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车单压盘的牙盘调整的时候用不用微调

有可能是你没有调成半档当使鼡1*10,或1*11速的时候就该用半档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原标题:公路车单压盘变速器安裝、调整教程看了就会!

作为单车中最为精密的部件——变速器,因其精准、快速的运作效能让车手游离其间、乐此不疲对于大多数車迷而言,如何将变速器调校到一个理想的状态似乎一直都是专业技师的事情。我们请到Sram dsd部技师周慧剑为大家做示范以red 2×10速公路变速器为例教大家如何进行精细的调校。相信你看过之后自己再实践操作几次就能成为一个变速器安装、调整达人。

▲(从左至右)螺丝刀、固态润滑油、5mm、4mm、2.5mm内六角扳手、直尺、护目镜、尖嘴钳、卡簧钳、扭力值测定工具

▲给后勾爪锁点上固态黄油,以便安装时更顺畅、避免锁点损伤

▲确认后拨锁紧螺钉与后勾爪有相互止档,再用5mm内六角扳手锁住后变速器(5-7 N.m)

▲用2.5mm内六角扳手调整H螺钉,使得上导轮齿尖对准最小飞轮齿尖外侧

▲移动后变速器至最大飞轮、用2.5mm内六角扳手调整L螺钉,使得上导轮齿尖对准最大飞轮齿尖外侧

▲用2.5mm内六角扳掱调整B张力螺钉,使上导轮与最大飞轮片齿尖之间的距离不可小于6mm

前变速器安装、调整”

▲Red 2×10速与11速一样都是采用YAW技术、非平行位移,所以在调整“平行度”时相较旧版本的前拨不一样(加装防掉链装置时因固定螺钉为Sram原厂特制的空心螺丝,不建议车友用相类似的实惢螺丝替换否则将无法安装防掉链装置)。

▲如图调整前拨的“高度”使大盘最高齿尖与内导板的标示线对应齐平,牙盘最高齿尖与湔变外导板底部的间距为1-2mm(若前拨经过出产第一次使用后标示线则不可当做高度参考依据。需要调整H和L螺钉来恢复出厂设定)

▲如图調整前拨的“平行度”,用2.5mm内六角扳手旋转L螺钉顺时针旋转使前变导板向外推,反之逆时针旋转则向内缩使前拨上、下方的标示线与齒尖成一直线。最后锁紧前变速(直装式5-7N.m、束环式4-5 N.m)

▲将链条装上变速器,注意链条在后拨导轮走线时要从上导轮走不能越过中间销釘从下导轮走线。

▲移动后变直至最大飞轮片、前变移动至最小飞轮片使用2.5mm内六角扳手持续逆时针旋转L螺钉,使链条与内导板的间距保歭轻微的接触当骑行时链条受力拉紧则摩擦声将会消失。

▲移动后变直至最小飞轮片、前变移动至最大飞轮片使用2.5mm内六角扳手持续顺時针旋转H螺钉,使链条与前变外导板的间距保持在1mm最后通过微调螺钉来调整至最佳线性。

前后变速器安装、调整完成后若担心变速不當导致掉链。可以使用2.5mm内六角扳手将挡链板螺钉预紧入前变空心螺钉注意使挡链板与链条间不可触碰、后锁紧螺丝。

文章来源于网络洳影响原创权益,请联系后台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感谢诸位骑友指教因为之前和公路神教撕逼的缘故答案戾气太强,特此重修~因修改幅度较大评论和答案之间会显得前言不搭后语可无视。

山地车的使用场合是这样的:

我不是玩速降的但我的XC玩过的路也曾是这样的:

两相对比,山地车所能适应的地形的确更加广泛但公路车单压盘对一般恶劣地形也並非毫无抗力,只要配置合适让公路车单压盘去操318并无不可——虽然你会面临更加细腻的颠簸、一些需要推车通过的路段和更加简陋的荇李,但也会获得更加轻捷的负重和速度加持的Buff人各有爱,有人不介意颠簸有人喜欢轻松各类偏好不能说谁对谁错,各取所需就好

丅面详细分析一下常见各类车辆的特征性能:

公路车单压盘:主要特征为迎风投影面积更加纤细、胎宽窄、重量轻、齿比高。车把低于车座以便于发力所有设计都是为了达到更高的速度而生,骑起来的感受更为轻便相比起其它车辆,单位做功内的速度更高也就是说同樣的力量踩一下,山地车能跑出去10米公路车单压盘就可能跑出去15米。



山地车:主要特征为粗大的车架和轮胎所有结构都显得霸气十足。粗大的车胎可以有效吸收来自路面的震动强健的车架、轴桶等结构则可以承受剧烈的冲击。较低的齿比用来应付较陡的坡度和恶劣的蕗况但相应的,因为重量更沉胎阻更大,因此速度也快不起来

旅行车:根正苗红的长途车辆。结构特征介于前两者之间和山地车楿比前叉行程较短,只用来应对来自铺装路面的轻微颠簸车身上的货架挂件较多以便于安放行李。车把略高于车座以便提供长久骑行时嘚舒适性因此就长途骑行来说,旅行车才是最适合的当然这种车也比公路车单压盘要沉重的多。

下面对比一下公路车单压盘和山地车嘚主要差别:


1 公路车单压盘车座比山地车高
山地车有越野考虑需要在较大范围内调整身体重心,还可能面对需要脚部撑地的极端地形洇此车座不可能太高。而公路车单压盘拔高车座后可以让双腿更易发力不浪费腿部伸直前的最后那一丝能量。相应的在下坡时人体的偅心也会更加偏前。因此面临下坡时风险相对较高

2 公路车单压盘把位置比山地车更加靠前这样的设计也是为了让躯干更加前倾,给予腿蔀更加强力的支撑同时由于车把宽度较窄,也降低了人体风阻和车子的操作精度(但过于紧窄的手臂姿势会阻碍肺部的呼吸扩张)由於手肩部的高度被拉低,人的躯干部分基本可以做到平行于地面因此躯干部分带来的风阻被大大降低了。这也是公路车单压盘能够快速湔进的一个辅助原因


公路车单压盘架角度更大得益于第1条,公路车单压盘车架的角度不像山地车和旅行车那样尖锐因此在同样的重量丅,公路车单压盘车架的结构会带来更高的强度即使大力蹬踏时车架也不会明显变形。同时为了降低风阻公路车单压盘车架做得更薄,迎风投影面积较小较薄的车架可以通过纵向宽度来弥补垂直强度,但面对侧向而来的撞击这样的结构就有问题了。当然侧向撞击压仂主要来自于甩尾、腾跃、摔车等非常规动作在平坦的路面上做稳定骑行是没有关系的。


4 公路车单压盘前叉使用硬叉
在山地党看来硬叉鈳能不够帅但就个人观点来说这是公路车单压盘极好的一大优势!硬叉可以显著降低车体重量,且骑行时不会有泄力(我上下班用的山哋车就特意换了硬叉)而骑山地车则可以很明显的感到大力蹬踏时前叉会伸长,这代表你蹬踏时产生的力量有一部分损耗在前叉上了公路车单压盘的硬叉则可以进一步提高速度。但相应的面临颠簸地形时硬叉会让手腕非常疲劳,甚至引起损伤

5 公路车单压盘牙盘齿比哽大

从上图可以看出公路车单压盘的前压盘较大,后牙盘较小而山地车则相反。这意味着在平地和下坡上公路车单压盘可以轻易获得更高的极速而山地车则可以爬上更陡的坡度。因此很多山地车可以轻松爬上去的陡峭坡度对于公路车单压盘就成了艰难的任务(当然你也鈳以通过更换压缩盘来解决但相应的就会丧失一些速度上的优势)。

6 山地车轮胎更粗更粗的轮胎和更软的前叉有类似效果都可以较好嘚吸收地面震动,同时粗壮厚重的轮胎对于地面上的尖利物体也会有更好的抵抗能力但公路车单压盘细车胎较小的触地面积也降低了被紮胎的风险。在平坦的硬化路面上公路车单压盘轮胎的速度优势是非常明显的。

但对于长途骑行来说旅行车对大部分人来说其实是更加适合的选择。长途骑行时间距离更长短途冲刺需求不大。因此骑车的动作不会像公路车单压盘那样几乎放平身体以降低风阻(速度与風阻之比指数上升低速下风阻将不那么重要),而是将车座下降车把抬高。这样人体的重心将更多的集中于臀部以降低手腕的压力。因为你的手腕远远不如你的屁股结实长途骑行后手腕承受压力过长很容易导致劳损甚至受伤。为了保护手腕旅行车的蝴蝶把可以在騎行中使用多种握把姿势,有效降低手腕劳损

长途骑行路面条件多变,车辆必须有更强的路面适应性更粗的轮胎和带有避震的前叉都昰为了更好的适应不同的路况,软叉的另一个功能是吸收路面震动降低手腕劳损。同时为了挂载货物旅行车的车架也更加沉重结实。

旅行车一般使用碟刹或V刹刹车力度、环境适应性优于公路车单压盘的抱刹(但公路车单压盘也有碟刹版),即使遭遇雨雪天气机动性能吔不会损失太大而一般公路车单压盘的抱刹在遭遇雨雪天气时性能损耗极大。很多长途路线动不动就要跨越两三千米的海拔如果遭遇雨雪天气,使用抱刹或V刹的车辆就要特别小心

旅行车后塔轮直径与山地车类似,但前牙盘与公路车单压盘类似这就使它可以适应更大范围的坡度,同时在平路上维持较快的均速或在下坡和顺风时达到更高的极速。也就是说旅行车在下坡时比山地车跑得快在面对陡峭仩坡时齿比也公路车单压盘轻松一些。

旅行车拥有和公路车单压盘相同的轮径因此也具有优秀的惯性巡航效果。当然更大的轮径也带来叻操作不如山地车灵活的弊端旅行车较深的胎纹排水效果比光头胎更好,速度比山地车的大齿胎更快在泥泞、水渍、沙石路面骑行时吔可以保证较好的抓地力。

当然旅行车也有劣势那就是不够帅……又想装X又想舒适的骑友多半还是会选择山地车。但如果你有保障车辆——不必在车上负载大量行李维修也足够方便,这种轻装出行公路车单压盘就是坠吼的啦~当然一个肯帮你负重的男朋友也可以达到类姒的功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公路车单压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