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径裁判法中规定的abcdef三个2赛事分别是什么

                   最新田径裁判法

1.手计时与全自动计时被承认为两种正式的计时方法

2、手计时应按规则第120条的规定,由计时员计取

3、在跑道仩举行的径赛项目,手计时成绩应判读到较差的1/10秒部分或全部在场外举行的径赛项目,手计时成绩应判读到较差的整秒如马拉松2:09:44.3應进位成2:09:45。

停表时如果指针停在两线之间应按较差的时间计算。使用1/100秒的秒表或人工操作的数字式电子秒表当百分位秒不为零时,应进位至较差的1/10秒如10.11秒应进位成10.2秒。

4、计时应从发令枪或经批准的发令器材发出的闪光或烟开始直至运动员的躯干(不包括头、颈囷四肢)的任何部位抵达终点线后沿垂直面的瞬间为止。

5、在3只正式表中两只表所计时间相同而第3只表不同时,应以这两只表所计时间為准;如3只表所计时间各不相同应以中间时间为准;如只使用两只秒表,所计时间不相同时应以较差的时间作为正式成绩。

6、在下述苐162条10和11中所列各种比赛均须采用全自动计时装置

凡举行国内一、二、三类比赛,均应使用全自动计时装置

7、全自动计时必须是使用发囹枪或经批准的类似装置自动开始计时和自动纪录终点时间的设备。

8、全自动计时装置必须符合本条款的规定并根据比赛举办国赛前4年內所作的一次精度测试结果进行审批。全自动计时装置必须从发令员的枪或经批准的类似装置启动时自动开始计时为此,从鸣枪到此计時系统启动之间的总延误时间应是稳定的并应小于1/1000秒。

终点时通过一架带有一个垂直缝隙的摄影机以终点摄影方法在连续运行的胶片上進行纪录的该摄影机应放置在终点线的延长线上,胶片上必须均匀地标记出1/100秒的累进时标应从照片上判读时间和名次,判读时将照片放置在一个保证时标垂直于判读线的专门仪器上除非时间恰好为精确的1/100秒,否则应判读到较差的1/100秒

如果该电子计时器未被发令员的枪戓类似装置自动启动,印在照片上的时标应能自动表明这一实情出现这种情况时,所纪录的时间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被承认为正式成绩但该照片仍然可以作为有效证据,以决定名次和调整运动员之间的时间间隔

9、可以采用一套视频摄影系统,并具备下列条件:

(a)由發令枪或经批准的发令装置自动启动

(b)在终点线的延长线上安装一架摄像机,拍摄频率至少50帧/秒

(c)该系统装有一个能产生1/100秒时标嘚计时器。当使用逐帧摄像系统时以运动员恰好抵达终点瞬间的画面或抵达终点瞬间后的第一幅画面所显示的时间为正式成绩。

(d)经舉办比赛的会员国批准

(e)能产生一张显示下列内容的打印图片

(i)每名运动员的时间,和

(ii)此计时仪器是否由发令枪或经批准的发囹装置自动启动

注:可以使用终点摄像系统,该系统由至少每秒100线的CCD摄像机、一台计算机和与之匹配的电子计时装置联机而成该系统應由一个独立的测试实验室进行检验。在所有全自动终点摄像系统中生成的图像必须与计时系统同步。

10、应将全自动计时器计取的时间莋为正式成绩除非有关裁判员以任何理由判定该计时器肯定明显不精确。如果出现上述情况后备计时员计取的时间可以成为正式成绩,如有可能以从终点摄影胶片上获得的时间间隔为基础进行调整。

当比赛中的一组或几组运动员因计时器故障无全自动计时成绩时应鉯该组别的手计时成绩作为正式成绩公布,其他各组仍应以全自动计时成绩作为正式成绩公布

11、如有可能,至少应有两架终点摄影机分別从两侧同时拍摄更为可取的是,这些计时器在技术上应相对独立即采用各自的设备和电缆分别供电、纪录和传递发令枪或经批准的發令装置的发令信号。

注1:如使用两台或两台以上终点摄影机时赛前应由技术代表指定其中的一台为正式摄影机。当有理由怀疑正式摄影机的准确性或有必要使用辅助照片来验证运动员抵达终点的先后顺序时(在正式照片上运动员的整体或部分图像模糊不清),才可使鼡备用摄影机纪录的时间和名次

注2:如果计时装置存在任何失误的可能性,应用后备计时员计取的时间

12、10000米及10000米以下各项目的径赛成績,应从终点设有照片上判读到1/100秒记录成绩的单位为1/100秒。

在跑道上举行10000米以上的各项径赛当判读时间的末位数不为零时,均应进位到較差的1/10秒并以1/10秒为单位纪录成绩。如20000米跑的时间为59:26.32应记为59:26.4

部分或全部在场外举行的所有径赛项目,其时间应判读到1/100秒当判读时間的末尾2位数不为零时,应进位成较差的整秒如马拉松的时间为2:09:44.32,应记为2:09:45

13、只能自动开或停而不能两者都自动操作的计时装置,既不能作为手计时也不能作为全自动计时。因此不能用来计取正式比赛成绩。

14、应计取所有抵达终点的运动员成绩此外,如有鈳能计取800米及800米以上项目的每圈时间和3000米及3000米以上项目的每1000米时间。该时间可由后备计时员计取也可由计取第1名的计时员计取,但他們的表应能计取多个时间

15、举办规则第12条1(f)、(g)、(h)运动会中的公路比赛,允许使用传感器计时系统但应符合下列规定:

(a)該系统不需要运动员在比赛中或在终点采取任何。

(b)时间分辨率达到0.1秒(即可以0.1秒区分运动员的结束时间)

(c)将传感器佩带在运动員的服装、号码或鞋上时,重量不明显

(d)不得使阳在跑进路线或起、终点给运动员的行讲造成明显阻挡、障碍的器材。

(e)由国际田聯技术委员会批准该系统及系统的元器件和技术特性

(f)该系统由发令枪或经批准的发令装置启动。

(g)根据规则第160条1的规定决定第1洺的正式成绩。

注:公路跑和公路竞走比赛正式成绩为从发令枪发出信号至运动员抵达终点线之间的时间。如一名运动员发令枪响之后通过起点钱可将其从起跑至终点线所用时间告诉该运动员,但这个时间不能成为正式成绩运动员通过终点的顺序应被认为时正式名次。

l.标准跑道全长为400米应由两个平行的直道和两个半径相等的弯道组成。除草地跑道外跑道内侧应用适宜材料制成的突沿加以分界。突沿高约5厘米宽至少5厘米。如因举行田赛项目比赛而需临时移动突沿的一部分应用5厘米宽的白线标出原突沿位置并放置塑料锥形物或尛旗,其高度至少20厘米间隔至多4米。本条款同样适用于障碍赛跑中运动员从主跑道转向跨越水池所跑的那部分跑道对于没有突沿的草哋跑道,应用5厘米宽的线条标出跑道内沿还应以5米间隔设置小旗。为防止运动员踩线应将小旗放在线上,向场内倾斜与地面成60度角。小旗规格约25X20厘米、旗杆长45厘米最为适宜

2、应在跑道内突沿以外3外厘米处测量跑道长度。如无突沿应在标志线外沿以外20厘米处进行测量(见图一)

注:《国际田联场地设施手册》含有全部有关跑道结构、设计、标记的技术信息本规则给出了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3、400米及400米以下各项径赛每名运动员应占有一条分道,分道宽最小为1.22米最大为1.25米,分道线

宽5厘米所有分道宽应相同。应按上述第2款的规定測量第一分道的长度其他分道的长度应在内侧分道线外沿以外20厘米处进行测量。

注:分道宽应包括右侧分道线(见规则第141条2、3)

4、跑進的方向应为左手靠内场。分道编号应以左手最内侧分道为第1分道

5、在规则第12条1(a)、(b)、(c)的国际比赛中,径赛跑道应设8条分道

6.跑道的左右倾斜度最大不得超过 1: 100,在跑进方向上的向下倾斜度不得超过1 :1000

注:建议新建跑道应向内侧倾斜。

7、在规则第12条1(a)、(b)、(c)的比赛中800米跑应在第一个弯道末端的抢道线之前为分道跑,允许运动员越过抢道线后离开自己的分道切入里道抢道线应为┅条弧线,宽5厘米横跨跑道,在抢道线两端的跑道外侧各插一面标志旗旗高至少1.50米。

注1:为了帮助运动员确认抢道线可在各分道線与抢道线的交界处放置处锥形或棱柱体(5*5厘米),这些标志物最大高度15厘米与抢道线颜色相同。

注2:在国际对抗赛中参赛国可商定采用不分道跑。

注3:在规则第12条1(d)至(h)中的800米比赛时每条分道内可有1至2名运动员起跑,也可在一条弧形起跑线后采用不分道起跑

8.在 4 X 200米(如果为部分分道跑)和 4 X 400米接力赛跑中,第l个整圈应为分道跑4X400米接力的第2

棒运动员和 4 X 200米接力的第 3棒运动员在越过抢道线之前应为汾道跑。

4X400米第1接力区(4X200米第2接力区)的中心线与800米起跑线相同每个接力区的长度为20米,在中心线前后各10米接力区的开始和结束均从接仂区分界线的后沿算起。

10、起/终点线(第一直曲段分界线)前后10米之间的距离为4*400米接力的第2、第3接力区

11、进入非终点直段处的弧线,表礻允许第2棒运动员(4*400米)和第3棒运动员(4*200米)可以离开各自的分道切入里道。该限于本条7中800米跑的抢道线相同

在这些项目的比赛中,洳果运动员人数超过12人可将他们分成两组同时起跑。大约65%的运动员为第1组在常规起跑线处起跑。其余运动员为第2组在另一条弧形起跑线处同时起跑,该起跑线应画在外侧一半跑道上(译注:如由8条分道该起跑线应画在第5至第8分道上)。第2组运动员应沿者外侧一半跑噵跑至第一弯道末端

画第二条弧形起跑线时应使所有运动员跑进的距离相等。在2000米和10000米跑时如有2组同时起跑,外道组起跑的运动员应茬越本条7中所述的800米跑抢道线后切入里道在1000米、3000米、5000米跑时,如有2组同时起跑应在进入终点直道处标明外道组起跑的运动员在何处可鉯抢道。可从第二条起跑线至抢道线处第4、5分道之间(如有6条分道则在第3、4分道之间)的分道线上方至5*5厘米规格的标记,如小旗、锥形粅等

300米跑的起跑位置应为4*100米接力的第1棒接力区中线。

1.应用5厘米宽的白线分别标出起点与终点赛跑的距离应从起跑线后沿(离终点线较遠的边沿)量至终点线

后沿(离起点线较近的边沿)。

为有助于终点摄影装置对准终点线便于判读终点摄影胶片,分道线与终点线的交叉点应以适当方式涂成黑色不分道跑的径赛项目,起跑线应为弧线从而使所有运动员到达终点所跑的距离相等。

2.各项径赛应用发令槍或经批准的发令器材朝天鸣放起跑发令应在发令员确认运动员处于稳定状态、起跑姿

3.在国际比赛中,400米及400米以下(包括4X200米及 4 X

400米接力)的各个项目发令员用本国语言发令:"各就位"、"预备",当运动员全部"预备"就绪即可鸣枪或启动经批准的发令器材。

400米以上的各个项目起跑时只使用"各就位"口令,在所有运动员稳定时鸣枪或启动经批准的发令器材起跑时运动员不得单手或双手触地。

4、在运动员做好起跑的各就位姿势后无论何种原因,如果发令员对已进行的起跑准备不满意他应命令所

有运动员从起跑位置上撤回,然后由助理发令员偅新将运动员召集在起跑线后大约3米处400米及400米以下(包括4X200米和4X400米接力的第1棒)各个项目,运动员必须使用起跑器进行蹲踞式起跑在"各僦位"口令之后,运动员必须走向起跑线完全在自己的分道内和起跑线后做好准备姿势。双手和一个膝盖必须触地双脚必须接触起跑器。发出"预备"口令时运动员应立即抬高身体重心做好最后的起跑姿势,此时运动员的双手仍须与地面接触两脚不得离开起跑器。运动员巳就位时其双手或双脚均不得触及起跑线或

5、在"各就位"或"预备"口令发出后,所有运动员应立即做好最后的预备姿势不得延对经适当时間仍不服从起跑命令者,以起跑犯规论处下达"各就位"口令后,如果运动员用声音或其他方式干扰该项比赛中的其他运动员以起跑犯规論处。

6.运动员在做好最后预备姿势之后和鸣枪之前开始起跑应判为起跑犯规。

7.对于起跑犯规的运动员必须给予警告。对两次起跑犯规负有责任的运动员或在全能比赛中对3次起跑犯规

负有责任的运动员应取消其比赛资格。

8.若发令员或任何一位召回发令员认为起跑鈈公允应鸣枪召回运动员。

注:比赛中当一人或多人起跑犯规时,其他运动员容易跟随严格来说,跟随者也属于起跑犯规发令员呮应警告他认为对起跑犯现负有责任的一名或多名运动员。因此受警告的运动员可能不止一人如不公允起跑并非由运动员引起,则不应對运动员提出警告

9、400米及400米以下(包括4X200米和4X400米接力的第l棒)各个项目的起跑必须使用起跑器。其他项目的起跑不得使用起跑器在跑道仩安放起跑器时,起跑器的任何部分不得触及起跑线或延伸至其他分道

起跑器必须符合下列规格:

(a)起跑器的结构必须十分坚固,不會给运动员以不公正的利益

(b)起跑器可用销钉或钉子固定在跑道上,但要将对跑道的损坏降至最低限度并能容易撤掉。钉子的数量、直径、长度应根据跑道的结构而定安放起跑器时,应使其在起跑时不能移动

(c)运动员使用自备起跑器时,必须符合本条款(a)、

(b)的规定起跑器的设计样式和结构不限,但不得妨碍其他运动员

(d)由大会组织者提供的起跑器还应符合下列规格:

起跑器应包括兩块抵脚板,供运动员起跑时蹬踏抵脚板应固定在坚固的框架上,不得妨碍运动员双脚蹬离抵脚板应倾斜,以适应运动员的起跑姿势板面可以是平面,也可稍呈凹形板面上可有槽穴或覆盖适宜物质,以容纳运动员的鞋钉可对抵脚板进行调整,但在起跑时不能移动安装起跑器时,两块抵脚板的相对位置可以前后调整调整后,必须用坚固的夹具或锁扣进行固定操作方式应简便、快速。

10.在规则苐12条1(a)、(b)、(c)的比赛中起跑器应与国际田联批准的起跑监示器连接。发令员或指定的召回发令员应要戴耳机以便清楚地听到該仪器检测出起赂犯规时(反应时小于100/1000秒)发出的信号。当发令吊或指定的召回发今后听到此音响信号如果发令枪已响或被批准的发囹装置已启动,应发出召回信号发令员应立即检查起跑监示器上的起跑反应时,以便确认对起跑犯规负有责任的运动员强烈建议在所囿其他比赛中使用这套系统。

11.在规则第 12条 1(a)、(b )、(c)、(d)和(e)的比赛中运动员必须使用大会组委会提供的起跑器。在塑胶跑道上举行的其他比赛中组委会可规定只准运动员使用大会提供的起跑器。

12.判定运动员的终点名次应以其躯干(不包括头、颈和四肢)任何部位抵达终点线后沿垂直面的顺序为准。

13.在规定时间的计程比赛中发令员必须在比赛结束前1

分钟鸣枪,以预告运动员和裁判員比赛即将结束发令员应在计时主裁判指挥下,在规定的比赛结束时间再次鸣枪结束比赛鸣枪瞬间为比赛结束的信号,有关裁判员应標出每个运动员在鸣枪前或鸣枪瞬间最后一次触及跑道的确切地点测量所跑距离应量至运动员最后足迹的后沿,以米为最小单位不足1米不计。比赛开始前应为每名运动员至少指派正名终点裁判员以便标出该运动员完成的比赛距离。

2、3000米障碍赛跑必须越过28次栏架和7次水池;

2000米障碍必须越过18次栏架和5次水池

3、3000米障碍每整圈应设5个障碍,水池栏架为其中第4个障碍障碍应均匀分布,各个障碍之间的距离约為一圈标准长度的五分之一

4.在3000米障碍赛跑中,从起点至第1圈开始处之间不放置障碍栏架待运动员进入第1圈后再在这段距离内放置。

5.障碍栏架高度男子应为0.914米(士3毫米),女子应为0.762米(士

3毫米)男、女栏架宽度至少应为3.96米。所有栏架顶端横木的截面应为12.7*12.7厘米障碍栏架的顶端横木应漆成黑白相间的条纹或其他对比醒目的颜色,横木两端为浅色条纹宽度至少22.5厘米。栏架重量为 80~ 100千克栏架两邊各装有一个底座支架,其长度为1.20~1. 40米(见图三)放置栏架时,应使顶端横木的一端伸入跑道内沿0.3米

注:建议比赛中第一个障碍栏架寬度至少5米。

6、水池(包括水池边栏架)长度男子项目为3.66米(正负2厘米),女子项目为3.06米(正负2厘米)宽度均为3.66米(士2厘米)。池沝应与跑道地面齐平靠近栏架一侧的池底深70厘米,池壁前为30厘米宽的水平地底然后有规律地升高呈斜坡状,直至远端与跑道地面齐平应牢固安置水池边栏架,高度与其他栏架相同为了保证运动员安全落地,池底前端应铺设适宜材料宽至少3.66米,长至少2.50米厚不超过2.5厘米。

7.运动员必须越过或涉过水面凡踏上水池两边的任意一边或在过栏瞬间,其脚或腿低于栏架顶端水平面者均应取消其比賽资格。只要遵守本规则的规定运动员可用任何方式跨越栏架。

注:若跑道没有铺设塑胶应在混凝土池底表面铺设垫子或塑胶,并加鉯固定其厚度应能有效地被跑鞋成鞋钉抓住。

1、男、女标准比赛距离为15公里20公里,半程马拉松25公里,30公里马拉松(42.195公里),100公

紸1:建议公路接力赛跑的距离与马拉松相同理想路线为一条5000米的环形路线,各段距离分别为5公里10公里,5公里10公里,5公里7.195公里。青姩组的公路接力赛跑建议比赛距离为半程马拉松,各段距离为5公里5公里,5公里6.098公里。

注2:建议公路按力赛跑在4月或5月、9月至12月举荇

2.此类赛跑应在公路上进行。如果交通繁忙或类似环境不适于比赛赛跑路线可设在路旁的自行车道或人行道

上,并加以适当的标志但不得通过路旁草地等柔软地段。比赛起、终点可设在田径场内

注:建议按标准距离举行公路接力赛跑时,起、终点之间的直线距离鈈应超过比赛距离的30%

3.测量公路赛跑的比赛路线,应在举行比赛的公路上沿着运动员所能跑过的最短路线进行测量。

在规则第12条1(a)的比赛中可能时也包括(b)、(C),应用区别于其他标志的醒目颜色沿跑道标出测量线路线长度不得短于该项目的正式距离。在规則第12条1(a)、(b)、(C)的运动会中和经国际田联直接批准的比赛中路线长度的测量误差不得超过全程距离的0.1%

(马拉松为42米),该路线的長度在赛前应经过一名国际田联批准的路线测量员鉴定合格

注1:建议采用"经过标定的自行车测量法"进行测量。

注2:为防止在以后测量时發生路线长度不够的问题建议设计路线时,加入一个"防止路线缩短系数"作为自行车测量时使用该系数应为0.l%,这意味着每1公里的路線要有1001米的"测量长

注3:如计划在比赛当天使用临时性设备诸如锥形物、栅栏等标明部分路线的界限必须最迟在测量时就应确定此类计划,并应在测量报告中附有此类设置的成文规定

注4:建议在公路上举行标准距离的赛跑,起、终点之间海拔高下降不超过千分之一即每公里下降不超过1米。

4.应以公里为单位向运动员显示赛程的距离。

5.举行公路接力赛跑应在所跑公路上画出5厘米宽的横线作为每段距離的标记和起点线。在各段起点线前后

10米处画一条5厘米宽的横线作为接力区的标志必须在接力区内完成所有交接程序。

公路赛跑组织者必须保证运动员的安全在规则第12条五(a)、(b)、(c)的比赛中,如有可能组织者应保证中断来往交通,即禁止机动车通行

(i)在┅个项目的进程中,由组委会指派的可清晰识别的医务人员进行的现场医务检查不应被视为是对运动员帮助

在比赛中,如大会组委会指派的正式医务人员命令某运动员退出比赛该运动员必须立即执行。这些医务人员应清晰佩带袖标或穿着背心或其他类似能识别的服装飲水/用水和饮料站:

(a)各项赛跑的起点和终点应备有饮水和其他适当饮。

(b)10公里以下各项目应根据天气情况以大约 2~ 3公里的间隔距离设置饮水/用水或饮料站。

(C)10公里或10公里以上项目应从起点开始以大约5公里的间隔距离设置饮料站此外,应在两个饮料站中间

设置只供水的饮水/用水站并可根据天气情况多设置一些。

饮料可由大会提供或由运动员自备自备饮料应放在运动员所指定的饮料站。飲料放置要便于运动员拿取或由

经批准的人员递给运动运动员在饮料站以外的地方拿取饮料将被取消比赛资格。

由运动员提供的饮料洎该运动员或其代表上交之时起,应始终处于组委会指派人员的监督之下

参加马拉松赛的男、女运动员年龄应限于在比赛当年12月31日满18周歲及以上者。

除执行规则第165条和166条外还应执行4。下规定:

1、准备接力区:准备接力区长度为50米在距离起点较近的接力区分界线后沿向後50米处画一条5厘米宽的白色横线,以标明准备接力区的位置

2.接力带(简称"带"):宽 10厘米,长

180~200厘米运动员必须将"带"由肩上斜背至异唎腋下,进入准备接力区后方可取下拿在手中亦可采用其他经批准的传接器材和方法。

3.传接"带":接"带"运动员应在裁判员指挥下按照哃队传"带"运动员跑至接力区准备线时的先后顺序,在接力区内自左至右排列在各自的接"带"位置上一旦传"带"运动员跑进准备接力区,

接"带"運动员不得改变其原来排列的顺序传接"带"必须在接力区内完成,以"带"为准交完"带"的

运动员从接力区右侧退出比赛路线,退出接力区时鈈得妨碍其他跑进的运动员

4.以各段距离的分界线作为分段计时的终点线。

5.除计算比赛的团体名次外还应按成绩计算每段距离的个囚名次。如果有一名运动员犯规则取消全队和犯规运动员的录取资格。但该队跑完各段距离的其他运动员的个人成绩仍然有效

1.应在跑噵上画出5厘米宽的横线标明各段之间的距离和起点线。

2. 4X100米和 4X200米接力项目第2、 3、 4棒运动员可从接力区(见规则第161条9)后面10米以内的地方起跑,应在每条分道上清楚标明此领跑线的位置4* 100米接力,如有可能也包括4* 200米接力的赛跑应始终为分道跑4X200米(如不为全程分道跑)和4X400米接力赛跑,在第业圈和第2圈的第一弯道末端抢道线前为完全分道跑

1次交接棒应在各自分道内完成,第2棒及以后各棒运动员必须在接力区內起跑各队第2棒运动员越过第一弯道末端的抢道线后,即可离开各自的分道切向里道抢道线应位一条弧线,宽5厘米横跨跑道,在抢噵线两端的跑道外侧各插一面高至少1.50米的标志旗

注1:为了帮助运动员确认抢道线,可在各分道与抢道线的交界处放置锥形物和棱柱体(5*5厘米)这些标志物最大高度15厘米,与抢道线颜色相同

注2:4X200米和4X400米接力赛跑,若参赛队不超过3队建议只有第1圈的第一弯道采用分道跑。

3、标志物进行分道接力赛跑时运动员可以在自己的分道内使用胶布做一个标志,其最大尺寸为5X40厘米

颜色应明显区别于跑道上其他詠久性标志。不许使用粉笔或其他任何擦不掉痕迹的类似物质在煤渣或草地跑道上,允许使用针鞋在自己的分道上划标记在上述两种凊况中,不得使用其他标志物

4、接力棒运动员必须手持接力棒跑完全程。如发生掉棒必须由掉棒运动员捡起。允许掉棒运动员离开自巳

的分道捡棒但不得因此缩短比赛距离。如果捡棒时缩短比赛距离或侵犯其他运动员则取消其比赛资格。在所有接力赛跑中必须在接力区内传递接力棒。接力棒的传递开始于接力棒第一次触及接棒运动员接棒运动员手持接力棒的瞬间才算完成传递。仅以接力棒的位置决定是否在接力区内完成接力而不取决于运动员的身体或四肢的位置。

结构:接力棒为光滑的空心圆管由整段木料、金属或其他适宜的坚固材料制成,长度为28~30厘米周长为12~13厘米,重量至少 50克接力棒应涂成彩色,以便在比赛中明显可见

3、4棒的运动员应在指定裁判员的指挥下,按照同队传棒运动员跑完200米时的先后顺序(由内向外)排列各自的接律位置一旦传棒运动员跑过2加米处,接棒运动员应保持其排列顺序不应改变

其在接力区起点处的位置。

在其他接力项目比赛中当进行不分道跑时,接棒运动员在同队传棒队员即将到达時只要不冲撞、阻挡其他运动员以致于妨碍其跑进,可移向跑道内侧的位置接律

6、运动员传律之后,应留在各自分道或接力区内直箌跑道畅通,以免阻挡其他运动员运动员传律之后,凡跑离所在位置或跑出分道而故意阻碍其他接力队员者将取消该队的比赛资格。

7.凡通过推动跑出或采用其他方法受到帮助者应取消其比赛资格。

8.一旦接力队开始比赛只允许该队有两人作为替补队员参加后继赛佽的比赛。

替补队员应是已报名参加运动会的接力或其他项目比赛的运动员

在每一赛次比赛前,必须申报接力队的队员和各律队员的顺序

已参加接力比赛的运动员,一经替换不许参加该项目后继赛次的比赛。

1、世界各地举行越野赛跑的环境差别很大特别是季节、气候条件及比赛距离各异,因此不可能对此项运出世界性的统一严格规定

但下列规则可用来指导和推动各国开展越野赛跑,使之既作为一個独立的运动项目也作为田径运动的辅助训练手段。

2.季节越野赛跑通常应在田径赛季结束后的冬季进行。

3.路线锦标赛及国际比賽:

(a)越野赛跑路线应尽量限于空旷的田野、荒野、空地及草地。横穿公路的次数应减至最低限度

(b)必须为比赛路线作出明显的标誌,较为可取的是在比赛路线两边设置栅栏或障碍物如不能作到这一点,至少应在路线两边用连续的带子拦起作为标志

(C)勘测路线時应避免很高的障碍物和危险路线,如深坑、危险的上下坡、密茂丛林等总之,应避免一切给

比赛带来困难而违背比赛宗旨的障碍物

鈈宜设置人工障碍,但为了促进此项运动开展而必须设置时也可模拟旷野中的自然障碍。若参加比赛的运动

员人数较多在起跑后的1500米內不应有狭窄地段或其他障碍物,以免造成阻滞

(d)应测量比赛路线,在发出邀请时宣布比赛距离应利用此机会对路线作简要介绍。當比赛路线为环形时建议每圈距离不少于 2200米。

(e)主办机构应负责提供适用的、作好标志的比赛路线在秩序册中说明比赛路线的细节。为比赛指派路线管

理员、检查员以及必要时在复杂地带为运动员指引正确路线的引导员

注:除国际比赛外,可根据各地实际情况修改仩述有关路线的规定

4.建议将运动员分成年龄组(见规则第102条)。

国际田联世界越野团体锦标赛的距离大约为:

男子长距离 12公里 男子短距离 4公里

女子长距离 8公里 女子短距离 4公里

建议其他的国际和国家比赛也采用类似比赛距离

6、出发:使用长跑比赛的标准口令,鸣枪出发

如果比赛人数较多,应在出发前5分钟进行预告必要时可增加预告次数。

出发时应为各队提供起跑位置,各队队员应在起点处排成一蕗纵队

7.规则第143条和本条第9款的规定除外,运动员在越野赛跑时不得接受任何人提供的帮助

(a)比赛结束时,裁判员应判定各队计分隊员的名次然后将名次分数相加,总分最少者为优胜

(b)计算总分时,可以去掉以个人身份参赛的运动员名次对后继名次进行相应調整。但参赛运动员人数较多

时不宜使用此种方法。

(C)如总分相等则以最后一名计分队员名次较好的队为优胜。

9.饮水/用水和饮料站

(a)在所有比赛的起、终点均应放置饮用水和其他适宜饮料

(b)在所有项目比赛中,如果天气条件需要应以大约2~3公里的间隔距離设置饮水/用水站或每圈设置。

山地越野跑的主要路段应离开公路在山野举行其中包括一定数量的上坡(主要是上坡)或上坡/下坡(起终点在同一高度)跑。

建议国际比赛的大致距离和上坡总量如下:

主要为上坡跑:比赛距离上坡距离

成年女子 7公里 550米

青年男子 7公里 550米

起/终点设在同一高度:比赛距离 上坡距离

成年女子 7公里 400米

青年男子 7公里 400米

跑经沥青公路的路线长度不得超过全程的20%比赛路线可设计荿一个环形。

1.应抽签排定运动员的试跳顺序

2.比赛开始前,主裁判应向运动员宣布起跳高度和每轮结束后横杆的提升高度此计划直臸比赛中只剩下1名

已获胜的运动员或出现第回名成绩相等时为止。

3.除非比赛中只剩下1名运动员并且他已获得该项目比赛的冠军,否则:

(a)每轮之后横杆升高不得少于2厘米。

(b)横杆升高的幅度不得增大

在规则第12条1(a)、(b)、(c)的全能比赛中,每轮的横杆提升高度均为3厘米

4.运动员必须用单脚起跳。

5.一旦比赛开始运动员不得使用助跑道或起跳区进行练习。

6.如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则判为試跳失败:

(a)试跳后,由于运动员的试跳致使横杆未能留在横杆托上;或

(b)在越过横杆之前,运动员身体的任何部位触及立柱额过接隆丛里骑驻华也仅会运以外的地面或落地区如果运动员在试跳中一只脚触及落地区,而裁判员认为其并未从中获得利益则不应判为試跳失败。

7、运动员可以在主裁判事先宣布的横杆升高计划中的任何一个高度开始试跳也可在以后任何一个高度根据自己的愿望决定是否试跳。但在任何高度上只要运动员连续3次试跳失败,即失去继续比赛的资格因第〕名成

绩相等而进行的决名次赛的试跳除外。

允许運动员在某一高度上第l次或第2次试跳失败后在其第2次或第3次试跳时请求免跳,并在后继的高

运动员在某一高度上请求克跳后不准在该高度上恢复试跳,除非出现第1名成绩相等的情况

8.每次升高横杆后,在运动员试跳之前均应测量横杆高度。当横杆放置在纪录高度时有关裁判员必须进行

审核测量。如果自上一次测量纪录高度后横杆又被触及,在后继的纪录高度的试跳之前裁判员必须再次测量横杆高度。

注:裁判员应在比赛前清楚辨认横杆的7面和前面放置横杆时,应使横杆的各面始终朝向侯来的方向

9.即使其他运动员均已失敗,一名运动员仍有资格继续试跳直至其放弃继续比赛的权利。当某运动员已在比赛中获胜时有关裁判员或裁判长应征求该运动员的意见,由该运动员决定横杆的提升高度

注:此规定不适用于全能比赛项目。

10.每名运动员应以其最好的一次试跳成绩包括因第1名成绩楿等而进行的决名次赛的试跳成绩,作为其最后的决定成绩

11.助跑道的长度不得短于15米。举办规则第12条1(a)、(b)、(c)的比赛助跑噵长度至少应为20米,条件允许时至少应长 25米。

12.助跑道和起跳区朝向横杆中心地点的总的最大倾斜度不得超过1:250

13、起跳区应保持水平。

14.标志物:为有助于助跑和起跳运动员可以使用1~2个标志物(由组委会批准或提供)。如果未提供此类标志物运动员可以使用胶布,但不可使用粉笔或其他任何擦不掉痕迹的类似物质

15.跳高架:可以使用结构坚固的各种类型的跳高架或立柱。

跳高架应有能稳定放置橫杆的横杆托

跳高架应有足够的高度,至少应超过横杆实际提升高度10厘米两立柱之间的距离为4.00~4.04米。

16.在比赛过程中不得移动跳高架或立柱除非有关裁判长认为该起跳区或落地区已变得不适于比赛。

如需移动跳高架或立柱应在试跳完一轮之后进行。

17、横杆:横杆应用玻璃纤维、金属或其他适宜材料制成除两端外,横杆的横截面呈圆形横杆全长为4米

(士2厘米),最大重量2干克

横杆圆形部分矗径30毫米(士1毫米)。

横杆应由3部分组成圆杆和两端。为便于放置在横杆托上横杆两端应宽30~35毫米,长历~20厘米质地坚硬而平滑。

橫杆两端不得包裹橡胶或任何能增大与横杆托之间摩擦力的物质

横杆应无弯斜,放在横杆托上时最多下垂2厘米。

横杆的弹性检查:放恏横杆后在横杆中央悬挂3千克重物,最多允许下垂7厘米

18、横杆托:横杆托应水平放置,呈长方形宽4厘米,长6厘米在跳跃过程中,橫杆托必须固定在立柱上横杆托必须朝向对面立柱,放在托上的横杆被运动员触碰时应易于向前或向后掉落。

在横杆托上不得包裹橡膠或其他能够增大与横杆之间摩擦力的任何物质亦不得使用任何种类的弹簧。

19.横杆两端与立柱之间至少应有〕厘米的空隙

20.落地区鈈得小于5X3米。

注:跳高比赛时跳高架立柱与落地区之间至少应有IO厘米的空隙,以免由于落地区移动而触及立柱以致碰落横杆。

1.应抽簽排定运动员的试跳顺序

2.比赛开始前,主裁判应向运动员宣布起跳高度和每轮比赛结束后横杆的提升高度此计划直至比赛中只剩下

伍名已获胜的运动员或出现第亚名成绩相等时为止。

3.除非比赛中只剩1名运动员并且他已获得该项目比赛的冠军,否则:

(a)每轮之后横杆升高不得少于5厘米。

(b)横杆升高的幅度不得增大

在规则第12条五(a)、(b)、(c)的全能比赛时,每轮的横杆提升高度均为 10厘米

4.运动员可要求前后移动撑竿跳高架的立柱或横杆托,从插斗前壁顶端内沿延长线向助跑道方向的移动距离

不得超过40厘米向落地区方姠的移动距离不得超过80厘米。

运动员应在比赛开始前将其第1次试跳需采用的立柱或横杆托移动距离通知有关裁判员移动距离应被记录下來。

此后如果运动员要求改变立柱的移动距离,应在按其原要求调整好立柱位置之前及时通知有关裁判员否则,应开始计算该运动员嘚试跳时间

注:画一条1厘米宽的白线,与助跑道的中城垂直与扬斗前壁内沿的顶端齐平。此钱应尽量延伸到两侧立柱的外端

5、一旦仳赛开始,运动员不得使用助跑道进行练习

6、如果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应判为试跳失败:

(a)试跳后由于运动员的试跳,致使横杆未能留在横杆托上;或

(b)在越过横杆之前运动员的身体和所用撑竿的任何部位触及插斗前壁上沿垂直面以外的地面和落地区。

(C)起跳离地后将原来握在下方的手移握至上方的手以上或原来握在上方的手向上移握。

(d)试跳时运动员有意用手或手指把即将从横杆托仩掉下的横杆放回。

注:运动员助跑时在任何位置跑出助跑道标志线不算犯规

7.比赛时,运动员可在主裁判赛前宣布的任何一个高度开始起跳也可以在以后的任何一个高度决定是否试跳。在任何高度上凡出现连续3次试跳失败,则失去继续比赛的资格但因第回名成绩楿等而进行的决名次试跳除外。

允许运动员在某一高度上第四次或第2次试跳失败后可在其第2次或第3次试跳时免跳,并在后继高度上继续試跳

运动员在某一高度免跳后,不得在该高度恢复试跳除非出现第〕名成绩相等的情况。

8.每次提升横杆后在运动员试跳之前,均應测量横杆高度横杆放置在纪录的高度时,有关裁判员必须审核

测量自上一次测量纪录高度后,如横杆又被触及裁判员在后继的纪錄高度的试跳之前,必须再次测量横杆高度

注:裁判员应在比赛前清楚辞认枝圩的下面和前面。放置烧圩时应使杨圩的各面始终前向原來的方向

9.比赛中,允许运动员在双手或撑竿上使用有利于抓握的物质

除开放性损伤需要包扎以外,不得在双手或手指上使用带子

10.除非撑竿朝向远离横杆或撑竿跳高架的方向倾倒,否则木难有人接触撑竿如果有人接触撑竿,而裁判

长认为如果不接触撑竿,将会碰落横杆应判此次试跳失败。

11.试跳时撑竿折断,不判为试跳失败

12.当其他运动员均已失败,只剩下1名运动员时他仍有资格继续試跳,直至其放弃继续比赛的权利

在只剩下1名已获胜的运动员时,有关裁判员或裁判长应征求该运动员的意见由该运动员决定横杆的提升高度。

注:此规定不适用于全能运动项目

13.每名运动员应以其最好的一次试跳成绩,包括因第1名成绩相等而进行的决名次赛的试跳荿绩作为其最后的决定成绩。

14.助跑道长度至少应为40米条件允许时,至少应长45米助跑道宽度最小1.22米,最大1.25米助跑道

15.助跑道嘚左右倾斜度不得超过1: 100,跑进方向上总的倾斜度不得超过1:1仰0

16.标志物:每名运动员可在助跑道旁放置回~2个标志物(由组委会批准戓提供),以帮助运动员助跑和起跳如不提供此类标志物,运动员可以使用胶布但禁用粉笔或其他擦不掉痕迹的类似物质。

插斗:撑竿跳高起跳时撑竿必须插在插斗内。应用适宜的坚固材料制作插斗将插斗埋入地下,上沿与地面

齐平插斗底部的斜面长度为1米。底蔀的宽度自后向前

逐渐变窄后端为60厘米,前端为15厘米插斗的地面长度和前壁的深度,为插斗底板与前壁构成的 105度

角所决定底板自与哋面齐平的后端向前倾斜到与前壁结合处,距地面的垂直深度为20厘米插斗的左右两壁向外倾斜,在与前壁衔接处形成的角度约为120度

如插斗为木料制成,在底部应衬以2.5毫米厚的金属板其长度自后端量起为80厘米。

18.撑竿跳高架:任何坚固的撑竿跳高架和立柱均可使用

建议用适宜材料制做的垫子包裹撑竿跳高架底座的金属结构,以保护运动员

19.横杆:横杆应用玻璃纤维、金属或其他适宜材料制成。除兩端外横杆的横截面呈圆形。横杆全长为4.50米(士 2厘米)最大重量2.25干克。

横杆圆形部分直径30毫米(士1毫米)

横杆应由3部分组成,圆杆和两端为便于放置在横杆托上,横杆两端应宽30~35毫米长15~20厘米,质地坚硬而平滑

在横杆两端不得包有橡胶或任何能增大与横杆托の间摩擦力的物质。

横杆应无弯斜放在横杆托上时,最多下垂3厘米

横杆弹性检查:放好横杆后,在横杆中央悬挂3干克重物最多允许丅垂11厘米。

20.横杆托:横杆应放置在圆柱形横杆托上当运动员或撑竿触及横杆时,横杆易向落地区方向掉落圆柱形横杆托上不得有刻痕或缺口,横杆托应粗细均匀直径不超过13毫米,伸出立柱不超过75毫米立柱应高于横杆托35~40毫米。

横杆托或延伸臂之间的距离为4.30~4.37米

在横杆托上不得包裹橡胶或任何能够增大与横杆之间摩擦力的物质,也不得使用任何种类的弹簧

注:为了防止运动员落在立柱底座仩受伤,可采用另一方法将横杆托置于长期固定在立柱的延伸臂上面,以增加两个立柱之间的距离而横杆的长度不变(见图七)。

21.運动员可使用自备撑竿未经物主同意,不得使用他人的撑竿

撑竿可用一种或多种合成材料制成,长度和直径不限撑竿表面必须光滑,最多可缠二层胶布胶布厚度均匀,表面平滑

撑竿下端不受上述限制,可缠上多层保护性胶布长度约0.30米,以免撞击插斗前壁时损坏撐竿

22.落地区面积不小于 5 X 5米,落地区边沿距离插斗应为10~历厘米从插斗方向向外倾斜约为30度

1.应抽签决定运动员的试跳顺序。

2.运动員超过8人应允许每人试跳3次,有效成绩最好的前8名运动员可再试跳3次试跳顺序与他们前3次试跳后的排名相反。如果在第3次试跳结束后絀现第8名成绩相等按规则第146条3处理。当比赛人数只有8人

或少于8人时每人均可试跳6次。

3.一旦比赛开始运动员不得使用比赛助跑道进荇练习。

4.如有下列情况之一则判为试跳失败:

(a)在未做起跳的助跑中或在跳跃中,运动员以身体任何部位触及起跳线以外地面;

(b)从起跳板两端之外的起跳线的延长线前面或后面起跳;

(c)在落地过程中触及落地区以外地面而落地区外触地点较区内最近触地点更靠近起跳线;

(d)完成试跳后,向后走出落地区;

(e)采用任何空翻姿势

注:运动员助跑时在任意位置跑出助跑道标志线不算犯规。

5.仩述4(b)的规定除外运动员在起跳板后面起跳应为有效。

6.测量成绩时应从运动员身体任何部位触地的最近点量至起跳线或起跳线的延长线,测量线应与起跳线或其

7、应以每名运动员最好的1次试跳成绩包括因第1名成绩相等而进行的决名次赛的试跳成绩,作为其最后的

8、助跑道长度至少应为40米条件许可时,至少应长45米助跑道宽度最小l.22米,最大l.25米应用5厘米宽的白线标出助跑道。

9、助跑道的左右最大傾斜度不超过1:100趴在跑进方向总的倾斜度不得超过1:1000

10.标志物:为有助于助跑和起跳,运动员可在助跑道旁放置l~2个标志物(由组委會批准或提供)。如果不提供此类标志物,运动员可以使用胶布但禁用粉笔或其他任何擦不掉痕迹的类似物质。

11.起跳板是起跳的标誌应理入地下,上沿与助跑道及落地区表面齐平起跳板靠近落地区的边沿称为起跳线。紧靠起跳线前应放置一块橡皮泥显示板以便於裁判员进行判断。

如不能设置上述装置应采用下列方法,紧靠起跳线前沿铺设软土或沙子宽门厘米,与水平面成30度角

12、起跳板至落地区远端的距离不少应为10米。

13.起跳板至落地区近端的距离为1~3米

14.结构:起跳板应为长方形,用木料或其他适宜的坚硬材料制成長回.21~1.22米,宽20厘米(士2毫米)厚10厘米,涂成白色

15.橡皮泥显示板:应用木料或其他适宜的材料制成,质地坚硬长回.ZI~1.22米,寬门厘米(士2毫米)此板应安放在紧靠起跳板前的凹处或一块搁板里,其高度超出起跳板7毫米(士回毫米)显示板边沿应向助跑道方姠倾斜30度,在倾斜面上覆盖1毫米厚的橡皮泥(见图九)也可以切去边角,填充橡皮泥使之倾斜30度(见图十)当显示板被安装在沟槽中時,全部装置必须牢固足以承受运动员起跳脚的全部力量。

橡皮泥下面的显示板的材料应使运动员的鞋针能抓得牢而不滑。

橡皮泥层鈳用碾子或其他刮具抹平以消除运动员的足迹。

注:如有备用胶皮泥板则更为方便在消除足迹时不致延误比赛。

16.落地区宽度最小2.75米最大3米。如有可能他跑道应对准落地区中央。一使助跑道中心线延长时与落地区的中心线重合

注:当落地区中心线与助跑道的中心線不重合时,应在落地区内布置一条或两条带子使这两条线重合。

17、落地区内应填充湿沙沙面应与起跳板齐平。

1.三级跳远的三跳顺序是一次单足跳、一次跨步跳和一次跳跃

2.单足跳时应用起跳腿落地,跨步跳时用另一条腿(摆动腿)落地然后完成跳跃。

运动员在跳跃中摆动腿触地不应视为试跳失败

3.起跳板:起跳板至落地区远端的距离不得少于21米。

4.在国际比赛中建议起跳板至落地区近端的距离:男子不少于13米,女子不少于回〕米在其他比赛中,此

距离应与比赛水平相适应

5、为了便于运动员完成跨步跳和跳跃,在起跳板囷落地区之间至少应由1.22米宽的监视、匀质的地面

注:其他各种情况,跳远的规则全部适用于三级跳远

1.应抽签决定运动员试掷顺序。

2.运动员超过8人应允许每人试掷3次,有效成绩最好的前8名运动员可再试掷3次试掷顺序与前3次试掷后的排名相反。如果在第3次试掷结束後出现第8名成绩相等按规则第146条3处理。当比赛人数只有8人或少于8人时每人均可试掷6次。

3.比赛开始前运动员可在比赛场地练习试掷,练习组应按抽签排定的顺序进行并始终处于裁判员的监督之下。

4.一旦比赛开始运动员不得持器械练习,无论持器械与否均不得使用投掷或落地区以内地面练习投掷。

5、应从投掷圈内将铅球推出运动员必须从静止姿势开始试掷。允许运动员触及铁圈和抵趾板的内側

6、应用单手从肩部将铅球推出。当运动员进入圈内开始试掷时铅球应抵住或靠近颈部或下颌,在推球过程中持球手不得降到此部位鉯下不得将铅球置于肩轴线后方。

7、(a)不允许使用任何装置对投掷时的运动员进行任何帮助例如使用带子将两个或更多的手指捆在┅起。除了开放性损伤需要包扎以外不得在手上使用绷带或胶布。

(b)不允许使用手套

(c)为了能更好地持握铅球,运动员可使用某種适宜物质但仅限于双手。

(d)为了防止手腕受伤运动员可在手腕处缠绕绷带。

(e)为防止脊柱受伤运动员可系一条皮带或其他适宜材料制成的带子。

(f)不允许运动员向圈内或鞋底喷洒任何物质

8、运动员进入圈内开始投掷后,如果运动员身体的任何部位触及圈外哋面或触及铁圈和抵趾板上面,或以不符合规定的方式将铅球推出均判为一次投掷失败。

9、如果在投掷中未违反上述规定运动员可Φ止已开始的投掷,可将器械方在圈内或圈外在遵守本条第12款的前提下,可以离开投掷圈然后返回圈内从静止姿势重新开始投掷。

注:本款中允许的所有行为应包括在规则第142条4中规定的一次投掷的时限之内

10、铅球必须完全落在落地区角度线内沿以内,试掷方为有效

11、每次有效试掷后,应立即测量成绩从铅球落地痕迹的最近点取直线量至投掷圈内沿,测量线应通过投掷圈圆心

12、运动员在器械落地後方可离开投掷圈。离开投掷圈时首先触及的铁圈上沿或圈外地面必须完全在圈外白线的后面白线后沿的延长线应能通过投掷圈圆心。

14、应以每名运动员最好的一次投掷成绩包括因第一名成绩相等而进行的决名次赛的试掷成绩,作为其最后的决定成绩

15、结构:投掷圈應用铁、钢板或其他适宜材料制成,其上沿应与圈外地面齐平圈内地面应用混凝土、沥青或其他坚硬而不滑的材料修建。圈内地面应保歭水平低于

铁圈上沿 14~ 26毫米。

也可使用符合上述规定的活动投掷圈

16、规格:投掷圈内沿直径应为2.135米(士 5毫米)。

铁圈边沿至少应厚6毫米漆成白色。

17、从金属圈顶两侧向外各画一条宽5厘米、长至少为75厘米的白线此线可以画出,也可用木料或其他适宜

材料制成白线后沿的延长线应能通过圆心,并与落地区中心线垂直

抵趾板应用木料或其他适宜材料制成,漆成白色其形状应为弧形,以便使其内沿与鐵圈内沿重合应将抵趾板安装在两条落地区角度线之间的正中位置,并固定于地面

注:可以使用国际田联以前规定的抵趾板。

抵趾板寬度为11.2~30厘米内沿弧长1.22米(士1厘米),高出圈内地面10厘米(士2毫米)

铅球应用固体的铁、铜或其他硬度不低于铜的金属制成,或由此類金属制成外壳中心灌以铅或其他金属。铅

球的外形必须为球形表面不得粗糙,结点处应光滑

21.铅球应符合下列规格:

注:女子甲級使用的铅球与成年女子相同。

22.在规则第12条回(a)的比赛中只许使用组委会提供的器材,在比赛中不许改变不允许运动员携带任何

茬所有其他比赛中,运动员可以使用自备器材但在比赛前应经组委会批准,这些检查合格并做有标记的自备

器材所有运动员均可使用。

23.应用煤渣或草地以及其他适宜材料铺设落地区铅球落地时应能留下痕迹。

24.落地区在投掷方向上的向下倾斜度不得超过1:1000

25、应用寬5厘米的白线标出落地区,其延长线应能通过投掷圈圆心圆心角为40度。

注:可用下列方法精确设置40度扇形落地区:在离投掷圈圆心20米处二条落地区角度线相距13.68米,即每离开圆心1米落地区角度线的横距增68. 4厘米。

26.可用醒目的旗帜或标志物标出每名运动员的最好成绩放置标志物时,应沿落地区角度线方向放置在角度

可用醒目的旗帜或标志物标出最新的世界纪录在合适场合也可标出最新的洲际或国家紀录。

1.应抽签决定运动员的试掷顺序

2.运动员超过8人,应允许每人试掷3次有效成绩最好的前8名运动员可再试掷3次,试掷顺序与前3次試掷后的排名相反如果在第3次试掷结束后出现第8名成绩相等,按规则第146条3处理当比赛人数只有8人或少于8人时,每人均可试掷6次

3、比賽开始前,运动员可在比赛场地练习试掷练习时应按抽签排定的顺序进行,并始终处于裁判员的监督之下

4.一旦比赛开始,运动员不嘚持器械练习无论持器械与否,均不得使用投掷圈或落地区以内地面练习试掷

5.应从投掷圈内掷出铁饼。运动员必须从静止姿势开始試掷允许运动员触及铁圈内侧。

6.(a)不允许使用任何装置对投掷时的运动员进行任何帮助例如使用带子将两个或更多的手指捆在一起。除开放性损伤需要包扎以外不得在手上使用绷带或胶布。

(C)为了能更好地持握器械运动员可以使用某种物质,但仅限于双手

(d)为防止脊柱受伤,运动员可系一条皮制或其他适宜材料制成的带子

(e)不允许运动员向圈内或鞋底喷洒任何物质。

7.运动员进入圈內开始试掷后如果运动员身体的任何部位触及圈外地面或铁圈上沿,均为一次试掷失败

8.如果在试掷中本违反上述规则,运动员可中圵已开始的试掷可将器械放在圈内或圈外,在遵守本条第11款的前提下可以离开投掷圈,然后返回圈内从静止姿势重新开始试掷

注:夲款中允许的所有行动应包括在规则第142条4中规定的一次试掷的时限之内。

9、铁饼必须完全落在落地区角度线内沿以内试制方为有效。

10、烸次有效试掷后应立即测量成绩。从铁饼落地痕迹的最近点取直线量至铁圈内沿测量线应通过投掷圈圆心。

11、运动员在器械落地后方鈳离开投掷圈离开投掷圈时,首先触及的铁圈上沿或圈外地面必须完全在圈外摆线的后面白线后沿的延长线应能通过投掷圈圆心。

12、應将器械运回投掷圈不许投回。

13、应以每名运动员最好的一次试掷成绩包括因第一名成绩相等而进行的决名次赛的试掷成绩,作为其朂后的决定成绩

应用带形钢、铁或其他适宜材料制成投掷圈,投掷圈顶端应与圈外地面齐平圈内地面应用混凝土、沥青或其他坚硬而鈈滑的材料修建。圈内地面应保持水平低于铁圈上沿14~26毫米。

投掷圈内沿直径应为2.50米(正负5毫米)铁圈边沿至少应厚6毫米,并应涂成白銫

16、从金属圈顶两侧向外各画一条宽5厘米、长至少为75厘米的白线。此线可以画出也可用木料或其他适宜材料制成。白线后沿的延长线應能通过投掷圈的圆心并与落地区中心线垂直。

铁饼的饼体可为实心或空心结构应用木料或其他适宜的材料制成,周围镶以金属圈金属圈边缘应呈圆形。外缘横断面应为标准原型半径约为6毫米。铁饼两面中央可镶有与饼体齐平的圆片也可不装金属圆片,但相应部位呈平面铁饼的大小和总重量应符合规定。

铁饼的两面必须相同制造时不得带有凹陷、凸起或尖缘。从金属圈边缘弯曲处至饼心的边沿铁饼表面应呈直线倾斜,饼心的半径为25~28.5毫米

应按下列规格设计铁饼剖面:

从铁圈弯曲处开始至铁饼最大厚度D处,铁饼的厚度应均匀增加在距铁饼中轴轴心Y点25~28.5毫米处达到铁饼的最大厚度。从此点至Y点的厚度应该相同铁饼的两面必须一致,铁饼在绕Y点轴旋转时必须对稱

铁饼包括整个铁圈和结点处在内应该光滑,铁饼各处应均匀一致

18、铁饼应符合下列规格:

19、在规则第12条1(a)的比赛中,只许使用组委会提供的器材在比赛中不许改变。不允许运动员携带任何器材进入比赛场地

在所有其他比赛中,运动员可以使用自备器材但在比賽前应经组委会批准,这些检查合格并做有标记的自备器材所有运动员均可使用。

20、落地区在投掷方向上的向下倾斜度不得超过1:1000

应鼡煤渣或草地以及其他适宜材料铺设落地区,铁饼落地时应能留下痕迹

21、应用宽5厘米的白线标出落地区,其延长线应能通过投掷圈圆心圆心角为40度。

注:可用下列方法精确设至40度扇形落地区在距投掷圈圆心20米处,二条落地区角度线相距13.68米即每离开圆心1米,落地区角喥线的横距增加68.4厘米

22、可用醒目的旗帜或标志物标出每名运动员的最好试掷成绩,放置标志物时应沿落地区角度线方向放在角度线外側。

可用醒目的旗帜或标志标出最新世界纪录在合适场合,也可标出最新的洲际或国家纪录

1.必须从挡网或护笼内将铁饼掷出,以确保觀众、工作人员和运动员的安全本条款中规定的护笼,适用于周围看台有观众而且场内正在进行其他项目比赛的主运动场。在训练场哋可以不使用这种护笼结构更为简单的装置即可满足需要。向国家田径协会或国际田联总部咨询将得到合理的建议

注:第185条中掷链球嘚专用护笼也可用于掷铁饼。既可安装一个直径分别为2.135米和2.50米的同心圆也可将护笼延长,在链球投掷圈后安装一个铁饼投掷圈其细节列举在规则第185条中。

2、在设计、制造、维护铁饼护笼时必须使其能够阻挡以25米/秒的速度进行、重量为2千克的铁饼。这种设备必须在挡住鐵饼时没有弹出护笼的危险,使铁饼既不能向运动员反弹也不会从网顶上飞出。凡符合本条款所有要求的护笼不论设计和结构如何均可采用。

3、护笼的俯视图应为U字形如图所示,至少应由6块宽3.17米的挡网组成护笼开口的宽度为6米,位于投掷圈圆心前方5米处挡网高喥至少4米。

护笼的设计与结构应能防止铁饼从护笼连接处、挡网或网下方冲出

年规则中掷链球的专用护笼也可用于掷铁饼,但应将铁饼圈后移0.8米(即从投掷圈圆心至挡网开口的距离为5米)以便增加安全。

4、制作挡网可采用适宜的天然材料或合成纤维也可使用低碳钢丝戓高抗张力钢丝。钢丝网眼的最大尺寸为5厘米绳索网眼的最大尺寸为4厘米。两种网眼的最小尺寸可根据护笼的结构而定但最小抗拉强喥应为40千克。

为保护护笼的持续安全至少应每12个月检查一次钢丝。

仅从外观检查纤维制作的绳索是不够的制造厂家应将几段具有同样長度的标准绳索织入网内,每12个月换下一段进行测试确保挡网拉力符合要求。

5、在同一场比赛中运动员使用左手或右手从护笼中掷出鐵饼的最大危险扇兴区均为98度,因此护笼的位置和方向对于安全使用极为重要

1、应抽签决定运动员试掷顺序。

2、运动员超过8人应允许烸人试掷3次,有效成绩最好的前8名运动员可再试掷3次试掷顺序与前3次试掷后的排名相反。如果在第3次试掷结束后出现第8名成绩相等按規则第146条3处理。当比赛人数只有8人或少于8人时每人均可试掷6次。

3、比赛开始前运动员可在比赛场地练习投掷,练习时应按抽签排定的順序进行并始终处于裁判员的监督之下。

4、一旦比赛开始运动员不得持器械练习。无论持器械与否均不得使用投掷圈或落地区内地媔练习试掷。

5、应从投掷圈内掷出链球运动员必须从静止姿势开始进行试掷。

在预摆和旋转前的开始姿势中运动员可将球体放在圈内戓圈外地面。

允许运动员触及投掷圈内侧

6、运动员进行预摆或旋转时,如果链球球体触及地面或铁圈上沿不判为犯规但球体触地后,運动员停止试掷一边重新开始试掷应判为一次试掷失败。

7、(a)不允许使用任何装置对投掷时的运动员进行帮助例如使用带子将量各戓更多的手指绑在一起。允许用胶布对个别手指进行包扎但应在该项比赛开始前给该项目主裁判察看。除开放性伤口需要包扎外不得茬手上使用绷带或胶布。

(b)允许使用保护双手的手套手套的手掌和手背部必须光华。除拇指外其他手指尖必须露出

(c)为了更好地歭握器械,允许运动员使用某种物质但仅限于双手或手套。

(d)为防止脊柱受伤运动员可系一条皮带或其他适宜材料制成的带子。

(e)不允许运动员向圈内或鞋底喷洒任何物质

8.运动员进入圈内开始试掷后,如果运动员身体的任何部位触及圈外地面或铁圈上沿均为┅次试掷失败。

9.如果在试掷中本违反上述规则运动员可中止已开始的试掷,可将器械放在圈内或圈外在遵守本条第13款

的前提下,可鉯离开投掷圈然后返回圈内从静止姿势重新开始试掷。

注:本款中允许的所有行动应包括在规则第142条4中规定的一次试掷的时限之内

10、洳链球在试掷时或在空中断脱,只要试掷符合规则不应判为一次试掷失败,如果运动员因次失去平衡而犯规也不应判为试掷失败。

11、鏈球球体应完全落在落地区角度线内沿以内试掷方为有效。

12.每次有效试掷后应立即测量成绩。从链球球体落地痕迹最近点取直线量臸投掷圈内沿测量线应通过投掷圈圆心。

13.运动员在器械落地后方可离开投掷圈离开投掷圈时,首先触及的铁圈上沿或圈外地面必须唍全在圈外白线的后面白线后沿的延长线应能通过投掷圈圆心。

14.应将器械送回投掷圈不许掷回。

15.应以每名运动员最好的一次试掷荿绩包括因第一名成绩相等而进行的决名次赛的试掷成绩,作为其最后的决定成绩

投掷圈应以带形钢、铁或其他适宜的材料制成,上沿与圈外地面齐平圈内地面可用混凝土、沥青或其他坚而不滑的材料修建。圈内地面应保持水平低于铁圈上沿14~26毫米。

投掷圈内沿直徑应为2.135米(15毫米)

铁圈边沿至少厚6毫米,涂成白色

18.从投掷圈两侧顶端向外各画一条宽5厘米、长至少75厘米的白线,此线可以画出也鈳用木料或其他适宜的材料制成。白线后沿的延长线应能通过投掷圈的圆心并与投掷区中轴线垂直。

可在铁饼圈内投掷链球但圆圈直徑须从2.50米减为2.135米。也可在铁饼圈内安放一个链球投掷圈

链球应由三部分组成:球体、链子和把手。

应用固体的铁或硬度不低于铜的其他金属制成链球球体或用此类金属制成外壳,中已灌铅或其他固体材料。男子链球的球体直径最小为110毫米女子链球的球体直径最小为95毫米。链球球体外形应为完整的球形

如果使用填充物,应使其不能移动球体重心至中。动的距离不应大于6毫米

应以直而有弹性、不噫折断的单根钢丝制成。钢丝直径不小于3毫米即回四号标准钢丝。投掷时链子应无明显

延长钢丝的一端或两端可弯成环状以便于连接。

把手可为单环或双环结构但必须质地坚硬,没有任何种类的铰链连接投掷时不得有显著延长。把手与链子

的连接必须做到把手在链環中转动时链球的总长度不得增加。

23.链午与球体的连接

链子应借助于转动轴承与球体连接转动轴承可为滑动轴承或滚珠轴承。把手與链子的连接应为环状连接不

24.链球应符合下列规格:

球体重心至球体中心距离不得大于6毫米,将去掉把手和链子的球体放在一个水平嘚、直径为12毫米的圆形口

刃上一球体必须保持平衡(见图十九)。

25.在规则第12条1(a)的比赛中只允许使用组委会提供的器材,比赛期間不得改变不允许运动员携带任

在所有其他比赛中,运动员可以使用自备器材但在比赛前应经组委会批准,这些检查合格并做有标记嘚自备

器材所有运动员均可使用。

26、已落地区在投掷方向上的向下倾斜度不得超过1:1000

应用煤渣或草地以及其他适宜材料铺设落地区,鏈球 落地时应能留下痕迹

27、应用宽5厘米的两条白线标出落地区,如将两条白线延长则应以40度角相交于投掷圈圆心。

注:可用下列方法精确设置40度扇形落地区在距投掷目圆心20米处,二条落地区角度线相距13.68米即每离开圆心1米,落地区角度线的根距增加68.4厘米

28.可用醒目嘚旗帜或标志物标出每名运动员的最好试掷成绩,放置标志物时应沿落地区角度线的方向放在角

应用醒目的旗帜或标志物标出最新的世界紀录如在合适场合,也可标出最新的洲际或国家纪录

1.必须从挡网或护笼内将链球掷出,以确保观众、工作人员和运动员的安全本條款中规定的护笼,适用于周围看台有观众场内正在举行其他项目比赛的主运动场。在训练场地可以不使用此种护笼结构更为简单的設备即可满足需要。如向国家田径协会或国际田联总部咨询可以得到合理的建议

2.在设计、制造、维护链球护笼时,应使其能够阻挡重量为7.26千克、以32米/秒的最大速度运行的链球这

种装置在挡住链球时,不应有向运动员反弹或从网顶飞出的危险凡符合本条款的要求,各种设计和结构的护笼均可使用

3、护笼的俯视图应为U字形。如图所示护笼应由7块挡网组成,每块挡网宽2.74米高度至少应为7米。护笼开ロ宽度应为6米位于投掷圈圆心前方4.2米处。

护笼的设计与结构应能防止链球从护笼连接处、挡网或挡网下方冲出

4.护笼前端应放置两块活动挡网,宽2米高至少应为9米,每次只能使用其中一块

注l;左恻活动裆例适用于右手投掷者,右侧活动挡例适用于左手投掷者鉴于咗手和右手投掷者同场比赛时需要更换两侧挡网,因此以最短的时间和最少的人力进行更换极为重要

注2:目中表明的仅是右手投掷者使鼡护宪时左创活动挡网安放位置和右侧活动挡网端点的位置。

注3:操作时活动描同必须严格处于目中所示的位置。因此设计活动挡网時必须带有将活动挡网固定在转动位置上的装置。

注4:活动挡同的结构和操作方式取决于护笼的整体设计可为滑动形式,或与一水平轮戓垂直就按接或可以拆卸。操作活动挡同的唯一坚固性要求是挡网能够完全挡住链球的冲击不得有在固定挡网和活动挡网之间冲出的任何危险。

5.制作挡网可采用合适的天然材料或合成纤维也可采用低碳钢丝或高抗张力钢丝。钢丝网眼最大尺寸为50毫米绳索网眼最大呎寸为44毫米。两种网眼的最小尺寸应根据护笼结构而定但最小抗拉强度应为165干克。

为保证护笼的持续安全至少应每12个月检查一次钢丝擋网。仅从外观检查纤维制作的绳索挡网是不够的制造厂家应将几段具有采样长度的标准绳索织入网内,每12个月换下一段进行测试以確保挡网拉力符合要求。

6.如要使用同一护笼投掷铁饼有两种安放设备的方法可供选择。最简单的方法是安装直径分别为2.135米和2.50米的同心鐵圈使掷链球和掷铁饼使用同一个圈内地面。

另一种方法是在同一个护笼内将链球圈和铁饼圈分开设置两个投掷圈必须纵向排列在投擲区中轴线上。铁饼投掷圈圆心在链球投掷圈圆心后面2.37米处护笼后部必须扩大,至少使用8块2.83米宽的固定挡网和两块2米宽的活动挡网鏈球、铁饼两用护笼的固定挡网和活动挡网的最低高度应与标准护笼相同。

7.用左手和右手投掷的运动员同场比赛时从护笼内投掷的最夶危险扇形区均为85度左右。因此护笼的位置

和方向对于安全使用极为重要。

1.应抽签决定运动员的试掷顺序

2.运动员超过8人,应允许烸人试掷3次有效成绩最好的前8名运动员可再试掷3次,试掷顺序与前3次试掷后的排名相反如果在第3次试掷结束后出现第8名成绩相等,按規则第146条3处理当比赛人数只有8人或少于8人时,每人均可试掷6次

3、比赛开始前,运动员可在比赛场地练习试掷练习时应按抽签排定的順序进行,并始终处于裁判员的监督之下

4.一见比赛开始,运动员不得持器械练习无论持器械与否,均不得使用助跑道或落地区以内哋面练习试掷

5.(a)掷标枪时应握在把手处,从肩部或投掷臂上臂的上方掷出不得抛甩。不得采用非传统姿势进行投掷

(b)只有标槍的金属枪尖先于标枪的其他部位触地,试掷方为有效

(C)运动员试掷时,在标枪出手以前身体不得完全转向背对投掷弧。

6.(a)不尣许使用任何装置对投掷时的运动员进行任何帮助例如使用带子将两个或更多的手指绑在一起。除开放性损伤需要包扎以外不许在手仩使用绷带或胶布。

(b)不允许使用手套

(C)为了能更好地持握器械,运动员可以使用某种物质但仅限于双手。

(d)为防止脊柱受伤运动员可系一条皮带或其他适宜材料制成的带子。

7.运动员开始试掷后如果其身体的任何部位触及投掷弧、助跑道标志线和助跑道以外地面,或在试掷时标枪

出手不符合规定均判为试掷失败。

8.如在试掷中未违反上述规定该运动员可中止已开始的试掷,可将器械放茬助跑道内或外边在遵守本条第

12款中要求的前提下,可以离开助跑道然后返回助跑道重新开始试掷。

注:本款中允许的所有行动应包括在规则第142条4中规定的一次试掷的时限之内

9.如果在试掷时或在空中飞行时标枪折断,不应判为试掷失败根据本规则,运动员可重新進行一次试掷如

果运动员因此失去平衡而犯规,也不应判作试掷失败

10.标枪枪尖必须完全落在落地区角度线内沿以内,试掷方为有效

11.每次有效试掷后,应立即测量成绩民论尖的最先触地点取直线量至投掷弧内沿,测量线应通过圆心

12.标枪落地后,运动员方可离開助跑道离开助跑道时,首先触及的助跑道两侧平行线或线外地面必须完全在投掷弧及两端延长线的后面

13.必须将器械运回投掷区,鈈得掷回

14.应以运动员最好的一次试掷成绩,包括因第一名成绩相等而进行的决名次赛的试掷成绩作为其最后的决定成绩。

15、助跑道長度至少应为30米至多为36.5米,条件许可时应不短于33.5米。应用宽5厘米的两条平行线标

出助跑道投掷弧半径为8米,运动员应在投掷弧后面唍成试掷投掷弧可以画出,也可用木料或金属制成弧宽7厘米,涂成白色与地面齐平。投掷弧两端向外各画出一条白线线宽7厘米,長75厘米与助跑道标志线垂直。

16.助跑道左右倾斜度最大为1:100在投掷方向上的向下倾斜度不得超过1:1000。

17.标志物:运动员可以在助跑道旁放置1~2个标志物以帮助起动或助跑(由组委会提供或批准)如未提供此类标志物,运动员可以使用胶布但不得使用粉笔以及其他任哬擦不掉痕迹的类似物质。

18.结构:标枪由3部分组成抢头、枪身、缠绳把手。枪身应完全由金属或其他适宜的类似物质制成并装有尖形金属枪头。

标枪抢身表面不得有小窝、凸起、沟槽、突脊、空洞、粗糙枪尾必须自始至终平滑和均匀一致。

注:如果在枪头前端焊接┅个加固格尖属于合法范围但整个枪头表面必须平滑和均匀一致。

19.把手应包绕标枪重心其直径不得超过枪身直径8毫米。把手表面应為规则的不光滑型但不得有任何种类

的绳头、结节或呈锯齿形。把手的厚度应均匀

20.标枪所有部位横断面应为规则的圆形(见注1)。槍身最大直径应在紧靠把手前端的地方枪身中央部位,包括把手下面的部分应为圆柱形或向枪尾方向稍微变细。但把手前后两端论身矗径减小不得超过0.25毫米从把手处起,标枪应有规则地向两端逐渐变细从把手至标枪前后两端点的纵剖面应为直线或略有凸起(见注2),除了在枪头与枪身的结合部位和把手前后两端以外枪身任何部位的直径均不得有突然改变。在抢头后端与枪身的结合部位枪身直径嘚减小不得超过25毫米,在枪尖后面300毫米以内枪身纵剖面的变化也不得大于这个数字。

注1:标枪横断面应呈圆形在任一部位的最大误差為2%。两个直径的平均值必须符合圆形标枪的规格

注2:使用一把长至少500毫米的全属直观和两把厚度分别为

0.20毫米1.25毫米的塞尺,可以迅速简便地检查标枪纵剖面的形状对于纵剖面有稍稍凸起的部分,将直观紧贴这一小段直现可有轻微晃动。对于纵剖面的直线部分直观紧貼这一部分时,直观与标枪贴紧的部分必须塞不进0.20毫米的塞尺。在紧靠格失与格身结合处的后面这一部位上述方法不适用,此处必须塞不进I.25毫米的塞尺

21.标枪应符合以下规格:

少年男子甲组使用700克标枪

少年男子乙组使用600克标枪

少年女子甲组使用600克标枪

少年女子乙组使用500克标枪

儿童组使用300克或400克标枪

22.标枪不得有可移动部分或投掷时可以改变其重心或投掷性能的装置。

23.枪尖张角不得大于40度距枪尖150毫米处,枪头直径不得大于枪身最大直径的80%在重心至枪尖的中

点处,枪身直径不得大于枪身最大直径的90%

24.在标枪重心至枪尾末端Φ点处,枪身直径不得小于枪身最大直径的90%在距枪尾末端150毫米处,枪身

直径不得小于枪身最大直径的40%枪尾末端直径不小于3.5毫米。

25、在规则第12条五(a)的比赛中只许使用组委会。提供的器材比赛中不得改变。不许运动员携带任何器材进入比赛场地

在所有其他比賽中,运动员可以使用自备器材但在比赛前要经组委会批准。这些检查合格并做有标记的自备器材所有运动员均可使用。

26、已落地区茬投掷方向上的向下倾斜度不得超过回:1:1000

应用煤渣或草地以及其他适宜材料铺设落地区,标枪落地时应能留下痕迹

27、应用5厘米宽的皛线将落地区标出,如果白线内沿延长将通过投掷弧内沿与助跑道平行线内沿的交点,并

相交于投掷弧所对圆心扇形区所对圆心角为29喥。

28.可用醒目的旗帜或标志物标出每个运动员的最好成绩但应沿落地区角度线外侧放置。

应用醒目的旗帜或标志物标出最新的世界纪錄如在合适场合,也应标出最新的洲或国家纪录

1.五项全能包括5个单项,应在同一天按下列顺序进行:跳远、标枪、200米、铁饼和1500米

2.十项全能包括10个单项,应在连续两天内按下列顺序进行:

第一天100米、跳远、铅球、跳高、400米;

第二天110米栏铁饼、撑竿跳高,标枪、1500米

3.七项全能包括7个单项,应在连续两天内按下列顺序进行:

第一天100米栏、跳高、铅球、200米;

第二天跳远、标枪、800米

七项全能包括7个单項,应在连续两天内按下列顺序进行:

第一天110米栏、跳高、标枪、400米;

第二天铁饼、撑竿跳高、150O米

五项全能包括5个单项,应在连续两天內按下列顺序进行:

第一天100米栏、铅球、跳高;

第二天跳远、800米

四项全能包括4个单项,应在连续两天内按下列顺序进行:

第一天110米栏、跳高;

第二天标枪、1500米

四项全能包括4个单项,应在连续两天内按下列顺序进行;

第一天100米栏、跳高;

第二天标枪、800米

4.在可能情况下,全能裁判长有权决定给予每名运动员在上一项比赛结束之后至下一项比赛开始之前至少应有

30分钟休息时间如有可能,在第一天的最后┅项结束和第二天第一项开始之间至少应有问小时休息时间

5、每项比赛前,应抽签排定运动员的比赛顺序100米、200米、400米、100米栏和110米栏比賽,由技术代

表决定全能运动员的分组每组最好5人或5人以上,但不得少于3人

全能比赛最后一项的分组,应将倒数第二项比赛后积分领先的运动员分在一组除此之外,其他每个单项比赛

的分组应根据前一项目取得继续比赛资格的运动员抽签排定。

如全能裁判长认为原來分组不合理有权对任何一组重新编排。

6、国际田联有关单项的比赛规则均适用于全能各项目的比赛但以下情况例外;

(a)跳远及各個投掷项目,每名运动员只能试跳(掷)3次。

(b)由3名计时员独立计取每名运动员的时;司或使用全自动计时装置计取

(C)在任何赛跑及跨栏的单项比赛中,凡起跑3次犯规则取消其比赛资格。

7.每一个单项比赛后应根据国际田联现行评分表向全体运动员宣布该单项嘚分和各项的积分。

全能各单项比赛只能始终使用一种计时方法承认纪录时,应使用全自动电子计时成绩而不管这种计时成绩

对该项目的其他运动员是否有用。

8.总积分最多者获胜

9.如果总分相等,则以得分较高的单项数量多者为优胜如仍然成绩相等,则以任何一個单项得分最高者为优

胜此方法适用于全能比赛中任何名次的成绩相等情况。

10.在任何一个单项比赛中如果某运动员未能参加起跑或試跳(掷),则不能参加后继项目的比赛按放弃比赛处理,不能计算总成绩

凡决定退出全能比赛的运动员,应将其决定立即通知全能裁判长

二十。国际田联竞赛规则修改的最新动态

Handbook(国际田联手册)是各类国际田径比赛的法规和执行竞赛、裁判工作的依据我国《田徑竞赛规则》的制定和修订主要也是依据最新的《国际田联手册〉》。因此及时了解和掌握《国际田联手册》修改的最新动态,有助于保持与国际田联竞赛规则的一致性和同步性并有利于我国田径运动员在国际比赛中适应规则变化。本文通过Internet下载了IAAF

(国际田联手册)采用与国际田联规则直接比较的方法,对国际田联手册的修改的最新动态进行了比较、整理和简单分析供我国田径同仁参考。

一、国际畾联手册总体布局的变化

国际田联手册在总体上由原来的五部分共299条合并为四部分264条。即将原手册中的第五部分国际田径室内竞赛规则归入到第四部分技术规则中;将原来第四部分国际田径竞赛规则改名为技术规则;将原来本部分的八章改为十章,即把原来的第四章跳躍项目和第五章投掷项目合并到一起形成新的-章-一田赛项目;将公路赛跑,越野跑从原来的第三章中划分出来,形成两个独立的章节

二、对比赛通则方面的修改

1.在原规则102条年龄组别(现在的141条)中增加了:"少年男子和女子组:凡比赛当年12月31日不满18岁者。"

2.将原规则137要的標题"田径运动场"改为"竞赛设施"将本条款的"……该跑道地面应符合国际田联制定的规格并获得国际田联批准的有效证书……"改为"……该跑噵地面应符合国际田联制定的《人工合成地面性能规格》标准,并获得国际田联批准的现在仍然有效证书……"

1.对原规则160条6款:"在下述162条10囷11款中所列各种比赛均采用全自动计置。"改为现在的165条11款:"在所有比赛中都应使用国际田联批准的全自动照片终点计时设备。"

2.对原规则嘚162条10款:"……发令员或指定的召回的发令员应头带耳机……"改为现在的161条2款:"……发令员或指定的召回的发令员应头带耳机……"。

3.将原規则165条7款:"10公里或10公里以上项目应从起点开始以大约5公里的间隔距离设置饮料站……"改为现在的230条6款:"10公里或10公里以上项目应从起点开始大约5公里的地方设置饮料站,以后每隔大约5公里或每圈都要设置饮料站……"

4.将原规则258条6款后加了注释,即现在的213条6款后的注释:"直接甴国际田联举办的室内比赛建议都要安装内突沿。"

5.对原规则148条6款(a)点:"世界记录应该是在符合137条规定的有屋顶或露天的田径场内创造嘚所使用的竞赛跑道和田赛助跑道应辅设在坚实的地面上,不得带有弹性装置或类似结构"改为现在的260判工作并在申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这里 或 拨打24小时举报电话: 与我们联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这里 或 拨打24小时举报电话: 与我们联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abcdef三个2 的文章

 

随机推荐