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4家共享健身仓收费融到天使轮,它能火起来吗

拒绝访问 |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3ba8e-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共享经济又疯狂,一夜爆红的共享健身仓是真靠谱还是伪命题?
体育产业生态圈
[ 亿欧导读 ]
已经为共享经济疯狂了一年的资本,还愿意再推动这样一场共享迷你健身仓的规模化军备大战吗?
万物皆可共享的今天,一夜爆红
共享单车之后的第三波共享经济高潮,大概就是目前让我们惊掉下吧的“共享一切”了。
除了生态圈报道过的共享篮球,共享雨伞、共享充电宝、共享旅馆、共享男友、共享唱K……不过我们得承认,共享经济的确很火,几乎每一个共享新品类的出现都能达到刷屏的效果。
在8月8日日这天,前饿了么创始成员7月份创办的共享健身仓“觅跑”进入公众视野,该公司在创立半个月内,完成了两轮融资,一周估值过亿。据了解,投资方来自经纬创投、信中利、合鲸资本、猎鹰创投。
创始人毕震是互联网订餐平台饿了么的早期成员,也是连续创业者,外卖平台饿势力和地推平台人人地推,都是他的创业项目,这些O2O和地推项目的创业融资经验给了他一定的优势。
与普通体育项目的融资相比,共享健身仓的融资速度,已经可以用“跑步前进”来形容。
生态圈了解到,觅跑运动仓场地为4平方米,可以容纳1-2人,目前,健身仓内主要以跑步机、动感单车、椭圆机等器材分为主题仓,其中跑步机占多数。其收费标准是每分钟0.2元,每次运动时间为20至30分钟。
觅跑健身仓的整体配置以自助和智能化为主,除了空调和空气净化设备,也包括智能门禁和仓内电子屏幕。用户使用健身仓需要通过手机APP线上预约。
事实上,在今年5月,也有一个自助健身仓概念的公司拿到了融资,主打迷你健身仓的抖吧获得了某A股上市公司股东投资的数百万天使轮融资。
据了解,他们的迷你健身仓面积在4.5平米,目前一仓仅容纳一人使用,仓内设备包括跑步机和动感单车,平均成本在2万元左右,取高峰调价模式,均价为10/小时,最低至1元/小时,最高达到16元/小时。
抖吧健身仓均布局在各小区内部,采依照线上数据分析模型做布局调整,通过微信和H5页面为用户提供地图点位显示、预约时段、计时和结算等功能。
健身行业本就火热,共享健身的概念更是备受瞩目。不过,事实上共享经济和健身仓,都已经不是新鲜概念了。
对健身房而言,共享经济并不陌生
共享经济与健身行业早有渊源,早在2016年底宣布获得一亿元融资的乐刻,就一直打着“共享健身”的标签。
作为一家24小时开放,收费为99-199元包月的健身场馆运营企业,乐刻在当时提出的核心理念是:“教练脱媒”和“场地共享”。也就是教练和场地都不是自己的,教练可以兼职,场地可以租用借用。
事实上,这种模式在2014年后,国内互联网健身概念刚刚崛起的一两年里非常火爆。曾经的全城热练、小熊快跑都是基于此而诞生,超级猩猩在创业初期主推的健身仓也提出了共享的理念。
但全城热练和小熊快跑等效仿Class Pass的企业,主要的商业模式是纯线上的健身房预约平台,这种模式由于市场等多种因素,基本已经被淘汰。
而如今,超级猩猩的产品也进行了改变,其中包括团体课工作室和24小时健身舱,团课健身房为300平米标准面积,自助健身舱面积在60平米左右。团课工作室避免了大器械采购,以提升单位面积坪效,健身仓则是在降低地租和地租成本的同时起到品牌推广的效果。此外,今年超级猩猩还告诉生态圈,他们也会在运动装备领域进行发力。
而乐刻的创始人韩伟也在发布会采访中表示,乐刻运动做的是健身领域的Airbnb,通过直营店、分享店(非商业化健身场馆)和托管店(商业健身场馆接管)的形式获取用户,在健身这个重场景应用领域,形成一个平台级入口。
也就是说,乐刻以共享经济的概念广布局的终点,其实本质也是成为一个健身领域的服务平台。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共享健身的试水已经历经了近3年,但为何至今仍未基于此显现出清晰的商业模式?我们不妨从共享经济的本质说起。
共享经济,究竟如何爆发?
我们通常所说的共享经济,是利用空闲资源,把暂时空闲的东西给需要的人使用,然后收取一定的费用。
而共享经济之所以能够爆发,在于它提升了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还能创造收益,经营方可以用更低的价格拿到资源进行支配,给用户的定价也可以更低,占据市场竞争力。
曾经的Uber和滴滴在刚刚出现时是很典型的共享经济模式,但由于包括安全隐患在内等很多因素,网约车被逐渐规范化,数量减少的情况下他们已经不具备价格优势。
但好在滴滴是在满足用户出行这一刚性需求,毕竟人口大国的交通资源短缺早就成为社会问题,而滴滴前期的烧钱战也迅速占据了空缺市场,成功的培养了成用户的消费习惯。即便如此,资本前期的投入也是巨大的。
共享单车和miniKTV的逻辑依旧如此,但目前的问题是这批“闲置资源”是由平台方自产自销的,投入和产出显然不成正比。好在资本青睐,自然也就成了风口,融资不愁。
而共享经济到了健身上,只自产自销来生产“闲置资源”已然不够,健身需求是否足够强烈,能否提供足够的用户体验,也是这个产品能否真正让用户买单的关键。
健身这门生意,是否与本身就与共享相悖?
那么,咱们分别来看,健身需求以及用户体验这两个条件,是否能够得到满足。
如今,在人们收入提高、经济增长以及政策的号召与扶植下,中国市场里的消费者出现了越来越大的健身需求,于是健身场所多样化也就成为了一种趋势,各种各样小而美的健身房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但社区的特殊性在于它具有“家”和“休息”的标签,下班后用户是否具有碎片化的消费需求还需考量。此外,在社区场景下,人群的时间相对集中,很可能会出现O2O订场无法解决的“忙时忙死,闲时没人”的问题。
此前的“超级猩猩”健身仓可以同时容纳五六个人,内置器材相对齐全,但觅跑健身仓的内置仅4-5平米,且只有一部健身器材,一旦人群时间集中,很难满足同一时间段内的用户需求。
且相比于小区及周边的社区运动场所、公园,健身仓的玻璃外观是否会令仓内温度过高、有健身消费习惯的用户是否更注重场地环境以及私教等服务体验......健身爱好者提出的这一系列问题,觅跑健身仓能否解决,还是个疑问。
此外更重要的是,健身消费的核心是还是体验感,能否让用户满意,直接影响了他的消费行为和再次消费的可能性。因此健身房提供的所有服务,都是为了满足用户第一需求的基础上,给予他们更高的体验感,例如社群的归属感、社交属性、朋友圈经济、课程体验多样化、场馆仪器智能化的便捷等等,都是为了这一点。
身处服务行业,健身这门生意本就不好做。而这些为了提高体验感的高投入就意味着需要高产出,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若是产品不足以吸引用户,一但由用户流失,损失要远远高于用户在场馆内的消费金额。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新型健身场馆崛起、传统健身房纷纷转型的原因——场馆运营者都在尽可能的提升服务质量吸引用户,并降低成本获取利润。这种情况下,低成本的健身仓的确有它出现的合理性。
不过,从上述分析来看,共享健身仓的出现虽然规避了健身生意的高成本运营,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解决健身房产品的核心问题——用户需求与体验。
在这种情况下,健身仓的产品竞争力令人担忧,得到资本助推之后,其产品的体验感仍需进一步完善。
或许,健身这门生意,本身就与共享相悖——当然,前提是你想做成健身这门生意。
共享健身仓,重点在共享而非健身
那么,觅跑和抖吧等近期火热的共享健身仓项目,又有着怎样的商业逻辑?
据了解,觅跑团队根据社区住户数,修建年代,小区物业等将社区分为三个等级,觅跑健身舱主要投放的是中高档小区。
创始人毕振在接受投资界采访时表示:“按照公司在北京的实地调研,10%的白领用户有购买健身卡,但保持健身习惯的并不多;95%的用户有运动需求,但运动习惯仍未完全保持,场地和设备限制是一大原因。把‘健身’的门槛降到‘运动’,将有助于提高用户的运动参与度。”这也是觅跑成立的初衷。
觅跑给出的财务模型是:共享运动仓设备成本为1万,加上50%的能耗、折旧和运维成本,年化成本在15000左右。若是日均有5-6小时的有效使用时长,单个运动仓的单日收入可达70元左右,回本周期在8-10月左右。
前面咱们提到的抖吧,平均建造成本在2万元左右,取高峰调价模式,均价为10/小时,最低至1元/小时,最高达到16元/小时。
抖吧并没有公布其预算和模型,我们以最低的成本计算,平均每个抖吧健身仓大概需要2000小时可以回本,若一天有10个小时可被利用的话,大概200天可以回本,回本周期也在7-8个月左右。
不过,这样的计算方式,都没有考虑技术与研发成本,以及推广方面的投入。
目前,这两家都是在北京铺设和推广,分别规划布设1000台,如果我们脱离健身的视角,仅仅从共享经济的角度看,共享健身仓一但真正在社区规模化,也就具备了社区媒介的属性,它的低门槛运动或许会更趋近与社区经济与全民健身,同时成为一个新的流量入口。因此,如果资本全力助推的话,或许也具备将这一路径走通的可能性。
毕竟,如今的广告媒体龙头——分众传媒,也正是从生活圈媒介起步的。
不过,已经为共享经济疯狂了一年的资本,还愿意再推动这样一场共享迷你健身仓的规模化军备大战吗?
距离百年老店还差一年
2017发展热点看热词
解决用户问题才是根本
快来扫描二维码,参与话题讨论吧!
微信扫码登录
发送验证码
发送验证码
发送验证码
如果你遇到下面的问题
我在注册/找回密码的过程中无法收到手机短信消
我先前用E-mail注册过亿欧网但是现在没有办法通过它登录,我想找回账号
其他问题导致我无法成功的登录/注册
账号密码登录
关联已有账户
曾经使用手机注册过亿欧网账户的用户
创建并关联新账户
曾用微信登录亿欧网但没有用手机注册过亿欧的用户
没有注册过亿欧网的新用户
先前使用邮箱注册亿欧网的老用户,请点击这里进入特别通道
填写个人信息
扫描二维码,下载亿欧客户端
Android & iOS
亿欧公众号
小程序-亿欧plus变设龙 企业高质量图片智造平台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 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许可证:苏B2-
编辑热线:6-2
A5创业网 徐州八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扫一扫关注最新创业资讯共享健身仓“觅跑”完成7500万元A轮融资,国中创投领投    目前觅跑北京已经签约的社区数为1000个左右,上海500个,两个城市累计投放100台左右。落地迅速、抢占社区,是这场共享健身竞赛的关键战斗。  投资界(微信ID:pedaily日消息,共享健身仓“觅跑”近日完成7500万元A轮融资,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国)领投,上两轮投资方、和资本全部跟投。自3月份觅跑第一台跑步仓落地,公司融资总额已经达到1亿人民币。  此前,觅跑曾于2017年5月获得来自的1000万人民币种子轮融资;于2017年8月获得来自信中利资本、猎鹰创投、合鲸资本、经纬中国的1500万人民币天使轮融资。  觅跑成立于2017年6月,是一家共享自助运动仓提供商,在社区和高校投放一体化自助智能运动仓,配置空调和空气净化设备,采用智能门禁和运动仓内置电子屏幕,自动记录分析用户的运动数据并输出建议指导,运动器械主要分跑步机、动感单车、椭圆机等主题仓,用户扫码即可自动运行并按使用时长自助结算。  目前觅跑北京已经签约的社区数为1000个左右,上海500个,两个城市累计投放100台左右。落地迅速、抢占社区,是这场共享健身竞赛的关键战斗。  与觅跑同样模式的共享健身仓不少,比如公园盒子、矮马运动等,都瞄准了社区,但是同共享单车概念相比,共享健身仓进入社区的门槛更高。本文为投资界原创,作者:Cherry,原文:/031.shtml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文章评论区联系授权。如不遵守,投资界将向其追究法律责任。】
TOPS4113゜13432゜23048゜32907゜41960゜51821゜61821゜71790゜81787゜91780゜1013615゜113514゜213081゜311549゜411100゜510055゜69052゜78458゜87470゜96838゜10
A轮 10000万美元 融资B轮 金额未透露 融资A轮 8000万人民币 融资Pre-A 3000万人民币 融资
市场及媒体合作李小姐010 37.cn投稿邮箱.cn
投资界微信
(C)清科集团版权所有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32号继觅跑后,新一款健身仓产品纯净跑面世,其已获千万级天使轮融资
继觅跑后,新一款健身仓产品纯净跑面世,其已获千万级天使轮融资
亿欧 9 月 6 日消息,克路德健康产业有限公司正式发布了一款共享健身仓产品纯净跑,据了解克路德是少海汇生态圈旗下公司,到现在刚刚成立 6 个月左右。据悉,目前纯净跑项目已完成天使轮融资 1000 万元,项目估值达 5000 万元,由少海汇金控投资。纯净跑项目已经与万科、恒大、绿城等国内知名地产物业合作。其实就在上个月,一款由前饿了么创始成员创办的共享健身仓 " 觅跑 ",在其创立半个月内,相继完成了两轮融资,一周估值过亿;并且包括抖吧、中国迷你仓等企业也都在今年陆续融资,看来业界这股迷你仓的健身热潮已来。那么相比上述这些产品,纯净跑有着什么样的特点?据悉,纯净跑拥有 3.5 平米运动场地,可容纳 1-2 人,内置智能运动跑步机、智能恒温空净系统、制氧和负离子制造设备,通过哇欧智能语音系统,可实现语音控制功能。此外,用户扫码即可自动运行并按使用时长自助结算,通过 APP 云端互联定制空间,实现线上健身科学指导。唐田作为纯净跑创始人,是一名曾留学德国的工业设计师,酷爱跑步,回国后因面对雾霾无处不在的户外环境和空气污浊、体味环绕的室内健身房,他非常想念把他在德国跑步运动时呼吸着新鲜空气那种感觉,因此他提出了 "把德国空气搬回来",去打造一个空气清新、随处可用的共享健身仓。在外观方面,纯净跑外观设计是由 " 纯净跑 " 联合创始人唐田和来自德国的 KurzKurz Design 设计事务所共同打造。其次,纯净跑健身仓配置了负离子发生器与绿色制氧设备,可以迅速的沉降污染颗粒和细菌病毒,降解甲醛,净化空气,同时还会对调节人体生理机能、减轻肌肉疲劳感、预防呼吸道疾病等功效。同时,用户可通过定制哇欧智能语音系统智能健身,实现语音控制功能,轻松实现智慧健身。少海汇金控相关投资人表示,纯净跑这个项目,不仅能给小区居民运动健身带来便利,同时还能为小区物业带来盈利增长。当下火热的共享健身仓也受到了业界褒贬不一的评论,有相关人士向亿欧表示,他非常不看好迷你仓的模式,首先在一个封闭的小房间里健身有些奇怪;其次,空置率太高,由于多数上班族健身高峰期是在晚上下班后或中午午休时间,时间相对集中,因此迷你仓有很长一段时间会出现长时间的空置现象;再次由于大家健身的时间集中,难免会出现排队或等不到的情况,在用户体验上大打折扣。但也有业界人士表示,当下健身仓模式非常新颖,它未来很可能会吸引到很多之前没有健身习惯的人,让他们接触到健身、喜欢健身,给健身行业带来发展新思路。究竟共享健身仓最终发展情况如何,目前我们还不能下定论,还需由市场和时间去验证。原网页已经由 ZAKER 转码以便在移动设备上查看
大家都在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共享健身仓融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