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大家骑西安共享电动自行车自行车了么

你骑的共享单车,让设计者“操碎了心”_新浪财经_新浪网
管理 &正文
  你骑的共享单车,让设计者“操碎了心”  如何让自行车在城市的街道上成为“风景”?如何设计一辆“4年免维修的  自行车”?你知道自己在骑摩拜单车的同时,还在默默地为它发电吗?共享  单车大订单如何冲击自行车生产行业?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本刊记者/杨智杰
  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大规模城市化以及私人小汽车的普及,自行车已经不再是主要的代步工具,而更多地用来比赛、锻炼、健身。而现在,在中国的一二线城市,路上随处可见橙、黄、蓝、绿等各色单车。  仅一年前,谁也不会想到,除了大学校园以外,自行车会在人们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有如此强的存在感。共享单车以极快的速度闯入我们的生活,并逐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不被模糊在城市中”  共享单车市场在不断扩大,除了摩拜和ofo以外,Hellobike、小蓝、小鸣、优拜单车等也成了新入局的玩家。看着街头色彩跳脱的自行车,有人打趣说,单车大战变成了一场“颜色大战”。然而其中的逻辑并不仅仅是“挑选颜色”这么简单。 &#x年4月,共享单车投放到上海街头,标志着这一新生事物横空出世。在中国人的自行车“租借模式”开始取代“拥有模式”之前,共享单车的创始人真是没少花费心思。  eico design是摩拜在2015年初创阶段寻找的数字化产品咨询与设计公司,先后设计了摩拜的用户界面和logo。其首席创意总监张伟也参与了色彩的选择,他对《中国新闻周刊》介绍,城市里有纷繁复杂的信息,这辆车一定要从城市里跳出来,要做到这一点,最好的办法是利用人们对颜色的敏感。  如果你回想起过去的自行车,是否还记得它们的形象?复杂的花纹印在暗淡的底色上,色彩饱和度不高,任何一辆自行车被丢在地铁口的一堆自行车中间,都会被淹没其中,很难找得到。  “我们讲一个方法论,这不是色彩的问题,是认知层面的问题。当一种新形态的模式和技术,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进入生活时,我们面临非常多0-1的问题,人们通常会先对这个东西进行归类。所以,‘你是谁’,这是强相关的问题。这也是整个设计思路,这个设计思路就是一辆自行车,一辆很酷的自行车。”张伟说。  在张伟团队的理解中,橙色是很多城市的标志。他举例说,“比如日本的东京塔,或者其他一些标志性建筑,是会让你记住的。暖色调穿透性很强,它能从很远的地方被人看到。”设计者们选择橙色,希望让自行车不会模糊在城市中,也不能模糊在朋友圈里。  但是Kenneth零售平台在今年4月发表的《共享单车究竟哪一种颜色最受欢迎呢?》一文中统计了当前市面上40款投入使用的共享单车,它们“瓜分”了调色板上的不同颜色,而且严重“撞色”——使用绿色的有11个,浅蓝色、黑色和红色的各有6个。作者分析说,“作为一眼可以看到并被认出来的标识,颜色起初是共享单车的重要武器。然而,当各型各款的共享单车接踵而至,事情变得不再那么简单。”  颜色除了炫酷,摩拜单车无锡工厂总经理徐洪军还延伸出实用性的一面。在设计阶段,他提出使用除了橙色以外的银色。徐洪军热爱商品表面的质感,银色是铝的本色,能够让受众看到第一眼就有想使用的冲动。另外在他看来,铝本色让单车看起来简单,即使发生碰伤,看起来车还是新的。  当然,“不被模糊在城市中”,除了颜色以外,造型也要有个性,这在共享单车市场前期尤为重要。摩拜一代的设计师王超向《中国新闻周刊》介绍说,“当时这辆车外观做成那样,就是想要在城市里严格区别于其他车。不然别人不会尝试,假如一开始就使用lite或者ofo的那种设计,会埋在一堆自行车里,你既不知道它是共享的,也不敢去骑——因为你会担心那是别人的车。”王超所说的Lite是摩拜在2016 年 11 月发布第二代轻骑版单车,官方称mobike lite,这款设计在共享单车已经被大众充分认知的情况下,才回归了链条传动和辐条车轮,外形和普通自行车差别不大。  近些年时尚圈极简主义风行,这阵风也影响了单车的设计。自行车的外观设计不再走纷繁复杂的路线,而是用简单的主色调和Logo搭配,造型上也在做减法,比如摩拜单车几乎看不到任何多余的刹车线,它们全部被藏在了单车的内部。  “对那些走在路上的人而言,哪辆自行车会吸引眼球的时间最长?”这是王超在设计单车时提出的一个问题,他的答案是:马路对面有个人骑车过来。如果这时候,人们首先看到的是两个滚动的轮子,而不是普通自行车有个车叉,会更有吸引力。因此,他使用左侧单摆臂技术,“我们是为了好看,把最简单的一面呈现给大多数路人,吸引他也会去骑。所以,最初摩拜单车所有的官方照片,都是从没有臂的角度拍摄的。”
  为共享而生  你所认识的自行车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在我们生活中出现过80年代以前的横杠28自行车、山地车、公主车或者小轮折叠车,它们无不有稳定的结构、手拨铃、车链子、弹簧车座、充气轮胎、挡泥板和车锁。但是一开始,共享单车就靠颠覆以上自行车的形象而闯入我们的生活中。  到目前为止,摩拜是公认的设计以及生产制造方面科技感较强的单车。2015年8月,第一台手工打造的摩拜单车成型,次年4月,第一代经典版摩拜单车出现在人们生活中。  它看起来与我们印象中的自行车很不一样——轮子没有常见的辐条、也没有气门芯;没有多余的刹车线;车锁没有钥匙孔而是代之以二维码;还有,车链子去哪儿了?  “外观是为功能服务的,摩拜不是刻意要做成那样的,设计的指导思想是为了实现共享,同时得兼顾免维护,基于这个就自然而然成了这样。”王超向《中国新闻周刊》介绍。王超是汽车专业出身,他和摩拜创始人胡玮炜是旧相识,当时,她还没有设计团队,而王超工作之余也有时间,所以就决定参与设计。  当时他接到的唯一要求是,设计一辆“4年免维修的自行车”——从财务上估算,4年免维修就能赚钱。至于怎么做到,那就是王超的事情了。  自行车在1791年产生,经过了200多年的改进。20世纪初期,其基本的结构已经稳定下来:主要由车体、传动、行动和安全装置4部分构成。  共享单车与私人自行车相比,数量多,使用率高,骑行者体型各异,磨损大,一旦损坏,维修成本极高。在传动机构设计上,传统使用的车链就是一个容易出问题的地方。  “自行车就两种链条可选择,一种是链条,一种是皮带。链条面临生锈,掉链子;皮带没有声音,也不会生锈,但是一剪就完蛋了。”王超考虑了这些因素。在共享单车推出以后,另一家使用常规车链的公司ofo的确面临着“掉链子”的问题。  除了链条和皮带之外,还能用什么?不会被剪断的皮带必须从国外进口,价格昂贵,不适合共享。从事汽车设计的王超选择使用一种新的传动机构,也就是现在我们看到的无链条轴传动。“其实在汽车领域,这种传动方式很多,轴传动是每个汽车都要用的。”  实际上,自行车无链条设计并非摩拜首创。但在摩拜申请的专利“圆锥齿轮-传动杆传动方式的两轮车及其传动系统”说明书中介绍,现有的无链自行车制作和安装成本很高。因此研发团队设计的是一款主体结构简单,零部件少,便于制作、组装和维修的圆锥齿轮-传动杆传动自行车,这也是摩拜区别于其他单车最主要的特点之一。  这种传动装置的原理,简单来讲就是:单摆臂,轴传动。踩脚踏板时,会带动安装轴系转动,在轴系上的锥齿轮传动后,会带动轴转动,轴再通过锥齿轮带动连接后车轮的安装轴系转动,后车轮就往前行走了。  从外观看来,这是个完全封闭的系统,使用者对里面的构造无从知晓,王超介绍,这能保证齿轮4年甚至10年都不会生锈。  但是摩拜一代面向市场后,人们普遍的体验是难骑、吃力。事实上这不是因为轴传动的原因,而是后轮有发电机,往前蹬车,除了前进,还需要使能量转化为电能,所以费劲。摩拜最近推出的“风清扬”款式,在经典一代的基础上做了改进——电机变小了,轴传动动力系统效率大幅提升,因而骑行比上一代省力30%以上。  原来,你在骑车的过程中还不知不觉为它发了电?是的,这个发电机是用来为摩拜单车的智能锁供电的,为的是让它随时有电。  智能锁能实现位置上报、引导找车、智能开锁、挂锁自动结束等一系列功能,保证共享单车“无桩”存放,这是共享单车最核心的部件,也是它区别于以往城市公共自行车的最大特点。目前,摩拜、小蓝、优拜、Hellobike等不少单车使用了GPS智能锁,而ofo、由你单车等则使用密码锁。  在设计时,研发者选用了实心胎,目的依然是免维修。充气车胎虽然舒适性强、滚动阻力小,但是被扎、变形都会增加后期维修的难度,于是他舍弃了充气胎的某些优点选择了实心胎。同样使用实心胎的是小蓝单车,新款摩拜则选择使用陶氏化学PU轮胎,不用充气,比实心胎更加轻盈。ofo则使用传统充气轮胎,虽然在生活中遇到爆胎的次数远远高于其他单车,但是不得不承认,骑上自行车确实有飞一般的感觉。  除了轮胎,你也一定注意到,单车的轮毂也不大一样——没有密密麻麻的辐条,而是五幅轮毂,这目前只在摩拜身上能看到。辐条的缺点在于,不同的辐条如果松紧不一,会导致轮胎变形。“压铸铝轮本来用在汽车领域,在自行车上面,就变成了极度标准化的一种模式,不同担心拿到这个车子上能否装得下轮子,因为有几百万辆车,要超级标准化。就跟你在战场上打枪,不能挑子弹,得保证每一个子弹都能严丝合缝地发射出去,而且保证精度。”  王超测算过,换一个有链条的车轮,技术好的师傅至少也需要20分钟,对共享单车来讲,“那是灾难”。摩拜的车轮使用汽车车轮的结构,拆轮子和传动系统没有任何关系,就跟汽车换备胎一样,简单快速。  当然,不一样的还有车铃,普通自行车用的是手拨铃,而现在的共享单车几乎都是旋转车铃。事实上,这种铃铛一直都有,但是很少有人使用。为什么?在王超看来是由于习惯。“近一两百年的自行车产业太成熟了,他们觉得可能没的搞了。”但是手拨铃容易损坏,其次对共享单车来讲,要尽量减少突出物,防止摔倒后伤人,因此他选择使用了旋转铃。
  被改变的不只是单车  如果你要使用共享单车,打开手机APP、注册、充值、找车、扫码、开锁,这是必须经历的程序。但是在当下手机APP已经成了我们生活中再平常不过的东西,所以很容易忽视它背后的设计。  张伟把人们骑行共享单车描述为,“数字化出行体验和物理化体验的结合”,这实际上是强调APP上的体验和现实中骑车的体验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今天,这个数字化在渐渐吞噬物理化的东西,它本身承载的意义会比你看得到的更大。”  回到现实中,使用ofo的时候,你打开APP仅仅是为了开锁,需要先手动输入车牌号,系统回复你4位数的密码,你得边读边在座位下面转动密码锁。第二天,你使用摩拜或者小蓝车APP,打开APP寻找附近的车,找到以后扫一扫二维码,锁被打开,你把手机放进口袋,就跨上了车座。  此时,使用APP成了人们骑车必不可少的环节。在张伟看来,“别人看到的APP是个界面,这实际是把无数的数据和标准化流程压缩成了能让用户感知的载体。每个应用承载的是它所有的业务流。”  如果有人预定自行车而长时间不去骑行怎么办?怎样引导用户去骑偏远角落里长期没人使用的单车?这些都是后台需要输入的数据。研发团队在设计阶段就考虑到如何让使用者成为传播者也是维护者,并优化出实名认证、还车拍照、故障上报等功能;以及将距离换算成时间,既让用户感知,也反过来让设计在用户忍耐范围内更加优化;甚至设计了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许多可能性,并找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但是后台复杂不代表非得让人们看得到。“普通自行车使用时只需要钥匙,如果可以把手机上的操作简化为一步,等同于传统的开锁,剩下的都交给系统去完成,那么相比于普通自行车的使用,我们没有因为摩拜单车的新形态而为骑行增加任何负担。” 这是设计者们认为需要达到的最好设计效果。  根据今年4月速途研究院发布的《2017年第一季度国内共享单车市场调研报告》统计,摩拜单车目前在市场上投放了超过365万辆,ofo投放250多万辆,哈罗和酷奇分别投放70万和10万辆车。人们感受到的是生活中共享单车的增多,但是背后却牵动着一个产业的发展。  腾讯财经《资本论》报道,今年年初,天津富士达自行车厂收到了ofo的1000万辆订单,而摩拜除了在无锡自己的工厂以外,还与天津爱玛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签订了500万辆的订单。  天津武清区王庆坨镇是中国自行车的重要产业基地,这里目前也有很多自行车厂跟共享单车合作生产整车或者零部件。王庆坨自行车商会秘书长菅顺启向《中国新闻周刊》介绍,共享单车的发展挽救了这个基地一些厂商的命运。  “中国经济面临洗牌,自行车行业也不例外。其实过去10年市场需求的东西6年就做完了,导致后期产能过剩,就打价格战,打价格战就没有钱赚。而且自行车市场需求量也在减少。共享单车这种机会,反正比过去的利润点高点。”据菅顺启介绍,去年王庆坨有不少自行车厂都停了,共享单车一出来,要倒闭的不倒了。但是随着订单增加,伴随着利润而来的还有人工成本、材料的涨价。  菅顺启也是天津市聚友自行车有限公司的总经理,目前和摩拜合作生产车架。虽然共享单车带来了机遇,但是他认为,它给单车的销售模式带来了颠覆性的变化。  “从前是我做完车卖给销售商,销售商再卖到消费者。现在是我做完车卖给共享单车,他们随便投放,你需要的话就直接骑了。但是中间的销售商就完了。”不过这主要影响共享单车投放的城市,王庆坨生产的主要是中低价格的单车,面向三四线城市以及农村地区,共享单车目前并没有进入这些地区。  但是他已经开始未雨绸缪。在他看来,未来自行车制造厂的发展前景可能是个性化,比如私人订制。“比如按照你的爱好、提醒,为你量身定做一辆山地车或者轻便车。量小了,但是利润点肯定高。”
责任编辑:陈楚潺
  除了干货,就是走私货!——扫描二维码关注新浪杂志官方微信,专注深度报道。
热门推荐APP专享谁更好骑? 五款主流共享单车横向评测_网易手机
谁更好骑? 五款主流共享单车横向评测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谁更好骑? 五款主流共享单车横向评测)
第1页五款主流单车横向评测 - 前言导语
共享经济的理念起源于2008年的美国硅谷,的确是天才的创意:通过互联网作为媒介,整合线下的社会资源,各自以不同的方式付出和受益,共同获得经济红利。Uber像浪潮一样席卷全球,最终在中国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并且衍生出了完全不同的商业模式:最后1公里的出行解决方案。也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互联网共享单车。
最初的共享单车在校园诞生。2014年,北大毕业生戴威与4名合伙人共同创立OFO,致力于解决大学校园的出行问题。次年5月,超过2000辆共享单车出现在北大校园。截至到2016年11月,已经有包括摩拜、优拜、OFO、小鸣、小蓝、骑呗等在内的多家共享单车诞生并且都获得了大量的风险投资。
只需要交100-300不等的押金,你就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解锁一辆停在路边的自行车,以极低的费用,轻松的骑到地铁口、家里或者目的地。除了骑行之外,不用担心任何关于停车的问题,无缝接驳公共交通系统并且自带环保属性。
毫无疑问,共享单车已然成为雷军口中的“风口的猪”,最后一公里成为继滴滴之后又一个巨头征战的高地。在今天的北上广深,各种颜色的单车已然成为街头的风景。
当所有人只关心最后一公里能不能赚钱的时候,我们关心的却是最后一公里,大家骑得爽不爽。当这么多家共享单车蜂拥而至的时候,我们的屁股就有了选择舒适的权利。
因为我们地处深圳,并不是所有的“共享单车”都能体验得到。对于那些还没来得及登陆深圳的我们就不做评判,我们只选择我们能够看得到、找得到、骑得了的自行车来体验。
基于此,摩拜,OFO,小蓝单车,小鸣单车入围了本次共享单车的横向对比评测。接下来我们将从车辆外观、骑行体验、App使用感受、收费标准以及车辆分布等多个方面为大家展现这些主流单车在“最后一公里”的真是体验究竟如何。(至于你们想黑的政策车,请跳转到结尾部分)
废话不多说,先给出我们的统计结果
具体详情,欢迎继续阅读或者直接点击分页标题查看你关心的内容
第2页五款主流单车横向评测 - 外观颜值
& 外观颜值
▲&Mobike ▲
▲&Mobike Lite&▲
▲&小蓝单车 ▲
▲&小鸣单车 ▲
外观点评:
摩拜单车:亮骚,高科技&
在深圳地区,最先覆盖我们眼球的无疑是Mobike(因为它最多)。前卫的设计,亮骚的配色、富有科技感的造型,总会让人想上去试一下。没错,我就是为了它的外观才舍命交的押金,从此之后,我就开始享受自己的低碳生活了。总体来说,摩拜单车在外观上的表现非常抢眼,给人一种很高科技的感觉。
很多高级车才有的鱼鳞焊,摩拜单车的品质感和做工的确不错
如果不懂的请自行百度
OFO:就是普通的自行车
它和我们平时的家用自行车没什么区别,外观上,ofo严谨的做工,还有大胆的黄黑(蜜蜂?)配色,让它在群车之中异常显眼。不吹不黑,ofo看久了真的很舒服。
Mobike Lite:买菜专用
轻便版的Mobike Lite没有原版那么重口味,显得更加清淡和女性化。全新加入的菜篮子会让你觉得这就是一辆你可以骑去买菜的工具,你想上去试一下吗?
小蓝单车:结实耐用
&& 小蓝单车的主体色调以深蓝色和黑色为主,是所有入选单车里面最“深沉”的一位。和摩拜Lite版一样的菜篮子以及轻便的造型使它看上去就有一种耐用可靠的感觉。
小鸣单车:颜色靓丽,适合女孩子
小鸣单车的主体特点非常鲜明,湖蓝色和白色、银色为主的车身颜色让它显得非常轻快休闲,可能会有点儿不耐脏,但是骑在路上的感觉还是挺好的。
第3页五款主流单车横向评测 - 收费标准
& &收费标准
相信这一点是每个人都非常关注的,那就是价格。到底是哪家比较贵呢?初始押金分别是多少?我们也一一罗列出来了。
▲&扫码交押金先 ▲
Mobike:押金<font style="COLOR: #ff元,先充值再消费,余额不足别想骑。每半小时1块钱,不足半小时按半小时计算。
Mobike Lite:押金<font style="COLOR: #ff元,如果你已经是Mobike用户则不需要押金。因为它们是在同一个App找车的。收费每半小时5毛钱,不足半小时按半小时计算。
ofo:押金99,先消费后付款,自带师生认证机制,身份认证为师生时,收费半小时5毛钱,如果不是则收半小时1块钱,不足半小时按半小时计算。
小蓝单车:押金99元,先消费后付款,收费每半小时5毛钱,不足半小时按半小时计算。
小鸣单车:押金<font style="COLOR: #ff元,先充值再消费。收费每半小时1块钱。内设邀请机制,每邀请1位好友加入,半小时收费幅度递减1毛,递减后最小消费额度每半小时1毛,不足半小时按半小时计算。
所有押金都可以随时退还,告知时间大概是1~7天左右。亲测实际上退款到帐大概在2小时内。
第4页五款主流单车横向评测 - APP找车
&& APP找车
交完押金,下一步我们要干什么? “……” 还用说嘛当然是找车呀!
在APP应用里面,除了能交押金和充值信仰之外,最关键的找车步骤,也是在里面进行的,包括给车辆解锁也是。
APP里边集成了地图,可以显示你身边可用的车辆数目(APP所属公司对应的车辆)。这里声明一下,四个APP应用,我们都是在同一个地点测试的,如果你在深圳也可以看出来,这里可是汇集四条地铁线路的唯一一站,深圳最繁荣房价最贵的车公庙啊!(扯远了…)
▲&APP找车界面,OFO的原创度相对较高 ▲
在这附近,可以看到Mobike(+Lite)、小蓝、小鸣这三家的共享单车已经泛滥成灾(参考周边+APP)。Mobike是占地为牢,小蓝小鸣这两家则是属于近期集体投放不久,且使用的人不多,所以区域数量还维持在一个很丰盈的水平。不过ofo就没这么幸运了,附近显示为0辆。刚开始我们还以为APP出问题了,经过多次尝试还是没能解决,于是我们开始了漫无目的地寻找(后来找到了,具体原因请往下看)。
找车时候还有另一个小插曲,那就是当我们在找小蓝单车时,发现APP显示的空闲车辆地点附近,并没有显示的小蓝单车,而且连找3辆都是这种情况。无奈,我们只能找一个类似小蓝单车的集合投放点,才能有这个横评。这种情况八成是APP内部机制或车辆GPS的除了问题,不排除今后修复的可能性。
第5页五款主流单车横向评测 - 车辆解锁
& &开锁设计
当你找到了车,就准备开锁了。在这里有两种开锁方式:一种是Mobike、小蓝单车、小鸣单车的二维码电子锁。只要你用APP扫描车上对应的唯一解锁码,APP识别之后就会传输车辆信息到云数据,接着再返回对应车辆一串解锁指令。哔哔~你的车锁就解开了。而从这个时间开始,你的帐号和车辆就进入收费时段。而当结束骑行准备进行结算时,只要你将车锁合上,待云数据传回APP,就自动完成本次的计费了。
这里有人很费解,既然车辆配备了GPS还能收发信号,那它的电又是从哪里来呢?
是这样的、每一辆Mobike的传动轴里边,都有一台微型发电机,在你骑行的时候,这个发电机就能为车锁里面的电池充电,以此来支撑到下一次用车。而Mobike Lite版则为了轻便取消了发电机,取而代之的是一块太阳能板,不信你看看Lite的菜篮子,小蓝单车同理。至于小鸣单车是如何供电的,抱歉我实在找不出来,难道是电池?
小蓝和摩拜Lite版都采用了太阳能电池板作为GPS供电方式
▲&荒郊野岭的ofo ▲
而另一种解锁方式,就是ofo的手动密码锁。没错,我们在一处荒郊野岭发现了它。这种密码锁的解锁步骤是:在APP内输入ofo小黄车身上的6位数车牌,APP里会得出一个4位数的密码,这个密码对应的就是这辆车的车锁密码,接着自己再拨码手动解锁。而APP在得出密码后就开始计费了,结算也是在APP内进行的。
&&&这种密码锁非常原始,而且没有GPS,这也就是我们在地图上看不到它的原因。即使ofo在你身边,APP也只会监测到附近有1辆,同样是没有具体坐标,我们猜测这可能是APP根据车辆最后结算的地点得来的,毕竟手机里有GPS。也可能是我们的APP出了问题。
但这都是重点!ofo还有个惊天BUG!它们每一个车锁只对应一个密码,这就意味着在结算之后,只要你有心,重复刚才的密码就可以把骑走了!换个车牌,另加把锁这车就是你的!这实在是太考验公德心了,让人感觉ofo在下一盘大旗。(其实,ofo主要是投放在一些半封闭区域,例如小型市区或者大学城之类的,所以,附近这么少也是有原因的….)
第6页五款主流单车横向评测 - 车辆规格
&& 车架尺寸
我们再来看一下他们的一些其他细节,比如车架尺寸,从车把到座位的大概距离。毕竟这些共享单车的体型都差不多,考量骑行时的舒适度才是准则。测量结果发现,车身大小差别大时,车架尺寸在接近60厘米左右的骑行感受是最好的。此时体验者的腰部挺直,腰肌受力小,不易疲劳。Mobike的车架尺寸虽然大于60厘米,但它的蝶式车把会让人往前倾,这样虽然好发力,但是也容易累。
& 传动方式
相比较传统的齿链传动,Mobike封闭式的齿轴传动就解决了很多问题。掉链子这种事自然不在范围了,封闭式杜绝了灰尘、减弱了噪音、还避免了意外卷进衣服的情况。不得不说Mobike还是很有先见之明的。但前提是这种传动方式的传动比偏小,而且造价昂贵,一辆Mobike造价将近3000人名币(数据为官方给出)。
其他车辆的传动方式均为齿轮链条,较为贴心的是,Mobike Lite、ofo、小蓝这三款车都加装了链条挡板,用来防止用户弄脏衣服。小鸣单车的链条设计尤为贴心,加了一个塑料封套,轻便设计的同时(相对于摩拜)更具美感。
&& 刹车方式
这里有两种刹车方式,一种是整块集成的抱闸(抱刹),另一种是由两片塑胶组成的马蹄刹(夹刹)。抱刹的封闭设计能不受灰尘影响,让使用寿命更久。制动能力也比夹刹更好,但无法做到像专业V刹那样的制动能力。不过对于日常的骑行来说也相对够用了。
Mobike、小蓝、小鸣都采用了“前后双抱刹”方案,制动力略显不足但是稳定性更高。Mobike Lite和ofo则采用传统的“前夹刹后抱刹”。
轮胎方面,Mobike和小蓝均采用全实心胎,Mobike的实心胎宽度较细,能减少骑行时的阻力。Mobike Lite和小鸣采用的是通孔实心胎,通过这两排通孔,能减少制造轮胎的成本,同时减轻车身的重量。实心胎虽成本高,但在后期维护会比较方便。但不过在这一点上,ofo还是非常固执地用上充气的“正新轮胎”。嗯,复古的感觉。如果维护不当,会给用户带来很多麻烦。但是这种设计的舒适度是最好的。
除了ofo和Mobike Lite采用传统的自锁式脚架之外,其余的共享单车一律采用山地车脚撑。这种脚撑也有一定的自锁效果,而且更耐用,零部件更少,能减少后期维修的问题。
关乎安全问题的,还有一点就是“反光带”,这也是每一部自行车不可或缺的部分。这里按照反光带的位置和面积来算(除去脚踏板上的),Mobike前后挡泥板上的长条状反光带十分瞩目,也是这些共享单车中最大的。其次小蓝和ofo的尾巴反光块,最后才是Mobike Lite和小鸣的坐垫反光块。
第7页五款主流单车横向评测 - 重量占比
既然介绍了这么多,我们是不是忽略另一个很重要的质量问题。这才最关乎骑行感受的。重量方面虽然官方给了具体数据,但我们还是不厌其烦地测了一测。所用的方法相信你也从课本里学到过——杆杠原理。
▲&质量公式 ▲
类似这种检测中心的测量方法,同理将自行车的前后轮抬起,计算它们的质量综合,就可以得到自行车的整备质量。当然,这里面的误差肯定是有的。
Mobike以26公斤的记录,当选了本届的重量级冠军。内置金属轴传动和发电机,罩子都是金属的,外加金属双抱刹,要是不这么重也是难为它了。ofo设计最传统也最轻便,约15公斤的重量一个女生都轻松能抬起来。其次是约重19公斤的小蓝单车。另外两款(Mobike Lite+小鸣)单车,由于数据出入过大,这里就只给到参考作用(其实重量和小蓝差不多)。
第8页五款主流单车横向评测 - 骑行感受
终于到了能谈感受的时间了,不过这里指的是臀部的感受。通俗来讲,就是自行车坐垫的舒适度。坐垫高度可不可调,在同样的条件下当然是越软越好啦。
通过上图可知,Mobike在座椅上偏向赛车,整体偏小较硬且只有微微弹力。Mobike Lite就和家用型自行车坐垫一样大了,弹力也更大了一点,就是骑上去没什么特殊的感觉,小鸣同理。(废话!一坐垫能给你什么感觉!)
▲&唯一的坐垫弹簧 ▲
别说,还真有。小蓝和ofo的坐垫就很舒服(同事讲的),犹如一阵春天的感觉。非常柔软。而且,ofo的坐垫下面,还保留了非常原始弹簧设计,仿佛让我这位小伙伴找到了他高中初恋的感觉(掩面)。而追其根本原因,可能还是那道人体工程学的凹槽吧。
&& 骑行感受
既然我们的主题是“谁更好骑?”,那我们在这里就必须总结一下,这些共享单车他们上脚的感受又是如何呢?
▲&好不好骑? ▲
Mobike:重!沉!累!这几乎是所有人第一次上脚的感受(内置发电机+强悍的车架,能不沉吗?)。但胜在Mobike的装备最强最齐,覆盖范围最广,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还保证可骑车人的逼格。虽然这种逼格正在被迅速覆盖的Mobike削弱,但却不失为一种锻炼身体好工具。(看过大腿春丽么)
Mobike Lite:覆盖范围广,轻便版虽然还具备了一点运动元素,但整体造型还是比较适合女性,轻脚是它的特点,还送一个菜篮子。
ofo:复古文艺风,作为街拍道具,这可能才是他的最大用途吧。毕竟ofo的颜值确实很高,而且骑着又快又舒服。就是想找到它你还需要那么点运气。
小蓝单车:除了ofo之外,就是小蓝的最舒服了。虽然不怎么好看,但轻便性有了,结构设计也合理,还送菜篮子。就是APP找车需要等待优化一下,还有区域覆盖也范围有待提升。
小蓝单车传动比较低,会造成踏频很快(不会很累)但是速度起不来
小鸣单车:体验比Mobike Lite稍稍差了一点,还有一些小噪音(可能是个别因素),外形设计也不讨喜,不过最近投放力度挺大的,就是鲜有人骑。如果你人脉好,完全可以享受最优惠的价格,但就个人而言,是比较抵触邀请减免机制的。
第9页五款主流单车横向评测 - 点评总结
& &结语点评
嗯,相信通过以上的横评对比,你对这些共享单车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至于共享单车的风口能开多久,问谁也不知道。我们也是出于好奇才有了本次的横评,节能环保自然是好,既然有了就测一测呗。
要你说做共享单车难不难?
难!要风投、要融资、要物料、要流水、要工人、要维护!
不难啊,配一把锁不就可以了。&
▲&五款单车数据对比 ▲
喏~ 就这样咯~ 下面是我们本次横评的点评环节,快来看看我们说的大实话。
哦对了,至于你们说的政策车,因为受到的天地人的因素太多了,还分区域管理,达不到真正的便利。所以呢,本次的横评就一本正经地跳过这辆车了。
本次横评结束,赶紧骑车去吧!
本文来源:天极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摩拜共享电动自行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