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巴西尔二世 4岁更强,还是查士丁尼大帝更

十世纪前后的欧洲是什么样的?(国王,领主,农奴,商人想要什么?)
十世纪前后的欧洲是什么样的?(国王,领主,农奴,商人想要什么?)
  拜占庭与罗马帝国:  /view/25057.htm#sub25057  /view/17498.htm  中世纪全盛时期:  人们通常以卡洛林王朝绝嗣,法兰克公爵康拉德一世被选为国王的911年作为东法兰克帝国向德意志帝国过渡的开始.康拉德一世被视为第一位德意志国王(当时的正式称号是“法兰克国王”,后称“罗马国王”;11世纪开始帝国的称号是“罗马帝国”,13世纪后称为“神圣罗马帝国”;15世纪时又附加“德意志民族”于前).  从此,德意志国王就有登基为帝的资格.观念中的皇权是无所不包的,它赋予拥有者以统治整个西方世界的权力.然而,这种观念从未完全在政治上成为现实.为了接受教皇加冕,国王非亲自前往罗马不可.这就开始了德意志国王的意大利政策.他们在意大利北部和中部的统治维持了300年之久,从而在德国的大计上不能遇事亲躬.奥托的继承者们统治期间为此经受了严重的挫折.继任的萨利尔王朝再次出现繁荣.亨利希三世时()德意志王室和帝位均达权力的最高峰;主要是坚决保持了它们对教皇的优先地位.亨利希四世()却无法维持这一局面.在关于主教任命权的斗争中(授职之争),他虽然表面上对教皇格里哥里七世取得了胜利,但是他赴卡诺萨的赎罪之行(1077)对皇位来说不啻是一次不可挽回的丧失声望之举.从此以后,皇帝和教皇就平起平坐了.  1138年开始了施陶芬王朝的百年统治.弗里德里希一世巴巴洛萨()在同教皇、意大利北部诸城市以及同他在德国的主要对手-萨克森公爵雄狮亨利希的斗争中重新振兴了皇室.然而,在他统治期间,领土开始四分五裂,最后削弱了中央权力.巴巴洛萨的继承人亨利希六世()和弗里德里希二世()时期尽管皇室权力强大,这一发展仍在继续.宗教的和世俗诸侯成了拥有半主权的“邦君”.  随着施陶芬王朝的衰亡(1268),西方的无所不包的皇权实际上已然终结.德国内部各种纷争的力量使它无法成为民族国家,而当时这一过程却正在西欧其他国家中进行.这是德国人成为“后起民族”的根源之一.  马其顿王朝  1,巴西尔一世(867-886)拜占庭皇帝,马其顿的希腊人后裔,原为迈克尔三世的护卫.他娶了迈克尔的情妇奥多西娅,他们的儿子兼继承人立奥六世因而被普遍怀疑是迈克尔三世的儿子.866年, 在迈克尔的支持下,巴西尔谋杀了迈克尔的叔叔、帝国的实际统治者、凯撒巴达斯. 巴西尔随后被封为凯撒. 867年, 巴西尔再次谋杀了放荡的皇帝迈克尔,登基为帝.由此开创了拜占庭马其顿王朝.马其顿王朝以其强盛的国力和领土的扩张而闻名,是当时欧洲最强大的国家.巴西尔一世在位期间,大力加强了立法机构的工作, 使因长期战乱而被遗忘的查士丁尼法典得以复兴,因而巴西尔一世被称为“查士丁尼第二”.他整理的六卷希腊文的法典被称为“巴西尔法典”.877年,被巴西尔流放的君士坦丁堡牧首费奥提斯,将罗马教皇阿德里安一世支持的牧首赶走后重新复位,此事件是罗马公教和希腊正教事实上分裂的里程碑.巴西尔一世时期,拜占庭开始了反攻的序幕.他从撒拉森人手里收复了意大利南端的巴厘和卡拉布里亚区,恢复了拜占庭对亚得里亚海的控制.  2,立奥六世(886-912)拜占庭皇帝,巴西尔一世之子, 被称为“智者”.他和其父互相憎恨(因为他很可能是被巴西尔谋杀的迈克尔三世的儿子.)886年,巴西尔在打猎时意外死亡,他的死被怀疑是一起谋杀,而立奥很可能是参与者. 立奥在位期间最终完成了“巴西尔法典”的翻译和整理工作.他在894-895年间,被保加利亚王国击败,丢失了多瑙河以南的大片土地.907年和911年,基辅罗斯大公奥列格为了获取和拜占庭贸易的关税优惠,入侵拜占庭,并赢得了和拜占庭的优惠贸易权利.912年,立奥在试图收复克里特岛的战斗中被撒拉逊人击败后,郁郁而终.  3,亚历山大三世(912-913)拜占庭皇帝, 立奥六世之弟.  4,君士坦丁七世(913-959)拜占庭皇帝, 立奥六世之子, 其叔去世时,年仅7岁,由君士坦丁堡牧首尼古拉斯摄政. 尼古拉斯和保加利亚皇帝西蒙达成了和议.(当时保加利亚国王西蒙自号皇帝)拜占庭和保加利亚之间长期战事暂时告一段落.919-944年间,君士坦丁和其岳父罗曼努斯一世一起成为共同皇帝. 949年,君士坦丁收复克里特岛的军事行动再次失利. 958年,基辅罗斯女大公奥尔加访问了君士坦丁堡,接受了洗礼,被赐予了基督教名海伦娜, 奥尔加回国后, 将东正教带回了基辅,并开始将其人民改宗为东正教徒.  5,罗曼努斯二世(959-963)拜占庭皇帝, 君士坦丁七世之子.961年,他的将军奈塞菲雷斯*福卡斯(日后的皇帝奈塞菲雷斯二世)终于收复了克里特岛. 963年,罗曼努斯被他的第二个妻子、旅馆老板的女儿狄奥法诺所毒杀.(很多拜占庭皇帝的妻子都是平民,由于拜占庭皇帝的至高无上地位,拜占庭的皇帝很少会去搞西欧各国那样的政治联姻.往往能娶到自己所爱的人,因而像罗曼努斯那样被自己所爱的人加害的事情也不会少. )  6,奈塞菲雷斯二世(963-969)拜占庭皇帝, 罗曼努斯二世的遗孀狄奥法诺的第二任丈夫. 960年,他率军远征克里特岛, 经过8个月的围困,终于从撒拉逊人手里夺回了克里特岛,这是马其顿王朝获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 随后奈塞菲雷斯回师东方,962-963年间,收复了叙利亚北部的阿勒颇(但未能长期占领).得知罗曼努斯去世后, 他回军君士坦丁堡,由于他在军队中的巨大声望,君士坦丁堡牧首和摄政的皇后狄奥多拉均支持他加冕为帝. 此后他不顾牧首的反对娶了狄奥多拉,延续了马其顿王室世系.此后他继续他的军事行动, 964-966年,他收复了小亚细亚半岛东南角的西里西亚地区.并深入美索不达米亚和叙利亚.在此期间,君士坦丁堡牧首尼斯塔斯率军收复了塞浦路斯岛,拜占庭恢复了对于东地中海的绝对控制.968-969年,奈塞菲雷斯收缩战线从美索不达米亚和叙利亚的大部分地区撤军, 稳固地占领了地中海东岸的安条克和阿勒颇.相对于在东方取得的重大战果, 奈塞菲雷斯对西方的战事则多有不利,964-965年,尼斯塔斯牧首远征西西里岛,但在海上和岛上均被撒拉逊人击败.967年,拜占庭为了在意大利的领地和神圣罗马皇帝奥托一世开战,被击败,拜占庭不得不退回了意大利南部.为了维持帝国四处征战的庞大军费,奈塞菲雷斯加重了国内的赋税和对教会财富的掠夺,遭致国内的暴动.969年,他被其著名的杀夫成性的妻子狄奥法诺和他的小舅子约翰谋杀.  7,约翰一世(969-976), 拜占庭皇帝,罗曼努斯二世和奈塞菲雷斯二世的妻子狄奥法诺的弟弟.969年,他和其姐合谋在奈塞菲雷斯的卧室谋杀了他,并被推选为皇帝.970-973年间, 他决定性地击败了著名的基辅罗斯大公斯维雅托斯拉夫,收复了被基辅罗斯占据的多瑙河以南的色雷斯地区,解除了罗斯人的威胁. 此战之后的近千年时间里俄罗斯人再也无力跨过多瑙河. 974年,他轻易击败了阿拉伯人,收复了从叙利亚腹地直到幼发拉底河中部的大片领土.  8,巴西尔二世(976-1025)拜占庭皇帝, 罗曼努斯二世之子.被称为“保加利亚人杀手.”他在位期间,拜占庭国力达到了查士丁尼大帝之后5个世纪以来的极盛.但由于其后继者的普遍低能,其成果相继失去.  988年巴西尔二世成功地和基辅大公弗拉基米尔一世结成联盟,罗斯军队成为拜占庭军队的雇佣军.(这次结盟拜占庭的代价是贴出了皇帝的妹妹安娜, 由于罗斯人被拜占庭人视为蛮夷,安娜起先坚决拒绝,以死相抗,但最后为了国家利益,不得不就范. )  990年,巴西尔大败叙利亚的阿拉伯军队,一举收复了全部叙利亚,包括了巴勒斯坦和耶路撒冷. 这是这个基督教圣地在希拉克略皇帝后首次回归拜占庭,而拜占庭也成功地保住了这块土地达75年之久.  新千年到来后,巴西尔开始了他征服保加利亚沙皇萨缪尔的军事行动.1002年,保加利亚达到了其极盛时期,通过一系列的征服,萨缪尔将保加利亚的疆域扩张到了北至多瑙河, 南达希腊北部,东抵亚得里亚海,西至黑海的广大区域. 而所有的领土都是300年来从拜占庭夺走的.而巴西尔决心夺回这些领土,在此后的十几年中拜占庭军和保加利亚军队在巴尔干长期交战.日,巴西尔将保加利亚主力逼至爱琴海北岸的萨洛尼卡附近,迫使保加利亚军队与其决战. 拜军获得决定性的胜利,俘虏了14000名保军,巴西尔命令将99%的战俘刺瞎,而令剩下的1%战俘把他们带回家,以恐吓保加利亚人,由此巴西尔赢得了“保加利亚人杀手”的名声.1018年,巴西尔大举入侵保加利亚, 保加利亚第一王国就此灭国. 拜占庭兼并了保加利亚的所有领土达168年之久,并使达尔马提亚的塞尔维亚王国臣服.而与此同时,1016年,巴西尔和基辅罗斯联合,击败了卡赞王国对克里米亚半岛的进攻,成功保住了拜占庭在克里米亚半岛南部的领土.  巴西尔胜利回军后,转向了东方,入侵亚美尼亚王国,使亚美尼亚在两个世纪后再次回归拜占庭. 此外巴西尔还收复了意大利南部被诺曼人征服的大部分领土 . 1025年巴西尔出兵准备征服欧亚最后一块拜占庭的传统领地西西里,但不幸在途中逝世.巴西尔留下的帝国,恢复了拜占庭除了埃及和西西里以外的所有领土.他一生和他的军队同起同居,被称为“军队之父”,死后,他没有葬在拜占庭传统的皇家陵地,而要求葬在他的骑兵训练营地.他堪称是为了拜占庭奋斗终生的军人 .  9. 君士坦丁八世()拜占庭皇帝, 罗曼努斯二世之子,巴西尔二世之弟.死后和巴西尔一样无男嗣,皇位落入其女佐伊及其一系列丈夫手中,而他们全都是无能之辈,以致于巴西尔二世的功业很快化为过眼云烟.  10. 罗曼努斯三世()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八世的女儿佐伊的第一任丈夫. 君士坦丁临死前令他娶了自己的女儿,并以他为继承人.在位期间,他不停地减免政府赋税,以致于帝国的财政状况出现了混乱.1030年,他在安条克附近被阿拉伯人击败,丢失了叙利亚北部的阿勒颇.1034年,他被其妻子毒杀.  11.迈克尔四世()拜占庭皇帝,佐伊的第二任丈夫. 他原是佐伊的侍从,佐伊迷上他后,毒杀了他的丈夫罗曼努斯三世,并嫁给了他. 年间,拜占庭将军乔治*马尼阿瑟斯几乎已经将撒拉逊人赶出了西西里岛. 但被涌入西西里岛的意大利诺曼人所击败,至1041年,大部分西西里又再次失陷于诺曼人之手.而从1040年起,北部的塞尔维亚人和保加利亚人又在马其顿和色雷斯爆发了争取独立的起义.  12.迈克尔五世()拜占庭皇帝,迈克尔四世的侄子和养子 .1042年被佐伊发动的政变推翻.  13. 君士坦丁九世()拜占庭皇帝,佐伊的第三任丈夫.1043年,他用希腊火击退了基辅大公雅罗斯拉夫的进攻. 1046年,塞尔柱人和拜占庭首次接触, 1048年,双方在亚美尼亚达成了休战协议.1053年,君士坦丁因为财政拮据,解散了亚美尼亚边防军,这一荒谬的做法,等于为塞尔柱人打开了大门. 1054年,几个世纪的分歧最终导致基督教两大教会的正式分裂. 教皇列奥九世和君士坦丁堡牧首断绝了关系,并将君士坦丁堡牧首开除了教籍.这一分裂使君士坦丁九世意图和教皇联合在意大利抵抗诺曼人的企图破灭.  14.狄奥多拉()拜占庭女皇, 君士坦丁八世的长女,佐伊的姐姐.1055年, 君士坦丁九世去世,作为马其顿王室唯一活着的后代,70岁高龄的狄奥多拉被推为女皇.1056年,她去世前,将皇位传给了她的宠臣迈克尔(称迈克尔六世).马其顿王朝结束.年间,迈克尔六世即位为帝,但他没有受到普遍的承认,也不被列入马其顿王朝世系.  科穆宁王朝  1.艾萨克*科穆宁一世()1057年,小亚细亚弗里吉亚贵族发动叛乱,轻易推翻了迈克尔六世, 并将科穆宁家族的艾萨克推上了皇位,开创了拜占庭的科穆宁王朝.艾萨克即位后,致力于削弱君士坦丁堡世俗贵族的权力, 并试图没收教会财产以充实国库,虽然他过于激进的改革措施遭受到贵族和教会的一致反对,也不被人民所理解,但的确增强了国力,从而延缓了拜占庭帝国崩溃的脚步.1059年,艾萨克在多瑙河流域打败了马扎尔人和佩切涅格人. 胜利回师后,艾萨克病重退位.  2.君士坦丁十世()拜占庭皇帝,艾萨克一世的养子和继承人. 在位期间,诺曼人夺取了拜占庭在意大利南部的大部分领地,拜占庭仅保有巴厘周围的一小块领地. 在小亚细亚则受到塞尔柱人的攻击.  3.迈克尔七世()拜占庭皇帝, 君士坦丁十世之子.1068年其继父罗曼努斯四世篡位.1071年,罗曼努斯在曼西克特战败被俘后复位.1071年,拜占庭被诺曼人夺走了意大利的最后一块领地巴厘. 1074年,塞尔柱人在小亚细亚半岛如入无人之境,拜占庭丢失了小亚细亚的大部分领土,仅保有西部沿岸从尼西亚到以弗所的领土. 1078年,保加利亚爆发起义,他的两位将军也起兵反对他,迈克尔不得不宣布退位.  4.罗曼努斯四世()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十世遗孀的丈夫.1068年,他发动政变夺取了皇位. 他即位后,对塞尔柱人和阿拉伯人连续用兵,一度打到了幼发拉底河流域.但1071年,在亚美尼亚凡湖附近的曼西克特,罗曼努斯被塞尔柱首领阿尔普*阿尔斯兰决定性地击败,他本人被俘.以下是作为战俘的罗曼努斯和阿尔斯兰之间一段名垂史册的对话:  阿尔斯兰:“如果我被你俘虏,你会怎么做?”  罗曼努斯:“我也许会杀了你, 也许会把你拉到君士坦丁堡大街上示众.”  阿尔斯兰:“我对你的惩罚更严厉,我将饶恕你, 你将获得自由.”  曼西克特之战,使拜占庭的东部防线彻底瓦解, 塞尔柱人可以不受阻挡地涌入小亚细亚.这是拜占庭国势由盛转衰的决定性战役, 而拜占庭也从此失去了近东强国地位,不得不求助于西方国家,而拉丁人的十字军行动即将带给拜占庭更大的灾难.  5.奈塞菲雷斯三世()拜占庭皇帝, 迈克尔七世遗孀的丈夫.原为迈克尔在小亚军队的将军,1078年,他起兵反叛迈克尔七世,迫使迈克尔退位,在迈克尔去世后,他娶了他的妻子.  6.亚历克修斯一世()拜占庭皇帝,艾萨克一世的弟弟约翰的三子,自1059年后,皇位再次回归科穆宁家族.在位初年,诺曼人首领罗伯特横扫爱琴海沿岸,围攻希腊沿海诸城市.1085年,罗伯特去世,诺曼人停止了征服,拜占庭侥幸地保住了希腊.此后佩切涅格人和库曼人相继入侵色雷斯,直接威胁了君士坦丁堡.而最大的威胁依然来自塞尔柱人,拜占庭无力阻止塞尔柱人在小亚的迅速推进,不得不向西方求援.1095年,教皇乌尔班二世发起十字军运动,年的第一次十字军东侵中,十字军收复了大部分的小亚细亚,并在地中海东岸建立了一系列基督教国家,包括了安条克公国,埃德萨伯国,的黎波里伯国和耶路撒冷王国,而拜占庭的虚弱也被西方的骑士一览无余.  7. 约翰二世()拜占庭皇帝, 亚历克修斯一世长子.在位期间,由于几个近东基督教国家作为屏障,拜占庭相对比较平静,最大的威胁来自海上强国威尼斯,威尼斯为了争夺东地中海的霸权,和拜占庭的冲突日益激化.  8.曼纽尔一世()拜占庭皇帝,约翰二世之子.1144年, 法王路易七世率第二次十字军东征,法国人和拜占庭人公开冲突, 内讧不断,第二次东征一无所获.1149年,曼纽儿一世入侵西西里和意大利南部,虽然在海陆两线均被击败,拜占庭还是在意大利南部得到了一个立足之地.年,和年,他两次入侵匈牙利,但1168年在匈牙利的泽曼地区被决定性地击败,拜占庭由此丢失了达尔马提亚的宗主权. 1169年他和耶路撒冷王国联合远征埃及,但在1176年被击败.曼纽尔一世在位期间,力图恢复拜占庭往日的荣耀,四处出击,但屡屡碰壁,拜占庭复兴的最后努力,以失败而告终.  9,亚历克修斯二世()拜占庭皇帝,曼纽尔一世之子.1183年,被其岳父安德鲁尼克斯用绳子勒死.  10.安德鲁尼克斯一世()拜占庭皇帝,亚历克修斯一世之孙,亚历克修斯二世的岳父.1185年,被安格鲁斯家族的艾萨克二世推翻.科穆宁王朝终结.  安格鲁斯王朝  1.艾萨克二世(, )拜占庭皇帝.1185年,保加利亚人起义,建立起第二保加利亚王国. 1187年他派去镇压的军队哗变, 反而围攻君士坦丁堡,虽然叛军被击败,但拜占庭已无力阻止保加利亚的独立.保加利亚在失国168年后,再次立国,而拜占庭则失去了近一半的欧洲领地, 遭受沉重打击. 1189年,西欧三大名王组织第三次十字军东征,但未能征服埃及王萨拉丁.1195年,他的哥哥亚历克修斯三世发动政变,将其废黜,刺瞎并监禁了他.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期间,他曾短暂复位,和其子为共同皇帝.  2.亚历克修斯三世()拜占庭皇帝, 艾萨克二世之兄.1195年,他趁艾萨克二世外出打猎之机,发动政变,加冕为帝.1202年,第四次十字军东征开始,十字军原来的目标本是埃及,但威尼斯的组织者们在商人们的唆使下,鼓动十字军将目标改为君士坦丁堡,1203年,当十字军开始君士坦丁堡围城战时,亚历克修斯三世居然逃跑了,艾萨克二世的儿子亚历克修斯四世罢免了他叔叔.开始领导君士坦丁堡保卫战.  3.亚历克修斯四世()拜占庭皇帝,艾萨克二世之子.1203年他释放了他父亲,并辅佐他瞎了眼的父亲,成为共同皇帝. 1204年1月领导君士坦丁堡保卫战的将军亚历克修斯五世迫使其父子退位.  4.亚历克修斯五世(1204)拜占庭皇帝. 日,君士坦丁堡被拉丁十字军攻克,这是君士坦丁堡历史上第一次被外族攻克.君士坦丁堡遭到了拉丁人的疯狂洗劫.拉丁人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建立起了拉丁帝国,直到57年后,君士坦丁堡才被拜占庭人收复.  此后的拜占庭日渐式微,以下将拜占庭此后二百多年苦苦挣扎的情况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1202年,君士坦丁堡陷落后, 拜占庭人在尼西亚(小亚西部),伊庇鲁斯(希腊西北沿岸)和特拉比松(伯罗奔尼撒半岛南部)建立了三个流亡王朝.1261年,尼西亚帝国帕里奥洛加斯王朝的摄政迈克尔八世解放了君士坦丁堡,恢复了拜占庭帝国,当时的拜占庭帝国仅保有小亚西端以尼西亚为中心的吕底亚地区,君士坦丁堡,色雷斯,马其顿和特拉比松.此后200年,拜占庭一直在帕里奥洛加斯王朝统治下. 1299年开始奥斯曼人在小亚中部兴起,至1355年,奥斯曼人已经控制了整个吕底亚,拜占庭失去了所有的亚洲领地. 而巴尔干的马其顿则被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瓜分. 拜占庭仅拥有君士坦丁堡、色雷斯、特拉比松和萨洛尼卡等爱琴海沿岸孤立据点.于是拜占庭向西方求救,但西方提出的条件是两个教会必须统一.拜占庭虽然颁布法律统一教会,但拜占庭的居民并不接受罗马天主教.虽然一些西方的雇佣军来到拜占庭参战,但西方大多数人宁可拜占庭死亡,眼睁睁地看着奥斯曼帝国将拜占庭的剩余地域蚕食殆尽.  1451年起,奥斯曼人开始围攻君士坦丁堡,奥斯曼人围城长达两年,动用了先进的大炮武器,方于日攻陷了弹尽粮绝的君士坦丁堡. 拜占庭帝国的最后一位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同日在保卫君士坦丁堡的最后战役中阵亡.1461年,特拉比松陷落,中世纪伟大的拜占庭帝国的最后一抹余光徐徐熄灭.  拜占庭一共出了三位女皇在这里在详细说明一下:  1、艾琳(Irene 752-805)  拜占庭伊苏里亚朝女皇,797-802年在位.出生于雅典,后为拜占廷皇帝利奥四世之妻.帝死后,艾琳成为少主君土坦丁六世的摄政.787年在奈西亚召集第二次教会会议,承认圣像崇拜.少主君土坦丁接近成人时,即与她疏远.796年,艾琳被从宫中逐出,两年后复归.她复位后将君土坦丁六世弄成盲人,予以放逐,自己作为女皇执政.但其治国及在阿拉伯、保加利亚两条战线上都不能免于失败,也不能削弱查理曼大帝治理下作为竞争对手而出现的西罗马帝国.她想采取接近查理曼大帝政策,并希望与他结婚,但都告失败.802年,奈塞弗勒所一世发动政变,她波流放,死于累斯博斯岛.由于其恢复圣像的热情及对修道院采取保护政策,被希腊正教会列为圣人.  2、佐伊(Zoe,Porphyrogente 978-1050)  拜占廷马其顿朝女皇,又称“正统嫡系佐伊”,年在位.是君士坦丁八世(在位)之女,罗梅纳斯三世(在位)之皇后.其父死后,夫罗梅纳斯三世即位,她与心腹宦官约翰共谋,于1034年杀害其夫.同年,与出身微贱的帕夫勒戈尼亚人米海尔结婚,米海尔即位为米诲尔四世(年在位).他死后,侄子米海尔五世(在位)图谋将她排除,但被忠诚于马其顿朝的首都市民拥立,作为马其顿朝正统嫡系与妹狄奥多拉共同在1042年即帝位.同年,以六十余岁之身与君士坦丁九世结婚,三人共同执政.此时代在拜占庭帝国史上称为“佐伊之夫时代”,从此开始了马其顿朝的衰败和都市贵族阶级的统治.代表“佐伊之夫”的都市贵族和属省的军人贵族之间的对立,是造成以后帝国半个世纪不稳定的原因.  3、狄奥多拉(Theodura)  佐伊之妹,曾在1042年作为拜占廷帝国共主.1054年君士坦丁九世死后为单独的女皇,在位时间年.
与《十世纪前后的欧洲是什么样的?(国王,领主,农奴,商人想要什么?)》相关的作业问题
20世纪不用说了吧,希特勒!19世纪或许有出入!我认为是拿破仑!
开玩笑,怎么是文艺复兴时期(15-17世纪)呢.17—18世纪从欧洲的历史角度来看,是欧洲从封建社会开始转型为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期,这两百年欧洲大国的争霸战争不断,先是法国霸主路易十四,后是瑞典丹麦争霸,三十年战争(第一次欧洲国际战争),普鲁士崛起,沙俄面向欧洲(彼得一世的改革),波兰由盛转衰俄普奥三家瓜分波兰,土耳其
明前期 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划时代发展、远洋航海技术16世纪 哥白尼太阳中心说 明中期 李时珍《本草纲目》17世纪 伽利略天文望远镜、哈维血液循环学说、波义耳近代化学、笛卡尔解析几何、牛顿力学体系 明后期
拿破仑的崛起,全欧洲混战,第一次工业革命
The nineteenth centaury Europe, local capitalists and social celebrities popular a kind of relaxed personalized mode of life, europeans romantic, elegant temper
这五十年,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后,于1804年称帝,并颁布拿破仑法典(这个的影响相当深远),欧洲列强如英,普,奥,俄等国组成多次反法同盟,但多次失败,法国控制了欧洲大片领土.1814年,反法同盟在莱比锡打败拿破仑,他被迫退位.接着又在滑铁卢击败拿破仑,阻止了他的复辟.法国衰落,沙俄崛起,成为欧洲宪兵,组
二战后欧洲的国际地位被美国和苏联所取代,六十到九十年代在政治上建立欧盟军事上建立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才使得欧洲继续保持很高的国际地位
: 一、十九世纪前半期的欧洲社会 政治思想(一)保守主义 (二)自由主义 (三)古典政治经济学 (四)德国古典哲学. (五)马克思主义 (六)民族主义. (七)孔德和实证主义社会 二、十九世纪后期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西方社会政治思想. (一)进化论和社会达尔文主义 (二)反理性主义哲学 (三)社会科学的新发展
欧洲: 1行星运动三定律 丹麦天文学者、布拉格天文台台长第谷,从1576年起,二十年如一日和助手们进行了大量的天文观测工作.他的观测结果比前人准确50倍,几乎达到肉眼观测精度的极限,是望远镜发明以前最卓著的天文观测. 1601年,第谷临死前把全部观测资料交给新来的青年助手开普勒,开普勒信仰哥白尼的目心说,相信宇宙可以用
1.十九世纪中期刚刚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所以选 C轮船,火车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典型产物2.A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不是最早的最早的是荷兰
马可波罗 马可·波罗,13世纪来自意大利的世界著名的旅行家和商人.17岁时跟随父亲和叔叔,途经中东,历时四年多到达蒙古帝国.他在中国游历了17年,曾访问当时中国的许多古城,到过西南部的云南和东南地区.回到威尼斯之后,写下著名的《马可·波罗游记》记述了他在东方最富有的国家——中国的见闻,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热烈向往,对以
所有的发音及名称都是一种称谓,就好像汉语中出现象形文字中的“狗”字,为什么读gou不读ren,英语的发音规则只是最原始习惯的保留,另外英语中有大量的法语单词,还会借鉴拉丁文,汉语,日语其他国家的词汇
Classical music refers to those that created under the traditional background of European culture which existed from Baroque Period() to early 20th cen
18世纪处于英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的中间,俄罗斯正步入自己的黄金年代,法国革命的热潮汹涌澎湃,波拿马拿破仑开始展露头角.这段时间欧洲最主要的战争是俄罗斯打败瑞典,取得了波罗的海出海口.同时也与普鲁士、奥地利一起,瓜分了波兰.欧洲的贵族制度到现在都还有,只是有名无实而已,所以伯爵、公爵这些都有的,像以前曼联的主帅弗格森,不
中国没有主动向东南亚国家扩张,自古中国都以中原也就是今天的河南为政治中心,唐朝后移向西北,宋时又移回汴京即今开封,元朝可以说是对外扩张最大的王朝,但也是往东西欧方向,唯一的一次应该是1407年至1428年,明朝成祖趁越南皇朝内乱之际,出兵占领越南,并在升龙设立了交趾布政司(行省),进行直接统治.这不是明朝主动发起的,是
就答共和制与君主立宪制的不同啦
本文通过对比法国19世纪上半叶的两位自由主义思想家——基佐与托克维尔对待民主的不同态度,揭示出19世纪上半叶法国自由主义演进中的两个重要“路标”:以基佐为代表的反民主的自由主义和以托克维尔为代表的民主的自由主义.1789年爆发的法国大革命同时打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旗号,法国的底层民众历史上第一次以“主权者-人民”
推荐你去看看 西方世界的崛起网上有电子版的在荷兰率先形成了资本、成为现在金融银行体系的先驱 有重大意义
1809年拿破仑一世(Napoléon Bonaparte)在波兰中部建立华沙公国(Księstwo Warszawskie),拿破仑失败后,华沙公国被肢解,其西部土地成为波兹南公国(Wielkie Księstwo Poznańskie),受普鲁士管辖;在克拉科夫成立了中立的克拉科夫共和国(也叫克&p&有且有很大的关系。&/p&&p&玫瑰战争的过程也够曲折的了,争取讲得有趣一点,当故事听。与法国有关的内容将以粗体标出,以作强调,以下为正文:&/p&&p&&b&玫瑰战争的直接导火索,是兰卡斯特家的这位国王(指亨利五世)在最不该死的时候嗝屁咯&/b&。&/p&&figure&&img src=&/v2-541be83dd8e2c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84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v2-541be83dd8e2c_r.jpg&&&figcaption&亨利五世, 英格兰国王,在位9年,期间军事成就辉煌,使英格兰在百年战争中占据上风&/figcaption&&/figure&&p&亨利五世是英法战争后期英国最重要的军事统帅,在阿金库尔战役用长弓兵重创法军骑兵,迫使&b&法国求和。求和的条件,是亨利五世成为神智不清的法王查理六世的摄政和继承人。&/b&&/p&&figure&&img src=&/v2-ad381619a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2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v2-ad381619a_r.jpg&&&figcaption&阿金库尔战役是英法百年战争中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是英国长弓手最辉煌的胜利之一&/figcaption&&/figure&&p&亨利五世绑架了查理六世,还把查理儿子的王位继承权剥夺了。&/p&&figure&&img src=&/v2-622a241f674bccac3dc1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79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v2-622a241f674bccac3dc1_r.jpg&&&figcaption&法兰西国王查理六世,在位期间权势贵族分裂、争权夺利,是百年战争中法国失利的重要原因之一&/figcaption&&/figure&&p&英国赢得百年战争的胜利,几乎就在眼前,就在这节骨眼,亨利驾崩:&/p&&p&亨利的儿子亨利六世年幼,结果摄政的几个贵族先掐了起来;&b&英国先前的盟友勃艮第公爵,也在背后捅了一刀&/b&。当然&b&最关键的是英国当时还只是英格兰,人力上远不如法国,耗不起持久战,亨利没法在生前搞定法国反抗实力,他一死法国就卷土重来了。&/b&&/p&&p&&b&百年战争之后,英王不仅没有拿到法国王位,连自己在大陆上的领土阿基坦一带,都丢给了法国,彻底失败了。英国大大小小的军事贵族都失去了大陆的采邑,就只能在岛上带着家兵互掐&/b&;更糟糕的是,亨利五世的儿子亨利六世,是个废物点心,懦弱不说脑子还有点问题。&/p&&figure&&img src=&/v2-0b42a17a14d0bedbfb3a34fb63d99f43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43& data-rawheight=&59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3& data-original=&/v2-0b42a17a14d0bedbfb3a34fb63d99f43_r.jpg&&&figcaption&英格兰国王亨利六世,亨利五世的独生子,兰开斯特王朝最后一位英格兰国王,一位失败的政治家&/figcaption&&/figure&&p&这时候英国北方最大的封建主,&b&约克公爵理查&/b&,就要求兰卡斯特家交出王位。&/p&&p&兰卡斯特家和约克家都是金雀花王朝的后裔,所以法律上来说都有王位继承权;约克家的大本营约克,是英格兰的北方重镇,&b&约克家的军事实力在百年战争后的英格兰首屈一指。&/b&&/p&&p&结果麻烦的事情发生了,亨利六世是废柴,但他娶的老婆&b&安茹的玛格丽特却是个野心家&/b&,成为兰卡斯特家真正的主宰。&b&玛格丽特本身是法国王室的安茹公爵的后代,所以她又受到法王的资助。英法百年战争基本都是在法国的领土上打的,所以法王巴不得英格兰战火纷飞,生灵涂炭,报之前的一箭之仇,所以全力支持玛格丽特和兰卡斯特家&/b&。&/p&&figure&&img src=&/v2-a721cb263a5dad5a01a94c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92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v2-a721cb263a5dad5a01a94c_r.jpg&&&figcaption&安茹的玛格丽特&/figcaption&&/figure&&p&约克公爵理查先是击败了兰卡斯特军,理查成为国王的摄政,但他不能驾驭伦敦的贵族。&/p&&p&&b&在玛格丽特的主导下,国王跑去了考文垂。&/b&&/p&&p&当时理查正在爱尔兰镇压当地起义,所以无法控制伦敦的局势。当他重新回到英格兰,带兵与兰卡斯特军对阵时,其最重要的盟友沃里克背叛了他。约克军大败,理查逃到爱尔兰,在那里重新募集军队,&b&沃里克去了英国在大陆的最后一个据点加来,同时也是他的大本营,又表示支持理查&/b&。&/p&&p&理查再次从爱尔兰启程登陆英格兰,这一回沃里克没起反水,约克军再度击败兰卡斯特军,还俘虏了亨利六世。但是玛格丽特又跑到了英格兰北部募集军队,反对理查称王的贵族也都去了北方。理查亲自率兵讨伐,结果大败,他和沃里克公爵的老爸——同是理查支持者的萨里斯伯里伯爵理查内维尔,连同理查的二儿子都在战场上被杀。&/p&&p&理查战死后,爱德华成为了约克家族新的家主,他在英格兰北部击垮了兰卡斯特家的军队。&b&爱德华现在成为了全英格兰的主宰,&/b&他把兰卡斯特家的最后一个国王亨利六世废掉,&b&自己继任为爱德华四世&/b&。&/p&&img src=&/v2-bc34f7953b0fff108cbd5b3ae9e7113c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92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v2-bc34f7953b0fff108cbd5b3ae9e7113c_r.jpg&&&p&但是爱德华面临着种种困境,其中最大的一个对手,不是兰卡斯特家的势力,而是他昔日的盟友——沃维克。&/p&&p&&b&沃维克是英国在欧洲大陆最后一个据点&/b&——&b&加莱——的总管&/b&,人脉和钱财丰厚,虽然一度背叛了约克家,但在最后决战时还是跟爱德华站在一个阵营里。但是天下打下来后,两人之间的关系就迅速恶化了。&/p&&figure&&img src=&/v2-f463d92d15f60deffcb8c4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12& data-rawheight=&48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12&&&figcaption&理查德·内维尔,沃维克伯爵,国王的拥护者(Kingmaker)&/figcaption&&/figure&&p&彻底撕裂两人关系的导火索,是爱德华的婚姻。&b&本来沃维克凭借他在欧洲大陆上的关系,为爱德华找了法王路易十一的女儿当未婚妻。&/b&但是爱德华出人意料地娶了兰卡斯特系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女人伊丽莎白,她的母亲是兰卡斯特后裔,父亲却是个刚刚被封为伯爵的新人——伍德维尔。&/p&&figure&&img src=&/v2-5f15c999e72d0b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77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v2-5f15c999e72d0b_r.jpg&&&figcaption&Elizabeth Woodville&/figcaption&&/figure&&p&爱德华应该是不信任其他的大贵族,所以扶植起一个没有多少关系背景的后室,但是这么做就惹恼了其他觊觎后位的公爵伯爵们。特别是伍德维尔很听爱德华的话,并且同沃维克在政治上对着干。&/p&&p&沃维克本身就是个游离于各派之间的家伙,他感觉国王开始整自己,就打算先发制人,勾结上爱德华的弟弟兼仇人——克拉伦斯公爵乔治。结果爱德华率领的王军被沃维克的叛军打得大败,爱德华本人也被俘虏。&/p&&figure&&img src=&/v2-8ce1403845dcb8c610afc5bade4266df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10& data-rawheight=&59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0& data-original=&/v2-8ce1403845dcb8c610afc5bade4266df_r.jpg&&&figcaption&克拉伦斯公爵,爱德华四世的弟弟乔治&/figcaption&&/figure&&p&沃维克企图效仿之前约克家家主理查对待亨利六世的方法,将国王当做傀儡,挟天子以令诸侯,可是英格兰的大小贵族都不听沃维克的使唤。沃维克没办法,只好放了爱德华,王党和叛军开始谈判。但是沃维克在谈判期间又发动了一次攻势,这次他被打得大败,逃出了英格兰。&/p&&p&&b&沃维克不甘心失败,回到欧洲大陆后又联系上流亡过来的亨利六世的妻子玛格丽特。玛格丽特是法王的亲戚,法王路易十一巴不得英国人继续杀下去,就出了一大笔钱给沃维克,叫他帮助玛格丽特恢复兰卡斯特家的王位&/b&。&/p&&p&沃维克带着一支庞大舰队浩浩荡荡攻入英格兰,这时爱德华的弟弟也叛变投降了兰卡斯特家。&/p&&p&&b&爱德华看干不过兰卡斯特军,就渡海逃去了弗兰德斯——法王另一大仇敌勃艮第公爵的属地。&/b&&/p&&p&神志不清的&b&亨利六世&/b&被兰卡斯特军从伦敦塔监狱里救了出来,&b&稀里糊涂地重登王位&/b&。&/p&&p&&b&勃艮第公爵,著名的战争狂人,大胆查理,本来为难于是否帮助爱德华夺回王位,但是法王恰好向勃艮第宣战,于是查理就给了爱德华一笔钱,让他招兵买马打回英格兰去。&/b&爱德华溜回自己的大本营约克,一帮支持约克家的贵族立即聚集过来。他的弟弟,之前跟他作对的乔治也因为被约克家迫害投奔到他麾下。&/p&&figure&&img src=&/v2-ecc7cc253dcdd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9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v2-ecc7cc253dcdd_r.jpg&&&figcaption&勃艮第公爵&/figcaption&&/figure&&p&爱德华的军队一路南下,先是兵不血刃再度占领了伦敦,俘虏了亨利六世,又在伦敦北部同沃维克带领的兰卡斯特主力军对战(Battle of Barnet,巴内特之战)。兰卡斯特现在的军力大概是约克的两倍,但是英国著名的大雾天气帮了约克,开打后兰卡斯特军以为自己这边的部分贵族叛变了,战线变得极度混乱,爱德华趁机击垮了兰卡斯特军,并杀死了沃维克。&/p&&p&紧接着兰卡斯特军又同约克军在条克斯伯里(Battle of Tewkesbury)打了一仗,失去了主心骨沃维克的兰卡斯特军被爱德华再度击败。这一战具有决定性意义,&b&亨利六世的儿子和继承人,威尔士亲王爱德华被杀;玛格丽特王后被俘虏;威尔士亲王的老婆、沃维克的女儿安妮·内维尔也被俘虏&/b&。&/p&&figure&&img src=&/v2-8f980bdb0bcae943dc4041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348& data-rawheight=&5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48&&&figcaption&威尔士亲王爱德华,英国王位争夺中唯一一名在战斗中死亡的继承人&/figcaption&&/figure&&figure&&img src=&/v2-8bfb61abd074d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v2-8bfb61abd074d_r.jpg&&&figcaption&威尔士王妃安妮·内维尔,后嫁给了格罗斯特公爵&/figcaption&&/figure&&p&胜利回到伦敦的爱德华迫不及待地&b&重登王位,并决心斩草除根&/b&,在同日将关在伦敦塔里的亨利六世杀死。为了讨好沃维克的势力(以及获得沃里克家族的财产),他让自己的两个弟弟——乔治,以及格罗斯特公爵理查(理查之前一直忠于爱德华,并跟他一起逃到了勃艮第公爵那里),分别娶了沃维克的俩女儿,伊莎贝尔和安妮。安妮就是之前提到的,威尔士亲王的老婆。&/p&&p&为了继承沃维克留下的巨额财富,乔治同理查也掐了起来,最后爱德华裁决乔治犯了叛王罪,他被用葡萄酒灌死了。&/p&&p&这一次重登王位后,兰卡斯特家的人基本都被他杀光了,就剩一个旁系的亨利·都铎流亡在海外。&b&(安茹的)玛格丽特被关在伦敦塔里,随后被法王路易十一赎回,由于她儿子已经被杀了,她本人没法再觊觎王位,爱德华就把她放回法国,后来死在那里。&/b&&/p&&p&&b&这时候大胆查理同法王路易十一的斗争已经到了胶着阶段,查理要求受了勃艮第军援的爱德华遵守诺言,帮他从后方攻击法王的军队。&/b&&/p&&p&&b&爱德华于是带了一只军队登陆加来,大胆查理此时自顾不暇,没有接应爱德华的英军,缺粮少药的英军在法国北部晃了一圈后就同法国议和了,法王私下里给了爱德华巨额贿赂,75000 克朗加每年 50000 克朗的贡金,让他带兵回英格兰去;爱德华手下的大小官员,也收到了法王金额不等的贿赂。&/b&&/p&&p&&b&这一次贿赂在英法两边都遭到恶评&/b&,&b&但是穷得掉渣的爱德华拿了一大笔钱,体面地撤出了法国;法王也能全力对付大胆查理,所以算是双赢。这次和谈也意味着,英格兰在百年战争和内乱基本失去了同法军正面作战的能力和意愿&/b&。&/p&&p&爱德华回到英格兰后,还干预过一次苏格兰政治,不久便死了。他死的时机非常不好,爱德华的两个儿子还很年幼,王国再度陷入危机之中。&/p&&p&爱德华四世死得太早,他的儿子——继任者爱德华五世,当时只有十二岁。爱德华四世死前,将王国的摄政权交给了自己的弟弟理查。&/p&&p&为什么把摄政权交给他呢?&/p&&p&爱德华四世担任国王期间,理查把英格兰北方治理得井井有条。于是,国王爱德华四世将约克家的发祥地——约克——交给理查管理;又把兰卡斯特家在北方的领土交给了理查,并任命其为北方总督。这样,理查成为英格兰仅次于国王的最大权贵。&/p&&p&爱德华如此信任理查是有原因的。之前兰卡斯特家最后一次反攻英格兰时,爱德华的另一个弟弟乔治一度投敌,只有理查忠心耿耿,跟着爱德华逃到了欧洲大陆的勃艮第;后来爱德华应勃艮第公爵大胆查理之邀侵略法国时,理查是少数几个不愿接受法王贿赂的贵族之一——因此爱德华觉得理查既靠谱,又不贪财。&/p&&p&恢复在英格兰的统治后,爱德华在英格兰北部设立北方议会,直接统治这片土地。理查则是北方议会的组织者和负责人。理查不仅帮助爱德华在北方建立直接统治,还在同苏格兰的边界战争中,亲自带兵攻城拔寨,迫使苏格兰签署有利于英格兰的和约。自然地,理查是爱德华心中摄政的第一人选。&/p&&p&但是,爱德华四世刚一归西,理查这个装了一辈子“忠臣”的影帝就突然变脸。&/p&&p&在爱德华四世的长子——爱德华五世——带着扈从回伦敦路上,理查直接把他拐进了伦敦塔监狱里。&/p&&figure&&img src=&/v2-77df7679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79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v2-77df7679_r.jpg&&&figcaption&萌萌哒爱德华五世,可惜很快就悲剧掉了&/figcaption&&/figure&&p&接着,理查又把爱德华五世的弟弟,另一个理查,也扔进了伦敦塔。&/p&&p&接下来,理查又宣称爱德华四世的婚姻无效——之前提过,爱德华四世的老婆(伊丽莎白·伍德维尔),家世名不见经传,当时因为选后问题还引发了贵族叛乱。现在理查又旧事重提,声称爱德华的婚姻是非法的——因此爱德华的两个儿子都被剥夺了王位继承权。理查随即加冕为王,称为&b&理查三世&/b&。&/p&&figure&&img src=&/v2-d7dc12a3ecb40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89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v2-d7dc12a3ecb40_r.jpg&&&figcaption&理查三世,争议颇大的国王,被莎士比亚的历史剧中将其刻画成了“驼背的暴君”&/figcaption&&/figure&&p&这场篡位大戏,自然又引发了英格兰贵族间的内讧。&/p&&p&理查三世虽然是北方最有权势的领主,但他还是不能驾驭英格兰各地那些野惯了的军事贵族,大家又找到了武装叛乱的借口。第一次大规模的叛乱,由白金汉公爵领导,被理查三世迅速击溃了。&/p&&p&应该是在同时期,理查三世将伦敦塔里的两个小王子秘密杀害(并没有实质性的证据证明是理查杀害了两个小王子,但是他的可能性最大),尸骨失踪了一百五十年后,在清理伦敦塔时被意外发现。&/p&&p&这是后世想象的伦敦塔中的二位王子:&/p&&figure&&img src=&/v2-f37c24ac8ca89bed4701d1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54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v2-f37c24ac8ca89bed4701d1_r.jpg&&&figcaption&塔中王子&/figcaption&&/figure&&p&如果单是内部叛乱,理查三世还能勉力镇压下去。但是,理查三世最大的对手,不在国内,而是海外的兰卡斯特余孽——亨利·都铎。&/p&&p&&b&亨利·都铎本是兰卡斯特的远支&/b&,而且是母系的后代,完全是因为排位在他前面的贵族全被杀光了,他才成了兰卡斯特的家主。&b&爱德华四世清洗兰卡斯特家族时,他逃到了欧洲大陆的布列塔尼公国,又从那里到了法王的宫廷。&/b&&/p&&p&&b&法王觉得亨利·都铎奇货可居、值得支持。再者,法王也不信任理查三世&/b&——&b&理查拒绝过法王的贿赂,英格兰和法国签订和约时也不出现,这令法王记恨在心。所以当听说理查三世王位不稳时,他便给了亨利·都铎一笔钱和一支军队,叫他回国争夺王位。&/b&&/p&&p&&b&亨利登陆英格兰后,兰卡斯特的旧部和想浑水摸鱼的贵族们蜂拥而至。&/b&&/p&&p&理查三世知道亨利·都铎的号召力远大于其它叛乱者,便亲自带兵前来讨伐。结果在伯兹沃斯荒原一战(Battle of Bosworth Field)中,理查被亨利的军队杀死。理查三世是英格兰历史上,最后一个在战场上被杀死的国王(注意这里说的是英格兰,而不是英国,因为后来,还有一位苏格兰的傻帽国王——詹姆斯四世,在战场上被杀)。&/p&&figure&&img src=&/v2-b359ad5d880b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8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v2-b359ad5d880b_r.jpg&&&figcaption&伯兹沃斯荒原战役,玫瑰战争中的最后一场大战&/figcaption&&/figure&&p&理查三世被杀后,尸骨也失踪了很长时间,直到 2012 年才被发现。当时考古学家根据文献记载,找到了废弃已久的埋葬有理查尸体的修道院。英国人为了理查尸骨究竟该归葬在哪里,内部还吵了一架,最终决定将尸体埋在其发现地——莱切斯特的教堂。&/p&&figure&&img src=&/v2-4ada05fc5fdcc5d3cff3ff737b4c8fe2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v2-4ada05fc5fdcc5d3cff3ff737b4c8fe2_r.jpg&&&figcaption&日,理查三世的遗骸被重新安葬在莱斯特大教堂。对于英格兰,或许他并非仅仅是位暴君&/figcaption&&/figure&&p&理查的死也标志着约克家合法的男性继承人全部灭绝——爱德华的两个儿子由理查处理掉了;理查自己的儿子也在十岁时神秘死亡。理查还有一个私生子,加莱城太守约翰,被亨利·都铎软禁、后被杀死。所以约克家没有后人。(英格兰的女王统治是在亨利八世之女血腥玛丽统治期间才确立的,所以这时要强调合法的、男性继承人的身份)&/p&&p&理查三世死后,亨利·都铎登基为王,建立了都铎王朝,号称亨利七世。&/p&&img src=&/v2-2ad8a1d1ca823c2ead5e3f8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83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v2-2ad8a1d1ca823c2ead5e3f8_r.jpg&&&p&亨利为了安抚约克家的人心,便&b&娶了约克家的女继承人伊丽莎白(即爱德华四世与伊丽莎白·伍德维尔的长女)为妻,正式地将两大家族合并到一个王朝名下&/b&。兰卡斯特的家徽是红玫瑰,约克的家徽是白玫瑰,所以合并之后的都铎玫瑰,是红白合体的。&/p&&figure&&img src=&/v2-ba2aea3cdfe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22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v2-ba2aea3cdfe_r.jpg&&&figcaption&亨利七世和伊丽莎白夫妇&/figcaption&&/figure&&p&亨利七世的登基,标志着玫瑰战争正式结束,内战中两大家族以及拥护他们的大贵族死伤惨重,导致后来都铎朝没有出现像兰卡斯特和约克家那样可以同王室抗衡的强大贵族。&/p&&p&&br&&/p&&p&题外话:&/p&&p&亨利七世算是捡了个漏。玫瑰战争的故事也到此结束了。&/p&&p&其实这场战争在英国算是大事,但是跟同时期欧洲其他地区的战事相比,却是小巫见大巫。不过因为英美文化的强势,所以大家或多或少都知道一些。&/p&&p&英格兰当时国力衰退得非常严重,无法同世仇法国再战,他上任主要的任务是休养生息。&/p&&p&其实整个都铎时代英格兰的国力在欧洲只能算二流的水平。不过英格兰之后150年里,国内基本没有大战,远离战火纷飞的欧洲大陆,都铎王朝积极发展海军和工商业,到了 18 世纪英国终于成为欧洲的海上霸主。&/p&&p&要知道,即便是出现了莎士比亚这样人物,都铎王朝时期的英格兰依然被欧洲大陆视为蛮荒之地,文艺复兴时期鲜有艺术家去那里讨生计。&/p&&p&&br&&/p&&p&&b&By Pansesus&/b&&/p&&p&&b&Pansesus主讲的第一次Live:&/b&&a href=&/lives/098432& class=&internal&&《Pansesus:撩动西方人心弦的秘笈》&/a&&b&已经上线了,将于11月28日20点整正式开讲。有对西方文化和博物馆知识有兴趣的知友们可以去溜达一下,说不定就碰到了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呢~~&/b&&/p&&p&&/p&&p&&/p&&p&&/p&&p&&/p&&p&&/p&&p&&/p&
有且有很大的关系。玫瑰战争的过程也够曲折的了,争取讲得有趣一点,当故事听。与法国有关的内容将以粗体标出,以作强调,以下为正文:玫瑰战争的直接导火索,是兰卡斯特家的这位国王(指亨利五世)在最不该死的时候嗝屁咯。亨利五世是英法战争后期英国最重…
&figure&&img src=&/50/v2-6aceafdcf15ffcd9d16f7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50/v2-6aceafdcf15ffcd9d16f7_r.jpg&&&/figure&&p&一说起古埃及,我们可能会想到金字塔、游戏王、变形金刚2和女神伊丽莎白泰勒,历史素养比较高的朋友会想到出埃及记、商博良、九柱神和亚克兴海战。现在的埃及是个旅游业发达但比较贫穷的穆斯林国家,与历史上的古埃及从语言、文化和习俗上都已完全不相同,是古国文明被彻底断层的典例。若不是当年拿破仑征服埃及,商博良破译了埃及象形文字,可能古埃及将永远成为历史之谜。&/p&&p&埃及文明是比较特殊的。文明大多趋同但必有差异,差异最大的地方多体现在对死亡的态度。有的民族追求生前享乐、长生不老,是由于农业生产力的极高发展,比如中国。有的追求死亡过程的高洁,是由于民族处于战乱和多自然灾害的环境中,如日本。古埃及是独特的,在原始时期就创造了令人惊叹的文明却疯狂的追求死后世界的安逸。这与其宗教信仰的独特性是息息相关的。古埃及人对死后世界的探索有巨大的欲望,毕竟人活在世上只有几十年,死后却是无穷无尽的。因而在他们眼中死后世界才是一个人生命的主体,活在世上的几十年是为死后服务和做准备。在意识到将人的灵魂(卡Ka)和意识(巴Ba)保存好能令人永生后,第四王朝的古埃及人发明了木乃伊制作技术。&/p&&p&古埃及人有成体系的宗教信仰,这是他们创造出灿烂的艺术成就的基础。他们所信仰的神以“九柱神”为主体。埃及的神与中国的神一样,大多是人兽同体,并且都是兽头人身。埃及的神大多为兄妹阴阳神,二者交配生下下一代兄妹神,以此一代代延续下去。由于神话并不是本文的重点,但了解古埃及历史又不能完全不懂埃及神话,所以在这里将古埃及主要几个神的脉络列举一下(WPS画完截了个图):&/p&&p&&img src=&/v2-e14fb47c7ead35dbc2acf1_b.png& data-rawwidth=&552& data-rawheight=&23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2& data-original=&/v2-e14fb47c7ead35dbc2acf1_r.png&&我看过不少版本的世界通史,其中创世说一般取自《圣经》和苏美尔神话,即亚当夏娃的故事或马都克造人的故事。埃及神话和希腊神话一样拥有较强的独立性和小众性而常常被人忽略。古埃及第一次登场一般是美尼斯统一上下埃及。公元前三世纪时古埃及祭祀曼涅托用希腊文写成《埃及史》一书,其中将古埃及历史分为三十个王朝。他的划分方法颇具科学性,也是现在罕见的直接描述埃及史的史料。所以现在学术界依然引用他的划分方法。&/p&&p&在曼涅托的基础上,学者又将古埃及历史分为十个时期,分别是前王朝时期(约前4500年——前3100年)、早王朝时期(约前3100年——前2686年)、古王朝时期(约前2686年——前2181年)、第一中间期(约前2181年——前2040年)、中王朝时期(约前2040年——前1786年)、第二中间期(约前1786年——前1567年)、新王国时期(约前1567年——前1085年)、第三中间期(约前1085年——前664年)、后王朝时期(约前664年——前332年)、希腊马其顿罗马统治时期(前332年——公元642年)。&/p&&p&公元前4500年到前3100年被称为“前王朝时期”。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前3100年的时期被称为涅伽达文化时期,其中前4000年至前3500年为阿姆拉特时期,前3500年至3100年为格尔塞时期。这段时期中埃及文明开始萌芽,一些古埃及文化的关键词如彼岸之船、荷鲁斯之鹰、王冠、奴隶制甚至包括尼罗河上的水战等等都开始出现并逐渐成为文化的核心。这个时候埃及开始出现国家的雏形,虽然很小,但能看出军事力量的差异已经开始形成了强国与弱国的划分。考古学家从当时出土的一些文物碎片中找到了象形文字的痕迹,并粗略的解读了当时的一些故事。著名的蝎子王就是这个时代的君主。同时,上下埃及的统一也是在这个时代完成的。从文物中找到一个被称为纳尔迈的君主,他头戴红白色王冠,应该是上下埃及共同的君主。有人通过王冠认为纳尔迈就是后世所说的美尼斯,也有人认为他可能是美尼斯的前任。事实是在后来的法老王世系表里并没有纳尔迈这个人,真相如何恐怕永远不得而知了吧。&/p&&p&美尼斯统一埃及后古埃及正式的历史开始了。这个时期被称为早王朝时期(约前3100年——前2686年)。这个时期包括了埃及第一王朝和埃及第二王朝。第一任法老美尼斯统一的上下埃及,将自己的位置传给了自己的儿子荷尔阿哈。每位法老王除了有自己的名字外还有荷鲁斯名,“荷尔阿哈”就是其荷鲁斯名,意为“战斗中的荷鲁斯”。他在位时曾率兵远征努比亚,拓宽埃及疆域。据说他是在法尤姆被野狗和鳄鱼袭击而死。&/p&&p&荷尔-阿哈死后传位哲尔,哲尔的女儿就是著名的女法老美丽奈茨。哲尔死后传位于杰特。杰特的荷鲁斯名意为“荷鲁斯眼镜蛇”,他的本名为伊塔。在哲尔死后其女儿美丽奈茨就开始摄政,这种状态参照中国的武则天。美丽奈茨传位登。登的母亲自然是美丽奈茨,父亲不详,我们姑且认为是杰特吧。登在位时发动了大规模的战争,表现出了杰出的军事才能。他被史学家评论为第一王朝最杰出的法老,也是在位时间最长的法老(41年)。登的下任是阿涅德吉布,他从其父亲手中接过了一个混乱的烂摊子。他执政时政局动荡,因此历史学家普遍对其执政时间保持怀疑态度。他死后政权落入其政敌瑟莫赫特的手中。瑟莫赫特是古埃及第一位篡位者,因而他比前任阿涅德吉布要高傲的多。不仅把很多文物中阿涅德吉布的名字抹去,修建陵墓也榨干了前代留下来的资源。第一王朝的最后一人法老王是卡,也是那个时代少有的拥有巨大陪葬陵墓的法老王。他的时代留下的诸多遗迹成为古埃及历史断代的依据。&/p&&p&&img src=&/v2-26e3dd59d3c7f7ef9d79eadabeeb6ab2_b.png& data-rawwidth=&561& data-rawheight=&54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1& data-original=&/v2-26e3dd59d3c7f7ef9d79eadabeeb6ab2_r.png&&【荷尔-阿哈】&/p&&p&&img src=&/v2-d8fa76d149f3d7ac6eb908_b.png& data-rawwidth=&310& data-rawheight=&50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10&&【杰特】&/p&&p&&img src=&/v2-96fc110d9ad_b.png& data-rawwidth=&593& data-rawheight=&52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3& data-original=&/v2-96fc110d9ad_r.png&&【哲尔】&/p&&p&&img src=&/v2-7cef9e086e26bfe70bae6_b.png& data-rawwidth=&546& data-rawheight=&52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6& data-original=&/v2-7cef9e086e26bfe70bae6_r.png&&【瑟莫赫特】&/p&&p&&img src=&/v2-afb4dfc3a51fdf2392b76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89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v2-afb4dfc3a51fdf2392b76_r.jpg&&【美丽奈茨】&/p&&p&&img src=&/v2-c8f9aebb85c5ae5e600b1f_b.png& data-rawwidth=&192& data-rawheight=&27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92&&【阿涅德吉布】&/p&&p&&img src=&/v2-ce76fccf20e4ea2052bdc8_b.png& data-rawwidth=&620& data-rawheight=&40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20& data-original=&/v2-ce76fccf20e4ea2052bdc8_r.png&&【登】&/p&&img src=&/v2-43b904f92aa931b22da6f0b548ecf9a4_b.jpg& data-rawwidth=&295& data-rawheight=&59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95&&&p&【卡】&/p&&p&卡的继承人是他的女婿霍特普塞海姆威,历史上对此人记载甚少。可知的是他是第二王朝的建立者。霍特普塞海姆威的继任者是其儿子拉内布,其名意为“太阳之子”或“拉为吾王”。拉内布的继承人是尼内特吉,名字意为“神所青睐”。他统治的时期留下了大量文物。尼内特吉的继承人是外奈哥,此人的存在尚有争议,疑似与拉内布是同一人。之后的三任法老,塞涅德、伯里布森、塞克赫米布-匹壬马特,这三人被怀疑为同一人。第二王朝的最后一任法老王卡塞凯姆威,他是第二王朝内乱的结束者。在之前一段模糊的历史中埃及发生了内乱,卡塞凯姆威在位时结束了内乱,他的一些事迹则明晰起来。在他的陵墓中出现了大量精美的工艺品,可见在和平年代古埃及的工艺水平飞速发展。&/p&&img src=&/v2-95ac9cf071ddf222b1d3b7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v2-95ac9cf071ddf222b1d3b7_r.jpg&&&p&【霍特普塞海姆威】&/p&&p&&img src=&/v2-8a01a74de45acd_b.png& data-rawwidth=&320& data-rawheight=&71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20&&【拉内布】&/p&&img src=&/v2-3d69e5eba601e40d0d78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84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v2-3d69e5eba601e40d0d78_r.jpg&&&p&【尼内特吉】&/p&&p&&img src=&/v2-54a5f217e305f45bd6ce1_b.png& data-rawwidth=&162& data-rawheight=&38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62&&【外奈哥】&/p&&p&&img src=&/v2-8a05cfb93716c2faf4c29d4b82c3f3d5_b.png& data-rawwidth=&326& data-rawheight=&49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26&&【塞涅德】&/p&&p&&img src=&/v2-f2e63d3c20b68b84d1c1d0_b.png& data-rawwidth=&648& data-rawheight=&51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8& data-original=&/v2-f2e63d3c20b68b84d1c1d0_r.png&&&br&【伯里布森】&/p&&p&&img src=&/v2-c73d7a3697_b.png& data-rawwidth=&622& data-rawheight=&52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22& data-original=&/v2-c73d7a3697_r.png&&【塞克赫米布-匹壬马特】&/p&&p&&img src=&/v2-c35715fafcdcd54bd695e43a4ee48421_b.png& data-rawwidth=&306& data-rawheight=&48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6&&【哈塞海姆威】&/p&&p&约公元前2686年——前2181年被称为古王国时期,这期间包括了第三至第八王朝。第三王朝的建立者是尼不卡一世,生平不详。他的继任者为著名法老左赛尔。左赛尔在位时命其大臣伊姆荷太普主持修建了第一座金字塔——位于萨卡拉地区的左赛尔金字塔。他的继任者为塞汉赫特。塞汉赫特与左赛尔关系不明,他的名字意为“强壮的身躯”。第三王朝最后两任法老哈巴与胡尼因为生活于末代王朝的内乱中,生平不详,疑似同一个人。&/p&&p&&img src=&/v2-b44f7f5da983d8fbab5899_b.png& data-rawwidth=&297& data-rawheight=&43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97&&【左赛尔】&/p&&p&&img src=&/v2-174beccddf27e_b.png& data-rawwidth=&679& data-rawheight=&54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79& data-original=&/v2-174beccddf27e_r.png&&【塞汉赫特】&/p&&p&&img src=&/v2-c7e5645839bfabbc2b88ba6_b.png& data-rawwidth=&662& data-rawheight=&47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62& data-original=&/v2-c7e5645839bfabbc2b88ba6_r.png&&【内布卡一世】&/p&&p&&img src=&/v2-3570021ece0c78c7e3aaaa5_b.png& data-rawwidth=&331& data-rawheight=&45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31&&【哈巴】&/p&&p&&img src=&/v2-f8fd969d248a_b.png& data-rawwidth=&89& data-rawheight=&13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89&&【胡尼】&/p&&p&第四王朝的首位法老是斯尼夫鲁,父母不详,身后事不详,但能看出他在位期间已经结束了内乱。他修建了三座著名金字塔,展现了当时高超的建筑水平。他的儿子兼继承人就是胡夫。胡夫是著名的暴君,他建立了最大、也是将现代人“拒之门外”的金字塔。想必我这一代人都看过当时的直播(我现在还留有当时的《我们爱科学》)。他的继任者是其儿子雷吉德夫。胡夫的暴政导致民声载道,雷吉德夫便建立了狮身人面像来宣传他的家族。这种“政治不行用宗教”的手腕被后世法老不断模仿。他死于其弟弟(叔叔)哈夫拉手中。哈夫拉相貌酷似狮身人面,因而被怀疑为是狮身人面像的真正拥有者。他死后其侄子,胡夫的另一个儿子孟卡拉继位。孟卡拉的继任者是其儿子谢普塞斯卡弗,他打破传统在萨卡拉建立了他的金字塔。他的儿子是第四王朝的最后一任法老德德夫普塔,生平不详。&/p&&p&&img src=&/v2-3baafcb935e1b_b.png& data-rawwidth=&270& data-rawheight=&39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70&&【斯尼夫鲁】&/p&&p&&img src=&/v2-36e9cd1fabb00b8de34fe49_b.png& data-rawwidth=&262& data-rawheight=&39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62&&【胡夫】&/p&&p&&img src=&/v2-b336ab25ced3cc30c13e_b.png& data-rawwidth=&591&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1& data-original=&/v2-b336ab25ced3cc30c13e_r.png&&【雷吉德夫】&/p&&p&&img src=&/v2-bb4ae2066c6eddae0903171_b.png& data-rawwidth=&91& data-rawheight=&12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91&&【哈夫拉】&/p&&p&&img src=&/v2-0b475ce26e8dca_b.png& data-rawwidth=&88& data-rawheight=&9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88&&【孟卡拉】&/p&&p&第五王朝建立于政变,建立者为第四王朝的祭祀,孟卡拉的女婿乌瑟卡夫。但据说乌瑟卡夫本人也有皇室血统。他在萨卡拉建立了第一个太阳神庙。他的继承人是其长子萨胡拉,阿布西尔神庙的建立者。他的弟弟内弗尔卡拉一世是他的继任者,据说是个仁慈的君主。内弗尔卡拉的继任者是谢普赛斯卡拉,血统不详、生平不详,只留下一个印章和未完成的金字塔。他的继任者是兰尼弗雷夫,生平不详,没有子嗣,其弟弟纽塞拉继位。纽塞拉的继承人是门卡霍尔,血缘不详,是最后一位在任期内建造太阳神庙的法老王。门卡霍尔死后其幼子杰德卡拉继位,延续了前代经济富庶,经济强盛的状态。第五王朝的末代法老为乌尼思。从他开始古王国时期进入下坡路,战乱与饥荒不断。&/p&&p&&img src=&/v2-7b248da0f8_b.png& data-rawwidth=&96& data-rawheight=&12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96&&【乌瑟卡夫】&/p&&p&&img src=&/v2-cb4b90ffaf381de09b65696_b.png& data-rawwidth=&91& data-rawheight=&12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91&&【萨胡拉】&/p&&p&&img src=&/v2-c1f84d4c7f701ce8a1a5_b.png& data-rawwidth=&303& data-rawheight=&39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3&&【纽塞拉】&/p&&p&&img src=&/v2-aeefdb187b24fa9737ed7_b.png& data-rawwidth=&398& data-rawheight=&48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98&&【门卡霍尔】&/p&&p&第六王朝的建立者特提是前任乌尼思的女婿,在他执政时官员开始瓜分公家财产,王室对下属的约束力渐弱。提特死于其继任者乌瑟卡拉策划的卫队谋杀,但乌瑟卡拉短暂执政后其权力就被提特的儿子佩皮一世夺走。佩皮一世在位期间曾与其儿子奈姆蒂姆萨夫一世共同执政,他们这一阶段宫廷乱斗不断,很多文献被毁坏或压根不可信。佩皮一世的儿子(或孙子)就是世界上执政时间最长(94年)的君主佩皮二世。佩皮二世的时代地方独立性增强,王室混乱,他与后来的几位君主阿伯、奈姆蒂姆萨夫二世、西普塔一世生平皆及在模糊。奈姆蒂姆萨夫二世可能死于谋杀,而西普塔一世应该是女法老,与奈姆蒂姆萨夫二世的妹妹尼托克里斯为同一人。&/p&&p&&img src=&/v2-b0a3ddac62bd_b.png& data-rawwidth=&92& data-rawheight=&18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92&&【佩皮一世】&/p&&p&&img src=&/v2-1c276a575b9e872dab8f2eb4bd7988d7_b.png& data-rawwidth=&483& data-rawheight=&54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3& data-original=&/v2-1c276a575b9e872dab8f2eb4bd7988d7_r.png&&【奈姆蒂姆萨夫一世】&/p&&p&&img src=&/v2-672d5b515f77abbb9d3a_b.pn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85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v2-672d5b515f77abbb9d3a_r.png&&【佩皮二世】&/p&&p&由于现有资料对第七王朝直至第一中间期(第九第十王朝)资料甚少,只能给出当时历代法老的名字。须知第九王朝与第十王朝是相互衔接的,与此同时出现了第十一王朝。这二者是同时存在的。古埃及历史被称为“中间期”的过渡时期时常会出现地方势力取代王权、多王朝并存、内乱外敌战火不断的状况。这对古代文明的研究来说是致命的。可知第一中间期的第九第十王朝统治约有九十年时间。&/p&&p&第七、第八王朝法老:内弗尔卡拉一世、内弗尔卡勒二世、内弗尔卡勒三世·内比、吉德卡拉·舍迈、内弗尔卡勒四世·杜肯、迈轮霍尔、内弗尔卡敏·新内弗卡尔、尼卡拉、内弗尔卡勒五世·特雷鲁、内弗尔卡霍尔、内弗尔卡勒六世·佩皮森内布、内弗尔卡敏·安努、卡卡拉·伊比、内弗尔卡拉二世、内弗尔卡霍尔·胡威海普、内弗尔卡拉。其中第七王朝只存在了七天。&/p&&p&第九王朝法老:梅利伊布拉·赫提一世、内弗尔卡拉三世、内弗尔卡拉·赫提二世、塞图特、万卡拉·赫提三世、万卡拉·赫提四世、万卡拉·赫提五世、赫提六世。&/p&&p&第十王朝法老:买里哈特霍尔、内弗尔卡拉四世、阿克托斯三世、买力卡拉。&/p&&p&约前2040年——前1786年的阶段被称为“中王朝时期”。因为是由一个底比斯贵族建立的,因此又被称为底比斯第一帝国,建立者为曼图霍特普一世。在很多法老王名表中是没有曼图霍特普一世的名字的。他的继任者为因提夫一世。因提夫一世是这个朝代中第一个使用“法老”名号的,在自己领地的扩张中逐渐形成帝国,在此期间与赫来克拉俄波利斯人之间战火不断。战争延续了因提夫二世和因提夫三世的任期。在因提夫三世的任期内第十一王朝才迎来和平。因提夫三世的继任者为孟图霍特普二世,是战火稳定后的第一位君主。在其任期内他平定了外地诱发的地方起义,并且继续发动了对外战争。这种相对乐观的局势维持到了他的后代孟图霍特普三世和孟图霍特普四世。&/p&&p&孟图霍特普四世意外身亡后,一位非王室成员夺取了政权。这就是第十二王朝的建立者阿蒙涅姆赫特特一世,他的出身使得贵族领主无法无天。他通过迁都等手段暂时压制内乱后,在自己执政的最后十年让自己的儿子,辛努塞尔特一世跟自己共同执政,并最终死于谋杀。辛努塞尔特一世借鉴了父辈的政治经验,努力巩固中央集权制度,并且在晚年通过共治培养继承人。他的继承人即是其子阿蒙涅姆赫特特二世。他的儿子是辛努塞尔特二世,在任期中大修水利发展农业。在前面几位父辈的努力下,贵族的势力被逐步削弱,在此背景之下埃及迎来了中王朝时期最强大的法老辛努塞尔特三世。辛努塞尔特三世热衷远征,进一步扩大了埃及的版图。他的儿子阿蒙涅姆赫特特三世在任期内重视矿石的开采,并使其船队达到了塞浦路斯。之后的埃及在经历了阿蒙涅姆赫特特四世仅有一年的短暂统治后,开始陷入衰落,并迎来了第一位正式的女法老塞贝克涅弗鲁。后来她传位于阿蒙涅姆赫特特四世的儿子塞赫拉姆·索贝霍特普一世。&/p&&p&&img src=&/v2-658b13cb8fa9ff75d3b226_b.png& data-rawwidth=&565& data-rawheight=&51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5& data-original=&/v2-658b13cb8fa9ff75d3b226_r.png&&【阿蒙涅姆赫特二世】&/p&&p&&img src=&/v2-23bb305f088f671a6ac00cfeefb20631_b.png& data-rawwidth=&572& data-rawheight=&52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2& data-original=&/v2-23bb305f088f671a6ac00cfeefb20631_r.png&&【辛努塞尔特二世】&/p&&p&&img src=&/v2-aedc4e20e2732ffee53ebb0_b.png& data-rawwidth=&532& data-rawheight=&54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2& data-original=&/v2-aedc4e20e2732ffee53ebb0_r.png&&【辛努塞尔特三世】&/p&&p&&img src=&/v2-bf9abbda4d34de070d96a9b_b.png& data-rawwidth=&303& data-rawheight=&44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3&&【阿蒙涅姆赫特三世】&/p&&p&&img src=&/v2-6616ead4b1dd40e7bcd85_b.png& data-rawwidth=&533& data-rawheight=&47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3& data-original=&/v2-6616ead4b1dd40e7bcd85_r.png&&【阿蒙涅姆赫特四世】&/p&&p&约前1786年——前1567年被称为第二中间期。包括第十三至第十七王朝。第十三王朝中出现了大量记录与史实矛盾、甚至被怀疑为是杜撰的法老,并且有确切记录的法老也有大量只执政不到一年甚至不到半年的。在这里只提供其名字:塞赫拉姆·索贝霍特普一世、阿蒙涅姆赫特五世、阿蒙涅姆赫特、塞赫特普拉一世、伊乌夫尼、阿蒙涅姆赫特六世、塞黑卡拉、塞赫特普拉二世、赛瓦及卡拉、内杰米布拉、索伯克侯特普一世、伦赛内布、荷尔、阿蒙涅普赫特七世、塞赫拉姆·索贝霍特普二世。直到之后的汗杰才出现比较模糊的记载。据推测汗杰可能是位闪米特族法老,也就是个外国法老。疑似通过政变得到位置。之后的几位法老也都是在位时间短或只出现过名字,分别是伊米雷迈沙乌、伊利奥特弗五世、赛特、索贝霍特普三世、内弗尔霍特普一世、索贝霍特普四世、索贝霍特普五世、索贝霍特普六世、伊比阿乌、美尔奈弗拉·阿依一世、麦尔赫特普拉·伊尼、塞瓦德杰乌、伊内德、霍里、索贝霍普特七世、索克霍特赫。另有三位姓名不可考以及二十多位曾经在都灵王表(都灵纸沙草文献)中有所记载但不知出于哪个王朝的法老王的名字,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p&&p&第十五、第十六、第十七王朝的埃及皆处于战乱中,其中第十五王朝的建立者为希克索斯入侵者的首领谢希。这段历史在古籍中皆言语不详,埃及与其说被入侵其实民族融合和文化输出的成分更多。比如雅库布赫的名字与圣甲虫雕塑就曾在巴勒斯坦被发现。原则上第十二王朝掌权的底比斯人本身就是希克索斯人的封臣。后来的希安、阿波庇一世和哈姆迪时代埃及再度陷入战乱。&/p&&p&第十六王朝的建立者姓名不明,但在都灵王表上确有其位。之后的几位法老王生平不详,在此只给出姓名:杰胡提、索贝霍特普八世、内弗尔霍特普三世、曼图霍特皮、内比利劳一世、内比利劳二世、塞拉黑、贝比安赫、德度摩斯一世、德度摩斯二世、赛赫姆雷谢德瓦赛特、曼图霍特普六世、辛努塞尔特四世、舍得瓦斯特。&/p&&p&第十七王朝的详情也未有太多资料。但从法老陶二世的那具伤痕累累肢体不全的木乃伊大致能猜出其混乱和落魄的程度。在这里给出历代法老王名字:拉霍特普、索贝克姆萨夫一世、索贝克姆萨夫二世、伊利奥特弗五世、伊利奥特弗六世、伊里奥特弗七世、陶一世、陶二世、卡莫斯。&/p&&p&&img src=&/v2-934ee4abb7cc989e5018d0_b.png& data-rawwidth=&587& data-rawheight=&53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7& data-original=&/v2-934ee4abb7cc989e5018d0_r.png&&【索贝克姆萨夫一世】&/p&&p&&img src=&/v2-5cb1b30b6fc4b2b9c428e0aa82644dad_b.png& data-rawwidth=&538& data-rawheight=&51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8& data-original=&/v2-5cb1b30b6fc4b2b9c428e0aa82644dad_r.png&&【伊里奥特弗五世】&/p&&p&&img src=&/v2-4d04b05cd6a8f4d7d688f_b.png& data-rawwidth=&662& data-rawheight=&54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62& data-original=&/v2-4d04b05cd6a8f4d7d688f_r.png&&【伊里奥特弗六世】&/p&&p&&img src=&/v2-b3ebda252c934324cdb9da53fa310740_b.png& data-rawwidth=&524& data-rawheight=&52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24& data-original=&/v2-b3ebda252c934324cdb9da53fa310740_r.png&&【伊里奥特弗七世】&/p&&p&&img src=&/v2-e8d75bfc12fe32e315a1bcaae66d138e_b.png& data-rawwidth=&673& data-rawheight=&46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73& data-original=&/v2-e8d75bfc12fe32e315a1bcaae66d138e_r.png&&【陶二世】&/p&&p&&img src=&/v2-88ac0ffdff96a1_b.png& data-rawwidth=&252& data-rawheight=&36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52&&【陶三世】&/p&&p&约前1567年——前1085年被称为新王朝时期。这个时期埃及人彻底赶走希克索斯人,重建家园。其建立者为卡莫斯的弟弟雅赫摩斯一世。雅赫摩斯一世在位期间为了收复失地发起多次成功的对外战争。他的第三个儿子阿蒙霍特普一世继承了他的王位,并在收复失地的战争中屡建功勋。第十八王朝的法老一般也是有两个名字的,王衔和真名。王衔是一个跟拉有关的名字,而后者是出生时的名字。阿蒙霍特普一世的王衔为杰瑟卡拉。他死后其姐夫登位,即图特摩斯一世。他的儿子和女儿都是法老,分别为图特摩斯二世和著名女法老哈特谢普苏特。哈特谢普苏特的儿子就是后来的图特摩斯三世。在他的统治下埃及成为当时那个地区最有钱的国家,他本人也是埃及最著名的法老王。他的儿子阿蒙霍特普二世、孙子图特摩斯四世皆针对叙利亚等地进行过多次平叛战争,是稳定埃及局势的功臣。之后的法老王就一个比一个有名了。先是阿蒙霍特普三世,他的神庙被拉美西斯二世拆了给自己造新的。然后是埃赫那吞,发动了历史上最早也是最失败的宗教改革,从头到尾皆是搞笑闹剧。再其后是斯蒙卡拉,他是埃赫那吞的女婿,家世不详,但他的继任者太有名了——著名的“诅咒法老”图坦卡蒙!图坦卡蒙在位九年离奇死亡,变成木乃伊后拉着众多探险家陪葬。他死后,因为无子法老的位置落入大臣的手中,阿伊二世和哈伦海布先后担任法老。&/p&&p&&img src=&/v2-0b985d9fb1e0e3a56fef3d4_b.png& data-rawwidth=&320& data-rawheight=&75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20&&【雅赫摩斯一世】&/p&&p&&img src=&/v2-5fb50face12d69eb13814_b.pn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85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v2-5fb50face12d69eb13814_r.png&&【阿蒙霍特普一世】&/p&&p&&img src=&/v2-bceab9a2a1fe0f24dc82fb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83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v2-bceab9a2a1fe0f24dc82fb_r.jpg&&【图特摩斯一世】&/p&&p&&img src=&/v2-7dcefeaedb9d791e7d8ceed7c2264360_b.jpg& data-rawwidth=&258& data-rawheight=&31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58&&【哈特谢普苏特】&/p&&p&&img src=&/v2-7f92ae0d5cfaacab02735a9e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85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v2-7f92ae0d5cfaacab02735a9e_r.jpg&&【图特摩斯三世】&/p&&p&&img src=&/v2-5d991e806bea2fccabe52ad_b.pn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99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v2-5d991e806bea2fccabe52ad_r.png&&【阿蒙霍特普二世】&/p&&p&&img src=&/v2-808cf4d3af38aeb50c297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74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v2-808cf4d3af38aeb50c297_r.jpg&&【图特摩斯四世】&/p&&p&&img src=&/v2-6ea53b0dbbfaac432b055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85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v2-6ea53b0dbbfaac432b055_r.jpg&&【阿蒙霍特普三世】&/p&&p&&img src=&/v2-6b2ca6af839bb229b84c45cf8b0fb420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85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v2-6b2ca6af839bb229b84c45cf8b0fb420_r.jpg&&【埃赫那吞】&/p&&p&&img src=&/v2-c7c2001fcb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76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v2-c7c2001fcb_r.jpg&&【斯蒙卡拉】&/p&&p&&img src=&/v2-527ae61ea0d313f3099efed544c6e809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9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v2-527ae61ea0d313f3099efed544c6e809_r.jpg&&【图坦卡蒙】&/p&&p&&img src=&/v2-49a4ffffce1c08fe868ac571a917c797_b.png& data-rawwidth=&299& data-rawheight=&50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99&&【阿伊二世】&/p&&p&&img src=&/v2-c5ab3c384aaf04b25b554e9dcdd34531_b.png& data-rawwidth=&601& data-rawheight=&54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1& data-original=&/v2-c5ab3c384aaf04b25b554e9dcdd34531_r.png&&【哈伦海布】&/p&&p&从政治的角度上讲,哈伦海布属于保守派。但这种保守派在第十九王朝创立者拉美西斯一世退位后转向强势。拉美西斯一世仅在位一年多,之后塞提一世和拉美西斯二世大帝登上历史舞台。拉美西斯二世的“大帝”之名名副其实,他是埃及建筑最多、性格最张扬、最自恋的法老。他打赢了卡迭石战役,并在公元前1258年与赫提签下和平条约。他在阿布辛拜勒神庙等诸多建筑中不止一次地神化自己。但到了麦伦塔普的时期,埃及再度陷入与叙利亚的苦战,不过最终取胜了。之后的三位法老塞提二世、西普塔二世和塔沃斯塔没什么建树,在这里不多讲。&/p&&p&&img src=&/v2-7b6f75def96ca56e8ccf944f_b.pn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60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v2-7b6f75def96ca56e8ccf944f_r.png&&【拉美西斯一世】&/p&&p&&img src=&/v2-be8dfd361bbbd3d12f5428_b.png& data-rawwidth=&277& data-rawheight=&5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77&&塞提一世&/p&&p&&img src=&/v2-3a0a7a8a36f3a277dfc787b5a9be460c_b.pn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59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v2-3a0a7a8a36f3a277dfc787b5a9be460c_r.png&&拉美西斯二世&/p&&p&&img src=&/v2-ca6989c0ddf60b21db282be05bb3cbb6_b.png& data-rawwidth=&269& data-rawheight=&26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69&&【麦伦塔普】&/p&&p&&img src=&/v2-caab98d41d9a0c600bbc4_b.png& data-rawwidth=&320& data-rawheight=&54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20&&阿蒙麦西斯&/p&&p&&img src=&/v2-ba130c3fab99e3f11b7fef_b.png& data-rawwidth=&320& data-rawheight=&56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20&&【塞提二世】&/p&&p&&img src=&/v2-bc9e7f96_b.png& data-rawwidth=&206& data-rawheight=&29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06&&【西普塔二世】&/p&&p&第二十王朝是在战争中度过的,除了驱逐叙利亚入侵者的赛特纳赫特之外,其他的法老都叫拉美西斯,都面临着地方割据、政治动荡和军队威胁等诸多问题。一直到拉美西斯十一世时,埃及政权被法老和军队共同控制,宗教解释权也被军官夺走了。&/p&&p&约前1085年——前664年被称为第三中间期。第三中间期的几个王朝其实是并存的。这个时期的埃及虽然经济繁荣,政治上是比较悲惨的。从一开始军人以大祭司身份摄政,到后期被亚述人占领。曾经繁荣的埃及颓势初现,为后来的长期被殖民进而形成文化断层打下了伏笔。&/p&&p&第二十一王朝延续第二十王朝的表面上的安定。军人以阿蒙神大祭司的身份摄政,并最终夺取法老政权。在这里仅列举法老名字:斯蒙蒂斯一世、阿蒙涅姆尼苏、普苏森尼斯一世(银色法老)、阿蒙涅摩普、奥索克尔、西阿蒙、普苏森尼斯二世。&/p&&p&&img src=&/v2-e7ac461b5c3056a90aebf_b.png& data-rawwidth=&332& data-rawheight=&45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32&&【普苏森尼斯一世】&/p&&p&&img src=&/v2-5edf21f939dabc97cb0d2c049c63cbed_b.png& data-rawwidth=&690& data-rawheight=&51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0& data-original=&/v2-5edf21f939dabc97cb0d2c049c63cbed_r.png&&【阿蒙涅摩普】&/p&&p&自二十二至二十五王朝仅给出法老名字。&/p&&p&第二十二王朝法老:舍顺克一世、奥索尔孔一世、舍顺克二世、塔克洛特一世、哈尔西斯、奥索尔孔二世、舍顺克三世、舍顺克四世、帕米、舍顺克五世、奥索尔孔五世。&/p&&p&&img src=&/v2-a5ede168feba_b.pn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98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v2-a5ede168feba_r.png&&【奥索尔孔一世】&/p&&p&&img src=&/v2-b212db4cd94ae665ce03e_b.png& data-rawwidth=&553& data-rawheight=&60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3& data-original=&/v2-b212db4cd94ae665ce03e_r.png&&【舍顺克二世】&/p&&p&&img src=&/v2-cb800dd9e0f3d7e9c6c3ebb8f6332cac_b.png& data-rawwidth=&589& data-rawheight=&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9& data-original=&/v2-cb800dd9e0f3d7e9c6c3ebb8f6332cac_r.png&&【奥索尔孔二世】&/p&&p&第二十三王朝法老:塔克洛特二世、皮杜巴斯特、伊乌普特一世、舍顺克六世、奥索尔孔三世、塔克洛特三世、伊乌普特二世。&/p&&p&第二十四王朝法老:特弗纳赫特、波克霍利斯。&/p&&p&第二十五王朝法老:皮耶、沙巴卡、沙巴塔卡、塔哈尔卡、坦沃塔玛尼。&/p&&p&&img src=&/v2-6109edf97699add1932c_b.png& data-rawwidth=&320& data-rawheight=&60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20&&【坦沃塔玛尼】&/p&&p&约前664年——前332年被称为后王朝时期。这个时期的埃及先后被亚述、波斯和亚历山大大帝(马其顿希腊)统治。&/p&&p&第二十六王朝的埃及被一系列“赛特王”统治。尼科一世是第二十六王朝的建立者。他曾作为亚述人的总督统治埃及,并组织诸侯起兵对抗亚述。在兵败后又忠于亚述,最终被入侵者坦沃塔玛尼杀死。这一王朝的实质性建立者是其儿子普萨美提克一世。他的家族曾经统治赛易斯,所以这个王朝又叫做赛易斯王朝。他现实急功近利地借助希腊雇佣军的力量打退了亚述的侵略者,又在新巴比伦王国的军事压力下转而支持亚述。他的儿子尼克二世曾击败过著名的尼布甲尼撒二世。尼克二世是在《圣经》中被多次提到的法老,他率军力克尼布甲尼撒二世,却无法挽救亚述帝国。在其任期内亚述帝国被灭。他的儿子普萨美提克二世继承他的意志,与希腊诸邦交好,并对抗新巴比伦的扩张。阿普里伊是普萨美提克二世的儿子,他庇护了被新巴比伦迫害的犹太人却导致内部兵变,逃出埃及避难时遇刺身亡。发动政变的是后来被誉为波斯入侵前最伟大法老的雅赫摩斯二世。雅赫摩斯二世依靠兵变上台,甚至军队的可怕。他大力发展与希腊诸邦的友好外交,以对抗日益嚣张的波斯帝国。但这一切似乎效果不佳,他的儿子普萨美提克三世仅在位半年就被波斯国王冈比西斯击败。&/p&&p&&img src=&/v2-147f90bbecdd361_b.png& data-rawwidth=&320& data-rawheight=&78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20&&【尼科二世】&/p&&p&&img src=&/v2-073e1d2df01debef3671ffa_b.png& data-rawwidth=&690& data-rawheight=&51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0& data-original=&/v2-073e1d2df01debef3671ffa_r.png&&【普萨美提克二世】&/p&&p&&img src=&/v2-4481aade66bc39a2b1abea9f7baeffe0_b.png& data-rawwidth=&480& data-rawheight=&6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0& data-original=&/v2-4481aade66bc39a2b1abea9f7baeffe0_r.png&&【雅赫摩斯二世】&/p&&p&&img src=&/v2-523facc096f11112fb98b_b.pn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80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v2-523facc096f11112fb98b_r.png&&【普萨美提克三世】&/p&&p&第二十七王朝是由波斯帝国阿契美尼德王朝建立的,历代法老都是波斯人。这段历史就不详细讲述了,详情请参照波斯历史相关资料。这里给出历代法老名字:冈比西斯、斯梅尔迪士、大流士一世、薛西斯一世、阿尔班达、阿尔塔薛西斯一世、薛西斯二世、索格迪安努斯、大流士二世。&/p&&p&&img src=&/v2-25a445edbe9b620d243439_b.pn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查士丁尼二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