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体测不及格长跑和引体向上不及格会怎样

中小学&正文
国家学生体质抽测:高中男生引体向上不及格
扫描到手机,看更多国搜资讯
您可以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您可以在手机国搜客户端继续浏览本文,并可以分享给你的好友。
核心提示:不久前在上海进行的这次国家学生体质测试抽测,60名高一男生有一多半的学生连一个引体向上都做不了。按照完成7个引体向上及格的标准,该项测试,大约三分之二的学生不及格,在三分之一能及格的学生中,绝大多数也只是能勉强做到7个引体向上。
近日在上海进行了国家学生体质测试抽测,参加抽测的上海某知名高中男生,能在引体向上测试中及格的不到三分之一,能做到10个以上的学生极其罕见。“手无缚鸡之力”对于现在的男孩子来说竟成了一种普遍现象。记者从当时一名现场监考老师那里看到了一张测试成绩表,表中,引体向上得零分的学生比比皆是。但更让这位监考老师震惊的是,参加测试的很多学生连努力去完成一个引体向上的欲望都没有,表现出的是对体质测试和体育成绩极不在意的态度。
据这名监考老师介绍,不久前在上海进行的这次国家学生体质测试抽测,60名高一男生有一多半的学生连一个引体向上都做不了。按照完成7个引体向上及格的标准,该项测试,大约三分之二的学生不及格,在三分之一能及格的学生中,绝大多数也只是能勉强做到7个引体向上。在全部60名学生中,能做到10个以上引体向上的学生仅有两三人。
这名监考老师近两年也曾经在安徽监测过国家学生体质测试的抽测,当时看到的情况与上海类似:男生普遍做不了几个引体向上,得零分者大有人在。可见,男生上肢、背部力量差的情况已经不是偶然现象。
根据去年发布的《2014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在13~19岁全国青少年引体向上的测试数据中,16、17、18岁年龄组完成的引体向上分别平均为3.8、4.2和4.5个。记者查阅到一份1995年武汉市学生体质测试的数据,16、17、18岁年龄组完成的引体向上平均数分别为3.87、5.55和5.68个。对比两组数据,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映,过去20年,学生上肢及背部力量的下滑趋势十分明显。
而如果回到26年前,根据1989年颁布的“国家体育锻炼标准”,高中男生需要做到10个以上,引体向上才能及格。这一标准在过去20多年已经一降再降,也就是说,如果继续沿用1989年的标准,现在高中男生仅有极其个别的学生能在引体向上的测试中及格。
这名监考老师在现场发现,肥胖率上升是导致学生做不了引体向上的原因之一,毫无疑问,身体较胖的孩子,做引体向上也会更吃力。但学生并不愿去努力尝试改变自己的运动弱项,这种态度上的懈怠,让这名监考老师更加震惊,“不可否认,在所有测试的学生中,还是存在极其个别能做起10个以上引体向上的学生;然而,绝大绝大多数同学甚至连尝试做起一个标准引体向上的欲望都没有。”
这种懈怠情绪反映到女生中,就是众多学生申请免测,“在抽测一所高中时,平均每个年级测试的30个女生中,就有13个女生以例假为由向班主任申请免测。甚至在其后候补的15个女生中,又有6个女生以同样理由申请免测,反反复复。最终测试表上的名单中,只有一半的女生完成全部项目。”
如果说到对整个抽测现象的印象,除了引体向上大批学生零分外,就是长跑测试中,高三学生跑不过高二学生,高二学生跑不过高一学生的反常现象,“在1000米的测试中,高一尚且有部分同学能跑进4分钟,然而到了高三,一个班里能跑进4分钟的已是凤毛麟角。由于各年级存在补测人数,在最后一批发令的高一高二高三混合1000米长跑队伍中,我们看到的景象是:高一校服前方领跑,高二校服居中跟随,高三校服最后扫尾。”
造成这个现象的一个主要原因,是高一学生刚刚完成中考体育,无论是不是出于应试目的,至少还是被逼着进行了至少一年的长跑。但进入高中之后,体育地位更加边缘化,越临近高考,学生参加锻炼的积极性越低,结果就是高一学生跑得最快,高二、高三的学生体质越来越差。
在了解到上述“体测”怪象之后,南京理工大学动商研究中心主任王宗平教授认为,学生对体育的这种懈怠态度,责任并不全在学生。“是整个社会的人才培养和选拔标准的问题。我们应该承认体育是一个人的一种能力,应该因此鼓励学生去发展、提高自己的这个能力,但现在并不是这样。”
我们考了几十年的语数外等各项文化课,而且可能会越考越难,整个社会都接受这种人才评价和选拔标准,但体育的考试就会引起很大的争议。当高考指挥棒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的情况下,王宗平一直呼吁将体育以选考的方式纳进高考,引导学校、家长、学生去认可体育是一种重要的个人能力,进而鼓励学生加强体育锻炼。
体育锻炼依靠的是学生的自觉行为,尤其是像引体向上、长跑这种必须坚持锻炼才能出效果的运动项目,学生如果不在日常进行主动的针对性锻炼,仅仅指望体育课、课间操的运动量,是不可能达到锻炼效果的。
这也是王宗平认为一定要改变学生对体育的懈怠态度的原因,否则,真正挽救已处于危险境地的学生体质只能是治标不治本。
相关搜索:
责任编辑:胡伯伟
点击加载更多
教育热搜词
扫码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
扫码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城市导航: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中考体育引体向上测试多不及格 体育教育堪忧
编辑:刘龙福 & & 来源:京翰教育&&
分享本内容到:
  京翰资讯:据悉,北京随机抽取2880名中小学生进行体育测试,其中引体向上标准为:初中6个及格,10个满分;高中10个及格,15个满分。结果,能达标的初中生几乎没有,高中生平均每个学校有一两个满分,一两个及格。
  引体向上真的这么难吗?北京市虽然没在小学生体测项目中设引体向上,不过,从了解到的情况来看,也是不容乐观。而作为中考体育选项之一,引体向上也是频频遇冷,一所学校拿满分的顶多一两个。有家长说,引体向上难只是表象,它所折射的体育教育问题,更应引起重视。
  练一个暑假还是拉不上去,只好放弃
  事实:中考引体向上拿满分的寥寥无几 原因:不像跳绳练习一下很快就能进步
  中考体育,男生有两个选考项目,分别是引体向上和掷实心球。从历年考试的情况来看,选择引体向上的极少,能拿满分的更是寥寥无几。
  今年的中考体育安排在3月,据记者了解到的数据,一所公办中学的400多名初三学生,选考引体向上的只有30人。学校的体育老师说,引体向上历来是冷门,它不像跳绳、仰卧起坐,练习一下很快就会进步,而中考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没人愿意冒险,所以选考的并不多。
  根据要求,中考体育引体向上做满13个,可拿满分6分。但每年考试,一所学校能在这个项目上拿满分的,顶多也就一两个。
  引体向上更适合体形瘦小的学生,&小不点&选择掷实心球可能比较吃亏,而引体向上要克服的是自重,体重轻的有优势。
  不过,即使是瘦小的学生,想要练成引体向上也并不容易。今年暑假,初三的陆同学在体育老师的指导下,选择了引体向上。当时老师也是看中他的体形,信心满满地表示可以在两个月间&出师&。
  可是,陆同学虽然也很配合地做机械拉力训练,但进步微小,直到开学前才拉到30公斤,离目标还差好远。考虑到最终结果可能一个都拉不上去,体育老师和陆同学协商,决定放弃引体向上的训练,仍然选择实心球。
  小学体育没有引体向上,连单杠都取消了
  老师:对上肢力量要求较高不适合 家长:不能因为安全问题就简单取消
  &很多孩子可能从来就没练过。&某小学体育教研组组长说,对现在的小学生来说,引体向上是比较陌生的,他们的体育课没有涉及引体向上,很多学校也没有单杠。
  小学操场没有单杠,一个原因是出于安全因素考虑,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引体向上并不适合小学生,&引体向上对上肢力量要求比较高,更适合初中生、高中生练习&。
  据了解,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项目表中,&初中及以上学校各年级&的测试项目中才有引体向上。不过,家长吴先生认为,不在测试项目中,不代表引体向上就要完全从小学消失。&我们小时候读书,学校办学条件更差,但是单杠、双杠等体育运动器械都有。每次下课,男生就往操场上跑,比赛爬杆、抓着单杆玩。现在的孩子都不喜欢动,肥胖、近视的越来越多,身体素质也不行。学校不能因为安全问题,就简单地把单杠取消了。&
  以上内容来自京翰网(
),京翰教育一对一家教辅导&&全国专家,辅导孩子提高学习成绩,帮助家长正确教育孩子成长,辅佐老师更好指导学生学习方法。
免责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章、图片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版权所有者尽快联系本站,本站会及时处理。
辅导科目:高中|化学||
李阳,是一个人名,更是一个“名人...
辅导科目:初中|数学||
我是杨郁磊,从事1对1个性化辅导多...
辅导科目:初中|科学|初...
朱志文老师善长准确“把脉”,借鉴...
辅导科目:高中|语文||
本人有九年的一线高中语文教学经验...
京翰教育校区查询
校区选择:
所在年级:
=选择年级=
小学一年级
小学二年级
小学三年级
小学四年级
小学五年级
小学六年级
初中一年级
初中二年级
初中三年级
高中一年级
高中二年级
高中三年级
预约课程:
=选择科目=
家长姓名:
家长电话:
家长留言:
一对一因材施教专业辅导
  &一对一最大的优势,就是能...
(1)一对一是最符合教学模式的教学,是因材施教的体现。只有一对...
(1)一对一是最符合教学模式的教学,是因材施教的体现。只有一对...
您的宝贵意见与建议是我们进步的源泉!
还可以输入200字石家庄报业集团:
石家庄今日天气
大一学生两项体测68%不及格,真的?
大一学生两项体测68%不及格,真的?
记者调查六所大学,体测不及格问题较突出,有学生已处于亚健康状态
稿件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目前,我省各大学正对在校大学生进行体质测试。记者近日调查了六所大学,发现近几年每次体质测试,都会有不少学生不及格,特别是大一、大三、大四的学生,体质弱的问题更加突出。有的学校大一学生跑步、引体向上两项体测68%不及格,还有高年级的男生,全班体测居然“全军覆没”。学生心脏病、高血压、低血糖、腰椎间盘突出等病症屡见不鲜,甚至有的学生爬四五层楼上课都喊累。有老师指出,为了适应将来就业岗位需要,大学生应像塑造人格那样塑造体格。
□文/图 本报首席记者 李梓
全班男生体质测试几乎“全军覆没”
依照有关规定,每年进入10月份,我省各大学会陆续对在校大学生进行体质测试。测试项目主要有50米跑、1000米(女生800米)跑、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引体向上(女生一分钟仰卧起坐)。近几天,记者先后调查了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经贸大学、河北地质大学、石家庄学院等6所大学,得知每年都会不同程度地存在大学生体测不及格问题。
大一不及格率最高,大三、大四紧随其后,大二情况最好。
一位大三学生说,他们班10位男生于今年10月进行了体测,1000米跑、引体向上都不及格。比如1000米跑,大三男生跑4分30秒就可得60分,而实际上他们班大都跑了六七分钟;再比如男生引体向上,做11个就可及格,但他们只能勉强做五六个,有的甚至连做一个的勇气都没有。
同一所大学的另一个大三班,10个男生只有2人在1000米跑和引体向上测试中过关。
另一所大学的一位大四男生说,他们班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10个男生有一半放弃了引体向上测试,即使没放弃的也很少能做11个。
记者在位于高新区的一所大学看到一份2016年物电学院大一学生体质测试表格,显示247名学生中,有167名1000米跑(女800米)、引体向上(女一分钟仰卧起坐)测试不及格,不及格率高达68%。其中,女生一分钟仰卧起坐最低标准26个,但很多同学达不到这个最低标准,得0分者也不在少数。
这所大学一位老师表示,今年学校的体测工作还在进行中,从往年情况看,在所有体测项目中,男生1000米跑(女生800米)、引体向上及格率最低。拿引体向上来说,如果严格按照要求测试,不及格人数至少80%。另外,学生的身高与体重比例不协调问题也比较突出,过胖过瘦者居多。
弱不禁风,体测成为很多大学生的噩梦
为了促进学校对大学生体质的重视,依照有关规定,记者调查的每所大学都为大一、大二的学生设置了体育课,大学生可按各自的兴趣选择体育活动内容。
但这并未完全调动起所有大学生锻炼身体的积极性。一些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完全依赖于每周一两次的体育课,平时没课时便宅在宿舍玩电子游戏或闲聊,晚上不睡觉,早晨不起床,课堂上打瞌睡。还有的经常不吃早饭,想吃饭时叫外卖,想购物时找快递。长此以往,有的学生要么肥胖,要么精瘦,身体免疫力低,动辄就感冒发烧。有个学生,走路不小心还摔伤了大腿,至今脚踝处还有两颗钢钉没取出,无法参加体测。
有学生说,体测成为很多同学的噩梦,他们愁眉不展,很不情愿参加体测。体测后,有些学生腰酸腿疼,有的甚至累得倒地不起,一两天不能正常走路。
有学生不好意思地说:“我们步行到五层楼教室上课都累得气喘吁吁!”
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体育老师透露,因为懒得运动,很多大学生已经出现病理特征,心脏病、严重高血压、低血糖、腰椎间盘突出等病症防不胜防,近视眼就更别说了。
河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李景升表示,大学生是精英人群,承载着民族的希望和未来,如果体质差,不但会影响大学生专业学习,而且难以承担未来就业与生活的重担,高校更难以达到高质量、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健身,115公斤“胖哥”变成65公斤“帅哥”
大学生作为一个成年人,自己是否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不能指望学校和老师督促,而是自己应该拥有健身意识,养成锻炼的习惯。
事实也是如此。同是一个学校、一个年级、一个专业,大学生对待体育锻炼的认识不同,体测结果也迥然有别,出现了两极分化现象。
一些喜欢体育锻炼的大学生,带动了全宿舍、全班同学锻炼身体的积极性,体测中全班“胜利会师”的情景也时有所闻。一所大学的赵班长说,他们班22名女生,只有两名同学跳远不及格。另一所大学的尹同学也说,他们班27名女生,在最难的跳远、跑步测试中,仅2人不及格。
在校大学生李文硕,以前身高172厘米,体重90公斤。大一下半学期,他开始健身,现在身高182厘米,体重71公斤。
李文硕除了参加学校的体育活动,平时也爱运动。他说:“健身是一个孤独且漫长的过程,我试着去享受这种孤独,每次健身流汗的快感,疲劳过后的放松,以及看到自己身材慢慢变好的那种自豪感,是让我坚持下去最大的动力。”所以,他今年体测各项成绩在全班均列第一。
李自强同学是一位专接本学生,高中时体重高达115公斤,上大学后他坚持通过快走、慢跑等有氧运动减肥,然后再适当地做一些无氧运动,锻炼肌肉。如今,他体重保持在65公斤左右。他说:“刚开始的时候是很难的,特别不想去,但是一想到身体要紧,我就逼着自己去,过一段时间就习惯了!” 这次学校体质测试,他一路凯歌。
体测流于形式,有些学生根本不当回事
河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副书记李景升、石家庄学院体育老师李伟认为,造成许多大一新生体质差的原因,主要是他们在中学时期因忙于应试,导致身体亚健康。通过锻炼,大二体测时及格率激增。
李景升老师认为,到了大三、大四,由于学校停止了体育课,再加上一些大学生作息时间、生活起居缺乏规律性,健康状况逐渐下滑,体测结果肯定不理想。
但也有老师认为,体质测试成绩与学业挂钩政策落实不到位,助长了学生们的“懒病”。 另外,我国目前有关体育安全事故的立法制度还不够完善,一旦体育课出现安全问题,学校和教师都要承受巨大的压力,所以很多老师不敢去真正按体育锻炼的强度去上体育课。
还有一个让很多学校都讳莫如深的原因,就是有些大学对学生体测流于形式,不是在激发学生锻炼积极性上动脑筋,而是把主要精力用在上报数据上,导致一些体质差的大学生对体测结果不关心、不重视。
建议学校规定学生每天至少锻炼30分钟
针对大学生在体测中暴露出的问题,接受采访的老师和学生们给出了许多建议。李伟老师说,清华大学非但没有停止大三、大四学生的体育课,而且还把体育课课时提高到每周三四节课。因此,他建议相关学校应向清华大学学习,把体育课贯穿于大学生活的始终。
河北科技大学李景升老师建议学生宿舍统一规定作息时间,并严格执行;规定学生周一至周五每天参加至少30分钟的体育锻炼,每天下午4时30分至5时为固定锻炼时间。
大学生李文硕建议同学们不要老是宅在宿舍玩游戏,或躺在床上睡觉、玩手机,趁着自己还是一名衣食无忧的大学生,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养成健身的好习惯。
老师希望大学生们应像塑造人格那样塑造体格,以适应将来就业岗位和社会的需要。
(注:请邱先生持有效证件到报社领取线索奖50元)
视频新闻&&|&
互动访谈&&|&
今日焦点&&|&体测不达标毕不了业 你准备好好上体育课了吗?
  一中学体育场,学生们在进行变速跑训练。 新华社 图  体能测试不达标,就拿不到毕业证!开学了,你准备好好上体育课了吗?  新学期到了,教育部日前发布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以下简称新标准),将开始实施。相对于旧版标准,新标准取消了选测项目,设置统一的必测项目,中学生和大学生必须测长跑,初中以上男生必测引体向上。测试成绩要与毕业证挂钩,不少网友大呼:要好好健身,再也不敢逃体育课了!  标准  体测不足50分影响毕业  按照新标准的要求,每个学生每学年评定一次,成绩记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登记卡》。该标准的学年总分由标准分(100分)与附加分(20分)之和构成,满分为120分。学校根据学生学年总分评定等级:90.0分及以上为优秀,80.0~89.9分为良好,60.0~79.9分为及格,59.9分及以下为不及格。  商报记者在新标准条文中看到,学生测试成绩列入学生档案,作为对学生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评定达到良好及以上者,方可参加评优与评奖;成绩达到优秀者,方可获体育奖学分。测试成绩评定不及格者,在本学年度准予补测一次,补测仍不及格,则学年成绩评定为不及格。  不仅如此,体测成绩还将与毕业证挂钩,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毕业时,测试成绩达不到50分者按结业或肄业处理。  现状  多数大学男生,引体向上0个  在新标准中,设置了统一的必测项目,中学生和大学生必须测长跑;对于初中以上的男生,引体向上也是必测项目。  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评分表》中的及格线,大三大四男生1000米为4分30秒,50米跑为9.0秒,立定跳远为2.10米,引体向上需要11次。大三大四女生800米为4分30秒,50米跑为10.2秒,立定跳远为1.52米,仰卧起坐则需要27次/分钟。  这些及格线难吗?学生们能达标吗?昨日,西南政法大学体育部周主任告诉商报记者,相对来说,跑步、跳远和仰卧起坐的及格线都易达到,多数学生在4分钟就能完成1000米跑。但引体向上达标有难度。  “多数男生引体向上的完成量为0个。”西南政法大学体育老师杨靖在看过新标准后告诉商报记者,引体向上最考验臂力,多数学生都完成不好,尤其是大三大四的学生,他们的体育课运动相对较少。“但只要坚持锻炼,一两年时间内还是能达标的。”  对策  新增并调整体育课  “学校会根据新标准的要求,适当新增或调整体育课程”,周主任表示,现在学生的体质相对较弱,新标准的规定有利于学生综合体能的发展,值得肯定和推广。  “我们只有大一大二学生的体育课必修课成绩会和毕业证挂钩。”昨日,重庆大学党委宣传部徐老师也告诉商报记者,其他的体能测试成绩都不会影响毕业。体能测试的难度也都不高,目前,学校还没有学生因体育成绩不达标而没能顺利毕业。  “但现在学生的体质确实不如从前,若想达到及格线,还需要加强锻炼”,徐老师说,有些学生有运动的想法,但动力不足就找各种借口放弃了,现在有了新规定,大家运动锻炼的积极性会更高,“学校也会全力支持”。  各方声音  学生:逼着“宅男”动起来  余剑铭是重庆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大二学生,他在接受商报记者采访时说,大一时他曾做过体能测试,跑步、立定跳远成绩都还不错,能达到新标准的及格线。“若是体能测试成绩也和毕业证挂钩,大家运动起来更有动力。这一招能让‘宅男’也动起来,再也不敢逃体育课了!”  “我50米跑的成绩是6秒!”老家在福州,现是重庆大学大三学生的徐锐睿听到体能测试成绩将和毕业证挂钩很是高兴。他笑着说,锻炼就应该是全民参与,从小学开始抓起。徐锐睿喜欢运动,空闲时常和同学一起爬山、骑自行车游玩。“身体好了,才有精力好好学习。”  家长:赞成孩子多运动  对于教育部发布的该标准,不少家长拍手叫好。家住石油路的罗女士告诉商报记者,她儿子今年14岁,在重庆二十九中学读初三。孩子上小学时,常常和同学一起打羽毛球、乒乓球,现在学习紧张,运动的机会也少了。罗女士说,儿子身高有1米8多,但有些偏胖,“身体比一切都重要,是学习的本钱。”罗女士自己从事餐饮行业,放假时间不固定,周末假期都少有机会陪孩子运动,学校若加强体育培训是再好不过的事。  侯女士家住南坪,女儿今年10岁,在南坪实验小学读四年级。她说,女儿从小就好动,喜欢跳舞,喜欢户外运动,自己也很支持。“孩子的体质教育就应该从小抓起,初高中都不间断,直到大学”,将体能测试的成绩纳入孩子的档案,甚至与毕业证挂钩,都是不错的激励方法。  网友:引体向上“鸭梨山大”  在微博上,“大学生体质标准”成了热门话题,截至昨日晚上7点半,有4.4万网友参与讨论,9761人表示新标准中的及格线对自己毫无压力。  网友“@阿乖觉得没有过不去的坎儿”说:其实这个标准一点都不高,只有那些体重超标平时又不爱锻炼的同学才会挂,绝大部分都是及格的。  网友“@忧渐愁”表示:标准不高,系统训练引体向上也不是多难,体能对修身养性和学业都非常重要。  但也有网友表示,难度还是有的。网友“@鲤鱼星人”说:其他表示无压力,引体向上就……0个!  专家观点  加强学生锻炼 社会受益无穷  “全民运动将给个人、国家和社会带来长远利益”,昨日,重庆师范大学社会与历史学院教授赵昆生在接受商报记者采访时说,新标准的发布非常积极,符合学生的锻炼水平。尤其对小学、中学及大学生的体能测试都有相应规定,并将测试成绩作为高校毕业生的考核标准,这是鼓励并激励学生运动,对全民体质的增强、全面性发展非常有利。  赵昆生表示,在历届高校军训中,常有学生因体力不支而晕倒,也有大学生毕业时想参军,身体素质却达不到要求,“学生的可塑性非常强,以在校学生为主,在教给他们知识的同时,提高这些人才的身体素质,不仅让他们一生受益,更让国家和社会受益无穷”。  背景  小学生200米跑晕 大学生过半运动不足  据郑州媒体此前报道,郑州市小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中,小学生体能现状让老师和家长大跌眼镜:仰卧起坐只能做3个,200米跑着跑着晕倒了……  同样的问题,在大学生群体中也普遍存在。《中国大学生健康与生活行为调查报道》显示,65.68%的中国大学生运动不足。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30年来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监测大数据,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近年首次出现“大部分指标止跌回升”的情况。但在教育部公布的大数据中,青少年体质健康形势依然严峻。大学生体质健康下滑趋势依然没有得到遏制,在很多指标上,大学生不如中小学生。  测试  看看大学生体测标准你能达到吗?  大三大四体测50分标准  男生50米跑 9.2秒  女生50米跑 10.4秒  男生坐位体前屈 3.2厘米  女生坐位体前屈 5.7厘米  男生立定跳远 205厘米  女生立定跳远 147厘米  男生引体向上 10次  女生一分钟仰卧起坐 25次  男生1000米耐力跑 4'50"  女生800米耐力跑 4'42"
扫描二维码,给“病残儿的母亲”些微温暖!
她们有一个异于常人的孩子。
她们是没有选择只能坚强的母亲。
她们活着的唯一支柱便是孩子活着,但有时,她们却宁愿和孩子一起死。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wymaryhe]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学体测有一次不及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