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乒乓球主教练陈玘现在还是江苏队的主教练吗

“杀神”陈^的低调生活:最难忘还是国家队的日子_综合体育_新浪竞技风暴_新浪网
“杀神”陈^的低调生活:最难忘还是国家队的日子
  直通东京第二阶段比赛进行时,陈^抽空在场外的楼道里打着电话,交代着家里的事。现在他的夫人和孩子住在西安,陈^平时在南京,担任江苏省乒乓球男队主教练。想儿子的时候,陈^只能和家里视频通话,可惜每当这个时候,他好动的儿子都只管玩自己的,根本不理视频另一端的老爸。“我现在的生活挺好的,”陈^说,“就是有点累,现在我和单明杰在一起教队员,他总跟我说,你这儿又有根白头发,来我帮你拔了。”
  天坛公寓的门卡还没还
  说起刚进国家队这个话题,陈^选择从2002年讲起,那时他全国锦标赛打进前八名,已经是第二次重返国家队。用他现在的话说“那时人比较羞涩”。在天坛公寓南门,陈^的老乡接上他,把他送进303房间,他刚放下行李就迫不及待跑去训练馆报到。说到住在公寓的房间,陈^记得特别清楚。“最开始住303,后来搬去和马琳住过一阵,2004年以后室友就换了,和王皓住到2008年,又搬到客厅和马龙住,自己也住过一段,我走的时候,还是住在303。”
  刚进国家队的时候,陈^听什么都新鲜,每天都挺高兴,训练也带劲。“可是过了新鲜劲儿,压力就来了,一直在那么紧张的环境里生活,现在都想不起什么高兴的事儿。”陈^说完自己哈哈大笑,还“自黑”说就想起来发过最大的一次脾气是在日本,讲起2006年的摔拍事件,陈^有点不好意思,还使劲往回找补说自己脾气挺好的。“我其实不怎么发脾气,当然训练时候有脾气很正常,着急嘛。”谈起进进出出国家队,陈^想了一下说,“每个人都会为年轻付出代价,这是我的成长经历,现在想起来也没什么好后悔的。”
  从303公寓搬出来之前,陈^收拾了一箱子的训练日记。以前总是一个大厚本写着写着就丢了,等退役的时候,这些本一股脑地冒了出来。面对这些基本都没用完的日记本,陈^哪个也舍不得扔,统统搬回了南通的老家。“现在天坛公寓的卡还在我手里,想进去玩的话我还能进。”陈^笑嘻嘻地说。
  记忆最深刻的是2005年全运会
  2011年,陈^第一次在心中萌生了退役的想法。对他来说,离开,不单是退出国家队,而是实实在在的退役。“我差不多也该换个生活方式了。”陈^当时脑子里蹦出这么个想法。“但我也反复想过到底退不退,当我决定做一件事之前,脑子里会冒出很多种可能性,如果我再打两年会是什么局面?现在退役会怎样?一直到2013年全运会之前,我都在纠结。”全运会结束后,江苏省队教练班子换血,陈^抓住了这个时机,选择转型。“其实我再坚持打打联赛也可以,但迟早要转型。”陈^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也许在这几秒钟的时间里,他已经将现在的生活和在国家队的日子做了个简单对比。“但最难忘的还是在国家队的这段日子。”陈^说,“和队友一起成长、比赛、训练,现在想起来连残酷的竞争都是一种乐趣。”现在的陈^,偶尔还会从繁忙的工作中“跳出来”,回味一下在国家队的日子。
  选择在全运会后退役,难免会被问及2013年全运会的话题,陈^刚说打得挺舒服的,又很快话锋一转。“不像2005年那次全运会,我们是主场,目标是冠军。”陈^现在说起2005年全运会江苏队拿冠军,依然津津乐道。“那时候广东队比我们强,八一队跟我们差不多,压力挺大的。我们打团体决赛之前,羽毛球团体赛刚赢完,又给了我们很多压力,我们都想咱也得赢啊!”在2006年第一期《乒乓世界》上,陈^大聊过那次全运会的经历,从用单明杰的海绵,一直聊到单打,却没谈起压力这一段。经过时间的沉淀,让陈^记忆最深刻的,是他喜欢的这份压力和冲劲。
  2005年全运会的压力,甚至超过了奥运会。陈^用了“挺好玩儿”来形容他的奥运会经历,这句话的儿化音里还带着点他特有的语调。“那时候我相对其他人来讲算是轻松的,准备比赛的时候比较集中,虽然打的时候也紧张,但现在想想,打比赛肯定有紧张的过程,重点在于应该怎样去释放。”陈^马上把这个体会和他前不久上过的一堂课结合起来。“那堂课说的是心理素质和注意力有关,注意力总放在怕输怕有不好的结果上,就不容易释放,如果注意力集中在每个球我怎么能战胜你,这样就对了。国家队一直说人球合一,我觉得这就跟注意力有关,注意力集中在球以外的地方,当然会紧张,这说明你走神了。”
  转型后抓紧充电
  从运动员转型做了教练,陈^谈起他现在的工作,话明显比说自己的时候多了很多。“现在的省队队员,和我当年其实不太一样。我妈以前是运动员,所以父母很希望我从事体育工作。现在的小孩选择面很广,家长会担心孩子打球打不出来,耽误了学习和以后的出路,所以这也影响到小孩对乒乓球的热爱程度。”
  这次“直通东京”第二阶段比赛,陈^组织了他的队员们来看球。“现在的小孩给我感觉是他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我想让他们来看看高水平的比赛,写写观后感,希望能对他们有所触动。”
  虽然现在队员的特点比起陈^当年差别大了很多,但陈^很清楚自己身上的职责。“既然有队员在我手上训练,我肯定会为了他们以后能进国家队努力培养他们。”现在陈^的队员们训练时间比他当年更加长,管理更加严格。
  陈^对自己的要求,也更加严格了。开头提到他觉得现在有点累,是因为发现了自己在乒乓球理论方面还需要加强。“我已经是中国乒乓球学院的一员,现在导师还没定下来,但应该很快就可以安排课程开始学习了。”陈^在全运会后,已经参加了不少培训班学习。“我们江苏现在有个教练员成长计划,有机会到北京去学习。”他略带调皮地说:“我现在没事就写东西,在《乒乓世界》上还投了一篇论文。”
  陈^说现在参加的学习班有很多课都不是针对乒乓球的,让他觉得用不上,但每当课上讲起心理、计算心率等以前他遇到的问题时,他就会格外感兴趣。“有的时候会突然想起来自己经历过的事,再结合一下理论,得出‘啊原来是这么回事’的结论。”
  给队员取名叫“大头”
  陈^说他在退役前几年,脾气就已经好多了,但是当了主教练以后,火气又上来了。“这也是必须的,得让队员有压迫的感觉才行。”
  工作中,业务问题难不倒陈^,但队伍管理就变成了他的新课题。“要是管一堆懂事的队员还行,问题是现在管的是一堆不懂事的孩子。”陈^开着玩笑,他这样大男孩的性格,早就和队里的“95后”甚至“00后”打成一片。
  陈^的经典语句很多,比如他说在执教过程中,心基本以冷为主,只是偶尔会吹来一些暖风。这些暖风一般指的是队员们主动帮他拿个快递,或者训练前把他的杯子刷干净倒好水这些小事,陈^这个主教练是挺容易满足的。和队员在私下里相处时,陈^没有一点架子,自己的外号是“杀神”,可是他却爱给队员取一些听上去气势弱弱的绰号,比如管一个总爱抓头的男孩叫“大头”。
  私下里虽然和运动员关系不错,但陈^在训练队员的时候是很有气场的,队员如果迟到了,他就只会问一个问题,“你们知道训练结束后该在哪儿集合吗?”队员们没人敢大声喘气,乖乖说知道了。这个集合地点就是田径场,陈^给队伍定的规矩是,一人犯错,全队受罚――犯错的人跑5000米,其他人陪着跑3000。如果错误严重些,陈^还发明了一种新长跑“对付”队员们。“11000米跑。先跑10000,休息5分钟再来个1000米计时,跑到最后100米的时候其实是很难受的。”
  陈^一直说自己不光在赛场上很有个性,平时也很有个性。记者问:“那现在的队员们怎么评价你?”陈^麻利地拿出手机,找到个微信群开始打字,“这个问题我给你问问我的队员们,我说有记者采访,问问大家对我是什么看法,还得发个备注,不准拍马屁。”但队员会怎么回复,陈^心里没底。“很可能没人回我,他们也许会无视我的。”他这样给记者打着预防针。
  微信群里加上陈^一共23个人,他管的每个队员都在这里。每周陈^都让队员们写总结,但有的队员交上来的总结,字乱得陈^都看不懂,后来他想了一招,建个群,让队员把总结直接发在微信群里给他看。在等待回复的时候,陈^往上翻了两下页面,出现了几个大篇幅的总结。“看今天队员写的,没有一个标点符号,想憋死我。”
  正聊着手下的队员们,陈^的微信群开始陆续收到回复。队员们回“低调、内敛”,“就是一种气质”,永远的杀神”,“球场上很严厉,生活中比较低调、和气、严肃”。看着这些形容,陈^笑得前仰后合,连连说,“我都写了不让拍马屁,还这么能吹我。”这就是陈^这个主教练与队员们的相处方式。
  儿子的嗓门特别大
  以前《乒乓世界》曾经做过一期情人节专题,那次的策划本来包括陈^和吕文婷这对情侣,但陈^以要低调为名,又以他最擅长的俏皮方式拒绝了。现在聊起家庭生活,陈^依旧讲不出故事,寥寥数语就概括了几年的爱情故事。“我们是和朋友一起出去吃饭时认识的,2006年我在日本刚发完脾气的时候,当时心情不太好,就被她趁虚而入了。”陈^在“嬉皮笑脸”过后难得地认真了起来,“我自己在北京这么多年,有时候会觉得很孤独,那会儿文婷还在上学,我要训练,见面的时间很少,其实现在也是,她和孩子住北京或者西安,我人在南京。”白天微信,晚上视频,这就是这对小夫妻的日常生活。朋友都说,陈^的儿子小子墨长得像爸爸。“我真看不出来像谁,但儿子脾气不太好。”陈^说出来带点得意。“他现在还不会说话,就会喊,嗓门特别大。”
  陈^现在的工作,大部分和乒乓球业务相关,做得还算得心应手。虽然一直从事乒乓球事业,但到底喜欢不喜欢乒乓球,陈^觉得自己确实说不清楚。“自己打的时候也挺喜欢,但也会嫌烦,现在真正感觉自己在从事这个事业了,看问题更清楚以后,反而不知道怎么说了。”说到这里,陈^一改采访过程中开玩笑调侃的基调,收起笑容严肃地回答。这话的意思,大概是他对于乒乓球的情感,已经不是喜欢两个字就能概括的,这其中包含了太多的感情。【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乒乓世界》电子版:】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153被浏览103211分享邀请回答13524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4346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陈^当教练月薪不到六千&为地产商代言贴补家用
&&&&来源:&&&&
&&&&&&字号
原标题:陈^当教练月薪不到六千 为地产商代言贴补家用  ■华西   去年,雅典奥运会乒乓球男双冠军陈^正式退役,告别运动员生涯。退役后的陈^结了婚,有了孩子,并且当了教练,他现在的身份是江苏乒乓球男队主教练。从明星球员到普通教练,从年薪百万到月薪不到6000元,退役后的陈^正经历着人生的转型与阵痛。   去年退役转型当教练   去年全运会结束后,陈^结束了运动员生涯。2013年11月,经过一整套严格的竞聘程序,陈^正式成为江苏乒乓球男队主教练。   退役之前,陈^就在按部就班地完成自己人生中一件件“大事”:2011年初,陈^和妻子吕文婷领了结婚证;日,他们的爱情结晶呱呱落地,是个儿子,叫陈子墨,名字是刘国梁起的。   退役之后当教练,一直就是陈^人生规划中的一环。由于国家队暂时没有教练岗位空缺,江苏队又急需教练人才,陈^便回到了家乡――江苏省乒乓球队。和明星球员的风光相比,基层教练是一项清苦的工作,而且薪水不高,陈^在江苏队的月工资还不到6000元。和陈^当球员时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的年收入相比,真是天壤之别。   虽然收入不高,但因为是自己喜欢的职业,所以拿起教鞭的陈^和当运动员时一样敬业。度过了最初的适应期后,他干得如鱼得水,也渐渐习惯了“陈指导”这样的称呼。一位圈内人士透露,“陈指导”是“严厉型”教练,对队员的要求非常高。   为地产商代言贴补家用   看着每天在教练岗位上忙忙碌碌的陈^,江苏省乒乓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李一冰总觉得有点于心不安。“人家是奥运冠军,原来收入是现在的十几倍,如今在我们这儿一个月还不到6000元,确实有点对不住人家。”李一冰说。   于是,李一冰在省乒协开会的时候,碰到老板会员,都会向他们推荐陈^,问人家想不想要陈^做企业的形象代言人。两个多月前,龙信集团江苏运杰置业老总陈伯元听说此事,很感兴趣。在李一冰的牵线搭桥下,陈伯元与陈^见了面,双方一拍即合,龙信地产出资60万元,邀请陈^出任形象代言人,为期2年。   有记者和陈^开玩笑:“看来你的副业比主业更轻松、更赚钱啊!”陈^表示,为地产代言是迫不得已,只是为了贴补家用。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体坛酷图|精彩博客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世界冠军、江苏省乒乓球男队主教练陈玘与我校球友联谊活动
& & 为庆祝南大建校114周年暨南大教工乒协成立1周年,我校球友与世界冠军、江苏省乒 乓球男队主教练陈玘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联谊活动。&& & 5月19日下午4时,曾获奥运会男子双打冠军、世界锦标赛男子双打冠军等多项世界冠 军的陈玘教练与省乒羽中心的同志应我校乒协的邀请来到鼓楼校区乒乓馆,他们的光临受 到工会主席卞建波、乒协会长刘厚俊、副会长周欣展、胡征和众多球友的热烈欢迎。随后 省乒协副主席、校乒协名誉会长吕建副校长也专程前来参加了联谊活动。&& & 吕建副校长在致辞中对陈玘教练到我校推广乒乓球运动表示热烈欢迎,并希望通过乒 协的平台加强交流,多予指导,以促进我校乒乓球活动的建康发展。卞建波主席向陈玘颁 发了聘书,聘请他为南京大学乒乓球协会顾问,并赠送了校庆纪念品;陈玘教练高兴地应 聘并回赠了亲笔签名的乒乓球底板。&& & 在随后进行的联谊活动中,在场的各位球友一个个轮番上阵,向世界冠军发起挑战。 我校球友中既有经过专业训练的正规军,也有自学成才的游击队;既有80高龄的老前辈, 也有刚逾而立之年的后起之秀,他们都不畏强手,各显神通,精彩场面层出不穷,赢得满 堂喝彩。世界冠军虽然改以直拍从容应战,但面对车轮大战也打得热汗淋漓,对我校球友 的球技刮目相看。&& & 友谊比赛之后,陈玘教练又兴致勃勃地为球友的球拍、球衣和乒乓球一一签名并与球 友合影留念。&& & 这次联谊活动得到学校领导和工会、保卫处等部门以及广大球友的大力支持,取得了 理想的效果。今后这类活动还将以多种方式适时开展,为我校球友们创造良好的交流和提 高的机会。&&(文 周欣展 &图 葛枫)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现任中国乒乓球主教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