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怎么称呼中超最佳球员投票球员么

大家觉得球员踢上中超和普通人考一个重点大学哪个更难
& & 一个没有什么天赋的球员,在不依靠任何关系的情况下,凭借自身努力在中超踢上主力和一个同样天资平平的学生考上211,985哪个更难。
这些回帖亮了
大一在学校踢比赛就听说某学园的某主力是原来深圳的,进过中超十八人大名单但没上过场觉得没前途又去高考来了我校,也是江南某985,后来比赛遇到了,确实身体素质就碾压其他人,也一直稳坐校队非特招生主力…大二又遇到一个绿城梯队刷下来的…所以这个问题…其实啦,这个问题的答案从王上源身上不就能找到么,不走职业北京人大附那边保送个前排985,再不济北理工也行啊,但是选择了职业,皇家布鲁日预备队厮杀两年,到恒大表现不佳又被黑成翔,这样下去真的能稳稳立足中超么。
[&此帖被Teeeeemo在 10:31修改&]
这话题不需讨论啊,国足队员纷纷表示双修毫无压力
前者吧,中超多少个球员?211985学生也太泛滥了吧
前者吧,中超多少个球员?211985学生也太泛滥了吧
现在中国注册球员与中超球员之比 和应届考生与重点大学录取人数之比 还是前者远远大于后者
大一在学校踢比赛就听说某学园的某主力是原来深圳的,进过中超十八人大名单但没上过场觉得没前途又去高考来了我校,也是江南某985,后来比赛遇到了,确实身体素质就碾压其他人,也一直稳坐校队非特招生主力…大二又遇到一个绿城梯队刷下来的…所以这个问题…其实啦,这个问题的答案从王上源身上不就能找到么,不走职业北京人大附那边保送个前排985,再不济北理工也行啊,但是选择了职业,皇家布鲁日预备队厮杀两年,到恒大表现不佳又被黑成翔,这样下去真的能稳稳立足中超么。
[&此帖被Teeeeemo在 10:31修改&]
难度相当于考清华北大,这些球员国际上是不怎么样,但是在国内绝对是万里挑一的,而且不能用注册球员做分母,很多没成为运动员的你让他怎么练也练不到那个地步,需要天赋的
发自手机虎扑
引用3楼 @ 发表的:
大一在学校踢比赛就听说某学园的某主力是原来深圳的,进过中超十八人大名单但没上过场觉得没前途又去高考来了我校,也是江南某985,后来比赛遇到了,确实身体素质就碾压其他人,也一直稳坐校队非特招生主力…大二又遇到一个绿城梯队刷下来的…所以这个问题…
这样看来还是踢中超更难,注意我说的是在球队里至少是轮换主力
11人+3个轮换为标准吧
16X14=224人
中超前14的主力 基本相当于前5的大学以上
引用4楼 @ 发表的:
难度相当于考清华北大,这些球员国际上是不怎么样,但是在国内绝对是万里挑一的,而且不能用注册球员做分母,很多没成为运动员的你让他怎么练也练不到那个地步,需要天赋的
基本如你所说
这话题不需讨论啊,国足队员纷纷表示双修毫无压力
引用3楼 @ 发表的:
大一在学校踢比赛就听说某学园的某主力是原来深圳的,进过中超十八人大名单但没上过场觉得没前途又去高考来了我校,也是江南某985,后来比赛遇到了,确实身体素质就碾压其他人,也一直稳坐校队非特招生主力…大二又遇到一个绿城梯队刷下来的…所以这个问题…
你是zju的?
不能那么简单的比较,其实国内踢球的孩子就没多少,淘汰率没欧洲高,另外踢不上中超基本是赚不到大钱的
常规的行业,赚钱就是一看找对路,二来人不能犯懒。前几天玩游戏,遇到一个广州的孩子,瞎聊天,他说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现在在家呆着,羡慕我们这样上班赚钱的,我说你去学iOS开发啊,月薪上万很容易,他就说没基础之类的,巴拉巴拉……其实就是懒,不肯努力,这年头只要不懒,赚钱机会太多了。
但踢球就不是仅仅勤奋就行了,先天身体条件的制约很大,并且有一定危险性,过早受重伤就吃不上这碗饭了,所以家长不让孩子学踢球,其实有很大的理性在里面,何况真正那么喜欢足球的人在国内也没那么多。
没什么天赋的人踢球踢出来是不可能的,职业球员本身都需要天赋;一个普通人考211需要更多的努力,毕竟211号称100所,一年招生二三十万,而且你还能考很多年。。。。。
大家似乎忽略了足球人口的基数,全国注册过的小球员有多少? 踢上中超的有多少?这个比例还是挺高的;重点大学虽然招生人数不少,但是每年高考人数那也太多了!
很多国内优秀的运动员,脑子其实也很好。至于国际比赛么。一直是训练不得当 造成的
引用13楼 @ 发表的:
大家似乎忽略了足球人口的基数,全国注册过的小球员有多少? 踢上中超的有多少?这个比例还是挺高的;重点大学虽然招生人数不少,但是每年高考人数那也太多了!
中国一直是从精英里挑选球员的,大多是小时候就是同年龄段里跑的快力气大的
引用4楼 @ 发表的:
难度相当于考清华北大,这些球员国际上是不怎么样,但是在国内绝对是万里挑一的,而且不能用注册球员做分母,很多没成为运动员的你让他怎么练也练不到那个地步,需要天赋的
应该说难度相当于考清华北大的博士后吧,中超才那么点人。
引用4楼 @ 发表的:
难度相当于考清华北大,这些球员国际上是不怎么样,但是在国内绝对是万里挑一的,而且不能用注册球员做分母,很多没成为运动员的你让他怎么练也练不到那个地步,需要天赋的
显然大于考清北,你看看清北每年招生多少,就算去掉一半的女生好了,几率也明显超过踢上中超引用11楼 @ 发表的:
不能那么简单的比较,其实国内踢球的孩子就没多少,淘汰率没欧洲高,另外踢不上中超基本是赚不到大钱的
常规的行业,赚钱就是一看找对路,二来人不能犯懒。前几天玩游戏,遇到一个广州的孩子,瞎聊天,他说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现在在家呆着,羡慕我们这样上班赚钱的,我说你去学iOS开发啊,月薪上万很容易,他就说没基础之类的,巴拉巴拉……其实就是懒,不肯努力,这年头只要不懒,赚钱机会太多了。
但踢球就不是仅仅勤奋就行了,先天身体条件的制约很大,并且有一定危险性,过早受重伤就吃不上这碗饭了,所以家长不让孩子学踢球,其实有很大的理性在里面,何况真正那么喜欢足球的人在国内也没那么多。
踢球也一样啊,实际上绝大多数人都是没有任何运动天赋的。然后你看看清北每年招生多少 ,显然难度比踢上中超小多了。
引用16楼 @ 发表的:
应该说难度相当于考清华北大的博士后吧,中超才那么点人。
或者相当于靠清北最热门的几个专业
引用17楼 @ 发表的:
踢球也一样啊,实际上绝大多数人都是没有任何运动天赋的。然后你看看清北每年招生多少 ,显然难度比踢上中超小多了。
呵呵,显然你对高考了解不多,清华北大招生多,但你要看到一个问题,仅仅北京本地就招多少了,然后人口大省比如山东,2014清华才给多少招生名额,你猜猜?
清华只给山东80个名额,整个山东一年50多万考生,只有这么点去清华的名额,你考的分数再高,也只能从高往低选。80除以50多万,你算算一个足协注册的踢球孩子踢上中超,淘汰率有这么高吗?
然后北大给山东多少名额呢?70来个,比清华还少~
ps:我是户口学籍在北京,我考重点本科的难度比山东小伙伴,低到不知哪里去了,我小学在山东读了几年又回了北京,我的小伙伴读中学有的一个月只放假一天,就为了考好大学,他们那个惨,如果全国统一考试,只靠分数说话,基本要天翻地覆的。
引用2楼 @ 发表的:
现在中国注册球员与中超球员之比 和应届考生与重点大学录取人数之比 还是前者远远大于后者
你说的是对的,中国还是踢球孩子少,淘汰率比欧洲低太多了,足球人口基数小,淘汰率又低,最后选出来的精英也只能是亚洲三流。&
而全国考生,真考上重点本科的比例没那么高,考上清华北大复旦之类名校的,就更低了,比踢上中超还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请或者
614人参加团购358.00元&1299.00元
1051人参加团购499.00元&949.00元
1195人参加团购228.00元&358.00元
95人参加团购328.00元&699.00元
1040人参加团购195.00元&899.00元
562人参加团购329.00元&1199.00元
940人参加团购232.00元&399.00元
270人参加团购239.00元&629.00元
63人参加团购448.00元&899.00元
125人参加团购279.00元&349.00元
192人参加团购139.00元&299.00元
49人参加团购59.00元&292.00元中超球员籍贯:辽宁球员遍天下 沪上三强申花弱_网易体育
中超球员籍贯:辽宁球员遍天下 沪上三强申花弱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还有多少人关心自己钟爱的球队有多少本土球员?在球员流动趋于平常、强力外援大行其道的当下,这或许已经不算是多紧要的问题。一般而言,一支球队的本地化属性越高,球迷的归属感也越强。中国足协此前公布了2014赛季中超球员报名表,有关球员籍贯的话题值得好好梳理一番。
 辽宁球员遍天下
在新赛季16家俱乐部的全部526名报名参赛球员中,本土球员共448人、外援78人,其中籍球员多达145人,足迹遍布所有中超球队,平均每3名本土球员中就有1人来自辽宁,而辽宁大连籍球员更是有71人之多。换句话说,辽宁球员竟然占据国内球员总数的30%。
“辽老大”自然当属辽宁宏运,以老将为首,宏运的辽宁籍球员多达24人,另一支同省球队大连则有22人。中超霸主广州阵中也有7名辽宁球员,包含、冯潇霆、赵旭日、秦升等人在内,可以说辽宁球员是恒大登顶亚冠的最大功臣之一。上海三支球队中,则是申花的“辽宁化”程度最高,徐亮、耿晓峰、王寿挺等6人都是“来自北方的狼”。
辽宁球员不仅数量多,质量也高,涌现出众多名将。“老”一代有郑智、孙继海、肇俊哲、王新欣等,“新”一代有王大雷、于汉超、杨旭、张文钊等。由此也不难理解,一直以来,在各支国字号队伍中,从球员到教练,为何“辽宁帮”占据了绝对的统治地位。
究其原因,当首推辽宁浓厚的足球氛围、雄厚的足球基础。而东北球员在身材、速度、力量等方面占有天生的优势,也让他们从小就高人一筹,备受青睐。
  沪上三强申花弱
除去辽宁籍球员之外,上海球员是中超的“第二人口大户”,总数达到46人。不过,有些尴尬的是,作为上海足球标志的申花,却是沪上三支球队中本地球员最少的一支。
目前的绿地申花队中,上海球员只有曹赟定、柏佳骏、战怡麟、邱盛炯、范凌江、顾斌、沈俊、陶金8人,其中前3人还是由根宝的上海东亚贡献而来。由于申花足校几年前的衰落甚至关闭、预备队的不受重视,申花也凸显出自我造血功能的匮乏。
上港集团在卖出多名主力之后,仍然有11名本地球员。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经历了“十年磨一剑”,上港的11人主力阵容除外援之外,几乎是“纯上海制造”,从门将颜骏凌,到队长王燊超、蔡慧康、汪佳捷、王佳玉、吕文君、朱峥嵘、傅欢,都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这在整个中超都相当罕见。
只不过,有些遗憾的是,作为东亚“头牌”,出生于南京的武磊至今仍未拿到上海户口,这也让他本人和俱乐部高层耿耿于怀。据记者了解,2009年全运会夺冠之后,有关部门曾许诺解决功臣武磊的上海户口,但迄今没有下文。即便早已在金山买好了房子,武磊最多也只能算半个“新上海人”。
被视作“外来户”的上海申鑫,反而是上海滩本土化最高的球队,一共有18名上海籍球员,几乎相当于申花与东亚之和。申鑫队中的老将于涛、王赟还是“老上海球员”的代表性人物。如果算上朱炯、成耀东前后两任上海名帅,申鑫还真是具有鲜明上海烙印的球队。
某种程度上,怎样的人员构成也决定了怎样的球队风格。上港、申鑫两队在战术打法上更偏向海派风格,讲究技术和传接,而申花则更有“南北融合”的味道。 本报记者 关尹
本文来源:新民晚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超风云必须签的球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