吧
先拆前花轂~~前花轂左右是對襯的,後花轂多一個棘輪左右不對襯
拆下防塵套
卸下並緊螺帽
拆下螺帽鐵蓋取出裡面的軸心和鋼珠
前花轂裡面的東西
把花轂清乾淨
后花鼓拆解
把鋼珠黏回去,左邊幾粒右邊幾粒自己要搞清楚
抓好間隙鎖緊並緊螺帽~~間隙要抓到剛剛好須要耐心和細心
前花轂完工
後輪~~SHIMANO的後花轂一般都從左邊開始拆
這粒低階死馬肉匪貨沒有防塵蓋,直接就可以拆螺帽
拆下並緊螺帽
鬆開螺帽,把軸心和裡面的鋼珠取出
用10mm的六腳扳手鬆開棘輪固定螺絲
最后的安装
棘輪拆下後就長這樣,順便把他擦乾淨
後花轂裡面的零件,原本還想拆棘輪的....手邊沒有適當工具.....下次在來吧
~~圖片裡面鋼珠應該是左右都9粒,謝謝網友指正~~
上黃油黏鋼珠~~一樣左右鋼珠的數量別搞錯
抓好間隙把螺帽鎖緊
把飛輪裝回去
裝鍊條,上鍊條油
如果说清洗是为了让爱车在关键时刻更好的发挥,并且延长车子的寿命。那么对于车的保养和调适,受益者更多的还是车子的主人。 单车的日常保养通常只需要几样很常见的工具:六角扳手、十字螺钉、润滑油。而对于润滑油,在这里简单的介绍一下,通常笔者是不建议用那些别人使用过的黑色汽车机油。即便是2块钱一瓶的缝纫机油也较实用。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考虑使用三四十块钱一瓶的高级润滑油,通常在大的超市都可以买到。笔者通常选用8块钱一瓶在很多行都能买到的链条油。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保养前,必须用干的抹布抹干单车上的水,特别是链条、飞轮、牙盘,可以的话最好是等单车上的水全部干后再进行保养。
第一步要保养的是线管,首先把大盘的变速变到第三齿,后拨变速到最高齿(也就是最大的盘片),然后在不转动车轮的情况下把指拨后拨退到最小的齿轮,此时变速线放松,就可以把外套管从车架固定座上拆出来了,前拨同理。拔出线管以后,可用抹布蘸润滑油包着内线擦拭。如果内线生锈可反复擦洗。
对于刹车线管,可先用六角钉把刹车上夹着内线的钉放松后进行拆卸。然后使用小注射器,将润滑油注射进线管里面去,来回拖动线管。
如果在装回变速线时,后拨变速线太难置入,只要用手把后拨的后爪向下压就可以继续装入线管了。
拆除变速线
可以通过对变速线加润滑油进行简单的保养
2.刹车(V刹)
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刹车皮或多或少都有些磨损。如果时间允许最好将刹车拆下,检查刹车弹簧里是不是有泥沙,清除后要上一点黄油作为润滑。
如果刹车皮磨偏,则需要装入刹车后进行调整。在装入刹车前,在车架装刹车的位置插进刹车的地方先涂上一点黄油。装进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刹车上的弹簧伸出来的那点是插在车架的第二个孔上。车架V刹处有3个小孔,第一个孔刹车力度最大,第三个是最小。调适时夹紧刹车,就可以看见刹车皮在车圈上的位置,如果偏的话,在夹紧刹车的状态下去用六角钉放松刹车皮,调整刹车皮转到合适的位置后扭紧刹车皮的六角钉就可以了。
3.前拨、后拨
车清洗完,前后拨的关节处,最好滴上润滑油;后拨2个导轮处,可用注射器注射些润滑油进去。
前拨顶上有两个螺钉,螺钉旁边分别有字母H和L。H(high)螺钉作用是调整链条在最大盘片上的位置。逆时针旋出,前拨臂就会远离坐管位置。如果太远,易导致在变上第三盘片的时候脱链,太近的话链条会磨前拨,此时可调整H螺钉。L(low)螺钉的作用是控制链条在最小片的位置,逆时针旋出,前拨臂就更靠近坐管,如果旋出太多会导致在变速的时候链条脱链到五通位置,旋进太多也会则会让链条和前拨相碰。
后拨和前拨一样有H和L的螺钉。H螺钉旋进去太紧,会造成链条不能下到最小的飞轮上;反之,链条在下到最小齿后易脱链。调好后,要确保最小的飞轮和后拨臂上的导轮位置是在同一平行线上。L螺钉调好的话,链条可以很准确地进入最大的飞轮,如果扭得太紧,链条就不能上到最大盘,太松就容易掉链影响飞轮和辐条运转。变速系统的调整除了在前后拨上调外,还可以在前拨和后拨粗调后,再去调指拨上的微调。
等车链条干后,要给链条重新上油,方法同清洁链条。最好不要直接将润滑油滴到链条上转动,因为这样会有油滴溅到车圈上,影响刹车的性能。
OVER……等待拍手!!鼓励DIY保养,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学习 &&驴币 + 5
niu &&驴币 + 2
鼓励分享 &&驴币 + 1
&&驴币 + 5
&&驴币 + 1
&&驴币 + 1
好帖 &&驴币 + 1
好东西啊!! &&驴币 + 6
鼓励分享 &&驴币 + 18
厉害!这个不顶不行啦
强人~~~LZ用的是黄油还是???
经典强帖顶
严重谢谢,学习型的帖
首先清洗链条,请参阅链条的清洗和上油中的清洗部分,不同的是,由于之后马上要清洗整车,所以不需要把链条擦得非常干,把清洗液擦掉就行。
在容器里准备好清洗液,厨房使用的洗洁精就可以。不要使用洗衣粉等腐蚀性比较强的品种,虽然洗得干净,但过后容易导致螺丝生锈。
用水管把整车浇湿,使污垢自己回软脱落,不含轴承污垢又比较顽固的地方,可以使用较大的水压冲,冲不掉也没关系,后续步骤可以解决它们。
如果你没有使用碟刹系统,这个步骤可以略过。
单独用一块干净的海绵(碟刹专用),粘上第二步准备的还没用过的清洗液,清洗碟盘和卡钳部分。洗完后海绵放在一边,后面还会用到。
用另一块海绵,粘上清洗液,来清洗全车表面,包括车首、前叉、车架、刹车(非碟刹)、座垫座杆、变速器、车圈、辐条、曲柄、脚踏、线管等等的表面,之后用水冲净:
对于前后变速器一些细微处,海绵无法深入的地方,用长毛刷子粘上清洗液解决:
用长柄硬刷处理牙盘盘片、飞轮,先给刷子粘上清洗液,把刷子抵在牙盘和飞轮上,然后转动曲柄,转上几圈后,进行前后变速,使链条离开原来所在的牙盘和飞轮位置,再抵上刷子,把原来在链条下的部位也清洗干净。最后用水冲净。
需要注意的是,别让水流浸入花鼓和中轴,对于密封做得不太好的产品尤其需要小心。一些密封很差的花鼓不能用这种方法清洗。
用宽硬刷子处理轮胎表面,将刷子粘上清洗液,依次刷洗轮胎表面,把齿缝中的泥土、石块等东西清除。最后冲洗干净。
用水浇灌全车,除去车上的残留清洗液。
如果你没有使用碟刹系统,这个步骤可以略过。
使用刚才放在一边的碟刹专用海绵再次清洗碟盘和卡钳,不要粘已被污染的清洗液,海绵里含有的清洗液就足够用了。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在前面清洗过程中碟盘和卡钳被重新污染。
现在,用水把车彻底浇水净。清洗过程就结束了。
把洗干净的车抬到晾晒的地方,进行如下步骤。
双手举起车,离地面约二三十厘米,然后放手,重复几次,把粘在车上的水珠摔掉。
有些车设计有排水口。举起前论,使车体与地面几乎垂直,让车内残漏的水从五通、车架等处的排水口排出。
用干抹布把整车擦干,尤其是线材的表面、前叉的管壁,碟刹盘片除外,让它自然风干即可,当然你也可以用一块专门的抹布来处理它。
对于快拆的论组,你也可以把轮子拆下,以方便晾晒。
注意的是,链条要尽量擦干。
如果有太阳,在阳光下晒一段时间是比较好的,这有利于链条内部等细微处的干燥,只用布是无法完全擦干的。
待刹车变速线材的外露部分干燥后,调整刹车变速,松开刹车线和变速线,把处于线管内部的线材擦干,继续晾干。
如果先前拆下了轮子,先把论组安装复位,确保快拆锁到位。
下面上油的地方如果含有轴承,则无效;轴承保养需要单独进行。
给变速线管和刹车线管里注油,然后把线管安装复位:
给刹车杆和变速杆(指拨系统)的转动部位上油:
给前拨的转动部位上油:
给后拨的转动部位上油:
给链条上油,请参阅链条的清洗和上油中的上油部分。
对于自锁脚踏,给锁扣部位上油,以防生锈:
给前叉管壁上油:
最后,擦掉零件表面多余的油,包括链条、飞轮、牙盘等地方。
学习了,受益了!
这个帖子要顶
好东东啊,学习了,实践一下就好
绑定QQ账号,轻松分享到QQ空间与腾讯微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唱高音时怎么放松嗓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