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网球拍 硬度?硬度指数很重要吗

欢迎您来到泰摩网球!
&合作登录:
泰摩手机端
& 网球拍的硬度详解
网球拍的硬度详解
摘要:网球拍的硬度直接影响到它的弹性;击球时,球拍会向后弯曲,球拍向后弯曲的幅度越大,刚返回到球的动量越小;因为球在拍子反弹前己经离开了线床。所以较硬的球拍能够提供较大的弹性,而较软的球拍的弹性较小。
球拍硬度直接影响到它的弹性;击球时,球拍会向后弯曲,球拍向后弯曲的幅度越大,刚返回到球的动量越小;因为球在拍子反弹前己经离开了线床。所以较硬的球拍能够提供较大的弹性,而较软的球拍的弹性较小,要获得与较硬球拍同等的效果,球手的动作就要大一些、完整一些。
基于相同的原因,较硬的球拍也更容易将击球时产生的震动传至你的手臂。当人们在谈论较软球拍的控制能力比较硬的要好,其实这要看你如何界定控制能力。
确实,较软的球拍不能把球送到较硬球拍的那样远(这是对控制能力的其中一种界定), 而较硬的球拍对击球方向的控制能力也比较强,因为在击球点稍微偏离甜区时所产生的扭曲和摆动较小,所以能够比较有效地将球送到你想要的方向。相反,较软的球拍在触球时的扭曲和摆动较大,所以出球时球不会按其进人的角度离开。
较硬的球拍对制造旋转会有一点点的影响,但不如网线、的磅数和线床的密度影响那么大。尽管较硬的球拍对操控性能的影响很小甚至没有,在选择不同硬度的球拍时你也需要考虑操控性,如果你要选择一支较软的拍子,那么你首先要弄清楚球拍操控起来是否灵活,因为球手要获得相同的击球威力就得加快挥拍的速度。
球拍硬度的数值越高,说明球拍在受到网球撞击拍面的时候的变形越小,造成球拍本身的力量越大,但是这样球在拍面上停留的时间越短,越少时间对球的方向进行控制。
力量小的初级球员的第一要求是把来球打回去,所以选择高硬度的威力球拍。
力量大的中高级球员的第一要求是把球控制住,所以选择低硬度的控制球拍。
硬的球拍能产生更大的威力,更大的甜区,更稳的方向控制性与更小的震荡,(因为硬的球拍击球后振幅小,震动时间短),几乎所有的因素都能减低的发生。而有弹性的球拍也有一个优点,就是对深度的控制性较佳,适合挥拍速度快活摆动幅度大的球员。
现在由于外形、材质或结构的改良愈做愈硬,但是,到底不同硬度的球拍分别适合什幺样的球员呢?
简单的说,硬度愈高的球拍能回馈愈多的能量给球。当球拍击球时,球停留在拍面的时间只有千分之四到六秒。当球拍击到球时,球拍会弯曲,而球拍尚未回到原来位置前,球就已经离开拍面了。所以愈容易弯曲的球拍就会浪费愈多的能量,回击的球也会偏得愈厉害。
硬球拍的好处
球拍愈硬可以给球愈大的威力,也能提供更大甜区,便球在飞行方向上更容易被控制,同时也能削减更多的振动。所以您应选择一支有相当硬度的球拍来提升您的球技。
如何选择球拍的硬度?
许多球拍供货商都有其不同的硬度标示法。不过球拍工业测量硬度的方法大多是将球拍握把固定,然后挂一定重量之物在拍框顶端,再量其弯曲的程度,所以,数据愈小表示硬度愈高。如果您有兴趣的球拍并无硬度的标示,您可以向球拍专业店询问该球拍的硬度为何。
以WILSON为例:其高级球拍型号均以几点几标示之,表示其顶框吊重2.8公斤时拍框所弯曲为几点几毫米,例HAMMER-TM2.3,就表示弯曲2.3毫米,HAMMER-TM5.3,就表示弯曲5.3毫米,所以数字愈小表示球拍愈硬,愈适合挥拍速度慢的球员,反之,数字愈大表示球拍愈软,愈适合挥速度快、摆幅大的球员。
硬度与控球性的关系
控球性分为两种:
1、方向的控制:当球拍击球时,球可根据来击的同方向或同角度回击。愈硬的球拍对于方向的控制稳定性愈高,而且当球并非打在拍面甜区时,愈硬的球拍扭力愈小。
2、深度的控制:指被回击的球飞行距离(落点)的控制。深度的控制与人击球力量有关系,您应选择适合您个人力道之硬度的球拍。
什幺硬度的球拍才适合?
硬的球拍能产生更大的威力,更大的甜区,更稳的方向控制性与更小的震荡,(因为硬的球拍击球后震幅小,震动时间短),几乎所有的因素都能减低网球肘的发生。而弹性大的球拍也有一个优点,就是对深度的控制性较佳,适合挥拍速度快或摆动幅度大的球员。
相关阅读:
新上架产品
微信公众号
推荐微信扫公众号进行咨询    如果你确实喜爱网球运动,而且还想以此项运动作为终生锻炼项目之一,那就离不开一副好的球拍。挑选网球拍是非常有讲究的,很多人认为价格越高的东西质量就越好,其实没必要过分追求名牌,关键是要能用的得心应手,还要经久耐用。今天592网球网给大家介绍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网球拍。  1、拍面的大小  球拍名字里有MID的为95平方英寸,MP为96-100,之上为OS拍面。即Mid, Mid-Plus, Over-Size.  一般来说,新手和力量偏弱的女士建议用OS拍面,击球面积大,甜点大,容易接到球,而且由于拍面大,球接触到球网之后力量分散得也开,卸力的效果明显,又方便借力打力。而MID拍面由于甜点小,击球时对技术和力量的要求都高,但击球时力量更集中即可以方便大力选手打出暴力的重击。所以MID拍面的拍子大部分都是重量型球拍,专为暴力选手配备。而MP球拍,可以说是当今最主流的球拍,从高人到新人都可以用,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选用。  2、拍子的重量  空拍260克以下的重量适合力量较弱的女士和中老年初级业余球手,使他们能轻易挥动球拍,将球打回去,但在回击硬球的时候,质量的不足,往往导致球拍被球打翻。空拍260-300克的重量是目前的主流配置。300克以上的拍子适合高级专业选手,使他们得以对抗高速强劲的来球。  3、平衡点  平衡点的中心话题就是「头重」或「头轻」的问题,头重适合长拍,下划线抽球的对打;头轻适合网球截击,双手选手常用。头轻打网前省力,底线费力,头重打网前不爽,但底线省力。不过想自己发力,加强控制力的,头轻是不二选择。 不想把手臂打得很粗的技术型选手或女士,用头重拍很好。想学职业选手的诸位,头轻吧,有了控制和自己发力才是技术提升的途径!有个反例,大小W姐妹,力量超强,用头重拍,还经常做出极不标准的动作击球,不过因为有不输于男人的肌肉,所以……  4、拍子的力量级别  拍子的力量越大,选手越省力,但对球的控制就越差;拍子的力量越小,越需要自己来发力,但对球的控制就越好,大家量力而行吧。  5、球拍的软硬度  影响球拍力量的因素之一。 球拍的硬度直接关系到它的弹性;较硬的球拍能够提供较大的弹性,而较软的球拍的弹性较小,要获得与较硬球拍同等的效果,球手的动作就要大一些、完整一些。越硬拍子弹力越大,对球如此,对手臂也如此,所以软拍子对手臂都很友好。软拍由于拍子变形大,吸收力量大,所以需要更多的自己发力,力大人士用软拍子更能发挥自己的控制力和力量。而力量偏小喜欢借力的人士最好还是选硬度65以上的硬拍子。  6、磅数的高低  也是影响球拍力量的因素之一。 一般最常用的磅数是55到60磅之间,职业选手往往都穿到70磅左右。磅数越高,弹性越低,但是挥拍速度快的球员可获得较好的控球效果,磅数低会生成弹簧床作用而使反弹力增加,相对的,控球性就会减低。  7、拍框厚度  一般都在22-25mm之间。影响球拍力量指数的因素之一。窄边的拍子力量小,选手需要自己发力,宽边的拍子则相反。  8、拍子的挥重  挥重小于穿线后重量的球拍控制能力比较好,挥重大于穿线后重量击打能力比较好。  9、线床规则  常见的线床规则有:16x18, 16x19, 16x20, 18x19, 18x20。线床越密,击球瞬间形变越小,球拍的力量越小,对球的控制越好,越需要主动发力,更适合高级选手。线床越疏的拍子则相反。  10、材质  现在的拍子中碳素(Graphite)为主,加入金属或纤维物质(Kevlar)都是为了增加拍子的硬度,加强拍子的力量和稳定性。不过很多人不习惯金属元素的震动感觉,建议选用减震效果好的纯碳拍。  最后,真诚地希望您能挑选到称心如意的球拍, 并能充分享受到打网球的乐趣。  文章来源:厦门592网球网/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10-1610-1610-1610-1610-1610-1610-1610-1610-1610-16最新范文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新闻中心
·体育教室
·网球装备
业余选手:如何利用球拍的参数选择适合自己打法的网球拍
  业余选手如何利用球拍的参数选择适合自己打法的网球拍: 
  球拍的硬度和力量级别(Stiffness /Power Level):
  硬度是决定球拍自身弹性的指标,硬度越大的球拍,弹性就越大,硬度小的球拍,弹性就相对较小。而球拍弹性越大,所谓的力量级别就越高,反之就越低。这是很直观的指标,球拍弹性大,用较小的动作就可以产生较快的球速,而球拍弹性小,选手自身就需要更大的动作来主动发力击球。
  (HEAD)将球拍的力量级别分为了若干层次,是各大品牌中对球拍力量级别划分最为仔细的,非常便于球拍的挑选。划分的标准大致如下:根据需要挥拍的幅度大小,球拍的力量级别分为S(Short,表示挥拍幅度小)和L(Long,表示挥拍幅度大)两大类和若干小类(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在S系列中,数字越大表示力量级别就越大,而在L系列中,数字越大则表示力量级别越小。主流的产品中,力量级别由大到小依次为:S6-S5-S4-S3-S2-S1,L1-L2-L3-L4-L5-L6,特殊的还有S8,S10等等,主要用于收藏而非实际使用。
海德的力量级别划分给了我们很大参考,其中S1到S6基本属于女性、老年及纯娱乐用拍,L1到L4是业余使用最多了,L5、L6要求选手自身身体素质要很好,因此更适合职业选手和水平很高的业余选手使用。
  其他品牌也有自己划分力量级别的标准,如(WILSON)是划分为W1-W6,(DUNLOP)和是用200、300、400、800等等数字来表示,王子(PRINCE)则又是用其他方式来表示。至于各个品牌间的相似点,就只有具体参考其参数来识别了。
  穿线重量(Strung Weight):
  即指球拍自身穿线后的总重量。在相同条件下,越重的球拍越能产生更大的力量,但同时对球手自身力量和操控能力的要求也越高,球拍越轻则能够产生的力量就越小,而操控要求也相对较低。
  球拍平衡与挥重(Balance/ Swingweight):
  球拍平衡,直观的说是指一把球拍的大部分重量集中在球拍的什么部位,因此可以简单的分为拍头较重、拍头较轻和平衡型球拍。拍头较重的球拍,挥动起来会感觉比较沉重(挥重较大),能够产生更大的力量,拍球较轻的球拍即使总重量不能忘记的是:能够产生能大力量和速度的球拍,往往控制起来难度就更大,而低力量的球拍控球方面更优越。
   业余球员首先应该根据自身条件和打法的不同,选择不同力量的球拍:
  底线型选手:喜欢留在底线的业余球员,更注重底线的稳定性和一定的攻击力,适合使用拍头较重,力量级别较高的球拍主动发力进攻型:适合重量较大、头较轻、力量级别较低的球拍,有助于自身主动进攻时的充分发力和稳定性。
  发球上网型(或双打)等:适合力量级别稍高的球拍,可以让你的发球更有威力,头轻的球拍能让上网前的击球动作更简单,以及网前拦截更有威胁。
  技术型、综合型球员:此类球员技术相对全面,动作幅度中等,因此适合力量级别中等的球拍,无论发球、底线、网前都能灵活运用选拍第二步&&让球拍为自己而存在:
  拍面大小:
  针对网球水平的不同和动作特点的不同,拍面大小对打球也有不同的意义:
  从水平层面来看,由于大拍面的球拍更容易击中甜点,力量也更大,一般初学以及较低级别的选手,应该采用拍面较大的球拍。随着打球的时间增加提高了水平,击球准确性提高后,就可以换用较小拍面的球拍,让自己的攻击力和控制力得到提高。
  从动作层面看,一般来说,单反选手和双反选手使用的拍面略有不同:单反动作较灵活,控制范围较大,对脚步和判断的要求相对双反要低一些;但是由于单反力量的不足,若用单反挥动一个大拍面球拍,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挥拍的顺畅,因此单反更倾向于使用较小拍面的球拍,业余选手推荐95-98平方英寸拍面的球拍。而双手选手的挥拍力量能够提升不少,但控制范围和灵活度不如单反,因此对脚步和判断的要求更高,更倾向于使用较大拍面的球拍,更容易击中甜点和发力。
  线床的不同:
  在相同拍面的前提下,拍线越稀疏,拍线线孔越大,击球产生的旋转就越强烈,目前主流的线床配置有16x18、16x19和18x20(竖线数x横线数)等,在其它条件相近的情况下,16竖线的球拍一般能够比18竖线的球拍&吃球&更深,产生更多的旋转,而18竖线的球拍由于线密,接触球的线数相对就多些,因此对球的控制力就更好些。因此如果你偏向打上旋打法,一般就会选择16x18或16x19的球拍,而偏向平击打法的人,为了提升控制力就更倾向于选18x20的球拍。
   线床的应用上,以通常的情况,单反选手较难处理高球,因此击球点相对较低,往往需要更多的上旋来增加稳定性和攻击性,而双反由于攻击力的增加,更容易利用高点上升期进攻,因此通常是平击球与少许的上旋球配合。所以单反选手更倾向选择16竖线的球拍,双反选手选择的范围就比较宽了。
  当然,旋转力和控制力还与所穿拍线的品质、磅数等等有关。
  加长球拍:
  从张德培时代,加长球拍的存在意义月来越重要。加长球拍能够给击球带来更大的力量,但同时控制难度也有所增加。业余球员使用加长球拍时,需要十分注意动作的正确性,加长球拍比普通球拍更容易让人受伤。
   新技术&&让球拍更好用: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制作网球拍的水平也发展到了空前的程度。从最早的木制球拍到现在的纳米科技,目前各个大厂商都能够生产出最高科技的球拍产品,我们网球爱好者的可选范围也变得非常之大。
近年来,各个品牌都推出了自己的&独门秘技&,仍然在用高科技改良球拍方面做出不懈的努力。殊途同归,所有的新技术,都是力求让球拍在原来的基础上更加好用,直接的意义就是让参数提高。
  经过一番总结,目前主流的新技术给我们带来的意义主要在于:
  提高球拍力量,增加弹性:
  新技术之所以与旧技术不同,就是在于它能够在保证其他参数相对稳定的基础上,提高某种参数的级别。举个例子,我们已经知道了球拍的力量和控制是成反比的,在以往的技术中,球拍弹性大,势必控制力就会降低。而新技术的产生,让球拍的力量与控制的并存成为了可能,例如近年来Wilson的NCode技术、Dunlop的Aerogel 技术、Babolat的Aerobeam技术、Head 的LiquidMetal流金技术等等,在提升球拍力量的同时,其控制力依旧保持很高的水平。
  减少挥拍阻力,提升操控性能:
  对派框结构的改革,能够使球拍更符合空气动力学的需要。例如Prince的O3技术、Babolat的Aerobeam技术等,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挥拍时受到的多余阻力,令球拍的操控更加容易。
  减震:
  虽然并不太明显,球拍震动对人的影响依然存在着。无论对身体健康还是对手感的舒适,减震技术的发展都有很大的意义。Prince的O3技术、Babolat的Dual Woofer等等,分别在球拍的不同部位(如线床、排框内、手柄内等等)设置了新的减震技术,让球拍的击球感觉更加舒适。
  提高控制力、击球时球拍的稳定性:
  击球时球拍的变形程度、触球时间长短,都是影响稳定性的因素。Head的Flexpoint技术、Dunlop的Aerogel系列等等技术的产生,让球拍击球时受到冲击导致的变形程度降低,而且更加合理化,使得击球的稳定性大大提升,选手能控制的更好。
  扩大甜点:
  扩大甜点也许是对业余选手最有意义的了,业余选手击球的准确性相对较差,无法准确击中甜点,稳定性则很受影响。目前的各项新技术都在降球拍的甜点加大,能令击球的手感更舒适,让击球变得更加容易。
  楚天运动频道装备您的运动生活!
  看完此文或许对您购买以下产品有帮助: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277.00 市场价:¥790.00
¥277.00 市场价:¥790.00
¥538.00 市场价:¥1380.00
¥562.00 市场价:¥1480.00
我想把这篇文章分享到:
优惠价:¥1170.00
优惠价:¥135.00
优惠价:¥1596.00干货|网球拍的几个重要参数的重要性
&nbsp>&nbsp&nbsp>&nbsp干货|网球拍的几个重要参数的重要性
时间: 19:30:00
公众号:网球大师杂志
作者:李艺仑编辑:louie这篇文章着重讲一讲球拍的重量问题,避免更多的网球爱好者在初学就对球拍的选择产生困惑。毕竟材料学和物理专业毕业的人群相对较少,所以这次我们就用相对浅显的文字来介绍球拍的自身属性。自重在球拍自重上我们可以先从海军舰船的吨位谈起。众所周知现代海军完全走向深海,作战主要以自动巡航的导弹和超视距雷达系统判断敌军位置来作战,因此装甲厚重的战列舰在二战后渐渐退出了战争舞台,这是为什么呢?战列舰全副武装的装甲主要就是为了抵挡炮弹和鱼雷的进攻,即使爆炸在舰身上也保证了战列舰还能够继续正常作战,因此在巡航导弹出现以前的战列舰造得越来越大,装甲越来越累赘。虽然笨重的战列舰在如今威力巨大的导弹前不堪一击,但是职业球员的球拍配置却完全适用战列舰的这个理论,在更先进的球拍科技发明出来之前,职业球员用拍的轻量化是肯定无法实现的。可以想象一下,对手发出动辄超过200公里/时速度的发球,你拿着一块轻飘飘的球拍如何抵挡如此之快的球速,还有那颗重量也不算太轻的网球,曾经发球砸裂球童头骨的各种事故也足够说明这个道理——球拍不是越轻越好。男子专业网球运动员一般都使用穿线后重量在350g左右的球拍,也就是说他们的空拍重量都能够达到330g以上。如果是那些热衷于网前截杀或者发球有要求的球员,他们的球拍或许会更重,例如费德勒的球拍穿线后就达到370g左右,没有如此之大的质量,试问职业球员又如何在前场力挽狂澜?拍柄说到球拍就不要忘了拍柄,拍柄的重要性不亚于其他属性,我们举几个例子说明其重要性,索德林无法习惯Head的扁平手柄,因此索德林的手柄都是单独开模的特制手柄。欧美人一般使用三号四号的手柄而身高马大的职业球员都会达到四号五号的粗细程度,但是纳达尔却使用二号手柄也算是职业球员里的一朵奇葩。上述两个例子充分的阐述了手柄最重要的两个参数——截面形状和粗细程度。大部分专业球拍制造商像Wilson,Dunlop,Prince,Yonex,Volk都使用相似的截面形状,唯独Head的手柄比较特殊,其扁平的手感受到很多使用者的青睐,当然也有无法适应的人比如索德林。市面上的所有球拍都有手柄粗细号码,一般从一号到五号表示从细到粗,东亚成年男性普遍使用二号三号的手柄,东亚女性一般都使用一号手柄。我们在这里可以做一个标杆大家自行判断,一般来说能够直接将比赛专用篮球单手抓起就推荐使用三号手柄。除了选择合适的手柄以外我们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之前提到纳达尔使用二号手柄,那是因为使用偏小的手柄利于手腕发力,可以制造更强的上旋,没有经过长期专业训练的我们就应该使用适合自己的手柄大小。长度球拍一般都是标准长度,但是有一些厂家会推出一些另类的产品,加长拍就是其中一种。市面上普遍能买到的加长拍最常见的有两种——百宝力Pd+和海德L3Exreme+。这两者型号的最后都带有“+”号方便购买者识别,毕竟半英寸一下子确实很难分辨。这两种球拍也有不小的适用人群,他们通常喜欢大力击球。而这两款球拍在职业网坛有两个大名鼎鼎的使用者,Pd+的使用者是已经退役的“美国大炮”罗迪克,而Exreme+的使用者是“天下第一单反”加斯奎特。这两名球员的击球都十分有力量而且发球也非常优秀,因此掌握加长拍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虽然只多了半英寸但是追求精确手感的同时就会导致需要更多的力量,第二点就是击球点的判断,毕竟甜区和常规球拍有很大的区别,如果需要改用加长拍就应该有很长一段时间的适应过程。平衡平衡是一个习惯后就不能再轻易修改的参数,在头轻和头重还有平衡拍之间必须选择一个合适类型,这就自己未来打法和战术的主要方向。目前的职业球员使用头轻拍和平衡拍的比例比较高,毕竟重头拍在追求力量的时候却牺牲了灵活性,这对于发球上网和全能型选手来说是个噩梦,而现在底线上旋水平的提高使得底线型选手也很少使用头重的球拍。硬度这个参数是困扰了不少网球爱好者的问题,经常有学习很久的球员抱怨出球还是绵软无力,此时就要考虑换一块稍硬的球拍,而那些经常击球出界的球员就该考虑入手一块较软的球拍。一般来说,硬度较低的球拍需要更长的挥拍距离,更大的击球力量,更完整的随挥动作,对球的掌控能力会得到提高;硬度较高的球拍会让球速更快,发力更轻松,但是有时控制方面总是不尽如人意。底线型还是上网型这些其实都不是判断使用球拍软硬的标准,主要还是以个人的击球感受为准,通过自己在击球效果来判断一块球拍是否适合自己是最理性的方式。线床曾经讨论过德约科维奇的L4和穆雷的L6,这两位为了线床而单独开模的球员也充分证明了线床疏密的重要性。代言L4的穆雷却单独开模使用L6的16x19线床版本,这使得他出道就被眼尖的球迷发现了破绽。而德约科维奇则是使用L4从一而终只是比市售版更软。使用软拍的球员通常都偏爱于18x20的密线床,软拍舒适的操纵感配上密线床扎实的手感使得大力击球型球员在比赛中对自己的击球更加自信。而硬拍使用者通常都需要依赖于疏线床来增强上旋,17x18的线床比较普遍但是有时候也会推出一些16x19甚至16x18的疏线床,疏线床提供的上旋在高球速中能够保证可观的入界率,这也是擅长进攻的球员偏爱的球拍类型。风阻很多不研究球拍的网球爱好者会纳闷儿,为什么有些球拍非常轻但是挥重却很大,挥重究竟是个什么参数?事实上挥重这个数据就体现了球拍的流线型设计克服风阻的能力如何。更重要的是,阻力并不是越小越好,Prince的EXO系列失败的先例已经足以说明这个问题了,球员需要的是稳定性,仅仅靠加快挥拍速度是不够的,特别是使用单反的选手。单反球员更关注挥重这个数据,因为单反选手通常使用挥重偏重的球拍,这样会让他们的反手击球更加稳定,而不是在高速挥拍的状态下出现大量失误。从这点上我们可以发现稍微制造点合适的阻力反而有利于增强球拍的稳定性,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球拍制造商会把拍框截面做成矩形的非流线型形状。拍面大小这是不少业余爱好者考虑的重要参数,因为他们总认为拍面大就能打得准,事实上这完全错误。因为一块球拍的甜区是固定的,即使选择大拍面来增加甜区的面积,但是依旧需要准确的击球才能击中甜区。夸张的说,最舒服的击球位置只有一个最佳击球点而不是一个区。大拍面能够稍事挽回一些不够准确的击球,这个在专业层面上叫做“容错性”,但是小拍面球拍发力更集中,所以大小拍面并没有好坏之分,就看自己的需求究竟是偏向于集中发力的感觉还是喜欢大拍面的高容错性。球线球线事实上不属于纯粹球拍的考虑范畴,这需要长期的习惯和调整,多换几种线型试试一定会找到适合自己的球线。* 本文系《网球大师》原创内容。欢迎分享。如有转载需求请留言征询,谢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网球拍重量选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