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结盟运动也是结盟的“非集团,不结盟”是什么含义

外交部:支持不结盟运动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_网易新闻
外交部:支持不结盟运动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中新社北京5月19日电 (记者 郭金超)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19日在例行记者会后接受记者提问时表示,中方重视不结盟运动,支持其继续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据悉,第16次不结盟运动部长级会议将于5月23日至27日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有记者就此向姜瑜询问中方是否出席此次会议。
对此,姜瑜表示,中方将派高级别官员出席,希望通过参与此次会议,进一步推动加强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和合作。
当被问及中方如何评价不结盟运动成立50年来发挥的作用时,姜瑜说,不结盟运动成立50年来,在独立、自主、非集团的宗旨和原则指导下,一直推动以和平方式解决地区冲突,为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作出了巨大努力,是发展中国家联合自强的重要机制、维护共同利益的重要渠道、对国际事务施加影响的重要平台,发挥着不可或缺的独特作用。
姜瑜表示,中国一贯重视和支持不结盟运动,赞赏其奉行的独立、自主和非集团政策,高度评价它在国际事务中的积极作用,并一直与不结盟运动在国际事务中密切配合与协作。(完)
本文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不结盟运动兴起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不结盟运动是一个松散的国际组织,它成立于冷战时期的1961年9月,目前有118个成员国、16个观察员国家和9个观察员组织.它包括了近三分之二的联合国会员国,绝大部分是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人口总和占世界人口的55%左右,在国际社会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中国于1992年9月成为其观察员国.其成员国:
① 奉行以和平共处和不结盟为基础的独立的外交政策;
②支持民族独立运动;
③不参加大国军事同盟;
④不与大国缔结双边军事协定;
⑤不向外国提供军事基地.
一、不结盟运动在政治的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民族独立国家为摆脱大国控制,避免卷入大国争斗,维护国家主权和独立,发展民族经济,采取了和平、中立和不结盟的对外政策.1955年的万隆会议本着求同存异原则,通过了团结反帝的纲领,显示了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巨大力量,给不结盟运动以思想启示和政治推动.不结盟运动反映了第三世界国家人民要求掌握自己的命运,维护和平、致力发展的历史潮流,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不结盟运动在经济上的作用:冷战结束之后,不结盟运动其实也已经失去了继续存在的价值,各国的重心都纷纷从冷战时期的政治领域,转移到了经济领域,后冷战时期的多个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组织,例如22国集团等,已经在为发展中国家争取利益方面,发挥着比不结盟运动更大的作用.意义:“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以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改变由超级大国和西方国家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当前位置:
>>>不结盟运动奉行的宗旨和原则是A.求同存异B.独立、自主、非集团化..
不结盟运动奉行的宗旨和原则是A.求同存异B.独立、自主、非集团化C.协商一致D.平等、公正、合理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B主要从不结盟运动运动的行动纲领上理解。独立、自主、非集团化是它的原则。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不结盟运动奉行的宗旨和原则是A.求同存异B.独立、自主、非集团化..”主要考查你对&&东盟的成立和发展&&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东盟的成立和发展
东南亚国家联盟:
简称东盟。东盟的前身是马来亚(现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于日在曼谷成立的东南亚联盟。-8日,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菲律宾四国外长和马来西亚副总理在曼谷举行会议,发表了《曼谷宣言》,正式宣告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东南亚国家联盟成为政府间、区域性、一般性的国家组织。-29日,马、泰、菲三国在吉隆坡举行部长级会议,决定由东南亚国家联盟取代东南亚联盟。东盟的成立:
1、背景:消除内部矛盾,促进区域发展的必要性;欧洲一体化成功的影响。 2、形成:(1)成立标志:1967年,曼谷五国外长会议签署《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宣言》。(2)新阶段:1976年,印尼巴厘岛第一次首脑会议(签署两个文件)。(3)进程:1999年,东南亚10个国家全部加入,2002年,自由贸易区启动。 3、性质:政治、经济合作组织。 4、作用:促进了东盟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地区的稳定;扩大了东盟在亚太地区乃至世界上的影响。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1、趋势:(1)、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规模不断扩大;& (2)、形式多样、模式各异的区域集团化组织的建立;&(3)、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最终形成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步骤;& 2、认识(影响):& (1)区域经济集团化既在集团外具有排他性,又具有在更大范围内促进经济联合的积极作用。& (2)对前者要谨防其破坏性,即防止区域经济集团之间的经济保护主义兴起,从而使经济纠纷、摩擦和竞争演变为政治性,甚至是军事性的对抗。& (3)对后者要积极加以促进,以求生产力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进一步提高,以造福于全人类。&
区域经济集团化的三个发展阶段:& 1、第一阶段为五六十年代,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向主要出现在欧洲。& 2、第二阶段为六七十年代,在这一阶段里,欧洲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进一步发展。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地区性经济集团也纷纷出现,区域集团化成了世界经济的普遍现象。& 3、第三阶段为80年代至今,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进入了新时期,即较高层次的经济一体化时期。出现了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三大区域性经济集团。
发现相似题
与“不结盟运动奉行的宗旨和原则是A.求同存异B.独立、自主、非集团化..”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70808212404214048253974199893257384不结盟运动
我的图书馆
不结盟运动
不结盟运动
不结盟运动标志
&&&&&&& 不结盟运动(Non-Aligned Movement)是一个松散的国际组织,它成立于冷战时期的1961年9月,现有120个成员国、17个观察员国和10个观察员组织。它包括了近三分之二的联合国会员国,绝大部分是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人口总和占世界人口的55%左右,在国际社会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中国于1992年9月成为其观察员国。其成员国奉行独立自主、不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中的任何一个结盟的外交政策。不结盟运动定期举行首脑会议。日,第16届不结盟运动峰会高官会议开幕。
&&&&&&& 组织简介
  不结盟运动(Non-Aligned Movement),萌发于冷战时期。1956年,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埃及总统纳赛尔和印度总理尼赫鲁举行会谈,针对当时东西方两大军事集团严重对抗殃及广大中小国家的情况,提出了不结盟的主张。1961年9月,在南斯拉夫、埃及、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倡议下,首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25个国家的代表出席了会议,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
  不结盟运动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宗旨和原则,支持发展中国家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以及发展民族经济和文化的斗争,坚持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种族文化和一切形式的外来统治。不结盟运动的成立是发展中国家走向联合自强的新开端,在支持和巩固成员国民族独立和经济发展、维护成员国权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国际社会的重要力量。
  随着冷战结束,不结盟运动存在的必要性开始受到质疑。进入21世纪,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不结盟运动尝试对自身进行重新定义。在新形势下,不结盟运动着重强调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推行平等、互不侵犯、多边主义等原则,并为来自不发达地区的成员国在国际谈判中争取权益。
  不结盟运动不设总部,无常设机构。它定期召开首脑会议、外长会议、协调局外长会议及纽约协调局会议等。首脑会议为不结盟运动的最重要会议,自1970年起,首脑会议会期制度化,每3年举行一次。不结盟运动各种会议均采取协商一致的原则。如有分歧,各成员国可采取书面形式向主席国正式提出保留意见,以示不受有关决议或文件的约束。现任主席是埃及前总统穆巴拉克,2009年7月当选 ,任期3年。
  日,第15届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在埃及海滨城市沙姆沙伊赫召开。
  不结盟运动现有120个成员国[2]、17个观察员国和10个观察员组织(日,塞浦路斯退出不结盟运动;2006年5月接纳其观察员国安提瓜和巴布达、多米尼加两国为新成员;2009年7月,阿根廷和世界和平理事会成为观察员)。它包括了近三分之二的联合国会员国,绝大部分是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人口总和占世界人口的55%左右,在国际社会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中国一贯重视与不结盟运动的关系,在国际事务中与不结盟运动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并于1992年9月正式成为不结盟运动的观察员国。
&&&&&&& 产生经过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民族独立国家为摆脱大国控制,避免卷入大国争斗,维护国家主权和独立,发展民族经济,采取了和平、中立和不结盟的对外政策。1955年的万隆会议本着“求同存异”原则,通过了团结反帝的纲领,显示了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巨大力量,给不结盟运动以思想启示和政治推动。1956年南斯拉夫总统J·B·铁托、印度总理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埃及总统纳赛尔在南斯拉夫布里俄尼岛会晤,正式提出了不结盟的主张。随后,印尼总统苏加诺、柬埔寨国家元首诺罗敦·西哈努克、加纳总统K·恩克鲁玛等政治活动家也积极倡导不结盟运动。
  1961年6月由埃及、南斯拉夫、印度、印度尼西亚、阿富汗5国发起,在开罗举行了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的筹备会议,有20个国家参加。会议明确规定了参加不结盟国家会议的5个条件:
  ① 奉行以和平共处和不结盟为基础的独立的外交政策;
  ②支持民族独立运动;
  ③不参加大国军事同盟;
  ④不与大国缔结双边军事协定;
  ⑤不向外国提供军事基地。
&&&&&&& 宗旨原则
  不结盟运动诞生后,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不结盟运动的内容不断丰富,但始终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宗旨和原则,支持各国人民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以及发展民族经济和民族文化的斗争;坚持反对帝国主义、新老殖民主义、种族主义和一切形式的外来统治和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呼吁第三世界国家加强团结;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 主要活动
  首脑会议是不结盟运动最重要的活动形式,到2006年已经举行了14次会议;其次是不结盟国家外长会议,3年举行1次。
  不结盟运动的发展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如外部势力的干扰、内部的矛盾和纠纷、许多成员国存在严重的经济困难。1989年9月的第9次首脑会议,提出对不结盟运动的战略和策略作重大调整,同时实现自身的现代化。不结盟运动反映了第三世界国家人民要求掌握自己的命运,维护和平、致力发展的历史潮流,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不结盟”一词最早可追溯到1954年印度总理尼赫鲁在斯里兰卡发表的一场演说中。尼赫鲁将一年前中国总理周恩来为处理中印两国政治分歧所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和平共处”)作为“不结盟运动”的基础。之后在1955年举行的万隆会议上,与会的29个第三世界国家的领导人向世界表明自己不愿意卷入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冷战,而将反对殖民主义、争取民族独立自主、消除贫穷和经济发展作为自己的目标。万隆会议是不结盟运动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日至6日,在南斯拉夫总统铁托的努力之下,由埃及、南斯拉夫、印度、印度尼西亚、阿富汗五国发起的第一次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终于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召开,共有25个国家的首脑参与了会议并通过了《不结盟国家的国家和政府首脑宣言》,反对任何形势的“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新殖民主义”,要求签订国际性的裁军条约,消除经济不平衡,废除国际贸易中心的不等价交换。同时宣言还明确表态支持阿尔及利亚、安哥拉、突尼斯、古巴等国的民族解放斗争,以及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席位。
&&&&&&& 历次会议
  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于日至6日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了,25 个国家的政府首脑齐聚一堂,正式宣告了不结盟运动的诞生。不结盟运动现有120个成员国、17个观察员国,都为发展中国家。中国一贯重视与不结盟运动的关系,在国际事务中与不结盟运动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并于1992年9月正式成为不结盟运动的观察员国。
  第二次的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于日至10日在埃及开罗举行,此时的成员国已经增加到47个,大部分是来自亚洲和非洲新取得独立的民族国家。这次会议除了重申反对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立场外,将焦点放在了巴以冲突以及印巴冲突之上。会议通过了《和平和国际合作纲领》。
  第三次的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是于日至10日在赞比亚首都卢萨卡举行的,这次会议发表的宣言与前两次不同,着重批评美国和苏联的霸权主义,尽管受到了来自苏联的强大压力,会议最终还是通过了《关于和平、独立、发展、合作和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卢萨卡宣言》(简称《卢萨卡宣言》),宣称“超级大国之间的恐怖均势没有给世界其他地区带来和平与安全”,并指责两个超级大国粗暴干涉别国内政,甚至采取武力颠覆别国政府等手段。宣言强烈呼吁实现国际关系民主化。会议另外还通过了《关于不结盟和经济发展宣言》。卢萨卡会议的另一项重大成果是促进了不结盟运动的进一步组织化、制度化。会议决定建立常设的部长级协调局和不结盟国家驻联合国代表协调局,规定此后每三年召开一次首脑会议,东道国首脑会议主席和不结盟运动的发言人,负责在联合国大会等国际论坛上阐述不结盟国家的观点等。
  第四次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于日至9日在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尔举行,由于正逢世界石油危机,经济问题成为会议焦点。但是这时的不结盟运动其实已经开始被边缘化,一些出产石油的不结盟运动的成员国已经跻身前次会议所称的“富国”行列。会议通过了《政治宣言》、《经济宣言》和《经济合作行动纲领》等,并决定成立协调局作为常设机构。
  第五次首脑会议于日至19日在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举行。会议通过了《政治宣言》《经济宣言》和《不结盟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经济合作行动纲领》等。
  第六次首脑会议于日至9日在古巴首都哈瓦那举行。会议发表了《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宣言》。到第六次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举行时,成员国之间的矛盾已经开始激化,许多国家虽然依然表示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但实际上却不得不屈服于现实政治的考虑:例如古巴始终是苏联忠实的盟友、越南战争中一些中东、东南亚的国家倒向美国;甚至连运动的创始国之一的印度,也一直被质疑与苏联的关系暧昧。在古巴举行的这次会议上,因柬埔寨(当时被越南占领)的地位问题发生了争执,导致缅甸最终决定退出不结盟运动。
  第七次首脑会议于日至12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行。会议通过了《政治宣言》《经济宣言》《新德里文件》和《集体自力更生宣言》等文件。
  第八次首脑会议于日至7日在哈拉雷举行。会议通过了《政治宣言》《经济宣言》《关于南部非洲特别宣言》和《哈拉雷裁军呼吁书》等文件。
  第九次首脑会议于日至8日在贝尔格莱德举行。会议通过了一项宣言和40个专题性政治和经济文件。
  第十次首脑会议于日至6日在雅加达举行。会议通过了《雅加达文告》《最后文件》以及关于索马里、外债、人口、非洲基金、粮食安全、国际合作和联合国改革等7个决议。
  第十一次首脑会议于日至20日在卡塔赫纳举行。会议通过了《最后文件》,要求建立一个以和平、公正、平等、民主、完全尊重国际法则为基础的新国际秩序。
  第十二次首脑会议于日至3日在德班举行。会议发表了《德班宣言》。
  第十三次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于日至25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的,这次会议的焦点是伊拉克问题。即将下台的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南非总统姆贝基等人都发言表示反对美国发动对伊拉克的战争;会议最后还通过了反对伊拉克战争的决议。会议通过了《最后文件》《吉隆坡宣言》和关于伊拉克问题以及巴勒斯坦问题的两项声明。
  冷战结束之后,不结盟运动其实也已经失去了继续存在的价值,各国的重心都纷纷从冷战时期的政治领域,转移到了经济领域,后冷战时期的多个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组织,例如二十二国集团等,已经在为发展中国家争取利益方面,发挥着比不结盟运动更大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和巴西两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都不是不结盟运动的正式会员;但他们在22国集团中都担当着重要的领导角色)。
  第十四次首脑会议于2006年9月在古巴首都哈瓦那举行。会议通过了《关于当前国际形势下不结盟运动的目的、原则和作用的宣言》等5个文件。
  第十五届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于 日在埃及红海海滨城市沙姆沙伊赫召开。
  面对仍在持续的世界金融危机,贫困、病患、核扩散问题、气候变化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参加本届峰会的各国领导人都在思索,不结盟运动将何去何从?会议上当选不结盟运动主席的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强调说:“在新的国际形势下,所有成员国应该共同努力,寻求新的方式,推动不结盟运动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的影响。不结盟运动创始国之一加纳的总统米尔斯说:“面对新的形势,不结盟运动必须努力寻找可行性途径,要使自己在目前的国际秩序中更有活力。”
  第十六届不结盟运动峰会高官会议于日在伊朗首都德黑兰开幕,为即将召开的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作准备工作。
  伊朗外长萨利希在会议开幕式上说,不结盟运动成员国应继承该组织创始国的工作,促进世界和平与稳定。不结盟运动应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提高自身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他表示,尽管不结盟运动已取得一些成绩,但仍应保持警惕。
  萨利希说,世界各国在价值观和文化等方面不尽相同,各方应对此持理解态度,将自己意志强加于他国的行为必须被制止。萨利希在会上提出8项主张,包括消除文化歧视、打击恐怖主义、推进核裁军、保障人权和反对向某一国施加单边制裁等议题。在巴勒斯坦问题上,萨利希表示,如果以色列继续得到支持,则中东地区“永无宁日”。
  不结盟运动协调局主席、埃及常驻联合国代表穆塔兹·哈利勒就本届不结盟运动的最后文件作了初步介绍,要求各国参会代表对最后文件提出建议。 此外,本次高官会议还将成立不结盟运动新一届政治委员会和经济社会委员会。
  第16届不结盟运动峰会高官会议于日结束,随后召开不结盟运动外长会议和首脑会议。
&&&&&&& 成员国家
  不结盟运动是一个十分松散的国际组织,它不设总部及常设机构,起初甚至没有定期的会议机制,直到后来才规定每3年举行一次首脑会议,并由会议举办国担任主席国,任期也是3年。目前不结盟运动共有120个成员国、17个观察员国;非洲联盟、阿拉伯国家联盟和联合国是观察员组织。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22.不结盟运动的基本原则和宗旨是( ) A.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 B.积极地反对殖民主义霸权主义 C.主张以和平共处代替“冷战 D.“求同存异——精英家教网——
暑假天气热?在家里学北京名师课程,
22.不结盟运动的基本原则和宗旨是( ) A.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 B.积极地反对殖民主义霸权主义 C.主张以和平共处代替“冷战 D.“求同存异 【】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下面为同学们推荐部分热门搜索同步练习册答案,要查找更多练习册答案请点击访问
20世纪60年代,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攻击不结盟是“一种不道德的近视的概念”,苏联也预言这个运动“像走钢丝一样长不了”。这些现象说明了不结盟运动A.形成了美与苏抗衡军事政治集团B.改变了超级大国对世界事务的控制C.缺乏明确而坚定的基本原则和宗旨D.是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
20世纪60年代,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攻击不结盟是“一种不道德的近视的概念”,苏联也预言这个运动“像走钢丝一样长不了”。这些现象说明了不结盟运动
[&&&& ]A.形成了美与苏抗衡军事政治集团B.改变了超级大国对世界事务的控制C.缺乏明确而坚定的基本原则和宗旨D.是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
20世纪60年代,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攻击不结盟是“一种不道德的近视的概念”,苏联也预言这个运动“像走钢丝一样长不了”。这些现象说明了不结盟运动
[&&&& ]A、形成了美与苏抗衡军事政治集团 B、改变了超级大国对世界事务的控制 C、缺乏明确而坚定的基本原则和宗旨 D、是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
20世纪60年代,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攻击不结盟是“一种不道德的近视的概念”,苏联也预言这个运动“像走钢丝一样长不了”。这些现象说明了不结盟运动&&&&&&&&&&&&&&& (&&&)A.形成了美与苏抗衡军事政治集团&&&&&&&&&&&&&& B.改变了超级大国对世界事务的控制C.缺乏明确而坚定的基本原则和宗旨&&&&&&&&&&& D.是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
20世纪60年代,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攻击不结盟是“一种不道德的近视的概念”,苏联也预言这个运动“像走钢丝一样长不了”。这些现象说明了不结盟运动& (&&& ) A.形成了美与苏抗衡军事政治集团& B.改变了超级大国对世界事务的控制 C.缺乏明确而坚定的基本原则和宗旨&&&&&& D.是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不结盟运动内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