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山地车爬坡齿比时头疼是啥原因

查看: 966|回复: 2
山地自行车爬坡时身体各个部位注意要素与技巧
& && &&&你是否在面对爬坡时心中有难以克服的障碍?爬得心跳加速、爬得肌肉疼痛、爬得呼天抢地、爬的姿势变形……放轻松,在力量还未完全建立之前,一切再从正确的姿势从头开始,这会让你在爬坡时更快并且更轻松!
0.jpg (118.28 KB, 下载次数: 0)
13:29 上传
头部必须能抬起看前方的路况,切忌將头低下的“埋头苦干”,不但会有安全问题,也會影响到你的呼吸顺畅。
爬坡时腹部的出力并不明显,但实际上腹部扮演着支撑的角色,就是当爬坡时腹部两侧有绷住的感觉,这就是腹部在支撑了上半身的出力,同时扮演平衡的角色,腰腹部力量不足的骑士在爬坡时姿势的平衡反应较差,应该以仰卧起坐、后仰伸展来补强此区域的力量(第30期冬季重量训练中曾试范)。
在适当的座垫高度前提之下,找到座垫前后位置以及座垫翘起的多少是非常重要的,一般而言,座垫中心会在齿盘的后方,但确实的位置就因人而异,必须多尝试,另一方面,座垫翘起的幅度多半是以座垫前后端呈水平为基准,以座垫凹下的鞍部去符合骑士的股部,便每个品牌的凹下的程度并不同,也是要使用者去适应。
爬坡踩踏时尽量以膝盖靠近上管的姿势踩踏,这样一来在下踩动作时才能够利用到大腿及股外侧的肌肉,如果你习惯將膝盖在踩踏时远离架,无疑是在浪费你的力量。
当你骑山地爬坡时以站姿骑乘时,手掌的位置应该压在煞手上会比较轻松,想要像Pantani一般的握下把站姿爬坡前进并不容易,因为重心向前时更弯的腰背部受力更大,加上头部的角度让呼吸也不容易,这招只有在攻击时比较用的上。
使用站姿骑乘山地爬坡的目的有几个:1、坡度变陡时2、攻击你的对手3、变换姿势让其他肌肉放松;想像你是在上跑步一般,但不同的是在往前跨步开始下踩至底部死点之后,也必须注意到上拉时也要出力以维持平衡,这是与跑步最大的不同点。
保持背部平坦才能使下背部的肌肉及腹部侧面的肌肉使得上力量,如果你无法让背部自然变成平坦,那么你可能选了一台太小的自行架或太短的龙头。
保持胸部不在緊缩的情况,就如同你上下楼梯时一般自然,紧缩的胸部会因为扰乱横隔膜而影响到呼吸,使得能量转换的效率降低。
保持手肘略为弯曲,当腿部向前出力时,手部可以平行的往后拉同时出力,这会让你的全身同时有效率的作动;站姿踩踏时,手拉的动作变成往后上方,并且配合脚部往下踩踏的力量作单独轮流出力。
臀大肌是人体最大的肌肉,并且延伸至大腿后肌,以坐姿爬坡时若能运用到此处的肌肉便会更有效率,出力的感觉是与你由椅子上紧靠腿部力量准备站起来时的感觉类似,在上要做到这样的出力则必须注意到回转后勾的动作,但必须配合高,以免伤及脚后跟的肌腱。
事实上,爬坡的训练是没有秘诀的,但在爬坡的路段是考验实力最佳的时刻,在爬坡时,每个骑乘者的条件皆于平等,选手的力量、心肺功能在此表露无遗,而爬坡骑程的训练过程中肌肉力量及心肺功能,更是必须按步就班的去建立,这与使用齿轮比的轻或重、踩踏回转的快或慢、训练路线的陡或缓……,都有着绝大的影响关系,但是在爬坡时利用以上身体的十个部位作为检测,能够帮助你的骑乘建立在一个良好的基础。
转载请注明出处:/thread-.html
喜爱cannondale 山地车。。。
0.jpg (1.41 KB, 下载次数: 0)
13:30 上传
1.jpg (252.5 KB, 下载次数: 0)
13:30 上传
0.jpg (1.25 KB, 下载次数: 0)
13:30 上传山地车越野知识:前叉需要爬坡开关而不是锁死
查看: 23038|
评论: 0|查看:23038原作者: Josh Patterson(夏荣海 译)|来自: bikeradar
  前叉带有锁死功能已经不奇怪了,这对于120mm以下的前叉是有效的,但是中等行程的前叉(120-160毫米)是不需要锁死功能的,它们需要的是爬坡开关(Climb Switch)。  不久之前避震器厂商Cane Creek发布了一款新的Double-Barrel气压避震家族成员——DBinline,这让我想到第一次Cane Creek的DBair CS后避震器。  Cane Creek的爬坡开关(Climb Switch)是一个小的控制拨杆,它能够让你的骑行品质产生很大的不同。当启动开关,它可以约束阻尼油通过回弹和压缩油路,让避震的压缩变慢还有让回弹速度更好的匹配爬山时较慢的速度。这样当曲柄碰到障碍时骑手就不会弹离车座,在越野爬坡时车轮也不会从障碍物上弹起。  这时我就会想,“为什么之前没有人这么做?为什么避震前叉不能像这样。”  在我看来爬坡开关是个未被承认的技术创新,大多数骑行者都关注在如何提升自行车的下坡性能,在这方面前叉和避震都推向它们的极限,这决定了骑手的胜利和失败,至少当在耐力赛和速降赛上是如此。  对于XC竞赛来说,一个固定的锁死功能允许骑手站立骑行和冲刺到无氧状态。但是对于避震前叉来说,特别是超过120毫米行程的前叉,我们不会在每个周末用来竞赛,我们需要找到它的好处。  如果你只是爬平坦的防火道,这个技术并不是你需要的,但假如你在陡峭又崎岖的越野道上爬坡,或者你要通过纠缠在一起的树根,你会感谢避震前叉带给你的好处,合上控制杆,可以同时稳定的上升和慢慢下降。  安装中等行程(120-160毫米)的避震前叉是游戏的妥协,你可以在爬坡和下坡中获得均衡的性能,虽然在两头都损失了最理想的性能,但这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事情,不是吗。假如在爬坡时前叉的回弹过快,这个前叉将会弹离障碍物,当你下坡时假如前叉的回弹过慢,前叉受到的冲击将堆积起来,前叉将变得越来越慢,只到最后没有时间伸展来应付连续的冲击。所以说,爬坡和下坡并不能使用相同的回弹设置,但现在的前叉并没有专门针对爬坡和下坡独立的回弹调节。  大多数骑手有他们自己的方法,他们设置前叉使用少一点的回弹阻尼(快速回弹)来针对下坡,另外增加两格的回弹阻尼(在RockShox前叉上就是往乌龟方向调)来针对爬坡。但除非你每次越野都根据地形来调整前叉底部的回弹旋钮,这太麻烦了,你只能找到一个可以忍受的设置。  这时避震前叉上真正的爬坡开关将派上用场,它将允许骑手调节他们的前叉来最优化下坡性能,当开始爬坡时又可以提供一个模式进行切换。  一个“爬坡模式”并不仅仅是锁死前叉,它还是调节前叉的性能来匹配爬坡的要求。爬坡速度要比下坡慢很多,因为慢速骑过石块和树根产生的冲击,前叉需要使用慢速回弹来响应。前叉不需要被锁死,但是它需要足够的稳固让骑手能征服高山。  我们只需要从一个真正“全山地”避震前叉上的一个小拨杆,因此如果前叉制造商推出一个拥有真正爬坡模式的前叉,这将会吸引我去购买。
本文标题:
本文地址:
上一篇:下一篇:
刚表态过的朋友 ()
最新自行车文章
热门自行车文章
自行车知识问答
自行车论坛热帖
自行车论坛新贴
站长推荐 /2
经常有新人买了新车,问我该买些什么装备
作为一个业余的爱好者,我曾经也在装备的选择里迷茫过,也买过很多不适合自己的装备,玩了这么多年后,终于也有了一些小小的理解。
2017年骑行西藏的车友陆续就要出发了,很多车友正在紧张的准备,还有很多车友迷失在不知道怎么准备中。。。根据本人骑行川藏和开店两年多的经验,给大家推荐一些骑行西藏的装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骑自行车上坡时跟平路骑行时的有趣的差异,有人能解释吗? - 知乎117被浏览74286分享邀请回答23834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399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2 个回答被折叠()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查看: 2487|回复: 51
大家骑行中是如何爬坡的?有什么技巧么?
俺没出过门,只在城市的马路上溜达,可惜了俺的山地...
我说的爬坡就是上桥,在路过友谊路上的那个友谊桥时,需要上桥,真的是好累,腿都酸了,上气不接下气...也许是我不经常爬或者没技巧的原因吧...
每次我是用前2后8(24速)冲上桥,骑一段后前2后7,再骑一段最后前2后6终于上来了,这个过程中胳膊和手会用很大力气,腿脚就不用说了,身体有点左右晃,对了,牙齿也在用力,咬牙切齿么...总之爬上桥不轻松啊!
大家可以说说自己的技巧,我也可以好好的参考下,好及时纠正自己。
那个桥我每次都是摇车上去,然后就精疲力尽了
一直摇上去啊,你的腿够厉害,我是坐骑上去的...&
再陡的桥和转山比起来都可以忽略不计。1-1蹬起来都精疲力尽,那才叫坡,那才是享受。保持正确的骑行姿势,始终给双腿保持相同的压力,用频繁的变速来调节。菜鸟的一点点转山体会。
无论任何天气,每天坚持骑行30--50公里,一年之后什么路况都是浮云了!
像动画片里那样?哈哈,太搞笑了...&
下大雨也骑啊!一个闪电,咔嚓~~~糊了……&
府君山 发表于
再陡的桥和转山比起来都可以忽略不计。1-1蹬起来都精疲力尽,那才叫坡,那才是享受。保持正确的骑行姿势,始 ...
府君山说的对,正确的骑行姿势,合理的分配体力,充分利用车辆的性能,再加上坚定不移的信念……欧了!
其实呢,恕我直言,对于楼主来说,在这里说什么都是白说,你来跟我们爬一次山,就什么都明白了
不去……会累死的~~&
贾老师可能还不知道我的另一个爱好就是徒步爬山,所以我很期待能和大家去骑行爬山,很期待...&
府君山 发表于
再陡的桥和转山比起来都可以忽略不计。1-1蹬起来都精疲力尽,那才叫坡,那才是享受。保持正确的骑行姿势,始 ...
嗯,有道理,我打小在山区长大,还比较了解山路,现在我总感觉自己的骑行姿势有问题,左右腿受力不均,右腿受力较大,如果连续骑10㎞左右,偶尔会感觉右手腕发麻,稍休息一下就好了,我时常有意识的去提醒自己纠正这个问题,可能我的车座还是有点低...
你的体会对我很有帮助,多谢!
徒步登山和骑车爬山完全是两码事……其中道理自己想想,还是那句话:你爬回试试就知道了&
独行杀手 发表于
无论任何天气,每天坚持骑行30--50公里,一年之后什么路况都是浮云了!
强度不一般啊,以我现在的情况还达不到,不过,我给自己定了一个任务,每周完成100㎞,半年后应该有所进步吧,呵呵...
甲骨文盲 发表于
府君山说的对,正确的骑行姿势,合理的分配体力,充分利用车辆的性能,再加上坚定不移的信念……欧了!
嗯,他的体会对我很有帮助。
甲骨文盲 发表于
其实呢,恕我直言,对于楼主来说,在这里说什么都是白说,你来跟我们爬一次山,就什么都明白了
贾老师的话才是一针见血,这经验得需要自己去实践和慢慢总结。
一定认真,但是拒绝拼命。 ——姚若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山地车爬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