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问题 听到跑步能不能减大腿就腿软属于条件反射吗?

0-1岁婴儿的心理发展和教育 - 爸爸妈妈和豆豆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我的图书馆
0-1岁婴儿的心理发展和教育 - 爸爸妈妈和豆豆的日志 - 网易博客
一、教育要从孩子出生时开始
0-1岁:人生的第一个敏感期
二、新生儿的机体反射及其心理机能
  当一个刚刚做妈妈的人第一眼见到她经历了千辛万苦、百般磨难生下来的宝宝时,在她眼里,虽然从内心感到孩子非常可爱,但是那个浑身通红、皮肤皱皱巴巴的宝宝,却显得那样的呆傻、无能,似乎除了吃奶、哭喊、睡觉之外一无所能。可是过不了多久,她就会发现,这个刚踏进人类世界的小生灵,才不能说无能呢,由于人类进化的遗传基因的作用,他们的行为完全是有组织、有序列的,他们有着极强的生存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并且以非常配合的行为对医护人员和妈妈的照顾作出应答。
  支持着新生儿这种生存能力的,正是他们的形形色色的与生俱来的机体反射。
1 新生儿的机体反射
  反射,指的是人的机体对特定刺激所作出的自动化的反应。对新生儿来说,反射是他们最明显的组织化的行为方式。当你把新生儿放在台子上替他换尿布时,如果不小心碰了一下台子,你会发现,孩子迅速地把两臂收到胸前;当你轻轻拍打孩子的一侧面颊时,他又会把头转向你的方向。当你用一个手指触摸孩子的手掌时,孩子的手指会紧紧地握住你的手指,力量之大会令你吃惊。
  这些都是反射行为。新生儿最重要的反射行为,有以下十几种。
觅食反射。 当新生儿的面颊触到妈妈的乳房或其其他部位时,就会把头转向刺激物的方向搜寻,一直到嘴接触到可吸吮的东西为止。用手指抚摸孩子面颊时,他也会把头转向手指的方向,手指移到哪儿,头就转向哪儿。这种反射从出生半个小时就可发现,持续时间为3周,此后逐渐变为由神经控制的动作。其机能是帮助婴儿寻找奶头。
吸吮反射。 用乳头或手指轻轻碰新生儿的口唇时,他会出现口唇及舌的吸吮动作。这种反射发生在刚刚出生的婴儿,持续到终生。吸吮反射是新生儿反射中最强、最重要的一种。当婴儿做吸吮动作时,他的其他一切活动都会终止。吸吮反射使婴儿的吃奶成为自动化的动作,具有重要的生存价值。
游泳反射。 把新生儿以俯卧的姿势轻轻放进水里,他的双手双脚会扑扑腾腾地作出非常协调的游泳动作。这种反射出生即有,4-6个月逐渐消失,其机能是在婴儿意外落入水里时保护其生命。
眨眼反射。 在新生儿醒着的时候,突然有强光照射,他会迅速地闭眼;当孩子睡觉时,如有强光照射,他会把眼闭得更紧。这样的表现出生即有。到孩子长到6-9周时,你把一个东西迅速移到他眼前,他也会眨眼。这种反射将持续终生。其作用是保护婴儿免受强光刺激。
收缩反射。 用带尖的东西轻刺新生儿的脚掌,他的脚会迅速收缩,膝盖弯曲,臀部轻抬。这种反射出生即有,10天后减弱。它可以使婴儿免受不良触觉刺激的伤害。
巴宾斯基反射。 用手指沿着新生儿的脚底外缘从脚趾向脚后根划动,他的拇指会慢慢橇起,其余脚趾呈扇形张开。这种反射从初生持续到8-12个月。其生理机能至今无定论。
摩罗氏拥抱反射。 以水平姿势抱住婴儿,如果将其头的一端向下移动,或朝着婴儿大喊一声,他的双臂会先向两边伸展,然后向胸前合拢,作出拥抱姿势(见插图1)。此种反射从出生持续到6个月左右。这种反射是在人类长期进化中形成的,其机能是可以使婴儿抱住母亲的身体。
抓握反射。 把手指放在婴儿手掌上并轻轻压动,婴儿会抓住成人的手指,抓握的力量之大,足以承受婴儿的体重(见图2)。其出现时间是从出生到3、4个月,它是婴儿以后有意识地抓握物品的基础。
强直性颈部反射。 在婴儿仰卧时,如果把他的头转向一侧,他这一侧的手臂和腿就会伸直,另一侧的手臂和腿弯曲起来,呈"击剑姿势"。这种反射在出生28天时出现,持续到4个月左右。其机能可能是为婴儿将来有意识的接触物体动作作准备。
身体直向反射。 转动婴儿的肩或腰部,婴儿身体的其余部分会朝相同方向转动。在初生到12个月的婴儿身上可见到这种反射,其机能是帮助婴儿控制身体姿势。
迈步反射(行走反射)。 双手抱住婴儿,使其两脚着地,他会做出走路似的迈步动作(见图3)。持续时间是从初生到2个月。其机能是为将来学习走路作准备。
2 反射使新生儿适应周围环境
  和呼吸、吞咽这些动作一样,新生儿的机体反射具有重要的生存价值。例如,觅食反射可以帮助婴儿寻找妈妈的乳头。从生理机制来看,吸吮动作中包含着复杂的唇和舌的动作,如果我们必须教会新生儿怎样裹奶头、怎样吸奶,婴儿将会饿成什么样子?没有这一自动化的动作,我们人类也根本无法进化到今天。另外,像游泳反射可以帮助那些意外地掉进水里的新生儿免于立即被淹死,而增加被抢救的机会。
  另一些反射使婴儿免受危险和不良刺激的侵害。如眨眼反射可以使婴儿回避强光,退缩反射使婴儿回避不舒适的触觉刺激。有些反射可以使婴儿减低痛苦。任何一个初做妈妈的人都知道,当孩子哭闹时,只要把一个橡皮奶头含在他嘴里,他的哭闹会立刻停止。
  也有少数反射大概只在过去人类进化史上曾经发挥作用,现在不再起什么重要作用。例如,研究者认为,摩罗氏拥抱反射只是在过去婴儿整天被妈妈抱在怀里的时代才是非常重要的,而现在,因为有了摇床、婴儿坐椅、婴儿车等设备,拥抱反射对婴儿已不那么重要。但是,如果发生什么意外,使婴儿失去支撑,这种反射会使婴儿抓住身边的东西,免于摔伤;而抓握反射更会在这种危险发生时发挥重要作用。
  还有一些反射可以帮助婴儿和爸爸妈妈尽快地建立起亲密的关系,并发生良好的相互作用。例如,当婴儿能够很快地找到奶头时,喂奶就会非常顺利;当孩子的小手有力地抓住妈妈、爸爸的手时,妈妈、爸爸就容易作出积极的反应,他们会感到孩子很可爱,而且可以增加他们做父母的自我能力感。
3 反射与运动技能的发展
  在孩子长到6个月左右时,大多数反射都会逐渐消失。这时候,由于大脑的发育,由皮层控制的有意识的行为开始大量地产生。有些研究者认为,许多反射都是有意识动作产生的前奏,它们为有意识动作作了准备。孩子刚一出生,就能用他们的反射动作适应变化多端的外界刺激,这说明,反射是许多复杂的、有目的的行为的产生基础。比如,婴儿手掌受到的刺激的方式和强度不同,他们在抓握反射中表现出的手指运动方式也不同。轻轻地碰婴儿的手掌,他们握起手指的力度也较轻,但当你用两个手指放在婴儿手里,向上拉时,婴儿的抓握力度就会增加,其力量之大,足以撑起他们3、4公斤的身体体重,不能不令人惊叹。与此相似,婴儿吸吮奶头的力度,也取决于他们的肚子是否非常饿。
  有些看上去没有什么特殊目的的反射,也与有意识行为发生着微妙的关系。如强制性颈部反射,就可能是在为婴儿接近物体作准备。当婴儿作出这种反射时,他们以"击剑姿势"躺在那里,眼光注视着放在他们眼前的成人的手。这种反射可能在鼓励婴儿把目光和手臂的运动结合起来,去接近身旁的物体。
  有些反射在婴儿早期消失,但后来在运动技能的发展中又重新出现,而且具有了新的的生命力。抓握反射、游泳反射和迈步反射都属于这种情况。美国心理学家泽拉佐等人做过一项著名的实验,他们对一些婴儿在前两个月时每天给予迈步反射的刺激,结果,这种反射在该消失时没有消失,得到了保持,而且这些婴儿比那些没有给迈步反射刺激的婴儿早好几个星期学会走路。泽拉佐认为,早期频繁的迈步反射刺激,促进了大脑皮层中与走路有关的部位的发育。另一位心理学家埃瑟尔泰伦的一项研究也很有趣,她发现,在出生一个月时体重最重的那些婴儿,不能表现出迈步反射。但是把这些婴儿的下半身放在水里时,他们的迈步反射又出现了。泰伦认为,其原因是,这些婴儿的体重增长过快,与他们的腿部肌肉力量的增长不匹配,他们的腿无法支撑其过重的身体,所有不能表现出迈步反射。而那些早期作迈步反射练习的婴儿,由于每天的练习,他们的腿部力量相应地增强了,这使他们的迈步反射得到保持,而且后来学走路也更快。虽然这两位研究者见仁见智,意见不同,但可以肯定,反射机制在后来婴儿以脑发育带动的动作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
  当然,这些研究并不等于鼓励所有的父母都在孩子一、两个月时对他们进行迈步反射的练习。80年代,西方曾经有过一次让新生儿学游泳的风潮,的确,经过训练,新生儿可以学会游泳,但一些研究人员同时发现,学习游泳的婴儿因为不能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吞咽动作,喝下了大量的水,从而减低了血液中盐分的比例,导致了脑的肿胀和发生疾病的危险。这些研究人员认为,孩子学游泳的最早年龄,至少是3岁。
4 正常的机体反射是新生儿身体健康的指标
  儿科医生常常采用机体反射测验,来诊断婴儿、特别是对那些有产伤史的婴儿的发育是否正常。有脑损伤经历的婴儿,他们的机体反射可能会减弱或根本没有,有时,他们的一些机体反射又会比正常婴儿强得多。脑伤还会使一些反射在应该消失时不消失。当然,反射的发生和消失时间,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所以,儿科医生常常在测验婴儿的机体反射的同时,配合以其他的婴儿发育测验。
四、新生儿的睡眠、清醒和啼哭
1 新生儿的状态
  睡眠、清醒和啼哭,在心理学中被称为人的状态。心理学家把新生儿的状态划分为以下6种:
(1) 正式睡眠 新生儿处于完全的休息中,很少或没有身体活动,眼睛闭合,无眼动(即在睡眠中出现的眼球快速动作)出现,面部放松,呼吸缓慢而均匀。
(2) 非正式睡眠 四肢有轻微移动,偶尔有面部扭曲,眼睛闭着但眼球的快动时有发生,呼吸不均匀。
(3) 瞌睡 既没睡觉,也不清醒,身体动作少于非正式睡眠,但多于正式睡眠。眼半睁半合,睁眼时目光发呆。呼吸均匀但比正式睡眠时略快。
(4) 安静的清醒状态 身体无活动,眼睛睁着而且有神,呼吸均匀。
(5) 清醒的活动状态 身体表现出频繁的动作,呼吸非常不均匀。面部表情时而放松时而紧张而有褶皱。
(6) 啼哭 常在清醒的活动状态中发生,伴随着活跃的身体动作。
  从出生到满月,这6种状态在新生儿身上频繁转换。安静的清醒状态持续时间最短,这种状态经常转为哭闹。持续时间最长的状态是睡觉,新生儿的睡眠不分昼夜,平均长达16-18小时。
从出生到2岁,婴儿睡眠和清醒的生理组织结构随着大脑发育而发生本质变化。总的睡眠时间减少并不多,2岁孩子每天平均仍需12-13小时的睡眠。睡觉和清醒逐渐互相交替,变化最大的是,他们逐渐适应我们普通人白天活动、夜里睡觉的作息时间。4个月时,婴儿在夜里睡觉的时间已和父母大致相同,即8小时左右。他们在白天保持清醒的时间也逐渐延长,到2岁时,白天只需要1-2小时的睡眠。
  婴儿睡觉和清醒状态有很大的个体差异,这种差异影响着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和与孩子的相互作用方式。新生儿当中,只有很少数孩子连续长时间睡觉,这样的婴儿使他们的父母有足够的休息时间,能够精力充沛地照顾孩子。特别爱哭的孩子也不多,如我国民间说的"夜啼郎",这些孩子的父母要花很多时间哄孩子,如果总是哄不好,他们对孩子的积极情感和自我能力感就会受到伤害。还有些孩子天生精力充沛,清醒的时间很长,不用说,这样的孩子容易获得较多的社会刺激和探索环境的机会,是促进他们智力发展的天然好条件。
  近年来,新生儿机体状态引起了心理学家的很大兴趣,其中尤以对睡眠和啼哭的研究最多。
2 新生儿的睡眠
  人的睡眠可以分为两种:正式睡眠和非正式睡眠。正式睡眠时,身体无动作,心率、呼吸和脑电波缓慢而有规律,无快速眼动发生,所以又称为非快速眼动睡眠。非正式睡眠又称快速眼动睡眠,表现为,大脑和身体的一部分仍处于高度活动状态,脑电波与清醒时相似,眼球在眼敛下快速运动,心率、血压、呼吸都不均匀,身体有轻微活动。
  新生儿和儿童、成人一样,其快速眼动睡眠和非眼动睡眠是交替发生的。但是如图1所示,新生儿的快速眼动睡眠比其他任何年龄段都多,大约占他们全部睡眠时间的一半。到3-5岁时,快速眼动睡眠减少到20%,这个比例已和成人很接近。
  新生儿睡眠和成人、儿童睡眠的另一个区别是,他们每次刚一入睡,就进入快速眼动睡眠,而年长儿童和成人一般在睡着70-100分钟以后才出现快速眼动睡眠。大约从6个月起,婴儿的睡眠才从非眼动睡眠开始,表明他们的睡眠已从最初的不成熟形式向比较成熟的睡眠过渡。
  为什么新生儿的快速眼动睡眠占那么大比例?生理学家提出了一个自动刺激理论加以解释。一般来说,儿童和成人的快速眼动睡眠往往伴随着做梦,新生儿大概不做梦,起码不会像成人那样做梦。新生儿之所以需要快速眼动睡眠,是因为他们醒着的时间很短,得不到来自环境的足够刺激。快速眼动睡眠似乎是一种大脑自我刺激的途径。睡眠专家认为,这种刺激对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极其重要。他们曾对新生儿做了实验,想办法延长一些新生儿的清醒时间,结果当这些婴儿睡着之后,他们的快速眼动睡眠时间减少了,但非快速眼动睡眠却没减少。另外,早产儿的快速眼动睡眠时间比例比足月儿明显大,因为他们清醒的时间很短,缺乏足够的时间接受外部刺激。
因为新生儿正常睡眠行为是有组织的和形式化的,所以观察新生儿的睡眠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孩子的中枢神经系统是否异常。脑伤和遭受严重产伤的婴儿,他们的眼动睡眠和非眼动睡眠周期往往不正常。
3 新生儿的啼哭
  啼哭是新生儿与人交往的最初方式,哭声是一种信号,告诉父母他们需要吃奶,需要舒适,或者需要刺激。出生一周以后,所有的新生儿每天都要有一段时间哭闹,而且很难哄。多数情况下,哭声帮助父母寻找哭的原因。婴儿的哭声是一种复杂的听觉刺激,强度有大有小,从哼哼唧唧的啜泣到声嘶力竭的大哭,报告着婴儿不同程度的痛苦。
  生理需要是导致婴儿啼哭的重要原因,如饥饿,冷,热,突然发生的巨大响声,导致疼痛的刺激,等等。婴儿在光和声音刺激时的反应并不总是相同,当他们处于安静的清醒状态时,对色彩鲜艳的东西或玩具喇叭的反应可能是感兴趣和愉悦,但是当他们感觉不舒服时,朝他们摇摇棒会使他们大哭一场。
  心理学家发现了一种非常有趣的现象,让出生不到一天的婴儿听别的婴儿哭声的录音,他们也会跟着哭,但是听自己哭的录音,他们却不跟着哭。说明新生儿已经能够分辨别人的和自己的哭声。研究者认为,这表现出人类与生俱来的对别人的痛苦作出反应的能力。
  当孩子哭起来时,首先应该根据哭声的大小寻找原因。饥饿、湿尿布、想要抱和因为清醒的时间过长引起疲劳的哭声一般不太大;剧烈的、声嘶力竭的哭声则往往由疼痛引起。
当孩子哭的时候,可根据情况尝试采用以下办法:
  把孩子抱起来摇动或来回走动。这种办法可以向孩子提供身体接触、身体直立姿势和身体运动。是安抚孩子的最有效方法。
  用襁褓包裹孩子。由于这种方法限制了孩子的运动,使孩子感到暖和,常可制止啼哭。
给孩子含一个奶嘴。吸吮可以降低婴儿的生理激活水平。
  以温和的口气和孩子说话,或让孩子听有节奏的响声。持续、单调、有节律的声响,如摇棒、带响声的玩具和悠扬的,比断续的声响更有效。
  把孩子放在小车里摇动。有节律的摇动可促使婴儿睡觉。
  按摩孩子的身体。用连续、轻微的动作按摩婴儿的躯干和四肢,这种办法在一些东方国家很流行,它可以使孩子的肌肉放松,使他们感觉很舒服,从而停止啼哭。
  采用一种办法无效,可以同时采用以上两种或几种方法,直到孩子停止啼哭。
  如果以上办法都用了孩子还哭,可以让孩子哭一会儿,他哭累了就会慢慢入睡。
当婴儿哭时,父母是否应该迅速作出反应?是否应该经常抱孩子?当孩子哭时迅速、经常地作出反应,究竟是把孩子培养得更爱哭、从而养出一个小暴君,还是使孩子感觉到,他的需要总是能得到满足,因此就变得更听话、不爱闹了呢?对这个问题有完全相反的两种答案。有的心理学家在研究中发现,当孩子哭时,那些反应迟缓或根本不管的母亲,她们的孩子在一岁时比别的孩子更爱哭,而且不善于采取灵活方式,如采用身体姿势和词汇表达他们的要求。这些心理学家认为,母亲的责任就是要满足孩子的基本需要,保护孩子免遭痛苦。当母亲履行这种责任时,她们与孩子的关系会变得更亲密,使她能对孩子的各种行为迅速作出反应。研究者还认为,母亲应该学会鼓励孩子不用哭而用别的方式向母亲提要求。
  另一些研究者则认为,如果孩子一哭就抱、就哄,会强化婴儿的啼哭行为,养出一个爱挑剔、动不动就哭的孩子。在以色列进行的一项跨文化研究支持了这种观点。以色列贝得因部族的成员认为,当婴儿哭闹时,不能撒手不管。研究者把在家里养育的贝得因部族婴儿与以色列集体农场的婴儿作了比较,集体农场的婴儿是在托儿所统一看护的,他们的父母白天都去参加生产。结果发现,贝得因部族的婴儿比集体农场婴儿哭得多得多。可想而知,贝得因部族的婴儿平时是一哭就被抱被哄的,而在托儿所养育的集体农场的婴儿却难得被抱被哄。
  这些相互对立的理论和研究结果显示,婴儿哭时父母应该怎样作出反应,对这一问题很难作出肯定的回答,究竟怎样做,要相机而行,要查明孩子哭的原因,要看孩子哭得有多厉害,还要看孩子哭时父母在干什么--是否在自己房间干自己的私事,或全家正在吃晚饭。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婴儿在前3个月哭得最多,平均每天哭的时间达到120分钟;4个月以后减少到每天哭60分钟;婴儿哭的时间,在晚上睡觉前最多(平均34分钟),下午其次(24分钟);上午较少(20分钟);夜里最少(10分钟)。研究人员认为,导致婴儿哭的主要原因是中枢神经系统不成熟,而不是由于父母照顾不够。
  同反射和睡眠一样,婴儿的啼哭也提供了中枢神经系统有问题的信号。脑伤和有产伤的婴儿,哭声异常尖锐刺耳。心理学研究还发现,对那些哭得太多、怎么哄也不管用的孩子,孩子的父母会产生挫折感、厌恶甚至愤怒。调查表明,早产儿和患病婴儿更容易受到父母的虐待。这些父母说,刺耳的哭声使他们不爱管孩子,甚至体罚这些完全不懂事的婴儿。
  新生儿的睡觉和哭看上去很普通,大家司空见惯,但其中也有不少学问,年轻父母不可不重视。
五、新生儿的学习:两种条件反射
  学习指因个体积累的经验而导致的行为变化。当新生儿来到我们这个世界时,由于遗传,他们已经具备一套固有的学习机制,这些机制使他们能够从经验中马上获益。新生儿的基本学习方式有三种:第一种是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学习,第二种是通过对新异刺激的探索而学习,第三种是通过模仿成人而学习。本期将介绍第一种学习方式:通过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进行的学习。
1 经典条件反射
  在今年第2期的《新生儿的机体反射及其心理机能》一文中,我们曾详细介绍了新生儿的各种机体反射。这些反射保证了新生儿的经典条件反射学习。所谓经典条件反射,就是当一种新刺激多次伴随着导致某种反射行为的刺激同时发生时,这种新刺激也能导致那种反射行为。在本世纪初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的经典实验中,当一盘肉摆在狗面前时,狗就会流口水,这时的流口水叫做非条件反射,它是与生俱来的;当这盘肉出现在狗面前时,如果同时响起铃声或有灯光出现,经多次反复后,只要一有铃声或灯光出现,即使没有肉出现,狗也会流口水,这时的流口水,就是条件反射。巴甫洛夫因为发现了这种条件反射而获得诺贝尔奖。为了和后来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发现的操作条件反射相区别,人们把巴甫洛夫发现的条件反射称为经典条件反射。
  同样,当新生儿看到妈妈的奶头时,他们的嘴会做出吸吮动作并有唾液分泌,这是非条件的吸吮反射;如果妈妈在每次喂奶前,先用手轻轻抚摸孩子的前额,那么,以后只要妈妈抱起孩子轻轻抚摸孩子的前额,孩子就会做出吸吮动作并分泌唾液,这时的反射则属于条件反射了。(见插图,总编号6,在本文中为插图1,插图的译文在文章最后)
  条件反射是动物和人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它反映了个体的记忆力和知觉能力。在新生儿和婴儿期,许多能力的获得都是通过这种条件反射学习而发生的。例如,当孩子哭时,如果在抱起孩子的同时妈妈用摇棒发出响声,以后孩子哭的时候,只要孩子一听到摇棒的响声,就会停止哭泣。晚上当妈妈哄孩子睡觉时如果伴随着关灯,久而久之,关灯本身就会引起孩子的睡意。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条件刺激都会引起条件反射,只有当条件刺激具有生存价值时,条件反射才会发生。如前面说的抚摸额头的条件反射,如果孩子刚吃完奶就抚摸他的额头,他不会作出什么反射,但是当孩子饿的时候,抚摸孩子的额头,他们的小嘴就会开始蠕动,做出吸吮动作,唾液分泌的量也会大量增加。
  心理学研究表明,有些条件反射在新生儿期很难产生,如新生儿对危险事物的恐惧反射,在6个月前就很难产生。因为这时候孩子还缺乏必要的运动技能来回避危险事物,在危险事物发生时,他们还要依靠父母的保护,所以他们还没有把某种条件刺激与危险情境相联结的生理需要。但是在8个月以后,如果你把奶瓶放在孩子面前同时说"烫",孩子即便很饿,也不敢用手抓奶瓶。这说明他们已经具备了通过条件反射学习而获得了回避危险情境的能力。
  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先把一个用毛皮做的小白鼠放在一个9个月的小男孩身边,男孩出于好奇,自然会拿小白鼠玩。但是后来,每次拿出白鼠的同时,就响起尖利、刺耳的响声,这种响声足以把任何孩子吓哭。后来,只要把白鼠摆在这个男孩面前,他就会吓得哭起来。
马戏团表演的各种动物的精彩节目,无一不是这种条件反射学习的结果。
2 操作条件反射
  在经典条件反射中,由于条件刺激的反复出现和随之而来的具体好处,婴儿增强了对条件刺激的预期,但是他们并不能影响这些刺激。操作条件反射则不同,在操作条件反射中,婴儿对环境进行操作,操作产生某种刺激,刺激使婴儿再次进行操作的可能性增大或减小。举个最容易理解的例子:一个小孩学习弹钢琴(对环境进行操作),他的弹钢琴动作可能会产生两种刺激,如果孩子天分较好,教师教法得当,家长不断鼓励,那么,他弹出的琴声、乐声使他自己觉得很好听,甚至自我欣赏、得意非常,他势必愿意再弹下去,结果是越练弹得越好,弹得越好就越想练。反之,假如孩子天分较差,教师、家长过分严厉,学琴动作会使孩子感到困难、枯燥甚至痛苦、厌恶。只要一坐到琴前,他就产生强烈的对抗情绪,不愿意练下去。
  这种由孩子自己的操作造成的行为反射就是操作条件反射,其中,由操作带来的刺激叫做强化物,使行为再次发生的强化物叫正强化物,例如孩子对乐声的自我欣赏;使行为减弱的强化物叫负强化物,如孩子觉得弹琴困难、枯燥。
  心理学家对新生儿进行实验,发现他们在进行转头和吸吮动作时就能表现出操作条件反射。例如,在新生儿的头右侧放一个装有糖水的奶瓶,当新生儿无意中把头转向右侧,吃到糖水后,他们会在以后频频向右转头去寻找糖水,而向左侧转头的频率明显少。新生儿还会改变他们的吸吮动作的强度,如果把奶瓶里的糖水改为白水,新生儿就表现出明显的不喜欢,减少吸吮的强度和频率。
  心理学家设计了一种巧妙的实验条件,新生儿以不同频率吸吮奶嘴时,实验室里的会出现不同的灯光和效果,新生儿吃得慢时,灯光变暗,音乐不好听;新生儿吃得快时,灯光变亮,音乐也变得欢快,还伴随着人的声音。结果,新生儿:"发现"了这种关联,他们的吸吮动作都变得快起来。
  随着新生儿的长大,这种操作条件反射的范围越来越广,种类越来越多。一位名叫罗维-科里尔的女心理学家于1987年设计了一项非常巧妙的实验,她在2-6个月婴儿小床的上方悬挂一个十字型的像挂衣架似的架子,挂的是一些彩色积木,再用一条绳子栓在婴儿脚上,这条绳子与架子上特殊的滑轮和转轴相连,只要婴儿一做出踢腿动作,架子就会转动起来。(请在这里插一个插图,但在复印的全部插图中没有这幅,请让美编根据上述的文字绘制一幅图,在本文中编号为插图1)结果,参加实验的婴儿只需要几分钟就学会了踢腿,而且越踢越开心,越踢越快。心理学家用这种技术大量研究了新生儿和婴儿的记忆、分类能力等,获得了许多宝贵资料。
  操作条件反射能很快地改变婴儿和父母的相互之间的反应。当婴儿的眼光注视到妈妈的眼睛时,如果妈妈回报以注视和微笑,婴儿就会继续注视并同样发出微笑。母子双方的动作对对方来说都是强化物,从而增强了双方的相互作用。这种偶然的动作对母子、父子依恋关系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研究表明,在新生儿和成人之间的相互作用中,新生儿绝不是被动的,恰恰相反,他们善于利用他们所能找到的任何手段来控制周围环境。如果婴儿所处环境是无序和紊乱的,例如父母经常虐待孩子或对孩子无责任心,使婴儿的行为动作不能得到预期的回报,他们的心理发展就会出现各种问题,如智力发展迟缓、情绪冷漠、抑郁等等。另外,脑功能缺陷会阻碍婴儿通过积极的学习产生相应的行为反应,严重时甚至导致婴儿的猝死综合症。
插图1(总编号插图6)的文字说明:
从左至右,第1幅:非条件刺激(母乳) 非条件反射(吸吮)
第2幅:神经刺激(抚摸前额)
非条件刺激(母乳) 非条件反射(吸吮)
第3幅:条件刺激(抚摸前额) 条件反射(吸吮)
六、新生儿的学习:探索新事物和模仿
1 习惯化和去习惯化:对新事物的探索
  当你走在大街上,坐在办公室里,或者正在读一本书的时候,你注意到什么?首先引起你注意的大概是那些你没见过的新东西,或是发生了变化的事物,如某座大楼上新悬挂了一幅广告,办公室里的布置变了,等等。人在出生时,大脑中就具有一种对新奇事物的接近和好奇机制。习惯化就是指由于刺激重复出现,反应的逐渐减弱。这时,人的注视程度、心率和呼吸频率都会减弱或减慢,表示兴趣降低了。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新刺激的出现,又会导致较强的反应。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叫做"去习惯化"。习惯化和去习惯化机制使新生儿不断地关注周围环境中他们不熟悉的那些新东西,这是他们进行有效学习的一条重要途径。
  习惯化和去习惯化的迭次出现,给研究者提供了一个探讨新生儿记忆和知觉等心理能力发展的奇异的窗口。在一项研究中,心理学者想考察5-6个月婴儿分辨两张照片的能力。一张是婴儿照片,另一张是一个光头男人的照片。在实验的第一段时间(习惯化阶段),给婴儿看那张婴儿照片;之后在第二段时间(去习惯化阶段),给婴儿出示婴儿和光头男人两张照片。结果发现,婴儿花更多的时间注视那张光头男人的照片,这表明,婴儿记住了那张婴儿照片,也发现了光头男人照片对他们来说是新的。(见插图总序号7,本文为插图1)
  类似的研究使心理学家发现新生儿和婴儿可以分辨和记忆各种不同的光线、声音和气味。例如研究发现,一个早产5周的新生儿在出生6天时可以记忆视觉刺激。到6个月时,婴儿只需5-10秒就能对刺激进行辨别。3个月婴儿对视觉刺激的记忆可以保持24小时,一周岁时可以保持几天,有时对非常相似的刺激物,如人的照片,记忆可以保持好几个星期。
  实际上,这些研究发现还是低估了新生儿和婴儿的学习能力,新生儿对周围世界的记忆和理解可能比这要强得多。如前面提到的罗维-科里尔的可转动木架的研究中发现,2到3个月的婴儿在学会用踢腿使木架转动之后,相隔2个星期,他们还记得这件事,只要在他们头上挂上这个架子,他们马上就开始踢腿。
  新生儿和婴儿的早期记忆、知觉与他们后来的智力发展有关系吗?回答是肯定的。心理学家的追踪研究证明,在婴儿期对视觉刺激的早期记忆与3-6岁时的智商分数之间,有相当高的正相关关系。所以研究人员认为,通过习惯化和去习惯化表现出来的早期记忆发展是儿童早期智力发展的一项非常有效的指标,因为它涉及到儿童的各种基本认知过程,包括注意、记忆、对新奇事物的反应等等,而不管多大年龄的人,他的智力都是以这些基本认知过程为基础的。
  至此我们所说的记忆都是记忆的最简单方式--再认,即过去见过的东西在眼前重复出现时想起它来,记忆的第二种方式--回忆,则比再认要难得多,它指过去见过的东西,即使当前没出现在眼前也能想起来。到1岁时,婴儿已经出现了这种记忆方式,研究表明,当1岁婴儿观察了别人玩一种玩具后的几小时甚至几天后,还能寻找被掩藏起来的玩具并模仿成人玩玩具的动作。
  所有这些研究都表明,新生儿和婴儿的心理能力,比我们以前想象的要强得多。
2 新生儿的模仿
  多年来,心理学家曾认为,出生几个月的婴儿还不具备模仿别人行为动作的能力。但近年来的许多研究证明,当婴儿呱呱落地时,他们就能模仿成人的行为了。
  请看图3(本文为图2,总编号为图8),图中的a,b,c中的婴儿,年龄只有2-3周,他已能模仿成人的吐舌头、张嘴和噘嘴动作。图中d和e的孩子,出生刚2天,就能模仿妈妈的高兴和悲伤表情了。
  许多追踪研究发现,在怀孕和分娩时使用药物,会妨碍新生儿令人惊异的模仿能力的表现。有些西方研究者对尼泊尔农村地区新生儿进行了研究,所研究的产妇都未使用过任何药物,在孩子出生后几分钟就开始观察,发现,当他们清醒的时候,他们能够模仿成人的两种表情:嘴张宽和收紧,还能模仿成人转头的动作。
  如今,已经没有心理学家怀疑新生儿具备模仿能力了。能提供这一证据的研究不下十几项。但是关于新生儿模仿能力的基本机制还有争论。人们发现,2-3个月婴儿的模仿反而比刚出生的婴儿来得更困难。有人认为,这种模仿是与生俱来的固定行为方式,是对特定刺激的自动化反应,随着年龄增长会逐渐减弱,和反射差不多。但也有人认为,新生儿可以模仿各种各样的表情,而且当成人不再做出动作逗他们时,他们仍然能延迟模仿出那些动作。这些观察表明,新生儿的模仿动作一自发的和灵活的。近期心理学家梅尔佐夫的新研究证明,模仿能力并没有像反射一样,随着年龄增长而减弱。几个月大的婴儿往往不立刻模仿成人的行为,因为他们更愿意成人和他们玩,冲他们笑,跟他们说话,摇他们的胳膊。当成人反复示范一个姿势时,年龄稍大一点的婴儿马上就认真地观察成人的动作并模仿起来。梅尔佐夫认为,新生儿的模仿和我们成人的模仿在很多地方是一样的,他们努力做出他们所"理解"的自身动作来模仿他们所"感觉到"的别人的动作。新生儿的模仿是一种有意的、综合性的能力,绝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
  从出生到2岁,儿童的模仿能力发生很大的变化,变得越来越复杂。模仿向婴儿提供了强有力的学习手段,通过模仿,婴儿探索着他们周围的社会,分享周围人的行为状态,理解着周围的人们。在模仿过程中,婴儿注意到自己的行为动作和别人是不是一样,开始寻?自我"。我们成人则可以利用孩子的模仿,让他们学习好行为,当他们模仿出好行为时,及时鼓励他们,使其得到强化。此外,养育者从孩子对自己行为、 姿势、动作、表情的模仿中得到极大的乐趣。新生儿的模仿能力是促进他们和父母、成人建立良好关系的重要开端。
七、婴儿运动技能的发展
  每一个家长都如饥似渴地期待着孩子尽快掌握运动技能。当婴儿自己能支起头、会够东西、会坐、爬、走的时候,孩子的爸爸妈妈肯定会产生一种成就感。这些运动技能确实是儿童发育的里程碑。每掌握一种新的运动技能,婴儿就以新的方式掌握自己的身体和周围环境。例如,和整天躺在那里相比,婴儿会坐,就给了他们一个全新的的看世界的角度。自发地够和摸东西的动作,使婴儿以自己的行动探索周围的一切。当他们自己能运动以后,探索周围世界的机会就大大增加了。
  婴儿掌握运动技能对他们社会关系的发展有极重要的影响。例如,当孩子会爬以后,爸爸妈妈就开始限制孩子的活动了,不用说,这种限制在以前根本不需要。用手指玩具、让别人看玩具,这些新动作,使婴儿更有效地和别人交往。相形之下,父母用不着花过去那么多时间护理孩子,而要花更多的时间和孩子一起玩,说话。高兴、笑、咿呀学语,这些愉快表情的表达可以促进孩子对其他愉快事物的反应,鼓励着婴儿作出进一步的努力。婴儿的社会技能、智力和语言就这样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1 运动技能的发展顺序
  大动作技能指的是控制整个动作的技能,它帮助婴儿在周围环境中活动,这种动作有爬、站立和走。相形之下,小动作技能则指那些比较精细的运动动作,如够摸、抓握等。根据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贝雷的研究,对大多数婴儿来说,运动技能的发展是有一定顺序的,这个顺序如下表所示。 表中最后一栏所示的"正常范围"表明,在儿童动作技能的发展方面,有着巨大的个体差异。研究还发现,在某一技能上发育晚的孩子,不一定在别的技能上发育也晚。例如,3个月时不会够东西的孩子,7个月时不一定不会爬。但是,如果孩子在多项技能上发育都明显地滞后,就要引起注意了。
  从这个表上我们可以看出两个规律,即"首尾律"和"近远律"。所谓首尾律,是说婴儿动作技能的发展,是从头部到下肢按次序发育的;近远律则是说,动作技能的发展总是从身体的中心部位向周围部位逐渐发展的。 2 运动技能是一个复杂的动作系统
  婴儿的动作技能不是一系列孤立的、毫无联系的单个动作。本世纪早期,研究者曾经这样认为,但是现在,人们已经确信,动作的发展是婴儿循序渐进地掌握的复杂的动作系统。当动作技能作为一个系统发挥功能时,各种动作相互协调,实现探索和控制环境的目的。在婴儿期,新的动作系统不断地出现。例如,对头和上肢的控制是和坐同时出现,并互相支持的。踢腿、摆动四肢和够摸动作则逐渐地参与到爬行运动中。此后,爬行、站立和迈步结合为单独地行走。在精细的小动作发展中,简单的动作重新组织为复杂的动作系统,这一点体现得尤其明显。例如,在自发的够摸动作发展过程中,它的各种成分--抓握、注视和手臂的移动先是各自独立地出现,然后,当婴儿觉察到周围世界中那些诱人的东西都可以探究的时候,他们就把这些技能结合起来,形成够摸物品的动作。学会够摸东西以后,婴儿很快地把它和其他动作相互协调,产生了更复杂的技能,如堆积木,把玩具放进容器,用勺子吃东西等等。
婴儿运动技能的发展顺序及出现的正常年龄范围
动 作 技 能            掌握的平均年龄            正常范围
以立姿被抱时,头可直立         6周              3周-4个月
趴着时用手臂支起上身         2个月              3周-4个月
从侧卧转为俯卧             2个月             3周-5个月
用手够悬挂的玩具            3个月              1-5个月
抓握积木                3个月零3周           2-7个月
从俯卧转为侧卧            4个半月              2-7个月
自己坐                7个月              5-9个月
爬                   7个月              5-11个月
扶着东西站立              8个月              5-12个月
按童谣节奏玩拍手游戏          9个月零3周            7-15个月
自己站立                11个月             9-16个月
自己走                 11个月零3周           9-17个月
用两块积木搭一个塔           13个月零3周           10-19个月
在纸上涂写               14个月             10-21个月
被扶着上楼梯              16个月             12-23个月
原地跳                 23个月零2周           17-30个月
自己站立                11个月             9-16个月
自己走                 11个月零3周           9-17个月
用两块积木搭一个塔           13个月零3周          10-19个月
在纸上涂写              14个月             10-21个月
被扶着上楼梯              16个月             12-23个月
原地跳                 23个月零2周           17-30个月
3 够摸动作:最先发展的精细动作
  心理学家认为,自发的够摸动作在婴儿的智力发展中起着最重要的作用,它帮助婴儿找到了探索环境的全部方式。通过抓握物品,把东西翻转过来,看看把东西扔掉会发
生什么,婴儿学习和掌握了大量的关于光和声的知识,产生了对象感(物体感)。
  从本文的插图中,您可以看到,精细的够摸和抓握动作是由大的、粗糙的动作逐渐发展而成的。当我们新生儿直着抱起来时,他们只会用手臂指向前面的一个东西。这种动作只是一种前够摸动作,因为它类似于未经协调的挥臂和摆动动作。此时,新生儿还不能控制手臂,也不会用眼指引手的方向,因此他们还不能成功地够摸物体。和新生儿的反射一样,这种前够摸动作在大约7周时消失。到3个月时,开始出现自发的够摸动作,
并逐渐地越来越准确。5个月时,婴儿已能敏感地调节他们的够摸动作到要够的物体的距离了。心理学家的一项最新研究证明,只要把东西从婴儿够得着的地方放得稍微远一点,使他们够不着,他们就会戏剧性地放弃够摸的努力。
  等到婴儿学会了够摸,他们就开始修正他们的抓握动作。当新生儿的抓握反射逐渐减弱时,取而代之的是顺向抓握(即五个手指朝一个方向大把抓)。到4、5个月时,婴儿在探究物体时,双手已能互相调节。这时候的婴儿,可以用一只收拿着一个东西,用另一只手的手指指点着看这个东西,还能把东西在两只手里互相倒来倒去。到将近一周岁的时候,婴儿开始学会了钳形抓握(即用拇指和食指拿一个东西)。钳形抓握的出现使婴儿操纵物体的能力大大增强。1岁的婴儿已能用手指一个一个地把葡萄干放进嘴里,还能转动门柄,打开和关上小盒子的盖,等等。
  8-11个月的婴儿不用怎么费劲就能顺利地够摸和抓握一个东西了。这使他们的注意力从协调够摸动作本身转移到他们够摸到东西之前和之后发生了什么变化。这就大大促进了他们认识事物能力的发展。例如心理学家皮亚杰发现,1岁婴儿已能开始寻找成人用毛巾盖住的东西了。
  和别的动作技能一样,自发够摸动作也受到早期经验的影响。在一项著名的心理学实验中,研究者把一些孤儿院婴儿分成三组,向第一组婴儿提供中等数量的视觉刺激,包括简单的图形和挂在床头的会转动的积木架,第二组婴儿什么刺激都没有,向第三组婴儿提供过量的刺激,结果,第一组婴儿比第二组婴儿早6-8周掌握够摸动作;第三组婴儿不比第一组婴儿掌握够摸动作更早,而且他们比第一组婴儿更爱哭爱闹。这个有趣的实验说明两个问题,一个是,向婴儿适时适量地提供刺激,可以促进他们动作技能的发展,但是如果提供的刺激过量,则可能阻碍他们的动作发展。
八、新生儿的触觉、味觉和嗅觉
  刚出生的婴儿能感觉到什么?1岁以前,他们的感觉和知觉是怎样变化的?对这个问题,心理学家们争论了几十年,主要的分歧在于,一派认为遗传特性在感知觉发展中起主要作用,另一派认为婴儿出生以后积累的经验起主要作用。通过这种争论,现在人们已经基本上统一了认识,即,婴儿知觉到的外部世界在许多方面和成人知觉到的世界相同,婴儿刚刚出生,就具有好多令人刮目相看的知觉能力,而在另一些方面却和成人不同,他们需要积累必要的经验才能获得和成人完全相同的知觉能力。这证明,知觉的发展是成熟和经验两方面的结果,因此最恰当的解释是,知觉的发展处于遗传和教养这两个极端之间的某个位置上。最近一、二十年来,心理学家对婴儿感知觉进行了大量研究,发现婴儿的感知觉与心理发展的其他成分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例如,触觉、视觉和听觉是婴儿和别人交往的基础,因此这些感觉是情绪和社会性发展的必要条件。通过听别人说话,婴儿才能学习语言。所以知觉又是智力发展的基础,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首先是通过感觉而得到的。所以了解孩子的感知觉发展特点,对孩子的智力和社会性发展来说非常重要。
  然而,对婴儿知觉的研究受到了特别的挑战,因为婴儿不会说话,不能说出自己经历的事情。研究者必须通过观察婴儿的行为来推断他们所知觉到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好在研究者可以婴儿对各种变化的刺激的反应来观察,例如看,吃奶,转头,面部表情和活跃反应。研究技术的改进也已经允许人们利用一些生理测量来观察,如测量呼吸和心率的变化。有时,研究者还利用操作条件反射和习惯化-非习惯化的变化规律来发现婴儿是否可以进行某些知觉的辨别。运用这种方法,研究者发现了新生儿和婴儿在触觉、味觉、嗅觉和视觉等方面的许多有趣而重要的现象和规律。
  心理学家发现,新生儿和成人的身体接触有助于婴儿身体的发育,这种接触对情绪发展也非常重要。从降生人间的那一天起,新生儿的触觉敏感性就已得到相当的发展。大家可以回忆我们在本刊第二期讲到的新生儿反射。新生儿对身体接触,特别是对手心和脚心的接触非常敏感。研究人员采用特殊的技术发现,在未出生之前,手心、脚心和生殖器官就已发育得比身体的其他部位更敏感了。
  出生后,婴儿对温度的变化非常敏感。假如不给新生儿穿衣服,他们会感到不舒服,哭闹,表现极其不安。而且这种表现的特点是怕冷不怕热,以人的体温为界,新生儿对低于体温的温度比高于体温的温度更敏感。
  新生儿对疼痛也非常敏感。医学家发现,男婴在不用麻药实施包皮环切术时(使用全身麻醉对新生儿很危险),常常哭得非常利害、哭声尖利刺耳,心率加快,血压上升,哭闹不停,手术之后几个小时都难以入睡。
  对接触的敏感性促进了婴儿对环境的反应。在一项研究中,实验者对新生儿轻轻的抚摸引起了婴儿的微笑,并且对成年的面孔更加注意。等到婴儿会抓握物体时,触觉就成为探索周围世界的一种重要手段。如果您观察几个月的婴儿是怎样玩玩具时,会发现,当他们看到一个新奇的玩具时,会噘动着小嘴,咿呀地说着话,嘴张开,甚至吐出舌头。然后,他们把玩具移到一个便于观赏的地方,仔细地看。这种探索新奇物品时噘动嘴唇、咿呀说话的高峰期大约在出生6个月左右,之后逐渐减弱,更多地把玩具拿在手里转来转去,用手拍打,皱起眉头,详细观看。这种对物体的触觉,和视觉相配合,对早期认知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婴儿呱呱坠地时,就以一种对味道的偏爱与养育者进行沟通。当给新生儿甜水喝时,他们喝的时间明显地比喝白水长,而且很少停顿。这表明,他们喜欢甜味,愿意把他们喜欢的味道在嘴里多留一会儿。新生儿的面部表情显示,他们能够区分好几种味道。和成人一样,吃甜食时,他们的表情放松,当吃到酸东西时,他们会嘴唇紧缩;苦味会使他们张开嘴,作出痛苦的怪相。这些与生俱来的反应对生存有重要意义,因为对新生儿来说最理想的食物是略带甜味的母奶。婴儿对咸味的反应和对甜、酸、苦的发展不同,刚出生时,婴儿要么不能分辨出咸水和白水,要么拒绝对白水和咸水进行比较。但是到4个月时,他们开始喜欢咸味,这种变化大概是在为他们开始吃非流食作准备。
  新生儿对食物气味的反应和对味道的反应一样,与成人非常相似,这表明对气味的偏好也是与生俱来的。例如,让新生儿闻香蕉和巧克力的气味时,他们表现出放松、愉快的表情;但是臭鸡蛋的气味会使他们眉头紧皱。新生儿还能找到发出气味的地方,如果是不好的气味,他们就避开那个方向。研究者把氨水放在出生不到6天的婴儿鼻孔前,这些婴儿很快地把头转到另一侧。
  嗅觉对很多种哺乳动物来说,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可以帮助觅食,帮助母亲保护幼仔免受天敌的捕食,还可以帮助母亲和幼仔互相辨认。人类的嗅觉没有哺乳动物发达,但它还是具有相当大的生存价值。一项研究中,在出生刚6天的吃自己妈妈奶的婴儿头部的一侧放上浸有自己妈妈奶汁的棉球,另一侧放上浸有另一个女人奶汁的棉球,结果发现,这些新生儿更多地把头转向散发着自己妈妈奶汁气味的棉球一侧。如果新生儿不是吃自己妈妈奶的,就不具有这种特征,但也很有趣,他们喜欢闻正在哺乳的女人的气味,胜过闻没有哺乳的女人的气味。看来新生儿天生就有一种对人奶味道的偏爱,这保证了他们正确地选择食物资源(人奶或牛奶),同时也使他们在吃奶过程中学会辨认自己的妈妈。
  综上所述,新生儿具有天生的辨别气味和味道的能力,出生以后,这两种感觉随着脑的成熟和经验的积累而不断地获得发展,到一岁左右,婴儿的触觉、味觉和嗅觉能力已经和成人的相应能力大体相当。
九、婴儿视觉的发展
  人类为了认识环境,适应环境,对眼睛的依赖超过对其他任何感官的依赖。也许正因为这个原因,人们才把眼睛比喻为"心灵的窗户"。但是,似乎和这种需要不相称,婴儿的视觉却是所有感觉中发育成熟最晚的。我们知道,视觉是由眼睛和大脑的相应部位共同掌管的,新生儿的眼睛和大脑发育都还不成熟,例如,掌管调节眼与物体距离的晶状体肌肉,在出生时还很弱,负责接收光线并往大脑输送的视网膜细胞在出生后几个月才慢慢成熟。而掌管信息接收的视觉皮层细胞到几岁以后还不能和成人相比。
  由于这些原因,新生儿的眼睛还不能准确地聚焦,而且由于视敏度不够导致的分辨能力差,新生儿还不能利用眼的聚焦功能。当我们到眼科去检查视力时,医生一般要把你眼睛接受视觉刺激的能力和正常成人的标准相比,对你的视力做出估计。心理学家采用这种指标测试新生儿,发现,在新生儿眼里,一个距离6米的物体,相当于成人从200米远看这个物体。我们成年人看较远的东西不清楚,看较近的东西清楚,而新生儿则不同,在他们眼里,一个东西不管距离1米还是距离10米,他们都看不清楚。这是因为,他们的晶状体不能聚焦,他们不知道在他们身边有东西需要留意。即便是从近处看人的面孔,也是模糊的(图1,总图号13)。
  虽然可怜的新生儿眼睛还看不清楚,但是他们凭借有限的视力积极地探究着周围环境。他们从视野中找出令他们感兴趣的一切事物,他们的视线会随着移动的物体移动。只是这种移动的速度比较慢,准确性也较差。在出生后的前几个月里,婴儿的视觉系统成熟非常快。3个月时,婴儿眼睛的聚焦就已接近成人;6个月婴儿的视敏度相当于成人的20%;2岁时接近成人水平。此外,眼睛的搜索和跟踪能力发展也很快,1个月时,婴儿可以以一种平稳的眼动追踪一个移动较慢的物体,6个月时,这种能力就相当发达了。
  在出生前几个月里,婴儿的颜色知觉发展也很快。刚刚出生的婴儿,对颜色就已很敏感,实验发现,新生新生儿喜欢看五颜六色的东西,不喜欢看灰色的东西。但这时他们还不能区分颜色,1-2个月时,婴儿即可对各种颜色加以区分了。4-5个月时,他们已能分辨出属于同一种颜色、但深浅不同的两种色彩了。4个月以后的婴儿,由于视敏度的发展,能够把各种颜色归于红、蓝、黄、绿四个范畴,这和我们成人的红绿蓝三元色已经相当接近。在4个月婴儿的眼里,两种不同的蓝色都被看成蓝色,但如果你给他们看黄色和绿色的两个东西,他们就能分辨出来。心理学家认为,这种对颜色的分辨能力似乎是天生的,因为这个年龄的婴儿还不可能通过语言学会各种颜色的名字。
  由于婴儿看周围的东西越来越清楚,对视野中的一切事物的探索越来越熟练,他们逐渐知道了环境的特征和空间排列方式。近年来,心理学家对婴儿的视觉进行了大量研究,其中研究最多的,是对人类来说最重要的三种视知觉:深度知觉、模式知觉和对象知觉。
我们先来看看婴儿深度知觉的发展。
  所谓深度知觉,就是对远近、深浅的知觉。它对于了解环境中各种物体的位置排列、从而引导人的运动活动,是非常重要的。比方说,婴儿要够摸一个东西,必须具备某种程度的深度知觉。当婴儿学会爬之后,深度知觉可以使他们避免从床上、台阶上摔下来。
  人类生活在三维世界中,但负责捕捉图象的人眼视网膜表面却是二维的。人要靠各种视觉提示把视网膜接收到的二维表象转换为真实世界中的立体图象。
在加拿大的多伦多,有一座世界最高的电视发射塔,凡是上过塔顶的人都知道,在专供观赏的塔顶的外侧,其地面是玻璃的,下面就是塔外的街道。可想而知,初上塔的人要在这玻璃地面上行走,难免有些胆战心惊。这种恐惧,正是深度知觉造成的。只要我们爬上一座高的建筑物,如大楼、大桥等,往下看去,都会产生这种恐惧。那么,新生儿和婴儿有这种恐惧吗?如果有,就证明他们也有深度知觉。
  利用这种原理,心理学家早在60年代就发明了一种叫做"视崖"的实验设备,这设备其实就是一个玻璃平台,但平台的一半比地面高出1米,和玻璃紧贴着,另一半和地面的高度一样,面积为一半的高台上和另一半低的部分都铺着同样图案的方格布,整个台子的周围用木板围起来(图2,总图号15)。对儿童和成人来说,在玻璃下面的高低差别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当然,我们也知道,如果从高的一半爬到低的一半,也不会摔下去,因为玻璃面是平的。
  在实验中,心理学家把刚刚会爬的婴儿放在台子上高的一侧,然后在低的一侧的边缘放一个好玩的玩具,让孩子的妈妈站在玩具边招呼孩子过来拿玩具。如果孩?傻乎乎"的没有深度知觉,他们就会毫不在乎地爬过去拿玩具。但是几乎所有会爬的6、7个月的婴儿爬到高的一侧的边缘就不敢继续爬了,显然,他们发现了前面是一个"悬崖",再往前爬可能会摔下去。这个实验说明,会爬的婴儿已经具备相当好的深度知觉。
  但是,婴儿的深度知觉最早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呢?80年代以后,心理学家又进行了新的研究。他们发现,我们成年人的深度知觉的主要的三种形式-运动深度、双眼深度和图画深度,早在婴儿会爬之前,就已经或多或少地形成了。
  所谓运动深度,就是我们通过身体的运动对外部远近高低的感觉和知觉。举例来说,当我们转动自己的头同时看周围的景物时,可以发现,当我们的头转动时,周围的景物离自己越近,移动速度也越快。此外,如果把一只杯子从紧贴着脸的位置慢慢向远处移动,杯子会变得越来越小,杯子上的图案也变得越来越小,这也属于运动造成的远近知觉。这种运动深度情境,是婴儿最早能觉察到的。心理学家发现,出生刚3个月的婴儿,如果你把一个物体移动到他眼前时,他就会保护性地闭眼,怕这个东西碰着他。实验还发现,3、4个月的婴儿即可通过运动来检测物体不是平面的而是三维的立体形状。
  所谓双眼深度,就是通过两眼的视差觉察到的物体的远近深浅。我们知道,我们的两只眼睛接受到的视觉画面是略有不同的。这种双眼视差进入大脑后,大脑经过整合和分析,使我们产生画面的立体感。心理学家采用非常巧妙的方法研究了婴儿的双眼深度知觉,研究者把两幅相互重叠、但非常不同的画面放在婴儿眼前让他们看,然后用眼动仪记录婴儿看画面时眼睛运动的轨迹,如果婴儿具有双眼视觉,他们就会在某一时间内主要注视两幅图片中的一幅,其视线的运动轨迹就应该是有组织的,而不是在两幅画面上随机地乱动。结果发现,2、3个月的婴儿就已经具备初步的双眼视觉,6个月时就已经发展得相当好了。从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半岁左右的婴儿能够利用双眼视觉来察觉物体离他们的远近,从而调节手臂的动作,去够摸物体。
  所谓图画深度,是画家们用得最多的一种技法。为了使一幅画看上去具有立体感,画家采用透视法(如铁轨从近到远地延伸)、精细度变化(近处的物体画面清晰,远处的模糊)和物体的重叠(近处的物体遮盖住远处的物体)来达到这种目的。心理学家在研究婴儿的图画深度知觉时,把婴儿的一只眼蒙住,使他们无法利用双眼视觉,然后在他们眼前放一幅有远近感的格子图,在图上放两只玩具鸭子,由于背景图的作用,那只位置较低的鸭子看上去离得较近,位置较高的显得远。如果他们具有图画深度知觉,他们应该能够觉察出两只鸭子的远近,而先去抓较近的那只(图3,总图号16)。研究结果发现,5个月的婴儿还不具备这种图画深度知觉,而7个月的婴儿则开始具备这种图画深度知觉了。
十、婴儿知觉的发展
  人脸 像人脸的图 黑白鸭蛋
图1 (总图号18)
1 多大的婴儿开始知道形状?
  出生不久的婴儿能感知到物体的形状吗?过去人们不能对这个问题作出确切的回答,直到1961年,一位名叫弗朗茨的心理学家才以确切的实验证据证明,出生十几天的新生儿就能分辨物体的形状了。弗朗茨给出生两周到6个月的婴儿看三个图形,一个是人脸图,第二和第三个的外形和人脸一样,但第二个上面混乱地画着人脸的一些成分,第三个只有黑白两色,像个演杂技的鸭蛋道具(图1)。弗朗茨把这三个图形同时拿给婴儿看,每个婴儿看2分钟,计算婴儿看每个图形的时间,结果发现,从出生十几天起,婴儿就对人脸图最感兴趣,因为他们花在看人脸图上的时间最长。除了对人脸图感趣外,他们也对那个混乱的人脸图感兴趣,对黑白鸭蛋图最不感兴趣。
弗朗茨的研究之后,心理学家对婴儿形状知觉的发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发现,随着婴儿年龄的增长,他们越来越喜欢比较复杂的形状。例如,图2 中有两个棋盘,左边一个是大格子的,右边是小格子
图2 两个黑白棋盘图(大格的和小格的)(总图号19的上半部分)
的,出生三周的婴儿喜欢看左边那个构图简单的大格子棋盘,而出生8-14周的婴儿则更喜欢看右边那个构图复杂的小格子棋盘。
2 婴儿对形状对比性的知觉
图3 象棋盘的黑白格图和灰色图(总图号19的下半部分)
  过去,我们不知道婴儿为什么喜欢看某些形状的东西,不喜欢看另一些形状的东西,近年来的研究逐渐地发现了一些证据,可以对婴儿的形状偏爱作出一些解释。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发现就是对比性。所谓对比性,就是指图形上可资对比深色和浅色部位的数量多少,如图2中的两个棋盘,左边大格子的,因为格子大,可以对比的数量小,其对比性就小,右边的小格子棋盘的对比性就大。如果婴儿能够区分出两个图形的对比性不同,他们一般偏爱其中对比性大的图形。以图3中的两个图形为例,左边的有黑白格,而右边的是一个灰色的、完全没有对比性的图形,把这两个图形拿给出生几周的新生儿看,他们明显地喜欢看左边那个象棋盘的、对比性大的图形。
  知道了这个原理,年轻父母们在给自己刚出生不久的孩子买玩具时,就应该从简单到复杂,不要总是给孩子买形状非常简单的玩具,这样才能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对视觉刺激的需求。
3 对图形中各种成分的组合能力
  80年代,美国科学家研制出一种先进的仪器,叫做眼动仪,这种仪器可以把一小束对人无伤害的激光射入人的瞳孔,追踪人眼在看东西时的运动轨迹,并纪录下来,从而可以分析人的视觉和解决问题时的思维过程。
图4 不同月龄的婴儿看三角形和人脸图时的眼动轨迹(总图号20)
  图4就是用眼动仪纪录下来的不同月龄的婴儿在看几何图形和人脸图时的眼动轨迹。从图4中可以看出,新生儿看一个三角形时,他们只能注意到图形中的单个特征,如一个角,还不能对整个的三角形加以感知,而2个月的婴儿就能对整个三角形进行感知了,这说明2个月的婴儿已能够对图形的各种成分进行组合,来感知图形的整体。
  同样,一个月的婴儿在看一张人脸图时,起点在人脸的下颌处,终点在人头发的上方,他们所注意的图形部位是分散的、没有整合的,还不能对整个的人脸进行观察。2个月的婴儿在看人脸时,起点在图形中头发的上方,经过右眼、嘴,最后在左眼结束,这就是说,他们已经能够把人的面孔的各部位加以整合,对整个的面孔进行感知了。
  在今年第5期我们介绍新生儿的学习能力时,曾说过"习惯化和非习惯化",当我们走在大街上,坐在办公室里,或者正在读一本书的时候,首先引起我们注意的是那些没见过的新东西,或是发生了变化的事物,如某座大楼上新悬挂了一幅广告,办公室里的布置变了,等等。人的大脑具有一种对新奇事物的接近和好奇机制。习惯化就是指由于刺激重复出现,反应会逐渐减弱。这时,人的注视程度、心率和呼吸频率都会减弱或减慢,表示兴趣降低了。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新刺激的出现,又会导致较强的反应。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叫做"去习惯化"。习惯化和去习惯化机制使新生儿不断地关注周围环境中他们不熟悉的那些新东西,这是他们进行有效学习的一条重要途径。
  图5 婴儿对对图形结构的感知(总图号21)
  图7 婴儿对"一个走路的人"的知觉(总图号23)
  心理学家运用习惯化和去习惯化原理,研究了婴儿对图形结构的感知。在图5中有三个图形,a图是用9个小菱形组成的一个十字图,b图是同样用小菱形组成的方格图,c图是用小方块组成的十字图。先把a图拿给2、3个月的婴儿看,在他们看腻了以后,同时给他们看b图和c图,如果他们只对图形中的个别特征感兴趣,按照去习惯化原理,他们应该更多地看c图,因为c图中的小方块对他们是新奇的;如果他们更多地看b图,就说明他们对图形的整个结构感兴趣,而不是仅对图形中的各别特征感兴趣。实验结果证明,2、3个月的婴儿花更多的时间看b图,而不是c图。
图6 婴儿对图形整体的知觉(总图号22)
  1岁以前的婴儿的图形知觉能力发展真叫快,爸爸妈妈们自己也许对此并没有察觉,但心理学家的实验却证实了这一点。例如,图6中,我们成年人可以看出,一个正方形处在图形的中间,虽然并没有边线。要知道,7个月的婴儿已经能够做到这一点了!再如图7,其中有三个图,都由一些圆点组成,它们像什么呢?如果您仔细看一看,就会发现a图像一个走路的人,b图是a图的颠倒,c图则什么都看不出来。心理学家的实验发现,9个月的婴儿就已经能够看出这个"走路的人",真是好眼力!
十一、多大的孩子能认识妈妈?
1 孩子多大认识妈妈?
  每个做妈妈的都希望孩子尽快认识自己。但新生儿是谁也不认识的,他们什么时候开始认识人脸,什么时候开始认识自己的妈妈?上期文章中我们曾介绍美国心理学家弗朗茨在60年代的研究发现,刚出生不久的新生儿就对人脸图最感兴趣,但新近的研究证实,2个月以下的婴儿并不能区分人脸图和假人脸图(见上期图1),他们看这两个图的时间差不多,这是因为,这么小的婴儿还不能看出图形里面的详细特征,如人脸中的眼睛、眉毛、鼻子、嘴等细节。到2-3个月时,婴儿看人脸图的时间就比看那个假人脸图的时间长得多了。您自己可以做一个实验,把自己的2张同样的人像照片拿给3个月的孩子看,一张是正的,一张是倒的,您会发现,孩子看那张正的照片的时间更长。这说明3个月的婴儿已经开始认识人脸图了。研究者还发现,3个月的婴儿能分辨出两张陌生人照片之间的不同,哪怕这两个人长得相似,他们也能认出来。也就是在这时候,他们能从好几张女人照片中认出自己妈妈的照片,因为他们看自己妈妈照片的时间比看陌生人照片的时间长得多。5个月婴儿的本事更大,当你多次给他们看一张照片之后,下一次,如果你给他们看同一个人的另一张照片,他们马上就能认出来,知道这是一张新照片。
2 孩子多大知道大人的表情?
  爸爸妈妈每天和孩子在一起,会表现出各种丰富的情绪表情,如孩子听话、讨人喜欢时,大人会高兴,孩子哭闹时大人会不耐烦、生气,孩子生病、发烧时,大人会害怕、恐惧等。大人以这些情绪、表情和相应的语言、动作和孩子交往,从而促进了孩子与父母的感情,也推动了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发展。过去我们常常认为,婴儿是不懂得大人的情绪表情的,只有到一定年龄,孩子才懂得大人的情绪。这种看法是不对的,婴儿虽然不会说话,但他们对大人的表情却早就开始知道了。近年来,心理学家对不会说话的婴儿进行了很多有意思的研究。他们用习惯化-非习惯化的方法,给婴儿看人的各种表情的照片,发现,4-7个月的婴儿就能识别大人的高兴、悲伤、生气和恐惧等面部表情。但这时候的辨认还只是出于认知角度,他们还不能把照片上的表情同真实生活中成人的相应情绪联系起来。7个月以后,他们开始知道,像高兴、惊讶这些是"好"情绪,而悲伤、害怕是"坏"情绪。即便这些表情由不同的人以非常轻微的形式表达出来,他们也能识别。要知道,婴儿能够"看懂"成人的表情和情绪,是非常重要的进步,这种能力将推动他们社会关系的发展,帮助他们调节自己对环境的探索。
3 婴儿的形状常性和大小常性 当我们在房间里从这头走到那头时,房间里所有的东西与我们的位置关系都在发生变化,从正面看一台电视机,屏幕上的人是直立的,当我们躺在沙发上看电视时,投射在我们眼睛的视网膜上的人的图像也"躺下"了,但我们并不会觉得电视里的人都躺下了,还是知道他们是直立的。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形状知觉的恒常性,简称为形状常性。
  同样地,当我们在大街上走时,街上的人们与我们的距离远近不同,距离500米远的人,投射在我们视网膜上的图像还没有一个小米粒大,但我们绝不会把那个人看成是米粒大的一个人,还是知道他是一个身高和我们差不多的人。这种现象叫做大小知觉的恒常性,简称为大小常性。形状常性和大小常性对人来说太重要了,如果没有这种知觉的恒常性,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就没法正常地做一切事情。我们就会把远处的看成一个玩具,把远处的大人看成一个小孩子。
  那么,婴儿是什么时候形成这种能力的?实验证明,刚出生的婴儿就具备了形状常性,就是说,这种对物体形状的知觉,天生就有了。但是,对大小常性的知觉却不是天生的。心理学家在一项实验中,让几个月的婴儿坐在婴儿车上,在距离婴儿60厘米处放一个大模型人,等他们看够了以后,第二天又在距离婴儿40厘米处同时放两个模型人,其中一个就是昨天那个,另一个是一个按视觉比例缩小了的模型人,根据"非习惯化原理",婴儿应该对新奇事物感兴趣,如果他们花更多的时间看那个较小的模型人,就说明,他们知道那个大模型人是他们已经看过的,也就是说他们具备了大小常性的知觉能力(见图1 )。结果发现,6-8个月的婴儿已经稳固地具备了大小常性知觉。如果把这两个模型人在婴儿眼前做远近移动,那么,4个多月的婴儿就能产生大小常性了。这一发现证明,大小常性是以深度知觉为基础的,4个月婴儿已经产生运动深度知觉,所以在模型人移动时,他们表现出大小常性知觉能力,6个月以后,婴儿才初步形成双眼深度知觉,所以即使模型人原地不动,他们也具备大小常性知觉了。
  这一原理告诉我们,当孩子3-4个月时,应该多让孩子看移动的东西,比如,把孩子的玩具在他面前移动,给孩子买一些会自己移动的玩具等,这样可以促进他们的深度知觉和大小常性知觉的发展。
4 玩具和书"粘"在一起了吗?
  心理学家还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当孩子长到5、6个月时,在他们眼前悬挂一个非常好看的玩具,大多数孩子都会努力地去够摸那个玩具。但是,如果把这个玩具放在一本书上,或者放在一个枕头上,孩子就不再直接够摸玩具,而是去够书或枕头。心理学家认为,孩子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当我们把玩具放在书或枕头上时,他们不再认为玩具是一件单独的物品,而是把玩具和书、玩具和枕头看成一个整体,以为它们"粘"到了一起。
  对我们大人来说,这好像有点不可思议,难道孩子真的这样"傻"吗?是的,实验证明了这一点。对我们大人来说,一个物体即使和别的东西放在一起,或者从视觉上看很难区分的事物(如一座大楼前面有一座小房子),我们也知道它们是各自分离的、独立的,各有各的边界。这叫做对物体的独立性和有界性的知觉。当我们做出这种知觉时,所根据的是物体的形状、结构、颜色和我们对物体的透视特征。5个月以前的婴儿还不具备这些能力,所以他们会把放在一起的两个或多个东西混同为一个东西。特别是当这些物体静止不动时,他们更难区分。6个月以后,婴儿才逐渐地形成了对物体独立性和有界性的知觉。
  这样的研究结果同样启示我们,千万不要把小孩子眼里的世界看成是和成人眼里的世界一样的。当婴儿不具备相应的认知经验时,他们还显得非常幼稚可笑,需要我们成人去训练、培养,有的放矢地促进他们知觉能力和整个认识事物能力的发展。
十二、把孩子抱到大自然中去
  在本刊第8期文章中,我们曾经说过,眼睛是人类生存和适应环境的最重要感官,而视觉则是婴儿出生后,所有感觉中成熟最晚的。现在让我们从下面的表中看看婴儿视觉的发展轨迹:
年 龄 视 觉 能 力 的 发 展
  出生~1个月 1 能看出简单的、具有强烈对比性的物体特征(如黑白格的棋盘)2 喜欢看大的、粗线条的图形3 表现出形状的恒常性4 能对运动深度情境作出反应(能在运动中发现周围东西的远近)
  2~3个月 1 眼睛的聚焦能力接近成人2 能认出光谱中的全部颜色3 出现双眼深度视觉4 视觉的对比敏感度的发展导致婴儿喜欢看图形的细节5 对图形内部的形状特征感兴趣6 能发现整个形状的结构
  4~5个月 1 能像成人一样对颜色进行归类2 出现双眼深度视觉(利用两眼与物体距离不同发现物体的远近)3 初步形成视觉的大小常性(同一物体不管远近都知道是一样大)4 当物体运动时,能把该物体从背景物体中分离开来
  6~8个月 1 视敏度从出生时的20/660发展到20/100,已接近成人2 能以平稳、细腻的眼动跟踪运动的物体3 能看出图形的边界4 即使物体不运动,也能根据其特征把它从背景物体中分离开来
  9~12个月 能提取出一个完整图像的信息(如用手电筒移动地照一只大象时,虽然不能照到大象的全身,也知道那是一只大象)
  当我们感知周围世界时,大多数情况下不仅仅是单靠眼睛看,或单靠耳朵听,而是边看、边听、边接触、边闻味道,也许还要用嘴尝尝,这种多感觉通道相结合的知觉就是综合知觉。例如,当我们鉴赏一盘菜肴的好坏时,常用"色、香、味"来进行综合的判断;当我们学习外语单词时,最好的方法是听、读、写并用。那么,一岁以内的婴儿具备这种综合的知觉能力吗?心理学家的最新研究证实,婴儿从刚刚出生,就是以这种综合知觉来认识世界的。当产房里的新生儿听见旁边有人说话时,他们会一边把头转过去看(虽然他们还看不清楚),一边听人说话,还舞动着小手,好像他们想用手摸旁边的护理人员。这充分说明,人感知周围世界的综合知觉,是与生俱来的,是通过遗传密码编好程序的行为。
  为了证实婴儿的综合知觉,聪明的研究者把1个月的婴儿分成两组,分别给他们含两种橡皮奶头,一种是光滑的奶头,另一种是不光滑的、有小疙瘩的奶头。当两组婴儿用嘴熟悉了这两种奶头之后,研究者把两种奶头同时拿给他们看,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吃光滑奶头的那组孩子,用更多的时间看那个光滑的奶头,而吃带小疙瘩奶头的孩子,用更长的时间看那个带小疙瘩的奶头。这说明,尽管一个月婴儿的视力还相当差,还不能把眼前的东西看得很清楚,但他们却能用眼睛看出自己用嘴熟悉过的奶头是什么样子。
  还有一项研究更有趣,研究者同时给4个月的婴儿看两张照片,一张照片照的是两块石头相碰撞,另一张照片照的是两块海绵相碰撞,在出示两张照片的同时,同时还模拟声音,但只模拟一种声音,要么是石头碰撞的声音,要么是海绵碰撞的声音,结果,几乎所有听到石头碰撞声音的婴儿,都把目光转向那张石头碰撞的照片,而所有听到拍打海绵声音的孩子,都把目光对准了那张海绵碰撞的照片。
  研究还发现,4个月的婴儿能把成人发音时的口型与发出的不同元音相匹配,而7个月的婴儿能把不同的表情、高兴或生气的说话声音与说话者的面孔对得很准。
  虽然我们说婴儿的综合知觉是天生的,但这只是说,他们天生就具有把不同的感觉通道同时加以利用的倾向,并不是说他们对任何不熟悉的事物都能天生地用综合知觉进行感知。实际生活经历对他们也非常重要,想想看,如果没见过火车,他们怎么知道火车是怎样"叫"的?如果没摸过玩具熊,他们怎能知道小熊的毛是毛茸茸、软绵绵的呢?但是您还会发现,婴儿通过感觉和知觉来记忆事物的能力真是太强了,大多数婴儿只要见过一次火车,就能记住火车是怎样飞快地跑,怎样"叫"的。
  综合知觉对婴儿来说太重要了,它帮助婴儿在头脑中建立起一个有序的、可预测的生活环境大世界。
  有了这方面的知识,您就知道了,从孩子很小的时候起,就应该抱着孩子多多地去接触自然、接触社会环境,给他们的容量巨大的感知觉仓库里,存储更多的信息资料,这是促进孩子智力发展的最好的早期教育。
小宝宝何时会做精细动作?
3-4个月小宝宝坐在大人的腿上看到五颜六色的有趣玩具时常踢蹬着双腿、双脚,流着口水用手去抓玩具,达不到目的,主因大脑发育不成熟,外来刺激到达大脑皮层时,眼与手不协调,以致引起了全身的动作。
5-6个月时会用手一把抓东西;7个月时会用手拿东西,并从一只递向另一只手;9个月时会用姆指对食指拈起一个小糖豆;1岁时用手剥开糖纸,将糖放入口中。
注意培养婴儿的协调能力
孩子出生后6周内,手总捏成拳头,只在啼哭时,有时才可能张开一下。到了8周后,孩子张开手的时间多了,会表现出有意识的运动,代替了抓握反射。这时有些父母看到孩子抓东西不如以前有力时,感到很担心,其实没有必要担心,因为孩子是在学习新的技能,几周以后,就可以运用自如了。     在此之前,孩子不想把手与手指的动作协调起来,只把时间用在观察手的外形、感觉和动作上。孩子会常常张开小手,活动一下手指,进行仔细的观察。从外表看,孩子好像在利用手之前检查一下手的能力。     在4-5个月时,孩子能够有意识地控制伸手,可能会同时向物体伸出双臂,并用双手抓住。     6个月后,孩子可以用双手抓住物体,或是将物体夹在手指与手掌之间,但灵活控制能力还不强。这时孩子能够区分出物体的大小,并能根据物体的大小张开手。孩子特别喜欢感受物体,所以尽量给孩子不同质地、不同形状的东西。在孩子躺着的时候,孩子可能会抓住自己的脚,再将其放在嘴里。但孩子不理解物体有什么用途,所以如果给孩子一个方块,他就会抓住它,如果再给他一个方块,他便会丢掉第一块,去接第二块。这时,孩子开始用自己的手学习吃东西。孩子的手一眼协调能力有了很大的发展,能够抓起小食品,放在自己的嘴里,但放得还不太准。     8个月的孩子能把东西递给你,但还没有学会怎样松手、怎样给你。能完整地做出这一点必须在1岁以后,这时孩子可能喜欢从高处或是小车上故意让东西掉下去。   从8个月起,孩子的抓握精确性越来越好。到了9个月,不再把东西夹在手指与手掌之间,而是夹在拇指与食指间。到了1岁后,孩子可以用拇指尖与食指尖抓起很小的物体。孩子可以把物体从―只手放到另一只手,两只手可以同时各拿一件物品。     到了8-10个月,孩子开始学习操作能力,可以在物品上进行挤、拍、滑动、捅、擦、敲和打。孩子用手探索所有的东西,包括食物等,并混合在一起,可以涂抹或倒出流质物质。孩子可以准确地把大多数固体物质放入嘴里,例如脚、手指、塑料玩具或盖子等。    随着孩子操作能力的提高,孩子不再喜欢把东西放进嘴内,转而开始玩一些像拍饼这样的游戏。同时孩子也学会了―些社会交际能力,可以用手向别人告别。
发展宝宝的抓握能力
婴儿期的宝宝常用手抚摸、抓握他周围能拿到的东西,这是他用手认识周围世界的表现。婴儿在摆弄、抓握物品和玩具时,加强了触摸觉和视觉的联系,不仅可以促进大脑的发育,对于更有效地认识物体也大有益处。因此,要注意宝宝抓握能力的发展。   
怎样发展宝宝的抓握能力呢?   
1、1个月内的婴儿,他的手常表现为握拳形状,有时能够张开。妈妈可经常轻轻扳动、捋顺宝宝的手指,或轻轻活动他的双手。这样,可增强宝宝手指各关节的灵活性,促进手的自然开合。   
2、在出生后的第3个月,宝宝的抓握动作开始发展起来,手经常半张开,有时两只手能凑到一起玩,玩他自己的衣服,将其拉到脸上;也常用手去抓周围的东西,并试图将物体抓住,但对距离的判断不准确。此时,妈妈可将体积小、颜色鲜明的玩具,如小塑料球放在宝宝面前,引导他用手去抓握。   
3、4个月的宝宝,多数能主动抓握物品,常用双手去拿,什么东西都愿往嘴里放。此时,妈妈可将玩具放在离宝宝稍远而又能让他抓得着的地方,引导他主动去拿,进而将玩具放在他的体侧或斜方位置,引诱宝宝抓握。  
4、随着婴儿的发育成长和抓握能力的逐渐增强,可依次做如下锻炼:
①教宝宝做“抓挠”的游戏,单手做,双手做,左右手交替做;
②将奶瓶放在宝宝手中,让他玩耍,或有意识地让他做抓、扔塑料、布制的玩具活动;
③可将两种或几种不同的玩具,依次递给宝宝,引他主动抓拿。饼干之类的小食品不必再喂,让他自己拿着吃;
④妈妈和宝宝一起做“抢玩具”的游戏;
⑤让宝宝半躺,握紧妈妈两手的拇指或食指,妈妈提宝宝,让他用劲坐起来,再慢慢让他躺下去。
抓握能力的训练
人们的生活、学习、劳动都离不开手的动作。婴儿的智慧产生于动作,也有人说:“手是外部的脑髓”。因此家长一定要注意训练小儿手部的动作。小儿有了一定的手眼协调能力后,才能主动地去抓握物体。可以让小儿坐在大人腿上或车子里,在其面前放置几种便于抓握的、带响的塑料玩具,逗引小儿伸手去抓。为激发小儿抓握的兴趣,大人还可以模仿玩具的相应声音,来逗引小儿高兴,如拿的是小鸭子可以说:“小鸭子,嘎嘎叫,宝宝一把抓住它”等。当小儿抓住玩具后应夸奖他能干,并把玩具给小儿玩一会儿作奖励。注意选给小儿的物品不应太大或太小,应以小儿易抓握为宜,同时物品应干净、安全。
来源:东方爱婴&&&
手眼协调能力的训练
这个年龄的小儿手眼协调能力有所提高,手能击到眼睛所看中的目标。可以将小球吊放在胸前,引诱小儿除了拍打之外还要抓住它。还可以在小床周围稍高处挂上五颜六色带响的玩具,如小铃铛、风铃等,用绳子一头拴玩具,一头拴在小床边小儿挥臂能碰到的地方,小儿看到玩具就会自动挥臂,一挥臂就会碰响玩具。由于玩具的移动和发出响声,小儿会很有兴趣地听、看和不断挥臂去碰绳子。
除了训练手的协调活动外,还可以练习手眼的协调活动,让小儿坐在成人腿上,成人坐在桌子旁,把玩具放在桌子上逗引小儿伸手去抓,成人不断从小儿手中拿回玩具,并不断改变玩具的位置点,看小儿是否能目测距离,指挥手去抓物,是否能根据距离和角度调整手臂的伸缩长度和躯干的倾斜度。
手指精细动作训练
小儿手部精细动作的发展遵循了从混浊到分化,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的发展规律,基本形成了从本能的抓握-有意识的满把抓握-拇食指以及拇食中指的协调抓握-抓放可逆-双手协调。6个月后,小儿手的动作明显地灵巧了,一般物体均可熟练地抓起。可开始学习捏取一些小的物品,如爆米花、小糖豆等。刚开始学的时侯大人可给予示范。也可用瓶口直径为2.5厘米左右的小瓶,让小儿把小糖丸放入瓶内再倒出来,再放进去,来回玩耍。大人应观察小儿能否用拇食指分工拿起爆米花、小糖豆等小物品和自如地放下,如动作生硬不协调,就要多做这类练习,如让其自己捡拾爆米花费放到嘴里。玩小物品时应注意安全,抓完之后要及时收起来。   
&在小儿准确抓握的基础上可给小儿一些积木、套碗、套塔等玩具,首先训练他抓住一个再抓一个,或向小儿同一手上送玩具两次,教小儿学会将玩具传递到另一手上再取第二个玩具。当小儿两手均有玩具时,可教小儿对击两个玩具,如对击积木、小套碗等。大人可先拿同样的两块积木,一手一块,敲给小儿看,让小儿模仿敲击,可反复多次训练。同时也可训练小儿有意识的拿起和放下,小儿开始拿玩具时可能会扔掉或撒手,但并不是有意识的放下,大人可在小儿拿起玩具如积木时用语言指导他放下,或给某人,放在某处,如“把积木放到杯子里”,“把球给妈妈”,训练小儿有意识的拿起放下。每次成功后大人都要及时给予鼓励,激发他自己动手的兴趣和信心。
7―8个月的婴儿的双手变得灵活了
由于手和眼协调能力的不断完善,加上手部运动能力的加强,7―8个月的婴儿的双手变得灵活了,能随心所欲地抓起摆在他面前的小东西。抓东西时,也不再是简单地抓起来握在手里,而且会摆弄抓在手里的东西,还会把东西从一只手传递到另一只手,出现了双手配合的动作。   随着手动作的进一步发展,婴儿玩时不再只玩一样东西,可以同时玩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物体。喜欢用一样东西去碰击另一样东西,例如,一手拿起一块积木对敲,拿起摇铃敲桌子,也不管自己的手是否会敲痛,使劲敲,似乎陶醉在敲击东西发出的声音中。还会把东西拿起来又扔掉,家长给拾起后,他又扔掉,不厌其烦,其乐无穷,还喜欢撕纸。9个多月的时候,孩子会出现一个非常重要的动作,就是伸出食指,表现为喜欢用食指抠东西,例如抠桌面,抠墙壁。这些动作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是孩子心理发展到一定阶段表现出来的能力,是表示孩子出现了一些探索性的动作。婴儿在摆弄物体的过程中能够初步认识到一些物体之间最最简单的联系,比如敲击东西会发出声音,所以他才会不厌其烦地反复地去敲,这是孩子最初的一些“思维”活动,是孩子心理发展的一大进步。家长应该提供机会让孩子做一些探索性的活动,而不应该去阻止他或限制他。
学习用拇指和食指捏取小东西
人类的手要数拇指和食指的功能最强了,也最灵活。人要准确地、灵活地抓取东西都离不开拇指和食指的功能。孩子到了这个年龄阶段,手部动作已经发展到了拇指和食指的指端了。所以,正常的孩子到1岁时能用拇指和食指端捏取小东西了,具备了这个功能手就变得更加灵巧自如了。   要成功地用拇指和食指捏取小东西并非易事,孩子要经过几个月的锻炼和发展才能有这个能力的。早在9个多月时,孩子开始能伸出食指,用食指拔弄小东西如小糖丸,花生米等。10个多月时,会用拇指和食指的侧面来夹取较小的东西,这个动作虽然也能成功地拿起小东西,但不成熟,也不灵活。到了11―12个月时,手的动作发展到了拇指和食指端了,孩子就能用拇指和食指端来捏取小东西。这样的姿势取物就相当灵活,取东西也稳固。在以后的年龄阶段,随时孩子手的动作的进一步发展,捏取东西这个动作还要发展的更加成熟。孩子会捏取小东西后,手的技能就高多了,他会用手去抠小东西、拿起杯子、打开抽屉、搭积木、拿笔乱涂、翻书等。还会做一些家长意想不到的事,这时家长就要注意孩子的安全,不要让有危险物品放在孩子手能够到的地方比如小药丸、电源插座、一些开关按钮等,以防不测。   孩子到了这个年龄,手就具备了一定的能力了,但这个能力的获得与平时手的锻炼是分不开的。一个整天被抱在手上的孩子,很少有机会触摸到东西的手是很难在这个年龄阶段发展到灵活自如地捏取东西的,只会看到的是一双笨拙、软弱的手。要想孩子手能够在这个阶段显得灵巧,就得在平时要注意训练孩子手的能力,要经常给他提供玩具和物品让他抓握、摆弄,还要训练他捏取细小的东西,如让他捏取小块饼干、花生米、米粒等。如给他捏取的是非食品类小东西的话,要注意不要让孩子放入口中,以免发生危险。在训练婴儿的动作时,大人要始终陪伴在旁边,适当给以帮助与保护,可以避免发生意外的情况。   训练手部的运动,不仅能锻炼孩子手的灵巧性,还对他的智力发育有相当的好处。孩子在摆弄东西时,他能体验到物体的软硬、轻重、深浅、大小及形状,他会发现物体与物体之间有简单的联系,因此父母要尽可能地为孩子提供他感兴趣的东西,只要没有危险性,就让他尽情地摆弄。除了给他提供积木、纸张、塑料瓶与盖来练习他手的能力外,彩色蜡笔是一种锻炼手灵活性的好工具,用笔需要拇指、食指和其他手指的配合,需要手的力量。让孩子在纸上任意点点涂涂,虽然这时候他还不能画出什么东西来,但他对学习用笔和点出的色彩会感兴趣的。
来源:东方
玩笔、纸--锻炼小儿手指的精细动作
为锻炼小儿手指的精细动作,除了一般的玩具外,笔、纸也成为小儿不可缺少的活动工具。大人可以教小儿正确的握笔姿势,让小儿在纸上乱画,也可以让小儿模仿大人画一竖、一横、画圆形、画交叉线。大人还可以画出一些简单的图画,由孩子说出象什么,大人可以有意识地在图画中少画一部分,由孩子自己来补充,比如画一个人少画一个嘴巴,画一个汽车少画一个轮子,以锻炼孩子设别图形的能力,提高孩子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这个年龄小儿控制笔的能力还较差,画图的意识也不成熟,尚不能画出一定的图形,但大人可以教小儿画各种笔划,培养小儿的模仿能力及手的控制能力,为以后写字、绘画打下基础。   大人还可用纸和孩子一道玩折纸的游戏。可给孩子准备几张20厘米左右的方形彩纸,然后让小儿注意观看大人折纸的动作,接着大人应边折边讲解每一个动作,依次折出皮球、小兔、飞机等形象。每折一物可让小儿猜猜折的是什么,折好后可布置在房间里,让小儿观看。除了用纸笔折叠外,也可教孩子用手娟折叠,这样便于拆了再叠。除了观看大人折外,也可让小儿一道折,但不要求小儿折得太复杂。一般这个年龄能折出横线、竖线、斜线就可。家长可多次示范,让小儿模仿,以锻炼小儿手的功能。
怎样做好卷的工作
益智游戏   1岁8个月~22个月的小宝宝卷小毯子 一岁半以后的小宝宝进入卷的敏感期,对卷的动作非常敏感。为宝宝预备一个环境,让他练习卷的动作。卷的动作既训练宝宝手腕的灵活性同时也训练两只手的配合能力更主要的是培养了孩子的自理能力。教具:工作毯要求:1、家长做展示。用来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记忆力和专注力。告诉孩子什么是“卷”让孩子理解成人的语言。2、当够不到的时候告诉宝宝要拉回来。3、卷的动作可以训练孩子的精细动作和大运动。练习时间:5~10分钟/次;2~3次/周;   23~26个月的宝宝卷毛巾   教具:毛巾要求:1、增加卷的难度,妈妈可以先卷2下然后让宝宝接着练习。2、当够不到的时候告诉宝宝要拉回来。3、柔软的毛巾训练了宝宝手腕的灵活性。4、从间距大到间距小进行卷的工作。小卷紧一些、密一些。练习时间:5~10分钟/次;   2~3次/周27个月以上的宝宝练习卷纸   教具:五颜六色的纸要求:1、更为软的纸,增加了卷的难度,家长为了增加孩子的兴趣可以在卷完以后把纸桶当作望远镜让宝宝看。2、剪开纸卷变成两个望远镜让宝宝看,增加宝宝的兴趣。3、卷纸培养手指和手腕的控制能力。4、变换彩色纸张的造型。特别提示:家长只是观察者,协助者。在宝宝遇到困难时不要急于出手帮助。默数7下如果宝宝还没解决问题,再进行适当协助。练习时间:5~10分钟/次;2~3次/周。
让孩子练习翻书,可以锻炼孩子手指小肌肉动作的灵活性。可以找一本孩子平时喜欢看的小画书,大人一边把易懂的画面情节讲给他听,一边手把手地教他翻书,还可以把糖果、卡片等夹在书中让孩子看到,并鼓励他去寻找这些物品。等孩子掌握以上动作后可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跑步能不能减大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