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运动锻炼身体四季分别新奥尔良最冷穿什么么衣服不会冷呢比较合适呢

矮子党的户外装备选购指南 篇一:户外功能内衣篇_购物攻略_什么值得买
矮子党的户外装备选购指南 篇一:户外功能内衣篇
既然说是献给矮子党的户外装备指南,开篇先介绍一下楼猪这种先天不足典型矮子党的身材吧(168cm/61kg/胸围86/腰围78/脚穿39-40码鞋),相信身材和我差不多的值友都感概于国外尺码的肥大手长脚瘦,上衣顶多就是买个S甚至XS也凑合着能穿,但户外裤子就不行了,即使是最短的Inseam 31''对于我来说也是长,要知道我一般穿裤子也就是98cm长,Short版裤只是个传说有都被倒爷抢光了。对适合高大壮汉的各种白菜绝对是妒忌羡慕恨啊。楼猪常住南方炎热潮湿的广州,因此特别钟情于轻量化、透气、凉快的户外衣服,毕竟1年到头能有几回出差去北方或爬雪山。海淘那么久,下单拔草到手解毒的情况实在太多了,不过大浪淘沙下来也留下了一批自己觉得不错适合我这种身材使用的品牌户外装备,不敢私藏,愿籍此晒单系列与各位矮子党共勉也希望能多交点驴友。初步计划分为功能内衣篇、速干跑步篇、保暖衣物篇、硬软壳上衣篇、硬软壳裤子篇、户外背包篇、户外鞋子篇、户外配件篇。希望能坚持把这个系列写完。————————————————————————————————————————————小弟非什么专业的登山人士(充其量算业余爱好者),从08年开始迷上徒步旅游开始对户外衣服情有独钟,坦白说是存有虚荣心,在广州也很方便常去香港各户外店踩点试穿。其实大部分户外衣服一般都比较另类(chǒu),比如有胸袋,比如有热压臂袋,比如有腋下拉链,比如有面料拼接,比如袖口用魔术贴,比如领子都比较高容易顶脖,但同时这些衣服一般也具备很强大的功能,比如防风/防水/透气/保暖/排汗/除臭/轻量等。这么多户外品牌中,楼猪承认自己最爱的也是那两只史前动物,这两只史前动物可以说分别代表着北美和北欧的户外精华。加拿大始祖鸟Arc'teryx 最有名的是鸟冲,但实际上鸟的软壳、化纤、抓绒、内衣等出品都相当不错,虽然很多面料科技其实都不是鸟专利独有,但鸟衣很注重细节,对车工、拉链、防风防水处理、布料配置、版型这些细节要追求完美都是要增加生产成本,So鸟衣都不便宜。之前看过一篇始祖鸟产品设计总监Tom Fayle的采访报导,也就是Arc'teryx立体版型的创造者(全世界前5名的户外服饰打版/设计师),本身就是冰攀/攀岩爱好者,Arc'teryx很多新品版型都是他自创的,他表示&when arcteryx puts out a new product it can't just be better, it's a game changer. They are the apple computer of the clothing world.&,国内经销商一直要求他们放大logo以增加销量(因为Arc'teryx的衣服在国内是炫富用的)但他坚持沿用小而低调的logo,他说他的工作是让每件设计出来的衣服看起来都像是Arc'teryx的作品,大家有兴趣可以看看youtube上鸟官方账号上传的形象宣传都非常的气势磅礡,让你有不断征服险峰的欲望。当拥有了一件始祖鸟以后,会发现鸟衣的良好体验确实会让人上瘾,觉得以前穿运动服的日子都白活了。从买第一件鸟衣开始就走上不归路,到现在除了鞋、袜子等鸟不涉足的领域几乎全身上下都中了鸟毒,身上的装备也开始逐渐向鸟人转化,从一件Arc'teryx到全身Arc'teryx(据Amer Sports网站始祖鸟现任GM的介绍,鸟15年春夏季将推出自己的户外鸟鞋,主要技术协助来自母公司Amer Sports,估计是Salomon,看来肾是保不住了),虽然价格让人有点伤筋动骨,不过穿在身上的感觉还是相当的不同啊。死鸟共有三个品牌系列,Arc'teryx主品牌主打户外/Veilance主打城市休闲/LEAF主打军警,我只穿过主品牌系列的衣服,至于军鸟和Veilance老实说卖太贵了到目前为止我都买不下手。喜欢主要是因为它的软壳面料喜欢采用同是瑞士公司的Schoeller,其软壳裤是公认最适合亚洲瘦子身材的,有空可以看看,非常正点,心里的草疯长啊。当然还有很多优秀的户外品牌,光年写了一篇论跑步品牌的修养,我也贴一份各国户外品牌排名的调查结果,这样大家以后在STP上淘户外白菜时也更有目标了,可以看到始祖鸟以8.9分在所有户外品牌中是排名第一的。&德国户外品牌&&&法国户外品牌&&&美国户外品牌&&&加拿大户外品牌&&&挪威户外品牌&&&西班牙户外品牌&&&日本户外品牌&&&瑞典户外品牌&&&意大利户外品牌&&&英国户外品牌&&&瑞士户外品牌&&&其他户外品牌&本系列开篇先介绍一下功能性内衣,内衣在3层式剥洋葱科学穿衣法中非常重要,虽然穿在里面也许没法亮骚,但个人觉得仍然值得投资(好的内衣往往顶半件软壳),因为是贴身穿着担负着排汗的最重要职责,一件好的内衣往往决定了你的整体效果。想象一下夏天穿了像&冰纱&感觉的排汗速干衣后出汗时甚至会比没穿衣服还凉快,冬天衣服穿成熊样又多又重当然能保暖,但穿得又薄又轻又能保暖才叫厉害,有一天天气很冷我妈问我为什么穿那么少不怕冷吗,这就是科技的力量,我都忘记自己有几年没穿全棉的内衣了。影响内衣性能的主要是两大要素:一是面料,一是织法,面料有亲水的有疏水的,有排汗快的有排汗慢的,好的布料+合适的织法才跟得上皮肤保温和散热的速度,穿着才会觉得舒适。而最终表现好坏主要看两个指标,一个是透气度(CFM),一个是保暖度(CLO),最内层穿着如果只是很保暖却不够透气,穿久了或运动时就会感到闷热不适,透气要够高才能让穿着者觉得温暖舒适,汗气能快速穿过布料往外套内跑,远离体表或加速在外套内循环。很多大品牌或者户外测评机构都会发布一些著名内衣的这两个值。当然,还有一些功能,例如抗UV /抗臭/抗起球/耐用...等功能是眼睛看不出来的,所以还是选大厂品牌会相对可信赖。先晒一张本人现役的功能性内衣全家福,小弟在选购功能性内衣的时候主要看面料,品牌以Patagonia和Arc'teryx为主,面料基本上涵盖了主流的Capilene(Patagonia专利)、Polartec、Phasic(Arcteryx专利)、Merino、ODLD EFFECT等。说真的,广州的夏天非常热,因此夏天基本不需要内衣来打底可以直接上速干,短袖速干小弟关注点主要集中在跑步衣上(速干衣系列本人会专门开晒单),所以内衣都是以长袖的为主。&短袖内衣:1、Pata Gamut Sleeveless Shirt,XS长袖内衣(个人体验保暖从低到高):2、Stoic Alpine Merino crew shirt & bottom,S (60% merino,150g/m2)3、Patagonia C2 shirt & bottom,S4、ODLO Original Warm Sports underwear(effect),S5、Smartwool Midweight crew top and bottom (Merino Wool 250g/m2),S6、Patagonia C4 (Polartec PowerDry),S7、Marmot Performance Bottom Pants (Polartec Power Dry) ,S8、Arcteryx Phase AR crew (Phasic),S9、Arcteryx Phase AR zip (Phasic),S10、Arcteryx Rho AR zip(Polartec PowerStretch),S11、Kenyon BaseLayer Bottoms(Polartec PowerStretch),S下面将按内衣的面料来一一晒单和介绍:Patagonia CapilenePatagonia这牌子的风格很American Style,简而言之就是低调实用环保(喜欢亮骚的可以自动忽略该品牌),版型朴素很少花巧设计,一切为实用性服务,走的也是大厂面料(如GTX、Polartec)+各种自有面料(如H2O、Capilene)的路线,但做工比起鸟来说细节就略嫌粗糙,非常偏执于环保(即他们所谓永无止境的努力方向Common Threads Recycling Program回收计划,Pata曾抨击GTX不够环保倡导自家的H2NO防水PU布,但最后终究敌不过市场现实高端系列仍要主打Gore系列产品),Capilene面料中回收材质的含量基本为50%或以上,环保虽好,但不可避免会影响衣服的耐用度和触感,而且你要为环保pay a little more。最搞笑的是Pata的FB网页招聘有一个要求是喜欢Indie Music独立音乐。这牌子的Capilene系列功能内衣(Performance Baselayer)曾多次获得BP杂志的编辑首选奖,在网上也一直受到众多驴友的追捧,口碑相当好,CP比不错。区别于其他大牌多使用重金属(如鸟和ODLO都采用银离子)除臭技术杀死衣物中引起不良体味的细菌,Capilene则基本采用的是纯天然的Gladiodor生物抑菌除臭技术。根据Patagonia官网的分类,它的排汗衣有羊毛跟化纤两种系列,并依照环境温度与运动量的组合,来定义1-4(wool系列是2-4)不同的厚度等级。C1 Lightest:主要优点在于防晒上,照说应该是最轻薄透气才对,但织法却是较慎密的单层织法,由于纤维孔不够大透气度我觉得反而还不如C2,如果单穿跟真正速干衣比无论透气还是触感丝滑都有距离,个人觉得C1是整个系列中的一个败笔,短袖C1也经常特价无下限,因此入手了一件试穿后马上果断转卖了,后来Pata短袖速干保留的是更为透气织法的Gamut。C2 Fastest-Drying:主要优点在透气上,采用Open knit structure轻薄双层织法(即将透气孔加大且表里立体感不一样的织法,这种织法我暂时只在C2上看到)。实穿体验,很轻薄舒适,与其说是排汗不如说是吸汗比较合适点,但速干是无疑的,洗完1-2小时就能干,非常透气,一般排汗布料透气度很少超过300CFM,而旧版Capilene 2却能达到约500 CFM左右,达到如此高的透气度上,C2奠定了Patagonia排汗衣的王者地位,导致很多高档内衣都用C2来做对比标杆。适合广州3季打底用。C3 Fastest-Wicking:主要优点在吸湿排汗上,采用PK织法(双密度+网眼),这种松饼式立体织法,能让汗水更容易吸附,中空立体抓住空气,外层紧密织法避免被冷风直吹,我实际摸过C3要比C2厚不少,兼顾排汗速干和保暖性,由于在这保暖度上本人入手的是ODLO Original Warm,个人没穿过不予评价。C4 Strechiest:优点在于弹性和保暖,虽然名义上巴塔把它归属&Capilene&系列,但面料其实并非Capilene,而是大名鼎鼎的Polartec PowerDry,同时采用R.5独特的超细格微绒毛织法,因此更有弹性,可以增加排湿和可压缩性。实穿体验面料表层顺滑起毛并不明显,里层可以看到明显的超细方格毛绒(方格比R1小很多),厚度也比最薄的抓绒(例如R1)要薄很多毕竟还是内衣,从我穿过的体验来看C4吸汗有点慢有点疏水的感觉,适合广州的冬天静态用来打底。网上被大家追捧最多的是C2和C3,但其实怎么选择主要还是看自己的需要。随着气候的恶化,小弟所在南方地区的广州已经几乎只剩下冬夏2个季节了,因此在Capilene系列内衣的选择上,我只选择了C2长袖套装用于3季打底和C4上衣用于寒冬或进山保暖。 Patagonia衣服的尺寸我选购的心得是,我的身材内衣选S码合适(毕竟内衣太紧身不舒适,而且巴塔内衣袖子并没有很长的感觉),抓绒和外套选XS修身合适,如果打算内衣外穿或者大运动量(方便调节透气度),建议内衣还是选择胸口有拉链zip的款式(不过Pata的拉链设计又很奇葩,包括C和R系列,都是超长的胸前拉链,占到整件衣服的一半,看上去很怪,还是鸟的1/4拉链感觉好一点),如果是打底的话建议还是选圆领crew的好。Gamut Sleeveless Shirt(XS)虽然巴塔的C1被我黑得不行,不过这件巴塔的Gamut Sleeveless Shirt却透气好到让我不禁发出一声惊叹,而且无袖版更添凉快,在广州20来度不太热时我会用来搭配纯棉的Polo来穿,出汗以后不粘身干得很快。(我现役的衣服很多都是以前买下来的了,只能尽量提供购买链接)(无袖版已找不到了,官网目前只有短袖版)Gamut这件排汗衣面料采用了两种编织手法,胸前和衣领是类似C1比较慎密的织法,而腋下和整个后背都是mesh knit 网眼针织法(类似鸟 Velox速干衣Libro面料的PK织法)Tag-free的印制标签能增加内衣的舒适度(平常内衣脖子后面的标签都会扎脖子),最小的接缝设计。不是巴塔传统的美产,而是以色列产,面料采用ultra-breathable polyester,混有5%的弹性纤维因此很具弹性,具备基本的UPF 25,衣服仅96g。Gamut是athletic fit版型,作为打底衣服我实在不喜欢紧身设计,没有Patagonia其他短袖速干内衣过紧,过长,过大,闷热不透气,材料不是很软的缺点。巴塔轻薄的内衣都别想外穿跑步或Gym了,因为透亮露点太明显,也可能因为我打底衣服喜欢选白色有关系。实穿3天不洗都没有什么臭味。Gamut高端黑的真人秀来了,请原谅我家LD比较渣的友情拍照支持,激突露点什么的亮瞎眼了没有?&&Capilene 2C2 crew Shirt我主要用于3季打底,适合穿的气温不要超过25度,实际穿下来,在广州比较冷的气候下穿搭上抓绒中层和风衣,一整天都不会觉得闷热或湿热 。即使坐地铁很拥挤大量流汗时,也不会产生沾黏的情况。C2是我比较满意的排汗衣,尤其是等官网5折时入手CP比很高。、,我买的都是老版了,C2 crew新版可以见官网。首先看看面料纤维细节,没纯棉那样平滑,柔软略带有磨砂效果,Open Knit的织法真的很透气(下面真人秀可以看出有点通透的),可以看出里外层不太一样,里层较立体,而表层较平整。容易起球,可以看到我这件穿了1年多就变成都是小毛球了。针脚均密,每英寸标准12个。&C2 bottom精致的裤腰走线,以及手感非常好的腰带(个人感觉不比CK的腰带差,柔软程度甚至更好),patagonia的服装大部分都走低调路线,logo总是似有似无或是藏在不明显的位置,我这老版的C2上衣根本就没有Logo,裤子Logo在腰带上。Capilene系列产地基本都是美国。&裤脚弹力收窄设计,松紧度适中。裆部的三角形设计已经很普遍了,始祖鸟衣服的腋下也采用这种。最后全身C2高端黑的真人兽来了。&&&Capilene 4C4我主要用于冬天保暖。它的布料织法也是我在别的内衣上不曾看过的,表面织法比较光滑慎密弹性良好(我已穿了2年冬天衣服表面很少起球)。贴皮肤的里层则改用业界有名的R.5超细格微绒毛织法,并采用较蓬松和纤细的的低密度布料Power Dry High Efficiency(将其内层的绒毛加长,蓬松度跟Power Stretch类似),内绒面呈现明显的细长方形状,绒毛立体短柱分布在格状区域中,能让弹性和通风量微辐提升,以更蓬松和更轻的布料织法达到更高的保暖及透气效率,C4如此高保暖又做的那么轻量可以说是近代针织工艺的最佳体现。内绒面贴身,触肤感非常舒服,柔软的感觉,丝毫没有非棉面料常有的毛刺感觉,也没有那种乍冷的感觉。表里两面的密度差距可以提升排汗速度,让布料呈现&内干外湿&的隔湿能力。衣服右下有低调的电绣Logo,右下内侧有Polartec的认证标签亮明正身。&(2012年的Expedition Weight版,目前已断货)。小领口有一定的弹性很贴脖,不会像高领勒脖子,冬天又能恰好地阻挡了冷风。不像Stoic的圆领内衣洗几次就松松垮垮的。袖口没做抓袖室内时很方便就可以撩起袖子,沿用了Capilene系列一向的风格,唯一不满的就是里面有个我觉得没啥用指扣穿衣服的时候经常会手指伸到里面去。产地是美国。&C4属于宽松剪裁,很符合人体生理特点让你觉得服帖又不勒,肩膀宽度刚好,腰间略宽松没有鸟Phase和ODLO那么紧身,衣长刚刚好没C2长,袖子只是略长可以接受。实穿体验,衣服弹性好,可以随肢体很自如的伸展运动,出汗时有疏水的感觉,就是衣服不会黏黏地贴在皮肤上,排汗略嫌慢(好吧这也不是C4的主要定位)。高端黑的C4真人秀来了!MerinoWool虽然说美利奴羊毛结构有先天的排汗性,是制作户外内衣的天然原料,但从功能性而言我还是更倾向于化纤多一些,羊毛更适合城市静态保暖,而化纤内衣则动静皆宜,羊毛不像化纤能做到中空因此同等重量下保暖能力偏低,而且虽然说羊毛有天然抑制臭味的能力,但它在出汗或者洗的时候总是有一股“膻味”(我估计那么温顺的羊是不会流汗的),而化纤却一般能做到基本无异味。其实我对不同的美利奴羊毛内衣并没太深入的比较,从Merino 的维基百科介绍等级划分标准是strong (broad) wool 23–24.5&um, medium wool is19.6–22.9&um, fine 18.6–19.5&um, superfine 15–18.5&um and ultrafine 11.5–15&um。户外界最有名的制作美利奴羊毛的厂商是Smartwool和IceBreaker,他们用的都是 18.5 micron superfine及更高等级,而Patagonia merino系列是18.9 micron fine等级听身边朋友评价就比较刺,而鸟RHO LTW的美利奴羊毛面料则注明MAPP (Merino&Advanced Performance Program),我觉得应该不会比Smartwool和Icebreaker的差。美利奴羊毛的内衣我只有Smartwool和Stoic的各一套。Stoic是60% merino,40%涤纶的混合面料,厚度是150g/m2,相当薄(建议不要选这么轻的),作为二线品牌,Stoic的内衣质量实在不值得推荐,当时是S&C闪购特价买的,虽然不贵,但各种起毛,洗后松垮欠弹性,上身不够立体剪裁,而且这品牌的小码上衣也太奇葩大了,已沦为睡衣的待遇,没什么可点评的。&Smartwool我选的是250g/m2的100% merino,据说250-300等级是冬季保暖排汗衣中最好用的等级,个人觉得这个厚薄程度比较合适,可以看到Smartwool羊毛编织是相当细腻,而且不起球。、Smartwool衣服弹性好相当贴身显身材,我穿了2年冬天了一直用丝毛手洗阴干衣服弹性一直保持而且不缩水,就是裤子腰带有点失去弹性到时重新换条橡皮筋就好,弹力收袖收裤脚设计。Smartwool牌子的羊毛内衣还是不错的,但还是那个观点,羊毛内衣不如化纤的内衣好。好吧,全套Smartwool高端黑的真人秀来了。Arc'teryx&PhasicPhasic布料的强项是速干排汗,它是一种疏水纱(Hydrophobic&Polypropylene)和亲水纱(Hydrophilic&Polyester)混织成的排汗布料,其中疏水性纤维可有效的将水份输送给更快干的亲水性纤维,使水分快速蒸发。基于双重纤维结构,同时疏水性纤维里还包含银离子抗菌抗臭,因此Phasic布料能达到速干的效果。在寒冷天气户外活动汗水湿气产生时,Phasic会将汗水迅速的吸离皮肤广泛的散布整件衣服,让汗水以最大的表面积蒸发,迅速的干燥以保持体温避免失温。但Phasic有个最大的诟病,就是不透气显得很保暖,因此Phase AR我觉得只适合冬季使用,0度以上气温毫无压力。台湾有人测试过鸟Phasic SL的透气度CFM竟然只有180,一般夏季排汗衣至少要300以上才会觉得通风散热,所以它只是靠织法扁平化来让人不觉得那么热。就像鸟旧版ether短袖速干衣用的Vivital面料虽然只有250~300 CFM&穿起来却会让人觉得比300多CFM的传统网眼布还来得凉快!有网友晒单评价它是最佳冬季运动内衣。&&采用该面料的Arcteryx Phase系列厚薄程度分为SL、AR和SV几个等级。小弟出于多用途,厚度适中考虑选择了AR,1件是黑色zip拉链款在室内脱了外套单穿也没那么像内衣,活动时可以随时调节通风,1件是天堂蓝的crew圆领款。、腋下拼接Phase SL布料,让腋下易出汗位置更加透气Phase AR版型设计霸道,能恰到好处的塑造身材,连我都觉得S码有点偏窄,尤其是袖子,幸亏衣服富有弹性不会妨碍运动。衣服防臭做得很好,可以连续穿4天都基本无异味。好吧,无耻的Phase AR高端黑真人秀来了。&PolartecPolartec绝对是一家神奇的公司(前身是美国纺织业鼎鼎大名的Malden Mills),其产品线横跨内衣、抓绒、软壳,新面料neoshell甚至还加入了由GTX统领的高端&透气防水布&战场。99年《时代》杂志将Polartec抓绒誉为20世纪里最伟大的发明之一,Polartec抓绒能通过改变不同化纤材料(如涤纶、尼龙和弹性纤维)的织法和结构,一会变成细腻的内衣面料,一会变成耐用的软壳面料。Polartec公司主打的内衣布料有两种,分别是PowerDry和PowerStretch。Power Dry 材质为100%聚酯纤维,具备由(Bi Component knitting)所组合而成的独特的二层织法,内层幼细管状组织能在瞬间把汗水带离皮肤,再送到外层,而外层组织具扩散功能,汗水迅速在布表面扩散开来,加快水分挥发。根据Polartec官网的说法,这样的织法设计会比起一般单层的化纤排汗材质,多出了30%以上的排汗能力,比起传统棉质则快上两倍速度。Power Dry还具备具备抗紫外线能力(UPF 15),大家都知道3K以上的高原紫外线特别强。质材轻具弹性,提供比一般排汗衣缺乏的保暖能力。Power Dry最经典的内衣莫过于前面介绍的Patagonia采用R.5编织法的C4了。Power Dry面料的长裤我选择的是Marmot,主要是抱着尝新看看的心态。(2012年版已断货)织法有点像购物袋的那种网眼布相当透气,裆部采用比较传统的梯形拼接立体剪裁设计,平整车缝线设计。&腰带弹性超好,车缝线密度在平均水平之上。裤脚做了简单的收边但没有明显收窄,但由于PowerDry布料弹性好,上身后脚踝处也不会显松垮。Marmot bottom的真人秀可见前面晒单所搭配的黑长裤。如果说PowerDry面料的长裤,我更推荐Patagonia Capilene的长裤多一些,因为C4的PowerDry布料要更厚更保暖,R.5织法独一无二,还有三角形裆位和弹力裤脚收窄的设计也更合理。Polartec另一种内衣面料Power Stretch相比Power Dry透气性和体感略差,但四向弹性与保暖是其卖点,厚度比PowerDry厚,约为以前P家老CLASS 100厚度。Power Stretch本身是一种介于内衣和中层之间的抓绒面料(Mammut就喜欢把Power Stretch Hard face做成Jacket feel),使用完全紧身的四向弹性纤维构成,双面采用不同织法(类似C4),表面光滑提供抗风及抗磨损作用,内里蓬松柔软起到将汗水湿气排出保持干爽、温暖又轻量的功效。Power Stretch的上衣我选的是鸟的Rho AR,上手第一感觉是那么厚的衣服怎么能做得那么轻。这是前面领子的拉链部份,1/4 zip我认为高度刚刚好也方便调整散热,领子拉起来可以完全包到整个脖子,保证不会让你冷到,小号YKK拉链质感相当好,穿上后完全不会让你的肌肤碰触到拉链。那么贵的内衣领口直接露出绒毛居然没有做收边处理,这是我最想吐槽的地方,脖子触感虽然是柔软,但也非常容易沾毛起毛显旧,就像廉价街边货一样。肩膀位采用平整车缝线设计。 &里层的绒毛就像刚收上来的棉花一样超蓬松柔软(但不如鸟cover和R2的绒毛那么长),相比之下我更欣赏Mountain Hardwear Power Stretch ZIP T内衣里层那种密度高一些的绒毛处理。剪裁相当合身,内衣胸前少有的鸟Logo,让你偶尔外穿也能满足闷骚的需求。实穿体验是Rho弹性十足因此非常贴身活动时几乎感受不到衣服的存在,超强的保暖性绝对是冬天保暖的圣品,就好象能体温循环一样吸附体温并回馈回身体,爬山高运动量的话Rho当内层可能会挺热,我通常爬山会穿Power Dry,在寒冬0度或以下静态为主会穿Rho,如果室外气温只有5度,里头就穿Rho也够了,而且Rho有一定程度的防风就算是单穿走路也不会太冷。室内搭外套穿Rho有时还会闷热,怕热的人估计Hold不住,室内还是Power Dry靠谱。高端黑的Rho真人秀来了,真的超紧身。在认识到PS面料的局限性后,Power Stretch的保暖裤就没再选高大上的牌子,有一次无意在STP上发现这条Kenyon bottoms,相比ARC、MHW、Marmot和BD都有出PS面料的保暖裤但价格起码要50刀以上,这牌子一半都不用,有需要的不妨上STP去找找吧,同品牌PS面料的Baselayer上衣也有。牌子虽然没听过但面料是货真价实的PS料,用的是和Rho类似的传统PS绒毛布,刚好能跟Rho AR配成一套,寒冬时和软壳裤搭配保暖用。车线密度真心不错,只是略嫌车缝线稍厚,裤脚也做了收边处理。唯一要吐槽的就是廉价货没有做什么立体剪裁,全靠PS面料自身的四向弹性来修身,上身效果也不错,跟女人的裤袜一样超有弹性,真人兽见前面Rho搭配的黑长裤。&ODLO EFFECTODLO创办人是挪威的越野滑雪冠军,后来在1988年将产品研发中心移至瑞士,所以一般人都说ODLO是瑞士品牌。ODLO的排汗衣一直都是冬奥运的指定品牌之一,EFFECT保暖材质与特殊织法除了可以迅速排汗以外,内面薄毛绒能保持身体温暖。我买的是WARM等级152022白色款,产地是罗马尼亚,odlowarm是我目前冬季运动排汗保暖内层的首选,是我强烈推荐拥有的1件内衣。&(虽然美国电商也能买到ODLO,不过台湾买价格更亲民,这家台湾电商在某宝有做直销)上手的第一感觉~Wow~,瑞士人怎么能把100%Polyester化纤做的这么出人意料的柔软,绝对是我见过最柔软触感最好的一款内衣,比最柔软的纯棉衣服都不遑多让。初穿起来衣服服贴感觉相当不错,缝线是四排平缝不刮皮肤,而且就算不是运动,静态时也能感觉得到与其他排汗衣(如C2)所没有的温暖感觉。没C3厚,但有测评说保暖度与C3相当,织法没C2那么通透跟一般罗纹布没两样,内面绒毛设计与C4类似非常柔软膨松,但透气度却能达到Patagonia C2 400~500CFM的高等级。ODLO内衣唯一的Logo只有在手臂上有个小标,太内衣Style了,基本没法外穿。实穿体验出汗时内绒毛吸汗比较慢(和C4类似),但是身体却不会有湿黏感,但排汗效率相当高,而且有股凉爽感,感觉像是风吹过衣服透进来的感觉,这就是ODLO这件内衣好穿的原因,难怪被户外届称为保暖内衣之王。出汗后脱去外套10分钟左右内外全干,水洗后在干燥天气两个半小时左右全干。好吧,最后一张真人秀了,共发了38张图片累死我了。最后忠告:这类功能性内衣千万不能碰到魔鬼贴之类的玩意,也禁不住锋利的东西容易钩线,外穿相当不耐操,而且像C2由于孔大机洗还容易起毛,由于是化纤面料最好不要暴晒或者熨烫,否则就毁了,我有双速干袜子就是想快点干用风筒热风吹了一下就报销了。户外代有好料出,以小弟的财力只能败一下这些主流的面料,至于一些非主流的,例如什么羊驼毛(传说中的草泥马)号称比Merino wool更轻更暖,但实在是贵到爆,一件内衣顶一件软壳,已不在承受范围内。希望大家且败且快乐就好!系列预告:1.功能内衣篇2.保暖衣物篇3.硬软壳上衣篇4.硬软壳裤子篇5.户外背包篇6.户外鞋子篇7.户外配件篇8.速干跑步篇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本人和什么值得买共同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文章仅代表作者看法,如有更多内容分享或是对文中观点有不同见解,值客原创欢迎您的投稿。
推荐关注:
鼠标移到标签上方,
尝试关注标签~
相关热门原创
作者其他原创(5)
TAYOHYA 多样屋 多功能妙厨锅
【轻众测】70迈 Midrive D01 70迈智能行车记录仪
盯盯拍 mini3 行车记录仪
Silver Cross pioneer 多功能婴儿推车
荣耀Waterplay 平板电脑
90分金属登机箱米家定制版
赞170评论151
赞217评论419
赞165评论165
赞2074评论1009
赞613评论305
赞1018评论601
赞384评论459
赞296评论242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
用户名/邮箱
两周内免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海口最冷的时候穿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