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关节置换后的屈膝练习练多长时间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训练计划_好大夫在线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训练计划
全网发布: 22:54:23
发表者:陈晓东
(访问人次:9623)
&&&& 膝术能够消除膝的,恢复膝关节功能,是一种疗效十分确切的手术。迄今为止,我们已经累积了数百例的成功经验。但是有一点需要在这里提醒大家,其实手术本身只是治疗方案的开始,术后的康复训练,才是达到手术应有疗效、恢复患肢功能的重要保证。我常常会碰到一些患者朋友,在术后初期由于心理上过于畏惧刀口的或不必要地担心刀口裂开等问题,不能很好地配合进行膝关节的活动,而是被动地等待刀口拆线,主观上抱着“回家后再练”的想法。这样一来,往往错过了术后前3周这一康复训练的黄金时段,使得手术预期效果大打折扣。而且,随着关节周围疤痕组织的逐渐增生形成,膝关节康复训练的难度会越来越大,到术后3个月时,膝关节的活动度大多基本定型。此时,即使想练,也难以有多大的改善了。&&& 那么,手术后,我们应该如何进行康复训练呢?这里呢,有两个重要的原则。一是时间越早越好,二是训练科目应当动作到位、循序渐进。下面做一下简单的方法介绍。&&& 1、手术当天,小腿下垫枕,维持膝关节功能位,适当完成康复训练A:踝关节屈伸活动3组,每组10次。&&& 2、术后第1天,患肢做踝关节屈伸活动10组,每组20次;进行康复训练科目B:股四头肌静力收缩(绷紧大腿前方肌肉,尽量伸直膝关节)10组,每组20次。&&& 3、术后第2天,开始训练科目C:卧位屈曲膝关节,即足跟不离开床面,将小腿向近端滑动,尽量屈曲髋关节和膝关节。训练科目D:膝关节下垫枕,进行小腿抬高运动,要求足跟离开床面,达到5秒的腾空滞留时间。以上训练每项10组,每组20次,分时段完成。&&& 4、术后第3天,重复前一天康复训练科目C,要求膝关节屈曲角度逐步加大。进行康复训练科目E:直腿抬高,即在床上伸直绷紧膝关节,慢慢抬起使下肢离开床面。训练科目F:患肢平放于床面,自己坐起或在别人帮助下双手分别按压膝关节上、下方,使膝关节被压直,后方紧贴床面并滞留5秒。以上训练每项完成10组,每组20次。&&& 5、术后第4-10天,辅助应用CPM机器,给予患肢在无痛状态下的被动运动,每次45分钟,一天2次,在1周内达到或接近膝关节屈曲90°。同时,继续进行患肢主动活动,完成训练科目C、E和F。要求科目C训练时主动屈膝角度达到当天CPM机器的设定值;而训练科目F膝关节被压平时,膝后和床面之间无法插入手掌。根据患者体质情况,可在此阶段选择扶步行器下地站立,逐渐进行行走训练。&&& 6、术后11-14天,拆线出院,继续扶步行器进行行走训练。进行康复训练科目G:屈膝下蹲,双手握床架或其他固定物,逐渐屈膝下蹲,要求膝关节屈曲达到或超过95°。如患者体力不佳,可选择训练科目H:坐于床边,两手扶床,双下肢自然下垂,健侧足压在患侧小腿上,帮助膝关节尽量屈曲,屈膝角度逐渐加大,直至达到或过95°,每次屈膝到底时应滞留5秒再放松。&&& 7、术后第3-6周,继续进行主动直腿抬高运动以巩固训练效果,患肢负重及抗阻训练。患者换用拐杖练习行走,加强行走步态训练,训练平衡能力,逐步脱离拐杖在旁人保护下练习行走,进一步改善关节活动范围。&注意事项:&&& 康复训练的量应当由小到大,循序渐进,以不引起患膝不适为宜。一些患者可能会出现膝关节的酸痛,尤其是在白天较大的活动量后。这是康复过程中的正常反应,程度与术前膝关节的功能状态有关。可以口服或外用一点抗炎镇痛药物,抑制软组织水肿和,同时适当调整活动量。&&& 通常术后10周可以脱拐行走,从事大多数日常活动。可以选择适当的活动以保持关节功能、控制体重,例如散步、游泳、骑车和跳舞。但对于爬山、爬楼梯或跑步等有损关节的运动,我们建议不做或少做。
发表于: 22:54:23
陈晓东大夫的信息
髋关节疾病的诊治(青少年与成人髋脱位,髋内翻以及髋外翻,股骨头坏死,髋关节撞击综合...
陈晓东,主任医师,教授,骨科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国际髋关节外科学会委员,中国医...
陈晓东的咨询范围: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锻炼
随着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重度骨关节炎来说、老人们无须再忍受膝关节的顽固疼痛,因为现在有了“人工膝关节置换术”这个好方法。为了术后病人更好的康复,许昌仁和骨科医院把经验拿出供大家分享。
骨三科膝关节置换手术康复须知
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是治疗重度骨关节炎、顽固膝疼的首选方法,疗效确切肯定。但是只把手术成功寄托在手术技术上而不进行有效的康复锻炼,则不能达到手术应有的效果。对于膝关节置换术来说,功能锻炼与手术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他关系到今后膝关节的功能和活动度。在医生的指导下,功能锻炼开始越早越好。功能锻炼以主动活动为主,被动活动为辅。练习膝关节伸直与屈曲一样重要,甚至更加重要。早期活动时感觉疼痛是正常的,不能因为惧怕疼痛而不进行有效的活动,失去最佳的练习活动期(术后一周之内),而影响膝关节的功能。术后康复的目的在于通过早期功能训练,恢复患者肢体功能和生活自理的能力。
康复步骤:
一.入院:1.常规术前各项全部检查2.心脏与下肢彩超3.下肢血循与皮肤情况4.注意合并的内科疾病
二.超前镇痛;提前抗凝、预防血栓:低分子肝素钙针、曲马多片。(至少术前三天抗凝镇痛)
三.床上练习大小便,术前一日通便灌肠一次;指导股四头肌舒缩锻炼与直腿抬高锻炼;术前一日患肢消毒包巾。
四.沟通材料费与医疗相关总体费用
手术当日:术毕送ICU监护,ICU护士注意观察下肢肿胀情况、指导并督促患者进行踝泵与股四头肌锻炼;术后6小时开始应用低分子肝素钙针、高龄病人当日应用地塞米松针静滴一次。
康 复 要 求
伸屈功能训练的恢复时间,术后1周是最佳锻炼时机,要求4周内完成,超过4周,失去恢复机会导致严重后果
术后2天拔除引流管,伸膝锻炼(股四头肌);从术后第二天拔出引流管开始使用充气治疗仪。其原理主要是通过微电脑控制的充气和吸气,促进双下肢的静脉血循环,防止血栓形成并促进肿胀消退。充气治疗仪一直用到术后近2周为止。
3.术后当日开始踝泵、小腿三头肌、股四头肌锻炼。术后休息时膝关节伸直位放置。
术后第2天开始直腿抬高锻炼。
术后3-5天扶拐下床。
术后第4天开始屈膝锻炼,应用CPM机;患者的术后疼痛已经明显减轻,开始进行CPM(膝关节被动活动器)的练习,术后第4天从屈膝到50°开始,每天增加10°,即术后第5天60°,术后第6天CPM练习到70°,第7天80°,第8天90°。即术后一周屈膝到90°。上述CPM练习每天三次,每次1小时。
除了上述的CPM练习外,考虑到CPM设定的角度往往比实际膝关节屈膝角度少10-15°,所以,在术后一周,康复治疗师或受术者(没有康复治疗师的医院)应该亲自帮助患者练习屈膝到90°一次。术后8天-术后2周,患者继续每天3次,每次1小时的CPM练习,练习角度根据患者能够忍受疼痛的程度可以有所不同,但是一定要在屈膝90°以上,最大角度也不要大于110°,因为这个时期如果屈膝角度大于110°,多数患者会感到很痛,而且,对部分伤口愈合不佳的患者还会有伤口撕裂、继发感染的风险膝关节屈膝度的练习:术后2周,屈膝已经能到110°。术后3周,不要求屈膝角度进展太快,在术后2周的基础上到达115度即可。练习强度为每天一次,一次练习总时间为30分钟。练习完屈膝后,也不要强行伸直膝关节,以让其顺其自然伸直为好。练习屈膝和伸膝之间要相差半天时间。不要刚练习完屈膝就接着练习伸膝。
术后1周扶拐行走
术后2周骑车训练
踝泵动作:麻醉苏醒后即可开始足和踝关节伸屈活动,每次2-3分钟,每小时2-3次。
股四头肌练习:术后第二天,开始进行股四头肌练习以保持肌肉的张力。尽力背伸踝关节,伸直膝关节坐直腿抬高动作,持续5秒钟,放松5秒钟后再重复,直至大腿感到疲劳为止。
伸膝练习:仰卧位,在足跟上方放一小枕头使足跟悬空,收缩大腿肌肉,使膝关节完全伸直,并力图使膝关节后方接触到床垫,维持10-15秒钟,重复此动作,直到大腿感到疲劳为止。
足跟滑移屈膝练习:引流管拔除后开始,仰卧,使足底在床上向臀部滑动,同时使膝关节屈曲到最大限度,并在此位置保持5-10秒钟,重复多次,直到腿部感到疲劳为止。
坐位负重屈膝练习:下床后开始,坐在床旁或椅上,慢慢将膝关节自然下垂屈曲到最大限度。然后将一侧足移至另一侧足的背侧,利用重力的作用压迫使膝关节尽量屈曲,并维持5-10秒钟,重复多次,直到腿部感到疲劳为止。
早期下地活动:,术后3-5天、术后炎症反应消退后,下地练习站立可开始做段距离步行练习。这些练习有助于重获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改善关节活动度和恢复平衡协调性。
步行练习:正确的步行十帮助膝关节恢复的很好方法,开始时需要借助步行器或拐杖行走。首先在直立时应感到舒适并能维持平衡,然后先把步行器或拐杖向前移动稍许距离,术侧膝关节伸直向前移动,先使足跟着地,身体前移,再将足部放平,最后由足趾离地。行走频率、步伐距离及速度要均匀。当肌力和耐力都增加以后,可以逐步延迟步行时间。
上下楼梯:上下楼梯需要力量和协调能力,是增强肢体力量和耐力的最好训练,开始需要有人帮助,直至重新获得足够的力量和平衡协调性为止。
&& 许昌仁和骨科医院骨三科医生提醒大家:由于病人的体质、病情、心理素质、主管要求、手术过程等不尽相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应因人而异,另外,由于接受全膝关节置换的病人均有膝关节长期疼痛、畸形和功能障碍的病史,因此功能锻炼应掌握循序渐进的原则,切忌操之过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训练程序
术后第1-2天:
1.卧床,患肢可以处于过伸,
2.消肿止痛:冰敷、电疗、冷疗;
3.踝部、足趾的主动活动;麻醉过后开始;
4.股四头肌、腘绳肌、臀肌的等长收缩;
5.CPM机:术后1天0°~45°开始,每天增加ROM 10°
术后3-6天:
1.膝关节主动活动;
2.直腿抬高;
3.床上活动练习(翻身,坐起,移动,坐到床边);
4. CPM机:每天增加10°;
5.术后第四天开始站立练习,严格使用双拐;
术后7-12天:
1.部分负重行走训练(腋拐);
2.股四头肌、腘绳肌肌力训练;
3.楼梯、坡度行走(先训练三向阶梯,后日常行走楼梯);
4.腘绳肌牵伸,防止屈曲挛缩;
5.下蹲练习。
1.增加肌力,步态练习:行走速度、耐力、楼梯、坡度;
2. ADL:洗澡、如厕、乘车等;如需要,进行被动牵伸、水疗等;
3.功能训练及达到重返社会;
4.出院宣教;
5.制定随访计划。
主动伸膝训练
被动伸膝训练
被动伸膝训练2
主动屈膝训练
股四头肌肌力训练
直腿抬高训练
直腿抬高训练2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发表于: 23:40:09
汪滋民大夫的信息
副主任医师
髋、膝、肩、肘、踝人工关节置换、关节镜和关节部位骨折脱位的微创治疗,肩关节损伤,...
汪滋民,男,医学博士,关节外科与运动医学专职医师,长海医院关节与骨病外科副主任,...
汪滋民的咨询范围: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