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推荐saucony跑鞋系列介绍的重量级跑鞋

【每日一鞋】飓风来袭——Saucony Hurricane 16 | 当客|球鞋资讯|跑鞋资讯|运动装备资讯
【每日一鞋】飓风来袭——Saucony Hurricane 16
日 15:54:00
之前在【每日一鞋】中介绍过Saucony旗下次顶级缓震系跑鞋Saucony Ride 7,反响良好,所以今天就带来品牌旗下适宜大体重或者扁平足外翻跑者的顶级稳定系跑鞋——Saucony Hurricane 16,飓风16代。很多人可能都会忽略掉跑鞋的代数,以为无非就是配色改变或者有些其他的小更新,但其实通过这个数字,我们可以看到这款鞋源远流长的历史。比如说跑鞋之王Asics的当家招牌跑鞋Gel-Kayano,发展至今已推出20代产品,这不仅说明该款跑鞋二十多年来一直颇受好评,更暗喻这款跑鞋有二十余年的技术基础,与其他新推出的产品相比更加成熟,更加清楚跑者的需求。今天要介绍的这款Hurricane 16同样也是这样的道理,16年的更新改进让这款鞋更加成熟,成为品牌的巅峰之作。&按照惯例,依旧是最先介绍最重要的中底设计。每个品牌都有自己当家的中底技术,而号称跑鞋中的劳斯莱斯的Saucony,就是凭借GRID网状避震系统独霸天下。像网球拍一样的超回弹立体网状缓震技术,使冲击从后跟到脚趾实现平滑无缝过度。Hurricane 16采用最新改进的Powergrid避震系统,全掌设置,比一般中底多提供20%的缓震。作为顶级支撑型跑鞋,中底内侧特有的双密度SSL超轻结构,在减轻重量的同时最大限度的提供了支撑稳定效果,有效避免了运动中发生足底侧翻所带来的伤害。&中底内侧双密度SSL超轻结构,提供支撑稳定效果在外底方面,仍然采用XT-900耐磨橡胶和iBR+注塑橡胶组成。与上一代飓风相比,耐磨橡胶的范围有所扩大,保证鞋款具备更持久的使用性能。iBR+注塑橡胶的切割更加细腻,提供灵活的脚感。Saucony Hurricane 16Saucony Hurricane 15更多配色和配置信息,请点击进入档案页查看。 我们不仅有新闻,我们更是约球神器,微信关注“DUNKHOME”并猛击服务号左下角,约么兄弟?(图片来自Saucony官网)
注册或登录get帐号即可发表评论查看: 2908|回复: 23
新人求助推荐跑鞋 saucony & asics
本帖最后由 Mk7r 于
11:52 编辑
性别:男& & 年龄:28岁
时路面情况:公路(水泥路、沥青路)、
足弓类型(湿脚测试情况):中等足弓(正常足弓)
脚站立和时内旋情况:内旋不足(内翻)、
鞋底磨损情况:前掌外侧比内侧多;后跟外侧比内侧多。
最近六个月有无受过伤:半年前因跑步后膝盖疼痛停跑(穿的K21)
体重:68KG(正在,曾经63KG)
每周跑步距离:20公里以下(一周2-3次,每次5-8公里)
速度:训练慢跑(8——13公里/小时)、配速6分钟/公里左右
跑步时首先着地部位:前脚掌
脚的宽度:正常宽度(D宽度)、
目标价位:X宝价1000元以内,发售价1500元以内
(1)Asics cumulus 18& &(2)saucony freedom ISO& &(3)Saucony Triumph ISO& &(4)saucony ride 9& &(5)saucony kinvara
请各位前辈们推荐和分析一下:以前刚开始跑步的时候用的NIKE的登月5代,因为刚开始接触跑步,跑量很大,速度也猛,慢慢的身体吃不消,出现问题了!后来渐渐的改为慢跑,买了一双A家的K21,结果跑起来感觉又重又闷又硬,后来膝盖内侧和正下方就开始疼!!! 之后就停跑了,再后来测试了一下自己的脚型,发现自己根本不适合穿顶级的K21,体重太轻更是踩不动!怀疑是不是这个原因把自己的膝盖搞伤了... 所以现在重新考虑买一双适合自己的跑鞋,请各位推荐一下!
(1)Asics cumulus 18& && && &这款次顶级的,介绍说说的适合75KG以下跑者的缓震系列,自己没去试过,不知道会不会硬和重
(2)saucony freedom ISO&&这款是顶级的,介绍说属于轻量跑鞋,不知道我这135斤的体重能不能踩动,据说这款底很软,回弹也很足,就是支撑性可能会差点(以前穿过阿迪的UB,跑起来发现底太软了,回弹不足,卸力)
(3)Saucony Triumph ISO& & 这款没具体了解,介绍说前后8MM的落差,貌似很爽,但这也是顶级的,不知道能不能踩动,踩不动也是浪费!
(4)saucony ride 9& && && && & 这款次顶级的缓震, 8mm的落差,经过一轮对比之后,发现我还是适合次顶级的! 现在就是这款和kinvara再详细的考虑下
(5)saucony kinvara& && && &&&这款的鞋底落差4mm&&我现在处于恢复阶段,还不想上5以内的速度,所以这款貌似没有ride9专注于休闲跑来得舒服吧
(6)如有更好的,更符合我需求的,请各位大大推荐,谢谢了
本帖最后由 Mk7r 于
11:56 编辑
请各位推荐一下,哪一双更适合我呢&&其实我很喜欢freedom iso,就是不知道合适不合适,哈哈 膝盖不能再受伤了(1)Asics cumulus 18& &(2)saucony freedom ISO& &(3)Saucony Triumph ISO& &(4)saucony ride 9& &(5)saucony kinvara
由于体重问题,顶级的有可能过剩导致浪费,现在考虑的 (1)Asics cumulus 18&&(2)saucony ride 9&&(3)saucony kinvara 比较多 可freedom好像是轻量化的,有点纠结&&懂的请分析下吧,谢谢
请问有人吗?/
内旋不足叫外翻,结合跑量买缓震的。话说你这体重用不着顶级,次顶级足够了。
你体重好轻啊!羡慕!我觉得你的情况适合次顶级缓震跑鞋。
可以试试Kinvara噻,价格便宜量又足。
cumulus挺软了,我是感觉不出和nimbus的太大区别,我也是小体重50+kg
内旋不足叫外翻,结合跑量买缓震的。话说你这体重用不着顶级,次顶级足够了。
我也这么认为的,毕竟体重不大踩不动顶级也是浪费! 现在在考虑RIDE9
你体重好轻啊!羡慕!我觉得你的情况适合次顶级缓震跑鞋。
我也这么认为的,毕竟体重不大踩不动顶级也是浪费! 现在在考虑RIDE9
可以试试Kinvara噻,价格便宜量又足。
kinvara与ride9 我再详细的对比一下 基本敲定买次顶级的
cumulus挺软了,我是感觉不出和nimbus的太大区别,我也是小体重50+kg
由于之前穿的K21,A家给我的印象就是硬,有点怕怕的
要看你是前脚落地还是后脚落地
要看你是前脚落地还是后脚落地
主题上说了,主要是先前掌落地的,谢谢
不错!!!!!
有大神来帮我看看吗
本帖最后由 zeroweng 于
13:50 编辑
内旋不足就是高足弓,至少说明你不需要稳定跑鞋,需要一些缓震强一点的。
但是你又是前掌跑法,这种跑法其实对缓震要求不高,硬选的话就FREEDOM ISO 吧,轻便,全掌缓震。4MM落差就是设计给前掌跑法的,一般的顶级鞋落差都比较大。而且后跟缓震强于前掌所以不适合你---------------------
你说你膝盖受伤,很有可能是跑姿问题,是不是步伐太大?尝试短步高频。还有就是时不时肌肉力量不足强行用的前掌跑,导致动作变形
[quote][url=forum.php?mod=redirect
4mm的落差还有kinvara可以选择&&那么freedom ISO与kinvara两个,哪个对于我现在的情况更好? 另外我步频178左右,步幅不大,没有主动伸膝盖去跑~&&现在看了看ride9的,8mm的落差,这个对缓震不是更好吗?请帮忙解答,谢谢
[quote][url=forum.php?mod=redirect
另外,我现在不追求速度,6分钟/公里的样子匀速跑的
saucony 的guide 系列也不错哦
RIDE9吧 freedom也可以考虑 kinvara的轻量化对于配速不高特别是有膝伤隐患的楼主来说不是很合适
扫一扫关注跑圣公众号
Powered by欢迎来到慢慢买! &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慢慢买客户端
saucony 圣康尼 SWERVE 男士/女士缓震跑鞋
浏览106次
推荐人:奥康纳_
商城:中国亚马逊
时间: 18:11
温馨提示:推荐的商品都具有一定的时效性,价格可能随时变化。
推荐理由:
saucony(圣康尼)是来自美国的专业跑鞋品牌, 其名称来源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附近一条美丽的河流――Saucony。现其产品线分为专业运动系列和复古休闲系列两大类,为专业跑步运动员及跑步爱好者提供专业、舒适、安全的跑步产品。慢友“汪琛1234”推荐理由:“本款Saucony 圣康尼 Swerve 女款缓震跑鞋为2016年新品,定位比Ride稍低,勉强可以算做次顶级。中底搭载POWER GRID技术,有效增加缓震性,鞋面部分采用叫Flexfilm无缝贴合鞋面技术,减轻重量的同时提升鞋面延伸性和贴合感。大底采用XT-900和iBR+缓震橡胶混搭,提供较好的抓地力和耐磨性同时进一步提高了缓震性能,减小足部收到的压力。”
售价379元,近期好价,而且还可以凑单满499减50元做到更低;这款SWERVE的定位稍低于次顶级的RIDE系列,性能相当出色。目前男女款都是好价,男款黄金码有货,女款尺码更全,喜欢的慢友可以考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省钱控信息来自小编审核及热心网友推荐,其中免审爆料为资深达人快速发布的折扣优惠。购买前请核实促销,若发现不实信息,请在评论处留言告知小编。
发表评论:
您的一条评论将会影响网友的购买决定,请您依据事实慎重认真的进行评论,对于有借鉴意义的评论我们会根据情况适当奖励积分。
已有0条评论
实时获得最新折扣
国内折扣&最新优惠
优惠券&实时更新
超值优惠价&14.9&24.9
超值优惠价&19.9&29.9
超值优惠价&5.9&8.9
超值优惠价&9.9&29.9
超值优惠价&8.8&13.8
进行中的热门活动
扫描下载慢慢买APP
全网比价 省钱专家
慢慢买是一个倡导理性消费的导购平台,7年来我们专注为用户推荐高性价比的商品,同时开发了全网比价、历史价格查询等购物助手,力求帮助消费者花更少的钱买到优质的商品。
合作商城:经验 | 教你揭穿Saucony跑鞋迷阵(2017版)
经验 | 教你揭穿Saucony跑鞋迷阵(2017版)
Saucony跑鞋矩阵,看这一篇就够了!PowergridEVAboost中底拆解图旗舰(顶级)慢跑在国内,对慢跑鞋有一个习以为常的“顶级”、“次顶级”划分,例如Kayano是顶级、GT 2000是次顶级。笔者个人不甚喜欢这种叫法,因为它的隐含逻辑是次顶级比顶级低人一等,然而,没有任何科研证据表明顶级比次顶级更能减少伤病、提高效率。不过,从鞋类生产者的角度来说,这种分类是非常有效的,他们一般会在顶级(premium)跑鞋上堆砌最多、最尖端的技术,对缓震材料的堆砌也非常奢侈(一般意味着最大的缓震量),足以让产品被称为“旗舰”,目标是最舒适的慢跑体验(然而舒适度极其因人而异,有的人觉得五指鞋乃至光脚都比穿顶级慢跑舒适)。以上一切同时意味着顶级的价格,顶级跑鞋目前(2017年)的美国市场定价都在150美刀左右,相对的,次顶级的定价在120刀左右。在Saucony的产品线中,顶级公路慢跑鞋就是Triumph ISO、Hurricane ISO和Redeemer ISO。Saucony的慢跑鞋的前后落差均为8mm,ASICS、阿迪达斯等厂商是10mm。印象中Saucony是最早(目前也是唯一)在鞋上标注落差的大厂,在旗下4mm落差的Kinvara系列大获成功后,Saucony将旗下慢跑鞋的落差下调到了8mm。Triumph ISO 3旗舰缓震前后落差:8mm鞋重(男US 9码):312gSaucony的缓震系旗舰,大陆也经常有人称之为“胜利”(这比打Kayano那样一串字母可容易多了)。作为旗舰的标志是鞋底大量的Everun材料和ISOFIT鞋面。Triumph是Everun用量最多的Saucony慢跑鞋之一,除去现在许多Saucony跑鞋都有的Everun Topsole之外,它的后跟内部还有一大块Everun夹心,比上一代用量有明显增加,使用位置从后跟外侧的缓冲垫部分转移到了EVA中底的后跟内部,可谓是个皮薄馅大的Everun饺子。triumph后缀的“ISO”则得名于ISOFIT鞋面技术,这是顶部穿过鞋带、可用鞋带调整的与鞋面网布、内靴相独立的横向支撑条。你可以说ISO的部分创意可能来自于耐克的飞线,但相比单薄的飞线,宽阔的支撑条提供的支撑性和舒适度要好得多,事实上大多ISO系列跑鞋在鞋面支撑性和包裹性上都是强项。在ISOFIT系统之外,鞋面的网布在第三代升级成了最流行的工程网布——同一片网布上有编织密度的区分,形成了支撑区域和透气、减重区域,不再需要网布上另加支撑条,视觉上也更为流畅。由于Everun的使用和弯折性较好的外底,Triumph在有旗舰级缓震的同时又不失回弹,不至于陷入完全“踩屎”的境地,属于旗舰中响应性、速度感相对较好的跑鞋。一个佐证是跑者世界跑鞋实验室的数据,其中显示Triumph ISO 3的能量反馈超过89%的评测跑鞋,而以踩屎著称的ASICS慢跑鞋能量反馈往往在最后的20%内徘徊(GT 2000 4的能量反馈竟然只超过4%的评测跑鞋你敢信)。此外,中底的EVA部分,厚实耐磨、抓地良好的三角波形外底,再加上有ISOFIT和后跟硬质支撑架加持的鞋面等要素共同使得Triumph ISO 3在缓震系慢跑鞋中稳定性出类拔萃。Hurricane ISO 3 旗舰支撑鞋重(男US 9码):315gTriumph的缓震系兄弟,大陆也经常被人称为“飓风”。可以说Hurricane ISO 3与Triumph ISO 3的区别几乎仅在于Hurricane在中底内侧多了高密度EVA支撑,鞋面和外底的小花活儿上的区别都快能忽略不计了,最终产品定价要比胜利高10美元(题外话,中底多一块儿不同材料就需要多开一套各尺码的EVA成型模具,也可能导致多一道鞋底装配工序)。Hurricane中底内侧有一块接缝明显(ASICS跑鞋的中足高密度块接合痕迹则很不明显)、表面有龟裂图样的高密度EVA,从后跟内侧一直延伸到中足下方,这是支撑系跑鞋的常用设计,目的是抑制过度内旋。同Triumph类似,Everun和三角波形外底让Hurricane成为旗舰慢跑鞋中速度感的佼佼者,与Triumph相同的一整套稳定性配置再加上内侧高密度支撑,让Hurricane稳得不能再稳。Redeemer ISO旗舰控制鞋重(男US 9码):369g市面上现存不多的在产控制系旗舰跑鞋之一,除它之外数得上的旗舰控制只有Brooks Beast和NB 1340而已。它本身与Triumph ISO、Hurricane ISO是同年生人,但至今一直维持在初代,没有做任何更新(小众型号无人权啊),因此完全没有Everun材料,还是那一套Powergrid+的EVA把戏。Redeemer ISO 2现在终于逼近发售,要搭载Everun了。作为旗舰跑鞋Redeemer有旗舰的缓震量和鞋面配置,作为控制系跑鞋它的目标是究极的稳定性和支撑性,有本身就很宽的鞋楦和两个加宽尺码,以及强得吓人的内侧支撑——内侧高密度EVA块的体积要远大于Hurricane,还有数根硬质TPU支撑柱加固,目标是遏制最强烈的过度内旋。以上一切不仅意味着旗舰的价格,还意味着超越缓震系、支撑系旗舰的巨大重量,和往往硬过两者的脚感,这些可能是控制系跑鞋整体日渐式微的部分原因。实用(次顶级)慢跑按习惯分类法的话,这些跑鞋都应该被称为“次顶级”。它们的技术一般没有旗舰慢跑鞋那么尖端,缓震材料的堆砌也相对更少,但一般有更轻的重量、更好的速度感和与旗舰慢跑比肩的耐久度。它们各项属性(包括价格)相对比较均衡,是有极大受众范围的慢跑鞋。Ride 10次顶级缓震鞋重(男US 9码):279g可以说是Triumph的轻量减配版,没有后跟的Everun饺子馅儿,没有ISOFIT鞋面系统,但有类似的Everun Topsole、工程网布鞋面(10代最新升级)、三角波形外底,最新的第十代获得跑者世界最佳升级奖。第十代使用了最新的PWRFoam中底,据说比之前的EVA中底更弹(它是注塑成型的EVA发泡材料,之前用的是压塑成型EVA),但显然达不到E-TPU的程度。未来我们有可能看到这种材料在Saucony全线铺开,代替现在大范围使用的SSL EVA。9代中位于后跟外侧、与中底其余部分材料不同的SRC Landing Zone后跟缓冲垫在10代升级中被取消,现在Ride就是单一密度的PWRFoamEVA中底。值得一提的是,现在最新一代的Saucony都去掉了后跟外侧各种形式的缓冲垫设计,例如Triumph ISO 2代后跟外侧还有Everun缓冲夹层,而3代把夹层内置于后跟中心,外部只剩均一的EVA材质,没有明显的后跟缓冲垫。Ride一直属于次顶级慢跑鞋中较轻的速度型选手,男9码的重量曾一度逼近260g,9代使用Everun鞋垫、三角波外底后更是靠弹性、弯折性如虎添翼。在最新一代的鞋底升级后,跑者世界跑鞋实验室发现它鞋底硬度略微增加,但弯折性大幅度提高,能量反馈率更是超过了93%评测过的跑鞋(9代是51%),果然是结合了缓震、回弹、弯折、轻量的最佳升级跑鞋。Guide 10次顶级支撑鞋重(男US 9码):289gRide 10的支撑系版本,同样有工程网布鞋面(但还残留着很多热贴膜支撑条)、everun鞋垫和三角波外底,区分点主要在于中足下方的高密度EVA支撑。与ride同属于同类中速度感较好的产品。Omni 16次顶级支撑鞋重(男US 9码):283g同样可以视为Ride 10的支撑系版本,但支撑量比Guide更大,可以说是Guide plus。与ride、Guide同属于同类中速度感较好的产品。Echelon 5次顶级缓震鞋重(男US 9码):337g它属于很特殊的一类跑鞋,设计目的在于让使用矫正鞋垫的人配合矫正鞋垫使用。同类产品有NB的840、ASICS Gel Fortitude等。这类跑鞋有着与一般缓震系、支撑系慢跑鞋都不同的鞋楦(Saucony把他们的这种鞋楦称为Foundation Platform),往往更宽阔因此更稳定,为了塞下矫正鞋垫鞋内空间也更大。对不使用矫正鞋垫的跑者,它算是较宽、较稳定、缓震较多(但缓震技术往往比较陈旧)、重量很大的缓震系慢跑鞋,这些属性也许让它们较为适合胖脚的胖子。具体到Echelon 5身上,它保留着其他Saucony专业跑鞋已经淘汰的真正的全掌POWERGRID夹层,以及新晋过气网红——刚刚被最新一代Saucony产品淘汰的SRC后跟缓冲垫。它的缓冲量理论上说比Ride更高(美国官网如此显示),毕竟有着大量堆料的鞋底和6mm厚的PU鞋垫(这种鞋垫同时用于控制系的Redeemer),但重量要比Ride大很多很多。即将上市的6代Echelon终于要和一样长期没有升级的Redeemer一起搭载Everun了。轻量训练这里把鞋重低于以上慢跑鞋,而高于下文“超轻竞速”系列的跑鞋都归类为轻量训练鞋。这类鞋相比慢跑鞋有一些明显的轻量化设计,例如简化鞋面、削薄鞋底,但相比更轻的赛用竞速鞋而言轻量化又没有那么极端。在台湾,往往把这类鞋称之为“路跑鞋”,而更轻的那些竞速鞋则被称为“马拉松鞋”。Freedom ISO前后落差:4mm鞋重(男US 9码):258g新晋当红炸子鸡。从Saucony不停花样翻新地出新配色圈钱就能猜到它卖得有多好——“科技以换壳为本”必须得有人买账才能赚钱。它的大卖其实在情理之中——最流行的一体式鞋面+最流行、走路脚感非常好的E-TPU鞋底+各种适合出街的配色(水晶底都有各种骚配色,就问你们这些sneaker服不服),这些要素意味着它十分容易复制Ultra Boost的成功。小众厂商Altra最近也在用Escalante尝试复制这种模式,并且也非常成功。Saucony甚至做出了把Freedom ISO鞋面换成仿麂皮(常用于复古跑鞋)的版本,叫Freedom Runner,重量增加到289g,定价低30美元(坑爹的是国内定价似乎与标准版一致),做潮鞋之心路人皆知。但是把Freedom ISO当做UB那种偏向潮鞋的产品显然是不公平的,这160美元对适合的跑者是物有所值的。纯Everun鞋底的表现非常惊艳,比起中底厚度、前后落差相当接近的EVA底跑鞋Kinvara,Freedom明显缓冲、回弹更多,因此有着极好的泛用性——它的缓冲量足以让很多跑者完成中长距离的慢跑,Everun的高回弹性(跑者世界跑鞋实验室的数据显示,它的回弹超过88%的测评跑鞋)、外底优秀的抓地力和易弯折性又让它能胜任一定速度的训练和竞赛。此外,这160美刀不但用途广泛,而且相当长寿,至少它的部分配件是这样——E-TPU意味着中底的缓震、回弹衰减比EVA慢得多,同样非常耐久的还有全掌覆盖的三角波水晶底。说到这里有人就会问了,一直避而不谈的鞋面是什么情况?答:它是这双鞋在寿命和性能上最大的弱点。上文提到,E-TPU密度普遍比跑鞋中的专业EVA要大,因此鞋重不占优势。纯Everun鞋底、全掌覆盖高厚度水晶底的Freedom ISO把鞋重控制到260g以内的秘诀全在于简化鞋面。虽然它也打着ISO的名号,但完全可以说ISO家族中出了这个叛徒——freedom的ISO是ISOFIT包裹、支撑最弱的版本,这还是将其强行与其他ISO比较的结果,实际上,它的鞋面上根本不存在其他ISOFIT系统那种独立于鞋面网布和内靴的支撑条。其实,不止是它的ISOFIT部分,它的整体鞋面都是ISO系列跑鞋中包裹、支撑最弱的,连硬质后跟都没有。虽然Everun硬度比Boost大因此稳定性相对更好,虽然Freedom鞋底比ultra boost更薄因此稳定性相对更好,但头重脚轻的Freedom那纤薄的鞋面确实难以为很多跑者保驾护航,自身跑姿相当稳定的跑者才能在身体疲劳的长跑末期驾驭这双鞋。此外,较薄的一体式工程网布鞋面看样子会比Everun中底和水晶大底更早迎来寿命尽头。轻量跑鞋必须在某个方面相对慢跑鞋进行简化,Freedom ISO选择了拿鞋面开刀,维持鞋底的高缓震回弹和高耐磨,代价是支撑、包裹和鞋面寿命的降低。Zealot ISO 3鞋重(男US 9码):244gZealot ISO作为老派偶像也许非常想对Freedom ISO说,既生瑜,何生亮。当年ISO系列跑鞋横空出世时,Zealot是所谓的轻量旗舰,可以简单理解成轻量跑鞋中堆料最多的,结果今年冒出来个定价高30美刀、技术焕然一新的新晋网红Freedom,轻量旗舰的宝座是再也保不住了。但是,Zealot ISO其实和Freedom ISO的受众并不相同。简而言之,Zealot类似于著名的4mm落差轻量训练鞋Kinvara的重量型版本,有明显更厚的鞋底和接近慢跑鞋配置的ISOFIT鞋面,可以说是Kinvara和缓震旗舰triumph的杂交产品。崭新的Freedom ISO则可以视为把Kinvara换用纯Everun中底、水晶外底,然后再换个超薄001版本的ISOFIT鞋面。结果是,Zealot在各部分都相对Kinvara都有加重加厚,而Freedom ISO在鞋面部分并无明显加强,甚至对某些人来说是减配,因为后跟太软,最终导致Zealot有着显著优于Freedom的稳定性,劣势在于没有纯Everun的划时代脚感。与它的设计理念相同,Zealot属于Saucony最接近慢跑鞋的轻量跑鞋,有着轻量跑鞋中傲人的缓冲性、稳定性和寿命,与此同时也有着傲视群雄的重量。4mm的落差和全掌Everun鞋垫让它和Kinvara一样对前掌、中足跑者非常友好。Zealot ISO 2代莫名其妙暴饮暴食增重1盎司以上,比次顶级的Ride都重,3代重量回归正常,而且同triumph等鞋一道简化掉了后跟外侧的SRC缓冲垫。Breakthru 3鞋重(男US 9码):247g较为冷门的型号,最新一代才用上了Everun,小众型号无人权。它的设计目的是填补Ride和Kinvara之间的空白,然而这两双鞋本身就优秀且泛用性强,而且中间的过渡位置已经有Zealot坐稳了。不过Breakthru(这个英文名显然是谐音break through“突破”)还是有其相对其他Saucony鞋款的“突破”之处的。上文提到,Zealot是进行了triumph式强化的Kinvara(落差均为4mm),而Breakthru其实是瘦身版的Ride(落差均为8mm),两者参考的模板并不相同。把Ride 9鞋面简化成一体式工程网布+飞线,鞋底前后等量削薄两三毫米,你就获得了一双Breakthru 3。你问我飞线是什么鬼?其实这货学名叫Midfoot Support Strap,就是鞋面网布内置的很多根与鞋带和鞋底相连的长条。前面提的ISOFIT还可以抢救一下,毕竟宽大的鳍状“外靴”和飞线差别很大,两者本身就不太像,但Breakthru这些个与flywire无比近似的细长条,还有耐克玩儿烂了的一体式工程网布鞋面(钩子把那个称为flymesh),这破地你让我怎么洗,我真的没法儿洗。从获得一双Breakthru的过程(误)中,它的受众已经昭然若揭了——嫌Ride不够刺激,想要更轻、更硬、速度感更好的跑鞋的人,可以对Breakthru一试。Kinvara 8鞋重(男US 9码):213g可能是Saucony曾经最热门的轻量跑鞋,最近风头有被“潮鞋”Freedom抢过的趋势,然而有数代积累的Kinvara在专业地位上无可撼动。Kinvara有一票骨灰粉,许多Saucony签约的高水平选手在公路马拉松比赛中都选择了Kinvara而非更轻的Type A系列。一个略有夸张的说法是,Kinvara定义了一类跑鞋——轻量而高缓震的轻量训练鞋。要是问跑鞋玩家哪些轻量跑鞋比较软,那Kinvara(以及HOKA Clifton)很可能是脱口而出的答案。此外,它更是目前大厂产品中少有的4mm落差、对前掌中足跑者友好的产品,随着极简主义风潮过气这类产品可是一天比一天少。Kinvara在同重量级的跑鞋中缓冲量几乎傲视群雄,排除Clifton这个慢跑鞋级别的怪物,很难在215g左右找到这么软的跑鞋,同重量级的美津浓Hitogami、亚瑟士“翔走”乃至阿迪达斯adios等风格较为传统的轻量跑鞋比它硬得多。作为参考,跑者世界跑鞋实验室中Kinvara的缓震性得分一直在前20%左右,而hitogami等跑鞋后跟缓震往往过不了50%,前掌缓震更是在后20%左右。因此,一些刚接触轻量跑鞋的跑者完全可以从Kinvara这种高缓冲的轻量鞋开始入门,都可以考虑直接跳过上文婊过的breakthru。更可喜的是,在软的同时Kinvara有着EVA中底跑鞋中出类拔萃的回弹,能量反馈超过7成跑者世界评测跑鞋。高缓震、高回弹和相对较轻的鞋重让Kinvara成了众多拥趸的长跑之选。8代使用全掌Everun鞋垫(代替了前代的后跟Everun夹层)后,同重量级下高缓震高回弹的特性变得更为明显。Kinvara的Prolock鞋面虽不如ISOFIT高级,但中足可用鞋带自由调整的鲨鱼鳍支撑条的设计思路其实和ISO是互通的,整体包裹性较为不错,但因为轻薄所以支撑强度和寿命都较为一般,这种鞋面上的削减在轻量跑鞋中是非常常见的。外底橡胶铺设较少,而且相对不耐磨,再加上低密度的EVA中底本身就不会有太长寿命,因此Kinvara属于较为短命的跑鞋,这在轻量跑鞋里也是常态。诡异的是,虽然4mm的落差使得它有很好的前掌缓震回弹,非常适合前掌跑者,但前掌外侧竟然没有外底,这意味着真正的前掌跑者会很快地磨损掉前掌外侧裸露的中底使得跑鞋更快报废。超轻竞速Fastwitch 8支撑系竞速鞋鞋重(男US 9码):184g名字颇具速度感和邪气的产品(随口一译:飞驰巫女),Saucony签约选手常见的公路马拉松之选。它是非常老牌的Saucony公路竞速鞋,至今没有使用Everun。鞋面极其纤薄,鞋底很薄很平(落差仅4mm),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racing flat(直译为竞速用平底鞋,现在泛指各种鞋底平或不平的轻量竞速鞋,其中真正的平底鞋反而是少数)。中足内侧有一小块高密度材料支撑,在这个重量级上只有它和欧美区的虎走DS Racer有这样的支撑性设计,但千万别指望它们的支撑强度能跟hurricane等慢跑鞋比。外底使用PWRTRAC高抓地橡胶,足部受力线(位置特别像亚瑟士guide line)处布满了箭头状鞋钉(其实就是外底橡胶成型用的模具上有鞋钉的形状,成型出来就是带有突起鞋钉的块状橡胶外底),还有贯通鞋底的排水孔。非颗粒底、排水孔这两项设计非常欧美化——在堪称传统竞速鞋天堂的日本,跑者们更喜欢“虎走”、takumi、“皇速”等使用真正的DSP颗粒底的竞速鞋,而非做出鞋钉形状的块状橡胶“冒牌货”,那种东西只配用于Lyteracer TS、wave emperor TR等训练用的货色,只有欧美鬼佬才在这么轻的跑鞋上都不用真男人的颗粒底;欧美有更好的铁人三项运动氛围,很多高手使用轻薄的竞速鞋跑铁三的马拉松赛段,而排水孔能让跑鞋更适合铁三,自然的,欧美市场会产生一些有排水孔的公路竞速鞋,连日本大厂ASICS的两双欧美区“虎走”(真正的虎走tarther系列仅在亚洲有售),即常见于欧美公路马拉松前百名的签约选手脚上的DS Racer和Hyper Speed,鞋底都有排水孔,也算是厂商的入乡随俗。Fastwitch 7代和8代区别只在鞋面(许多厂商两代才换一次鞋底,目的之一是节约开模成本),鞋重有较为明显的下降。Type A8鞋重(男US 9码):162g又一个常见于公路马拉松前百的Saucony签约选手脚上的老牌竞速鞋。它比Fastwitch更轻薄一档,还没有中足高密度支撑,所以可想而知是更难驾驭、速度感更强、更高手向的产品。与Fastwitch类似,它鞋面极其纤薄,鞋底很薄很平(落差仅4mm),至今没有使用Everun。最近几代Type A继承情况比较混乱:Type A6的继任者叫Type A,大概是Saucony出于谜之原因想重置型号,然而Type A的继任者叫Type A8,看来是重置计划失败了。A6和A本身特别相像,A8在鞋面和鞋底都来了个大重置。最新的A8使用了一体式工程网布鞋面,代替了之前的网布热贴膜鞋面。鞋底不再有排水孔,外底变成了全覆盖的橡胶底,表面有方块状凸起,应该能提供一定的额外抓地力,但肯定和颗粒底没得比。轻薄的一体式工程网布鞋面、全覆盖橡胶外底不由让人想起freedom ISO,不知道以后这种趋势会不会延伸到其他Saucony跑鞋上。Endorphin Racer 2前后落差:0mm鞋重(男US 9码):130g公路跑鞋中曾经有重量甚至轻于一些田径/越野钉鞋的四大金刚——New Balance RC5000,Saucony Endorphin Racer,亚瑟士Piranha SP 5,以及美津浓Wave Universe 5。其中Wave Universe(即“宇宙”) 5号称宇宙最轻,从数据上讲确实如此,男US 9码才2.8盎司不足80g。在这些小众尖端的超轻跑鞋面前,亚瑟士sortie、美津浓ekiden、Saucony typeA等传统产品中的轻量王者也黯然失色。但到了今天,还在产的只剩更新到第二代、搭载了最新Everun科技的Endorphin Racer。在当时,几家大厂似乎为谁能做出最轻的公路跑鞋打了一场军备冷战,美津浓作为当年的赢家笑得最响,然而Saucony才笑到了最后。这些重量在百克附近的奇葩产品将轻薄做到了极致,中底厚度没多少,鞋面如纸不夸张,大密度硬橡胶外底不能要,颗粒底大法好好好,寿命根本不重要——可想而知这些奇葩跑鞋的市场简直是要多[少]有多[少],大概只有追求赤足脚感或者是对跑鞋重量有强迫的骨灰级轻量党会买单。Endorphin Racer 2使用究极轻薄的单层鞋面,几乎不存在硬质支撑和鞋面填充物,可谓是钉鞋般的鞋面了。很薄且全平的中底(前后厚度完全相同,零落差)的前掌部分是纯Everun,零落差和前掌缓震加强这两点明确表明这是给跑姿优良的前掌跑者准备的跑鞋。有趣的是这么轻的跑鞋竟然也有接近全覆盖的外底,外底中央分布着三角形镂空块,既为减重,也为提升抓地力。如果按wave universe等鞋的设计思路,肯定会把外底设计反过来——只有三角状的颗粒外底,其他部分都是裸露中底。所以相对以前那些极致超轻跑鞋而言,Endorphin Racer 2的外底寿命应该更长,更可能先死于鞋面破损。迷阵中发现规律,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最暗的天空总有最闪烁的星星
作者最新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saucony顶级跑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