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舍瑜伽的课程什么车性价比比较高高吗

创立5个月获1400万元首轮融资,狸舍瑜伽将复制台湾瑜伽社区文化
体育产业生态圈
“我们想涉足体育健身这个行业,走了一大圈,发现没有一个项目的投入成本比瑜伽更低了。”
相比于万众瞩目的健身行业,瑜伽在中国市场的发展路径似乎更为低调,但不可否认,瑜伽对场馆和环境的要求更为宽容,而这对于寸土寸金的一线城市来说,是不可忽视的优势。
特约记者/ 于 宁
编辑/ 郭 阳
近期,瑜伽行业再一次迎来了融资浪潮。2017年10月、11月,小黑裙瑜伽、斯巴顿、桔子瑜伽先后宣布融资消息。
自2015年的O2O健身过后,资本对瑜伽行业似乎更为青睐——
2015年下旬,“随心瑜”完成了1000万美元A轮融资;
2015年底西安“瑜伽你好”获得了100万天使轮投资;
2016年9月,杭州“小黑裙瑜伽”获得士兰创投1000万A轮融资;
2016年7月,桔子运动获得数百万天使融资;
2016年12月,Wake宣布获得2000万A轮融资;
随后“瑜舍瑜伽”也宣布获得2000万pre-A轮融资。
但这也意味着,瑜伽行业虽然不似健身般拥挤,而竞争的确与日俱增。由于场馆坪效有限,企业在资本风口过后,还是要先造血活下来。
日颁布的《瑜伽蓝皮书:中国瑜伽业发展报告()》指出,瑜伽馆面积大部分集中在100-200平,授课群体人数有限,人少价高是必然。而瑜伽馆除了一次性投入,更多的还在于新品课程开发以及教练的培养、进修、招募等,更多的是持续性投入。
高投入就需要高效率。因此传统瑜伽行业必须拥抱互联网,获取新的商业模式和营销渠道。但回归商业的本质,互联网仅仅是用户场景消费体验的补充,企业首先要满足的,是瑜伽用户的实际需求。
生态圈获悉,今年5月刚刚成立的狸舍瑜伽,已获首轮融资,金额为1400万元人民币,投资方为某港股基金。
出身阿里系,瞄准台湾社区文化
狸舍瑜伽的创始人马润龙,2008年就进入了阿里巴巴。曾先后为天猫、美团、支付宝口碑等O2O产品做品牌运营推广,2014年,马润龙跟随刚刚成立的阿里创投团队到了台湾市场。
本意是寻找O2O创业项目,马润龙无意间接触到了瑜伽馆这个行当,还把这门生意从台湾做回了北京。
台湾地区的瑜伽文化,至少要比大陆地区早10年。2004年左右,台湾地区的中小型瑜伽教室已经从都市流行到乡下。地域瑜伽委员会成立,大学推广教育部、小区大学(类似终身学习的多元成人学校)、公办运动中心等团体重心都开始推出瑜伽社团和瑜伽训练场地。
而在以“团体社区”为中心的瑜伽服务日渐完善的同时。结合中医经络学、按摩、双人瑜伽、塑身、减肥、体位与骨架的矫正、儿童瑜伽、办公室瑜伽、懒人瑜伽等课程也开始多元化。
狸舍瑜伽的课程安排
直至2014年,有数据显示,若是以每周练习体位法一次以上或每周从事瑜伽静心冥想一次以上,或每周参加瑜伽活动一次以上来计算,台湾习练瑜伽人口初估应在每周达一百万人以上。
而2014年的大陆市场,正在经历O2O模式的市场争夺战,阿里创投团队去到台湾的目的,就是想在台湾抢夺O2O市场份额。但遗憾的是,台湾市场的互联网环境并不成熟,好的互联网项目寥寥无几。
当时有一家叫做梦想空间的瑜伽创业项目在寻求融资,但与阿里巴巴的创投团队所关注的O2O领域并不相符。不过它所涉及到的台湾社区文化,吸引了马润龙。
“当时他们在新竹已经有一家馆了,刚开始做两三个月,运营的不太赚钱,但用户群体已经有了,这个馆的课程符合社区人群,像中老年的印巴瑜伽、儿童瑜伽这类。我就觉得可以围绕这群人整合整个社区服务。”
2015年,马润龙和合伙人共同出资近40万元,入股40%。开始做这个社区属性的瑜伽馆运营。
相对来说,社区用户的瑜伽需求多数都在减脂、塑形、理疗等,梦想空间当时提供的周边打包服务,如训练营、长期训练营、健康餐饮、美容等,服务整个社区。
而瑜伽馆的选址在有社区活动中心位置的一楼,面积在200坪以内,有的社区会匹配户外花园。
值得一提的是,单个场馆内除了日常瑜伽课之外,也会与临近的武术教练、跆拳道教练合作开一些业余课程。合作模式一般是场地出租或老师兼职。包括美容合作服务,当时的合作伙伴是台湾“新氧”。
当时的场馆经营到后期,已经成为了社区服务中心,一些社区福利的服务,医疗、金融师、理财师等都会直接在馆里服务,这对于社区本身有一定的利好作用。而瑜伽馆的利润来源并非是瑜伽课程,而是周边训练营、餐饮、营养师等匹配服务。
很快,第二家社区服务式瑜伽馆在新北开业。但在开到第三家馆、第四家馆的时候,马润龙意识到了这个运营模式的问题。
“因为台湾的互联网环境不好,馆多排课也多了,老师就要来回跑,很乱。一些餐饮的东西,也很难及时知道不同场馆的存货状况,因为没有库存系统。就算你做了一个系统出来,用户也不会用。”
没有互联网系统的辅助,多家场馆的服务很难标准化,运营成本和人员成本也日渐加重。2016年中旬,马润龙决定,回北京做这件事。在台湾这一年半,他自己从瑜伽馆获利超过一百万元。
但与台湾社区文化不同,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社区流动人口过多。社区文化不厚重,再加上互联网环境崛起,桔子瑜伽、瑜舍瑜伽等以社区瑜伽为驻足点的瑜伽馆不在少数,市场竞争实在不小。
定位社区经济,打包售卖周边服务
2016年10月,为了解国内瑜伽用户的消费习惯和市场状况,马润龙回到北京的第一份工作,是互联网瑜伽品牌OMCAT的运营总监。
而在随后的2017年,瑜伽行业进入飞速发展时期——
OMCAT在北京SOHO区开了三家线下场馆;
上海起家的瑜舍瑜伽将工作室开到了北京;
桔子瑜伽成立了天津分公司;
传统瑜伽培训中心优胜美地孵化了新品牌YOYOGA;
Wake瑜伽在CBD开了线下场馆……
除此之外,诸多健身房品牌也将瑜伽作为独立产品推出。
用户需求上升,再经资本催熟,就像2015年的O2O健身一样,瑜伽行业真金白银的市场争夺战才刚刚开始。马润龙的狸舍瑜伽也是在这一年5月成立,至今为止,已经在北京开了两家线下场馆。
由于瑜伽具有一定的文化信仰,即便是面临市场竞争,瑜伽老师也具备自带流量的属性。但传统瑜伽品牌已经具有教培属性和权威色彩,仅从市场对高质量瑜伽老师的需求看,传统瑜伽品牌的地位暂时还不会被轻易撼动。
那么对于新兴的、服务于普通用户的瑜伽品牌来说,吸引用户重复消费则更为重要,而课程的实用性和服务体验则是核心。
马润龙认为,社区用户的好处,是长期居住的用户对附近的场馆信任度比较高,用户的社交圈近、去馆里的时间成本很低。但这样的社区,也需要是配套服务完善、流动人群较少的中高端社区。
“商区的瑜伽工作室地租过高,而且下班时间过后流量几乎是零。创业园区是一个相对不错的选址,地租也相对便宜,但目前已经被健身工作室抢占了。”马润龙说。
因此与当初的梦想空间类似,狸舍瑜伽的定位,是服务于社区用户。根据社区用户的减脂、塑形、理疗等需求,匹配提供训练营、健康餐饮等产品。
而在课程服务之外,狸舍瑜伽创始人的基因还为这个团队带来了跨界元素的整合。
品牌推广,整合娱乐跨界元素
马润龙的合伙人大明,是一名制片人。
两人在接受采访时,大明告诉记者,选择做瑜伽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体育行业的政策扶植;另外一个,是成龙的《功夫瑜伽》给他的启发,瑜伽同属文化领域,通过流量平台推广一些BGC小视频、主题性的网络电视剧、瑜伽求学真人秀等,把传统的瑜伽行业赋予IP属性,是他看到的可能性。
狸舍瑜伽的两位创始人
在他们看来,把门槛降低、更接地气、更符合现代人的消费观念,是发展这个项目的前提。目前,狸舍瑜伽正在筹备与高校的合作,以社团瑜伽+校园健康餐饮的方式打通校园消费人群。
据了解,狸舍瑜伽的首家场馆位于望京。除了私教课程,馆内每日提供3-4节课程,按次收费,每节课可容纳10人。其线上通过购买随心瑜的SAAS服务系统宣传推广,线下与饿了么达成合作,附近长期稳定的外卖消费群体在收到外卖的同时,也会直接收到狸舍瑜伽的折扣卡或体验卡。
狸舍瑜伽与外卖平台展开的合作
马润龙认为“社区的租金相比商区要低得多,中高端社区的常住人群有老人、有儿童,包括上班族,这些人来我这的成本就一个下楼的时间。我一家馆赚这些人的钱就足够了。”
而瑜伽这项运动的特点在于,师生间的关系颇受重视,瑜伽习练者对老师的忠诚度非常高。桔子瑜伽的创始人张文龙曾对记者表示,“瑜伽馆还是更适合夫妻式运营,就是小工作室的状态,因为它的体验属性很强,这也是我后来做加盟的原因。”
因此,虽然社区内小型瑜伽馆的房租相低,用户群体稳定,适合标准化运营。但场馆一但开始扩张,狸舍瑜伽并不倾向于过重的直营模式,只是加盟合伙人的选择会更倾向于瑜伽老师。
而据透露,完成此次融资之后,资金将主要用来尝试更多可以跨界尝试的机会。在马润龙看来,快速开馆并不是最重要的,将瑜伽课程体系和周边的训练营、健康餐饮等产品做好,用产品和体验吸引用户,是用户买单的核心。
2017年底将至,但对于在资本浪潮中奔波的创业者来说,有关征服市场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特约记者:于宁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体育产业生态圈原创稿件,欢迎转发,未经授权严禁转载,寻求转载请添加圈哥微信(ID:tiyuchanyeco)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2被浏览21分享邀请回答暂时还没有回答,开始写第一个回答《好看》依托百度技术,精准推荐优质短视频内容,懂你所好,量身打造最适合你的短视频客户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狐小狸史课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