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e Zoom Air adidas跑鞋矩阵阵,顺带简单说说怎样选跑鞋

有人用过nike air zoom winflo3的吗【跑鞋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356,812贴子:
有人用过nike air zoom winflo3的吗收藏
求教这鞋怎么样,平常每天跑5,6公里,夏天穿这鞋能行么?耐穿么
关注御天神帝吧,并且捧场5000T豆(含历史行为),
adidas新款UltraBOOST科技注入终极能量,全新橡胶大底提供超强抓地能力,助阵上海马拉松;马上进入adidas官方商城了解更多活动详情.
夏天穿有点焐脚,还是挺耐穿的
绿色挺帅的,349入
论中国大妈大爷素质 芳箻new16688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Salmon测】Nike Zoom Air 跑鞋矩阵!顺带简单说说怎样选跑鞋~
为什么是Zoom Air?Nike的跑鞋首先是根据其中底科技进行分类的,每种科技的特点也十分鲜明。对于绝大多数跑者来说,Zoom Air 系列以及Lunarlon 系列则更加适合日常的慢跑训练。相比Lunarlon 整体偏软的脚感,Zoom Air 系列通过调整气垫位置、数量以及中底材质,能够实现更加个性化的跑步体验。总的来说,Zoom Air 系列拥有以下几个优点:1.鞋款分类相对清晰,满足各类内旋状况跑者的需求;2.适合几乎任何体重,脚感舒适,大多数鞋款能够胜任半程以内的距离(全马Lz没试过,不敢乱说);3.性价比相对较高(Nike同类产品相比),用途广泛,适合入门跑者;4.外观算是跑鞋里比较好看的,而且配色也多,易穿搭;5.相比Asics、Saucony等品牌,线下实体店更多,试穿的机会更大;该买哪双Air Zoom?官方售价¥800以下&AIR ZOOM WINFLO&分类:缓震型&内旋情况:内旋不足、正常内旋&Zoom气垫:后掌Zoom&特点:麻雀虽小五脏俱全,WINFLO 2 绝对算是一双性价比跑鞋。采用与Pegasus 32&一样的中底配置:Cushlon+后跟Zoom气垫;鞋面则是实用的网面+动态飞线;经典的华夫橡胶大底提供额外的缓震支持以及不错的抓地力。除了基本款的WINFLO之外,还有Flash反光版以及MSL(加强?)版本。(AIR ZOOM&WINFLO 2)&AIR ZOOM FLY&&分类:支撑型&内旋情况:正常内旋、过度内旋&Zoom气垫:前掌Zoom&特点:内侧动态支撑系统+前掌Zoom,带来稳定的保护以及灵敏的启动反馈,BRS1000碳素纤维橡胶大底更加耐磨(AIR ZOOM FLY 2)&AIR ZOOM STREAK&分类:缓震/全控型&内旋情况:内旋不足、正常内旋、轻微过度内旋&Zoom气垫:后掌Zoom&特点:目前Zoom Air系列中仅存的一双搭载中足TPU稳定片的跑鞋,在轻量、缓震以及稳定性三个方面表现都相当均衡。但大面积外露的飞线设计多少有点让人不安。(AIR ZOOM STREAK 5)官方售价:¥800-¥1000&AIR ZOOM&PEGASUS&分类:缓震型&内旋情况:内旋不足、正常内旋、轻微过度内旋&Zoom气垫:后掌Zoom&特点:Zoom Air系列中当之无愧的经典,性能均衡全面以及超强的适用性是其广受欢迎的主要原因。如果一时间难以抉择,Pegasus是最保险稳健的方案。(AIR ZOOM&PEGASUS 32)&AIR ZOOM STRUCTURE&&分类:支撑型&内旋情况:过度内旋、严重内旋&Zoom气垫:前掌Zoom&特点:内侧三重密度动态支撑系统对于过度内旋以及严重内旋跑者来说能够带来良好支撑以及保护作用;而Flymesh 复合材质鞋面以及改进后的宽扁型 Flywire 飞线辅以后跟内置稳定器进一步提升包裹体验以及足部稳定性。*非过度内旋跑者请勿轻易尝试(AIR ZOOM STRUCTURE 19)&AIR ZOOM ELITE&分类:竞速型&内旋情况:内旋不足、正常内旋、轻微过度内旋&Zoom气垫:前掌Zoom&特点:单层Flymesh更加轻簙透气,配合两侧Flywire飞线提供足够的鞋面稳定性及包裹感;前掌发橡胶华夫大底进一步加强Zoom气垫反馈;后跟内置稳定器则能够在极速奔跑时提供稳定保护。*更加适合进阶级跑者(AIR ZOOM ELITE 8)官方售价:¥1000以上&AIR ZOOM VOMREO&分类:缓震型&内旋情况:内旋不足、正常内旋、轻微过度内旋&Zoom气垫:前后Zoom&特点:个人最喜欢的Zoom Air系列!VOMERO 10 在中底加入了Lunarlon泡棉,带来更加柔软的缓震体验,但个人认为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Zoom气垫的反馈;Flymesh鞋面+全掌内靴包裹,舒适度一流;唯一美中不足的是10代取消了足弓处的TPU稳定片。*对于更加追求回弹反馈的跑友可以选购VOMERO 9,虽然个人认为丑了点,但脚感太赞!(AIR ZOOM VOMREO 10)&AIR ZOOM ODYSSEY&分类:支撑/全控型&内旋情况:正常内旋、过度内旋、严重内旋&Zoom气垫:前后Zoom&特点:沉寂多年之后重出江湖,Nike跑鞋旗舰级鞋款。中底内侧全掌三重密度动态支撑系统+前后Zoom的顶级配置;Flymesh鞋面+改良飞线+后跟外置TPU稳定器,提供全方位包裹以及稳定保护。当然,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够习惯全掌三重密度动态支撑系统的。*正常内旋跑者请在试穿后选购!(AIR ZOOM ODYSSEY)&FLYKNIT RACER&分类:竞速型&内旋情况:正常内旋、轻微过度内旋&Zoom气垫:前掌Zoom&特点:跑鞋还是潮鞋?无论如何,一体式编织鞋面+前掌Zoom+169 克的整体重量,FLYKNIT RACER&绝对是顶尖高手的不二之选。*不建议初跑者选购(FLYKNIT RACER)如何快速区分跑鞋的类型?看完上面的介绍之后,其实我们可以找到一个区分支撑型和缓震型跑鞋最快速&直观的方式:鞋子内侧是否采用了不同密度(材质)的中底材料不过这个方式并不适用于机械缓震类跑鞋(Mizuno...),因此只要大致对自己的内旋情况有所了解,选择一双基本适合自己的跑鞋也是相对简单的。如何快速了解自己的内旋类型?正常足弓≈正常内旋≈绝大多数跑鞋低足弓or平足≈过度内旋≈支撑型高足弓≈内旋不足≈缓震型*当然上述两种方法都是快速判断,不完全精准。鉴于每个人的内旋情况不同,再加上每个品牌的设计和分类方式也不完全相同,买跑鞋相对来说比较靠谱的方式还是直接去店里试穿。更详细的可以看之前码的帖:=END=文中图片部分源自:Nike官网、优购、百度图片
这些回帖亮了
我都是拿跑鞋压马路
我都是拿跑鞋压马路
跑鞋压马路真的舒服
AIR ZOOM VOMREO 10 值得推荐 半马以内路程值得拥有 露娜的加入对于进阶跑着来说稍显拖沓,但是露娜加zoom的缓震组合还是有一种新奇特的脚感,个人感觉,后跟太硬,贴合不够。现在600左右就能买一双,简直性价比无敌
支持了。。。。。。。。。。。。
AIR ZOOM&PEGASUS 32脚感不错,适合我这种菜鸟跑者
先收藏!多谢楼主!
引用9楼 @ 发表的:
这贴不错

引用8楼 @ 发表的:
先收藏!多谢楼主!
引用5楼 @ 发表的:
支持了。。。。。。。。。。。。
引用1楼 @ 发表的:
长见识了
发自legendlee的HupuChrome
引用4楼 @ 发表的:
AIR ZOOM VOMREO 10 值得推荐 半马以内路程值得拥有 露娜的加入对于进阶跑着来说稍显拖沓,但是露娜加zoom的缓震组合还是有一种新奇特的脚感,个人感觉,后跟太硬,贴合不够。现在600左右就能买一双,简直性价比无敌
半马145,摸拜一下!
发自legendlee的HupuChrome
终于来了~~~~
特别想要一双nike的跑鞋来体验一把
无奈同样的价格可以上a记或者索康尼的顶级款了。一直处于观望中。。。尤其想体验的是flyknit racer鞋款
ZOOM STREAK应该是在这里面最专业的,适合高阶跑者,不少马拉松冠军都是穿这个系列的。
帮顶。
个人感觉AIR ZOOM VOMREO最良心了
非常实用和有帮助的贴!
引用14楼 @ 发表的:
ZOOM STREAK应该是在这里面最专业的,适合高阶跑者,不少马拉松冠军都是穿这个系列的。
确实,但并不适合初级跑者。
有钱的话,就选Vomero,9或10都无所谓
没什么好说的,重新拉高了我对nike跑鞋印象分的一款鞋
期待楼主写耐克露娜篇。
好贴 虽然我目前只有A和M的 并且对S和UB很有兴趣 看了之后对前后zoom很感兴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请或者
92人参加团购169.00元&459.00元
3466人参加团购499.00元&899.00元
177人参加团购199.00元&699.00元
1693人参加团购858.00元&1299.00元
174人参加团购368.00元&699.00元
179人参加团购399.00元&899.00元
113人参加团购199.00元&699.00元
509人参加团购248.00元&699.00元
3545人参加团购658.00元&999.00元
1270人参加团购799.00元&1399.00元
759人参加团购249.00元&349.00元
1378人参加团购168.00元&549.00元第一:为什么需要一双跑鞋,跑鞋存在的意义是啥?&
相信组里大多数跟我一样,都不是专业训练过的运动员,身体素质很一般。在跑步都是一样的目的:锻炼身体。我们这样的人为什么需要一双跑鞋?用我的经历可以解释得很清楚。&
我最开始跑步的时候,穿的是一双德尔惠的运动鞋(经过我后来的鉴定,这是一双慢跑鞋)。第一天跑步的时候连一公里都跑不下来。在半个月内,慢跑距离迅速提升,在第二周,我跑到了大约3KM左右。&
这个时候开始出现了极为严重的运动伤。大约是在3KM的距离左右,膝盖开始剧痛。右腿膝盖外侧一跑就剧痛难忍,完全没法跑了。那时候什么都不懂,第二天还试图坚持,完全痛得没法跑。于是不得以,回来上网查找原因。&
一查,吓了一跳。慢跑,不管是多慢的跑,都会对膝盖造成剧烈的冲击。冲击力量大约是体重的3-5倍,你跑步的时候整个人腾空而起,然后落地,然后瞬间再腾空而起。学过中学物理的,应该知道这样的冲量有多大,这些冲量主要由膝盖的软骨吸收。按我60KG不到的体重,膝盖在跑步时接受的冲击就有有200KG左右。很多保护不周的跑步爱好者下半生都承受着巨大的膝盖伤痛折磨,甚至连走路都需要扶着东西才能动。演唐僧的哥们儿腿就是跑步跑废的。&
我TMD跑步是为了锻炼身体,不是让身体完蛋的更快。&
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我这样的,以前没怎么锻炼的,身体不算太好了,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现在跑量很大的人,需要一个东西来代替膝盖吸收冲击,保护骨头。跑鞋不是为了让你跑得更快,不是为了让你冲击世界记录,是为了让你跑步的时候不受伤。&
这就是跑鞋存在的意义。&
跑鞋怎么工作?&
跑鞋工作的原理说白了很简单。既然跑步最大的损伤是膝盖吸收的冲击,那么就要用一个东西代替膝盖的软骨结构吸收冲击。完成这个任务的,就是跑鞋的避震技术。&
AD的air,asics的gel,NB的absorb,本质上都一样的东西,就是弹性物质,把膝盖软骨原来该承担的形变分一些给这些材料来承担,膝盖的工作就会少一些。你可以把跑鞋想象成一个对弹簧……汗&
第二:跑鞋有哪些种类?&
市面上的运动品牌非常多,中国名牌,双星,多威,回力,德尔惠,李宁,全球名牌ad,nike,puma,跑友名牌asics,new
banlance,mizuno……&
这些牌子出的叫做“跑鞋”的无数,选什么好?&
先来解释一下市面上能买到的跑鞋的分类,跑步的鞋一般能买到的为这么几种:&
  1,慢跑鞋:为普通跑步爱好者准备的。全力注重保护,避免用户运动伤害。一般寿命是跑程1000KM。特点是重,保护完善,为不同身体特征,不同跑道类型的用户有不同的系列型号。&
  2,性能训练鞋:为专业,半专业长跑运动员准备,赛道训练专用。这种鞋注重的是保护和轻巧的平衡型,一方面要避免运动员训练受伤,另一方面也要让运动员出成绩。&
3,马拉松鞋:仅为马拉松准备的鞋!绝对不适合日常慢跑!极限类型鞋,真正的超轻,轻到几乎没有重量,保护性能极差,寿命极短。这种鞋存在只有一个目的,为专业马拉松运动员追求比赛最高成绩。&
很显然对于没有经过专业训练,为了健身而不是跑出多牛成绩的普通爱好者来说,应该选为了保护而存在的慢跑鞋。为什么不买性能训练鞋呢?又轻又有保护呢,李宁超轻系列广告多好看?因为这种鞋的保护比起慢跑鞋是远远不足的,因为一方面专业运动员身体状况远好于我们这些爱好者,避免运动伤技巧更是好得多,另一方面,为了追求轻便,厂家必须放弃大量保护技术。看看跑鞋之王ASICS
kayano的鞋底,那么多gel材料堆上去,能轻起来么?轻了还减震么?&
一般说来国内专柜是不会给你分清楚什么跑鞋是什么类型的,柜员更是完全不懂的。怎么分别很简单。马鞋非常轻薄,几乎没有重量,鞋底也很薄,一眼就能看出来。慢跑鞋一般都比较重,鞋底非常厚。性能训练鞋居中,能感觉比普通运动鞋轻,比慢跑鞋远轻。&
知道了要选“慢跑鞋”,而不是马鞋,性能训练鞋,就上商场了?这还不够。&
之前说了,慢跑鞋是针对不同用户身体状况,不同路况有区别设计的,你还要搞清楚你适合的是什么类型的慢跑鞋,也就是所谓的,你在跑鞋矩阵里是什么位置。&
跑鞋矩阵有三个维度,第一,跑步姿态。第二,体重。第三,跑步路况。&
道路首先分为了越野和径跑两种。越野指跑步的道路不是人工修建,或者修建得不那么“好的”,山路,土路,树林。径跑就包括赛道,马路等等修得很直的路,塑胶,水泥,柏油,都算。&
确定路况之后,再确定你的跑步姿态。&
2,跑步姿态&
这个是最重要的,也是最不容易搞错的一步。如果搞错了,结果可能让你花几百上千跟买来的自以为牛逼哄哄的跑鞋,穿上跑了一天,自己生不如死!关于这一点,苏无妄小朋友出来亲身说法吧!&
一般跑步的姿态有三种,外翻,内翻,严重内翻。这三种是连续渐进关系。&
一般来说,这三个有这样的对应关系:&
外翻――高足弓――没有八字脚或内八字――对应跑鞋:避震型&
内翻(外翻不足)――没有八字脚或外八字――中低足弓――对应跑鞋:稳定型&
严重内翻――典型扁平足――严重外八字――对应跑鞋:姿态矫正型&
绝大多数人都是外翻或者内翻,严重内翻还跑步的,少的可怜。如果你是严重内翻……很不幸地告诉你,严重内翻的鞋很难买……特别好的也少……&
足型很容易判断,脱了袜子自己就知道了。但是根据足型可以大致判断自己的姿态,但是记住:这个判断是不准确的!高足弓的也可能外翻,低足弓的也有内翻的!自己有没有八字脚可以稍微准确一点,但是跑步姿态和走路姿态略有不同,所以依然不是百分之百准确。&
百分之百准确的判断有几种,一个是专业测定跑步姿态的机器,或者有经验的人看你跑步时候的姿态状况。在欧美日本等卖跑鞋的,这是基本配置,也是店员的基本常识。在国内,不好意思,基本找不到。&
另一个百分之百准确的办法,是找一双没有姿态矫正的跑鞋,包括避震型跑鞋,马鞋等等,跑到严重磨损,然后看磨损情况判断。这种方法很准确,但是我不推荐!因为大多数人搞不清自己的鞋子有没有姿态矫正,如果有鞋子自身有姿态矫正功能,那判断结果有偏差!明确没有姿态矫正的鞋子包括多威的马拉松鞋,双星啊什么一般的板鞋之类,如果你们用这种鞋子跑过,可以看看前掌。如果前底磨的是外侧(小脚趾头一侧),那你就是外翻,如果是内侧(大脚趾一侧)就是内翻。如果两侧基本差不多,好像是正中间磨的厉害,那你避震和稳定型跑鞋都可以试一下。&
既然大多数人这些能100%准确判断的都没有条件去做,那要判断自己该用什么鞋怎么办?我推荐的方法如下:&
判断自己的脚型,高足弓还是低足弓。然后高足弓在鞋店主力考虑避震型,也尝试一下稳定型,低足弓的主力尝试稳定型,也去尝试一下避震型。看看哪个最舒服,选择哪种型号。记得,不是穿上走两步,而是穿上跑两圈!这个差别很大!&
再来解释一下几种鞋具体有啥区别。&
其实所有跑鞋都是避震的。所以所谓的“避震“型跑鞋不是说他比别的更”避震“而是说,除了避震,他没有更多的功能。而稳定和姿态矫正型,除了避震以外,还要负责把不良好的跑姿矫正成良好的跑姿,让你更舒服。所以如果你一旦买错类型,可能面对的问题是自己的跑步姿态被错误地扭曲,而更加不舒服。可以这样想:最良好的跑步姿态是0,大家的跑步姿态是-2到2的一个区间。而跑鞋是提供了一个加减,让你的数值最接近0.如果你的姿态是2,你就该买-2的跑鞋。如果你买了一个+2的跑鞋,你的姿态就成了更痛苦的4!&
判断了该用稳定,避震,还是姿态矫正之后,就进入跑鞋矩阵最后一步。&
3,装备量。&
装备量是两个概念的集合:你的体重,你的锻炼强度。&
体重越大,锻炼强度越高,跑步的冲击就越大。体重代表着单次冲击的力量,锻炼强度代表这个冲击会持续的程度。跑步差不多就等于你的膝盖挨打,每次被打得多重,被打了多久……&
一般说来,好的跑鞋都设计为足以应对单次3KM以上,每周3次以上的锻炼强度。所以最重要的是你的体重。不过差一点儿的跑鞋就不一定了,比如迪卡侬自有品牌kalenji,低端型号明确说明了,只适合每周一次到每月一次,每次20分钟以下的跑步……&
跑鞋一般可以分为两个装备量级,轻量级,大量级。&
用asics举例:&
稳定型的:大量级是著名的跑鞋之王KAYANO,轻量级的是跑鞋销量冠军GT
避震型的:大量级的是NIMBUS,轻量级的是CULMBUS&
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误区:大量级价格贵很多,轻量级价格低很多,所以大量级就比轻量级的高级?有钱就都该买大量级的顶级款?&
不是这样的!&
大量级是“针对”大体重设计的,这就意味着假如你体重不够,你跑步的冲击力可能不够大,那这些“顶级款”设计来吸收大冲击力的弹性材料就显得太硬了。就像一个弹簧,假如设计来承受1吨的压力,你就压上去100KG,那弹簧是压不下去的。对于跑者来说,明显的感觉就是:鞋底好硬!这样的情况下,跑鞋吸收的能量就不足,而你的膝盖就要吸收更多的能量。最明显的是MIZUNO,旗舰款的鞋没有大体重的人穿起来就是受罪。&
所以尽量根据自己的体重来选择装备量级,不要只盯着顶级款。大装备量级和轻装备量级的分界一般是75KG,如果你的体重紧接这条线,而跑步距离很大,或者很小,那最好根据自己情况灵活选择。70KG的每天要跑15KM,买KAYANO没错的!你要是80KG,每天跑3KM,买GT
2130也挺好。你要是45KG,买KAYANO干嘛!&
你现在应该能确定:&
自己什么路况,什么跑鞋类,什么装备量。&
那么这就已经确定了要买哪些跑鞋了。&
第三:具体该买哪一款?&
已经在跑鞋矩阵里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在几个较专业的运动品牌里,根据官方的跑鞋矩阵,有哪些款可以买就已经定好了。&
那买哪些牌子?哪些款推荐?&
对于普通爱好者,不推荐双星,不推荐回力,不推荐多威等等价格低廉的“国产专业运动品牌”。&
为什么?很简单,多威,双星,回力在专业马拉松,长跑训练确实是有一定地位的。但是我们都不是专业运动员,你没有那样的体魄,也没有那样的技术――你要是有,还看我这个帖子干嘛!怒指!&
这几个牌子的保护避震技术都很简单,人体工学等更是差得远。&
对于已经有了很大跑量的爱好者,不推荐李宁,AD,NIKE……等等名牌。&
AD,NIKE,是不是没有好的跑鞋?不是!但是国内能不能买到?……基本上不太可能。他们能作出好鞋子,但是国内店里卖的,都是潮鞋。要真的跑步的,还是免了吧……&
我还能更鄙视这个牌子么?&
李宁有没有好的慢跑鞋?没有。在没有好的慢跑技术的时候,就开始炒作超轻的概念。之前已经说过了,超轻跟保护是难以调和的矛盾,给长跑爱好者推荐日常跑步“超轻”,这不是害人么!去死去死去死去死去死去死!&
国内能买到的好跑鞋一般是ASICS,NEW
BANLANCE,mizuno这三个牌子。另外brooks和索康尼早就在国内买不到了。&
越野型的我不懂,简单推荐几款径跑口碑比较好的吧:&
ASICS:稳定:大装备量:KAYANO,轻装备量:GT
避震:大装备量:nimbus,轻装备量:culmbus&
ASICS可能是技术最优秀的跑鞋牌子了。他的大装备量和轻装备量的区别不算特别大。就算小体重的买大装备量,也不会觉得难受。最新的系列是kinsei,千万不要买这个系列的……汗,又贵,又不舒服,不知道为啥……&
MIZUNO:稳定:轻:inspire,大:涅磐:Nirvana&
避震:轻:rider,大:creation&
Mizuno这两年WAVE技术拿奖拿到手软,价格比ASICS实在,而且店特别多,好买到。但是很明显的,mizuno大装备量级的非常“硬”,体重轻的千万不要买。&
banlance:稳定:1224 避震:1063&
没有分量级推荐……为什么呢……因为new
banlance中端轻装备量的实在做的不怎么样……所以只推荐顶级款。好在顶级款对轻体重支持还算很好,一般只要在50KG以上的穿起来都挺好。&
另外有一个很重要的tip:虽然跑鞋是有分:避震,稳定。但是实际上变化是线型的,而不是绝对化的。上面说了,假如跑步姿态是-2到2之间,跑鞋的矫正也是在-2到+2之间。就算同样类型的跑鞋,矫正系数也是不一样的,对足弓的支撑都是不同的。同样的稳定型,ASICS
gt 2130的足弓支撑明显比MIZUNO的INSPIRE高,inspire的足弓支撑又比同为稳定型的NB 1224高。NB的避震型1063比ASICS的NIMBUS足弓支撑低很多,更接近GT
2130的程度,许多穿著名稳定型跑鞋GT 2130的同学可能未必适合NB的顶级稳定型1224,反而更适合NB的避震型1063!所以跑鞋的类型只是一个大致的指标,哪个更适合你的脚,一定要亲身尝试。&
11X0系列是低端款,技术相对简单。&
21X0系列以上基本是看家技术都上了。&
跑鞋按美元价格基本是100美元主流档,2130,INSPIRE都在这一档,这一档已经相当不错了。&
区别很小,跑步装备的权威网站RW的评价是:&
的差别很小,这是一件好事儿,因为2130已经是一个极为优秀的跑鞋了。&
请问乌拉拉TX,
我178CM, 75KG, 每天跑5-10KG,偏扁平足,低脚弓,脚后跟磨外侧&
之前看屋脊的帖子,和ASCIS的官方网站,说像我这样的足型,应该选用NIMBUS,我自己去买的时候也试穿了KAYANO,这鞋鞋地很特别,穿上后觉得脚底只有外侧一圈着地,很不舒服,试用了NIMBUS就感觉不一样了,鞋地是平的,而且很宽,穿的很舒服,就买了。
今天看了你的帖子,发现我这样的脚应该用稳定型的,就是说KAYANO,怎么回事呢?能不能帮我解释一下?
难道说穿的不舒服反而就是在纠正或弥补我平足的缺陷?&
如何选择选购asics跑鞋&
买跑鞋最好的办法是去专业运动店由店员按你的运动习惯和脚型帮你试穿, 花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跳一双适合的跑鞋是很必要的.&
大家不用一开始就盯着顶级款。Asics的入门款感觉已经很好了,平时锻炼已经够了。顶级款是有特别需求或者伤痛的人准备的。&
GT-2000系列基本是上一年Kayano的精简版,该有的都有了,GEL-1000基本是上一年GT-2000的精简版,该有的也都有了,而且很便宜。&
关键四条:&
2,要有SPEVA或者升级品;&
3,稳定鞋要有duomax;&
4,鞋子形状取样时采集过足够多的亚洲人。&
Asics的无敌合脚性基本是通过这四点的来保证的。而所有入门款这4点已经足够的保证了,还特别便宜,不过400多块钱。&
其实,asics的鞋子我觉得特别适合老年人的腿脚保护。我的脚跖骨和膝盖都受过伤(寒,和老人一样了),和残疾人康复的医师也接触过,感觉asics比定制的鞋垫和鞋子感觉都好,而且定制的鞋垫和鞋子都比工厂产的asics贵些。缓冲型的适合轻微关节炎和糖尿病足(脚掌由于糖尿病神经失去感觉而局部压力过大导致溃烂)的老人,稳定型的适合髌骨(膝盖骨)劳损的老人,motion
control的不要买给老人,这种对于老人太硬了,除非老人髌骨劳损的太严重了。深圳专卖店有款黑色的走路鞋,6折,好像只有200多,非常适合腿脚不好的老人穿。&
asics的gel缓冲性比气垫好40%,而且缓冲曲线与体重的比例是平滑曲线,体重轻的人都能感觉强烈,气垫在我这个体重也只有走动时才有感觉,估计启动体重至少190斤。不过呢,减轻关节负担的最重要办法还是减肥,所谓“有钱难买老来兽”,年轻人也是一样。现代病,无论高血脂、高血压、胆固醇偏高、脑溢血、冠状动脉硬化、血脂稠、糖尿病等,无一不与肥胖有直接关系!!!&
―――――――――――――――――――――――――――――――――――――――&
运动量大=扁平足=正常足弓但是足弓柔软=大胖子=stability鞋或者motion
control鞋(根据前面的幅度决定)&
关于内外翻,与后跟外侧的关系不大,一般无论内翻或者外翻或者正常,鞋后跟外侧都是会磨损的。当然,如果你鞋后跟内侧都磨损的厉害,一定是过度内翻,或者称为扁平足及其类似症状了。&
所谓cushion、stability、motion
control的鞋子的外观区别:&
1,cushion,鞋底内外侧一样的颜色,一样的结构;&
stability,鞋底内侧要么用深颜色的(或者深灰色,或者有灰点)的高密度材料(asics、new balance、nike、brooks等),要么内侧贴上塑料片(adidas),要么内侧的支撑结构加强(mizuno),而外侧呢,基本啥都没有。这样内侧比外侧硬,以防止脚的轻微到中等内翻(over
pronation)。&
control,鞋底内侧在stability之上,还加强一些,鞋底要么内侧除了高密度材料外,还加上塑料片(asics、new balance、nike、brooks等),,要么内侧从前到后全贴上更大强大的塑料片(adidas),要么内侧除了高密度材料外,还加上碳素钢什么的(new
balance),要么内侧的支撑结构到更强(mizuno)。而外侧呢,基本啥都没有。这样内侧比外侧硬很多,以防止脚的过度内翻(over pronation)。&
眺眺他爸的贡献,对于翻转类型的图示,这下同学们再也不用迷惑了,正所谓千言不如一图啊。上图是从足型的垂直投影看的,下图是从原来运动鞋的习惯性磨损看的。一般说来,若俩图产生矛盾,则按第二幅图来选择跑鞋。Pronation跟内八字和外八字确实没有必然联系,只是有一定的相关性。在无需动手术的内外八字中,大约外八字与Overpronation内翻、内八字与Underpronation外翻有大约70%的正相关性。实际上内外翻与足弓的关系也不是一一对应的,因为足弓还有柔软弓和坚硬弓的区别,但是通常来说,内外翻与平足、高足弓的正相关性大概有90%。但是,无论脚的结构如何,鞋子磨损的外在表现是脚所有因素的综合体现,因此是最全面的根据。尽管内外八字与翻转情况不一一对应,但是跑鞋是根据翻转情况做出来的,pronation翻转情况与跑鞋选择还是一一对应的,与鞋子前掌的内外侧磨损也是一一对应的,正相关性100%。公式如下:&
内翻=鞋子前掌的内侧磨损比较多=稳定或者控制型跑鞋=70%的外八字=90%的平足;&
外翻=鞋子前掌的外侧磨损比较多=避震(即缓冲)型跑鞋=70%的内八字=90%的高足弓;&
翻转正常=鞋子前掌的内外侧磨损一样多=避震(即缓冲)或者稳定型跑鞋=70%的无内外八字=90%的正常弓;&
我的推荐是:&
gt-2110(普通跑鞋),全球销量过2500万,稳定型的,适合运动量比较大的同学、体重比较重的同学、脚跟内侧先磨损或者前掌内侧先磨损的同学、膝盖前端内侧疼痛的同学,也适合没有任何伤痛但是需要更多保护的正常足的同学。。颜色有多款,宽度有2个,D宽度(正常)和2E宽度(宽)。&
kayano 12或kayano系列(号称“跑鞋之王”,哈哈,当然也要适应你的脚的运动力学结构才行),稳定型的,顶级稳定型的跑鞋,适合运动量比较大的同学、体重比较重的同学、脚跟内侧先磨损或者前掌内侧先磨损的同学、膝盖前端内侧疼痛的同学,也适合没有任何伤痛但是需要更多保护的正常足的同学。和2110同一类型,但是在舒适度上做了强化。宽度有2个,D宽度(正常)和2E宽度(宽)。&
gel-1110或gel-1000系列,稳定型的,gt-2110的简化版,适合运动量比较大的同学、体重比较重的同学、脚跟内侧先磨损或者前掌内侧先磨损的同学、膝盖前端内侧疼痛的同学,也适合没有任何伤痛但是需要更多保护的正常足的同学。和2110同一类型,但是在舒适度上做了强化。宽度有2个,D
宽度(正常)和2E宽度(宽)。这是稳定型的鞋子中最便宜的一款了。&
nimbus8或nimbus系列,顶级缓冲型的跑鞋。适合正常足的同学、脚跟前掌外侧同时先磨损或者前掌外侧先磨损的同学、喜欢极大缓冲和舒适性的同学、膝盖前端外侧先疼痛的同学。缓冲型的在舒适度上比稳定型的好一些。宽度有2个,D宽度(正常)和2E宽度(宽)。走路脚感最好,感觉带有推动力!&
Gel-Cumulus 7或Gel-Cumulus系列,缓冲型的,nimbus8的简化版。适合正常足的同学、脚跟前掌外侧同时先磨损或者前掌外侧先磨损的同学、喜欢极大缓冲和舒适性的同学、膝盖前端外侧先疼痛的同学。缓冲型的在舒适度上比稳定型的好一些。宽度有1个,D宽度(正常)。&
gel-escalate等极低款带GEL硅胶的,缓冲型的,如果想最便宜的,又带asics的特性gel硅胶的,这一款400多的,已经在6折了,是 asics的最低折扣,但不是特卖场的最低折扣,打完折200多,也非常舒服。也是缓冲型的,适合正常足的同学、脚跟前掌外侧同时先磨损或者前掌外侧先磨损的同学、喜欢极大缓冲和舒适性的同学、膝盖前端外侧先疼痛的同学。宽度有1个,D宽度(正常)。&
Foundation VI或Gel-Foundation系列,motion control型的,适合大胖子(比如我),是稳定型的加强版,把稳定型的表现加强一些就是该鞋子的适应人群。有些店没有,需要订购。宽度有2个,D宽度(正常)和2E宽度(宽)。&
8,其他的专业走路鞋,专业越野跑鞋,基本上也有正常缓冲型、稳定型、控制型三种足的力学类型和功能从少到多三个价格类型,至少每种9款以上,我没有怎么关注过,大家都可以到asics自己的网站&
上去看看或者鞋类大全&
上去看看,基本都可找到一样的或者类似的。如果实在拿不定注意,基本这些鞋子也有kayano系列或者2110这样的经典系列,买了也不会差哪儿去。或者专卖店有本手册,你自己挑挑看。鞋子无所谓,只有适合自己稳定类型/宽度/舒适程度的鞋子才是好鞋子。asics的舒适程度已经无须说了,口耳相传,穿了的人从来都离不开它,剩下的就是鞋子的类型了。&
=====================&
asics、mizuno、new
balance、brooks、saucony、adidas、nike跑鞋选择选购&
先申明几个观点:&
1.合脚,何谓合脚,一层意思是大小合脚,另一层意思是用途合脚
2.纠正一直错误概念,就是软的鞋子舒服,很多人讲求的脚感就是软,&
软件就是舒服
!显然在跑鞋的世界里最没有用的鞋子就是减震跑鞋,&
所谓减震跑鞋是为没有任何功能的鞋子玩弄的一种噱头
!减震是任&
何一款跑鞋所必备的功能
3.所谓适合中国人的脚型,四大跑鞋都有不同宽度的鞋子,选择适合自己&
鞋子就好,不存在什么适合中国人鞋子的概念
! (gcysa观点:我觉得中国人还是适合2E宽度或者中国标准3型的)&
如何挑选跑步鞋&
第一章:认识你的脚&
何谓足内翻 (pronation)&
人在步行或是跑步的时候,正常的脚应该是脚跟外侧先着地,然后脚&
跟到脚尖依序着地,最后离地之外,脚掌还会有一个向内翻转的动作,哈&
否则大家都是内八字,鞋外侧面很快磨光光
!这个时候足弓会被压,向桥梁&
一样,适当下塌被拉长,来吸收人体下落时地面的反冲力。&
但是不是人人都有正常脚型的,有些人会足内翻不足,所谓的内八字,&
跑步的时候仅仅只是脚外侧的一部分落地,所有的压力都集中在一脚外侧面小&
小块面积上,所以会在跑步时感到地面过多的冲击力,解决这个问题只要穿双&
避震性佳的鞋子就行。万一足内翻过度(overpronation)的话,脚踝关节和&
韧带会承受过大的压力,是不是很容易纽伤,特别是是三下的时候:下落,下坡&
慢跑鞋稳定性即抗足内翻能力,稳定装置即抗足内翻装置。所以选择慢跑第&
一个重点:你需要多少的稳定性?&
sp?_requestid=88710&
上面那个有大脚丫的图片就可以一步一步的选择
如何判断自己属于正常足,足内翻过度还是足内翻不足呢?依下表综合判断即可&
==========
过度足内翻=== 正常=== 足内翻不足&
足弓高度======
扁平====== 正常=== 高弓&
站立时脚踝关节往内=
偏======= 正常=== 外偏&
足弓坚固程度====
软======= 中等=== 硬&
(这个指足部受重时的变形程度,不需要到走或跑,光是站着,你的足弓是不是很明显的就塌陷很多?
当然你也可以去找骨科以上或者参照:。但是有一种人例外,那就是胖子而又有正常足的人,他的足弓会在剧烈运动时严重塌陷,所以不能看静止时的足弓变形程度。)&
内外八=======
外八====== 正常=== 内八&
跑步后哪里痛====
足弓或踝关节内侧=不痛或痛得很平均= 脚底的肉、膝盖外侧&
足部病症======
足底筋膜炎&
知道自己的足内翻程度后,&
1),足内翻不足(underpronation)正常足应该选避震型跑鞋(cushion
2),正常足至中度过度足内翻(moderate
overpronation)应选择稳定型跑鞋 (stability shoes)&
3),严重过度足内翻(severe
overpronation)应选择运动控制型跑鞋(motion-control shoes)&
注:"避震型"跑鞋是营销用语,其避震性不会比有稳定装置的慢跑鞋更好,&
真正的意涵是"无抗足内翻装置"跑鞋。不过现在大家都这么讲。&
第二章:慢跑鞋的结构和科技名词&
接下来看看慢跑鞋的构造吧!&
ADDICTION 7&
各大厂制鞋科技的名词解释&
ossaryspring03.html&
中底 (midsole)&
中底可算是跑鞋的心脏啦,一双慢跑鞋的性能如何,中底至少决定了90%&
中底的主要材质与影响&
中底的主要材质是
EVA,根据生产情况大致分三种:&
1.Compressed
Molded EVA (模铸二次成型EVA习惯叫 PHYLON,飞龙,怀龙)&
篮球鞋上常用材料,比较硬,抗形变能力较好,耐久。高档跑鞋用这种材料&
比较多,表面很细小类似手长期泡过水出现的花纹
软软的,表面比较光滑,类似以前包装用的泡沫,质量很垃圾
!比较常用的&
NIKE,ADI,LN,ANTA
的低端跑鞋,不过 ADI,LN 是射出后冷粘,质量&
NIKE,ANTA 的低端跑鞋可以周围有围绕鞋子一圈的缝,这个注朔一次&
成型,代表更先进的工艺,但是目前技术不成熟。这种适合偶尔跑步或者体重比&
较轻的朋友,否则很容易感觉鞋底塌了。。。。。哈哈哈&
最垃圾的材料,典型的就是
NEW BALANCE 574 的中底,表面看很多气孔的。&
中底该怎样才好呢?&
基本的道理是越硬的中底,稳定性越佳,越软的中底,越会促进足内翻,&
所以cushion
shoes的中底通常最软,&
motion-control
shoes最硬,&
shoes居中。&
可是避震性呢?大部分国人觉得脚踩下去软软的,才叫避震性好。事实上避&
震性好不好最佳的指标是跑完身体特别是膝盖和踝关节会不会痛,而非所谓的脚感。&
responsiveness(反应性) vs. plush feel:&
软的中底脚踩下去之后会陷比较深,回弹的速度较慢,硬的中底&
脚踩下去后离地的速度较快,反应性较佳;可是软的中底踩起来&
的确是比较舒服,这就看个人取舍。&
有没有比较两全其美的办法呢?有,就是在EVA中混入微量rubber。&
此做法在ASICS的叫
SPEVA, 在Mizuno称ap MIDSOLE,BROOKS叫 S257。&
不过还是没办法做到完美,即还是没办法在完全不提升硬度的状态&
下提升反应性。以下连结有图解说明。&
technical_speva.htm&
中底中的稳定装置&
怎样让鞋子有抗足内翻能力呢?最早的想法就是:让鞋中底内侧&
比外侧硬就行了,于是内翻过程就会受到抵抗。这些装置通称&
post. (medial, 身体中央侧,相对于lateral, 外侧)&
1.2.1双密度中底(dual
density midsole)&
那就提升鞋内侧中底的密度吧。一般常见会以深色标示。避震型&
跑鞋通常是没有的。稳定型跑鞋的通常是足弓那部分才有的,而运&
动控制型跑鞋的通常会是从脚前掌大脚指第一跖骨着地的地方到后&
脚跟。Asics称此为DuoMax.Brooks
称之为 PDRB !&
增加稳定性不见得一定要用加高密度的材料。也可以用
TPU 材料料来&
当作post,TPU
强大的硬度和弹性最适合完成这项工作 !在NB叫做TPU post,&
在Nike叫Footbridge,Brooks
称之为 AccelDRB.现在做法是无论什么跑鞋&
TPU POST 用的多与少的问题 !&
TPU(碳纤布)制中足支撑&
为了减轻重量,近来来的鞋子多采前后两片式外底,不过这种鞋子很容易在脚&
弓处弯曲,很容易扭伤脚。鞋子正确的弯曲位置是前脚掌处着地的地方,所以就在中&
底用比较硬的材料做出中足支撑。如Torsion
Bar (Adidas),Trusstic (Asics),&
Web(New Balance),Brooks(AccelDRB),Mizuno则将Wave延伸到中足以达成&
此功能。可恨的是
NIKE 用最便宜的碳纤布高所谓的碳板,不少小青年以为是高科技,&
无比追捧;所谓科技都差不多,不过是各家的噱头而已
不过现在一般的厂家是把
TPU POST 和中足支撑做在一起,是不是嫌工艺太麻烦哈?&
减震用的中底嵌入物&
1),Air(气垫),ZOOM
AIR: NIKE,&
2),hyper-flower(油包液体传动架构):以液体流动为减镇材料的
3),Visco-elastic
polymer (黏弹性高分子聚合物):&
ABZORB(New
Balance), 3A (Fila),S257,MOGO(BROOKS)&
4),Rubber-based
materials (橡胶): Mizuno VS-1, Adidas Adiprene,&
5),Gel-based
materials (硅胶): 以硅胶为基底的材质有ASICS GEL,&
ABZORB SBS等等。&
那种避震效果好呢?都很好,其实都不会相差很多。&
Mizuno Wave ()&
Air之后最创新也实用的运动鞋科技 ! 在最近的跑步界拿奖拿&
到手软,除了分散压力到整片中底之外,兼具中足支撑、高密度中底&
post (Double Fan Shape Wave 内侧振幅较高而且有两片较硬)、&
与塑料post的功能(wave
边缘往上下翘,包覆中底),最初是塑料做的,&
现在则有橡胶(较软)和多种composite
wave (复材wave)。&
缺点嘛:硬,特别是最常见的塑料wave。再加上Mizuno喜欢用密度较&
高的EVA,两个加在一起的结果就更硬了。虽然避震性还是&
相当好,很多人反应是鞋底硬,那个硬啊。&
三种rubber&
外底的材质通常有三种,一是blown
rubber(发泡橡胶),最软,&
避震性最好,最不耐磨,包括Duralon
(Nike), Durasponge(ASICS)。&
另一种是carbon
rubber(碳橡胶),最硬、最耐磨,通常放在脚跟外侧处,&
(NB), X10 (Mizuno), AHAR (ASICS),HPRPLUS(BROOKS) !&
还有性质居中的solid
rubber(固态橡胶)。至于三者要怎么搭配看&
厂商而定,比方说,外底也可以在内侧用较硬的rubber,&
外侧搭较软的,创造些许稳定性。或是完全用carbon
或是三种都用。&
一片式中外底&
目的是减重,因为rubber比EVA
或者 PHYLON 重多了。做法常是将&
rubber和80%EVA混合后射出成型。3D飘速底 (Reebok),&
宝丽尤(Nike)都属此类。&
Split heel & Flex grooves&
这两者都是在外底刻出适当的沟纹,使得跑步时鞋底能在正确的地方&
弯曲,跑起来更顺畅。&
Center of pressure&
将鞋跟中央的外底和中底挖空一部份,使得重量能正确压在鞋跟中央,使&
得跑步时脚底下陷,兼具避震和稳定的功能。这里搞出花样的就是
Upper (鞋面)&
各厂几乎都是用超纤和三明治网布和PU材料
!跑鞋比较值得提的是透气性。三明治&
网眼布和超纤面积越大(相对
PU 材料覆盖面积)透气性越好,抗水布(water resistant)&
就差了很多,真皮更差,gore-tex或其它防水透气材质(water
proof)透气性最差。所以&
不是越先进的材料越好,要是跑个十公里,除了网眼布之外其他都太热了。Climacool&
(Adidas)不过是孔超大的网眼布,并将中外底打几个大洞透气而已,所谓
360 度透气。&
只有真皮会被脚撑大,大厂用的合成材料伸缩性一般都不是太好,所以试穿时若是&
不合脚、太紧,以后也是一样。要买鞋就买合脚的吧。&
鞋楦 (last)&
Balance 在这方面吹牛最多 ,其实你看看四大跑鞋品牌,基本的解决方案都是类似,都有&
不同宽度的楦头。一般来说弯的楦头促进脚内翻的!&
另外就是每个厂牌的鞋楦各有特色,宽窄不一。而同厂牌的不同鞋子也不尽&
相同。像Nike和Adidas一般偏窄,Mizuno偏宽,NB则是直接进男2E
NB 在中国就是吹不同宽度的楦头,蒙骗中国人,实际上城市化的水平的提袄,中国男人穿D宽度的比穿 2E宽度多吧,gcysa观点:值得商榷)。ASICS 现在的楦头不清楚的,以前国内销售的标准楦头是
跑鞋穿着最好的感觉就是脚跟到脚弓处包得很密实,但脚趾的活动空间大。&
第三章:非正常脚型的特点以及其危险&
中度扁平足&
外观特征:&
1.外八字.足身超过1/2以上&
2.跟骨向外旋转&
3.鞋子脚跟外侧转向内侧及鞋底内侧磨损&
4.背部肌肉两侧僵硬不一&
可能导致问题:&
1.功能性长短腿&
2.功能性脊椎侧弯&
3.双足开始互相拉扯&
4.脚裸容易受伤&
5.膝关节开始酸痛&
6.站立容易疲劳.下坡下楼辛苦&
7.缺乏脚弓.脚底韧带容易疼痛钙化&
8.易腰酸背痛&
重度扁平足&
外观特征:&
1.外八字.内侧肌肉接地&
2.跟骨向外旋转&
3.鞋子脚跟内侧及鞋底内侧磨损&
可能导致问题:&
1.功能性长短腿.脊椎侧弯&
3.脚裸容易受伤&
4.重心不稳.走路容易跌倒&
5.站立容易疲劳.下坡下楼辛苦&
6.缺脚弓.脚底韧带易疼痛钙化&
7.易腰酸背痛&
8.关节退化加速&
9.鸡眼等。。&
外观特征:&
1.内八字或槌趾&
2.鞋脚跟外侧容易磨损&
3.跟骨韧带后面(跟腱)缩短&
4.趾骨第4.5易受压长茧&
可能导致问题:&
1.功能性长短腿或脊椎侧弯&
2.腰酸背痛&
3.脚底韧带易发炎&
4.跟骨易受伤或长骨刺&
5.脚裸内侧受压抑扭伤&
6.膝盖关节外张.膝盖会疼痛&
――――――――――――――――――――――――――――――――――――――&
感觉拥有一双舒适、合适、性价比较高的跑鞋,对于参加这项运动来讲是必不可少的。&
跑鞋的结构&
要了解跑鞋、购买跑鞋首先应该了解其结构。跑鞋,或者说多数运动鞋都大体分三部分&
外底(或叫大底),就是鞋子最下面和地面接触的一层。耐磨,防滑是它的关键。&
中底,在外底和鞋垫之间。弹性、对脚保护是它的关键。中底也是跑鞋技术含量较高&
上部,主要指鞋垫以上,包括鞋的整个上部。透气、方便穿脱、美观是它的关键。&
在体育用品店的鞋墙上,拿起一只跑鞋来观察,从外底看起,外底一般都是覆盖着整个&
鞋底,上面布满各种特殊的纹路,中间可能还有很多沟回,颜色多数为黑色,也有其他颜&
色,厚度一般为3-5mm。外底主要的作用是在和地面直接接触过程中发挥耐磨、防滑的作&
用,满布的纹路和沟回正是起这种作用。外底材料一般是含碳的橡胶,这种橡胶比较耐磨&
,同时防滑效果和重量方面也较理想。&
在外底和五颜六色的上部之间,往往是一层白色的中底。中底一般厚度在1-2cm左右,&
其主要作用是缓冲地面传来的震动。(人在奔跑时,地面传递给身体的震动可以达到平时&
步行状态的8倍左右)如果没有中底,奔跑运动对于全身的震动伤害将是非常不利的。因此&
,各种高技术被开发出来运用到中底上。比如NIKE的AIR
PAD,ADIDAS的ADIPRENE,ASICS&
的GEL,MIZUNO的WAVE等。它们叫法不同,目的却都是一个,就是想方设法将震动削减、&
转移,使你在跑步过程中感觉舒适和安全。中底的材料,除了各品牌特别用到的专利技&
术之外,大部分材料使用的是EVA或者PU之类的发泡橡胶。它提供了良好的弹性和很轻&
中底往上,就是上部了。这部分直接和你的脚接触(当然还隔着袜子)。它的作用好象&
一个保护套,将你的脚安全的保护在其中。其中,首先是和你脚底接触的鞋垫。往鞋里看&
去,你可能发现鞋垫的样子也挺多。的确,这部分也渗透着高科技。比如鞋垫材料,一般&
也使用EVA,不过表面经过处理,增加了对脚部汗水的吸附和散发功能。还有些鞋垫能够调&
整对足弓部位的支撑,以求达到脚与鞋的最理想配合。上部另外一个部分就是鞋面了。&
这部分是鞋设计中最复杂和困难的部分。这主要是指如何达到鞋的外观、式样和功能&
方面的平衡。大牌运动品牌,往往每季度都推出许多吸引人的新式样,好让买家掏钱包。&
从功能上,这部分主要考虑的是:透气、舒适、对脚面和脚踝的紧密保护,鞋带的牢固和&
方便使用等。&
知道了跑鞋的结构,那么如何确定你自己需要什么样子的跑鞋呢?看看体育用品店里,&
每个品牌同时都有几种,甚至十几种跑鞋,初来咋到的买家难免会眼花。其实,跑鞋从功&
能和用途来讲一般分为以下几种:&
首先声明,这里所讲的分类是多数跑鞋制造商对于跑鞋的一般分类。如果有其他分类方&
法,那么出发点可能有所不同。这里的分类主要是依据使用者对跑鞋性能的要求和穿着用&
途来划分的。区别主要集中在如下几点:&
a.对使用者足弓和脚跟的支撑能力,&
b.对于外八字脚和内八字脚型的矫正和保护能力,&
c.鞋底是否平坦,&
d.鞋的重量和稳定性,&
e.跑步地点的路面情况&
在这样的区别之下,跑鞋可以分为如下几类。&
CUSHIONING - 这类跑鞋主要适用于那些不过分强调对足弓的支撑和脚跟矫正功能的&
跑者。也就是说,如果你体检的时候,属于正常足或者内八字脚,而且没有出现过严重的崴脚事故。而且跑步姿势习惯一般是前脚掌着地。那么&
,这种类型的跑鞋就足够提供给你舒适、有弹性的感觉了。另外,一般这种跑鞋的重量也&
比较的轻,适合于体型小和初学者穿着。&
STABILITY - 这类跑鞋主要适用于那些需要一定的足弓支撑和脚跟矫正的跑者。比&
如你跑步的时候有轻微的外八字脚,或者你跑步姿势习惯是每一步是后脚掌&
着地,再或者你每周都至少要跑步锻炼4次以上,而且每次距离超过3公里,需要对脚部给&
予一定的支撑保护。那么这种鞋子应该比较适合你。这种跑鞋的重量一般比CUSHIONING类&
的要重一些。&
需要说明的是,各品牌生产的跑鞋,多数属于CUSHIONING或者STABILITY两类。这也从&
一方面说明,多数跑者是具有这两类特点的。而且,这两类鞋的性能区别也比较小。&
MOTION CONTROL - 如果你已经证明自己跑步的时候有外八字脚现象(比较严重),&
或者你的脚踝力量比较差(比如曾经崴脚受伤),或者你的体重比标准体重偏重,或者你&
跑步姿势习惯全脚掌着地。那么,这种跑鞋应该比较适合你。它能提供比其他种类跑鞋更&
多的对足弓和脚跟的支撑和步姿矫正,从一定程度上防止意外受伤。不过,相对于CUSHIONI&
和 STABILITY 两类跑鞋,MOTION CONTROL的重量大一些,当然,这与它对脚步的保护&
和震动的缓冲是成正比的。&
TRAIL - 这是比较特殊的一类跑鞋。从名称上,你大概猜想到了,这类鞋适合于越野&
跑(OFF-ROAD)。这是相对于我们平时在塑胶跑道、水泥、沥青路面跑步的情况而言的,&
如果你喜欢在野外跑步锻炼,比如说:在小河边的泥泞小径,在郊区的山涧小路上。那么&
,前面3类跑鞋的结实程度就不能完全满足要求了。TRAIL跑鞋的特点一般是:外底的纹路&
比较夸张粗大,鞋底比较硬,上部材料一般防水泼,鞋带可以固定收纳到专门的槽里边。&
这主要是考虑到,野外路面情况复杂,多石头、沙子、泥水,需要更结实和坚硬的鞋底,&
同时鞋表面有一定防水功能,另外,还要避免鞋带被树枝、草棍等挂到的危险。不过,这&
类鞋重量上比前几种并没有特别的增加,毕竟还是跑鞋,但是外观上比较好区别:由于野&
外的特殊环境,TRAIL跑鞋一般都不会设计成白、绿、红等颜色,而是经常采用土地、岩石&
等的黑、黄、深灰等色彩,在商店鞋墙上往往一眼能够区别出来,而且,鞋底的纹路也是&
它的特点之一。&
但是,需要说明的就是:如果你多数情况在水泥、沥青路面跑步,并不建议你采用TRA&
IL类跑鞋,因为这种跑鞋的外底纹路往往过于突出,造成局部压强增加,在平坦路面上,&
反而无法起到足够的缓冲作用。再者,突出的纹路比较容易很快的磨平,到时候,你就需&
要考虑买新鞋了。&
另外多说一句:就是提醒大家:野外情况比较复杂,需要的自我保护要求较高。在没有&
完全了解路面情况的前提下,尽量不要搞过于高难度的越野跑。而且,跑鞋和专业登山鞋&
绝对不能同日而语,千万不要尝试穿TRAIL跑鞋背包徒步旅行。(除非鞋子的生产商有明确&
表述该鞋能够胜任一定程度的负重穿越)。另外,越野跑最好结伴进行,这样可以彼&
Racing & Track and Field - 其实这类跑鞋运用范围比较窄,由于竞技体育的发展&
,这类鞋已经越做越专业,它们主要是提供专业运动员在比赛时最大程度发挥潜能取得好&
成绩。因此,这类鞋所强调的与普通跑鞋也不尽相同。重量轻、薄、反映快才是它的特点&
。除非你对自己的运动水平和技巧有足够的自信,还是别过分追求专业了。另外,这类鞋&
的寿命一般都不长。除了专用的马拉松鞋,许多专业跑鞋可能不能坚持太长的适用时间。&
(比如说:100m短跑用的专业鞋子如果跑3000m肯定坚持不到终点就跑烂了)&
跑鞋的分类也说完了,也许你已经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样的鞋子了。但是,你也许&
会问:体育商店的鞋墙上可没有标着这双是CUSHIONING,那双是TRAIL,我又如何区别呢?&
再说,我穿什么样子的鞋才算合适呢?&
首先,目前的体育用品销售店的水平的确不很"专业",就算很正规的专卖店,店&
员也不能很"专业"的解决买家的疑问。他们多数只能告诉你这是今年的新款(其实也许在&
国外已经推出2年了),现在打几折等等。所以,要想做明白的买家,现阶段还是要靠自己&
来丰富自己的知识。&
网络很发达,它可以提供给你许多信息。大牌运动产品品牌都有自己的网站,那里不&
定期更新产品的信息,并详细的解释每种产品的特点和适用人群。经常查看这些网站,你&
就能了解目前每个品牌推出的最新产品,哪些产品适合你,以及款式、价格(参考)等信&
息。另外,可以到一些跑步者原创网站的论坛看看,了解别人用了这个产品的反馈意见。&
了解你自己的脚,这是购买跑鞋之前非常关键的一个过程。可以从以下几点了解:&
a你的身高、体重状况,是否需要特别轻便的跑鞋或者比较重但结实的;&
b脚的尺码,肥瘦,是否有特殊的脚病,判断是否需要加宽尺码的跑鞋,目前,象NEW&
ANCE,ADIDAS,ASICs的跑鞋,好象都有额外为肥脚跑者准备的加肥款跑鞋,有&
这方面需求的跑者可以留意;&
c以前是否曾经崴脚或者其他扭伤,如果有,最好还是挑选保护力度大一些的跑鞋;&
d目前每周跑步的运动量,跑步的地点,不要为了COOL,在柏油路面穿着TRAIL跑鞋跑步&
e观察你现在穿的跑鞋,特别是鞋底的磨损情况,判断你是否有外八字和内八字脚现象。&
如果鞋后跟一侧磨损严重多于另一侧,就可以初步说明你有八字脚习惯。或者请朋友在你跑
步时候从后面观察你的习惯姿势,也可以比较准确的作出判断。&
f你目前的跑鞋有哪些地方有不适的感觉,不仅是脚部的问题,有时侯运动之后腿疼、腰&
痛、甚至头疼都可能和跑鞋不合适有关。找出问题,在挑选新鞋的时候格外注意。&
如何判断鞋子的类型:&
TRAIL和RACING最容易和其他类区别,TRAIL跑鞋鞋底纹路明显比较夸张,甚至有类&
似足球鞋底鞋钉的构造(比如ADIDIS
SUPERNOVA TRAIL)。 RACING类鞋的特点是明显比别&
人的轻,而且跑鞋所用材料很薄,甚至鞋带都很细(为了减轻重量嘛)。另外,鞋底也比&
较薄,纹路较浅,能够对付塑胶跑道或者柏油路面就足够了。&
CUSHIONING类也比较轻,但是没那么明显,而且外观上也不会那么容易区别。但是&
CUSHIOING的中底一般手感柔软,而且基本为一整块发泡塑胶做成。特别是脚跟部分,没有&
明显的区别。相反,STABILITY和MOTION
CONTROL就不同了,由于要考虑对足弓和脚跟的额&
外保护和纠正功能。它们的中底一般都采用两种以上的专利技术或者不同密度的发泡塑料&
。从外观上,你会发现,往往脚跟部位的中底侧面被做成两种颜色,这并不仅仅是样式的&
不同,用你的手指使劲按压这部分中底的侧面,你会感觉,不同颜色的部分弹性是不同的&
,这就是双密度中底。在奔跑运动中,这种不对称性的弹性作用为的就是帮助你矫正不正&
确的步姿了。还有就是,MOTION
CONTROL的鞋底一般做的比较平,而STABILITY的往往在足&
弓部位和后脚跟部位的外底处明显收缩,并用硬塑料垫支撑(各品牌运用的技术不同,比&
如ADIDAS的TORTION
SYSTEM)。至于说震动缓冲和释放技术,不用多说,大家肯定都有所&
了解,比如ADIDAS
有ADIPRENE, ADIPRENE PLUS,ASICS 有 GEL 和 AHAR HEEL, NEW B&
有ABZORB, REEBOK 有DMX, NIKE 有 AIR, AIR MAX 等等。作用基本一样,选择&
上因人而异。&
了解了这些情况,一般就能够初步区别不同种类的跑鞋了,这对于作出正确的选择是&
有帮助的。&
挑选跑鞋的其他小窍门&
买鞋都是为了穿,买跑鞋是跑步时候穿,所以,挑选跑鞋最好能够穿你平时跑步时&
候穿的袜子,这样在鞋的尺码上就能够比较准确了。&
买跑鞋最好比你平日穿的鞋子大半号或者大一号。有时候,你感觉鞋有些紧,店员犯&
懒,告诉你只有这个号码了,说穿穿就松了。这时,不要相信这种说法,因为紧的鞋永远&
比松的鞋紧。跑步穿紧的鞋子(除了比赛用短跑鞋)对脚部会造成额外的压力,时间长了&
容易疲劳,或者造成身体各部分产生疼痛。&
买跑鞋一定要试两只脚,而且要耐心的把鞋带全部系好之后,站起来行走和做一些动&
作,感觉一下。一般,大脚趾既不要感觉挤,也不要感觉压力。后脚跟在抬起的时候鞋子&
不能晃动或者滑动,当鞋带系好后,足弓和脚面部位应该正好紧贴着鞋子,不能松动,这&
样才能算大小合适的跑鞋。&
目前,很多商户都承诺3个月内如有问题包退换,应该了解清楚条件,如果有问题,&
就一定要来更换。国外一般是只要穿着不合适,随时来更换。(当然,穿旧了要折一些损&
失费的)。&
放松身心,谈定人生!
楼主邀你扫码
参与上面帖子讨论
你尚未登录或可能已退出账号:(请先或者
【敬请阅读】
亲爱的网友们,、有更新哦!
请您务必审慎阅读、充分理解各条款内容,特别是免除或者限制责任的条款、法律适用和争议解决条款。免除或者限制责任将以粗体标识,您应重点阅读。
【特别提示】
如您继续使用我们的服务,表示您已充分阅读、理解并接受《西祠站规》、《西祠胡同用户隐私保护政策》的全部内容。阅读《西祠站规》、《西祠胡同用户隐私保护政策》的过程中,如果您有任何疑问,可向平台客服咨询。如您不同意《西祠站规》、《西祠胡同用户隐私保护政策》的任何条款,可立即停止使用服务。
南京西祠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我已阅读并同意、中的全部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津浓跑鞋矩阵图2017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